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共8篇)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小学阶段学到的古诗。

2.在一定的情景中恰当地运用古诗,使语言增色。3.复习,积累的古诗。教学过程:

一、古诗接龙引趣。

师:大家喜欢背诵古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古诗。游戏规则:第一位背第一首。以此类推,不能重复。

二、感叹古诗运用

师生对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古诗语言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可以这么说:(出示)

春雨时,我们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冬雪时,我们吟: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春节时,我们吟: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雷点点迎新春。中秋时,我们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时,我们吟: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送别时,我们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伤感时,我们吟: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激昂时,我们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

有多少诗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畅谈古诗运用的感受。

师:古诗伴我们进步,古诗促我们成长。

我们现在积累,一方面是为了吸收古代灿烂的文化,一方面还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请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稍微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迅速解开了。

师:读了运用古诗的两段话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这两段话,正如大家说的,一用上古诗,或是增加了丰富的表现力,或是增添了文采。其实我们也可以试试。

四,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一)、选择填空。

第一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要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啊,怎舍得霎那间的别离。“

”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我们语文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来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第二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了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凄然泪下,“

”。

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此景象真可谓是:“

”。

第三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到了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岩石的棱角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使我想起:“

”。

梅,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数不胜数了,“

。”就是一个例子。

(二)、运用古诗。

1.小组合作,用一段话,描写画面,并运用古诗。

2.学生反馈,修改提高。

(三)、自我创编语言环境运用古诗。

师:小组合作时,我们能根据画面情景描写,现在我们用提示的古诗,进行创作。

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欲穷千里目,更深上一层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提示:也可以运用其他的诗句编写一段话。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篇2

在中外艺术史上, 产生过很多经典的图形符号, 有些符号甚至自原始时代开始, 便在不断发展和流传的过程中, 融汇了宗教、艺术、政治、民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成为一个语义丰富的文化象征体。

1 符号元素

1.1 符号元素与符号学。

平面设计作品在日常生活中触目可及。而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逐渐由单一的文字表达被转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符号元素。符号正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学, 正是研究符号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交际的全部, 任何表意的东西都在符号学研究范围之内。

1.2 平面设计与符号学的运用。

在平面设计中, 符号学的运用, 深刻地影响着设计作品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图形本身就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 是视觉语言传达给受众过程中直接准确的传达媒介, 在沟通人类思维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视觉符号元素以其独特的创造性、想象力, 是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重要素材。

2 平面图形设计与符号学的本质联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的著名思想家庄子在其著作《庄子外篇》中就已提指出:“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即: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 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 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 语言的任务是事物信息的被传达, 语言的角色是传达信息的媒体。

由于人类特有的社会劳动和语言, 使人的意识活动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 人的思维是一个由认识表象开始, 再将表象记录到大脑中形成概念, 而后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经验的概念普遍化加以固定, 从而是外部世界乃至自身思维世界的各种对象和过程均在大脑中产生各自对应的映像。这些影响是由直接的外在关系中分离出来, 独立于思维中保持并运作的。这些印象以狭义语言为基础, 又表现为可视图形, 肢体动作, 音乐等广义语言。

2.1 平面图形设计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

人类的意识过程, 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 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可以说, 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 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平面图形设计, 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 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字体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 无疑, 这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但同时, 它又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 延续到受众观者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 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符号。

2.2 平面图形设计可以说就是符号。

平面图形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以利用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目的的, 这决定了它一定是广义语言的一部分。因此, 平面图形设计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 它又是以符号的方式, 符号的原理为依据与手段的。由此可以见, 对符号运用的合理与准确, 对于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来说, 是多么的重要。

2.3 更多的发掘符号的特性, 更准确的运用符号的语言。

平面图形设计本身是符号的表达方式, 设计者借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 达到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换言之, 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 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 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

2.4 符号的两个类型和层次。

从符号与它指涉对象 (即其指向与涉及的事物或领域) 的关联上, 目前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可以将符号区分出以下两种不同的类型, 同时也是符号的两个层次:图像符号 (ICON) 图像符号是通过模拟对象或与对象的相似而构成的。如肖像, 就是某人的图像符号。人们对它具有直觉的感知, 通过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认出来。指示符号 (INDEX) 指示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具有因果或是时空上的关联。如路标, 就是道路的指示符号;而门则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号。

