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共11篇)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尊重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教学准备:实物钟、课件、钟面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教学时间:12月21日上午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

1.猜谜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认真听:嘀答、嘀答,没腿它会走,没嘴它会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出示一个实物钟。

2、说作用:这就是钟表,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它能告诉我们时间。它能让我早起不迟到。妈妈就能按时来接我„„)

3、点题:原来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大的作用呀,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构成

1、引导观察钟面,漂亮的钟面上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教师电脑演示时钟走1分钟和快速走1小时让学生观察)

2、学生独立观察,汇报同学间互相补充。

3、教师介绍: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字,就是1-12。数字的旁边一共有12个格子。

三、认识整时、半时

1、出示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对钟表了解的可真不少,那你能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小明在什么

时间做什么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时间的?同桌讨论交流。

2、小组汇报,互相补充。师:你是怎样看时间的?

3、区别整时和半时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能给这些时刻分分类吗? 师:那你能说一说整时有什么特点?半时有什么特点?

4、书写时刻

我们认识了这些时刻,你会写一写吗?生板演(6:00)。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认一认

(1)学生把小组内钟面的时针和分针调到与图相对应的位置。(2)学生独立认读时间。

(3)请学生说说图中是什么时间,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连一连

(1)学生独立认读时间,并动手把与钟面相对应的时间用线连起来。(2)3个小组分别用自制的钟面表示出四个钟面上的时间并读出来。

五、趣味游戏,培养能力

1、四人为一个小组,第一人拨动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第二人读出钟面所表示的时间,第三人说出在这个时间自己会做些什么事。一人监督。

2、实践活动:

师:刚才我们看到小明的一天安排的这么好,你们想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呢?请你把自己的时间安排说给你的同桌听。生交流汇报。

3、设计钟表: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画片播出的时间,下面就请你们拿出水彩笔,画出钟面,并画出相应的时刻。学生展示作品.六、布置任务,拓展延伸

师:调查一下,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

七、概括总结,质疑升华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请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让大家一起帮你解决吧?

2、老师希望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观察、多发现、多请教,早日和时间成为最好的朋友。

3、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

《小明的一天》一课是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小明的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猜谜语,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促进学生的认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时针、分针和秒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钟表,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短而粗的是时针,细而长的是分针。并演示分针走一圈是1时这时时针走了1格,并让学生跟着时针和分针的行走说说是几时。学生学习的热情高。

3、加强动手操作,培养能力。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活动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在教学中,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说说他是怎能样认时间的。由于学生活动用拨时间所花的时间多,说整时、半时的时针分针分别指向数字几说的就少了。在教学中,我对后进生的指导还是不够的。有一个后进生“12时半”说是“6时”,其他学生立刻订正说这是“12时半”我用两个学具钟,拨了“12时半”和“6时”进行了对比。却没有再问后进生明白了没有。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篇2

一、立足现场观摩, 及时进行思考互动

不少教师在外出观摩学习过程中, 专注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全都记下来。这样只顾记录, 却没有时间进行及时的思考, 其效果是不理想的。正确的方法是:观摩时既注重“倾听”也深入“思考”, 从而减少“记录”与“交流”, 也就是首先要认真倾听执教者怎么教, 重点是否突出, 教学语言是否简炼等, 然后摘要一些简单的记录, 只有这样, 才能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思考之中。活动结束后, 要充分发挥一同参加观摩同行的资源, 相互沟通自想法, 探讨并解决观摩过程中产生的困惑, 从中剖析观摩活动的亮点与不足, 这种分析与互动让大家都能敞开心扉, 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 及时有效解决心中的困惑, 为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教学实践进行参照与反思。

二、研讨促进整改, 努力在实践中迁移

观摩活动结束后, 积极开展观摩后的研讨活动,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是将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好机会, 以利于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并转化为自己适宜的教育行为。因此, 研讨后应根据本地域特点、结合本班孩子能力发展水平, 对观摩活动方案进行整改, 并积极进行实践, 探索验证, 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 才能真正感受执教老师的用心良苦, 才能领悟活动的精彩, 也才能真正将观摩者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精心选择活动内容

在众多的观摩活动中,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迁移于自身实践的, 要根据教师自己的兴趣特长、幼儿年龄特征、幼儿园现实条件等选择适合进一步实践与研讨的优秀教学内容, 于是我选择了音乐研讨会漳州老师带来的大班节奏活动《快乐的一天》。首先, 这首“奥地利风格圆舞曲”曲调明朗欢快, 节奏感强, 特别是在A段部分的行进感, 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动起来, 容易激发幼儿兴趣。其次, 我班开展的子课题是《浅谈大班幼儿节奏乐教学新策略》,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 本班幼儿节奏乐常规较好, 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的经验相当丰富, 尤其是节奏感也比较强, 具有开展这一活动的基础。第三, 这位开课老师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充分体现让节奏活动从生活中来到音乐中去的理念, 能充分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各种音乐能力, 这些教学技巧正是我们一线教师有待提高与学习的。

