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文(精选14篇)
呼吸作文介绍
一、呼吸作文简介:
呼吸作文是上海交大昂立教育集团重点创新项目,突破常见技法作文培训模式,开创性地提出了语言与心灵共同成长的全新理念,创造了“呼”与“吸”的学得与习得理论,构建了“生命感知、心灵情感,素材宝库、魔法思维、综合实践”等五位一体的专业专业作文成长体系,让作文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和容易,成为引领中国作文教育的创新品牌。呼吸作文在开启心灵,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能够迅速提升学生观察、表达、想象、创造、实践等作文能力与综合能力,快速提高作文成绩,快速提高作文成绩,有效提高学生口才,实现学生作文与做人的全面发展。
二、呼吸作文教材体系:
1、“小呼吸系列”(1-4册):针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商培养、思维训练与口才提高
2、“呼吸系列”(1-4册):适用写作能力初段学生。(小学三、四年级学生)(1)迅速激发作文兴趣,培养观察、阅读、写作等良好作文习惯(2)开启敏锐感官,培养真挚情感,塑造美好心灵
(3)掌握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等作文规律与方法(4)当堂写出400字以上清楚、流畅、生动的作文
3、“深呼吸系列”(1-4册):适用写作能力中段学生。(小学四、五年级)(1)深度拓展学生作文思维
(2)丰富孩子的心灵,提高孩子情商,塑造孩子优良品性
(3)培养学生主动从生活、书本、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整合信息能力(4)深入学习与掌握多种文体与作文方法,系统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5)当堂写出500字以上中心明确、内容丰富、细节突出的作文字以上丰富、生动、优美的作文。
4、“知行呼吸系列”(1-4册):适用写作能力高段学生。(小学五、六年级)
呼吸作文
(1)提升学生深入构思、谋篇布局能力,拓展孩子的意境,让孩子写出有独特追求的文章;
(2)全面升华学生的思想、精神、情感、审美、语言境界;
(3)系统建立与深入掌握各种作文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全面对接“小升初”,有效帮助学生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培养学生演讲、辩论、采访、主持、销售等口才与综合实践能力(5)当堂写出500字以上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表达独特的作文
三、呼吸作文学生培养方案:(目标:兴趣、知识、成绩)
1、基础:
临摹字帖,练习写字,积累词汇;
语文基础知识:如标点符号的运用,句子的转化等; 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考试题型专项解析。
2、阅读和表达表演:
阅读书籍,培养阅读兴趣,全程阅读指导,让孩子在书的缤纷世界里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通过诗歌朗诵、话剧表演、相声、小品、主持等表达自己,表演自己,以此发现天赋,培养兴趣。同时充分调动孩子的表达、表演兴趣,增强自信心。
3、写作竞赛: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最大限度挖掘孩子的写作能力; 同时在这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应试能力。
四、呼吸作文效果:
呼吸作文
五、课时安排:
一期共42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周一次课,每次3节。
总共三期:
【关键词】系统呼吸护理;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疗效
【中图分类号】R6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09-01
呼吸衰竭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肺部无法正常通气或换气,动脉血压分压低于正常水平,进而诱发一系列生理功能症状及代谢紊乱综合征所致。无创呼吸机通气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常用方式,但通过在通气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并不是特别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我院35例本病病例采取了系统呼吸护理,并与同期35例采取常规护理者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结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2013年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呼吸衰竭患者共计70例,其中男性病例43例,女性病例27例,年龄段54~76岁,平均是62.8岁。所有入组者均与《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指南相符合[1],均采用北京凯迪泰医学科技st2O系列双水平呼吸治疗仪治疗,排除有其他严重合并症、全身系统疾患以及无法配合研究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其分成2组,组间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备可比条件。
1.2 方法 依照护理方案为对照组提供常规基础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疏导、严密监测病情、气道护理和口腔护理等几个方面。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条件下施加系统呼吸护理,包括:(1)腹式呼吸护理。指导患者取松弛身心的舒适体位,缓慢做深吸气动作直到无法再吸气,待屏气片刻后,通过口缓慢将气体呼出,练习时可将双手平放于肋弓下方,必要时可对腹部、肋下部位进行按压,以增强腹肌的收缩功能,确保气体完全排出,每日练习2~3次,每次15min左右,具体视病情调整。(2)缩唇呼吸护理。在腹式呼吸护理期间,还可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练习,即在上下唇紧闭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吸气,再通过鼻子呼气,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并做缓慢呼吸练习,以呼气时能够吹动30cm距离的纸张为宜。每日练习2次,每次15min左右。(3)放松护理[2]。指导患者睡前通过饮用热牛奶、温水泡脚等方式改善睡眠,并耐心向患者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呼吸护理方法等,再在患者基本掌握放松训练知识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上述呼吸练习,练习过程中,还可配合以音乐疗法舒缓患者情绪,以提高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通过便携式肺功能仪对两组病例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测定,并以日常生活能力评测量表(ADL)对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效果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取SPSS17.0版本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的检验以t形式描述,以P<0.05校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FEV1值和ADL评分均要较护理前、对照组更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呼吸科临床相对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同时也是现阶段危及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患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人患上本病,且其中大多数患者并未意识到该疾病对生活质量、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危害性[2]。