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方法(推荐10篇)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篇1

复习课是高三课堂最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复习课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复习的效率,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考的成败。传统的复习课常见的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胀,教师挖空心思编题,学生惘然无绪练习的教学模式。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并且使学生掌握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学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如何达到复习的目的?我认为复习课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坚决克服“多讲、少练、死灌”的倾向。采取的最主要的策略应是改善课堂结构,在45分钟内达到“夯实基础与滚动提高”的最佳结合,最好效果,在课堂上,我一般采用指导阅读

习题引入 知识方法回顾 例题拓展 训练深化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的内容应该低起点、高落点

复习课应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把遗忘的知识重现出来,把中断的思维线索重新构建。它不是对新授内容简单的重复,也不是对旧知识的快速播放,复习重在发展对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提高。

1、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课本为纲,指导学生阅读,教师有必要时作点拨,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习题引入,选课本一些典型的习题,或在第二轮复习中,所选习题是学生在前阶段的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题,且具有思考性或包罗了本课知识点的中档题,以检测学生改正错误的状况。诊断学生存在的知识、方法应用方面的问题,对眼高手低的学生还能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为后几个教学环节打下伏笔。

3、知识、方法的回顾: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做题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和方法的再应用。这个过程可以穿插在习题的讲评中,也可以单独成为一个环节。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知识的回顾必须是网络化、系统化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再现过程。这样既复习了基础知识又贴近高考的能力要求,也增强了趣味性和思维容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也要用习题等作支撑,将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设置到一定的情境中予以呈现,以加深印象。

4、拓展:根据高考信息和动态,选择例题来强化知识、方法的应用。在例题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举一反三和反三归一的意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解题思路的拓展,特别是解题思路、过程、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可在例题的后面一对一地配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试题的“形似”和“神似”。

5、训练深化:每堂课必须精选训练题,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如选一些基础题、中档题或需要错题过关(二次练习)的题。最好分级设置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其选择原则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针对性,要针对考点、热点;

第二,有时效性,能及时巩固本节课知识;

第三,有代表性,能将本课复习的数学知识方法进行举一反

三、拓展应用。

还可以选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新颖题型(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对训练题,教师要做到有错必改,有错必评,增强实效。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创设教学情境和轻松的课堂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引导探究 互动合作

引导探究,互动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的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1、精讲多思。做到两个三讲: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讲易错点,讲易混点,讲易忘点。如 做到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现在不会但经过思考探究能弄会的不讲、与高考内容无关的内容不讲;讲也讲不会的不讲、讲也听不明白的不讲、讲不透的不讲。留足学生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发现有关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假设,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在教师的引导和导引下,使学生沿着正确的合作探究方向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2.合作探究,双主体和谐发展,让学生充分的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自我探索、自我总结和自我提高,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不断发展的知识社会中不断自我更新,才能永远处于不败境地。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篇2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效果不显著,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 教学方法仍旧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 毫无创新与主动性可言.其次, 复习内容无新颖且重复, 教师所选复习内容与题目缺乏新意与变化, 没有针对性与重点,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热情再次, 将大量练习当作知识点复习.复习课上教师常常将重点放在习题评讲上, 在课外又侧重于题海战术, 这样不仅给学生造成了很大学习压力, 还存在重复率高、效率低下等现象.最后, 学生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学生大多是机械式重复操作与模仿, 课堂氛围压抑、沉闷,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枯燥的学习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1. 开放活动空间

数学复习课上, 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不要一味要求学生坐在冷板凳上, 可以采取互动或者分组讨论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开放课堂教学活动空间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与开放型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正顺应了中考越来越趋向于活、奇、新的趋势.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 要求教师协助学生远离题海战术, 复习应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因此, 科学地选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非常重要.首先, 教师在题目编排上要突显教育的原则, 并尽量做到容量大、节奏快、步子小、起点低, 让每名学生均可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之情, 进而激发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 题目要涵盖一定知识面, 在数学复习中要确保练习能有效完成数学课标要求.再次, 题目范围要包含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对于指出概念本质特点的题目, 开展单元总结的时候, 要求学生务必熟练地掌握.然后, 题目作用要求将数学方法与思想渗透进去,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自觉运用数学方法与思想作出灵活的解答, 进而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题目质量要具备一定效度, 在一道题目中最好涵盖着两个或以上知识点来活跃思维的含量, 再通过变式的练习, 增强学生解题的能力.

