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共7篇)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 篇1

这一部分,主要是与大家共同研究学习退离休有关政策,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我们党和国家有一部分干部、工人,由于年龄和身体关系等因素不能继续坚持正常工作,需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这些干部和工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为革命事业作出宝贵贡献,妥善安置好这些干部工人,是党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是我党干部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离退休干部、退休工人,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好他们,是我们义不荣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离退休人员关心好照顾好,使他们安度晚年。离退休(职)政策

一、离休政策规定

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的,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参加革命工作,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二、退休政策规定

退休条件主要是指年龄和工龄两个方面的条件。我国职工退休的年龄与工龄条件建国以 来至1978年先后有过4次不同的规定。目前执行的主要是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分别规定的干部和工人的退休条件。但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后,退休条件有所修正。

(一)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退休: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十年的;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工作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劳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因工致残,经过鉴定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有关退休规定。国家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退休: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丧失工作能力的。

国家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提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三、部分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有关规定

(一)人事部人退发(1990)5号《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女性高级专家,凡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可到六十周岁退(离)休。高级专家因工作需要延长退(离)休年龄,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已承担的重要工作(如重点攻关科研项目)和带博士研究生等任务尚未完成,退(离)休后将对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的;二是特殊专业和新学科、重点学科急需的;三是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确系工作需要的;四是业务上起把关作用或学科中起带头作用、退(离)休后尚无人接替的。

(二)省人事厅苏人八(1992)13号《关于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女同志退休年龄的通知》,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中不具备国家干部身份,但已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女技术人员以及长期(连续10年以上)在干部管理岗位上的女同志,如本人自愿,能坚持正常工作,均可参照干 部的退休年龄,延长到五十五周岁再办理退休手续。

国家机关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中有类似情况的,可参照上述精神办理。

四、退职政策规定

根据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经过医院证明、劳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包括没有到达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虽到达退休年龄但参加革命工作不满10年,或者年龄、工龄等均不具备退休条件),应当退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不具备退休条件,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该退职。离退休手续的办理及程序

根据中组发(1998)9号和苏办发(1986)52号、扬办发(1988)9号以及有关文件规定,达到离退休年龄(周岁)的工作人员。不需要本人申请,按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在其达到离退休年龄的当月通知本人,同时办理工作移交,并按规定办理有关离退休手续,不再列为在编人员,从到龄的下一个月起享受离退休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两年一次正常晋升职务工资档次时,区分在职工作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依据一律按到龄时间,而不按办理手续的时间。根据扬州市委组织部、扬州市人事局扬人二(1989)5号文件精神,确因工作需要推迟退休时间的少数高级专家,报市人事局批准,少数县(处)级干部,确因工作需要适当推迟退休时间的,要书面报市委批准;其他人员如确因工作需要继续留用,须在办理离退休手续后,经人事局批准,由单位返聘。考虑到大、中、小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工作人员到达离退休年龄在办理退休手续的时间上作适当调整,每年分两次办理,即每年2月开学前办理上9月至当年2月到龄人员退休手续;每年9月新学期开学前办理当年3-8月份到龄人员退休手续。

符合病退条件须提前退休的人员,其单位在收到市劳力鉴定委员会的通知后,应在一个月内办理有关手续,并从下月起发放退休(职)金。

具体手续承办,先由单位填写《干部退休审批表》、《工人退休审批表》一式三份,单位签章同时携带个人档案送主管部门审核后(盖章)报人事局工资福利退休管理处(副处级以上报市委组织部)审批。离退休(职)人员待遇

一、退休人员退休费标准(折率)问题

(一)基本退休费折率计算

退休费标准,也有的叫退休费比例,为了便于理解,归纳起来讲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建国后至1978年5月。第二个阶段,是1978年5月24日国发[1978]104号文下发后至1993年9 月30日,第三个阶段是1993年10月工改后至今。第一阶段,1957年11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5次会议原则批准,1958年2月6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的《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这段时期的规定已基本都不执行,就不讲了。

第二阶段,退休费比例分国家规定部分和省提高部分。国家规定部分是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是最基本的,最适用的,有关干部、工人基本退休年龄的规定,现在仍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执行,退休费标准用到1993年9月30日止。其具体标准为:工作年限满20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75%发给;工作年限满15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70%发给; 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60%发给。省提高部分执行江苏省财政厅、劳动局、人事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对退休职工发给退休补助费的通知》(苏人四 [1986]26号),文,该文件在国发[1978]104号文件基础上提高了退休费标准,195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工作年限满30年的,增发15%;满20年不满30年,增发10%;不满二十的,增发5%。1953年1月至1957年底参加工作的,满30年加10%,满20年不满30年的增发5%。1990年1 月起江苏省财政厅、劳动局、人事局《关于对1958年以后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人员发给退休补助费问题的通知》(苏人八[1990]4号)对苏人四[86]26号文件有关规定进行了补充,把苏人四[86]26号文中“1953年1月至1957年年底参加工作的”改为“1953年1月以后参加工作的”。1993年,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事局下发了《关于调整我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和退休补助费计发办法的通知》(苏人八[1993]25号),该文在苏人四[86]26号、苏人八[1990]4号文规定的基础上,将各档退休比例再提高5%,即一九五二年底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由15%提为20%;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由10%提为15%;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由5%提为10%,一九五三年一月一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由10%提为15%,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由5% 提为10%,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增加5%。另外,未参加1985年工改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 16元退休补助费,1993年1月起执行。综合以上有关文件规定,退休人员退休费折率的计算见下表:

1952年前参加工作 1953年以后参加工作 工作年限 退休比例(%)工作年限 退休比例(%)满30年 95(75+15+5)满30年 90(75+10+5)20-30年 90(75+10+5)20-30年 85(75+5+5)15-20年 80(70+5+5)15-20年 75(70+5)10-15年 70(60+5+5)10-15年 65(60+5)不满10年 40 不满10年 40 说明一下,苏人四[86]26号文下发后退休工龄的计算按周年计算,尾数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第三阶段即1993年工改以后退休费比例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了1993年10月工资制度改革的,退休后其退休费比例按国办发[1993]85号、人薪发[1994]3号文的有关规定执行。1993年工改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比例一览表

工作年限 35年以上 30-35年 20-30年 10-20年 不满10年 机关干部 88% 82% 75% 60% 40% 机关工人 90% 85% 80% 70% 50% 事业人员 90% 85% 80% 70% 50%

1、机关干部退休费标准: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打折,基础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岗位津 贴、综合补贴不打折。

2、机关工人退休费标准: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奖金三项之和打折,职务岗位津贴、综合补贴不打折。

