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征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特征

新特征 篇1

这是个营销法则被屡屡颠覆的时代,这是个让广告语苍白无力的时代,这是个消费者口碑瞬间左右品牌命运的时代。这一切,皆因手机、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网络游戏等一干新媒体的横空出世。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即时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即时互动传播,受众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而是还可以成为传播者。这恰恰迎合了新时代的受众心理,更加符合现代人的信息接触习惯及消费观念。

新媒体传播的即时互动更加容易拉近消费者和企业以及名人等间的关系。这对企业品牌的建立,名人名气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凡客诚品,作为网络营销服装公司通过对网站的建设,网友意见反馈,微博粉丝团等,最大限度的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掌握市场动态。消费者与凡客的沟通就像两人面对面,更加亲近,也就更加利于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无形中树立凡客的品牌形象。Burberry 推出网络平台artofthetrench.com”,这个以风衣为主题的网络社交社区的特别之处在于,照片里的所有人都穿着同一件衣服,即Burberry 出品的风衣。登录者可以对浏览过的照片进行评头论足,在一旁写下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将这些图片转载到Facebook 或Twitter 上,与更多的风衣爱好者讨论心得。通过此次活动,Burberry成功地改善了品牌在年轻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有了新媒体这个平台,普通大众成为了自媒体发布信息受到关注,收到传统思维意想不到的效果。微博客女王姚晨,在众多女星中并没有受到突出的关注,直到微博客的开放,她言语敏锐亲切,更新快,短时间内受到极大的关注。人气超越了李宇春等成为微博女王。根据她的受关注程度看,她的每一条信息的发布相当于一份成熟的报纸的传阅范围,而且速度要快的多。

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新媒体网络平台,可以即时上传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还可以参加讨论,传播内容更加广泛,受众对产品的了解更加全面。2009 年12 月,香奈儿(Chanel)上海时装秀在外滩产生轰动效应,国内时尚名人洪晃、晓雪、亲身制造了中国时尚圈首次用微博报道秀场的事件。诺基亚N8的发布是在网上进行的。有了新媒体,你不需要奔波去发布会现场,只要有网络,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诺基亚新品的发布。网络发布会的传播范围是实体发布会难以匹敌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多样。

在新媒体浪潮下,营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搜索引擎营销,无线整合营销,网络营销,手机营销,数据库营销,电影、电视剧、节目植入,网络游戏植入,博客营销,社区营销,电视营销,体育营销。

新特征 篇2

受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2015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在区域分布上较往年呈现出一定差异,环渤海、珠三角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占比明显提升,一线城市新兴区和三四线城市中心区新地标样本项目加速涌现。2015 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依然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该三个区域新地标样本项目合计占比高达71.5%,较去年提升2.4个百分点,其中环渤海区域新地标样本项目数量超越长三角地区,成为地标项目最为集中的区域,主要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带动作用,环渤海区域的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涌现出中国尊、鲁能城、青岛蓝色中心等一大批建筑新地标项目,推动该区域样本项目占比明显提升。另外,受“一带一路”政策利好的带动,西北、西南地区样本项目数量占比提升,而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动力趋弱,房地产投资环境恶化,新地标样本项目占比明显下降,中部地区新地标样本项目占比也略有下降。

从城市类别看,二线城市新地标样本项目仍占绝对优势,占比高达57%,但较2014年大幅下降17 个百分点,而三线城市则上升13个百分点至26%,一线城市升至17%。

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城市新兴区样本项目占比大幅提升。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分布在城市中心区的占比为44.2%,较2014年上升1.9个百分点,主要是三四线城市中心区新地标建筑样本项目数量在扩大,近年来,三四线新兴城市地标建筑不断涌现,该类城市房地产市场起步相对较晚,中心区土地供应充足,因此建筑新地标开发主要集聚在城市中心区。城市新兴区占比达27.8%,较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一线城市新兴区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数量增加所致。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特别是一线城市中心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少,一线城市副中心和新兴区逐渐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主力区域,建筑新地标更多的开始向这些新兴区域集聚,从而推动城市新兴区域的经济发展;次级中心区样本项目占比23.2%,较上年大幅下降8.7个百分点。

二、发展特征

一座好的地标建筑不仅在建筑高度、建筑规模、建筑设计等标识性方面独具特色,同时在技术创新、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内涵也日趋丰富。