3. 完善课堂教学的方法

初中数学复习课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势必要从基础做起, 做好基础的复习工作.作为初中数学教师, 要将重点放在知识系统性上, 要指引学生先将某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弄清楚, 从结构到性质, 然后又从性质到方法, 进而在灵活运用基础上到形成能力.作为教师, 要按照不同复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不同的复习提纲, 同时要求学生开展数学复习时将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记录下来, 如此一来, 初中生就可以在复习途中弄清楚脉络, 教师也可以在复习课上有的放矢.从而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主动.

4.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开展初中数学复习课时, 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复习课实际教学时, 可以根据实际复习内容, 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展开交流合作, 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进而不断健全彼此认知的结构, 从而达到综合提高、查漏补缺的目的.对于开放型的问题, 由于答案不唯一, 存在不同解法, 所以解答策略也多样化, 在解答时, 尤其需要交流合作, 让学生能各取所长, 培养大家的创造意识和发散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意识到教学结构中知识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复习课要注重总结数学知识系统里数学思想的建立方法, 让学生意识到思想方法在科学、系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 掌握知识的运用, 并深入地理解知识.

综上所述, 初中数学复习课旨在指引学生在牢牢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更深层次巩固所学知识, 并灵活运用.初中数学复习课作为数学教学重难点, 教师势必要转变教学方法, 研究能提高课堂复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时, 教师要将学生当作课堂主体, 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引学生挖掘教材知识, 转变学生固定思维模式, 进而达到创新意识、独立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伟.浅淡初中数学总复习的几点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7) :193-194.

[2]程永利.浅谈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J].神州 (下旬刊) , 2011 (12) :189, 190.

[3]於民生.试论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J].数学大世界, 2012 (9) :40.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教学方法 篇3

复习课是九年级课堂最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复习课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着复习的效率,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中考的成败。传统的复习课常见的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胀,教师挖空心思编题,学生惘然无绪练习的教学模式。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并且使学生掌握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学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如何达到复习的目的?我认为复习课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坚决克服“多讲、少练、死灌”的倾向。采取的最主要的策略应是改善课堂结构,在40分钟内达到“夯实基础与滚动提高”的最佳结合,最好效果在课堂上,我一般采用指导阅读、习题引入、知识方法回顾、例题拓展、训练深化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的内容应该低起点、高落点

复习课应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把遗忘的知识重现出来,把中断的思维线索重新构建。它不是对新授内容简单的重复,也不是对旧知识的快速播放,复习重在发展对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提高。

1.对思品概念等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课本为纲,指导学生

阅读,教师有必要时作点拨,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习题引入,选课本一些典型的习题,或在第二轮复习中,所选习题是学生在前阶段的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题,且具有思考性或包罗了本课知识点的中档题,以检测学生改正错误的状况。诊断学生存在的知识、方法应用方面的问题。对眼高手低的学生还能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为后几个教学环节打下伏笔。

3.拓展:根据中考信息和动态,选择例题来强化知识、方法的应用。在例题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举一反三和反三归一的意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解题思路的拓展,特别是解题思路、过程、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可在例题的后面一对一地配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试题的“形似”和“神似”。

二、复习要注重知识点

一是要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思品中考命题尽管愈来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若胸中无数,能力从何谈起。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首先要注重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二是要关注时政,点击热点。《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要“体现时代性。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社会的命运”。时政热点是命题的重点,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时政、 地方时政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可以看出命题者往往注重以最新的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考生不能从课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是要自己先弄清楚时事材料所设计的问题,再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解剖,其重点是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技巧的培养,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年的中考,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反腐倡廉,创新精神等仍是考察的重点。

