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辩论赛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发展辩论赛(精选7篇)

科学发展辩论赛 篇1

利大于弊:

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3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 必要性。它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

2. 实用性。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得到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可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哦!另外,网络上以英语的使用率和内容为最多,分别为84%和90%,这将会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去学习英语,这难道不好吗?

3. 现实性。每所中小学建立电脑教室,普及网络知识,推动小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我们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已成为势在必行了。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会获得回报。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

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

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电视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事;可以看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以不去现场看节目、表演;比如说,这次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就可以在家看转播。电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广泛,我们在海宁发一封信到巴西,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我们可以在英特网上和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聊天、游戏;可以在网上读新闻、看电影,听音乐;可以听老师上课,查找资料,还可以足不出户购物、医疗、急救……

从医学说: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出现,激光手术等,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从天文方面: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的发明,比如气象卫星,能精确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从人类生活方面:各种电器使人们生活舒适,比如空调,冬暖夏凉。当然,科学的进步不可避免的伴随着负面影响,但有利的一面毕竟占着绝大部分。

网络最初是运用于企业的,用来查阅公司所需的资料,也用来洽谈生意。这时的网络尚未普及,可是,它的作用是积极的。此时的网络除了尚不完善外,我想还没有什么利弊之分。

随着技术的提高,网络日趋完善,也渐渐普及了。为了更适应大众的需要,有了网络游戏,有了QQ,有了各种各样的版块。于是,上网的人更多了。有的为了寻找一位网友以打发时间;有的为了网络游戏而不分昼夜;有的为了网上电影以此来“充实”生活。当然,也有为了学习的。我就亲耳听说一个建筑系的学生为了画图而包了两次夜。暂不说他包夜的行为是否不当,是否于身体不益,单说他对网络的利用,他在利用网络。我不得不插一句,何为“利用”呢?我觉得,在这,利用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运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借助于电脑,利用于网络,可以做成许多过去不能做或不易做的事。

科技发展利大弊大辩论:弊大

现在发展迅速,对我们人类带来便利,可是在发展中,会伤害到许多事物,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然而,不止这一点,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还有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 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不仅仅是如此,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再次我就要再次阐述一下我的观点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这个辩题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列举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坏处,因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着坏处的话,那么对方就很可能抓住这一点攻击你们:对方辩友,你们总是列举科技的种种坏处,似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人类还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你对于辩题的理解,这个理解的精髓在于:我们为什么要找出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这才是你方观点的关键,为什么呢?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这个时候我们强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正是为了这把双 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观点确立之后,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实例子很好举: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具体数据请你自己上网搜索),化学的发 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 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六年级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辩论赛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科学发展辩论赛 篇2

近年来, 我国外语界的教育学者们逐渐开始注重思维能力的调查和研究。本文所提critical thinking, 译为判断性思维 (有的译为批判性思维, 2008年文秋芳译为高层次思维能力, 2009年改为思辨能力) 。所谓判断性思维, 根据《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中的定义, 即细致的分析和判断, 其中判断性 (critical) , 意味着要判断事物明暗面。所以概括地说, 所谓判断性思维就是要作出有充分根据的判断, 这就需要使用恰当的评判标准来判断事物真正的价值, 并明辨其利弊。判断性思维的定义众说纷纭, 但是可以归纳为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的综合。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 许多国家就已积极开展了判断性思维教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 其政府确立了优先发展大学生判断性思维的方向, 然而判断性思维的教育并未在二语和外语教学领域中展开。直到近年来, 二语教学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才开始关注这个概念, 并引发了判断性思维含义和二语语境下该如何进行其教学的大讨论 (Rear, 2010) 。Ennis (1985) 认为判断性思维就是合理的, 内省式思维, 着眼于判断该相信什么、该做什么;Gieve (1998) 称让学生去进行判断性思维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去检验他们的行为、信念、主张背后的原因和根据, 他们要能为此辩护, 同时也能够质疑自己、质疑别人、质疑自己的师长、专家以及权威。总之, 虽然没有公认的定义, 但笔者趋于认同Gieve的看法, 因其看法于教学实践, 更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目前在二语教学中, 判断性思维教学可融入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而笔者在此仅将重点放在说上, 将教学目的设为在提高口语能力的同时, 有效地提高判断性思维能力, 因此认为最适宜的教学活动是英文辩论 (L2为英语) 。在辩论活动中, 参与者通常被分为正反观点对立的两方, 参与者必须提供充分的依据和标准来评判某一事物的是非曲直、功过利弊。英文辩论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上述判断性思维的定义和特点。而且, 英文辩论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得到了不少教育学者的肯定, 被认为能推动学生在语言和认知上多形式的发展, 是一种非常好的语言学习活动 (Krieger, 2005;Rear, 2010等) 。

笔者认为我国的外语教育并没有充分利用英文辩论这一活动来推动学生判断性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 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令人担忧, 因此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和讨论, 并倡导更多的教育者来使用英文辩论这一语言教学活动。

2 判断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其欠缺发展的原因

2.1 现状

近期, 不少外语教学专家、学者对我国的英语专业教育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我国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普遍在判断性思维能力方面比较薄弱。2001年《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指出我国外语专业的学生“智性发展不足”, 其中所指的智性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 该课题组所做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外语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别的专业的学生来说, 其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被公认为比较差;有的认为他们有“思辨缺席症” (黄深源, 1998) 。同时, 还有一些非对比性研究指出了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写作方面所反映出来的逻辑性差、论证不充分这些通病 (文秋芳, 1999;高一虹, 1999;文秋芳、刘润清, 2006) 。

