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室管理员职责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卫生室管理员职责(共8篇)

卫生室管理员职责 篇1

一、卫生员是学校的医务人员,具体负责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学校领导在卫生保健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在主管部门和校长领导下,在上级教育、卫生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南,积极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并认真贯彻学校卫生有关文件,积极参加业务学习。

二、根据上级教育、卫生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全年或学期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提交主管校长审阅后,付诸实施。期末(年末)做好总结,经校长审批后,分别上报上级教育、卫生部门。

三、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培训卫生员。

四、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并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控制蔓延。

五、积极组织学生健康检查、监测,建立健康卡,及时总结、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向领导、班主任及家长报告。

六、认真开展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做到情况明确,防治措施具体,使患病率逐年有所下降,切实做好保护学生视力、急救、转诊等工作。

七、对教学、体育、劳动、饮水设备、环境、个人卫生进行督导。

卫生室管理员职责 篇2

1 内练素质, 外树窗口形象

黑龙江省卫生监督所一楼350m2“一站式”服务证照受理大厅, 宽敞明亮, 服务台上方分别悬挂各类卫生许可受理标示牌, 服务台上整齐的摆放着免费为企业提供的各种卫生许可证、批件申报指南及办证程序等宣传材料。

证照管理科卫生监督员每天提前进入工作岗位, 着装整齐, 精神饱满地迎送每位前来咨询、申办各类卫生许可的企业或个人。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提高受理水平。严格要求自己,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宗旨, 面对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 以熟练的业务和优质的服务做认真、耐心细致地解答, 做到心中有百姓, 百问不厌倦, 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 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这种严格执法、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优良工作作风不仅受到企业的好评, 也得到前来参观、学习、检查指导的各兄弟省市同行及各级领导的表扬, 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了卫生监督良好窗口形象。

2 承上启下, 做好与各科室协调工作

证照管理科负责黑龙江省境内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食品、化妆品、生活饮用水、涉水产品、保健用品、公共场所、放射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和场所的卫生许可、批件的申请、受理、初审、上报、发证工作及食品、医疗广告的受理等, 协调各科室参与综合执法接待工作, 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办证, 理顺了卫生行政部门在卫生许可申请受理、发证方面的管理体制。

为保证受理发证工作的科学、规范、公平, 将卫生执法置于社会监督之中, 制订了证照管理科工作程序, 明确了岗位职责分工, 并责任到人, 避免乱发证现象, 保证了办证时限, 方便了群众。在受理工作中与所内各业务科室密切配合, 业务上虚心请教, 出现矛盾耐心协调并将厅、所领导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给相关业务科室, 有利于全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的顺畅运行。

3 履行职责, 严格把好审批关

在申报材料审查、受理过程中,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 认真审核。对不符和受理条件的及时退回, 并耐心向企业说明不予受理原因;同时帮助、指导企业对申报材料进行改进和完善, 达到使其符合受理要求为止。对经相关业务科室现场审查后返回证照管理科的材料, 亦能做到严格把关, 如有问题必须改正后才能逐级上报签批, 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 保证申报材料的合法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4 精打细算, 做好业务后勤工作

为了适应新的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在与省卫生厅相关业务处室研究后, 设计、印制各类卫生许可申请表、受理传递卡、受理通知书、未于受理通知书等, 并对各业务科室卫生监督执法文书的需求量进行统计和印刷, 从而保证了相关科室综合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5 档案管理, 精益求精

业务档案主要由证照管理科统一专人负责管理, 装订成册的档案分类整齐摆放, 不仅为监督科室查找档案提供方便, 也是省所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成果的体现。

为解决原有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软件不足, 请有关计算机专业人员重新设计程序, 建立了卫生监督管理系统, 并及时地在监督网上向社会公示各相关企业许可证的审批、发放、核准等情况。加快网络化建设, 推广电子政务, 促进工作高效和监督高效, 强化服务意识, 把管理于服务之中, 在服务中实现管理目标。充分体现工作规范化、制度标准化、管理信息化、作风军事化。

6 存在不足

卫生许可的受理编号、证号还不够规范, 全省各地市的许可证的格式及编号不统一, 应当组织专人对全省的卫生许可的受理编号和卫生许可证编号进行统一要求, 并通过对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受理发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使证照管理工作做到统一、规范、标准。

7 今后设想

卫生室管理员职责 篇3

关键词:卫生事业;乡镇;卫生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6-01

乡镇卫生院属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关键,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逐漸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也得到了极大化的加强,显著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但是,由于长时间以来乡镇卫生院一直积累的效率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是存在,直接阻碍到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1]。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对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乡镇卫生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功能定位模糊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应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并提供预防、保健以及基本的医疗服务,但其中未能明确的是:仅就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未能落实其具体的承担功能。加之乡镇卫生院在极大程度上依赖着财政拨款,还可能会有些乡镇卫生院分不到拨款的问题,这也促使乡镇卫生院为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与国家功能定位要求打“擦边球”,愈渐模糊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

