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写写读后感(精选10篇)
归东西时,偶然发现角落里有一本《读读写写》。我翻开了这本书,第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
文章的名字叫《还有一个苹果》,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一场沙暴是一位旅行者迷失了方向,就连仅有的装食物和水的背包也不见了。翻遍全身,只是找到一个泛青的苹果。旅者并没有就这样放弃了,他双手握着泛青的苹果继续往前走,当饥饿万分想吃掉苹果时,总会告诉自己,我还有一个苹果。就这样,三天后,旅者靠着这一个泛青的苹果,走出了大沙漠。作者阿健在故事中得到启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苹果,竟有这么大的力量。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的挫折和失败,会深陷某些人之外的困境。这时,不要轻易的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头不熄灭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地去找,总会找到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那“一个苹果”,握紧它,就没有穿不过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
但跟旅者那滴水穿石的精神相比,我却有些黯然。一次数学测验,对数学了如指掌的我没有放弃这一次的数学测验。拿到考试卷后我就一题一题仔细地做起来。还好,算是简单的。做到最后,我看到有一题思考题,再看看后面墙壁上的钟,还有25分钟才收卷。我想:反正时间还早,题目也不难,不如就做一下吧。于是,我埋头做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我的笔也在飞快的动着。在最后的5分钟里,我终于做了出来,喜滋滋的等待着可爱的铃声响起。那时候我也没有检查前面的内容,只顾验算最后一道题。铃声响起,我急忙上去交卷,生怕谁抢了我的“第一”。中午,杨老师以最快的速度把试卷批完了,走进教室,对我们说:“最高分是99+10。”并叫我去办公室一趟,走的路上,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才想起自己的笔试部分没有检查。不会错了很多吧?我这么想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办公室门口,我推门而进。杨老师似乎已经等了很久,刚进门,老师就对我说:“林丹丹,你看看你呀。这么粗心。”说着,还把我的试卷翻给我看,我看了一下分数:99+10,我心中一喜:哈哈,原来99分最高分是我啊!我那高兴的心情没有掩饰住,“噗”的一声笑出了声来。杨老师看到后,火中又带点温柔,对我说:“你知道吗?如果你细心点,100+10拿下不是问题的。你看看你,多粗心。当然,从只有你一个‘+10’和你的思考题的空白处有许多擦过的痕迹可以看出你下了很深的功夫,但思考题做出来后你不觉得自己还应该检查一下笔试部分吗?看,一分白扣了吧。真是气死我了。”顿时,我眼泪夺眶而出。仔细看过题目后,才发现错的仅是一道口算题。杨老师看了看我,说:“好了,你先回去吧!”回教室的路上,我下定决心,要每一次都考在98和98分左右。为此,爸爸带我逛书店,买了许多辅导书。刚开始,我还很认真,每天晚上都要看,但一个星期下来就泄气了,从每天晚上都看改成了一个星期只看次了。两个星期后,我又开始想“偷懒”了,从一个星期看次变成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了。最后,那一大叠辅导书放在角落里,再也不去碰它了。它们被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灰色外套,每次看到那个角落,我的惭愧与内疚之情油然而生......因为我没有坚持,所以每次考试都有粗心的地方。当然,生活不会一直如你愿,但也不会一直不如愿!没有谁的前进道路会一帆风顺的,总会有无法预见的大风大浪,但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
今天,是世界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生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将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节”。200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中国儿童读物促进会将“国际儿童图书节”引入中国,并将4月2日定为“中国儿童阅读日”。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不禁想起了儿时的那本《读读写写》。
上小学时,我总是害牙痛病,猛疼一阵儿就会好,但隔几天又会旧病复发。开始,家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发现,我上牙床边的正对口腔处长了一颗多余的呈弯钩状的“燎齿”,我们安集老家人管它叫“方头牙”。本地诊所多次尝试后无法拨出,父亲只好带我去武镇医院解决,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出远门逛大镇。完事后,父亲问我想到哪儿玩,家庭贫寒,我鼓足劲儿,忍了好一会儿,才说出口:“想去书店!”
