离骚教学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离骚教学(精选8篇)

离骚教学 篇1

①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②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③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难点:①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②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秋风,不知从何悄悄袭来,让洞庭生波,让木叶飘零,让山河变色,让我们心底生凉。每每读到屈子的这两句诗,我的眼前会倏然立着一位满身忧伤的诗人,面对浩浩汤汤地洞庭波涌,他形单影只,兀立于萧瑟的秋风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一个不断求索的诗人,一个不断追寻的诗人,一个时时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对人间邪恶不断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常常吟江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为什么他的诗能够穿时间的长空走进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地打着我们?为什么他一次次地被提起,一次次地被颂扬?为什么他能为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一个符号,一座不论隔着多么远的时代依然能让我们看到的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离骚》,走进这个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的痛苦与人格魅力。

二、简介诗人: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渔父》、《招魂》等,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ª¡ª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朗读诗歌

1、听录音朗读,读准字音。2、听录跟读,把握诗的节奏。

(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A、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意切分。B、注意 延长。C、注意重音D、注意感情)3、学生自读。(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利用注释,读懂诗句。

1、《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遭遇),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2、区别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固固前圣之所厚 自前世而固然 以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 竞周容以为度

虽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4、重点词:

①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楚辞”中大量用“兮”,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句末。②替:废弃、贬斥。申:加上罪名。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

③浩荡:荒唐。民心:人心,或指诗人的苦心。蛾眉:喻指高尚的德行。谣诼:造谣,诽谤。④固:本来。错:通“措”,措施。以为:以之为,把„„当作。度:法度,准则。⑤忳(tún):忧闷。郁邑:通“郁邑”,忧愁苦闷。侘傺(chàchì):失意的样子。溘(kè):突然、忽然。

⑥群:合群。圜:通“圆”。周:合。孰:何。

⑦尤:罪过。攘:忍受。诟(gòu):耻辱。伏:守、保持。

五、品读诗歌: 自主合作探究

1、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命运?

美政理想(至善至美)与黑暗现实矛盾,独特个性(纯洁无暇的贵族血统与心性,正直,忠正)与社会、历史冲突(站在整个社会的对立面),在失败面前他不能沉默,不能隐忍,不能迂回,不能无闷。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责,他抗争,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蔑视,是别人对他的彻底的失望。他一点出不含蓄,一点出不躲闪,一点也不讲策略,他怒形于色,他由此遭到邪恶的全面攻击,他与邪恶没有丝毫的相容余地。他是代表独特个体而与社会宣战的最伟大最惨绝人寰的战士,他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2、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品格? 明确: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3.屈原抱石沉江这一举动,你是如何看的呢?

离骚教学 篇2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很强且二者交织在一起的学科, 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学习语文的途径就是“积累、感悟、熏陶、赏析、运用”, 这就要求学语文必须静下心来, 沉潜书本, 该读的还是要读, 该背的还是要背, 该讲的还得讲, 该析的还得析, 该探究的就得探究, 绝对不能搞一刀切。否则, 整个课堂看起来热之闹之, 最终学生可能空空如也, 一无所获。要知道, 学生的活动绝不等同于只讨论、争辩、发言或表演, 难道学生诵读、沉思、品味就不是活动吗?更要知道, 新课程学习也绝对不只是要合作探究, 还要自主探究或教师引导下的有向探究。一句话, 有益有用的传统教学法还得保留。

比如, 语文课的开头, 就有人要把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和相关知识等不问青红皂白地一概否定掉。其实, 这样做是大谬不然的, 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些对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学习课文、对拓展学生视野、对启迪学生思维等没有什么作用的, 大可不必介绍。但是, 若对上述方面有明显作用的, 还得保留。我记得2009年教师节前夕,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听语文课《芦花荡》后评价说:“老师讲的是《芦花荡》, 在座的可能有不少老师讲过, 我过去也读过, 但今天和学生们一起读, 觉得别有一番新意。缺点是开始没把作者的简要情况给同学们介绍。既然是讲《芦花荡》, 作者又是孙犁, 是中国现代的著名作家, 他曾经写过什么著作, 有过什么主要经历, 我觉得有必要给学生讲讲, 但是老师没有讲, 也许是上堂课已经讲过或下堂课要讲。”我曾在一个场合听到某个管教学的干部说温总理这种观点落后, 我倒不这么认为。试想, 一个力主搞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理, 一个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高级知识分子, 其识见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吗?何况他还有很多高参和教育专家跟随呢!相反, 温总理的评课正印证了我的观点:该介绍的老师还得介绍, 而且要介绍好。我上《离骚》就是这么处理的。

因为《离骚》离我们的时代很远, 加上文字艰深, 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是不可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并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的。所以, 一上课我就说:“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宜昌人民是有福的, 因为一个伟大的男人和一个伟大的女人成就了伟大的宜昌文化’, 同学们知道这个伟大的男人和这个伟大的女人分别是谁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室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知道, 是屈原和王昭君!”就这样, 我利用学生对乡土名人的自豪感, 调动了学生的激情。

紧接着, 我就请事先查阅了屈原相关资料的同学对屈原、《离骚》创作背景和端午节等知识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介绍。但学生的介绍有的太繁杂了, 有的重点不突出, 有的要点有遗漏。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了梳理, 明确了以下要点: (1) 屈原 (约前339-约前278) , 《屈原列传》说他名平, 字原;《离骚》中作者则自称名正则, 字灵均。1953年, 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 (2) 他是我国东周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王的同姓宗亲, 是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 第一位浪漫主义作家。 (3)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它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 成为文学的代称。 (4)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立的楚辞体, 是《诗经》之后一次诗体大解放;其主要作品除《离骚》外, 还有《天问》《九章》 (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首) , 《九歌》 (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十一篇) , 《远游》《卜居》和《渔父》。 (5) 屈原有着高洁的情操、“美政”的理想、出色的才干, 却受奸臣陷害, 两次被流放;《离骚》作于第二次流放期间, 是作者政治理想破灭、却仍坚守信念的内心写照。 (6) 因屈原而形成了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端午节”民俗文化, 包括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蒿、喝雄黄酒等。

明确了上述知识点后,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屈原爱《离骚》的热情, 我专门介绍了古今名人对屈原及《离骚》的评价, 如“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离骚》“酌奇而不失其真, 玩华而不坠其实”、“衣被词人, 非一代也”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 “屈平辞赋悬日月” (李白《江上吟》) , 《离骚》“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其影响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等。同学们听后, 满脸是景仰之情。

