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篇1

川人发〔2006〕43号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问题的通知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省级各部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发〔2006〕9号)和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组通字〔2006〕27号),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严格参照管理的条件

根据组通字〔2006〕27号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应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作为授权依据的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行政法规有同等效力的政策性法规文件。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主要是指党委系统担负的党的领导机关工作职能和政府系统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依据法律、法规等的授权情况和党委、政府以及机构编制部门制定的“三定”规定(方案)或规定的主要职责确定。

(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把握政策规定,确定参照管理的范围和对象,不得擅自放宽条件、扩大范围。凡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不得列入参照管理。

二、规范参照管理的申报和审批

(一)审批程序和权限

省委直属事业单位和省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委组织部审核,省委审批后,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备案;市(州)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市(州)党委组织部、市(州)党委审核后,由市(州)党委报省委组织部审批;县(市、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先后报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县(市、区)党委和市(州)党委组织部审核后,由市(州)党委组织部报省委组织部审批。全省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比照上述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省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人事厅审核,省政府审批后,报人事部备案;市(州)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市(州)政府人事局、市(州)政府审核后,由市(州)政府报省人事厅审批;县(市、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先后报县(市、区)政府人事局、县(市、区)政府和市(州)政府人事局审核后,由市(州)政府人事局报省人事厅审批。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省垂直管理部门统一向省人事厅申报。其中,市(州)、县(市、区)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省人事厅审批;省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人事厅审核,省政府审批后,报人事部备案。

(二)申报材料

申报参照管理的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参照管理的请示;

2.四川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报批表(一式三份); 3.获得法律法规授权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依据;

4.设立机构的批准文件(包括规定其职能职责的文件); 5.同级财政部门出具的经费来源证明材料; 6.审批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三)其他要求

公务员主管部门在审核或审批事业单位参照管理过程中,应就该单位是否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和是否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分别征求机构编制部门、财政部门意见。

对于公务员法实施以前列入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要重新进行审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批准列入参照管理范围;不符合条件的,不再列入参照管理范围,并及时变更其人事管理制度。

对特殊需要列入参照管理的省级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按照从严掌握的原则,由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见,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已列入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因法律、法规修改和废止或机构、职能调整等原因,不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时,有关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变更情况告知审批机关,由审批机关及时作出不再实行参照管理的决定。

三、认真做好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的登记和管理工作

实行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和我省有关规定,适时完成人员登记、职务与级别确定和工资套改等工作。登记工作应当在核定的事业编制限额内,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和程序进行。

(一)登记的对象和条件

登记对象必须是批准参照管理的单位中在编在职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且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和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新录用的依照管理的公务员(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在试用期内暂缓登记,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登记。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暂缓登记,结案后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登记。

事业单位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后违规进入的人员以及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或者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员,不予登记。

(二)登记的具体办法

事业单位批准参照管理后,对原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具有“依照管理的公务员(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规定予以登记;对不具有“依照管理的公务员(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按以下办法登记:对现担任领导职务和副处级及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人员,经考核合格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登记;对现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登记考试,考试合格并经组织考核合格的,在单位编制和职数空缺内予以登记,考试或考核不合格的不予登记,并调整工作岗位。新审批参照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登记也要严格按此办法进行。

具有“依照管理的公务员(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是指原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中按照规定过渡的人员,根据《四川省党的机关工作者录用办法》(川组通〔1996〕54号)和《四川省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99号)公开考试录用的人员,根据中组部《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中组发〔1983〕10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组通字〔2000〕3号)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录用的选调生,政策性安置的人员,符合规定调任的人员和因机构改革、工作需要等原因从机关具有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中分流或调入的人员。

(三)登记的程序和管理权限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作为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登记的审核、审批、备案工作。领导成员的登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

县(市、区)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报县(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市(州)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由主管部门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经省垂直管理机关审核后,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全省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比照上述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各市(州)应在完成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审批30日内,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表》,连同登记备案说明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列入参照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及其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管理,不实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四)登记工作的要求

1.对原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在认真清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提出是否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集中报省委、省政府审批后,严格按公务员制度管理,及时开展人员登记等工作。对省属其他事业单位新申请参照管理的,原则上在省级七类机关公务员登记工作结束后,再开展申报、审批工作。

2.对原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由各地在开展七类机关公务员登记工作时,进行认真清理,提出是否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对审核符合参照管理条件的,尽快按规定程序报批;对审核不符合参照管理条件的,各地要及时变更其人事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关工作。对各地其他事业单位新申报参照管理的,可在七类机关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审核和报批。

3.事业单位批准参照管理后,对应当参加登记考试的人员,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适时组织全省统一的登记考试。考试具体时间和要求根据工作进度另行通知。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是公务员法实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使参照管理工作与实施公务员法的其他工作相互衔接、有序推进。要认真执行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参照管理范围。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规范运作,对不执行录用、职务与级别、工资福利保险等管理规定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的管理,确保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

附件:

1.四川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报批表

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3.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表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二ОО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公务员法实施

参照管理

事业单位

通知

四川省人事厅办公室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篇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较规范、从松散联合到紧密联合的渐进发展过程。截止2008年末, 全省各类农合组织总数达到5017个, 带动农户75.4万户, 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4.8%。基本涵盖了种植、畜牧、加工、销售、服务等农村多个行业和领域, 涉及粮食、农资、奶牛、生猪、中药材、食用菌等几十个产业。并且, 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 在全省4237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 松散型2330个, 占55%;半紧密型974个, 占23%;紧密型923个, 占22%。在组织功能上, 有服务型、实体型和产业型。农合组织通过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联结, 采取多种合作方式, 共同发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人特别是基层领导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认识不清, 作用认识不足, 没认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有些领导干部未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组织农民的关系, 抓农村经济组织投入的精力太小;有些职能部门职能作用发挥的不够。而且, 农民对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也认识不清。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 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 但是却不知如何组织起来, 怎样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等。

2、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我省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完全自由式的发展, 还只局限在某个专业、某个有限的区域内活动。宣传指导跟不上, 缺乏政府的引导和扶持。2008年统计, 全省加入农合组织的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14.8%。农合组织中增收效果好、影响大的少, 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部分农合组织职责和义务不够明确, 其功能只是收取会员费、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 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

3、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虽然已经下发3年了, 但是由于宣传不够, 农民不太了解。农民专业合作成立没进入正规程序。仅仅几家几户自发地组织起来。目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4、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正确的引导, 很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很不规范, 章程不全或没有建立, 财会基础工作薄弱, 档案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规范;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 协会与会员的利益不明晰等, 影响了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生命力。因此, 应该加快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第一, 应该积极鼓励支持多种形式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第九条指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 依照本法规定, 依据各自职责,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在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支持和鼓励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组织、产业化合作组织、农业公司、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等多种组织形式共同存在, 共同发展。要在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下, 鼓励各涉农技术经济部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带头组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

