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

2025-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 篇1

ZD8898 一.电子技术基础是通信、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包含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门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上述专业最底层,最基础的课程。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两门基础课的学习,你才能学好这两门课。如果这两门基础课程学不好,可以肯定,其它的专业课程也学不好。因为没有扎实的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就无法理解和掌握其它的专业课程的知识。例如高频电路、自动控制、计算机接口电路、微型计算机技术等等。假如你对放大、反馈、振荡、滤波电路都读不懂,你怎么能读懂彩色电视机电路图、DVD电路图?如果你对数字电路一窍不通,你怎么去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你怎么能成为出色的电气工程师?

二.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使你学好电子技术有充足的学习动力

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想要学习某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对这方面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

例如歌手,除了其本身有好的嗓子外,他(她)们肯定对唱歌有浓厚的兴趣,他(她)们才能如此刻苦去学习,才能成为百姓们喜爱的歌唱演员。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中出来的歌手,如李玉刚、阿宝、朱之文、石头、玖月奇迹、凤凰传奇、王二妮等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同样,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也如此。只有对这门课程有兴趣,不是老师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学好电子技术基础。

本人能从事电子技术工作数十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好电子技术,对电子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我在大学学的专业是物理专业,而不是电子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三线的工厂,当时正是文化革命时期,到了工厂就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六、七年的时间,和其它工人师傅一样,一直在车间生产第一线。三班倒,干的是高温作业,又热又累的工作。尽管干的别的工种的活,但我热爱电子技术。到工厂之后,对电器、电子特别有兴趣。就自学电工、半导体以及电子方面的知识。自己组装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技术的水平得到提高。在车间实现了多项技术革新。如程序控制的熔结炉、涡流棒材探伤仪等。后来成为电气工程师。80年代,本人又从研究所调回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同时负责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电器维修工作。所以说兴趣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本人深有体会。

三.电子技术基础是比较难学的课程。

无论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都是难度较大的课程。与文科课程不一样,对于电子技术课程,不但要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基础知识,而且要真正弄懂其原理,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课程中,有些内容不容易掌握。例如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数字电路中的逻辑函数表示方法、各种门电路的结构、原理、功能,时序电路的分析、可编程逻辑器件等等内容都比较难学。只有多花精力、认真刻苦学习,才能真正学好。

四.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程性的科学,实践性非常强。

离开电子技术的实验,电子技术基础是学不好的。本人体会到,只有认真做好电子实验,多多进行实践,才能真正学好电子技术。例如,最简单的焊接元器件的技能,不经过实践就无法掌握。

例如,如果你自己组装过一部超外差式收音机又亲自动手调试,你就对震荡电路、高频放大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和音频放大电路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因为你已经进行了焊接、组装、调试。即进行了实践,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例如,在放大电路中,各元件有什么作用?元件参数变化对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OTL和OCL功放电路如何进行调整才能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达到最大效率?在数字电路中,如何才能设计出符合需要的最简单、元器件用的最少、性价比最高的逻辑电路?如何用现有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出所需要逻辑功能的电路?如此等等,没有实验和实践,是完全无法做到的。

因此,对希望自己以后要成为有所作为的电子电气工程师的朋友,在学习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多做实验,多多实践,这样才能学好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五.终生学习,永无止境

与其他的科学技术一样,电子技术科学也不断向前发展,永无止境,所以即使已经有一定电子技术基础的人,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地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 篇2

1.学生实践操作进度不统一, 有快有慢

在实践操作课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简要示范自己动手操作, 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强弱不一, 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实践课的课堂时间内, 操作进度不统一。有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能提前完成操作内容, 有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则完成不了, 提前完成的学生在剩余时间里就会无事可做, 而动手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在下课后没老师指导, 操作时就会遇到一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

2.实践操作课对学生的管理要求高, 但难管理

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实践操作课程中要经常用到水、电、火等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对学生的管理要求也就会相对较高。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用到各种仪器设备, 需要在教室或实验室中各处活动, 而教师在学生中观察学生操作指出问题或给学生示教时, 就会疏于对其他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这就导致了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弱, 不能及时的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3.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操作问题

实践操作教学中一个教师经常需要管理几十个学生, 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等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观察和指导, 在班容量较大的情况下, 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老师经常是在给这个学生进行讲解或者指导的时候就顾及不到其他的同学, 不能做到面面聚到, 使得课堂的管理和指导出现一定的失误或者纰漏, 使学生的错误操作或者其他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指正。

4.实践操作中在某些环节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

实践操作课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 并且每个环节紧密相关, 容不得一丝的分心和懈怠。而有的环节需要等待时间, 如加热、材料反应等情况, 在某些环节甚至会出现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 在等待时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有些学生会将注意力转向其他同学或者其他的事情, 从而容易导致实践懈怠的情况, 严重的会影响实践的进行或者导致实践结果的不理想, 有些甚至会需要重新开始实践。在加热或者是其它危险操作进行时如果学生出现了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就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 这既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又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机会, 有时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学生以一定人数 (一般4—6人) 组成小组,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帮助、相互监督、共同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强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同一小组内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能力弱的同学, 提前完成的同学可以在帮助其他同学的时候加深对操作的理解和记忆, 不会无事可做, 这在增加自己的信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做的慢的同学可以随时请教快的同学, 不会出现在下课时无人帮助的情况。使同一小组保持同一进度, 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实践的时间, 又能够使学生顺利的完成实践操作,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 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学生相互监督, 小组长帮助教师管理课堂秩序。这样既降低了教师的管理难度, 使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和管理课堂秩序, 还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责任感,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相互监督, 相互学习。统一的安排管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安全系数增加了, 减少了操作时的失误和危险的发生, 也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小组同学一起活动能够使教学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安排使用, 同时在学生操作时其他人可以通过观察加深仪器操作的方法记忆, 对操作同学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及时的纠正, 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可以在组内学生出现问题时, 组内首先会讨论解决,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关键问题的记忆, 同时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由老师进行指导解决, 这样就使得教师由指导几十个学生变成了指导几个学习小组, 降低了工作强度的同时增加了工作效率。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主动观察各个小组的操作过程, 能主动的发现学生的问题, 并可以及时的对错误的操作进行纠正, 避免了学生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 也摆脱了将时间用在一个一个指导学生而导致的无力主动观察学生在操作中共性问题的困境,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也减少了学生操作中错误情况的发生, 还可以有效的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实践操作课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这样既加强了教师对实践操作课堂的掌控, 方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也能够使教师更加合理有效的安排教学资源, 避免了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增加了课堂的高效性, 也保证了学生操作的正确率, 在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同时, 使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锻炼和指导, 提高了学生的操作速度和操作的正确率。

以上是我在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一些心得, 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怎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自发有效的组成强弱结合的学习小组, 如何降低材料的浪费, 如何避免学生在操作的等待环节分散注意力等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 谢谢。

