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考试总结(精选5篇)
门运到井底车场,由主井提升到地面移架方式:1.单架依次顺序法2.分组间隔交错式3.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1.专用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2.用中部的液压支架支护3.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十字铰接顶梁4.用单体支柱加长钢梁组成迈步抬棚。
轨距:是指单轨线路上的两条钢轨轨头内缘之间的距离。双轨线路中心距:指的是两条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简称轨中心距。ZDK615/2/4含义;窄轨单开轨距为600mm,辙叉号码为2,道岔曲线半径为4米。ZDX930/6/3022含义:窄轨;渡线道岔,轨距900mm,轨型为30Kg/m.辙叉号为6,曲线半径为30,轨中心距为22dm矿井设计服务年限是矿井设计时,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设计开采年限,简称矿井服务年限。控顶距:采煤工作面煤壁至末排支柱顶梁后端的距离。综合开拓:矿井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开拓方式称为综合开拓方式.10.阶段运输大巷布置特点:
a、单层布置:各煤层均布置大巷,多布置在煤层中,煤层大巷间用主要石门联 系。主石门工程量不大;大巷数目多,维护工程量大;采区数目多,生产不集中; 管理复杂;煤柱多,煤损大。煤层层间距一般大于70m。
b、集中布置:开采水平内只设一条或一对集中运输大巷,用主石门和采区石门 联络各煤层
大巷多布置在岩层中;总的大巷掘进量小;煤层间距大时采区石门、区段石门工 程量大。岩石大巷易维护;生产集中,便于管理;初期工程量大,建井期长。应 用:井田走向距离大,煤层数目多、层间距小(层间距<50m)。
c、分组布置:煤层分组,每组煤层布置一条或一组分组集中大巷,主石门联系 各分组大巷;各煤组分别布置采区,采区石门联系组内煤层。特点:兼有分层大 巷和集中大巷的部分特点。适用:煤层组间距>70m。
大巷的方向:与煤层走向或主要延展方向基本一致,要考虑维护和煤仓高度。坡 度:利于运输和泄水。一般:i=3~5 ‰向井底车场下坡。12.双巷布置和单巷布置的优缺点?
上区段机巷与下区段风巷统一布;置双巷同时一次掘出,轨巷超前 优点:1)掘进通风容易;
2)安全好 — 进出掘进面有两个出口,对回采也有避灾出口 3)可超前勘探煤层变化,利于为机巷定向; 4)泄水方便;
5)易送物料到机巷(安装维修);
6)为上、下采面及时接替创造条件。
双巷布置缺点:(1)下区段风巷受采动影响,维护时间长且困难;(2)若设备放在下区段风巷内,需重新移置电路和油管等。(3)损失区段煤柱
单巷布置 :瓦斯涌出低,围岩稳定,涌水小,多用单巷。16.倾斜长壁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的异同:
1)倾斜长壁法取消了采(盘)区巷道,设带区和分带,巷道少。2)采面布置及推进方向不同。
3)采煤工艺具有不同特点,倾斜长壁 — 仰采或俯采。4)属于壁式体系采煤法,具有共同点:连续开采,产量高、效益好;采面长一般100 200m 左右;采面上 下或左右出口必须各与一条回巷道相连,用于运输及通风等;采出的煤平行于煤: 壁运出采场;随采煤推进,必须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
2、倾斜长壁采煤法优缺点(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及适应条件。(P210)
优点:(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及维护费低,投产快。巷道掘进工程量少15%,相应工期短。(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设备及辅助人员可减少30 40%。3)回采巷道沿煤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可等长布置,利于生产管理。(4)通风系统简单,风路短,通风构筑物减少约1/3。(5)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如:倾向断层 — 可沿断层面布置;淋水大— 仰斜开采;瓦斯大 — 俯斜开采;片帮严重— 俯斜开采。(6)技术经济效益显著。采面单产增加,巷道掘进率降低,采出率增加,工效提高 缺点:(1)长距离倾斜巷道辅运和行人困难;(2)当前采掘运机械设备不完全适应倾斜长壁的要求;(3)大巷装车点多,特别是当工作面单产低,同采工作面个数较多时;(4)下行回风 — 注意监测。适应条件:
(1)< 12°煤层,效果最好。(2)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可适用于12 ° 17°的煤层。(3)可据地质构造的特点采面呈伪斜布置。(4)不同采深、围岩特性、沼气涌出量及水涌出量均可采用倾斜长壁开采。(5)据不同倾角,同一矿井亦可采用倾斜长壁和走向长壁配合开采。
3.放顶煤适用条件。(P241)
(1)、煤层厚度。M = 5 12m 为佳,过小易超前冒顶,过大破坏不充分。(2)、煤层的可放性(即煤层硬度)
煤质松软,层理节理发育容易放出;煤质中硬,f < 2 最好;个别f = 3.1 3.9,层 理节理发育亦可。
(3)、煤层倾角
不宜太大,缓倾斜煤层中一般 <15 o,太大影响支架的稳定性,25 o 30o 煤层 中也试验成功,支架要加防倒防滑装备。
(4)、煤层结构
过厚、过硬的夹矸影响顶煤放落,单层夹矸厚度大于0.5m 或f 大于 3 要采取措 施。
顶煤中的夹矸总厚度不宜大于顶煤厚度的10 15%(5)、顶板条件
顶板岩性最理想的条件是基本顶I、II 级,直接顶有一定厚度,采空区不悬顶,冒落后松散体基本能充满采空区。
(6)、地质构造
煤层厚度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切割块段,阶段煤柱等,无法应用分层长 壁采煤法时,可放顶煤。采面短,亦可放顶煤。如:回采鸡窝煤。(7)、自然发火、瓦斯及水文地质条件。
对于自然发火期较短、瓦斯量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层,先要调查清楚,并有相应的措施后才能采用放顶煤开采。
一、综采放顶煤与厚煤层分层开采相比
(1)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单产高,效率高,巷道少,系统简单(兖州矿区综放面产量已超过5.0Mt/a,工效已超过200t/工)。
(2)对煤层厚度变化适应性强(3)经济效益好
减少了巷道掘进费、维护费、分层开采的设备占用费、材料消耗费,工作面安装费和工作面拆迁费,工资。(4)煤损大:比分层开采多10%以上;(5)采空区丢煤后易发火,易自燃;防火的难度较分层开采小;(6)瓦斯隐患较大,要求管理严格;
瓦斯聚积:顶煤空间聚积瓦斯。当顶板垮落、硬岩块摩擦冲击,火星——爆炸(7)煤尘大:比分层开采高1-2倍以上。10001200mg / m3
教材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 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集中反映, 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采矿学》 (第2版) 就是在近10多年中不断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及改革中逐渐形成的, 对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采矿行业的蓬勃发展, 采矿技术不断更新, 逐渐从之前的以机械化和大型化为主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转变。目前, 国外普遍将为环境设计理念为基本出发点, 把生态化开采作为矿山设计的主要内容, 矿山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保护。因此, 传统的采矿方法和设计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2]。
新的采矿技术和设计思想, 对从事采矿工作的人才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矿学》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 凝结了15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众多业内人士的反馈意见, 系统研究分析了欧美和我国典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其教材的特点和优点后, 形成的教学成果[3,4]。
二、教材改革与建设目标
《采矿学》教材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以教材为载体, 推动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不断提高采矿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使之适应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针对内容设计, 《采矿学》 (第2版) 融入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环保、节能、高效采矿方法和理论。鉴于目前政府鼓励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建设以及越来越多的矿业人才走出国门, 参与到世界的采矿潮流中, 所以以往的采矿教学内容必须改变, 既要满足国内矿山技术人才的需要, 又要与世界国际性人才接轨。《采矿学》再版就是着力解决21世纪采矿专业知识结构与数字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生态化之间相适应的问题, 实现工艺技术、采矿方法等传统“硬技术”与技术经济决策、数值模型以及生态化开采、开采方案优化等“软科学”并重, 同时兼顾国内、国际相关理念和方法, 并充分显示国内外在矿业领域应用较成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实践上, 《采矿学》以解决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特有的矿山三维空间概念 (矿体模型以及回采空间布置) 和工艺时序 (采矿方法和回采时空顺序等) 概念难以建立以及实践性强的难点问题为目标, 在教学中, 运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采矿工艺三维模型、实际矿山的数值模型数据库以及专门为教学研发的优化设计软件, 使学生尽量快速牢固地掌握采矿工程空间布置结构、回采过程的时空先后顺序以及相互关系。同时学生通过使用提供的软件可以进行近于实战的优化设计,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应用课堂知识的能力。
