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言特殊句式(精选8篇)

文言特殊句式 篇1

1、【判断句】 ①……者,……也。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②……也。环滁皆山也。③……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被动句】 ①为……所……(周初年少时)为乡里所患。《周处》 ②……为……。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3、【省略句】 ①主语省略。乃大惊,闻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宾语省略。备曰:“君与【】俱来。”《隆中对》 4【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状语后置。(备)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③宾语后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④宾语前置。

疑问句:何苦而不平?(苦:愁)何陋之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否定句:彼不我恩也。时人莫之许也。固定格式:唯利是图。

文言虚词集释

中考考纲要求掌握的8个文言虚词:其、为、以、于、乃、之、且、故

1、【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

公将战,曹谇请见。其乡人曰(他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桃花源记》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他的)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齐军的)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他的)②指示代词: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那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既克,公问其故。(其中的)③语气词:

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不译)

安陵君其许寡人?(祈使语气,可,该)(安陵君可要答应寡人啊?)

2、【为】 ①动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表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

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此(孙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作为)②介词,表示被动(周处)为乡里所患。(被)贤能为之(孙权)用。(被)③介词,表示对象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给,替)

3、【以】 ①介词,译为拿、用、把、凭(借)、因、按照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凭借)衣食所安……必以分人。(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按照)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拿、把)②动词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③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结果等 属于作文以记之。(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可以】:可以凭借。可以一战。

4、【于】 ①介词,译为、在、到、从、比、对、向、跟等。战于长勺。(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给)皆以美于徐公。(比)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对)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刘备)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到,向)遂用猖獗,至于今日。(到)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②【于是】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此以后)吾祖死于是。(在捕蛇这件事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种情况下)③现代汉语:连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大家一鼓励,我于是恢复了信心。

5、【乃】 ①副词

乃入见,问何以战?(于是,就,才)乃记之而去。(于是,就,便)(便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离开了)凡三往,乃见。(才)羽、飞乃至。(才)

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②代词

家祭毋忘告乃翁。(你的)

6、【之】 ①代词(代人、代事、代物),译为他(们)、它(们)。贤能为之用。(孙权)属于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的事)登轼而望之。(齐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土地)②动词

之虚所卖之。(到、往)③结构助词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b、主谓之间,不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d、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e、音节助词。顷之。公将鼓之。

7、【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儿去啊?)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况且)行木且荛,二豪贼劫持……(一面……一面……)

8、【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连词,因此,所以)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因此自己起个别号……)西出阳关无故人。(旧的,从前的。故人:老朋友)

党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学院三支部

李明达

本人作为一名老党员和教育工作者,更作为一名基层支部的党务工作者,多年来始终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今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能够根据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切实按照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和争当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坚持以优秀党员的标准指导和规范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强化理论武装、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遵守师德规范,加强宗旨意识和组织纪律,立足本职工作,敬业勤勉,务实开拓,积极转换工作理念,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全力做好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成才的服务工作;在党务工作中,能够按照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围绕“立足岗位职能 打造工作亮点

提升管理成效”的活动主题,带领支部党员以“创建学习型处室、争当学习型干部”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深化党的理论的学习,强化党员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以党员的“五带头”为指针,在支部党员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比作风、比实绩、比创新的“三讲三比”活动,积极开展了“党员目标承诺”、“岗位目标承诺”,牢固树立了“学生工作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引导支部党员立足岗位职责,以党性锻炼、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为重点,创建务实高效的处室。

回顾过去,鉴知未来,尽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学习不够深入,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学习还浮在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在工作中,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足,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在学习上搞实用主义,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学一些,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不学或很少学,知识面不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水平的提高。

2、在优秀共产党员的“五带头”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五个强”实践当中,有些方面达到了要求,优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还不够。在会上作自我批评多,在其他情况下作自我批评少;批评别人打不开情面,不够大胆,怕伤害同志间感情,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认为目前整个大气候也就如此,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一定就解决问题。

4、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特别是对**室同志的批评和对**的同事的指导及批评,有时不够讲究方法,结果使同志们有时候出现比较勉强的现象。对工作方法,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方法问题欠缺一些,同志们都会相互谅解的。

5、在工作要求上。工作的标准要求不够高。满足于干完干成,求数量与求质量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与统计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虽然能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有只求一般标准,把标尺定的不够高,干些工作就有满足感的倾向。

6、在工作创新上。对待困难有畏难情绪,满足于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积极主动性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缺乏灵活机动,过于死板,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

7、协调能力不强,与部分群众沟通少,有时工作不细致。这一点与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也没有往这方面做过努力。而现代的社会,除了需要真才实学外,还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努力推销自我。在平时工作中,我只管工作,而不管与人交流,不生动活泼,特别是与领导及部分同志的沟通少了,与社会的溶合度也不够,认为只要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这样造成有时工作不细致。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

