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业年度工作总结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旱作农业年度工作总结(精选8篇)

旱作农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1

一、基本情况

我乡辖9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805户,人口10805人。今年县上下达我乡6000亩全膜垄侧马铃薯种植任务,并要求建立一个亩示范点,一个1000亩的示范点,一个500亩连片种植示范点。饲草料种植任务2.2万亩(其中小黑麦种植1万亩,其他牧草种植0.8万亩,饲料种植0.4万亩)。

截止4月15日,我乡已完成顶凌覆膜面积8015亩,占任务数的133%,户均覆膜面积达到2.85亩,在村建成了3102亩的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集中连片示范点,村1004亩的示范点。村705亩示范点。全乡共种植小黑麦、甜燕麦、豌豆等饲草料面积2.2万亩,其中在村建成千亩优质牧草种植示范点1处。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完成旱作农业种植任务,乡上成立了由副乡长俞树军任组长,各村分管领导和包村干部及村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两级旱作农业种植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乡领导包村抓点、一般干部包村包户、技术干部包技术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各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旱作农业种植工作作为各村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村组,量化到农户,通过全面丈量面积,核实数据,按丈量面积发放地膜,并建档立卡、登记造册,为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任务下达后,我乡迅速召开乡重点工作安排会议,特别将旱作农业作为我乡当前工作的中心工作来抓,并制定了《乡20xx年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了专门领导,抽调精兵强将,全面推进项目实施。同时组织安排包村干部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算账对比,讲政策,做工作,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旱作农业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促进项目实施。项目实施以来,乡上抽调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包村蹲点,全力配合各村开展工作。一是配合各村积极发动群众、规划地块、落实农户和种植面积。二是加强施肥、起垄、覆膜、点种、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确保种得好,长势好。三是狠抓技术培训,进一步强化旱作区农民科技意识,树立主动抗旱、科学抗旱的理念,使先进的旱作农业综合新技术由被动推广转变为主动应用,使农民成为全膜垄作种植的行家里手。紧紧围绕全膜垄作栽培技术,采取现场培训、播放录像、印发明白册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目前已办培训班20场,现场会45场次,发放明白纸2800张,技术手册1000册,邀请技术人员1人次,共4428人次农户参与不同形式的培训,保证了示范区每户有1人掌握旱作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技术的宣传普及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制定补助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针对我乡旱作区群众经济收入水平低、自身投入能力有限的实际,县上每亩给予60元的良种补贴,加大了对旱作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为切实解决群众在农资购买、洋芋籽种短缺、人工覆膜缓慢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调运优良籽种164吨,人畜力起垄机1台,调运地膜48吨,其中;农牧局调运36吨,乡上自筹12吨,为推动栽培种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县上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与大力支持。相关部门领导多次前来我乡督查指导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任务的落实。乡上多次召开会议落实顶凌覆膜工作,包村干部蹲点督促顶凌覆膜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进展。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在推广旱作农业的过程中,县上相关部门领导多次到我乡视察指导农业工作,乡党委、政府领导深入到我乡农业生产一线进行督促指导,为我乡旱作农业推广和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基于此,我乡农业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规模逐年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二是资金支持是载体。农村群众特别是旱作农业区群众生活总体上都比较困难,生产资料购置能力普遍不足,发展规模旱作农业更是缺少资金,通过县乡两级整合资金、争取双联单位帮扶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群众基础是关键。群众是农业生产的具体实践者。只有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讲解和效益对比,尽最大可能让群众见到农业新技术、新措施带来的好处,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群众主动和愉快地接受农业新技术,接受政府的各项推广措施。

四是政府推动是动力。由于受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影响,每一项农业科技的推广起初阶段都比较艰难,都会经历宣传引导、逐步认知、普遍接受、进而大面积推广这样一个过程。这其中,政府的强力推动是一个必备的条件。

五是技术服务是保障。在旱作农业推广发展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专题培训,有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发挥农业科技的综合效应。

六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薯繁育基地。在村调运马铃薯微型薯进行连片种植,发展自己的良种和种薯繁育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群众种植马铃薯积极性较高,县上统一供应的地膜满足不了需求,二是连片种植面积增大,超出部分给群众无法补助。

对此,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新的起点,查漏补缺,对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确保覆膜质量,为旱作农业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四、明年的工作打算

旱作农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临夏县,旱作农业,问题,对策

甘肃省临夏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 全县总土地面积1212.4平方公里, 总耕地面积37.58万亩, 干旱半干旱面积达20.4万亩。54%的耕地面积属于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海拔在1735米~4643米之间, 年平均气温7.3℃, 无霜期170天左右, 年均降水量625.6毫米。全县总人口38.1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5.84万人, 人均占有耕地1.05亩。旱作区降雨量在450毫米~550毫米, 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7月~9月, 与作物需水规律相矛盾, 水分利用率低, 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以种植冬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为主。

一、临夏县旱作农业发展的现状

㈠旱作农业已成为临夏县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以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为主体的旱作农业, 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新渠道。该技术集成膜面集雨、增温保墒、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 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 将地面蒸发量降到最低, 特别对5毫米~10毫米的降雨能够有效拦截, 使其就地渗入作物根部, 集雨、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一般比半膜平铺玉米增产20%~30%。该技术投资小, 见效快, 可操作性强, 同时也可以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大量饲草料, 可有效地提高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

㈡旱作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从2007年开始, 临夏县通过连续5年扎实稳步推广, 切实加快了全县旱作农业发展步伐。全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 2007年试验示范5300亩, 2008年共完成5.041万亩, 2009年完成7.011万亩, 2010年完成8.4142万亩, 2011年完成8.56万亩, 五年累计完成29.56万亩。经测产分析, 2008年~2010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均产量为10728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量为1834.5公斤/公顷, 增产率为21.7%, 共增产粮食2502万公斤, 总增产值4641.4万元, 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㈢旱作农业示范点已建成2012年, 临夏县在红台、井沟、榆林等10个旱作区乡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8.5569万亩, 占计划任务的106.96%, 其中秋膜1.105万亩, 完成集中连片示范面积5.1万亩, 占推广总面积的63.86%, 建立高标准示范点36个, 其中万亩以上示范点2个, 5000亩以上示范点5个, 2000亩以上的示范点3个, 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12个, 500亩以上示范点16个。

二、临夏县旱作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农业基础较差, 抗灾能力弱临夏县旱用农业区旱作地面积大, 干旱多灾, 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集雨节水灌溉等配套设施少, 土壤瘠薄, 低产田面积大,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发展后劲不足。

㈡地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补贴比例小一是农户对新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响应,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二是由于山旱区自然地亩与公尺地亩有一定的差距, 实际地亩大于公尺地亩数。三是经过开荒兴修梯田及部分小流域河道破坏使水位下降, 旱作耕地面积增加。四是县财政对农户地膜补贴比例小, 农户自筹投资比例比较大。农民收入水平低, 自投能力有限。

㈢农业现代化速度慢一是秋季膜和顶凌覆膜期间, 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由于旱作粮食生产效益较低, 人工起垄腹膜进展慢, 并且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 对新型农机具、农技技术的应用率不高。三是机械化程度不高, 新型机具少, 导致部分农户对旱作农业新技术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

㈣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严重临夏县冬小麦种植面积每年14.66万亩左右, 年产秸秆4.3万吨左右;玉米种植面积14.6万亩左右, 年产玉米秸秆36.5万吨左右, 仅这两大作物年产秸秆40万吨左右。其中只有30%秸秆用于饲料, 70%被焚烧, 造成农作物秸秆资源严重浪费。