(一) 用心调整活动方案

确定音乐实践内容后, 就要对原观摩研讨的方案进行调整与创新了,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师自身条件等多方面情况不同, 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原来的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教学,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创新, 调整原方案设计, 使之更具有效性。

1、发挥集体聪明智慧

调整前, 我充分发挥课题组集体的智慧, 对选择的内容进行彻底的分析与研讨, 对作品的节拍、音乐的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了解和掌握乐曲结构及节奏特点, 同时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乐曲的音乐风格和性质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传递给孩子。

2、了解幼儿已有经验

皮亚杰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是在旧经验的基础建构新知识的。因此再优秀的案例也不能按部就搬开展实践活动, 应根据本班幼儿的经验基础, 对原方案流程进行调整。那么, 在开展活动之前, 我通过谈话了解到:由于经常开展节奏乐活动, 对打击乐器沙球、响板、双响筒等已不太感兴趣了, 但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创新, 提到如果能用其他材料来替代乐器, 也许更有吸引力, 同时开展节奏乐活动, 最好要有一个指挥, 这样就更加生动, 而幼儿的这些需求则观摩活动没有体现的。

3、多种渠道丰富经验

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后, 要根据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丰富幼儿经验。

首先, 在区域活动期间, 在“探索发现区”投放不同的豆类和花生, 还有塑料瓶子, 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制造声响, 从中发现不同装置的不同音响效果, 然后在“音乐区”提供常规的节奏卡和图谱打击乐器外, 提供幼儿在探索发现区亲自制作“乐器”, 因为这是孩子们感受音乐、探索节奏的乐园, 为开展节奏乐做铺垫。

其次,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并体验节奏, 我选择幼儿熟悉、节奏感强的歌曲《洗手帕》, 运用本次学习的奥尔夫“声势训练”教学法, 事先专门组织一次节奏训练。启发幼儿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弹舌等多种声势进行伴奏, 让幼儿在身心参与其乐无穷中感受音乐节奏, 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理解去表达创造, 从而获得更深的体验。

(三) 巧妙确定活动方案

在丰富幼儿相关经验后, 根据本班幼儿的表现及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认真思考可运用教学策略和可借鉴的观摩经验, 调整原方案, 设计自我实践教学新方案:1、原方案中用竹筒、竹板、响板、双响筒为乐器, 根据孩子们提出的, 用自制的瓶子来替代。2、原来第一环节中幼儿看图谱跟着音乐, 将小手从膝盖伸到头顶, 调整为:幼儿看图谱跟着音乐, 运用“声势”引导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 使幼儿获得更深的体验, 并大大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四) 努力实践教学活动

确定新的活动方案后, 就要进行实践教学了, 我邀请园领导及课题组、曾经观摩过原活动的教师一起来观摩自己的教学活动。由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充分, 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主动, 尤其是对音乐结构的理解, 并运用语言、动作、为乐曲伴奏, 使幼儿在自主、快乐地学习中感受音乐的快乐, 最后《照镜子》游戏起到画龙点眼的效果!

三、及时全面反思, 再次跟进实践

实践教学之后, 我及时反思自己的活动并寻找原来执教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并进一步反思造成不同的原因, 通过回放自己教学过程的DV, 与原来活动的DV进行比较, 综合分析发现存在的不足:教师在“导”与“教”的时间比例上失衡, 由于过分关注“X X—X X︳”和“X X︳X XX—”这两种节奏为音乐伴奏, 造成幼儿过多地模仿, 鼓励迁移已有经验创造的比例太少, 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反思后由参加两次观摩活动的教师, 从旁观者的角度对两次活动进行比较, 并提出适宜的建议, 她们认为:调整后的活动幼儿用自制有声响的材料为乐曲伴奏, 幼儿兴趣更高, 但存在不足:音响效果比较接近, 听起来好象就一种乐器, 建议1、再次尝试不同材料、不同装置形成不同的音响效果, 2、同时提供沙球、双响筒、响板、自制乐器等多种材料, 让幼儿自主选择比较适合乐曲风格的乐器, 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调整后运用“声势”法让幼儿感受音乐, 比原来方案来得生动, 有趣!孩子们也乐于表现。在自己的反思及听取观摩者的建议之后, 我决定再次调整方案进行再实践, 效果显得更加理想。

总之, 通过观摩学习,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实践内容, 调整活动方案, 大胆进行实践, 并在同伴互助下对比反思修正, 再次跟进实践。既在“学习———调整———实践———反思———再实践”这样循环反复的研究过程中, 不断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将学习到的观摩活动的成功设计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并积极内化, 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实践智慧, 使自己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 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3

