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学习方法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课堂学习方法(精选8篇)

关于课堂学习方法 篇1

关于高效课堂学习心得1

自高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开始以后,我认真聆听了与数学课堂有关的课,深深体会到:

1、快乐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一门让学生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

2、人文是内涵:数学课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备“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应该通过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数学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数学知识,更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来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3、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脱离“高效”,一切教学都是徒劳的,一切口号都是苍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语文教师永远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永远坚定不移的教学宗旨。

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流于形式目标不明确。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学生课堂上“精力流失率”较高,“题海战术”学生成了“做题机器”,教书和与育人冲突,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冲突,素质教育与及格率冲突……遇到了很多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上周六在听完课堂教学标兵的引路课后,李志民老师在点评课中说的一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学会”与“会学”,“学会”与“会学”是数学课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觉得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并且我还觉得在数学课堂上要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要做到适时调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其次,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数学课堂高效的切入点。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验研究、竞赛、提问、讨论、交流谈话、音乐动画、网上查寻、问题答辩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感,从而兴趣盎然的学,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其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总之,高效课堂中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数学意识、留下数学思想、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于高效课堂学习心得2

在近两天的学习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

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两节展示课的启示。

共性的地方: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在物理课上对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课上对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无不突出了这一点。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关于高效课堂学习心得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最后总结:高效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课堂的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一定不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始终坚信“不是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我们终会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关于高效课堂学习心得4

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配合的结晶。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探索,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一年来,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为细致、深入、科学的理解。是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是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在过去,我总是坚持“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的想法,课堂上我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着甚至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着,直到大家都会了,我才会开心的笑起来。当时的感觉是虽然很累,但看到孩子们都会了,我觉得我累的值!我以为我做的很好,对得起每一位学生,对得起教书育人的称谓。但是当我听了钱教授的讲解,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我愧对了优秀的和上中等的学生。根据专家测定的学生智商比例分配图,明确指出只要有84%的学生会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教学。没必要等学习“缓慢者”和个别“举三也不能反一者”。因为在等的过程中,浪费了大多数人的时间。剩下的16%的学生在其他的时间里逐渐弄会,这才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我们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钱教授给了我们科学的指导。上课伊始,要注重始动调节,进行有效的复习、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在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峰值时进行新授。在这段时间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点拨讲解,这样,才能准确高效的把握所学的新知识。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下降时,安排复习巩固、布置作业等环节。这样既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效地安排了学习内容和节奏。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学生的注意力。遵循着科学的道理,让学生们轻轻松松的主动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我及时运用专家的理念,努力使自己的课堂优质高效。

一、精心备课。

知识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会贯通。备学生时,我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对该内容敏感程度等。特别注重考虑课堂中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认知偏差的点要做好充分的预设。通常一个问题我会预设出几种答案,像备课通常指备教材好备学生。备教材时,我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和相关资料。对一节课的知识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会贯通。备学生时,我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对该内容敏感程度等。特别注重考虑课堂中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认知偏差的点要做好充分的预设。通常一个问题我会预设出几种答案,师问后有生答一,生答二,直至生答四,生答五······才不至于出现案例中讲的学生回答“老麻雀勇敢”,“猎狗爱护小动物”等等乱成一锅粥的局面。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学机智也会不断增长,无论学生出现什么样的“奇思妙想”我都能迅速而自然地拽回到“正题”上来。

二、认真上课

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到不随意教学,不轻易占用学生时间。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的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快乐的探索学习。教师在巡视中给学习缓慢者以点拨帮助,让他们的思维跑起来;给优等生设置更广泛高深的问题,让他们的智慧得以充分的的展示,让他们飞的更高更远。另外,我还及时帮助学生总结整理学习的方法。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抓好课后

关于课堂学习方法 篇2

1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1.1 自主学习可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生有了明确的方向,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进行安排自己的学习,那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大大地提高,上课总是在运动,便不会出现那些或坐或蹲无所事事的同学了,自控能力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在学中、测试中通过不断地自我选择,慢慢地便熟悉自己、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学习者,而是非常清楚自己哪些方面还应努力,自我管理能力也就提高了;每次参与都是带着自主意识参与的学习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只有动手才会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在每一次的参与中累积的。