三、教材建设特色
《采矿学》教材建设在内容设计以及理论研究上具有显著的时代创新特色。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为环境设计理念逐渐走进公众视野。造成当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矿山开采, 在整个资源开采过程中, 大量的地表被剥离、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地下水严重污染、尾矿库和排土场的沙尘飞扬、土地重金属污染等, 为了控制矿山环境问题的恶化, 国外政府对矿山开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保障环境, 但大多都还停留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环境保护, 本教材中提出的为环境设计理念思想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实现源头减量, 即在矿山设计初期就将环境问题考虑进去, 同时把技术经济评价、决策和优化等“软科学”作为与矿山开采同等重要的环节融入到新教材中, 形成了一个适应时代特色的、新的采矿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在体系结构上, 《采矿学》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 不再是对新技术、新思想的简单组合, 而是从整个采矿工业和采矿方法出发, 将理论知识、技术方法等进行融会贯通, 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比如在矿山生产设计优化中, 首先以矿山开采的基本特点为基础, 结合已经成型的且较为成熟的理论算法, 进行矿山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将经济决策作为矿山优化的目标, 量化生态压力, 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约束条件;同时, 以整个矿山生产工业为线索, 在不同工业环节进行展开论述, 包括设计思想、运输工具调度配置、炸药型号选择等。在实践上, 从软件的开发到三维模型的应用都让学生参加进来, 首先在思维形式上树立起全面观, 在教学过程中, 将实际矿山建立成数字模型, 通过软件教学对矿山生产的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进行现场模拟, 让学生如亲临现场, 有效解决了学生建立三维立体感的困难, 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 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建设成效
《采矿学》 (第2版) 从教材结构安排以及内容设计上, 都凝结了东北大学采矿工作者们过去十多年里中在教学研究、实践和改革方面的心血。东北大学《采矿学》教材自出版以来, 获得各种教学类成果奖:《采矿学》第一版被批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4年由该教材编著者王青教授主讲的采矿学课程获“东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和总结, 该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得到学校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2009年申报“课程建设成果及其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 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的佳绩。在上述课程建设项目建设的支撑下, 以及多年的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学经验, 结合在校生课堂反馈和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反馈, 对《采矿学》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进行重新改进和编著, 《采矿学》再版并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并于2011年4月再次出版发行。2012年, 以《采矿学》教材建设申报的教学成果———“《采矿学》教材建设”, 同时获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辽宁省教学成果 (教材类) 一等奖的好成绩。2012年, 我专业同时被教育部评为采矿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配套“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底, 综合教改项目再次获得东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5月, 《采矿学》第二版被列入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4年6月和9月,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分别获东北大学本科教项目立项以及辽宁省教改项目立项;2014年7月, “《采矿学》教材建设”教学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材成果二等奖, 根据教材内容建设的网络平台获得东北大学优秀网络课程二等奖;2014年9月, 采矿学网络精品课程获“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
五、成果应用
《采矿学》第一版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教材, 在2001年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统一发行, 首次面世, 其内容和结构上的显著创新逐渐得到我国采矿教育界和工业界的认可, 发行量不断增加, 成为许多大专院校教学、公司培训的教学用书以及广大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截止2011年, 《采矿学》第一版先后印刷九次, 印数高达25000余册, 其发行量之高在同类专业教材中实属少见。应广大采矿同行要求, 根据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以及相关反馈意见, 同时针对该书出版以来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原教材进行了重新整理和编著, 融入新的时代特色。由于新教材的独特构思, 《采矿学》第二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于2011年出版发行。由于第一版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 加上第二版具有的显著时代特色, 其发行量剧增, 截止2013年, 已印刷了五次, 总印数高达23000册, 成为冶金工业出版社近两年年度出版的所有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教材。据出版社不完全统计, 订购《采矿学》教材的有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 包括福建、贵州、重庆、甘肃和浙江等地的学校和企业。《采矿学》已经成为一部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专业教材, 在现代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针对在内容体系上与21世纪采矿专业知识结构的信息化、数字化、生态化和国际化之间的适应性问题, 《采矿学》确立了“硬技术与软科学并重, 国内实用和与国际接轨兼顾, 体现最新研发成果”的知识内容体系。考虑到采矿中大量单体技术和方法的融会贯通问题, 以及引入“软科学”理论和方法后新产生的与“硬技术”有机结合问题, 《采矿学》将“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 把相关单体技术和方法置于主线上的对应应用点上”作为教材整体结构框架。针对采矿工程所特有的时空动态特征给学生带来的在建立三维空间概念和工程时序概念上的困难, 东北大学采矿所的老师们研发了一系列关于采矿工程结构和工艺过程的三维动画短片, 很好的帮助了学生在建立三维空间和时序概念中的困难。《采矿学》 (第2版) 作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主导教材, 在内容结构体系上的时代性和系统性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 并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关键词:教材建设,采矿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青, 顾晓薇, 邱景平, 孙晓刚.《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0) :31-33.