参考文献

[1]张雪明.“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尝试及其实验效果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01) .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规划 合作学习 评价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可见早晨的时光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经过一夜的休息大脑进入了一个新的记忆高峰,利用好早自习,对于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英语早自习通常在早晨7:00—7:30。虽然时间不长,但如果有效地加以利用便会对英语的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然而,当我们走进早自习的课堂,更多的是看到“放羊式”的管理模式,教师在教室转悠,学生在读课文,记单词。学生读得很卖力,单词也记得很努力,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按常理说,效果应该挺好,可是在课后的课文内容抽查和单词听写中,效果却并不理想。不能否认,这一模式对于部分学生是有效果的,可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单打独斗”。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提高早自习的效率,让受益的学生更多一些,是本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正逢本人在实践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所以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设置对照班级,对早自习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也收获了一些体会。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对早自习的具体规划

早自习的内容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实践?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清晰这些问题,学生很容易就会回到原有的模式中去。早自习的内容应以课本为主,通过30分钟的实践,达到牢固掌握课本知识点的目的。根据本人的教学进度,每一个单元,从新课讲授,到知识点讲解,再到习题分析所需时间为2周,一个班级共6节早自习。结合进度,每一节早自习的任务均不同:

1.第一节早自习为记忆课本生词表中的单词和词组;

2.第二节为结合听力材料,熟读Reading 和Project环节中的文章;

3.第三节为背诵Reading中的重点句子;

4.第四节为讨论本单元中的语法现象,结合习题整理语法规则;

5.第五节为背诵Project中的重点句子;

6.第六节为结合纠错本,讨论本单元练习中的易错题。

这些内容既把每单元的基础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又把“听、说、读、写”四种英语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

二、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内容确定下来后,本人在所带两个班级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早自习教学。一个班级在布置完六节早自习的内容后,剩下的完全交个学生个人去实践,教师只负责临场指导。另一个班级则在开学初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中低档及男女生比例分成7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针对每一节早自习做出相应的安排:

1.第一节早自习,教师在前一天划出单词和词组的记忆范围,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早自习开始后的15分钟,交由组员自由背诵记忆,后10分钟内,组员两两组合,相互报默,最后5分钟,由组长报单词,组员听写,并由组长批改。

2.第二节早自习,先统一播放Reading和Project的听力材料,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及部分单词发音,耗时在10分钟左右,之后由组长把该单元的3篇文章内容划分为6个部分,每个组员负责1部分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其余组员要找出该部分所体现的生词和词组,并划出重要的句子。所有内容朗读结束后,由组长对组员所做工作进行整理归纳。

3.第三节早自习,教师提前把Reading中的重要句子划给学生(通常为7-8个句子),早自习开始后的15分钟,交由组员自由背诵记忆,后10分钟内,组员两两组合,相互背诵,最后5分钟由组长抽查2-3名组员。

4.第四节早自习,开始后的15分钟,组员之间对本单元所学语法进行讨论,包括该语法现象的功能、意义、规则及注意点。后15分钟,组员结合之前布置的语法试题,对每道题目中语法规则的运用进行讨论,对存有争议的题目,由组长整理。

5.第五节早自习,内容为背诵Project中的重要句子,操作流程和第三节早自习一致。

6.第六节早自习,围绕纠错本展开,前5分钟组员回顾各自纠错本中整理的易错题,对仍有疑惑的题目进行标注,剩下的时间里,组员依次将问题呈现,组内讨论并合作解决。对仍有争议的和出现频率较高的题目,组长登记整理。

三、对早自习所开展的活动检查落实

针对单词和句子背诵,本人印发了反馈表给每个组长(单词听写以错误数量作为评价标准,句子背诵以是否完成作为评价标准),组长将组员的完成情况在课后反馈给本人。对完成情况不理想的组员,将有本人亲自督查。针对语法和易错题的讨论,各组长将整理出的内容利用班级电脑形成文档,本人再将文档印发给每个学生,利用自习课进行讲解。

四、对该模式在早自习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本人对开学后模块三两个单元的单词听写和句子背诵情况进行了整理(单元结束后,在两个班级进行的整体单词听写;另一个班级的句子背诵是学生在大组组长处完成。),情况如图所示:

两个班级学情接近,在实践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一(8)班,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效果要好于另一个班级。在两次阶段性测试中,高一(8)班在单选题和主观题中(包括单词拼写、完成句子和句型转换,总计35分)的均分较之高一(7)班分别高出1.7分和1.5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早自习中的应用的确能够带给学生帮助,虽然在学生整体语言素养上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本人有以下体会:

1.规划的重要性。教师必须有清晰的规划,对内容有明确的安排,并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不仅能夯实学生的基础,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早自习习惯。如果规划模糊,执行不坚决的话,最终会流于形式,学生会在“热热闹闹”中忽视了自觉自律和规范意识。

2.时间。这一模式需要学生高度自觉并高效地完成任务,虽然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本人还是感觉到时间的紧迫,特别是单词听写和句子背诵,有时仍需要延伸到课外。所以,如何将时间的安排再细致些,是本人还需思考的问题。

3.组长的重要性。小组组长是教师的眼睛和耳朵,活动能否有效地开展取决于组长的态度和投入。因此,教师对组长的考查要严格,组长的任务完成要由教师亲自督查。另外,在组长的选择上,成绩、态度和性格都是要考量的因素,成绩良好,学习态度端正,性格开朗的学生是较为合适的人选。

4.教师的作用。在原来的早自习模式中,教师的可能更多地是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除了做好组织工作,教师还应该扮演好指导者、管理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与帮助和鼓励,对活动不理想的小组要及时点拨,帮助其营造氛围,还需要做好组间的调控,小组之间的活动不相互影响。另外,对小组活动的评价要运用多种方式,不能只看最终的测试结果,而应该多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多给予学生激励和精神支持,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利用好早自习,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早自习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本人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多动动脑筋,多想想办法,一定可以将早自习变成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研究引论[J].教育研究,2003,(6):79-84.

[2]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8.

[3]张金枝.合作学习的矛盾与对策[J].中小学数学,2006.7-8.

先进制造技术基础学习心得 篇4

关键词:机械制造;特点;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技术也获得快速的发展,具有精密化、智能化、清洁化以及集成化的特点。就目前而言,计算机、传感、自动化、新材料以及管理等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进行结合,保证成为一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整体系统工程,不断保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追求最佳的经济技术效果,实现机械制造过程中管理的简化和合理化,促进不断采用最新的生产方式。

一、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机械水平已经相当高,在进行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采油工计算机辅助和仿真等方法,同时对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日趋规范化和科学化,尤其在机械加工技术方面实现全面的自动化,采用数控技术和自动引导小车等技术。发达国家主要制造了一系列新的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智能制造以及敏捷制造和并行工程等系统。

(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要建立在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基础上,有效利用计算机软件,把企业内部的生产较为分散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在利用计算机集成系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功能方面来讲,要做好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技术以及制造管理和售后服务等,这比传统机械企业自动化服务的范围要大的多,系统非常复杂。这种计算机集成主要以信息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不断缩短产品开发、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工程投资等。

(二)智能制造系统。这种系统主要把模糊推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制造系统,最大限度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提高机械制造的水平和技术。人工智能系统是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提高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