看到此种情形, 我立马话锋一转说:“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过,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 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 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 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这话现在同样适用。我们有了伟大的屈原和他给我们带来的“端午节”文化, 本应该好好珍惜, 倍加呵护, 可是有人却做出了有损民族尊严的事, 比如湖南岳阳竟有企业生产“屈原牌”猪饲料, 侮辱伟大的屈原。再比如, 2004年5月,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专以窃取中国文化为己任的韩国, 将我国的端午节改头换面纳入自己的文化遗产名录, 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 身为中华民俗协会会长的北大社会学教授高某某竟公然为韩国张目, 说韩国的做法是对的, 中国可以和韩国共同申报。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混帐逻辑, 只能说我们有些人太不知道爱惜民族瑰宝!一下子, 同学们群情激昂, 满脸愤怒之色。我知道, 该引导了, 我说:“同学们, 那我们该怎么做, 才是对屈原和‘端午节’文化最大的热爱和保护呢?我们是不是先应该好好学习屈原的诗歌, 学好《离骚》, 为保卫我们的文化遗产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呢?”同学们声音洪亮地称是。于是, 在我简要介绍了“楚辞体”诗歌的特点以及诵读和赏析技巧, 消除了同学们的畏难情绪之后, 他们满怀亢奋之色, 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离骚》的诵读和研讨之中, 最终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离骚》之于我…… 篇3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索加缪的这段话,思索其实是每个人心灵深处都留有的或者说曾经有过的独一无二的源泉。于是有了这篇《(离骚>之于我…一》。

《离骚》,我独一无二的源泉,它确曾干涸过,也许不是一次,而是两次或者三次,但我知道它始终留存在我心灵的深处,滋养着我——连心灰意懒时的那一声长叹“算了罢”,也不过是“已矣哉!”的白话译文。

2009年初夏,女儿以非常的毅力、出色的“答卷”走过“小升初”的艰难历程之后,又多了一份令人心疼却也令人欣慰的自信和成熟。在那个相对来说自由自在的暑假里,女儿小心翼翼地翻开了那本“就像文物”的薄薄的小册子——《离骚今译》。那是三十多年前我的钟爱,上面还留有我用钢笔写下的笔记。即将成为中学生的她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学时代的我。

第一次手捧《离骚》,女儿很有些兴奋,随即吟诵起了闻一多讲解《离骚》时那段著名的开场白:“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谓真名士……”并对我说,我也要像你当年一样背诵《离骚》。我说,我接触《离骚》比你晚多了,那是在高中时代——

1979年1月17日(《离骚今译》上记录的购书日期),那天放学回家,母亲照例让我去小镇的大街上买米。我带着《购粮证》和白布做的米袋兴冲冲地出门了。我很乐意承担买米这一家务,因为不仅可以顺道去书店转一下,而且看到喜欢的书,只要价钱不是太贵,还可以“先斩后奏”,用买米的钱先买书。有几次,买米的钱因此不够了,只得折回家中取钱,再跑一趟米店,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每次“先斩后奏”,母亲总会责备几句,有时还希望父亲和她“联手”劝诫我一下,但父亲总是不痛不痒地说我两句,最后又对母亲说,“喜欢读书总是好事”——对此母亲心里也是认同的,因为她自己也常说,她这辈子吃亏就在于小时候没条件多读点书。于是“喜欢读书总是好事”便成了我“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

家里的拮据,这是我从小便知的。父亲虽是八级锻工,月工资八十多元,在那年头也算是高收入了,但那时一家八口人,仅父亲一个人有工作。每到开学,母亲总是特别焦虑,最多的时候一家五个书包,小学学费三元,中学学费六元,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按照我们家的经济情况,我们原本是可以申请减免学费的,但母亲从来没让我们申请过,在她看来,“再穷,学费也是一定要自己出的。“为此,她不断去居委会申请工作。终于,她去了街道缝纫机厂——女儿给我看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我说,那“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的地方,和你奶奶当年的工作场所一模一样;去废钢铁厂,日晒雨淋中挑着重重的形状各异的废铁步履艰难地登上高高的铁山;去加固防汛墙的工地,干的活竟是不断地扛水泥大包,直到在工地上被飞来的钢缆击中头部,颅骨骨裂九死一生……

我开始“先斩后奏”的时候,哥哥姐姐都有了工作,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了许多。但孩子大了要结婚,家里的钱还是一分一厘算着花的。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父亲一如既往地带饭去上班,用省下的饭票给我们买馒头……前些年的一个夏天,我给父母送去一盒包装精美的咸蛋时,才知道曾经每年自制咸蛋的父亲,已经不愿再看见咸蛋了。父亲从来不愿让孩子为他担心、伤心,这事还是母亲悄悄告诉我的:你父亲说,那时上班带饭,一天一个咸蛋,他都吃怕了。

这本《离骚今译》就是我“先斩后奏”买下来的,我对女儿说。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定价一角五分,当时的米价——我还清楚地记得:籼米,每斤一角四分三;粳米,每斤一角七分一。

听着我的叙说,女儿含泪。

“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谓真名士……”这则轶事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但当时确是闻一多让我结识了屈原,并对《离骚》有了一种奇异的感情。

这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离骚今译》的扉页上,有我旧时的笔迹:人民的诗人——屈原闻一多。

闻一多——屈原——《离骚》……1993年的五月天,我曾写过一篇小文,题为“书缘即宿命”:

很久以来,我一直隐隐感到冥冥之中有什么在安排着我的读书生活。

我的第一张借书卡是我初中时的班主任在洗脚时递给我的。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黄昏,当得知班上有两张街道图书馆的借书卡时,我当即赶到学校,当时住校的班主任正在宿舍的走廊上洗脚。夕阳的余辉透过高大的柏树洒在走廊的栏杆上……

街道图书馆是一幢两层小楼,书目卡箱排放在加了雨篷的小院里。借书处是一条很窄的走道,倘若有人在书架前搜寻图书,那你便得紧贴着墙壁而行。但这里的藏书很丰富。有些还是民国时的版本。记得有一本臧克家的《烙印》,薄薄的,黄黄的(他后来的作品便谈不上喜欢了)。但当时借得最多的还是五十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因为我曾在一本民国版图书的版权页上看到过一份“中国现代十大作家”名录,一张白纸的我于是便按图索骥。

有一天我开始借阅《闻一多全集》。为什么选闻一多已记不得了,印象中当时很喜欢闻一多先生辑录的一批中国现代诗歌,以及闻一多先生关于屈原的两篇文章,其中有一篇题为《人民的诗人》,由此我对屈原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不久我在书店买到了附有郭沫若译文的《离骚》。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买文学书。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地开始背诵《离骚》,搜集各类楚辞集注本。