《哈拉马河》的一天 篇3

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一代新的作家逐渐崭露头角,形成了西班牙战后文学的一个高潮。他们替代了内战期间流离四散的前辈(有的战死,有的被害,大多数流亡国外),肩负起描绘时代的重任。他们多数是在童年或少年受过内战炮火的洗礼,因而对战争的记忆和对当前的社会问题同样敏感。佛朗哥政权的高压统治和严厉的检查制度,又使得他们在表现主题的时候不得不有所顾忌,因而采取了“事实如此”的冷静客观态度,于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文学风格由此形成:客观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之所以被冠以“客观”两字,是由于它不同于十九世纪末佩雷斯·加尔多斯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二十世纪初勃拉斯柯·伊巴涅斯的现实主义。

战后西班牙文学中的这种新倾向,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产物,它反映了这一些普遍存在的社会状况:一、内战已经结束,人们正在重建生活,然而没有明确的方向。因而处在徘徊仿徨之中。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班牙在世界上处于孤立的地位,而且由于佛朗哥政权的封闭政策而使人们更加觉得与世隔绝。三、在佛朗哥政权的统治下对佛朗哥政权采取什么态度,仍然在对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进行着考验。这些问题,几乎成为战后小说普遍的主题。作家们在表现这样的主题的时候,又运用了各种实验性的手法和技巧,使自己的艺术构思尽可能地接近于达到“事实如此”的真实,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种在创作方法上的探索和创新,也是构成战后文学新浪潮的一个特色。

《哈拉马河》,现在已经被认为是这个新浪潮的代表之作。它的结构完全与传统的小说不一样。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突出的主角,没有人物内心活动的表白或者剖析。除了极少量的动作和背景的描写外,全书几乎全部是由各种人物相互间的谈话所构成。

小说写的是夏天一个假日,有一些马德里人,来到哈拉马河畔度假,三个地点三组人物的一天的活动,被分割为许多小段,穿插在一起同时进行。第一组人物是七八个男女青年,有职员、工人,他们骑自行车来到这里,下到河边树林里野餐、游泳、晒太阳。第二组人物是另外几个青年,他们带着留声机,在酒店后面的园子里喝酒、跳舞。第三组人物是酒店老极一家,酒店的几个常客,以及城里来的出租汽车司机一家,在店堂里喝酒、聊天、玩牌。这三组人物在这一天里的活动,以一段对于哈拉马河地理状貌的描写为开始,最后也以同样的一段描写作结束。

三组人物相互之间的大量对话,十分生动,也十分琐碎,仿佛是用录音机从现实生活中录下来的一样。这一点恰恰就是《哈拉马河》风格的突出之处。如人们关于哈拉马河黄浊河水也会变得汹涌上涨,奔腾咆哮的谈论;两个青年因为走近河边战死者荒废的墓地而受到宪兵的斥责;同伴们围着被河水夺去了生命的露茜的尸体而流泪哭泣;深夜归途中遥遥望见马德里的万家灯火而产生的凄凉心情,都写得朴素而感人,它们都具有一种含蓄的特殊的魅力。

小说中唯一具有故事性的段落,是第一组的人物中,有一个姑娘于天黑以后下河,不慎淹死,于是进行了一场警察调查、法官验尸等等的活动。这一段凄惨的插曲,最终揭露了从一开始就反复描述的哈拉马河黄浊河水的恐怖面目。因为大家都知道,内战期间,哈拉马河畔曾经发生过一场血战,共和军遭到惨败,牺牲了许多人。

《哈拉马河》所写的,虽然仅仅是佛朗哥政权三十余年统治的一万多天之中的一天,但是从这一天里,我们有可能了解到西班牙人民在那些日子里所经受的一切。

小明的一天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课本第90-91页

二、教学目标 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半点。结合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2.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实物钟。

学具: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看望一位生活中的好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么?那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起床吃饭全不急。”

师:“猜猜他是谁?

生:钟表

师:你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师: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时间,帮助我们安排和用好我们的每一天,认识钟表是很有用的,现在请你观察老师手中这个钟表,他的钟面上都有什么?

生:数字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都有哪些数字?(1、2„„12)这12个数字围成一圈。还有什么?

生:两根针。

师:你认识这两根针么?

生:时针和分针(板书:时针 分针)师: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呢? 生: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师总结:钟面上还有两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又长又细的是分针。

2.完成课件上的钟面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漂亮的钟面,这个钟面上少了什么?

生:指针和数字

师:那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吧

(课件演示钟面的组成)

(三)小明的一天

1.认识整时

师:我们认识了钟表,再认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一天的安排。

(播放小明起床的图片)

师:新的一天开始了,小明正在穿衣起床,他几时起床?