(三)并行工程。并行工程,也可以称为同步或者同期工程,主要对传统的机械产品进行串行的开发,这种系统主要要求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到产品的周期,具体包括机械产品的质量、成本、因素、计划以及用户的要求等,保证各方能够协调工作。保证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具有一定顺序性和并行性,保证在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周期,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敏捷制造又称为灵捷、迅速和灵活指导,就是将柔性生产、熟练掌握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实现对劳动力的灵活管理,能够有效的无法预见的市场消费潜力做出比较迅速的反映。进行敏捷制造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结构,实现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生产,采用竞争合作的原则。

二、机械指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而言,机械指导技术发展主要朝着精密加工、微细加工以及纳米技术方向和高度自动化方向的发展,以敏捷制造和CIMS等为主。超精密加工设备正朝着高精度、高速度、多功能、高复合以及智能、安全、环保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格局,不断降低噪音、油污和粉尘等危害。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信息的迅速发展,机械制造朝着全球化、虚拟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反战。

(一)全球化。近些年来,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机械制造国际化经营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导致有的企业倒闭或者被兼并。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机械制造企业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产品开发以及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国际的市场竞争,因此机械制造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就是实现网络化、标准化以及集成化,这给机械制造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保证产品设计、材料选购、机械制造以及产品的开拓和销售可以跨国跨地区的进行流通,真正实现全球化。

(二)虚拟化。虚拟化就是指在实际的机械制造过程中采用虚拟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机械产品开发的风险,提升产品的开发速度,保证机械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不断对投资成本进行优化,具体可以采用运动仿真、动力学、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等。在进行机械制造过程中,要采用模拟和检验技术,促进检验的加工方法、可加工性和合理性,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优化机械产品生产质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做好机械产品的设计计划、具体的生产组织管理和车间调度以及物流链的设计等。虚拟化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就是进行计算机仿真,通过一些软件对真实的系统进行模拟,保证机械产品设计的质量和合理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和缺陷,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

(三)绿色化。在进行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ISO9000系列国家质量标准进行设计,保证实现机械产品的绿色化,具体包括绿色设计、材料、设备、工艺、技术、包装以及管理等,不断生产处绿色产品,包括最后在产品使用后经过绿色处理后保证能够回收利用。因为采用绿色设计和生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机械制造原料和能源的利用率,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项技术,精密机械的成形技术主要铸造、焊接以及塑性加工技术,精密的铸造、锻压、热塑性成形以及切割等技术。无切削液加工被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加工汗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冷却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ROM技术突破了传统加工技术的的原则,而是采用添加和累计的方法,具有分层实体制造和熔化沉积制造等技术。以上机械绿色制造工艺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建少了产品开发的成本,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综上所述,在进行现代机械制造过程中,要不断采用先进节能的技术,促进机械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云飞.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11)

[3]王洋.浅析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02)

日语学习的一些有用心得 篇5

对于初学者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掌握日语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标准书写方法和正确的发音,我要强调的是"标准"和"正确",因为周围的不少同学就是因为底子没打好而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每每说出一句话听起来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而且学得日子越久,想改正的困难就越大.

2.起步阶段.这个时期会接触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和基本的语法,这也是大家学得最开心的时候,也许是自己会说些很多人都不会说的话的一种小自豪吧~积极性也达到了最高点~~~~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小看了日语,趁着这个时候一定要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学到了一定的时期,很多人都会抱怨听力听不懂,[听解问题]得不到分,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听得太少,练得太少,还有就是你的词汇量严重不足!没有大量的单词作保证就没有听力~大家学习英语的时候也是这个理儿吧~~在这里我总结出了背单词的小技巧:

a.汉字部分:大家都知道日文里汉字是占了很大的比重的,拿来日语的一篇文章或是一段文字,我们光看着汉字就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呵~所以记单词的时候就从这里入手!举个例子,日语中有[体育][体质][体验]等带有"体"字的词汇,只要掌握了[体育]这个词的读音,那么凡是出现带"体"字的单词你就都会读了,[体质]中的"质",还可以组词[性质],记住了它,再掌握了"性"的读音又可以组词[性能][性格][性状]等,以此类推只要掌握了日语读音的规律,出现了你在汉语中也见过的单词那么是完全可以自己拼出它的读音的.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促音变,浊音变等,但还是一样,明白并利用这个规律,就可以轻松地使你的词汇量翻倍的~呵呵,不过类似这样的词汇在日语里被称为是[音读],当看到一句话中出现单个日文汉字的时候那它就是[训读],一般都是由日本人自己创造的读音,往往记住这样的词会稍稍费些时间.当然也有很多的例外,例如[踏切]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很难发现,是指公路和铁路的交叉口,还有像[相手]指的是对方,[割堪]指AA质,费用平均分担的意思.像这样往往我们不常见的单词就要训读了.还有些词汇使我们现在也用的,但意思却完全不同,[手纸]指的是书信;[爱人]指的是情人,情夫或情妇等.

b.外来语部分:由于的我英文水平有限,所以记那些外来语单词就比那些英文基础好的同学要多费些功夫了~不过不要紧,我有办法!呵呵~~既然叫做"外来语",想必其发音也是和外语的发音相近(外来语里其中英语占绝大多数,几乎每个英文单词在日语里都有相应的外来语,所以想死记硬背的我个人建议还是去好好学英语发展会更大),背的时候多多翻翻词典,把它的出处(原外文单词)也一并记下来,这样看来似乎是很费事,但你学得多了,背得多了,随便拿出来个英文单词你就能像音标一样以日语的发音和写法把它弄出来!我试过很多次了,很神奇的~呵呵!久而久之,你也会发现你的英文水平也会大大提高(单指词汇量,发音会变得很硬很难听,所以我现在都没信心当别人面前说英语了).

3.迷茫阶段.现在来看这个时期是最长的,因为我那几个月学的很不爽,总是出现了很多问题.看到汉字多的文章感觉很亲切,但那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用处不大,把从普通的老百姓嘴里说出来的话给写出来就会发现:嗯??怎么这好几句话里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汉字呀!?其实那是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表现形式罢了~口语练习的时候,总是在想句子的语序啊(和汉语的语序相反),[尊敬语]和[自谦语]的使用啊(日语中繁杂的体系之一),几个助词出现的场合啊什么的~总是昏头转向的~~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日本的文化.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在我与日本人的交流中发现,他们过多的使用被动句,说白了就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从近几年日本政府的种种表现就可以看的很清楚了.还有在语言的表述上,十句话里要有六七句带有[我认为/我觉得/我想~~~是那样的/那样会不错],这种委婉的表现形式用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去一下子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有些朋友会说我们都是中国人干吗要学习日语,学习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呵呵~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反日情绪也是十分高涨,经常随波逐流的在一些论坛上发帖子大骂小日本,但后来随着思想的不断成熟,对日本的认