系统呼吸护理是近年来我院逐步用于辅助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主张以患者为中心,有针对性地通过腹式呼吸练习、缩唇呼吸练习以及放松护理等一系列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由此来起到尽早解除患者病情、降低不适症状发生率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采取该护理模式对观察组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发现,该组护理后的FEV1值和ADL评分均要较护理前、对照组改善更突出(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2]。此外,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在实施该护理模式时,还需要护士对相关的疾病刺激因子、呼吸训练技能及知识等有个充分的掌握,以确保呼吸练习能够有针对性的展开,并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为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通气患者提供系统呼吸护理,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确切效果,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玲.32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24-625.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为什么,反正一看到雨,一听到雨声,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是爱雨的呢。
这星期下了好几场雨,或大或小,令我兴奋不已。午饭时间,铃声一响,所有人都向食堂冲去,下着雨,大伙手里就多了把雨伞。雨水打在伞上,“嘀嘀嗒嗒”,使人陶醉。我的伞放在了楼上,没带下来。我并不想带它下来。雨很小,走在雨中,满足感油然而生。同学叫我快跑,我不愿意,还是慢慢走着、走着。深吸一口气,嗯,这是雨的味道,似乎还混杂有校园的气息。雨珠顽皮地跳到我的脸上、手上、像是淘气的精灵在我身上嬉戏。任雨水打湿着我,雨水多了,就从眉宇间划落,轻轻的、凉凉的。
雨水一直飘着,我就这么走着,聆听着可爱的细雨声。间或有一两个男孩、女孩从身边跑过,溅起晶莹的水花,那一刻,水花在笑,她在向谁笑呢?我在雨中呼吸着。在这细密的雨中,我呼吸着雨的清爽,呼吸着雨的喜悦……我的嘴角在细雨中轻轻扬起,那是久违的真心笑容。雨摘下了我的面具,这才是真的我!
我放慢了脚步,打量起四周的花草,他们也在欢笑,只是避雨的人们不曾听见。我才不想那么快就到食堂,更加放慢脚步,只是慢慢地慢慢地走,懒懒地呼吸着细雨的味道。身旁的同学们那样急切地冲进食堂,他们是与雨的味道无缘了,就让我一个人独享吧。这是他们让给我的,我当然不该辜负,不是吗?
短短的路,走得再慢,很快也就走完。去过食堂,我还是要回到教学楼。一踏上台阶,雨的味道顿时消失。熟悉的书香扑面而来,那一下子,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石头呈暗黑色。从远处来看,是一块完整、完美的石头;可往近处看,石头身上总有时光的打磨,磕绊。身上的沧桑,也是一种活过的证据!
突然,一种敬佩的情感涌上了我的心头,这是一种莫明而又复杂的情感。我们也应该像石头一样,要学会坚强,不管外表多么伤痕累累,内心都要坚强、勇敢。
每当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拐角那一颗沉默的石头。我从许多角度俯视、凝望观察过石头。无论是山涧边听泉水泠冷,草原上伴小草成长,还是山崖上孤单守候的,石头总是那么不动声色、从容不迫。无论是毫无瑕疵的,痕迹斑斑的,还是赤裸光溜的,石头总那么清醒、沉着。想到这里,我感觉我的磨难与石头相比,真是远远不如,却总还是遇事而退。于是,我就一直勉勉励自己,每当遇到困难我不能退缩,要迎难而上。
多少次,我面对缄默的石头陷入沉默。这个孤独的个体,深藏着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凝固着人们追求的品质。
●汪加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要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由。
写作是如此重要,但目前中学作文的现状令人不容乐观。当今作文教学存在着课堂结构封闭、作文内容封闭、指导讲评封闭、文体训练封闭、习作心理封闭等诸多现象,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把作文看作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毫无兴趣和快乐可言。很多语文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说: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老师看的,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在这种缺乏终极关怀的功利主义思想的作祟之下,作文教学忽略了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不是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范文,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改作文。由此,作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成了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却能说得出来的怪现象。因此,学生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学生对作文自然兴味索然了。
为了能够切实改变这一状况,我对中学作文教学作过种种尝试。先是请学生打草稿作修改;后又是精批细改,加强面批;接着利用课前三分钟请学生轮流演讲„„虽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感觉效果不大。
《新课标》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感悟和独特体验,第一阶段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所谓的“自己”可以理解为独特。第二阶段提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阶段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这么多的表述中,我们可以说,突出独特的“我”字,是中学作文课的重中之重。这些目标无不要求从学生特有的童真出发去观察世界感悟人生的真谛,无不要求学生以幼稚纯真的眼光去描绘世界的真善美。只有这样的视角和内容,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才会让学生感到作文的乐趣。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作文教学模式上大胆的尝试,通过创设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找到自己所需要强烈表达的内容,真正让作文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由。
一、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自丰而不枯,水自活而不歇。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教给孩子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关注建国六十周年祖国的发展腾飞,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辰、小河田野、瓜果蔬莱„„观察生活和自然,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快乐自由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所以我们鼓励孩子大胆创新,个性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体验。由此可见,多一些童真,多一些烂漫,多一些幼稚,少一些说教,少一些立意,少一些严肃,不但不会对作文教学有什么坏处,还会让课堂增色不少,还会让作文精彩许多。作文就像呼吸一样自由。