[2]顾晓薇, 邱景平, 王青, 孙晓刚.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5) :205-206.
[3]王青, 顾晓薇, 任凤玉, 等.采矿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6) :71-74.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推拿的治疗原则:
一、整体观念,辩证施术;
二、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三、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扌衮
法:
【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 【要求及注意事项】
1.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
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40°,使手背1 / 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3.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4.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5.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缓慢移动。一指禅推法
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 肩关节放松,肩部下垂。放松,肘部自然下垂。腕部放松。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手掌都要放松。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手握成空拳状,拇指伸直,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定作用。紧推:频率略快,有节奏,每分钟120-160次。慢移:缓慢的移动。
(二)操作要求
1、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2、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
3、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4、~~即所谓紧推慢移。
(三)临床运用
本手法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头痛,胃痛,腹痛,面瘫,失眠,高血压,消化道疾病及关节疾病等见长。
二、揉法:
1.大鱼际揉: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沉肘,屈肘成120°—140°,肘外翘,腕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上轻柔灵活的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2.掌根揉: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掌根附于施术部。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掌做小幅度回旋运动,使掌根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柔和的连续不断的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3.拇指揉:拇指罗纹面吸附于施术部,余四指合适位置助力,腕微屈或伸直。以腕为支点,拇指主动环转运动,罗纹面在施术部上连续不断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4.中指揉:中指之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微屈,以中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肘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使中指罗纹面在术部上轻柔灵活小幅度的环旋或上下、左右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为加强揉动力量,可以食指搭于中指背侧进行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1.所施压力适中,受者舒适为度。揉动时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2.要掌握好揉动频率。在面部可以缓慢操作。
3.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4.不可在体表形成摩擦运动。推法:
1.指推法: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余指置于相应位置以固定助力,腕关节略屈并偏向尺侧。拇指及腕臂部主动施力,向拇指端方向呈短距离单向直线推进。有拇指平推、三指推法。2.掌推法:以掌根着力于施术部,腕背伸,肘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施力,通过前臂、腕关节,使掌根向前单向直线推进。
3.肘推法:屈肘,以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另一侧手以掌扶术手拳顶以固定、助力。【治疗作用】推法通经活脉,荡涤积滞的作用较强。外感发热,腹胀便秘,食积癃闭,高血压病,头痛失眠,腰腿痛,腰背筋膜炎,风湿痹痛,感觉迟钝等病。【要求及注意事项】紧贴皮肤,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适中,单向直线推进。不可推破皮肤。可用介质或间歇操作。擦法:
【操作要领】全掌、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施术部,腕关节放平。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运动,使掌、或大鱼际、或小鱼际做前后方向的连续擦动并产生一定的热量。【治疗作用】较好的温经散寒作用,能治疗一切寒证。用于风寒外感,发热恶寒,风湿痹痛,胃脘痛喜温喜按者,肾阳虚所致的腰腿痛、小腹冷痛、月经不调以及外伤肿痛等病。【要求及注意事项】
1.着力部紧贴体表,不宜过度施压,直线往返运行,往返距离尽量拉长,力量均匀,动作连续不断如拉锯状。
2.产生热量以透热为度。3.不可擦破皮肤。
4.不可屏息操作。
五、按法:
1.指按法:拇指端或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余指张开,置于相应部以支撑助力,腕关节悬屈。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指部主动施力,做与施术部位相垂直的按压。压力达到所需力度后稍停片刻,“按而留之”,然后松劲撤力,再做重复按压,使动作平稳有节奏性。
2.掌按法:单手或双手掌面重叠置于施术部。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身重量,通过手臂,垂直下压,施力原则同指压法。
3.肘压法:按法去除手法操作的节律性,仅施以一种较长时间的持续压力,则为压法,多用肘压。