识也不局限于过去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参拜靖国神社和篡改教科书什么的,毕竟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国家,是两个不一样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方式,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日本的老师,现在我觉得很多地方我们要反过来向日本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发达的科技,学习埋头苦干的工作精神,学习认真的态度,文明的礼仪,当然我所指的的一个民族,学习这个民族中优秀的一面~~而语言,是实现这一切的桥梁~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 篇6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总结2001年9月至2005年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践经验,吸取事故教训,对2001版《规程》进行了修改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通过学习新版《规程》,我觉得新版《规程》 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新版《规程》总结了近几年煤矿安全生产中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的主、客观因素,汲取血的事故教训,对2001版《规程》中不适应的条文作了修改,并使条文更加严谨、具体化。比如修改后的《规程》第48条与修改前相对比,明确了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和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严禁在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再布置另一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另外第128条严格规定了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的使用。

第二,新版《规程》对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有了进一步加强,在特殊条件下企业可以因地制宜的搞好安全生产。

第三,对矿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等级鉴定工作,对突出瓦斯矿井的鉴定工作;煤层的自然倾向鉴定申报、审批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审批。

第四,明确了机电设备的检修制度,并严格规定煤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以上所谈的,只不过是对新版《规程》与2001版《规程》对比后的一些字面认识。不可否认煤矿井下生产、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工艺性较为复杂,能否搞好安全生产成为一个煤矿企业是否能健康发展的标志。新版《规程》确立了“以风定产、先探后掘、先抽后采”的十二字生产方针,为煤矿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 篇7

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后就开始了艺术教育的变革, 创建了艺术设计比较完整的基础课程体系, 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的主导思想。包豪斯基础课程第一任主持人约翰内斯·伊顿 (JohannesItten) 被认为是第一位为系统地创造现代基础课程作出突出贡献的人。[1]他几乎终其一生来实践他自己创建的新的素描教学观念。其中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强调对形态、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与体验, 包括平面与立体形式的探讨与了解。二是通过绘画分析, 找出新视觉的形式构成规律, 使学生逐步对自然事物有一种特殊的视觉发现的敏感性。伊顿将抽象的和具象的训练都纳入到素描的范畴, 仅就这一点, 他已将设计素描的原初含义纳入了具体化和自觉化。

西方国家独立的设计专业自上世纪30年代建立,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 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设计学科和设计教育体系。在我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 设计院校的素描教学方式长期延续的是苏派体系, 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随着现代设计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代设计的需要, 设计院校的基础课程也在不断发展。

平面设计专业在艺术设计院校中是一个相对传统的专业, 写实技巧一向是比较注重的能力, 在平面设计中也是被广泛应用的手段, 在各种广告、海报等设计中随处可见, 对于具体形象的要求, 写实总是成为主流的表现方式。因此这个专业的素描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基本沿用传统的静物全因素素描为主的方法, 以老师摆放的瓶罐、水果、花卉等常见静物为描绘对象, 学生以表现光影、体积等要求来完成作业。这样的模式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 麻木描写对象, 就像流水线上按部就班机械工作的工人, 从而失去对课程的兴趣与主动性, 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意识。对于以培养设计师为目的的艺术设计院校来讲, 这必然是个极大的问题。针对这样的课程弊端, 在分析借鉴国外设计院校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我院基础教研室正在实施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其中“造型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成为南京工程学院2010—2011年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本文是针对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下面以我在教学中探索实践总结的教学课题来探讨一些关于平面专业设计素描的改革。

课题一:质感效果写真

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基础素描, 其光影训练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我认为仅仅从光影、体积等基本要求上去描绘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应着重强调物体各种质感效果的表现。光影空间里各种物质质感肌理的描绘是设计领域中不容忽视的视觉传达语言, 也是在广告、海报设计等专业创作中广泛应用的要素。

要对形体的材料进行写真表达, 首先要从形体的各个角度, 对其构造、纹理详加研究, 以找到最能表达其肌理效果的部位, 然后将物象的形体注入更深层次的视觉要素进行表现。[2]这种表现常常通过明暗在物象上分布的现象与规律来完成对形体外部材料质感的写实效果, 明暗是物体表面材质写真的关键。我们采用精细特写的方法来表现材料质地的写真, 在笔触的运用上要注意, 描绘时, 不要漫无目的、没有变化地进行。不管画什么材质的物象都用一种笔法, 形成一种单调的表现语言, 这是不可取的。笔触的运用应根据材料本身的不同肌理及质地所引发的某种感受的需求, 进行有针对性的运笔, 使用强弱、轻重、缓急等技巧。形体上产生的明暗关系, 反映在画面上运笔时应随着肌理的表面构造顺序、走向、起伏关系, 保持一致, 真正做到笔随形走, 尽量做到不露笔锋的痕迹, 达到笔触与材料质地的高度统一性, 最终完成对材质的写真性。

课题设置为两周时间, 在选取描绘对象时, 我基本上让学生自带, 也就是要求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想要描绘的事物, 将它带到课堂, 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组合摆放,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又增加了新鲜感。这也是为了与传统意义上的明暗素描课程相区别, 强调所描绘对象的质感要素, 使学生在寻找对象时以质感为主要出发点来参与其中。由此培养起来的对于质感、肌理、明暗等视觉因素的自觉关注, 将大大提高学生感受自然的能力, 使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感受美的形式, 再用自己的技巧把它表现出来。

以下图1—3为例:

静物素描是以日常的塑料制品、易拉罐、藤篮、石头、纸张、树叶、布、树根、麻绳等不同质感的事物为对象。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经常遇到也能感受到的事物, 但是它们的材质是完全不同的, 在光影的照射下产生丰富的不同的视觉效果。这几位学生以不同的笔触将每一个物体的质感都描绘表现了出来。图1深色纸张的质感与塑料袋的半透明效果用了不同的笔触方式, 黑白灰关系明确, 画面视觉效果强烈。图2则是以自然物为对象, 树叶、藤篮、石块等, 背景处理也很主动, 用浅色的树叶衬托来体现自然清新的画面效果。图3也很好地区分了物体间不同的纹理质感, 表现充分、主动。

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 要求学生首先习得光影、体积、透视等艺术概念知识, 以及艺术技巧, 但重点是激发学生关注在平面艺术设计中必不可缺的诸如质感、肌理、材料等设计元素, 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对于认识对象表现对象的艺术空间。

课题二:结构形态理解与线的运用

这一课题是要求学生从对物象表面的描绘转变为对其整体内外部结构的理解。物象结构是物象形式的内在规定, 是设计构想的基本依据。平面设计专业也不例外, 比如包装设计, 就需要设计者对包装形态的内外结构都有一个立体的整体想象, 结构素描就是训练以结构分析的眼光观察自然、认识形态, 从而为形态的主动创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对结构的观看与分析能力, 是透过表象看本质的主动观看。比如:画一个立方形的石膏体, 结构素描要求观看者透过这个立方体的表象用多视点的方式去观看, 看穿形体结构, 甚至解构它。通过对象能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一些视觉形象。所以在画静物时, 往往物体与物体间遮挡的部分也需要通过理性分析推理来将看不到的结构表达清楚, 更多的是关注画面的结构和形体内涵, 充分反映物象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可以看出结构形态造型是排除光影的因素, 用单色线条来表现物象的, 因此, 线就是造型的语言和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的表现技巧对发挥线的艺术表现力起着直接的作用。[3]当我们用铅笔或炭笔在纸上开始勾勒线条时, 这看似简单的线条, 随着落笔的力度、用笔的方向、笔锋的角度、行笔快慢的变化, 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以线造型能够直取物象的结构本质, 从而可以肯定、明确、清晰地表现出物象的结构、比例关系。线条同样能表现出物体的明暗、虚实和立体感, 并且很好地表现不同质感及量感, 如柔软、坚硬、轻飘、厚重、粗糙、细腻等感觉。因此, 线是结构观察与分析的重要艺术手段和语言。

