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领导者的用人艺术(共8篇)
一、“知人”—领导者的择人艺术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择人艺术和人才管理两个方面。择人艺术就是要“知人”。“知人”,首先要对所需、所用之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在“知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选择”合适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讲,“知人”即为“择人”。因而“知人”就成为领导者用人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当然,“知人”识才是为了“善任”,通过“善任”人才来获得企业持续的竞争力,才是用人艺术最终落脚点。
要用好人才,就必须“择人任势”。一个人,不可能具备种种才能,胜任一切岗位,某一特定人才总有最适合于他的位子。这就需要管理者在“知人”的基础上,对人才的使用上给予恰当安排,形成人员配置的最佳组合机构,达成最佳组合,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曾说过: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这要做到两点:首先,领导者要广泛地了解他人的长处。如果只关注人的短处,是很难发现企业所需的合适人才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即这个道理了。一个人即使是“寸”也有“所长”的一面,领导者必须将其长处发掘出来并加以合理的运用,才算是艺术地“知人”和“择人”。其次,制定出人才的机制,伯乐虽然在“择人”的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毕竟个人精力有限,伯乐再尽心尽力,其相中的人也是有限的。因此,企业更需要的是制定出人才的机制。正如《基业长青》中提到的,领导者应是一位优秀的时钟设计师,而不仅仅是报时者。企业领导者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择人”机制,让一匹匹千里马自己亮相也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大师韦尔奇对择人艺术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领导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过来。韦尔奇提出了著名的“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必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的,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即每个部分所包含的具体人一定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那 20%的动向,并制定相应的机制在70%的“中间者”中发掘出有特长的人才,从而使20%的优秀者不断地得以补充与更新。可见,韦尔奇在择人艺术方面更为注重在制度的保证下,从公司内部发现优秀的员工。
二、“善任” — 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艺术
经过 “知人”与“择人”,领导者已掌握了一定的人力资源,这只是为用人打下基础,这还要第二步“善任”,因此,人才管理艺术是领导者择人艺术的自然过渡,也是人才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那么,领导者何以才能做到“善任”人才?这要做到:
1、领导者须“人尽其才”
对于人才管理,现代领导者首先必须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对人才有合理分配和调度。面对复杂化的环境,领导者只有广泛地汇集各方面的人才才是制胜之道。正所谓“集合众智,无往不利”,这是日本著名的松下集团老板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至理名言:“一个人的才干再高,也是有限的,且往往是长于某一方面的偏才。而将众才为我所用,将许多偏才融合为一体,就能组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发挥出无限巨大的力量。”事实也正如此,历史上看似一无所长的汉高祖刘邦是将知人善任发挥到极致的古代领导典范。刘邦市井出身,文不及张良、萧何,武不如韩信,却能驱策自如,善于发挥各自所长,用人到位,最终成为汉代开国帝王。
何以做到“人尽其才”?一是领导者不搞集权,敢于知人善任,放手管理,要有博大胸怀和谋略家的远见卓识。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为人才管理提供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保证。三是敢于提拔开拓进取的人才,大胆使用各种合适的人才。四是加强人才管理,要做到把重视人才使用和重视企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地位
2、领导者用人也要“疑”
俗语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现代企业由于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却不得不“用人也疑”。这是因为:(1)一个员工可能不胜任目前的岗位,但却能在别的岗位上干得很出色;(2)多变的环境使领导不能保证每一个职员都能胜任称职,考核与监督会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3)人才应是与时俱进,员工目前不能保证永远都是人才,知识老化是人才成长最大致命伤。
尽管存在种种人才之“疑”,但企业要发展,潜力终归还是蕴藏在每个员工之中,如何运用“疑”人来发展企业,关键在于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艺术。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需要领导者挖掘和运用知人善任的艺术,寻求员工更恰当的工作岗位,同时应用规范的人才考核与监督机制来促进人才的成长。通过有目的地对员工进行长期各种业务知识、技能技术的培训,大面积提高职员综合素质,不断满足职员自我素质提升的高层次需求,从而焕发出无穷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这种动态的人才组合中,使企业拥有不断发展壮大的推动力和坚实的人才基础。
海尔的张瑞敏对“用人也疑”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张瑞敏认为:市场在变,你今天强,未必永远强;我用你,同时也怀疑你、监督你,这才是对人才的爱护。海尔有个著名的“8号会”,就是在每月8号,海尔都要召开干部考核例会。考评结果全部用分数体现,并在职工餐厅门口公布。一年内,所有的分数加减相抵,如果达到-6分者,该干部将被淘汰。海尔正是通过这种用人新理念来提升海尔员工的素质,同时也达到加强海尔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
3、保持与下属的友好关系
领导者保持与下属的友好关系至关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对内外部环境做出快速反应,企业目标的实现也更大程度地依赖于员工的支持与努力,这种支持与努力应该是发自员工内心的,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敷衍。所以,领导者的工作要更多地注意领导者与员工建立友好的关系,特别是与下属交往的水平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领导者管理效能的发挥。这很恰当地解释了为什么有的领导者能顺利地实现预定的目标,而有的领导者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却遇到来自下属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在与下属交往中,低水平的交往常常是单纯靠权力、地位和行政命令。这种交往不但不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气氛,反而会使下属感到不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将大大降低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效应,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必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而高水平的交往则伴随着情感交流,这