【治疗作用】有刺激强和舒适特点。可补虚泻实。用于腰背筋膜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疼痛性疾患,风寒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偏瘫等多种病症。【要求及注意事项】
1.用力宜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达到组织深部。2.用力方向多为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3.操作要有缓慢的节奏性。
4.不可突施暴力。开始又轻而重,结束时又重而轻。掌握好患者骨质情况。
六、扳法:
1.颈椎扳法:包括颈部斜扳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和环枢关节旋转扳法。2.胸背部扳法 :包括扩胸牵引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法、扳肩式胸椎扳法。3.腰部扳法:包括 腰部斜扳法、旋转扳法、后伸扳法。
4.肩关节扳法:包括 肩关节外展扳法、内收扳法、旋内扳法、上举扳法。
5.肘关节扳法:受术者仰卧位,一侧上臂平放于床面,术者坐于其侧。一手托握其肘关节上部,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先使肘关节做缓慢的屈伸活动,如肘关节屈曲功能受限,则在其屈伸活动后,将肘关节置于屈曲位,缓慢加压,使其进一步屈曲,向功能位靠近。遇到明显阻力时,握前臂的手施加一个稳定而持续的压力,达到一定时间后,两手协调用力,以“巧力寸劲”做一个短促而有控制的肘关节屈曲位加压扳动;如肘关节伸直功能受限,则向反方向依法扳动。
6.腕关节扳法:主要分为 屈腕扳法 和 伸腕扳法。7.髋关节扳法:分为屈髋屈膝扳法、后伸扳法、“4”字扳法、外展扳法、直腿抬高扳法。
8.膝关节扳法:(1)膝关节伸膝扳法(2)膝关节屈膝扳法 9.踝关节扳法:分为 背伸扳法 和 跖屈扳法。
【治疗作用】有整复错位、松解粘连及滑利关节等作用。用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小关节紊乱、四肢关节伤筋及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等病症。【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顺应、符合各关节的各自生理功能和运动规律来实施扳法操作。
2.扳法操作宜分阶段进行。第一步先小范围活动或摇动,使其放松、松弛;第二步将关节极度屈曲或伸展、旋转,使其达到明显阻力位,稍停片刻再进行第三步扳法。3.扳法实施时用的是“巧力寸劲”。
4.发力时机要准,用力要适当。5.操作时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活动范围。
6.不可使用暴力和蛮力。7.不可强求关节弹响及粘连组织的撕裂声。
8.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9.老年人有较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或禁用扳法。对于骨关节结核、骨肿瘤者禁用扳法。
10.时间久、粘连重的肩关节周围炎在实施扳法时不宜一次性分解粘连,以免关节囊撕裂而加重病情。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严重侧隐窝狭窄者,在实施直腿抬高扳法时不可强力操作。以免腰部神经根撕裂
七、拔伸法:{ 拔伸 颈项、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 固定关节或肢体的一端,牵拉另一端,应用对抗的力量使关节得到伸展,称为拔伸法。正骨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1.颈椎拔伸法:
(1)颈椎掌托拔伸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立于其后方。双手拇指端及罗纹面分别顶抵住其枕骨下方的两风池穴处,两掌分置于两侧下颌部以托挟助力,两小臂置于其两侧肩上部的肩井穴内侧。两手臂部协调用力,即拇指上顶,双掌上托,同时前臂下压,缓慢的向上拔伸1—2分钟。
(2)
颈椎肘托拔伸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立于其后方。一手扶于枕后部以固定助力,另一侧上肢的肘弯部套住其下颌部,手掌则扶住对侧头顶以加强固定。两手臂协同用力,向上缓慢拔伸1—2分钟。
颈椎拔伸亦可 仰卧位拔伸。2.肩关节拔伸法:
(1)
肩关节对抗拔伸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立于其侧方。以两手分别握住其腕部合前臂上段,于肩关节外展45°--60°位逐渐用力牵拉,同时嘱其身体向对侧倾斜或有助手协助固定其身体上半部,以与牵拉之力相对抗,持续拔伸1—2分钟。
(2)肩关节手牵足蹬拔伸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其身侧。以近其身侧下肢的足跟部置于其腋窝下,双手分别握住其腕部和前臂部,将其上肢约外展20°左右,身体后倾,手足及身体协调施力,使肩关节在外展20°位得到一个持续的对抗牵引,持续一定时间后,再内收、内旋其肩关节。
3.肘关节拔伸法:受术者坐位,术者位于其侧方。将其上肢置于外展位,助手两手握住其上臂上段以固定,术者一手握住其腕部,另一手握其前臂下段进行拔伸。
4.腕关节拔伸法:受术者坐位,术者位于其侧方。一手握住其前臂中段,另一手握其手掌部,两手对抗施力进行拔伸。
5.腰椎拔伸法:受术者俯卧位,双手抓住床头或助手固定其肩部,术者立于其足端,以双手分开握住其两下肢足踝部,身体宜后倾,逐渐向其足端拔伸。
6.髋关节拔伸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立于其侧方,助手以双手按于其两髂前上棘以固定。使其一侧下肢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扶于膝部,另一侧上肢屈肘以前臂部托住其腘窝部,胸胁部抵住其小腿。两手臂及身体协调施力,将其髋关节向上拔伸。
7.膝关节拔伸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立其足端,助手以双手合握住其一侧下肢股部中段以固定,术者以两手分别握住足踝部和小腿下段,身体后倾,向其足端方向拔伸膝关节。8.踝关节拔伸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立其足端,一手握其小腿下段,另一手握住跖部,两手对抗用力,持续拔伸踝关节。【治疗作用】有整复错位、分解粘连的作用。用于关节脱位、骨折及各种软组织损伤性疾病。【要求及注意事项】
1.动作宜稳、用力宜均,要掌握好拔伸的方向和角度。
2拔伸的开始阶段,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力。拔伸到一定程度后,则需要一个稳定的持续牵引力。
3.不可以暴力进行拔伸,以免造成牵拉损伤。颈椎病:
常见疾病,随年龄增长,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影响颈椎稳定性,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直接刺激、压迫或影响血运实颈部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分颈型、N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N型。
治疗目的:改善其力学特性,阻断疼痛--肌紧张—疼痛恶性循环链。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治则:松解,调整。
部位及取穴: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