本课题将用两周的时间进行训练, 主要以静物与石膏像的形体结构为训练对象, 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手段系统地描绘对象结构、比例、透视等关系。在摆放静物时将几何形体与一些日常工业机械物体, 如瓶罐、水管、椅子、风扇等组合放置, 因为工造类的物体结构相应比较精细, 有更多的细节可以去描绘, 是很好的训练手段。在这个课题中可以使学生从某一确定的描写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的精准之美。要表现确切的结构就需要正确地运用线条, 主要体现在内外结构线、主次结构线的表现上。在线条的轻重关系的处理上, 要充分考虑到内外、主次结构线的不同。用深浅、轻重不同的线条来将物体主要结构、次要结构、外轮廓线、内在透视结构线交代清楚, 最终才能呈现完整的画面。

以图4为例, 整组静物由椅子、石膏体、瓶罐、布组合而成, 几个物体形状、质感都不同, 堆叠产生了很多遮挡的部分, 以及空间前后关系, 需要学生对结构准确观察, 以及用线条完整体现其中各种关系。作者在正确的观察方法下描绘了每一个物体的结构关系, 将每个物体的体积、透视、比例等表现得很到位, 物体与物体间的前后、空间、主次、内外等结构也观察表达得很精准, 运用了线条的轻重、深浅使物体间的主次关系一目了然, 内外结构的线条也是区分明显, 线条的不同也区分了柔软的布与周围硬质事物间的质感关系。

图例作业 (5、6) 都比较完整地完成了这一课题的要求。

课题三:创意形态造型

创意的思维是设计的关键, 这是在前面课题的基础上更接近设计思维的训练。平面专业无论是招贴、广告、版面等设计都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进行想象创造的思维活动, 本课题架起了素描与今后专业设计课程学习间联系的桥梁。

创意即启动思维, 在常规中去寻求创新思路和意向, 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变常规而带来新的感官刺激。拓展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思维和设计思维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在练习中强调改变视觉常性, 开发想象力, 同时将注意力放在想象效果的实际描绘之上, 充分利用和发挥所掌握的描绘技能, 达到技术与艺术相统一, 体现构思, 表达创意的目的。[3]比如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 他既是一个绘画大师, 又是一个设计大师, 他曾将一个房间布置成一张人脸, 房间的窗帘、图画、壁台、沙发分别是人的头发、眼睛、鼻子和嘴, 其中, 红唇沙发已经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作品。只有打破常规的创意思维的训练才是今后成为设计师的基础。

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身边做起”、“从眼前做起”。因此, 我的课程设置以启发学生自行搜集素材开始, 要求学生寻找身边的平常素材, 可以是具体的物件, 也可以是自己拍摄的图片素材, 我们的创造就是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元素, 学会从日常身边物象中去发现创造新的视觉形象, 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图片资料、多媒体放映等方式讲授一些基本的创作方法, 如质感转换、形体演变、虚构空间等,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打开想象的大门, 克服传统素描写生再现的单一模式, 培养出“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联想创意表现才能。课程学时设置为两周。

图例的作业 (图7—图9) 都是学生通过所带素材自行创意的造型训练, 运用质感转换、叠置形态、拼置形态等方式将日常的事物形态非日常化处理。在创意过程中给予他们一定的建议与启发, 比如图7, 学生自带的素材是一把伞与几片树叶, 她希望能将树叶的肌理质感转换到伞的形式上, 但是在整体制作上对两者的合并效果把握不住, 单画一个被置换了质感效果的伞显得很单调, 在我的引导启发下, 背景与主体物之间做了一个整体的呼应, 用了树叶的纹理效果统一了整张画面, 整体且有变化, 细节之处也处理得很好。本课题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非常主动地去思考想象, 对课程有新鲜感。下图的作业画面视觉效果都很精彩, 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表现能力, 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艺术创造的思维和技能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总之, 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艺术形式的多元化, 素描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 设计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被不断地探索着。在我的教学实践中, 针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也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设计而进行着改革。在训练过程中强调艺术的整体素质, 思维的主动灵活, 以及创新的造型审美能力, 这是我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希望达到的改革目的, 即培养艺术创新与技术能力和谐发展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英]惠特福特等.包豪斯.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9.

[2]周至禹编著.造型基础.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6.

基础英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篇8

关键字:基础英语 听力训练

在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听之所以位于其首,是因为它既是我们获得和理解语言信息,进行语言交际的首要途径,又是促进“说、读、写”三项技能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现在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便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要脱离传统教法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精确性、强调语法结构的传统,改变片面追求精确性、忽视听力训练和扩大阅读量的有效语言信息摄入,进而弱视了听读技巧的熟巧性和说写的得体性的不良状况。

一、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学生在听力训练方面出现的困难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知识方面的困难,它包括语音、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困难。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要条件,语言知识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能力的强弱及反应速度的快慢。

其次是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困难。听力理解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背景知识;二是语言技巧。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再次是在听的过程中心理上和习惯上的困难。带着紧张压抑的心理去听,他的思维活动会变得十分迟钝,难以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即使原本熟悉的教材也会变得陌生。还有些学生存在不良的习惯,不注意对关键词、句的摄取,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这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另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

二、听力教学应当有多种内容,具体尝试做法

(一) 改进英语教学方法的途径

1. 进行“Global Listening”的训练,把握所听材料的整体意思,训练的成功关键在于练习题的设计要全面。首先,让学生做好听前的预备活动,其次是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在关键词句上。再者,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始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去克服出现的语言障碍,去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2. 进行“Selective Listening”训练,培养学生能听出一些具体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从语言材料略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的材料中进行信息选择的能力。

3. 进行“Intensive Listening”内容的训练,听力训练的高层次是信息的再处理即反馈的能力。具体来说,是针对所听材料回答问题并具有高度概括的能力,以形成“长时记忆”。

(二)教学方法应用多元化

1. 听时抓住材料的要素

无论听力材料是故事、说明,还是对话,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有一定的规律性,以故事为例,一个故事,一般会有五个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及其如何组织。如果能把握这5个要素,就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和回忆全篇的故事,对付检测就可得心应手。另外,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文章的开首句。

2. 听力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猜测和回忆

这是对付听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含义的方法,这里的“猜测”是根据具体情况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经验去分析听力材料及其所含生词的含义。对于听不懂的词汇,可以从上下文推测其含义。来不及时,可以根据听到的读音凭自己的语音知识记下该词的发音,等听完全文后再由读音判断它的含义。因为有时听到某个单词时会产生“耳熟却不能详”之感,但听完全文经过思索后,多数情况下会恍然大悟。切忌听短文时在某个词或句子上苦思冥想,停留太久,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被动局面。