2.5 不同的时间空间, 不同的符号指涉同一事物。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变化, 变化着的时间和空间赋予事物以新的含义, 事物也都在不断的变化着代表它的符号来适应它新的含义。综上所述, 作为思维过程或是符号表达式的平面设计作品, 它所挑选、组合、加以运用的的符号元素应是具有明确指涉功能的符号。应与其所处的空间, 时间, 社会现实的要求或表现相一致, 才能恰如其分的发挥应有的效用。

符号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科学, 其博大精深的原理与方法无论在各个应用学科领域中的研究与实践都是相当普遍与深入的, 在平面图形设计中也是如此。

注释

1 李幼燕著.符号正是利用...理论符号学导论.P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创新思维 篇3

【关键词】现代园林;继承;创新

引言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飞跃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精神生活水平也进人了更高的层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讲究诗情画意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局限性已日趋明显,人们呼唤真正能体现地方风格、并在文化上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新型园林的到来。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现代园林的高品味审美的要求,形成现代园林建设的特色,这对于园林设计者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挑战。

1景观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形成

1.1现代技术的促进作用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般将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作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

基本区分之一。其实这两者都古已有之。在传统园林中,石景、柱廊、铺装等即可算作硬质景观,而草坪及各类栽植,即可算作软质景观。只不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优雅的造型,则让我们体味到传统园林中不曾有过的精美。软质景观中,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的引入,正为庭园的外观增辉添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景观的外貌。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甚至促进了可移动式景观的产生,这就是说外延的扩展,引起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景观并非一定就是固定不变的。

1.2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

古典逻辑造就了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广袤式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辉煌,现代逻辑如果没有根本性创新,就不可能产生园林设计的全新演绎。现代派绘画与雕塑是现代艺术的母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也从中获得了无尽的灵感与源泉。20世纪初的现代艺术革命,从根本上突破了古典艺术的传统,从后印象派大师塞尚、凡·高、高更开始,诞生了一系列崭新的艺术形式(架上艺术),因此完成了从古典写实向现代抽象的内涵性转变。因此,就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来说,也应充分利用现代艺术思潮对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坚持古典主义设计精华的同时,对设计理念及思路进行创新。

2创新理念的内容

2.1设计理念的创新

传统的景观设计理念无非是从诸如“以人为本”“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生态环保”等让人耳熟能详的切入点加以强调和宣传。这本无可厚非,亦无任何过错,但看得、听得多了难免使人生厌,令人觉得索然无味。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如若不能挣脱传统理念的桎梏势必很难树立起一个崭新的形象。笔者认为,设计理念并非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观点,而应该是根据设计项目的不同而实时改变与更新,是设计师结合多方面与项目相关的素材而最终提炼出来的最适合该项目的主导思想。那么,如何来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呢?

首先,景观设计师要非常熟悉和了解项目投资方的要求与意图,这是设计的首要出发点。投资方的要求与意图将对整个设计方案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景观设计师必须仔细聆听和深入领会投资方的要求,并提炼出中心思想,明确项目所需表达和体现的内容,大致勾勒出设计理念的雏形,真正做到“意在笔先”。

其次,在把握好大方向的前提下,围绕中心思想开始搜集与之相关的各种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将所要表达中心思想尽可能以具象的形式加以体现,并从中汲取灵感和精华,提出最适合此项目的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

最后,景观设计师可将此设计理念与项目投资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并根据有关意见进行适当地调整和修改,以最终确定该项目的设计理念。相信经过此番过程提炼出的设计理念必定是适合地、恰到好处地,也定能够让人从中发现设计者与投资方的用心良苦以及该项目的与众不同和另类独到,为整个设计画龙点睛,并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2.2 园林主体的创新

1)园林建筑的转变

中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形式多样,有亭、廊、轩、坊、榭、阁等,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和功能。而现代园林景观中当然也不乏此类建筑点缀其间,只不过其建筑的外形、色彩与建筑材料完全可以焕然一新,以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情趣。以园林中的“亭”为例,为了创造出适应新环境的景观亭,首先我们可以从亭的外形上加以创新与突破,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建筑外形;其次我们可在筑亭的建筑材料上大胆创新,使用更新更好地建筑材料,让亭更富有现代气息,如玻璃钢结构亭、张拉膜亭等。其他园林建筑也亦如此,可以进行相应的创新。

2)园林铺装的蜕变

园林铺装大致可以分为整体铺装、块料铺装、碎石路面以及散料路面四大类,最常见的铺装材料为沥青、混凝土、碎石、砖、瓦片、卵石等。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节能、低碳、环保”生态意识的加强,也促使现代园林兼具传统园林的婉约美和现代社会的潮流感,因此传统的铺装材料已不能满足现代园林的需求,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将成为园林建设与发展的新亮点。

