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人大代表是各级人大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代表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行使的质量和人大制度的效能。只有人大代表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代表人民行使好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才能真正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一、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重要性

人大代表的性质、职权和政治地位,决定了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程度如何,关系到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为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行使管理国家权力,推动“一府两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发挥代表闭会期间的作用,不仅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也是人大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阶段,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才能使代表作用得以发挥。

人大代表的作用,归根结底概括为紧紧围绕人民代表大会的整体职权,充分依法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利,努力把人民的意志及时转化为国家意志,把国家意志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行动,使通过的国家意志能更好更多地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的作用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主要形式,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集体行使职权,是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最基本形式。二是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各种活动。由于代表大会的时间短,代表仅仅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开展闭会期间的活动,才能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因此组织好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县实际就闭会期间代表作用的发挥谈几点认识。

二、闭会期间代表发挥作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是代表工作的基础和延续,是代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发挥代表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我县整体情况而言,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尚不尽人意的地方,代表作用的发挥与代表法的规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㈠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工作实践和调查了解,闭会期间代表发挥作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开展或指导代表活动较少,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何发挥人大代表经常性作用的问题。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由于工作经费、组织活动条件等种种原因,组织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较少,加之各级人大代表,尤其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人数较多,造成从整体上代表参与闭会期间活动的机会较少,知情知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不够开阔,制约着代表作用的发挥。二是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效果不显著。由于知识水平、工作分工等差异与不足,部分代表没有以积极的态度去履行自

身的职责,在平时缺乏与群众、选民之间的联系,甚至参加代表活动时也常常持应付的态度,未能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使各类活动的效果不明显,影响了代表以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三是现阶段代表选举尚未引入竞争机制,而且更侧重于代表的广泛性,选出的代表专业和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履职效果及其作用的发挥有良莠之分。四是一些新当选的代表在适应代表角色,熟悉代表工作、履职方式和渠道方面尚需一个过程,在一段时间内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五是部分乡镇、单位对人大代表的地位、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积极创造代表履职条件,代表履职的环境并不宽松,加之代表的兼职性和履职具有的无偿性,影响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发挥作用的主动性。

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闭会期间代表发挥作用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1、代表自身主动意识不到位。部分代表对人大代表的作用、地位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执行代表职务抱无所谓态度,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不善于为民代言,不积极主动地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不敢理直气壮地对本行政区域的重大问题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能积极行使代表的民主权力,影响了代表履职水平。

2、代表自身知识水平、专业领域限制着代表作用的发挥。在我县各级人大代表中,有相当一部分代表对履行人大代表职务是有很大热情的。但由于受自身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和专业领域的限制,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往往不得其法,缺乏经验、专业知识,无法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此外,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始

终强调依法进行,作为组成人员的人大代表就必须学法、懂法、用法,否则就无法完成好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而目前人大代表构成中的法律专业人士比例较小。闭会期间,代表如果不能深入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就难以发挥监督“一府两院”的作用,从而影响了监督效果。

3、代表的兼职性使代表工作与本职工作产生矛盾。我国人大代表的一个特点就是“兼职制”,人大代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有许多代表是单位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肩负着重要职责,忙于本职工作而较少参加代表活动,以致一些代表往往把不能很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务、发挥其作用的原因归结为与本职工作在时间上冲突。此外,代

表的本

影响,会直接涉及到职称评定、晋级、奖金等,自身利益将受到损害,这也是制约

代表积极发挥作用的一个因素。

4、对代表履职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代表法只规定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其代表资格终止,对闭会期间的活动没有法律约束,实际上形成了代表干好干差一个样的现象。为促进代表更好地执行代表职务,发挥代表作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虽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较为有效地推动了代表积极开展和参加代表活动,但有的措施还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并且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检查,未能真正起到督促作用。

5、县人大机关指导服务不到位。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虽然对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采取多种方式联系,加强指导,提供服务,保证了

代表参加活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但还存在组织代表活动多,指导代表小组活动少;组织市县代表和城镇代表多,组织农民代表活动少;开展调研多,具体帮助指导服务少等问题,从而影响了代表活动和代表作用的发挥。

6、代表活动经费保障不到位。代表法对代表活动经费作出了“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因县级财政紧张而造成代表活动经费较少,特别是乡镇代表活动经费更少,不能保障各级人大代表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作用 ㈠不断提高代表的素质,是发挥代表作用的前提

1、不断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一是在代表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让优秀的政治人才通过竞选脱颖而出。二是合理分配代表名额,优化代表构成比例。一方面,保证适度增加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在代表构成中的比例;另一方面,适当降低代表“官化”比例,特别是鉴于政府组成人员和“两院”负责人在国家权力机关担任职务时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的双重身份,不利于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要逐步减少他们在人大代表中的数量。

2、抓好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代表培训是提高代表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除了代表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外,主要还是依靠县人大常委会的组织,重点应抓好换届后新当选人大代表的集中培训。在具体方式上可采取分期分批举办人大代表培训班、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大力宣传推广尽职尽责、成绩突出的代表的优秀事迹和他们的好经验、好作法等,使广大代表对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对人大代表的地位、性质、作用及其权利、义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掌握履行代表职务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执行职务的自觉性,增强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大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力度。对人大代表实施监督是法律的规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要求。通过对人大代表的监督,规范代表履职行为和内容,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促进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主体作用。一是严格执行代表法,切实落实有关规定。如对未经批准连续两年不参加人代会的代表,要坚决依法终止其代表资格,对参加活动不积极的“挂名代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二是建立完善相关的监督制度。如代表执行职务公开制度、定期向选民述职和接受评议制度、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参加活动通报制度等,使选民监督代表有章可循,进一步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㈡积极开展代表活动,是发挥代表作用的基础

