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目录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课文目录(精选8篇)

语文课文目录 篇1

四年级 上册

1、观潮赵宗成、朱明元(《喜看今日钱塘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杨逸畴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13、白鹅

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

17、长城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巴金萧红苏轼(宋)陆游(宋)叶圣陶法布尔法国王尔德英国埃林.彼林保加利亚新美南吉孙幼军译吕丽娜丰子恺朝叶.诺索夫俄国老舍老舍李白(唐)王维(唐)刘章竹林亚米契斯意大利丹.克拉克美国陈沚肖复兴汪晓洁路甬祥蒋豫浙徐星许龙

选读课文:

1、延安,我把你追寻祁念曾

2、五彩池杨其力

3、小青石

4、麻雀屠格涅夫俄国

5、迷人的张家界

6、一个苹果

7、真实的高度

8、人造发光植物王一川

1、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蝙蝠和雷达

12、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 人类的老师

13、夜莺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20、花的勇气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下册

李白(唐)刘禹锡(唐)白居易(唐)陈淼 叶圣陶 碧野

新凤霞 李雪峰 姜桂华

伯罗蒙塞尔美国管桦雷利高洪波吴玉楼

琳达.里弗斯美国 杏林子冯骥才陈醉云

卡尔.恰皮克捷克四年级

乡村四月翁卷(宋)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宋)渔歌子张志和(唐)

24、麦哨陈益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王树槐

29、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选读课文

1、趵突泉

2、小珊迪

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4、黄继光

5、生命的药方

6、可爱的草塘

7、到期归还

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1、窃读记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走遍天下书为侣

4、我的“长生果”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长相思

6、梅花魂

7、桂花雨

8、小桥流水人家

9、鲸

10、松鼠

11、新型玻璃五年级《藏族民间故事选》 老舍

迪安.斯坦雷英国 张晓天胡建国刘国林王江丽 上册

林海音张钫

尤安.艾肯英国叶文铃王安石(宋)纳兰性德(清)陈慧瑛琦君谢冰莹布封法国

12、假如没有灰尘周元桂

13、钓鱼的启示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伊尔莎.斯奇培尔利 美国黄嘉琬、黄后楼译

15、落花生计地山

16、珍珠鸟冯骥才

有趣的汉字阅读材料

1、字谜七则

2、有趣的谐音

3、仓颉造字

4、“册”“典”“删”的来历 我爱你,汉字阅读材料

1、汉字的演变

2、甲骨文的发现

3、一点值万金

4、街头错别字

5、赞汉字

6、书法作品赏析

7、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8、慈母情深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0、学会看病

21、圆明园的毁灭

22、狼牙山五壮士

23、难忘的一课

24、最后一分钟

25、七律.长征

26、开国大典

27、青山处处埋忠骨干

28、毛主席在花山

选读课文

1、黄果树听瀑

2、斗笠

3、太空“清洁工”