经过分析以上缺点,在深入解剖自我之后,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剖析,这其实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结果。若长期如此,对自己不加以严格约束,不采取取长补短的措施的话,前景不堪设想。

应该说,我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的,也一直对工作是负责的,但我总感到自己有些放松。特别是没有能好好反思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对外界的因素也看得太重,从而造成了上进心、进取心比先前减弱。以前我对自己缺点的认识是不够到位,知道缺点,也总给自己找借口摆脱,甚至拒绝承认,不加悔改。这对自己的进步是毫无好处的,也是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发展与成长。

归到根本,这其实是人生观、世界观模糊的问题,对许多事物存在模糊认识,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十分准确的认识,对客观存在没有正确的分析的结果,这也是放松自己的学习的后果。不从自己的主观意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认识自我,来改造自我,而强调客观世界对自己的影响,强调其不可改变性,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存在无力回天的意识,从而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由于对自己压力不够,从而产生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改造自己的力度不够。

人生目标不明确,更不够远大,没有与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相结合。具体的学习计划也不清晰,没有从自己的整体素质发展上考虑,没有从工作的整体发展去考虑。平时对自己的剖析不够,对事物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挖到心灵深处,只是很肤浅地忧郁与后悔。这也说明了我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遇事有抓大不抓小的心理。

同时,我也还存在一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急于求成的思想,毅力不够,具体行动不足。

三、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人确实是可以改得更好的。剔除短处,吸人长处,不断完善自我,每个人都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开创新的局面。

一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积极投身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紧密联系群众,调整心态,制订可行计划,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化劣势、失败为前进的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

三是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历史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既学习与自己的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公务员之家

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与时俱进,敬业争先,团结民主,严守纪律的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自觉性、坚持长久性、坚持实践性、坚持全面性、坚持科学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两个务必”,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寂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文言特殊句式 篇2

一、比较归纳法

比较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指把同类句式的古今结构特点进行对比, 横向比较指把同时代的相关句式作对比。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判断句结构形式比较单一, 进行纵向比较意义不大, 而某些文言句式表现形式比较复杂, 宜多采取横向比较法。如教学宾语前置句式, 我们通过横向比较来加强学生对宾语前置条件的理解与掌握, 由此引导他们自己归纳出宾语前置的条件。

例如:

(1) 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2) 曰:“奚冠?”曰:“冠素。” (《许行》)

例 (1) 是并列的两个疑问句, 用的是同一动词“欺”。前一句的宾语是疑问代词“谁”, 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后一句的宾语是名词“天”, 放在动词“欺”的后面。例 (2) “奚”和“素”用的是同一个动词“冠” (戴帽子) , 宾语“奚”是疑问代词, 放在了谓语动词前, 宾语“素”是名词, 位于谓语动词之后。这样, 通过对比, 学生对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自然一目了然, 印象深刻。

再如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3) 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

(4) 今郑人贪赖其田, 而不我与。我若求之, 其与我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例 (3) 前后句的宾语都是代词“之”, 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盖有之矣”是肯定句, 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有”之后, 后一句“我未之见也”是否定句, 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见”之前, “未之见”就是“未见之”。例 (4) “而不我与”和“其与我乎”相比, 谓语动词和宾语都相同, 但“而不我与”是否定句, 故宾语“我”前置, “不我与”就是“不与我”, 也就是“不给我”的意思。“其与我乎”由于不是否定句, 动词“与”的宾语即使是代词“我”, 也不前置。例 (5) “不己知”和“不知人”都是否定句, “不己知”的宾语是代词“己”, “不知人”的宾语是名词“人”, 虽然“不知人”是否定句, 但由于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 故宾语“人”不前置。比较分析的结果,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含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否定句, 二宾语须是代词。

“定语后置”也是文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句式, 定语后置的基本形式中,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容易与宾语前置句“宾语+之+动词”相混。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 找出二者句式的不同点,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例如:

(6)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师说》)

(7) 不问罪之有无。 (《狱中杂记》)

(8)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劝学》)

(9)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例句 (6) 、 (7) 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动词”结构, 而例 (8) 、 (9) 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形容词”结构, 通过比较, 得知这几个例句“之”后的词性不同。再者, 例 (6) 、 (7) “之”前后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动宾关系, 宾语提前, 这类宾语前置句的特点是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增添“之”复指。“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 不解惑”、“罪之有无”即“有无罪”。例 (8) 、 (9) “之”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形容词作后置定语。如例 (8) “爪牙”和“筋骨”都是中心词, 修饰语分别为形容词“利”和“强”,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没有强壮的筋骨。”

以上通过一个个具体例句的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宾语前置的条件和规律。这样, 即使是不熟悉的句子, 他们也能运用这些规律去准确辨认和理解。作为教师, 要善于运用比较法, 使文言句式的特点得到凸显,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真正掌握知识要点。有了充分的比较, 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及时梳理知识, 进行归类整理,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特点, 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规律, 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句型教学法