中学毕业前有报社来学校招聘记者、编辑,面试时我背诵了“帝高阳之苗裔兮……”不久,我这“铁匠之苗裔”便交上了华盖运。

凭着《离骚》,我在高考之前便被一家大报录用了。那个年代,虽然“好儿女志在四方”,但户籍还是人们真正看重的,况且那时新闻工作还是一份非常受人敬重的职业。虽然也有好心的老教师心有余悸地一再提醒我“新闻与政治挨得太近”,对我的选择持反对意见,但父母很高兴我留在了他们身边。从此我开始了与书打交道的职业生涯——

“运交华盖欲何求?”从此夜夜灯下,书入对语。

我常常不禁自问:如果当时班主任不是在洗脚(在黄昏的走廊上洗脚,在我至今还是一个谜),而是外出散步去了,家访去了;如果那图书馆也和现在的许多图书馆一样要借的书偏偏没有;如果那本《离骚》不是单行本、狭长本,可放入口袋随时拿出来诵读;如果那位来校招聘的也是淹了秭归而无动于衷的人……如果是那样,如今的我又会怎样?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所谓有选择的读书常常并不是我们的选择,某本书的出现常常并不是偶然的、全无意志的。在第一次

后来夭折了的商品大潮来临之初,我曾很偶然地又见《离骚》,并在“兮”的回肠荡气中写下了《又见《离骚)》;如今,我“三而竭”地想到了《离骚》……楚天之下,谁人重唱楚声?又有何人应和?我精神上的“帝高阳之苗裔兮……”

昨夜我听到发了疯的尼采抱着那匹被车夫鞭打的马失声痛哭(窗外雨声浙沥);前夜我看见一个老翁正逐一点亮伦敦法学会殿堂内的那一百零二盏煤气灯(我家附近那座饰有煤气灯的旧桥在现代化的大桥通车之后消失了);前夜的前夜我闻到了三岛由纪夫焚烧金阁寺所散发的焦烟味(今天下班回家由于交通拥挤我又徒步走过了一段很脂粉气的美的霓虹灯街道)……

我不知道今夜我将(被)感觉什么,我只知道我将沿着书缘即宿命的漫漫长路,怀着自嘲的自信找寻偶然之书的某种命运般的启示,那个悲剧的波德莱尔眼中的月亮——明亮的毒。

17年过去了,重读这篇旧文,感觉我还是在“沿着书缘即宿命的漫漫长路,怀着自嘲的自信找寻偶然之书的某种命运般的启示,那个悲剧的波德莱尔眼中的月亮——明亮的毒”,只是经历得多了,那“毒”便也愈发明亮,甚至有了某种“通透”感。

但当女儿开始诵读《离骚》的时候,我还是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情绪,不知是喜是忧。我只能这样告诫女儿: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因此在选择之前,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应对将来可能付出的代价的心理准备。

女儿说“我知道!”

我知道,书缘即宿命。常常,选择也是被选择,或者说是别无选择。

我第一次感叹“已矣哉”,是在1988年岁末。“在‘兮’的回肠荡气中”,我以笔名“虞星”写下了《又见(离骚)》。也是在那个“寒气袭人的冬夜”,钟叔河先生撰文:

读《又见(离骚>》

书评为散文(杂文)文体之一。曾涤生易姚姬传所分文体十三类为十一类,其三即为序跋,定义是“他人之著作序述其意者”,“日序,日跋,日引,日题,日读,日传,日注,日笺,日疏,曰说,曰解皆是”,也就是今天广义的书评了。

我的职业是编书,每天收到报刊,习惯总是先看有没有书评类的文章,当然这和自己爱读散文多少也有关系。也许眼高手低确是文人通病罢,我的感觉,简直跟Montaigne总结他的接吻经验差不多,就是——“并不上算,因为须得亲上五十个丑的才能亲到三个美丽的女子”。(见丹麦Dr.Nyrop著《接吻与其历史》)

接吻的经验我无足称述,看书评的经验则可援“总理遗嘱”,已经“积四十年”。今从《文汇读书周报》上,读到了虞星的《又见(离骚)》这篇文章,不禁拍案叫绝。是的,我把它叫做文章,不叫做书评,因为它的确是一篇好文章,是我认为可以在散文杂文评奖中获一等奖的好文章,当然更是一篇好书评,应该属于Montaigne的五十分之三以内的。

文章不长,全抄如下:

又见《离骚》

夜读《文艺鉴赏大成》,又见《离骚》。

学生时代我曾苦滋滋地享受过一阵《离骚》,屈原的人格、力量透过那缤纷的诗行向我袭来,一种真实的“躁动”骚扰了我那年轻而平静的心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直至现在我又见《离骚》。

《离骚》是难啃的,但嚼起来却是芬芳无比的。

《离骚》是不朽的,但它的读者却是不会与人口同步增长的——又见《离骚》,我既喜又忧。

一位三年级的文科大学生从未“碰”过《离骚》《诗经》之类的经典,当知琼瑶的许多诗是译自古典诗词时竟大为惊讶。据熟悉大学生生活的人士透露,这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般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在校园里你随手就可“抓上一大把”。

我说这些并无愤怒或谴责之意,说实在的,让大学生去念《离骚》《诗经》之类的经典毕竟是不合时宜的。大学生为了今后的出路,不论是出国之路,还是就业之路,就得读一些有用的书,《离骚》离得太远,即使在未来的旅途上也未必会见到一位读过《离骚》的上司或同僚。此其一。

其二,《离骚》《诗经》之类的经典现正处于“冻结”阶段,轰轰烈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讨论告诉我们什么?《离骚》《诗经》之中是否也包含了精华和糟粕?还是不“碰”为妙,要知道,大学生代表未来,切不可在吸取精华的同时滚上一身糟粕,以至在跨入社会时丧失自己的惟一的资本——思想解放。

又见《离骚》,我自觉不合时宜,好在《离骚》所产生的“气”场依旧围绕着我,清新的芬芳令人陶醉,也令人凛然,在这寒气袭人的冬夜。

“乱曰:‘已矣哉!”’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又见(离骚)》是书评,但又不仅仅是书评。他评《离骚》:“是难啃的,但嚼起来是芬芳无比的”,再不用多作分析,只真实地诉说自己的感受:“屈原的人格力量通过那缤纷的诗行向我袭来,一种真实的‘躁动’骚扰了我那年轻而平静的心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正因为“一发而不可收”,他才写《又见(离骚>》。这当然不仅是为了评屈原的作品,恐怕也不仅是为了评《文艺鉴赏大成》这类书。他像张华作《海赋》,“于海之上下四旁言之”,精气神全在“又见”二字上。又见《离骚》,他既喜又忧。大学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值得忧?还是值得喜?大学生“在未来的旅途上也未必会见到一位读过《离骚》的上司或同僚”,是值得喜?还是值得忧?他并没有强迫读者作结论,而且我相信作者自己也还没有结论。他只是在思想,而且希望读者也来思想。