生:6时

师:现在到中午了,他在干什么?

生:小明12时在吃午饭。

师:你们学的真快,现在下午了,他几时在干什么?

生:他4时在踢球。

师:同学们,为了观察方面,我们把刚才的3个时间放在一起。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三个钟面都有什么特点?

生:分针都指着12.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大家给他鼓鼓掌。

师:分针都指着12的时间叫做整时。(板书:整时)

师讲解: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是12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是4时。)

师总结: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我们的发现,整时的时候:“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活动:师拿真表演示,师拨生说、师说生拨、生说生拨。2.认识半时

出示小明一天中的另外三个时间。让学生说一说他几时半在干什么。

师:请你观察半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3、认识时间的表示法。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和半时,了解了小明的一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钟表,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钟表图片)

师:这种表没有时针和分钟也能表示时间,你们认识他么?(电子表)

师:电子表中间都有两个小圆点,如果小圆点右边是00,表示整时,如果是30表示半时。

(带认、带写电子表)

(四)练习(课本91页第1、2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时,半时,认识了普通的钟表,现在老师要出道题考考你们

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得到老师的表扬。

生2:学会了看时间。

生3:我提了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

师:小朋友们,你来说一说你的一天中什么时间在做什么?

师小结:同学友们利用一节课40分的时间学习了很多有关钟表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六、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时针

又短又粗 分针

又长又细

整时

《小明的一天》优质说课稿 篇5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钟表》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思想教育和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安排了6个整时与半时的时间,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以供学生认识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结构,正确读出整时和半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或半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动,学生具备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认读整时、半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读出整时、半时,会用两种方式写出整时、半时

说教法:

根据我对生本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操作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经过半个学期生本教学的尝试,我发现孩子们已经可以很好的交流了,虽然只是个别或者是一部分,但我还是觉得欣喜。所以我一直在不停地尝试着以新的方法来调动全班参与的积极性。这堂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展现出来的。本着“以生为本”的宗旨,把课堂完全还给孩子,使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动手操作、游戏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做种学,玩中学,力争使孩子们学习的快乐;老师只做引导者和帮助者,老师的点拨交流为辅,让老师更多的领会美,体验真,感受善;同时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为了适应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特点,本节课我还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以此更多的激发学生认知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力争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说学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本节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动,学生初步具备了探究能力,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说教学流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认识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交流分享,激趣导入。

首先进行课前3分钟活动。

主持人: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生1:我也和大家交流一个谜语: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没长短,用的时间不一样

生2:我也带来了一个关于钟表的谜语:小小骏马不停蹄,滴滴答答不休息,告诉人们按时起,提醒人们争朝夕

主持人:你见过什么样的钟表,在哪里见过?(请欣赏一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钟表)钟表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猜谜是学生很喜欢的活动,课前三分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型和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交流中学到了新的谜语。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 1)认识钟面

这个过程就是小研究的第一题:仔细观察自己的闹钟,给大家介绍:

我的钟面上有————————————————

这个内容因为相对简单一点,又因为后面有孩子们好几个交流活动,所以我直接让学生上台全班交流。

( 2)学习整时、半时的认、读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个重难点怎么突破,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重难点分解开来,先认读整时,再认读半时,这样小步子前行呢?这样显然会稳中求进,可个别环节势必会浪费时间;还是整时半时放到一起认读,然后分类交流认读方法呢?这样综合性强一点,可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就这样很踌躇,可不知为什么,后一种思路老是占上风,所以就这样设计了小研究的第二题。

1、仔细观察,写出图中的时间,并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些什么。

2、我给时间来安家。 (把上面的时间分分类写到房子上,并给它们起个名字)

3、我认识整时的方法是————————————————

4、我认识半时的方法是——————————————————————

在课堂上,先小组内讨论了各自的看法,然后在小组上台全班交流。这个环节之后,为了巩固新知也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设计了“我拨你读,我说你拨’的游戏。

然后为了缓解气氛,同时也为了渗透24时计时法,我设计了那个做演员学表演的游戏。

(3)认识时间的表示法

有些孩子们虽然见过电子表,可如果说让他们来表示出时间,就很笼统了。所以我设计了小研究第三题。我先给出了两个例子:8时记作( 8:00 ),2时半记作( 2:30 ),然后让学生将上题中的时间照样子表示出来。

三、借助游戏,巩固新知

学完新知后,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其实就是一个练习题目;给时间宝宝找朋友。目的是巩固怎样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以及时间的表示法。

四、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最后一个小研究是: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钟表的过程,从整体上认识钟表,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计时,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学会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并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的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具钟 学具准备: 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钟表。

师:对啦!就是钟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出示课件),你知道这些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生:提醒小朋友早上起床、为我们提醒上课的时间…… 师:对,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只有认识了它才能很好的利

用时间,这节课陈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2.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钟面

师:这里有一个钟表,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生:有数字。

师:说说看有哪些数字?小朋友们能够从小到大数一遍吗? 生: 1、2……12 板书:数字 1-12 师:还有什么? 生:有指针。师:有几根针呢? 师“谁知道他们叫什么?

