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村中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2024-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郭村中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工作总结(精选5篇)

郭村中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篇1

“弘扬传统文化”特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丰富深厚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我校特色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精华内化于青少年的心智,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提升学生古文化修养,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综合素养。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何兆生

副组长:于希庆孙劲仇圣飞

组员:李华军张俭洪根定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主题及时间

1、活动读本:《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

2、活动时间:2010年秋学期——2012年春学期

五、具体安排

(一)“走进经典”系列教育活动

2010秋学期活动安排:

1、读(9-10月份)由语文教师负责利用晨读、午休、双休日等时间组织学生背诵《三字经》每周背诵10条,语文教师对每周所背内容作适当文字疏通,并组织默写批阅,确保人人熟记内容;班主任利用班会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爱读经典,自觉接受传统美德。

2、讲(10-11月份)政教处、团委利用校本课程举办《三字经》解读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3、写(11月份)举办一次以“学经典、讲文明、懂礼仪”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4、赛(12-1月份)学校围绕《三字经》开展诸如诵读、知识竞赛、书画、故事会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寓教于赛。以赛促学。2011年春学期活动安排:

1、2月份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背诵识记《弟子规》;

2、3月份政教处组织《弟子规》专题讲座;

3、4月份开展知识《弟子规》竞赛等活动;

2011年秋学期活动安排:

1、10月份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背诵识记《增广贤文》;

2、11月份政教处组织《增广贤文》专题讲座;

3、12月份开展知识《增广贤文》竞赛等活动;

2012年春学期活动安排:

1、组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2、组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征文比赛;

2013年秋学期活动安排:

1、组织经典名言诵读活动;

2、组织经典名言诵读知识竞赛;

(二)强化学生古诗文课内外阅读

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既是语言的经典范例,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蕴涵着民族的精神和思想历程,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极好素材。两年中,我们将利用语文课堂强化了学生古诗文诵读和古代经典名著阅读。具体做法是:

1、每周诵读一首古诗。

各年级语文老师根据语文教材古诗词的编写,进行适当的拓展,确定每周一首必背古诗篇目。每周二晨读为必背诗吟诵指导课,确保这首必背诗的理解与诵记。一学期必背的古诗词不少于20首。

2、每两周诵读一篇古文。

各年级语文老师根据语文教材古文的编写,进行适当的拓展,确定每两周一篇必背古文篇目。通过阅读,丰富学生古代文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3、每学年阅读一本古典名著。

初一年级以《西游记》为主,初二年级开始阅读《水浒传》,初三年级自由阅读长篇古典名著。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并留有读书心得体会。

(三)兴趣小组特色活动:

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结合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利用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佳节,开展书法、国画、舞蹈传统艺术活动小组,让有特长的学生在活动小组中得以张扬,使中化传统文化教育得以拓展和延伸。由于学校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特色活动小组的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参加区、市各级开展的一些活动。

四、活动措施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我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教研组组织落实、各学科老师协同配合的局面。并把该项活动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之中,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栏、国旗下讲话、墙报、画廊等多种宣传阵地的作用,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2、立足校本,制定方案。

学校将结合师生的具体情况,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要具体、明确、易行,有主要措施和具体做法,内容简要、由易到难,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我校自己的特色。

3、改善条件,提供保障。

学校争取多方支持,筹集资金,选购一批文质兼美的经典书籍,不断充实学校的图书馆,增加藏书量。加强和改进图书馆和阅览室的管理,改善阅览室的条件,延长开放时间,努力为学生的借书和课外阅读提供有利条件。

4、指导检阅,规范提高。

学校为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特色建设评比、文明班级考评之中,将开展的专题活动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评比的重要依据,使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成为我校的自觉行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常规性活动。力争每学期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大型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提供交流的平台。

江都区郭村中学

郭村中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 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结合起来,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载体,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 各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成效显著。总体而言,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党中央高度拥护,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改革开放实践高度认同;他们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对涉及国家主权、尊严的重大事件热切关注, 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玷污国家荣誉的行动;他们具有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乐于奉献等传统美德。

但是, 我们也必须看到, 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转型期深刻的社会矛盾, 也给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扭曲等不良现象。另外, 在深刻的社会矛盾面前, 处在身心发展和思想观念塑造中的青年大学生也容易产生迷茫或偏执。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和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 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大学生,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同时尊重差异, 包容个性,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独特优势

校园文化活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界限, 时空更开阔, 内容更丰富, 形式更新颖, 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优势。

(一) 导向性。

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等多种类别, 组织者在策划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工作时, 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在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时, 在思想观念、意识潜能、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认同、提升, 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的塑造,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二) 丰富性。