二、以校园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体验生活。
中学生往往是以学校生活为中心。因此,扩大生活视野,对增加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感悟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多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直接丰富生活感受,即“行万里路”;二是间接的方式增加生活阅历,只有这样学生的感受力才会增强,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细腻的体验,那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有意识地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在作文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 “我佩服他(她)”、“我的同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材料。这样,既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的兴趣,又选取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在记事方面要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利用团队活动召开 “畅想未来”、“爱的故事”、“我爱你中国”、“著名风景区导游”;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社区实践;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得到培养,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也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由起来。
三、以生活积累为抓手,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每个人都在生活,但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差异极大。同样是城市的公共汽车,有学生发出“方便”的赞叹,有学生发出“拥挤”的牢骚,有学生希望给公共汽车长上翅膀,有学生要给公共汽车穿上卡通的外衣。但这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已具备的能力,他们往往难以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这种独特感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提醒孩子们关注生活,去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发展孩子们的情感感受能力。
写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有了生活的积淀,情感的积淀、艺术的熏陶,才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七彩纷呈的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才情具备,丰厚的语言内功以及对周围事物细腻敏感的感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同时也不能放任不管,对于文中流露出的错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动机要予以指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作文就能做到人文性和思想性统一。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由。
四、以科学评价为载体,激励学生热爱生活
我们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能力的差异。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差的作文,要宽容,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饱尝成功的甜头。点评作文的时候要及时,要表扬的面广,要多读好句好段好的篇章,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写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评价的几点建议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新课程标准呼唤一种崭新的评价方式,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其实,中学生作文不但是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说教者的形象,以亲切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作文也就像呼吸一样自由。
由此可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使他们的视野更广阔,知识层次更高,信息容量更广,写作的题材库就会更充盈,作文也就像呼吸一样自由起来。
【摘要】本文对呼吸机呼吸模式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对呼吸模式的分析意义,从专利文献的视角对呼吸机呼吸模式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数据统计以及分析,总结了与呼吸机呼吸模式控制技术共包含四个重要技术分支:流量控制、压力控制、模式控制以及模式切换;再分别对上述四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做了一定的分析,总结了呼吸模式控制技术在国内专利中的申请趋势、本领域的主要申请人分布,并对重要分支做了进一步分析,获得重要技术的演进过程,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呼吸机 呼吸模式 流量 压力 控制
一、引言
人在呼吸的时候,会有节奏的交替进行呼气和吸气活动。吸气时人们将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吸入肺部,然后在肺部和血液中进行气体交换,最后在呼气时将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排出体外,完成一次完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就是用机械的办法建立压力差,从而实现强制的人工呼吸过程,呼吸机在呼气通道,吸气通道和空气进口有三个单向阀。
二、国内外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通过对国内涉及呼吸机呼吸模式控制技术的专利进行统计可知,国内的专利申请人企业的申请量最多,占有总申请量的大部分79%,个人以及高校/研究院的申请量的加和仅占有21%,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申请量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变多,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结合的特征。
国内的关于呼吸机模式的控制技术专利申请的申请人主要是企业,在国内主要集中在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量最多,达到26件,深圳迈瑞与北京航天长峰的申请量次之,分别为15件和6件,其余的企业大部分只有3-5件申请。
再对国外涉及呼吸机呼吸模式控制专利进行分析可知,德国的DRAEGER公司(德尔格公司)、BIRD公司(鸟牌公司)和MAQUET公司(迈柯维公司)的申请量比较高,他们是目前国际上生产呼吸机和麻醉机最著名的厂家,产品可靠性高,人家交互好,技术积累水平高,充分代表了当今呼吸机的发展趋势。
三、国内外对呼吸机控制模式的技术分析及总结