生:有时针和分针。(声音真洪亮)师:那你知道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吗? 【谁知道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生: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师:他的答案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

通过刚才xx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分针-长,时针-短。板书:分针(长)时针(短)(2)小段练习

教师出示教具钟,指一指,认一认

师:老师这有一个钟面,谁来说一说那根是时针,那根是分针? 3.那在钟面上这些针是的怎样转动的呢?

操作: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转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吗?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做,我们把指针跑动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4.认识整时

(1)出示小明起床的画面及钟面

师;时针和分针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转动,时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看,小明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闹钟响了,小明起床了,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刻?(7点)对!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这样讲,数学课上我们叫它7时,我想问一问你怎么知道是7时的?[观察一下,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哪里?]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这是几时?(7时)师:你来说

(2)出示小明上课的画面及钟面8时

师:小明在干什么?现在是几时?怎么看出来的?(多问几个孩子)

(3)出示小明踢球的画面及钟面4时

师:说说小明在做什么?现在是几时?怎么看出的?(提醒大家是下午4时)

(4)同时出示7时、8时、4时三个钟面(ppt展示)

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数字的位置,看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生:相同是分针都指12,不同是时针指的是7,8,4 师小结: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三根分针都指向了?12(手势),时针所指的数字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时针指向7就是7时,指向8就是8时,指向4就是4时。也就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5)小练习:出示5时9时,说说钟面分别是几时?(每个钟面出示都要问小朋友是怎样看的)边说边贴一个 5.认识半时

(1)电脑同时出示小明上学、晚上睡觉的画面以及对应的时间,说说画面中的小明在做什么?。

师:先看看小明上学时是什么时刻?再看看小明睡觉时是什么时刻?

师:观察这两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先来看分针,时针呢?

生:共同点是分针都指向6,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之间,不同点是一个指在7与8之间,一个指在8与9之间。

师:时针在7和8之间就是过7没到8,咱们就叫它过7,在8和9之间咱们就可以叫它过8。

师:由此我们得出,分针指向6,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2)出示3时半、9时半的钟面,让学生分别说出每个钟面的时刻。(说说钟面上的时刻分别是多少)(边说边贴在黑板上一个)师:同学们观察黑板上整时和半时的钟面,比较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先来看看分针的位置,整时?半时? 生:整时分针指向12,半时分针指向6 师:那时针有什么不同吗?

生:整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在两个数之间。6.认识时间的表示法

(1)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大家已经认识了整时和半时,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他们记录下来?

师:刚才你们已经认识了它是几时呀?(9时)

师:老师用两种方法把它记录下来,第一种文字的表示方法,请你看好了。

我先写上一个什么?(9),再写上一个?(时)这个时你们会不会写,左边一个日字右边一个寸字。小手举起来让我们一起来写,先写数字8,再写时间的时。

第二种记录方法数字记录法,注意看。我先写数字8,再写上两个小圆点,后面两个0.(指着8时和8:00)它们都读作8时。指着8:00你们见过这种表示方法吗?,你在哪里见过?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呀,在电视上、手机上都能见到这种表示方法,这个钟面你会用刚才这两种方法表示出来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

师:那半时又该如何表示呢?这个表的时间是?(3时半),3时半就表示为3时半(边说边写),也可以表示为3:30,它既可以读作3时半,也可以读作3时30分。谁来试着读一读? 师:快点拿出笔和纸,把这个时刻也自己表示一下吧。练习:连一连 7学生动手拨一拨

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快找找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再找一找钟面上的数字。现在老师报时你来拨。小朋友们拨出七时。谁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拨的? 1时、12时。

师:在拨12时的时候,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12时属于特殊的情况,分针和时针都是指向12,两个指针重合了)

师:分针、时针现在都指向12,两个指针完全重合就是12时,12时属于特殊的情况。

师:再来拨一拨2时半,5时半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出示两个钟面10时,小明一个睡觉,一个吃午饭。师: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生:因为一个是早上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师:说的真好,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每天都会转两圈,所以一

天中会出现两个相同的时刻,图中的两个10时其实就是一个是上午10时,而另一个却是晚上10时也就是22时。

四、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学了很多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能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收获吗?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好,作为奖励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吧,不过你们只有回答对钟面上的时间,故事才能继续下去哦!师:听完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的一天 篇7