第二, 给予必要财政支持。对于经营有一定规模, 运行质量良好, 并对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增收起到了推动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各市县财政将安排一定数量经费资助或贷款贴息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八条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奶牛、肉牛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重要产业, 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项目, 优先考虑纳入农业开发和科技开发项目, 实行专项扶持。强化信贷资金支持。各市县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贷款, 并放宽贷款条件, 专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第三, 依法减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税收。经登记成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向其成员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 为其成员代买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以及劳务所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 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排灌、植保、家禽配种和疾病防治项目以及相关技术培训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销售自产农产品, 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规定免征增值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加工销售农产品, 符合税法规定范围的, 减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第四, 加强农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有组织活动、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 并将其作为推进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丰富拓展创建内涵, 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创工作机制, 形成争创信誉好效益高合作社良好氛围。以制定章程和建立成员帐户、台帐为重点, 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财务管理等制度并认真执行,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辅导和指导服务,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率。

第五, 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带动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高效种植业、养殖业水平, 形成“一乡 (村) 一品”、“一品一社”的发展格局。在明晰产权、自愿互利的基础上, 鼓励和支持同一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联合社或农产品行业协会, 提升组织化水平。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一批在全省乃至在全国有影响、上规模、竞争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省每年重点培育发展100个具有自主品牌、产业优势明显、经济实力较强、带动农民增收显著、运行规范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资金互助 合作

引言

2007年3月9日,全国首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吉林省梨树县间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营业,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建立对于缓解农村资金供给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必将发挥着积极作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表示,为切实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各类新型金融组织。2009年,农业部与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工作意见》指出,优先选择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开展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关键,也是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1.黑龙江省农村资金互助社现状

1.1农村资金互助形式

有两种:一是经银监部门审批的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截止目前,全省已有经银监局审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5家。二是内部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合作社。据统计,全省内部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349家。

1.2发挥作用

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融通资金低息贷款给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以便于扩大生产规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既增强了资金互助社的资金利用程度,又使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有助于建立起适应黑龙江省合作经济发展要求的合作金融体制。另外,两者的结合能够增强农民的民主自治意识和诚信程度,形成互助合作、协同共进的和谐氛围,逐渐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是有效解决社员资金不足,促进农民增收。2009年,黑龙江省首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桦南县桦南镇鸿源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成立,入社社员总数234人,股本金38.46万元,社会捐赠5.2万元,社员存款300万元,总额343.66万元。社员农户贷款331万元,234户社员全部享受贷款,在合作社贷款难融资难的今天,该社的运行,使社员拥有了一个自己管理的“小银行”,不但方便了社员借款,有效地解决了农户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问题,而且,由于该社贷款利率等于或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又降低了社员的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为农村诚信建设提供了载体,促进了农民信用意识的提高。鸿源农村资金互助社制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章程》,对资金互助社的使用范围、审批程序、借款额度、期限、利率、利息用途、借款户比例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严格按规定操作,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指导下,了解资金使用成效情况。将资金互助社社员信用状况分成等级。目前,该社贷出资金的到期回收率达100%。农民信用意识的增强,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也为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是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哈尔滨五常市二河乡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资金互助业务开展的比较好的合作社,在办社期间遇到会员因交不上钱、合作社和村集体又无钱垫付而团购规模大不起来的难题。针对这一情况,合作社把开展资金互助作为合作的切入点,积极为社员提供资金服务,解決他们生产经营遇到的资金短缺难题,合作社动员有余钱的社员入社参股,并承诺保证措施。累计融资达到9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9000元。

2.黑龙江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融资问题

由于黑龙江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刚开始创立,一些社员对其了解较少,农民观望的态度限制了资金储备和贷款力度。另外,在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方面,他们以较少资金参加农村资金互助社,以便于贷到更多需要的资金款项。由于这样的人数不占少数,导致了资金进少出多,农村资金互助社无力承担高负荷的贷款压力,资金进一步短缺的局面。

2.2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管理问题

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初期,业务量和记账数额都较少,一旦资金互助社进入正常运行,工作量会加大,科目也会随之增加。而资金互助社的会计和出纳一般都由内部社员或是骨干分子担任,他们都是务农的农民非常缺乏专业知识 对于记账科目的名称含义了解甚少,对于科目的归类混淆不清,常常是依靠简单的记账方式,几张纸来完成。一旦借贷方出现问题需要财务对证时就显现出弊端,账目不清无法查证,最终导致问题无法解决,出现许多坏账造成农民自身的损失,长时间的财务混乱会影响资金互助社的信誉和生存。

3.黑龙江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对策

3.1进一步加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组建资金互助社的推进力度。合作社将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是农民的组织,一般缺少抵押物担保物,与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不符,为缓解合作社贷款难,为解决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应大力推进在合作社基础上组建资金互助社,吸收社会及社员入股,灵活运用资金,有效调整农村存贷比例,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档次,为社员提供小额贷款,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造血机能,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的资金瓶颈,进而提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行业竞争力,迫使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转变机制,改进对于农业方面的资金服务,创造更有益于农民的行业新机制。

3.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对于资金互助社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实训。学习法律法规、银行基础知识、财会实务等,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培训可以培养一批懂互助社经营管理的业务骨干,为互助社的经营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由于农民的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银行业务基础知识又知之甚少,应该请一些专业人士作为互助社的咨询顾问,为互助社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意见。

3.3加大宣传,扩大融资范围。黑龙江省资金互助社融资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性作用表现不明显,从农村以外社会群体融资比例过低,农村资金互助社应该加大自身宣传,扩大融资范围,借政府和媒体之力加大社会捐赠资金比例,搭建一个有效互动的平台能把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一些公益组织或个人联系起来,不断加强与其他省份资金互助社的合作。另外,限制相应的控制入股和贷款的比例,缩短二者限额的距离,防止投机取巧的现象发生。

3.4加强内部管理。黑龙江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刚刚起步发展,为保证资金安全运行,要制定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贷款社员提出贷款申请,理事会对贷款理由、额度、用途、偿还能力、信用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集体决策,确定是否同意贷款。二是设立台帐管理。所有存贷款业务坚决做到帐、据、册齐全一致,手续完备。业务人员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三是建立触摸屏公开制度。把贷款和还款信息输入电脑,社员随时可查阅贷款去向和货币回笼情况,增加了合作社内部管理的透明度,便于接受社员监督。细节才是取决胜败的关键,农村资金互助社为谋求更好的发展,内部的资金管理必须要正规化。

中共县委组织部中共县委统战部 篇4

信统字„2011‟3号

中共XXX县委组织部中共XXX县委统战部

关于做好政协XXX县第十三届委员会

委员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工业园区党委,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党组织:

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县政协换届的要求,为使我县政协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现就做好政协XXX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人选推荐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县政协委员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协商,按章程办事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坚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凡进必评”原则。

二、县政协委员会的规模、构成和界别设置 县政协委员规模。原则上维持十二届政协委员规模。县政协委员构成。委员中,非中共人士不少于60%;妇女委员不低于16%;少数民族委员要有一定比例。

