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说心语2有感(推荐10篇)
世说心语2是台湾作家刘墉的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在这本书中,刘墉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观点和做法。从孩子诞生前,父母应该怎样决定教育的方向、规划孩子的未来,到孩子出生后,如何跟孩子互动、开发孩子的潜能。这本书不仅提供给师长如何让孩子取得高分的方法,而且还教孩子如何快乐、成功,在“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以适应未来的时代。以下是我在阅读了这本书后对我们的学生的一些看法和对学习与实践的看法:
第一:教育观念的改变
之前我对学生的教育观点是:学生要用心读书,用成绩回报父母和师长的付出。在将来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劳动报效父母,为社会作贡献。除此之外也没有太多的教育观点。这本书拓宽了我对教育的思想,在教育上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也让我发现了现在我们学生的闪光点。他们的观念灵活,转变得快,适应得快。这些九零后的孩子们在现在或者以后将面对更多、更快的的变化。所以我们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时施教、因地施教。不能以我们成长的常规过程去规划他们的未来。譬如说现在我们有些学生贪玩不爱学习,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更不能否定他们的未来。也许他们在贪玩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和经验。或许这些经历会让他们慢慢地变得懂事。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而通过读《世说心语2》,我感悟到的是: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走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书中讲到一个故
事:有个哈佛的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去爬山摔死了,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后悔他们当时让孩子去爬山。因为爬山本来可以让他强健体魄,增加毅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样现在的学生喜欢去泡吧,过夜生活。我们觉得这都是不允许的,所以要家长管住小孩。但通过这个事例,我觉得泡吧、去夜店也不全是坏事,起码让他们经历过,知道是怎么回事,关键是正确引导他们的活动。让他们通过感受、观察后,对泡吧、过夜生活有正确的认识。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要让他飞得高,飞得远,但你始终要握着风筝这根线。
第二,早恋也未必坏事。
早恋现在这个现象也比较普遍。师长通常知道孩子早恋了就会急的的如热锅上的蚂蚁,采取思想教育,甚至棒打鸳鸯的措施。结果是孩子们还是偷偷约会,甚至于与父母因此而反目。在书中作者是这么认为的:孩子大了,要交异性朋友是天性,第一是不太挡得住,第二是就算挡住了,也可能造成危险。如果师长对早恋问题用疏浚的方式代替围堵,不仅可以避免孩子因为用尽心机找缝隙约会而浪费精力,还可以让孩子提高恋爱疾病的免疫力,让他们从中学会如何跟异性交往,树立起健康的恋爱婚姻观念。所以知道孩子交了异性朋友后,一定要了解他或者她的朋友是谁,跟孩子说,如果交了之后,每天按时回家,心情变得更快乐,身体变得更健康,学业成绩更好,而且对父母更有礼貌,那么你有资格教。否则,对不起,从今以后我要严格管教你!如果交个好的异性朋友,一起用功、一起努力,进入理想的学
校也是件好事。中国的中学教育也应该将“安全性行为”和远离毒品一起纳入教育大纲。
第三,如何衡量学生是否成功
什么是成功?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答案。那就是:为实现理想而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人生的旅途留下脚印;在每一天都有收获,在每一刻都寻找快乐。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以学业成绩来衡量学生是否成功。如果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挥出他们的能力,每天都比前一天有一点进步,并感到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快乐的,那他就是成功的。