㈤农业技术推广任务重临夏县旱作农区, 大部分属于山区高原地带, 耕地大多属于梯田或山地, 技术推广人员工作量大面广, 人员少, 技术力量单薄, 并且缺乏有效的财力和人力保障, 影响着技术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临夏县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㈠增加技术推广扶持力度加大对抗旱技术、新材料、新机具及推广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 采取国家、省、县三级联动的推广机制, 按3∶1∶1的比例投入。以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一是加大地膜的补贴比例, 达到省、州、县补贴1∶1的比例。二是加大良种补贴, 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对农户机械耕作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四是根据实际情况给每个乡镇增加技术推广人员, 并给予交通补助。五是对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 工作扎实的技术推广人员, 树立典型, 表彰奖励,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㈡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一是加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把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一膜两用、穴播小麦、马铃薯腹膜种植等新技术作为旱农区当前最先进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来推广。二是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 加强抗旱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增加抗旱品质资源。三是加强对新型农机具的引进、开发、研究, 提高老式农机具的综合配套使用率。四是扶持测土施肥技术和培肥地力技术。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提高耕地地力, 培肥地力。五是推广深松耕技术, 以达到加深耕层, 疏松土壤, 增加孔隙, 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

㈢进一步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根据临夏县旱作农业生态区域类型, 集中力量, 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开展旱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的引进、开发、研究, 为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示范带动旱作农业的全面发展。

㈣成立机械化服务队利用国家农机具补贴、农民创业贷款等一系列惠发政策, 进行宣传, 整合社会资源, 采取“补贴+贷款+自筹”的方式购买新型农机具, 成立机械化服务队, 统一管理、培训、集中连片, 进行机械化耕作, 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篇3

一、适宜区域

该项技术适宜在我省长春、松原、白城等市的干旱县(市)和干旱地区推广应用。该技术在春旱严重干旱地区比人工刨埯坐水种每公顷节水达30吨以上,省工12个,省种15公斤,每公顷节省支出350元以上,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

二、技术要点

1.机械深松蓄水

分全面深松和局部深松两种。全面深松是用全方位深松机或振动(翼式)深松机在工作幅宽上全面松土。局部深松是用铲式或凿式深松机进行间隔的局部松土。一般深松整地为35~45厘米、中耕深松深度为20~30厘米、垄作深松为25~30厘米。

2.行走式节水灌溉机械播种

(1)施水方式:一种是种床开沟施水,用施水开沟器在垄上开沟、施水。开沟深度一般为6~10厘米,宽度为10~15厘米;另一种是种床下开沟施水,施水在种床表土下面,施水铧尖调整到比开沟器铧尖低3~5厘米处。

(2)施水量:根据土壤墒情来确定施水量,使其土壤含水量满足种子出苗条件。旱情较重或沙质土壤施水量公顷60~90立方米,旱情较轻施水量公顷30~60立方米。

(3)机械组装:在拖拉机牵引的拖车上安装水箱,在拖车后挂接坐水种单体播种机;在水箱引出放水管在开沟器后部固定,用放水伐控制水流量;用单体播种机同时深施肥,将施肥口置于开沟器与水管出口之间;在播种机后挂覆土器,另外播后视土壤干湿情况及时镇压苗带,以防跑墒。

3.行走式机械苗侧开沟节水灌溉

用小四轮拖拉机牵引装有水箱的拖车,拖车后挂开沟器和覆土器,开沟器上附有苗侧开沟注水装置,使开沟、注水、覆土作业一次完成。开沟深度一般为15厘米,沟与苗带相距一般为10厘米,注水定额一般为6吨/亩(相当于每株灌水1.8~2.4公斤)。该项技术是以行走式和注入式为特点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能够在苗侧根部形成一个具有保水、抗旱、增温、保苗等诸多效应的“湿团”体,灌水量是大水漫灌用水量的十分之一,在无降雨条件下可保持苗活20天,可有效解决苗期干旱补水问题。

4.应用抗旱保水剂

保水剂可以将雨水或灌溉水多余的部分吸收储存在土壤中,成为农作物干旱时的“小水库”,并在一定时间内缓慢供应给作物吸收。

(1)种子包衣:先将保水剂按1%浓度对水,待吸收成凝胶状后,在将玉米种子侵入,取出晾干即形成了包衣种子。

(2)拌土或拌肥:将保水剂与细土或化肥混合,在起垄时均匀撒入播种沟,每亩用量为1.5公斤。

三、注意事项

试验示范促推广,旱作农业创辉煌 篇4

——榆中县创新推广旱作新技术纪实

牛建彪

一、榆中县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腹地,介于东经103°49′15″~104°34′20″,北纬35°34′20″~36°26′30″之间,总土地面积 3301.6平方公里,县内地形复杂,海拔1432~3670米。东临定西市,西接兰州市七里河、城关二区、西南与定西市临洮县衔接,北隔黄河与皋兰县、白银市相望,东北和白银市的靖远县、会宁县接壤。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呈“凹”状,山多川少,自南至北地形呈“马鞍型”分布,自然形成了南部高寒冷凉二阴区、中部川源河谷区和北部干旱区三大自然生态农灌溉区。

2、气候特点

降水北少南多,由北向南逐渐递增。北山大部至陇海线以北为280~350毫米,陇海线以南中部川地在400毫米左右,南山地区为500毫米以上,兴隆山林区中心为621.6毫米。大部分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川地区年蒸发量 1406.8毫米。南部地区气候较为湿润。年平均气温6.70℃,≥0℃的积温为2825~3188℃,≥10℃的积温为1841~2589℃,年日照时数2666小时,无霜期平均120天,“十年有九旱,三年一大旱,春旱连夏旱”,常常影响春播作物的播种与出苗和生长,始终处于被动抗旱的局面,严重制约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现状

发源于马啣山、兴隆山脉的自流地表水年总径流量5349万立方米,其中入境地表水资源231万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19.4亿立方米,补给来源有洪水、渠水、大气降水、田间灌溉水的渗漏和沟谷的潜流等。唯一的客水资源是黄河,流经我县西北边缘的来紫堡、青城、上花、园子四个乡镇,平均年径流量约336.7亿立方米,能够直接利用的仅有青城镇,中部川源区的其它乡镇全靠 “三电”、“和电”两大

电力提灌工程提取黄河水灌溉,因水源地势低,提水扬程高,渠道路线长,提灌投资高,利用有限。县内70%的耕地仍然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

4、社会、经济

全县辖8镇15乡268个行政村16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6万人,其中乡镇总户数9.32万户,总人口39.07万人。有汉、回等12个民族,汉族占99%,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现有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水浇地29万亩,保灌面积24万亩,山旱地77.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8%。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8%。种植的作物主要为玉米、马铃薯、小麦、豌豆等粮食作物和以花椰菜、甘蓝、芹菜、大白菜等为主的“高原夏菜”、胡麻、油菜籽等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旱作农业新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玉米、马铃薯、蔬菜等高产高效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小麦、豌豆等夏粮作物面积逐年减小。200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5.7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了 1.31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3元。

二、旱作农业技术的探索与发展

1、推广应用的旱作农业技术

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从我县实际出发,主动应对自然,发挥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紧紧咬定县域内,“靠天吃饭”的气候特征和多年从事旱作农业生产的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主动应对自然,把如何高效利用好天然降雨,作为发展旱作农业的主题,将工程集雨措施和农艺技术集雨措施机的结合起来,总结推广了“„121‟集流补灌、地膜全地面覆盖栽培、地膜覆盖再利用免耕栽培、小麦、马铃薯微垄覆膜栽培、间作套种、种植抗旱作物、科学施肥、日光温室膜面集雨”等行之有效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使有限的雨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由传统抗旱向科技抗旱的转变。以上一系列使用旱作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增强了旱作农田抗旱防灾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旱作农田的生产效益,有力促进了旱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产生