经过好一阵儿,多方打听后,我们终于找对了地方。人未进门,书香已经扑鼻而来。新书全部放在柜台里与货架上,我试试躲躲地让售货员,拿这本,换那本,约半小时后,一本新颖别致的《读读写写》吸引了我。这是一种边讲古代名人小故事,同时边在旁边留下空白行以做笔记的少儿书籍,目的是让少儿读者边读边写。各页字体颜色不一,格调素雅,清新入心。
回家的路上,我小心翼翼地紧握手里,生怕丢失。到了家里,便迫不急待地读起来。当读到第五个小故事时,里面的故事点评,让我面红耳赤。我看到了编者这样的话:“我知道你是一个上进的小孩,已经开始学习写日记和读后感了……”因为我还没有开始写,只是当成了连环画在赏玩而已。从这天开始,我便写起日记来了,虽然当时还不知道日记是什么,现在翻开来看,记的是“流水帐”,大都属一些日常琐事记录,有些记载现在看来,非常可笑。不过,就从这天开始,因为自己想做个“了不起的人”,我强制自己每天一记,近一年时间,这本200多页的《读读写写》便被我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要知道,那时的教学,包括老师在内也没有这样要求过学生记日记。也许这是我小学期间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这种习惯伴随我由小学读初中,进高中,升省城就读,直至参加工作的前几年,现在回想起来,受益良多,终身难忘!
因为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读书期间,我就崭露出了所谓的写作“天分”来,经常有语文老师把我的文章贴在墙上展示,或在课堂上公开宣读,那种满足感与欣喜心情,对于好表现的青少年而言,自不必说。工作了,开始二、三年的时间里,我的这种习惯仍然一直保持着,这方面的“特长”也逐步显现出来,先后几进几出业务科室与局办公室,在领导与同志们的指点与帮助下,公文写作水平逐步提高,小范围内成了小有名气的“笔杆子”。十多年来,先后有30多篇经济调研论文见诸中央级权威专业大刊,为南漳与所在单位树立了应有形象与声誉。之后没写日记的日子,社会给了我许多书本上接触不到的见识,我有感而发,充分利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不自觉地涂抹了不少随笔体千字文,不断发表于各级各类刊物上。日积月累,竟也有两、三百篇之多。并于2004年结集出版了《玉溪山人语》一书。虽未因此赚钱,但保本赚取快乐,我心已足。
细细想来,如果说目前我在创作方面有所小成的话,究根溯源,还是父亲之功,是他把我带进了那本《读读写写》的世界,让我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主动读书,勤于思索,不怕写作的良好习惯。在此,我要向长眠于另一世界的父亲真心致敬,愿您老安息,在你与母亲的教诲下,你的儿子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努力!