针对呼吸机呼吸模式的控制技术专利申请的研究,可主要分为四个技术分支:流量控制、压力控制、模式控制和模式切换。
其中流量控制和压力控制占了总数的70%左右,呼吸机实质即是将气体以一定的流量和压力送至病人端,是病人能够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流量控制和压力控制是呼吸机呼吸模式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环节,还涉及到相应的传感器和阀门设计,电路反馈及软件控制等多方面技术;
模式控制和模式切换是让病人端能够更加安全,舒适的呼吸,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达到减小病人的肺损伤,减小人机对抗,人机协调性高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呼吸机的呼吸功能。
流量控制主要有:流量阀,流量阀传感器,和控制算法,流量控制作为呼吸机的基本控制技术很早就有研究,随着涉及流量传感器、流量阀的技术发展,控制算法的改进,流量控制会向稳定、可靠、安全方向发展。
压力控制是另一个核心控制,与流量控制相辅相成,根据设置和测定的压力对流量和流速进行控制,随着压力传感器和流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压力传感器也会向安全可靠、及时响应、控制精确的方向发展。
呼吸模式从容量控制和压力控制模式基础上兼顾病人的舒适性,减小人机对抗,便于病人恢复,未来的呼吸机的功能将更加完善,通气模式也会不断发展,会有针对临床问题的新的技术出现。
这个世界的父母都有着同一个愿望。就是当他们的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学业事业都成功,这我是十分理解的。但,作为孩子,我也是需要呼吸的。
昨天看的《小孩不笨2》真是让我非常感动,看完后我又仔细想了想,发觉自己真的好有罪恶感,但是同时也感到父母带给我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还记得当学谦的父母陪着他们兄弟俩读书的时候,那种焦虑、烦躁也一拥而上。当知道了他们的.考试成绩后,便骂孩子。可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没有表扬过孩子,重视他们的优点。事实上,我的父母也差不多,只是不骂我,不打我而已。他们经常因为我的成绩而眉头紧锁,不敢当面说我,怕会伤害我的自尊,可他们也从来没有夸过我,每天在耳边听到最多的就是“懒都懒死了!”“自觉啊你要!”“有没有在学习啊?”我想,他们对我,还真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把。我理解他们,即使有时候我对他们发火,那也只是不经意间的,我没因为这些而讨厌他们。当他们逼着我去学英语、科学,在网上看的都是试卷、讲课视频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会簌簌落下。我从没有认真的玩过一次游戏,从来没有。我甚至连一些完整的电视剧也没看过。家中堆积的书,我倒是翻过几遍,但更多的时间,我都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度过。我承认,我虽然懒,不自觉,但在我学习的时候是很勤奋的,至少在学校。也许,在学校有老师会鼓励我,才让我有学习的动力吧。
他们总给我定目标,并且是我能力外的目标。我从没觉得压力这么大过,但,我明白,我是一个学生。我是一个孩子。我是他们希望的来源。
是的,我的压力大,我渴望他们能让我呼吸。可是,我还是觉得这样会对不住父母。他们辛辛苦苦将我拉扯大,我带给他们的却尽是不如意。回头想想,我也从没夸过他们,这就是让我感到罪恶的。因此,我想,他们也需要呼吸。
每一篇小说,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网络,一个给予寂寞的人一个发展的平台!试问下,一个人的知己,男朋友都在身边,是否会对着这个虚伪的载体依依不舍?
会的,正是因为知己,朋友不在身边所以每天会对着手机发呆,期盼朋友上Q,诉说心里话,将心里的孤寂发泻出来。
晚上,睡在床上,聊的起劲时,手机一声“滴,滴关机”声结束了他们之间所有的话语,抱怨声从心里传到嘴边直至传达出来。
异地的情侣又何尝不是呢?校园里看到一对对情侣嘻嘻哈哈的吵闹声吵醒了正在操场熟睡的她,他醒了,悲愤的看得这对情侣,眼神失望,想起异地的他,一连串的`符号出现在她的脑海,是空虚还是思念。
爱是让人无法呼吸的东西,当很累时,见不到他,无法拥抱,只能默默的承受这份累,这种煎熬谁都可以体会!
爱,是让人无法呼吸的东西,缺少了爱,生命将不完整!
异地的情侣在尝试彼此分离痛苦时,每晚还得倾听电话那头传来的呼吸声,是压抑的痛还是捉摸不透的痛!随之…
当异地爱情背叛时,双方的压抑更沉重,思念达到极限时,却要选择永远的分离!
【关键词】呼吸内镜;呼吸内科诊疗;荧光支气管镜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62-01
呼吸内科是对病人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科室,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诊疗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呼吸内科的现实需要,提高呼吸内科的诊疗手段是当前呼吸内科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呼吸内科的传统诊疗方式主要存在着诊疗时间过长,诊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支气管镜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具有很大的贡献。
1 呼吸内镜技术概述
呼吸内镜技术能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能通过微创技术来治疗病人。呼吸内镜技术是一种以内窥镜为基础的诊疗技术,内窥镜是一种可以送入人体腔道内的窥镜,它可以使医生非常直观的观察病人检查的部位。呼吸内镜以支气管镜、胸腔镜和纵隔镜为代表,其中支气管镜最早被提出是在1897年,当时德国科学家Killian报导了利用直径8mm,长度为25cm的食道镜取出骨性异物,从此开启了支气管镜的发展历史。在支气管镜发展的100多年来,从最初的硬质支气管镜发展到纤维支气管镜再到现如今的电子显微镜为气道疾病诊疗带来了极大的变化[1]。胸腔镜是1910年由瑞典内科教授Jacobaeus首次提出的,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胸部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纵隔镜则是在1959年由瑞典医生Carlens首次提出,用于上纵隔检查和活检,可应用于癌症的分析检查。当前呼吸内镜已经在肺感染、胸外伤、食道气管炎以及肺癌手术前检查等多项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借助于呼吸内镜医生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一个准确、快速、直观的判断,避免患者的病情被延误,解决了传统呼吸内科诊疗技术不能准确判断病人病情的问题。
2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2.1医生要科学使用呼吸内镜作为诊疗的手段
呼吸内镜能够送入人体腔道内,直接观察患者的病变位置,使得医生能够直观准确的了解患者情况,与以往的诊疗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率。虽然呼吸内镜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治疗,但是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医生应当要从患者的病症特点入手,以患者的初步诊疗和呼吸内镜技术的特点作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医生应当加深对呼吸内镜技术的了解,积极分析在呼吸内科中应用呼吸内镜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实现提高呼吸内科诊断效率的目的。
2.2 当前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呼吸内镜主要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确定患者的情况能否采用呼吸内镜技术进行诊疗,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诊疗的具体方向。在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分析,这样就避免了患者遭受较大的病痛,能够有效的提高诊疗的效果。