自2004年以来, 我国有了“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 发展到如今, 每年大约都有超过120支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辩论代表队来参加比赛, 这是目前国内最高级别的英文辩论赛事, 由于笔者参与了两届,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 发现了不少带队老师和评委都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不占任何优势, 而且事实也表明能获得好名次的队伍大部分都并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总之, 我们可以一致得出结论:我国目前的英语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

2.2 分析

我国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一、二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要求中虽然也提到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是却不够详细和深刻, 而且其课程效果是否达到了大纲要求值得思考, 以Facione在1990年汇总的6个共识的判断性思维技能 (表中每个技能还有进一步分类) 为例, 见下表:

笔者认为, 我国的大纲只是模糊提到了前面所说的两个概念, 并未系统地体现类似上表中所展现的技能, 而回顾我们的教学, 充其量也是支离破碎地有所体现。

文秋芳 (1999、2010) 指出, 外语教学的客观条件受限。这反映在学生的语言水平与认知水平的不协调上。由于英语不是母语, 学生不能充分表达其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与此同时要完成对思维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的确非常困难。因此在教学上, 我们给学生的任务往往在认知水平上偏低, 没有起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作用, 所涉及的话题不够深刻, 即便话题有一定难度, 学生能提供的答案也会很粗浅, 或非黑即白, 或中庸地说些正反面的话, 很少有独特而鲜明的观点, 而涉及国家方针政策、国际政治时事的讨论就更是少之又少。

另外, 教师似乎并不重视判断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和教材基本上强调的是语言难度的循序渐进, 以及如何能够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技巧, 教学里并没有反映出系统的思维培养体系, 这导致教师经常感觉学生的语言逻辑性较差, 不深刻, 视角单一, 经常以偏概全, 有甚者更是幼稚可笑, 而即便意识到判断性思维的重要, 教师本身也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体现在教学中。

因此, 我们应该尽量克服客观上的限制, 主动地寻找语言能力水平和认知能力难度的最佳结合点, 在注重语言能力循序渐进培养的同时, 有意识地、更系统地提高任务在判断性思维方面的难度。而笔者仅在此提议通过英文辩论这种教学活动来达到此目的。

3 英文辩论与判断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3.1 英文辩论的实证研究

实际上, 已有很多人将英文辩论运用在实际教学当中。在英语课堂上进行一场辩论, 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据笔者在所在外语学院的调查, 除口语课外, 听力课、视听说课、综合英语、高级阅读等课程都进行过辩论活动或简化的辩论活动, 虽然次数很少 (至多不超过2次/学期) 。

Swain (1985) 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指出, 有一定外在压力的语言输出活动会加快和增强语言习得, 这成为英文辩论实证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Krieger (2005) 认为在语言学习中, 辩论很有益处, 能使学生在语言和认知上以多种方式进行参与。Davidson (1996) 指出, 通过练习, 许多学生在辩论中表达和维护自己的观点能力上, 都有明显的进步, 而且他们也通常能够迅速地识别对方论证的纰漏。Nisbett (2003) 指出, 辩论是学习分析思维技巧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方法, 它促使学习者反思自己所持有观点的有效性。Fukuda在其2003年的研究中发现日本的英语学习者在进行了辩论教学以后, 敢于表达个人观点的人由30.8%提高到56.7%。国内的研究有彭青龙 (2000) 的《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演讲、辩论》等。

总之, 辩论教学的价值可归纳如下:

(1) 促进判断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辩论从准备到进行, 其过程涉及了众多的判断性思维技能, 其中前面提及的六大技能均得到了锻炼。

(2) 拓宽知识面并能有一定的深度

由于辩论涉及了对立两面, 其话题可包括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或是争论千年的哲学问题, 或是如今国内外时事热点, 或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小事, 或是远离身边的异域国度的民主政策。为了说服对方, 双发都必须收集充分而有深度、有说服力度的论据。

(3) 推动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辩论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下, 收集材料, 阅读材料并加以整理, 从而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动态体系。

(4) 推动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资料, 整理观点, 仔细聆听对方观点并做记录, 还要进行充分表达, 从而在各方面推动了语言技能的发展;

(5) 学会团队合作

辩论一般都要涉及小组活动, 合作学习, 辩论过程中也要讲究策略技巧, 促进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提高。

3.2 英文辩论中判断性思维的体现

Facione的表中所汇总的六大技能, 正好为英文辩论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 我们可以把英文辩论活动分成相应的6个阶段。

(1) 审题

即明确辩题的意义。在各类国际、国内的大型比赛中, 我们可以端倪辩题的主流动向并加以参考和借鉴, 基本来说, 辩题可大致分为三类 (有时分类并不是界限分明的) :

——价值观辩题 (例如:America was justifi ed to violate the sovereignty of Pakistan to kill Osama Bin Laden.)

——是政策性辩题 (例如:China should legalize gambling in all big cities.)

——事实性辩题 (例如:The recent decision of Supreme Court on Yao Jiaxin will lead to a decrease of crime.)