校园文化活动在形式上打破了课堂灌输式教育模式, 既有严谨的学术科技活动, 也有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既有严肃的思想政治活动, 也有时尚的文体娱乐活动, 学生自愿参与, 自主选择, 以更乐意接受的各种活动形式, 丰富自我, 提升能力。在教育内容上, 校园文化活动涉及思想、政治、道德、学识、审美、人格等多方面, 内容丰富, 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 寓教于乐, 陶冶情操, 引领着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 自主性。

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大学生既是组织者, 也是参与者, 在参与中独立思考探索, 培养锻炼自己。大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各类活动, 受到活动氛围熏陶和感染, 自觉接受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 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 外化为具体实践行为。这种自主接受的教育效果短期内不易显现, 但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甚至会伴随一生, 体现了校园文化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优势。

(四) 实践性。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 要求大学生把活动实践与自身专业学习、素质培养、能力提高结合起来,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思想观念, 检验所学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实践调整自我, 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这种实践性有效弥补了课堂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脱离实际、学生认同度低等弊端, 有其独特的优势。

三、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一) 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树立育人意识。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育人功能。对此, 我们在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 必须牢固树立育人意识, 确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深入研究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 根据大学生思想意识、能力素质等发展需要, 高效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1.树立创新意识。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都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社会发展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提出了创新性要求。对此, 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丰富活动内容, 创新活动形式, 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同时, 必须精心策划创新性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树立导向意识。

校园文化活动承载着引领学生的导向功能。因此, 我们必须树立导向意识, 在策划、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精神等融入各类活动中, 让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倡导的主流精神, 塑造高尚品德, 真正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

(二)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1.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关系。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它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大作用。对此, 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 首先必须处理好活动的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关系。艺术性是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教育性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 娱乐性是增强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的重要方面。虽然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 但三者不能厚此薄彼, 而应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2.广度与深度的关系。

校园文化活动面向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 因此, 我们应考虑活动的大众参与性, 结合广大学生心理需求、欣赏品味和时代要求, 努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突出活动的“广度”,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类各级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同时, 校园文化活动是对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应具有导向性, 我们在活动策划时还应考虑活动的精英培育功能, 组织一些高层次、高水平、高品味的文化活动, 突出活动的“深度”, 培育一批素质突出的精英学生, 引导广大学生以其为榜样, 形成比、学、赶的良好氛围。只有将校园文化活动的大众化和精英化有机协调统一起来, 才能真正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

3.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校园文化活动担负着弘扬社会主旋律、继承优良传统、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等使命, 这就需要我们传承优良传统, 沉淀优良文化, 特别对于一些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广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等, 更是要坚持传承下去。校园文化活动在传承的同时, 必须结合时代特点、社会要求和学生需要,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活动内涵, 努力创新活动形式。不会传承, 就缺少了积淀, 缺少了底蕴;不会创新, 则会囿于传统, 丧失活力。只有这样, 校园文化活动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同学的参与热情, 才能真正让校园文化活动迸发蓬勃朝气。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

[2].孙丽平.有效开展学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单县郭村初级中学教师进城方案 篇3

关于推选优秀教师进城学习的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单县教育局关于选调农村学校教师进城学习的实施方案》,实现我校教师合理流动,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县教育局有关会议要求和《关于选调农村学校教师进城学习的实施方案》为指导,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严格标准、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按需择优”的工作原则,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工作机制。

二、推选对象条件

凡我校在编在岗的教师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均可申报。

1、师德良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近三年来在学校表现良好,不搞有偿家教,受到学校及上级部门通报批评及党纪、政纪处分,或因违规违法受到处分。

2、家庭缺有实际困难。

3、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考核被评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4、在农村学校任教三年以上。

5、缺编学科教师不得申报。

三、推选程序

1、根据县教育局需求计划和分配学校名额,结合学校教师任课情况,确定申报教师范围。

2、成立选调教师考核小组。

3、提交选调材料。申请选调教师向学校考核小组提交申报材料。

4、确定拟选调人选。考核小组对照考核评估办法和申报条件,对申请选调教师进行考核评估,按照分数高低排序并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

5、公示结束,学校考核小组将拟推选人选上报教育局进行统一审核、统一调配。

四、考核评估办法

1、工作年限(满分15分)

依据申报教师在农村学校参加教育工作年限计分,每满一年教龄计1分,最高计15分。

2、工作表现(满分50分)

工作表现从五个方面计分:德、能、勤、绩、廉。

(1)德(5分):申报教师在近三年内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违反规定之行为,在师德考核中获得合格及以上等次得4分,每有一个优秀等次,加0.5分,满分不超过5分。