3、事业单位干部工人退休费标准:职务(岗位)工资、津贴(活工资)打折,职务岗位 津贴、综合补贴不打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计发退休费时,单位津贴(活工资)比例是40%以上的,按40%计算津贴,单位津贴(活工资)比例是30%的按30%计算。退休工作年限的计算按工龄计算的办法计算。

(二)退休费标准提高的条件

1、根据苏革发[1979]106号文《江苏省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凡领取《独生子女证 》按规定年龄退休的职工,增发5%的退休金;终身无子女或领取《独生子女证》后子女死亡又不再生育的,按规定年龄退休后,可按100%发给退休金;终身未婚孤独一人的退休金按劳取酬100%发给。

2、曾在西藏、青海等地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的,累计工作年限超过10年的可加5%-10%。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82]36号《转发国家人事局、劳动总局关于西藏干部、工人离休、退休、退职的报告的通知》中规定:凡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退休费标准提高5%;累计工作满15年以上的退休费提高10%。

3、高级专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提高退休费标准5%至15%(高级专家必须取得副教授、教授及其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被单位聘用,且兑现了相应技术职务工资的方可提高)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提高15%。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成果奖、科学进步奖(集体奖指主要发明人或作者,下同)特等、一等、二等奖的;

——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和军以上单位授予的英雄、模范称号两次以上的(含两次);

——经国家确认有突出贡献的。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提高10%。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四等奖的; ——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和军以上单位授予的英雄、模范称号的;

——获得省、直辖市、自治区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科技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一等、二等奖的; ——获得省、直辖市、自治区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授予的劳动英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称号两次以上的(含两次); ——在军队荣立特等功、一等功的;

——经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确认有突出贡献的。(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提高5%。

——获得省、直辖市、自治区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科技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三等、四等奖的; ——获得省、直辖市、自治区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称号的;

——在本地区、本系统生产、科研、文教、卫生等方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三十年并做出显著成绩的。

——符合上述两种以上提高退休标准的,可按其中最高一种办理,但提高标准后的退休费(包括退休补助费),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

4、其他一些行业、系统到龄人员退休提高退休费比例的有关规定

(1)依据苏教人(1993)61号、苏财行(1993)185号文《关于增发高校教师退休补助 费的通知》,各类高校中评聘了高校专业技术职务,并从事教学工作连续教龄满30年的教师 以及从事教学工作连续教龄满25年的女教师,其退休补助费分别补足到退休时原工资的100 %和95%。教龄满20年以上的教师,确因工作需要在高校内调做其它教育工作累计满30年的,其退休补贴费补足到本人退休时原工资的100%。

(2)根据苏教人(1990)22号、苏财行(1990)33号《关于对中小学教师增发退休补贴费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教龄满30年的教师,以及教龄满20年,确因工作需要在上述范 围内从事其它教育工作累计满30年的人员,退休补贴费可补足到本人退休前原工资的100%。教龄满25年不满30年的女教师,退休补贴费可补足到本人退休前原工资的95%。(3)根据苏人(1997)49号、苏人薪(1997)10号、苏财行(1997)86号《关于农村 中小学教师浮动职务工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的女教师,凡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退休条件,且55周岁时教龄满25年,并在其相应的教育教学岗位上退休的,其退休费可补足到本人退休前原工资的100%。(4)根据苏人复(1998)102号、苏教人(1998)41号《关于苏人薪(1997)10号文件有关问题的答复》,因工作需要,经组织批准超过55周岁退休的女教师,若55周岁时教龄不满25年、退休时教龄满25年不满30年的,其退休费不应按苏人薪(1997)10号文件规定补足到退休前原工资的100%,但可按苏教人(90)22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苏人薪(1997)10号文件规定增发退休补贴费的范围不包括1993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员。1993年10月1日前退休、教龄满25年不满30年的女教师仍按苏教人(90)22号、苏人八(93)25号文件规定执行。

(5)根据苏人八(1995)8号、苏财农(1995)52号、苏农科(1995)26号文件《关于提高基层国家农业技术人员退休费标准的通知》,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具有中等以上学历或技 术员以上职称的和经省人事局与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合格后聘用的,在县、乡两级直接从事推广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农机、水利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岗位满30年,其 中必须在乡镇(不含县政府所在镇以及县以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 作时间不少于20年(女性25年,其中在乡镇不少于15年),并在县或乡级推广岗位退休的。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到本人退休前原标准工资的100%,计算“农业推广工作年限”按苏人险(1997)11号、苏农科(1997)20号文规定执行。

(6)依据苏省侨政字(1993)37号、苏财行(1993)134号文《关于对工龄满30年的归侨职工退休后补足原工资等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机关、国有和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工龄满30年以上的归侨职工退休后,其工资可以按100%发给。

5、关于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享受提高退休费待遇问题

根据苏人四(1994)15号、扬人二(1995)16号文规定,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及省级、市级劳劝模范(先进工作者),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可适当提高退休费标准。(1)享受范围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及省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年以前由省委、省政府颁发奖状(证书)的各系统先进工作(生产者);****年以后省各工作部门(系统)报经省政府批准,经省人事部门审核参与的系统综合性表彰的先进工作(生产)者;部队军以上单位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及荣立军以上单位授予一等功、二等功的复员转业军人,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上述对象均不包括其他单项业务性的受奖人员。(2)提高标准幅度

①获全国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生产)者称号的,军以上单位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复员转业军人退休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15%。

②获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及省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复员转业军人原在部队获军以上单位批准荣立特等或一等功一次的,退休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10%,两次以上的,可以提高15%。

③****年以前省委、省政府颁发奖状(证书)的各系统先进工作(生产)者和****年以后省各工作部门(系统)报经省政府批准,经省人事局审核参与的系统综合性表彰的先进工作(生产)者一至两次的,退休时退休费标准可以提高5%,三次以上的提高 10%。

④复员、转业军人在部队获得军以上单位授予二等功两次及其以上的,退休时退休费按标准可提高5%。

⑤经市委、市政府颁发奖状(证书)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一至两次的,退休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5%,三次以上的提高10%。对授予劳动模范后已享受过奖励晋级的 对象不再提高。

符合以上提高退休费标准的人员,按最高一项奖励标准计算,不得累加。且最高不得超过本人原工资标准。

6、因公(工)致残提高退休费比例的规定

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人员的退休费可在国家现行规定最高退休费计发比例的标准上提高5%,即:机关干部为93%,工人为95%,事业单位职工为95%。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饮食起居完全不能自理人员的退休费可在国家规定的最高退休费计发比例的标准上提10%,即:机关干部为98%,工人为100%,事业单位职工为100%。