在审明辩题的类型后, 找出关键词, 去解析涵义, 例如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杀死Bin Laden的意义, 相比之下, 是利多还是弊多。

(2) 收集和组织信息

明确辩题的关键信息所在后, 就要主动搜集支持性论据, 这将涉及一定量甚至大量的阅读, 在阅读的同时分析所要的信息是否相关、有效, 因此促使参与者对辩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 评估信息的价值和重要性

收集到信息后要对支持性论据进行排序、筛选, 评估其价值, 因为辩论时间有限, 不能一一阐述。

(4) 进行推导, 得出应有的结论

进一步组织, 让论据连贯起来, 有切实的观点, 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能够推导出相应的结论。

(5) 逻辑紧密, 令人信服的辩论

辩论时, 为尽展其逻辑性, 需要恰当地组织语言才更具说服力。

(6) 对自我进行审视和评估

根据双方的表现, 分析自己的问题所在, 例如是否做出了相应反击, 自己的漏洞在哪里, 论证是否严谨, 如何改进, 和以往的论题比较, 是否有相通的地方等等。

3.3 英文辩论在英语教学上的展开

根据辩论活动所应有的过程和特点, 并结合英语专业学生的水平和课程安排, 笔者提出一年级至高年级辩论活动指导方案。总体来说, 辩题的难度应不断提高, 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也应随着年级的提高而提高, 同时在六个阶段的实施上也要循序渐进, 让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

(1) 一年级

1) 辩题/话题简单明了:一年级的语言水平最受局限, 话题的难度相对最低, 教师可以从他们熟悉的话题以及更贴近生活的话题开始, 让他们初步明了自己的态度, 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了让学生避免中庸的态度, 可以使用“A is better than B”的模式。

2) 指导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可以从不搜集资料开始, 然后过渡到搜集少量的资料, 之后再不断增加量;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在于大方向, 鼓励学生合作, 分享信息, 同时在量不断增加的同时, 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找出阅读材料主要观点, 例如找到Topic Sentence, 把资料进行分类。

3) 对信息的筛选和排列:思考最重要的的观点 (3个左右即可) , 并把所查到的资料做个相应的筛选, 留下最重要的。

4) 课堂展示:课堂辩论规则可以简化。或小组内部辩论, 或班上集体分两方辩论, 最后逐步过渡到有一定形式要求的辩论。

5) 协助评估:以老师评估为主, 其他学生评估为辅, 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

这些步骤根据需要可以松散进行,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逐步熟悉整套过程。如果没有开设辩论课程的话, 这个活动也可以融入各个英语课程之中, 尤其是口语和综合英语课堂之中。

(2) 二年级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逐步开阔的视野, 在听力、阅读课程上一般也都增加了时事政治, 对西方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师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具体如下:

1) 增大辩题难度, 增大辩论前准备的复杂程度:这要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同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评估的步骤,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延长时间、调整小组人数等等手段来调控。

2) 辩论的形式进一步量化, 有更具体的要求:可以引入美国议会制辩论赛 (American Parliamentary Debate) 或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锦标赛 (World Universities Debating Championship) 赛制, 结合两种赛制, 辩论时只有两个队, 每队2至3人。辩论的展示有时间要求, 有计时员监控, 可逐步加长至4、5分钟或7、8分钟, 辩论的内容要求包括:对辩题的定义和解释, 对辩题的阐述, 对对方主要观点和逻辑漏洞的批驳, 总结陈词。

3) 教师一定要有相应的反馈, 同时也鼓励学生互评和自评。

因此, 二年级更加强调形式和内容上更进一步的具体要求。

(3) 三、四年级

三、四年级的学生有着比二年级更成熟的心智, 这时增加深度要比广度更加重要, 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学生应该看出事物间更多的相似性。因此所作的调整如下:

1) 更加注重选题的重要性, 可以把相似的辩题让学生进行比对, 加强对辩题的分析。可以选取时下各国内外英语辩论的原题或相当难度的题进行操练。

2) 细化层次, 在原有的规则基础上, 再引入英国议会制辩论赛 (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 赛制, 辩论分为对立的四方, 正方两队、反方两队, 每方两队的基本观点一致, 但又要有不同。

3) 培养听众的裁判意识, 可由教师点评为主, 逐步过渡到增大学生点评并总结的比例, 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内省, 不但让学生学会借鉴吸收他人的精华, 将判断性思维更有效地体现在之后自己的观点陈述活动中, 同时在对新信息的纳入消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思维模式。

总之, 学生将在这一阶段, 形成更加完整而成熟的判断性思维模式体系。

4 结论

提高判断性思维能力无疑是我国英语专业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英语辩论是其中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但如何系统、整体地展开判断性思维能力教学, 还有待于更多的学者和专家, 研究我们的大纲, 并全面地贯彻到我们各个课程之中。

摘要:我国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普遍在判断性思维方面比较薄弱, 文章分析了原因并概述英文辩论在英语教学上运用的状况, 接着结合英文辩论的特点, 论证其应用价值。最后, 该文针对不同阶段的英语专业学生, 规划了不同的辩论活动教学方案, 以达到提高其判断性思维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场未结束的发展大辩论 篇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平息后,昔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自那时起,探讨涉及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尽快得到长足发展的发展战略研究,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发展经济学,便应运而兴。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学术界瞩目的一个重要领域。三十余年来,国外有关著作汗牛充栋,一股股发展思潮层出不穷,正是它们,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里驾驭和影响了第三世界各国的发展。在世界面临新技术革命浪潮汹涌冲击的今天,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正确的发展战略,以求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便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当此之际,对战后三十余年来发展思潮的沿革变迁作一回顾,似是不为无益的。