(一)平均高度略有降低,多业态复合成为趋势

1.新地标建筑平均高度有所降低,300米以上超高层项目数量占比下降

调查显示,2015 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平均建筑高度为223米,较去年下降23米。近年来,地方政府和企业不再一味追求形象工程,更加强调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更关注地标建筑本身功能和内涵属性的完善和升级,推动了城市新地标发展持续回归理性。具体来看,100米以下的新地标建筑样本占14.4%,较上年有所提升,而200米以上的样本项目占比出现下降,尤其是300米以上的超高建筑占比下降明显,较上年降低6.6 个百分点;100-200 米的新地标样本项目占比相对稳定。

2. 百万平方米以上超大项目占比下降,平均规模为85万平方米

2015 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平均建筑规模为85万平方米,较上年扩大7万平方米,多数地标项目在建筑规模方面均有所突破。

具体来看,建筑规模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地标建筑样本项目占比明显降低,2015年其样本项目数量占比下降1.7 个百分点至15.5%,不足百万平米的新地标样本中,10-40万平米建筑体量的新地标样本项目占绝对主流,2015年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45.6%。

新地标建筑样本项目平均容积率略有下降。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平均容积率为4.0,较上年下降1.1。主要是由于2015年三四线城市中心区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数量在扩大,而三四线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又较为丰富,整体占地规模较大,导致平均容积率略有下降。

3. 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内涵要素的完善和升级,多业态复合成为趋势

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全球地标性建筑迅速崛起,城市高度不断被刷新,特型建筑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造型特异的建筑,如厦门拧麻花大楼、淮南乒乓球大厦、广州铜钱大厦、苏州东方之门等,虽然满足了部分人群的视觉美感,但在功能特征和文化内涵打造方面仍显不足。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升级,类似这些过多追求建筑高度与奇异造型的地标建筑占比在逐渐下降。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中具有特异造型的建筑占比不到5%。更多的新地标样本项目在建筑设计上注重从建筑选材、设计等方面凸显绿色智能化、人性化的理念与风格。

从建筑选材看,目前国内已开发的“绿色建材”有纤维强化石膏板、玻璃、管材、复合地板、涂料等,其中钢材结构设计具有抗震抗风性、耐久保温性、隔音舒适性等特点,得到业界青睐。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中纯钢结构建筑占比约为4%,例如上海大虹桥国际、浦东金融广场、西安迈科商业中心等地标项目均采用纯钢结构。

从设计风格看,2015 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项目中70%以上均聘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为其打造更加人性化的建筑风格,包含英伦TUDOR式、新古典ARTDECO风格等,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同时运用各种新型设计理念,5W2H、TRIZ创新设计方法与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最大限度满足人性化需求。

地标建筑业态配比更趋稳定,复合业态成为趋势。当前单一物业类型的新地标建筑已不再满足现代都市的发展要求,未来对城市地标建筑的认知将更加多元,不仅满足视觉感官的体验,更需要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地标建筑的打造在传统“写字楼、商业、住宅”三大物业配比的基础上,要更趋向于新型业态的探索。

调查显示,2015 年中国百城建筑新地标样本中具备多业态复合功能的项目占比高达85.5%,较上年提升3.9 个百分点,其中具备两种、三种、四种物业形态的项目占比分别为23.7%、34.4%、23.7%,占比较去年均有明显提升,写字楼、商业、住宅仍是主流业态配比,而五种及以上业态配比的地标项目占比较上年下降2.8 个百分点,诸如会展、景观乐园、文化旅游城、剧场、产业园等新型物业形态的出现丰富了地标建筑的多元化功能。

新经济的特征、内涵 篇3

首先,新经济以知识为基础。在新经济中,知识(或信息)取代物质成为生产、分配和销售的主要内容,知识和拥有知识的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重要性的增加意味着无形资本(即教育、研发等)的增长已超过有形资本(如建筑、运输、公路和机器等)。同时,企业财富的创造日益取决于无形资产(如研发、品牌、员工的智慧等),这是传统会计制度无法衡量的。随着知识或信息投入的增加,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或信息含量提高。其次,新经济以IT业为主导。IT产业已在美国新经济产业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据美国商务部的划分,IT相关的产业分成两大类:IT生产产业(包括电脑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和服务)和IT应用产业(主要指IT设备投资占设备总投资比重通常达30%或以上的产业,如电信、广播、银行、保险等)。据统计,1998年,在非农业产值中,ICT生产部门占8.2%,ICT应用部门占48.2%。IT生产部门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5年~1999年,这一部门对美国GDP增长贡献率达30%。第三,新经济以全球市场为导向。IT特别是因特网使“地球村”越来越小,使美国企业得以把经营空间真正扩大到全球。除了大的跨国公司外,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参与全球化,除了制造业外,越来越多的服务业企业也向海外经营。美国经济对外投资和外贸依存度明显提高,1985年~1999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累计额占美国GDP比例从11%提高到24%;进出口占GDP比例从14%提高到24%以上。