2.3 在临床中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呼吸内镜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对以下几项加以注意[2]:第一,要保证呼吸内镜诊疗患者在诊疗前6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当诊疗结束后2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女性患者还应当错开月经期。第二,在诊疗过程中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憋气感、异物感,医生应当提前将这种可能性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像医生说明。医生会妥善的处理。第三,在患者诊疗之后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丝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患者也不必恐慌害怕。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过大时则需要医生仔细检查并予以处理。第四,呼吸内镜使用之后注意消毒,由于呼吸内镜其材质特殊、精密度高且结构复杂,因此在患者使用后需要严格的清洗消毒。如果呼吸内镜的消毒不合格很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在对呼吸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
3 呼吸内镜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呼吸内镜以管镜和胸腔镜为核心,可以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极大的便利。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呼吸内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在多学科复合应用的推动下也呈现出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荧光支气管镜技术以及超生支气管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荧光支气管镜技术医生可以利用蓝色激光下患者病灶的荧光性来清晰的觀察患者的情况,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而利用超声支气管镜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气道壁各层组织结构,能够准确的观察出早期侵润型肿瘤的侵犯深度和范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超声支气管镜将是呼吸内镜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对当前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来看,呼吸内镜未来的发展将会以多学科复合的方式为主,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具有极大的意义[3]。
4 小结
呼吸内科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呼吸内镜是呼吸内科诊疗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生通过呼吸内镜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病灶位置有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与传统的呼吸内科诊疗方式相比,呼吸内镜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效率。从当前呼吸内镜的发展前景上看,多学科复合方式将会是呼吸内镜未来发展主要方向。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强.呼吸内镜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1-102.
[2] 陈正贤.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用的一些争论[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前沿版).2012,26(4):53-54.
灰暗的天空下着牛毛般的濛濛细雨,远处不时传来阵阵春雷。这些丝毫没有动摇大家保护虎凤蝶的决心。我们穿着雨衣,一手拿着垃圾袋,一手拿着钳子,浩浩荡荡地向紫金山的一个侧峰进军。
一路上同学们低着头在湿漉漉地石头路上、草丛中、排水沟里寻找着垃圾,我也用那猫头鹰般锐利的眼睛搜索着,在两块铺路石的缝隙间,我看到了一个被雨水泡得发白的烟头,我先用钳子把它从缝里挑了出来,再夹起,另一只手把被雨水沾住的垃圾袋用劲一抖,便把第一个战利品投入袋中。我的眼睛像雷达似的到处搜寻着,一个红白相间巴掌大的东西映入我的眼帘,我立即跑过去,好像怕它逃跑似的`,赶紧用钳子夹住它,原来是一个食品包装袋,我兴奋地说,“终于捡到一个大家伙了”。我又蹦又跳地跑到孔老师面前说:“孔老师,看我找到什么了!”孔老师笑着说:“这个收获挺大的嘛!”。
在途中我看到晁洪岳不顾危险,蹲在又湿又滑的山坡上,用钳子夹住一个垃圾放入垃圾袋中,那严肃的样子好像一个侦探正在把罪证放入证据袋中。家长们也用心地寻找着垃圾,只要一发现就会大声喊:快来,这里有个易拉罐的拉环;那里有个口香糖……听到的同学一窝蜂的跑过去,动作最快的就把战利品收入囊中。路上的行人饶有兴致地看着我们议论道:这些孩子是琅琊路小学的,这么爱护环境,上山来捡垃圾。我们也要爱护南京的母亲山,不要乱扔垃圾。
【关键词】 慢性呼吸道感染;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09-01
呼吸道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胸膜疾病,呼吸道异物以及肺部肿瘤等[1] 。由于呼吸道疾病受患者年龄以及地域等因素影响较多,因此儿童以及北方的发病率更高[2] 。反复呼吸道感染指一年中频繁的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超出正常感染范围[3] 。反复呼吸道感染又由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反复下呼吸道构成,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指反复支气管炎以及反复肺炎。为获得慢性呼吸道感染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联系,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3例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未出现典型鼻部症状的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咽喉炎现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3例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未出现典型鼻部症状的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咽喉炎现象,其中男47例,女36例,年龄6~44岁,平均24.6岁,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咳嗽以及咽痛,伴有不同程度鼻塞流涕,其中31例伴有发热、头疼以及喘息等症状,且程度不同;患者CR胸片報告显示:肺部纹理增多增粗、阴影模糊或呈斑片状,由此可诊断为支气管炎或肺炎。经过抗病毒、抗感染以及抗支原体治疗后,病情治愈或好转后,病情出现反复感染现象,发作次数均≥2次/年。
1.2 方法