4、鞋匠的儿子

5、剥豆

6、你一定会听见的7、木笛

8、百泉村(四章)梁晓声

巴德.舒尔伯格 毕淑敏 沈重 李小雨 毛泽东 晓年 翟志刚 王宜振 朱建群 林清玄 桂文亚 赵恺 金波

五年级下册

1、草原老舍

2、丝绸之路段万翰等编著《世界五千年》

3、白杨袁英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张建魁《触摸风火山》

青藏铁路网《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日积月累 古诗二首

浪淘沙凉州词

5、古诗三首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 村居

6、冬阳.童年.骆驼队

7、祖父的园子

8、童年的发现

9、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10、杨氏之子

11、晏子使楚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14、再见了,亲人

15、金色的鱼钩

16、桥

17、梦想的力量

18、将相和

19、草船借箭20、景阳岗

21、猴王出世

22、刘禹锡(唐)王之涣(唐)吕岩(唐)杨万里(宋)辛弃疾(宋)林海音

萧红《呼兰河传》 费奥多罗夫俄国

高洪波 张继楼

刘义庆《世说新语》 《晏子春秋》 伋晓晶改编

马季、郭启儒合说相声《打电话》 谈歌 江非

语文课文目录 篇2

4、讲读掘内含。

韩愈在《师说》中有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 要传道, 要授业, 要解惑, 都必须运用语言这个交际工具, 也就是说, 必须要“讲”。韩愈又说:“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可见古人教学是很讲究“读”的。自古以来, 讲读法是语文教学中通常运用的方法, 但是绝不可以理解为形式主义上的读读讲讲, 而应在提示深刻内含的地方精讲、深读。如教学《背影》时, 教学应重点精读精讲父亲穿过铁道去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形象特征, 领会本文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从而让学生理解父子之间那种骨肉至情。只有精讲深读, 才能体会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 才能挖掘其精神内含。

5、朗读增情感。作者的神思妙笔,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 才能体味得到。成功的朗读训练, 重在帮助理解课文含意, 激起情感的共鸣, 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 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 那种"把自己放进去"

根据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现代文阅读的分值越来越重, 占总分的30%~40%。这部分试题能否正确解答, 将严重影响整套试卷得分的高低。从实际考试情况来看, 学生得分率普遍只有60%左右。

中考阅读复习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 才能使学生准确答题, 拿到高分呢?笔者在实践中, 采取“发现问题, 明确考点, 分项突破”的十二字方针, 突出针对性, 注重实效性, 有效提高了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和答题得分率。

第一、会诊学生, 发现问题。通过对历次语文试卷的仔细分析, 笔者发现学生阅读中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 文体基础知识欠缺, 常常张冠李戴。 (2) 审题不准不全, 答非所问。 (3) 扣点意识不强, 遗漏要点。 (4) 整体把握能力欠佳。 (5) 答题时脱离文章主旨和具体语境, 作架空分析。 (6) 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简明、缺乏文采。

究其原因, 主要是中考现代文阅读都是课外的, 多为开放性试题, 学生没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第二、深研考纲, 明确考点。近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要求主要有: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 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4) 把握文章基本意思,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5)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 初步领悟文学作品内涵;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有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些要求, 涵盖了语文文体知识、词句理解、信息提取、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考点, 意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三、抓住考点, 分项突破。1、文体训练, 巩固文体知识。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 (记叙文又可细化为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叙事散文类、小说类、说理散文类) , 分别从教材中选取一两篇典范文章, 帮助学生梳理文体知识, 形成文体知识网络。如:

记叙文:

记人叙事类——杨绛《老王》

(事件概括+人物分析+描写作用+主旨探究+联系实际)

写景状物类——朱自清《春》、冯骥才《珍珠鸟》

(景、物描写+景、物特点+主旨探究+联系实际)

叙事散文类——莫怀戚《散步》

(事件概括+人物分析+描写作用+主旨探究+联系实际)

小说类——《我的叔叔于勒》

(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探究)

说理散文类——张晓风《行道树》、冰心《谈生命》

(形象描写+特征分析+寓意理解+主旨探究)

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故宫博物院》

(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语言+拓展延伸)

的朗读, 学生就是朱自清一样!通过朗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所描写的美的景、美的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其它的感觉, 使其受到一次人格美、人性美的感染和熏陶, 从而体会文学作品以情感人的文学功能。

6、精读撷精髓。“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 方见髓。”这句话表明从细从深的阅读才能领悟文章的精髓。所以老师对一些名篇佳作或重要语段常常要求精读。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有其重点和精髓, 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重视揭示给学生的。这些重点, 精髓就是每篇文章的“眼”, 只有通过精读, 才能凸现。如《落花生》中父亲和我的对话揭示的是文章的精髓和