《又见离骚>》,这样的书评,难道真的不合时宜吗?我披衣起坐,面对孤灯,在这寒气袭人的冬夜。

一九八九年二月

钟先生的这篇文章刊载于1989年3月13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因此我们报社老总还特批给我五十元奖金,近乎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对我这个初习写作的人来说,的确是个莫大的鼓励;兴奋,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当时我更为感触并深受启发的是:“在这寒气袭人的冬夜”,我并不孤单;文章之写作,重在思想(动词),而思想常常比结论更为重要,或者说更有生命力。“我相信作者自己也还没有结论。他只是在思想……”钟先生点穿了我的写作心境,也点明了我思想、写作的路径——至今。

那“寒气袭人的冬夜”之后便是一场倒春寒,紧接着更是一个异常炎炎的夏天

后来,时间也成了金钱……

乱曰:“巳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

又何怀乎故都?

……”

再后来,“当这源泉干涸的时候”……我搁笔。

但我终究还是没有“成熟得可以缄默无言或被打入沙龙(那同沉默是一回事儿)”——“打入沙龙”与“沉默”是一回事儿,加缪说得实在精妙。

新世纪的某一天,那股“心灵深处保留着”的“独一无二的源泉”再度喷涌——毅然决然的“告别”式的“转身”之后:我终于又回到了我自己。

于是有了充裕的阅读、写作时间,也不无意外地多了些许生命的曲折……

但我知道,这一生已注定无法躲避那“明亮的毒”—书,在我就是生命的寓言。

生命可以被传奇,但不是传奇;可以被传说,但不是传说。本质上,生命只是寓言。

《离骚》教学设计 篇4

(一)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是教学屈原的《离骚》

(二)解析: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离骚》整首诗通过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革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感情。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美好的德行。这部分内容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美德的追求,表达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绝不同黑暗势力妥协而与世俗同流合污,绝不改变自己的高尚操守和报国情志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一)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二)解析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和“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从而进一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文章的字、词和句子的不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离骚》中的生僻字较多,二是对骚体诗这种先秦的诗歌体裁形式的陌生,三是对屈原情况的了解不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去疏通字、词,理解句子,对骚体诗这种诗歌形式作必要的补充以及对屈原的生平事迹做适当的扩充。

四、教学条件支持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二课时

问题一:关于屈原的情况?

【提示】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

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3、《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问题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思考文章的大意是什么?

问题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试把它们找出来,并以它们为线索,说说诗里写了哪些内容?

问题四: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

问题五:《离骚》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问题六:文中描写花草禽虫的用意是什么?

问题七:《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寓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六、【课堂小结】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

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附、目标检测

1、诗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用原诗句作答)

明确:(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

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附、配餐练习:

A组题:《金太阳导学案》P22 课堂预习交流 B组题:《金太阳导学案》P23 课堂达标检测 C组题:《金太阳导学案测评

(九)》

何理解“香草美人”?

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昔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这里面有描写,有叙事,目的还是抒发感情因而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

附录8:楚王是怎样的国君?诗人对他持什么态度?

楚王是昏庸糊涂的。他也一度信任和重用屈原,最终却受了“党人”的蒙骗,“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进而违背了与诗人的“成言”,“中道而改途”,疏远了屈原,导致了楚国的衰危。由于楚王是楚国的象征,诗人对他抱有绝对的忠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楚王行“秽政”时,屈原进行劝戒,并表示愿意做向导在前开路(“来吾道夫先路”),诗人不怕自己遭祸,只担心楚王的统治不稳,直到楚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诗人仍在表白自己对楚王的忠诚。当然,诗人对楚王“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中道而改途”也流露出了不满和怨愤。

附录9:本诗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每二句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诗作赏析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B.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C.“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D.“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③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面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 比喻自己的美德)②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 喻指准绳、准则)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⑤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离骚》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单元《殉道者之歌》版块的教学内容。诗歌主要叙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斗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⑵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正确理解全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象征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水平有差距。屈原的《离骚》距今年代久远,又使用楚地方言,因此理解起来很有难度。所以应编制详尽的导学案,把时代背景、文言知识、艺术成就、语言特色等方面介绍清楚,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理解课文。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悉课文、理解课文的目的。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导学案,初步诵读课文。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先来看一首诗《吊灵均》(投影)。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楚辞》分别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节选,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作者简介

简历:屈原是楚国贵族,早在楚怀王时就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 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 传统的源头。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评价: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关于《离骚》和骚体诗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也是最长的)抒情诗(政治抒情诗),共373句,近2500字。特点:香草美人作比兴,神话传说构幻境。王国维曾说:“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

特点: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离骚》教学反思 篇6

1、教材分析:《离骚(节选)》是粤教版必修一中的课文。这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怀着无比愤激的心情,诉说自己对楚国的一片赤诚真心,同时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表达了为理想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们了解屈原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源头。

2、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虽然在初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因课文是节选,涉及的背景、典故、古今异义词和生僻词又较多,且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学生有差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文字、文意是教学的重点。高一学生思维敏捷,个性张扬,但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尚显稚嫩,还没有树立起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理解并探究作者的生死观和价值观恰好可以弥补其不足,但教学中要注意深入浅出,在问题探究和情趣激发中逐渐渗透。

基于这两点,先是让学生自己查阅屈原的相关知识,因为要理解这篇文章,知人论世太重要了。为了调动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设计了“有关屈原知识竞赛”和“我所认识的屈原故事会”这两个活动环节。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这是理解屈原爱国思想的前提,也是体会屈原生死观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后续无法展开。

而且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屈原比老师单纯式地介绍要好得多。

其次边朗读边介绍楚辞,再读体会其浪漫主义风格。把朗读放在梳理文意前。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这一点,老师自己感觉到力不从心。

三、文本本身不易理解,教师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翻译、解释句子。因为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每当面对这类文章时,似乎都跳不出这个“怪圈”——如果教师不句句落实翻译,学生就不能看懂文本;如果教师花大力气解读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切断了,而且学生听得也乏味。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

《离骚》诗体辩证 篇7

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但这一问题, 似乎从《离骚》研究以来人们的回答总是肯定的。特别是近代以来, 从郭沫若到游国恩, 几代学者都说《离骚》是政治抒情诗。笔者认为, 这是值得讨论的。