1.2 自主学习可以提高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包括沟通协作能力、合作与交往能力、策划能力与实施能力。体育小组学习中,许多活动都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完成,这大大地增加了与人沟通的机会,在这些过程中,与人交谈、合作的技巧便会不断地累积,久而久之学生的合作与交际能力便提高了;每次的学习或活动都是由小组长及组员自己组织的,每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通过执行任务的过程与小组会议的讨论参与决策、实施,同学们的策划能力与实施能力也会慢慢累积。

1.3 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创新意识

我们的中国的孩子缺乏创新能力,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把孩子们禁锢的手脚都解放了,让孩子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潜能,学生通过对体育游戏的玩法的改变、自编操的编排、测试方法的调整等实践活动培养了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

2 学习小组的构建

2.1 评定等级

根据平时的体育成绩、性格、课堂纪律性、组织能力等因素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评价、打分,根据分数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

2.2 分组

将A、B、C三大块同学名单公布,采取每一块可出两名学生,即一个组的组成是由AA、BB、CC的结构组成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喜欢自我进行组队,组好队的到老师处报名登记,老师将公布栏上名单删除,对于需要协调的同学教师可帮助协调。最终一个班大概分成6~8个小组。

2.3 小组长的选定及文化建设

成立小组后将进行初次的小组会议,民主产生小组长。教师引导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定出本组的队名、口号,把它们的意义、表达的精神写下来。有能力的还可以设计一个队徽。学生在讨论、创立队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小主人意识。

2.4 小组长的培训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首先让小组长明白自己肩负着组织、协调、示范、监辅、维持、评价、协助、反馈等职责。

小组长在确认本组成员的职责任务后,要定期地进行小组成员会议,对近期的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商量办法解决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求组员做到的,小组长首先要做到,小组长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上课时维持好自己组的活动纪律,维持好小组课内外活动的正常秩序,协助教师做好小组活动的安全防范等工作;组织好自己组的成员完成老师交予的学习任务,对一些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同学应安排同学对其进行辅导;小组长要关注自己组员的学习及思想状况,做好自评、他评与互评工作,主动向教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学习等情况或工作建议,要把老师提出的需要完成的内容或小组长工作会议精神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并组织小组成员开始实施;加强与本组成员的沟通,及时把同伴学习等情况反馈给教师,便利于教师作出调整安排,要负责小组成员的成绩记载、兴趣爱好的调查统计等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协助教师完成组内学生的基础档案、发展档案;小组长要加强与其他组之间的信息交互,与老师或本班其他小组长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反馈相关信息,如小组内遇到的困难或是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等,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帮助。

教师要定期开小组长会议,对小组长在工作及思想上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确保小组长的工作能顺利进行。

2.5 小组委员成立

由小组长把职位、职位职责公开,组织“竞岗”活动,组员通过介绍自己特长去争取自己感性趣的职位,如组织员、协调员、汇报员、记录员、资料整理员、打字美编员等等,做到人人有“官”做,人人都管事。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初步形成责任感。

2.6 考核表格的制定

教师公布本学期考试项目及相应的A、B、C级别的成绩。每组给自己设计一张个人健康表,这张表必设内容有:班级、姓名、组别、口号、身高、体重、各项目初测成绩、目标成绩、期末成绩、课余体育活动(包括时间、地点、运动项目)、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内容、如:阶段测成绩、心得、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我想对老师说……学生通过平时对自己成绩的记录会非常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态,清楚自己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动手能力。

3 开展体育小组学习的一些做法

准备活动5min,由各小组自己组织,定出项目,如徒手操、简单的热身游戏、啦啦操等,若能结合该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准备活动创新则加分。

在主要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预先布置下节课的学习项目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小组将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上首先进行自我学习,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帮助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如遇到技术上的困难可寻求老师的帮助,教师应到处巡视,给予适当的指导。

