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通史【唐】有感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中国通史【唐】有感(精选6篇)

读中国通史【唐】有感 篇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历史最长的王朝,我喜欢看唐朝的叔,因为我喜欢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时代给我们后代做了极大的贡献,而且电视剧也会拍唐朝这些事,所以我十分喜欢。

先说说唐朝的历史进程吧!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唐王朝就此诞生,之后统治中国长达290年,其间历经20多位皇帝。唐朝初期,国家逐步统一,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并在唐开元年间进入中国封建前所未的全盛时期。

我最喜欢看李世民这一位世界有名的皇帝,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他有一位著名的大臣,叫做魏征,唐朝开国以来,战乱不断,李世民都是亲征,杀了他们个片甲不留。

读中国通史【唐】有感 篇2

但是, 当我真正拿到打印出来后足足页之多 (而且用的是五号字) 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时, 我才真真正正为我以前非常单纯甚至有些愚蠢的想法而羞红了脸。仅仅是从这份白皮书的厚度, 就能体会到其中蕴含了多么丰富的内容, 再一回想自己以前与朋友讨论和平发展相关话题时, 一副似乎什么都懂得夸夸其谈的样子, 是真的感到很羞愧。阅读了这份2011年9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白皮书后, 我想不仅是我, 许多人才真正了解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到底是什么……

首先, 说一说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含义, 当然不会像我自己主观臆断的那么简单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归结起来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 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 坚持对外开放, 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 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条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 自主发展, 开放发展, 和平发展, 合作发展, 共同发展。这几项发展并不像大众想象的那么简单, 每一项发展都代表着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每一个政策和法规的背后, 又同时伴随着相应的举措和行动。举例来说, 开放发展。说到开放发展, 就不得不提改革开放, 自1978年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实行以来, 中国就一直把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把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结合起来, 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中国人主动“走出去, 引进来”终于让世界敞开了他的怀抱, 容纳了这个屹立于世界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资料显示, 1978年至2010年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0483.8亿美元。迄今同1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经贸合作机制, 签署了是个自由贸易区协定, 同129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同96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成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实践着。这种种成绩及成就表明, 我们的政府并不是空口说白话, 而是确切的正在执行和落实有关政策及法规, 中国选择走开放发展的道路是行得通的, 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更是一个明智之举。

其次, 在阅读白皮书的过程中, 我并不是按照目录所给的顺序,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对外方针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最初了解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后, 我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党和人民选择了这么一条民主和富强的道路, 所以我选择了“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一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白皮书向大众充分展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不是盲目的, 而是有理可循, 有据可依的。

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1、实现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2、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3、为实现经济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4、为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重要作用。以上是《中国的和平发展》给予国家的显著成就。而白皮书所给予我的, 是对我们党及政府的一份信任, 是对和平发展道路内涵更深层次的理解, 是对放眼看中国、看世界的重新认识。白皮书从道路、目标、方针政策、必然选择和对世界的意义上对中国和平发展进行了全面、翔实、深入的阐述, 为我们临摹了一副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画卷, 描绘了一张中国未来坚定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美好蓝图。学完白皮书, 心潮澎湃与心平气和兼而有之, 民族自信与民族自省兼而有之, 现实认识与未来期待兼而有之。

读《全球通史》有感 篇3

我们的历史观就是非黑即白,我们的成功标准就是非富即贵,一切过于功利,容不得也包容不了失败者,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急功近利之中,欲速则不达,我们忘记了:失败是正常的、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最终的后果消灭了真正的创造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作为律师这只鸭子,总隐隐感觉到当下我们在陷入另一种“浮夸风”中,忘记历史的教训容易重蹈覆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所以我们常常讲:成王败寇,历史是由所谓“成功者”书写的,而越接近当代,历史越虚无。但真正的历史,不仅应纵向研究,还应横向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史为鉴知兴替,真正产生智慧。《全球通史》恰是一本开启我另一种思考、另一种视野的好书。

我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自己无知的东西太多。对历史的兴趣激发我去看这本《全球通史》,该书的作者为斯塔夫里阿诺斯,该书与施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韦尔斯的《世界史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和《世界历史》等是研究世界历史的最权威著作,对于孤陋寡闻的`我,无疑是新世界。