2003年,县农技中心依托农业部旱作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农技人员依据旱作农业技术“雨水富集叠加、雨水就地入渗、覆盖抑蒸”理论,针对项目区降雨量少(全年降雨量350毫米左右),分布时空又不均匀,春旱出现的次数最多,也最为严重,常常影响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和生长的气候特点,按照玉米前期生长缓慢,需水量少,比较耐旱,在拔节后生长迅速,需水关键时期与自然降雨分布规律基本吻合的生理特性,大胆创新实践,潜心试验研究,提出了“早春整地起垄、趁墒全膜覆盖、适时垄沟播种”的“旱作玉米全膜双垄集雨沟播集成技术”(简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整、垄沟种植”为一体,由当年的1.2亩试验田试验成功,经过2004~2008年在全省旱作农业区示范、推广,证实了该项技术的“集雨、保墒、抗旱、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大面积推广应用,是促进旱作农业区粮食稳产、高产的一项短、平、快实用技术。目前已成为甘肃全省旱作农业的主推技术全省推广应用。

3、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2004年榆中县示范推广0.5万亩,2005年达到3.34万亩,玉米平均亩产506公斤,比半覆膜田(常规栽培)亩增产123公斤,增产32.1%,每亩增收123元(玉米按1元/kg计);与旱地大田小麦亩产100公斤(小麦按1.4元/kg计)相比,增产406公斤,增产4倍多,亩增收400元。2006年推广面积达到了7.65万亩,在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的情况下,技术经受了干旱的极限考验(玉米生长期1~7月降雨量164mm),据全县17个示范点实地测产,玉米平均亩产达392公斤。其中:北山平均单产352公斤,最高亩产达 430公斤,川旱地平均单产404.7公斤,最高亩产达562公斤。2007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12.3万亩,平均单产558.4kg,比半膜覆盖每亩增产151.1kg,增产37.1%。

2011年全县推广该技术30.3万亩,并将技术向该海拔旱地蔬菜作物扩展应用。共建立各类示范点106个,试验示范面积6.9万亩。其中100亩以上示范点49个。500亩以上26个,千亩以上31个,并建立了连搭乡石头沟村、小康营乡小康营村两个3000亩以上的连片示范区,技术部门在示范区开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相关研究试验,充分挖掘技术潜力,也为新技术的展示创建了窗口,搭建了平台。

三、主要做法和体会

1、注重试验,不断探索,是技术推广的工作基础

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旱作农业技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每年都注重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资料,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于2003年在清水驿乡杨河村创新探索总结出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体系,解决了旱作农田对天然降雨的高效利用问题,使旱作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

2、行政推动,财物扶持,是技术推广的得力保障

近年来,农业部、省市县、乡村社各级行政部门十分重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召开了4次技术推广现场会,强调技术在发展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安排推广任务,并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市县从2005年开始,每年召开现场会,有力促进了我县技术推广工作,在全县形成了一个政、技、物相结合的推广机制,确保了推广任务的全面落实。

3、广泛宣传,强化培训,是技术推广的重要环节

我们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县有线电视台开辟专栏,播放《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专题片,并及时报道各乡镇在技术推广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县农技中心包乡技术人员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等方式,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0余场(次),培训农民7.8万人(次),现场演示120多场(次),培训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印发相关技术材料8.5万多份,做到了户均一份技术明白纸,村民小组一张《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光盘。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和技术培训,在全县形成了人人皆知,户户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的氛围。

4、抓点带面,创新机制,是技术推广的有效方法

我们采取整合技术资源,省市县联建高标准示范点,培育典型、树立样板、示范带动的推广机制,按照“示范一块成功一块,示范一

点引导一片”的做法,用样板启发激励农民应用新技术。全面推行了“县级主管领导包点抓样板,县级其它领导包片抓示范,县直部门领导包乡抓推广,乡镇主要领导包村抓重点,村级主要领导包地抓质量”的“五包五抓”责任制,全面促进技术推广。

5、指导到位,服务到位,是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

每年秋覆膜和春季顶凌覆膜和作物生长期间,各级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放弃节假、休息日,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与农民座谈交流、对比算账,每到一处就大讲特讲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优点和操作要领,他们手把手带头实地操作演示、教农民规范种植。优质的服务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激发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应用技术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技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庄浪县建设旱作农业的经验与做法 篇5

——庄浪县建设旱作农业的经验与做法

庄浪县是甘肃省18个贫困县之一, 全县共有耕地91.65万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2.2亩,常住人口38.25万人。辖5镇13乡,293个村1521个社,1个街道办事处。境内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近十年平均降雨量472.4毫米,年平均气温

8.53℃,无霜期161天,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多年来,庄浪县立足县情,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实用技术,走出了一条旱作农业的成功之路,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效益均有了大辐度提高。今年,我县共完成旱作农业技术推广78.28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85.4%,其中全膜玉米、马铃薯、小麦分别达到23.32万亩、33.88万亩和21.08万亩,全县实现了玉米、马铃薯种植全膜化。

一、突出强化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庄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发展,坚持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摆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革命性措施来抓。每年把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列为单项考核,并纳入乡镇经济责任目标综合考核,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严格考核,兑现奖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使各级干部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同时,在推广旱作农业过程中,实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总体抓、全体县级领导包抓乡镇、四大家分管领导包抓示范区、乡镇领导包抓示范点、农技人员包抓技术推广的责任制,在全县形成了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强大合力和工作氛围。

二、突出及早规划,确保全面覆盖。去年“三夏”生产期间,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到乡镇、村社,在实地调研、论证、规划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坚持因地制宜、压夏扩秋,对各乡镇分解下达了今年旱作农业推广面积,督促各乡镇严格按照规划的区域,广泛进行宣传引导,动员群众提前预留地块,保证了规划面积落实到村社、农户和地块。在规划落实过程中,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整流域示范推动,按照“集中连片、整流域、整沟壑、整山梁”推广的思路,在关山高寒阴湿区主要规划了全膜洋芋种植基地,在南洛河、北洛河、庄浪河、榆林沟四大流域和北部、南部山地主要规划了全膜玉米种植区。二是坚持面上推广全覆盖,在全面落实重点示范区面积的基础上,对不在规划区域内种植的玉米、洋芋作物,采取供膜算面积、丈量验收保面积的办法,使全县玉米、洋芋种植实现了全膜化。三是坚持和发展产业结合,我们坚持把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与果园建设、种薯基地、畜牧产业发展相结合,统筹规划,配套实施,新植园和幼园全部间作全膜洋芋,不仅扩大了旱作农业的规模,而且促进了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的迅速发展,2012年,由庄浪县农技中心自主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选育与示范推广成果,经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在旱作农业技术与庄薯3号品种的支撑下,庄浪县已建成了年生产“脱毒瓶苗1000万株、原原种1500万粒、原种生产基地4200亩,一、二级种薯基地10万亩”的脱毒种薯生产规模和能力,不但实现了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而且供种于周边地区,促进庄浪县成为陇东地区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供应基地和甘肃省四大供种基地之一的核心地位。

三、突出快速启动,保证服务到位。立足庄浪县春季干旱、秋季多雨的气候特点,始终把秋覆膜作为抗旱保墒的主要措施。去年10月初,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按照统一供膜方式、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验收标准的“三统一”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覆膜进度周报告制度,在全县组织开展秋覆膜大会战,秋季一次性完成了全县91%的覆膜任务,春节过后,在土壤解冻前,抓紧时机,利用半月时间,完成顶凌覆膜7万亩。为了加快覆膜进度,确保质量,主要落实了“三个到位”:一是地膜补贴到位。县上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整合筹措资金650万元,购置地膜500吨,在严格落实省上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为农户种植全膜玉米和马铃薯每亩补贴地膜1公斤,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推广旱作农业的积极性。县、乡严格管理地膜,按照覆膜进度及时调拨,确保补贴地膜供应到农户,落实到地块。二是技术服务到位。县、乡抽调2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36个技术服务小组,把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应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分片包点,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服务,严把整地关、施肥关、覆膜关,指导群众整地起垄、合理施肥、规范覆膜、科学种植。三是机械服务到位。县、乡共成立了20个旱作农业机械专业服务队,配备起垄覆膜机具142套,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加快了覆膜进度。在旱作农业推广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推广使用,节省人力物力,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覆膜质量。