月冷繁华——读《世说新语·贤媛》篇有感
高二11班王文骁指导老师:徐秋发《世说》之书,玄旨高简,机锋俊拔,寄无穷之意于片语,包不尽之味于数句。烛影摇红,千年的沧桑于名士的弦上指间若梦呓般悄然逝去。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皆似行云流水飘逸于临川王的笔下。在这幅《世说》长卷中,不仅有清谈之士的“竹下之风”,也不乏女子的冰清玉洁——或哀婉,或皆备德才,或孤独而寂寞的行走在苦雨凄风。死生有命她本为汉元帝宠姬,本应“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但这一切全因赵氏姐妹的出现而从此幻灭。飞燕进谗言诬婕妤咒诅,并令成帝亲自招其拷问。早已明知这一天的到来,她从容答辩,波澜不惊。“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奸邪之诉,若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欲以何望?可悲,可叹哉?这样一位冰雪聪明的女子,即便年纪轻浅,自经历这一番世故后,却恍然悟出这金碧辉煌的殿上,这衣冠楚楚的君王,其下却暗藏着禽兽之心。史传,班婕妤曾多次上谏君王以黎明苍生为重,杜奢行俭,勤于政事。固然,她风华绝代,她是脂粉英雄,是治国裙钗,但于将女子视为玩物的古代君王看来,前者方是重新的唯一尺度,何况成帝竟是这样一位耽于酒色,疏于国政的昏庸之徒她的入宫,她的委身,从一开始便注定了是悲剧的宿命;她的甘于引退,她的明哲保身,却依旧无法力挽狂澜。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她不得不入了冷宫,独对秋窗风雨夕。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经年已逝,皓首微白,君已陌路。她浅笑依然,静对着汉宫森严的铁壁,芳华流转。青冢,秋雁南飞王明君的故事,携着大漠的风尘,不知被吟咏了多少年。深锁宫花,绣生鱼钥重门闭。亭台轩榭,帘幕低垂,平凡的景象背后,却遮掩着太多心机与尔虞我诈。稍有野心的,运筹帷幄,一步步攀上权利的顶峰;恭顺善良的,暗守闺室,直至青娥老,却还无法等至隆君的一瞥。未上征途前,明君也无非是这样一位平平宫人,自恃天生丽质,自出高格的她婉拒了画师的无理之求。若为男子,她必然是位高洁隐者,烹琴煮鹤,而不喜为世俗所控。但这宫宇间,怎容得一女子的自尊有尚存之地?男子无能,总以女子为辱,这种荒诞之事,却总是往往复复地在历史舞台上重演,经久不衰。汉朝后期,国力衰敝,不为君王所欣赏的女子,被不幸地作为贡品,满足北岸匈奴贪婪之欲。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元帝“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汉皇重色思倾国,却未想到绝色女子竟深藏于后宫的烟锁重楼之间,更未料到“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的选妃之策竟会招致永久的遗憾。昭君出塞,受胡恩中蒙汉泽轻,纵使“玉颜憔悴,似花落,悔随流水”,但却毅然决然地踏上旅途,未尝不是凭一己之力而对黑暗而扑朔的现实的一种无言的抗诉。古之女子,命似草芥,薄如风中之烛,却依旧未曾泯灭心中对光明与自由本能的向往。咽上紧扣着男性极权的枷锁,足踝上系着纲伦的重锤,点点血花,化为夕照时天边最后一抹残霞。时光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再为沉重的历史,随着忘川水的冲刷,便也渐渐消散模糊。三国两晋那段清风吟啸的岁月,仅存于古籍中的只言片语,令人不禁扼腕抑或叹息。繁华靡丽,过眼皆空。吾一介书生,年少,历多,心犹有所感,记之。
吾心如海,风起,卷浪拍岸,雨落,推波助澜,电闪雷动,愈显澎湃。当起之时,则起之,登峰造极,摧压黑云,飞浪腾于天,宛如苍龙出水,此心境也,若乎喜己之得也。吾心似海,潮退,一泻千里,水渴,白滩堆沙,日升月落,愈显颓废。当退之时,则退之,激流勇退,不思流连,海水藏于内,宛若明镜平照,此心境也,若乎悲己之失也。