1978年以来, 从高等学校教科书, 到中学语文课本、历史课本;从研究专著到一般普及性或工具性读物、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 对《离骚》也都一概称之曰政治抒情诗。学者专著中, 如梅桐生《楚辞入门》 (第41页,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袁梅《屈原赋译注》 (第3页, 齐鲁出版社, 1984年1月第1版) 、吴广平《白话楚辞》 (第1页, 岳麓出版社, 1996年5月第1版) 、孙宝莹《屈原》 (第105页,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5月第1版) 、吕俊岭《中国古代文化荟萃》 (第186页,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年月第版) 等都异文同调说《离骚》是政治抒情诗;在科普和工具书一类著作中, 如《青年知识手册》 (第487页, 1983年河北人民出版社, 第1版) 、《教师手册》 (第306页, 档案出版社, 1986年8月第1版) 、《古文自学词典》 (第99页,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7月第1版) 都千篇一律说《离骚》是政治抒情诗;甚至连最权威的工具书1983出版的《词源》、2009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也作如此完全相同的论断: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而且, 大、中学的文科教科书也都是唱一个调子。如1975月十三所院校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样介绍道:“《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共373句, 2490字, 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版的《高中语文》第三册 (必修) 也如是介绍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共三百七十句,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高中历史》 (必修) 也同样介绍道:“《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 风格浪漫, 充满奇特的幻想。”

总之, 不论是权威工具书, 还是大、中学教科书在《离骚》是政治抒情诗的判断上已早成定论。

然而, 对学术问题, 人们不能也不该用简单的表决方式去做结论, 因为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笔者通过研究《离骚》各家学说, 认真仔细地研究《离骚》的思想内容、结构形式、艺术风格和诞生的时代, 得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结论:《离骚》是我国第一首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曲折完整的神话叙事诗。

首先, 要弄清叙事诗与抒情诗最明显不同之点, 其一叙事诗有清晰的线索,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二是通过语言行动与大量的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来写人;其三通过塑造一个个性格鲜明的独特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如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杜甫的《三吏》《三别》、现代诗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田间的《赶车传》都是典型的叙事诗。而抒情诗则以集中直接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起的思想感情为特征的, 它不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 没有完整的情节, 不具体描写人物形象和场面, 侧重直接表达诗人的政治信仰与道德情操。如汉高祖的《大风歌》、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现代诗如贺敬之的《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马雅可夫斯基的《列宁》、《好》;惠特曼的《船长啊, 船长》等都是典型的抒情诗。我们要用这三点来衡量, 《离骚》到底属什么诗。

说《离骚》是叙事诗, 人们会问:《离骚》有明显线索、激烈的矛盾冲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吗?只要我们认真仔细而不是粗枝大叶地研究《离骚》的内容与结构。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

最早发现《离骚》的线索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汪瑗。他虽然没有明确认定《离骚》是叙事诗, 但他第一次指出《离骚》的线索, 深刻分析了《离骚》的结构。他以“行路”之比, 释“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两句, 认为细读全篇, 确有一条“驾车云游”的情节线索。他分析, 从篇首“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到篇末“仆夫悲余馬懐兮, 蜷局顾而不行”, 正是围绕这条线索, 写了从人间到天上的驾车云游的各种场面, 写了“三次飞行”、“四次对话”、 (萧兵《楚辞文化破译》) 和“五次求女” (吴广平《白话楚辞》) 的具体过程。正是这首诗的主人公屈原 (灵均) 执辔驾车, “及前王之踵武”, 为君王“道夫先路”, 却被谗言中伤, “路幽昧以险隘”, 并遭到了“浩荡”“数化”的君王的抛弃。而这位“先导”却始终忧虑着“皇舆之败绩”, 不忘欲反, 于是“回车复路”, “上下求索”, 寻求美女———志同道合的人, 尽他先导之责, 目的使“君之一悟”, 俗之一改, 实现美政大业。当这种理想破灭之后还犹豫在“仆悲马怀”的痛苦中, “蜷局故而不行”, 最后落得个“从彭咸之所居”的下场。从而形成了以叙事为主体框架的我国古代的第一部伟大悲剧。这条“驾车云游”的线索, 清晰地贯穿于《离骚》的始终。正是这线索起到了组织情节、发展情节、控制情节的作用;正是这条线索, 链接和沟通了人间与天上的种种非生活形式的故事情节与场面, 形成了假托型的独特的审美构思。这个驾车云游的过程, 就是象征或寄寓诗人坚持真理、追求理想、为实现美政而奋斗的过程。但这条线索如草蛇灰线, 时隐时现, 时有时无, 时断时续, 几乎被屈子华美的辞藻、奇特的想象、磅礴的感情所吞没, 非以极大的耐心和科学的态度不能发现。

在叙事文艺作品中, 情节是以人物之间矛盾为中心的演变过程, 是由主要矛盾冲突所引起的一系列具体事件的发展过程, 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这是叙事文学作品构成的要素之一。《离骚》的主要矛盾冲突, 就是屈原和楚王、党人 (上官、靳尚、郑袖等) 之间, 在是改革法度, 还是保守贪婪;是推行美政, 还是坚持秽政的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是楚国统治集团内部进步派与顽固派的斗争。《离骚》假托主人公屈原 (灵均) “驾车云游”的过程就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矛盾冲突。按照因果逻辑, 这个故事情节即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一般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按照这个思路, 我们可将《离骚》情节作以下剖析:

首先, 《离骚》写诗人出身的高贵、出生的奇特、继承祖业条件以及志向与抱负, 决心为王前驱, 道夫先路———这是故事的序幕。接着写人间现实的斗争。屈子以尧舜为榜样, “滋兰树蕙”, 培养人才、聚集贤能, 坚持美政理想, 奔走以先后, 与“浩荡”“信馋”的楚王, “竟进贪婪”的党人展开斗争;党人“恕己以量人”、“兴心而嫉妒”、“谣诼谓余以善淫”, 一时谣言四起, 黑云压城。而楚王“浩荡”“数化”、“终不察民心”;在党人的威胁利诱下, 于是“众芳芜秽”, 人才变节, 屈原更遭受流放的严重打击。———这是故事的开端;斗争失败, 屈原虽然痛苦彷徨, 但绝不善罢甘休, 他仍然决心抗争到底, 九死不悔。他拒绝女媭的劝告, 向大舜再次表白他践行先王之道、实施美政的崇高理想———这是故事的发展;人间无同道, 现实“溷浊不分”, 诗人决心“驾八龙之宛宛”, 云游天国, “上下求索”。这里写了灵氛之占, 巫咸之劝;写了诗人“三次飞行”、“四次对话”、“五次求女”———极写我的极其矛盾的心情和思想斗争, 不管有多大困难危险和灾难, 都阻止不了诗人追寻美人、美境、与美政的步伐。———这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最后写屈子听从灵氛之占, 巫咸之劝, 幻想离楚远游, 但终于去楚不忍, “仆悲馬懐”决心以死抗争, “从彭咸之所居”。———这是故事的结局。总之, 《离骚》的故事情节是以诗人“驾车云游”为线索, 从人间写到天国, 从历史写到现实, 从现实写到幻想, 从人写到神。特别是云游天国一段, 更写得迷离恍惝, 仪态万千, 情节完整而生动。乍一看, 似乎如堕五里雾中, 细品味, 这正是《离骚》叙事腾挪跌宕、摇曳多姿、曲折有致、浪漫飘逸的风格, 形成了《离骚》独特的情节。舍此, 便丢掉了《离骚》的风格与魅力。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 通过对人物心理与细节描写来开展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态度, 是叙事诗的又一特征。《离骚》也是这样。