三是要分类研究,找准结合点。对热点的透彻解剖,让学生由社会问题回归教材,这只是中考备考的一个层面,面对纷繁复杂的热点问题,要做到“处变不惊”,还须对教材再次进行研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和提高的能力,不仅要对本节、本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更要打破章节和年级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横向、纵向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找准分析热点问题的联结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例:它和教材可以结合的知识点有八年级的社会公平正义,九年级的社会责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基本国策,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三、复习要有“序”

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篇4

单元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是在学习完某章或某个专题之后以一定的课时专门进行的,包括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方面中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综合复习。

单元复习并不是单纯地停留在课本知识的重现上,它除了能使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规律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同时,单元复习还应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渗透和归纳,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单元复习课中应体现以下原则:(1)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2)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3)拓展训练与渗透学法相结合的原则。

一、归类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心里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因此,在单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将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式、图表式、问题式等方案,然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引导、激励学生利用思考、讨论、辨析等方式,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科知识内在的紧密联系,将获得的新知识与新知识有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信息相联系,并将新旧知识串联、结网,使新旧知识信息发生有意义地联系,将新的知识信息、学习方法、认知经验等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改组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如《烃的衍生物》学习完后,教师可将本章内容设计成以下问题:

(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3)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4)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5)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6)能与钠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7)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8)能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9)能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10)能与酸性KMnO4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11)能与溴水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

(1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有哪些?(13)制取卤代烃的途径有几种?

(14)制取醇的途径有几种 ?

然后组织学生联系各类有机物的结构特征,运用分析、类比、推理、归纳、抽象思维等方法,将各类烃的衍生物各自的化学性质和有机物之间的互变关系等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同时配以典型的例题和习题进行练习,从而构建起烃的衍生物的知识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

二、拓展智能训练,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当今社会,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宝贵的生产力要素,是市场经济中最有价值的经济资本,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人才观认为,一个人是否是人才,不再看他拥有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把积累的经验、学到的知识、超群的技术、掌握的信息,以创新的精神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新颖、有效的劳动成果,即人才应具有开创性精神、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因此,未来学家对未来学生的要求概括为三点:一要学习对明天有用的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二要学习对付明天的应变能力----会实践的能力;三要学习终身受用的本领----会创造的本领。这就为单元复习课提出了另一个要完成的重要教学目标,即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评价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等各种能力和品质。

在单元复习课中,通过精心编撰不同形式的习题和情境,把各种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不同的复习内容中去。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整理、归纳、形成网络,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多维理解,从而领悟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如通过学生归纳总结诸如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方法等问题或知识点,均能达到培养分析综合能力的目的。再如,创设新情景实验和组合实验,利用开放型实验过程的不确定性、实验思维的发散性、情景的模拟性、实验过程的探究性,将仪器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结果陈述、安全和防污等方面纳入其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评价能力。另外,适时编写一些材料新鲜,体现人文素养,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联系紧密的新情景试题,激发学生的训练情趣,使学生变苦练为乐练,也不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三、训练认知策略,优化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其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依托,是学习行为(思维行为和动作行为)赖以运作的主渠道,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支柱所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同时,学校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终生受益。因此,在单元复习课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这一教学目标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处理。

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孕育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审问作为一定阶段的学习方法,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是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二是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而问题一旦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就能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欲望,必然会高度集中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究、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慢慢向学生渗透提出问题的途径,如:(1)在异常中发现问题(例,为什么氢气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2)通过比较发现问题(例,为什么铁跟氯气、盐酸反应生成不同的氯化物)(3)从实际中发现问题(例,为什么热“碱”水去污能力比冷“碱”水强)等等。其次,适时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学习《二氧化硫》一节时,教师可先提出“空中雨神——酸雨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酸雨对农作物及各种设施的破坏资料,进而介绍防治酸雨的方法之一是:给煤中加石灰石或生石灰。激发学生提出“为什么这样做可以除去二氧化硫”。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渗透学法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示范,帮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来独立地学习知识。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在讨论某物质的性质时,教师可先教给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即从物质的类别及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的价态出发讨论其可能发生的反应。如讨论SO2的性质时,从物质类别来看,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它既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还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从化合价角度分析,硫元素处于+4价,其化合价既可以升高表现出还原性,也可以降低表现出氧化性,所以它既可以和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如O2、Fe3+、MnO4-、ClO-、H2O2等反应,还可以和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如H2S等反应。然后,教师让学生试着讨论CO2、HI、FeBr2等性质,只要如此坚持,学生必然会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思维。例如,在学完化学键、晶体结构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各类晶体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力是什么,推导出影响各类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从而将原子半径、键长、键能与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熔点高低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另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以及有机合成中的逆合成思维法等等都是化学学习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在单元复习课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会学习”“会实践”,“会创造”的境界,才能体现“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宗旨。