肖炼

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以及克林顿政府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原因。其特征表现如下:

经济全球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很大变化,知识流(知识生产、知识分配、知识交换、知识传播、知识消费)、信息流和技术流(无形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大大超过以往的商品流和物流(有形贸易)。如果不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体系,就将丧失获取知识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机会,从而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经济服务化特点有二。一是资本要素组合无形化,知识创新能力在要素组合中起决定性作用。知识创新作为生产函数的内生变量服务于其他变量(资本、土地、劳动力),优化其他变量,从而使生产函数的整体目标值最优。二是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经济网络化通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社会经济交往方式、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都发生重大变革。生产者之间的网络,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网络,消费者之间的网络,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网络,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网络,诸如此类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使全球经济活动的时间缩短,空间缩小,频率加快,协同性增强,效益增大。

经济轻型化特点有三。一,产值轻型化。例如,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如果以吨位来计算,几乎与一个世纪前相差无几,但实际产值却增长了20倍,如果以不变价格来计算,现在美国出口同样价值的产品的平均重量仅及1970年的一半。二,产业结构轻型化。由于信息技术成为一种知识产品,投入少,产出多,升级快,资源可反复使用和复制,信息作为新型产业逐步替代原材料投入多、能耗高、产出少、升级慢的重化工业。三,经济结构智能化。以高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科技进步的高集约度使产品的附加值成倍提高,并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质的根本转变。

李长久

新经济的基本内涵包括:

(一)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2000年,狭义的信息产业(包括电脑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和通讯服务等)产值已占美国GDP的8%以上。从1995年到1999年,狭义信息产业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1/3,大大高于建筑业和汽车业分别为14%的贡献率。广义的信息产业(主要指信息技术设备投资占设备总投资30%以上的产业,如电信、广播电视、银行、保险等)产值在美国GDP中所占比重到1998年已达48.2%

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但新经济不等于信息产业,而是包括以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和相关产业。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公布的“技术预测调查”认为,今后30年最重要的科技领域是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地球环境保护。一些科学家预测,信息技术和产业的高峰期为70年~80年,大体上持续到2020年前后。在信息技术和产业仍处高峰期期间,美国的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航天技术都在迅速发展,相关高技术产业正在形成和兴起。高技术产业在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将日益扩大。

(二)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迈向新经济时代,物质仍是基础,人们离不开衣食住行。但是,传统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进一步缩小,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1年7月2日一期提供的数字,制造业产值在美国GDP中所占比重已从1960年的28.7%降到17%以下,在西方大国中是最低的。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美国的资本生产率(所用单位数量资本的产出)比主要的欧洲国家高出约20%。高技术向传统工业渗透,对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将继续减少对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不断降低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提高。在美国,已经利用计算机设计并在流水装配线上制造大型产品。据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11月19日透露,“波音747”有300万个零件,在旧装配系统需要65天生产一架飞机,波音公司计划在新的流水装配线上用20天生产一架。

(三)新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内涵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经合组织提出的量化标准是:GDP 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7年9 月26日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发表演讲时指出:“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其实质就是知识经济。为了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美国需要采取新经济战略。”

迈向新经济时代,智力资源逐步成为核心资源。“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市场”。

陶坚

对新经济的讨论,使我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这里的“象”可以写成“×”,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而且,在我们“摸”的过程中,这个对象正在变化,每个阶段、时间点上我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更重要的是,某个时间段上,不同的人在“摸”完之后,其结果也没有很好地整合。对新经济的提法,我看到了十几种(有人说有几十种),每一种说法都有道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全球化经济、以人为本的经济等)。这也说明,新经济或者说我们研究的这个对象内涵上非常丰富,又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有很多我们未知的方面。这使得我们在讨论时,往往不敢轻易下结论。有人写了一篇关于新经济的文章,到最后讲了这样一句话:“新经济到底是什么?它可能是个机遇,也可能是个挑战,这是到目前为止惟一能够站得住脚的一个概括。”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我也倾向于有“新经济”,但我们在认识过程上是不断深入、变化的。