在完成主要内容的教学时可视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即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教师应视学校的器材、校本课程等因素给学生部分器材供他们选择,此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选择器材,临时组成新的运动小组,选出小组长进行自我管理活动。这样增加了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进行测验时,也可利用小组形式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1分钟跳绳,每位小组成员的成绩将计入自己期末个人成绩,而小组平均成绩将进行全班排名,教师将根据这个排名对各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加分。第一名的小组成员每人加5次,第二名的加4次……(视具体情况而定加分的幅度)这种做法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绩越好那小组的平均成绩也将越好,自己的努力不仅仅是为自己一个人努力,也是为自己的小组努力。这样便可促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组员,这样可提高团队精神,同时也促进了个人成绩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如400m跑,可采用自由组合的方法,8人一组,学生根据分析自己及同学的情况进行选择组员,学生可选择自己的好朋友,也可选择能力较强的对手,可以让对手把自己带一带。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思维策略、挑战精神的培养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 结语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快乐是兴趣的保鲜剂,自主学习从学生的意愿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挑战的刺激、集体的力量、成功的快乐……让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发现中找到自我,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为我要锻炼、我会锻炼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会玲.“自主互动”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职责[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c55ef70100m53g.html,2010-10-30.

[2]杨文轩.体育与健康课标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于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反思 篇3

首先,目前许多语文课上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时尚,只是流于形式。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合作讨论,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而且一堂课应用次数频繁。更有的老师,语文课伊始,就草草布置学习任务,然后立即让“前后桌”展开讨论。我总认为这种“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教学动机过于裸露,有点哗众取宠、浮泛浅表。这岂不是新课改理念实施的形式化倾向?语文课堂中这样的“点缀”,虽然有观赏性,但却于学生无益。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味,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以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以外的花样翻新。”语文课堂中的字词教学虽然是不能“出彩”的“添头”,但在语文学习中是必要也是必需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的积累,教师不能为了一节课的花哨而忽略了他们。还有语文课应该听到学生的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和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见解分析,如果在语文课上没有这些必要的训练,缺少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将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交流合作等人文素养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样,语文教学的成效才能落到实处。不兼顾语文学科的特点,动不动就让学生合作的语文课只能是吵吵闹闹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因此,语文课上的合作学习只能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贯彻新课改的同时,许多语文教师应该有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在让学生合作讨论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主说了算。特别是在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起来发言,真的是五花八门,教师对学生的不着边际的探究结果始终给予肯定:甲也不错,乙也不错,丙也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天马行空,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堂课完成什么任务,达成什么目标。我认为,鼓励孩子积极发表见解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老师如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学生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甚至“瞎编乱造地说”,这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他们会认为语文课上的问题怎么回答都是对的,最终致使学生对任何问题都有“模糊性”“多样性”“独特性”的认识。老师的这种做法表面上让学生获得了自由,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实际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教学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此时,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不是旁观者、局外人。教师应该统观各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并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当发现合作小组的学习流于形式时,教师要给予引导,提出要求;当合作小组的学习出现障碍或偏差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纠正;当合作小组的学习出现思维的火花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增加学习成员合作的热情。 总之,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总之,“真理向前迈进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的语文教学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改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我们才能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关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改进学习总结 篇4

就新课标课堂标准改进的学习做了以下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把握课标,课标是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方向和路标。根据课标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要想上好课,必须备好课。教师备课首先在设计之前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备课,要想掌握学生情况,首先要让学生预习,然后反馈。学生通过预习关于这一课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师根据情况备课。备课要有训练意识、问题意识、目标意识。备课时我们应该关注你上的是一门课程而不是这一节课。很多老师在备课时“目的”代“目标”。目标大多是含糊其辞,难以评价。例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的目标就太过笼统,难以评价。学生也难以掌握怎么读为有感情,有什么样的感情很模糊。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实效,首先教师要知道少干什么多干什么?课堂注重学生多读多说多交流,少做题;老师要多引导,少讲少说。小学阶段,从低段到高段在课堂上都不少于10分钟的写字时间,在我们的课堂中大部分缺乏写字时间,反而把要求会写的字放到课下写,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

谈到学生课堂合作,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当中合作基本都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也起不到成效。真正的合作必须是在学生有合作的愿望、有合作需求的前提下我们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合作的效率,不至于盲目的合作。在合作当中也要做到分工明确,让每个

学生都有参与的义务和责任。

课堂朗读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学各年级的朗读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朗读应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多读、会读、乐读。首先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多读。读时注意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其次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会读。在此期间要注重范读,交给学生朗读技巧(例停顿、语气、速度、语调、音色、动作等)。还要运用技巧、揣摩朗读。朗读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读。比如课堂表演读和建立竞争机制,比如组织朗读竞赛、读书演讲活动、故事会等。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篇5

