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精选9篇)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篇1

“社会主义”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个定义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

生产资料公有。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共同劳动,共同占有产品,从而为消灭剥削奠定了基础。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过两种公有制形式:一是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公社公有制,二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者是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正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导致的共同富裕,相比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的贫富差距,可以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计划经济(当然,当今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列宁说,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就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但是,我想,计划经济还应注意适度,如果计划过于具体细致,在生产力达不到生产关系时,会导致人民的积极性反而下降,公社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是如果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适应后,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会更好的体现出来。

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大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提供实现这些权利的政治保障和物质帮助。社会主义民主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后实现的,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三条优越性。说明一:三对关系。

以下三对关系可以更好的阐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以及解释中国现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

主人和公仆。我们的政府及公共服务部门形式上是国家行政事务管理中的领导者,在实质上却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公民在充分享受权利的情况下体会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管理体制没有优劣之分,而仅在资源配置、生产调节等方面有所区别。对于这两种经济手段的运用,邓小平同志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在应用上提倡相时而用,而不应带有制度色彩。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篇2

对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否兼容的问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随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理论论战。这次论战分为两派:一派否认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兼容, 因为在他们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靠计划安排, 只能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 而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另一派则主张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可以兼容, 社会主义经济的资源配置应通过直接市场机制和模拟市场机制来解决, 而不能按照计划者的偏好或长官意志进行。我们同意第二派的观点, 因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实现有其可能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依据。

㈠从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看,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具有兼容性我们知道,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交换基础之上的, 作为与自然经济相对立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主要包括: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物品所有者之间存在着彼此当做外人看待的关系[1]。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 它提供了其可能性。可以说, 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也是存在的。一方面,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的, 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分工也会进一步细化和发展;另一方面,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 在公有制内部还存在着社会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决定了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因而它们之间的交换也要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可以说, 市场经济是内生于社会资源公有制的。

㈡从市场经济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看, 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具有兼容性市场经济就其本质属性来讲, 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范畴, 而是经济运行和经济联系的范畴。如前所述, 市场经济既不是一种经济制度, 也不是一种社会形态, 而是以市场为“导向”或以市场为“媒介”的一种经济形式, 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 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2]。它表明, 一切经济活动过程都要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来进行。

在生产方面, 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本、劳动力、生产资料、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要从市场上取得, 劳动的结果-劳动产品的销售要在市场上进行;在消费方面, 实现了市场化的消费, 人们所需要的一切消费资料都是从市场上获取的;在分配方面, 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 合理分配人、财、物;在交换方面, 人们之间的一切交换活动都表现为市场上的买卖活动, 离开市场就不会有交换行为的存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于用市场形成的价值尺度衡量生产者之间的经济活动, 通过价值的迂回形式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建立起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 正是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 因而能够与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相结合, 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3]。

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而言, 它所反映的也不是某种特定社会性质的经济联系。我们知道, 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则, 就是要求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在这种情况下, 无论是价值的形成还是价值的实现, 都与特定社会性质的经济关系无关;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 只要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都要受到这一市场规则的制约。可见, “市场经济是一种包容性很大的范畴, 它可以与私有制相结合, 也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4]。”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不是市场的唯一形式,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由于避免了私有制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震荡, 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㈢从国有制经济对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看, 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具有兼容性国有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理解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是把握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兼容性的关键。研究表明, 国有经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国有经济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有一些不完全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公益性产业与之相配套, 这些产业非国有经济是不愿意介入的, 而国有经济介入这些产业, 就能够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并推动甚至带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国有经济发展国防工业、造币工业、航天工业和自然垄断工业, 对弥补“市场缺陷”起着重要作用。三是国有经济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长远性, 既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巨大优势, 也能对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周期性失衡和结构性失衡起到重要的制度保证作用。