(2)能(10分):考核小组依据《单县教育局关于教师工作量的说明》,参照内教师工作量,进行量化赋分,满分为10分。

(3)勤(15分):考核小组根据《郭村初级中学教师考勤细则》,参照申报教师内出勤节数,划分档次,给予赋分,满分为15分。

(4)绩(15分):考核小组根据《郭村初级中学教师评价制度》,参照申报教师内在片区联考成绩评比中所获名次。第一名为15分,每降低一个名次,得分减少1分。

(5)廉(5分):申报教师在三年内廉洁从教,无有偿家教、接受学生或者家长礼金、推销教辅材料、变相收费或搭车收费行为,有考核小组给予赋分。满分5分。

3、家庭困难(满分35分)

(1)申请选调教师夫妻一方在城区有固定工作,长期两地分居,有驻城单位提供相关证明,计4分。

(2)申请选调教师夫妻一方在城区有固定工作,且子女未满6周岁,准确提供户口证明原件,计6分。

(3)申请选调教师的配偶患有重大疾病,需要照顾,家庭存在一定困难,需提供县市级以上医院的有关诊断证明、住院病历、缴费单据等证明材料,计8分。

(4)申请选调教师的父母或子女患有重大疾病,需要长期照顾,家庭存在一定困难,需提供县市级以上医院的有关诊断证明、住院病历、缴费单据等证明材料,计8分。(5)申请选调教师在我校工作三年以上,年龄超过30周岁,没有对象,存在一定困难,计6分。

(6)申请选调教师存在其他特殊家庭困难情况,有考核小组酌情赋分,满分不超3分。

在提交材料过程中,如有教师弄虚作假,取消当年申报资格,且给予全校通报批评。

郭村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4

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为学生幸福奠基,需要幸福的教育者。因此,在幸福教育理念引领下,教育者要怀着对每一个儿童的尊重、欣赏、信任、好奇的生命之爱,在给孩子带来自由快乐学习体验的同时,也给教育者自身带来工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因此学校确立“传承经典,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创新德育模式,通过经典诵读,让书香校园奠基幸福人生。

本学期我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以班级建设为平台,努力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学生素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护孩子的灵魂,扎实有效开展德育活动,下面就我校的德育开展汇报如下:

一、强化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围绕《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切实抓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养成教育。我校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不定时抽查班级,让学生背一背守则,并让学生说一说你做到了哪些,本周你怎样做与大家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做到“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德育处组织值周班长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把学习《弟子规》的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2.开展“日行一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校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教育学生“存善心,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 本学期从第二周开始进行隔周周五进行日行一善分享交流活动。低、中、高三个年级进行不一样的分享交流任务,以落实知善、行善、扬善。

一、二年级交流任务主要是知善,让日行一善更“接地气”传递正能量。每周五早读由语文老师主持,和孩子们进行善事分享,可以给孩子们讲善行小故事,和孩子们交流善为美,从低年级开始树立“日行一善”的理念;

三、四年级交流任务主要是行善,让日行一善在“知行合一”中扎根于心灵。周五早读学生分享自己的善事,或他人的善事。

五、六年级交流任务主要是扬善,让日行一善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周五早操结束后将安排学生到国旗下进行善事宣扬,可以分享自己的善事,也可以说说本班同学的善事,最好选择本班比较有代表有意义的几件善事,能够起到宣传、和榜样示范的作用,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3.抓好学校常规,创建积极向上校风。

精心准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努力使每次升旗都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德育教育。学校按年级轮流每周一举行一次升旗仪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旗、爱学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每天利用课间操的前五分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弟子规》的诵读活动,有专人总负责,每天由一位学生亲自带领诵读,由于《弟子规》朗朗上口,言简意赅,意义深远。在声声朗读、自然记忆的过程中孩子们受到了渗透性的教育,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使他们在品德、修养上得到了提高,受到老师、学校表扬时更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从此更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班级管理,提升学生自主能力。一是力行《弟子规》。开学初,各班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订了本班的班级管理自主管理活动方案,把“弟子规”和孩子们的日常规对照起来来执行,孩子们从起床到睡觉,都按照“弟子规”去说话,去做事,去思考,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班长负责制。每班设德育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班主任每周要对常务班长、值周班长进行培训。三是小评比大激励。每班的值周班长负责组织评选“班级周之星”,每月一汇总,如果有同学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被评为“班级周之星”,那就获得“学校德育之星”的荣誉称号。同时,每个班级坚持写心灵日记,通过心灵日记,看到孩子们的不断地成长,感觉到他们的快乐。

二、学科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快乐成长

有人说:一堂好课或者一位好老师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这才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德育的有机渗透,才能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

(1)、将德育教育融入传统文化课、礼仪教育等校本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凝聚着古人崇高的智慧,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每周一节的传统文化课,每日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广播领读形式,让学生每天学一段经典;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字句的含义,让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努力践行、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2)将德育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古诗词的教学及时链接经典诵读中的相关内容;在品德教育课中,对品德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丰富品德课的教育内容,提升品德课的思想高度;音乐课上老师编《明月几时有》等歌曲;美术课老师指导孩子们画起了《弟子规》的连环画或传统经典故事画。让学科教学烙上经典文化的痕迹,时时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道德教育,提升人格品质,夯实德育根基。