那位看官要说了,你每天上课,也有时候听课,为什么单单这次才有认识呢?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自己每天上课,但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到底作为一个听课的人的角度,应该怎样认识课堂教学呢?这是原来思考比较少的问题。

其实,原来就经常看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的所谓的备课,不是单单考虑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更多的考虑作为一个学生该怎样思考,怎样认识和把握这些知识。

好,书归正传,说说我的心得。

从听课的感受来讲,大致我觉得有两类,第一类就是文综类,还包括艺术类。这样的课堂应该给听课的人,包括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例如语文课,要体验美丽的语句,试着让学生去高水平的朗读;音乐课,要感受美的旋律;等等。要是这样的课堂教学,被上课的老师搞的很枯燥,那就不成功。

理综类的课程呢,应当让学生或听课的人有成功的体验,觉得,我会了,我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明白的更多了,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总之,学生或者听课的老师应当是享受的,欣赏的,愉悦的。而不应当是枯燥的,迷茫的,被动的,煎熬的。

在最近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的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上课之前,想办法要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有成功的体验,因为我是教物理的。想办法让我们的同学在课堂教学中题目“会了”,自然现象“明白了”。对身边的事物,例如楼顶上的钢筋干什么用?(防雷)高压线上最上面有一根细线,干什么用?(防雷)家里的灯泡工作电压是多少?有没有办法测量灯泡的工作电压?灯泡的电阻有没有办法测量?哪些为什么导线用铜线和铝线?等等等。

关于语文高效课堂的三种教学方法 篇6

遵循规律破常规,适度调整课程表。一开学就把每周两天里每个班连排两节的作文课拆开分天进行,课程表将作文连堂效率太低,不少学生甚至两节课完不成一篇合格作文,容易养成慢写拖拉的坏习惯。学校开展一些活动,往往两个班的课头被打乱后,错落不齐,直接影响了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进度。

快速高效是快速作文的教学特征,往往在一节课内完成“习作”和“讲评”两项任务。一个学期内,能让学生有近20次课堂习作。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很快,主要办法是采用快速作文竞赛方法。

每次作文课,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收获喜悦。

让每位学生每节课至少写成一篇六百字左右的作文,最迟在下课铃声响后交给老师。写得快的学生,可再写一两篇,多多益善。确实不乏优秀学生一节课能写出三篇好作文。对当堂写得快、交得早的前五篇作文,我总是在下课前十分钟进行精要讲评,并给予评分。其他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评分标准自我打分或相互 打分。快速作文并不降低书写规范、文面整洁的要求,一般也不允许打草稿,必须一气呵成。这样一次次的竞赛,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没有课后作文负担,久而久之,个个都能呼之欲出、提笔成章。

为保证写作的质量和速度,须制定满分作文标准:一、篇幅足够,但不超限。二、文面整洁,杜绝硬伤。三、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四、细节显著,闪亮登场。五、创新不俗,手法灵活。六、语言质朴,感人至深。及格作文的速度标准:8分钟构思后开始动笔,动笔后25分钟完笔。每段中间一般不准停顿,段与段之间可稍加停顿。

学生喜欢快速作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发展。每次上作文课,不给学生板面孔,总是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回想、联想和想象将要写成的文章材料、进而确立正确、鲜明、集中、单纯、深刻、新颖和积极向上的文章主题。

每一次的作文命题,都是自然而然地写到黑板上的,每次的作文题目,也都是大家最爱写的,因而呼之欲出。 教快速作文,学生写得快,教师改得也快。多数是打分,少数加批语。快交、快写、快改体现了作文教学的高效,这来源于得法的引导和竞赛气氛的营造。

快速作文的训练使学生像平常说话一样不用打草稿,均能尽情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直率地阐发自己的所想所感。

语文高效课堂方法二:古诗文熟读背诵法

教古诗文,不强行命令学生背诵课文,多是让学生熟读成诵。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古诗文,大都是很精彩的,这些文质兼美的文学遗产,只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突破字面意思理解的关卡,再加上适当的简析和鉴赏。

学生没有不爱读的。只有读懂了、读熟了,才会收益更大。 没让学生背诵,学生却都能背诵。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熟读课文。读包括默读、范读、领读、跟读、朗读、齐读、轮读、速读、抢读、跳读和倒读等。