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目:化

工作单位:长安区祥峪中学

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5

雕庄中学

黄惠明 2010 1

物理复习课教学辛勤劳累,有时候得不到应有的收效,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物理学习的钥匙,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道理就在这里,因而也就理所应当地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而发挥主导作用。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当前物理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提物理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

例如在复习电路分析题时,可以根据解答电路分析题的几种方法,设计一组可将有关“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物理、运用物理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复习与能力提高,最后老师可以再进行归纳解答相关几种解法。为此,我认为用这种方法进行物理复习教学,是解决当前物理复习教学效率低,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在期末总复习中,通过以实验的复习为载体,把相关的物理各知识点的复习引入,同时把基本技能和概念等加以复习,感觉效果还不错。

三、方案设计:

课前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几组题目,将有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溶于其中,换言之,即以实验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实验问题开路(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其它),然后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为“练讲练”,变“一法一题”为“见题想法”。

四、方案实施:

1、选题时,各题组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2、题目的选编以考纲为纲,以教本为本,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我们教师应该如何选择习题呢?初中 物理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首先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其次,习题应该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复习过后,重点在哪我们的习题就要针对到哪,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不要让一些无用的题目冲淡了重点;再次习题应该具有量力性,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习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而不是就题论题,所以应该有选择性布置作业,最后,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讲授完新知识后,立马把大量的复习题,好像难不住学生就显示不出老师的水平似的。

3、作业要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但在我所教的三个班级中,都存在有十几个学生做作业时态度较差,对于知识公式的应用的基础题不记知识和公式,随心所欲瞎做,填空和选择随便乱写,而对于实验和计算就干脆不做,上课时,尽管把是什么知识?怎样使用知识解决的步骤和方法解决都做了详细的分析,但学生也不改,这种情况一直在困扰着我,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今后还需在这方面加以研究,力争找到解决的方法。

4、一组题目解完后,应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题用到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浅谈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篇6

数学复习课应把“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复习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只有在复习中巧妙地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在复习课中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

第一、做好复习准备,使复习具有条理性、针对性。

复习备考如大敌当前,只有知已知彼,才能做到泰然处之,从而百战百胜。所以,在进行复习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应先做好复习准备工作,使复习具有条理性和针对性。对于教师,应该“一盘清”

第二、把握好教学关系,体现复习的在有效性。

为了使复习更有效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①、教与学的关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应该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才能达到听懂并学会,才能得以发展。所以,在复习中,教师是掌握复习方向的舵手,是创设良好复习氛围的主持人,是导向复习关键处的导游,是学生求知的助手,又是直接分享学生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成功喜悦的朋友。

②、讲与练的关系。讲与练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至于练后讲,讲后练,还是边讲边练,则根据复习内容、学生掌握的已有情况而定。另外,这里的讲应包括评。不评讲的复习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复习时一定要把练习情况,存在缺点如实地及时地反馈给学生,真正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③、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有一个良好的复习秩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因而,我提倡复习时应有一定的课堂纪律。同时,我又提倡在遵守纪律下的自由。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如果我们一律“齐步走”地进行复习,势必造成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复习中,甚至影响他人。因此,我在复习时常让一批尖子生在学会的前提下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地解答自己有兴趣的题目,让一批中差生打破座位,时间的局限,去找一些尖子生组成学习小组,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第三,系统地整理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复习时,采取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再现知识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内在联系,用表格、图示、文字的方法串成线、连成片,建立起合理的认知结构,便于记忆,并在整理中,要使学生的概括得到培养、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得到渗透。

第四、分层递进,小组合作,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篇7

一、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由老师指定说题的对象, 说题的具体过程及要求, 学生课外事先准备好.