《全球通史》与以往我所读过的历史书不一样,他开创了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它没有专注于按朝代或按人物来写历史,它是纵览世界历史,按500年一个段落来分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欧洲、美国、日本、非洲、俄罗斯的朝代兴衰。它更多地分析导致每个大洲国家兴衰的宗教、经济、技术、地理、文化等因素,它最主要集中于古典文明的兴衰、扩张时期文明的兴衰、新兴国家文明的兴衰。而我们最好的历史书《资治通鉴》,也只谈政治与军事,从不提文化、艺术等其他。

这本书,上下两册,我看了三遍,越看越无知,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一片虚无,唯一给我最深的心灵震撼就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下一次世界大战,人民将用石头进行大战”.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人性的本质又是什么?通过与世无争的塔萨代人和残暴无度的芬图人鲜明对比,人类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基因,而是所处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行事方法。

战争不可避免,因为战争的发生不是由于人性,而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缘故。看看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战争从未远离,伊拉克、叙利亚、乌克兰等等,炮火摧毁了不只是家园,而是人们的心灵。战争让人们对生命缺乏敬畏,残杀生命变得习以为常,生命变得一文不值,每次战争的最后都是路边堆满了无辜孩童、妇女的尸体,战争的最后都没有赢家,只有儿童的哭喊。战争只是政客的游戏,只不过死的都是我们百姓,所谓兴亡百姓苦,不幸之中的万幸我们还生活在和平的社会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10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5500万人,但不知下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会是多少?难怪爱因斯坦会说:下一次世界大战只能用石头大战。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但我知道:越是人群陷入盲目疯狂的时候,内心越需要平静的思考。我希望世界和平,借用波里比阿的话:“从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种活动仅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但自那以后,一切重大事件都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任何的战争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形成恶性的多米诺骨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知道炮火的无情。

这本《全球通史》最让我如痴如醉的地方在于讲述唐宋的文明、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时间的文明,在于讲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教、东正教的兴起,在于古典文明、扩张时期的文明、新兴国家的文明兴衰,在于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屹立不倒。但与此同时,《全球通史》不仅没有解答我的很多疑惑,反而带给我更多未知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出海探险,郑成功并没有取得像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那样的丰功伟绩;国家兴亡根本原因是什么?看似一样好似内忧外患,但实际上是否有未解的根本原因。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罗马的文艺复兴共性与差异是什么?对当世与后世的影响又是什么?等等太多问题让我一无所知。

这本书看完以后,让我无从写读后感,只因自己对世界历史的匮乏无知,但在我心里萌生一个心愿:一定要亲自周游美国、罗马、希腊、埃及。虽不期望像托克维尔那样能写出《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但一定要增长自己的见识,看看那些名胜古迹,让历史的天空照耀自己前行。

读《唐豆豆,请坐好》有感 篇4

暑期里,我跟妈妈去朋友家玩,发现了《唐豆豆,请坐好》这本书。我翻了几页,对它充满了好奇,妈妈看我对它爱不释手,决定也帮我买一本。书一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啃”了起来。

主人公唐豆豆,小名豆豆糖,他是一个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校园的小朋友,他碰到了美丽的白老师、漂亮爱哭的米粒儿、贪吃的爽歪歪、严厉正直的丁紫依……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开心、搞笑的故事。漂亮爱哭的米粒儿是豆豆糖幼儿园的“冤家同桌”,上了小学的他们居然又分到了同一个班,豆豆糖多希望他们俩不再是同桌,但有缘的他们最后还是成为了“冤家同桌”。聪明爱捣蛋的唐豆豆和贪吃的爽歪歪为了摆脱爱哭的“冤家同桌”米粒儿和爱打小报告的厉害班长丁紫依,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真可谓是百折不挠啊!经过不断的相处,他们终于发现原来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优点,只是等着我们慢慢地去发现它。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自己刚步入小学的.时候,结束了幼儿园生活的我对小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对新老师和新同学,有着许多期待,也有一些“恐慌”。记得第一天正式上课,面对崭新的教室、陌生的人群,我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班主任老师发现了我,和颜悦色地和我交谈,还找来了几个女孩子陪我一起玩,让我记忆犹新。每天我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地成长,蜕变。我们学会了举手、学会了聆听、学会了学习。在老师细心的引导下,我们慢慢适应了有“小学生守则”的小学生活。我喜欢上了和蔼可亲的老师;喜欢上了偶尔会吵吵闹闹的同学们;喜欢上了我们文溪小学这个大家庭,我相信自己会在这不断成长,不断取得进步。