㈣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看, 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具有兼容性我国的市场化改革, 既破除了传统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缺乏效率和公平的弊病, 又避免了私有制市场经济只有效率而缺乏公平的缺陷, 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的高度统一, 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优势互补, 保持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实践证明,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辟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有机融合的先河, 对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性的途径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 简单地说, 就是指在公有制的条件下, 市场经济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为了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必须要对原有的公有制进行改革和调整, 使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㈠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首先要对现有的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 使公有制的数量和范围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公有制对于社会主义来说, 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公有制的存在范围应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 并最终为生产力发展服务。只有在公有制的经济能够使用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它才会有强大的、现实的生命力[5]。因此, 公有制的数量和规模应当是现实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 而不应是事先规定的前提。我们还必须明白, 公有制虽然对社会主义是十分重要的, 但它并不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和价值的唯一途径和方式, 不能人为地夸大公有制的功能和作用。过去我们经常说,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一切要求都必须通过公有制来实现。公有制是满足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重要形式, 但不是唯一形式。把公有制看做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和价值的个意义上说, 用市场失灵来说明公有制存在的原因, 又会不适当地缩小公有制的存在范围, 降低公有制的地位。

㈡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还必须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调整, 使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几种职能的分离和组合形式, 包括资产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的组织方式两个方面。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于所有制, 它是经常变化和形式多样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应当是客观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过去我们把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看作是所有制的唯一内容, 把复杂的所有制关系简单化了, 没有对所有制关系中包含着的诸多权能和利益关系以及它们的分离和组合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更没有适应生产力变化要求对所有制的权能和利益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要求的资产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方式, 实现经济主体之间的有效分工和合理组织, 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增强激励功能, 调动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 提高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程恩富, 马艳, 冯金华.现代政治经济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刘益.公有制市场经济内生论[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6.

[3]曹亚雄.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余文烈.什么是市场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97, ⑴.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篇3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商品分配制度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大经济成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劳动力市场,就必须要对不同经济成分下劳动力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只有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的确认,才能正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分析

1.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中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包括私营经济,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和合资企业以及个体经济。在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从事劳动的劳动力从总体和主要方面来看可以称之为商品。但是必须看到,这里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由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劳动者们虽然受本国企业主和外国资本家的剥削,但同时也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在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劳动的劳动者,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对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仍享有一份所有权。第三,在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劳动的劳动者,都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国家的主人。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中个体经济中的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劳动力从总体上看可以称作商品,但具有一些非商品因素,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劳动力,则一方面具有非商品属性,另一方面具有商品属性。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也具有双重属性。

首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仍然具有劳动力的所有权。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私人资本占有、支配劳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消除,劳动成为基本谋生手段,按劳分配成为主要分配方式,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以宏观社会经济制度为前提的私有权关系。这种私有权关系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私有权关系有本质的区别,但同时又采取了类似的表现形式——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差异,默认劳动力仍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存在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每个公民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然而真正与生产资料结合则需要一个中介,即一定的生产组织。劳动者需要进入一个生产组织,才能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否则就意味着失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生产资料数量上的有限性,必然造成一边是代表国家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的企业,另一边是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等待企业的选择。这就需要公有制企业与个人劳动力发生联系,而劳动力的买卖是实现这种联系的惟一现实形式。

二、以勞动力商品属性为基点,改革现有公有制经济分配制度,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无论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劳动力都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双重属性。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无太多的争议。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公有制经济内部仍然是以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为出发点制订的收入分配制度。显然,这种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的要求。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分配制度,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无法得以提高,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笔者对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

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工资就只能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而不能是按劳分配的收入。因为如果劳动力不是商品,货币就不能转化为资本,从而不仅劳动力市场不能培育起来,就连资本市场也无从谈起。所以,在劳动力是商品的条件下,工资只能按劳动力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能按劳分配。只有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才能按公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分配,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才能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为此要求一切资源或生产要素都必须成为商品,而生产要素成为商品,就必定具有价值和价格,就必须有偿使用,这就必然为其所有者带来收入。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究竟获得多少收入,取决于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及其价值和供求状况。如果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大,价值高,供不应求,则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收入就多,反之就少,如果没有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卖不出去,就得不到收入。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正是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来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如果个人收入不按生产要素分配,即生产要素不有偿使用,那么生产要素就不是商品,从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无从谈起。这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篇4