1.2落后的管理理念

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都是由国家包干,统一由国家予以财政拨款,继而养成了乡镇卫生院坐享其成的习惯[2]。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乡镇卫生院这种不思进取的传统思想仍然存在,不利于其竞争与发展。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存在着只一味实现医疗设备的更新而不注重对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卫生院的经营每况愈下。加之乡镇卫生院的领导都是医疗业务型人才,他们过多的将精力放在日常事务上,亲自门诊、主刀,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补充新知识,在卫生院的管理实践中也疲于应对。

1.3缺乏运营计划

乡镇卫生院于计划经济时期长时间养成的依附性导致其缺乏对未来的发展规划;第一,不具备在业务运营上的主动性,通常是被动的接受任务,而缺乏对竞争对手以及目标人群的需求分析,造成其无特色项目、无知名度;第二,未能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安排,导致卫生院有过多负债;第三,缺乏对工作者的培训在教育,无法接受新知识,不能及时紧跟时代的发展。

2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基本内容

2.1岗位管理

无论是任何组织机构的运行,都不能缺少其中各个岗位予以的基本支撑,尤其是对于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来说,其各个岗位的人员需求、人员基本素质以及人员的基本职责都是岗位管理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在基于乡镇卫生院定位明确的前提条件下,需实现对乡镇卫生院服务需求的准确评估,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及人才配置,落实对任职岗位的具体要求、技术工作者的考核标准等内容;同时还应借助于构建岗位职责,使在岗人员对自己岗位的发展方向加以明确,并在不断的发展同时提出完善要求。

2.2运行管理

乡镇卫生院实现运行管理的最根本在于满足其基本业务开展需求,首先完成基本医疗、预防等工作任务,促进服务活动效率、质量的提高;其次应大量借鉴本地企事业机构在长期运行中积累的成熟经验,对周边居民医疗需求加以正确评估,制定完善的乡镇卫生院运营规划,并对竞争对手的各方面内容加以分析,对自我竞争优势予以明确、扩大;最后,乡镇卫生院应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主动走出去,深入到家庭、社区、学校,为需求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逐渐拓展自己的服务领域,探索有效的服务模式。

2.3发展管理

在基于当前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达、交通的改善、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推行,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性也变得愈来愈大,随之也就增大了乡镇卫生院的竞争[3]。现阶段基于国家还是未能大力度的投入到卫生院的实际发展中来,而乡镇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运营情况。基于此,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管理内容必须要明确:卫生院的功能与规模定位、卫生院的服务范围与模式、如何争取外部有利支持以及如何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等诸多内容。

2.4业务管理

乡镇卫生院管理中的业务管理内容是指对医疗、护理、康复医疗以及预防保健等活动过程的组织、协调、计划与控制,从根本上确保乡镇卫生院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可以正常运行,使其业务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现阶段乡镇卫生院开展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食品卫生的监督等等。

3乡镇卫生院管理举措

3.1促进院长管理水平的提高

乡镇卫生院院长作为行政工作以及医疗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其综合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管理情况。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中,院长是最为核心也是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任务。针对于此,应落实院长公开招聘制度,制定并完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之与年薪制,在借助于丰厚的报酬下调动院长的工作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对院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再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强化院长对乡镇医院卫生管理的认识,拓展、创新管理思路,做好卫生院的管理工作,彻底摒弃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

3.2规范乡镇卫生院岗位职责

由于存在着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之间的差异,其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也都不尽相同,基于此,落实对乡镇卫生院岗位职责的制定,必须要在各省、县级领导的指导下,依据卫生院功能服务内容及范围的实际,提出管理岗位的设置与职责要求[4]。在上级领导的宏观把控下,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市场的实践考察,并搜集居民的需求评价,继而在上述内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岗位职责、具体的工作描述等方面内容。同时,各个乡镇卫生院还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调整、扩大选择,尽量实现岗位职责的明确、更精细化,落实其可操作性强的最终目的。

3.3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准确定位

就乡镇卫生院管理中的功能定位来说,关键在于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自主权定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卫生人员的引进或者是辞退等权利都集中掌握在基层政府的手里,而乡镇卫生院的人事如同虚设,而由于政府对卫生工作缺乏认知,也就可能会造成卫生工作者缺乏就业指导,而实现乡镇卫生院的自主权定位也就是尽量削弱政府对卫生院业务的干涉;其二为业务范围定位,做好卫生院工作的评价考核方向,明确卫生院基本职能与职责,做好卫生院的精准功能定位。