“在古汉语教学上, 就课文逐句分析其语法结构, 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同时从句型上进行综合的讲授, 那么讲一课书, 几乎可以收到讲十课书的效果了。当然, 这仅仅是就对古汉语语法结构的领悟来说的。”[1]董治国也积极倡导开展文言文句型教学法。[2]采用句型教学法, 要避免灌输式, 即教师不宜先直接给出某类文言句型结构, 而是首先需要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以便通过一个个熟知的例句抽象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结构特点。

例如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常见的有“于”字被动句、“为”字被动句、“见”字被动句等。它们有各自的结构特点, 而不像现代汉语被动句那么单一。引导学生根据多个例句抽象整理出有形式标志被动句的基本结构:

“于”字被动句: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例:然而兵破于陈涉, 地夺于刘氏者, 何也。 (《汉书·贾山列传》)

“为”字被动句:受事主语+为 (+行为主动者) +谓语动词

例: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过秦论》)

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

“见”字被动句:受事主语+见+谓语动词

例:欲予秦,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字和“为”字被动句可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但有时被动意义不明显, “见”字被动句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样, 这三种句式在表被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出现了发展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为……所”、“见……于”式被动句。其基本句式是:

“为……所”式被动句:受事主语+为 (+行为主动者) +所+谓语动词

例: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见……于”式被动句:受事主语+见+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纳这些句型结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句型里各成分的词性、语法功能, 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等, 这样避免了囫囵吞枣。例如:“为江充所败”, 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 助词“所”帮助表示被动, 有指示和强调作用, “所”和介词“为”共同作为被动句的形式标志。学生理清了被动句式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才算真正掌握了这类句型特点。“被”字被动句, 如“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被”字句先秦少见, 汉代后得到发展, 由于和现代汉语差别不大, 这里不予讨论。

除了被动句, 文言文中还有一类如“不亦……乎?”“安……哉?”“何……为?”等固定格式。这类格式虽然形式多样, 但归纳起来, 它们的造句特点相同, 都是谓语前有副词或疑问代词, 句末常有语气词“乎”、“哉”、“邪 (耶) ”、“与 (欤) ”、“为”等与之呼应, 以共同表达某种语义。根据表义不同, 谓语前的副词或疑问代词和句末的语气词根据需要可以替换为别的词。如“何……哉?”“何”可以替换为“恶”、“安”、“岂”等, 构成“恶……哉?”、“安……哉?”、“岂……哉?”, 句末语气词“哉”可以替换为“乎”、“邪”、“为”等, 构成“何……乎?”、“何……哉?”、“何……为?”学生理解掌握了文言句型, 教师要指导他们按照句型结构进行阅读和翻译, 以培养翻译技能, 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结构分析法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省略现象, 但古代汉语的省略现象更为普遍, 如果不了解这种省略, 就会给古文阅读带来障碍。同时, 省略也是高考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什么是省略?“省略指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句子被省略了其中的某些词语, 而被省略的词语一般可以从上下文里找到并确定地补出来。”[3]文言文省略现象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省略的方式主要有“对话省”和“上下文省”。那么, 如何判断文言句中是否有省略现象呢?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法宜采用结构分析法, 结构包括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由于主语和谓语的省略现象一般比较容易判定, 我们主要探讨如何从结构角度分析“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宾语省略是文言中最常见的, 宾语省略包括动词宾语的省略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 如:

(10)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1) 已行, 非弗思也, 祭祀必祝之。 (《触龙说赵太后》)

例 (10) “请奏瑟”中, “请”是使令动词, 常作为兼语结构的第一个动词用, 但“请”后并没有兼语出现, 而是直接接动词“奏”。根据句法结构, 判断出动词“请”后省略了宾语, 由上下文语境可知此处省略了“请”的宾语“赵王”。文言中兼语省略现象还比较多见, 特别是使令动词“使”、“令”、“请”等后的兼语。如:“祝曰:‘必勿使反’。” (《触龙说赵太后》) 此句“使”后省略了宾语“之”。“令辱之。” (《陈涉世家》) “令”后省略了宾语“尉”。例 (11) 的“思”是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带宾语, 但句中没有受事宾语出现, 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出宾语“之”。

关于介词宾语的省略, 首先, 我们知道介词“于”、“於”、“乎”的宾语不能省略, 而介词“以”、“为”、“与”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之”, 则往往省略, 特别是介词“以”, 其宾语更是经常省略。如:

(12)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13) 项羽大怒, 曰:“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14) 唉!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从介词的语法特征看, 介词一般不单独使用, 它常与所介引的词语组合成介宾结构, 用作状语或补语。例 (12) 、 (13) 、 (14) 的介词后分别直接接了动词“分”、“击破”、“谋”, 根据介词的语法特征可知, 介词“以”、“为”、“与”后分别省略了宾语“之”, “必以分人”即“必以之分人”, “为击破沛公军”即“为之击破沛公军”, “竖子不足与谋”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介词省略, 主要是指介词“于”、“於”的省略, 介词“以”有时也可省略, 其他介词如“与”、“为”等一般不省略。如:

(15) 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

(16)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

(17)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刺客列传》)

谓语动词后常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构成“动词+于+宾语”结构。我们分析例 (15) “霸上”是谓语动词“军”发生的处所, 但“军”后没有用介词“于”来引进处所词, 由此确定动词“军”后省略了介词“于”。例 (16) 同例 (15) , 动词“会”后省略了介词“于”。又如《促织》中“岁征民间”、“纳钱案上”, 其处所词“民间”、“案上”前的介词“于”被省略了。我们得出介词“于”省略的规律:当介词“于”用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时, 常常省略,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来。例 (17) “金千斤”是“购”的方式, “购之金千斤”即“购之以金千斤”, 这里省略了引进方式的介词“以”, “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又如“又试之鸡, 果如其言。” (《促织》) “试之鸡”即“试之以鸡”。我们采用结构分析法, “省略”现象也就化难为易了。

判断句也是高考要求掌握的文言句式之一, 由于文言判断句在结构形式上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因此学生难以掌握。我们如何确认文言判断句呢?例如:

(18)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19) 审视, 巨身修尾, 青项金翅。 (《促织》)

例 (18) 、 (19) 谓语部分都是名词词组, 结构形式相同, 如果我们从语义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例 (18) 谓语“天下枭雄”和主语“刘备”具有等同关系, 谓语是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例 (19) 的谓语虽是名词词组, 但从语义结构分析, 谓语“巨身修尾, 青项金翅”是对省略了的主语蟋蟀相貌的描绘, 故例 (19) 是描写句而非判断句。王力先生曾指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 表示判断的。”[4]但我们切不可理解为凡是名词谓语句都是判断句, 主语和谓语之间具有等同关系才是判断句的本质特征。学习判断句, 我们虽然可以借助“者”、“也”等外在形式来确认, 但更重要的是从语义结构的角度, 结合具体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谓语性质, 再审视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是否有等同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准确辨认文言中的判断句。

以上结合例句分析了文言句式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文言句式特点灵活选用, 避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实现知识迁移。

参考文献

[1]董治国.古代汉语句型大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2]董治国.开展文言文句型教学刍议.中学语文教学, 1995 (11) .

[3]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1.

文言虚词与特殊句式剖析 篇3

一、高考文言虚词的剖析与应对

(一)厘清虚词的考查范围

《考试说明》对虚词的考查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共18个)。了解《考试说明》对文言虚词考查的要求和数量,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二)近五年高考语文试题中高频虚词和出处的统计

1.表1近五年高考语文试题中高频虚词的统计(单位:次)

由表1可见,虚词的考查是有主次和重难点的。其中词性复杂、意义和用法多样的虚词出现频率比较高,例如:“以”,有介词、连词和动词三种词性,共有12用法。“而”,有代词、副词和连词三种词性,共有9种用法。这类虚词不仅是日常教学中的重难点,而且也增加了高考文言虚词考查的难度和区分度。此外还有部分考点超出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例如2014年高考共考查了18个虚词,其中“兮、哉、夫、矣”不在考试范围之内。面对这种高考趋势,除了掌握规定的18个虚词外,还要有量上的拓展。

2.表2近五年高考语文试题中课内文言虚词考查出处统计(单位:次)

高考文言虚词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共四个选项,每个选项都由一个课外的和一个课内的典型例句构成,让考生在比较、判断后选出四个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大多数省份的高考卷多采用这种考查形式。由表2可见,这种形式不仅考查的虚词面广,而且注重课内、课外虚词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三)稳中有变的虚词考查题型

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在文言试题的第二题中出现,考查形式稳中有变,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传统的考查形式是选择题(详见表2说明)。近五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基本上都延续了这一传统的考查形式。但有些省市探索出了新的考查形式——填空、选择相结合的形式。

如2015年的湖南卷第6题:将文言虚词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有官君子,()审择焉。

A.之与而

B.者与其

C.之所其

D.者所而

新的虚词考查形式难度更大,一方面考生必须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另一方面必须全面掌握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此外还要区分选项中不同虚词的异同点,方能选出最佳答案。

(四)虚词在高中教学中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1.虚词的特性

文言文中的虚词一般都是由实词演化而来,具有实词的意义,因而在用法上“虚词不虚”;与实词相比,虚词数量非常少,但其在文言文句子中的使用频率却非常高,且因词性的复杂和意义、用法的多样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根据语言环境辨别某一虚词具体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语境是虚词意义和用法由不确定到确定的最佳判断标准。全面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后还必须培养语境的鉴别力和迁移力。

2.虚词的学习

(1)联系生活实际。文言其实离我们很近,如成语、俗语等中大量的留存。例如:“于”在成语中作介词,指出范围或对象,如:“喜形于色”的“于”相当于“在”;“青出于蓝”的“于”相当于“从”;“安于现状”的“于”相当于“对于”。

