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案(精选5篇)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计算方法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笔算减法,这里有两道题请你用竖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两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出示: 748 212-352-108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提问:个位2减8不够减,你是怎么算得? 小结:笔算三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出示课题:退位减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2000年奥运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隆重举行,你知道我国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吗?(点击计算机)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我们来看看豆角老师是怎样说的?(点击计算机)

2、继续教学例题。

⑴谈话: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少多少名”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2-108=(名)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怎么算? 谈话: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仔细观察十位上是几?听听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十位上又是0,小辣椒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试一试吗? 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计算,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并且汇报:你用拨珠的方法怎样计算? 在班内交流拨算珠计算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提问:

①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你怎样拨珠?

②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拨上10颗算珠,接着怎样拨珠? ⑶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提问:你能根据拨珠的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吗?请你在书上计算。

汇报计算过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是0要向百位借1? 与复习题212-108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3、巩固练习:403-158= 汇报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小结: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十位上只有9个十。

2、教学“试一试”:1000-537= 谈话:我们已经会算这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的算式,1000-537你会算吗?看一看,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⑴让学生独立计算。⑵在小组内交流。

⑶在班内汇报。让学生写出计算的竖式,指着竖式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4、巩固练习:600-347 提问:我们今天计算了202-108和1000-537这两道题,谁来说一说计算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时突出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勤劳的啄木鸟,看到大家认真地计算每一道题,也想和你们一起学习呢。你能帮啄木鸟指出题中的错误在哪些吗?(在小组里先讨论。)

小结:第1题百位没有退1,第2题十位没有退1,底3题个位、十位用减数去被减数,希望小朋友在计算时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2.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啄木鸟帮小树治好了病,牙科医生也要帮小朋友检查一下牙齿,观察题中插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发言,一人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列式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题的第一组、第三组题。(用小黑板出示)

观察第三组题,提问:用1000-129的确比较难,你能用比1000小一点的数来减吗?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当被减数的某一位是0时,该怎样算呢?

五、课堂练习: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篇2

一、为什么教了不会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在第一次教学该课时发现学生的练习错误率很高。

【第一次教学设计】

第一次教学时笔者将教学目标定为: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1.情境呈现——引出例题:24-9。

2.算法指导。

师:你认为该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

生:用4先减去4, 还要再减5, 十位上的20减去5, 还剩15, 所以24-9等于15。

生:个位上的4减9不够减, 向十位借1个十, 变成14-9=5, 5加还剩的一个十等于15。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种算法的?

生:我妈妈告诉我的。

师:同桌再互相说一说这两种算法。

师:你认为两种方法哪种比较好?用小棒摆一摆这两种算法, 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争论不休, 有的说第一种方便, 有的说第二种简单)

师:第一种方法要减两次, 可能会忘记还要再减几, 第二种方法减一次就行, 我支持第二种方法。

(学生听了也都认为第二种好)

3.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边摆小棒一边算一算“35-6”, 算完后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4.交流算法后独立练习。

练习结果统计与分析:

典型错例:

由上表可以看出, 有20位学生对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算法掌握不够理想, 占全班总人数的48.6%。为什么笔者教了计算方法还有这么多学生不会做呢?初步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借一作十”的算理不够突显。学生必须十分清楚“退一作十”的算理才能内化为计算方法。

2.数与形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算法不能充分掌握。在尝试中, 学生先说算法, 再独立摆小棒, 之后笔者没有引导他们寻找两者间的联系, 导致说算理与摆算法几乎完全脱离, 学生没有从小棒操作过程中获得表象支撑, 因此停留在简单模仿基础上的计算错误率就会较高。

3.教学时没有与不退位减法作比较, 学生模仿算法后负迁移。

二、为了“教”而教

经过原因分析后, 笔者又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 期望通过数与形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并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第二次教学设计】

1.情境呈现———引出例题:24-9。

2.想一想“24-9”怎么计算?一边用小棒摆一边算, 算完后把你的算法摆给同桌看。

3.集体交流。

生:边用小棒操作边介绍第一种算法:

教师配合板书:24-9=24-4-5=15

生演示第二种算法:

生演示第三种算法:

4.算法优化:在这三种算法中, 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发现其实第一种算法和第二种算法的本质相同, 而第三种算法要拆两次棒, 不方便。

(课件再次展示形的变化和算的过程)

5.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35-6”“36-5” (边摆小棒边说算法) 。

比较两题 (退位和不退位的区别) 。

6.独立练习 (同前) 。

练习结果统计和分析:

由上表可知:将数与形紧密地结合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更有效, 但是还有一些处于30%的学生存在困难。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从再次出现倒着减的学生的口述中知道, 他们还是没有“借一作十”的需要。说明有了需要退位的意识才会有正确的行动, 而本课中的需要是教师反复强调出来的并非学生的真正体会。

2.当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时, 这部分学生只能茫然倾听而后模仿算法。这样学习能力本偏弱的学生, 再加上失去参与的机会, 学习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 也可能由于笔者太想教好导致一味思考如何“教”, 忽略了学生如何“学”。教内容还是教学生?显然笔者更多地考虑了“教内容”。为了“教内容”而教, 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于是笔者决定再次尝试。

三、为了学而教

【第三次教学设计】

第三次尝试前, 笔者在教学目标中加上“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1.情境呈现———引出例题:24-9。

2.想一想“24-9”怎么计算?一边用小棒摆一边算, 算完后把你的算法摆给同桌看。

3.集体交流至算法优化与第二次教学设计相似。

师:同学们都认为这种算法好, 老师也很赞同。关于这种算法, 我们还可以一起编个故事呢!

师:一天, 9去24家借9个, 它先去敲谁的门呢?

生:先敲4的房间门, 因为它们都在个位。

师:4开了门, 9说:可以借我9个吗?4会怎么说?

生:可是我也只有4个呀, 怎么办呢?要不我去向十位的2借借吧!

师:4就去十位的房间了。十位上的2怎么说呀?

接下去对话大致整理为:2借给4一捆 (一个十) , 4拆开变成10个一, 合起来是14-9=5。十位还剩下1个十。 (师生对话时教师和学生一起摆小棒演示过程, 将借、拆过程变成动态的)

师:这个故事真有趣, 边摆小棒边讲给同桌听。 (学生对把计算过程变成故事很感兴趣)

4.边摆小棒边讲故事40-3:3去借3个, 0说我也很穷, 一个都没有;去十位家借, 十位给了一捆, 拆开变成十个1, 10-3=7;十位还有3个十。

5.把“35-6”和“36-5”编成故事讲讲看。这两个故事有什么不同? (6去5那儿借6个, 不够的;5去6的房间借5个, 够的, 6就没去向十位借一个十了)

6.集体练习 (类似于下题:小猫钓鱼) 。

7.独立练习 (同前) 。

练习结果统计与分析:

教学中小棒在算法展示过程中使用恰当。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是将计算过程变成讲故事的过程, 静态的计算过程动起来了, 数字在学生眼里拟人化了。那些学困生也在兴高采烈、条理分明地讲着借东西的故事。借东西的过程中, 不够减要退位的算理更突显了, 根本不用教师三番五次的强调。有学生在编“36-5”的故事时也说不够减, 全班学生马上纠正:6个借走5个是够的, 不用去麻烦十位了!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场所, 而非“超级模仿秀”的场所。

四、从“教”到“教学”的启示

(一) 不为“教”而教

新课程的教材更符合现代生活, 更贴近学生的世界,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些优势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教师, 使他们在教前常常更关注“教”的内容。课程实施带来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研讨, 很多创新的设计吸引了教师的眼球。也正因为如此, 教师在“教”前更注重教法设计, 越新颖越好。其实在教与学的矛盾中, 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的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教法设计再好, 给不同的学生上课也不一定都能有好的效果;教学内容再独特, 学生不喜欢也是一纸空谈。因此, 教师不能为了“教内容”而教。