二、离休干部有关待遇

(一)职级的认定

1、享受地市级待遇的离休干部,按副市(厅)级工资待遇执行;部分享受地市级待遇的离休干部,按正县(处)级工资待遇执行;享受县(处)级待遇的离休干部,按副县(处)级工资待遇执行。(苏人四[1994]18号文)。

2、凡属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正处级及其以下干部可比照副市(厅)工资待遇执行,凡属1942年12月31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副处级以下干部,可比照正县(处)级工资待遇执行;凡属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正科级以下干部,可比照副县(处)级工资待遇执行;凡属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副科级以下干部,可比照正科级工资待遇执行。(苏人四[1994]18号)。

3、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1993年10月套改职级工资时,教授及相当职务人员,可对应在正厅级;副教授相当职务人员可以对应正处级;讲师及相当职务人员,可对应正科级。(苏人四[1995] 11号)。

以上所讲的职务对应关系,只限1993年10月工改时套改和工资兑现时使用,不涉及政治、生活待遇。

(二)离休人员离休费的构成及提高待遇问题

1、按平均增资额增加离休费的计算办法 我市离休干部按此办法增资的基本没有。

2、比照机关同职务同条件人员,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加工龄工资加职务岗位津贴加综合补贴(简称6项之和)加离休后按政策规定增加的离退休费。

3、关于离休人员增加生活补贴问题。对于1945年9月2日及其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后除照发本人原标准工资外,还可再增发一部分生活补贴。生活补贴的数额为:(1)19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每年增发两个月的本人原标准工资;(2)1937年7月7日至1942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年增发一个半月的本人原标准工资。

(3)1943年1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年增发一个月的本人原标准工资。

发放标准:按机关职级工资制套改的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基础工资、职岗津贴五项之和 ;事业单位为职务等级工资(固定部分)、事业津贴(活津贴)、职岗津贴三项之和,其他有关问题仍按扬人二(2002)1号文的精神执行。

三、离退休人员的综合补贴标准

(一)、1985年工改前退休的人员各种津贴、补贴合计252.5元。

(二)、1985年工改后至1987年8月前退休的人员,各种津贴补贴合计228.5元。

(三)、1987年9月至1993年10月工改前退休的人员,各种津贴补贴合计223.5元。

(四)、参加1993年10月工改的离退休人员,各种津贴补贴195元。

上述补贴标准均含我市规定的30元误餐费作为生活补贴。

四、离退休人员的职务岗位津贴(含基础津贴35元)

职务岗位津贴是由奖金到奖励工资变化而来的,1992年2月前是发人均一个半月奖金,1992年3月起建立奖励工资(奖金),1992年12月调整标准时改为职务(岗位)津贴(奖励工资)。离退休人员的职务(岗位)津贴比照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标准执行,分别于1995年11月、1996年10月、1998年10月、2000年10月随同在职人员增加标准。

五、1993年10月工改后基本离退休费增加情况

(一)1993年10月增加离退休费。

离休人员增加离休费有两个渠道:一是比照本单位在职同职务同条件增加离休费(苏人 四[1994]18号);二是按平均增资额增加离休费(苏人四[1994]4号)。

1995年7月根据苏人四(1995)11号文件,事业单位的离休干部套改机关职级工资,低 于机关同职级同条件人员工资标准的,按机关的工资执行,高于机关工资标准的,高出部分作保留工资。离休时已享受提高10%工资标准和教龄、护龄津贴不再执行。根据苏政发[1994]年3号文件规定,1993年9月30日前已退休人员,按照同职务在职人员增资额分三个年限段确定。1993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人员如按国家和我省规定其退休费的计提标准已达到原工资95%和100%的退休人员,在这次增加退休费时,可分别按同职务在职人员平均增资额的95%和100%发给,最高不超过100%,退休折率低于90%按90%标准执行。

(二)1995年10月增加离退休费(苏政发[1996]73号)。

1、离休人员按同职务在职人员晋升一个工资档次的增资额增加离休费。(1)1993年9 月30日前办理离休手续人员,选择苏人四(1994)18号文件规定,比照所在单位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套改”工资计发离休费的,可按照本人在“套改”后确定的本职务(技术等级)所对应的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的办法增加离休费。选择以本人工改前执行的离休费加我省苏人四[1994]4号文件规定在职人员工改人均增资额的办法计发离休费的,可按照本人离休前的职务,对照标准增加离休费。(2)事业单位的离休人员中,1995年7月1日起,根据我省苏人四(1995)11号文件的精神,比照机关同职务、同条件离休人员“套改”机关职级工资制的,按相关职务工资标准增加档差。

2、退休人员增加退休费。1993年9月30日前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每月增加20元退休费,1993年10月1日至1995年9月30日办理退休手续的,可在退休时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的基础上,按照所在单位同职务在职人员晋升一个工资档次的办法,提高本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可按每月15元增加退职费。

3、这次增加离退休费的最低增资水平,离休人员低于25元的按25元增加,退休人员低 于20元的,按每月20元增加。

4、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按在职同职务同条件增加一档的职务工资,津贴(活工资)不增加。

5、我省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中,如按机关或事业同职务、同条件增加离休费低于本人按工改人均增资额办法计发的离休费总额的,也可以按平均增资额增加离休费。离休人员选择增加离休费的方法(选机关或事业套改)这是最后一次,从1995年10月起不再选择,今后,执行什么工资标准就按此标准增加离休费。

(三)1997年增加离退休费 苏人通(1997)27号文件规定:(1)从1997年7月1日起,对1997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休退休退职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离休退休退职费20元。(2)从1997年10月1日起,对1997 年9月30日前已办理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增加离休退休和退职生活费。离休人员按同职务在职人员晋升一个职务工资档次的档差增加离休费,低于25元的按25元增加。1995年9月30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按每月20元增加退休费。1995年10月1日至1997年9月30日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可在其退休时本人职务(技术职务)工资的基础上按所在单位同职务在职人员晋升一个工资档次的办法(事业单位不含津贴)增加退休费。因晋升职务或提前晋升等原因1995年10月1 日不符合两年正常升级条件于1996年10月1日方可升级的人员,若1996年9月30日前已办理了退休手续而没有升级的可按上条原则自1996年10月1日起提高本人退休费基数,若1996年10月日后退休的,则可按退休人员增加退休费的办法,每月增加20元。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按每15元增加退职生活费。

(四)1999年增加离退休费

从1999年7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苏政办发)[1999]110号文)。离休人员按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休费。对少数1993年按平均增资额增加离休费的人员按其离休前所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的增资额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根据其退休前所任职务(技术等级)的不同分别按不同职务增加退休费。省级每人每月210元,厅级、教授及相当职务每人每月170元,处级、副教授及相应职务每人每月140元,科级、讲师及相当职务每人每月110元,科办事助教及其以下职务、高级工以下及普通工每人每月90元。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按每月80元增加退职生活费。