觉得很遗憾的是,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这种《读读写写》。及至前年,我家因寻找新门面做生意,接手“南漳县诸葛亮书社”后的两年里,我除了翻查了现存的上千册儿童图书外,还相继有意识地去过不少家图书市场查找,均没有寻觅到她的踪影。
花了大部分时间看完了《搭车去柏林》这旅行小说,心里有着无限的激动,我很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坚持。一个美国籍的中国小伙子和一个纪录片导演刘畅,在2009年夏天一路只靠这陌生人的帮助,从北京到德国柏林,用招手搭车的方式前进,共搭车88次,途径13个亚洲与欧洲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耗时3个半月,行进16000多公里,最终抵达柏林。我多么想放下一切念头,背上行囊,带上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踏平高山,游过海洋。
我真的无法想像只有少的可怜的钱可以去旅行。我无法想像如果真的只要背一个包去旅行。我无法想像搭车的几率是多少。有太多的惊讶给了我。其中有一句话“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我很认同。有些事情现在不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观的改变,生存的压力等等会让我们在想做的时候却力不从心。我认为,人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最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被当时的物质诱惑所俘虏。
在路上的收获,就是重新 认识和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的过程。其实换个方式想一想,我们的路和他们非常相似,一定要精心努力,靠着自己的双脚踏踏实实的走出一条路。但在这个路途中每一天都是未知的,这样充满未知的旅途才是这旅途最精彩的部分。旅途是经历着幸运与不幸运,当你还在埋怨前一分钟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或许后一分钟就能遇到转机,体会这样的落差感是人生的一种领悟。
我们快要毕业,我们的旅途才刚刚开始。生活中,就是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的。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也是不断有得到和失去的。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回忆是没有任何力量的,但是它可以温暖我们的心,就让这三年的一切,剪辑成一部黑白电影,永远保留下来,在落寞的时候供我们回忆、取暖。我很喜欢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飞翔。”
有一次,“作者带着花鹰去买捕兽夹,但是捕兽夹上的弹簧不只为什么呼的一下自己弹开了,把作者的夹了个乌血大馒头。
以后没次出去打猎,作者都带着花鹰,但每次要不是无缘无故的受伤,就是让猎物跑掉,不久,作者认为花鹰是只带来厄运的狗,就把他扔了。
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作者去河里洗澡,不巧遇到了一只体型庞大的鳄鱼,作者赶紧往岸上游去,但是一个人哪有的过鱼呢?鳄鱼虽然体型庞大,但是在水中就如同地上的豹子一般灵活。作者拼命呼救,但是附近根本没有一人。
作者感到了绝望,但是原先被作者抛弃的花鹰一只跟在作者后面,花鹰一看到自己的主人有危险,毫不犹豫的冲向河里与鳄鱼打了起来,要知道在水中一只老虎都未必打得过鳄鱼,更何况一只狗。此时作者拼命往岸上游。作者到了岸上之后回头一望,顿时水已变成了血水,不用想也知道这是花鹰的血,作者感到深深内疚。
“英雄”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则描绘了英姿飒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范,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与一切进行斗争。他和天兵天将,神仙菩萨打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看似很热闹,很精彩,我却隐隐感到一层悲剧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人是无法与由这时代决定的宿命对抗的。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显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粮食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高呼一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琐屑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当今真正的英雄几乎没有,没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诉人类更高层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们昭示了人的价值,英雄的浮士德则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诉了人们生存的价值。人类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儿?他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总是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时代交接点,在千年更替的时刻,人类不该对英雄主义精神漠然视之。现今社会太需要这种千金难求的精神了。
最近看了一本《李岚清音乐笔谈》,让我爱不释手。它以经典音乐作品为中心,追溯了从维瓦尔弟到格什温等50位西方音乐大师的人生历程和心灵乐史,凝聚300多年的欧洲经典音乐于笔端,非常得别开生面。
这是一本普及欧洲经典音乐的通俗读物,它通过对跨越300多年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流派的50位著名作曲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评述,以及他们各自的一部代表性作品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欧洲经典音乐的面貌。