组织代表履职活动,不仅对代表履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应有之义。只有通过履行职务,代表才能反应民意、集中民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发挥代表的作用。

1、坚持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代表应积极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集体活动,如集中视察、专题调查、执法检查等,这种规模较大的代表集体活动,可以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和震动,对于解决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难点”问题,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无疑会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当代表由于工作、居住较分散等原因,不便参加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可在本职工作

之余,或者结合本职工作,以个体形式开展各种代表活动,更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社情民意。

2、加强对代表活动的组织领导。人大常委会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本地社会经济的重大事项和 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视察调查、执法检查、述职评议等活动。活动前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活动中对发现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建议;活动结束后及时将意见、建议反馈政府,并跟踪督办。此外,还可建立完善代表参加活动考核制度,切实保证代表活动效果。

3、充分发挥代表小组的作用。首先,灵活划分代表小组。根据代表的意见和便于组织、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或分级编组,或将不同级的代表混合编组,若干代表小组可组成代表联组。其次,努力拓展活动方式,切实把代表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代表小组的评优选先活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4、认真做好代表议案和批评、意见、建议的办理工作,保障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代表依法提出议案和意见、批评、建议,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项重要权力,也是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主要形式。高度重视,认真办理,是国家机关及其部门的法定职责。人大常委会应切实做好代表建议的收集、整理、交办、督办和反馈等各个环节,通过完善办理责任制和主任会议或常委会督办、面复代表等形式,认真负责地抓好办理工作。“一府两院”应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增强办理的责任感,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认真办理,保证代表的法定权利,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㈢密切

表的联系,是发挥代表作用的关键开展多渠道联系代表,不仅加强了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与代表的联系,也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使代表的代表意识

高,责

步增强,工作质量也有新的提高。

1、建立健全代表联系机构,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服务。如设立代表来访接待室,除指定专人具体承办接待事务外,可采取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办公室主任每周轮流负责接待代表来访,还可实行代表点名接待制。对来访代表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人大常委会应督促政府开门办理,认真落实。

2、建立联系代表的各项制度。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应经常联系代表,常委会领导负责对口单位代表的联系和服务;办公室负责联系代表综合性的协调和服务,形成联系代表的合力。

3、多形式、多渠道保持同代表的联系。坚持定期走访代表,加强同代表的联系,直接听取代表的意见;重大决定应向代表征求意见,以便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决定更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人大常委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时,请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建立健全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或其它有关会议制度。

㈣营造代表的履职条件,是发挥代表作用的保证

1、改善代表履职的物质保障条件。一是党委加强重视。只有党委真正重视和支持,代表活动才能有活力,代表作用才能真正发挥。二是依法将代表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还应加强对活动经费使用的监督,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为代表活动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三是人大常委会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多向社会各方面宣传代表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改善代表的物质保障状况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2、优化代表履行职务的环境。一是提高全社会对人大代表地位的认识。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只有使全社会认清人大代表享有的崇高政治地位,担负的重大责任,才能为尊重和支持代表履行职责创造条件。二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认真学习和落实代表法,增强支持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意识;“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建立重要的政务情况通报和发布制度,主动向代表汇报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让代表知情知政。同时,定期召开代表座谈会,倾听代表的意见和要求,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把尊重代表履行职责变为实际行动。代表所在单位应顾全大局,依法保障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把保证代表活动作为一项履行法律制度的行为看待,积极为代表履行职务提供服务和便利条件,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关心和支持代表工作的良好氛围。

进入新的世纪,人大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作为人大主体的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闭会期间的作用,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履行代表职责,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进一步树立人大代表及人大的权威。

参考书目:

1、张进京主编 《 人大工作题释》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8年1月第1版

2、边森龄主编

《人大代表工作词典》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3、《人大常用法律法规选编》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

1999年

4、孟富林

《不断加强代表工作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中国人大》

2002 年 第7期

5、孙维本主编

《人大工作手册》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2

要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大改善, 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坚定信心, 坚持不懈地大干农田水利建设。各级领导同志必须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 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各级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 认真研究, 科学决策, 周密部署, 舍得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要搞好宣传教育, 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应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 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舆论工具进行广泛宣传, 增强水的忧患意识和防洪减灾意识。我们必须以政府加强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管理为引导, 充分认识地域性变化对水的要求制定适应性政策、方针, 以扎兰屯市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为例。

1.1 现状

扎兰屯市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旗市区的一部分, 全年平均降雨量多达500mm, 但降雨量相对集中, 造成春旱夏涝以及伏旱等自然灾害现象, 很不利于农业的发展。1998年洪灾以后当地党委政府一面科学规划一面积极筹措资金兴修水利, 1999年修雅鲁河大桥一座, 两侧修防洪堤坝3万多延长米;各乡镇村屯桥涵及农田桥涵及时加固维修, 并挖水平坑, 植防护林, 使得水利设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特别是2002年以来进行的“四期”、“五期”农业开发项目, 使1.7万hm2基本农田连续几年获得丰收, 当地农民征收效果十分明显, 但是水利基础设施在不断发展和夯实中也带来一些问题和思考。

1.2 出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1.2.1 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能完全发挥防灾减灾作用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业经济, 靠现有农田水利状况还是无法保障。财政投入比例小, 比如扎兰屯市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仅限于水毁工程和节水灌溉配套工程, 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也十分有限。