1996年底提出新经济概念,1999年就有人写了“bye-bye,新经济”的文章。未识真面目,就要说再见,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有人说新经济是昙花一现的东西?我想,各方人士在分析、讨论新经济时的动机、角度是不同的。有人满心欢喜,结果扑了空;有人的确从中得到了巨大利益,正在偷着乐呢。对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或者是新的经济生活方式,或者是行为方式,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观察问题的角度、期望值、欲望的满足度都是不同的。欲望没能实现,可能就将新经济贬得一钱不值;相反,也会有人把它捧得很高。两种人各得到了什么?网络公司肯定是得了好处。

现在,对新经济的讨论很热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技术人员都有。这说明,新经济本身不只是个经济现象,它是一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方面的现象,其影响是全方位的。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新经济的讨论很必要,可以作为一个前期铺垫,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过程,是个不能跳过的过程,否则,企业不可能将新经济的观念、方法,实际上是新的行为方式融入到管理决策中去。

李长久

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内涵及特征 篇4

姓名:黎佳琪

学号:140402050 班级:14级英语本科2班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具有民主、平等特点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完善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有逐渐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作为新时期师生关系走向的新型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主要特征。可以通过转型传统师生观,树立新型师生观;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建立平等、沟通、互动、交流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产物。

师生关系已被普遍认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且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发展。纵观师生关系的发展史,无论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为中心”的师生观,还是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家的“儿童为中心”的师生观,都是各执一端的极端化师生观,它们的局限性已在实践中充分凸显。至于我国教学理论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观,表面看来似乎解决了两种极端的师生观所遗留的问题,既考虑了教师,又照顾了学生。但该学说仍没有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说法以分离“教”和“学”来解释“双主体”,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被主导;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非主体,依然呈现出单一的“主—客”两极模式。总之,以上几种师生观,它们都没有超越“主体—客体”的认识范畴,都受到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制约,时代呼唤新型师生观的到来。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1、民主平等。民主平等已成为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

2、尊重爱生。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热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3、和谐相融。师生的心理相融是指教师和学生集体之间、学生和个人之间,在心理上能彼此协调一致,并相互接纳,教师的行为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响应,学生的心理变化也能被教师时时关注,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亲密无间、团结协作,彼此相互依存,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起着重大的情感作用。

4、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5、共创共乐。教师不能守旧,要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为教学生会学习的过程,要有重组教材的能力,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教学新体系,要寻找和运用新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创造力,教师的创新能力越强,驾驭教材的效果也就越好,教育教学效果也就越佳,在新课程下具备创新能力以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教师除了自己具备这种能力,而且还应把创新意识投射给学生。创新的特征已成为21世纪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当前课改为师生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空间。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苦”如能转化成“乐”那将成为教与学的巨大潜力,新型师生关系中“共乐”将成为师生相互减压的有效手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要民主平等,相互合作、愉快互动、共同快乐成长,这样学生在快乐中接受了知识,提高了学业成绩,教师则愉快地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共乐,这是课改中对师生关系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最高境界。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创共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为顺利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先决条件,是顺利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它必将会把基础教育的改革带入一个美好的明天。

新时期师生的关系种类多样:

第一,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说,老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选择内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参与这个过程,需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目的最终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后不论学生学习什么,只要他具备这种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教学就达到了基本目的。

第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

教师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第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从本质上讲,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人关系。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正直的有高尚品德修为的人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能量。反之,如何这个老师行为不正,思想偏执势必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思想品德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它表现在 民主平等(人格平等,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教师理解学生,一视同仁的与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尊师爱生(学生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人格尊严,对教师有礼貌,愿意协助配合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热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了解关心爱护。),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超过教师),心理相容(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是协调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是师生关系亲密,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1、民主平等,相互尊重。这种平等首先表现为人格平等,即师生之间没有上下、高低、尊卑之分。双方拥有同样的交往自由和权利,双方都表达自己思想和意志的权利和机会,老师不再依靠自己的权威强制性的灌输自己的思想迫使自己的学生接受,而是与学生共享知识和权利,共同决策与认同。长期以来,传统上的尊卑、上下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单方面的无条件的尊敬老师,这就使得学生尊敬老师处于绝对化、虚伪化、形式化境地。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爱生尊师”,由“爱生”而引发“尊师”。这样的师生关系,自然多于人物,真诚多于虚伪,亲切多于疏远,温暖多于冷淡。这样的“尊师爱生”可以避免由于传统的“尊师”的强硬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愚尊或疏远。