手法: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刺激性手法为基础;颈项部操作与循经手法刺激相结合,颈项部操作为主的原则。一指禅推法、扌衮
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
颈椎病 推拿的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
腰椎间盘突出症
指腰部受较重外力作用,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外突,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的一系列症状。多发于L4 / 5、L5 / S1之间的椎间盘。【诊断】
临床症状:腰痛合并下肢放射性疼痛,反射至小腿或足部;腰背部板滞、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较久者,常有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的主观麻木感。直腿抬高、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屈颈试验(+),严重者坐位屈颈试验不能完成;下肢后伸试验(+)。腹压增高时腰痛加剧,且伴有下肢反射性疼痛。L4 /
5、L5 / S1棘间韧带侧方可触及明显压痛点,按压痛点时可引起小腿或足部的反射性疼痛。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膝、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体征
1.压痛点。2.麻木及感觉异常3.腱反射异常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肌力减退或肌萎缩6.脊柱功能受限7.脊柱侧凸8.X线正位片见侧弯;侧位片见受限椎间盘变窄,腰椎前凹消失;9.CT显示神经根受压、突出大小和相应位置。10.MRI显示突出部位及椎管内情况。
检查:正、侧位X线片,可见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的唯一依据,可借此排除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疾患。
【鉴别】和
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增生性脊柱炎、梨状肌综合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感染性腰骶神经根炎、原发性坐骨神经炎、L3横突综合征等病鉴别。
【治疗】目的:1.增加局部组织痛阈,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2.降低椎间盘内压,增加盘外压力,促使突出物回纳;3.改变突出物位置,缓解神经根受压状态;4.加强气血循行,促使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吸收。【分型】
(一)根据髓核突出方向分:1.向后突出(最重要);2.向前突出;3.向椎体内突出
(多发于青年)。
(二)根据向后突出部位不同分:1.单侧型:临床最多见,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限一侧。2.双侧型:髓核自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神经根均受压迫。3.中央型:髓核自后中部突出,不压迫神经根,只压迫下行马尾神经,引起鞍区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三)根据髓核突出程度分:1.隐藏型(幼弱型):纤维环不全破裂,外层尚保持完整。2.突出型(移行型):纤维环裂隙较大,但不完全破裂,外层尚保持完整。3.破裂型(成熟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向外突出。治则: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
部位及取穴:背腰部及下肢、肾俞、大肠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手法:揉法、按压法、扌衮
法、弹拨法、运动关节类手法等。
【治疗操作】:
(1)松解腰肌、解痉止痛:腰臀部及下肢先用轻柔的扌衮、按、推等手法。轻到重反复约10分钟。(加强气血循行)
(2)拉腿抖腰,导引减压:主要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降低椎间盘内压)
(3)压腰扳腿,增加外压:患者俯卧,医者双手节奏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固定患部,用双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然后改为仰卧,腰部垫上一至二个枕头,尽量延长后伸姿势时间。(改变突出物位置)
(4)阴阳开合,调后关节: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用腰部后伸扳法或旋转扳、定位扳复位手法,从而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持续十多天反复进行,逐渐松解。
(5)直腿压脚,剥离粘连:患者仰卧位,用强制手段进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等法牵拉坐骨神经、腘绳肌,用力逐步加大!不可用蛮力。
(6)促进受损神经根恢复功能:以上手法进行后,要沿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用扌衮、按、点、揉、拿多种手法。
(7)随证加减:1肾虚明显者,肾俞、关元俞、命门等穴用直擦、横擦督脉及腰骶,透热为度。
2腰脊柱侧弯兼后凸明显者,经悬吊下肢压腰法后无明显改善者,加用踩跷法。急性腰扭伤
指在外力作用下引起腰部两侧肌肉和腰背筋膜、韧带、滑囊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称“闪腰”青壮年多。
【目的】增加局部组织痛阈,加强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防止主症粘连,修复腰肌病损组织,恢复腰部活动功能。
【治则】急性扭伤24小时内,要进行冷敷,使受伤血管收缩,防止和减少继续出血,减轻肿胀和疼痛,休息1-2天后可进行推拿治疗。治以舒筋活络,活血止痛。【取穴和部位】腰阳关、肾俞、委中、环跳、承扶等。
【手法】扌衮、按、揉、擦、提、拿法,以及腰部被动活动。【操作】(1)腰部痛点扌衮
法:俯卧,医者用扌衮
法在压痛点周围适力治疗,逐渐移至疼痛之处,然后在外侧顺骶棘肌纤维方向扌衮
法操作,往返3-4遍从轻到重,要有渗透力。(2)腰部诸肌提拿直擦法:患者俯卧,医者用双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对合用力,提拿腰部各肌肉。提拿方向与肌腹垂直,从腰1至骶5至臀大肌,由上而下,由轻而重,先健侧后患侧进行。重点放在腰骶棘肌和痛点处,反复3到5分钟。然后,在受伤一侧沿骶肌纤维方向直擦,透热为度。
(3)腰部推揉舒筋法:俯卧,医者掌根或小鱼际肌着力,病变部作半环形揉压。上而下,下而上,先健侧后患侧,微热为宜,约2分钟。再掌根部或小鱼际肌紧贴患腰皮肤,掌根用力,沿脊柱作鱼摆式推揉,由下而上,先健侧后患侧,重点在患处,反复3到12次。(4)腰部斜扳法:侧卧位,两手交叉于胸前,上肢伸直,下肢屈膝屈髋。医者一手固定患者肩,右手推压患者臀部。先摇松再闪动,可听到自腰部的“咯嗒”声。(5)下肢单腿倒扳法;(6)双下肢倒扳法;(7)点按揉拍腰结束法(重点在腰阳关、肾俞、腰骶部肌肉)。梨状肌综合征和臀上皮神经损伤的 对比异同?