1.2.2 对现有水利设施保护不好

因为各种原因和利益所趋, 很多群众对二期、三期农业开发兴建的水利工程不是进行很好的保护, 反而因认识程度的不够和设施的不科学配备进行不同程度破坏。如抗旱井被堵住、井房被破坏、灌溉设备被拍卖等。

1.2.3 水土流失和人为因素丧失了水利设施功能

扎兰屯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 土地类型复杂, 耕地有山坡地、甸子地等, 水田少, 坡耕地多。1998年以来, 当地政府组织干部群众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水土流失治理, 挖水平坑、鱼鳞坑保护耕地;扎谷坊治理侵蚀沟, 很大程度缓解了农田的沙化和跑水、跑肥、跑土现象。但是最近几年来的牧业加快发展和气候变化的无常, 大旱大涝急转换等都使得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农业受灾减产。另外, 在水田方面有的向水渠内排放有污染水质的物质。

1.3 发挥水利设施基础保障作用

为实现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丰收, 农民增收, 发挥水利工程的基础保障作用, 就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来保障水利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

1.3.1 加快防洪安全体系建设, 为当地经济社会提供发展提供必要的防洪安全保障

水利建设要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协调一致原则。制定防汛预案, 加快当地防洪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建设, 提高防洪标准和抵御洪水能力。

1.3.2 提高农业基础建设水平

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线, 不断完善当地的水利基础设施,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同时, 解决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 打水源井、深水井, 改善水质。

2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各级政府应建立目标责任制, 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 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各级干部身上, 将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2.1 部门要团结协作、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水利部门要积极搞好服务工作, 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组织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财政、农业、林业、农机、电力等部门要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最大可能的支持和服务。

2.2 加大资金投入, 为水利基础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各级政府要多渠道、多层次筹资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以调动各级大干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2.3 加强监督管理, 确保质量

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无论是重点工程还是小型水利建设, 都要做到有设计、有图纸、有施工监督、有检查验收, 严格水利工程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3 深化水利改革, 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坚持以创新的精神, 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利用市场手段进行市场化操作, 拓宽投融渠道, 是保持农田水利建设生机与活动的重要措施。

4 结语

加强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水利设施的保障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能力, 实现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 层层抓落实, 把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扎实有效的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海平.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水利工作发展—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1) .

[2]扎兰屯市2007年防洪预案.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职工;代表;作用

一、职工代表首先加强宣传教育

引导职工珍惜团结稳定的发展环境。作为困难企业工会更要承担起宣传教育的职能和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帮助职工分忧解难,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消除和减少职工的精神压力。教育引导职工,正确认识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振作精神,团结奋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出注意,想办法相信党和政府,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所面临的困难一定会逐步解决;教育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法制意识、理解改革、坚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认识到我国随着改革个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的完善。

二、职工代表要坚持以人为本

真诚关心和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空难企业工会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职工群众的疾苦时刻挂在心头,要深入调查研究。特别要注意解决好职工群众生活,工作中的饿紧迫问题,要以真实的感情,动员和协调各种力量,采取各不同的形式,给困难职工以事实实在在的帮助,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要不断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牢靠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要满腔热情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真诚促稳定,努力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的大家庭气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保障职工心平,气顺、积极为企业做贡献。

三、职工代表要勇于做职工群众的代言人

职工代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热情地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事事以身作则、处处做出榜样、遇事主动找群众商量、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把自己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才会得到职工群众拥戴和支持,同时也才能够从职工群众中得到智慧和力量。

四、职工代表应主动参与,充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代表应主动参与到职代会的各项活动中,在会前深入调研征求职工群众意见,撰写职工提案;会中通过审议工作报告和议案、评议行政领导,充分行使职代会的各项职权;会后向职工宣传职代会通过的决议和决定,监督职代会议案的落实。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从源头上主动参与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这既是职工代表职责的体现,也是职工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原动力。

五、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职工群众文体活动

困难企业一般表现为职工收入低,生活压力大。人心离散,缺乏人气,情绪浮躁,工作消极,对企业失去自信等。企业越是在艰难的情况下,越要想办法,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书法摄影比赛、小型趣味运动会、爬山比赛、钓鱼比赛活动。这样才能使职工感受到有主心骨,感受到自己所在的企业还在,组织还在、增强安全感。同时,能更好的凝聚人心,唤起职工群众对企业的未来信心,激发职工群众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企业不断进步,一定要适应形式的发展和企业的现状,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依法维权,加强协调监督,当好桥梁纽带,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六、努力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和能力

(一)提高职工代表的四项素质

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应着重提高四个方面的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

首先,职工代表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职工代表不仅要了解时事政治,而且要对党的方针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了解。

其次,职工代表要提高心理素质。作为职工代表,要适应新旧体制的交替与转变,适应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要帮助广大职工正确认识改革。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素质,才能冷静从容地面对企业在改革中的转变,才能在参与企业管理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再次,职工代表要提高业务素质。职工代表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才能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不被淘汰,才能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对企业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建议,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二)职工代表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

首先,要正确把握工作的轻重缓急,注意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注意解决职工群众的生活福利问题,更要注意单位生产经营和长期发展问题。职工代表要以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和研究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注意发展的后劲和长期效益,因为企业的长期良好发展是职工群众利益的根本保障。

其次,职工代表要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职工代表的高度负责精神充分体现在职工代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职工代表不是行政职务,没有太多的实际利益,更多的体现是为职工群众服务,因此,养成自觉主动的服务精神难能可贵。

再次,要注意调查研究,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职工代表在参与管理中,要想使自己的意见、建议能够提到点子上,得到大多数职工代表的认可和采纳,必须对所反映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能够抓住问题要害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