传统增长独占整头

战后的五十至六十年代,战前流行的决定主义思潮,如“种族决定论”、“地理决定论”等已经由于声名狼藉而消声匿迹。但在当时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关系自身利益的战略考虑,不能不以新的发展理论取而代之。于是,后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瑟·路易斯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过程》、《经济成长的阶段》,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诺克斯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等著作,便在这一时期先后问世。尽管这些著作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解释各不相同,它们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之处,就是突出强调以储蓄和投资为中心内容的经济增长。而刚刚赢得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渴望摆脱贫困迅速发展,却因缺乏经验而苦于无章可循。在这种背景下,主要来自西方的片面强调增长的传统发展战略便占据了统治地位。

被瑞典皇家学院称为发展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开拓者”的美籍黑人经济学家阿瑟·路易斯在前述两部著作中,提出了解释发展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二元结构”模式。路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和传统农业两个部门,“我们发现诸如矿业或电力少数高度资本主义化的工业与最原始的技术并存;少数高级商店周围环绕着的是老式商贩;高度资本主义化的种植园被农民的汪洋大海所包围。少数接受西方教育,会讲西方语言,崇尚贝多芬、穆尔、马克思或爱因斯坦的人与属于极不相同社会的多数人共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而在这种二元结构中,经济发展是以劳动力无限供给为前提的,即在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着“隐蔽性失业”的状况。劳动力的价格是维持生活的工资,工资的最低标准是由农民的平均产品决定的,一般来说要略高于这一最低限度(其差额被称作“心理成本”,即弥补离乡背井造成的心理上损失的费用)。资本家要千方百计压低农产品价格以维持两类部门的收入差距。路易斯提到,只要在不变的实际工资上就能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只要任何一部分利润都投资于生产能力,利润和资本的形成就会相对于国民收入而增加。

在当时,由于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式的盛行,强化了这种突出增长、突出工业化、突出投资的发展思潮。多马系波兰出生的美籍经济学家,三十年代初曾就读于我国东北哈尔滨。根据投资的乘数原理和投资等于储蓄等观点,他将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强调投资具有既能创造收入,也能扩大生产能力的双重作用。他与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分别提出的增长公式,认为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储蓄率(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与资本产出率之比。而资本产出率一般是较稳定的,因此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储蓄的提高即资本的增加。这个简单的公式意在说明,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办法是设法多从国内外获得投资。

在五、六十年代的国外发展研究中,W·罗斯托的实际影响并不亚于阿·路易斯。罗氏不同于一般学者,他直接参与了美国的国家最高决策,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中担任国务院安全事务副特别助理,国务院顾问兼政策计划委员会主席。他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尤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变革的作用。他说:“归根结底,工业化和近代化经济成长可以看成是依赖于近代科学和技术在经济上的有系统和不断增进的运用”(《从起飞进入持续成长的经济学》)。他认为,传统社会“是以牛顿以前的科学和技术以及牛顿以前对物质世界的态度为基础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但是在传统发展战略的基本点上,罗氏与其他人并无二致。罗氏认为,资本同产量的比率太约达到3∶1,投资率达到国民收入的10%就将超过任何可能的人口增长,从而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起飞”。罗氏提出的“一刀切”的经济发展世界模式即广为人知的“六阶段”说,将各国经济发展恒定化地纳入他的“直线”中。按照罗氏理论,发展中国家不过在步发达国家后尘,处在发达国早年经历过的发展历程上,因而,照搬他们早年实施过的传统发展战略,便全然是合乎逻辑的事情。

有必要指出的是,苏联在五、六十年代鼓吹和实施“高积累、高投资”的粗放型发展战略,并在几十年中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就,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照搬传统发展战略。而战后马歇尔通过大规模投资重建欧洲的援助计划得到成功,也为这一战略增添了“有说服力”的现实依据,从而在五、六十年代里形成了这种以突出增长、突出工业化、突出投资作用的“三突出”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思潮独霸天下的局面。

从传统基本型到传统改进型

五、六十年代里,发展中国家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为模式,以它们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样板,照搬未经改造的传统发展战略,力求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赶超发达国家。尽管这样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结果总的来讲是令人失望不已的:一九五二——一九七二的二十年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的差距不但未能缩小,反而从1∶12扩大为1∶13;片面发展工业而使农业生产偏废,发展中国家由粮食净出口地区变为净进口地区;发展中国家国内的通货膨胀、苦乐不均、失业、早天、人口剧增、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造成的城市化等等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国家国内政局动荡,社会人心游移;效法发达国家大规模推行石油重化工业,结果造成能源和资源紧张,并严重破坏了生物圈。这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促使发展中国家开始反省:实施传统的发展战略,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得以实现?对此,权威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给予了明确回答:如果工业化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均按一九六○——一九七六年间各自的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中等收入国赶上工业化国家还需要一百五十年,而低收入国家能赶上的日子则遥遥无期;即令工业化国家被假设为原地不动,停止增长,中等收入国家按同期速度赶上亦需要六十五年,而低收入国家以同期速度赶上则需要七百四十六年。

面对这样的结果,当初名噪一时的传统发展理论变得声名颇为不佳,传统战略的鼓吹者们处于极为窘迫的地位。人们痛切地感到,有必要对战后开始的发展实践及经验教训作认真的总结。在这种背景下,各国的发展战略研究日益蓬勃兴起。当时这类研究充满了对传统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批判。这在七十年代之后的许多发展著述中都可以看到反映。

