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研修班培训心得(精选11篇)
——张燕
“教学培训” ——献给青年教师最好的的福利。
今年,我有幸享受了这一特殊“福利”。在此,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尤其要感谢潘璐教研员为本次培训所做的精心准备,她的精心组织使得这次培训具有很强的教育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同行进行交流,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培训分三部分,听课、集体评课、专业讲座。从各学校抽了四名老师上展示课,从上课的情况来看,这四名老师首先都经过了精心的备课,准备得很充分,课堂的处理也很到位,虽是对比课,但却不分伯仲,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门道。让我们“大饱眼福”。第二环节集体评课给我感受很深,我们以前的集体评课都流于形式,因为老师少或有些老师不屑说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评,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评课习惯和氛围,其实我认为集体评课不单单是去评价上课的老师课上的好与坏,环节设计的恰当与否,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参与交流的老师看到了自己平时没注意到或没发现的问题,还有一个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们的集思广益和思想火花的碰撞,一箭多雕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而这些我们平时恰恰不愿意去做或受各种原因的限制无法做到,通过这次的培训,我在集体评课上收到了一个新的洗礼。我很惊叹,惊叹于年轻老师们不拘束,有什么大胆提出来大家探讨,没有扭捏作态或保守意见;惊叹于老师们评课时很专业,一针见血,可见是平时的积累和学习所得。
一、角色和问题意识不明
只有教师把对校本研修的情感及认识,贯穿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校本研修才有可能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增强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但是,部分青年教师习惯于“教”的角色,尚未能进入“研”的状态,表现为只“教”不“研”,或“教”与“研”分离,不会从“教”中寻找“研”的“种子”。长期以来,青年教师都凭“知识”或“个人能力”来教书,缺少对学生和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研”的作用和价值,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同化起来。另外,部分青年教师受到教学参考书框架的束缚,停留在用参考书来教的困境之中。因此,在校本研修中角色意识不强,容易处于“缺位”和“失语”的状态。
二、校本研修形式创新不够
多数学校过多地强调青年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甚至把教学反思纳入到教学方案的设计之中,作为检查和考核的依据,导致青年教师把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演变成为一种不得不完成的形式和任务。
校本研修形式的创新则可以弥补教师自我发展上存在的不足,增进教师对校本研修的认识,增强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幸福感。学校要积极倡导并通过形式的创新,使教师把校本研修看做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还要借助专家的力量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使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使同伴互助成为教师工作的一种习惯和方式。
三、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关键词:中职青年教师 “主题式”校本研修 行为改善
教师的知识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扩展性知识四个方面。以往中职学校的青年教师研修往往习惯让教师“听”为主要方式,采用传递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讲授法,容易使研修与教师个体的实践工作脱节。近年来,笔者在实践中探索了一种中职青年教师校本研修的新的范式,即基于“行为改善”的中职青年教师“主题式”校本研修,使青年教师从被动接受主讲人的灌输走向自主探索的实践研修,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基于“行为改善”的中职青年教师“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现目标
1.改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这一改善包括德育行为的改善和教学行为的改善。其中“德育行为的改善”是指在绝不触犯教育部网络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的“师德红线”(十余项违反师德行为)的基础上,重点做到“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而作为改善教师行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行为的改善”,则重点体现在做到“三个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和教学要求与岗位需求对接)、改进教学方法和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上,从而使青年教师的执教水平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2.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成长
其目标是既要确保青年教师在三年内过五关(师德修养关、教学技能关、信息技术关、教育管理关和教育科研关),又要鼓励青年教师考证,让全体青年教师尽快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C证或以上),全体青年专业教师尽快获得技师(高级工以上)证书和职业指导员(师)证书。
二、基于“行为改善”的中职青年教师“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操作步骤
基于“行为改善”的中职青年教师“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操作步骤共有五步。
1.发现行为问题
这是指青年教师在调查教学现状、广纳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考核结果、教学实效之间的差距,通过反思,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困惑和问题,尤其是那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2.确定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在教研组内确定,教研组要召开相关会议,在会上先由组内青年教师各自提出发现的教学问题,然后经过组内教师共同研讨和理性思辨后找出具有突破意义的关键问题;然后,全组教师各自学习相关理论、阅读相关文献,在下一次教研组会议上发表看法,共同研讨确定解决关键问题、改善教学行为的校本研修主题。
3.请教问询名师
这里的“名师”主要是指校内名师和校外企业的专家或师傅。在确定校本研修主题后,教研组长可将该主题名称连同组内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及确定这一主题的缘由告之他们,并邀请他们在听组内青年教师的课时作现场论断,以此帮助确认本组青年教师的校本研修主题,同时指导和提供如何展开这一“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具体途径及有效方法。
4.集体求解问题
这里的“集体”是指教研组的教师集体,而求解问题则是通过课例研究来实现的。于是,“求解问题+课例研究”便成了这一“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当主题确定后,教研组内每位青年教师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都有着同一个统一的校本研修主题。在评课时还要集体评出组内青年教师的“好课”,然后共同筹划开出全校性公开课。
5.课后研讨总结
在全校开出本组青年教师关于“主题”的公开课,课后广泛吸纳意见,再在教研组内组织教师共同回忆研修过程,讨论已获得的行为改善成效和可进一步改进的具体举措。在此基础上,组内青年教师各自撰写完成相关的教学论文及关于参加本次“主题式”校本研修的个人总结。
对以上操作步骤,现举中职专业课一例予以说明。
例如,笔者所在职校的财贸商务类专业青年教师感到自己在课堂上尽管用了视频与图像等辅助教学教学手段,但教学行为总体上仍是“教师讲,学生听”,致使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状况,在第二步时经教研组共同研讨和理性思辨后,一致认为具有突破意义的关键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上没有尽可能地实现“三个对接”,尤其是 “教学要求与岗位需求对接”,并且认为应当让学生在参与与职业相关的情境活动中获得愉快的心情和成功的喜悦,并以由此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实施让学生扮演岗位角色的情境教学”的主题便顺理成章的得以确定。这一主题在第三步中又得到了名师的确认,校外企业的会计师还提供了各个岗位的详细工作任务清单。