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要真正在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通过讲故事、谈心得、做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教育学生把热爱献给祖国,把敬爱献给长辈,把关爱献给自然,把友爱献给他人,把珍爱献给自己。10月20日,我校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了“爱我中华”唱红歌,诗歌朗诵活动,从而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构建阅读环境,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书香伴随下成长。一确立专门的读书时间。我校确立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师生共读时间。读书内容由班主任推荐的书目,每班每两周在图书室借书一次,其余时间图书室全天开放。二设立开放式书架。通过开放式书架,同学们可以在课前或课间,随手拿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形式约束,让阅读在身边发生。三是定期开展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3.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本学期开展了国学、乒乓球、太极扇、合唱团、舞蹈、剪纸、美术、演讲等10个社团,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社团活动时间,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的自身素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每月开展一次活动,9月份硬币书法比赛,10月份开展汉字听写大赛,11月11日体育节,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八字跳绳、踢毽子,夹球跑、羽毛球、乒乓球等各项比赛,尤其是8字跳绳,在我校蔚然成风,课间活动再也没有追赶打闹的了,师生在一起跳绳,非常快乐。通过比赛,看到孩子们的天真快乐的笑脸,是我们老师最大的幸福。

以上是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的点滴做法,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周庄小学比起来,我们还相差很远。11月9日在周庄学校看到了整洁的校园环境、有序的大课间活动、精彩的德育课堂、丰富的社团活动等,可以看出周庄学校正以“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崭新理念,向着落实立德树人,创建文明校园的目标迈进。

我校今后工作思路

1、继续抓好常规工作,班级管理建设,打造秩序校园。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3、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4、切实抓好家校共育工作,携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郭村中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篇5

然而,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传统文化教育并没有在中学生教育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学生对中华文化经典的学习比较漠视, 漠视经典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从学生对文章水平看, 中学生欣赏文言文、古诗词的整体能力较低。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诗词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 学习这些课文既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 又能使学生走进古人, 学习先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旷达的人生态度等。可学生纷纷反映文言文难学, 好多中学生抱怨读不懂、有的由此甚至对文言文、古诗词产生厌恶心理。在这种情况下, 则意味着中学语文教师的责任更大, 要肩负起教育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孩子文化素养的任务。中学生的年龄正处在记忆、背诵能力最强的时候,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多背一点文言文、了解一下古代文化知识。虽然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社会经验阅历不够等原因, 中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 但可以贮存语料, 形成语感, 这对提高一个人的素质, 进而提高全民素养是大有好处的。

其二、从学生作文水平看, 中学生中很多人的作文句读不通, 语言干涩, 缺乏文采。

随着电视、电影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走入人们的生活, 现在的中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很少有时间来阅读名著, 他们认为电视剧、电影更有趣, 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更多都是通过影视, 有时也难免被影视作品误导。在语文课堂上, 他们已无法拥有一份去欣赏作品的兴致, 大多数学生还是在“节约”甚至“排斥”着课外的经典阅读。现在许多中学生的作文句子不通顺、语汇贫乏, 更别提作文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中学生语文能力低下,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积累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积累少得可怜。

就目前状况来说,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的中学语文老师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具体来说, 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分析作品时, 引导学生去了解作品所反映的作者思想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中学教材中的所选的经典作品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 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向来有着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 大多数中国人, 特别是优秀的知识分子, 对国家对人民前途、命运深切关心, 对社会有严肃的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他们的这些精神往往体现在其作品中。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体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思想……, 这些文章反映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意志。但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非所有都通过议论来表达出来, 往往很多隐伏在文字之中, 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作品, 才能更具体的了解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在教学中讲述作者生平经历及所处时代, 便于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

只有了解作者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才能解读好作者的作品。《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后人将这种观点总结为“知人论世“, 意思是说, 要了解一个人写的诗书, 就要了解这个人, 了解他所处时代的特点。对于作者的作品, 我们应该把它放到作者的生命历程中去考察, 因为作家的创作特色的形成及其在文章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或情感倾向与其所处时代、生活的经历及其思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指导学生解读作品, 就必须把这些给学生讲清楚, 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作品本身的深层内涵。如在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 如果不了解欧阳修是怎样的人、他此时的状况, 学生就很难理解他在文中表露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课堂教学中, 要能调动学生情感,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 教师可以对西湖美景的作一生动描述, 引发学生对西湖风光的向往之情。然后再导入正题, 讲解诗歌, 这样, 学生就能更好理解作者对西湖春景的热爱之情。

在中学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在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同时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及深厚的民族情感。

参考文献

上一篇:防洪堤工程施工方案下一篇:【荐】新年晚会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