(2)多些自主,多学益善。初高中对文言要求的悬殊,初中的死记硬背,不理解或理解不深,记得不牢都无法做到知识的正迁移。高中文言虚词的学习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需要一定的语法知识——最基础的汉语词性、句子成分和句式等。学习文言千万不可用功利的分数掩盖了文言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老子《道德经》云:“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只有以“弗居”的态度学习文言才能学有所长、学有所乐。此外,尽管常考的虚词只有18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量,但文言虚词远不止这些,对不常考的虚词也要有一定的关注,这对文本的理解和常考虚词的解读是有益无害的。

一、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把握

《考试说明》对文言句式的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即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外加常见的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文言文特殊句式共有6大类。有的同学常苦于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和判断,一学到特殊句式往往靠死记硬背应付老师的检查。要改变现状,必须重视理解和了解必要的语法知识。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式这个标准而言的。我们虽然会说标准语,但并不真正了解标准语的结构,再加上初中基本不讲任何语法,这就导致了很难说清句子成分,更别说分析成分间的关系了。句式的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且以主观题的考查形式为主。主观题的考查形式即主要放在句子翻译中进行。为此,要想攻破特殊句式的解题难关必须从语法和虚词两个方面着手。

(一)特殊句式的语法定位

不论现代汉语,还是文言,句子成分的次序一般都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但在文言中,为了强调或突出句子的某个成分,句子的次序也就发生了变化,这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而文言翻译是要把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特殊句式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出来。也可以说,文言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式这个标准而言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能识别特殊句式,还要全面准确地掌握现代汉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方面的语法知识。如①“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愚公移山》)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劝学》)③“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赤壁赋》)在使用成分划分法的同时,要了解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二)特殊句式与虚词的关系举隅

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在文言中有“遭受”的意思。其句式的实质是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被动句的翻译一定要把有关对应的词语翻译为“被”,文言被动句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主要在于构成方式。常见的与虚词有关的被动句有“于”字式、“被”字式、“为”字式等。

①“于”字式:“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②“被”字式:“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③“为”字式:“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何也?”(《伶官传序》)

鉴于某些特殊句式和虚词的亲密关系,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这些虚词对于句式的提示作用,这样才不至于在句子翻译中因看不出句式而丢分。

(三)特殊句式在句子翻译中的考查

2014年四川卷:“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梁书·王筠传》)(画线部分为被动句和省略介词“于”的省略句)

译:王筠天性宽宏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当世人看重。

2015年浙江卷:“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太平州学记》)(画线部分为状语后置)

译: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在文言文句子翻译时要特别关注常用的特殊句式,一般来说,句子翻译中有某种特殊句式的必然会占1分。所以关注重要实词的同时,还必须对常用的特殊句式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我们可根据特殊句式的难易度和繁简度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我们对特殊句式出现环境的敏感性。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 篇4

第一课时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第二课时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1、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三课时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第四课时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七、八课时

一、请翻译。判断句式

1、有亭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臣本布衣。

5、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6、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7、济北彀城下黄石即我也。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3、用“乃”“为”“则”“即”等词表判断

三、请翻译 省略句式

1、(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以钱覆其口。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小惠未遍,民弗从(之)也。

4、以(之)告富者。

5、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归纳:

1、补充省略成分,应结合上下文语境。

2、省略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①主语省略

②谓语省略

③宾语(包括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④介词省略

3、译成现代汉语时,为做到语句通顺,该补充的应补充。

四、请翻译。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吾尝疑乎是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5、咨臣以当世之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尝射于家圃归纳:

介宾短语后置句: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往往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前面作状语。

五、请翻译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提宾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提宾式。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如:“何苦而不平?”(“何”是“苦”的宾语)

1、子将安之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篇5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判断句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篇6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文言特殊句式 篇7

1. 宾语前置句

1.1 这样的牛, 别要。

正常的语序应为:别要这样的牛。原句强调宾语“这样的牛”, 在文中指的是“疲牛”。前文内容是:“拿根鞭子, 一甩, ‘嗖’的一声, 好牛就会瞪圆了眼睛, 左蹦右跳。这样的牛干起活来下死劲, 走得欢。疲牛呢?听见鞭子响准是把腰往下一塌, 闭一下眼睛, 忍了。这样的牛, 别要。”将好牛和疲牛对被鞭子抽的反应作对比, 把“这样的牛”提前, 正好和上文“这样的牛”在前后位置上相对应, 显得规整, 对比更为强烈。而在未读到下一句“别要”时, 对于作者的态度, 读者在阅读心理上也会增加一丝好奇和期待。“别要”和上文“忍了”同处于句末位置, 字数恰好都为两个字, 这样的排列, 也给文章增添了节奏感。