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发难,锋芒首先指向初期发展理论对发展的认识问题。什么是发展?人们鲜明地回答:发展不等于增长,也不仅是增长。这就击中了传统发展理论的要害。如前所述,传统理论是突出增长,以至用增长取代发展。增长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门分支学科。增长经济学是适应战后西方国家谋求稳定的高速增长的需要,研究的是早已解决了启动经济发展问题的发达国家经济长期平衡增长的途径。它的产生完全是出自西方国家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的需要。对此,多马也供认不讳:“现在对增长的关心并不是偶然的;它一方面由于过迟地认识到,我们的经济要是没有增长就不可能达到充分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的国际冲突,使增长变成生存的条件。”(《经济增长与理论》)然而这种以发达国家经济为对象的增长经济学包括它的主要公式之一哈罗德一多马公式本身,却被搬到发展中国家,构成最初发展理论即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赫希曼在他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企图对此予以辩解:“在原则上,任何凭借发达国家增长经济学的进步来使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蒙受利益的企图,不应遭受谴责。”这无异于明确宣布要以增长理论取代发展理论,以传统战略挟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难怪一位发展经济学家罗·克劳瓦要以讽刺的语言批判传统战略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在对传统战略的一片讨伐声中,人们开始从单纯强调增长的狭隘认识中解脱出来。美国经济学家金德伯格对发展的定义就包括了物质福利,消灭贫穷、文盲、疾病、早天,投入产出的构成变化,群众参与等多方面的内容。而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杰·马耶在《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文中,则提出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工业化,经济发展起码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向上运动,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平等、现代知识、改进了的制度与观念以及使各种政策合理协调的体制。他认为作为一种“进程”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的人均收入有所增加,而且要实现“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数没有增加及收入分配没有更加悬殊”。

发展思潮主流的这种转变是与同一时期内发展战略本身的转向密切相关的。如果说七十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传统基本型发展战略的话,那么七十年代甚至更早些开始,它们实行的却已是经过调整和修正的传统改进型发展战略。与前者比较,这种改进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注重农业而非只强调工业的发展;注重国民收入分配而非片面突出经济增长;注重人力的开发而非单方面强调物质的开发等。这种传统改进型战略的理论代表,是一九七四年世界银行的报告《随增长再分配》。这篇由世界银行同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会共同起草的调研报告虽坚持强调经济增长,但却表示“对存在穷人这一现实作了特别的考虑”。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过去的传统基本型战略主张的是“先增长,后分红”,这个报告开出的药方却可归结为“边增长,边分红”,即通过在节约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增长,同时通过投资转移、收入再分配等形式来实现财富有利于穷人的“转移”。但是仅仅承认贫穷的存在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改进型战略没有揭露造成贫困的原因和实质,它提出的措施也如后来的变通战略提出者所抨击的那样“漏洞百出”,它没有丝毫去触动造成贫困的社会经济体制本身。除这一报告外,一九七七年出版的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W·里昂惕夫的《世界经济的未来》一书,也代表了传统改进型战略对未来发展的总体估价与蓝图设计,它坚持认为“……在二十世纪内对发展中地区的加速发展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物质障碍。”

传统改进型战略对传统战略的改进远非彻底,称之为“改良”,或许更为确切。就在前述的里昂惕夫报告发表后不到两年,世界经济危机再度爆发,发展中国家非但不可能再“加速增长”,就是仅仅维持六七十年代的发展速度也已不大可能了。然而,与传统基本型战略相比,它毕竟显示了一种努力挣脱传统战略束缚的进步的趋向。

左右夹击,力取传统战略而代之

发展思潮并未停止在对传统战略的修正与改进上。一种理论在实践中失败,必将引起作为其对立面的新理论脱颖而出。在发展理论的研究中,从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以变通战略和脱钩战略为代表的两股发展思潮,从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对传统战略提出了挑战。