上课铃一响, 我慌乱地拿出课本, 抬头一看面目凶狠的化学老师, 心里暗道:完了, 弄不好又得挨揍!于是, 打起十二分精神, 努力做到“不睡觉”。嘿, 这可真有难度。谁曾想我连这仨字都做不到。于是, 黑板上的字越来越模糊, “老卜” (化学老师) 的身影早已被我忽略, 眼看要睡着了, 脑子里迅速闪过几段曾经被揍的“恐怖片”, 一个激灵, 我又抖擞情神。谁知早已有两道似箭的目光杀了过来, 我忙低下头, 装作写写画画, 好险。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 无奈还得上早操———早操永远都是懒虫的清醒剂。无精打采地伸着像挂了铅的小胳膊小腿, 心想现在科技如此发达, 何不给我克隆一阴阳脑呢?一半学习, 一半睡觉, 那该多好。

早餐永远是披着羊皮的大饼, 而且大厅跟食堂里的还都不是一路货色。无奈时间有限, 于是硬拼了全身力气去挤密不透风的人墙。无奈老天只给了我一张“继续努力”的字条, 于是只能坐在教室里干瞪眼。

没办法, 人人都说过了高三就轻松了、解放了。可是全中国上下高考的几百万号人, 你说解放哪个就解放哪个, 那这独木桥还要它干嘛?既然有了这能让人挤破头的独木桥, 那还不就得有人掉河里嘛!

上生物课, 看着唾沫横飞的生物老师把大家惹得哄堂大笑, 不禁又皱起眉头。低头看到“细胞的分裂”, 刚想写点什么, 同桌凑过来说:“高中三年好比是分裂间期 , 高考是短 短的分裂 期呀!”我没好气儿地白了她一眼:说:“高考以前的十年寒窗才是真正的分裂期呀!”

每天“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的景象已使我惨不忍过了, 无奈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尤为可恶的是 (语气较重) 英语老师因我一次上课睡觉而叫我背会两篇作文, 生气之余还得背。却又想起鲁迅笔下的阿Q, 我也便有了那种“等着罢, 妈妈的”的感想。

“走鬼”的一天 篇8

由于过于激动,我那天晚上失眠了。好不容易一边盘算着赚来的钱买什么一边睡着了,结果一觉醒来居然已经是7点钟了……老天,这个时间估计发行站里只剩下前天的报纸了!

出师不利,不过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跑到本城最大的批发市场,准备进点小玩意来卖……我看上了一种木刻娃娃,也无心还价,以5元一个的价格买了25个。我大概算了下,如果以10元的实际价格成交,我就可以挣125元,嘿嘿。

就这样,我拎着两个大包,来到了最繁华的商业街。看到哪里摊贩多就往哪里去。

我把东西摆好,就开始扯着嗓子大喊:“瞧一瞧看一看了啊,可爱的木刻娃娃新鲜亮相啦!”一边吼一边还把娃娃拿在手上晃两下。渐渐地,开始有人过来问了。如果是女的,我就猛夸她漂亮,这个可爱的娃娃很衬她;如果是男的,我就竭力劝说他买给女朋友,没女朋友的就劝他买一个去追女朋友。

还别说,我这种乖巧的小女孩用这招颇管用。问题出在价格上面,我的喊价是15元一个,为的就是怕别人漫天还价。但事实证明——几乎每个人最多只愿意支付8元。这,跟我的理想差太多了吧!后来旁边一个好心的小贩告诉我,这种娃娃的进价一般也就2~3元。天杀的批发老板啊!

我只能调整了价格,能赚点就行。生意还过得去,又卖出一个后,我正开心,只听有人大叫:城管来了!周围的人顿时用凌波微步一下子闪得无影无踪。我现在知道广东话里把路街边的小贩叫做走鬼,就是因为碰到城管小贩们就会大呼“走鬼啦”。

我慢了一步,没来得及跑,只见戴着红袖章的一男一女冲过来一把夺下我的娃娃,吓得我差点喊有人打劫。那女的阴阳怪气地说:“哟,这么小就不学好,在这里乱摆摊。”我的气就上来了,什么叫不学好?勤劳致富有错吗?我硬邦邦地回了句:“不知道!我刚才只看到这里很多人摆摊,我就来了。”那男的皮笑肉不笑:“那我们怎么只看到你?”“要是我早点看到你,你现在也不会看到我。”男的一把拉住我说:“这么小就态度不端正,东西没收了!还要罚款!”我急了,一边挣扎一边哇地大哭起来:“你们自己又不弄个标识说不准摆摊!”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我哭着对围观者说:“叔叔阿姨,刚才这么多人在这里摆摊,他们自己抓不住就欺负小孩子……”

人群几乎一边倒都偏向我,纷纷谴责城管:“这么小的孩子也欺负!”“没道理!你看孩子哭得!”那两人不小心就犯了众怒,最后悻悻地走了。

给小明的一封信 篇9

你好!