实施说题的要求及步骤:

1. 学生课外练习 ( 或课堂测试) .

2. 要求学生对每个题目做好解题心得:

( 1) 说出你是怎么入手的 ( 怎么想) .

( 2) 说出具体解答过程 ( 怎么做) .

( 3) 整合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 形成知识“树”) .

( 4) 寻找或自编一个类似的变式 ( 举一反三) .

案例1 (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理科第15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 已知△ABC的顶点A ( - 4, 0) 和C ( 4, 0 ) , 顶点B在椭圆上, 则

学生吴某说题:

1. 入手

( 1) 解读椭圆方程: 焦点坐标 ( - 4, 0) , ( 4, 0) , 参数a = 5, b = 3.

( 2) 根据题意作图 ( 黑板演示: 如图1) .

2. 解答过程

由正弦定理可知: (sin A + sin C) /sin B=BC + AB/AC.

由椭圆定义: BC + AB = 2a = 10, AC = 2c = 8

3. 知识点

( 1) 椭圆的方程及定义.

( 2) 解三角形中正弦定理的应用.

4. 变式 1 ( 自编)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 已知△ABC的顶点A ( - 4, 0) 和C ( 4, 0 ) , 顶点B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则 (sin A - sin C) /sin B= .

变式2 ( 摘抄)

在△ABC中, ∠A, ∠B, ∠C所对边分别为a, b, c, 其中A ( - 4, 0 ) , C ( 4, 0 ) , 点B在以A, C为焦点的 椭圆上, (sin A + sin C) /sin B=52, 则椭圆的方程为 .

案例2 ( 2010年浙江高考) 已知向量α, β ( α≠0, α≠β) 满足|β| = 1, 且α与β - α的夹角为120°, 则|α|的取值范围是.

学生张某说题:

1. 入手

因为该问题涉及了β - α及向量的夹角, 所以我先画个图看看 ( 黑板演示:如图2) .

2. 解答过程

通过直观形象, 发现该问题可以用

“解斜三角形”的知识解决, 不过对应“三要素”的要求还少一个, 故需设一个角θ ( 如图2) , 此时由正弦定理得:, 可得α的取值范围.

3. 知识点

( 1) 向量的几何运算, 向量的基本概念.

( 2) 解斜三角形的相关定理.

( 3) 三角函数的性质.

( 4) 数学思想: 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4. 变式3 ( 摘抄)

( 2011年湖州高三数学模拟考试) 已知非零向量a, b的夹角为60°且满足|a -2b| =2, 则a·b的最大值为.

二、学生现炒现卖, 教师回炉重炒

适合于课堂练习, 给出问题, 让学生直接说出问题的解答过程,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或提示或修正, 真正实现师生合作.

案例3设a = ( 1, cosα) , b = ( sinα + cosα, - 2) , 若α∈ ( 0, π/2) , a·b =1/5,

( 1) 试求sin2α及sinα, cosα的值.

( 2) 设f ( x) = 5cos ( 2x - α) + cos2x, 试求f ( x) 的最大值.

学生陈某说题:

1. 入手

( 1) 条件转化: 由a·b =1/5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转化 ( 黑板演示) 得sinα - cosα =1/5.

( 2) 针对结论, 确定条件转化目标———f ( x) = Asin ( ωx+ φ) + B.

2. 解答过程

( 1) 利用 ( sinα±cosα) 2= 1±sin2α得sin2α.

3. 知识点

( 1) 向量的坐标运算.

( 2) 三角函数相关公式的应用.

( 3) 三角函数的性质.

( 4) 已知三角函数的值求角.

4. 教师回炉

( 强化公式 ( sinα±cosα) 2= 1±sin2α的应用)

5. 教师重炒 ( 让学生回去做好, 下次说题)

变式4若a = (31/2cosωx, sinωx) , b = ( sinωx, 0) , 其中ω >0, 记函数f ( x) = ( a + b) ·a + k, 若f (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且当x∈ [-π/6, π/6]时, f ( x) 的最大值是21, 求f ( x) 的解析式, 并说明如何由y = sinx的图像变换得到y = f ( x) 的图像.