李岚清原本是一个中央领导同志,并不是专业从事音乐工作的。这本书就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写的书”(李岚清语)。它的的最明显的优点,那就是不过分专业和过分生僻,而是言简意明,通俗易懂,读起来十分流畅。当然,接触欧洲经典音乐,必然要遇到若干无法回避的专业术语或概念,对此,书末特别附录了“音乐常识与名词解释”栏目,供读者查阅,解除疑难。李岚清原本是一位的领导者,其知识、经验、视野必然不同一般,现在以一名普通人的身份与人们平等谈心,使人倍感亲切,因此也更有吸引力。
作者从自己上小学时因为“贝多芬与盲女”的故事而爱上音乐这一切身体会,在写作中尤其注重通过生动的故事来引导读者的兴趣。书中的音乐家生平介绍和作品解读化为情节曲折的美丽故事娓娓道来,沁人心脾;高深难懂的阳春白雪变得兴味盎然,让人豁然开朗。像交响曲《告别》,因乐手们渴望休假,海顿灵机一动,一个寓意明显的“告别”乐章诞生,海顿的幽默个性也跃然纸上。肖邦的《雨滴》,是在某个等待乔治·桑归来的夜晚,静听窗外梧桐更兼细雨,滴滴思念,在琴键上化为乐史流芳的经典,也成了忧郁肖邦的最佳诠释。面对故友的画作,穆索尔斯基在钢琴上倾诉着不尽的思念,于是名曲《图画展览会》降临人世。对照意境,读析乐曲,作品中乐器声部的变化、持续雨滴的模拟、信步画廊的主题无一不是洋洋盈耳,经久难忘。
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而来的。世界几千年的发展,归结起来其实就是精神的发展。
“精神”一词,至今尚无定论。根据《辞海》,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当然,精神还有更狭义的理解,那就是泛指一般的知识,如“学精神”或“精神水平”之类。但是,精神又不单单是这些死在词典里的东西。她是有生命的,她从古至今一路走来,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过往,不仅仅是历史的足迹与证据,更是现在和未来。精神是经验和真理的表现体,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力量的中流砥柱。
世界的多元化发展,可以说是因为多元化的精神。而多元化的精神又是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产物。东方文化尤以中国文化为代表。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更长的生命史和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多元化的今天,延安精神确有其独特魅力。
延安精神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现在的生活生产方式上,还有政治、经济文化上、地理文化及历史文化之上。其中,最值得研究的就是地理文化了。
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也是最全面的,她几乎经历了所有的历史形态,不管在政策制度上还是思想上。她之所以会经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主要原因无非是中国人的思想,最深的潜意识认知。1
而造成这种认知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地理形势。
无意中看了看中国地图,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中国的地理位置,真真是“封起来的”。北边喀喇昆山脉,西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喜马拉雅山脉,南边是云南热带原始森林,东边是几千里海域。
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土地上,造成了中国人的“地大物博”心理,并且保证了我国相对稳定的发展,即使在欧洲西方国家在经历工业革命及各种争权夺势的斗争的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地理特征,相对阻碍了古代时我国与外面世界的交往,并且形成了黄土文明。“与世隔绝”式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必须是农业国家,必须重视农业发展,而且决定了我国必然会从小农生产方式起步,必然会经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程。然而后世所经过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那如昙花一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当别的国家开始了探寻“炼金术”的时候我们依然在寻找“不老丹”,大力发展“炼丹术”,虽然制成了火药,但那只是意外的副产品而已。我国是第一个制造出火药的国家但却不是第一个使用火药的国家;更不是第一个在火药基础上探索新发现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封闭”,致使在别国已经开始大幅度崛起、发展的时候,我们只知道做着小家子的琐事。试想,有哪个国家可以眼看着一个大国安稳地发展甚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而不自知的情况下还无动于衷?从而他们不惜千里迢迢地来到这块安逸的土地,敲开了侵略的大门。
中国的地域形势创造了黄土文明,形成了农业文明。在这种每天“以天为盖地为炉”的情况下我们接触的自然界也就顺理成章的造就了中
国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即太阴历。我国地域特征也是造成我国古代人民偏爱自然的间接因素。在对科技生产力无意识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做着最自然的事,和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感情。所以,自古以来我们都一直追求着“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连文字和生活都是自然的——象形文字和中医,以及现在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地域形态决定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世界的历史发展何尝不是呢。像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也是因为地域形势而走着农业文明的大道。不过,也正是因为埃及地域内有着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河流,从而使他们根据河水的涨落总结出了阳历历法。新月地带两河流域,不也是在它特定的地域文化影响下才有了两河文明么?至于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则是海洋文明罢了。希腊是位于海边的一个半岛上的国家,这样的地理形势决定了他们必须得靠与外界接触才能生活,从而他们的航海、商业与自然哲学、数学、几何学的成就也就应运而生了吧。