变通战略对传统战略的挑战,集中在对发展目标的选择上。传统战略将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发展的目标及衡量手段。变通战略却主张一种“变通的”发展目标。它的理论代表是一九七八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由R.戴维和丹尼斯·列维斯坦共同主持撰写的《变通战略与适用技术》。这份旨在为美国参加次年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会议提供政策思想的报告彻底否定了传统战略,认为它“远不是能够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退一步说,即便这种发展战略最终会给穷人带来好处,也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变通战略的提出者们认为,传统改进型战略只是修正了传统战略的某些政策,而变通战略则要在社会经济体制上做出重新安排,尤其要“变通”传统战略的中央集权与资源密集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如何“变通”呢?报告说:“变通战略并不存在着某种特定的模式,或者说不存在一套特定的呆板的实现步骤,它所采取的政策和途径,应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但其基本点却是一致的”,即变通的发展目标应是安排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为此而采取的途径,报告认为是“采取分散的和劳动密集的生产方式”来“给人民以自主权”,因为“人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他们就能根据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找到解决办法”。这种办法也就是变通战略所提倡的“适用技术”。何谓适用技术?报告认为即是取材于本地的可再循环的材料,使用的是可更新的能源,考虑到防止污染,并接近资源基地与消费基地,采取劳力密集、小规模的生产过程,适应本地的环境和文化态势等。报告主张以这类技术取代从发达国家引进的资本密集的“先进技术”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技术生产方式,显然是有针对性的。与此同时,一九七六年国际劳工局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就业大会上提出“以满足基本需求”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则是属于变通战略的姐妹型。诚然,变通战略的提出者们对满足基本需求战略有所保留,但在“满足基本需要”这一基本点上,两者确定的发展目标是相同的,因此变通战略也可称为满足基本需求战略。同属或接近这派观点的论著,还有舒马赫的《小为好》(一九七五年)以及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赖斯特·布朗的《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九八一年)。舒马赫是英籍德国人,一九六五年在英国筹建起第一所推销他所谓的“中间技术”的机构。舒马赫认为,发展是一种进化的过程,因为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奇迹之巅”有赖于教育、组织、纪律三个方面的“无形因素”。这些无形因素既不能购买,也不能“制订”,而只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日积月累。他将发达国家的技术称之为“一千磅技术”,将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称之为“一英磅技术”,认为介于两者之间的所谓“一百磅技术”即中间技术,才是发展中国家应该运用的。布朗则对所谓“持续的发展”提出六个方面的步骤:稳定世界人口,保护农田,重新植树造林,与浪费的社会决裂,节约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等。对以变通战略为代表的这类战略所提出的主张,国外人士反应不一,有人指责它是使穷国政治上更加软弱,同时又少找富国麻烦的战略,是一剂麻痹药。我们认为,变通战略在整体上并不能为发展中国家所全部接受,然而如果从寻求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战略,防止从发达国家照搬抄袭的意义上去看,变通战略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与变通战略的出现同时,还有一批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为代表的激进派,希图从另一方面取传统战略而代之。和变通战略与传统战略间的分歧相比较,激进派提出的战略与传统战略之间的分歧要更为深刻得多。这派理论不仅一般地批判传统战略的某些政策主张,而且涉及到它的整个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不仅在发展因素与政策要素上与传统战略的解释大相径庭,而且在对不发达的性质、根源等更加基本的问题上与传统战略分庭抗礼。因此不妨说,它与传统战略的分歧远远超出了一般战略问题的范畴。这派代表人物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发展中地区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冈纳·弗兰克、非洲经济发展与计划研究所所长萨米尔·阿明等。他们各自的代表作《不发达的发展》与《不平等发展》,以及法国学者阿吉里·埃马努埃尔的《不平等交换》等,从不同的角度抨击战后多数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传统战略,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依附外国垄断资本的“跨国化战略”,这一战略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是依附性的增加,是“不发达的发展”;其本质是世界资本的需要和资本积累过程的一个方面,他们将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延伸到国际领域,认为不平等交换造成发展中国家价值外流,自身的积累受到严重的限制,却使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不断加速。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是当代世界的“中心(发达国家)一外围(发展中国家)”结构的一种必然机制。因此只要未从根本上触动当代的世界经济结构,这一作为世界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便会永远持续下去。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种脱钩型发展战略,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切断联系而奉行自主发展,对内则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激进派对于当今世界不合理的经济秩序的抨击,有其合理之处,但是作为它提出的药方,脱钩型战略在本质上是一种倒退的主张。不过我们也应看到,这一战略的提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摈弃传统发展战略,注重自力更生,以及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加速实行“南南合作”等,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反增长到超增长,变通的变通

七十年代以来兴起的对传统发展理论和战略的讨伐,是建立在一种反增长(非增长)的情绪之上的。变通战略等许多新的替代战略,其政策主张背后隐现着一个复古的幽灵,一种渴望归真返朴的情绪。而这不能不归结到罗马俱乐部那部题为《增长的极限》的颇具影响的著作的发表。

《增长的极限》系由美国学者唐奈拉·H·米多斯执笔的研究报告。它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包括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和非再生性资源五个要素的世界模型。这个报告坚决主张停止增长,认为人类“无法消除增长的最终极限”,即使“采取诸如核动力、资源再循环、尽力消除污染、提高粮食单产、控制生育等各种克服增长极限的技术政策之后,增长仍将在二一○○年之前结束”。虽然这一报告中充斥的那种悲观和绝望的情绪难于为人接受,但由于它发表于石油危机之前,各工业化国家还处在高速增长的繁盛年代,因此我们不妨说它起到了狂热增长的“预警”和“制动阀”的作用。在这部报告发表十余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读到“我们不是盲目地反对增长,而是反对盲目地增长”等词句时,仍不能不从它所揭露的狂热增长给人类带来危害这一点,对它所具有的进步意义给予一定的肯定。而且,这部著作首次将各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置于全球总体的范围内来看待,并建立起分析模型,这一方法对人们也是颇有启发的。