界别设置。参照十二届政协界别设置,政协XXX县第十三届委员会设置中共、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教育、医卫、农业、经济、科技、民宗、台联、侨联、文体、特邀等15个界别。每个界别不少于5名委员。

三、县政协委员的推荐条件和对象

1、政协委员的基本条件: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赞成《政协章程》,在本界别中有代表性,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愿意积极参加政协活动。

2、政协委员的年龄条件:继续提名的委员人选,党内的年龄一般不超过52周岁,党外的年龄不超过53周岁(其中在职科级干部一般不超过50周岁);新提名的委员,党内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党外人选一般不超过51周岁(其中在职科级干部一般不超过47周岁);对个别长期与我党合作共事,社会影响大的党外知名人士及其他有特殊代表性的党外人物,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提名时的年龄,统一计算到2011年6月。

3、政协委员的主要推荐对象:人民团体中的领导骨干;无党派知名人士及民族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在改革开放和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财政金融、科技领域,以及骨干企业中的代表人物;遵纪守法,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代表人士和新社会阶层的代表人物;对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有作用的其它方面有社会影响和代表性的人物。

4、因职务变动等原因失去代表性以及身体不好不能正常工作或其它原因不宜再担任政协委员的,不再继续提名。

四、县政协委员人选的推荐程序

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县政协委员人选的推荐工作,分别由乡(镇)党委,工业园区党委,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党组织和各人民团体党组织负责。

各乡(镇)、工业园区推荐委员工作由党委分管领导根据政协委员的基本条件和提名条件物色人选,征求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意见,经党委集体研究同意后,将推荐人选报县委统战部(党内人选同时报县委组织部)。

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党组织和各人民团体党组织根据政协委员的基本条件和提名条件推荐人选,征求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意见,经单位党组织集体研究同意后,将本单位或本系统推荐人选报县委统战部(党内人选同时报县委组织部)。

五、报送县政协委员人选的有关要求

1.这次县政协换届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涉及面广。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协商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要

按照县政协换届人事安排的政策和要求,稳妥慎重地做好推荐工作。

2.县政协委员名额不具体分配到乡(镇)、工业园区、单位及系统。安排了十二届县政协委员的乡(镇)、工业园区、单位及系统,可在略多于十二届政协委员名额的基础上推荐;原来未作安排的单位及系统也可根据推荐条件进行推荐。

3.报送材料的要求:认真做好摸底、筛选、审查、登记、汇总工作。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填写《政协XXX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人选登记表》(登记表用A4纸WORD2000文件格式),并于2011年4月28日前将登记表纸质材料一式两份和电子文档报县委统战部办公室,同时将党内委员人选登记表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报一份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统战部办公室)、(组织部干部科)。

附:《政协XXX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人选登记表》样表

中共XXX县委组织部中共XXX县委统战部2011年4月21日

经省委组织部 篇5

察(公务员)7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和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司法厅关于录用公务员的要求,现将2006年山东省滕州监

狱招考人民警察(公务员)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考对象和条件

(一)招考对象

报考山东省滕州监狱的必须具备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具有山东常

住户口(2006年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户口不限)。

(二)报考条件

除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规定的条件外,报考山东省滕州监狱人民警察(公

务员)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身体健康,体形端正,非特体,面部无明显特征、缺陷,无残疾,无口

吃,无重听,无色觉异常,无纹身,无重度扁平足;

2、裸眼视力4.8(旧标准0.6)以上,或者裸眼视力均在4.6(旧标准0.4)

以上且矫正视力5.0(旧标准1.0)以上;

3、男性身高不低于1.70米、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身高不低于1.60

米,体重不低于45公斤;

4、年龄在18周岁至30周岁之间(1976年3月1日至1988年3月31日期

间出生);

5、具备招考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性别要求和其他资格条件。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或少年管教的;

2、受过党(团)纪、政纪、校(院)纪处分的;

3、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4、曾被辞退或者开除公职的;

5、道德败坏,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的;

6、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

刑,或在境内外从事颠覆我国政权活动的;

7、其他不适宜担任人民警察的。

已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不含选调生)不能报考;与滕州监狱在职公务

员有应回避关系的不能报考。定向、委培应届毕业生报考须征得委培单位同意。

中小学教师报考须经县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一)报名

报考山东省滕州监狱采取统一时间、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现场认定的方

式进行。

报名时间:2006年4月19日-23日。

查询时间:2006年4月20日-25日。

报名网址:(枣庄人事考试信息网)。

身体初检、现场认定时间:2006年4月24日-26日。

身体初检、现场认定地点:枣庄市鲁南人才市场(枣庄市市中区光明东路19号)

1、网上报名具体办法:

(1)报考人员登陆枣庄人事考试信息网,如实填写、提交相关个人报考信息资料,并上传本人一寸免冠正面照片。每人限报一个部门或职位,报考人员在资格初审确认前多次登陆填交报考信息的,后一次填报自动替换前一次填报信息。报名资格一经滕州监狱初审确认,不能更改。

(2)滕州监狱在报名期间正常工作时间内,在网上查看本单位的报名情况,根据报考人员提交的信息资料,对前一天的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并在网上公布初审确认结果;如果在2个工作日内(不含报名当天),未对报考人员信息进行处理,则视为确认。网上报名期间,滕州监狱指定专人负责初审工作,节假日不休息。

(3)报考人员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后,可在第二天至查询时间截止之日前登陆网站,查询报名资格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的报考人员,登陆枣庄人事考试信息网,下载打印《枣庄市机关录用公务员报名登记表》和《报考公务员诚信承诺书》,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到指定地点办理身体初检、现场认定手续。

2.身体初检、现场认定的具体程序:

(1)参加身体初检、现场认定的人员必须通过滕州监狱网上初审确认。

(2)提供本人报名序号。

(3)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枣庄市机关录用公务员报名登记表》、亲笔签名的《报考公务员诚信承诺书》。

(4)身体初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认定。身体初检、现场认定由枣庄市组织人事部门会同滕州监狱组织实施。

(5)经身体初检合格、现场认定无误的,缴纳报名考务费每人每科40元(按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规定的免收报名费考务费的除外,下同)。

(6)下载准考证。报考人员现场认定后,于5月8日-5月13日登录枣庄人事考试信息网()打印准考证。

(7)报考人员身体初检、现场认定手续, 不得由他人代办。报名资格一经认定,不能更改。逾期不到现场办理认定手续的,视作放弃。

(二)资格审查

对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贯穿整个考录工作全过程。滕州监狱对进入面试的人员进行资格复审,时间为:6月2日-6月3日。地点:山东省滕州监狱(滕州市姜屯镇:滕州市汽车总站乘5路车到滕州监狱机关院下车)。

进入面试的人员,在面试人员名单确定以后,需向报考单位提交本人1寸近期同底版免冠照片2张和相关证明材料。在职人员须提交单位同意报考介绍信

(内容应包括考生姓名、参加工作或从业时间、本人现身份、同意报考公务员)、国家承认的学历证明、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单位介绍信应由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部门出具;报考人员系中小学教师的,还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属于人事代理形式管理的人员,由现工作单位和人事代理部门共同出具。