由于地域特征,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知。人的思想认知不仅反馈作用到历史的发展当中,而且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政治、经济文化又无不渗入到人们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之中。
日常生活与历史、地域最鲜明的结合就是传统节日吧。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由来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世界,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
面。要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 才能了解到他们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不同的文化会造就不同的节日习俗。
精神差异不仅体现在生活用品上,还体现在审美上。例如,西欧国家喜欢钻石,因为它闪,而且棱角越多越闪。而中国人喜欢玉,越有内涵的人对玉越是欣赏。钻石闪耀,有棱有角,很尖锐,很象征攻击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光泽逐渐消失。而玉却温润,人戴时间越久越有光泽和气度。中国形容人品行端正、可敬,往往用“君子温润如玉”。故而玉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总之,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人们的思想及人们对世界、对追求等的不同而产生的。而人的思想和认知的不同则是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而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又是由于地理差异和历史差异造成的。这些差异都相互影响,相互存在,相互作用,虽不能明确指出谁决定了谁,但无可厚非,最初是由地理差异决定的。因为最初因为地理条件的不同才导致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不同,然后引起了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的差异。
但不得不说,精神发展是综合的,因为她不仅包含地理精神、历史精神、政治经济精神,更包含了人类精神。
精神的成长,是多姿多彩的,也是斑驳曲折的,有泪有笑,有喜有悲。精神的成长,才是成熟的成长方式,即不怕艰难挫折,不患得患失,不恃宠而骄,不得意忘形。
论文名称:读《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有感 学校:大连海洋大学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电子08-3班
姓名:果彬
指导教师:于盛达
教有方,做有法,学有效 构建综合课堂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由此可以理解,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教学做合一的统一过程,其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通过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做合一》一文,受益匪浅,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为了能使学生越学越有趣,越学越爱学,然后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以学定教,构建导学课堂。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要求,单纯的讲课或者满堂灌已经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或者教师指导不当,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概念,“教”不仅是由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更是由学生的学决定的,教师根据“学”的实际,作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教”就更能贴近和切合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更能释放学生自动学习的能量。
二、实践中学,构建高效课堂。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使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记得美国华盛顿某实验室门口写着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做”中学习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增长智慧的有效措施。要“授人以渔”,让学生“会学”,把个人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看、自己说、自己写、自己想、自己操作、自己计算,使整个教学活动综合化。
三、教学做合一,构建和谐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而实践是学习的核心和基础,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正体现了在课改理念下,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教学做合一”强调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方式,凸显了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打造激发学生兴趣的,高效率的课堂。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守望心灵》观后感