3. 利用英语语句重音和意群及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和记忆听力材料

听材料时重要的是能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以及全篇的结构,做到这一点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词汇量及语法知识,但是理解英语语句重音和意群停顿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停顿不能在一个意群中间,每个意群或词组中只有一个重要的词语重读。这样把长句听成了短句,理解和记忆就容易多了。其次,同样的英语材料,通过看电视学习,理听并用,可以把材料中的人物、事件、地点,甚至人物的表情等在头脑中转换成图像,仿佛在看电视一样,置身于其中,这样就可以利用想象出来的图像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听力材料。

对于平时不常读到的或读音没有把握的在试题题干中出现的词汇,在听前可以自己默读2~3遍,以摄入信息,在听时更好地把握、检测理解。

(三)加强基础英语教学的思路

1. 在听力教学中循序渐进,提倡系统性

一般的学生,教师一开始进行英语教学时不能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我们可以分阶段、分语言点不断地重复学生所学过的简单语言材料,使其听得懂,而且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听力教学还应该在循序渐进原则的指导下紧贴新教材,抓住语言点,具有系统性地编写听力练习。中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对话、阅读材料、语法编排都科学地体现了语言点再现的连贯性。

2. 注重运用多种辅助手段,促进听力水平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 篇9

2007-05-21 10:46

学习系统方法论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进入博士阶段以来,开设了一些课程,有的乏善可陈,有的却精彩异常,甚至还有的给我留下了烙印般的记忆,成为影响我整个研学过程,甚至我的一生的一个启迪。经过这些日子的系统方法论这门课程的学习,现在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回首自己这几年的研学之路,感觉颇多坎坷,经过了很多的弯路,一些或大或小的曲曲折折经常让我在求学和科研的过程中头痛不已。

本科时的漫不经心、三天打渔两天筛网的学习经历使得自己的根基不牢,现今甚为痛心,那时候自己也不明白该怎么学习、学习的重点在哪里;进入硕研阶段,整天就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胡乱琢磨各种东西,感觉有一些懵懵懂懂的收获,但说不清楚是什么,那时候总觉得自己好像少了些什么,找不到顺利学习研究的方向。当时的认识是,学习的核心就是学会快速学习,提升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对规定的一个陌生领域的规定的掌握程度,我还将其自定义为“自学度”,但发现自己的自学度不高,费时不少,收效不大,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读博以来,我就经常问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自己想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如何把自己的科研任务又快又好地完成,如何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等待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说这个时候自己开始萌发一些朴素的系统观念了。

等到一上这门课程,我眼前豁然开朗,心中异常激动:这不就是我以前经常在想的问题的答案吗?原来就在这里,这不就是指导我们科研学习的哲学吗!是的,以前想问题基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整个大的系统,缺乏整体观念,至于综合、价值、全系统的观念则更为模糊。这可能也是我以前迷茫的原因吧,走路时一直盯着脚下的小小的坑坑洼洼,很少抬头向前看看,更别提仰望天空,环顾一下身处的这个大环境了。

这门课程给我的感觉如同久旱逢甘露,太及时太有必要了。经过这段时间导师的用心细致又生动活泼的由浅入深的讲解,心中的好多疑团都消失了,以前的那种在黑夜中摸索前行的感觉在渐渐消褪。方向是很重要的,没有方向就很难前行,以前的研究感觉自己蒙着双眼拉着别人的手在蹒跚,也许就是没有方向,看不到远方的目标。

这门课程的最大收获就是自己开始有了方法论的指导了,系统观念也开始慢慢形成。其实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系统思想,但是不成系统,不很明确。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的系统的概念在深化,实质上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究的一个观念就是,整体地看问题,应该从问题的多方面去认识它。从哲学的层次看这些观念,就是唯物辩证法。强调对立统一地来研究和看待所研究的问题。围绕着对立统一这个基础,系统方法论就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相结合;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相结合;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系统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科研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

掌握这一哲学层面的问题,从而可以指导相应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学习系统工程或者系统科学,必须树立整体、综合、价值和全过程观念,这是一个核心所在。对于我们工科的学生而言,霍尔方法论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用这个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学习研究和论文写作,就会有很明确的指向。就我自己而言,自己博研阶段的主要任务可以进行如下划分:课程学习、科研任务、毕业论文、自学提高等四个方面,这些都可以运用霍尔方法论进行分解细化,其中导师已经细致地对论文撰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大家经历的一般过程大概是相似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大致相同。课程学习是一个基础,早有安排的,不必过多考虑,随进度用心完成就是。科研任务和自学提高两个方面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的,每个人的侧重点和需求都是不同的,这个需要自己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论证,提出适合自己的确实可行的方案。

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还有顾基发的WSR方法论,这个方法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很有中国或者是东方的特色,大家可以去看看。就我而言,给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在这几年的博研学习科研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人。我们现在好多人,往往是懂物理,稍明事理,很不通人理,社会是人的群体,有人就有人理,就有事理,这两个方面我们都是不可回避的,别说什么这是庸俗的哲学,不是那回事的。

我们现阶段涉及较多的就是入门方面的东西了,比如说,了解自己所在项目和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的深化等等。需要提出的是,以前的学习,一般需要预先在肚子里存储下足够的知识,必要时,就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所需的部分。这种学习方式造就了很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才子。但是,到了信息领域大大超出“四书五经”的新时期,预先无目的的吞下海量信息的学习方式就有些不合时宜了。比方说,我们到了大型的图书城,往往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旧有的学习方式需要变更以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目的明确的去学习,即先知道要学什么,然后有目的的去寻找答案,这种方式看上去更加有效率。这种及时学习的方式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方法论的指导,否则如同盲人骑瞎马,海量的信息会将你淹没的,使你不知所以然。

学习这门课程,最忌盲从和教条,应该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形成自己的系统方法论,比如说北航十四系的学生都知道的可靠性工程及维修工程不就是把几个美国人把系统工程很好的运用于可靠性与维修领域而形成的独立的学科吗?大家能从中看出斧凿的痕迹吗?这样的运用才是贯彻了系统工程的精髓,才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最高境界,而不是整天谈论一大堆的系统工程的拗口的专业名词,说着要整体、要全过程,要综合集成云云但遇到问题却不知所以。

学习这门课程,就要形成一个习惯,习惯用这种思想去考虑和分析事情,无论是工程项目还是日常琐事,道在哪里?道在混沌,道在针芥。没有寻根问底的习惯,就不会找到事物的本质;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会在探索中失去方向;没有精益求精的习惯,就不会做出尽善尽美的设计;没有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就不能与他人精诚合作,没有合作,哪里有创新?这些习惯无时无刻不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也无时无刻不左右着你的处世为人。同样,他们也左右着你在创

新之路上是否能走得更远。

我们现在总在提的热点就是创新,欣赏某位老教授说的话,如果说习惯是人的左手,那么能力就是人的右手,拥有两只手,人才能创新。我们应该拥有一些四种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工程实践的能力;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获取新知与工程实践是基础;发现与分析问题是关键;与他人交流合作沟通是手段。只有将这4种能力协调的运用起来,才能抓住机会,走向成功。这些能力的自我养成中都可用系统方法论对自己进行指导。