3.4强化政府财政补偿基本政策

在当前大部分的卫生政策中,都包含很多规定了对基层卫生投入的内容,但又大多属于指导性的规定,并不具备对其职责主体的明确以及强直性的实施保障,这也导致投入主体,也就是地方财政在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于实际中全面、深入落实。想要改善政府投入方向,促进其投入效益的极大提高,除了需要注重对硬件的改善,还需要对人才的待遇、技能培训、管理等各方面软件的投入。可建议在核算政府拨款的同时,保证下列经费的全额性,即卫生人员及管理工作者的基本工资待遇、公共卫生活动经费、人员培训费用等等。

3.5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及人事分级制度的改革

强化落实乡镇卫生院的县、乡两级管理,重点以县级管理为主的管理机制,将乡镇的人员、业务以及经费都划归到县级管理中去。且院長的工资、福利待遇也都划归到县级管理。人事则实行编制控制,为优秀的认为提供可发展的平台;工资则实行总额管理,将工资发放档次拉开,着重偏向于技术岗位、业务骨干以及关键岗位,解决在岗位、不谋其职的问题;落实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力度,通过鼓励其自学、参加培训等,促进其业务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高,使之成为执业医师;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成员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慕成.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与发展策略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5,(12):235-235,236.

[2]严莎.乡镇卫生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3):138-140.

[3]黎仲光.浅谈基层乡镇卫生院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2):316-317.

公共卫生管理职责 篇4

一、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职责

二、疾病控制工作科室职责

三、妇幼保健工作科室职责

四、卫生监督工作科室职责

五、健康教育工作科室职责

六、慢性病管理工作科室职责

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制度

八、疾病控制工作制度

九、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十、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十一、卫生监督工作制度

十二、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十三、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

十四、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十五、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十六、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

十七、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责任区域制度

十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

一、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职责

1、负责本乡镇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免疫规划、妇幼保健、老年保健、爱国卫生、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管理、卫生应急等公共卫生工作。

2、负责开展本乡镇的卫生法律法规、卫生科普知识宣 传和各种健康促进活动。

3、负责辖区村级卫生组织的整顿、建设、管理和乡村医生的日常监督、管理、培训、考核、奖惩。

4、具体负责本乡镇疫苗管理使用,组织实施免疫、消 毒,病原微生物和常见污染物的取样送检,疫情和公共卫生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 息收集、报告,控制措施的落实等疾病控制工作任务。

5、根据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的授权,负责开展辖区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

6、具体负责辖区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组织项目实 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出生缺陷干预等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7、负责实施本乡镇地方病防治规划、计划,组织开展地方病监测、病情调查、疫情上报等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务。

8、负责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卫生镇、村活动,指导开展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改善本乡镇的人居环境、提高卫生水平。

二、疾病控制工作科室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辖区内疾病 预防控制工作。

2、积极组织村级卫生组织规范化开展传染病防治、免 疫规划、结核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开展对村级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相关政 策的宣传及贯彻落实。

4、全面负责辖区预防接种工作,做好预防接种疑似异 常反应的发现、报告、调查与处理。同时做好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暴发疫情处理和应急接种。

5、及时、准确、规范地收集统计上报各项疾控工作信息及报表,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辖区内开展疾控工作。

6、负责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卫生 知识,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 服务。

7、负责对辖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和重性精 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随访。

8、负责辖区的爱国卫生工作。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卫生镇、村活动,指导开展改水改厕及统计工作。

9、修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做好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和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0、全面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三、妇幼保健工作科室职责

1、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配套法规,积极开展母婴保健服务,做好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

2、根据区妇幼保健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工作计 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村级妇幼保健工作监督检查,考核评价。

3、掌握本乡镇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群体健康的 主要因素,掌握本乡镇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在区县妇幼保健院的指导下开展业务工作。

4、开展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指导村级妇幼人员做好 孕产妇建卡登记,高危孕产妇初筛及产后访视。

5、开展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指导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做好儿童保健建卡登记、高危儿初筛登记及专案管理,做好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负责危重、疑难病儿的转送。

6、做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孕前及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发放管理工作。

7、负责本辖区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调查,并按要求上报区妇幼保健院。

四、卫生监督工作科室职责

1、接受区卫生局的委托和区卫生监督所的业务指导,负责本辖区日常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2、负责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在本辖区的贯彻执行,负责 制订本辖区卫生监督工作计划。负责卫生法律法规在本辖 区的宣传教育工作。

2、依法监督管理辖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工作;依法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负责监管本辖区医疗市场秩序和从业人员执业活动,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