读中国通史【唐】有感 篇5

喜欢文字, 腌制时间, 煮字疗饥。

喜欢生活, 流年韶光中, 指尖上拎花, 散发微芒, 安之若素。喜欢读书, 字如珠玑, 悠然品之, 人生真味也。读好书更是。近些时日, 我用近一周的时间读完了品城, 可能对于阅读而言, 一周时间稍显漫长了些, 然则于我, 则说明此书深可我意, 入得我心。正如书名“品城”二字所言, 此书可用来细细品之, 读是用感观思维来理解, “品”则是用心灵精神在体会, 相对而言, “品”可能更能深入, 更有深度一些吧, 我是如此简单而又深刻的认知的。

对于认识城市而言, 我们对于城市的认知首先是地域概念, 风土人情, 东南西北中, 城市风格也自是各有面貌, 与众不同。以前也看过此类关于描述城市的书籍, 可能那些书内容更倾向于民俗风情, 书者心态更趋于岁月静好, 太平盛世一些吧。然此书的内容则为我打开了对于城市理念理解的另外一扇窗, 作者以鲜明的视角和理性的笔锋深刻地点评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7个城市。北京的“亢奋症”, 上海的将“中心”进行到底, 重庆的“喧哗”与“骚动”, 深圳的楼市之困, 杭州的离天堂有多远?还有武汉的“新特区”歧义, 长沙的一体化之感……。作者娓娓道来, 细诉了这些城市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 剖析了城市表层的资源历史和地域文化, 还有更深层次剖析了城市背后所隐藏的真相。于历史和文化而言, 对于城市的描述可能如同一幅风景画般, 浓墨重彩, 悦人耳目。然此书则转换了阅读视角, 由政治、经济、建筑、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入手, 抓住这个城市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那一部分进行阐述并加以批判, 比如深圳, 选择的就是楼市这个如今全中国人都在关心、关注、也揪心不已的话题;比如北京, 选择的就是他的中心地位与无序膨胀之“怪”;换作成都, 就与重庆一路比肩下来, 因为有了对照, 就有了深切的和亲近的感触, 使我们感到这种比较与阐述明了、清晰, 易于认识与理解;有的城市甚至就是直接从缺点和“乱”处着笔, 挑出现实发展的短板, 报以智者的冷眼, 如广州, 再如南京, 又如苏州, 在作者看来, 这些城市的发展完全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子”, “另一番盛景”。

读中国通史【唐】有感 篇6

一、熟习的乡土

城里人用土气藐视乡下人, 但从基层上去看,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并非贬义, 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直接向土里讨生活, 于是成为传统。我们的民族确实和泥土分不开, 奔赴世界各地的中国人, 只要住下了, 都会种地。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 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房置地, 离开人世也要入土为安。以农谋生的人聚村而居, 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 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 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的民族, 自然也会受到土地的束缚。

乡土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 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细胞构成的地缘血缘紧密结合的乡土社会,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休戚与共世代相袭的村落生活中, 形成了“彼此连心肝也都了然”的熟人社会。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 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习就是反复地做, 靠实践的磨练, 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这样的熟人社会里甚至不需要文字,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起到彼此交流的作用。如果用所谓的语法和规范的语言文字, 在乡土社会让人很不自在, 比如文明用语你好谢谢对不起等, 用到乡土社会肯定会带来异样的眼神, 并且有被疏远的危险。

离开土地成为陌生人社会的现代城市, 应该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 但人们的行为中还保留着熟习的乡土基因。因为在没有陌生人的乡土社会, 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 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大家重视信用而不是法律。比如中国式过马路, 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 和红绿灯无关”这种集体闯红灯现象, 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乡土性基因在作怪。类似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还有一个流行词叫“搞定”, 那就是为达目的结成关系网, 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对抗规则, 甚至可以超越法律的底线。这都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熟习的影子。中国人在跟西方人打交道时常认为他们很笨, 少灵活性认死理, 涵义也是如此。走出国门的国人不被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也常因不守规则, 从交通规则到日常交往的规则, 我们都会绕着规则走。