然而,为罗马俱乐部忧郁的学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它给工业社会开出的这剂大凉药,一经人们服用,却在“冷却”和“紧缩”之余,最终引导出一种更富于乐观、进取和扩张型的战略思潮。近年来,以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巴黎小组的《世界面临挑战》、松田米津的《信息化社会》、赫尔曼·卡恩的《今后二百年》和《后工业化文化》等著作为代表,直接或含蓄地提出了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超增长”的新发展观和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既抨击传统战略使各国处于“恶劣的处境”,又反对变通战略,称它“是急救的绷带,而非治病的良药”,是权宜之计而非长远之举,批判它是传统战略“倒过来的翻版”。这类著作大多认为,传统增长危机的结果,是引出一种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面临这一时代,托夫勒主张采用一种适用技术与高技术并举的方针,例如实行“生态系统耕作制”(即农、林、牧、渔相结合)与计算机结为一体等。这就是所谓“甘地加卫星”的战略。托夫勒等人提出的这套新战略,反映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一些新思想和新主张,无疑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颇有趣味的是,托夫勒等“超增长”派对变通战略的抨击,得到了某些初期传统发展理论鼓吹者的认同。例如罗斯托便毫不迟疑地站在“第四次产业革命论”一边。他认为,在这里他找到了继“牛顿之后的社会”的新“分水岭”。而来自激进派的萨米尔·阿明也毫不留情地鞭笞变通战略,将它的出现称作是“由于嬉皮士思想的大混乱、由于回到了黄金时代和崇尚野蛮文明的神话中去”云云。阿明对传统战略和变通战略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态度,认为发展中国家“绝对有必要”从这二者造成的泥泞中摆脱出来。

上述动向使关于发展的大辩论更加热闹起来。从改进到取代,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从变通到变通的变通,从传统增长到反增长又到超增长。独角戏演成三角戏,又终于导致群角会演的热烈场面。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要在这一形势下,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发展战略,不仅需要回溯发展研究的历史,从中引出必要的教训,而且要密切跟踪和研究当前及今后国外发展战略研究的动向和演变趋势,以之作为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借鉴。

科学发展辩论赛 篇4

——计算机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 活动主题:论社会焦点,展学子雄风

活动背景:辩论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项传统活动,每年都会在金秋十月如期举行。它针对大一新生,旨在丰富课余生活,提高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它紧承社会脉络,关注社会焦点,引领校园文化,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发展自身的平台,是一场视听说的盛宴。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辩论赛,增进大一各专业和班级的友谊和联系,促进交

流和沟通;

2、在全院形成良好的思考思辨的学习氛围,延续并发扬我院优良的辩论传统;

3、引导大一新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进入大学后的定位及角色转变,尽早适应并享受缤纷的大学生活,确立目标,不懈追求。初赛活动时间与地点:2010年10月29、30日,地点待定

活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0级全体新生

活动方式:本比赛以班为单位参加,每班限报一支辩论队参赛。

每支队伍5人(含1个队长,1个替补队员),由各班自行选拔。以抽签的方式对决,各队伍抽签确定比赛组及比赛次序。

主办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演讲与口才部 活动流程:

 活动前准备:

1、请大一各班自行组队,每队5人(含1名队长,1名替补队员),在赛前培训之前确定本班辩论队队员队员,培训后两天之内(即10月25日之前)将确定好的一辩、二辩、三辩、四辨及替补人员名单上交。

2、由各参赛班级制作宣传板,宣传此次辩论赛

3、赛前培训:10月22日(星期五)晚7:00—9:00在东配楼412

教室进行赛前培训,讲解辩论赛的基本流程和辩论赛

注意事项(请各班代表队务必到场,有兴趣的同学均

可参加)

培训后将进行抽签,确定比赛组、辩题及比赛次序

3、确定主持人,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强,端庄大方

4、申请多媒体教室,配备计时器、话筒、音响、相机等必要设备。

5、准备辩题、评分表。

6、邀请评委(协会会长、部长及院辩论队辩手等)

 初赛流程:10个队

1、主持人做开场白,并介绍评委

2、选手入场就坐,主持人宣布辩题并介绍双方代表队

3、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

4、比赛正式开始:

1)开篇陈词:正方一辩做开篇陈词

反方一辩做开篇陈词

(每次陈词为3分钟,在离结束还有30秒及结束时有提示音提示,30秒时1声,结束时2声)

2)一轮攻辩: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每次攻辩为1分30秒,每次不得少于三个问题,每次提问不超过10秒,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

3)二轮攻辩: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每次攻辩为1分30秒,每次不得少于三个问题,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

4)攻辩小结: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每次小结为3分钟)

5)观众提问:由观众向正方提问一个问题

由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

(正反方每次回答不超过1分钟)

6)自由辩论(有正方开始,双方交替进行,各有4分钟时间。再励结束还有30秒及结束时有提示音。若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单独进行阐述直到己方时间结束)

7)总结陈词: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双方各4分钟)

5、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比赛结果将于两天之内通知各进入复赛的队伍)比赛注意事项:

 大一共九只辩论队,将有一只辩论队对决大二辩论队,由抽签决定;

 本次比赛采用统一的评分表,得分较高的队伍进入复赛,与比赛输赢无关;  比赛中场有观众提问环节,本班同学提问对方班级辩手时不得故意刁难;  各参赛队于每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对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 请各班辩手在拿到辩题后多多搜集资料,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 遵守比赛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大会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请赛后与马研联系。

计算机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

科学发展辩论赛 篇5

这次的辩论友谊赛总的来说是挺成功的,总体上没有严重问题。

这次活动的举办我个人存在着不足:由于这次活动是两个学院一起举办的,所以存在着相互之间信息传达不及时和不准确的问题。例如,有参赛选手的变动,作为工作人员的我们却在比赛开始前签到时才知道,当然,这里也存在着我没有及时去了解的原因。第一次的辩论赛由于没有弄清楚负责点评的嘉宾,导致被点名的嘉宾不愿上去点评的尴尬。比赛开始前的准备则是由于没有弄清楚学校借物品的要求,导致师兄和事务部的同事白白地跑回宿舍拿椅子。