在第四步时,教研组内青年教师都以该主题进行课例研究,并在课堂上实践。如在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基础会计》课里,组内一位青年教师是以“编制记账凭证”课作为课例的,其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掌握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设计的职业情境是某企业外出营销人员出差后回企业向企业报销差旅费。教师在教研组内说课后,经过大家集体磨课(特别是几个老教师出了一些金点子)后,最终确定在此情境中设置下列相应业务岗位由不同的学生扮演角色:出纳员岗位、记账员岗位、审核员岗位和会计主管岗位,按以上分工进行流水操作的过程,如下图3和图4所示:
三、基于“行为改善”的中职青年教师“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践效果
1.加快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最显而易见的效果是学生喜欢上了课堂改变了的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这既达到了青年教师“研”的目的,也达到了青年教师“修”的要求。由于研修是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因而规避了以往教师研修“一站高就虚空,一踏实就刻板”的弊端。此种研修范式,也让中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大为改善。由于包括企业专家在内的名师指导常伴青年教师,又让教研组内全体教师在共同实践研究中,切实发挥了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因而得以形成从校内到校外的多元资源整合的新常态。笔者所在职校实施了此种研修范式后,广大青年教师提升了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中的实践能力和课堂智慧;他们在研修中自己“开花结果”,每人每年至少都有一篇论文在杂志上公开发表或获得市级以上奖项。
与此同时,青年教师也在自己所作的创造性贡献、课堂的成功和探索的成效中体会到乐趣,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
2.促进了现代职教体系建构
在基于“行为改善”的中职青年教师“主题式”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中,有一条即是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做到每年平均在相关企业顶岗工作或参与生产服务一个月以上。这与此种研修范式第三步中“邀请企业专家或师傅来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指导”一起,构成了“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有利于建构现代职教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而且青年教师在赴企业实践锻炼时所学会的体现现代行业企业中“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专业技能也可在教学中介入,有利于在着眼学生发展中实现中高职的有机衔接。
3.推进了中职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职校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因此,要建设能得以稳固而持续发展的名职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学生家长会以从对职校的教师满意到对职校满意,最后升级为对职业教育满意。现在,笔者所在职校的青年教师,凭借在校本研修后所提升的执教技能的水平和引领学生的能力,他们辅导学生参加包括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在内的全国、省、市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上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黄萍,孟庆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与教教师培养培训[J].职教论坛,2014(2).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就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黄山,徐瑰瑰.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宿——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会议综述[N].中国教育报, 2013.12.11.
[5]王玉苗,刘冬.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关注实践性知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0).
[6]席东梅.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召开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0).
一、《破冰之旅》,熟悉彼此
《破冰之旅》让我了解到本次培训是“三位一体”(高校―教师工作室―市县培训机构)的省级教师培训培养系统。通过省级培训,促进中学生物骨干教师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更好地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在《破冰之旅》研修课上,我们第六学习小组的学员们终于见面了!大家都很热情,不仅自我介绍,还把家乡的特长也“搬”出来了。我们推选了小师弟――汪斌担任组长,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共同完成了我们组的代表作“变形虫”。我们组的理念是:我们小组像变形虫的各个细胞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整体大于局部。这次研修课让我们小组的成员很快熟悉彼此,像多年的老朋友。
二、通识培训,反思自身教学
在4天的通识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华附邹寿元老师的《中学教学科研的实践与思考》让我认识到中学教学科研的意义,他的“四个把”讲解得非常精彩:把课堂交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精彩让给学生。他对“有效教学”有着独特的理解,有效: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其中有效益是最高体现。反思自身,我一直有点“惰性”,总以为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好就行了,对于科研、课题感觉遥不可及,也不愿意动脑子想。通过邹老师的讲解我才认识到: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大有裨益的。而课题也并不是很深奥的,课题就在我们的教学中,课题实际是就是从问题来,而问题从反思中来,因此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写教学反思,让反思形成一种习惯。
三、学科培训、夯实学科专业知识
6天的学科培训,夯实了生物学科的专业知识,收获颇丰。刚开始一看安排表,别的学科都是“九三学社”,唯独我们生物学科例外,早上8点半,下午2点半,还有晚上的课!经过通识班主任的解释,使我们对生科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充满敬意,这是何等的苦心啊!为了给予我们更多的知识,他们费尽心机,安排了与初高中相关的《植物生理》《动物生理》《细胞生物学》《生态学》《遗传进化》《微生物》《现代生物科技》等的教学难点和拓展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其中黄秀明老师讲解的《动物生理》教学难点及拓展为我拨开了许多困扰在我心中的“云雾”。她讲解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非常生动,给我这个教了中学的一线教师深深地震撼。她把“单纯扩散”比喻为“一条河,像会游泳的人就自己游过去”;她比喻“载体蛋白”为“一个不会游泳的人需借助小船才能过河,这小船就是‘载体蛋白’”。她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讲解非常透彻,收获很大。整整3个小时的讲座,让我们意犹未荆
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在这次网络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年轻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且不成熟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三年了,教学技能也是非常薄弱。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我们总结了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三、教研方法的更新
这次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新任教师培训研修心得
这次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专家、一线的老师们交流的机会.研修的内容异彩纷呈,既有理论的高屋建瓴,也有实践的品鉴入微;既有专家的专业引领,也有同伴的经验互助,大家交流经验、分享观点,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学会了网络教研,提高认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最主要的研修心得体会有以下4点:
1.训练和提高了教育论文的写作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课题研究能力
2.加强了学科理论的学习,提高了学科专业水平和能力。
3.强化了课堂教学能力及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