3)园林水体的多变

水是园林中最有灵性的元素。无论是经典传统的古典园林,还是时尚明快的现代园林都少不了水体的点缀。水体在园林中的表现形式也十分多样,亦动亦静。不同形式的水体带给人的五感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而现代园林中水体的形式便可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它能够融入现代科技,将声、光、电贯穿其中,于是出现了水幕电影、音乐喷泉等新形式。继而随着生态环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园林中水体的循环自净也将成为一个崭新的发展趋势。

2.3景观功能的创新

从最初的帝王之“囿”,到兴盛一时的私家园林,直至现如今的对广大公众开放的公共现代园林,其功能性也在不断地更新、创新之中。现代园林不再仅仅是个供人游憩的场所,它更注重游人在其中的感官体验,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甚至味觉都可以在其中得到享受和满足。另外,如何开发出园林中娱乐、交流、健身、认知、学习、探索等功能亦成为现代园林设计时的一大研究课题。现代园林中对于综合功能性的要求也逐渐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推动力。

2.4 结合农业产业的创新

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3 总结

新时代园林景观建筑也要走创新的道路,现代园林不单纯是作为游憩的场所,而应该把它放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高度来对待,要以人为本,构建创新型、和谐型、人居型园林景观。特别是随着人与自然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增强人与景观的互动,从而缩小人与景观的距离就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陳云文.行为科学对园林学发展的影响[J].中国园林,2008,(3).

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现代艺术论文 篇4

不管是城市园林设计形式,还是园林设计思想,都深受现代艺术理念的影响,而且城市园林设计中有很多元素都渗透了现代艺术内容,比如园林中渗透了色彩艺术,还有绘画艺术等等。早在19世纪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意识到的设计应结构现代艺术,并添加较为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让的建筑或者物品建造的更加美妙,从那以后诸多艺术家就走进各类的设计中,这样也就产生了现代艺术,并在很多设计中得以使用。尤其是现代化社会,城市园林设计更是和现代艺术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现代艺术思潮也影响着城市园林环境的建设。

2.2现代艺术在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1)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雕塑艺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园林设计都有效应用了雕塑艺术的,最常见的就是城市花园中的植物,人们将这些植物给修剪成各种不同样式的造型,还有城市广场中,那么雕塑摆设也都利用了雕刻艺术。现在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美观性也有较高的要求,加上雕塑材料的多样性,让原本单一的雕塑材料有了较大的创新,不再拘泥于普通的石头、木材以及金属材料的,有很多种新型材料在雕塑艺术中都有所应用,且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2)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空间流动设计艺术,这种设计手法最初还是应用在巴塞罗那的德国馆中,在这个场馆中,整个结构都是由柱子来承担,解放了整个建筑墙体,这种墙体可以自由布置,形成了一种连续的流动的空间,让建筑平面足够自由,也体现出建筑的自由塑像的,还能让流动景观空间得以塑造,堪称完美。这种空间不光有流动性,其存在模式也并非是消极静止的,空间秩序也比较灵活,让整个建筑空间都有较好的流动感,人们在浏览这个空间的时候能感受到得一种积极的视觉感受,让空间美感具有一定的力量性。城市园林设计向来讲究动静结合,空间流动设计艺术手法便极大地迎合了现代空间的需求。

2.3现代艺术中网格设计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网格设计艺术手法是将特定的设计对象纳入网格体系的一种设计手法。各类建筑、山水、树木、石等通过起伏、交错、层叠、凹凸等方式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园林网格空间由于方格边界的节点具有无限扩展的特点,单一的纯空间可自由、多向地发展,形成无尽头的水平透视效果。在这种空间中,借鉴建筑用墙来分隔空间的原则,例如用花卉、绿篱、植被、乔木等作为绿墙来严格的按网格平面形式来分隔空间,植物以直线、平行、方块、三角形的简单规则式种植来达到组合空间的目的,利用网格空间强烈的透视感,使得空间具有某种“空间—时间”同时的“透明性”。

2.4现代艺术中现代绘画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作为一种艺术性的语言,是充分表达艺术思想的工具。由于自身线条和色彩的因素,现代绘画成为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基础元素,深刻影响着城市园林设计。现代绘画艺术是通过对客观事物高度提炼,用具象图形表现出来的一种设计手法,是对现实的高度浓缩,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换个角度看,城市园林设计其实就是一种现代绘画。将抽象的绘画运用到城市园林设计中,以深浅不同的植物颜色为基调,通过醒目的颜色对比,让城市园林设计得到有差异的统一。例如里约热内卢的科帕卡巴纳海滨大道,从空中看,科帕卡巴纳海滨大道的人行道就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棕榈树种植在其间,富于变化的曲线让整个图案颜色更加丰富逼真。

结束语

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对我国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城市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的发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更加符合现代环境发展的要求。现代艺术和城市园林设计的结合,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改变城市形象,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春嘉,王立君,韩晶宏,闫世杰.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的讨论[J].中国农学通报,,4:238-242.