今天,我读了《儿子》这篇文章,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本文主要讲的是一名老人的儿子牺牲了,一个自称叫“解为民”的人每月都给他寄钱,两年后老人让邻居替他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知道了老人很孤独,于是老人每月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落款都写着:“您的儿子”可是两个月后,信却中断了,老人焦虑不安,于是老人去了云南,到了那里,首长把他带到一个地方,那里立着两座墓,一座是他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从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解放军爱人民,为人民着想,我也明白了一定要做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心地善良的人,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件我经历的事。
一天,上午天气很炎热,放学时却下起了倾盆大雨,幸亏我带了一把伞,不会被淋成“落汤鸡”,可我又看了看同学,他没带伞,这样出去一定会被淋成“落汤鸡”,看他那着急的样子,嘴里还不停的说:“怎么办!”我看了看手中的伞,虽然心里很清楚这样出去很快会被淋湿,但我还是把伞地给了那名路远的同学,一头冲进了雨里,回到家,我已经被淋透了,可我觉得心里甜甜的。
——读《哥白尼》有感
哥白尼,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强大的封建势力下写出了《天体运行论》,他在教会的威胁下毫不退缩。他有着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正因为他具备这样的品质,我才会深深地被他感动而无数次地阅读《创立“日心说”的“叛教者”——哥白尼》,从而引发出许多的感悟。
哥白尼出生在波兰,幼年时父母双亡。他由舅舅抚养长大,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哥白尼成年后,以神甫为职业。但他坚持每天观测天文,研究天文学,并虚心向他人学习。读到这里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我平时在学习上不够勤奋,总喜欢偷懒,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不再复习,看书也不认真。读了哥白尼的故事,我感到很惭愧,心里暗暗下决心:以后我一定要把懒惰的坏习惯改掉。
哥白尼就是这么勤奋好学。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花了整整20 年心血写出一部共六卷的《天体运行论》。他把这20年的观察和对天文的研究都注入这本书里了,还前后修改了三次。可是,这部不朽巨作却迟迟没有被认可,也没有出版。
我感到很好奇:如此完美——修改了三次并把宇宙的结构和星体画得清清楚楚,也把观点阐述得清清楚楚的作品——《天体运行论》为什么不能出版呢?我抱着这些疑问继续往下读。原来,当时教皇坚信“地心说”,而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推翻了这个观点。所以哥白尼受到了教皇和教徒们的否认和排挤,教皇认为他是个“异教徒”,不让他的书出版。可是,哥白尼并没有屈服于教会的迫害和威胁。年复一年地奔走、争取、据理力争。哥白尼渐渐老去了,在他的弥留之际,他终于看到自己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了。这正是因为他对科学的执着和坚持,才让真理在历经曲折后最终获得了胜利。
哥白尼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很多,但我最敬佩的还是他为了科学和真理而无畏献身的精神。他曾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他也正是这样做的。为了证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他勇敢地用科学与强大的封建势力作斗争,以生命为代价坚持真理,帮助人们改变了错误的迷信观念,解开了许多宇宙的疑团。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坐在窗边,当翻完《小狼小狼》的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哀叹于小狼最后的悲惨结局,敬佩于小狼的独立顽强和不屈不挠,愤怒于陈阵因为一时的好奇心而将小狼的一生毁于一旦„„
在很多人眼里,狼就是贪婪可怕的象征,最难听的声音叫“鬼哭狼嚎”,最没良心的人叫“狼心狗肺”,最难看的吃相叫“狼吞虎咽”,狼这一词在人们心中永远都是和丑陋相连,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恐惧和厌恶之感。读完《小狼小狼》才使我对狼另眼相看,其实我们对狼的认识都太过肤浅了,狼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真实面孔!