经过这些教训,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弄清楚细节,一知半解是不可能做好一件事的。

不过,我也学到很多事情:在工作中,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这在我得到多个部门的帮助中学到的,这个活动是由学习部搞的,但没有其他部门,我很难搞好这个比赛。通过与其他部长的联系,我学到了交际的重要。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辩论赛 篇6

正方:环境保护应优先于经济发展 反方:经济发展应优先于环境保护 反方一辩陈述本方观点:从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看,我们要彻底地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标本兼治。要治本,必须优先发展经济,从根本上优化经济结构堵住产生环境问题的源头,要治标,同样要优先发展经济,为解决眼前的环境问题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正方一辩陈述本方观点:经济发展是指社会能够提供丰裕的商品来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环境保护则是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保护生态平衡。经济要发展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厂房与原材料来保障商品的供应——那便存在一个问题:自然分给人类的土地与原材料是有限,经济优先发展就一定会侵占原本不属于人类的自然资源。

二辩手盘问 :请问对方一辩,经济是一时之事,环境是万代之事,哪个重要?经济发展慢了,人们还可以吃到饭,环境没了,还能生存吗?

反方一辩:不好意思对方辩友,恐怕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是优先权。并不是说经济优先就不搞环保了,只是环保处于较次的位置,跟中国现状一样,政策虽然说要重视环保,但一般县区还是经济发展优先的,也就有资本的大城市才比较重视搞环保,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正方二辩:请问正方三辩,如果发展经济优先的话,很可能造成环境成本大于经济效益的情况,这样的经济是发展还是倒退? 反方三辩:这种情况确实有存在,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各个行业情况不同,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按你的意思,这种情况下经济效益是负的,那我们改行环境保护优先,就能转亏为盈?我不这么觉得。反方四辩补充发言:

反方二辩: 我们知道环境的保护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而预防和治理都要依靠技术的发展,那请问对方一辩,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持科学技术发展,那么以科技为支撑的环保从何谈起呢?

正方一辩:你的问题未免抽象了点。科技发展无止尽,经济发展也没尽头,什么时候算得上是“强有力”呢?但是环境保护是迫在眉睫,耽误不起。

反方二辩:请问反方三辩,经济发展是让人们享受到丰富的生活内容,包括衣食住行娱乐,这难道不是现在社会上人们的普遍愿望吗?

正方三辩:人们喜欢的期望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我相信,人们更倾向于在一个既能享受到生活乐趣,同时又是一个健康和谐自然的环境中生存。

正方四辩补充发言: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无公害产业。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大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间。

正方二辩小结: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的洪涝灾害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抗洪救灾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务恐怕已超过了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成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

将受到它的报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反方二辩小结:

自由辩论正方一辩:请问对方辩友,原始社会的人类祖先们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可谓好了吧,而他们经济发展很落后,所所以才一直过着钻木取火、茹毛饮血的生活,按你们的意思我们应该回归这种生活吗?

正方一辩:人类祖先确实需要发展经济,但若是在这个过程中砍完了森林,污染

了河流,使衣食都不再有保障,恐怕也无法发展下去了。我想问的是,核电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众所周知,几次核电站的泄漏带来了环境的极度恶化,请问你怎么看?

反方二辩:首先,我方并没有承诺经济发展就一定会破坏到环境;其次,对方所说的情况只是凤毛麟角;第三,核电站泄漏是科技不力,而经济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正方二辩:但是核电站可以再建,那些污染了的土地和地下水怎么办?没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怎么办?你愿意生活在核电站附近,还是一片山清水秀之间?

反方三辩:但是对方辩友请注意,核电站的建造,正是为了千千万万人类的生活用电得到满足。有了电,我们的机器可以运作,生产可以兴起,环境总会有办法弥补,我也想问,你愿意生活在两小时停一次电的地方还是用电无忧之处?

正方三辩:你的意思是破坏了环境然后再去弥补。为什么要先污染后治理?为什么要兜这么大一个圈子呢?而且我国的经济建设里程已经证明,先污染后治理是错的,行不通的。

反方四辩:我不得不说我方真冤枉。是你给的前提,说核电站泄漏了,严重污染了环境,而我方坚信是可以挽救的。而且事实上,包括核电站在内的很多工业厂子,都种有青草绿树,他们在搞经济的同时,并没有放弃环境的保护。正方四辩:但是仅仅不放弃就可以吗?再怎么注意也无法保证无污染,这样日积月累下来,依然会是一片惨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每个工厂都严抓,才能从根本上阻止环境的恶化。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请从事实出发,经济发展必然会付出代价,我们已经在努力使代价降到最低。

正方三辩:降低应该有个标准吧,这不是你我能定的,是自然环境定的,等到他揭示这个标准时,只怕为时已晚了。四辩总结

科学发展辩论赛 篇7

1 921年7月, 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其中对“以提高工人的觉悟”为“基本方针”的“工人学校”作了专项规定。1922年7月,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 将“改良教育制度, 实行教育普及”作为“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奋斗的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 形成了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集体智慧结晶——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形成了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中对于教育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 是这些重大理论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要遵照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优先发展教育,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虽然我们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 但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主要问题是: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 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 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内容方法比较陈旧,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 学校办学活力不足, 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我们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 坚持以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 面向社会需求, 优化结构布局,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上一篇:员工档案管理规程下一篇:职称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