[2]王晓.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北京农业,,6:54.

[3]王璞,陈武现,周杰,赵真.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4,4:54-55.

想象思维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运用 篇5

----想 象 思 维 与 作 文 教 学

内容摘要: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要积极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进行自由的思维和写作。教师具体应该做到两点:首先,要认清什么是想象思维,对学生加强想象能力的训练,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鼓励他们写出更多的想象奇特、富有灵气的作文来。

关键词:

想象思维

中学生

作文教学

想象能力

创新能力

正文:

如何搞好作为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十分棘手的事情。为此,我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究,想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可是其结果总不太令人满意。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有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进行自由的思维和写作,从而使学生们写出更多的想象奇特,富有灵气的作文来。由此,我打算从如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认清想象思维,加强想象能力的训练

我们知道,想象思维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其活动的重要的思维形式。

可是,写作文又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通过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结构和安排材料。但无论观察、想象、构思还是表达,都离不开思维。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将思维训练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到创造思维循序渐进地训练。《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多种方法”,既包括在阅读教学中,也包括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一)在阅读和再造复述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良好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阅读者再造想象产生和完形的过程。读者根据所揭示的语言符号,唤起和调动自己记忆中的有关表象,经过归纳、组合,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作者所描绘的形象,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比如在讲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的过程中,随着教师语调表情、手势动作等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唤起和调动了学生头脑中有关农村生活的种种表象积累,剪辑和完形而成一幅恬淡、祥和、温馨的山乡生活图景。这种再现于阅读者头脑中的形象,越具体越清晰,就越能深入细微地体验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和境,久而久之,必将增强阅读者的再造想象能力。但作为作文指导而言,还不能就此为止,还必须进一步倡导和鼓励学生再度调动积贮的记忆表象,融合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努力充实和不断完善头脑中展现的再造形象,尽量以准确简洁的语言,或口头或文字予以复述表达,以此巩固和强化再造想象能力。

(二)通过看图作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看图作文既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又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它能够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贮,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验,从而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片断为连续,化无声为有声,并诉诸文字,使之成为情节独立完整、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比如有一幅漫画:台灯光下,一位中学生在伏案苦读。他的旁侧,母亲坐在小凳子上细心地为苦读的孩子洗脚。画面相当简单,假如只是局限于画面展示的有限信息,似无什么“故事”可写。但当教师有意识地作启发诱导,一旦打开学生那种亲身体验过的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接触过的形象储备时,一篇篇构思巧妙、想象独特的好文章就出来了。有个学生自拟命题为《又是一个无奈的夜晚》的作文:张强放下饭碗,“拖着双脚慢慢晃向客厅想看一会儿电视”,就听母亲大声叫道“快去学习”;深夜,母亲端来热水,关切嘱咐“你只管学习,伸出脚吧”;洗完脚,母亲又是一句轻轻叮咛“认真学习”,“张强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那白纸上的黑字又爬进了他的眼睛”。还有的学生自拟命题《为了母亲的心愿》《“神圣”的使命》等等,都从各个不同角度表达出习作者的想象和理解。进行看图作文教学,教师应选用画面简洁、内涵丰富的图画,给学生留下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三)运用具象化训练,培养想象能力。所谓具象化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将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比如“静夜”“初春”“贪婪”“骄傲”“精疲力尽”“得意忘形”等,努力绎化为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言语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最好结合作文讲评进行。比如讲评习作《“死板子”爸爸》,作文写到“爸爸”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从承包的鱼塘里网上了几千斤鲜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讲评时教师指点:“乐”会是怎样的呢?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将其“具象化”。很快,作文出来了:“记得那天,爸爸见箩筐里、水桶里到处是活蹦乱跳的鱼,乐得不知说什么好,嘴里含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一时提提圆滚肥壮的草鱼,一时掂掂红头黄尾的鲤鱼,轻轻地哼着小调。”作文写到鱼贩子企图收购“爸爸”的鱼,“鱼贩子拍马似地向爸爸请求买鱼”。教师又抓住时机讲评,指点:“拍马”的神态、语言会是啥样子?学生调动形象贮存,改文出来了:“鱼贩子满面堆笑地走到爸爸跟前,递上名牌过滤嘴香烟,又凑近给爸爸点上火。接着干咳两声说:‘陈哥,发大财了,三千多斤鱼就是三千多块钱哪!别人出八角五,我出九角,鲤草一起要,包你不吃亏。’”作文继续写到“爸爸”讨厌鱼贩子的纠缠,“爸爸显然不耐烦了,就说„„”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评:“不耐烦咋样?”改文出来了:“爸爸显然不耐烦了,将手上还没点燃的过滤嘴扔在地上,还踏上两脚,厉声说:‘九块也莫想买到我的鱼!’说完就干他的活去了。”诸如此类紧密结合作文讲评进行具象化训练,即使原习作只是一段概念化的短文,也能通过“具象”手段而“化”之为一篇形象生动的好文章。这中间,学生想象能力的增强,表达兴趣的提高,实在是不言而喻的。