4.增强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及情感交流,增强了学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及集体凝聚力。
这次远程研修课程的设置非常科学,经常由问题导入,由思考结束,这种研修充分地挖掘了老师们的学习潜能,有效地提高了老师的教科研能力。
总之,此次新课程远程研修带给我的冲击太多太多,远非一篇文章所能容纳,我希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地举行这样互动式的研修活动,那会让更多的老师在登陆网站的同时,开始攀登自己事业上新的高峰。
这次研修学习是一种沉甸甸的思考,一种沉甸甸的收获,一份种甸甸的责任。十几天来早上一起床就开机,在网络上收看视频,阅读专家讲稿,交流学习体会,参与主题研讨,认真完成作业,及时提交作业。“累并收获着,苦并快乐着”这是本次研修给自己的深切感受。
谈谈对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认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步入工作岗位整整五年了,五年的时光是短暂的,五年的时光又是美好的,难忘的。说句实话,当了五年的人民教师,“师德”,我理解的不是很深刻、很透彻。可是,当我看到这个论文题目时,我还是想谈谈自己对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认识。
师德,即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美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整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本职工作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有非强制性,对教师的言行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呢?
一、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生是社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之才。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各种不良思想与意识难免会侵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从而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带动感染学生。
二、教师必须互相学习,团结协作。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职业是个体劳动。其实需要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在教学中,各门学科都是相通的,而各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各异。因此,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教师必须树立献身教育的信念。干一行爱一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被金钱所诱惑。选择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教师就选择了平凡。因此,我们要全身心的得投入到工作中,一心一意为教育事业而奋斗拼搏。
四、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的工作特性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当我写到这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5.12那场大地震,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正是在地震中,出现了谭千秋与范美忠两位教师,他们的师德体现,引发一场关于人性的“地震”。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大灾中才能体现大爱。“我会牢记你那永恒的瞬间。你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当这段话在被救的学生口中说出的时候,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性的伟大,让我们感叹,这是真正的师德,从而使我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教师身上。谭千秋,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四个年轻的生命,而他自己却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谭千秋,伟大的英雄,更是伟大的人民教师。那一刻,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崇高的师德体现,铸造了新时期教师的师魂。同样的一位人民教师范美忠在大难中独自逃生并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
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美忠的师德如何,答案毋庸置疑。虽然我们不能把他上升到道德败坏的程度,但是,他的这一优秀教师的身份在公众面前会大大降低。
“师德”这两个字是抽象的,我们真的很难衡量一个教师师德的好坏,虽然也有一定的标准。我们都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所以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对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孩子,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孩子时,孩子小小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师德,一个神圣的字眼,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让阳光雨露滋润每一个学生。同时,我们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真正对得起“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请结合师德培训材料谈谈你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并就自身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师德修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入儿童世界的使者,教师是一本书,一本凝重的书,一本每天供每个学生品读的教科书。师德是教师的核心要素,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师德非常重要,提高师德水平刻不容缓。
那么,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呢?
一、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各种不良思想与意识难免会侵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带动感染学生。
二、教师必须互相学习,团结协作。在教学中,各门学科都是相通的,而各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各异。因此,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教师必须树立献身教育的信念。干一行爱一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被金钱所诱惑。选择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教师就选择了平凡。因此,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一心一意为教育事业而奋斗拼搏。
四、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的工作特性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我是一名从教三年的新教师,我认为提高个人师德修养的途径,贵在自我修炼。一是自学。学习就是与大师对话,从大师中吸取精神的营养,并以大师为榜样,可以使人精神丰盈,气质高雅,品格高尚。水本无华,相激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成灵光。每一次感动,每一次行动,都是师德的提升。
二是自律。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对照“规范”要求,自查、自省、自我完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我们要把“规范”约束的外在要求,逐步内化为自我需要,外化成自己的一言一行。
三是自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一切教育中最高级、最有价值的是自主教育。自主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的原动力。实践证明,任何外在的教育力量和因素,只有内化为自身的自觉需要才可能真正奏效,任何教育过程在本质上都是客观因素向主观因素转化的过程。只有自主,才能自觉;只有自主,才能积极;只有自主,才能坚持。
20xx年4月20日,我有幸来到z市z大厦参加z省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和省内近100名优秀教师齐聚一堂学习研讨。晚上一进会议室,一种浓浓的学术氛围迎面而来。静心坐下来,时不时的从大家的交流、谈话中感觉到来到这里的每位教师在教学务上都非常的优秀。心想,这次我能和他们坐在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研讨,肯定收获非常大。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一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倾听,好好学习。