我们从前面对《离骚》的情节分析中, 可以看出《离骚》运用了叙事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语言与行动的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其具体表现就是主人公诗人的“三次飞行”、“四次对话”、“五次求女”。

请看诗人的“三次飞行”。

第一次飞行:“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悬圃。”

第二次飞行:“朝吾将济于白水兮, 登阆风而绁馬.”

第三次飞行:“朝发轫于天津兮, 夕余至乎西极。”

诗人这三次飞行, 每次都有出发的具体时间和飞行的路线。这是典型的叙事文学作品特点的体现。诗人总的飞行路线是向西, 目的是到达“西极”———这是天国的极乐的世界, 比昆仑更辽远更飘忽的所在, 是天国的边缘, 是战国时人们心目中的乐土。这表现诗人追求理想不折不挠、万难不屈的精神。

请看诗人分别与女媭、重华、灵氛、巫咸的四次对话。

第一次与女媭对话:“女媭之婵娟兮, 申申其詈余。”

第二次与重华对话:“济沅湘以南征兮, 就重华而陈词。”

第三次与灵氛对话:“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

第四次与巫咸对话:“巫咸将夕降兮, 告余以吉故。”

屈子宣称“: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那么屈子求什么呢?答曰:求女。屈子坚信, “两美其必合”, 即美男一定有美女相配, 忠臣一定与明君相遇。求美女即求明君也 (汤炳正说) ..因为只有真正的明君, 才能使他这位忠臣发挥“导夫先路”的作用, 改革法度, 实现美政大业。

于是, 诗人开始了“漫漫”的求女路程:一求天帝玉女 (闻一多《离骚解诂》) ;二求高丘神女;三求洛水宓妃 (洛水女神, 伏羲之女) ;四求瑶台简狄 (帝喾之妃, 商始祖契之母) ;五求有虞之二姚 (有娀佚女) 。但结果呢, 或因“世溷浊而不分”、或因“高丘无女”、或因“淫游无礼”、或因“理弱而媒拙”, 皆以失败告终。很清楚, 《离骚》中写诗人“三次飞行”、“四次对话”、“五次求女”是典型的叙事诗的手法。

不仅如此, 《离骚》还充满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比如, 在与楚王、党人为代表的矛盾冲突中, 屈原遭到了惨痛的失败。这时屈原想到了什么?请看:

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 及行迷之未远。

歩余馬于兰皋兮, 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

这一段是屈原典型的自我心理描写。屈原毕竟是血肉之躯, 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在“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的现实面前, 他想一个“悔”字。悔什么?悔当初选择的道路没有看清楚, 没有看到灵修 (楚王) 的“浩荡”无常, 党人贪婪偷乐的本质。现总算看清了, 准备调车回头, 不愿再进官场遭小人非议, 愿回家修自己旧衣。这表现诗人在现实抗争失败后在进退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诗人幻想中的退隐生活。但诗人的高尚品德、崇高的美政理想不允许他这样做。他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 终于下了决心:“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类似这种心理描写在全诗中时有可见。这种心理描写使屈原形象不但崇高伟大, 而且更加真实可信, 使屈原形象更加立体化了人性化了。

在对女媭、帝阍、巫咸、仆夫等人与神的形象勾勒中, 充满了细节描写。请看:

“女媭之婵娟兮, 申申其詈余。”“婵娟”用方言写出女媭吁吁、对屈原现实斗争失败的紧张的心态;“詈”, 这一细节写出女媭对屈原直言好修的不解、对屈原的关爱和忧虑。“申申”说明女媭“詈”的次数之多, 态度之诚。

“吾令帝阍开关兮, 倚阊阖而望予。”一个“令”字的细节表现屈原对天宫天帝的敢于藐视的态度, 和不信邪、不畏神的大无畏了精神。一个“倚”字和”望”字的细节, 写出天宫守门人帝阍对屈原到来的不理不睬傲慢冷淡的态度。门子尚且如此, 天帝则可想而知。

“巫咸将夕降兮, 怀椒糈而要之。”诗人得知巫咸从天而降,

便懐揣着花椒与精米, 求他帮助。“椒糈”即花椒精米, 祭祷巫咸的礼物。这一细节写出巫咸地位之重和诗人求其占卜之诚。

“仆夫悲余馬懐兮, 蜷局顾而不行。”写诗人神游天空, 向自己的幻想境界飞行, 忽然看见自己故乡时, 却不肯离去。此是用衬托手法, 写“仆悲”“馬懐”, “蜷局顾而不行”。这个细节表现诗人用自己的行动与意志对灵氛、巫咸去楚求合答案的否定、对社稷江山的热爱、对理想信念的忠诚。

总之, 《离骚》中这类大量细节与心理的描写, 将人与神的形象写得更生动、更丰满、更富有神采。这些不都证明了《离骚》是一首充满了心理描写与细节描写的真正的叙事诗吗?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是包括叙事诗在内的叙事文学作品的又一特征。《离骚》也是这样。而人物形象是在矛盾冲突中塑造出来的。在矛盾冲突中, 人物的思想和行为相互碰撞的过程, 往往反映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同时又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社会本质, 折射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和美学理想。如前所述, 《离骚》的矛盾冲突, 就是诗人屈原 (灵均) 和楚王 (灵修) 、党人 (上官, 靳尚等) 之间的矛盾冲突。《离骚》艺术地表现这一矛盾冲突。这种冲突, 具体表现在诗人驾车云游, 上天下地、腾云驾雾、上下求索, 直至重回现实的全过程。这既表现在尘世, 也表现在天国。这是因为在这场矛盾冲突中, 在“浩荡”、“数化”的楚王面前, “贪婪”、“偷乐”的党人, 对坚持美政、九死不悔的屈原, 不断谣诼、中伤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使屈原被流放, 使轰轰烈烈的改革大业陷于失败。整个形势是“世溷浊而不分”, “好蔽美而嫉妒”, 偌大的楚国没有一点光亮。