报考人员系应届毕业生的,应提交身份证、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机构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和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学历证明。

报考职位有其他要求的,均须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取得面试资格的报考人员在面试前2天仍未向招考单位提交有关材料的,则视为弃权。经审查不具备报考条件的(包括非应届毕业生面试资格审查时不能提供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的),报市人事局批准后,取消其面试资格。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空缺,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按照中央和国家有关规定,由我省选派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到农村、社区服务的毕业生,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报考公务员的,笔试成绩加4分。符合加分条件的报考人员现场认定时,除出具当年毕业生就业主管机构签发到西部或农村、社区工作的报到证外,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要出具团省委考核认定的证明材料,选派到农村、社区服务的毕业生要出具县以上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认定的证明材料。符合加分条件的报考人员,由滕州监狱在进行现场认定时初审,将有关材料汇总后报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确认,在网上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实施加分。

三、考试内容和方法

考试内容为笔试和面试。

(一)笔试

笔试科目为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省和市分别阅卷。

笔试时间为5月14日。

上午8:00-11:00申论

下午2:30-4:OO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考点、考场见准考证。笔试结束后,按申论占6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占40%的比例,采用百分制计算报考人员的笔试成绩。在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确定的省直机关笔试合格分数线内,根据报考人员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的人员。面试人数按以下比例确定:相同职位录用人数在10人以下的,按1:3的比例;10人(含)以上的,按1:2的比例(其中录用计划为10-13人的,进入面试人员统一确定为28人)。普通管理职位招考的,按部门确定进入面试人员;笔试成绩合格人数达不到计划录用比例的部门和职位,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进入面试人员。笔试成绩张榜公布。

(二)面试

面试时间为6月6日-7日。

上午8:00-12:00

下午2:00- 6:00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法,主要测评应试人员担任监狱机关人民警察所必备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反应应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举止仪表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面试采用百分制计分,面试试题分为通用和体现部门职业特点两部分,前者所占比例为70%左右,由省人事厅统一命制;后者所占比例为30%左右,由省人事厅、司法厅统一命制。每个报考人员的面试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面试由枣庄市组织人事部门会同滕州监狱组织。面试具体地点、时间、注意事项等,由招考单位通知考生,向考生发面试通知书。面试时,考生须持笔试准考证、身份证、面试通知书等证件,交面试考务费70元。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采用百分制计算报考人员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面试人员考试总成绩由市组织人事部门张榜公布。

四、考核政审与体检

报考山东省滕州监狱人员的体检、政审工作在枣庄市组织人事部门的指导下,由滕州监狱组织实施。

根据考试总成绩,确定进入考核范围的人员,按计划录用人数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对报考人员进行考核、体检,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和应回避等全面情况。如1个录用计划中出现2名应考人员的考试总成绩相同,则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考核人选。对考核合格人员,按照人事部、卫生部印发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招考条件中规定的人民警察身体要求,到市级以上综合医院或组织人事部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如考核、体检均合格,则不再对其他进入考核范围的人员进行考核、体检。对考核体检不合格人员造成的空缺,须经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批准,从其他进入考核范围的人员中依次递补。

五、录用与管理

经考核政审和体检合格,拟录用为监狱机关人民警察(公务员)的人员,由滕州监狱提出录用意见,填写《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录用审批表》,上报省监狱管理局,经省司法厅审核后,报省人事厅审批。对拟录用的监狱机关人民警察(公务员),实行社会公示制度,公示期为7天。经批准录用的人员,由审批机关颁发《录用通知书》,凭《录用通知书》办理调动、派遣手续。

新录用人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间,发给试用期工资。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可正式任职,并根据确定的职务和级别确定其工资,并凭《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录用审批表》及其他相关材料评授警衔,享受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的待遇;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新录用的监狱人民警察,按规定进行为期不少于3个月的上岗前培训,培训工作由省司法厅统一组织。培训期满考试成绩不合格者,自费参加下一期培训,期满考试仍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

本简章未尽事宜,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鲁人发[2006]8号和省人事厅、省

司法厅鲁人办发〔2006〕66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附:2006年滕州监狱招考人民警察(公务员)录用计划及招考职位

中共甘孜州委组织部 篇6

甘孜州公务员局

关于2012年上半年甘孜州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等规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甘孜州乡镇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400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本公告同时在四川人事考试网、甘孜人事考试网站发布。本次招考今后有关职位调整、成绩、资格复审、面试、体检、录用前公示等事项仅在甘孜人事考试网站发布,敬请关注)。

一、招考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招考对象:201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其中,201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必须在2012年7月31日前取得职位条件要求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证书,并凭证书办理录用手续;其他人员必须在面试资格复审前取得职位条件要求的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证书。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有关证书的,不予录用或不予进入下一步考录环节,责任由本人自负。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年龄在18—35周岁,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年龄计算时间截止到2012年4月10日;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7.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有关回避的规定;

8.符合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三)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

1.参与、支持、资助民族分裂活动的,参与、支持打、砸、抢、烧等违法活动的,包庇、窝藏、纵容各类违法人员的,捏造、散布破坏社会稳定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参与民族分裂破坏活动相关的游行、示威、集会、静坐等不法活动的;

2.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3.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违规违纪在禁考期内的人员;

4.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 5.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6.现役军人;

7.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二、招录单位及名额

招考职位要求的具体对象、范围、条件见《甘孜州2012年上半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情况表》。

三、报名及资格初审

本次考试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网络报名时间为2012年4月10日至16日24:00,报名网站为四川人事考试网()。资格审查工作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公务员局负责组织实施。资格审查工作贯穿公招全过程,在任何阶段发现报考者有不符合职位要求情形的,均可取消其报考或录用资格。

报名及资格初审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网络报名

1.选择职位。报考人员登录报名网站,认真阅读“公告”、“公招职位情况表”等,了解基本的政策和要求,特别是报考条件,选择与自己条件相符的招录机关和职位。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县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2.填报信息。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真实、准确填写《2012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信息表》的各项内容,同时按网络提示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电子照片(格式为.jpg格式,大小为20KB以下)。报考人员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3.查询资格初审结果。报考人员请于4月10日至17日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和照片质量检查。资格初审合格者,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并按网络提示打印《2012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信息表》两份,供资格复审时使用。资格初审不合格的,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改报其他职位。

(二)确认缴费

经初审合格且照片质量合格的考生,须于2012年4月10日至18日24:00登录到报名网站进行确认缴费(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物价局川价费〔2003〕237号文件规定,笔试考务费每科50元)。网络报名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确认缴费的具体程序按网络提示进行。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农村家庭考生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特殊困难证明;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考生凭其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学校学生处出具的农村特困家庭证明、特殊困难证明;父母双亡、父母一方为烈士或一级伤残军人,且生活十分困难家庭的考生凭民政部门出具的父亲或母亲烈士证明、父亲或母亲一级伤残军人证明,当地派出所出具的父母双亡证明等有效证件,于2012年4月18日前的工作日内到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试中心递交减免申请材料,经审核确认后办理减免考务费用的手续。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减免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