四、突出严格验收,夯实覆膜面积。每年覆膜结束后,抽组四大办、组织、监察部门的行政领导和农牧、统计部门的业务人员,分成6个工作组,由四大家分管领导带队,深入田间地头,采用GPS定位仪等技术手段,严格对照规划区域,逐地块进行丈量验收,查面积、查质量,挤干报表水分,夯实覆膜面积,定案奖罚,确保全县旱作农业推广面积一亩不欠、地膜一斤不少地全部落实到地块。今年,全县共建成了旱作农业万亩示范区21个、千亩示范点68个,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覆膜任务。在冬春连续干旱的严峻形势下,保证了农作物适时下种。目前,全膜玉米、马铃薯苗齐苗壮、长势良好,发挥了明显的抗旱效果,为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之所以能在庄浪县取得成功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主要是能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平凉市委、市政府发展旱作农业的强力举措,庄

旱作农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6

(市农业局2008年9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全局,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全市旱作农业更快发展,市上决定在全市旱作农业区,继续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综合技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提高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此,特制定2009年全市旱作农业综合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一、推广旱作农业综合技术的重要意义

我市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地区,总耕地770.52万亩,其中旱地678.25万亩,占88%以上。广大旱作农业区干旱多灾、生态脆弱、条件严酷,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粮食平均亩产仅121.9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7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食仅357.3公斤,比全省农民人均水平低45.71公斤。干旱严重阻碍着发展现代农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该项技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增温、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将地面无效蒸发降到最低,特别对10mm以下的降雨能够有效拦截,使其就地入渗于作物根部,集雨、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2007年在遭受60年不遇的大旱之年,旱川地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旱梯田地平均亩产达500公斤以上,真正实现了大旱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正常年景下比常规半膜技术增产30%左右,水浇地可节水40%。2008年在通渭、陇西、安定、临洮、渭源、漳县、岷县七县(区)推广56.5万亩,取得了显著的抗旱成效。预计平均亩产达650公斤,每公斤玉米按当前市场价1.7元计,收入可达1105元;亩收饲草1500公斤,收入300元,两项共计收入1405元,除去各项费用160元,亩纯收入可达1245元。

在我市干旱区推广这项技术,可以解决当地农民的口粮问题,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而且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大量饲草饲料,显著提高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对我市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旱作农业区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实施区域与规模

在全市年降水300-500毫米的半干旱区,以玉米、马铃薯两大作物为主,推广全膜双垄沟技术120万亩,其中秋覆膜77万亩,春覆膜43万亩。分县为:通渭50万亩(秋覆膜40万亩、春覆膜10万亩),安定30万亩(秋覆膜15万亩、春覆膜15万亩),陇西25万亩(秋覆膜20万亩、春覆膜5万亩),临洮8万亩(秋覆膜1万亩、春覆膜7万亩),渭源5.0万亩(秋覆膜1万亩、春覆膜4万亩),漳县1万亩,岷县1万亩。

三、主要技术内容

以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为主推核心技术,组装配套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深松耕、少免耕、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形成综合抗旱技术体系。

1.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2.拟推广优良品种。玉米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旱川区以豫玉22号为主,搭配种植沈单16号;海拔1700-1800米的地区以沈单16号为主,搭配种植沈单10号;海拔1800-2000米的地区以承单20号为主,搭配种植酒试20号;海拔2000-2200米的地区以金穗3号为主,搭配种植酒单4号、金穗7号、新玉10号。马铃薯重点推广陇薯3号、陇薯6号和新大坪等脱毒抗旱品种。

3.测土配方施肥及培肥地力技术。主要是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提高耕地地力和质量的技术。

4.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是深松耕、秸秆覆盖等技术,可达到疏松土壤,完全打破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充分接纳天然降雨,制造人工地下水库。

5.积极示范推广秋覆膜、顶凌覆膜等提前覆膜集雨保墒栽培技术,实现秋雨春用,抑制地表蒸发。

6.少免耕技术。主要是地膜覆盖少免耕和秸秆覆盖少免耕,可以减少土壤蒸发和地表径流,增强土壤水分渗透性和提高水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

7.水热条件良好的地区推广间、套、带技术,如玉米套大豆,玉米套大蒜,马铃薯套蚕豆、豌豆等。

8.机械化耕作技术。主要是机耕、机播、机械覆膜等。

9.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等抗旱技术。

10.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选用抗病品种,综合及时控制玉米瘤黑粉病、马铃薯环腐病、晚疫病的发生。

四、产量及技术指标

1.推广区玉米平均产量达到1200斤、马铃薯平均产量达到3500斤。

2.推广区玉米、马铃薯良种率达到100%;玉米良种统供率、包衣率、全膜覆盖率均达到100%;马铃薯脱毒良种统供率达到100%以上,全膜覆盖率达到100%。

3.项目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点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率达到100%。

4.各县区必须建立相对集中连片的示范点,要求每万亩建立1000亩左右的相对集中连片示范点。

5.每个县区确定1名首席专家、每万亩派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实施项目,每个技术人员在示范区联系科技示范户20户。

6.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在关键农时,针对项目主推技术每人开展技术培训3次以上,在示范区开展技术指导6次以上,推广区每个农户至少有1人接受1次比较正规的技术培训。

7.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推动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开展不同作物不同覆膜方式、不同覆膜时期保墒效果、不同播种密度、不同品种对比、一膜两年用效果等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合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降雨量的最佳覆膜方式、覆膜时期、种植密度及主推品种,实现旱作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

五、工作安排

为了做好旱作农业综合技术推广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及早动手,力争完成120万亩的推广任务,重点抓好秋覆膜和春覆膜两个阶段的工作。

1.秋覆膜阶段

2008年8月-9月:前期工作准备,面积落实,实施方案制定,成立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小组。

2008年10-11月:有关责任人深入基层,全面落实完成77万亩的秋覆膜任务。编写培训教材与“明白纸”,集中培训技术骨干,开展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2008年12月-2009年2月:管理好秋覆膜,防止牲畜进入破坏地膜;大规模开展冬季宣传培训。

2.春覆膜阶段

2009年3-4月:落实43万亩的春覆膜任务。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培训科技示范户,指导农户顶凌覆膜,规范种植,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机具,抓好示范点建设。

2009年5-8月:做好田间管理。一是查苗补苗,及时放苗;二是适时追肥,搞好病虫害防治。

2009年9月:做好典型户调查和测产工作。

2009年10-11月:汇总数据,总结技术成果,撰写总结报告,进行鉴定验收。

六、保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上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农业局、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各县区主管县长和农业局长为成员的行政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广中的组织协调、资金筹措、规划落实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成立由市农技站站长任组长,各县区农技中心(站)主任(站长)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组织技术攻关,做好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等工作,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2.实行目标管理。在旱作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各县区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行政和技术“双轨”承包制的办法,市、县区、乡镇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县区农业部门要及时向市旱作农业办公室(市农技站)上报项目执行进展情况,年中、年底分别上报项目半年和全年总结。农技推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开展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及时检查核查,如实上报推广情况。市上在关键农时,组织人员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和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强化宣传培训。各级农业部门要树立主动抗旱、科学抗旱的理念,紧紧围绕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大培训力度,落实梯次培训任务。首先抓好市、县区、乡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再从培养、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入手,通过办班讲课、播放录像、办板报、搞观摩、田间现场培训、印发明白纸等形式,使该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确保示范区每户有1人掌握此项技术,大幅度提高该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4.抓好示范点建设。各县区要筹措安排支农贷款,挤出专项资金用于示范区建设,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进行财政补贴,确保投入到位。技术推广部门要选派得力技术骨干进行蹲点,开展技物结合的集团承包,创办高标准示范点,使之成为群众学习的样板田,从而全面推动示范区建设顺利开展。

和顺县2008年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作者] 和顺县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08年4月25日