2、师生交往中老师更具主动性。传统的关系由于受师道尊严的影响,老师在学生交往中缺乏主动性。学生慑于老师的敬畏也不可能大胆的接近老师,从而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生疏。其实,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是很希望与老师建立友

好而频繁的交往关系的。而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亦师亦友,老师掌握着师生交往的主动权,主动靠近学生,使学生对老师完全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建立纯粹的朋友关系。老师毕竟是老师,是“传道、受业、解惑”者,所以老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对学生不能像朋友那样随意,应亦师亦友。

3、师生之间教学相长。传统的灌输师教育、应试教育、、、、被他人评论为中国式教育,忽视学生自身的作用,不给学生思考、展示自我的机会,囫囵吞枣,缺乏创新。而新型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间的讨论与联系,大胆质疑,勇敢发问,积极思考,创新思维。新时期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自身和帮助学生的成长。

新时期的师生关系的发展决定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发展方向,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和谐的校园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姚本先,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省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67-69。[3]邵晓峰,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J],教育学报,2007,(5):13-19。[4]唐俊芳,近三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的再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09。[5]樊万奎,段兆兵,仅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09(12):67-71。

矩阵特征值的新扰动界 篇5

作 者:张娜 宋丽娟 ZHANG Na SONG Li-juan 作者单位:张娜,ZHANG Na(重庆大学,重庆,400030)

宋丽娟,SONG Li-juan(第三军医大学,数学教研室,重庆,400030)

新特征 篇6

请欣赏:《论新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一次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于1980年发布了第2号概念结构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此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出现在很多国家所制订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9年7月发布了《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新经济给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带来了新的挑战,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就此谈谈以下看法。

一、新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

美国国家商务部在报告中将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指在过去的中,由于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高速的电子通讯以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进的市场的不同名称加在一起的简称,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社会’以及‘风险社会’等。”新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经济;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以智力为支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面向未来的经济。新经济对会计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以下两种挑战:

1.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企业跨国化的发展造成资本和信用的跨国流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与企业的发展与他国紧密相连,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成为必然趋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方面要满足本国会计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财务报告使用者广泛化和多样化,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挑战。

2.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虽然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也导致不确定性,但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事前和事后不对称,相应地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后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都使会计环境的风险加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显得十分迫切。

二、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改进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因国而异,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ASC)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最具影响力。FASB认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两项,其中,相关性包括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包括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反映真实性;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次要质量特征;可理解性是针对用户的质量特征。IASC则认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四项,相关性包括重要性,可靠性包括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及完整性等次级质量特征。笔者认为,上述信息质量特征在新经济时代显得不够全面,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和完善。

1.公允性。这里提出的公允性不同于公允价值概念,公允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立场的公允性,要求会计信息对实际情况的反映应该公允,不偏不倚,保持中立性;二是会计计量的公允性,新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迅猛变化,使会计要素的内容得到很大扩展,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对计量属性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对不同的会计要素,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等采用同一计量标准,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之客观准确。资产呈现多元化,会计计量的公允性要求会计计量方法从理论到实务也随之多元化,以求公允反映各类资产的真实价值。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

2.前瞻性。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关注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未来。美国未来会计学家汉弗莱。H.纳什在《未来会计》一书中也指出,经济社会最大的价值在未来。新经济时代,决策有用性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关注,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着眼于未来,要求充分披露未来预测信息、非财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要求会计信息披露更及时更全面。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使得会计信息及时报告成为可能,联机实时报告系统(OLKT)的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计量。这也是会计信息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3.透明度。新经济时代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是竞争激烈,风险加大。除了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外,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际性组织在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时,将东南亚国家不透明的会计信息归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透明度最早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4月11日,SEC发布了关于IASC“核心准则”的声明,提出三项评价“核心准则”的要素,其中第二项是“高质量”,SEC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19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增强银行透明度”研究报告中,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及风险管理实务”,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将有助于企业的真实价值被市场发现和认可,降低其在市场运行中的各种成本与风险。