七、总结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4

青理东

人大、政协作为县级四大班子首脑机关,如何围绕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一个必须思考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务必坚持深刻领会党委重大决策部署

深刻领会党委的决策部署,是县人大、县政协作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县委的决策部署理解深、理解透,才能实现思想统一、目标同向、行动一致、力量凝聚,才能把重点工作抓好抓实。

一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的先导,统一思想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把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当前,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爬坡意识、垫背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与时俱进推进思想大解放;统一思想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融入成西经济圈、打造川陕后花园”的发展定位上;统一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目标任务上;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关于农村今后发展一系列部署上;统一到“突破发展、创业创富”的工作主题上;统一到“一手抓经济社会建设、一手抓灾后重建”的工作重点上。

二要在把握大局中维护大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县人大、政协作为县四大班子的两大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要关心大局,了解大局,把握大局,在大局下思考谋划工作。当前南江的大局就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两个加快”。这就要求我们人大、政协围绕这个大局加强监督,广泛调研,尤其是要围绕 “稳制活田、标准生产、规模发展、产业经营” 发展思路和 “土地股田经营、产业龙头拉动、因地制宜发展、风险四方共保”经营模式进行深入探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围绕灾后重建做好物资监管、坚强行政监督,确保灾后重建顺利高效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大局要维护大局利益,要从讲政治高度,观察和思考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把本单位、本部门、个人放在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来考虑,而不能一味强调自身的利益,更不能以对个别百姓负责为借口,去做损害全县人民利益的事情。

三要在率先落实中促进落实。再好的决策部署,没有落实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县人大、县政协作为县四大班子的两大机关,既是决策制定的参与者,也是决策部署的落实者。全体干部职工更应该准确把握全县的具体部署,第一时间执行各项决策,率先抓好落实推动发展,为全县各机关各单位作好表率带头作用;在率先落实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政协的联系广泛优势,重点宣传好、检查好、督促好交通建设、产业培育、政策争取、民生工程等工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务必坚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作风关系干部形象、关系民心向背,我们严格按照“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要求,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着力塑造广大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要在深入群众中化解矛盾。县人大、县政协要充分发挥人民信任、联系广泛的优势,坚持一线工作法,在一线帮扶群众、一线接待群众、一线解决问题;要积极开展蹲点调研和下访帮扶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求发展;要推行县级领导信访值周制度、老难信访案件挂包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化解信访矛盾,增进群众感情,营造和谐氛围。

二要在联系群众中科学决策。要不断完善人大常委会、政协会议的开放制度,不断优化参会群众结构,扩大参会人员比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要不断完善民主测评监督机制,对民主测评反映出的不足和问题,要深刻自我剖析,严格按照整改承诺进行整改;要不断完善联系群众机制,要长期坚持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政协常委联系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制度,确保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要在服务群众中改善民生。要不断强化挂联工作,县人大、县政协县级领导和机关所挂驻的乡镇和村社工作要加强指导和扶持,要加快灾后重建进度,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要对惠民帮扶中心,惠民爱心超市、捐赠物资接收站帮扶困难群众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确保扶贫解困体系真正建立并发挥实效;要加强西安、重庆、青岛等地外出务工人员联系,对农民工办理保险和提供就业培训服务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三、务必坚持落实问事、问人、问责制度

“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有效途径。要坚持事事必问、件件落实,层层必问、级级落实,人人必问、个个落实,使“三问”风暴走向“三问”常态。通过“三问”,问出活力,问出积极性,问出绩效,问出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不问事、不理事、不落实的问题,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一要在落实三问中抓住重点。要围绕重点“问事”,对构建大交通、培育大产业、争取大政策、促进大和谐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的进展速度、项目实施安全,问产业基地规模、矛盾化解效果进行追问,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围绕效能“问人”,充分发挥县委巡视组的巡视督查作用,强化督查督办,改善行政效能,努力增强党员干部执行力、公信力和感召力;要围绕落实“问责”,要继续对在城乡环境治理中措施不力的乡镇、平时工作不在状态的工作人员、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党员干部进行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要在落实三问中提高服务。要逗硬落实挂联责任、“六个一”挂联责任制、领导干部信访值周制度、老难信访案件包案制度,积极构建了责权对等的问责机制;要规范完善“一网络一平台三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办事态度,优化便民服务;要健全奖惩激励机制,严格按照“定量+定性+民意”三位一体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目标考核,严格奖惩问责,努力形成求真务实、立说立干、竞相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要在落实三问中加强监督。要继续创新干部监督机制,积极探索“两代表一委员”对选民负责、向选民述职制度和县人大常委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监督机制,切实增强了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要继续创新选任评优机制,改进党员干部述优公推制度,扩大公推直选范围,不断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继续创新纪检监察机制,对乡镇纪委书记垂管制度,乡镇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垂直管理试点,村级监督员直管制度等工作进行跟踪探索,不断完善,创造经验。

浅议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篇5

浅议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如何为代表服务,更有效地发挥代表作用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特别是县级人大常委会应该进行积极探讨思考的问题。

一、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依法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工作和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把自己的权力依法委托给自己的代表来行使,这就使得代表的地位为法律所确定和保护。从而不难看出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就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大的各项职权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是神圣的、崇高的,全党全社会要重视代表的法律地位。

二、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和最有效的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人大代表处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体地位,享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职权。保障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的作用,就能更好地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代表工作机构所承担的代表联络、建议督办、换届选举、人事任免等项职责,都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至关重要。

2、有利于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对人民群众的愿望了解最深,只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的更好实现。

3、有利于发挥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人大代表要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做好代表和本职工作,只有充分发挥了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执行好代表职务和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服和拥护。