都是在下腰部及臀部、股部等部位疼痛。严重时一样会影响活动使体位受限,都有压痛和条索状物。年壮劳力多见。
梨状肌:1.疼痛在深部;2.向下肢放射;3.压痛点在梨状肌的体表投影区。
臀上皮神经:1.下腰部或臀部皮肤及肌肉;2.无神经根刺激征,是牵拉痛;3.在臀上皮神经分布区压痛明显。肩关节周围炎:
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属“肩痹”范畴,因风寒湿邪侵袭致病。多为50岁左右,又称“五十肩”“冻结肩”“肩凝症”“粘连性关节囊炎”少数人可自己康复。【X线】病程日久者,可见肱骨头有斑点状骨质疏松,肱骨大结节有不规则增生的致密阴影,余无异常发现。
【鉴别】1.神经根型颈椎病;2.风湿性肩关节炎;3.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肩部扭挫伤。
【治疗目的】初期增加痛阈,改善血循环,加速吸收,促进修复;后期改善关节活动,松解粘连,加大活动度,促进功能恢复为主要目的。
【治则】1.急性期:手法柔和轻巧,以解痉活血、通络和炎症吸收为目的; 2.恢复期:手法强度加大,功力要深透,主要松解粘连、活动关节为目的。【取穴与部位】天宗、肩井、肩贞、肩前、缺盆、曲池、臂臑、合谷等穴。【手法】扌衮、一指禅推、点、按、拿、扳、拔伸、摇、搓、抖等。【操作】
1.患肩松解法:患者坐位,垂肩或医者托肘使外展,对肩颈及上臂周围软组织拿、揉、扌衮
。对胸大肌和背部肌肉反复提拿,局部穴进行点、按、揉;
2.患肩分筋法:用于胸大肌筋膜挛缩,或肱二头肌长头腱粘连。医在患肩斜前方,一手虎口按在患肩前方,大拇指扣住挛缩胸大肌筋膜,另一手拿住患肢四指,将患肢肘部屈曲抬高,手指到肩部,用力将患肢向斜前下方拔伸,同时扣住挛缩的性大肌筋膜的拇指,向上用力推按胸大肌筋膜。
3患肩点按弹拨法:在二头肌腱短头周围和结节间沟的二头肌长腱进行点按、弹拨。在三角肌前部锁骨外1 /
3、肱骨粗隆附着处、肱骨大结节冈上肌附着处、冈下窝的冈下肌及大、小圆肌等附着处的反应点,进行点按、点揉和弹拨。然后用抖法、搓法疏解肩周肌肉和韧带。4.患肩摇扳法:根据病情酌情选用摇、扳法,循序渐进,以患者能忍为度,不可蛮干。1托肘摇肩法;2肩关节多方向活动法;3患肩内收扳肩梳头法;4患肩后伸屈肘摸脊法;5扳肩旋转法;6患肩轻柔搓抖结束法。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又称肱外侧疼痛综合征。指前臂伸肌点(外上髁是肱桡肌和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因急、慢性损伤造成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无菌炎症,出现患肢肘关节疼痛,乏力为主的一组症候群。【体征】1.压痛点:1肱骨外上髁上方压痛---为桡侧伸腕长肌起点损伤。2肱骨外上髁上压痛点---桡侧伸腕短肌起点损伤;3桡骨小头附近压痛---环状韧带损伤;4桡侧伸腕肌上部广泛而明显压痛,则为血管神经束受挤压。
2.网球肘试验阳性:伸肘,前臂旋前,腕关节被动屈曲时,肱骨外上髁疼痛。(桡侧腕长伸肌起点处扭伤)
3.密耳征试验阳性: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伸肘时,肱桡关节外侧发生疼痛则为阳性,(肱骨外上髁炎)。4.X线检查:有时显示骨旁或骨膜有钙化点甚至骨化,极少数患者也有外上髁边缘骨质改变。【鉴别】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疼痛面积广泛,伴有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治疗】1.治则:舒筋活血,通络止痛。2.取穴:尺泽、曲池、天井、阿是穴、外关、合谷。3.手法:扌衮、按、揉、弹拨、拿、推、擦法等。4.操作:
(1)肘臂扌衮
法:重点在肘部的内外侧周围。(2)拇指按揉法:清冷渊、尺泽、曲池、天井、痛点、外关、合谷等。(3)肘部推法:前臂,透热为度。(4)肘部屈伸弹拨法:肱骨外上髁前方及前上方周围。(5)肘关节运摇拔伸法(6)肘部旋转运动(7)肘关节扳法。屈肘曲腕前臂旋前,肘屈伸摇动数次,顺势向伸肘方向扳,常闻响声。退行性膝关节炎:
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退化性膝关节炎,由退行性变和慢性劳损而成。以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体征】1.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弹响及摩擦音,关节挛缩或股四头肌萎缩。
2.X线检查: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硬化,骨赘形成,股骨内、外侧髁粗糙,胫骨髁间隙变尖,髌骨边缘增生。
【鉴别】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折、半月板损伤、十字韧带或副韧带损伤,膝内外翻及关节感染。
【治疗】治则: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滑利关节。
【取穴】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犊鼻、足三里、委中、承山、太溪、患膝髌周部位。
【手法】扌衮、按揉法、弹拨法、摇法等。
【操作】1.点按扌衮
揉拿捏膝髌法;2.推挤按揉髌骨法;3.被动运动膝关节法;4.腘窝扌衮
动法。
中风后遗症
1.治疗原则:本病以早期治疗为主,一般在中风后2星期,适宜推拿治疗。平肝熄风、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是本病的治疗原则。2.基本治法:
取穴及部位:大椎、肩井、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居髎、环跳、殷门、承扶、委中、承山、昆仑、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风市、梁丘、肾俞、大肠俞、命门等穴。
手法:扌衮
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摇法、捻法、配合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操作:1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先以扌衮
法于背部脊柱两侧为时5—8分钟,在扌衮
腰骶部的同时配合腰后伸被动运动,接着扌衮
臀部及下肢后侧及跟腱,为时3分钟,在扌衮
臀部的同时配合髋外展被动运动,然后按揉大椎、膈俞、肾俞、命门、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诸穴以酸胀为度,擦腰骶部以热为度。
2患者取侧卧位:医者施扌衮
法于居髎、风市、阳陵泉3分钟,并按揉上述诸穴以酸胀为度。
3患者取仰卧位:医者施扌衮
法于大腿前侧、小腿前外侧至足背部并对患侧膝关节作极度屈曲,足掌踏床的姿势下扌衮
足背部,然后按揉伏兔、梁丘、两膝眼、足三里、丘墟、解溪、太冲诸穴以酸胀为度,拿委中、承山、昆仑、太溪,以酸胀为度。
4患者取坐位:医者施扌衮
法于肩井和肩关节周围到上肢掌指部5分钟,在扌衮
肩前缘时结合肩关节上举、外展的被动运动,扌衮
腕部时结合腕关节屈伸被动运动,按揉肩内陵穴以酸胀为度,拿曲池、合谷穴以酸胀为度,摇掌指关节,捻指关节,最后搓肩部及上肢。5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施一指禅推法于下关、颊车、地仓、人中、承浆穴5—8分钟,拿两侧风池、肩井结束。