1999年10月1日起增加离休退休退职费比照1997年10月增资方法增加离休退休退职费。

(五)2001年1月增加离退休费。

从2001年1月1日起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国办发[2001]14号文件)。离休人员按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休费。每人每月增加数额不足100元的,按100元增加。退休人员根据其退休前所任职务(技术等级)的不同分别按不同职务增加退休费。省级每人每月270元,厅级、教授及相当职务每人每月180元,处级、副教授及相应职务每人每月130元,科级、讲师及相当职务每人每月100元,科办员助教及其以下职务、高级工以下及普通工人每人每月80 元。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按每月70元增加退休生活费。

(六)从2001年10月增加离退休费

从2001年10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国办发[2001]70号文)。离休人员按照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休费。每人每月增加数额不足100元的,按100元增加。退休人员根据其退休前所任职务(技术等级)的不同分别按不同职务增加退休费。省(部)级以上职务280元、厅(局)级185元、处级125元、科级80元、科办员55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18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12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80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55元;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80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55元。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退职的人员,按每人每月50元增加退职生活费。

2001年10月起增加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生活费比照1999年10月增资办法进行。五十年代(含六零年)精简退职人员生活待遇

五十年代精简退职人员从1982年实施定补以来,其定补的标准已有若干次的调整提高。根据省人事厅、财政厅苏人险(1997)5号、苏财社(1997)2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符合苏人四(1982)151号文件规定,享受定期生活补助的五十年代(含1960 年)部分退职人员,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其现行标准[扬人二(2001)10号文]为:农村户口、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392元;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377元;建国后参加工作的,每人每月359元。城市户口,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397元,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382元;建国后参加工作的,每人每月362元。

原城镇户口另发的煤粮油价格补贴每人每月35元予以保留。今后凡国家和我省退休(退职)人员调整生活待遇时,五十年代部分退职人员可按机关、事业单位中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职手续的同工龄人员调整退职费的50%相应调整生活补助费标准。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 篇2

问:编辑同志,我是县基层粮所1998年粮改前退休人员,退休前所在单位为县直属粮库。粮食部门是粮改前政策性业务单位,政策性业务是指执行政府职能,按政府指令和要求进行业务活动。请问:我能否享受粮改前县粮食局机关退休人员同等待遇?

读者:黄先生

答:读者您好!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粮食流通体制和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桂政发〔1998〕62号)规定,县粮食局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公务员。1998年粮改前县直属粮库执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标准,1998年粮改后在职人员执行企业工资制度。您退休前所在的直属粮库不属于行政机关单位,不能享受粮改前县粮食局机关退休人员同等待遇。

编辑部:魏珉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对应行政职务?

问:编辑同志,我所在的事业单位于2011年被批准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参公”前我拿的是中级职称工资,“参公”后,在套改工资上,没有按照与职称对应的行政职务相应套改,而是一刀切:凡是没有行政级别的一律按办事员或科员来套改。请问:“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对应行政职务?

读者:邹先生

答:读者您好!根据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新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对原专业技术人员,在规定的机构规格、编制和职数限额内,根据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和资格,综合考虑每个人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及资历等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确定职务与级别。您提出的某职称对应某行政职务层次确定行政职务,目前没有政策依据。

编辑部:魏珉

我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问:编辑同志,我1933年出生,1952年3月参军,1958年复员回到乡供销合作社工作;1959年10月调到市糖厂工作;1961年8月为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65年底招工到市起重设备机械厂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发现未把1961年至1965年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几年时间算作工龄。请问:我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读者:刘先生

答:读者您好!关于上世纪60年代曾被精减回乡、回家后又重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工龄计算的问题,原国家劳动部工资局《关于精减职工再次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问题的答复》(〔64〕中劳薪字第218号)已明确规定:“凡是一九六一年以来在精减期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领导批准退职的职工,当他们再次参加工作后,不论是否回原单位工作,其退职以前的连续工作时间,均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按照上述政策规定,您被精减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时间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

编辑部:魏珉

我超出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能否计算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并作为调整待遇的依据?

问:编辑同志,我于1934年9月出生,1991年1月经城区人事和劳动局批准退休。退休前在市综合机械厂工作,该厂于2000年10月由城区养老保险统筹纳入全区统筹,我是城区养老保险纳入全区统筹前已退休的人员。请问:我超出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能否计算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并作为调整待遇的依据?

读者:黎女士

答:读者您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城区集体企业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复函》(桂劳社养险函〔2000〕13号)第二条规定:“城区集体企业纳入全区统筹后,已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不变……”,第六条规定:“纳入全区统筹后,原已退休人员中存在超龄退休问题,同意你局意见,可保留其退休待遇不变,今后国家和自治区出台涉及连续工龄调整待遇政策时,其超出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不予计算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不作为调整待遇的依据”。

您于1934年9月出生,按照《關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第一条第一项“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相关规定,您于1984年9月满五十周岁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应该退休。您于1991年才退休,已超出规定退休年龄,属原已退休人员中超龄退休人员。根据桂劳社养险函〔2000〕13号文件规定,纳入全区统筹后,可保留您本人退休待遇不变,但今后国家和自治区出台涉及连续工龄调整待遇政策时,您超出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不予计算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不作为调整待遇的依据。

编辑部:魏珉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 篇3

按照《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以下简称28号文件)及《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职务升降人员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7】98号)规定,本次就重新核算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期内退休人员老办法养老待遇分为两部分进行调整

一、对老办法养老待遇增加工资增长率

根据28号文件规定,过渡期内退休人员老办法养老待遇计发标准=(A×M+B+C)×

n2015(1GNn1)公式中的Gn-1为参考第n-

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根据日前下发的《关于公布2016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等参数的通知》(人社厅发【2017】71号)及《关于公布2017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等参数的通知》(人社厅发【2017】106号),G2015为6%,G2016为4.5%,因此2016年1月后退休人员应按照上述工资增长率重新核定老办法养老待遇标准,并自待遇开始时间进行补支付。

“考虑工资增长率因素后月养老待遇”为退休人员按上述计算老办法养老待遇计算公式计算出的月养老待遇,结果见分进元。

二、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升降人员老办法养老待遇重新计算

1、人群范围。

此规定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过渡期内退休、期间本人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升降的工作人员,包括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后晋升职级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工资正常晋级晋档的工作人员。

2、老办法养老待遇计算办法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渡期内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提升人员,在计算其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时,先根据28号文件规定,计算出本人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Q。再按照本人2014年9月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对应的工资、补贴等标准计算出A×M+B+C,按照本人提升后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对应的2014年9月的工资、补贴等标准计算出A1×M+B1+C1,得出两者之间的差额。该差额在职务提升当年开始使用,从次年起连续计算增长率,形成累计待遇差H。Q+H即为职务提升人员退休时最终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渡期内职务职级(技术职称)降低人员,根据28号文件规定,按照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对应的2014年9月的工资、补贴等标准计算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