(二)倾听——参与——合作
起初,我因为感觉自己年龄小,经验不足,老是想:我要多听听专家、特级教师的建议。他们的教学理念先进,业务一流,生怕自己说的不对,充当听众的成分多一些。
渐渐地,我意识到: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都在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一个人对于这个团队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大家不会因为你的观点不对而不理会你,在这里有的只是知识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慢慢的,我由最初的静心倾听变为适时的参与。
当撰写B段脚本时,我又感觉到合作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起初根据要求我们大家分工撰写,各自完成后和在一起通览全稿。由最初的懵懵懂懂到渐渐地思路清晰,再到最后的审阅定稿,前后经历了7次的修改完善。这个过程并不是各自干完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就以了,大家拧成一股绳,绞尽脑汁、集思广益,想的是如何把我们的B段脚本写得最好。
一、收获板块
一年一度的远程研修可以看做是一种集中性的、针对性的、文件规定性的学习。可本人想表达的是:要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海南省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陆义淮
远程研修让老师们有机会接触全国著名的中学老师、高端的专家, 为老师们的多层次交流搭建了平台, 在线讨论培养教师们的教研素质,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东方市铁路中学周义文
远程研修, 让我快乐地分享到同行的教育理论, 教学经验, 教学建议, 拓宽了我狭隘的教学思路, 丰富、更新和完善了我的教育教学思想。———海南文昌中学韩素云
如何避免把应用课上成了例题课或者习题课?如何把应用课上成活动课?如何上好习题课?如何上好复习课?习题课和复习课的区别是什么?通过研修, 对于这些存在于教学中的困惑, 我有了新的认识和领会。———琼海市长坡中学范臣毅
从研修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 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本身, 我们一起探讨怎样让课堂更加有效,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甚至就教学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概念如何向学生讲述各抒己见。我能感觉到每一位老师都希望用最实用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 更多的能力提高。我努力记着每一个实用的教学案例, 每一次作业其他老师给予的更好的建议。
“学而不思则罔”, 培训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重新审视、反思自我的机会。面对学生, 我要说爱是一种责任, 为承担这份责任, 我愿意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这份责任我要勇于创新, 优化课堂, 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三亚市第一中学长青
二、创意展示
“从2009年起, 五指山中学就开设《摄影·摄像》课程, 虽说是山区中学, 学生没钱, 但现代教育理念不能没有。美术老师熊峰的做法是:同学家中有设备的自带, 没有的每个学生收10块钱合租相机, 8-10个人一组。上课讲授授理论, 周末租机分组活动, 下周带回作品欣赏、分析。反复而行之”。———《美术课程团队研修总结》
三、主体反思
总的来说, 远程研修给我的感觉是热闹有余, 思考不足, 流于形式。网络平台上每天出现的大量文章、评论, 有多少是原生态的呢?作业和评论的质量怎么样呢?……年年搞研修, 研修年年一个样, 研修对上峰是政绩, 对下属是鸡肋。就是要政绩能不能换一种新的形式?让下属吃鸡肋也吃得香。感觉到好多老师已经厌倦了, 只能流于形式了。———文昌市华侨中学李德业
几个焦点问题暴露出来:一成不变的研修模式让参与研修的教师热情有所降低;样板式的课例要求, 大同小异的作业, 没能起到学习和示范作用。希望研修突出实用性, 少一些评论, 多一些讨论;希望把研修的问题再细化一些, 具体一些。比如, 我们可以就一节课的内容选择和编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某个重难点该如何突破?这个实验各地是如何开展的?能按教材的要求去完成吗?不能完成的话平时是如何解决的?各地对同一教材是如何处理的?我省是如何处理的?这些实际的问题我认为更值得探讨。再次, 应增加专家在线的时间来解答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更好地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这个时间不一定局限于假期, 可以延伸到平时, 比如每个月都有一两天, 或每个学期都有一两次也好呀。———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冯银银
研修中问题有:收费问题、培训时间问题、培训内容问题、培训对作业及评论的管理问题。———文昌、定安开展情况检查报告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1
参加教师网络研修,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所得。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好的作业在网上提交,再上网评论。培训的时间过得很充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教学。此刻就把个人研修感悟、主要收获如下:
培训期间,我们利用上网学习,和同行交流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参加网上发帖讨论活动、完成本学科的作业、用心上传计划总结,尽管感觉比较繁忙,但还是圆满的完成了研修的各项规定要求。
在教师学科培训时间内,我用心参与了课题的讨论,并且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用心地借鉴了他人的看法,彼此之间交流频繁,讨论热烈。自始至终,我的研修热情不减,及时认真地完成了高质量的作业,每次均被评为优秀等次。
在班主任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众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透过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培训中,我阅读了超多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教师来讲,是一个大的挑战,在新课改的这天,对我们教师的专业潜力和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我们要上好每一堂课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我们的远程研修平台就应一向开放,让我们随时都能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远程研修改变了专家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以网络教研为主,能够把帖发到网上,与同行交流。这是真正的学员自主学习,既有团队合作又有专家点评的培训活动。我感到这次培训活动不空洞,是一次既经济又有实效的培训活动,我们真的能够与课改专家应对面的交流,获取最新的教改信息和最优的教学方式。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2
远程研修为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解惑释疑。在这段的学习生活中,作为网络研修的一员,我忙碌着、劳累着,却充实着、收获着,我们每天累着并快乐着……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一种新的理解。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还记得从事学习的每一个日子里,视频课件里精彩的课堂展示,细读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品析教育理论,使我们直面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深深地撼动了我的教学心灵,加深了我对数学课程的理解,让我的教学有了方向。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大胆抛弃什么。分享大家的教学经验和主题交流,使我柳暗花时,因为通过交流,很多模糊的问题得到澄清,很多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很多不成熟的观点得到完善。评论他人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它让我看到巨人的肩膀,在欣赏别人智慧的同时提高了我的.领悟。我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因为它那里丰富的学习资料,成长了我的知识储备,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我了解到教学中最前沿的知识,充分理解了新课改理念。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同时自己的付出也成为了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之旅,也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焦点,听了专家们的讲解,我感触颇深,首先要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其次是创设好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要理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二者是互补关系。要使我们的课堂多姿多彩,离不开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反思。