4、有利于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只有依靠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没有人大代表的积极参与,人大工作就不会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才能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

三、当前人大代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我县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政治素质低,参政议政能力差。个别代表的政治素质不高,代表的代表意识不强。由于兼职,代表执行职务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许多代表认为,本职工作是实的,是硬任务,与自己各方面的利益密不可分;而-3-

代表职务是虚的,是软任务,干好干坏无关紧要。少数人大代表把它当作一种身份,一种荣誉,有的代表一届代表当下来,甚至在人代会上没有发过一次言。

2、人大业务知识差,法律意识低,少数人大代表不认真学习人大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不知道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职责,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自己没有理清,到处乱发言,有的代表不知道如何履行代表职务,加之代表的素质不高,提出议案、建议和批评意见的质量不高。

3、代表活动经费少,执行职务的环境差。一是经费短缺,是当前开展代表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代表法虽然规定了代表活动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实践中就我县来讲,全县160名代表财政预算全年代表视察、执法检查及代表活动经费加起来只有3万元,尤其是乡镇代表活动经费难以落实。没有依法列入财政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代表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履职环境差。按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可人大代表按宪法及有关法律执行职务却往往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些部门,代表在依法检查中反映了问题而对代表进行打击报复,从而影响代表的积极性。代表法虽-4-

然规定了代表可以持证视察,但实践中因履职环境差等原因,我县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6

根据“三联三帮三促”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安排,我们下到××等6个乡镇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党内民主为先导,保障无职党员的民主权利。要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党章》赋予党员的权利,做到在党内使每个党员都能够平等地享有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方能使党组织充满活力,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体现党在农村的政策。党员是党内权利的主体,党员民主权利是任何一级党组织都无法剥夺的,党组织必须保障无职党员的这些民主权利得到正确的运用和行使,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要保障无职党员的这些民主权利,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要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对党内重大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我们在6个村调研中发现他们在保障党员权利方

面做得较好,都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了学习,遇到重大事情都召开了党员大会,征求党员的建议,做到了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要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在党内形成一个民主的政治氛围,实现了广大农村无职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维护了农村无职党员的权力,提高了无职党员参与的热情。

2、实施分类引导,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要抓好农村无职党员的管理,根据不同层面无职党员提出的不同要求,并结合各自的身体状况、能力特长进行分类组织和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努力激发农村无职党员争先创优的热情,促使无职党员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尽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已有产业基础,有带动致富能力的党员,要求他们与贫困户结成对子,手拉手帮扶,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如黄甲铺乡小苏溪村产业大户余跃林,自己在引进玫瑰香柑获得效益后积极向村里的其他种植户推荐该品种;对本身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的党员,要求他们做好技术传播,为群众发展壮大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如××镇××

村科技示范户××,在柑桔病虫害防治方面有一套,他经常指导村里的其他柑桔种植户做好病虫害防治;对长年外出打工的中青年党员,要求他们经常和村党支部联系,充分发挥信息灵便的优势,做好劳务输出和农产品购销信息的及时传递工作;对退职的老党员,要发挥他们阅历丰富,党性强、威望高,要鼓励他们当好村干部的参谋和顾问,做好村内事务的协调工作,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老有所用、老有所为,乐于参与党组织的活动。要建立退职老党员帮助联系农村无职党员的帮扶联系制度,充分发挥退职老党员的作用,把老党员的“威信”转化为引导教育其他农村无职党员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的动力,用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理想信念来教育人,激发他们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乡退职老党员××,2002年从村里退下来后,在发展好自己的养殖业外,还积极支持村委的工作,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帮助其他产业大户抓好管理。

3、优化结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从我们下到的××、××的5个村情况来看,共有党员205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17名,占8%;36-50岁党员49名,占

24%;51至70岁党员114名,占56%;70岁以上党员25名,占12%。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党员146名,高中和中专学历党员54名,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党员5名,文化程度低。要改善这一状况,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善年龄结构。要积极发展年青党员,把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有改革创新精神、符合条件的优秀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内来,以此解决农村无职党员队伍老化问题;二是改善文化结构。大多数农村无职党员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具有高中或大专文化程度的很少。要在党员中开展学文化、学科技的活动,帮助他们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带头致富的能人;三是调整分布结构。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的党员回乡发展,通过他们掌握的经验和技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4、增强能力,提高致富带富本领。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需要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出示范和表率作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一是集中培训,依靠专业辅导提高素质。主要是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农函大、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定期组织

农村无职党员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素养。二是开阔视野,依靠交流合作提高素质。一方面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农村无职走出家门,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促使他们由运用一般简单技术向掌握高新技术过渡,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另一方面是加强本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既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又学习其他人才的成功做法,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三是基地示范,依靠典型引导提高素质。在管理好现有科技示范基地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支持一部分无职党员领办、创办各类科技示范基地,形成样板,做给其他无职党员看,带着其他无职党员干,从而增强无职党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5、积极探索,不断建立和完善机制。一是建立支部委员联系无职党员制度。要把支部委员联系无职党员的制度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党员帮扶教育培训制度来抓,每名支部委员联系1至2名无职党员,每个月至少要与自己的联系对象交心谈心一次,了解他们想什么、干什么、办什么,并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支部委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7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培训,政策宣传,双向转诊,适宜技术推广

社区卫生服务(CHS)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和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和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脆弱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基本卫生需要和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和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以提高健康水平,达到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目的[1]。

近年来,绍兴地区通过推广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站,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实施中也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1 绍兴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现状