种交往使人心情愉快,充满着信任、支持和谅解,因而信息传递和反馈效应也就会大大提高,领导者与下属在融洽的氛围中可以更顺利地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所以,保持友好关系是用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所谓“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人之道,是一门复杂精细的领导艺术,需要领导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择人艺术保证了企业有才可用,而人才管理艺术则可人尽其才,这两个方面互为前提、互为保证,缺一不可。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用人艺术已经成为领导者磨练内功、改善经营、不断增强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领导者如何用好三种人才
每个领导者身边都有很多人才,用好这些人才,实现领导与人才的完美配合,是一个领导者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人才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群体,要想用得其所,靠领导一厢情愿不行,靠刻意拉拢也不行,而必须“察其特性,因才施策”。
一.大才
大才是胸怀全局、足智多谋,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在一个单位为数不多,却举足轻重,因此,领导者首先要用好这类人才。一是大才大用。领导者要善于按贡献大小,对单位里的大才该晋升的晋升,该重奖的重奖,不搞论资排辈和迁就照顾,大胆把最重要、最艰巨、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交给他们,使其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既可使他们拥有成就感,又可激活人才使用的一池春水。二是敢于放才。当前,人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一些单位经常出现上级调人才、同级抢人才、人才“跳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领导者由于爱才心切,往往会采取压、堵、骗等方法保人才,但结果并不理想。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优秀的人才尤其如此。若领导压着不让走,肯定会使其产生逆反和怨恨心理,继而影响实际工作,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人情绪。可以说,压一人,伤一片,压才不如放才。因此,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应认识到,放才是对人才的另一种关心,截留人才等于抽掉了他们继续登高的梯子。三是要学会留才。要留住人才,领导不仅要为人才提供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便利条件,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留心环境,要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朋友,在相互沟通中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化解思想顾虑,让人才体会到组织的关怀,能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明白自身的职责。
二.傲才
傲才大多是放荡不羁、出言不逊、难以相处的人。对此类人才,领导者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开放的思想。首先,要去伪存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傲才往往会成为大家攻击的主要对象。有道是人言可畏,在有的单位,有的领导因不辨真伪,偏听偏信,对傲才或横加制裁,或打入“冷宫”,结果人言虽然平息了,但人才也流失了。因此,领导者要正确对待人们对傲才的议论,一方面对傲才要常提醒,勤敲打,多批评,对其确实存在的问题要严厉指出,督促改正,对那些毫无根据的飞短流长则要明察秋毫,以正视听;另一方面要多给傲才提供与群众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沟通中彼此多一些理解,进而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其次,要去角存棱。一
方面,领导者应充分保护和认同人才的个性,使其个性、特点、才华得到发挥。另一方面,领导者还要充分掌握傲才的秉性,巧妙地加以调教,引导他们长傲骨,去傲气,知进退,不自满。
三.潜才
开局先圆后方
开局即领导刚开始走马上任。这时即使自己有不少抱负,但要经过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才能付诸实施。正确的开局用人艺术应是先圆后方,着眼于人际沟通,着力于调查研究,增进相互了解,逐步在领导活动中扩大用人权的使用,由圆而方。
进局外圆内方
进局是指开局过后,领导者要改变或发展前任留下的局面,形成自己用人风格的领导过程。这时的用人艺术是:在继承和模仿中融入己见,在容忍中纠错。亦即对于前任领导的用人弊端既要有宽宏的肚量,又不能循旧而求稳定;对前任领导的成功用人之道,要继承和发扬,通过兴利除弊来形成自己的用人之道,这就叫做外圆内方。“关系型”的领导迁就现在的局面,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原则和个性,属于外圆内圆的用人方式;“急功型”的领导过分地突出自己,急功近利,立足未稳便对人一味地从原则到原则,属于外方内方的用人方式。
中局人方我圆
中局是指进局过后,领导可以而且应该站在源头,以开拓和创新的用人气概做出自己贡献的时期。这个时期要讲究人方我圆的用人艺术。这种用人艺术关键之处在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主意用干部。主意出得好,用人用得好,就可以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图主动去开拓和创新,领导只是适当介入,着重从旁观察、支持和制约,并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
定局上圆下方
领导一旦通过中局形成自己的格局之后,领导活动就相对稳定,这时候以维持自己的领导格局与开拓创新兼顾为宜,以把握总体局面,这就是定局时期。这时期的用人艺术为上圆下方。因为,在我国的领导体制中,一般垂直的领导活动多于横向的协同工作,任务和目标向下逐层分解,因而,领导用人也要考虑上级的要求和意图,不能完全自行其是。应该把自己在用人方面的开拓与创新也纳入上级领导的范畴之中,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这就是上圆。所谓下方,是指领导在这一时期的用人必须坚持原则,排除各种制约因素,只要自己认准了的,就应当坚持到底,而不应畏缩不前。
摘 要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领导者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决定着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和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水平。行政领导者的用人艺术是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领导者如果能把用人艺术运用自如,充分协调组织内部的成员关系,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就能为顺利的实现行政活动目标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行政管理 用人 艺术
一、行政领导用人艺术的基本内涵
领导用人,主要是指领导者或领导集团在实施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职权,按照一定的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对下属加以选拔、使用和培养的一种组织行为过程。
领导用人的环节很多,它包括对人才的识别与发掘、考察与选拔、培养与使用、吸引与激励、举荐与保护等。同时,领导用人的类型也十分广泛,领导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因此,领导者要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选拔和使用多种多样的人才。不论是在哪个用人环节,也不论是选用何种人才,领导者都必须从事业出发,坚持正确的用人原则,发挥人才的最佳价值。