议论文——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中 (论—事理点:论证方法) 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事实考在体知识、答题技巧此基础上, 整理成册还可把常, 印制常涉及、分发给到的文现2学生, 、考点训练并督促学生, 把握掌握。答题方法。弄清各代法考点, 逐项进行指导和训练在考题中的表现形式, 。指导必须到位解题的思路和方, 文方实法效力。求具有可操作性;训练不求多, 只求◇阅比如练。浏览文, 章后整体, 思考文章把握文意, 的主要内容可加强速读、结玉训谭晓读读后眼构层次、离文章作者写, 用脑回作意图、顾写、作手法等梳理、概括。等整养成复体把握又的比习如惯,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习主旨可通、联系修辞手法过抓关键语句、扣具体语境和看文中的位、置来理解结合文章策再比如其表层含义和, 深层含义归纳提炼要。点, 可用找出文中略能表达主要观点、思想内容的核心语句的摘

抄法;可用选取文中关键词语形成概括句的摘要法;也可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的归纳法。

3、审题训练, 明确答题要求。考试中由于时间有限, 有的学生因急于答题而忽略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 白白丢掉了不少分。因此审题训练尤为重要。

那么, 怎样审题呢?要咬文嚼字, 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者意图;看有几个要求;根据分值推出有几个答题要点;在文中哪些区域去找寻或归纳答案;答题时是用原文或是用自己的话;是归纳概括或是具体描绘。这些方面在题目中都有暗示或明确指出了的。

通过训练, 要使学生明白:题干显示了命题意图, 提示了答题范围, 规定了答题角度, 提供了答题思路, 隐含了答题信息, 体现了答题规律。

4、语言训练, 规范答题表述。

现代文阅读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一般是读写结合, 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 因此, 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 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但直接摘抄的很少, 更多的是筛选整合信息, 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述出来。

答题的语言要做到: (1) 简明、顺畅、准确; (2) 条理清晰, 尽量分点回答; (3) 表达富于美感和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答题语言不能过于简省, 三言两语, 甚至几个词就答完题, 会给人造成表意不完整、轻率答题之感。答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或一段话。

“眼”, 只有抓住这些部分进行精读, 才能撷得出, 抓得住。

7、背诵巧点睛。

要求学生背诵文章的部分、章节, 应选取文章眼睛部分。一般选取含有哲理、含有深刻含义或起画龙点睛作用的部分。背诵的一定要落实到位, 达到人人过关, 如:古诗、名言、成语等就必须常写常听等, 为了节省时间, 可让学生间互听、互批, 及时改错。

从上述几种读法看, 读是解读和破译语文知识的密码, 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钥匙。善教者, 就应将这把钥匙交给学生, 从读中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大门,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

品读课文 品味语文 篇3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提高语文素养很好的途径和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語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朗读训练的重点是培养语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去年在重庆师大参加培训学习的时候,蒙教授和游教授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品出文字的味道,读出文字的感觉,读出语文味儿。以往的语文课上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少。前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笔者能真切地实践,深深感受到了语文的韵味。

5月3日上午第一节课,本该上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1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笔者原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结束这篇课文。因为上周举办了四天运动会,接连放3天“五一”假,学生还没有回味过来。临进教室的时候,笔者改变了主意。

一上课,笔者就安排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一遍,希望学生们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乡下人家的美;读完课文后再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遍,读出喜爱之情。接着,笔者就在黑板上出示:“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能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的方式体现出来吗·”笔者的目的是提示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借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首先,让喜欢课文第一部分的学生举手。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有好几个学生举手了。八天前的第一课时,这个部分没有一个学生喜欢。看来通过读书,学生喜欢上了这个部分。

笔者点了吴同学起来读,她读得很不错。

“说说你喜欢这段的理由·”笔者问。

“因为它写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

笔者追问:“哪一点儿独特·”

她沉思了一下:“有特别的装饰味道。”

笔者就引导学生在书中将“装饰”一词做个标记,并查查字典或资料理解词义。很快,学生就明白了“装饰”的意思,并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说了两个近义词:“装点”、“装扮”。笔者引导学生看教室的窗花、女孩子头上的发饰,回想逢年过节家门前的灯笼、春联等,这些都是“装饰”。这样,学生就理解了“装饰”的含义了。