1、抓大放小,一方面将公有制经济向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重要行业、部门集中,集中优势力量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扩大单个企业规模,增强其竞争力。

2、实现公有制经济经营多样化,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形势,应更多发展股份制经营。

3、发展私营经济。一方面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促进公有制经济在与私营经济竞争的过程中去粗求精。

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才能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一切符合 “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 篇5

对照检查问题

1、有没有入党动机不纯的问题

2、有没有理想信念不坚定,搞封建迷信活动、信教或参与邪教组织的问题

3、有没有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参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问题

4、有没有不及时主动缴纳党费,组织纪律松弛问题

5、有没有在发展党员中不公正公道、不讲原则送人情、捞好处的问题

6、有没有对不良现象不批评不抵制,发牢骚、乱议论的问题

7、有没有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自律意识淡薄,一切向钱看,只考虑关注自身经济利益,不关心企业发展问题

8、有没有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9、有没有党员意识淡薄,不愿主动亮明党员身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问题

10、有没有为社会奉献精神不强、不愿为员工服务的问题

11、有没有组织、策划或支持、参与集体上访的问题

12、有没有作风漂浮,工作不专心、在位不在岗,不干实事、无所作为的问题

13、有没有不会做员工工作,承诺的事不兑现,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员工诉求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14、有没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不重视、不理睬,或者推诿推脱、讨价还价问题。

15、有没有信谣传谣,传播散布不利于团结、损害抹黑党的形象的虚假消息问题

16、有没有对员工反映的问题回应不及时不主动,甚至不管不问,推诿推脱问题

17、有没有老好人主义,对歪风邪气不敢抓、不敢管,听之任之问题。

18、有没有对集体利益不关心,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问题

19、有没有道德品质低下,生活作风不正派,或不履行赡养(抚养)义务问题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篇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近,十六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作 者:周叔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21刊 名:唯实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年,卷(期):“”(2)分类号:F04关键词: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篇7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端

1、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 属于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规定农村土地属于三级所有, 即“乡集体、村集体、村民小组”。这些规定虽然明确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代表, 但“农民集体”在法律上的具体内涵很模糊, 由谁来代表集体实施其权利与义务却难以确定, “集体”有乡镇、村、村民小组三个层次, 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所有者代表。目前的土地集体所有, 对于农民来说, 某种程度上是虚无的。从所有权主体来看, 村委会作为当地村民的社区性自治组织, 充当集体土地财产的所有者代表, 在村民现有民主法制知识积累有限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下, 土地集体所有往往成为实际上的村长和村委会少数人所有。从实践看, 有的基层政府借土地集体之名, 违背农民意愿对土地进行大面积流转。

2、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 土地市场化不充分

完善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健全的土地市场体系, 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 国家出台了国有土地流转管理的相关法律、政策, 然而, 却未出台相关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政策, 造成了集体土地管理薄弱。有关法规对农村承包地的流转也只是抽象规定, 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流转中各方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并没有明确规定, 致使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地方利益和意志倾向, 有关部门也难以对集体土地流转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集体土地使用权发生权属纠纷时也很难从法律和行政上进行解释和处理。同时, 流转农地的用途也缺乏有效管理, 一些农户随意改变土地用途, 将转入的农地用于非农项目, 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秩序。此外, 农村还存在着一些农户不愿种地也不想把承包地流转出去的现象, 致使土地闲置、抛荒而无人问津, 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资源。

3、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过强

我国是农业大国, 目前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呈缺位状态,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讲, 承包土地不仅具有就业生存功能, 而且具有社会保障福利功能。农村土地无论面积大小和土质状况, 农业户口一律按人头分得一份土地。从实践上看, 这也确实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也导致了农民过分的恋土情结, 只要没有一个稳定、长期的工作, 一般不愿轻易放弃承包地。