二、行政领导艺术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国古人曾经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治政。孙中山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毛泽东也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用人对于领导事业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无数事实也都证明了这一点。领导者科学地选人用人,就能保证事业的兴旺发达;反之,不重视人才或者用错了人,必然使事业遭受损失甚至导致失败。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会用人。他曾经说过: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管理钱粮,我不如萧何;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但是,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而项羽虽然兵多将广,势力强大,却由于不善用人,最终败在了刘邦手中。我们党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也证明,领导者能否科学用人,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代,特别是全球化进入3.0时代的今天,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竞争,要建设一个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更需要有一大批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会经营的优秀人才,要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行政领导必须更新用人观念,改变思维方式,真正解放思想,彻底从"左"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努力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适应的人才观念,大胆启用一代新人,这是摆在每个行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
三、提高行政领导用人艺术的主要途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社会,是一项空前而伟大的事业,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十分艰巨,面临的任务纷繁复杂。要完成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沒有千千万万的人才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就给现代行政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学会选人用人的学问,提高用人艺术的水平,真正做到正确地识别、选拔和使用干部及各类人才。
(一)努力学习,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的理论
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十分广泛,与许多学科,例如管理学、政治学、法学、人才学、领导科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组织、领导决策、法规人事和机关管理等等。现代行政领导者,必须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探索行政管理活动的规律性,既要注重从行政管理实际出发去探讨行政管理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行政管理实践,以指导行政领导活动,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二)更新观念、变革用人思维方式
行政领导用人艺术源于人们对行政管理活动及规律的认识,而正确的认识,而正确的认识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指导。所谓思维方式,是指思维的模式和样式,是一种定型化、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方式。由于它是思维主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溶于社会化的心理积淀而成,因而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导向性,思维一旦成为一种定势,就会像"坐标图"一样规范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行政领导用人艺术水平的高低,实质上是行政领导者思维素质、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面对同样的人和同样的环境,由于行政领导者的"思路"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用人艺术效果,因此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接班人,是关系到全局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行政领导者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和转变观念,变革思维方式就难当此重任。
(三)积极实践,不断探索用人规律,提高领导用人艺术的能力
行政领导用人艺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也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有所体会。它是以行政领导者用人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产物,是千百次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只有置身于实践活动之中,才能有很快的提高。这是因为知识、思维素质固然重要,但只有在知识、思维服务于实践、转化为实践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才能变为活生生的用人艺术。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罗布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朱立言.行政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应用心理学05034075 张琪
浅谈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摘要】
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是领导工作成败的关健,它事关人才流向,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实施。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讲;包括提高三个水平,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三项权利,即以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为内容的人权;提高三种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一种环境,即平等发展和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这些都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去实现。而要研究用人艺术,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握人才标准和识人、待人之道。
【关键词】管理艺术 “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毛主席曾教导我们:“领导者的职责: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①用干部就是用人,用人就要掌握用人艺术。其