二、运用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由于我们平时加强学生想象思维的训练,培养了一定的想象能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鼓励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来。

(一)想象能力指的是为了艺术的或知识的创造的目的而形成有意识的观念或心理意象的能力;它是“文学的翅膀”,如果文学没有了想象能力这个“双飞翼”文学会怎样?前苏联著名诗人别林斯基曾经指出: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学生的作文也是文学创作,同样离不开想象能力;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想象能力也是创新思维产 生的前提之一。

(二)、想象能力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对中学生的作文很多人给了这样一个评价: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要解决这个病症的途径很多,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其中的一种。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他们喜欢想象,善于想象,敢于想象。对此我深有体会。暑假期间我为学生上补习课,给他们讲了个笑话“专业用语”,导演的妻子说,我丈夫管吃剩饭剩菜叫做“节目重播”;足球运动员的妻子说,我丈夫称之为“打加时赛”;我补充了一条:教师的妻子讲,我丈夫美其名曰“温故而知新”;然后请同学们也写出他们的“专业用语”。结果,他们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写“废物利用”,有的叫“发最后一份光和热”,有的起名为“忆苦思甜”,其中一个学生的答案更让人不能忘记——“犬口夺食”(因为在他家里,剩饭菜是喂狗的)。这个小插曲虽然不能代表什么,但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富有想象力的。如果我们在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那它们的作文可能就不再会是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了。

(三)想象能力能使学生更好的把知识融会贯通。想象就又极其广阔的空间正如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一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是很快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并用之于作文教学中。我曾经和物理、化学老师共同给学生留了一个作文《水》,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构造了自己所认识的水的世界,有的侧重文学角度,写了许多名人对水的赞美;有的侧重物理和化学角度,介绍了水在二者中不同的性质;有的则摇身一变,成为导游,领着我们漫游了一次水的世界,从微观到宏观,从现实的水倒文学的水。在这里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任何的偷懒和投机取巧都是要不得的,没有深厚的生活和学习积累,没有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切体验,是不可能写出好的作文来的。作为教师更要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指导学生写作,也必须重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和写作技能。

综上所述,在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学生 4 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加强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正认识到它们在作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勰的《文心雕龙》;

2、语文教育资源网《语文课程标准》;

3、摘自中学语文第三册;

4、摘自《创造的儿童教育》

第536页;

5、摘自《文学与写作手册》艾芜著

第36页;

6、摘自《现代教育信息》 2011年第2期;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 篇6

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二)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2.激发学习动机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必定使人疲惫不堪。怎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地注意而又不疲劳呢y在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在一节课乃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如,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安排应有难有易,教学方式应稳中有变,使小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小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的转换简单地归结为让两种注意按着一定的程式轮番交替地出现。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它只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仿效。在如何运用两种注意转换规律的问题上同样如此。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观察兴趣2.观察的方法3.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训练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

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①明确识记目的,加强有意识记 ②加强理解记忆,掌握识记方法和技巧 ③尽量减少和避免干扰 ④合理组织复习

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④复习方法多样化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 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3.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5.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想象力如何培养

1.临摹仿效 2.丰富的知识经验 3.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优良心理品质 4.参加创造活动 5.培养正确幻想

能力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能力?