从北京来的汉人陈阵居住在一望无垠的蒙古大草原中,却因初来乍到,怀着好奇心掏了一次狼窝,一只无辜的小狼崽就在迷迷糊糊中离开了亲人和同伴与素不相识的人在一起生活。但狼的本性不可更改,尽管一直怀着一颗慈悲之心的陈阵伴随小狼共同度过六个月的风风雨雨,不久之后,那狼族独特的野性——宁死不屈、强悍卓越还是在小狼身上毫无保留地体现出来:它会再深夜与狼群共同呼号,会与狡猾敏捷的野兔进行搏斗,会在烈日曝晒下向着正确的方向自个儿挖洞„„
然而小狼宁死不屈的性格决定了小狼的命运“狼可杀可拜但不可养”,搬迁时,小狼固执的不肯搬家,呆在原地用自己的怒吼来表达内心的强烈抵抗。最终五头牛的生拉硬拽,让六个月大的小狼精疲力尽,那流着鲜血的喉咙被项圈卡得无法出声,病恙恙地靠在木桩上。
秋季,已抵抗不住伤口疼痛的小狼趴在已然失色的草原上,无奈的陈阵不想再见小狼这般痛苦,伴着风吹草动的“刷刷”声,一棒,让小狼解脱在美好安宁的滕格里„„
边读这本书,我仿佛在与小狼共舞。倾听着小狼成长脚步的每一次“声”,观看着小狼在草原母亲怀抱中翻滚,呼吸着散发狼族野性的草原空气,似乎与“我的”小狼结下了生死情缘!狼是向往无穷自由的动物,狼超常的智慧、不屈不挠的意志、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分工明确的作战方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要学习的!
四年级的我经过慎重考虑,接纳了同学的建议——跳拉丁舞。我深知自己体型微胖,身上有着几块软绵绵的肥肉,跑个400米,能要了我的小命——结束后上气不接下气的喘,还会“不要命”地咳嗽,头上那汗„„正是因为想改变身材,我才同意参加这次的“魔鬼训练”。
开始时,我尽心尽力的伴着老师的音乐舞动(尽管我跳起来时像只肉嘟嘟的熊在镜子前扭来扭去)但并不灰心,继续坚持,铭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景不长,虽然小有成就,但两条腿都在抽筋,半夜时不时也会发出疼痛,让我从梦中惊醒,抱着腿“嗷嗷”直叫,妈妈的警钟才让我没有因此灰心:“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啊,拉丁舞一旦松懈,就将前功尽弃呀!”时光流逝,半年的时间需得更多的难度,下叉,可将我折磨得半死每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楼道里都会传来我“180分贝”的尖叫,这回妈妈是怎么好言相劝,也都无济于事。其实,我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还是经不住成功的考验,选择了放
弃,以后的道路我决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学会坚持独立,不屈不挠,让我的生活、学习更上一层楼!
镜头切换,“罗圈腿”站在村口,队长拿出两块大洋:“这些,拿去做路费吧!”他感激的接过,一摇一摆向远方走去,走!回家去!
《举起手来:追击阿多丸》讲述的是在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前夕,日军以遣送伤兵为幌子,秘密派遣阿多丸号战船执行毒气计划——“风”字计划,而此时八路军方面又得到了阿多丸号上有大批珍贵文物的消息。于是,派出两名队员进行追击,一场波澜起伏的大戏就此上演......。
在剧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郭大叔的话:“就算把船炸沉,中国的文物也是沉在我们中国的海底!”是啊,中国的海底,中国的文物就应当在中国!而他国的文物不可以随意掠夺。那些历史上,被掠夺至他国的中国文物们,它们的哭泣,它们的呐喊,字字句句,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我要回家!”
“回家,回家!”这是我在《举起手来2》中听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那是日本兵“罗圈腿”心底的呐喊,那是所有被动掠夺到他国文物们的呐喊,那是所有被战争隔开家人们的呐喊!