为了不断提高推广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根据市技术站《晋中市2008年农技推广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我县技术推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增强全县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创新推广工作方式和方法,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撑。

二、工作重点

(一)搞好两项建设,为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项目建设

根据和顺县自然特点和区位优势,全面推进产业区建设的各项工作,重点建设好谷子、马铃薯、荞麦、大豆等四种主要小杂粮产业区,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强加工流通,增加效益,促进我县特色农业发展。今年根据市站下达的任务,实施面积11万亩,完成总产1980万公斤。

2、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谷子项目建设

根据市技术站下达的任务,组织好全县1.7万亩优势谷子生产,总产达到315万公斤,重点推广晋谷

21、晋谷29、7512等优质谷子品种,重点建设好马坊乡市级谷子示范园区,实施面积30—50亩,规模连片,集中开发。

(二)推广三项技术,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

1、高产高效技术

重点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高寒冷凉、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和顺县的一个自然常规和基本特点。针对性地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降雨,增加有效积温,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充分发挥作物增产潜力,对解决耕地减少、人口增长的矛盾有积极作用。今年计划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3.5万亩,其中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7万亩,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8万亩。其次是推广0.5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节本增效技术

⑴谷子化控间苗技术:谷子化控间苗是通过使用化学制剂处理谷子种籽达到不间苗或少间苗的一项技术,它可以极大地简化农民繁琐的间苗程序,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亩投入。据去年试验结果显示,亩可减少3个劳动力,节约成本100元左右。今年计划在松烟镇推广1000亩。⑵粮食作物少、免耕栽培技术:免耕栽培技术被称为是现代持续和效益农业的最佳选择。免耕是相对于数百年来犁铧翻耕农业生产的一种尽量少耕或不耕翻土地的一种新型的农业栽培、耕作措施。其主要内容是:除播种或注入肥料外,不再搅动土壤。施用肥料可于播种同时进行,也可以在播种前进行;不进行除草和中耕,收获后作物残留物留在地表防治土壤侵蚀;用化学除草剂控制杂草。今年根据市站任务安排,计划推广4万亩。

⑶立体种植技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我县部分乡镇特别是义兴、李阳、牛川、松烟等四乡镇的农业现状,这种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农业生产中必须精耕细作、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而立体种植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今年根据市站下达任务,计划推广3万亩。

3、提质增效技术

重点推广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今年根据市站下达的任务,计划推广5万亩,其中绿色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3万亩,绿色荞麦标准化生产技术2万亩。

(三)采取三大措施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1、提高认识,强化落实

各项工作由局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按照“因地制宜,效益最大”的原则,安排好各项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根据各项技术推广的适宜区域和作物,层层分解任务,保证将推广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田。

2、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利用电视、广播和散发宣传资料对重点技术进行广泛宣传,必要时可针对重点乡镇、重点村、重点户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确保重点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今年计划培训167场次,培训人数3万人,印发宣传资料4万份。

3、建立样板,包片示范

今年我们计划对重点技术在不同区域建立示范田,特别是优势谷子,通过示范,展示技术效果,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并在生产关键时期进行技术指导,必要时组织部分农民到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参观技术成果,努力加快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步伐,尽快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效。

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农业部关于发展2004年粮食生产的总体部署与目标任务,制订以下“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专业覆盖面较广和推广体系较健全等优势,积极配合农业部有关司局,围绕“一个目标”(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9100亿斤),狠抓“三项工作”(推广主导品种,配套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服务“五大行动”(夏粮增产行动,春夏播面积恢复行动,大秋作物增产行动,科技提升行动,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举全系统之力,为实现200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目标任务

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10个优势产业带的15个主产省区,建立良种良法示范点26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13个)(附件1),示范推广新品种50个、关键技术15项。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为四大粮食作物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培训技术骨干、乡村农技员、示范户、种粮大户500万人次。通过示范与培训活动,辐射和带动15个省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

(三)技术路线

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对象,以优势产业带为单元,以品种为主线,组装综合配套技术。在每个优势产业带设立若干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确定1-2个主导品种,推广1-2项关键技术,辐射和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统一部署、分头实施和广泛发动、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组织相关省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力量,积极投身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科技行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信息发布、技术示范、逐级培训、服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二、主要内容

(一)水稻

在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设立示范点9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6个),示范主导品种18个、主推技术4项。1.华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博优235、博优998、丰华占、矮秀占。

(2)主推技术(1项)

水稻抛秧和免耕抛秧技术。技术要点:选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抛秧的大田施足有机肥,免耕抛秧的大田采用秸秆还田;亩抛基本苗6-7万株;适时施用分蘖肥和化学除草;中期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适时施用穗粒肥,间歇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2.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12个):丰川三号、D优

13、金优463、先农16号、两优培

九、绵Ⅱ优838、丰两优1号、中优448、T优207、金优117、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

(2)主推技术(2项)

抗药性稻螟虫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调整播期,避过一代螟虫产卵高峰期,降低害虫在水稻上的落卵量,减少虫口基数;做好田间清理工作,有条件地区实行深水封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降低虫源数;集中秧田防治,重治一代,压低二代基数;停用高抗性的药剂,换用抗性较低的药剂,实施混合、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

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应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处理;栽插前使用药液浸秧;通过调节播期、田间密度、田间湿度和施肥量,增强抗逆性;系统监测病情,适时采用喷药防治。3.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辽粳9号、辽粳294。

(2)主推技术(1项)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旱育秧培育壮秧;施足有机肥,精细整地;稀植或超稀植;中期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

(二)小麦

在黄淮海强筋冬麦、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和大兴安岭沿麓春麦等3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3个),示范主导品种10个、主推技术4项。1.黄淮海强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6个):郑麦9023、豫麦34、8901、9409、济麦

19、洛麦20。

(2)主推技术(2项)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中筋、强筋小麦,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肥地块和单株生产力高、抗逆性强的品种;将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3改为5:5,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起身期推迟到拔节期,地力较好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与挑旗之间。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足墒播种;选用早熟、耐旱、容穗量大的品种;增加磷肥施用量并全部底施;春季控制用水,实现亩产350-400公斤目标,只需在拔节期浇1水,实现亩产400-450公斤目标,最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

2.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扬辐麦2号、扬麦13号。

(2)主推技术(1项)稻茬麦少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力强的矮秆、半矮秆紧凑型品种;适期播种,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不宜超过20天;精确套播,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高产栽培法增加10%-30%,确保全苗齐苗。3.大兴安岭沿麓强筋春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龙麦

26、垦大6号。

(2)主推技术(1项)

保优与节本标准化生产技术。技术要点:在轮作的基础上,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适时播种,边播种边镇压;在3叶期采用顺垄法压青苗2次;合理肥水运筹。

(三)玉米

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和黄淮海专用玉米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9个、主推技术3项。

1.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龙丰二号、益丰

10、四密

25、平安18。

(2)主推技术(2项)

大垄双行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适时化除覆膜;选用长效碳氨或涂层尿素作底肥;及时放苗补苗。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技术要点:适期放蜂,防治一代玉米螟在产卵初期为第一次放蜂适期,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防治二代玉米螟,于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两次;保证亩放蜂量为1-1.5万头,总数2次,每亩设放蜂点2-4个;根据当时当地的主风向和风速安排放蜂和各点蜂量,将蜂卡撕成小块,在放蜂点附近选择一株玉米,将蜂卡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基部的三分之一处,如遇大雨,须延期放蜂,并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配合使用菌剂消灭幼虫。2.黄淮海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郑单958、浚单20、登海3707、鲁单984、蠡玉16。

(2)主推技术(1项)

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根据玉米用途选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麦收时麦秸直接粉碎还田;确定底施化肥量,调整施肥深度,将全部磷、钾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在8-10厘米为宜;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及害虫防治;在定苗后及早追肥,促幼苗早发。

(四)大豆

在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7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13个、主推技术4项。1.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8个): 铁丰31号、辽豆11号、吉育