一影响能力个别差异的重要条件和因素有以下几点:

1、素质。

2、早期教育。

3、教育和环境。

4、个人的努力。

二培养青少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重视早期教育

正确进行早期教育。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3、通过课外兴趣的培养注意能力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论述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来自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三、来自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四、来自社会因素的影响

五、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促进能力发展。

4、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动作的认知阶段 动作的联系阶段

动作的完善阶段

(一)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内部因素

1.个性 2.智力 3.知识经验与理论

(二)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因素

1.讲解与示范 2.练习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

一)原型定向

2.原型定向的含义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3.原型定向阶段的任务

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起进行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内部控制条件。首先要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其次要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4.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

(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5.原型定向的作用

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二)原型操作

1.原型操作的含义

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及其学派的著作中称之为“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2.原型操作阶段的任务

该阶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践模式进行实际操作,对动作序列要逐一执行.及时检查操作是否正确、对象是否变化。执行的同时还要作口头报告.促使智慧活动向言语执行水平转化。

3.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

(1)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主体要依据心智活动的原型,把构成这一活动的所有动作系列,依次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出,不能遗漏或缺失。而且每个动作完成之后,要及时检查,考查动作的方式是否能正确完成,对象是否发生了应有的变化。

(2)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3)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

(4)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用言语来标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

4.原型操作的作用

通过原型操作,学生不仅有了程序性知识,而且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完备的动觉映象,这就为原型内化奠定了基础。

(三)原型内化

1.原型内化的含义

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2.原型内化阶段的任务

该阶段开始借助于言语来对观念性对象进行加工。这是原型在学习者头脑中转化为心理结构内容的过程。

3.原型内化包括的三阶段

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4.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

(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此时已没有实际操作)。然后,再逐渐缩减。

(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四、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所谓完备性,指对活动结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行顺序和字形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所谓独立性,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所谓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

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像。

(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在学生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再提出言语要求。在用语言来标志动作时。用词要恰当,要注意选择表现力强而学生又能接受的词来描述动作。

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像转化。这时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上。在这一阶段上,不仅要注意主体的言语动作是否正确,而且要检查动作的结果是否使观念性对象发生了应有的变化。此外,要随着心智技能形成的进展程度,不断改变言语形式.另外,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三节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本着指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提出了以下规范要求:

一要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传播、散布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不传播宗教和宣传封建迷信。

二要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树立育人为本、做人民满意教师的理念,勤奋工作,尽职尽责,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奉献与获得之间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认真完成备课、教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环节的教学T作,并积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做到未备课、无教案不上课,不旷课,不随意调课或私自找人代课。

三要热爱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坚持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与尊严。不偏袒、歧视、讽刺、挖苦、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杜绝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四要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给班级,学生排列名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考场。严禁对学生有偿补课和有偿家教,不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不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

五要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仪表,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不在上课前饮酒;不在课堂上吸烟、使用通讯工具;不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打牌、下棋、上网聊天或玩游戏;不参与赌博活动。不得透露各类考试内容或组织、参与学生考试作弊;不得在招生、评估考核、职称评审、科研教研等工作中弄虚作假。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或家长谋取私利。

六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掌握先进教育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潜心钻研业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及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要把“修身、敬业、爱生”作为自觉行为,通过教育叙事、师德反思、业务自传、校本研修等方式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不得以任何手段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1.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正直诚实,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5)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2.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

(1)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

(2)钻研业务,熟悉教材,认真备课;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性教学。

(3)精心编排练习,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定时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及时补缺补漏。

(4)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

(5)上课语言文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确。(6)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热情、耐心地回答学生提问。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7)教学计划应符合教学进度的要求,不能随意删增内容、加堂或缺课,不能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教师的人际行为规范

(1)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袒;不以师生关系谋取私利。

(2)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切忌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不亢不卑;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3)教师与领导之间要做到: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秉公办事,团结一致。

(4)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教育学生。

4.教师仪表行为规范

(1)衣着整洁,朴实大方,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篇7

关键词:人性化,山地公园景观,原则和体现,对策

山地公园是地形、道路、植物景观、建筑及各种游憩设施的综合体, 是一种人工与自然生态系统紧密结合的复杂生态系统[1]。我国属于多山国家, 尤其是南方地区, 山地占城市总体面积比例2/3以上。随着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剧和人们对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渴望与日俱增, 越来越多的自然林地被纳入城市绿地中。山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 其建立为人们的休闲度假、娱乐观赏等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场所。本文从人性化设计理念对山地公园景观设计重要性入手, 分析介绍了其设计原则和方法, 并对现有山地公园景观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性化设计对策, 以期加强人们对山地公园景观中人性化设计的重视, 从而更好地发挥山地公园的生态意义和园林价值。