接着,让大家齐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让学生去理解这句话中“别有风趣”一词的含义。学生们一下懵住了。笔者自己范读这个段落,让大家边听边思考。当笔者声情并茂地读完,马上就有学生举手,他说:“房前的瓜架就是一种独特的装饰,这就是别有风趣。”其他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笔者让大家读第二句:“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第一遍读得很平淡,笔者就示范读,要求学生重点读出“花儿落了”,“青的、红的”,“长长的”,“绿绿的”这几个词。特别是“长长的”要读得缓慢,读出藤的细长,读出那种缠绕。“绿绿的”要读得稍重、稍快一点儿,表现出一种惊喜。学生试读,效果不错。练过几次,让大家闭上眼睛,有感觉地背诵,想象画面。

照这个方法,再读第三句话:“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其他学生评一评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之后笔者点拨,家乡可爱的地方很多,作者通过比较,让人们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笔者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感受。

最后,要求大家用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并齐读课文。

不知不觉,该下课了,笔者就问:“这节大家学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说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还有的说学会了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课文。笔者总结:“读书就应该这么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学生们不由得点了点头,随即又开始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语文课文目录 篇4

第一组 山中访友(李汉荣)

2* 山雨(赵丽宏)草虫的村落(郭枫)

4* 索溪峪的“野”(曹敬庄)

第二组

詹天佑 怀念母亲(季羡林)

7* 彩色的翅膀

8* 中华少年(李少白)

第三组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许申高)唯一的听众(落雪)

12* 用心灵去倾听(顾周皓)

第四组

只有一个地球

14* 鹿和狼的故事(胡堪平)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西雅图)

16* 青山不老(梁衡)

第五组 少年闰土(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

19* 一面(阿累)

20* 有的人(臧克家)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

诗经·采薇(节选)(《诗经》)

春夜喜雨(杜甫)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天净沙·秋(白朴)

太阳的话(艾青)

白桦(叶赛宁)

与诗同行

我们去看海(金波)

致老鼠(阎妮)

爸爸的鼾声

给诗加“腰”

诗中的“秋”(桂文亚)

第七组 老人与海鸥(邓启耀)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斯克列比茨基)最后一头战象(沈石溪)

24* 金色的脚印(椋鸠十)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伯牙绝弦

月光曲

27* 蒙娜丽莎之约(王克难)

语文课文目录 篇5

必修3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祝福................................................鲁

迅 3. *老人与海..........................................海明威

第二单元

4.蜀道难.............................................李白 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6.琵琶行

并序..........................................白居易 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9.劝学.............................................《荀子》 10.*过秦论............................................贾

谊 11.*师说..............................................韩

第四单元

12.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 13.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讨论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

《红楼梦》 《高老头》

必修4 第一单元

1.窦娥冤...............................................关汉卿 2.雷雨.................................................曹 禺 3.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第二单元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鲁 迅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 10.*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 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

信条......................................................富尔格姆

第四单元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2.苏武传.................................................班 固 13.张衡传.................................................范 晔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辩论 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

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附录

中华文化精神

必修5 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3.*边城...............................................沈从文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5.滕王阁序.............................................王 勃 6. *逍遥游..........................................庄 周 7.*陈情表..........................................李 密

第三单元

8.咬文嚼字...........................................朱光潜 9.说“木叶”.......................................林 庚 10.*谈中国诗.........................................钱钟书

第四单元

11.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12.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 13.*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表达交流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访谈 梳理探究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部编版 篇6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四时田园杂兴

清平乐·村居

2.乡下人家

3.天窗

4※.三月桃花水

口语交际:转述

习作:我的乐园

语文园地一

试卷练习题

第二单元

5.琥珀

素材

6.飞向蓝天的恐龙

素材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素材

8※.千年梦圆在今朝

素材

口语交际:说新闻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试卷练习题

第三单元

素材

9.短诗三首

素材

繁星(七一)

繁星(一三一)

繁星(一五九)

10.绿

素材

11.白桦

素材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素材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素材

语文园地三

素材

试卷练习题

第四单元

13.猫

14.母鸡

15.白鹅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语文园地四

试卷练习题

第五单元

16.海上日出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习作例文:

颐和园

七月的天山

习作:游

语文园地五

试卷练习题

第六单元

18.小英雄雨来

19※.我们家的男子汉

20※.芦花鞋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习作:我学会了

语文园地六

试卷练习题

第七单元

21.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22.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24※.黄继光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习作:我的“自画像”

语文园地七

试卷练习题

第八单元

25.宝葫芦的秘密

26.巨人的花园

27※.海的女儿

习作:故事新编

语文园地八

试卷练习题

总复习

如何抓住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时,往往要求学生快速的抓住其中的重点词句,这样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小学语文课文的知识,那有哪些方法能帮助学生抓住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呢?

1、联系词义入情。

抓住一个或一连串的词,通过解析词义达到读得入情入境。

例:“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人教版第八册《鱼游到了纸上》)朗读时先标出重音符号,这样孩子就注意了“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几个词,再来朗读时,学生就容易将青年观察金鱼的入神着迷读出来了。

2、拆字形品意蕴。

语文课文的语言美探析 篇7

1. 洗练美。

语文课文的作者都具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十分重视炼字、炼句, 使文章语言具有用词准确、生动, 以一当十, 言简意赅的洗练美。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长沙》的“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竞”字使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跃然纸上;“谁主沉浮?”一个“主”字又把英豪扭转乾坤的浩大气魄, 推动历史的使命感, 必获全胜的巨大信心, 尽囊其中。就是在写景状物、记人叙事、因事说理的文章中, 也同样能感受到语言的洗练美, 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劈头就说: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六个动词乍看都很平常, 但仔细研读就会感到它们是何等言简意赅, 何等凝练厚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仔细揣摩品味,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领悟文章语言的洗练美。

2. 音乐美。

作家写诗作文炼字、炼句除考虑意义外, 还考虑声音, 也就是说是从意义和声音两个方面进行锤炼的, 意义的锤炼, 要求寓繁于简, 寓静于动, 寓抽象于具体等;声音的锤炼, 则要求音节整齐匀称, 声调平仄相调, 韵脚和谐自然, 以及双声、叠韵、叠音的运用自然巧妙等。因为课文作者讲究声音的锤炼, 所以课文大都具有动人心弦的音乐美。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全诗随标题押“ou”韵, 每节后两行都以“头”字为韵脚, 构成“在这 (外) 头……在那 (里) 头”的四次反复。与四节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 更显得全诗低回掩抑, 如怨如诉, 就像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思乡曲”呈现出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3. 色彩美。

首先是语言的感情色彩。鲁迅《祝福》中叙述了祥林嫂的惨死之后, 结尾写了“我听到祝福的爆竹声响”时的感受: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 也懒散而且舒适, 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 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 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 都醉醺醺的在天空中蹒跚, 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在这里, 圣众的得意, 鲁镇人的幸福强化着祥林嫂惨死的悲哀和凄凉。“我”的舒适和疑虑的一扫而空, 则是反语。全文以谐调的褒义色彩的用语, 表达的都是恰恰相反的“我”那无可奈何的复杂的悲愤情绪。其次是语言的自然色彩, 即语言符号所代表的自然事物的属性本身, 如青、红、黄、绿、黑、白等, 这些色彩恰当搭配, 就构成一幅特有的形象画面。例如冰心笔下的“三百多种”日本樱花:

山樱和吉野樱不像桃花那样地白中透红, 也不像梨花那样地白中透绿, 它是莲灰色的。八重樱就丰满红润一些, 近乎北京城里春天的海棠。此外还有浅黄色的郁金樱, 花、枝低垂的枝垂樱, “春分”时节最早开花的彼岸樱, 花瓣多到三百余片的菊樱……

本来此处只写了莲灰、红润、浅黄三色, 但它却加了“不像”“也不像”, 拿“白中透红”“白中透绿”来作对比, 就更显得“争妍斗艳”。所选花色全是淡而不浓, 就使色彩协调, 艳中有雅。语言的自然色彩再现的自然事物之美, 令人倾倒。