慢性鼻炎:口服鼻炎康片,3次/d,2~4片/次,服用6盒为一个疗程,伯克纳鼻喷剂喷鼻,每个鼻孔一次100 μg,2次/d,亦可每个鼻孔一次50 μg,3~4次/d,每日总量低于400 μg,30 d为一疗程,连续使用2~3个疗程。慢性鼻窦炎:除上述治疗外,再给予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拉维酸钾,每次用量均为50~100 mg/(kg?d),均分3次口服,1次/d,7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4个疗程。慢性咽喉炎:口服阿奇霉素片,每日按12 mg/kg顿服,单日不得超过0.5 g,5 d为一疗程,服用1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全部患者复查鼻窦部,显示鼻窦部炎症吸收明显,咽喉部炎症已完全消除,治疗后复发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3 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更为常见,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带来痛苦,由于疾病具有反复性,患者的心理也承受巨大压力。引发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众多,如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免疫力低以及先天性疾病等[5] 。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83例患者的临床分析,同时结合文献,可知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咽喉炎亦是引发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疗时应首先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慢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再给予相应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所有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情均发生反复现象,发作次数均≥2次/年,通过及时以及对症治疗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得到好转,治疗后1年随访期间,20例没有出现反复感染情况,48例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为1次/年,15例反复感染情况仍然≥2次/年,治疗后复发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由此可知,及时治疗并且对症下药对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医生在救治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查处病因,并根据病因对症下药。
综上所述,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同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咽喉炎等)密切相关,积极预防、及时治疗以及降低病原可以抑制下呼吸道感染的侵袭,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黎艳.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检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3,7(3):169-171.
[2] 许娜娜,许素彦,赵文申.ICU下呼吸道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6):754-756.
1、知识目标: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2)说明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完成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实验,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分析和解决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植物的呼吸现象;
(2)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实验;(3)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教学难点
(1)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2)呼吸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1)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建立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模式;
(2)通过讲解法、比较归纳法、提问法和习题巩固法讲述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及意义等。组织学生参与分析,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准备: 提前准备: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
1.提前2天浸泡种子,用于观察植物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
2.提前一天做“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的演示实验,用于课堂教学时演示使用;
4.教师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如烧杯、玻璃瓶、种子等)。
(二)药品试剂的准备
1.石灰水(学生操作配制:在一个大烧杯里注入500mL清水,加入1g生石灰(CaO),搅拌均匀。待石灰沉淀后,倒出上面澄清的石灰水,用滤纸过滤。将澄清的石灰水放入试剂瓶中密封待用。)
2.酚酞试纸(取1??5g酚酞溶解于100mL质量分数为90%的酒精里,制成酚酞试液。将滤纸条浸入试液中,取出后晾干,制成的酚酞试纸可用于鉴定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演示实验→ 问题讨论→ 归纳、总结→习题设计及训练
1、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开始,我会创设情境:请同学们把嘴闭上,把鼻子捏紧,让大家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肯定会说:上不来气儿。或很难受。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会说:这说明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这时我会进一步设疑:那么,植物是否也会如此呢? 引出植物的呼吸作用。
接着我会以“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动物的呼吸作用一样吗?”为主线,层层递进,步步设疑,进一步提出问题:进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讲授新课:
(一)、呼吸作用产生水
(1)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中都有什么成分呢?(二氧化碳、水)怎样来验证是否有水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如往玻璃器皿上吹气,往窗户上哈气、往眼镜上吹气等等。并观察。描述现象: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
接着就要让学生思考:植物呼出的气体中是否也有水分呢?
引导学生仔细对比观察实验中的甲、乙两瓶内壁;或联想到家中装蔬菜、水果的塑料袋内壁等。
得出结论:植物也和动物一样,呼出水蒸气。
设计意图:这样利用一个直观,简便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加深呼吸作用产物有水的印象。
(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得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水的结论后再针对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展开探究。
提问设疑:动物在呼吸时还产生什么气体?(二氧化碳)怎样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呢?