二、当前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困难与应对措施

1、当前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困难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9月30日在安徽考察时指出, 允许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实行农村土地流转, 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耕地抛荒问题,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稳定农业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发展, 并促进农民增收。但是,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面临以下困难。

一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产权基础问题。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是在集体所有制下的家庭承包经营。工业化条件下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收益日益下降, 是产生农村土地流转最大的制度压力,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承包经营权的本质特征和固有缺陷, 构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约束。

二是运作难规范。绝大多数农民受自然经济思想支配, 习惯于自种自收, 参与土地流转的愿望不强烈。目前我国部分农村还没有像城市一样实现基本的社会保障, 土地仍然是大部分农民生活甚至生存必须倚重的物质资料, 离开土地, 其生产、生活甚至生存都将受到严重影响。所以, 在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可以替代土地产出以维持农户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 农民是不会轻易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并且现行政策对土地流转没有规定程序和手续, 土地流转大多是农户之间的转包, 多数情况是自找对象, 私下协商, 很容易引发农户间的矛盾, 造成农村许多工作难以开展。

三是监管难到位。有些地方在乡村集体组织的流转中, 忽视承包农户流转收益的主体地位, 截留、挪用农村土地流转收益, 与农民争利,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有的地方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随意变更甚至撤销农户的承包合同, 集中土地搞对外招商, 强迫承包农户集中流转, 影响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有的地方借农村土地流转, 绕过国家有关法规, 大量占用耕地, 改变农村土地用途。上述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缺乏对土地流转的法律保障, 有效监督, 各种制度和规范缺乏约束力。

2、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措施

第一,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完善土地流转立法。缺乏制度保障, 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一大问题。修改和创制法律, 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土地管理法》规定, 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 然而至今没有成形的政策法规对农地使用权的流转进行规范调整。因此必须尽快依法规范农地使用权流转,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制度。

第二,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管理机构,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管理。为了避免土地流转与集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垄断, 避免官僚资本对农民的排挤, 杜绝强势资本的欺行霸市, 有必要对进入主体的身份、进入方式与进入空间作出明确的界定, 并建立相应的规治机制。规范地方政府、村委会等特殊主体行为, 能有效减少流转隐性成本, 保护农民利益, 促进土地流转。

第三, 积极培育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培育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重要环节, 应在保障农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运用土地评定等级, 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市场价格, 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标准。成片土地流转, 可引入竞价承包、招标租赁等方式, 培育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第四,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为了让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有意愿在农村租赁的龙头企业和业主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外出务工经商环境越来越好, 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能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出去。因此, 应尽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 为双方提供服务, 使土地流转双方全面、准确地掌握土地信息。

第五, 探索土地流转新途径。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基础上, 运用市场机制、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 采取农村土地使用权入股, 农民变为股民, 参与龙头企业、业主从事规模经营;成立农业股份公司、探索“村企合一”管理模式, 实现农民“持股分红”, 使土地使用权逐步向具有高生产种植技术的专业化公司、协会和业主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 不断提高土地产值和经济效益, 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集体所有制框架内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探索与实践

1、以农户拥有产权的土地股份制是较好的制度安排

我国农村传统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产生了很多难以解决的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相矛盾的现实问题, 而土地私有化和国有化两条道路又走不通, 那么, 现实选择的可能性就在于对传统的集体所有制进行产权制度的根本改变上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这种改革不是一般地否定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而是努力把那种人人都有, 人人都没有感觉到的抽象的集体所有制改革为农民可以实实在在地感觉到的、具体的、人格化的集体所有制。在这种所有制里, 农民个人是作为集体的一分子成为土地的现实的所有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通过股权化, 折股量化到农民个人头上, 农民既切身感受到自己是集体土地的真正所有者, 是集体土地的真正的股东, 其股权又可以转让、可以抵押, 同时农民个人又不会完全与集体相脱离。农民集体是土地股份制的董事会, 它由股东构成, 同时又可以决定每个单个股东对土地所拥有的产权的流转和最终处置权。这实际上是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高度自治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之间既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土地股东与股东的关系, 又是一种土地合作关系, 即土地股份制。在这种新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中, 农民在土地上的切身利益交给农民集体讨论投票决定, 农民是拥有土地股权的, 对自己所拥有的土地股权可以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进行自由处置的股民, 是自己土地真正的实际所有者。