4、朴素美。

利用课文教好语文 篇8

这两段对话各有特点:前一层对话重点关注了提示语的位置变化,有的在具体对话内容的后面,有的在内容的中间,且提示语中有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后一层对话重点关注了提示语省略后的语言表达,简洁精练且符合当时双方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后的兴奋、激动。这样的语言描写与学生之前习作中大量涌现的“某某说:……”单调性语言表达形成鲜明对照。为此,凭借课文有效开展语言生动表达中体会人物特点的描写训练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逐层开展,第一层首先请同学自读自悟,从人物对话中读懂些什么?大部分同学都关注了人物特点的体会。我适时抛出话题:这儿人物对话就是语言描写,同学们通过人物语言很快就感受了人物特点,大家有没有留心这部分语言描写和我们平常习作中人物语言表达的不同呢?(将内容层面的“知道写什么”引向表达层面的“明白怎么写”。)“老师,我看出了这里提示语的位置跟我们之前习作不同,有的在中间、有的在后面。”“老师,我还知道在提示语中有人物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同学们真会留心,找得太准了!”相机出示文中“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如果去掉【“是啊,杏花开了。”说着,】后半部分【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这处的标点符号应该发生什么变化?“老师,【习惯地问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可是文中为什么没用冒号而用了逗号呢?”“因为前面已经写了竺可桢爷爷的话,后面的话是接着他的前半部分内容继续的,所以不能用冒号。如果用了冒号则表示刚开始说话,这里用逗号是表示前面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为什么不把前后两部分内容放在一起写呢?”“放在一起的话,竺可桢爷爷的话也太长了点儿,怕孩子听不清楚或听不懂吧!”“也许竺可桢爷爷说这段话时不是一下子说出来的,有可能说完了前半部分,想了会儿才说后半部分的吧。”“原来当一个人说一段较长的话需要思考停顿时,我们就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语言的中间哦。”看来学生们真不简单,关键是老师得适时点拨,指引啊!接着引导学生进行了提示语在后面、在中间的语言现场描写训练,特别提醒提示语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变化。在孩子们感悟语言表达形式变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提示语中“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是为了更为生动、具体地表达出人物各自的特点。接着引导孩子们进行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和表达技巧。课文在第一段对话与第二段对话之间的第六小节集中进行了环境描写。“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花苞。”在引导孩子们明白动词表达准确性,排比使用增强句子语势与表达的感情后,共同探究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此处为什么专门用一节来描写环境呢?各小组讨论后大致达成:1.此处的环境描写是围绕“春天来了”来写的,只有春天来了,孩子才能留心观察“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2.此处春天景色的描写充满了勃勃生机,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始。“真是情由境起,言为心声啊!”看来写作时根据人物心情对环境作一适当描写也非常好哦。请大家用前面学到的方法留心下面一段人物的对话,体会下第二段人物对话描写又有什么特点呢?很快,同学们发现这里的语言描写除了第一句交待了提示语外,下面都直接省略了人物的提示语。“这里为什么不像前面那样加上提示语呢?”“老师,我觉得真得没必要,因为这里展开的对话,是因为小孩经过长期留心观察,终于发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可桢爷爷也从小孩那里知道了开放的时间在清明节。他们心里一定很兴奋、很激动!如果加上了提示语,读起来慢慢悠悠的,不能表达出兴奋、激动的效果了!”“原来语言描写中提示语的有无还能帮助表达人物的心情啊。真是‘言为心声’哦!”请同学们互助角色朗读。

课文上完后,我立足“有效读写”的角度,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1.以《我教____做家长》《____终于接受了我的批评》等为题从写人记事的角度写一篇习作。要求:运用本文学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具体生动地写出人物特点。2.以小组为单位,排练《第一朵杏花》课本剧(下下周五展示评比)。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人物对话的精彩描写,我们可以从中习得一些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这样的技巧和方法唯有利用课文教好语文,才能实实在在地习得!

上一篇:川西之行――九寨沟作文下一篇:灵巧是什么词性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