1.2 我半天半天地看着那些牛, 它们的一举一动都意味着什么, 我全懂。

正常的语序是:我半天半天地看着那些牛, 我全懂它们的一举一动都意味着什么。原句突出强调了牛的一举一动, 引起读者的兴趣, 为下文写牛叫这一举动埋下伏笔。正因为有牛的“一举一动”可以被“我”看, 所以“即便剩我一个人也并不寂寞”, 这种强调很好地解释了上文我不寂寞的具体原因。从句式的排列组合看, 原句前两句为长句, 后一句为短句, 由长句突然变为短句, 给人“头重脚轻”之感, 读来别有一番戛然而止的余韵, 而且长短结合, 别有一种错落之美。如果换为正常的语序, 两个长句并行, 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2. 定语后置句

2.1 从洛川再往北, 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 绵延不断。

正常语序是:从洛川再往北, 全是绵延不断的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原句可以明显看出作者想要强调“绵延不断”这个修饰成分。“一座座”和“一道道”只写出了山的数量之多, 而“绵延不断”则把这种多, 一个个地排列出来, 突出其跨度之长, 更写出此地的广袤, 并使其更具立体感和形象感。同时, 这样也更直观地呈现出了清平湾贫瘠的生活环境———“只有黄土”, 营造出一种寂寥的余味。

2.2.1 傍晚赶着牛回村的时候, 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崖畔上, 红的。

正常的语序应为:傍晚赶着牛回村的时候, 最后一缕红的阳光照在崖畔上。

2.2.2 老汉唱的本也不是崖畔上那一缕残阳的红光, 而是长在崖畔上的一种野花, 叫山丹丹, 红的, 年年开。

正常的语序应为:老汉唱的本也不是崖畔上那一缕残阳的红光, 而是长在崖畔上的一种红的野花, 叫山丹丹, 年年开。

这两句都强调了“红的”这个修饰成分, 且恰好处于文章的一前一后。作者在此选用相同的句式别有用意。第一句, 突出“红”, 是为了和下文破老汉唱的山歌“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受苦人过得好光景……”相照应, 借此说明“崖畔上红”之“红”是最后一缕残阳的红。第二句, 突出“红”也和上面提到的“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受苦人过得好光景……”有关 (原文:我只是常常记起牛群在土地上舔食那些渗出的盐的情景, 于是就又想起破老汉那悠悠的山歌:“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受苦人过得好光景……”如今“好光景”已不仅仅是“受苦人”的一种盼望了。老汉唱的本也不是崖畔上那一缕残阳的红光……) 。但在这时, 作者刻意突出“红”, 则是为了解释小说开头所刻意突出的残阳红并非老汉所唱的“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之“红”, 真正的“红”是长在崖畔上的一种红的野花, 叫山丹丹, 年年开。这种前后文的互相呼应, 不难看出作者选用同一句式的匠心。而且, 这突出的“红”别有着一番寓意, 它象征着希望———庄稼人 (“受苦人”) 对未来过上美好生活 (“好光景”) 的向往与憧憬。此时的“红”也给小说末尾营造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氛围, 那年年开的红的山丹丹也象征了一代又一代淳朴农民坚韧乐观的品格。

2.3 火光照亮了饲养场, 照着吃草的牛, 四周的山显得更高, 黑魆魆的。

正常的语序为:火光照亮了饲养场, 照着吃草的牛, 四周黑魆魆的山显得更高。火光的亮反衬出了夜色的黑, “黑魆魆的”放后, 意在强调在此夜幕下人的心理感受, 突出四周高大的山在夜幕下的鬼魅的色彩, 营造出一种幽深寂寥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在这厚重的夜幕下, “我”、破老汉、留小儿三人身影的孤单、冷清, 暗示当时喂牛生活的艰苦。

2.4“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 淡蓝色的, 一丛挨着一丛, 雾蒙蒙的。”

正常的语序为: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淡蓝色的雾蒙蒙的野花, 一丛挨着一丛。从内容上看, 原句显得很有层次感, 先强调野花的颜色, 接着是野花的长势, 最后强调野花给人的感受, 十分直观。相比之下, 改句则显得太过冗长、平淡。从句式上看, 长句变为短句, 使句子更加灵活多样。放入整个景色描写的段落里看, 长短句的结合, 使语句里流淌出缓缓的节奏, 整个段落似被一曲优美的旋律环绕, 给这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 更添了一点灵动诗意。

2.5 老汉说, 过去不是这样, 过去人少, 山里的好柴砍也砍不完, 密密匝匝的, 人也钻不进去。

正常的语序是:老汉说, 过去不是这样, 过去人少, 山里密密匝匝的好柴砍也砍不完, 人也钻不进去。作者为了突出“密密匝匝的”这个修饰成分, 表现过去清平湾优裕的生活环境, 使其更具画面感, 就让它作为定语后置。这样便把过去山里柴的数量之多强调地更加自然、有力, 影射出当时时局的混乱给清平湾带来的无法挽回的创伤。这种好坏的强烈对比也隐含了作者对于当时混乱时局的嘲讽与不满, 表达了他对如今清平湾穷苦现状的惋惜。