3、需报材料及具体经办

对于本单位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退休,在此期间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升降人员,参保单位逐人填写《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期内升(降)职人员信息采集表》(以下简称《信息采集表》,(附表1),加盖单位/部门公章并报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报送社保分中心。

分中心按照参保单位报送的《信息采集表》进行录入,生成《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后升(降)职人员退休月待遇重算名册》(以下简称《升(降)职名册》(见附表2)并自动计算补支付,单位核对无误后在《升(降)职名册》上标注“核实无误”,并加盖单位/部门公章后反馈回分中心。“考虑升(降)职因素后的月养老待遇”为退休人员按上述政策规定计算出的月养老待遇,结果见分进元。

附表

1、《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期内升(降)职人员信息采集表》 附表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 篇4

离退休人员差额补贴能维持多久的忧虑及浅思

毕冰

前些年我与退休人员讨论过、争论过,百分之百的人认为,单位理应保住他们辛苦一辈子的“铁饭碗”退休金。

动笔之前,我思考了许久,这个问题太大了,国家目前尚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体育馆今后如何发展?引深的问题是对管理者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披荆斩棘走出一条符合未来体育馆发展与壮大的新路,是解决离退休差额补贴问题的关键所在。体育馆目前实行的是两套退休生活费标准,一套是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退休标准,一套是甘肃省企业退休标准。随着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工资改革,同一离退休人员,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离退休生活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按照目前体育馆“3—5年计划,以及半年来运用企业化管理方法经营场馆,取得了很好经济收益,近几年发放退休人员补差这一块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改制以后雾里看花的未来,取决于过国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以及体育馆场馆未来经营体制转变后,继续承担、逐渐加重的退休人员差额负担能保持多久的忧虑。

体育馆自1999年起,按照甘肃省社会保障厅文件规定,符合文件中参保要求:“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性质、差额拨款性质单位„„”,从1992年7月至1999年12月按照甘肃省历年缴费比例,计算出在职人员期间的单位、个人、划入个人账户补缴金额;核算出单位已办理离

退休手续人员从1996年1月份起历年应享受养老金标准。1999年核

算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基本按照兰州体育馆执行甘肃省行政事业

单位离退休标准核准养老金给付标准执行。

近年来,体育馆退休人员逐年增加,截止目前,体育馆已有28

位离退休人员享受甘肃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尽管连续7年

甘肃省每年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但与甘肃省行政事业单

位退休标准差距还是很大,而省上财政只负担体育馆8位离退休人员的差额补贴部分,体育馆今后负担离退休人员补差部分的担子将会越

来越重,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我国目前离退休人员待遇分为三个等级:国家公务员离退休、行

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企业离退休。三个等级之间有着“三级跳”的巨

大差距,许多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养老金水平达不到1500元,行

业之间的差距也是造成离退休待遇不统一的问题,某些垄断行业在职

期间缴纳额度为社会平均工资300%,其退休后享受养老金个人部分

就高出一大节。

引用网民的一段话: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方案受到工人、农民的欢迎。但一如既往地,受到以教职工为代表的事业单位从业者的坚决抵制。征求意见稿在以高校教职工为代表的公益类事业单

位内,掀起了一股提前退休潮。一位已退休的教师测算过,按老

办法退休,退休金在3500元/月以上;若不申请提前退休,退休

金则可能只有1600元/月左右。

在全国两会期间,许多委员递交了提案,要求提高企业离退休人

员养老金水平,认为这是社会不公现象,是和谐社会不和谐因素。虽

然国家连续几年对离退休人员中建国前老工人、转业军人、退休待遇

偏低人员采取了政策倾斜,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水平,但

是与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还是有巨大的差距,许多老人认为,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付出了毕生精力,有些人

一家几代人都在一个企业工作,现在他们退休了,国家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养老金的发放,但是飞涨的物价使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强

大的反差令许多离退休老人自叹“退休老人还要分三六九等”,造成许

多老人心里的严重失衡。

我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起步晚,处在探索与实验阶段,各项政策、规定还有待完善,与其他国家成熟的养老保险体制不同之处在于只有

国有企业以及一部分事业自收自支单位离退休人员进入社会保险,;而

不是全民纳入老保险范畴。

我国也在设想在2020年后实行“全民单轨制”养老保险。没有

职务、等级差别,只要在职期间按时交纳一定比例养老金,到达退休

年龄即可领取养老金。

“全民单轨制”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全体国民在达到法定退休年

龄时都享有领取退休金的权力;二是全体国民在离退休后的保障水平应当是基本相等的,退休以后无关乎贡献大小和生存标准问题,工人和部长是没有区别的;三是全体国民的离退休待遇应当是生存需求,而不是奢侈生活,至于疾病保障应当由医保那一块解决,而不是由养

老金解决,高水平养老金是任何政府都无法承担的,没有“低标准”

就无法保证“全民覆盖”。国家多个部委、专家研究解决缩小离退

休人员生活待遇差距问题,至今没有行之有效、多方满意的办法,国

家每年投入补充养老金几个亿(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很多问题至今停

留在“纸上谈兵”阶段。至少在近10年内,全民单轨制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

体育馆转制后,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的两条路:一是推向社会

化管理,享受企业基本养老金。体育馆不再负担补贴部分,盼望国家

连年出台政策,提高整体养老待遇水平,彻底解决养老金待遇“三级

跳”问题。二是保障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费标准与行政机关基本相同

水平。

兰州体育馆转制后,如果取消了事业单位性质,那这一部分部分

补差如何计算?差额部分能否保障?如何补助?是摆在当今后管理者

面前的现实问题。在国家尚未出台行之有效的全民单轨制政策下,兰

州体育馆能否在未来,继续保证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政事业单位离退

休工资待遇,使越来越沉重的离退休人员差额“包袱”,不再成为负担,只有现在做好,将来做大,才有可能为之保障。

至今,在发放体育馆离退休人员差额补贴问题上,没有形成文字

性的东西,只是口头保证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给予离退休人员

这部分差额保障,谁也不能保证今后的经营能长此以往如目前的状况。

因为不久的将来,我也将加入退休的队伍,也希望能拿到为数可观的补差。如果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导致失去这一块差额部分待遇,离退

休人员将面临与企业职工一样的生活水平,他们的落差心理比企业职

工更为有甚。要保证离退休人员差额部分无论在什么体制下不致消失,除了坚信相信国家出台政策逐渐缩小领域差距,关键还得依靠强有力的班子带领人人努力的团队共同前进,今天的努力,是为明天的自己储备养老金,我们绝大多数人会在体育馆退休这是不争的事实。

