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流程图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规划流程图(共8篇)

人力资源规划流程图 篇1

1 数据库建设概况

1.1 目的和任务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建库目的是全面查清矿产资源利用状况, 掌握真实的矿产基础数据, 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矿产调查、矿产统计和登记制度, 实现矿产资源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信息“一张图”的需要。为实现高效、准确的动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为用途管制、统筹规划全县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活动, 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开发总量,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及其结构, 更好地节约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为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建库任务是建立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集, 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地质信息、矿产资源规划专题信息、注记信息和其他信息等内容, 集图形、属性、表格和文档资料等数据为一体的、互联共享的资源调查数据库。

1.2 数据库建设依据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9649-88《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DZ/T 0197-19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GX199900X-200X《国土资源信息高层分类编码及数据文件命》;

国土资发[2000]133号《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国土资发[2004]208号《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19号《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7]38号《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国土资发[2007]230号《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

国土资厅发[2007]139号《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DZ/T0226-2010《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

2 数据库总体设计

2.1 数据库建设的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为建库准备:主要包括建库方案制定、人员准备、数据源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等;

第二阶段为数据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地质信息和专题信息等各要素的采集、编辑、处理和检查等;

第三阶段为数据入库:主要包括变化数据更新、数据格式转换、属性处理。

第四阶段为数据库检查:主要包括数据分层及表结构、数据拓扑关系、属性完整和正确、图层要素的完整性、数据库逻辑结构等;

第五阶段为成果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图件成果和表格成果的汇交。

2.2 数据库逻辑结构

数据库逻辑结构见图1。

2.3 数据库内容

数据库内容和分层的依据是《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 数据库主要内容如下: (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定位基础、行政区、行政界线、地貌等。 (2) 基础地质信息数据:包括地层、岩体、主要构造和重要成矿区带、主要成矿远景区等。 (3) 矿产资源规划专题信息数据:包括矿产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状况、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开发与保护规划、生态环境规划、规划附表、规划文档等。 (4) 注记信息数据:包括地名注记、水系注记、交通注记、地形注记、地质要素注记、规划要素注记、其他注记等。 (5) 其它信息数据:包括图面整饰、其他数据。 (6) 元数据:包括矿产规划数据库元数据。

2.4 数据库技术指标

2.4.1数学基础。 (1) 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4.2矿产规划利用分类。矿产规划利用分类采用《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92) 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7766-1999) 进行分类并归类合并。

3 软件和硬件的准备工作

3.1 软件准备 (见表1)

3.2 硬件准备

硬件平台包括网络设备 (如服务器、机柜、交换机、网络集线器、调制解调器、光纤线路、网络线路、UPS电源等) 、计算机、数据输入输出设备 (如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打印机等) 、数据储存设备 (如磁盘、光盘) 等。

4 数据采集与处理

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进行数据挑选和生成, 建立分层文件并标准化命名。

4.1 基础地理

采用国家测绘局发布的1∶50万、1∶25万、1∶5万等空间数据作为基础, 根据规划需要进行补充和删减。

4.2 基础地质

可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制作的1∶50万、1∶20万等地质图数据库进行适当简化。对1:10000外业标绘调查底图进行扫描数字化并矢量化。使用软件的专用模块分别对线状要素、点状要素和注记进行分层矢量化采集, 同时录入属性数据。

4.3 规划专题图层

可由图形扫描矢量化进行输入, 如果收集到有拐点坐标的规划资料, 则必须使用GIS软件中的空间多边形及点位生成功能自动生成空间多边形及点位的矢量数据。地层、岩体、断层等基础地质图层可直接引用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数据库数据, 字段内容根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严格要求。为体现不同区域在客观现实上的独立完整性, 本次建库工作保留空间数据中面状要素的重叠, 同时在数据检查过程中, 对此类图层的拓扑检查可忽略“多边形要素相互不能重叠”原则。其它类似图层, 根据情况可采用此处理方式, 但必须在数据检查表中列出。补测新增地物数据, 经在AUTOCAD中准确数据定位后, 经数据转换导入, 经检查正确合格后, 形成内业建库人员新增地物补测的数据采集资料。

5 质量管理与检查

为了保证数据库成果质量, 严格按照《测绘作业控制程序对作业》和《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执行, 建立起作业人员自检、互检等质量检查的检查制度。把全面质量管理贯穿始终, 建立起数据预处理、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建库等全过程保障体系。当修改完成后的数据以区为单位的基础入库数据进行100%的检查, 主要内容: (1) 要素位置的精度检查:线型、符号采集的位置必须正确, 不跑线 (图上0.1mm以内) 。按中心点、中心线数字化的要素, 其位置必须准确。共边元素必须严格捕捉结点。不同层的公共边必须完全重合。 (2) 属性检查:按属性表规定对采集地类及权属的属性进行检查, 看属性值是否漏赋或赋值错误, 检查各项要素所赋的属性项的正确性以及编码位数的正确性。所有属性数据必须通过系统提供的工具逐个进行检查。 (3) 数据完整性检查:数据完整性主要检查分层的完整性、实体类型的完整、属性数据的完整性及注记的完整性, 各要素的采集不得有缺漏、错误和重复采集。检查面状地类是否闭合, 线状地类及权属界线是否连续, 属性数据是否完整, 注记是否完整等。 (4) 逻辑一致性检查:检查相关属性值是否矛盾; (5) 要素关系检查:确保重要要素之间关系正确并忠实调绘原图, 层与层间不得出现整体平移, 权属界线与面状地类、宗地与权属界线、权属界线与权属界址点的连接关系是否正确, 应严格按照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处理各种地类关系。确保要素拓朴关系正确。

结束语

针对贵州省瓮安县没有自己的矿产规划数据库, 提出利用Mapgis建立矿产规划数据库,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他地方建设的矿产规划数据库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只是将Mapgis数据转入Sheape文件的属性过程中存在数据丢失的现象, 这应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李铁钢, 高占普.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张图”建设应注意的问题[J].国土资源, 2010 (3) , 49.