(二) 要为“学”而教

教师只有按学生学的规律“教”, 学习的内容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和消化。否则, 要么受到排斥和拒绝, 要么是食而不化。本案例中, 第一次尝试完全由“教内容”的设计主导, 学生是被动接受;第二次尝试改进了教法, 增加了一些学生学习需要的因素, 但整堂课的主角还是教师和部分能力强的学生, 没有学生的整体参与;第三次尝试带领学生将算法编成故事, 真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的声音多了, 教师的提醒和强调少了, 但是教学效果却是最好。由此可知, 教师的教, 是受学生的学所制约的, 要服从于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要以学生的学决定应该如何教———以学定教。

(三) “教学”要有童趣

要想追求卓越的教学品质, 一方面,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 科学施教, 改进教法。另一方面, 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动机, 这样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呢?只有几根小棒不一定行!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会揣摩儿童的学习心理,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 可以引导他们让数字说话, 让算式比赛, 吸引他们不知不觉地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篇3

教学时我先呈现了例题中图书室的三个书架上分别摆放着三种图书的场景,其中每个书架旁还分别标注了相应图书的本数。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我让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也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所以我在这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进行计算。

在反馈时,我让三个学生将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板演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来评价做得对与否,并跟自己的结果作个比较。在这个过程之后,我又紧接着让学生对三道题进行比较,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得出减法有退位减和不退位减之分,而退位减中又有退一次位和连续退位之分。

在练习中,我选择了想想做做的第2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减法中的退位方法,提高正确笔算相关减法式题的能力。接下来我安排的是错题医院,呈现了学生在实际计算方法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典型错误,让学生在找错和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并启示学生计算时尽可能避免类似的`错误。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会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经历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概括出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

师:同学们还想到蜜蜂王国去做客吗?但是国王说了,他只想邀请聪明的并且认真听讲的孩子,看你们谁能最快通过国王的考验?

口算。

56+30= 25+20= 60+24= 34+30= 36+40= 27-5= 18+70= 78-5= 填空。

250是由()个百、()个十组成。3个十和5个百合起来是()。

()个百和()个十合起来是680.笔算。

35+12= 98-13=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后的进一步深化,是后面学习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及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利用国王的考验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本节课的新知识的掌握作好铺垫。】

二、你说我讲,学习新知 活动一:导入

师:今天,勤劳的小蜜蜂要去采花粉了,大家想不想去看看?瞧,它们出发了!(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队去杏园,二队去苹果园,三队去桃园,四队去梨园。生2:一队有320只,二队有210只,三队有86只,四队有103只。......【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蜜蜂王国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佩服你们。如果你们能根据刚才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的话,老师就更佩服你们了!

(环视学生,给学生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

生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生2: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蜜蜂? 生3: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生4:一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生5:三队和四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师:同学们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提出了这么多宝贵的问题,真是善于动脑,和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棒!今天咱们先来解决这三个问题(前三个同学提问的问题已经板书在黑板上了,教师指着这三个问题和学生介绍。)至于其他同学提的那些问题,我们先放进问题口袋,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活动三: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队有320只去杏园,二队有210只去苹果园。师: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列出算式,谁来说说听听? 生:320+210 师: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咱们前面学过去的知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解题方法)

集体汇报,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分享给大家?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因为320是32个十,210是21个十,32个十加21个十等于53个十,53个十就是530,所以320+210=530。(幻灯片展示他们的想法)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320是由3个百2个十构成,210是由2个百1个十构成,3个百加2个百是5个百,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5个百加3个十就是530,所以320+210=530。(幻灯片展示他们的想法)

生3:我们小组是用竖式计算的。(幻灯片展示他们的想法)师:大家的方法可真不少!(幻灯片同时出示上面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们自由发言,只要学生说合乎情理,老师要及时对学生做出肯定。