3、抓好村级卫生组织管理工作。辖区内镇村卫生服务 一体化管理率达100%。

4、完成卫生局交办的其它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任务。

5、负责本辖区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统计、资料上报工作。

五、健康教育工作科室职责

1、按要求免费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入户访视,并有详细的记录。

2、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负责定期更换卫生院、卫生室健康教育宣传栏。

3、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状况调查评估。

4、开设农村健康教育课堂,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课。

5、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健康教育内容。

6、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公共卫生管理科室各种资料、影像、图片。

六、慢性病管理工作科室职责

1、建立镇村慢性病管理防治网络。

2、负责全乡镇慢性疾病防治管理及老年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3、制定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4、针对不同人群定期举办慢病防治知识讲座;针对不 同人群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定期发放慢性病宣传材料。

5、建立慢性病各项工作登记记录,并按要求统计上报。

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制度

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工作人员在主任、副主任的领导下,明确职责分工,相互协作配合,认真抓好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

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 班,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请假,半天假由副主任审批,一天以上由主任审批。

3、每月召开科室工作人员及村级公共卫生人员例会,通报、总结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一个月的工作。

4、积极上报各种资料报表,凡要求上报的各种资料、报表,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不得延误。

5、辖区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室人员必须服从安排,统一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做好调查处理等工作,在事发2小时内上报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

6、坚持学习,科室组织全体人员每周一次政治学习,一次业务学习,每月组织一次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7、实行考核制度,对各科室及其个人工作,实行月抽

查、季检查、半年进行评比,对抽查、检查结果作为平时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分值,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奖金和村级公共卫生人员的补助。

八、疾病控制工作制度

1、在镇街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的领导下,全面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艾滋病防治、地方病、爱国卫生、结核病防治等工作。

2、按照对口业务部门的指导,制定当地各种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以爱国卫生工作为载体,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 治,落实改水、改厕任务。

4、每月开展一次对村级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每月对村级公共卫生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指导,半年和年终分别进行一次全面工作考核。

5、坚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性事件应急处置 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6、定期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7、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疾控工作资料,年终归档成册妥

善保管。

九、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1、制定辖区计划免疫工作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2、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儿童免疫接种卡)、一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两册(1、2类疫苗接种登记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册)、两簿(生物制品领发登记簿、冷链设备接种器材领发登记簿)、两表(生物制品计划报表、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制度。

3、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坚持每季全乡镇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

4、接种人员要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

5、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的有关规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 应或事故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6、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做好接种后各种报表的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7、做好计免针对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暴发疫情处理和应急接种。

十、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一)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制度

1、由村级妇幼人员做好本村新婚妇女和孕妇的摸底、登记工作,并上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2、确定早孕后,必须在孕12 W前按早孕检查记录要 求的项目进行早孕建卡工作,并预约下一次检查时间。

3、必须在早孕检查的同时做第一次高危评分,初筛高 危孕妇造册登记,进行专案管理。

4、按孕产妇管理的要求时间进行定期孕期检查,达到 查五访三,凡属高危,酌情增加检查次数0。

5、产前检查要认真,填写正确。

6、推行住院分娩,严禁家庭接生。

7、坚持产后访视不少于三次,从出院后第二日开始,最后一次访视必须测量新生儿体重,按访视产妇及新生儿记录内容项目进行,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预约产后42 天健康检查,收回卡册。

8、认真做好孕期、产褥期、新生儿期的卫生营养、科学育儿等保健指导宣传工作。

9、做好各种表、卡、册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

(二)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1、对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手册上注特殊标记,并定期随访。

2、按高危妊娠的程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轻度高危妊娠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定期检查、观察处理,重度高危妊娠由区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诊治。病情缓解后返回,由镇卫生院负责定期随访。

3、凡高危孕妇必须转送到区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住院分娩。

4、凡属妊娠禁忌症者,应送区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确诊。

5、提高高危孕妇的监护手段,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婴有利的分娩方式、决定计划或适时分娩,确保母婴安全。

6、高危孕妇的产后访视,由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实施。

7、高危孕产妇实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全程追踪随访。

(三)儿童系统化管理制度

1、负责本辖区儿童系统化管理工作,掌握0—6岁儿童基本情况。

2、按照规定的“3、2、1”体检程序,定期检查,即 1岁以内分别在3、6、12月龄各体检一次,1-3岁每半岁体检一次,3-6岁每年体检一次,必须由内、儿科临床大夫参与体检,认真填写儿童体检卡册。

3、统一按WHO规定年龄体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

4、认真进行体检者的资料统计小结,各种数据必须符 合可靠性、科学性、准确性。

5、筛查出的体弱儿,造册登记,实行专案管理,体弱儿应建立专案卡,及时治疗、矫治。

6、结合健康检查,进行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及防治、科学育儿指导等工作,提高群众的家庭自我保健和优生优育能力。

7、在认真做好系统化管理工作指定内容任务的同时,认真完成其他儿童保健指令性工作。

8、儿童体检工作,由村级组织配合,乡镇卫生院具体实施完成。

(四)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1、妇幼人员对该辖区的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 亡,及时上报,并将死亡进行建册登记。