[2]刘臻, 任效颖.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信息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构建[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12 (2) , 39-43.

浅谈城市配电网规划流程及方法 篇2

【摘 要】城市电网规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占有大量有关城网发展的历史数据,还需对现状网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也要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文以笔者多年从事电网规划工作的实践为基础,对城市配电网规划的流程及方法、思路,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现状电网分析;配电网络规划方法;高中压配电网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39-01

1 引言

城市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同时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电网规划既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进行城网规划是实现未来城市电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先决条件,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反,城网规划的失误则会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2 配电网规划流程及方法

配电网络规划的编制,应从调查分析现有电网入手,解决配电网的簿弱环节,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做到近期与远期相衔接,新建和改造相结合以及实现电网接线规范化和设施标准化;在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的保证电能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电网发展、技术领先、装备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目标。

2.1 原始数据资料的收集、调查及整理

配电网规划工作需要以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依据,这些数据包括规划区负荷发展的相关历史数据、未来规划区发展的详细用地规划及规划区发展规划材料以及电力网络系统的相关信息等。

负荷数据中对规划区现状用户用地及用电情况的详细数据调查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规划区规划相关数据主要包括:规划区市政规划的详细说明书及电子版配套图纸、规划区的详细电子地图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校核,包括同一数据校核、关联数据校核、数据合理性校核,从而保证规划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2.2 现状电网分析

现状电网分析是对现有电网大量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必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电压水平分析、线路过负荷情况分析、短路容量校验及N-1校验等,总结出电网的建设情况和运行情况,找到现状配电网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以便未来的规划工作能够有的放矢。现状分析主要明确以下问题:

(1)供电能力(包括外部来电和当地电源)能否满足现有负荷的需要,能否适应负荷的增长;

(2)现有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主要考虑N-1 准则的供电可靠性,故障条件下转供负荷的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要求;

(3)现有电网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水平及主要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现有电网各电压等级电网的电能损失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5)现有电网的网络结构和供电设备是否需要更新和改造。

2.3 现状电网综合评价

配电网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彻底摸清电网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电网规划改造提供基础依据,这就要求以科学的系统分析理论为基础,按照全面、合理、严密的评价步骤,给出客观的量化分析结果。为达到这一目的,评价过程至少应包括数据收集及校验、评价体系建立、评价结果、问题分析四部分。

2.4 规划技术原则确定

参考相关的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导则详细制定规划区电网规划技原则,确定规划区电网建设目标、电网结构的原则、供电设施标准及技术原则,例如:电网供电安全准则,高、中压网络接线模式,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及台数,站内主接线,导线的种类(电缆、裸导线或绝缘线),线路型号,配变型号,10kV的接地方式等。

城市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适应性、差异性。

2.5 总负荷及负荷分布预测

城网规划应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之上,而电力负荷预测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负荷预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城网规划的质量。

2.6 配电网络规划

2.6.1 配电网规划内容

配电网络规划包括高压配电网规划和中压配电网规划,通过科学的潮流计算、N-1 校核、短路电流计算等校核,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规划区的高、中压配网目标网架。

(1)高压配电网规划

高压配电网络规划是在负荷预测、电源规划基本完成,未来若干年内规划区负荷需求和配网电源(相应的变配电所的站址及容量)为已知的情况下确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需要建设什么电压等级及多少回数的供电线路,才能保证供电区域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即满足负荷需求和安全约束),同时使所需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小。

(2)中压配电网规划

中压配电网的规划问题是在高压配电变电站站址、容量及供电范围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各高压变电站出10kV线路的数量、线路规格、具体走径、接线模式(站间联络及站内联络方式)、10kV开闭所的设置等,以满足负荷的需求。

2.6.2 配电网规划方法

(1)高压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

目前,高压配电网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启发式方法进行规划,具体规划方法如下:

1)根据规划区可能的线路走廊、电源位置、220kV变电站的位置以及110kV、66kV、35kV变电站主变的台数和容量,研究高压配电网典型的接线模式。

2)根据典型的接线模式提出高压配电网的网架方案,确定规划具体的线路走廊,并利用各种计算工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若有不同的变电站布点及规划方案时,可以提出不同的高压配电网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最终确定优化的高压配电网方案。

(2)中压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

目前,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的提出,仍然依赖具有丰富规划经验的具体规划人员,网络规划一般分为近期(2~3年或5年)、中期(5~10年)及远景三个阶段进行,远景主要构建目标网架,近期主要解决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中期则要考虑近期电网向目标网架的过渡。

中压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如下:

1)根据远景负荷分布预测结果和变电站规划方案,依据规划目标和技术原则,按照理想的供电模式和网架结构规划出远景的目标网架。

远景配电网架规划着眼于未来,侧重于整体,是城市配电网络网架结构的发展方向,主要关注10kV主干网架,较少考虑现状的细节情况。规划过程中要根据110kV变电站的供电范围计算结果,将中压配电网按供电范围分区,对10kV配电网络按分区进行规划。根据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要求和采用的主要接线模式,考虑不同110kV变电站之间10kV联络线的设置,以及同站不同母线的联络情况。