近期,我和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组织观看了《守望心灵》话剧。话剧是从一个记者采访“杨善洲植树事迹”的角度,以杨善洲先进事迹为主题,通过林场、家庭、在职岗位、生命尽头几方面,深入他独特的情感生活、清廉而智慧的为官道理。
杨善洲同志是党多年培养的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其在位期间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势欺人,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不在其位时他扎根大山植树造林,了却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宝贵财富。杨善洲一生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他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让女儿进城工作,退休后把自已所有的积蓄、工资都投入到林场建设中去。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设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他至高无尚的品质是全党全社会的榜样。
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
树的是榜样,塑造的是廉政典范。
蒋飞
对于一个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我最应该搞懂的无疑是“怎样教”这类问题。怎样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好,这是一个难题。正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中的我,每天都在思考课堂上的一切。
上课时,如何提出好问题,哪些问题是有效的,这都是我每节课要思考的。如果能有一个好问题,就像亮起一盏灯,一下子就能让学生看到先前所没有注意的事物,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如果我提的问题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学生会了,便能举一反三,这个问题就值当了。
有时课堂过于沉闷,可能是因为这个问题学生不会,或者是学生不喜欢这个问题。这时如果能有一个好问题让学生思考,让课堂充满活力,便是极好的了。
其次,了解学情非常重要。“以学定教”,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他们会不会、有没有能力把不明白的问题问出来?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上,除了关注有主见的学生,还要去关注那些缺少学习兴趣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正是培养勤奋感的时期,如果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那么大部分学生会认真做好,认真听讲,甚至不需要语言提醒,只要一个眼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关注我了,他就会马上做好。无论班级人数多少,如何能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个关注,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坐在前排的学生他们会很自觉,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会看到他们。而坐的远的学生却会走神、玩小东西、说话…其实,我们也是从那个年纪走过来的,只是有些东西被遗忘了。作为老师应给予适当的关注度,大部分学生都是渴望被肯定的。
最后,关于学生的思考无边界这一点。低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实很值得培养。我要多去激发学生的这方面思考方式,而不是教他们墨守成规,毕竟有时候对错是没有绝对的。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只有好处。
记忆中的留美幼童,也仅是高中历史课本上一句“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留学”。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外在下都有着泣血的痛楚。若不是置身于时代洪流,什么样人才能有这样的勇气和力量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那张幼童们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情透视着幼小生命的惶恐。而他们的身后,是摇摇欲坠的中国与清王朝的风云变幻与浮生百态,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我的会计学老师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会计并不是一门冰冷的数字学科,会计报表上每一串数字,都在展示着经理的智慧与胆识,也都在倾诉着一个企业发展的辉煌与无奈。数字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历史的“人事”?再如,廖伟棠在《死亡赋格,或公众与诗歌的冲突》中谈论到:“读不懂”,大概是诗人所得到的最多的批评,这当中体现出来的不乏读者的懒惰。在一个读小说都嫌累的时代,又怎要求有人苦苦求索一首二十行诗中所包含的二十种奥义?诚实,我们不能苛求现代人沉溺于探索他人的故事和历史的痛楚欢欣,但也只求当我们面对史书上轻若无物的一笔、一张老照片或是一件普通的文物,能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进而再有兴致,有勇气,不逃避,不麻木地去探索它们背后倾注的那些如留美幼童般悲欢离合的美丽往事。
《幼童》用约一集的篇幅,描绘了这群中国男孩在美国是何等的优秀。这一次的证据,除了老照片,还有幼童们留下的中西结合的手稿。
我看着影像中那些老照片中已长成英俊男子的男孩儿们意气风发的脸,这是一种奇妙的魅力,吸引着我屏住呼吸,心扑扑跳动。此时照片中的他们,已经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天壤之别,仿佛他们已然是世间最钟灵毓秀的生灵,是上帝最钟爱的宠儿,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而那些飘逸俊美的手书和画作,一点一滴倾诉着仿佛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的中国同龄人永远也