4,相对性和动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具有相对性,因为会计信息是客观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从哲学上说,意识对存在的反映受主观和客观两个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既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有关,又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有关,会计处理程序的可选择性与会计的不确定性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呈现相对性: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②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权衡中,会计学者提出相对可靠性;③成本效益原则也使会计信息各质量特征呈现相对性特点。

动态性特征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会计环境的迅速变化引起的,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个时期和某个时点的经济活动的情况,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相适应的。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会计信息各质量特征均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条件不断变化,质量特征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故呈现出动态性。

>三、关于我国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几点设想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通过《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规范进行阐述,具体包括如实反映、有用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十个方面。虽然形式上比较全面,但相互之间关系模糊,诸概念定义还不够明确,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因此笔者建议:

1.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纳入框架体系中。“概念框架”一词是在1966年由美国会计学会(AAA)在《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中提出。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纷纷效仿建立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提高了会计准则制订的效率。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已达到较高水平,使得现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在理论上与具体准则不匹配、不协调。因此,修订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建立概念框架显得十分迫切。在修订时应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概念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会计基本理论中的地位,有利于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研究深入发展。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符合我国的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取决于会计目标,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的会计目标也不相同。FASB在其第1号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应当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估报告主体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国际会计准则也将会计目标规定为“决策有用性”,受会计目标的影响,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偏向于相关性,德日的会计目标定位为“受托责任观”,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偏向于可靠性。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目前并不十分明晰,但主要体现的是“受托责任观”,这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但所有者缺位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实现。笔者认为,“决策有用性”是指对信息使用者有用,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委托人等相关各方,因此“决策有用观”实际涵盖了“受托责任观”。根据新经济时代的特点,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大大增加,“决策有用性”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二者的结合,这样才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变化相适应。

3.构建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建立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模式,但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多层次化,第一层次为总体质量特征,即有用性;第二层次为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透明度、可比性和充分性;第三层次为次要质量特征,包括如实反映、公允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前瞻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的制约因素包括及时性、成本效益原则及相对性和动态性。

2014地板行业发展新特征 篇7

地板消费群体分享特征显著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广泛运用,地板消费群体已不再采用一种“口耳相传”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购买和装修经历,随处可见的装修论坛、装修网站乃至微信、QQ群不仅方便消费者分享经验,更有利于为地板品牌提供无形的口碑宣传。据了解,通过老用户介绍的方式购买地板的消费者占总消费者比重的70%,并大有不断增长之势。地板消费群体分享特征显著的同时,也对地板品牌的整体实力提出了考验,只有真正满足用户需要的地板,才能在这场免费的“口耳相传”中拔得头筹。

实木地板增长呈不可逆之势

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和品质化,伴随而来的就是对地板舒适度的超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实木地板、尤其是三层实木地板作为选购首需。这其中又以圣象三层实木地板最为突出,这种被称为“自带龙骨的地板”不仅满足了客户的对家的舒适需求,同时更大大减轻了地板铺装的难题,可谓是在技术上对实木地板的一次意义深远的革新。2014年过去一半,而圣象三层实木地板在下半年还将怎样一路披荆斩棘,创下新的辉煌?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色彩与设计需求凸显

与前几年追求传统的色彩与设计相比,2014年地板行业一大趋势,就是对色彩和设计的革新。传统的原木色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白色、土豪金、高端红等大胆颜色的出现,更好的适应了当下年轻人对个性家居的需求。而在设计上,简约风格更是广受好评,地板以细腻的纹路和个性的色调,更体现出当下家居的“小、精、细”。

国产品牌仍是消费主流

当下,无论是地板,还是建材行业其它品类,国产品牌仍然占据消费主流。虽然有一部分国外进口产品占据市场份额,但更多消费者追求的仍然是高性价比。同时,现在很多国产品牌也在实行多样化,在设计、材质、视觉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会继续牢牢把握住国内消费者。而新崛起的中产消费者们,也更倾向于优秀的国产品牌。

大品牌信任与需求增加

经过数年的优胜劣汰,地板行业中大品牌也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而在地板选购中,消费者对品牌影响力日益看重,大品牌地板不仅有专门的技术支持和产品保障,在环保方面也符合甚至高于国家标准,对品牌知名度的看重已从时尚界蔓延至地板行业。在未来,这一特征还将进一步显现。