2)以远景年网架为目标,以现状网络为基础,根据中间年负荷预测的结果进行中间年的网络规划,重点解决现状网络存在的问题,尽量考虑中间年网络到远景年目标网架的过渡问题。并以近期规划年规划方案为基础,安排出改造和建设的工程项目,逐步克服现状网络的问题。

近期配电网络规划过程中,应尽量同时考虑远景年变电站的分布位置、配电网架规划方案,做到远、近期方案的统一。同时,针对现状配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线路供电半径过长、迂回供电、供电范围不清晰以及网架结构薄弱等方面问题重点提出解决方案。

3 小结

产品规划流程 篇3

1、目的规范产品规划程序,加强各部门工作协同合作,确保产品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营销委员会和各部门。

3、名词解释

3.1 产品规划:根据公司目标战略和市场竞争情况,定期对产品销售目标、产品线组

合、产品卖点、产品价格、新产品计划等内容进行制定和修正的过程。

4、各部门/岗位职责

4.1 产品开发部门:及时向产品管理科提供新技术发展趋势。

4.2 营销委员会:审批产品部提出的“产品规划书”。

4.3 产品管理部产品管理科:组织协调产品规划工作;综合分析各相关部门的输入资

料,负责“产品规划书”的拟订、形成文件、下发等过程。

4.4 产品管理部市场研究科:及时向产品部产品管理科提供销售情况、消费者及市场

情况等资料;

5、流程步骤

5.1 产品管理科根据目标和战略,结合市场情况和各相关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进

行分析,形成“产品规划讨论稿”。

5.2 产品管理部经理审核讨论稿。

5.3 产品管理部经理组织营销公司相关部门对“产品规划讨论稿”进行讨论修改,形

成“产品规划书”。

5.4 产品管理部将“产品规划书”报产品委员会审批,若不通过,由产品部负责修改

再报营销委员会审批。

5.5 营销委员会审批通过后下发各部门执行。

6、文档信息

6.1产品管理部拥有本流程解释权;

高新区规划分局规划报建办事流程 篇4

一、出具用地红线定位图(所需材料)

1、招商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复印件一份

2、其他必要材料及图文等

二、申请规划设计条件(所需材料)

1、建设工程规划报建申请表原件一份

2、用地红线定位图(加盖规划分局公章)复印件一份

3、立项批准文件(经贸局)复印件一份

4、土地确权材料(划拨用地须提供,招拍挂项目不需提供)复

印件一份

5、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原件一份

6、其他必要材料及图文等

三、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所需材料)注:仅划拨用地须办理选址意见书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原件一份

2、用地红线定位图(加盖规划分局公章)复印件一份

3、园区意见复印件一份

4、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大项目须提交乙级以上城市规划编制的选址论证报告)复印件一份

5、其他必要材料及图文等

四、总体规划方案报业务会审议(所需材料)

1、建设工程规划报建申请表原件一份

2、用地红线定位图(加盖规划分局公章)复印件一份

3、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复印件一份

4、国家标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时序方案2套(附全套电子版CAD、和 JPG两种格式文件)

5、立项批准文件(经贸局)复印件一份

6、其他必要材料及图文等

五、总体方案报批(所需资料)

1、建设工程规划报建申请表原件一份

2、用地红线定位图(加盖规划分局公章)复印件一份

3、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复印件一份

4、国家标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时序方案2套(附全套电子版CAD、和 JPG两种格式文件)

5、规划业务会记录及相关会议纪要

6、立项批准文件(经贸局)复印件一份

7、总图消防审查意见原件一份

8、环评批复复印件一份

9、日照分析原件一份(小高层住宅提供)

10、卫生部门意见原件一份(幼儿园项目提供)

11、设计院签字盖章的经济技术指标计算书原件一份

12、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联合承诺书(承诺对经济技术指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

13、土地确权材料复印件一份

六、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需材料)

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原件一份

2、用地红线定位图(加盖规划分局公章)复印件一份

3、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复印件一份

4、审批的规划总平面图复印件一份(加盖规划分局公章、消防部分公章)

5、规划(总体)方案审定通知书复印件一份

6、立项批准文件(经贸局)复印件一份

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土地证 复印件一份(出让用地须提供,划拨用地不需提供)

8、环评批复复印件一份

9、选址意见书(划拨用地须提供)

七、建筑单体方案报业务会审议(所需材料)

1、建设工程规划报建申请表原件一份

2、审批的规划总平面图(加盖规划分局、消防部门公章)复印件一份

3、单体方案文本(附全套电子版CAD、JPG两种格式文件),方案深度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设计条件要求原件2份

4、规划业务会纪要及相关会议纪要 复印件一份

5、立项批准文件(经贸局)复印件一份

6、环评批复复印件一份

7、卫生部门意见原件一份(幼儿园提供)

8、日照分析复印件一份(小高层住宅提供)

9、建设单位和设计院对数据可靠性真实性的承诺书原件一 份

10、土地确权材料复印件一份

八、建筑单体方案报批(所需材料)

1、建设工程规划报建申请表原件一份

2、审批的规划总平面图(加盖规划分局、消防部门公章)复印件一份

3、单体方案文本(附全套电子版CAD、JPG两种格式文件),方案深度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设计条件要求原件2份

4、规划业务会记录及相关会议纪要复印件一份

5、立项批准文件(经贸局)复印件一份

6、环评批复复印件一份

7、卫生部门意见原件一份(幼儿园提供)