2、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做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新的实现形式, 让农民个人作为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其土地权益的实践在广东珠江三角洲, 以及四川、山东、福建、浙江等地区扩展, 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1) 土地折股。将土地作价投股, 即按征地价或者按不同土地的年纯收入计算以及按各种综合因素折算, 使土地实行货币化。

(2) 股权设置。基本股权结构为集体股和个人股。集体股指原集体资产折价入股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所持有的股份, 持股者是股份合作组织。个人股一般分为土地股、基础股、贡献股等几种。土地股是农民将原来承包的土地折价入股后所占有的股份;基础股是原集体资产折价后, 配给农民所有的股份;贡献股是根据农民对集体经济的贡献大小, 以年龄或参加土地承包次数为依据配给农民的股份。

(3) 产权界定。社区组织股份合作制的土地使用权全部收归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对农地采取家庭或专业队投包, 社区成员享有的土地股份不具有完整意义的所有权, 不能买卖、转让和继承, 只能分红。

(4) 分配方式。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利润分配方式, 是在缴纳有关税费、偿还到期债务、弥补上年度亏损、扣除生产发展基金和公益金、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行政开支和干部报酬的基础上, 以其总余额实行按股分红。

(5) 组织管理。土地股份制实行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管理制度, 股东由农户或村民小组产生, 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合作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实行一人一票表决制。董事会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是股份合作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监事会是股份合作组织的监督机构。

3、土地股份制的主要模式

(1) 南海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根据不同的资产条件选择不同的折价形式, 主要是对集体土地和固定资产进行评价入股;二是根据每个农民不同的情况分别配置股权, 具体配股方法有因素配股法、两级配股法、综合因素配股法;三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股份形式, 主要形式有社区组织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合作制。

(2) 苏州模式。其主要特点;股权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民以纯土地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 土地一般不作价, 入股土地由合作社统一整合后实行对外发包或租赁, 所得收入按入股土地份额进行分配。二是以农民土地入股为主, 资金、技术等参股的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一般要作价折股, 合作社经营收益按股份进行分配。

(3) 上海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集体内部的农民将承包土地入股给其所属的村 (组) 集体, 村 (组) 集体将农民入股的土地连同未发包到户的机动地打包以后, 以集体的名义再入股到特定的经济组织;二是特定的经济组织将集体入股的土地集中起来, 打破原有的界限, 进行统一规划整理后, 以出让、出租等形式将土地推向市场, 形成一级农村土地市场;三是土地经过一级市场到使用者手中后, 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 使用者可以依照法律和合同规定有偿流转。

(4) 成都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村民小组成立由村民自愿组织的集体经济合作社, 行使最基本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是集体经济组织和现有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剥离, 村民以其所有权或使用权收益股份入股组成 (组级) 集体经济组织即合作社, 总合成 (村级) 集体经济组织即合作联社;三是乡成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委员会, 行使集体资产的监督权。产权主体明确后, 集体经济合作社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向村民进行确权公示, 最后由有关的政府部门登记颁证。

4、对土地股份制内涵和性质的认识

土地股份制也叫“股田制”, 是指在保持我国现行农村土地经营法律法规及其基本制度不变的基础上, 根据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对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之上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并以股份制形式明晰农村土地权属和建立经营分配机制的一种新型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土地股份制是以土地承包权或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从价值形态上量化为个人股权的形式来克服家庭承包制的缺陷, 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它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具体实现形式中的较好形式。