绍兴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目前,全市已建立1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多数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布局比较合理和功能比较健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浙江省政府、省卫生厅的要求,在绍兴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下,2008年,绍兴市开展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各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良好,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探讨和完善的问题。如许多群众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报销标准知道得不多,加上绍兴地区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更多、更高,导致许多病人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和名医,小病也往大医院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所门庭冷落,看病者寥寥,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闲置、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社区卫生事业人才不足,主要表现在社区全科医生素质上

目前,绍兴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主要来源于基层卫生机构,其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且多以专科为主,对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多,掌握不全面,心理治疗师、康复师、语言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专项人才基本没有,不具备向居民提供个性化、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全生命过程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这样便导致群众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度较差。

在澳大利亚,全科医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的地位和其他专科相同。全科医生的培养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年制的医学院本科学习;第二个阶段是住院医师的培训;第三阶段是全科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由此可见,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是分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定向教育3个阶段来完成的,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具备严谨化、规范化、全面化和科学化[2]。

2.2 双向转诊服务开展不太理想

双向转诊[3]是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大中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签订协议,让一般常见的、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核心是两者互补,而不是相互抢夺医疗市场。由于目前绍兴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级医院之间没有很好地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规范转诊各方的权利、义务和相关利益等,使转诊服务开展得不太理想。

2.3 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社会各有关方面对此了解不多。为进一步完善绍兴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推进“病有所医”民生计划的全面实施,绍兴市社区卫生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报销标准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的优惠。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家对优惠政策了解不多。笔者对自己所在三级医院来自农村的门诊就诊患者发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报销费用知晓率及首次就诊择院调查表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3份。

调查发现,患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具体报销范围、报销标准,如“县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的一般门诊医疗费用报销30.00%,而在大中型医院门诊医疗费用是不能报销的。”等知晓者甚少,具体知晓者占12.50%,部分知晓者占64.47%,不知晓者占23.08%。在告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可报销30.00%后,首次就诊选择在大医院的患者比原来减少了29.63%。

3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思路与办法

3.1 医护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参加技能培训和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根据目前绍兴市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必须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夯实业务基础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业务能力。因为医学技术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从事医疗工作的医疗技术人员也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医学继续教育是继医学院校教育之后围绕提高临床能力、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3个方面进行,缺一不可。目前,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医学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

3.1.1 全科医师培训。是提高全科医师服务质量的关键和根本保证。现代医学日新月异,例如不断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新的临床指南推出。这就要求全科医师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种学习是终身的,只要有医学的进步就会有学习。县、市医学教育中心应着手于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建设,整合各临床科室的技术特点,制定全科医师培训方案、考核细则,培养全科医师培训师资。且培训一定要树立长期甚至终身培训的理念。并在培训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理论与实践并重。(2)培训与考核有机结合。培训中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考核也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并应该有相应的考核机制,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1.2 参加专业培训。

3.1.3 进修学习。实施县、市级医院挂钩帮扶社区卫生工程,如县、市级医院免费接受挂钩帮扶社区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实际情况可充许间断性进修培训,时间长短不受限制。

3.1.4 参加专科、本科的函授学习,攻读学位,对取得学历、学位的人员给予报销学费及一定的奖励,鼓励更多的人来参加学习。

3.1.5 规范化医师培训。

3.1.6 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班和学术活动。此类学习班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且效果很好,但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人员缺乏,学术活动经费不能报销等原因,往往不能参加。因此,卫生服务机构应从人力和财力上给予保证和支持。

3.2 加强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系,切实做好双向转诊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双向转诊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已在绍兴县全面展开,根据绍县卫发[2009]41号《绍兴县卫生局2009年医政工作要点》中的第二大点中围绕“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一体化”的要求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推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结合卫生强县考核要求,推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保证每个联村责任医生至少有2名以上的县级单位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日常结对联系。县级卫生单位在输出技术服务的同时,特别要重视输出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第18条提出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3.2.1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⑴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各医院要结合城市卫生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制度,下派医师参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工作,定期派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讲课、会诊、查房、主持病例讨论和开展示范手术等全方位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区、县卫生局要根据对口支援与转诊关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挂“××医院社区卫生工作基地”的牌子,以开展相关宣传工作,增加社会知晓度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相关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在县、市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结合对口支援工作要求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协议书要明确工作内容与工作任务,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2)建立例会制度。县、市卫生局要建立定期例会制度,组织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对口支援和双向转诊医院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例会等形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间的合作。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根据存在问题抓好整改,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3.2.2 制定优惠政策,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作实效。

⑴建立灵活、优惠的政策。各医院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的门诊病人免收挂号费;及时安排上转病人的就诊、检查和住院等事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的检查、检验单应简化相关手续,及时安排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做的检查、检验,如已能满足诊疗需要,应予以认可。(2)加强监督考核。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加强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并将该项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医院一方面要及时安排上转病人的住院工作;另一方面要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缩短住院日。县、市卫生局将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工作纳入对各镇县卫生局、市属医院的考核内容,并对市属医疗卫生单位支援社区卫生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定期检查考核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情况,对做出突出成绩、突出贡献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人员给予表彰,对双向转诊工作落实不力的医疗卫生机构给予通报批评。

3.2.3 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1)强化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机制和体系建设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4],投入足够的推广经费并合理安排是保证适宜技术的顺利推广首要条件。因此,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多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组织、协调、管理和效益评价。(2)强化适宜卫生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加强疾病筛查、诊疗规范、急诊急救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切实有效地开展推广工作。(3)强化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建设。

遵循技术适宜化、形式多样化、服务专业化和推广网络化的发展原则,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宜卫生技术转化和推广网络。(4)强化卫生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专家库,培养一支适宜卫生技术研发和应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指导作用,引导他们深入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推广活动,确保适宜技术向基层的有效转移。