丽华三小五2班 作者:虞雨
一提到蟒蛇,总让人联想到凶恶、残忍,让人不禁毛骨悚然,可是,沈石溪笔下的这条保姆蟒不但不让人害怕,反而让人感觉有几分温顺和慈爱。
这个故事讲了村子里有一对夫妇,由于工作忙,需要一个保姆帮着照看孩子,但他们没钱雇佣保姆。有个驯蛇人提议让蟒蛇来照顾孩子,经过几天的“试用期”,夫妻俩觉得保姆蟒还挺称职,就留下了它。有一次,夫妻俩都不在家,留下保姆蟒看家,等主人回来时,发现蟒蛇浑身鲜血,蜷曲的身体里竟然有一只死去的豺狼。原来,这只豺狼想趁没人的时候吃掉孩子,保姆蟒和豺狼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保住了孩子的小命。经过这件事,夫妻俩更加信任保姆蟒。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保姆蟒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可是,它的溺爱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反作用,夫妻俩不再需要保姆蟒了,就带着孩子一起搬到了城里。保姆蟒日夜思念孩子,咬着孩子的旧衣物不吃不喝,几天就饿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千,原来动物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无情无义,它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它们的情感世界是那么纯真善良,只要人类善待它们,它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的所有。但愿人类能早一天认识这一点。
篇二:读《保姆蟒》有感
许昌市健康路小学 六(5)班 JK485号小记者 朱琬青
以前,我一直以为蟒蛇是一种极可怕又丑陋并不通情达理的冷血动物。但是,今天当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对蟒蛇便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它的名字叫《保姆蛇》,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它讲的是作者出道之前的故事:那时,我们一家三口住在边远蛮荒、前后都是山脉和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的曼广弄寨子,儿子才出生不久,不免被野兽伤害的危险。寨子里这样的事可多了去了。经朋友召章帮助,我们得到了一名保姆,竟是一条粗如龙竹长约六米的西双版纳黑尾蟒!它的形象并不给人一种凶恶的感觉,倒有几分温顺和慈祥。经过十天的试用,我发现没有比这条蟒蛇更称职的保姆了。自从保姆蟒来到我家之后,它就为我们解决了许多麻烦:小到消灭蚊子、赶走老鼠,大到吓跑正要进屋的数条毒蛇、勒死袭击儿子的红豺等。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这条保姆蟒,儿子的小命早就没了。不光这些,保姆蟒还教会了儿子走路。光阴荏苒,后来,我们全家调到了充景洪去工作,自然不需要保姆了,更何况是一条大蟒蛇!我们抛弃了保姆蟒扬长而去。后来我得知,我们走后,保姆蟒咬着儿子穿旧的一件小汗衫,守着那间我们的茅草房,什么也不吃,也不走。半个月后,它活活饿死了,死的时候嘴里还叼着那件小汗衫……
蟒蛇,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名字,许多人提到他便会不寒而栗。但是,这完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其实蟒蛇并不可怕,有时候反而很可爱呢!只要我们不去伤害它们,不管多么可怕的动物也会和我们成为朋友。就像这条保姆蟒,它对主人是那么的忠心耿耿。它尽心尽力的去行使自己的职责,它对待人们的眼神,两只玻璃似的蓝眼睛没有一丝的凶恶,而是像井水似的清澈温柔。
生活中,我们也许不可能接触到这些稀有的野生动物。但即使只是对待一只对大自然有益的小昆虫,我们也要尽心尽力的去保护它们,因为无论再小的生物,也是地球的一员,也是一个生命。我们没有权利去伤害任何一个有益的生命,因为它们也有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
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有感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有感
而是因为文而是因为文而是因为文而是因为文而是因为文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邓小平同志在十多年前南巡时发表的一篇
讲话,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它的指导意义都是有目共瞩的。这当然并不是因为它是
邓小平同志说的,而是因为文章里面的内容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对于我们的实际工作有
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新中国才刚建立没多久,谋求发展,要求强
壮是我们的目标。但是,一场文革使得我们前进的步伐停了下来。文革结束后,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就更大了,因此我们要加快步伐,要“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我国在古代是泱
泱大国,却在近代没落,不能不说这要一部分归咎于那闭关锁国政策。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改革要兴利除弊,革除过去僵化的旧体制,建立富有生机活力的新体制,使生产力获得
新的解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革命不仅仅是指打仗、政权变更等,邓小平同志“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
命”这一理论具有十分深刻和丰富的内涵。首先,改革同革命一样,具有解放生产力的意义;
其次,改革的深刻性、艰巨性决定了改革是一场革命。最后,改革的全面性、广泛性也表明
改革是一场革命。总之,改革是继我国人民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革命后的“又
一次伟大的革命”。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
社会的根本任务决定的。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为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深厚的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才能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才能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发展才是硬