土地股份制有几个重要特征:一是社区农户土地股份共有;二是持股资格的确认以本村农业户口为准;三是土地作价折股的方法灵活多样;四是股权结构上的集体股和个人股并存;五是人口的增减采取动股不动地的原则;六是集中的土地经统一规划和开发后, 向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或专业队发包, 多以投标竞标办法, 或由投资者直接用于粮食或其他农作物的企业化生产经营;七是利润分配按照股权平等、同股同利的原则, 根据盈利情况进行分配, 也可以取得固定的股息;八是在组织机构上, 设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股东会一般能在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持股人中按一人一票的原则行使表决权。

5、当前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中央对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一些地方对土地股份制心存疑虑。一些地方, 虽然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 但没有改革的动力, 也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认识。

二是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规范。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自发行为, 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指导措施, 有一些内部管理制度还有待于规范和完善。

三是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法律地位不清晰、政策不明确。由于国家对土地股份合作制企业没有立法, 不能得到国家法律和行政机关的承认, 工商管理部门不予登记注册。同时, 税务部门按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 对村民获取的股金红利将征收个人所得税。

四、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

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是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有益探索,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以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通过推进土地股份制, 既能使集体经济和个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建立起真正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又能随着农村土地的统一规划和开发, 尤其是随着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还有利于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 进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农村文明进步。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消除土地股份制改革后顾之忧

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土地换社保”的做法, 这种做法其实否认了政府应该承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 而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应当是农民的基本权利。因此, 在加强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与管理的同时,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 并根据不同年龄段保障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实行不同的生活保障。要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要完善和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既要严格规范, 又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二是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以地方为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省级人民政府应加大投入。

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创造土地股份制改革条件

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必须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 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中青年农民的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以适应城镇就业竞争的需求。二是要大力发展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 免费职业教育, 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能够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劳动技能, 从而提高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能力。三是要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指导、网络调节、机构合作为一体的社会化培训机构, 在发挥引导功能的同时, 将职能培训、技能鉴定和考核纳入市场的统一运行过程。四是要积极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要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 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 并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明确土地产权主体

以《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为依据, 将“集体”界定为乡 (镇) 、村和村民小组三级, 保证集体享有土地的所有权, 明确集体的法律地位, 保障和实现完善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同时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 并在集体与农民之间建立新的契约关系——土地承包关系,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进一步明确集体委托与农民代理的权利与义务。突破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的经营形式, 将传统的集体与农民之间对土地的租赁关系转变为委托代理关系, 并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权责, 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合同关系, 将农村集体与农民的关系定格为市场的关系, 以便更好地适应以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环境。应当慎重决定土地股权的界定和再分配问题。土地股权问题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这直接决定了农民股份的多少以及公平与否。建议按照集体土地和户籍关系的管辖范围, 在社区集体组织内部按人口来界定和分配土地股份权, 以体现农民在同一地域内对土地的收益享有平等合法的权益。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问题, 新增的人口如果没有承包到土地, 可以参加集体组织的再分配以保障基本的生活;而在并不解除农户的土地承包合同的基础上, 已故的农村人口不再参加土地股权的分配, 从而保证农村土地制度稳定性和收益分配的公平性。

5、促使土地产权的价格化

建立现有农业土地产权的价格市场, 引入土地价格的评估机制, 通过市场竞争科学地确定农村股改土地的市场价格。股份制改革实际上以资本合作为基础, 无论是在决策过程中还是在分配形式上均强调资本本位, 符合土地市场发展的趋势。因此, 实现土地产权的价格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资本化, 通过价格评估确定土地产权股份的划分和流转, 决定在决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流向和收益分配环节中收益分配的问题。

6、确定土地资源增值的经营主体

明晰土地产权股份、确定产权价格后, 通过公共选择将土地划分为适合个体经营以及规模经营两种类型。这样在不宜规模经营的地区可以维持小农经济满足落后地区的需要, 逐渐推进改革, 以免激进的改革带来负面的影响;又可以在适宜规模经营的地方通过土地产权的合理转让建立农业股份制公司, 吸引工商业资金投入农业, 促进农业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允许承包权长期不变并自由转让后, 外来资本就会进入农村土地市场, 从农民手中购买或租赁承包经营权, 集中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 实现农业机械化。