总而言之,我在研修中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主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带动其他老师积极参与,以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3
xx年X月,我参加了“国培计划xx”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研修,认真学习了《教师规范职业语言魅力训练技能》《汉字规范书写技能及粉笔字规范书写技能指导》《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价值意义与“推普”的具体指导》等网络课程,通过学习,我感受颇多。
一、语言文字是素质教育最基础的基础。
素质教育都以语言文字为基础。我们如果无法用标准的、规范的语言或文字把内心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不管是语言文字、文章还是文学,历史文化的渗透和传播,精神文明的培养与教育,都应在语言文字工作中予以贯穿。试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连这语言文字的基本要求也达不到,那还谈什么素质教育呢?所以我们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规范意识。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网上对话与交流的必要条件。
现在是“互联网+教育”时代,试想,如果我们使用的汉字不规范,拼音不准,如何进行网上交流。现代社会需要现代技术。口头的表达,手势的演示,粉笔的板书,这些基本的技能现在依旧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基本素质地提高和强化仍是当务之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标准、典范和楷模,所以我们教师的语言表达,语音的准确与否,文字的书写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责任重大。
其次要加强学习,落实规范化用语的`意识。
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师,我要树立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强烈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会议及各项集体活动中,坚持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努力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校园氛围,带头为学生做好榜样。对平时的课堂教学,要严格要求自己,即:课堂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语言力求清晰明了,板书必须工整有条理,不写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4
就个人而言,参加每次活动或学习,我都抱满腔地、积极地参与,并且每次有所收获。这次国培研修,让我记忆犹新的几点感受是:首先,我们的国培研修越办越成功,每次都有所改进;其次,国培研修的内容在不断更新,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与时俱进;再次,国培研修对学员学习监测方式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严谨,避免学员走形势,在听课过程中,随时互动,同时还随时作听课笔记。
这次国培研修从研修计划、师德学习、资源获取、素材加工、课例设计及制作、评价学生等方面来系统呈现阶段性学习内容。本次学习共有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参加活动、看课、完成作业等三部分,而最后第六阶段的主要任务作业推优一次、看课、提出八个以上问题。作业呈现形式非常规律主要从研修计划、课例设计、课件制作、作业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测试等。
在参加这次培训时,我正在做《信息技术学科运用学案与微课整合研究》的课题。因此,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我融入了自己的一些课题观点和教学现状,参与本次研修的互动。在完成作业时,运用的所有课例都是自己平时教学过程中已经实践过的.课程或试卷。在参加一些活动时,我喜欢以个人见解的方式来发表自己观点,同时也看到有的老师的确用心,能够从全局的方向提出问题或分析问题,并且观点也十分清晰,我相信老师们在这次研修过程中都受益匪浅。
网络研修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学员不仅能够相互学习省内的教学资源,还能够互动更大范围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对于学员来说,参加网络研修既可以节省经济,又可以根据自己时间来合理地学习进度。不过对这次国培过程中,我还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就是如果作业互动环节中,能够明确提出参与学员作业评价或互动进行加分,也就是并非作业得分都一样。每学员态度不一样,完成作业质量也不一样。评价标准过余统一,可能导致很多优秀的作业或课例并没有效地利用起来。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5
作为语文工作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一、爱学生,尊重学生。
用心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每次学习活动都有机会参与,尊重他们的参与学习成果,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容易建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劲头就会越来越大。对此,我设计了平等对话、自选参与和质疑优先的教学方式。
1。平等对话式。对话,是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关系,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生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教师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经过平等对话构造师生理解的语境,让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感情、人生体验、生命意识渗入文本,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就会得到激励,学生的个体精神就会得到飞扬。
2。自选参与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一样层次的参与学习,让学生根据自我的需要和水平选择恰当的实践形式。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会供给下头几种方式让学生选择:(1)有感情朗读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段;(2)分主角朗读人物精彩对话片断;(3)找伙伴表演课文资料片段;(4)猜想一下人物心里所想的话等。学生根据自我的喜好与水平去选择方式去开展言语实践,主动性更好,课堂气氛更热烈,学习效果更明显。
3。质疑优先。质疑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不解的追寻与探究。在语文教学中,当质疑得到重视和保证,学生的个性就会在问题的引导下得
到各取所需的发展,从而构成无数个“独自精彩”的个体。我们除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外,还要教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难点处求疑,矛盾处求疑,模糊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等,学生有了质疑的本事,探求的热望就会得到维持。
二、接纳、宽容学生。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都有提高的可能;接纳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具体做法一是实施“信任课堂”。在上课我总会说:“上节课大家挺努力的,表现不错,教师很高兴。这节课我相信大家会更努力,表现会更出色,也相信大家必须行的。”当学生学有困难时,我总会说:“你行的,你再想想(或是“你再试试”)”等,让学生在信任与期待中努力学习。二是实施“期待学期”。在每个学期初,我都会拿张这学期末的试卷考考学生,然后对他们说:“你们看,还没学过的东西你们都能做出一些来,说明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们经过努力必须变得更聪明,必须会学得更好。”恰当的期望之所以会创造奇迹,是因为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只要学生肯思考,只要学生肯参与实践,只要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我都会肯定,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呵护其上进心。有了这种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普遍很活跃。
三、赏识学生。
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必须会遇到困难,所以做教师的有职责去帮忙学生度过难关,不断积极,帮忙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重视,