1 人性化设计对于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 人性化设计理念

广义上的人性化理念, 是指在确保美观的同时, 能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人性化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指的是全面考虑人的基本生理、行为、心理以及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需求, 因而人性化设计就需要在设计之前充分考虑到其服务对象“人”的作用和需求, 将这种人性需求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尽可能使人们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双重满足,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3]。

1.2 山地公园景观

山地公园景观是指地形具竖向变化, 形成与平坦开阔的城市公园不同的地貌特征和自然环境, 并具备城市园林的游赏景点, 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 承载公众游览观赏、休息娱乐、运动健身、科普教育等日常活动的综合性公园景观[4]。

1.3 人性化设计对于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山地公园景观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对象和构成城市整体布局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强调“以人为本”社会背景下, 要求景观设计满足人们身体和精神上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充分的利用人体工程学和各种景观要素去营造园林或完善自然景观, 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在山地公园景观设计时,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观念, 在景观的构成、要素的选择上都要考虑其功能性、实用性和价值意义, 对公众可能产生的影响予以评估, 为人们的出游提供方便[5], 比如:无障碍设施、不同人群活动场所、特色景点以及交通、通信等设备设施的建立。由于山地公园地形特征, 做景观设计时, 应该从人体工程学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 利用合理的造园手法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们营造和谐、健康的休闲娱乐环境, 使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放松, 使人性化得到充分体现。因此, 人性化设计对于山地公园景观设计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2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山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原则和体现

2.1 设计原则

2.1.1“以人为本, 功能完善”原则。

功能性是人性化设计在山地公园景观设计中运用的最基本要求。园林要满足使用者需求, 就需具备完善的功能分区、道路和交通系统, 能站在居民的角度去考虑景观设计的优势和用途, 要符合大多数居民的需求[6]。景观设计的功能性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需求中, 从精神层面亦可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 做到观赏性与实用性兼顾, 园林的功能从美化净化、调节小气候等多方面得以完善, 并最终为居民提供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2.1.2“尊重和保护自然, 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

自然的痕迹无处不在, 人们在从改变自然、破坏自然到追寻自然、回归自然的循环中生活,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 城市景观设计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 这样才能和自然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山地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可持续性的原则, 杜绝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提高资源的使用寿命, 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尊重和保护好自然, 才能获得自然提供给人类源源不断的资源。

2.1.3“挖掘文化, 艺术设计”原则。

各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 文化的产生是人类集体创造的成果, 山地公园景观融入了当地文化, 就具有了自己的风格、风土人情和各种文化情趣, 因此设计中要充分运用艺术的手法来打造适合入住者的审美情趣的园林, 让园林景观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的载体,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2.2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山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体现必须呼应于山地公园景观整体规划和风格主题。

从满足基本功能角度出发, 将山体、建筑、道路、小品等硬质景观和软质绿色植物景观合理配置, 有创意地组织空间立意, 让山地公园发挥其休闲娱乐、养身度假等多方面功能。从艺术欣赏视角的来看, 利用点线面体相结合创造和提升山地公园景观。巧妙地使用山水、植物、建筑等景观要素来打造园林, 使园林从不同艺术角度都具欣赏价值。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 传承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是提升山地公园景观内涵的重要方式。山地公园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存在, 每个城市之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 将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不仅体现设计的独特性, 而且也尊重和传承了地方文化, 为城市打造出一张独立的名片。因而, 强调以景观功能、艺术定位和地域文化为本进行景观设计正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3 现有山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 我国城市公园迅速的发展起来, 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34%, 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60.6万hm2, 城市公园数量增至13662个[7]。山地公园具有复杂多变的地形、丰富多彩的物种景观和生态敏感性, 已建园林中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3.1 现有山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园规划不合理, 强调规模化建设使得园林功能空间简单化和图案化, 忘却了“人”的实际需求和参与性, 用绚丽的外貌掩盖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文化, 最终使得设计者的意图不被公众理解和认可, 而被废弃或被冷落。山地公园虽然具有丰富的地貌特点, 但自然景观的类型相对单一, 开放空间面积较少。我国现有的山地公园中多是20世纪80~90年代或是更早建立的, 其公园主要特点是在尊重自然的情况下, 只是简单修建了一些基本园林要素, 比如道路、功能性建筑等, 未融入公众意愿而不能与人内心需求产生共鸣。此外, 由于盲目和过度开发利用, 并在设计上忽略山地地形错路、环境容量较低特点, 导致山地公园地被遭到破坏, 并且不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落后的管理方式使得园林设施设备被闲置, 造成山地公园面积的浪费和破坏了公园整体景观形象。