45、吉育

43、黑农

41、东农

434、吉林

35、吉林47。

(2)主推技术(3项)

“垄三”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分层深施肥,化肥做种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5~6厘米处,化肥做底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10~15厘米处;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播量每公顷保苗20~35万株。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并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进行精量播种,按平窄密、大垄密和小垄密三种方式确定行距;增加肥料投入,重点是增施有机肥,搭配施用化肥,施用量要较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搞好播前或播后苗前的化学除草,根据当地杂草群落,选择效果好、污染小的除草剂,实现一次性的彻底除草,以防草荒。

重迎茬控制技术。技术要点:合理轮作,尽量避免重茬、减少迎茬;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采用松、翻、耙、旋相结合的深松耕法;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加强田间管理。

2.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冀豆

12、徐豆9号、豫豆

25、鲁豆

10、豫豆22。

(2)主推技术(1项)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免耕播种,采用条播或点播,争取五苗(早、全、齐、壮、匀);中耕灭茬,及早间、定苗;科学施肥,采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花期追施氮肥,后期根外喷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对旺长的大豆施用多效唑进行控制;出苗20天后要灌水防旱,同时中耕松土保墒;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草害,中期防治好蛴螬,后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虫。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订《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每个主要粮食作物成立1个技术推广督查指导组,中心领导任组长,相关省区农技推广站(总站、中心)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为组员,具体组织实施每个作物的技术推广方案(附件2)。

(二)发布技术信息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四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手册,按作物、产业带介绍主导品种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免费印发各示范点。在四大粮食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利用《农民日报·中国农技推广周刊》、《中国农技推广》和《中国植保导刊》及“中国农技推广网”发布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粮食政策、市场供求等信息。组织相关省、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等传媒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按照农时及时发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信息。通过在农民活动集中场所举办宣传栏、墙报,利用送科技下乡、热线电话咨询和发放明白纸、信息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传播粮食生产实用技术。

(三)组织技术示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省区、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13个标志性良种良法示范点(一个业务处室负责一个示范点)(见附件),其余13个示范点由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会同有关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各粮食主产省区要组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重点县、乡村设立集中连片的示范点,做到1县1个示范区(面积万亩以上)、1乡1个示范片(面积千亩以上),形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网络。在生产关键季节逐级组织现场观摩或实地培训,利用示范点带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开展逐级培训

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粮食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农技骨干(1000人次),相关省、地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县级和重点乡镇农技人员(20万人次),相关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推广员、示范户和种粮大户(480万人次)。

(五)狠抓服务指导

加强与农业科研、教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生产关键季节,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咨询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墒情、虫情、病情系统调查和监测,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对策,并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配套服务,推进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与配送服务,因地制宜提供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收获等社会化服务。协助有关部门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

(六)强化督促检查

旱作农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7

一、应用少翻深松耕法, 常年蓄水, 春旱秋防

为保证高产稳产, 必须建立以深松为基础, 少耕为原则, 培肥地力和蓄水为中心的松、翻、耙相结合土壤耕作制。

1.以深松为基础。

由于多年来一直沿用小四轮整地, 我县大多数旱田土壤板结, 并形成坚硬的犁底层, 黑土层越来越薄, 不抗旱、不抗涝, 制约作物的产量。深松耕法具有增产、蓄水保墒、抗旱抗涝、防风蚀水蚀, 减少整地次数, 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2.以蓄水为核心。

根据我县降雨量分布的特点, 应该建立夏墒秋调, 夏旱春防, 巧用隔年墒的对策。抓秋翻 (耙茬、平翻) 扩大黑色越冬面积, 逢翻 (松) 必耙, 翻耙结合, 小土块越冬, 春整地以平为主, 平耙结合, 少动土层, 以抗旱保墒为主, 作物生长季节一般以保墒蓄水措施为主, 搞好垄沟深松, 最大限度利用降水。

3.以轮作制为中心, 实现松、翻、耙, 垄平作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从稳定增产、降低成本角度出发, 首先采取与轮作相配套的松翻耙垄平作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即在一个轮作周期中, 进行一次深松、一次平翻、一次耙茬 (旋耕) 。

二、提高旱作栽培技术, 发挥机械化作用

1.突出抢播。

在选定作物品种的前提下, 适时早播, 防止播后因气温增高而跑墒。

2.加强镇压。

对秋翻地和秋耙茬地, 经过细耙耢平后, 要在封冻前全部用环形镇压器压实, 使耕层以下水分通过毛细管作用大量上升。因耕层自上而下逐渐结冻, 水分则全部凝聚在表层, 有利于出苗。大田作物播前播后都要进行镇压, 其目的是为了引墒增墒。

三、发挥节水灌溉设备作用, 适应农业生产需要

2007年, 我县各乡镇相继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节水灌溉设备, 就其数量而言, 还没有达到与应灌农田的匹配, 在布局方面也未达到合理状态, 这为今后发展节水灌溉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在这方面要建立长效机制, 以防为主。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要动员农民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推广水稻高留茬还田平浆整地技术

水稻高留茬还田是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攻关项目。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然而由于连年耕翻及大量使用化肥, 致使耕地遭受风蚀、雨蚀, 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 严重的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 耕地板结, 肥力下降, 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目前土壤有机质不足的情况下, 秸秆还田已被国内外土壤专家所关注, 都把此项工作作为恢复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氨、磷、钾和微量元素, 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来源。水稻秸秆与籽粒重量为1∶1, 秸秆含有有机碳42.2%, 腐殖化系数为30%, 每亩施入200kg稻草, 可提供的腐殖质为25.3kg, 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 高留茬还田是秸秆还田的有效方法, 逐年还田可提高基础地力, 降低容重, 增加孔隙度。通透性改善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微生物活动, 促进水稻生长。秸秆还田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 是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产绿色食品稻米的必由之路。

浅论青海省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 篇8

【关键词】旱作节水农业;青海;发展;对策

干旱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平均受灾面积约七亿亩,其中一半以上是受旱灾影響,因此少产粮食300亿kg以上,专家们普遍认为,干旱和荒漠化趋势还会普遍扩大。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不仅能摆脱干旱,并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青海省通过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应用农田节水技术,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改善了全省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旱防灾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状况,现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简单剖析。

1 青海省基本情况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 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被称为“江河之源”。青海省幅员辽阔,东西长1200km,南北宽800km,总面积72.23万km2。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及其复杂,农业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地势高寒,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表现出明显的高原特色。从全国农业区划看,属于半干旱的旱作农业区,是一个农牧结合的省份。农牧区以著名的日月山为天然分界线,东部和北部是农业区,西部和南部是牧业区。全省总人数518万,其中农牧业人口335万,总人口中藏、蒙等少数民族占42.8%,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平均海拔3000m以上,其中4000m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54%。在现有耕地中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面积占31%,主要分布在黄河、湟水河流域沿岸柴达木盆地;山旱地面积占总耕地的69%,主要分布在河湟流域两侧山坡上。根据青海的传统习惯和地貌生态类型,把海拔在1650~2700m之间的山旱地称之为浅山,年降雨量250~400mm,主要特征是春旱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只有2.3%;把海拔在2700~3200m之间的山旱地称之为脑山,年降雨量在500mm左右,主要特征是土壤自然肥力较高,湿度大,低温和霜冻灾害频繁。全省农业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3.7~8.5℃,无霜期短,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250~450mm,具有典型的“冷凉性”、“多样性”和“立体性”气候特征。种植业结构比较单一,农作物以春小麦、油菜、蚕豆、豌豆、青稞和马铃薯六大作物为主,多数地区春种秋收,一年一熟,夏种指数为9.6%,只有在黄河、湟水流域较温暖灌区可复种3.33万h㎡左右。