会认为教师在真心的爱着他们,从而产生感激产生报恩心理,产生信心,产生动力,不断追求成功。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6
本人通过参加这次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收获很多体会深刻。
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教师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
网络学习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通过发帖提问能和各位优秀的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受益匪浅。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知识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所变化。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文的题解、注释、分析、比较和师生讨论等方式把课文理解的重心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传承课文中的文化特质,进而挖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
我们可以看到所选教材是一个最好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载体,深入挖掘所选教材的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二、营造课堂文化氛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教师一定要树立语文课堂是弘扬传统文化主阵地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后,中学语文学科,在“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下,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注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和形式。在教材的编排上,把“古典传统文化”和“名著名篇”放在突出的地位。笔者认为,编者的意图就是让我们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若能把有关“传统文化内容”分类归纳在一起,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地重点讲解。这样处理,有助于解决在传授传统文化时容量不足的问题,也能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传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比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作者“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来理解作者“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人生追求。当然,也要让学生理解作者这种“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人生追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不是消极地回避社会现实,而是采取了一种有积极意义的高境界的“人生定位”方式。
三、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朗诵会,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也就在无形中得以传承。
四、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汉民族文化
中华传统与生活密不可分,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文的存在。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有很多被时代、社会、学校所忽视和遗忘的东西,这恰恰是我们要抓住的契机。我们可以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的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再如,端午节到来之际,让学生搜集资料,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摘选屈原诗歌诵读,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奋发学习的精神;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学习先烈们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迎新春活动,学生自带笔墨纸张,为学校或班级、家庭写一副春联……这样可以把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拓展思维自然地融入到传统节日之中,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7
每一件事情成功的背后必定有大量的付出,作为英语学科出身的我,对语文一直不太感兴趣,以至于我文笔一直不太好,面对这个问题,我最近加入工作室学习,让我明白了,其实不是不感兴趣,只是自己缺乏坚持。想起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每天做一点自己不太喜欢的事,等到你要用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有所准备”。
努力学习,做出彩的自己
做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我们才会充分地发挥我们的教育智慧,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要做一个出彩的人,在赛场上一定要从心有感而发,不夸大事实,做一个踏实的自己,才能做出彩的自己。
不忘初心,做有爱的教师
不管是比赛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有师爱,爱不是时刻挂在嘴上,我们可以将爱赋予每一节课,每一个眼神,每一句问候,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
金句提炼,做一个不啰嗦的教师
赵老师说:“在赛场上,我们不做一个啰嗦的教师,听众能够脑补的内容一概略过。”让我们想起,在教学中也是不要太啰嗦,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思考,点到即可。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不啰嗦懂孩子心的老师和家长。
教有痕,育无方,我想:我们教师也是在成长中的人,在教育中,教学相长,教师教育了孩子,我们也是在自我成长,今后我将继续努力,突破自己,做更优秀的自己!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8
在参加培训学习过程,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我对数字化网络环境下体育课堂的组织与评价和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这两个模块感触很深,发觉自己以前的想发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按照大纲要求上好一节信息化课很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
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这次培训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无止境,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十二天的日子匆匆而过,蓦然回首,真有点心酸有点舍不得。
一、远程研修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方式。
新课改的春风已经吹遍中国大地,各地的课程改革也已轰轰烈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新课改,我们许多教师持怀疑态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能行吗?学生如果能探究出结论,要我们教师何用?然而纵观我们的传统教学,出现的现象真令人心寒: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桌上呼呼大睡;教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学生在课桌下垂头丧气。试想如此局面怎能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这次研修,消除了我的顾虑,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的知识,不同的老师教,学生乐学程度就大不相同,教学效果自然就大相径庭了。所以从这一点看来,数学的教学要“为学生服务”,同样的知识要有针对性的考虑不同学生的求知要求,时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另外,通过远程研修平台,我们能够和全国的专家们、同行们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快捷和便利的学习方式,也将影响着我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我的视野更加宽阔,思路更清晰,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在与大家的交流中迎刃而解,通过学习,对自己的生活态度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二、专家、骨干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各位骨干教师们的精神所鼓舞感动着,他们那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一直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班的指导教师张志军、钟丽彻夜不眠,常常在我们第二天来研修进入工作室时,发现他们在夜里为我们发表的评论,让我们为之感动。此次培训中我的作业被指导老师推荐了六次,我十分高兴,尤其是指导老师精彩的点评、中肯的意见,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激励,鞭策着我认真的写好每一次的作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始终记住他们的话语,让专家的思想、人格魅力引领我不断进步。