不可能体会到的。
一直在想从开始到结束,是什么在不断加剧着我们对这一百二十名幼童的心痛与惋惜。“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心痛,我们流泪,是因为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他们优秀、机敏,他们年轻、英俊,他们是体育健儿、也多才多艺,他们志怀宽广、他们忧国忧民。他们代表了年轻、梦想、希望、活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笼罩着一层从一开始便命定的悲哀。每当我们想到这样一群本该是“椎鲁之子”的中国年轻人,竟然能够先于所有同时代人的步伐,率先走进自由文明开化的国度,在工业革命的最前沿回望自己落后愚昧的祖国时,我们的心中便会不由得荡漾起对命运的惊异和对这群骄子的爱怜。
而另一个我们惋惜嗟叹的来源,或许是人性本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恋和对苦难生活的 排斥逃离欲望吧。彼时幼童们所过着的,相对国内的同龄人,是多么美好自由啊。不必面对灾荒与战争,不必面对混乱的社会秩序和蒙昧的国民,也不必亲眼目睹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所正在上演着的一切悲剧。当幼童们被强制剥夺这一切时,我们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抵制或许比幼童们来得更为强烈。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第一次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对这群年轻人命运的嗟叹甚至要重过对贫病蒙昧中的中国的原因。
然而我所指的幼童们不必面对彼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困苦,并不代表他们心中不应怀有对自己祖国的牵挂与使命感。幸而幼童们做到了,他们一方面仍然学习中国古典文化且成绩斐然;另一方面,他们的拳拳赤子之心在异国被点燃得更加旺盛(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爱国心的激化除了身在异国而更加显化的民族感外,也更是美国自由平等教育的一大功劳)。幼童们的心怀中华的事迹不胜枚举,他们勤奋学习,并在一切方面保持优秀,他们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和国画,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使得这足以影响许多精英人物命运的误会变得可以被谅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与懦弱的心态也展露无遗)。
虽然我们能够肯定地说,这群年轻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热爱祖国与自由的翩翩少年。但是却不难发现,即使是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幼童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后来成为被历史记得最牢的人——他们“终日饱吸自由空气,他们平日里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和思想便都和旧教育不合”。在幼童们仍在美国的时期,这部分人率先脱下长袍、剪下辫子、信奉新教、发表演说,例如在提前遣返途中跳火车逃走的谭耀勋和容揆,在归国后,他们又是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积极推动者。他
们中的典型代表则是追随孙中山,卷入反清运动的容星桥。而另一部分人,他们仍忠守着王朝理念,或是陷于敢怒不敢言之境。我不知道那位写下“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做栋梁”的幼童,在接下来数年的留学洗礼中有没有改变信仰。我也不知道那些在两次海战中匆匆死去的幼童们,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之路。“为这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而死去”和“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他们心中的天平向哪一方倾斜地更为沉重。但是我相信他们中的所有人都会思考,是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还是如同那个疯人国中唯一正常的国王一样,将自己变疯,成为旧王朝无声的陪葬更为悲剧。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到这群幼童中与他人人生轨迹似乎有所不同者的命运。第一批留美幼童史锦镛,他因“剪辫改装”,和其他三名幼童一起被提前遣返。在全片片尾幼童日后所成的名单中,我特意寻找了史锦镛的名字,他的背后写的是“商人”,我又去找了其他文献,除了《留美幼童》所述,再没有史锦镛的名字。“商人”,又是一个多么简单的词语,然而又一次,历史冰冷地掩去了他日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他是否与那位叫詹妮的女孩仍有书信来往?他的聪明才智与神采飞扬是否延续到了他以后的人生?他接到被提前遣返的命令时是否绝望是否想过抗争?他回国后是否在机器局中被充作劳力,只能“供给口粮”?他是否被 卷入了民国初年的实业发展浪潮?幼童们在今后的集会,他是否也是其中一份子?所有的这些,我只能靠想象去苍白地支撑。
在十六岁便因学习过度刻苦而早逝的潘铭钟——《留美幼童》给了观众足够的留白,以致我没有时间去细数悲伤。如果我有一天能够去到哈特福德,我一定会去看看他和谭耀勋,陪他们一起说说话。
幼童们的优秀自然源于他们的勤奋,而他们勤奋的最大动力是他们将自己的个人沉浮与国家或朝廷的前途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永远来自于内心的渴求,而内心最大的渴求当是重大的历史责任感。然对于教授在课上提到美国大学生的勤奋与中国大学生的迷茫游钝,我却确然觉得,这与中外的教育体制存在莫大的关系。国内的大学进难出易,国外大学进易出难,本身就是一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外部激励。此外,国内学生在高中时多半都经历过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上了大学以后被压抑数年的性格中惰性的一面展现出来,再加上老师家长多以“大学的自由”来作为学生高中时努力学习的诱饵或筹码,社会也多渲染大学的安逸与自由,在这种环境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从初中到大学,再由硕士到博士都埋头学科知识,一直坚持高强度学习的。懒惰和庸散必定不会培养出人才。这两种体制的侧