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明确事业单位功能定位,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属性,实施分类改革,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权、薪

酬分配权、自主运营权等法人自主权。有了政策支持,接下来就

是管理者能否把握和运用好手中的权利,运用智慧,充分施展才

华,带领全体人员拓展市场、研发市场、寻求商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乘风破浪。

近两年来体育馆实施的内部改革,整章建制,出台并完善了一系

列的规章制度、绩效考评等等改革措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制

约体育馆发展的大环境并没有改变,许多省级机关包括上级机关个别

处室依然抱定,国家投资的场馆理应免费或少出资为其提供高、保、真的服务,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仍习惯使用是行政命令,体育馆如何维持?场馆基本维护、在职人员工资、场馆水电、暖气等

费用从哪里来?又如何保障离退休人员的补差? 对体育馆来说,搞好经济建设才是硬道理!只有体制机制彻底转

变了,用人机制灵活了,经济建设搞好了、搞上去了,体育馆有足以

满足场馆发展的雄厚资金做支撑,工资、奖励、福利待遇、离退休人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 篇5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坚持以人为本、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稳步推进,保 持稳定。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保持稳定原则。要充分考虑解决此项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平稳 操作,化解矛盾,争取做到人员稳定和社会稳定。

2、坚持规

范运作的原则。充分认识、准确把握好国家、省有关政策要点,明确操作程序,确保规范有序,积极稳妥实施。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资格审核认定要做到公开透明。对拟纳入解决 待遇范围的人员,要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待遇标准核定要做到科学准确。企业不得擅自停发或降低企业退休教师统筹外项 目补助发放水平;所需经费测算要做到合理有据。经费测算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在做好本环节工作的同时,做好对上一环节所提供资料的审 查工作。

4、坚持“属地化”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哈中央省属企业以及 市、区、县(市)属国有企业解决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均按属地原则进 行,并由举办职教幼教机构的企业及关闭破产、撤并企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地人民 政府负责组织落实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二、政策措施和补助标准

(一)政策措施 在不改变现行养老保险体制的情况下,由各级财政出资,社会养老平台发放,适当提高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水平,努力化解养老保障多轨运行等原 因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把《教师法》的规定落到实处。

(二)补助标准 经核定,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基本养老金加企业统筹外项目补助低于 所在地政府办同类教育机构同类人员退休金标准的,其差额以加发退休教师生活 补贴名义予以补齐(不包括医疗保险待遇及其他非货币补

贴、隐性福利等);实 际发放额高于当地政府办同类教育机构同类人员退休金标准的予以保留,仍按现 有渠道发放。

三、机构认定和人员认定

(一)职教幼教机构认定

1、职教机构认定。截止到2010 年12 月31 日,经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和 原劳动部门审批、备案(登记)的,由在哈中央省属国有企业和市、区、县(市)属国有企业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职工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职工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含高职学院、职大、工学院、电大、夜(业)大、函大、党 校)等已停办和在办的职教机构。

2、幼教机构认定。截止到2010 年12 月31 日,国有企业自行设立或其上级 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已经停办、在办的幼儿园(不含托儿所)。

3、机构认定及批准程序。(1)企业申请。由举办职教幼教的国有企业或关闭破产、撤并企业原主管 部门,原主管部门撤并的,由承接其职能的部门向所在区、县(市)教育部门或 市人社局提交申请。(2)主管部门初审。市、区县(市)属企业要通过主管部门初审确认;在 哈中央省属企业由主办企业初审确认。(3)审核认定批准。由市教育局指导各区、县(市)教育部门对国有企业 举办的职教幼教机构(不含技工学校)进行审核认定,并报市教育局批准;市人 社局负责对国有企业举办的技工学校进行审核认定批准;市国资委负责对党校和 举办党校、职教幼教机构的企业性质进行审核认定批准。

(二)职教

幼教退休教师认定

1、职教幼教机构退休教师资格认定。凡符合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分配发 [2011]63 号文件和黑国资联[2011]11 号文件规定的从国有企业举办的职教幼教 机构教育教学岗位退休的教师(含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以工代教人员),均纳入 政策范围。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后退休的教师,原则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或职业资 格。

2、在办职教幼教机构教师资格认定。2010 年12 月31 日在职在岗教师距退 休时间为10 年(含10 年)以内,纳入政策范围。

3、停办职教幼教机构教师资格认定。以职教幼教机构停办时间作为时间点,对其停办时在职在岗教师按以下标准认定:(1)与企业签订“内退”协议的教师,内退期间继续执行企业内退相应待 遇,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后基本养老金低于地方同类人员标准的,按照所在地政 府办同类人员退休金标准给予生活补贴发放。(2)已经在企业内部转岗,但仍在企业教育管理岗位的教师纳入政策范围; 已经离开教育岗位的教师,不能纳入政策范围。(3)因企业破产、改制、并轨等原因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教师,不能纳 入政策范围。

4、职教幼教退休教师资格认定程序。职教幼教退休教师的资格认定工作按 以下程序进行:(1)个人申请。符合上述政策认定范围的退休教师要向本企业提出书面申 请,原所在企业已经关闭破产、撤并的,个人要向企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2)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审查。由所在企业或关

闭破产、撤并企业主管部 门对个人提交的申请以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把关后,在企业内或一定范围内公示 一周,无异议后,形成正式文件,按照职能分工,分别上报各区、县(市)教育 部门、市人社局、市国资委。(3)认定审批。由各区、县(市)教育部门对职教幼教机构(不含技工学 校)退休教师资格进行审核认定后,上报所在区、县(市)领导小组审批,然后 由区、县(市)领导小组将审批表报市教育局批准,并将审批结果反馈给企业或 企业主管部门进行再公示无异议后,进入生活补贴核定程序。市人社局、市国资 委分别负责对技工学校、党校退休教师进行审核认定,并将审批结果反馈给企业 或企业主管部门进行再公示无异议后,进入生活补贴核定程序。(4)档案归集。举办职教幼教机构的企业,关闭破产、撤并企业主管部门 要对相关资料进行归集建档备查。

四、资金来源和发放方式

(一)资金来源渠道 解决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承担,中央财政将视我 市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人数和财力状况、依据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补助 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助。市财政局以及各区、县(市)要做好所需资金的测 算、申报和筹集工作,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二)补贴发放方式 按照63 号文件要求,我市将借助社保经办平台为退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发放生活补贴的时间自2011 年1 月1 日起计算,不得将补贴计算时