在这种情况下, 屈原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听从女媭之劝, 向党人妥协投降;二是听从灵氛之占, “远逝以自梳”, 远适异国寻找同道;三是听从诗人自己心灵的召唤, 坚持美政, 体解不变 (“虽体解无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而《离骚》中的“三次飞行”、“四次对话”、“五次求女”的情节, 正是描写在这种选择中激烈斗争的过程, 这种矛盾冲突曲折地、艺术地在天国反映出来。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奇特的矛盾冲突中, 塑造一系列栩栩如生而又奇特的人物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矛盾冲突, 是通过“非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离骚》的产生, 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 但正如萧兵先生指出的:诗中无一人采用真实姓名, 甚至诗人的自我形象也经过艺术的虚化处理, 不仅“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而且连名姓、字都该成“正则”, “灵均”。所以, 我们承认其自传性, 但又必须肯定它是虚构了的神话艺术品。诗人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通过假托的故事或神话寓言的形式, 用象征拟人的手段, 打破现实生活中正常的格局, 突破了人与神的界线、人与动物的界线, 把非现实的超人式幻想世界, 展示给读者, 曲折表现现实生活中某类人物的典型性格。

诗人在诗中塑造了三类形象。第一类是尘世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芰荷为衣、芙蓉为裳、博謇好修、追求光明、崇尚真理、坚持美政、九死不悔、光照日月的诗人屈原的自我形象;恕偷乐谣诼追曲的“党人”群像;“浩荡”“数化”、反复无常的楚王形象;名詈实爱、善解人意的女媭形象;任劳任怨、同情诗人为诗人驾车的仆夫形象。第二类是天国神的形象:主要就是以德治国、举贤授能的重华 (大舜) ;傲慢无礼、冷漠无情的帝阍;受诗人之令、渡诗人过河的西皇;为诗人占卜求吉的灵氛与巫咸;骄傲放荡、贪图享乐的宓妃 (伏羲之女、洛水之神) ;偃蹇瑶台的有娀之女简狄 (高辛之妃) ;及有虞之二姚 (少康之妻) 。此外, 还有日神羲和、月神望舒、风神飞廉、雷神丰隆等等。第三类是神境神物:如神马玉虬、神鸟鸾皇、恶鸟鹈鴂;神山昆仑、崦嵫、阆风、不周;神水咸池、赤水、西海, 神树若木, 以及富有灵性的飘风、云霓、蛟龙等等。

总之, 诗人在天国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神的世界:既写了天神, 又写了人神;既写了神境又写了神物。这些突破了人神界线的非现实的、超人的描写, 创造了意境:神境。正是在这种神境与人境中塑造了屈原的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崇高形象。这种神境表明:人间无同道, 天国无真理。天国与人间同样清浊不分, 忠奸不辨。诗人无可奈何, 决定听从巫咸之劝:去楚求“合”, “远逝以自疏”。但正当诗人克服了重艰难险阻, 飞行到光明灿烂的天宇时, “忽临睨乎旧乡”, 这一下可不得了:“仆夫悲余馬懐兮, 蜷局顾而不行。”故国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在吸引着他。诗人又回到现实中来。既然去楚不忍, 留楚又“国无人”, “莫足以为美政”, 而屈原与那般党人之间的矛盾又不可调和, 君王又始终不悟。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就迫使诗人“将从彭咸之所居”, 发誓以身殉国, 悲剧结局。屈原言必信、行必果。于是, 在这一年的五月五日, “懐石, 遂投汨罗以死。”在这里, 屈原将人生悲剧与艺术的悲剧有机统一起来。春秋时早有“楚才晋用”的故事;战国时“忠臣去国, 不污其节”, 朝秦暮楚, 乃司空见惯。况且, 像屈原这样旷世奇才, 又处在“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壮志难酬的逆境中, 离开故土, 远适异国, 以求出路, 不仅是可能的, 亦是可以理解的。但屈原决不这样做。他毅然作了毫不屈服、坚守自己理想高地的选择。可见屈原爱国精神之崇高, 忠贞灵魂之美丽, 坚持真理九死不悔的品格之伟大。这就是屈原形象的意义。

《离骚》塑造了这么多尘世人的形象与天国神的形象, 尤其是成功塑造了屈原这一悲剧形象, 这证明了《离骚》是一首成功的叙事诗。而且这部叙事诗, 还带有神话性质。它的人物形象的描绘、情节的展开、场面的推进, 用浪漫的手法, 从历史写到现实, 从尘世写到天国, 从现实写到幻境, 乘龙御凤, 登天涉云、指令日神、月神、雷神, 对话大舜、帝阍、灵氛, 上下求索, 追求理想, 这正是神话特征。这正如列宁所说, “被剥削阶级由于没有力量同剥削者进行斗争必然会产生对死后的幸福生活的憧憬。正如野蛮人没有力量同大自然搏斗而产生对上帝、魔鬼、奇迹等的信仰一样。” (《列宁全集》, 人民出版社, 第62页。) 屈原也是这样。他没有力量同楚怀王及其党人一伙进行斗争只有通过幻境天国曲折表达他对美政的追求。因而描绘出一系列奇特的情节、奇特的环境、奇特的场面、奇特的人物形象, 即使改编成电影电视也是完全可能的。当然, 屈原这首诗从头至尾表现对自己政治理想----美政的热烈追求, 按照传统说法, 说他具有政治性, 这固然不错。但哪一部文学作品没有政治性呢?《西游记》难道没有政治性吗?当然有的。但我们能因此说《西游记》是政治小说吗?当然不能。那么同理, 把《离骚》说成是政治诗也不恰当。如前所述, 《离骚》从整体框架上, 以驾车云游为线索, 写诗人上天下地, 求神问卜, 追求真理, 实施美政, 屡受挫败的悲剧故事, 具有假托的性质。人们会问:屈原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蒋天枢先生指出:“作者是在‘不愿显言’和‘不能显言’的考虑下, 使用神话。” (蒋天枢:《楚辞论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第一版。) 总之, 《离骚》既不是抒情诗, 也不是政治诗, 而是神话叙事诗。萧兵先生在《楚辞的文化破译》中, 曾拿神话小说《西游记》与《离骚》相比, 作出这样论断:“一部《西游记》便是如此构成。从故事表现的抽象型式看, 《离骚》乃是同类作品的源头。这是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吸取民间故事、民间史诗、民间故事精华, 采用类似手法的一个创造。”萧兵先生的此段论述不是等于明确论证《离骚》是神话叙事诗吗?