三、做做“马后炮”

将学生按不同的程度进行分组讨论, 让学生自己“说说”在解题时犯下的错或感到骄傲的事, 同学相互之间发发感叹 ( 当时我咋就没想到呢! 以后我要……) , 使学生成为知识点的真正主人, 而且很多“奇思妙想”及“民间秘方”就在这里出现了.

案例4如图3, 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 E, F分别是BB1, DC的中点, 求证: D1F⊥面ADE.

学生张某谈了基本思路:

学生沈某说: 按这种方式需求面的法向量, 这太烦了.

试想: 在如此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探讨问题、交流心得, 怎能不会收获意外之“才”呢?

总之, 让学生说题的形式是多样的、开放的、松弛的, 它集想、做、反思于一体, 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用集体智慧、睿智的反思相荡而成涟漪, 相激而发灵光. 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通过自身努力获取解题的技能, 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效性练习就是要学生通过练习, 让知识点 ( 种子) 在学生头脑里生根、发芽, 直至成长为一棵知识大树. 而这过程需要阳光、养分, 更需要防病、防虫. 让学生说题正好适合“知识树”的成长. 学生说题能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在你的面前, 发现其中的漏洞和错误, 并及时给予纠正, 确保“知识树”无病无虫害, 我想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园丁”.

摘要: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 学生练习、老师讲评的讲练结合的复习模式成为主流, 学生自主探究容易被淡化.老师备课试图把所有问题归结为某些类型, 然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对号入座”.上课时习惯于挤牙膏式的“启发”, 试想:学生在高考考场里他的老师能站在他的一旁一点一滴地启发吗?应该说我们缺的不是题目, 缺的是思维.为此, 我在上习题课时, 改变教育观念, 以生为本, 尝试放手让学生说题 (学生给自己上课) , 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 使自己成为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老师.

关键词:高三复习,学生说题,习题课

参考文献

[1]周伟锋.以生为本的中学课堂教学改革[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0 (1) .

[2]裴光亚.高考数学复习:在制高点上思考[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09 (9) 上半月.

掌握好方法提高复习课的实效 篇8

关键词 专题 时事热点 技巧 心理辅导

九年义务教育的中考即将到来。作为中考必考科目思想品德课,其内容年年更新,与之密切联系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也变化多端。因此进入后期的紧张复习阶段,采用何种复习方法,帮助学生适应中考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有效地联系社会热点,提高解题技巧,复习实效差别很大。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反思体会如下:

一、抓好专题的复习

中考考试范围的内容往往宽度大、发散强、跨章节、跨教材、拓展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复习态度和实效。因此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提高有效的复习结果,就有赖于在复习课中老师的方法引导。先将中考范围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其系统化,重点化,形成若干个专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为在思想品德课的复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在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是优生感觉知识都已经掌握,但一考试就出现问题,其根源就是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落实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对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设计好知识提要;设计好适量的练习,強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通过专题复习,就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主干知识的结构体系,避免片面地、孤立地掌握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

二、抓好时事热点的复习

近年思想品德中考命题角度多,选材范围广,注重理论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灵活多变。不仅仅是强调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常规记忆和简单分析回答,而是注重“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要求考生要以教材中的知识为依据,加强与社会热点,社会实践及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如:九年级第16课“可持续发展”,围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提出国家为什么要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近一年的国内外时事热点、焦点联系,我要求学生必须有针对性的掌握11年11月德班气候大会的精神内容;我国正在进行的“两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全世界都在提倡并实施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问题,我国发生的各种严重自然灾害的原因等,本次中考就考到了这个问题。又如九年级三单元“同在阳光下”共四课的内容都是讲述党和政府如何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问题。联系时事热点焦点,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书中单一的弱势群体问题,要有一个更高、更深、更广的认识,眼下国家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聚焦民生问题更重要。弱势群体只是一个小范围,民生问题是一个大范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从很多新闻事件,重大事件中可以了解观察到,后期复习的过程中我反复强调,练习测试中多方面涉及到这个内容,本次考试果然考到,分值还较高。