3.3 加大宣传力度

各社区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相结合,使社会各界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关心社区卫生服务,创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具体做好宣传工作:

3.3.1 明确以下几项宣传重点。

(1)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政策和重大措施。(3)社区卫生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和新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4)日常卫生常识、疾病防治知识和健康文明习惯。

3.3.2 宣传途径。

可采取以下几条途径:(1)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进行宣传。(2)场所宣传:(1)开展“卫生保健进社区”活动。县、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晚上时间,在广场、住宅小区和公园等居民聚集场所举办户外活动,通过表演节目、有奖问答等形式,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开展咨询义诊,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引导居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开展“社区卫生进百万家庭”行动。县、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动上门为社区居民发放健康服务手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建立健康档案等。(3)制作社区卫生服务宣传资料。县、市卫生局可统一制作精美、坚固耐用的永久性宣传栏,重点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根据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一类项目的要求,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普及卫生防病知识。(3)简报宣传。

如果社区全科医生的数量足够,素质提高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切实有效,双向转诊工作顺利进行,政策宣传到位,真正让社区卫生服务走进每个社区和家庭之中,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及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小病能处理,大病能鉴别”的目标,绍兴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沈伟珍,武桂英,龚幼龙,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规划的制定与实施[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4):235-236.

[2]李志旻,曹书杰,李天庆.澳大利亚社区服务与全科医生培养对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借鉴意义[J].中国医院,2009,13(6):7879.

[3]朱立峰,赵艳.双向转诊制度及其信息化实现的探索[J].中国医院,2009,13(9):53-55.

[4]熊墨年,吴跃进,张进.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的做法与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4):85-86.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新时期;工会;创新路径

当前,企业职工的群众性组织就是工会,可以说工会是企业党委同职工群体紧密相连的纽带与桥梁,更重要的是工会所代表的是广大职工的利益。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工会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工会应深化工作认知,不断学习与创新以发挥其核心组织作用,如何实现工会工作的创新成为当前摆在工会组织面前一个现实又重要的课题。

一、进一步明确企业工作的方向

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的精神生活也逐步得到了充实。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使得其内外部环境日益错综复杂,社会上的矛盾也是相互交织,对于工会的工作而言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这些随着社会变革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必须要得到妥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首先,伴随着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以及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等现状,工会也应随着这些变化而变化,从中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其次,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工会职工队伍结构也相继产生了变化,使得工会所涉及到的工作与领域等大幅度增加,工会必然要面临如何调整其工作格局并构建相对完善的职工维权机制等相关问题,这对于如何增强其凝聚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伴随着企业的改革,企业中员工的劳动就业方式以及社会生活压力、精神文化需求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对于工会而言,如何有效组织员工工作与生活,动员员工思想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员工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我们客观全面认知工会的职能,认识到改进工会工作的伟大社会意义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引导广大工会职工在企业改革浪潮中发挥其主心骨的作用。

二、坚决维护工会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工作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改革浪潮与社会转型特殊时期的大背景之下,工会更应做到主动科学维护职工权益,积极倡导并贯彻落实党及政府所提出的各项保障性政策,目的就是促使所有职工均能够享受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果。首先,实现宏观参与机制的进一步更新完善,特别是在工会同党委之间的工作联系方面更要健全,从而使得工会充分发挥在党委中的良好代表作用,将职工各方面的诉求高效地传递过去,在此基础上了解职工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强化基层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建设,特别是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更应当做好职工的就业保障性工作,监督企业同职工之间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签订劳动合同。同时还要在企业中大力推广集体合同与平等协商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还要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及各企业代表之间的工作,创建和谐融洽高效的政企关系;再次,注重职工民主管理体制的完善,鼓励当地企业构建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针对于企业广大职工群体进行管理的民主机制;最后,对于特殊困难职工群体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以困难职工为主要帮扶对象,构建相应的帮扶体系如基本生活救助、就业、子女教育、医疗救助以及法律咨询等等,加强对于这些困难职工群体的人文关怀,深入基层生活,了解其需求,可以通过定期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形式实现帮扶行为的规范化与社会化。

三、进一步强化自身各方面的建设

工会自身的建设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要做好如下工作即:首先,工会要强化自身的相关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实现建会程序的规范化与建会品质的切实提升,从而实现工会组织创新体系的健全。同时还要力求工会办公的独立性,组建一支隶属于工会的专职干部团队,为工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强化对于工会所有职工的关怀,如可以通过工会之家建设工作让所有的工会职工深切体会到来自工会的关怀与温暖,从而在工会的工作中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工会的办事效率;其次,强化工会的作风建设工作,可以通过在各处相应的工会联络点以及依托信息通报等方式强化对于工会的监督与管理,密切工会同职工之间的联络,还要改进其工作形式,将工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基层与改善员工现状等实际工作上来,深入职工生活,了解职工的需求与困难,这样才能够同职工群体之间构建深厚的关系;再次,强化工会的制度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民主集中制度与工会的民主决策制度,对于当下所执行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培训学习制度、会务公开制度等都应严格依法开展,切实尊重工会全体成员的主体地位与民主权利,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监督评价制度与意见表达制度等;最后,加强工会的能力建设工作成为大势所趋,时代的进步对于工会干部的综合素养要求有所提高,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提升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方能够应对外界突发事件,保证工会各项事务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艳红《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营管理者》2012/12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9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为城乡统筹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农村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本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肩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动统筹城乡统筹发展,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一、依法行使决定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决定经济社会重大事项中,应始终坚持以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为主线,按照立足深化农村改革、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保障发展、一切推动发展的基本要求,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依法行使决定权,切实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性、可持续性,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以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城乡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建设、配套改革、财政投入、行政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安排,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持续、协调发展。