8、日照分析复印件一份(小高层住宅提供)

9、建设单位和设计院对数据可靠性真实性的承诺书原件一 份

10、土地确权材料复印件一份

九、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所需材料)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原件一份

2、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一份

3、建设项目大配套费征收明细表及缴费发票

4、立项批准文件(经贸局)复印件一份

5、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一份

6、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复印件一份

7、环评批复复印件一份

8、审批的规划总平面图复印件一份

9、审批的单体方案文本(核原件收复印件)

10、总体、单体方案审定通知书复印件一份

11、用地红线定位图(加盖建发局公章)

12、设计要求通知书、人防责任书、审查意见书、图纸审查综合结论意见

13、建筑施工图(建施部分,叠成A4形式)

原件一份

十、验线并归档(所需材料)

1、建设单位按要求填写验线单加盖相关部门公章

2、由有资质的测绘单位放桩定位

3、建设单位放灰线

4、申请规划部门验线(建设单位须提供验线单、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总平面图于现场验线人员核对)

十一、申办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所需材料)

1、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申请表原件一份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原件一份

3、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时序方案(批准的规划总平面图)复印件一份

4、建设项目竣工测量成果报告原件一份

5、建设工程竣工全套蓝图原件一份

6、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一份

7、立项批准文件(经贸局)复印件一份

8、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核原件收复印件)

9、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 复印件一份

10、环评批复原件一份

11、建设项目大配套费用交费清单及缴费发票

复印件一份

12、批准的建设单体方案文本(核原件收复印件)

13、验线单复印件一份

14、拆迁批复、拆迁范围红线图复印件一份

十二、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所需材料)注:以下均须原件

1、合肥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

2、各项单体工程、配套工程的规划核实合格证原件

3、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竣工验收备案表

4、消防部门出具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5、环保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意见书

6、人防部门出具的人防工程竣工专项验收意见书或防空地下

室易地建设缴费证明书

7、卫生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

8、市容部门出具的环卫设施竣工验收证书

9、民政部门出具的社区管理用房验收申报表

10、文广部门出具的有限电视设施验收报告

11、供水单位出具的(非)住宅小区给水工程评定确认表

12、供电单位出具的建筑物配套供配电设施验收报告

13、燃气单位出具的燃气配套工程竣工验收确认书

14、通信单位出具的建设工程通信接入证明函

15、城市集中供热单位出具热力工程竣工验收意见表

16、土地证(核原件留复印件)

规划管理业务流程 篇5

规划管理流程简介:

规划建设项目申请许可事项流程

各许可事项申请所需的明细材料

规划建设项目申请许可事项总流程

1、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申请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 

3、申请审批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4、申请审批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

5、申请核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

6、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7、申请审批建设项目施工图

8、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9、申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许可 

10、申请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11、申请变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划拨用地

1、建设单位申请;

2、意向选址位置的现势性地形图(1/500或1/1000);

3、建设项目建议书及批准文件:用地内有地下管线的需提供地下管

线图(1/500~1/2000)及电子光盘(CAD格式); 

4、工业项目应附环境评估报告和环保部门意见;

5、道路管线工程应附走向位置图(1/500~1/2000)及电子光盘;

出让用地

1、建设单位申请;

2、经招拍挂出让的经营性建设项目需提供国有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二、申请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

一、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使用者)

1、建设单位申请;

2、土地权属证明及宗地图;用地内有地下管线的需提供地下管线图(1/500~1/2000)及电子文件(光盘,CAD格式);

3、用地红线图或1/500现势性地形图2份及电子文件(光盘,CAD格式)等。

二、国土部门申请供招拍挂使用的 

1、建设单位申请;

2、老城区的土地所有人相关地籍资料(土地证的附图);

3、涉及农用地的已转成建设用地范围图(周边用地属性);

三、申请审批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建设单位申请;

2、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及用地红线图; 

3、用地批准文件及用地界址图等; 

4、发改委批复;

5、建筑设计方案文件每套

6份和电子文件(光盘,CAD格式);

6、***市(县)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申请表(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填写)。

四、申请核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1、建设单位申请;

2、已完成审批的方案批文; 

3、设计条件及红线图;

4、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总平面图10份及电子文件(光盘,CAD格式)(档案中存2份,行政执法局管理1份)。

五、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划拨用地

1、建设单位申请; 

2、选址意见书;

3、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

4、经审定的项目总平面图; 

5、设计条件及红线图。

出让用地

1、建设单位申请;

2、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

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

4、设计条件及红线图。

六、申请审批建设项目施工图

1、建设单位申请;

2、核准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及批件;

3、建筑单体施工图3套(A3格式文本及标注材质的主立

面彩图2套)及电子光盘;

4、连云港市建设工程施工图申报(规划报建)建筑面

积明细表;

5、属改造、加层扩建原有房屋工程应附房屋质量评定

部门意见及产权证明。

七、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建设单位申请; 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划拨土地的应提供土地

批准文件;出让土地的应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

(复印件);

3、用地红线图或1/500现势性地形图1份及电子文件

(CAD格式);

4、规划局核准的总平面图和施工图1套(复印件); 

5、发改委批文;

6、属于原有建筑物改建、扩建、加层的应提供房屋产

权证明。

八、申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许可

1、建设单位申请;

2、规划条件及红线图(复印件1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

用权证、方案批复(复印件1份);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原件、核准的总平面图、单体施工图及变更

图件,所有附图必须盖有核准图样印签;

4、建设项目的竣工测量报告、光盘及测绘单位相应资质(图纸要求

为CAD格式、JPG格式两种);