三、远程研修引领我前进。
远程研修改变了我的生活,给了我前行的动力。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我们的班级,在新的作业、日志、话题中汲取我需要的营养。从网上的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也从身边的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看看我身边的老师,他们执著的如同小学生,认真,虚心,好学,教师的责任心与好学的精神在此展露无余。新课程提倡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数学教师而言,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所以我们应抓住每一天,每一节课,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从各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培训中,老师们富有启迪的话语,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精彩的点评,生动的举证,全新的理念,无不使我震撼;老师们的学识、儒雅无不使我敬畏,他们引领我对数学教学改革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深感自己的灵魂在提升,视野也逐渐敞亮,内心似乎走向了澄明……
这次培训,让我找回了自我,明确了方向,从而更加坚定了从事数学教育的信念。我深知,要想做得更好、更出色,还需要努力和更多的付出;我相信有耕耘就有收获,我信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践行波斯纳的“经验+反思=成长”。我必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四、丰硕的收获。
通过参与此次远程培训活动,我们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培训中,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不但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面授培训的结合是近年来教师培训模式的一大创新性突破。网络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培训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给“学习”这一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培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极大限度地拓宽了培训的辐射范围, 令“资源共享”这一概念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得以实现。教师可以更多地利用自身碎片化的时间参与培训与学习, 突破了教师参训时间及方式上的局限性。同时, 网络培训增加了教师参与互动的机会, 不论是知识的传递, 还是同伴的交流, “交互”让知识在聚合与传授中构成完美的轮回。
然而, 传统的网络培训却存在许多问题, 有其无法打破的魔咒。因此, 混合式网络培训的出现便是对传统网络培训的一种弥补与改进。
一、传统网络培训无法打破的魔咒
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习者对某一内容有兴趣, 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而传统的网络培训往往难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四点:首先, 传统的网络培训课程内容乏味。学习内容决定了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决定了学习态度。如果学习内容不够吸引人, 那么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则难以调动, 导致其学习自主性不高, 注意力难以集中, 学习效果无法保证。其次, 传统的网络培训课程形式单一, 多为授课教师灌输式传授。授课教师即使在课件设计上已经尽力创新, 却也难以改变教师学习的倦怠。一节45分钟的传授性课程, 学习者通常会在15至25分钟之间进入疲劳低谷, 注意力下降。这种单纯灌输式的网络培训无法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再次, 传统的网络培训缺少互动。学习作为一种活动, 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而非人与机器之间。这就决定了网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学习者失去了展示个人人格魅力的舞台, 同时学习者在学习中无法得到激励。最后, 传统网络培训容易忽视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有助于让学习者判断自己的学习方向。传统的网络教师培训让专家和教师的交互变成了学员与计算机的交互, 传统的培训中没有精细的学习分析系统, 这就让受训教师难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自己学习的情况, 进而也就很难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如果该教师还是在缺少同伴互助的情况下学习, 那么他就更容易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了。
为了更好地进行网络教师培训, 形成更为有效的培训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综合平台 (以下简称综合平台) 自2010年起, 探索了通过“混合式研修”模式开展全新教师培训的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 经过潜心学习与积累总结, 逐步形成了具备综合平台特色的混合式研修培训模型。
二、构建“精彩”的混合式网络培训
混合式研修 (或称混合式学习) 是近年来在各大培训机构中被广泛热议的一个新生概念, 它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实现二者优势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
综合平台在混合式研修服务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一种途径, 融合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互补双方的薄弱点, 让教师在学习中获取完美的体验, 从而为培训带来更优的效果。如何设计一次“精彩”的培训, 激发教师参与项目研修的兴趣, 是此次探索的主题与目标。
与传统的教师备课不同, 混合式研修的课程设计融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元素, 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 将同步活动与异步研修相结合, 将在线互动与实时沟通相结合, 全方位改善教师的学习感受, 变枯燥为多彩, 运用多元化手段, 真正打造适合教师长期参与的网络研修培训模式。
1.“精彩”的内容, 真正切合教师实际需求
在混合式研修的课程设计中, 制订研修方案和撰写“教案”是必经的步骤, 综合平台根据项目培训的进程, 以及教师的具体需求, 确定每次研修活动的主题, 并根据主题的不同, 组织不同形式的混合式研修培训。以北京师范大学某个3年一周期的综合项目为例, 根据其3年实施阶段的不同, 综合平台适时调整方案, 磨合实验区需求, 使混合式研修形成了多种可行方式。
在第一年“做中学”阶段, 项目实施的重点是教授实验人员了解项目理念, 掌握实施方法, 明确实施目的。所以在此阶段, 混合式研修活动一般有以下这些方法与做法:异地同步调研座谈会、经典培训课例异步校本研修、专家跟进性异步校本研修、在线同步听课评课、同步视频专家讲座、远程联片教研及互动研讨等。
在第二年“做中研”阶段, 项目实施的重点是引领实验教师根据项目实施的内容, 构建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科研主题, 通过专家引领, 令实验人员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发展的能力。在这一年, 混合式研修的具体做法有:基于主题教研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基于典型课例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基于课例研修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送课到校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同课异构的多区域混合式研修、跨区域教育发展论坛等。
在第三年“做中发展”阶段, 项目实施的重点是让实验学校掌握自主发展的能力, 通过总结项目实验的成果, 形成专家辅助实验校自主发展的模式。在这一年, 混合式研修的具体活动有:跨区域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千里传音话心手总相连”实验校结对子系列活动 (如:观摩种子实验学校、明星校长经验分享、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等) 、跨区域课题研究成果论证会等。