发热:指体温异常升高,分外感发热、肺胃实热、阴虚内热、气虚发热。外感发热
苔薄黄,指纹红紫者为风热。指纹鲜红为风寒。
(酒精浴、耳尖放血)【治法】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处方及操作】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清天河水、清肺经。风寒加推三关、揉二扇门、拿风池、推天柱骨;风热多清天河水,加推脊、揉大椎、揉曲池、揉外关、揉合谷。【肺胃实热】 舌红苔黄燥,指纹深紫。【治法】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处方及操作】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便干推下七节骨、摩腹。【阴虚内热】
脉细数,指纹淡紫。
(水底捞月
清虚热)【治法】滋阴清热。
【处方与操作】揉二马、清天河水、运内劳宫、补脾经、补肺经、揉足三里、推擦涌泉。盗、自汗揉肾顶、补肾经、捏脊、补脾经;烦躁不睡者,加清肝经、开天门、揉百会、掐揉五指节。
【气虚发热】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指纹色淡。【治法】健脾益气,佐以清热。
【处方及操作】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摩腹、分手阴阳、揉足三里、揉脾俞、揉肺俞、清天河水、清大肠、捏脊。腹胀、纳呆加运板门、分推腹阴阳、摩中脘;便稀,逆时针摩腹、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板门推向横纹;恶心呕吐,推天柱骨、推中脘、横纹推向板门、揉右端正。腹泻:
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便稀,甚如水样。多见于1岁一下婴儿。多发于夏秋季。相当于单纯性消化不良。
夏多为细菌感染;秋多为病毒感染。
止泻: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治则:消食导滞,理肠止泻。
1伤食泻:治法:消食导滞,和中助运。方:运板门、运内八卦、补脾经、清大肠、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2寒湿泻: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方: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肠鸣腹痛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肝经、开天门。
3脾虚泻:治法:健脾益气,温阳止泻。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久泻不止加按揉百会;腹胀加运内八卦;肾阳虚加补肾经、揉外劳。
4湿热泻:治法:清热利湿,调中止泻。方: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疳积:
指疳证和积滞总称。积滞指伤于食,积聚留滞;疳证指气液干凅,身体羸瘦。感染诸虫,可转为疳证。
1.积滞伤脾: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
2.气血两亏: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揉中脘、捏脊。
单用捏脊配合针刺四横纹治疗,隔日一次或周二次,效果亦好。腹痛:
此指腹中寒,乳食积滞所引起腹部绞痛。分:寒痛、伤食痛、虫痛、虚寒腹痛。
1.寒痛: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方:补脾经、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掐揉一窝风、拿肚角。2.伤食痛:消食导滞,和中止痛。方: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分腹阴阳、拿肚角。
3.虫痛:温中行气,安蛔止痛。方:揉一窝风、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揉脐。
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提高教师安全管理水平,确实做到教师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把安全工作落实到自己的岗位职责中。4月1日下午,盖家小学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此次培训围绕当前学校的安全形势,由学校分管安全的领导分别从校园事故产生的原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师注意事项、安全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几个校园常见安全事故案例,从而使每个人既认识到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又进一步明白了怎样预防和处理相关的安全问题,特别明确了教师的安全责任:“学校安全无小事,学生生命重如山”,全体教师表示会时时讲安全,处处要规范。
通过此次培训,使全体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当前学校安全工作形势,明确了安全工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掌握了学校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开展安全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了防范学校各种安全事件的能力。
4月19日,盖家小学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校园安全知识考试。本次安全知识考试涵盖了日常教学安全要领、小学生意外伤害急救、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疾病防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火防电安全等多方面的内容。题型有单选、简答案例2种,试题内容都与每一位师生的安全息息相关。考场上,教师们认真审题、答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圆满地完成了答卷。