去年,我们在一次旅游中偶然相遇,并成为了好朋友。现在我们分开有一年多了,我希望你在寒假里到我美丽的家乡DD无锡作客。

如果你到了无锡,就一定要去太湖。站在湖边放眼远眺,一望无际的湖面仿佛和天连在一起,湖面就像一面硕大的镜子,周围的青山、绿树、红花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一阵微风拂过,湖面上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鼋头渚是太湖风景中最美的一角,它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万浪卷雪等景点。如果你登上鼋头,就能看到湖水拍打着湖岸,溅起朵朵浪花,真是“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啊!这美丽的景色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在无锡,除了太湖,惠山泥人也十分著名。它起源于宋代,具有色彩鲜艳、单纯,对比强烈,小巧玲珑的特点。代表作是两个名叫大阿福的泥娃,憨态可掬,栩栩如生。你离开无锡的时候别忘了带两个回家哦。无锡还有许多土特产,阳山水蜜桃就是其中之一,它大大的,黄中带粉,而且汁液丰富。如果你咬一口,酸酸甜甜的汁液都流了出来,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的。

最后,我再向你介绍几个过春节时的习俗。我们在大年初一时要吃糕丝圆子,象征团圆高升;吃面条象征长寿、长春;吃鱼象征年年有余,而且不能扫地,因为怕把财气扫走。另外,在大年夜我们还要边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边吃丰盛的年夜饭呢!

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泊抒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篇10

《失去的一天》是前苏联着名作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课文写了妈妈在下班后发现佩佳在一天的时间里没有按要求完成栽树、读书的任务,而只是睡觉、吃鲜果、跟蝴蝶嬉戏、在桑树下休息,就带他去看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里的工作和收获,使佩佳为自己一天的游手好闲而羞愧。

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1——3节写妈妈让佩佳栽树、读书,但是佩佳在一天的时间里什么都没有做。第4——12节写妈妈用各行各业的人在一天里的工作成果对佩佳进行教育。第13节写佩佳受到教育后的醒悟。

“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是学生并不陌生的主题。《失去的一天》全问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浅显而不失生动,特别是把佩佳游手好闲虚度一天和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里珍惜时间形成鲜明对比,从而通过事实让读者跟着主人公佩佳一起体会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让读者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二、学情分析

在识字能力上,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主自学,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和部分词义可通过预习反馈加以检测,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

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相对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精神等。而语文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一点问题,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加以指导。

在想象练习中,需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根据文本材料、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合理的想象。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在于文本本身,而可以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游手好闲、羞愧、馋涎欲滴”等词义。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读准“茬”、“砌”等字音;在语境中理解“游手好闲”、“馋涎欲滴”等词语的含义。

五年级上的教材不提供统一的生字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生字教学。教师需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做针对性地指导。

目标二: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五年级的学生已能根据文本摘取有关需要的信息。因此,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进行对比,以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五年级的学生已能清楚地、有序地表达有关内容,但教师在指导练习的过程中,还要视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而定,注意学生表达时语句连贯,表达清晰。

目标三:巩固边读边思的习惯,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

第十册第一单元要求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巩固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虽然五年级学生对于默读并不陌生,但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对于中心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要求学生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时,不能泛泛而谈,要结合课文内容、已经积累的名言等,有理有据地论述清楚。

目标四:用上一、二句“劝人惜时”诗句、名言,写一写读文后的感受。

从“失去的一天”一文中体会中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后,适时安排练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声倾诉于笔端,将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种子深埋于心中,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四、教学设计

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详见关于教案设计部分),着力体现以下两点:

(一)抓住“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的对比,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失去的一天》这课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初读后不难理解课文的内容。在研读课文之后,我发现可以抓住“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进行对比,从而找到突破口,解决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说话练习(在什么时间,佩佳在干什么,人们在干什么?),意在让学生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以及合理想象的能力。

在说话练习之后,学生对于佩佳“失去的一天”与人们“收获的一天”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对于“失去的一天”的理解也就更深了。

(二)用上一、二句“劝人惜时”诗句、名言,写一写读文后的感受。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劝人惜时”的诗句、名言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本单元中的第二课《鲁迅与时间》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名言。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此练习不仅能够反馈学生对诗句、名言的积累情况,还能够反馈学生对于《失去的一天》这课内容与中心的把握情况。

二期课改精神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有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感到学有所用,而且可以在论述自己观点时更加有理有据。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佩佳在失去的一天中失去了什么。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孩子们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1、以时钟滴答声为背景,孩子们体验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汇报)

2、出示课题:《失去的一天》。

二、揭示目标。

(看大屏幕,生齐读)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三、比读课文、比说话。

(一)、自学指导一:(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4分钟后检查自学情况。

(1)妈妈给佩佳布置的任务是什么?