3. 状语后置句

3.1 一行人慢慢地, 有节奏地向前移动, 随着那悠长的吆牛声。

正常的语序是:一行人随着那悠长的吆牛声, 慢慢地, 有节奏地向前移动。若维持正常的语序, 不免让人觉得状语有些过长。原句将状语后置, 突出吆牛声音拖的时间之长, 格外吸引读者对“吆牛声”的注意力, 为下文紧接着描绘吆牛的调子 (“吆牛声有时疲惫、凄婉;有时又欢快、诙谐, 引动一片笑声。”) 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给整个行走的情景笼上一层悠远深长的韵调, 注入作者的深情, 而这悠长的吆牛声似乎也把一行人原本就缓慢的行走延滞地更慢了。

3.2 北京的神秘, 对她来说, 不亚于那道银河。

正常的语序是:对她来说, 北京的神秘不亚于那道银河。强调北京在留小儿心目中的地位, 突出了穷苦的孩子对大城市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作者也想借此表现出清平湾困苦的生活环境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3.3 那两个人是瞎子说书的, 从绥德来。

正常的语序是:那两个人从绥德来, 是瞎子说书的。作者突出强调这两个瞎子“从绥德来”, 强调“绥德”这个地方, 是因为绥德是破老汉的家乡。由前文叙述可以得知, 破老汉对从绥德来的人都特别关心照顾, 这就为下文破老汉如何招待、帮助这两个穷苦的说书人埋下伏笔。强调“从绥德来”是为了暗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

由此可见, 作者在构架整篇小说时, 有目的地选用了不同的特殊句式。而这种特殊句式的选用, 非但没让人感到拗口、晦涩, 反而让人觉得新奇、有趣。这种选用不仅使得小说的句式灵活多变, 极具个人特色, 还使小说的字里行间弥漫着悠悠的情味, 赋予小说音乐的节奏感和美感。而且也使得小说读来有味, 在意蕴上更显悠远绵长。作者语言上的这种独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运用, 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3.

[2]王希杰著.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特殊句式点拨 篇8

[强调句]

例1 It was only after he had read the papers ______ Mr. Gross realized the task before him wa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complete.

解析 that。句意:直到他读完这些文件之后,Gross先生才意识到他面前的任务是很难完成的。去掉It was及空白处后,此句可还原为:Mr. Gross realized the task before him wa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complete only after he had read the papers. 结构及句意完整,由此可知,本句是强调句,因此,空白处填that。

点拨 强调句的判断依据:把it is/was和that去掉,如果剩下的部分仍能构成一个结构和意义都完整的句子,这就是强调句,否则不是。

例2 It was in New Zealand ______ Elizabeth first met Mr. Smith.

解析 that。此句为强调句,强调伊丽莎白和史密斯先生相遇的地方是新西兰。强调句的结构为:it is/was+被强调部分+that/who从句。

点拨 强调部分是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时,从句不用when或where,而要用that引导。

例3 Bach died in 1750,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early 19th century ______ his musical gift was fully recognized.

解析 that。考查强调句的基本形式:it was not until ... that ...。

点拨 当强调until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时,要把not连同until引导的成分置于be动词之后。这种句型的基本结构是:it is/was+not until+时间短语/时间状语从句+句子的其他成分。

例4 It is uncertain ______ side effect the medicine will bring about, although about two thousand patients have taken it.

解析 what。句意:尽管大约有两千名病人已经服用了这种药物,但是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副作用现在还不能确定。根据句意可知应该用what引导主语从句,what在这里实际上是作为形容词来修饰后面的side effect(副作用)。此句形式上易与强调句混淆。

点拨 有的同学容易把“it is/was+时间+when/since从句”和“it is/was+名词+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以及“it is+地点+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当成强调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例句来区分:

It was at midnight that I got back home yesterday. (强调句)

It was midnight when I got back home yesterday. (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It is two years since I began to learn to English. (since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It was a great honor that I was invited here today. (that引导的是主语从句)

[倒装句]

在特殊句式中,倒装句是重中之重,基本上每年必考。近几年部分倒装的考点有否定词在句首和“only+状语”在句首。全部倒装的考点主要有地点或状语从句位于句首,as或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表语前置)。解题时,首先要判断是部分倒装还是全倒装,一定要根据句子的时态选准助动词。

例5 Onl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doctors by 50 percent ______ the patients be treated properly in this hospital.

解析 can。考查倒装句。“only+状语”位于句首时,主句采用部分倒装结构,根据句意,空白处填can。

点拨 only修饰副词、介词短语或状语从句且放于句首时,句子要使用部分倒装。

例6 Not until he went through real hardship ______ he realize the love we have for our families is important.