各种读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默读,是熟读成诵的前提,便于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范读、领读,是熟读成诵的表帅,便于教师 正音和让学生抑扬顿挫的情调模仿。

朗读,是熟读成诵的基本功,便于理解含义,表达感情。齐读、轮读,是熟读成诵的群体保证,便于互补有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评价氛围。速读、抢读,是熟读成诵的竞赛手段,便于激发情感,展示个性。跳读、倒读,是熟读成诵的创新技法,便于顺向、逆向、跨越性思维,进而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些熟读方式的综合运用,可让学生在潜意识的熟读中达到背诵的目的。如果能再加上一些对重点词句的抄写、听写和默写训练,就会事半功倍,使学生记得更牢固,写得更准确。 不强调背诵,而熟读事事都为背诵创造条件,做好充分准备。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熟读而成诵。

学生记忆力强, 不用闭目掩耳,轻松愉快消化传统经典,既可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又可运用于现实生活。古诗文熟读背诵法以多种阅读方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进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化古为今。学生乐此不疲,教师何乐而不为?

语文高效课堂方法三:复习指导溯源法

课本,课本,一课之本,课之根本。它是传授知识的根本,也是考题编拟的依据,更是语文复习指导课追根溯源的范本。

语文复习指导课主要是追根法,即竭力发掘语文课本的知识序列和文化内涵。基本程序办法为:看目录——翻页码——整资料。

看目录。期末总复习的原则是全面复习、重点掌握,步步为营,颗粒归仓。如何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教会学生看目录、看单元提示,这是首要的。

复习阶段,我给学生讲目录、讲单元提示,从题目的排列组合中,发掘教材的编辑意图,归纳其知识点,梳理其系统性,进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脉络走向,建构知识框架,理清语文知识的点、面、块及其内涵关系。

翻页码。每学期,学完了一本书,还有多少印象留在脑海里?如果不在总复习时把书全翻一遍,即使平时学得再有兴趣,也会淡忘许多。

我指导学生复习时,大约采用两节课时间,让学生跟着我翻页码,一页一页地翻,从封面、扉页、编辑说明、课题目录、单元提示、讲读课文,课后练习、文学专题,一直到翻到附录、封底,边翻边讲解。在翻阅过程中,我让学注意各课的“提示说明’、“文下注释’和“练习设计”,注意各单元的读写知识短文,注意各文章的精彩片断,注意各个知识环节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使学生平时听课的感性认识再次上升到复习总结的理性思考,形成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整资料。在看目录,翻页码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较为系统的复习资料,诸如生字词表、文学常识、读写常识和古诗文精彩句段等。整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强化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训练记忆书写能力的过程。这一切都为学生临场考试做好了充分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语文复习指导课,就是要溯源究底,抓好课本,从课本中归纳阅读和写作知识,学会有效的积累和运用,不能舍本求末、缘木求鱼、企望通过教辅资料来押题。语文复习过程就是“温故而知新,举一能反三”的反思过程,就是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拓展过程, 直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特殊复习效果。

以上语文高效课堂三法,可概括为三句顺口溜: 快速作文出高效,快交快改不能少。熟读百遍不愿了,遍遍都有新知晓。复习指导有三要,看目翻码整资料。 语文学科是一门囊括万物、包罗万象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该是一种多层面、多元化、全景式的教学。

关于课堂学习方法 篇7

带着这些问题, 我对高中语文课堂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 发现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状态的要素很复杂:有来自教师本身教学素养的, 有来自学生学习基础和兴趣的, 有来自具体教学内容的, 有来自群体学习氛围的。但是, 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状态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虽然教者不同、内容有别, 相同的教学方式常常带来相似的学习状态。为此, 我设计了课堂观察方案, 旨在探询教学方式与学习状态的关系。

课堂观察方案

(一)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 了解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状态之间的关系, 从而优选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

(二) 理论依据:根据心理学原理, 注意力集中, 就是大脑皮层内的有关区域内产生了优势兴奋中心, 这种注意力虽然是内敛的个体心理行为, 但是, 任何人内在的注意都有一定的外部表现, 例如人凝视一件东西身体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姿态, 人在专心思考的时候两眼常常凝视着无限的远处, 人在精力分散时常常表现出一种烦躁不安。