5、市规划局核发的建设工程验红证明文件(图纸要求为CAD格式、JPG格式两种);

6、涉及容积率调整或变更用地性质的项目,应持有已到国土部门完

善的土地相关手续材料;

7、社区及其他用房已移交证明文件;

8、原有建筑、施工用房、临时建筑以及违法建设拆除或相关部门的 处理情况说明; 

9、其他相关文件。

九、申请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建设单位申请;

2、原批准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原件; 

3、变更的内容、理由和依据;

4、变更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5、变更后的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发改委); 

6、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专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和

相关资料图文等。

十、申请变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建设单位申请;

2、原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原批准的建筑

施工图;

3、变更的内容、理由和依据;

4、变更后的规划设计方案及电子文件(JPG格式)、施

工图3套(A3格式文本及标注材质的主立面彩图)及

电子文件(CAD格式);

5、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专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和相关

浅析软件系统性能测试流程规划 篇6

随着现代软件构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技术的发展,各种软件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满足客户的一些特殊要求。如果软件系统没有经过测试和优化,软件系统将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还会给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带来很大风险。软件系统性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开发商、最终用户的重视。

性能测试包括3个方面:一是用于测试系统在正常的预期工作量以及所指定的事务或业务功能情况下的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需求;二是用于验证系统在不同工作量条件下的性能行为以及持续正常运行的能力;三是重复运行测试,验证调整系统的活动得到了预期的结果,从而改进性能。

本文主要针对性能测试流程规划中应把握的几个重点步骤进行讨论,如测试前期准备、测试导通、实际测试、性能调优与反复测试等。

二、系统性能测试流程

整个测试流程大致可以划分为:测试前期准备、测试导通、实际测试、性能调优与反复测试,直至系统性能达标为止。针对上述流程,做如下说明。

(一)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被测试的各个系统,了解以下主要内容,为后期的测试工作做准备。具体包括:①测试目的——性能指标如何描述、性能测试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等;②整个测试环境的体系结构及详细描述,测试环境的网络协议有哪些,具体连接方式如何;③测试环境中相关软件的版本详细情况,如OS、DB、Middle Ware等;④测试中关键点、难点判断分析;⑤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情况;⑥测试用例有哪些,配比如何。针对该部分,重点分析是否可测、存在难点等问题。

(二)组织与人员确定

组织与人员确定阶段主要是由甲乙双方根据后期即将展开的测试工作,确定测试人员的组织情况、人员分工情况,确定各自的职责范围,为后期工作打下基础。

建议将参加测试的工作人员按工作内容分为技术支持与优化、方案与测试实施两个小组,其职责分工如下。

1. 技术支持与优化小组

负责测试环境的搭建、安装,测试所需基础数据和交易数据的准备,主机、数据库、中间件的配置和调优。

2. 方案与测试实施小组

负责测试方案的编写、测试过程记录等测试实施工作。

上述两个小组应由甲乙双方协调,确定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人选,并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相关工作进度的情况下进行兼职,人员分工可交叉。

(三)编写测试方案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由相关人员参与,针对各个被测系统的测试目的、测试内容编写测试方案、测试计划等。测试方案中,应包括主要测试目标描述、测试硬件环境说明、测试软件环境说明、测试的基础数据、测试的交易数据、测试案例及交易配比说明、测试方法说明、测试进度安排、相关的测试记录表格说明等主要内容。

(四)测试导通

测试导通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被测系统已经选定的测试案例,从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角度,进行测试的相关准备,保证测试使用的脚本正常运行、测试用数据准备正确、测试涉及的交易能够正确导通、相关的参数收集方法确定等目标的实现。

该阶段最鲜明的特点是相当于预测试。测试的环境并非一定要求是实际测试的真实环境,可以在临时搭建的环境中完成导通工作。因此,该阶段在对测试环境的配置要求上可以低一些,但配置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支撑环境应尽量保持与真实测试环境一致。

测试导通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①测试导通环境的搭建——网络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②测试脚本录制、调试;③测试脚本用数据种类、规格、数量、生成方式确定;④测试脚本用数据的生成;⑤垫底数据种类、规格、数量、生成方式的确定;⑥测试启动数据准备—种类、规格、数量、生成方式的确定(针对某些交易的测试,需要一些前导交易运行,产生一定量的数据之后,才能继续进行测试。这些前导交易生成的数据称为测试启动数据,他们与测试脚本用数据、测试垫底数据存在一定的逻辑约束关系);⑦测试启动数据的生成;⑧垫底数据、测试启动数据、脚本用数据的逻辑正确性校验;⑨负载模式确定;⑩脚本中相关计时器、各种参数的设置及合理性分析;(11)参数收集方法确定及相关准备,如打开相关服务、相关权限设置、打开防火墙的一些设置等;(12)相关衍生辅助工具的定制;(13)结果分析准备——相关性能参数的解释与出处的搜集、整理,如CPU、Memory、DisklO、DB、Middle Ware等;(14)测试文档的命名方式、存档方式确定等。

(五)实际测试准备

在测试导通完成后,即可开始为实际测试进行准备。此时,作为被测的软件系统在功能上已经进入比较稳定的阶段,但在性能上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和反复的性能调优,以达到性能优化的目标。