演示实验一: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1、让学生利用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缓缓吹气。观察现象。(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澄清的石灰水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如何证明种子呼吸释放的气体与动物呼吸一样?(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出示第二套演示装置: 瓶中装有萌发的黄豆种子。
一名学生操作:去除棉球,将U型管的末端插入澄清石灰水,向漏斗内注入清水。其他人观察现象。
观察后分析:萌发的种子也能产生二氧化碳。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活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澄清石灰水能检验二氧化碳的特性”建立感性认识。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现有条件完成实验。
(三)、呼吸作用吸入氧
提问设疑:动物在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和水,会吸入什么气体?(氧气)氧气有什么特性?(氧气可以助燃。)植物与动物一样吗?怎样来验证?我们就根据氧气的这一特性来检验。
演示实验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教师利用准备好的实验装置,找一位同学协助,将燃烧的蜡烛分别伸入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和装有等量萌发的黄豆种子的瓶中。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演示实验中煮熟种子的作用是什么?(作为对照)
2.为什么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有利于实验正常进行)
3.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乙瓶(不熄灭)甲瓶中(蜡烛熄灭)。
分析现象:小木条在甲瓶熄灭是因为瓶中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结论:活的种子吸收氧气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也和动物一样,需要吸收氧气。
(四)呼吸作用需要有机物:
通过上两个实验我们知道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和水,那么二氧化碳和水来自何处?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来自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因此,有机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设计意图:锻炼学习学生推理、归纳、总结能力。
(五)、呼吸作用释放能量:通过 植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时,其中贮存的能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三: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教师出示前一天准备好的实验装置:甲、乙两暖水瓶中放入等量的黄豆种子,其中,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是煮熟的种子,瓶口用棉花密封后,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公布初始温度。
学生读取甲、乙两瓶的温度,与初始温度相对比,发现甲瓶温度明显上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活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其中的能量,一部分转化成热能。
学生讨论:
1.煮熟种子为什么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种子没有生命,不再进行生命活动,因而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此实验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较难理解的能量问题得以突破。将学生的理性认识感性化,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六)、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在此三个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学生明确了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呼吸作用的意义: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进一步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知。
(七)、组织技能训练:掌握了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让学生通过练习,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关注现实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最后
(八)、布置课外探究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为下一节的学习做准备,打基础。
植物体的根、茎、叶、花和果实都能作为实验材料,请同学们从教师给出的材料和仪器中任选,也可以自己准备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时,可参照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实验方案要科学,实验步骤要便于操作,实验现象要便于观察和记录。(实验材料由教师提供,实验设计和操作由学生课外进行。如有疑问可以询问老师。)
六、教学反思: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地相信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单选题:
1、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发绀呼吸困难明显,经治疗后疗效欠佳,呼吸浅慢、暂停与神志欠清,须使 用呼吸机。下列哪项不是其使用的目的(C)
A、纠正低氧血症
B、增加通气量、扩张肺泡
C、纠正休克
D、减慢呼吸频率
E、减少呼吸功耗
2、诊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有意义的肺功能检查结果是(B)
A、肺总量增加
B、残气量/肺总量增加
C、时间肺活量减低
D、最大通气量减少
E、小气道功能-流速-容量曲线改变
3、.男,62岁,常夜间发作哮喘,伴频繁咳嗽,咳泡沫痰,有时带血丝,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患者为下列哪种疾病所致哮喘的可能性最大(C)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心源性哮喘
D、肺癌
E、过敏性肺炎
4、男性18岁,阵发性晨间咳嗽3周,偶胸闷、憋气,查体双肺偶闻哮鸣音,追问病史患者2个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闻刺激性气味引起咳嗽,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值(D)
A、胸部X线片
B、运动肺功能测定
C、常规肺功能
D、支气管高反应性测定
E、过敏原皮肤敏感试验
5、男性,37岁。3天前受凉后突发寒战、高热、咳嗽、咳少许黄痰。今日病情加重,出现气促、烦躁、四肢湿冷、唇指发绀。体检:右肺呼吸音减弱,心率120次/分,血压80/60mmHg。最可能的诊断是(A)
A、重症肺炎
B、肺梗死
C、真菌性肺炎
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E、张力性气胸
6、关于休克性肺炎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C)
A、抗休克治疗
B、控制感染
C、慎用糖皮质激素
D、防止心肾功能不全
E、重症监护和支持治疗
7、院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首选治疗是(A)
A、青霉素
B、耐青霉素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C、广谱半合成青霉素
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E、氨基糖苷类
8、经检查痰菌阳性,确诊为肺结核,在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结果报告之前化学治疗方案拟定应主要参考(E)
A、中毒症状
B、病变范围
C、病变的组织破坏程度
D、痰菌量
E、既往治疗史
9、成人肺结核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D)
A、低热、咳嗽、盗汗、乏力
B、血沉增快
C、胸片有渗出阴影
D、痰涂片检查结核菌阳性
E、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A、通气功能减低
B、肺内分流、V/Q比例失调
C、弥散功能障碍
D、耗氧量增加
E、支气管痉挛
10、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为(A)
1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出现顽固低氧血症为(B)
一、判断题:
1、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大量脓臭痰及呼吸困难。(F)