道理。”邓小平同志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以最直白的语言给我们明确的点了出来。四项基本
原则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是我们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
验,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从两方面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改革
是从完善和发展我们自身的制度着手,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则是采
取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吸收和借鉴国外好的东西为我所用。并且,我们要将坚持改革开
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既要警惕右,又要防止“左”。
改革开放不能只是口头上随便说说,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在这条政策提出之初,当然有不完善的地方,“敢闯”,是一条重要的经验,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来说,那就是要有“创
新精神”。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当中,我们的观念也要随之而改变,墨守成规是干不出大事的。
当然这也不是否认以前的所有东西都是不可取的,而是要批判性地去继承、发展,不少经过
岁月沉淀的东西都成为了真理。创新,不仅仅是理论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
化创新以及各方面的创新。这也是符合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的,因为,改革本身也就是一
种创新。创新是建立在过去的历史经验上的,是立足于现实的,它不是天马行空式的胡思乱
想。因而,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做到发展、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对于“闯”的勇气,邓小平同志做了一番说明,是有的人怕“走了资本主义道路。”他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则是明确的解答了这一问题,正如他所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
猫。”
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是相当有前瞻性的。纵观世界经济强国,无不受益于历史上的几次科技大革命。我国古代的夏历、“四大发明”等扬名于世界,古代中国盛极一时,但泱泱大国的衰败不由得使人感叹科学技术的重要。虽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已足够说明其重要性。我国现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它不仅是近代以来发达国家共同的历史经验,还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既是为了迎接新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就大业,人才为本。有了高素质人才队伍,就有了发展的后劲虽然说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从根本上说都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无论事情规划得有多好,最终还是要靠人去实施它,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鹤壁市鹤山区二矿小学五(2)班李云瑞
辅导教师张少东
我读了《麻雀》这篇课文之后颇有感想,眼前不断浮现出那只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我仿佛看到了那只猎狗正要向小麻雀扑去,小麻雀的妈妈箭一般地扑过来,它不顾一切地护住小麻雀要与猎狗拼命。这将是世界上力量最悬殊的战争,但麻雀妈妈并不畏惧,因为它心中有爱,爱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是啊,心中有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这更不用说母爱了,天下的母亲没有一个不疼爱自己的儿女的,就像我的妈妈,对我真是疼爱有加。一直以来,我都很任性,不懂得什么是爱,就感觉妈妈应该为我做这些,那些,直到有一天„„
我是一名住校生,有一次,我感冒了,发起烧来。生活老师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半个小时不到,抛下工作就来到了我的身边——医院的儿科病房。妈妈知道从小体质较弱的我,很容易生病,一病起来就是半个月也好不利索。妈妈一到医院就跑到医生面前问来问去,从她那焦急、紧张的神情可以看出妈妈真是为我担心啊!过了些时候,妈妈来到了我面前,她此时的神情缓了许多,轻松了许多,我知道我没有什么大事。果然,妈妈说:“别担心,打一针,吃几天药就好了!”我抬起头看着妈妈渗满汗水的额头,一闪一闪,是那么晶莹剔透,此刻我猛然明白了这就是爱,我的眼睛一时模糊了。“孩子别怕,没事了啊!”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擦拭着我眼角的泪水。我知道我不是因为害怕,也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妈妈的爱让我情不自禁了„„
【读世说心语2有感】推荐阅读:
世说新语排调有感07-07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06-11
世说新语二则说课稿05-24
世说新语的翻译和原文10-18
8《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反思10-19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含答案)07-28
爱情清晨心语 清晨心语一句话07-24
放松晚安心语06-07
情侣晚安心语06-17
爱情伤感心语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