解析 did。句意:直到经历了真正的困苦之后,他才意识到我们对家人的爱的重要性。not until在句首时,句子使用部分倒装,故空白处填did。

点拨 not until,否定副词never,seldom,little,nor,neither,not a bit,not a word,以及no构成的固定短语如by no means,in no way,at no time,in no case等位于句首时,句子部分倒装。

例7 Try ______ she might,Sue couldn’t get the door open.

nlc202309091425

解析 as/though。句意:尽管她尽力了,但她还是无法把门打开。as/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从句的表语或状语或动词要前置。故空白处要填as或though。

例8 At the meeting place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Jialing River ______ Chongqing, one of the ten largest cities in China.

解析 is/lies。At the meeting place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Jialing River是介词短语作表语,因在句首,所以用全部倒装结构,空白处应填lies或is。

例9 No sooner _______ Mo Yan stepped on the stage than the audience broke into thunderous applause.

解析 had。句意:莫言一走上舞台观众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no sooner ... than ...意为“一……就……”。在该句型中no sooner所在的主句用过去完成时,than引导的从句用一般过去时。当副词no sooner置于句首时,句子应使用部分倒装,把助动词had提前。

点拨 在hardly/scarcely ... when ...,no sooner ... than ...中,当hardly/scarcely/no sooner位于句首时,主句用部分倒装,从句不倒装,且主句用过去完成时,从句用一般过去时态。

[省略句]

状语从句中的省略、不定式的省略和含有if的常见省略结构是高考的考查重点。状语从句中,从句的主语必须和主句的主语相同且从句含有be动词时才能省略。不定式符号的省略要注意感官动词和使役动词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的情况。

例10 If ______ (accept) for the job,you’ll be informed soon.

解析 句意:如果你被这个职位接受,很快就会接到通知。本句是省略句,还原后应为If you are accepted for the job, you’ll be informed soon。主句的主语是you, 因此,从句的主语应与主句的主语保持一致。故此处应用过去分词表示被动。

点拨 当从句的语和主句的主语相同,并且从句含有be动词时,可以把从句的主语和be动词一起省略。

例11 The climate here is quite pleasant,the temperature rarely,______ ever,reaching 30℃ in summer.

解析 if。考查状语从句的省略。句意: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宜,在夏天,即使曾经有的话,也很少达到30℃。if ever是if the temperature ever reaches 30℃的省略。

点拨 常用含if的省略结构:if busy“如果忙的话”;if anything“甚至不如说”;if possible“如果可能的话”;if so“如果那样的话”;if not“如果不的话”。

例12 Well, her parents wouldn’t allow her to go to the party, but she still hopes ______.

解析 考查省略。根据语境可知,Della很希望去参加这次聚会,所以hope后应接go to the party。但为免重复,常省去不定式中的动词,仅留下符号to。

点拨 如果不定式所表示的内容在上文中已经出现过,为免重复,常把不定式里的动词及其后续部分省略,只保留to(其否定形式用not to)。若承前省略的不定式中有be或助动词have,to后要保留be或have。

[there be句型]

there be句型也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高考一般在短文改错或语法填空中考查there be句型中be动词的单复数问题。另外,要注意there be结构的变式:可用remain,live,stand,lie,exist,seem to be,appear to be,happen to be,used to be等替代there be中的be动词。

例13 ... Finally, there were a sudden pull at the pole and fish was caught.

解析 本句there be后面是a sudden pull,pull是单数名词,所以要把were改为was。

点拨 there be句型是一个全倒装结构,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最靠近它的词语,即“就近原则”。

例14 ... There exist now a park that has a small river running through.

解析 there exist是there be另一种形式,主语是a park, 因此要把exist改为exists。

[打造特殊句式,提升作文档次]

在高考作文中,恰当使用特殊句式,可以为文章增色,提升作文档次。

例15 (2015福建卷范文) ... it is not the story itself but what is reflected in the story that counts.

分析 本句是强调句型强调not ... but ...连接的并列主语。强调句可与宾语从句、主语从句、同位句从句、定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等相结合,从而使句子结构变得复杂一些,更精彩一些。在书面表达中写出这样的句子可以凸显亮点。

例16 (2013湖北卷范文) ... Not until then did I realize words could be powerful in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ways.

分析 表示否定意义的副词或连词位于句首时,句子需要使用部分倒装。这里not until在句首时,句子使用部分倒装。倒装句是高考书面表达的一个高档句型,合理使用能给人以美感。not构成的短语,如not a bit,not a word,not until以及no构成的固定短语如,by no means,in no way,at no time,in no case等位于句首时,句子用部分倒装。

例18 (2013江西卷范文) ... Not only did it get us close to nature and give us relaxation from heavy school work,it also promoted the friendship among us ...

分析 not only ... but (also)是并列连接词,not only在句首时,其后的句子要用部分倒装语序。当not only ... but also ... 连接两个并列分句时,第一个分句(not only之后的分句)要使用部分倒装语序。

上一篇:街道办事处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课内文言文实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