2、乡镇卫生院应组织力量对两个死亡情况进行入户调查。

3、乡镇妇幼专干认真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应将死亡病理调查摘要一并按月上报区妇幼保健站。

4、乡镇卫生院必须配合区妇幼保健院,对死亡报告卡进行完整性、正确性质量检查和核实。

十一、卫生监督工作制度

1、卫生监督工作要坚持合法、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2、乡镇卫生监督员现场执法要着装整齐,证件齐全,风纪严谨,文书规范,程序得当,适用法律条款准确。

3、认真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不准利用职务之便接受相对人的礼品、礼金、物品和有价证卷,严禁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4、在卫生局的组织下,根据工作需要在全区境内执行 跨辖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5、协助卫生局对大案要案进行查处,对食物中毒事件 进行调查处理。

6、卫生局下达或交办监督任务后要迅速行动,第一时 间介入现场,不得推诿扯皮和拖延。

7、负责本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不得越权执法,随意执法。

十二、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建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人员,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健康教育工作,一年不少于两次以上。

2、镇、村等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卫生宣传标语,每个季度更换宣传内容,全年不少于4次,向居民公示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3、明确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4、开设健康教育课堂、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健康处方,组织居民积极参加观看健康教育电影、戏曲等,全年不少于4次。

5、定期组织进行街头宣传、咨询、义诊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6、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登记入户,每户家庭中健康宣传资料不少于2种。

十三、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

1、根据辖区内慢性病发病情况及死因谱,开展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监测和干预。

2、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册,一年一次定期检查,筛选重点人群另册管理。

3、建立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每3个月一次,结核病根据区县疾病控制中心要求进行督导、指导)规范化档案,定期诊断、治疗,为健康促进和干预提供良好基础。

4、开展咨询服务,指导如何合理用药,及时排除心理障碍。

5、建立慢性病管理手册,定期进行家庭访视。

6、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十四、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1、成立精神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村居监护小组,明确专职人员,加强对精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制定本辖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计划、方案,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布置精防工作。

3、加强对村居委监护小组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 质量。

4、加大对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力度,坚持随访制度,每季度对精神病人家访一次,了解病人康复情况,并作随访记录。

5、监护小组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 就诊。

6、熟悉辖区精神病人的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做好建档、建卡工作。

十五、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华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 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及规范化管理。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 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十六、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

1、实时掌握当地和外来人员基础资料:包括人数、居住地点、户籍、免疫规划接种、欲婚青年、育龄妇女、早孕、出生、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等信息,每月收集一次并上报乡镇公共卫生管理科室。

2、及时上报本村各类传染病、集体中毒事件、生活饮用水污染、非法行医、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职业危害、人群健康伤害事件、家畜不明原因死亡等信息,协助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疫点消杀工作。

3、协助发放儿童免疫接种通知单以及各类预防保健、疾病控制通知书、告知书等,督促本地和外来人员的儿童家长及时领取免疫接种证并按时接种。

4、协助做好本村的妇幼保健服务,及时掌握、报告孕 情,动员孕妇接受早孕检查、定期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协助做好产后访视,搞好体弱儿管理。

5、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和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重性精神病管理、随访等工作。指导、协调本村的爱卫工作。

6、设置并管理村健康教育宣传栏,刊出或协助刊出和 更换宣传栏教育资料,组织动员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由乡镇卫生院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协助做好健康教育资料发放、人口出生、死因调查等工作。

7、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公共卫生统计报表,妥善保管 有关资料。

8、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公共卫生管理科室交办的其它公共卫生工作。

十七、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责任区域制度

1、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责任区域制度,每人承担一定区域内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每名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原则上承担1500名居民的公 共卫生服务,1500人以下的村(居)配备1名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超过1500人的村(居),按每多1500人增配1名的比例配备。

3、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在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科室的领导下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工作。

4、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要了解和熟悉责任区域内居民的基本信息,如人口总数、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家庭数量、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联系方式等,并登记造册。

5、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要按照卫生局和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科室的规定与要求,全面承担起责任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宣教、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慢病管 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置等公共卫生任务,同时协助本区域的行政组织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6、公共卫生工作人每月向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科室汇报一次工作,紧急情况要随时报告。

7、公共卫生协理员实行例会制度,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科室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上月工作,安排下月任 务,点评工作质量的优劣。

8、对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分为半年考核与末考核,两次考核成绩作为当年的总成绩。考核成绩作为进行奖惩的依据。考核标准与方法由各区县卫生局制定。