3.2 对策

山地公园的修建, 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发挥“天然氧吧”作用的基础上, 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 收集民意, 合理利用地形优势和独特的地域景观来营建园林, 将人们需求、地方文化和特色资源融合在一起, 运用艺术的手段进行功能设计, 同时, 在山地公园植物造景过程中, 考虑与周边植物类型的协调, 尽量采用乡土树种, 通过悉心经营让山地公园景观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达到人与自然交融的目的。

4 结语

我国为多山国家, 山地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源, 为城市公园拓展建设提供后备保障。山体公园具备独特的山体特征, 为公园的设计增加了想象的空间, 也提高了本地的旅游价值, 当予充分利用。在“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今天, 进行山地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既考虑了人的需求, 又尊重自然本源。将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融入景观设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推动当地经济增长, 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华欣, 杨宇蔌, 罗言云.生态型山地公园植物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3)

[2] 杨赟.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公园硬质景观设计[J].建材与装饰, 2015

[3] 卢晓渝.基于人性化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5

[4] 朱喜平.山地城市公园的空间开发研究[J].探索?经验, 2013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篇8

现代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人们对于小户型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小户型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居出现了很多新的设计,家居设计越来越有创意,创意家居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家居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市场,而且也带动了新的发展行业,可以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的多样化需求。创意家居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入探讨分析创意家居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有利于促进室内设计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创意家居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在传统家居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创新、改造,设计出形式更新颖,个性更突出的新型家居,这也是创意家居的定义。创意家居相对于传统家居而言,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和创新,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的创新。创意家居的创新并不是没有限制的,不管进行什么样的创新,都应该满足实用性的原则,设计的家居作品都应该能够符合人们的现实生活需求。目前,创意家居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室内设计中,并且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小户型室内设计由于面积以及自身特点的关系,影响更为突出。

实际上,创意家居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萌芽了,但是当时只是视为室内设计陈设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意家居的形式越来越多,但是创意家居的发展形式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这也是阻碍创意家居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后来国外出现了一个新型家居,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创意家居,此时创意家居仍然处于成长阶段,后来这种创意家居流进了我国国内,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慢慢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也更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创意家居设计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其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也日益成熟。

小户型室内设计应用创意家居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

1.有利于完善家居在小户型室内设计的空白

由于小户型室内空间比较小,设计难度较大,加上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传统家居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假如在小户型室内空间中放置传统家居的话,可能没有多余的余地来放置家居,而且传统家居无论是其实用性,还是其形式都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小户型室内发展要求。创意家居不仅可以合理、充分利用空间,还可以更好的满足小户型室内设计对于家居形式、家居外观、家居价值实用性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创意家居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家居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缺陷,进一步促进家居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发展和应用,营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突出小户型室内设计的新颖化、个性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人对室内设计中的家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强调室内设计的个性化、新颖化。对于小户型室内设计而言,整体设计的难度较大,想要突出室内设计的个性化难度也非常大,这就要求设计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室内设计,创意家居可以为小户型室内设计提供一种创新路径,不仅可以满足室内设计要求,也可以增强室内设计的个性化。比如,“快乐抱抱”是一款具有创意的酒杯,这款酒杯最大的亮点是杯盖,这个杯盖的设计让人感觉到盛满了啤酒后泡沫膨胀而出的一种效果。酒杯的色彩设计是鲜艳、透明的颜色,整体的造型虽然看起来比较夸张,但是又会让人觉得非常可爱,让人们一看到就会有畅饮的感觉,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愉悦。家居产品艺术设计可以有效集合各种独特、新颖的设计方式,使家居产品色彩丰富、形状多样、材料品质优良。

3.有利于促进室内设计的创新发展

以往的室内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并没有追求室内设计的艺术性、创新性以及个性化。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小户型室内设计方式以及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形势的发展需求,非常有必要创新小户型室内设计理念以及方式。创意家居设计更加有个性、有特色,对于小户型室内设计创新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室内设计水平。

创意家居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创意家居设计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设计比较新颖,是现代室内设计的一种必需品。创意家居应用于小户型室内设计中为家居发展开拓了新的应用市场,不仅促进了创意家居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小户型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创意家居相关的行业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创意家居的发展是小户型室内设计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相信创意家居的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综上所述,创意家居应用于小户型室内设计中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有利于突出小户型室内设计的新颖化、个性化。但是小户型室内设计中应用创意家居并非盲目的追求新颖、个性,还应该顾及到小户型室内环境的特殊性,在满足人们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家居设计。

上一篇:美化社区生活环境倡议书下一篇:土建电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