在测试的实际准备阶段,主要是针对实际的测试环境,进行相关的测试准备。主要内容包括:①实际测试环境搭建——网络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②测试用机环境搭建——该任务是针对测试工具所使用的环境进行准备;③垫底数据准备—按照已经确定的垫底数据的种类、规格、数量、生成方式等在实际环境中生成垫底数据;④测试启动数据准备——按照已经确定的测试启动数据的种类、规格、数量、生成方式等在实际环境中生成为测试启动数据;⑤在实际环境中,完成收集性能参数的前后端相关设置,如OS、DB、Application Server、Middle Ware等;⑥被测应用就绪状态确认,指应用的功能测试通过正确安装配置。

(六)性能实测

性能实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真实的测试环境中,使用自动化性能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方案的要求,针对每个测试案例,按照其要求的交易配比关系、压力负载模型、网络连接状况等要求,模拟真实环境产生压力负载,同时,收集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参数,测试系统性能情况,由自动化测试工具产生系统的性能报告。

与此同时,还要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随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七)报告整理

在性能测试的实测阶段,测试工具会自动产生详细的测试报告,该测试报告作为原型报告,还需要进一步整理,按照测试方案确定的表格形式填写相关内容,整理测试记录,对主要参数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结果进行解释、说明,然后进一步提出优化建议。

在该阶段会将上述内容整理,提交本轮测试报告。

(八)性能调优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性能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出性能的瓶颈所在,进行性能调优。调优的主要方向分为代码调优和参数配置调优。

代码调优主要是进行程序代码的优化,需要由开发商进行;参数配置的调优主要是针对系统运行环境的软、硬件参数进行一系列的调优,包括硬件参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

(九)性能调优后测试准备

在性能调优工作之后,还需进一步进行性能测试,以确认调优工作是否有效。此时,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依据调优内容的不同进行相应调整,主要内容包括:①如果发生了源代码修改,则须进行测试导通过程中的相关准备工作并按照测试流程进行后面的工作;②如果只是参数配置发生变化,则须进行实际测试准备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按照测试流程进行后面的工作。

(十)提交正式报告

在经过反复性能测试与调优之后,确认被测系统已经达到性能指标要求或明确无法达到指标要求时,即可确认性能测试结束。此时,应提交正式测试报告。

(十一)资料归档

将整个测试工作的各种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文档、各种测试脚本、自动化测试工具生成的测试报告以及每一轮的测试报告等,进行整理,统一归档,并提交乙方。

三、某大型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流程规划

某省中心业务系统性能测试是在统一版本省中心业务系统上线之前,对系统性能(主要包括实时联机性能和日终批处理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测试。

性能测试针对生产机型,分别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物理分离、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使用同一主机两种结构模式上进行。测试主机分别在正常工作情况、不同负荷情况下、超常负荷下的各项性能指标。

性能测试前和测试过程中要对操作系统参数、数据库参数、中间件参数等进行适当优化调整,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状态。

通过压力测试软件模拟网点、外围接入系统(A,TM、POS、中间业务)、银联中心、全国中心产生各类联机交易,对省中心系统进行联机交易压力测试,同时对系统的批处理能力进行测试,测试应用软件在大量交易的压力下是否能够正常处理,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性能指标,确保应用软件上线之后平稳高效地运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测试指标项包括系统每小时最大的联机处理能力、系统每秒最大的联机处理能力、交易成功率、单笔交易响应时间、日终批处理时间等。

测试的网络环境虽然在局域网内进行,但要考虑用测试软件对广域网的情况进行模拟,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测试内容包括3个方面:①正常工作情况下,各项性能的指标;②不同负荷情况下,每笔交易的响应时间,以及主机在不同负荷情况下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③测试主机在超常负荷下的各项性能指标。

具体网络连接见图1和图2。

日间联机处理测试的范围包括与网点、全国中心、渠道接入、中间业务等系统的交易。

主要测试步骤为:①搭建省中心性能测试环境,包括省中心系统、测试工具和其他仿真系统;②按照本省业务量准备垫底数据,可采用数据移植形成的数据;③按照本省实际准备标准数据;④使用测试工具进行交易导通;⑤使用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步骤进行测试导通;⑥确定压力测试模型;⑦使用测试工具,执行测试脚本,仿真各相关系统发起压力;在测试过程中检测主机资源使用情况;⑧测试完成后,使用压力测试工具形成测试报告;⑨变换压力测试模型,重新进行测试。

部分测试结果见表1。

本次省中心业务系统日间联机性能测试是在新购主机上进行。从测试结果看,省中心业务系统忙时处理能力最好能达到49.7万笔/小时,可以满足设计指标。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规划流程图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外包 流程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02

中国的中小企业,尽管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生存、发展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学界关注、研究较多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融资中存在的“抵押物少、财务账目不清、信用记录不足、单笔业务金额少、管理成本高、存在较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麦克米伦鸿沟”①。二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由于诸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破解难题,减低成本,提高效益,许多中小企业纷纷采用人力资源外包,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自己专注于核心业务的管理,从而大幅度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1 人力资源外包的内涵与作用

外包是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企业实施“回归主业,强化核心业务”的大背景下兴起的一种企业新战略手段。英国学者Gary Hamel和美国战略研究学者CIKI Prahaoad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外包”这个词。外包(Outsourcing),直译为“外部寻求资源”,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外包就是指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外包,能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一是降低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历来被作为重大的成本中心,而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可以精简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员,以更好的成本效益为员工提供更满意的人力资源服务。

二是促使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的转换。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重要性的增加,企业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具有战略性和灵活性。通过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可以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作业性、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思考战略需要。