间提前或者 延后,或者以其他方式发放。为做好发放工作,有关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发放流程、发放程序、资金运行管理措施,并提出具体的发放操作意见印发各区、县(市)执行。

五、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解决我市属地内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工作要按照国家和省 的要求,统筹安排、分步操作,力争在明年1 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

(一)动员部署阶段。初步确定为2011 年8 月16 日—9 月20 日。成立全 市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和工作职责,制订全市工作方案,转发黑国资联 [2011]11 号文件,动员部署工作任务,组织进行全面调查,宣讲有关政策,提 出相关要求。

(二)组织实施阶段。初步确定为2011 年9 月21 日—12 月31 日。各区、县(市)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市属各有关企业、集团(公司)及在哈中央省属 企业要按照此工作方案,做好方案的制定、实施等相关工作。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及组成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指导、督办等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初步确定为2012 年1 月1 日—1 月15 日。对解决国 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做好工作总结并上报省 领导小组。

六、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情况复杂的工 作,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哈尔滨市妥善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 题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

领导小组),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负责63 号文件落实的日常组织、协调,并对政策落实情 况进行指导、检查和督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附后)。各区、县(市)政府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企业主管部门、教育、人社、财 政、社保、国资等部门组成的妥善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工作 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63 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各有关市属企业、集团(公司)、在哈中央省属企业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

(二)工作职责

1、市国资委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和综合协调工作;汇总、上报有关材 料及信息;牵头召集相关部门会议,起草贯彻执行63 号文件的工作方案等相关 文件资料;负责企办党校、国有企业性质审核认定等工作;督促各区、县(市)负责该项工作的牵头部门,组织好属地内中央省属及市直、区、县属国有企业开 展人员档案清理、人员资格初审、待遇申报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 作。

2、市教育局负责指导各区、县(市)教育部门对国有企业职教幼教机构的认 定及退休教师资格进行审核认定,并负责对各区、县(市)上报的职教幼教机构(不含技工学校、党校)及人员进行批复;配合市人社局测算自2011 年1 月1 日起国有企业职教幼教(不含技校)退休教师生活补贴;完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交 办的其它工作。

3、市财政局负责与省财政厅衔接并申请专项补助资金落实

工作;参与企业 职教幼教退休教师生活补贴标准的核定;测算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 遇所需资金;指导和规范各区、县(市)生活补贴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确保生 活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完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工作。

4、市人社局负责对国有企业办技工学校的认定及退休教师资格进行审核认 定;牵头负责职教幼教退休教师生活补贴标准确定;完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 其它工作。

5、市社保局负责提供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基本养老金标准,承担在社保机构 参保发放养老金的职教幼教退休教师生活补贴发放任务,规范工作程序,制定操 作流程,并做到财政补助资金专款专用;完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工作。

6、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抽调专人在市信访大厅下设窗口,定期接待 信访。

七、工作要求 各区、县(市)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市属各有关企业、集团(公司)及在 哈中央、省属企业要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区、县(市)政府、市属各有关企业、集团(公司)及在哈中央省属企业要按照属地原则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结合实 际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对职责分工、工作权限、流程 衔接、工作进度、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等进行细化,确保实施过程中的稳定。市 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的对工作监督和检查并进行通报。

(二)把握重点、规范操作。要认真组织好市、区、县(市)属国有企业及 在哈中央省属企业开展人员档案清理、人员资格初审、待遇申报等各项工作,把 好“入口”关;要认真研究解决实施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操作 实施中出现的有关政策适用范围、人员认定标准等重点事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成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据63 号文件以及有关领导讲话精神审慎研究解决办 法,尤其要把握好特殊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式。将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 指派业务骨干组成特殊疑难问题审核委员会,专门负责解决处理特殊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上报领导小组决定。避免因工作考虑不周全,出现“解决一个引 发一个”的负面效应。

(三)耐心宣讲,保持稳定。要做好政策解释和宣传动员,针对可能出现的 攀比等问题,提前研究政策口径,做好工作预案,积极主动应对,及时了解和掌 握企业各群体的意见建议,同时加强沟通和解释,对不符合政策的人员,耐心细 致地做思想工作和政策解释工作。各区、县(市)政府、市属各有关企业、集团(公 司)及在哈中央省属企业要制定维稳预案,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由于领导 不到位,措施不得力,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和导致发生重大不稳定事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加强沟通,务求实效。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事 关退休教师切身利益,涉及部门和单位多。各区、县(市)政府、市直有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 篇6

遇问题

问:我是国家的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司机工作,已经工作10多年,但是现在我的工资水品和其他的人的水品相差太大,而且我并没有和单位签订任何书面合同,根据劳动法,我这种情况可以认定为无限期合同了,但是我的工资为什么和别人差距那么大,在相关法律上,我这种情况是不是不符合规定的。是否有什么相关的文件支持。谢谢大家。梦境海

合同是必须签订的,要不然怎么保障自身权益啊,说白了这种情况就是临时工。。对自己很没有好处的,人家说不用你就不用了,所以说给你多少都是人家说了算

牧羊猪猪

应该和工作单位签订书面合同,这样就有法律保障。

离开

因为是临时工。

归船

建议咨询当地法律援助热线。

>

工资要按月足额支付。

企业支付工资不得少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且每月扣取工资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并且扣取后还不得少于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规定工作时间有标准工时、综合工时、不定时三种。标准工时:五天八小时;超出时间为加班,加班费周一至五倍,周六日2倍,国家法定节假日3倍。综合工时:总工作时间和标准工时一样,但是可以每天连续工作超过8小

时,然后集中休假,加班费一律倍,国家法定节假日3倍。不定时顾名思义就是工作时间不固定,但是审批很严格。

企业安排职工加班加点应当坚持自愿和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的原则。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和胁迫职工加班加点。职工有权拒绝违反本规定的加班加点。

班后加点每次不得超过加四小时,职工每人每月加班加点时间累计不得超过48小时。企业确因需要,职工每人每月加班加点时间超过48小时的,应当征得职工及企业工会同意,并报企业所在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职工有权在加班加点后要求补休假,或者领取加班加点工资。

企业违反规定安排职工加班加点的,由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并由企业向职工支付应得的加班加点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 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

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抵押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工时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报酬标准和劳动定额确定】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休息日最低保障】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

日。

第三十九条 【工休办法替代】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条 【法定假日】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元旦; 春节;

国际劳动节; 国庆节;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 【工作时间延长限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 【限制的例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四条 【延长工时的报酬支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 【带薪年休假制度】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

国务院规定。第五章 工资 第五十条 【工资支付形式】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五十一条 【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工资保障】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事业单位及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

> 第三章 基金筹集与管理 第八条 养老、医疗保险基金,由国家、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筹集;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金由国家、用人单位筹集,劳动者个人不缴纳。