十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

为规范和加强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 管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全市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根据《淄博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全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成本补助。专项资金必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专款专用、追踪问效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2、各单位对下拨的专项资金核算与管理统一归口到单 位财务部门,按项目设置专账核算。严禁体外循环,并明确 专人负责,项目不得相互混用,确保全面、真实地反映资金 使用情况。专项资金账户的银行存款核算与单位的基本账户 不得混用,其具体要求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3、各基层卫生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各单位凡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要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归档工作,以便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4、各单位要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机 制,将专项资金的落实、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实施的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区卫生局将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每半年进行考核评估一次,考评结果作为分配和核拨专项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项目规定用途之外的工作,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或事业经费等。卫生局将不定期对基层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通报,提高项目实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工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篇5

一、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

二、实施本企业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承包指标;

三、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工作;

四、制定并实施企业的安全和卫生防护的技术改造计划;做好劳动场所和生产设备的防护管理;

五、制定有毒、有害、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和办法;

六、组织全厂员工进行工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技术培训;

七、建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检查和职工身体健康检查、事故报告、教育、奖惩等规章制度;

八、负责工业卫生技术改造经费的计划、使用及管理;

九、组织开展“班组工业卫生建设”的有关活动;

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篇6

1、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分公司的职业卫生工作。

2、协助安全副总经理制定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经常对分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教育,督促生产员工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督促分公司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5、检查维护各种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运转是否正常。

6、在检查生产过程中发现存在职业危害时,立即消除并报告,主动提出职业卫生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7、一旦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求现场部门领导组织人员积极救护,保护好现场并同时上报。

8、协助上级进行事故调查,查清事故原因。

卫生室管理员职责 篇7

Author’s address Youjiang National Medical College,Baise,Guangxi,533000,China

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减轻医疗负担的基础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不公平与低效率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群体之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拉大,公共卫生服务产出总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质量不高,基础设施落后、公共卫生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而这些无不折射出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职责的缺失与价值选择的扭曲。因此,在“新医改”形势下,重新审视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方面的价值选择,合理确定政府的职责与权限等就显得尤为关键。

1 政府职能与公共卫生服务

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始终绕不开三个问题:一是提供什么?二是如何提供?三是提供给谁?一般来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政府是市场的有益补充,主要在“市场不愿做”、“做不好”和“市场失灵”的地方或领域起作用。综观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弥补市场缺陷的首要职责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1]。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单纯依靠个人、单位来提供必然会造成供给不足和低效率的局面,因此,需要政府出面组织提供,从而达到规避“市场失灵”,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目的。对关系全体国民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环境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预防、检查和监督,达到预防疾病蔓延,延长人民寿命,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范畴。因此,政府在这一方面具有当然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公共卫生服务应主要由政府财政支出来负担,是政府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如何提供的问题,主要涉及到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方式。一般来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通过直接举办生产性部门来提供。二是政府通过向私人生产部门购买的方式来提供。至于政府具体采用何种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则主要取决于哪一种方式更有效率,更符合成本—收益比。关于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低效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提供方式方面的问题。

关于提供给谁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提供主体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政府举办社会公共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惟一价值选择。由政府依靠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以及雄厚的财政支撑能力来出面介入和主导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一领域的“市场失灵”,纠正卫生资源配置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社会成员需要。同时,政府介入公共卫生领域,在不断提高我国整体公共卫生状况的条件下,通过对落后地区、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等公共卫生政策与财政转移支付的倾斜,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地区、群体的健康状况,推动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发展,从而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公益形象的重要举措,进而推动人民对政府政策的关注和支持,树立政府的公益形象。

2 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的价值扭曲与责任缺失

总体上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了价值选择扭曲和职能缺位、错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责任缺失

首先,政府财政责任缺失,投入不断降低,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发展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公共卫生服务属于需要由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范畴,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当然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政府的责任中尤以政府的财政责任为重。从世界各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经费大多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扶持。一般来讲,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拨款、专项经费、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社会捐助等)等四大项,其中政府的财政投入和专项经费应该占大头。但是从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比例来看,却是逐年下滑的。一是政府财政对卫生投入总量的减少。据统计,1992年以后,尽管政府对卫生投入的绝对数在增加,但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急剧下降,到1995、1996年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跌到了历史最低点[2]。二是从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来看,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也一直不是其重点。政府财政在卫生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医疗机构,用于这些医疗机构的基建、人才引进和设备购置等方面。在政府财政用于卫生事业发展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势必会对政府的公共卫生事业经费产生一种“挤出效应”。这对于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来说,势必会影响到公共卫生服务自身的发展和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不足,从而最终会影响到我国全体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的满足。

其次,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完善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二是城乡基层公共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等三个公共卫生组织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安排对于处理日常公共卫生事件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们基本上能够妥善处理好日常公共卫生事件。但是,当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这些机构和组织的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尤其是2003年暴发的“非典”,充分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部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组织弊端。因此,我国公共卫生部门急需加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建设。此外,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仅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必需能够处理其他包括传染病控制、健康教育、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等工作,其工作量和服务内容都相当大,尤其是农村的公共卫生防疫工作更是需要大量的机构来组织实施。