(三) 观察原则:随堂观察, 不事先通知教师和学生;随机观察, 选择听课时周边易于观察的学生6~8名, 不考虑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

(四) 观察内容:

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如教师讲授、师生对话、学生自主学习 (读书、思考、训练) 、课堂讨论等。

学习状态——根据实际状况分为愤悱、专注、活跃、争论、自由、服从、沉默、游离、散乱等。

(五) 观察记载:每5分钟左右随机观察1次, 及时记载观察情况。 (观察表见下)

(六) 统计分析:最大限度的使用观察素材, 不以偏概全;重点揭示相关性, 不轻易下结论。

课堂观察点击

根据以上设计方案, 我随机观察了10堂高中语文课。这10堂语文课分别为5节新授课、2节复习课、2节试卷讲评课、1节作文讲评课。每节课观察6~8名学生, 并及时进行了记载, 共有72人次观察记录。笔者对10节语文课72人次观察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分析, 初步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状态虽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飘忽性, 但是教学方式常常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将学生学习状态根据优劣分为三种, 其对应关系大致如下。

(一) 最佳学习状态。学生表现得高度投入、情绪饱满、气氛活跃。这时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具有明确任务指向的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对话、小组研讨、课堂交流等。例如, 学生自主学习时, 往往需要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 学生显得专注投入, 10节课中, 28次记录学生自主学习, 仅有个别学生不投入, 183人次精力集中, 占比达到96%以上。师生对话、生生交流都是思想的碰撞, 学生积极动脑, 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 一般学习状态。学生表现得神态自由、气氛宽松、思维松散。这时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单向讲授, 或偶尔启发学生回答问题, 而这些问题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10节课观察记载, 32次记录教师单向讲授, 51人次学生或随意讲话, 或东张西望, 或关注他物, 约有23%左右的学生处于分神状态, 学生大多在思维的“浅水区”嬉戏, 在宽松的“庭院里”休闲, 仅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勉强处于一般的学习状态。

(三) 较差学习状态。学生表现得沉闷压抑、神情游离, 甚至瞌睡、走神、秩序混乱。这时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教师一厢情愿的长时间讲授, 或者是没有明确任务的“自主学习”。10节课中4次记录教师单向霸权式讲授, 学生普遍压抑沉闷;12次记载教师单向长时讲授, 这种讲授无激情、无悬念, 62%以上的学生或精力分散, 或神情萎靡;6次记载学生看书, 因为没有明确任务, 时间安排较长, 学生显得无所事事, 33%的学生或浮躁不安, 或搞打玩笑, 或等待下课。

课堂观察启示

(一) 教学方式的预设应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课堂观察和平时的调研中, 我们发现, 高中语文教师备课时普遍重视教学内容的准备, 忽视教学方法方式的预设。这既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难度大、容量大有关, 也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 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理应顺应潮流, 在引领学生学、启发学生学、激励学生学上下功夫。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我以为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上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明晓教学的关键、教师的职责, 新课改背景下的我们语文教师更应更新观念, 顺应潮流。备课时, 不仅要准备“教什么”, 更要精心推敲“怎么教”“怎么学”, 不仅要思考“怎么教”“怎么学”, 更要将“怎么教”“怎么学”写在备课笔记上, 落实在具体的课堂上。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观的角度, 甚至可以这么讲, 语文教师备课时准备“怎么教”“怎么学”比“教什么”更重要, 因为“怎么教”“怎么学”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二) 自主学习方式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方式。从学生的学习规律看, 高中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基本素质, 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 高中生已经具备自主预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巩固的基本能力,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充满信心。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充分地发挥。魏书生曾说过:“一般的教材都有这样的编写规律, 让80%的学生能看懂80%的内容。学生一旦不依赖老师时, 他的内心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自我, 变得更有自信。”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工具学科, 需要的是学生个体与文本、个体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与感悟, 在这种学生个体独到的感悟中, 学生逐步领会文本和作者的情感主旨, 从而逐步形成阅读鉴赏的能力, 如果教师简单的讲授、“告诉”式的教学, 又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呢?观察时还发现, 学生真正进入自主状态, 参与面几乎达到100%, 思维的投入度达到100%。从自主学习方式本身的特征看, 自主学习是最好的分类教学、分层要求, 是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个性特长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基于此, 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 以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来代替教师自身的面面俱到的讲授, 关键的是, 教师还必须精心设计好学生的自主学习, 及时引导好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不是放任自流。所以, 学生自主学习, 更要教师精心安排、充分预设。