习惯在于培养,只要从身边小事情做起,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时间再长,习惯成为气质,气质成为修养。将好习惯积累下来,加上你的能力,你就接近了成功。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 篇10

学习plc,单片机,组态软件,嵌入式的一些心得

如果专注于某一兴趣,且投入进去,那么一定会有一种感觉:学习真的没完没了,永远有学不完的东西!

plc,51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组态软件等等这些东西要学精学透真的必须踏踏实实的下功夫去钻研,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这些知识必须不断温习和巩固且要去实践,否则即便是当时理解了学会了,过些时日有些知识点便会遗漏掉。

上周用51单片机开发板+固态继电器+DC5V手机充电器+DC24V开关电源+DC24V继电器+飞利浦电风扇红外遥控器这些硬件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带温度自动控制功能的AC220V遥控电源;虽然体积比较大,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一件DIY作品,还是比较喜欢的。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对硬件的掌握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51单片机1602液晶显示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是自己动手是不可能发现的!

本周,终于编写plc程序并动手实践接线了。以前总是看书,看程序例子,虽然花了很多时间感觉理论上已经学得很好了,但是通过实践发现理论和实践的距离还是很大的!首先是笔记本电脑和plc的通信问题,我用的是USB通信电缆,即USB--RS485串口通信,打开编程软件后怎么也通信不上,为了这个通信问题我几乎是一晚上没有睡好觉,第二天还不断打电话请教别人,结果是电话费浪费不老少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直到第三天通过自己不断实验和设置终于把通信问题解决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怀疑是不是通信电缆或者plc或者驱动程序有问题,搞得人真的好憔悴。通过实践发现西门子的编程软件功能真的太强大了!对于plc的接线,工作电源等等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真的是:实践出真知!

接下来就要动手实践通过上位机组态软件来控制plc了。这也是一个大工程。

以前总希望自己的一些同事,年轻的大学生多学点业务知识。现在看来真的不要去学习这些东西了。玩硬件是很花钱的,花钱耗精力不说,关键是不能为自己带来经济效益,而且领导根本就不重视技术!在国企,想通过真本事改变命运真的几乎不可能,要想出头还得下血本送礼请客溜须。

自从学上这些东西之后,我是欲罢不能了。因为只有强烈的兴趣而且热爱这些东西,一个人才能孤独的坚持学习。也只有在电子世界我才能有一种归属感!

对于爱学习的人来说,永远有学不完的东西要学,永远觉得时间和精力不够。然而现实是:凡是爱学习的人,爱好钻研技术的人一般是混得不怎么样的人;试想,哪个为官者会花时间和精力去读书钻研专业技术?

世上的众多情感中,我唯独不信爱情!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是将就过日子。什么是爱情?年轻人会有许多美好的憧憬,然而,现实很残酷!爱情是什么?爱情是选择,你有得选择吗?你有资本选择吗?

人只会在危难的时候才能感悟出深刻的道理!身体是人类的万欲之源,如同厚德载物的天地。“身体好,才是真的好!”,试想,有谁会躺在棺材里数钞票,追逐名利,谈情说爱?恐怕还没来得及“试想”,老婆早就改了姓!所以说,一定要珍惜身体,哪怕是行尸走肉也要健健康康的行走!

原以为,组态软件很简单就能学会。组态王和MCGS组态软件不知道哪个更好?就先学MCGS吧!感觉组态软件的脚步程序和一些函数必须要非常熟悉才能组建一个较完善的工程。组态软件和plc构建工程时,plc的程序怎么写呢?这个问题是学习组态软件的最大难点。

STM32的学习,有所停滞;一定要坚持把STM32学透,哪怕花两年的时间。最终要用STM32和固态继电器设计出一个带液晶界面功能强大的近似于万能的plc。不过,这个plc只能用c语言编写程序。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些心得体会 篇11

【摘 要】众所周知,中学已开始学习计算机课程,但在教学中注意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仍然不尽人意,而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开发一本高起点、超适用、高便捷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非常有必要,这种教材的特征是任务驱动、实践为主、技巧到位。

【关键字】计算机基础;教材开发;任务驱动

《计算机基础》作为高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已开设多年,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知识及基本应用能力,另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为了能给学生的职业生涯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教师有必要使用一本好的计算机基础教材[1,2]。那么如何才能开发一本好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呢?我认为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编写者要全面理解大纲精神是开发一本好的教材的前提[3]。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计算机基础”教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程每一部分都围绕一个核心能力安排教学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是:1.计算机软硬件的认知和机器选购能力。2.熟练掌握Windows7 操作系统的各项操作。3.熟练使用Word 2010对文本进行排版、图文混排技巧等操作。4.熟练使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处理。5.熟练制作PPT并掌握演示技巧。6.熟练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并掌握家用路由器的设置。7.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编写理念

编写者应该熟悉老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需要丰富的素材和完整的案例设计教学内容,而学生需要一本有详细操作步骤的案例教材,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任务并提高技能[2,4]。另外,教材围绕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 MS Office考试大纲》编写,供参加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同学参考学习。

(一)注重实践

现用教材结构都是罗列所有知识点,然后介绍每个知识点的操作方法,教材结构偏理论,学生不易记忆,遇到实际问题不知所措,这是因为学生练的少,计算机是练会的,不是听会的。因此,要合理编写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比如教材编写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时,围绕一篇毕业论文的排版穿插所学知识点,不仅学会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也熟悉了毕业论文的排版,此外,“练一练”与课后上机实验所选案例都结合了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这种以实践为主,知识点融入案例中的教材结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

(二)案例具有价值,避免陈旧

能力不能传授,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获得的,而实践的载体就是案例,而現有教材的案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学生只有对教材中案例感兴趣,才会动手练习,完成任务后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案例要避免陈旧。比如,教材编写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时给出的案例是统计某超市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可是案例中数据都是多年前的,列举的商品价格不符合现在物价水平,而且有些商品已不存在,这样的案例不贴近实际,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编写教材应列举合理的案例,例如,教材采用与学生贴近的学生成绩表来汇总每个学生的总评成绩以及各学科的通过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知识点及各项操作。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

按照以往教学经验, 学生通过“模仿”更容易学到东西,因此编写教材时采用任务驱动法。具体编写方法:先给出学习中要完成的任务,再给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操作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模仿”教材给出的具体操作步骤完成任务,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适当引入相关的知识点。通过调研,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选用的教材采用任务驱动法来编写,会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好评,老师反应采用这种教材目标明确,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反应上课能学到东西,不仅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能学以致用。案例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或操作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第一个途径是通过“技巧”进行补充,“技巧”所编写的操作方法或知识点比较紧贴案例,往往对案例的完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个途径是在每个知识点后的“练一练”中进行补充,“练一练”所涉及的知识点与案例相差比较远[4]。

(四)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编写教材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简单案例、综合案例和高级案例三种不同层次的案例,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取舍任务,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的编写结构不但让基础弱的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与自己匹配的知识与实践技能,而且也能让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通过高级案例掌握更多技能,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实现最大发挥[4]。

(五)编写配套实验教材

主教材附有实验配套教材,主教材编写的重点是通过实训案例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教材根据主教材提供的理论依据完成与实际应用贴切的综合案例,是对主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扩充。主教材还附有光盘,光盘提供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案例素材和习题答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小结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目的编写教材,使学生学完本课程的内容后,可以立即应用到实际中,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从内容到结构都突出了案例课程的特点,这些案例都经过再三斟酌后编写进教材的,所选案例贴近实际,具有价值,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此外,教材中的案例突出综合应用,这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备综合应用计算机能力的需求相吻合。总之,开发的教材要真正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方平.计算机基础教材的“二次开发”.科技资讯,2011, (33):192.