追求功能化,环保健康标准备受重视

十八大代表选举新特征 篇8

差额比例扩大凸显党内民主

差额选举比例提高是十八大代表选举的一个重要特征。2011年11月中组部下发通知明确指出:“选举产生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差额选举的比例应多于15%。”十七大时,这一规定则是“不少于15%的差额比例”。从“不少于”到“应多于”的变化,扩大了党内民主选举范围。

以广东省为例。按照中央规定,广东有67名十八大代表名额。确定的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有85人,另有两人由中央直接提名。在这份名单的基础上,省委全委会差额掉6人,之后广东第十一次党代会再差额掉12人,总共以21.2%的差额比例选出十八大代表。

代表结构更包容、更多样

此次党代表选举的另一个特色是,代表结构的多样化和包容性。

各省、区、市的党员领导干部数在党代表中出现了明显下降。以江苏为例,其十八大代表的名额为70人,比十七大時多出1人,但其党员领导干部的名额却从原来的48人减少为44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有关要求,中央给北京市增加两名十八大代表名额,而新增的这两名十八大代表均为学者身份。统计发现,在全国40个选举单位,具有学者身份的代表人数在2270名十八大代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

新特征 篇9

潞西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新思路

潞西地区航磁有三个异常带:第一异常带为同源重磁异常,反映高密度磁源体,由基性~超基性岩引起;第二异常带区域不同源重磁异常,反映低密度磁源体为混合片麻岩、混合岩等低密度地层,局部可能反映团坡厂和轩岗乡与黄铁矿相类似的矿床(点);第三异常带,重磁异常也不同源,反映寒武系一第四系的新地层,局部与花岗岩接触带及与断裂破碎有关的.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依据区内航磁异常及地球物理特征,提出在潞西地区的找矿思路和方向.

作 者:钟云川 蒋丛林 ZHONG Yun-chuan JIANG Cong-lin 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测设计院地球物理化学勘查分院,昆明,650011刊 名:云南地质英文刊名:YUNNAN GEOLOGY年,卷(期):28(2)分类号:P631.2+22关键词:航磁异常的特征 磁源的重力异常 航磁异常的分带 地质成矿的条件 潞西地区的成矿

新特征 篇10

开栏的话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为了配合这次教育活动,切实把这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本报自今日起在理论版开辟“先进性论坛”专栏,陆续刊登有关文章,以展示这次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的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进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的新收获。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与之相适应,衡量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的变化,党的先进性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先进性的标准日臻完善。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新时期党的先进性是阶级性和群众性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对党的先进性和广泛性作出了新概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党的代表的广泛性。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在强调党的阶级性的同时,还强调了党的代表的广泛性。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在于党是先进阶级的最先进成分,是整个阶级、整个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最具革命性和战斗性的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一道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坚持这样的标准,才能把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凝聚、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坚持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标准须体现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体现党的长期目标与近期任务的统一。党的最终目标、根本宗旨和阶级性质,决定了党员先进性的长期性;实践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决定了党员先进性的阶段性。因此,党员先进性是长期性要求与阶段性要求的统一。党章规定,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世纪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基本国情和近期目标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应该坚持把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起来,把远大理想和现实工作统一起来,既要强调党员走在时代前列,又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现实实践,超越特定的历史阶段;既要强调党的长期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广大党员既要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又要立足本职做好各项工作;既要做政治上的排头兵,又要做业务上的急先锋。

坚持继承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增添时代内容。没有继承,党的先进性就成了无源之水;缺乏时代内容,党的先进性就会失去活力。因此,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继承,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比如,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头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这些都是我们党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洗礼不断探索和积累下来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必须把这些优良传统和基本要求充分吸收进来。同时又要注意,党的先进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内涵,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特征。比如,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党员先进性的主要标志就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面临着艰苦创业、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党员先进性的主要标志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党员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场坚定,思想解放,掌握现代本领,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干事创业,乐于服务群众;体现在让群众得实惠,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在牢记“两个务必”,抵御各种腐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因此,党的先进性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上,落实到每个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上。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须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正确处理党的整体先进性与党员个体先进性的关系,既要适应全党和全体党员普遍的共性要求,又要体现党员个体的特殊要求,以增强现实针对性,提高可操作性,使党员先进性标准真正为每个党员所理解、所接受,进一步化为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具体要求与实际行动。比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是党的先进性的普遍要求,但在新时期,对农村党员,强调多的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对社区党员,强调多的是带头搞好社区服务,维护社区稳定;对企业党员,强调多的是带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支持改革,发展经济;对离退休党员,则强调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等等。只有把先进性的标准具体化、细化,才能化作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