上面我们从线索情节方面;从语言行动、心理与细节描写方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以及从它的内容与形式方面, 论证了《离骚》是一首神话式叙事诗。但长期以来, 这么多人为什么众口一词, 说它是政治抒情诗呢?这是有原因的。说起来, 此事叫人不可思议。中国历史第一个伟大诗人的代表作、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首长诗, 研究了两千多年, 如此众多的人对它的叙事体裁作了误判, 岂非咄咄怪事?

说怪也不怪。原因其一是:《离骚》本身具有强烈无比的抒情性。诗人内美外修, 理想崇高, 志薄云天。正当他满怀信心, “乘骐骥以驰骋”, 为王“导夫先路”, 实施美政理想之时, 却遭到了一伙党人的攻击与诽谤, 而楚王又“浩荡”、“信馋”、“数化”, 致使美政大业失败, 诗人也遭到流放的厄运。诗人呼天不应, 叫地不灵, 其满腔悲愤之情, 如火山爆发, 借《离骚》之山口, 喷薄而出, 不可阻挡。司马迁是最了解屈原的, 堪称屈原的知音。司马迁说他“信而見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这种“怨”气, 这种悲愤之情, 笼罩《离骚》的全篇, 渗透于《离骚》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字词。我们读者, 包括一些学者在内, 被屈原这种磅礴的怨气所征服, 而其叙事的线索则如前所述似草蛇灰线, 被忽略;其二按照传统观点, 对诗歌重抒情、轻叙事。在世人眼中, 认为抒情诗是阳春白雪, 叙事诗是下里巴人。在唐诗宋词中, 其抒情性的东西, 不是占绝对优势吗?那些流传久远, 富有哲理的诗句绝大多数不是抒情言志的句子吗?于是片面认为, 只有把《离骚》说成是抒情诗, 才能称之为经典;其三, 古代不太重视文体的研究, 甚至在很长时间内文史不分。直到梁代的萧统编《文选》时, 第一个把文学与历史分开来。那么同是诗歌, 他们更没有弄清叙事诗与抒情诗的区别;其四, 《离骚》的结构宏伟、内容深邃、情节复杂、手法繁富、语言汪洋恣肆, 整个《离骚》犹如一座硕大无比的艺术宫殿, 一旦进人其中, 未免令人眼花缭乱、迷离恍惝, 稍有不慎, 便会造成误读。更何况随大流、从众说的心态不乏其人。久而久之, 人云亦云, 习非成是, 以致2000多年的研究者, 几乎没有一个人明确指出《离骚》是叙事诗, 是神话叙事诗。虽有少数睿智者持有不同的声音, 承认它的叙事性, 但声音微弱, 甚至微不足道。如北宋的晁补之, 对《离骚》最早提出了“寓言说”, 把《离骚》与庄子的寓言同等看待, 虽不完全恰当, 但他毕竟指出了《离骚》的寓言性, 亦即承认它的叙事性。再如明代的汪瑗, 他研究《离骚》的结构, 首次提出了“驾车云游”的线索贯穿全文。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它是证明《离骚》为叙事诗的重要论据。他还指出:以驾车云游之比助楚王行美政之大业, 进一步发展了寓言说。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也认为《离骚》是“仙真人体的寓言诗”。这些学者既然承认了《离骚》是寓言, 就承认了它的故事性与叙事性;更有姜亮夫等人承认《离骚》的自传性或传记性, 那也就在事实上承认《离骚》是叙事诗, 但他们毕竟没有对它作明确的判断。这是令人遗憾的。因此, 《离骚》是政治抒情诗的观点一直在流行, 简直是畅通无阻。

《离骚》一文两个注释商榷 篇8

其一,“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此句,教材注释如下:“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替,废弃。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兰。纕,佩带。申,重复,再三。揽,采集。茝,香草名,即白芷。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其中,把“蕙纕、揽茝”比喻为“高尚的德行”值得商榷。

按:在屈原的诗中,多以香草、美人等美好的事物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具有美好德行的人。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像“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是神仙,诗中指君王;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做衣裳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芰荷”“芙蓉”比喻诗人自己的美德;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以服饰的缤纷多彩、弥漫的芳香比拟诗人自己品德的高洁。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一句中的“蕙”“茝”,均为香草,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高尚美德,当是应有之义。而“蕙纕”即“用香草作佩带”,“揽茝”即“采集白芷”,就词性而言,均为动词性短语,而“高尚的德行”是明显的名词性短语,根据比喻构成的基本原则,本体与喻体的词性必须一致,可以断定把“蕙纕”“揽茝”喻为“高尚的德行”是错误的。是否可以修改成“蕙纕、揽茝,比喻追求高尚的德行”?

其二,“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一句,教材注释为“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虽,唯。”句子的译文把“虽”字译为“虽然”,而嗣后又把“虽”释为“唯”,这是一处明显的矛盾。

按:

“虽”,《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注释是:①虫名。《说文·虫部》:“虽,似蜥易而大。”②连词。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孟子·梁惠王上》:“吾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史记·高祖本纪》:“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唯”,《古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只,只有。《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战国策·赵策三》:“方今唯秦雄天下。”②连词。1)虽然。《荀子·大略》:“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各特意:认识看法各不相同。予:赞许。)2)因为。《左传·僖公五年》:“桓庄之族何罪,不唯偪乎?”③句首语气词。1)表示希望。2)表示确定。3)无实义。

根据以上注释,“虽”,可以做连词,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表示假设关系,一般译为“即使”;表示让步关系一般译为“虽然”。如果同“唯”,它能表示三种关系,一是条件关系,释为“只”“只有”;二是让步关系,释为“虽然”;三是因果关系,释为“因为”。原句中的“虽”究竟表示什么关系?它连接的对象是什么?是“好修姱”和“鞿羁”,还是“好修姱以鞿羁兮”和“謇朝谇而夕替”?笔者认为是后者。因为“好修姱以鞿羁兮”中的“而”是连词,它连接的是“好修姱”和“鞿羁”,一是“崇尚美德”,一是“约束自己”,二者构成因果关系,即“因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而“謇朝谇而夕替”,即“早上进谏晚上便遭贬黜”,应该是上句“好修姱而鞿羁兮”的结果,二者构成因果关系,由此,“虽”释为“因为”妥当一些。整个句子可以译为“我因为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所以早上进谏晚上便遭贬黜”。而这,正是抒写诗人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也可以看到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也更能体会诗人内心的愤懑。

上一篇:我的好邻居教案下一篇:《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