(三)职位调整

笔试报名人数与职位录用名额之比不得低于3:1。在报名缴费工作结束后,对达不到开考比例的职位,由州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相应的调减或取消该职位录用计划。

(四)打印准考证

资格初审通过和照片质量合格并成功完成了确认缴费(含减免费用)的报考人员,请于2012年5月7日至12日24:00登录四川人事考试网打印本人准考证。逾期不打印准考证而影响考试的一切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考试及资格复审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其中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一)笔试

1.笔试科目:笔试公共科目为《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报考除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外其他县乡镇机关公务员职位的统一加试《藏语文》,卷面满分100分。

2.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为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各科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报考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不含过期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

3.笔试加分:

(1)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在报考甘孜州公务员时,受到县(市、区)、市(州)党委、政府和市(州)机关、省级机关表彰的人员,在笔试成绩折合后加1分,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及以上表彰的,在笔试成绩折合后加1.5分。同时符合上述加分规定的,不累加,可按最高加分规定加分。

(2)少数民族考生在笔试成绩折合后加1分。

凡符合上述加分条件的报考人员,须于2012年5月15日前将准考证复印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原件(符合加分规定的少数民族考生持身份证、户口薄或户籍证明;抗震救灾表现突出人员持立功受奖证书或表彰文件)和本人联系电话送交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加分资格,不予加分。

在本次报考前已享受上述加分照顾录用为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考生,参加本次招考不再享受同项目的加分。

4.成绩查询:笔试各科成绩于2012年 6月7日在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公布。由于阅卷工作采用了分数处理自动化系统,没有人工登分、核分过程,除缺考、违纪、零分等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接受考生查分申请。因特殊情况需申请查分的,可于2012年6月7日至9 日登录四川人事考试网申请查分,查分结果于2012年6月12日在该网站予以公布。笔试折合总成绩和职位排名于2012年6月20日前在甘孜人事考试网站()公布。

笔试折合总成绩计算方法:

不加试《藏语文》的职位,笔试折合总成绩=《申论》成绩×35%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35%+笔试加分。

加试《藏语文》的职位,笔试折合总成绩=《申论》成绩×25%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25% +《藏语文》成绩×20%+笔试加分。

(二)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工作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公务员局具体负责。2012年6月26日前,根据考生的笔试折合总成绩,按照招考职位录用名额的3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复审的人员名单(笔试有缺考科目者不得进入资格复审)。最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可一并进入面试资格复审。进入面试人数达不到录用名额3倍的职位,该职位符合条件的笔试人员可全部进入资格复审。

进入面试资格复审人员,应携带《2012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信息表》一份(贴上照片)、身份证、工作证、毕业证、学位证(明确学位要求的职位)或户籍证明(明确了招收范围的职位)和招考单位要求的其它证书、手续的原件及复印件等,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资格复审。其中,特殊报考对象须具备以下手续: 1.201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出具所在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院系、毕业时间及专业等情况的证明;

2.新就业的企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试用期(见习期)未满参加本次招考的,须出具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其报考的手续;

3.公安机关、监狱劳教系统、国家安全部门、机要部门的人员,须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出具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报考的手续;

4.未满5年最低服务年限的在职公务员,须由工作单位出具同意报考的手续;

5.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来人员报考的,要出具学历认证材料和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有关证明材料。学历认证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办理(咨询电话:(028)86741860)。报考人员可登录中国留学网(http://)中“学历学位认证专栏”查询认证的有关要求和程序;

6.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特殊规定。

(三)面试

资格复审合格者,参加面试;资格复审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由此出现的缺额,经州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递补人员。递补人员进入面试前需进行资格复审。

面试时间为2012年7月14日至16日。经资格复审合格的人员,凭本人准考证、身份证和有关证明材料参加面试,同时缴纳面试考务费80元。面试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五、体检及考察

(一)体检

根据招录职位及名额,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考试总成绩相同的,以笔试折合总成绩高低确定名次;笔试折合总成绩相同的,先后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藏语文》成绩高低的顺序确定名次),等额确定进入体检、考察的人选。实际参加面试人数未达到录用名额3倍的职位,进入体检环节的人员,其考试总成绩不得低于本次公招本州其他达到比例的职位进入体检人员的最低考试总成绩。

体检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公务员局组织实施,在指定的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按照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执行。

招考单位或考生对体检结论有疑问的,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3日内提出复检要求,复检只进行一次,体检结论以复检结果为准。凡在体检中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报考者或体检缺席者,不予录用或取消录用。

(二)考察

招录机关对体检合格的报考人员组织考察,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社会关系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并核实考察对象是否符合报名资格条件,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等。

因体检、考察不合格出现的缺额,经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后可按总成绩高低依次递补。

六、公示

确定拟录用人员后,在甘孜人事考试网上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毕业院校(或原工作单位)、考试成绩、拟录用职位和监督举报电话。公示期间接受社会举报,期限为7天。举报者应以真实姓名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调查线索。

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7天后,没有反映问题或反映问题但不影响录用的,办理录用手续;对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不予录用;对反映有严重问题,但一时难以查实或难以否定的,暂缓录用,待查实后再决定是否录用。

七、录用审批及试用期、最低服务年限

(一)考试、体检、考察并经公示合格者,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公务员局办理录用手续。其中,此前已报考其他机关,因未获录用通知而参加本次报考的考生,在本次录用审批手续办理前被其他机关录用为公务员(以招考单位通知的时间为准)的,本人应主动终止参加本次考录,本次报考单位不予录用。

被录用的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用人单位报到。不报到的,取消录用资格。

(二)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经招考单位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任职;试用期间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或试用期满不合格的,取消录用。新录用的公务员应在试用期内进行初任培训。

(三)最低服务年限

新录用的公务员5年内不得调离所工作的乡镇和借调到上级机关。

八、纪律与监督

本次考录严格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有关规定进行,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监督电话:0836-2835621(甘孜州纪委派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组)。

九、本公告由甘孜州委组织部、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甘孜州公务员局负责解释。

相关事项提示:

1.招考过程中有关调整、补充、提示等事项,经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后在甘孜人事考试网()上公告。

2.根据《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规定,对违反录用考试纪律的报考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责令改正、考试成绩无效、取消录用、五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等相应处理。违纪情节严重的,由公务员主管部门或公务员考试机构向报考人员所在单位(学校)通报,追究其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请考生网上报名时最好留下两种联系方式(手机和固定电话),在考试特别是资格复审和面试期间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方式变更后,应主动告知招录机关。因无法与考生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

4.准考证是考生参加笔试、面试、体检等各环节的重要证件,请妥善保管。5.本次考试不指定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社会上凡称与本次考试相关的复习教材、培训班、网站、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报考人员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技术咨询电话:028-86740101、86740202、86740303