三、防止边角知识、虚空设问

在考试坡度的的要求下,有时出题会有一些边角知识考查,如果不兼顾的话,很容易出现失误,出现主流难点题把握的好,送分题反而拿不到或拿不全分的现象。再一个,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每次都会有些题目设问不明朗,学生极易出现审题失误,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强化这类训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深入做题,不走马观花,求质不求量,让知识在思考中“活”起来,能力在训练中明确化,增强学生审题的敏锐性。

四、教会学生答题技巧

在考试中,有很多学生不注意答题的方法技巧,只知道照搬书中自己识记的内容,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在复习阶段,要把答题技巧作为一个重点,纳入到复习的计划教学中,帮助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根据题意认真作答,做到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熟中生巧。教学中明确告诉学生,思想品德考试题,每一个题型都是由材料组成的,无论是客观的选择题还是主观的非选择题。都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其具体方法是:(一)解答选择题要掌握四个步骤。(1)审。仔细读题,审题,找出题中关键词。可采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引号法。(2)忆。根据找出的题干关键词,联系所学教材知识思考是什么原理、观点。回忆确认正确答案。(3)选。根据已确认的知识答案,对照选项,进行对照排查,选出正确答案。(4)查。根据题目的要求,设问的指向逐一分析,对照选项,采用排除法,检查前面的选择是否正确。

(二)解答主观题的步骤:(1)是要带着设问对材料进行逐段逐句逐层的阅读,找出关键词语,通过关键词语联系所学知识。(2)是归类对号,落实到具体是所学的哪些知识内容,涉及到哪些概念,原理或观点,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有效的答案。(3)是答题要规范化。先是答出题目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再答出有关教材中的观点,即说明材料诠释问题的理论依据。然后用事实证明,答题不仅要有理,还要有据。最后要简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体会。这一步是很多考生往往容易忽视的,影响高分,满分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反复强调并在平时的考试中加以严格要求和训练。这样做,学生在中考时,才能够巧答题,答好题,得高分,考出理想满意的成绩。

五、做好考前的心理辅导

由于中考就读重点高中收生率低,升学难度大,全社会都高度重视,考生压力很大。容易出现心理过分紧张,考试焦虑,情绪失控等心理障碍。教师在后期的复习中,要进行有关的心理疏导,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释放不良情绪,正确面对中考,积级迎接中考。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篇9

一、政治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上一堂精彩的高三政治复习课,我感觉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第一种素质。所以,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必须每天 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掌握良好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以往 上复习课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复习中应注意把握好“六要”。

第一、要讲清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哪怕是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透一个问题,我认为也是值得的!我会想办法用很形象的比喻或很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去弄懂对他们来说很深奥很抽象的理论,直到他们恍然大悟,心神领会!

第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讲活时政热点。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灵活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教学反思《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第六、要讲出知识的规律。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三、在试卷上了解学生水平,和学生沟通

我每星期都会以考试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一套试卷,然后收上来批改,我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批上一些文字,告诉他(她)要注意的问题;回答得好的或是有进步的,我会加以鼓励。我觉得这样做效果很好,学生把老师对他(她)的这种指导当作是一种浓浓的爱,心里很是感激,一般上次犯过的错误下次都会牢记在心不会再犯,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有条理,我能明显看到学生的进步,心里很有成就感。同时,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亲密了很多!

四、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轴对称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10

这节课我们是利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展示才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是从本校生源的实际出发,在设计中我们将本章知识点通过问题的形式,从横向角度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的点组合起来,打乱学生的纵向思维程序,让他们重新对知识点产生回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

我们对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和点拔的作用,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数学问题,从基本概念,基础题,能力题,给了学生充分训练的机会,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极积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在充分的展示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生生互动,使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显神通,纷纷想展现自己的数学才能。在整个教学过程,师生的互动相当精彩,教师设置了大量的问题,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探索不同的问题,并且对整节课所复习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记忆。不足的是这节课的部分学生的准备不足,因此在互动中的效率不是太高。学生在后面的能力提升题部分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以致后面操作的时间比较紧,而且由于题量比较大,学生,有时候思考时间不够充分。

随笔:

上一篇:清明节缅怀先烈日记300字满分下一篇:倒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