二、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的独创。他把西方社会比作界限清楚、单位分明的一个个稻田里的柴捆, “几根稻草束成一把, 几把束成一扎, 几扎束成一捆, 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在社会, 这些单位就是团体”。社会上的人也就生活在这种团体格局的社会关系之中。与此对照, 中国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是差序格局, 以“己”为中心,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 愈推愈远, 也愈推愈薄。这样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就是伦 (人伦) , 这些伦是由亲情和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互惠构成的人们相互对待的基本原则。

通过这个比喻, 费先生勾勒出中国传统社会的轮廓: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 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个网络首先执行的是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国乡土社会实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病。马路上偌大的窨井盖会莫名地丢失进而造成人身伤亡;住宅楼道里可以随意摆放暂时不用的旧家具旧电器, 哪管挡住了别人的去路或万一发生火灾性命攸关;社区的公共休闲场所乃至公园都可以圈占起来办起露天卡拉OK场……因为这些物品是公共的, 都可以成为某个人所有。因为是公家的, 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沾一点便宜的意思。

差序格局是动态的。在差序格局中, 以己为中心,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在立体社会中, 每个人都是石头, 当这些石头一起扔进水中的时候, 就产生了许多的中心点, 这些点各自推出去的波纹在不断交汇, 而且还不断移动。这个动态性也表现在“己”的模糊、公与私界限的模糊、甚至家的含义也是含糊的。家可以是自己和太太, 可以是加上孩子, 还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 更广的范围可以是家族氏族。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着势力的大小而变化, 你得势的时候可以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 也许就是门可罗雀。这种变动的格局会影响到我们对同一件事的判断, 比如全国人民都痛恨的腐败, 但如果是自己拥有公权力能有点腐败的小作为, 或者是自己的亲朋能有这样的能量, 就变成津津乐道很有面子的事情。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人事, 自然就形成不同的对待方法, 哥们朋友在一起攀关系讲交情, 社会规则中就被加入了诸多的潜规则。

三、礼治与无讼

对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 靠的是“礼治”。礼不同于我们今天的文明礼貌, 不同于法律也不同于道德。礼是传统, 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人对集体规范的服从。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 不守法所得到的惩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人可以逃避法网, 逃得脱还可以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 做了不道德的事就见不得人, 受人唾弃。礼则有甚于道德, 如果失礼, 不但不好, 而且不对不合也不成, 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和法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说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 维持礼的是传统。在今天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比如陪葬、株连等都是礼, 是人们心中形成的共同行为习惯。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 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使人服膺。在乡土社会, 人服于礼是主动的, 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 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 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 不必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不是常有的, 一个人可以为着自私的动机, 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就是这种秩序里的败类。每个人知礼是责任, 所以“子不教, 父之过”, 这也是乡土社会里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 父亲得受惩罚, 甚至教师也难辞其咎。打官司就成了一种可羞之事, 表示教化不够。

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运转, 其执行者便是掌握着教化权力的人, 王者、父母、师儒、长辈都是礼治秩序的维护者。教化权力控制着乡土社会的基本秩序, 所以整个乡土社会又表现为“无讼”的社会。因为它对社会秩序的治理采取积极预防性策略, 将治理的基础放在个人修养和家庭社会化过程中。如果有了冲突和违规, 社会也不鼓励超出礼治秩序的法律解决, 而主张通过礼治程序调解。这当然与现代法制是相违背的, 但在乡土社会中, 却是有效的。乡间认为败类的人物, 依着现行法去判决, 时常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

费先生同时也指出, 社会迅速变革的过程, 有效冲击着乡土社会的各种格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巨大的冲击, 血缘和地缘的分离, 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 礼治秩序必将被打破。这本书出版至今已七十余年, 社会变迁的过程有目共睹, 但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有着五千年乡土文化浸润的中国人, 骨子里的私德不会一下子消失, 身上的泥土味也不会马上散去。

摘要:在我国走入城市化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乡土性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中。70多年前, 费孝通先生已经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熟习的乡土、差序格局、礼治与无讼等乡土社会的特点, 在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研究乡土社会, 有助于在社会变革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乡土性,差序格局,礼治,无讼

参考文献

上一篇:技术人员个人辞职报告下一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