青海的农业为三分川七分山。山旱地的丰歉制约着全省农业的大局,发展农业的难点和增长点都在山旱地区。发展旱地节水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农业生产虽然降雨不足且受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土地辽阔,热量充沛,土质良好,雨热同季。在独特的生态条件下,过去,我们更多地强调高原气候对农业发展的不利一面,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冷凉性气侯时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近几年,青海省重新认识和评价发展“冷凉”农业的潜力,转变思路,坚持“冷凉”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青海青油菜单产居全国之首,出油率达到38%,比冬油菜出油率高出7%.近几年推广的双低油菜,芥酸和硫苷含量比同类地区低,品质优良,出油率达46%;青海省的蚕豆粒达饱满,无虫蛀,粗蛋白含量高达28.2%,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产品出口日本和西欧。反季节蔬菜已发展到1万hm?,产品销往广州、上海和香港等地。

2 “旱作节水农业”概念

“旱作节水农业”是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等技术措施,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核心,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应用节水保墒技术,采取防旱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相关技术措施包括如下几方面:

(1)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地膜覆盖旱作物亩平均节水30m3,同时具有增温、保土、压杂草等多种作用。

(2) 地面覆盖增肥保墒技术。通过增加地面覆盖物,达到节水目的例如秸秆覆盖、种植绿肥等。该方法既能保墒,亩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10~15m3,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

(3) 节水灌溉设施农业。与常规灌溉相比,喷灌节水50%,渗灌节水75%,滴灌节水80%,同时节省用地15%,节省用工50%,节水节本增效十分显著。

(4) 旱作节水高效种植模式。采取一些高效种植模式,达到节水培肥的作用。

(5) 推广保水抗旱化学制剂应用技术。旱作物种子使用保水剂包衣;在干旱期,叶面喷施抑制剂,减少水分蒸腾,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取得的成果

积极推广旱作节水实用技术。青海省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作为抗旱的主要措施,在主推全膜覆盖技术的同时,配套推广以合理轮作、增施农家肥等为主的提高耕地地力和质量的技术,以深松耕、少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抗耐旱优良品种为主的结构调整技术,以打窖拦蓄、集雨补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等旱作农业技术,以间套复种为主的旱作农业综合应用技术,有效提高了科技抗旱水平。去秋今春以来,通过现场观摩、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已举办各类集中培训1000余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7万余份,培训农民人数达到14.2万人(次)。同时,指导农民加强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田间管理,及时落实以打耱镇压、撒施农家肥、灌水为主的常规性抗旱措施。目前已完成秋冬作物春灌1.1万亩,镇压耙耱土地219万亩,麦田增施农家肥33.6万亩。

干旱地区农业如何增效?农民怎样才能增收?青海省大通县自2007年起,大力开展覆膜旱作节水农业种植模式,率先在黄家寨镇、新庄乡试点推行了旱作农田万亩马铃薯春覆膜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让年均降雨不足300毫米的黄家寨镇、新庄乡在旱年获得马铃薯丰收,平均亩产达到2200kg,为十年九旱的青海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为了让每一块土地发挥最大效益,2012年,民和县马营镇下山村杨吉祥抓住乡政府优惠补助政策和全县旱作节水种植模式推广的有利时机,将家里的12亩川台地进行全覆膜玉米种植,在特别干旱的情况下,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每亩净增收500多元。

随着以覆膜种植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种植模式在青海省各乡镇的大面积推广和示范带动,覆膜种植已经不用乡村两级干部去动员、去组织,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发行为。每年春播时节,农民就开始覆膜,为春耕生产保墒做准备,为增收打下了基础。全覆膜种植技术的推广更坚定了青海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今年计划发展旱作节水覆膜保墒面积130万亩,计划种植马铃薯74.5万亩,玉米3万亩,示范膜侧小麦55万亩。

3 青海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思路

3.1 青海省主要应用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1)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一般耕地耕深普遍在15~18 cm之间,此深度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对农作物生长不利[1]。深耕、深松技术的实施可在原耕翻15~18 cm的基础上再深松到30 cm左右,形成上翻下松的结构,打破多年形成的犁底层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轻病虫草害,利于农作物生长。经测定,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比未装深松铲的犁耕或畜耕土壤容重降低30.14 g/cm3,孔隙度增加8%~10%,土壤含水率提高2%~5%,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耙耱镇压机械化技术。秋季土壤表层10 cm含水量12%以下时或雨后,及时耙耱镇压,质量要求达到播种状态,春季不动土直接播种,经过耙耱镇压可压碎坷垃,封严缝隙,减少风吹跑墒。研究发现,10 cm镇压田含水量为17.5%,未镇压田含水量为10.26%。

(3)地膜覆盖保墒机械化技术。通过覆盖地膜,起到保水、保肥、增温的作用,是干旱地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2]。现今推广的有两种模式:一是垄膜沟植机械化技术。将地膜覆盖在非播种行的垄上,将种子播入未覆膜的沟内。该技术于1999年由外省引入,现已在青海省广泛应用。二是覆膜穴播技术。利用机械将种子按一定的行距、株距穴播在地膜下。通过近几年的试验表明,机械化覆膜播种增产幅度可达30%~40%。

(4)坐水播种机械化技术。利用播种机械边播种边浇水,特别是春季干旱的年份,可适时播种,达到保苗、壮苗的目的,增产幅度达16%~47%。

(5)旱作沟播机械化技术。利用沟播机一次完成起垄、种肥施用、分层播种、覆土、镇压等工艺。可将天然降水集于沟底,加大蓄水能力,减少水分散失[3]。同时,抢墒播种有利于种子萌发。一般沟播田出苗较普通大田早5~7 d,沟垄相间,可抵御风寒,沟内温度与其他播法相比高0.7~1.0 ℃,增产幅度为10%~24%。

(6)虚实并存机械化技术。通过浅翻深松对土壤耕作进行间隔处理,耕层形成虚实并存的结构,虚部土壤孔隙度大,渗水快,蓄水多,通气好,实部土壤孔隙度小、提墒快,导水保温性能好。虚实两部分水、肥、热运移互补,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条件。

(7)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在农作物收获后,利用机械直接将秸秆还田,并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可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目的。

3.2 青海省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1)做好旱作节水农业科学研究和机具选型。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要有先进适用的配套作业机具。多年来,青海省通过引进、试验、选型等多种途径和办法,较好地解决了旱作节水农业配套机具的问题。

(2)因地制宜,研究不同地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模式。青海省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不同,针对不同地区,研究试验不同的模式。

(3)建设示范区,搞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做好示范区建设是青海省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主要做法。每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应选择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以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带动周围地区的技术推广工作。在示范区召开现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全省迅速推广普及。

(4)加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技术服务。科技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变为先进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中,青海省特别加强了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经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县农机推广站为基础,乡农机管理站、村机耕队共同参加的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这支农机科技推广队伍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了全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普及速度。

3.3 青海省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思路

(1)明确目标和任务。以充分利用自然水为目的,以培肥地力为重点,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相结合,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在旱作农业机械的研究推广过程中向多功能联合型机械、通用性机械、精准化机械方向发展。

(2)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发展。以往粮食作物机械化程度高,经济作物机械力量不足,应加紧研制、生产、推广适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机具。

(3)向网絡化、系列化服务方向发展。推广过程中实行农机作业承包责任制,由县、乡农机站组织采取自愿的原则,组建农机服务队,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同时要改善田块小、种植作物不一、栽培模式不规范的状况,实行合理布局、规模经营,以利于大中型机械的推广应用。

4 存在问题

干旱缺水是制约青海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对提高农业综合抗旱减灾能力、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青海省高度重视发展旱作农业,特别是通过扶持推广以秋季覆膜、早春覆膜和全膜覆盖为主的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真正实现了“秋雨春用,春旱秋抗”的目标,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调整的转变,由传统种植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抗旱节水之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青海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十一五”期间,青海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自治区“三个百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全面推进旱作农业建设工作,使旱作农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虽然青海省在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中做了不少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主观上讲,由于发展旱地农业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和规律性的认识,灌溉农业中喷灌、滴灌、微灌技术还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在客观上,面临着五个方面的困难:

(1)水资源利用难度大。虽然青海省地处江河源头,河流纵横,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16位。由于主要农业区内黄河、湟水切割很深,开发利用难度大,费用高。同时水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在经济发达的湟水流域农业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900多m3,亩均440多m3,不及全国平均的1/3。目前水资源利用率已达50%以上,缺水3亿m3。青海省年降雨量较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常常“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此,各级农业部门及时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据统计,青海省格尔木地区年降水量只有400㎜左右,而年蒸发量高达1500㎜以上,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沙化严重,近年来,该地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尊重自然规律,积极顺应天时,主动调整结构,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种早春播作物,改善田間基础设施,大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走上了一条可持续的旱作农业发展道路。当前,该地区上下已迅速行动起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春耕硬仗。

(2)自然降水少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年降雨量只有250~450mm,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十年九旱,“卡脖子”春旱已成为客观规律,要充分利用天然降水难度较大。针对这一现状,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结构,扩大油菜、马铃薯种植面积,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受制于旱的问题。2012年秋季,大通县就结合秋播工作,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宣讲调整结构、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好处,通过对比算账,提高农民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积极性,预留覆膜地块。并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和帮扶活动。全县计划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80万亩,去年春季就完成覆膜59.5万亩,迅速掀起了顶凌覆膜的高潮,共投入资金1476万元,调进地膜1622吨,投入覆膜机械1500余台(套),组建了18个农机作业服务队,加快了覆膜进度。针对近期旱情加重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全县上下正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大规模地覆膜行动。全县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片被地膜覆盖的耕地,场面十分壮观。据专家测试,覆膜一周土壤15厘米体积含水量为20%左右,比未覆膜的地块高6~8个百分点。

(3)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供水能力不足。全省近4000项农田灌溉工程中,老化失修工程占30%,全省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35,严重影响原有效益的发挥。提灌工程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三边”现象比较普遍,设计标准低,工程质量差,设施不完善,加之长期运行,多数泵站、干支渠道及建筑物因冲刷、裂缝、沉陷、冻胀等原因破损严重,闸门及启闭设施老化失修,渠道输水能力低,渗漏损失大。

(4)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青海省85%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干燥少雨,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虽然建国五十多年,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地方财力拮据,农村投资总量不足,农牧业基础依然十分薄弱,全省农田灌溉面积只有总耕地的1/3,干旱缺水、雪灾等自然灾害仍是制约我省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5)山旱地区群众贫困面大,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推广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难度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队伍不稳、保障不力、专业素质不高严重制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错位、农民吸纳新技术的能力不高、农业生产分散使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增加,效果不理想。可以说,在青海省这样一个农业用水资源紧缺、干旱灾害频繁的地区,依然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为此,顺应天时,把干旱视为规律去认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千方百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青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5 对策

青海农业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史。建设高效持续的旱作节水生态农业系统,不仅对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保证青海食物安全、农民脱贫致富、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大力发展旱作节水生态农业是今后青海农业超常规发展最现实的选择。“十二五”期间,发展节水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率为中心,已发展特色农业为目标,在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灌溉农业的同时,大力变革和开发旱作技术,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坡水,用好地表水,努力构建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生态农业两大系统,全面推进青海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

(1)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青海穷在水上,苦在水上,发展的希望也在水上。节水农业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抓好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以渠道硬化防渗为中心,搞好现有水利设施的改造、配套、挖潜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积极推广灌溉工程、先进节灌技术和水价控制相配套的节灌制度,千方百计节约用水。并集中财力、物力修建小涝池、小塘坝等微型工程,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微灌技术,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在年降雨量250~350mm的山旱区,进一步总结修建集雨窑成功的典型经验,全面推广集水工程、现代喷灌技术和农艺措施相配套的旱作节水模式,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新修集水窑34.9万眼,户均6眼,解决干旱山区1024万人,10.8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发展农田补灌面积2万hm?,庭院节灌面积1133.3 hm?,逐步建立起一个既符合干旱山区实际,又能大幅度提高天然降水生产效益的高效节灌体系。

(2)狠抓农田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坡改梯”工程。干旱山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青海省的生态脆弱带。从长远讲,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抓好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是根本。一是结合当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着眼于整個山区全部土地的整治和利用,把改善大地植被作为突破口,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草、灌、桥结合,开展综合治理,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基本农田治理力度,继续坚持不懈的实施“坡改梯”工程,坚持统一规划,每天完成坡改梯0.67万hm?,使干旱山区适于休梯田的地方全部实现梯田化,力争“十二五”末人均建成0.13 hm?基本农田。

(3)狠抓地力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根据青海的实际,要继续实施好“沃土工程”着重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广辟肥源。增施农家肥料,通过积、造、堆、拉等各种办法,养蓄积肥,堆制“几合一”肥、拉运牧区羊板粪,提倡精粪上山,使有机肥的施用有一个大的突破。其次,要增施化肥,实行施肥、化肥深施、分层施肥等技术,尽可能提高利用率。第三,要大力种植绿肥。川水地区复种绿肥,山旱地区要利用边远脊薄的耕地种植豆绿施肥、牧草,施饲兼用。第四要调整作物结构,山旱地要逐步增加蚕豆、豌豆等养地作物面积,实行粮豆轮作,培肥土壤。继续推广切实可行的蓄水保墒节水措施,积极改进耕作技术,搞好“土壤水库”建设。针对低海拔干旱地区和高海拔山旱地的低温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干旱地重点推广沟播、垄膜沟播、雨水积流补灌、马铃薯整薯播种、蚕豆点播、豌豆深种等技术;在高海拔的低温阴湿旱地围绕增温保墒,重点推广地膜覆盖、油菜机械条播、点播、平衡施肥等技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吸收、探索新的旱作节水耕作技术和方法,提高旱地节水技术的水平。

(4)狠抓结构调整,开展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根据多年的实践表明。在青海省干旱山区马铃薯最具耐旱力,产量高而稳定。麦豆播期较早,正值降水量最少期,如果底墒不足,很难保苗,马铃薯播期可延迟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这是大于10mm的降水过程基本可以出现,能够获得全苗,抗旱增产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因地制宜,调整干旱山区的作物结构和布局,以马铃薯、小麦、蚕豆、豌豆、亚麻和中药为主,扩钟马铃薯,争取山区人居种植0.07hm?;干旱山区和湿润山区的过渡地带扩大蚕豆种植面积,建立外贸出口基地;在相对脊薄的干旱地区适当种植具有抗旱耐脊薄的亚麻和中藏药材。为此,今后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3个方面:一方是突出抓区域布局,调整种植比例;二是下功夫狠抓抗旱节水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工作,对目前生产中推广的一些好品种,要建立种子基地提纯复壮,扩大覆盖面就;三要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干旱山区马铃薯、蚕豆、中藏药材产业地发展。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这个首要目标,以增强旱作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以提高降水利用率、利用效率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为支撑,针对青海省不同区域的水土资源特征和优势主导产品,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因地制宜推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和配套措施,加强旱作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未来青海省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分区谋划,突出发展重点,根据青海省地区区域资源和环境条件,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逐步形成效益明显、各具特色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新格局。坚持节约增效,促进持续发展,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为核心,把节约水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放在旱作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减少降水资源的无效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中单位水资源的产出效率和效益,以增收激活节水,以节水促进增收。坚持科技引领,突破技术瓶颈,加强以生物和农艺节水为重点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工程节水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管理等节水措施的联合应用,大力普及高效适用、简便成熟的实用技术和装备,推动综合技术的集成示范,不断突破制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增强抗旱节水综合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兵.目前旱作节水农业须确立的五大观点[J].农民日报,2009(08).

[2]山仑,黄占斌,岁岐张等.节水农业[J].农村经济与社会,2005:77-90.

[3]张平军.西北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经济,2008:44-198.

上一篇:学生会社团部新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2018年5.12地震逃生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