[2]李洁.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创新设计与教材建设.计算机教育,2010,(10):153-158.

[3]魏茂林.浅谈如何用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55-57.

[4]白香芳.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教材的编写思路与实践.科技与出版,2013,(8):28-30.

[5]王海春.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6-28.

作者简介:

王红燕,女(1986.04-),汉族,山西新绛人,硕士,助教,山西工商学院。

基金项目:

一些对于埃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篇12

基础教育是教育阶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也是教育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埃及人民致力于基础教育的发展, 因为在此阶段中, 埃及政府呼吁社会成员将开发自己的能力, 学习各种技能并得以发展, 以应对如今科学时代的快速发展, 学习大量知识来致力于改善埃及经济发展状况, 促进埃及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因此, 改革基础教育阶段, 制定教育质量的原则是埃及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改革的基本步骤

改革的基本步骤反映在至少四个方面[1]:

1) 不影响免费教育:改革应继续实施免费公共教育政策, 但同时也要允许存在民办 (缴费) 学校, 应减少政府管理干预, 前提是相对于这些基础教育学校要求收取的费用, 这些学校也要通过家长满意的质量检验。2) (学历) 证书不等于就业:事实上私企注重能力而并非只是学历, 但是随着政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能力的衰退, 竞技场也做好了准备迎接更具重要性的各种改革, 所获得学历证书不再关系到工作实习。3) 监护人 (家长) 的参与:家长是最重视孩子教育的一类人, 因此他们的参与是提高 (孩子) 在学校的表现力的最好保障, 因此鼓励召开家长和班主任会议来探讨教学课程和评价表现水平是改革进程的基石, 这些会议也有助于构建改革方案的政策原则。4) 建立科学文化的国家氛围:科学氛围应该笼罩全社会, 科学语言应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方式以实现必要的转变和升级。在阿拉伯国家所发生的事例说明伊斯兰学和科学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 伊斯兰国家也可以把崇尚知识和科学价值作为伊斯兰特征的一部分。

二、实施改革

为成功实现改革, 应进行以下五个步骤

(一) 发展教学大纲

大纲发展进程依赖于全局的阶段、进程以及步骤, 而这些阶段有利于基础的发展。

教学大纲最重要的发展进程是以下几点:

1) 描述Description;2) 计划Planning;3) 设计Designing;4) 创新Inventing;5) 建立Fabricating;6) 考试Testing;7) 评价Evaluation;8) 改变Modification;9) 关注Follow Up。

(二) 学校的管理和教师

学校的管理和教师在教学培养的成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只有出色的学校管理和有才干有能力制定并实施教学规划的老师, 才可能实现万众所向的教育目标。针对基础教育的发展, 学校的管理和教师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如下[2]:

-教师准备将基础教育思想付诸实践。

-实现对于学校管理和教师的职业培养。

-聘请职业活动的主人来训练并教授学生。

(三) 教学楼

教学楼是专门用于从事学术教学工作和提供教学服务的地方, 这就是教学楼的预期目标。因此, 必须给予教学楼的标准和设施该有的重视, 特别是针对初级教育, 它对教学楼有专门的规格要求以便进行符合其教学思想和目标的教学要求。

以下是对教学楼的标准和设施基础要求[2]:

1) 在教育标准下为教学楼挑选合适的地点。2) 教学楼要能提供课堂之门之外的各种基础活动, 包括礼堂和教学广播站。3) 教学楼的设计要符合社会的当地条件和未来击沉教学要求。4) 教学设备要拥有现代化的科技设施, 要能提供多种现代化教学设备。5) 要提供多种学术训练设施。

(四) 信息知识技术模型在教学中的使用

研究已经证明, 孩子们使用信息技术符合教育大纲的原则, 有利于其发展, 不论在社会方面还是管理方面, 在实践中使用科技和, 以不同的形式使用发明创造在孩子的成长中做出了独一无二的重要贡献。

(五) 评价机制

在教育过程中评价是必要而不可或缺的, 评价体系及其方法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基础, 换句话说, 它不断促进了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 阐明了教和学之间的联系及目标。正确的评价机制会成为具有可信度的学术评估工具, 由此足以证明其对于开发学生及改善教学方面的有效性。

三、结论和建议

在我看来, 有些比较常见的方法, 其施行有助于改革埃及的基础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1) 将政府负责的基础教育思想转化为民族教育, 所有企业必需做出贡献, 其中包括私企的教育发展及改善其质量。2) 完善教育领域投资所带来的公平利益的法律法规, 其中包括对埃及未来的吸引投资。3) 确定根据现行的国际标准使用经济管理制度以提高教育服务水平。4) 通过在所有的教育组织机构实施国际标准确定在教育机构体制中完善文化质量。5) 必须从时代技术的革新中受益以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6) 教材。给予必要的机会以发展教材的内容, 封面以及印刷, 随着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而其吸引学生, 比如发行CD, 学生凭借原价或者薄利买的教材帮助他实现教育计划。7) 对于专门的学科, 每个计算机都录入到科学实验室, 每个专业信息都存入各种现代化的设备或可以得到或模型, 这都有助于学生快速得到访问信息。8) 在天才面前开展新领域要进行测试, 将他们学习的年份融合在一起, 测试是为了重视考试者的能力。9) 重视语言, 建立新学校分支机构以加强基础教学学生的语言能力。随着新语言的加入, 比如韩语, 日语, 汉语和俄语, 在不同的领域发达国家的融合。10) 环境大纲的革新教导学生保持学校, 班级, 办公室, 地球清洁的重要性以及基础教育的重要。

摘要:因为教育改革问题事关任何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因为教育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进步都有着巨大作用。因此, 鉴于教育在当下的重要性, 笔者选择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笔者展示了埃及基础教育的改革过程, 在这篇论文中细节性地描述了七步实施方案。在论文的最后, 笔者提出了自已的一般性建议, 希望对埃及的基础教育改革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埃及,基础教育,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Ismail Serageldin, Founding the system for excellence in education[N], Al Ahram newspaper, Egypt, 2004 (129) .

[2]Mohammed bin Abdullah al Zamil, Imagine a proposal to address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primary and elementary education[D], King Saud University, Riyadh, Saudi Arabia, 2008.

上一篇:团委干部会议记录下一篇:财产保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