复合顶板一旦形成离层六面体后,并已经存在去路和(倾角),而且下推力与总阻力已处于平衡状态,则只要工作面有点动静,就会发生无征兆的突然的推垮型冒顶事故。为管好采场顶板并最大限度地消除采场冒顶事故,除必须进行合理地顶板控顶设计外,还必须进行日常地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如果沿工作面自上而下至某点处,复合顶板尖灭,这就等于六面体在其倾斜下方有一个天然的去路,再加上煤层有一定的倾角,就有可能造成(推垮型)冒顶事故。裂隙带就是指岩层在其断裂,旋转,下沉及触矸过程中,岩块间能够相互挤紧,从而形成能够承受载荷的(平衡)结构,并把自身及附加岩层的重量施加到采空空间周围的岩体及冒矸上。当直接顶厚度等于2~3倍采高时(Kz=1.33~1.5),(直接顶)厚度就是垮落带岩层的厚度,上面的老顶就进入裂隙带。单体支柱工作面支护参数,包括支柱初撑力、支护密度、(支护系数刚度)等。如果直接顶与老顶已发生(离层),当老顶岩块向下运动时,采场支架要承受冲击载荷,支架容易被损坏,从而导致冲击压垮型冒顶事故。发生漏冒型冒顶事故的原因,是由于采场上面直接顶(破碎)。底板:煤层下面的岩层为底板,与煤层顶板相对。冲击压垮型冒顶:垮落带老顶岩块冲击切入采场支架而造成的冒顶事故。端面距:移架前端至煤壁距离。支柱刚度:是指单位支柱活柱缩量的支柱工作阻力的增量。老顶:厚度大于1.5~2.0m较坚硬的分层,岩性多为砂岩、砂砾岩、石灰岩等。厚层难冒顶板:当老顶分层的基础岩层大于4m时,该分层为厚层难冒顶板。简述裂隙带老顶导致冒顶事故的机理?答:裂隙带老顶断裂、旋转、下沉、触矸时,如果采场支架的可伸缩量不足,就有可能被压坏导致冒顶。简述大块游离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的机理?答:当煤层顶板存在由断层、裂隙、层理或薄弱岩层切割成大块游离顶板时,这个游离顶板可能旋转而下,把工作面单体支柱向煤壁推倒,造成推垮型冒顶事故。什么是采场支架稳得住顶板?答:在支护的基础上,支架抵抗层面推力,采用结构稳定支架或高初撑力支架。如果采场支架对顶板稳不住,则可能导致推垮型冒顶。简述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的事故机理?答:地质破坏带主要是煤层和顶板岩层中的断层。1,单体支柱工作面:断层附近顶板压力大、破碎,支护不好时容易发生压垮型或漏冒型冒顶。当破碎顶沿倾斜断层面移动时,易推倒支架导致推垮型冒顶2,综采工作面:主要怕遇到长度大于5m的平行工作面断层。若支架有较大富余阻力,则可正常推进:若无,应让工作面与断层斜交。简述容易发生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事故的地点?答:1,开切眼附近2,地质破坏带(断层、裂隙等)附近3,尖灭构造附近4,旧巷(走向的或倾斜的)附近5,掘进上下平巷时破坏了复合顶板的地点6,局部冒顶区附近7,倾角大的地段8,顶板岩层含水的地段简述复合顶板的三个基本特征?答:1,煤层顶板由下软上硬不同岩性的岩层组成2,软硬岩层夹有煤线或薄层软弱岩层3,下部软岩层的厚度通常情况下不小于0.5m而且不大于3.0m。如果直接顶厚度不足(2~3)倍采高、且上面老顶岩层厚度又小于5~6m时,必须判别下位若干个老顶分层是属于裂隙带还是垮落带。为保证采场安全而正常进行生产,采场支架的支撑力应能至少支撑住(垮落带)岩层的重量。当老顶岩层厚度大于其下自由空间(2)m时,表明该老顶岩层就已进入裂隙带。在压垮型冒顶事故中,有一种类型就是垮落带老顶岩块冲击压坏采场支架导致的冒顶,其原因就是支柱/支架的(初撑力)不足,导致顶板之间离层从而形成冲击力。当煤层倾角较大,直接顶又异常破碎,如果采场支护系统中某个地点发生局部漏冒,这时最容易发生(大面积漏垮型)冒顶事故。设计支架初撑力时,应按防推、防压、防漏分别进行设计计算,并且应取上述三者的(最大值)下列技术措施中,不属于减小端面距预防漏垮型冒顶的是(采用“四对八梁”支护)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从防止发生冒顶事故出发,对支柱的初撑力有一定的要求。在进行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中,支柱的初撑力的量测通常测量(第一排)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测线布置、数据量测以及日常监报等三个方面,其中,在测线布置过程中,自工作面上出口向下(5m)左右开始,布置一条测线。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时,工作阻力的监测通常量测末前排支柱的工作阻力,如果工作面采用四、五控顶,则末前排是指(第四排)老顶周期断裂的距离叫做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一般为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的(1/2-1/4倍)下列(直接顶厚度小于煤层厚度的2~3倍,且老顶分层厚度小于5~6m)是可能发生老顶来压时压垮型冒顶的煤层顶板条件。预防压垮型冒顶事故,采场支架的(工作阻力)应能平衡最不利情况下垮落带直接顶及老顶岩层的重量。对于大面积漏垮型冒顶事故,下列(采用爆破法采煤,应当尽量多装药)不属于其预防措施之一。在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事故中,主要由于上下分层开切眼采用(垂直)布置时,金属网上的碎矸与上部断裂了的硬岩大块之间存在空隙,从而形成悬浮顶板。对于复合顶板,煤层顶板是由(下“软”上“硬”)岩性的岩层组成的。采场中容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地点,下列(煤层倾角小的地段)不属于其中之一。在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控顶设计中,选定的密集支柱工作阻力通常按照其额定值的(80%)选取。生产实践表明,工作面内不出现顶板台阶下沉,或者顶板台阶下沉量不超过(100mm),则表明工作面顶板状态是好的,也容易控制。在综采工作面中,与支护强度关系最密切的其他支护参数只有支架的(初撑力)在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中,对于综采工作面,主要的支护参数有支架、初撑力、支护密度、支护系统刚度及支架工作阻力,其中支护密度是固定的,支护系统刚度在支架选型确定后生产过程中难以改变,因此所要监测的主要支护参数只有支架的(初撑力与工作阻力)。预防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事故的主要措施应该是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单体支柱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的具体做法,其中,在测线布置过程中,自工作面上出口向下5m左右开始,自上而下沿工作面每(10m)左右布置一条测线。在单体支柱工作面中,与支护强度关系最密切的其他支护参数有三个,下列(支柱工作阻力)不属于其中之一。顶板状态参数其中包括顶底板移近量,要求在工作面控顶范围内,每米采高的顶底板移近量不大于(100mm)。在日常监测报表中,其由“一表两图”构成,即基础数据表、阻力与顶沉曲线图以及不安全因素平面图。其中阻力与顶沉曲线图包括(初撑力、阻力与顶底板移近量曲线图)。在无煤柱护巷中,主要采区三种措施,即沿空掘巷、窄煤柱护巷以及沿空留巷。其中窄煤柱护巷中,煤柱的宽度为(3~5m)。
在研究上山巷道保护煤柱宽度时,煤柱宽度不能太大,同时也不能太小。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上山巷道所处岩层的岩性、上山巷道至开采煤层的垂直距离以及(上山巷道与煤柱的水平距离)。对于支护而言,软岩巷道、与水膨胀泥化巷道、冲击型巷道属于难支护巷道。其中软岩巷道是指巷道围岩的强度低于(10MPa)。
【采矿学考试总结】推荐阅读:
采矿工程考试复习题06-27
采矿技术员的个人总结07-07
采矿技术员2012年终总结09-30
采矿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1-16
申报采矿工程师工作总结07-08
最全的采矿工程专业英语词汇总结10-08
采矿就业前景11-08
采矿1实习报告11-24
采矿权转让协议01-07
gis采矿工程应用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