师:老师也来说说老师的想法,我最喜欢竖式计算这种方法。(边说边在黑板上再板演一遍竖式计算)在写竖式的时候一定要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2+1=3”,最后算百位上是“3+2=5”结果是530.同学们觉得用竖式计算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生:列竖式计算既简单又正确,是一个计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通过比较发现用竖式计算既简单又正确,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活动四:解决第二个问题。

师:用你刚才学习的方法自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注意先写横式,再写竖式。

(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进行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师: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给大家说一说?(学生到实物展示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生:320-210=110(只)。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2-1=1”,最后算百位上是“3-2=1”,结果是110.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好不好,大家还不给他些掌声鼓励鼓励他。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几百及时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大家认为在进行笔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先要把数位对齐,然后在计算的时候要从个位开始算起。师:说得非常好,就像咱们前面学的两位数的加减法一样,在笔算的时候,先把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在今后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设计意图:有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基础,对于第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通过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活动五:解决第三个问题。师: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相信大家都能列出正确的算式,并算出正确的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师: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给大家说一说?(学生到实物展示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生:210+86=296(只)。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各位上是“0+6=6”,再算十位上是“1+8=9”,最后算百位上是:2+0=2“,结果是296.师:同学们来比较一下,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与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1: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想加减。生2:都是从个位开始算起。

师: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写竖式的时候先把数位对齐,计算顺序从个位开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类推、观察比较总结出计算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三、自主练习,学以致用

师:勤劳的小蜜蜂经过自己的努力采了许多花粉回来,并做成了糖果,想分给大家品尝,可是小蜜蜂又说了:你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换来糖果,想不想试试?

师:请同学们完成你手中的评测练习,看谁做得既对又快,开始吧。(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后,课件演示订正答案。并让出错学生分析错因。师:看来这节课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课下让我们一起品尝小蜜蜂辛辛苦苦做好的糖果吧。

【设计意图: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练习的形式有变化,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兴趣。练习题的设计,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兼顾了趣味性、层次性,让学生熟悉了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技能。】

四、回顾反思,交流评价

师: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这堂课到这里接近尾声,老师知道大家肯定都有很多收获,谁来说说你在这节课上收获到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希望你们向小蜜蜂学习,做个勤劳好学的小学生。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篇5

1.通过知识和方法的迁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初步理解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计算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点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三、教学难点

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看过那些国产的动画片啊?举例说说。近几年来,我们国产动画片的制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喜爱,生产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

1.寻找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

(1)这张表格统计的是什么情况?

(2)通过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进行列式

(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2)要求20xx年比20xx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怎样列式?

(板书:385-322=)

(3)为什么用减法解答?

(4)那么这道减法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三位数减法的知识。(板书: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学习435-322=

(1)请估计一下20xx年比20xx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哪个同学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2)小结:看来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的时候,只要把被减数和减数估成离他们近的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3)那20xx年比20xx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呢?我们还是需要用竖式计算出他们的结果。

(板书:

)

(4)请你在练习本上先试着算一算,然后再和同学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5)教师巡视,将不同算法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

(6)学生说计算过程,引导提问:怎样列竖式?从哪一位减起?

(7)小结:我们在进行三位数笔算减法的时候,写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时要从个位减起。5-2=3,3写在个位上;3-2=1,1写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4-3=1,1写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合并为113.

(8)指名完整地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减法算式是怎样计算的。

学习435-86=

1.提出问题,进行列式

(1)要求20xx年比20xx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怎样列式?

(板书:435-86=)

(2)为什么用减法解答?

(3)那么这道减法算式又应该怎样计算呢?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三位数减两位数减法的知识。(板书:两)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那20xx年比20xx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板书:

(2)请你在练习本上先试着算一算,然后再和同学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3)学生说计算过程,引导提问: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十位呢?

(4)小结:我们在进行三位数笔算减法的时候,写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时要从个位减起。个位上5减6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当十,15-6=9,9写在个位上;30被借走了1个十,还剩2个十,2减8不够减,向百位退一当十,12-8=4,4写在十位上;400被借走了1个百,还剩3个百,3写在百位上,合并为349。

上一篇:差生的教育下一篇:经典常用五四评优申请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