目前股市运行的新特征 篇11

今年是马年,许多投资者对马年股市的走势感到无法理解,大盘该涨不涨,该跌不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对目前的股市看不懂。

一、今年股市的新特点

实际上,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最起码应当有一个基本判断,即股市应当稳定发展,任何暴涨与暴跌,政策都是不支持的。正是因为如此,今年的股市运行呈现出了一些过去从来未有的新特点。

一是今年的股市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马市”,股民们炒股票,好似骑在马背上一样,上下颠簸,难以驾驭。

二是股市受半年线与年线压抑的时间长。以沪市为例,今年3月中旬,股市反弹至半年线附近,就出现了以半年线为轴心的横盘调整。一直到5月中旬,股市沿着半年线整整调整了2个月,这在历史上几乎是没有的。此外,在6月下旬,大盘因重大利好的影响,冲至年线附近,又出现沿着年线调整的走势,至今,也已经调整了2个月。年线对股市产生如此大的压力和影响,也是过去很少见到的。

三是利好政策不断,但是投资者仍然信心不足,股市上行困难。

四是重大利好,只能演发一日行情。今年6月24日,管理层推出了今后不再向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的特大利好,股市只出现了一日暴涨行情。虽然当日深沪两市的日成交量猛增到898亿元,表明有大资金进场,但是股市并未象大家所预期的那样,出现连续拉高的行情。大盘反而从第二天开始,就连续调整至今,使刚刚凝聚起的“人气”又被消耗怠尽。

二、如何预测和判断股市未来的走势

目前股市走势复杂,似乎难以把握,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也许能找出一些对预测未来的股市发展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今年股市的年线及半年线对大盘涨跌的影响很大,目前,半年线已基本走出一个圆弧底的形态,即将上穿年线。而股市日K线一直在年线与半年线之间运行,8月20日后,股市日K线已受到半年线的支撑,上穿年线,如果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里,出现了半年线上穿年线的情况,股市很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化。

第二,自从股市连续暴跌900点,在今年1月初触底反弹以来,大盘不断地上下震荡,但是至今为止,其基本趋势是震荡向上。如果我们将大盘今年走出的三个阶段性底部和两个阶段性顶部划出连线,似乎可以划出一个向上运行的通道。

第三,今年6月24日一天的成交量达到近900亿元,说明的确有大资金入场。按照历史经验,大资金入场,没拉出几百点的空间是出不了货的。因此,在突发性重大利好面前,股市高开低走,好象是主力机构为防止股市连续的暴涨,故意而为之的。

从以上三点来判断,今后股市震荡走高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今后股市能否震荡上行,关键还要看以下几种因素的变化情况。

首先要看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否提高。去年为了消除泡沫,将股市调下了900多点,在消除了股指的泡沫的同时,也消除了上市公司业绩的泡沫,使去年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大幅下滑。目前,在大盘整体市盈率很高的情况下,只靠政策将股市托起来是无意义的,它只能导致更大的泡沫。这也是虽然目前的利好政策不断,而股民投资欲望不强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要看人们对“十六大”的预期。现在大家普遍预期在“十六大”之前能有一波行情,按理讲,也应该有一波行情。但是如果大家都是如此预期,行情恐怕就会没有了。股市向来都是要逆向思维。另外,如果人们对“十六大”的行情预期过高,很可能导致股市不涨反跌,跌了之后再出现上涨行情。

再次,要看股市的融资政策是否能有一个稳定的说法。1999年下半年曾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股市的融资政策,货币市场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纷纷涌入了股市,引起股市高涨。但是当股市被各路资金炒热之后,又开始查资金,查违规,引起股市一路暴跌。政策多变,也使股市信心不足,资金短缺。停止向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的政策,只解决了股市供求关系中的股票供给问题。因此,笔者一贯认为的股市融资政策应当统一化、透明化、固定化与法律化才是最为重要的。

上一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下一篇:党员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