二、依法行使任免权,保障城乡统筹发展

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任免权。这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不负人民的重托,依法行使任免权,切实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人大选举任免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党管干部与依法行使任免权相统一,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对人民负责有机统一起来。扩大推荐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名推荐的方式,进一步拓宽提名推荐的渠道,让更多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推荐,使提名推荐更为民主、科学,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真心为民办实事群众认同度高的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选拔出来。进一步改进任免办法。强化对拟任命国家机关人员的知情权,规范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完善提请机关对的提请任免报告和被任命人供职报告。进一步完善任职考评监督机制。人大常委会对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采取听取汇报、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代表视察、进行民主测评等形式加强经常性监督,同时要敢于和善于大胆运用质询、撤职、罢免等监督手段,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权民授”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其真干事、干好事、干成事。

三、依法行使监督权,努力促进统筹城乡更好更快发展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篇10

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王某某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大代表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与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探索和研究如何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代表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一)不断强化制度建设,积极为代表发挥作用提供服务保障。代表法规定:“国家和社会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保障”,因此,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也是一种法律义务和职责。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提供保障:一是为代表知情知政进行制度保障,为代表执行职务,发挥代表作用奠定基础;二是强化代表服务保障机制,协调落实相关待遇,切实为代表履职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物质条件,确保代表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根据人大常委会工作内容和代表职业情况,坚持邀 1

请代表参与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监督工作、执法检查、列席会议审议,让更多的代表直接参与涉及重大事项和中心工作的审议监督。

(二)切实抓好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是其履职的重要渠道,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反映了代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点与意见。当前,人大工作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和实践代表建议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方法、新思路,要注意三点:一是加强领导,健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将“答复及时,行文规范,措施落实,代表满意”作为工作的总体要求,规范办理程序,明确办理责任,改进办理方法;二是抓住议案、建议督办环节。采取领导督办、视察督办和人大工作机构对口联系督办相结合的方式,狠抓办理质量,做好代表建议、议案的落实;三是抓住议案、建议复查环节。严格复查代表议案、建议答复后的落实情况,督促承办单位认真落实答复内容,保证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取得实效。

(三)开展代表专题调研、视察,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调查研究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的有效途径。为此,人大常委会重视代表的调研工作,把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作为代表主动参与和推动转变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在调研视察工作中,注重精选调研课题,选择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社会热点、难点,以及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或视察,做到调

研视察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

二、加强代表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水平

(一)组织人大代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依法监督的武器,掌握了武器,依法监督就有了保障。法律法规很多,不可能完全掌握,要有选择性的学习。首要,认真学习《宪法》、《监督法》、《代表法》,要学通,读懂人大代表依法监督的纲领性法律,;其次,对于代表自身所在界别范围内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深刻领会、全面掌握、应用自如;再次,对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普遍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要有所了解,便于依法监督更加广泛。熟悉和掌握这些法律武器,代表的监督才会有根本的保障和依靠,才能切中要害。

(二)组织人大代表学习人大工作的基本知识,提高履职能力。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议案、建议处理的质量。因此,认真学习写议案、建议,学习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等方面的知识,奠定和积累人大工作的经验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代表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认知辨别能力,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建议、议案,为履行代表职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召开代表经验交流会,组织代表活动,对人大代表履行职务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召开代表座谈会,引导人大代表想大事、议大事,使代表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代表活动要注重

创新,结合事关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提高代表活动质量,增强代表活动效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讲实效上下工夫,使代表从中深化认识,增强履职信心。

三、扩展参政议政渠道,营造代表依法监督的良好氛围

(一)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听取报告之前,组织代表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并邀请有关代表列席常委会议,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评议,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建议,促进政府工作的开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对重点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代表通过开展专题调研视察、代表小组活动视察、代表建议视察等形式,分阶段、分项目对政府工作及经济建设项目等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切中要害,讲策略,分清真伪,当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保护神。

(三)紧密联系选民,将群众意愿作为监督的靶点。代表当选以后要联系走访选民,主动向选民收集意见,及时表达和反映他们的意愿,以选民关心的问题和事项为监督的靶点,尽快督促相关部门解决,使政府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产生最好的效果,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代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

四、大力宣传代表工作,不断提升人大代表的社会地位

人大代表多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精英,在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行为规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应当走在前列,做出榜样。一方面,应当不断注重人大代表的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应当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只有通过加强宣传优秀人大代表典型,树立人大代表的良好社会形象,才能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关注人大代表、关注人民大表大会制度。

在宣传代表工作中,一是注重宣传代表与发挥代表作用相结合,深入挖掘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如何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能力,以及对闭会期间代表依法行使职责取得的实效进行宣传和报道。二是宣传人大代表必须注重宣传代表当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从人大代表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如何稳定社会关系发挥作用出发,对那些深入基层,为百姓做好事,解难事,扶贫济困的人大代表进行大力宣传,不断增强人大代表的社会地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认同感和信任感。三是宣传人大代表要注重宣传代表与宣传建议、议案办理的效果相结合,对反映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涉及民生的议案和建议,对符合工作实际,为领导决策起到很好的参考和推动作用的议案和建议,积极开展人大代表优秀建议、议案评选活动,要采取主动联系代表、积极跟踪报道的方式,加大对建议办理过程和效果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此文翻阅、参考了网络上相当多的材料及各位同仁的文章。写的不好,大家见谅。在此,感谢诸位勇于将自己文章上传的同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成长》教案下一篇:企业给员工交社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