二、填空题:
1、结核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三、简答题:
1、临床上引起肺心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关键词】慢性呼吸道感染;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104-01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儿科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患儿年龄越小其发病率越高,近些年来,患儿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患儿1年内超过7次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即可确定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本文在结合患儿各项检查结果及病因的基础上,结合主要临床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表现作为临床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40例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其中,女14例,男26例,年龄8个月~8岁(平均年龄4.7岁)。所有患儿在住院时均不同程度出现咳嗽、咽痛,16例患儿伴有发热、头痛症状。经胸片检查均呈不同程度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或斑片状阴影,经抗感染、抗病毒、抗支原体治愈出院后,病情反复。
1.2方法
对40例患儿行血常规检查,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检测、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检查。针对不同患儿病史、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对可能存在基础疾病患儿行肺功能、X线胸片、胸部CT、心脏彩超、纤维支气管镜、消化道造影等检查。经鼻部CT平扫检查后,得知鼻黏膜增厚7例、上颌窦炎3例,咽喉炎24例,筛窦炎6例。给予慢性咽喉炎患儿静脉输注静脉输液阿奇霉素注射液,每次10mg/kg·d,依据患儿自身病情缓解程度适当调整为3~5d。给予慢性鼻炎患儿鼻炎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14d~28d为1疗程。
2.结果
2.1血微量元素检查
微量元素缺乏6例,其中锌元素缺乏3例、铁元素缺乏1例,钙元素缺乏2例,其他微量元素均正常。
2.2免疫功能检查
免疫功能缺陷10例,其中体液免疫功能缺陷4例、IgG偏低2例、IgA偏低1例、IgM偏低1例,细胞免疫缺陷2例。
3.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中,又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病情发展更快、病情更为严重,在给患儿造成痛苦的同时,也易伴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有许多,例如患儿体内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免疫功能低下、自身特异性体质等[1]。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的诱发患儿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可分析为,鉴于鼻位于呼吸道开口,对空气有不同处理功能,气管、支气管所接受的空气是经调解的、过滤的、温湿的空气,因此就会对患儿下呼吸道有一定保护功能,一旦鼻黏膜伴发炎症,温度、湿度调解出现减弱,支气管接受了没有经调解空气,便失去了对气道的保护;一旦患儿发生鼻黏膜炎症时,鼻纤毛清除异物功能减弱,气道防御功能变差,引发气道炎症;慢性鼻炎、鼻窦炎皆可能引发鼻后滴漏,直接刺激咽部支气管或分泌物中细菌下行引起;变态反应引发气道高敏反应状态。现阶段,临床一致认为,鼻窦部冠状CT扫描是诊断鼻炎与辨别解剖变异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技术。
要确保患儿免疫系统功能的完整,就要保持营养上的支持,一旦某种营养素缺乏,便有可能导致与之相应的免疫缺陷。免疫活性细胞对营养供给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亚临床缺乏也可能会引发损害。小儿慢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患儿常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在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时,其发生比例会更高。
既往研究显示,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患儿,其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普遍较为低下,如皮肤黏膜屏障功能、白细胞吞噬功能、补体功能和IgG、IgM 、 IgA均偏低,细胞免疫功能也是如此。因为蛋白质的缺乏,可使得淋巴器官出现较为明显变化,如胸腺萎缩、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以及T细胞亚群发生变化,最先辅助T淋巴细胞的受到影响,接下来会影响B淋巴细胞对抗原产生的抗体免疫应答。
维生素A缺乏会造成患儿黏膜屏障功能遭受侵害,呼吸道黏膜完整性破坏[2]。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的纤毛消失,并发生鳞状上皮化生,腺体细胞功能不完整,坏死脱落细胞阻塞管腔,局部免疫功能减弱;维生素A缺乏常伴IT-2缺陷,影响IgA水平偏低。研究证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病情发展程度和维生素A的缺乏程度呈明显关联[3]。如上述所言,营养素缺乏会可能使反复呼吸道感染因免疫功能损害而发生,但免疫功能低下者也并不是全部因营养不良引发。免疫功能低下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国内外临床研究的结论并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细胞免疫缺陷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因,也有的学者认为体液免疫低下是重要因素[4]。当前,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和IgU亚群缺陷的临床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重视。
本研究对患儿实施免疫功能测定,得知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均显著提升,CD3明显减少,CD8升高,CD4/CD8比值降低,C3、C4、IgA 、IgG正常、IGM升高,这表示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体液免疫功能正常。临床分析认为,SIL-2R水平增高,抑制T细胞功能,使得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CD4下降,IL-2生成减少。所有患儿在经过各自治疗后,CT复查鼻窦部显示炎症明显吸收,炎症消失。本研究结果和国内外其他临床文献的报道基本一致[5]。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并非对临床患儿的独立性诊断,关于病因的诊断一直都较为困难,尤其是对部分暂时还没有条件进行细化诊断的医院与单位而言更是如此。慢性咳嗽,是儿科门诊常遇的儿童症状,其诊断标准与慢性呼吸道感染不同,但病因及发病机理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与成人不同,儿童更易患慢性呼吸道感染,这是由于儿童气道黏膜更为柔润、血管丰富,一旦发生感染更易蔓延,形成慢性感染;儿童支气管相比成人更为狭小,发生鼻塞时更易引发炎症扩散。引发小儿慢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隐匿性哮喘等,相比于成人,儿童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这也是临床儿科医师更需要重点关注的。
综上所述,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因素主要有患儿营养不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不完整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原因都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机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是主要的临床发病机制。临床除了在考虑致病微生物的因素外,还应找出致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病变,也应注意患儿的过敏因素及气道高反应性。积极预防、及时治疗、降低病原能够更好地抑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黄晓文,唐讯波.83例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4(28):186-187.
[2]张云.小儿慢性咳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0):1915-1916.
[3]王新华,葛洋新.微量元素锌与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25):54-55.
[4]宁慧雪.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8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