(三) 对话式教学应成为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 语文教师普遍讲授过多, 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无可奈何的状态, 即使讲授过程中有提问, 但这种貌合神离的提问大多是为了教师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而不是真心诚意的与学生对话, “泛对话”“假对话”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一问一答, 常常显得多余、肤浅、隔膜。甚至可以说, 绝大部分语文教师还不会、不敢真正使用“对话”教学的方式。但是, 一旦语文教师开始使用“对话”教学方式时, 学生就显得异常兴奋, 思维活跃, 情绪激动。钟启泉先生指出,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因此, 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 ‘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新课改提倡对话式教学, 这种理念也正逐渐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同。语文教师应该真心诚意地告别传统的单一讲授方式, 以真诚、平等、彼此尊重的对话交流来激励、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独立感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教师即使是讲解, 也必须在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沟通基础上讲解, 而不能是灌输、告诉。

(四) 教学方式应在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好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热情。比如, 语文教学时目的明确的自主学习 (诵读、思考、练习) 、课堂对话、小组讨论、课堂交流, 等等, 都是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前提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每当使用这些方式教学时, 学生的学习状态常常处于最佳阶段。但是, 不管什么好的教学方式, 如果一堂课中使用单一、不加变化, 必然造成疲劳。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 特别是年轻人, 必须不断调整刺激兴奋中心的客观事物, 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便是刺激学生兴奋中心的途径。课堂观察中, 屡次发现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等有效的教学方式, 开始运用时, 学生专注投入, 状态良好, 但是超越一定时间, 学生就显出了疲惫、松懈。因此,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便是优选最切合学生实际的阶段性教学方式并及时调整变化, 在不断调整中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整堂课学生基本处于兴奋、投入、积极的状态中, 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果。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有效性

引论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导入环节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有了有效的新课导入,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才有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究竟如何导入新课呢?这一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教师要领会新课程理念,在新课导入环节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课堂活动参与意识。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一线教学实践来谈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小学生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如通过看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进行新课导入,这样容易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感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第32课《渔夫的故事》时,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理清课文脉络,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以及渔夫的智慧,我在新课导入时这样设计:大家请看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渔夫此时怎样?你推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在提出三个问题后,学生们都在认真看图,然后我说:“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渔夫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相信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再如,我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秋天葡萄熟了的一组图片,并配以泛读:秋到葡萄沟,珠宝满沟流,亭亭座座珍珠塔,层层叠叠翡翠楼……尝一颗葡萄心甜透。这样的新课导入,学生们看得直观,听得认真,能够融入葡萄成熟时的那种甜美、丰收的景象,感觉新鲜有趣,学习兴趣也高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较为理想。

二、情境导入法

在小学语文的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内容尝试情境导入法。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第31课《普罗米修斯》时,为了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在课前收集了解有关“火”的知识(起源、用途……),然后在新课导入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情境:“同学们在生活中总是与火打交道,对它也都非常熟悉了,那么,我问问大家,谁能说出火的用处?(比如:火能烧熟食物,火能驱赶野兽,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然后进行明确。总之,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板书课题)

这样的新课导入,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课堂学习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氛围,实现高效教学。

三、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都比较爱听故事。那么,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有效利用故事来进行导入,这样就能迅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实践故事导入时,一定要注意故事与课堂学习间的联系,这样能使学生从动人的故事情节中过渡到课文学习中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起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第30课的《文成公主进藏》时,我课前通过网络充分备课,把这一课转化成一个故事,并以此来实现新课导入:唐朝时,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文成公主”),她非常漂亮,她对于西藏和当时的中国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5分钟的故事导入,我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讲述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相关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学生们听得认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高效课堂教学得以实现。再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新课导入环节,我先把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在一个寒冷的大年夜里,当人们都和家人朋友围坐在火炉旁开心的吃东西、看电视时,街上却有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卖火柴……第二天,可怜的小女孩被冻死在墙角里了。”悲惨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结论

总之,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课堂参与意识和教学效果。

上一篇:建筑工程人工费价格下一篇:周末趣事三年级叙事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