三是获得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优秀的人力资源外包商通常拥有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专家,他们能够建立起一整套可以适用于不同企业的综合性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客户做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就中小企业而言,其人力资源外包内容主要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人事咨询、人才派遣等。这些基础性的事务性工作外包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集中精力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工作,如企业文化、员工关系、绩效考核等战略性工作,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践当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统一。由于是一个新生事物,企业各方认识不一致,导致外包方案不能有效实施。如有的人担心实施外包后,使企业高度依赖外包商,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弱化,从而消弱企业的竞争力。

二是人力资源外包组织不完善,流程有待改进。一些企业虽然寄很大希望于实施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但并没有从制度上和程序上给予保障。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外包委员会对人力资源外包进行管理,也没有对人力资源外包的具体实施制订了详细的执行程序和建立监督机制。企业只是将责任划分给人力资源部门去落实,而人力资源部门在外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又往往忽略或者没有充分与生产、销售等部门进行沟通联系。这样,在人力资源外包实施的过程中,就很难取得协同效应,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是对忽略对人力资源外包商的管理。人力资源外包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包的效果。目前,人力资源外包商的服务质量是参差不齐的,这使得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存在较大风险。比如,在人才派遣上,有些外包服务商经常不能按照要求的时间和人数安排足够的员工供企业使用,而且提供的员工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有的根本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但有时企业又急于用工,所以不得不选用达不到要求的员工,这就给企业使用员工的部门造成很大的隐患。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员工不合格造成的品质问题不断出现,降低了工作效率,加大了管理难度。另外,许多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的实践中,对外包商只是简单地提要求、定任务,没有将外包商当成“自家人”看待,使得外包服务游离于企业,从而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四是外包员工的管理,监督不到位。一些生产性的企业,往往需要使用较多的人力资源外包员工(有的甚至占企业员工总数的70%)。虽然每个人力资源外包商都有相关的驻企业人员负责相关事务,但他们的工作质量达不到员工的要求,企业也没有实施有效的监督,员工满意度很低。人力资源外包员工每月都会有很多诸如薪资,住宿等问题,他们虽然及时反应给相关的人力资源外包商驻企业的管理人员,但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和解决,导致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对这些员工的培训和培养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3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流程设计

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规范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活动,使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应把握以下运作流程。

(1)成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领导小组。该小组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决策和实施机构,一般由企业高层和企业人力资源、财务、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必要时也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参加,以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该小组的任务主要有三:一是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要使企业上下充分认识到开展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从而统一思想,强化执行,形成合力。二是加强沟通,实现协同。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外包战略的执行部门,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他们对外包员工的素质、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领导小组反馈,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制定并实施符合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外包方案。

(2)明确外包内容。尽管人力资源外包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多好处,弥补其“先天性不足”,但是其带来的风险也不可低估。因此,在决策的时候要慎重考虑,三思而后行。理论上,人力资源外包的范围较为宽泛,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的人力资源工作。但实践中,人力资源外包一般分为三大类服务:人力资源事务处理服务(主要包括薪资计算与发放、保险福利计算与缴纳、员工档案托管、人员派遣等)、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主要涉及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设计、岗位说明书设计、人力资源业务流程设计、绩效和薪酬体系设计、员工保留计划、e-HR规划等)、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服务(主要涉及薪资管理、奖金与福利管理、绩效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等)。作为决策者,首先要判断的就是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到底哪些功能适合外包,哪些不适合外包?

(3)发布外包计划。根据企业确定的外包内容,拟定详细的外包计划,包括进度安排、财务安排、人力资源外包的活动类型、人员安排及对外包商的要求、逾期要达到的效果等。总体来说,外包计划越详细越好,以便有意向的外包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外包计划制定后,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平台发布招标信息,比如可以定向发布,可以在企业的网站发布,也可以在外包专业网站发布,从而使企业外包需求有效到达外包商。

(4)选择与评价。确定两到三家外包商进行最终比较,要求服务商提交方案,方案必须详细,要包括外包模式、服务项目、每个服务项目流程和报价、方案所涉及的各种法律文本、服务质量监控参考指标、服务奖惩措施和意外补救措施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加强与外包商的沟通,为其提供相应的资料,或者邀请外包商来企业实地考察。在这个阶段,人力资源部门要广泛收集信息,对应标外包商进行考察,提出初步的评价意见,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依据。

(5)确定外包服务商。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外包商,是外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确定最终的外包服务商时,要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外包商的信誉与实力,其以前的业绩状况、目前的财务状况等能否支持这一业务;二是外包商与企业的匹配情况,外包商是否真正理解企业的需要,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外包商提供的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符合企业实际,能否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运行成本。

(6)实施与控制。通过外包企业的部分业务,可以使企业将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但外包绝不意味着置之度外,放而不管,而是应该不断监控和评估外包服务商的工作进度和质量,以使其按协议要求不折不扣地办事,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要处理好于外包商的关系,致力于和外包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样有助于外包商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项目的主要执行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要及时将实施中和实施后的信息反馈给公司高级管理层,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对人力资源外包商加以管理。因此,必须制订一个监控计划和项目进行中的监督方案,以保证外包的顺利进行。

(7)评估效果。主要看方案实施后是否给企业带来了业绩改善,是否充分发挥了外包优势,规避了外包风险。通过效果评估,来确定是否需要对外包活动进行调整。调整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外包业务有可能需要改变,如以前外包的业务需要内部化,出现新的外包业务。二是企业将放弃外包活动,依靠内部来进行管理。三是企业可能会考虑选择其他人力资源外包商来开展外包业务。

4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企业外包战略中的一个新领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重要性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对于规模小、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较早地迈出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步,将成为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严群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与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5(05).