7、保护农村耕地, 限制农业用地的用途

股权化以后的农村农业用地原则上应以农业生产、开发为主。农地转为非农用地的, 必须由国务院统一规划、批准, 以确保农村土地的合理、合法用途。国家应不断完善土地政策, 通过修改《土地法》和《土地承包法》等, 对非法征地、低价征地、无偿圈地、以公共利益征地后又改变土地用途或卖给开发商、肆意违反法律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禁止城市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农村圈地, 建立对地方各级政府的监督体制, 确保地方政府严格、有效执行国家的土地改革措施, 杜绝基层机构腐败现象的滋生。

将农业股份制公司的组织形式引入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中, 为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设想, 不仅可以建立新型的农村生产模式、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而且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建设、引入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如此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红旗出版社, 2008.

[2]李晓冰:公有制框架内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评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6 (3) .

[3]迟福林、殷仲义: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农村改革发展新起点[M].红旗出版社, 2008.

[5]周向军等:探索与创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6]成都市社科院: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之路[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

[7]刘从政、阎星: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重大理论和支撑体系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 篇8

在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很快发现,个体经济发展了,民营经济发展了,唯独国有经济举步维艰。国有经济怎么办?包袱很重怎么发展?所有制问题无可回避地摆在了改革面前。进一步,我们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应该有怎么样的经济体制,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理论界和干部群众中对此展开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一直没有中断。大家围绕着国有经济改革等重大问题展开争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人把这场争论概括为是姓“公”还是姓“私”。围绕“公”“私”之争,理论交锋也不断。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的解释。

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理论上有了一次重大的突破。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我参加了报告的起草工作。十五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包括:第一,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里注意两点,一是初级阶段,二是基本经济制度。过去都说“方针”,现在上升到“基本经济制度”,而且是跟初级阶段长期共存的;第二,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应该而且可以是多样化,过去是单一化,就是一种形式,现在是多样化,这也是一个突破;第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说是“有益的补充”,现在提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上的提升;第四,提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五,提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第六,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平等竞争的,一视同仁。十五大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表述,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新界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强调,都是认識上的新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方面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在不断推进,另一方面社会上也产生了关于改革的一系列质疑。有人说我国的改革是完成了“四化”(私化、西化、腐化、分化),培养了大批资产阶级分子,也有人大肆批判所谓“新自由主义”,认为“问题就在于执行了一条修正主义路线,走了一条资本主义复辟道路。”借机批判改革,否定改革。大规模的争论发生在2005年,争论的问题也很集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究竟是改革过了头还是改革不到位?是改革本身错了还是某些改革出现了失误?是反思改革还是否定改革?是应继续深化改革还是要走“回头路”?争论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要继续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向哪里去。这仍然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解放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把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这次关于改革的争论最终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定论而结束,在全国再次兴起了解放思想的热潮。

温故而知新,回顾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所走过的艰难探索之路,就更加觉得何伟同志的这本关于股份制与社会所有制问题专著出版的重要意义。在我看来,全书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就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理论突破。这本专著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展开论述,从理论上分析股份制的社会属性、基本特征、作用和历史地位。书中有的观点在我国理论界提出较早,如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主义下的作用等问题。同时,作者还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阐述,与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展开论述,从理论源头上证明了股份制改革方向的正确性。该书还收集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股份制、社会所有制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语录作为附录放在书后,这对于全面认识和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很有帮助。

书中许多思想都闪烁着创新的光芒;如作者将国有经济定位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为社会服务;将股份制定位为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将社会主义所有制定位为社会所有制,而不是一般公有制;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定位为社会所有制,而不仅仅是国有经济;将社会主义完备的物质基础定位为知识经济(信息化),而不是一般工业化。这五个定位既解决了理论问题又具有现实意义,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本书还在最后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发展对社会所有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知识经济是社会所有制的物质生产力,信息化是推动实现“世界大同”的物质生产力。并提出了应对信息化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该书的出版是相当及时的。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奋斗目标。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多发期,需要从体制上、机制上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对所有制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总的来说,该书紧紧抓住这一重大课题。随着我国改革实践的推进,对这些理论问题,大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此文系为何伟《股份制与社会所有制》一书写的序言)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篇9