2.2 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价值扭曲

首先,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部门的认识不够,导致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忙于有偿服务的提供,忽视自身固有功能。一般来讲,公共卫生部门也适合“经济人”的假说,公共卫生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也有其自身利益追求的,只有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才能保障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政府长期对公共卫生部门的投入不足充分表明,政府在对公共卫生服务部门的认识上的缺陷,忽视其自身利益,“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的错误观念,必将严重制约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

在政府的财政投入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公共卫生部门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增加业务收入,通过提供有偿服务来补偿政府投入不足的部分,从而维持公共卫生部门的正常运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部门在无法满足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条件下势必造成公共卫生内部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不足,其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必定会造成激励不足。此外,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忙于有偿服务也与公共卫生服务部门的特点有关。一是与医疗服务部门相比,公共卫生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发展更加不稳定,缺乏有力的人力资源补充机制。在一些基层卫生防疫机构,大多存在着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二是公共卫生服务部门缺乏必备的设备以及必要的检测、检验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这些情况必然加剧公共卫生部门通过从事“有偿服务”来获得收入的补偿。在机构设置上,势必会导致大量增设能创收的服务项目、注重有收益的科室和竞争有收益的范围等不良现象,大量压缩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原有的无偿服务项目和科室,从而形成“有偿”排挤“无偿”的局面,最终导致公共卫生服务部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弱化。

其次,公平理念丧失,导致公共卫生服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差别。社会公正、公平和正义是政府制定一切社会政策的价值目标和逻辑起点。政府在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在内的整个医疗卫生服务费用支出的比重缺失且逐年下降,当然其中不乏有政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放在发展国民经济上的借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其他一切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但是,经济发展并不能代表一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191个成员国卫生系统的公平性进行了评估,我国被排在188位,仅次于巴西、缅甸和塞拉利昂三国,倒数第四,属于世界上卫生服务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3]。如果发展的成果不能实现为全体国民共享,而只是为少数利益集团所得,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势必会影响到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这种为实现发展而放弃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借口势必站不住脚。政府本应该负起责任的公共卫生领域,却由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政策误导,造成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人才匮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歧视性供给”等问题[4],致使我国公共卫生形势不断恶化,最终受到危害的是全体国民的健康。

3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的价值选择与职责定位

3.1 明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和手段之关系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手段之间模糊不清,严重影响到改革的最终成效。从社会政策角度讲,一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以及具体目标。之后,还需要有具体实现目标的手段(或步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项社会政策能够顺利的实施并取得既定的成效。反观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却存在着改革的目标与手段模糊不清的状况。理论上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缓解人们“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保障国民的健康,其手段是所谓的市场化。然而,在改革之初,其目标与手段就被人为地混淆了,从而造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为了市场化而市场化,全然将市场化的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放在了一边。加上医疗卫生市场的内在缺陷———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在公共卫生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最终造成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实与改革的目标越走越远。因此,加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的健康状况,必须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将目标与手段严格分清,明确市场化只是手段,而维护全民健康、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才是公共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3.2 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在加大财政投入总量的同时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存在着供给不足与分配不公平两大问题,其背后是我国公共财政投入总量过低与公共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从财政投入总量看,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状况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据统计,1990—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从1990年的25.1%下降到2002年的15.2%,下降了9.9个百分点,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次,从财政投入的结构看,我国公共财政投入结构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合理性,财政投入主要向大城市、大医院集中,城市基层社区和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公共财政分配不均将直接导致公共卫生服务的享受不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群体之间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将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大财政投入总量,建立财政用于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国家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5];另一方面必须积极推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需求,按照中央与地方实际财政收入的比例,由中央和省市按财政收入比例承担相应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5],形成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投入的长效机制。同时,规范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践证明,科学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消除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过分不公平,从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3 转变观念,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人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人们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和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发展理念的影响,政府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关注度大大降低,最终导致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既不公平效率又低的现状,严重影响到了国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和社会和谐的发展。因此,在加快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正确认识公共卫生服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彻底转变观念,坚持民生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

此外,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不公平与低效率,还表现在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部门缺乏,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设施以及人力资源建设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快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完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检测。二是着重加强基层社区尤其是城市基层社区和农村偏远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改善基层部门的基础设施,大力培养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才,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等。

摘要:组织社会资源向社会大众提供方便、可及和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责。我国公共卫生服务表现出不公平与低效率的现象,本质上折射出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价值选择扭曲与责任缺失。因此,在“新医改”形势下,实现全面加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必须在社会公正的价值选择指导下,通过明确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改革公共财政体制以及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制建设等强化政府职责。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职能,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7.