[2] 孙健敏,穆桂斌.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J].经济管理,2009(04).

[3] 陆雪君.浅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及风险管理[J].企业经济,2006(04).

《战略规划制定管理流程》 篇8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上游和参考文件 4,定义 5,职责 6,流程图 7,流程说明 7.1 战略规划制定(修订)流程 8,附件 9,附录

1 .目的 为了确保***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明确战 略规划制定过程中关键节点之间的时序关系及各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流程。2 .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公司战略规划制定(修订)的相关工作。3 .上游和参考文件

4 .定义 本流程所称总公司,指***开发有限公司。

本流程所称项目公司,指总公司出资的全资、控股子公司。

本流程所称分公司,总公司设立的分支机构,统管各地区项目公司。

5.

职责 5.1

公司董事会(或新能源板块公司战略委员会)

(1)审定公司五年规划及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5.2

总经理部(1)审议战略规划编制(修订)纲要和公司战略规划;(2)审议批准专项规划和中长期职能规划;(3)参与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指导战略规划编制; 5.3

技术经济研究中心(1)战略规划制定(修订)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工作; 5.4

公司相关部门(1)支持和参与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与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与修订工作;(2)负责本职能领域内公司长期职能子规划的编制、实施、跟踪、评估与修订工作。

5.5

分公司与项目公司

(1)按照分工支持并参与中长期发展规划与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与修订。

6.

流程图 见附件。

7.

流程说明 7.1

战略规划制定(修订)流程 7.1.1 确定修编任务 公司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根据集团、新能源板块公司的 PBA 方案确定战 修编任务,是公司战略规划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公司战略规划的编制与修订,具体承担公司战略研究及相关工作。中长期发展战略与五年发展规划在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做大 的调整,在规划的假设前提以及内外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每年进行例行评估,每 三年对本规划进行一次全面审视与修订,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研判市场,对未来三年的各项 任务和计划进行适应性修正。在规划假设前提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应及时开展规划修订工 作。

7.1.2 评估公司规划执行情况 公司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负责对公司整体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 估,负责分析、研究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关的行业、竞争对手、宏观环境等信息,并评估公司规 划执行情况,评估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1)上一公司战略规划执行情况;(2)内外部环境变化及对规划的影响;(3)规划修订的建议。

对整体规划的评估作为制定《规划编制(修订)纲要》的输入,评估结论形成当规划 修订的 SWOT 分析主要内容。评估工作于次年 3 月 15 日之前完成。

7.1.3 评估上报上子规划执行情况 项目公司向公司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上报上执行情况报告。项目公 司对其公司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主要包括规划执行情况、内外部环境变化的

影响、对本规划的修订建议和对集团规划的修订建议。

7.1.4 制定规划编制(修订)纲要 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制定战略规划编制(修订)纲要,纲要应包括以下 内容:

(1)战略规划制定(修订)的必要性分析(含外部环境分析、基本假设的适应性分析、公 司产业发展和条件变化、原规划需要调整补充的内容);(2)战略规划的框架与编制基本分工,需明确各职能规划、专项规划、项目公司规划的负 责单位;(3)规划修订的组织形式(工作小组的组织及基本运作方式);(4)规划修订需要公司高层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和专题研究建议方案;(5)整体工作进度安排;(6)需要公司高层领导关注的事项(如有)。

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根据总经理部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完善纲要。

7.1.5 审议纲要 纲要修订完成后,由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提交总经理部,通过专题会议 形式审议战略规划编制(修订)纲要,专题会议需确定以下内容:

(1)确定规划修订需要公司高层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2)确定相关专题研究和责任单位;(3)确定重要的组织分工和进度安排。

纲要审议工作于 3 月底完成。

7.1.6 发布规划编制(修订)纲要 规划编制(修订)纲要经公司总经理部批准后,由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 发公司各部门、各项目公司和各分公司,正式启动公司战略规划编制(修订)工作。

《纲要》于 4 月上旬发布。

7.1.7 开展调研 公司各部门以及各项目公司、分公司应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和专项研究,提前做好准备,避 免调研过程流于形式。

,计财部负责人应对修订后的财务模型进行审核。

7.1.15 编制公司战略规划初稿 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在完成上半规划执行情况评估、调研、专项研 究和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公司战略规划,形成初稿。

7.1.16 组织征求意见 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针对战略规划初稿向公司董事会及公司各部门征求 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订完善。

7.1.17 编制战略规划报审稿 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公司战略规划文本报审 稿,送公司总经理部审议。

报审稿于 9 月份完成编制。

7.1.18 审议 总经理部对战略规划报审稿进行审议,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发展战略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2)发展战略是否符合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3)发展战略是否突出主业,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4)发展战略是否具有可操作性;(5)发展战略是否客观全面地对未来商业机会和风险进行分析预测;(6)发展战略是否有相应的人力、财务、信息等资源保障。

总经理部应于 9 月 30 日之前完成审议。

7.1.19 审批 经公司总经理部审议通过后,由董事会对发展战略报审稿进行审批。

7.1.20 上报集团并发布公司战略规划 审批通过后,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将战略规划上报集团战略计划部,并 由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统一发文或以公司董事会审批会议纪要形式发布。

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战技经与战略研究分部于 9 月底之前完成公司战略规划的发布。

中长期发展战略及五年发展规划原则上在规划当年的 9 月底前报新能源板块公司董事会审

核,年底之前报股东会批准,并与次年经营计划衔接。

8.附件 1)战略规划制定流程图 9.附录 无

附件 1:

上一篇:中英文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讲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