第十条 社会保险基金的征集: 养老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按缴费工资总额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费之和的一定比例;劳动者按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分别计入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专户管理; 工伤保险基金:按不同行业的危险程度和工伤事故发生频率,分别按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 失业保险基金:按社会每人每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 医疗、生育保险基金的征集比例另行制定。

不实行工资总额管理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社会每人每月平均工资为社会保险基金征集基数。

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基金的缴纳,企业在管理费用人中列支;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从行政或事业费开支;劳动者在个人工资收入中扣缴。

第十四条 关闭的企业,应一次性向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缴纳离退休人员、工伤残疾人员五年的生活费、生活补助费和医疗费。

第二十条 劳动者合理流动到其他地区,其养老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自劳动者提出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办理转移手续;不能转移的,由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储存保值,待劳动者退休养老时,再按规定支付给劳动者,或经劳动者本人提出申请,一次性领回属于其个人所有的养老保险费。第四章 保险待遇 第二十一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劳动者,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和缴纳养老保险基金年限,并按规定办理了退休养老手续的;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残废、患病,由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办理提前退休养老的;

从事国家规定可以提前退休的工种,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办理提前退休养老手续的。

第二十四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劳动者,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经劳动行政部门确认因工死亡的; 经劳动行政部门确认因工伤残,并经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伤残等级的; 其他经劳动行政部门确认,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

第二十五条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因工死亡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和因工伤残医疗期间的医疗费、一次性残废补偿金、残废退休金、离岗退养费。

第二十六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劳动者,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企业依法宣告破产的;

濒临破产的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辞退 的;

用人单位撤销、关闭、歇业而被辞退的; 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 依法被除名、解雇的;

其他按规定应享受失业保险的。

第二十七条 失业保险待遇包括失业救济金、医疗补助费和丧葬费。失业救济金和医疗补助费一次享受时间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第二十八条 劳动者因患病、负伤时可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第二十九条 医疗保险分大额医疗保险统筹金、单位医疗保险调剂金和个人专户金。

大额医疗保险统筹金由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统一管理,集中调剂使用。主要用于劳动者及其供养直系亲属患大病时按规定开支的医疗费用。

单位医疗保险调剂金由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委托用人单位管理。主要用于劳动者及其供养直系亲属 的医疗费用开支。

个人专户金从劳动者工资收入中扣缴,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用于劳动者患病就医时由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个人专户金超支而本人又确有困难时,可向用人单位申请医疗保险调剂金补助。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按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规定的日期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每逾一日由劳动行政部门加收应缴金额5‰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社会保险基金。逾期三十日仍不缴纳者,除责令立即补缴外,处以应缴社会保险基金一至三倍罚款,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有缘之旅

可以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合同中应当具备劳动报酬,并且因为你已经工作10年了,你就可以提出或

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还可以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你以后离职来说好处多多哦。花开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 篇7

云人工[1998]2号

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假期工资待遇暂行办法

各地、州、市人事(人事劳动)局,省直各部、委、办、厅、局人事处:为维护机关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秩序,严明工作纪律,妥善处理工作人员假期工资待遇问题,在国家尚未统一规定之前,结合我省目前实际,制定以下暂行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病假期间的工资

1、病假6个月及其以下的,基本工资全额计发。

2、连续(或当年累计)病假6个月以上的,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按我省计算工作年限办法计算)10年及其以下的,按基本工资的70%计发;工作年限11至20年的,按基本工资的80%计发;工作年限21年及其以上的,按90%计发。

患癌症、麻风病、精神病的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可全额计发。

3、病假在3个月以上,停发职务(岗位)津贴。

二、事假期间的工资

1、一年当中,事假累计在15个工作日的,基本工资照发;超过15个工作日的,按超过的工作日扣发基本工资。

2、连续事假在1个月以上的,从次日起按工作日扣发职务(岗位)津贴;超过3个月的,从第4个月起停发全部津贴、补贴。

三、私事请假出国出境期间的工资待遇

工作人员因私事出国出境,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事假工资待遇执行。

四、女职工产假待遇

1、职工产前、产后、流产的假期,按卫生厅、劳动厅、财政厅、计生委、总工会、省妇联联发[94]486号文件规定执行。即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指预产期提前15天),除提前生育外,一般不放在产后休息;难产者增加产假1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晚育且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增加产假15天。妊娠女职工自然流产的,不满4个月流产的给产假30天,4个月以上流产的,给产假42天。产假期间(包括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基本工资和各项津、补贴全额计发。

2、从事野外及长途流动分散作业的女职工生育后,产假期满,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6至9个月的哺乳假。6个月内发基本工资的80%,6个月以上的可发基本工资的60%,并可计算连续工龄。哺乳假期间停发职务(岗位)津贴。

五、探亲假工资待遇

按国务院发[1981]36号及国务院侨办[82]侨政会字第011号等有关规定享有探亲假的员工,在规定的假期内(含经批准增加的往返路程时间),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全额发给。

六、派出国留学人员(含进修人员、访问学者)配偶出国探亲待遇 一般不批准公派出国人员配偶出国探亲。但是,对派出时间满两年以上的人员,每两年可以批准其配偶自费出国探亲一次。假期不超过3个月,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照发,逾期不归的,停发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

七、年休假期间工资待遇

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享受年休假的工作人员,休假期间的基本工资和各项津贴、补贴照发。

八、婚、丧假待遇

1、职工本人结婚,给予3天婚嫁(符合晚婚条件者,其晚婚假按有关规定处理)。结婚职工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酌情给予路程假。

2、职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岳父母、公婆)死亡,给予3天丧假。死亡的直系亲属居住在外地的,可以酌情给予路程假。

3、婚、丧假及路程期间,工资及各种津贴、补贴照发。途中车船费自理。

九、旷工期间的工资

旷工期间按工作日扣发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

十、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构成1、实行职级工资制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四项。

2、机关技术工人的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奖金三项。

3、机关普通工人的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奖金两项。

4、实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工作人员的工资,包括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本人工资构成中的津贴(含部分行业按规定比例提高的津贴)。

5、运动员的基本工资,包括基础津贴、成绩津贴两项。

6、试用期、见习期(初期)学徒期(熟练期)的人员,基本工资

包括试用期、见习期(初期)、学徒期(熟练期)待遇中的工资和津贴两项。

十一、工作日工资=基本工资÷21十二、一年内病假或事假超过6个月以上的,当年不得计算工作年限。其中,执行职级工资制的工作人员,不得计发工龄工资。

十三、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工作人员请假、销假制度、严格考勤,并在考勤的基础上按本暂行规定执行。

十四、本暂行办法从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上一篇:沼气工程项目测算下一篇:人力资源案例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