[2]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EB/OL].http://www.sppm.tsinghua.edu.cn/06/05/2003.

[3]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05.

[4]章育,南新民.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今传媒,2010(9):173.

卫生室管理员职责 篇8

关键词:食品卫生标准 卫生监督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 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4-0000-00

食品卫生标准不仅是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执行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要求的必要手段。切实加强执行食品卫生标准对于保证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促进和维护食品行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虽然食品卫生标准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但在卫生监督管理的具体应用中仍存在在部分问题。因此加强对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问题的探讨,对于改进食品卫生标准、提高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食品卫生标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健全的食品卫生质量标准

我国根据食品大类基本上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然而在细节个性标准的制定上存在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卫生标准已经从287个增加到464个,但在范围和数量上都与国际卫生标准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修改的速度慢于食品加工工艺配方更新和改进的速度,这使得食品卫生标准缺乏相应的敏锐性和针对性。[1]

1.2缺少对新的有害物质的检测

食品工业应用的新工艺新原料环境污染使用非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农业种植养殖的源头发生污染等问题都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如用矿物油打磨霉变大米做成的“毒大米”,垃圾喂养的“垃圾猪”等,都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检验技术的更新和发展,要不断更新食品卫生检测标准,让检测标准跟随形式不断改进。

1.3没有完善食品卫生标准内容和个性配套标准的指标

目前国内食品卫生标准对食品主成分的检测指标和营养指标缺乏相应的完善措施。部分食品添加剂、污染物、抗生素、部分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具有的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成分和主成分都缺少相应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另外基层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无法监督到保健食品进入市场后其功能成分和配方发生改变的情况。[2]

1.4食品卫生标准没有严谨的操作性

食品卫生标准的操作需要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要受到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制约。部分食品卫生标准缺乏相应的严谨的操作性,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也没有相应设备上的应用和技术上的创新,造成各级食品卫生操作能力不足。

2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卫生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给其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应用也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食品卫生标准检测和技术手段的相对复杂,造成了部分卫生标准不能在监督管理不能有效应用。主要问题有:

2.1 部分基层卫生监督管理检测机构设备陈旧

在不同的检测机构食品卫生检测有着不同的情况。在部分基层管理检测机构由于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检测意识,忽略食品卫生监测的重要性,同时检测设备设施陈旧,造成了检测机构技术和专业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3]

2.2 食品检测程序繁多、步骤复杂

食品检测需要提供各种实地材料和报告,同时检测的过程需要经过各级不同检测部门的配合,造成食品检测程序繁多、步骤复杂,难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

2.3 部分检测项目缺少相应的标准方法

在食品卫生标准的各项检测中,部分检测项目没有相应明确的标准方法,如对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无法明确的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只能规定相应的标准量,这使得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改进措施

3.1 加快加强新食品标准的采用和修订

虽然我国新食品标准的修订和采用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跟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化市场的需要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新食品标准的采用和制定,对功能食品、转基因食品等食品标准的制定要与食品生产更新、配方改进、加工工艺速度相一致,主动跟上国际食品标准的步伐。

3.2 实现食品卫生标准资料信息化管理

做好基层食品采集检验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测是保证食品监督管理规范化的关键性环节。然而基层食品卫生检测部门经常不能及时了解更新后的食品卫生标准,食品检测时要手工查找检测标准,大大降低了食品检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要根据现有基层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具体情况,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投资力度,努力建立食品卫生标准资料信息共享系统和体系,加快更新新食品标准的具体资料内容,保证各基层食品检测部门能够及时准确查阅相关标准资料,保证食品质量检测结果和卫生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各基层食品卫生检测人员应及时通过该系统反映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促进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3.3 做好基层卫生检测人员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

要加强基层卫生检测人员食品卫生标准的学习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讲座和技术实践讲座,逐步提高基层食品卫生检测能力和技术,建设高标准、高要求的食品卫生检验技术人员团队,同时要加大卫生资金投资力度,及时更新相应的技术设备和检测设施,保证食品卫生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改进和完善高标准检测项目和程序

要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加强和完善各种需要高标准检测的食品项目,同时要加强相应检测方法和程序的更新和制定,尽量简化相应步骤,保证食品卫生检测和管理科学化推进。

4 结语

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中的具体应用直接关系到食品卫生检测质量和安全能否得到保证。因此,食品卫生检测人员要加强对食品卫生标准的学习,掌握正确的食品卫生检测标准和方法,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保证食品检测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时福礼,张宝元.食品卫生标准在基层食品卫生监督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12(29):62-63.

[2]陈娟.食品卫生标准应用现状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11,13(14):74-75.

上一篇:最新房屋合租合同范本下一篇:关于jsp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