(2)妈妈回来了,为什么“他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

1、生自学。(边读边思考,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回答问题,讨论(纠正、补充、)

指导朗读2.3自然段。(个别读→男女生读)

朗读第5自然段。

师:“羞愧”是什么意思?你能用“羞愧”说一句话吗?(生练习用“羞愧”造句)

师:面对羞愧的佩佳,妈妈是如何做的呢?指名读6自然段。(抽生读→师生赛读)

(二)、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7—12自然段。并思考这两个问题:5分钟后检查。

(1)人们在一天里做了些什么?

(2)佩佳失去的一天里失去了什么?

1、在佩佳度过的这一天里,人们做了些什么呢?

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大屏幕。

分4组赛读7—11自然段,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人们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学生反馈)

游手好闲是什么意思?用游手好闲造一个句。(生练习造句)

2、佩佳失去的一天里失去了什么?(生反馈)

请生朗读第12自然段

佩佳终于低下了头。心里会想些什么?他明白了什么?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他们边读边思考,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重要词句,体会佩佳的心情以及对“失去一天”的体会,从而感悟时间是多么的珍贵。)

3、看图填空,谈感受。(出示课件内容)

图一:专心学习的课堂。

图二:忙碌的丰收现场。

图三:学校运动会赛场。

图四:汶川地震救人现场。

时间就是()

4、联系实际,升华时间主题

同学们,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失去的一天”的事呢?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名言警句劝劝自己也劝劝你身边有着同样经历的朋友吗?(生联系实际谈一谈体会)

(让学生走出文本,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有怎样的收获呢?

(2)教师总结。

五、比当堂训练。

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请你制定一份“快乐星期天”计划表。

板书设计:

失去的一天

佩佳 人们

失去 收获

美好的一天 篇11

打了会儿台球,不知道是不是受MM举动的启发,我指着蓝天白云对winning说,这么好的天气憋在院子里太浪费了,咱们也租辆车出去溜溜吧!被我连赢N把的他早无心恋战,听我这么一说连忙放下球杆不迭地连声附和:主上英明!无巧不成书,出发没多久,便碰到了刚才的那个MM,此时她正蹬着一辆跟她一样Q的mini童车做欲走欲停状。得,打个招呼吧,出门在外就这点好,大家都很放松,不像在城市里那样得紧张地提防着周围的陌生人。果然,这MM的方向感跟大多数女性同胞一样不灵,于是“锵锵三人行”临时组队成功,三人高高兴兴地迎着朝阳向位于黑龙潭公园的象山骑去。心情大好的我们边骑边聊,MM自我介绍说她是香港人,现在在岭南大学读书,这次是利用暑假来丽江玩。因为我跟winning都去过香港,于是就跟她聊在香港的“血拼”经历,还有我一直念念不忘的全蛋叉烧饭。这些话题迅速地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这时才发现,原来李嘉还是个性格爽朗的MM。

“哇,太美了!”一路上,我们早已经习惯了“李式”咏叹调,不过这次,我们没有继续嘲笑她大惊小怪,而是与她一同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站在象山上,整个丽江古城就在脚下,此时一抹夕阳斜着撒了过来,把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金灿灿的暖色调,我们闭上眼睛,任由夏日的凉风温柔地拂过我们的脸庞。突然,三个人都很有默契地把目光投向了彼此:美景当前,相机安在?!一番手忙脚乱过后,李式咏叹调再度回荡在耳边:“哇,你的机器好专业哦,这是DC还是摄像机啊?”也难怪MM这么好奇,我用的这款富士FinePix S2000HD拥有15倍的超大光学变焦,看上去十分威猛,但我却端着它移来晃去,那架势分明又是在摄像。“这机子能拍摄720P的高清视频短片,拍的时候还能变焦呢,配上它15倍光学变焦的镜头,好像你说它是摄像机也不为过吧!”,这下MM对着镜头更卖力了,不停地变换各种可爱、淘气、古灵精怪、淑女的表情,得,这下成拍个人写真了……也难为S2000HD了,MM蹦垩来蹦垩去,要不是S2000HD的CCD位移式+高感光度双重防抖有效地减弱了因晃动所产生的影像模糊,把MM拍出鬼影来罪过可就大了!拍摄古城夕阳我会把镜头调至广角端,27.6mm的大广角将夕阳下的古城尽收眼底。而需要拍摄山脚下的黑龙潭或者眼前摆POSE的MM时,S2000HD的变焦操作也非常迅捷,美景当前,美女在侧,夫复何求啊!

上一篇:临夏市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下一篇:教师节作文350字感恩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