重,其实是在重视基础教育还是重视专门人才之间做出选择。抑或是在选择是从小便培养学生勤奋、高效、专注的综合素质,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个性的养成,等待他们到了可以自主选择人生方向的年龄时,能够有足够的广博来明确自己的未来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奋力一搏。
其实我对于美国教育的了解,也仅仅像一杯由些许美国电影,几本报刊杂志,再加上自己感性想象混合而成的鸡尾酒。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希望能够踏着当年幼童们的足迹,亲自走上这片大陆,看自己能否以生命前十八年培养出的学习素质,在这个世界学术的最前端再次一搏。
仍说幼童,还有两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在早年便走上了与其他人似乎是不同道路的两人是从被遣返回国的途中逃跑的荣揆和谭耀勋。多么像电影一般的情节啊,两个十七岁的少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条道路,留在自由的国度,保存自己的宗教信仰,继续追寻知识的召唤,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少年傲气在这个国度生存下去;或是被遣送回国,被迫停止学业,在黑暗的社会中压抑自己的灵魂,抹去十年来的快乐时光。我多么渴望能够与这两个少年相识,去感受他们那骄傲的思想,结实他们与命运、与时代、与强权、与愚昧抗争的勇气。细数荣揆的之前的举止,我们已能很容易想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十七岁那一年,他步上当年史锦镛的后尘,剪去了象征封建与专制的辫子。更有甚之,公然宣布自己加入基督教,实际上已经与留学事务局脱离关系。只是不知当他和谭耀勋选择逃跑时,有没有想到过自己对于自己命运的抉择,竟是其他九十四名幼童被迫中止学业,提前回国的起点。逃走后的荣揆和谭耀勋继续在耶鲁学习并顺利毕业,荣揆也与相恋数年的美国女友成婚,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终生为中国驻美公使馆工作。他的伙伴谭耀勋却在毕业那年秋天——库布鲁克最美丽的季节——病死在美国,不知他死时会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待命运,嘲讽?亦或是感激?“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
谭耀勋最后死在了他生活了十二年的卡布琳顿夫人家中,确实让我想起了在写这篇观后 感之初就在酝酿的一个主题——当年的美国人对中国幼童的友好与关注。幼童们寄住的家庭多是在美国社会拥有安逸生活的律师、教授、医生等中产阶级家庭,通常不论何时何地,这样充满爱心与友善,学识与大爱的家庭也都出自这些阶层,我也始终相信世界上永远不乏这些摈弃种族、信仰、金钱等狭隘观念,对世间生灵都怀有敬意与慈爱的人群。幼童们能遇见他们,无疑是幸运的。然而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友好与热情也确然让我惊奇,这似乎与同时代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土地上的美国人截然不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康州历史学会的金女士,一个人毕生在事业之外可以投入热情与执着的事可以有许多种,而这位至纪录片拍摄时
仍在健在的女馆员,竟将自己生命的精力投入到了当年这群来自遥远古国,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孩子们身上。她数十年间不间断地抄写、剪贴、整理了从1872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自己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关于留美幼童的资料,不识中文的她甚至试图编撰所有孩子的中文索引表。我试图从这位已年过九旬的老妇人身上勾勒出当年的美国社会对这群中国孩子的关爱。确然,直至19世纪末,美国人还未赶超上欧洲,整个美国社会的心态倒颇似今天的中国看待其余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心态,彼时的美国人仍视自己为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非洲人,排华热潮也只在幼童们即将离去时渐渐激化(这也是幼童们提前回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们永远无法从一群人、一个地方或是一个阶层中看清整个国家的国民全貌,正如我们无法从《幼童》恬淡悲伤地田园风格中表观那个时代的黑暗一面一样。我们只能将美好置于黑暗之上,看它一时的柔弱与永恒的坚强。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容闳和他的每一个幼童的命运,都是一出时代的悲欢离合。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你可记得三月暮初相遇/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两相偎处微风动落花香/往事难忘不能忘
对我重唱旧时歌最欢喜/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对我诉说老故事最甜蜜/往事难忘不能忘
你已归来我不会再忧伤/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我愿忘情你弃我久流浪/往事难忘不能忘
情意绵绵我微笑你神往/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细诉衷情每字句痛断肠/往事难忘不能忘
旧日誓言心深处永珍藏/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尽管如今尘满面鬓如霜/往事难忘不能忘
我的心湖永为你而荡漾/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你的情感却为谁在荡漾/往事难忘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