2.“精彩”的形式, 多元化开展教师培训
针对传统网络培训形式单一、学生坐在电脑前看课件、缺少同伴互助、学习兴趣低等突出问题, 综合平台在实施混合式研修时, 重视将面授与网络相结合、同步与异步相结合、实时交互与网络沟通相结合的途径, 让教师体验多种形式的培训研修活动。
首先, 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结合, 优化学习效果。在一次混合式研修的培训中, 面授学习充分利用学员整块的时间, 通过开展集体研修, 教研员与教师面对面总结问题, 并反馈给专家。其次, 将同步培训和异步培训融合, 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专家通过网络现场活动, 针对实验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在同步培训的基础上, 异步培训为回顾、反思、深入研讨主题提供了平台, 实验人员可以反复学习, 深化认知。后期的异步课程则是为实验教师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创造方便, 通过零散的积累, 学习上线课程, 获取资源供线下学习使用。
3.“精彩”的交互, 在冰冷的网络中融入情感交流
科学合理的交互设计可以激发教师的情感反应和学习动机, 让教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情景中, 主动在交互中获得学习结果,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为方便教师参与“交互”式学习, 综合平台将移动互联技术融入到同步视频培训与异步网络课程培训中, 将微博、微信等现代沟通媒介加入培训, 拓展了沟通的范围与途径, 方便教师参与互动。
在设计混合式研修的交互时, 综合平台大致将其归类为教师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教师与专家的交互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三种。首先, 在教师与学习资源的交互中, 不单只用纸本、电子邮件等传统方式提供信息, 还将视频资源、问卷资源、演示文稿资源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载体提供给教师, 教师还可以通过短信、微博、网络课程等不同途径, 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其次, 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互动是最重要的交互, 这是教师在项目培训中迫切需要的内容。借由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全新体验, 综合平台除了提供电子邮件、短信平台、热线电话等传统沟通途径外, 还构建了微博平台、微信平台、视频语音平台, 为专家开展日常培训指导提供便捷, 构建可交互的平台。最后, 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互助是提升培训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让教师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相互帮助、启发思维是培训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综合平台通过建立课程论坛、建立答疑区、建立交流小组等更多种形式, 为实验教师搭设沟通桥梁。
4. 监控效果, 提供学习评价及信息反馈
项目实施的效果一直是项目委托方关注的重点。综合平台在服务项目实验的过程中, 注重用数字说话, 真实、客观、明确地反馈实验校、实验教师在参与混合式研修时的第一手信息。
第一, 构建实验人员档案。每一位在综合平台参与混合式研修的实验人员, 都将在平台中备份一份个人学习档案, 在参与项目过程中, 每一位实验者的每一次学习都将有所记录。
第二, 实时更新课程学习信息。在综合平台异步平台上学习课程, 教师都可通过2个渠道获取课程学习情况。首先, 在登录平台的首页, 教师们即可看到他需要学习的课程名称, 根据课程分类在“在读课程”、“审批中”、“已结束”的情况, 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其次, 在每门课程内, 都有课程进度指示条, 以及课程结课条件等, 教师可以根据进度提示, 了解课程学习进展。
第三, 出具异步课程反馈报告。在综合平台开设的每一门网络培训课程, 都会在课程完结后的一周内, 向学员出具课程反馈报告。报告中明确地说明参与课程的每一位学员的学习情况, 同时根据整体数据分析学员的参与度、学习时间分布等情况, 为更好地开展项目进展情况分析提供依据。
第四, 运用同步活动调研信息反馈表。综合平台在实施混合式研修的过程中, 注重倾听一线实验者的心声, 每次混合式研修活动结束后, 都运用信息反馈表对参与研修活动的教师进行意见采集, 并通过分析一线教师的意见, 改进混合式研修的实施途径、方式、内容, 真正贴近实验者的需求。
三、未来的课程将更加“精彩”
在新时代下,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我们把我们现在时代的人分为80后、90后之类,而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现在的学生与我们那个时代思想有着截然的不同。华老师在这里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他作为德育副校长,为了能够让学生穿校服,做了一场关于服饰历史和国家兴亡的晨会报告,结果却被学生否定,一个理科班的学生,直接告诉这位副校长,“老师,你讲得都是文科类的,我们这些理科班的学生怎么可能知道?”华老师就虚心地问这个学生,这个学生直接说:“这个简单,你就说柯南和哈利波特都穿校服,不就行了。”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个孩子的回答真是有点匪夷所思,但我却在内心赞同孩子的说法,这两个人物正是生活在孩子们思想中的重要人物。也许,正是因为自己也属于年轻的90一代,所以,我才可以孩子们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他们在想什么,这是现在我所拥有的优势,也是今后应当不断保持的状态。
现在的教育已经不在是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了,需要我们在情景中去教育学生,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周给学生们讲一个励志故事,因为我想通过这些故事来鼓励教育我班的学生,让他们在故事中得到成长,不过,我还需要学习华老师的体验教学思想,让学生们真正地去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才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这些道理。
我们是老师,但是我们同样也是人,华老师认为我们老师也要关注自己的幸福,我们的工作是神圣的,我们需要做好,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是否幸福,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
坚守,见证了风雨兼程,表达了梦想与渴望,文集文词慎密、语句昂然,凸显出的是开拓者的教育思想,流淌着的是毫无瑕疵的教育热情,洞察到的不仅有深邃的思想智慧,还有先生学术的信仰及生活的姿态。
管理是一种智慧,让教育充满思想和智慧,是教育的自然需求,也是教育的崇高境界,而形成这种思想和智慧的,是事业、爱心、思考和行动。这套文集,正是这方面的记录,从中我们解读了一个教育、一个教育改革家如何在工作中形成和运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又是如何用思想和智慧进行教育和改革教育。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提出,应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至今已有20多年,最初阶段,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曾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种种偏差,甚至于一度迷茫或走入误区。先生到教育厅后将使命与责任化作一种担当,为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遗余力。在实践与研究基础上,明确提出“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优质、学前教育抓普及、特殊教育抓倾斜”的发展思路,把实施新课程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把学生的体育锻炼、艺术素质培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完成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全省基础教育专网建设,使所有县区普及实验教学,加快普及全省农村学前三年教育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标准化高中创建步伐,多措并举,抓科研、抓服务、抓资源、抓管理,全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使陕西的基础教育在全国有了形象,有了声音。
【青年教师研修班培训心得】推荐阅读:
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心得总结06-04
农村青年英语教师培训心得10-06
参加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9-23
中职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2-20
青年教师科研培训的心得体会09-29
小学青年教师培训内容06-22
青年教师业务培训实施方案12-15
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心得11-22
青年教师培训学员发言稿07-15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