附件:甘孜州2012年上半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表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篇7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在白色恐怖氤氲笼罩的气氛下,东北地区的地下党组织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我党的活动趋于停滞。为了尽快恢复我党在东北地区的元气,继续领导东北人民的革命斗争,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陈为人到东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筹建满洲临时省委(1928年10月改为中共满洲省委),省委机关设在奉天北市场福安里。这是一个曾被当地百姓称为“十里洋场”的宝地,这里繁华热闹,三教九流无不云集于此。因此很容易混淆视听,能有效地对我党的组织活动实施隐蔽。到12月中旬,各地的党组织得到了有效恢复,全满洲共建有支部30余个,党员总数达到170余人。中共满洲省委自成立伊始,就发布了《我们在满洲的纲领》、《满洲工人运动决议案》、《满洲农民运动决议案》等一系列指导当前斗争的纲领性文件,并确定了我党在东北地区的革命任务:开展工人、农民、军事运动,随时随地举行斗争与暴动,破坏与推翻旧统治阶级,建立革命政权。

宣传反日爱国斗争援助死难群众家属

1928年4月,国民党开始第二次“北伐”,并取得节节胜利,很快就攻入了山东省。日本唯恐中国的统一会阻碍其侵略中国的步伐,遂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5月1日,国民革命军克复济南。日军震怒,于5月3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肆意焚掠屠杀。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中共满洲省委临委在学生中秘密部署了一些学生党员,组织学生罢课。这些罢课学生纷纷走上街头,积极宣传反日斗争,号召国民抵制日货,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响应。国民党政府的教育厅、警察厅、宪兵司令部不得不暗中采取戒严措施。国民党的反动行径并没有将罢课学生吓倒。在中共满洲省委强有力的组织下,学生代表与商会取得联系,大面积地抵制日货,并组织募捐,对“济南惨案”中的死难者家属给予了极大的援助。

坚决抵制《满蒙新五条协约》

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后,企图趁张作霖还掌握北京政权之机,向其索取“满蒙”权益。日本政府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逼迫张作霖答应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要求。1928年5月,在日本的强大压力下,张作霖与日本签订了《满蒙新五条协约》,规定由日本政府承包修建以下5条铁路:(1)自敦化经老头沟至图们江岸线;(2)自长春至大赉线;(3)自吉林至五常线;(4)自洮南至索伦线;(5)自延吉至海林线。并规定:中国不能将打虎山至通辽的铁路延长至通辽以北;不能修建开通(今通榆县的一部分)至扶余的铁路。针对这一丧权辱国的协定,中共满洲省委联合发表《对时局宣言》,号召全满工、农、学、商联合起来,保卫路权,赶走日本帝国主义。

收集日军侵华情报

1929年,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明确提出了“反对东北的殖民地化”的政治口号,强调“东北是日本统治的势力范围,日本要求进一步把东北殖民地化”,这是当前的最大威胁。为了抢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之前掌握有利局势,中共满洲省委密切关注日军的侵华动向,收集到了日军的许多重要军事情报。当时,狡猾的日军已经开始了军事部署,为侵华战争做好了战前准备。日军往延吉直接开来许多自动车和飞机,在长春建立了可容5万人的大兵营建筑,铁路沿线不到50里便有一座炮台,许多地方都陆续建起了兵营建筑。日军还在鸭绿江敷设桥梁,在南满建筑双轨,在朝鲜边界设立化学厂。据“北满特科”的情报人员密切侦察,透露出日本特务荒木准备在中国东北地区秘密召集2 000人,集中于朝鲜的会宁,经过训练后,将于1930年5月间出发进攻吉林省的珲春、延吉、间岛,之后再攻取敦化,继而北上进攻宁安、东宁。

中共满洲省委在哈尔滨的组织发展

1931年底,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由奉天迁至哈尔滨,继续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黑龙江省档案馆的关于中共满洲省委的全宗档案中,我们发现了一份中共满洲省委于1932年递交给党中央的报告信,信中汇报了中共满洲省委的组织状况,其中包括其在黑龙江省的组织情况。当时,全满的组织党员总数共2 500余人,分布如下:东满1 200左右、南满400左右;绥宁一带300左右;虎饶50左右;长春20以下,呼海60左右;下江100左右;珠河80左右;哈长线40左右;奉天10余人;吉林数人;宾县10余人;安达江省数人。信中还提到了哈尔滨的党组织屡次被破坏的情况。同时,请示党中央能够给予满洲省委以援助。为了能够顺利完成革命任务,中共满洲省委需要大批具有领导游击队作战的优秀干部。与此同时,资金紧缺问题更是困扰中共满洲省委的头号难题。根据当时的工作需要,中共满洲省委每月需资金2 500元,但中央仅拨付了1 000元,远远不能满足其日常的工作需求。因此,就增派干部和拨付资金问题,中共满洲省委向党中央发出了请示。

中共地方组织早期经费情况考察 篇8

[关键词]中共地方组织;上海地方党组织;经费情况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9-0004

政党是高度发达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要开展活动,都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近些年随着共产国际档案的整理出版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经费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共的地方组织早期的经费情况还没深入研究。本文以上海地方党组织为主要考察对象,对1921至1927年中共地方组织早期经费情况进行初步考察,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共地方组织早期经费的使用情况

(一)1921—1922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迅速建立和健全党的地方组织。到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时,直属中央局的区域性地方组织有上海地委、湘区执委、广东区执委、北京地委和武汉区执委,党员195人。[1]这些地方组织的经费,在成立后一段时间内,主要来源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种局面维持了大半年,到中共二大后才由党中央统一支配。[2]经费中大部分开支用于党内同志的生活费。张国焘预算劳动组合书记成立时每月需1000余元,专门从事工运的党、团员共30人需领取生活费,大约每人每月需20至35元。这种生活费相当于一般工人的生活水准。“用意是要一般党员更接近劳苦大众的生活;而且个人生活消耗低些,直接用于工作的费用就会增加起来。”[3]在地方党组织成立初期,条件艰苦,很多党员不辞劳苦,生活清廉,弥补早期经费的不足。上海区委最早的办公机关是成都路的一间小亭子间,沈雁冰每月从自己的薪金中拿出5元钱租赁费,资助党的活动。

根据1922年6月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全党党费自1921年10月至1922年6月,共支出17655元,其中用于全国各地的劳工运动约1万元。[4]在地方的开支中,上海的劳动运动费占有较大部分。因为不仅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设立在此,负责推动全国工人运动,而且还在上海开展了系列工运工作。

(二)1923—1924年。这一时期中共地方组织经费使用情况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23年到1924年初,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革命形势渐趋沉寂,地方党组织发展较慢,每月经费不多,变化不大,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汉口、湖南、北京、上海、香港、广州、山东各地组织员和宣传员16人总费用370元,占全党总支出近1/3。[5]1923年7月9日,上海地执委兼区执委召开第一次会议中所附的《中央核准上海区预算案》,是笔者目前所见地方党组织最为详细的早期经费情况。上海地方组织每月总预算140元,主要用于:(1)房租和办公费,62元。(2)吴淞补习学校津贴,10元。(3)薪水,即生活费,主要是给驻机关专职人员,68元。[6]从这份预算表中看,这一阶段上海工作头绪不多,每月经费将近一半用在人员的生活费上。生活费是按照当时上海一般工人生活水平而定,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所需。