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四个每一个”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市学组发„2009‟15号•关于进一步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全覆盖的意见‣和市党组办„2010‟48号•关于转发†关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管理,以服务促进管理,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提出的“每一个市场、每一个建筑工地、每一个达到20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每一个社会组织(以下简称“四个每一个”),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都要建立党组织,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通过挂靠或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参加活动,没有党组织的派党建指导员,同时建立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要求,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全覆盖,实现非公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具体任务

1、完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一并谋划、一并考核。建立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抓总,企业工委具体指导,统战、民政、工商联、工业园区、各街道党工委、工、青、妇、工商、税务等部门紧密配合的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要指定人员负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企业工委负责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摸清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工业园区党工委、各街道党工委负责所属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认真完成党组织全覆盖工作目标;统战部负责组织工商联、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时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工商联负责协调、发动和指导会员企业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帮助企业组建党群组织,协同开展党建宣传教育工作和主题特色活动;工、青、妇群众团体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组建工作;工商、税务部门协助做好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调查和宣传,重点掌握非公企业的动态情况。

2、推动百日集中组建活动。工业园区党工委、各街道党工委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区委•关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深入开展动员摸底,扎实搞好集中组建。对规模较大、人数较多、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党组织。同时,要先行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依托其开展党的工作,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加强非公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头屯河区“非公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区委组织部和企业工委牵头,主要成员由宣传、统战、民政、工商联、工青妇、工业园区、税务、工商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听取各职能部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4、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为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示范作用,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各县级领导和单位(部门)党政正职具体联系一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按照“一岗双责”和“1+1”的管理模式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宣传党的政策,指导党建工作。工业园区党工委、各街道党工委要结合自身实际,向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建立党建指导员工作职责和推行党建指导员工作手册,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导和促进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5、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工业园区党工委、各街道党工委按照“先组建、后调整、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所辖区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并结合“四个每一个”的要求做好指导、协调、组建工作。

6、建立健全基础台帐。按照“无遗漏、无死角”的要求,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实地,对辖区内所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和社会组织的数量、规模、员工人数、业主身份及党员数量、组织设置、隶属关系、党组织负责人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确保调查摸底的口径统一、情况真实、数据准确。企业工委、工业园区党工委、各街道党工委要建立企业名册、企业党组织、企业党员和党建指导员(联络员)等“四本台帐”,为一下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组建工作打下基础。

7、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层、技术业务骨干以及群团组织负责人加入党的组织,保证党员队伍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对没有党员或只有个别党员,尚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数量可单列指导性计划,上报上级党组织及时申请。通过工会、共青团组织推优和党建指导员、联络员推荐等多种途径,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力度,建立一支素质较高、数量稳定、党性较强的后备队伍。

8、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注重把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职工群众工作的经营管理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中的党员,选拔到党组织负责人岗位上来。对暂时没有合适党组织负责人人选的,经与企业协商后,可由上级党组织推荐或选派。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出缺的要抓紧配齐,对不胜任工作的党组织负责人要及时调整。

9、发挥党组织教育引导作用。依靠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对全体员工进行政策形势、法律法规、生产技能、文明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把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等市场法则与互助合作、无私奉献等社会美德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党员、员工的职业素养。

10、加强非公党建制度建设。按照“坚持原则,保证质量和便于非公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原则,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党费收缴管理制度,确保我区非公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树立不抓非公党建工作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区委组织部已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到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体系,进行专项考评。同时也将把非公党建工作纳入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落实不到位或成效不明显的党组织,取消其创先争优资格。

2、创新方法,确保实效。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分散,流动性强,工作难度大,各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要注意工作方法,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注意沟通和交流,力求达成共识,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要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实现工作有新突破。

上一篇:镇区工作建设活动方案下一篇:乡村医生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