1924年下半年因地方劳工运动渐趋活跃,地方组织总费用上升较快。特别是中共中央把富有工运经验的李立三、项英、邓中夏、王荷波等人调至上海。他们在沪西、沪东等工人集中区域创办工人夜校,成立工人俱乐部,使一度低落的上海工人活动又活跃起来。随着上海党组织工作事务渐多,包括财务等各项工作制度逐渐健全,经费情况也逐渐有改善的趋势。

从1924年全年全党来看,中央总收入为32927.1714元和1540美元;全年用于地方支出9780.84元,以及各地民族运动总开支1850元。其中上海地方组织支出是2565元,所用最多;湖南1045元;湖北1145元;山东914.84元;北京830元;唐山274元;安徽195元。下半年经费增长很快,以上海为例,上半年总数为265元,7-10月四个月为1200元,11-12月两个月就达1100元。[7]

(三)1925年。由于成功领导了五卅运动,我们党迅速壮大了队伍。这一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都大幅增长。当年3月陈独秀报告共产国际执委会,要求每月追加1400元,月预算增至3650元。增加的经费中,除《向导》周报200元、小册子和传单200元、在地方巡视的中央视察代表(2人)240元外,其余760元都用于地方党组织和地方宣传员的费用。[8]在4月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1925年1-2月,全党支出总额7482.51元,地方组织的支出占有较大比重。其中,上海支出1075元,北京325元,湖南680元,湖北740元,山东416元,唐山30元。2月份开始工运费单独分开预算,共1058.02元。其中上海350元,湖北179元,湖南210元,山东140元,北京50元,天津130元。以上两项支出,都是上海数额最多。[9]从中看出,中央没有向广东党组织发放经费,说明其地处广东革命根据地,在国共合作形势下,经费有充足保障,不需中央津贴。

1925年经过五卅运动,上海党组织发展更是快速,经费困难得以缓解,制订经济预算案时,已包含宣传、妇女、平民学校、读报室、农民运动、刊物等多项工作。区委开始扩充机关,增多驻地,8月21日决定租三幢房子;8月28日决定扩大干事会;9月1日决定总工会五人组成委员会,分8区,由8人专门负责,均给薪水;9月25日,决定在杨浦找租4处房子,用作第一办事处(驻4人)、油印室、宣传兼经济处、交通处等,并派人驻守。重要工会预备秘密房子,预算办事处每月350元,20多处工会须800元;保护工人的义侠团,约计40人,经费每5天发1元,月须240元。[10]仅此几项,工会月经费总计已达1390元。

上海区委所辖的外埠组织和市区组织的经费也逐渐增加。1925年10月,上海党组织预算共1374元,不包括工人运动等费用。其中外埠160元,浦口60元,杭州、宁波各50元。上海区委下辖7个部委共425元,其中机关费70元;各部委书记、组织、交通员共20人的生活费占比较大,每人领取15元、20元不等的生活费。[11]新成立浦东地方组织,月预算60元,其中机关3元,办公费5元,书记吴芳30元,津贴10元,宣传6元,交通6元。[12]在外埠组织中,杭州组织经费每月46元,沪杭甬路工人运动费每月126元,当地学生运动总会经费28元。[13]12月,团南京地委经费收54元,支54元(房租4元,办公费5元,生活费及旅费31元,交通费6元,宣传费8元)。[14]从上可看出,地方组织不断增多,经费随之增加,革命事业也随之兴旺发达,三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

(四)1926—1927年。1926年,随着大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中共党组织所需经费日益增多,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要求共产国际援助每月从6000卢布增加到14000卢布。[15]上海地方党组织在罗亦农、赵世炎、尹宽等带领下,充满巨大活力。党员人数增加,经费也迅速增加,从两年前月经费100元左右,到1926年5月起新预算为2567元[16],9月预算原要3600元[1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中共党组织遭到重创,1927年下半年后,随着白色恐怖的加剧,以及共产国际经费的减少,乃至断供,中央及各级党组织经费困境加剧,乃致频频发出“党费自给”的文件[18],以图渡过难关。

二、中共地方组织早期自筹经费的情况

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从经济上帮助党始终是党员严格遵守的一项规则。中共成立初期就强调党员要以物质形式帮助党,还特别规定每月缴纳党费制度。第一部党章中关于“经费”规定:党的收入有党费、党内派捐、党外协助三部分组成;规定党员个人月缴纳党费制度:党员月薪在50元以内者,月缴费1元;在50元以外者,月缴纳党费按月薪十分之一计算;无月薪者及月薪不满20元之工人,每月缴费2角;失业工人及在狱党员均免缴党费。此后几次修改党章中关于经费方面稍有改动。中共三大党章在党内义务捐方面,给予地方党组织自主权,“由地方(执行委员)会酌量地方经费及党员经济力定之”。中共四大党章在党费征收额方面,给地方组织一定数自主权,规定“但无收入及月薪不满二十元者,得有地方斟酌情形核减之”。[19]

(一)个人党费收入。党员个人交纳党费是地方组织早期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共北方地区早期党员乐天宇回忆,那时在党外有职务的党员,如教授等,每月都要交“养党费”。他本人是张家口地委委员,同时又担任国民党察哈尔省党部的青年部长,每月从广州国民党中央领取的150元,全部交给北方区委作为“养党费”,在省实业厅兼农业技术指导员的薪金每月40元则留作生活费用。陈为人等同志在铁路上当密查员,每月收入60元,也都交给区委作“养党费”。养党费除汇缴党中央外,由中央批准,可将一部或全部作为地区建党之用。

因地方党组织早期经费来源有限,个人所缴党费占有较高的比例。1923年11月,上海地方组织经费来源只有两项,党费32.7元,中央津贴75元[20],党费约占1/3比例。一些同志因生活贫苦,不能按时上交党费时,区委就一再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催交。但是,即使频频催缴,党员欠费情况仍不可避免。在1924年5月《上海地方报告》中,全数党员的党费每月可收入130元,但实际上不能按月收清,上月收到仅30元。[21]1925年后,因经费缓解,上海区委的各种会议中不再出现频催党费的事情,转而特别强调党费的政治意义和功能。1926年2月上海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征收党费问题的通知》:须知征收消费一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金钱问题,而是测量同学懂得党的组织否,对党的信仰否,能就校的组织之范否,可以说同学缴纳校费是一个复杂的校的组织问题。[22]11月上海区委通告:“同志们缴纳党费,不仅关系党的纪律,且可表示其对党之信仰。”[23]大革命失败后,中央和地方组织都面临严峻财务局面,不断要求各地尽量收取党费,党员尽可能自谋生活,以减缓经费困难的局面。

(二)群团组织的会费收入。中共四大后,我们党成立了众多群众团体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这些团体不断发展壮大,所收的会费越来越多,是开展团体活动的重要保障。团体会费包括会员入会费、月费、特别捐等。1925年6月,上海总工会成立时规定:“各工会应按月向本会缴纳常费,其数目由各工会按比例法认定之。遇必要时经本会执行委员会之议决,得向各工会征收特别捐。本会经费发生困难时,得向外界热心赞助本会者捐募。”[24]同一时期成立的上海邮务工会章程规定:邮务生每月大洋5角,捡信生大洋3角,邮差及听差大洋2角,苦力及杂役大洋1角。特别费用临时照月纳会费作比例向各会员征集。上海日华纱厂工会简章规定:入会费,每人铜元10枚。月费分为铜元8枚,小样1角、2角,由会员自由认定。十五岁以下的童工每月按最低额缴纳。上海区农运会规定入会金3铜元,每月常费1枚(铜元)。[25]这些会费看似不多,但根据人数的增加,逐渐积少成多。

随着团体的增多,团体所收的总会费不断增多。1925年8月,上海印总工会下有6个工会,入会会员5468人,每月收入月费376元。[26]1926年10月,上海工委统计职工收费,前半年总收入3925元。最多者为药业友谊会,550元。7-9月总计2323元,最多者海员工会600元。[27]团体会费的不断增加,说明党的群众基础日益扩大。

(三)社会捐。社会捐是世界上大多数政党筹资的重要手段。中共早期党员大多是知识分子、学生、工人、农民,经济能力有限,向社会募捐是党筹措活动经费的重要渠道。罗章龙回忆1922年北方劳动书记部发动开滦煤矿大罢工时募捐情形:除中央竭力筹掘得款1万元外,地方党组织募捐1万余元,铁路、海员工会2万元,国际工会方面1.5万元,其他方面机关团体5000元,全部罢工款项总额约在6至7万元。设立保管组和监察组,监管费用的使用情况。罢工20多天后,因机关被查抄,捐款损失了一部分,由于党内外再次积极筹款,得以维持。[28]“二七”惨案发生后,李大钊亲自领导北方党组织开展善后救援工作,抚恤遇难烈士家属。派夏之栩、张锡瑗等到西城和西郊各党团支部组织募捐,募捐一笔较多的救援费。[29]

在五卅运动期间,上海更是获得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侨的大力捐助。1925年5月16日中共中央通告由各种团体发起筹谋援助上海纱厂工人捐款。[30]张国焘回忆五卅运动时上海市民踊跃捐款情形:“每日捐款者总是成百上千,络绎不绝。捐款总数固然很大,但捐款人则多系一些小市民。成千上万的巨额捐款间或也有,但多数还是捐数百元乃至数十元者。其中有不少的人,背着装满大布袋的银角和铜板来捐献;还有不少苦力和穷苦的老太太,拿出他们多年积累起来的金银首饰或珍藏的银角子,捐献给工人。我们有时婉词谢绝这些太穷苦的人们的捐献,反令他们生气,甚至有因此哭泣的,他们爱国的热忱,实是令人感动。”[31]五卅运动中,仅经上海总商会经收的国内外捐款总计2375942.48元。[32]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也获得全国各地大量捐款。鄂总捐上总20000元、全总捐上总20000元,长江书店寄3000元。[33]

上海地方党组织所募集的社会捐,大部分用在工人的罢工和救济费上。1925年9月上海区委具体负责创办的专门的群众性革命救济组织——中国济难会(后更名为互济会)成立。

中共地方党组织早期的经费有专人管理,初起是秘书兼会计管理,后设专门会计管理。总体运转规范,透明廉洁,有预算,有核批。但由于革命突飞猛进,出现个别革命投机分子,趁机贪腐、揩油、挪用公款现象。虽这是极其少有现象,是整个革命洪流中的点滴泡沫,但还是引起中央与地方组织的高度重视。

在二七大罢工时,武汉党组织虽然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募捐款项,但因募捐持续时间长,经验不足,用人不善,致使管理人员张德惠、张连光卷款潜逃,引起不良后果。五卅运动后,工人运动高涨,地方组织中出现个别贪腐分子。虽然涉及的都不是大的数目,但上海党组织还是给以严厉惩罚。姜长林公私不分,账目混乱,有舞弊行为,总共有百余元之数。决议对他留党察看半年,准他辞职。[34]8月,黄随和任意涂改,有50元的经费不清,上海区委决议对他留党察看一年,派到印总下面的工会中任技术书记。[35]

出现这些经济问题,对于怀有高远目标、以清廉自砺的党来说,是难以容忍的。中央高度重视,1926年8月4日,中央扩大会议发出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中央发出的第一份反腐文件。8日,上海区委根据中央的上述精神,发出通告:每月按时征收月费,使每个同学都觉悟到对团体应该负一部分经济义务,而不是完全仰仗团体生活,即不是一个“雇佣革命者”;对失业同志,团体只能帮助寻找工作,但不负维持生活的责任。[36]9月12日,上海区委召开各部委书记会议指出整顿办法,同志要绝对艰苦卓绝,不揩油;大减少经费,大调动并裁减人,减少部委经费及生活费,办公费、杂费要绝对取消,纸张、笔墨到区委领取。9月14日,上海区委开会再次强调要进行“内部革命”:在党内进行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精简党团机构,减人减费;一切工作归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37]

综上所述,中共地方组织早期经费还是相当紧缺,大革命时期在扎根群众,得到支持、认同和信任的同时,地方党组织的经费来源的渠道大为拓宽,为大革命的蓬勃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除了中央的部分津贴外,地方党组织通过党团会费、社会捐助等方式,努力筹集经费,设法自给,取得一定成效。地方党组织中绝大部分同志赤胆忠心,生活清廉,是推动党的事业兴旺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出现了极个别的经济问题,但各级党组织都异常重视,迅速给以警戒惩罚和和整顿,从而使党不断保持纯洁和旺盛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19-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01.

[2]包惠僧.“一大”回忆录[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43.

[3][31]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一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152-166.38-39.

[4][2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7-52.257.

[5][8]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1997:185.593.

[6][10][12][21][30]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乙1)[Z].6.103-179.180.52.110.

[7][9]杨奎松.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情况之考察[J].社会科学论坛,2004(4).

[11][23][28]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Z].51.129-130.499.

[13]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6)[Z].5.

[14]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9)[Z].97.

[15]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上册[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1998:300-303.

[16][34]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乙2)[Z].62.316-317.

[17][35][37]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乙3)[Z].528.288-289.422-424.

[18]江苏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省委文件)(1929年3月-5月)[Z].559.湖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省委文件)(1929年)[Z].347.

[19]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7-56.

[20]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499.

[24][33]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Z].19.453-454.

[25][27]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0)[Z].15.20.53.73.

[26]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乙4)[Z].450.

[29]罗章龙.椿园载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213-215.

[32]任建树,张铨.五卅运动简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49-150.

[36]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Z].317-318.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篇:脸上有痘痘怎么治疗下一篇:成人教育处2009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