二、用人是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人》一书中写到:“在单一领域,干的好就可以人材出众,不需要领导别人。作家、画家、音乐家,不领导别人同样可以搞艺术;发明家、化学家、数学家可以独立发挥自己的天才;政界领导人必须鼓舞自己的拥护者”。这说明非领导人的目标是靠自己实现的,而领导人的目标是靠他人实现的。其
三、用人是领导工作成败的关健。唐王李世民说过:“为政之要,唯在得人”②。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③。可见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其
四、用人事关人才流向。就全球而言,人才流向哪里,哪里就是世界中心。就一个地区、部门、单位而言,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其
五、用人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实施。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讲;包括提高三个水平,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三项权利,即以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为内容的人权;提高三种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一种环境,即平等发展和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这些
都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去实践。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滚滚而来,人类已被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就是知识在企业竞争中占主导地位,而知识的载体是人才,谁在人才上获得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面对新的时代挑战,作为现代领导者,如何用慧眼识别人才、挑选人才;如何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且健康成长?这些都对现代领导者的“用人之道”提出的新要求。
一、“知人”—领导者的择人艺术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择人艺术和人才管理两个方面。择人艺术就是要“知人”。“知人”,首先要对所需、所用之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在“知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选择”合适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讲,“知人”即为“择人”。因而“知人”就成为领导者用人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当然,“知人”识才是为了“善任”,通过“善任”人才来获得企业持续的竞争力,才是用人艺术最终落脚点。
要用好人才,就必须“择人任势”。一个人,不可能具备种种才能,胜任一切岗位,某一特定人才总有最适合于他的位子。这就需要管理者在“知人”的基础上,对人才的使用上给予恰当安排,形成人员配置的最佳组合机构,达成最佳组合,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曾说过: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这要做到两点:首先,领导者要广泛地了解他人的长处。如果只关注人的短处,是很难发现企业所需的合适人才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即这个道理了。一个人即使是“寸”也有“所长”的一面,领导者必须将其长处发掘出来并加以合理的运用,才算是艺术地“知人”和“择人”。其次,制定出人才的机制,伯乐虽然在“择人”的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毕竟个人精力有限,伯乐再尽心尽力,其相中的人也是有限的。因此,企业更需要的是制定出人才的机制。正如《基业长青》中提到的,领导者应是一位优秀的时钟设计师,而不仅仅是报时者。企业领导者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择人”机制,让一匹匹千里马自己亮相也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大师韦尔奇对择人艺术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领导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
过来。韦尔奇提出了著名的“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必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的,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即每个部分所包含的具体人一定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那 20%的动向,并制定相应的机制在70%的“中间者”中发掘出有特长的人才,从而使20%的优秀者不断地得以补充与更新。可见,韦尔奇在择人艺术方面更为注重在制度的保证下,从公司内部发现优秀的员工。
二、“善任” — 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艺术
经过 “知人”与“择人”,领导者已掌握了一定的人力资源,这只是为用人打下基础,这还要第二步“善任”,因此,人才管理艺术是领导者择人艺术的自然过渡,也是人才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那么,领导者何以才能做到“善任”人才?这要做到:
1、领导者须“人尽其才”
对于人才管理,现代领导者首先必须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对人才有合理分配和调度。面对复杂化的环境,领导者只有广泛地汇集各方面的人才才是制胜之道。正所谓“集合众智,无往不利”,这是日本著名的松下集团老板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至理名言:“一个人的才干再高,也是有限的,且往往是长于某一方面的偏才。而将众才为我所用,将许多偏才融合为一体,就能组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发挥出无限巨大的力量。”事实也正如此,历史上看似一无所长的汉高祖刘邦是将知人善任发挥到极致的古代领导典范。刘邦市井出身,文不及张良、萧何,武不如韩信,却能驱策自如,善于发挥各自所长,用人到位,最终成为汉代开国帝王。
何以做到“人尽其才”?一是领导者不搞集权,敢于知人善任,放手管理,要有博大胸怀和谋略家的远见卓识。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为人才管理提供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保证。三是敢于提拔开拓进取的人才,大胆使用各种合适的人才。四是加强人才管理,要做到把重视人才使用和重视企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地位
2、领导者用人也要“疑”
俗语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现代企业由于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却不得不“用人也疑”。这是因为:(1)一个员工可能不胜任目前的岗位,但却能在别的岗位上干得很出色;(2)多变的环境使领导不能保证每一个职员都能胜
任称职,考核与监督会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3)人才应是与时俱进,员工目前不能保证永远都是人才,知识老化是人才成长最大致命伤。
尽管存在种种人才之“疑”,但企业要发展,潜力终归还是蕴藏在每个员工之中,如何运用“疑”人来发展企业,关键在于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艺术。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需要领导者挖掘和运用知人善任的艺术,寻求员工更恰当的工作岗位,同时应用规范的人才考核与监督机制来促进人才的成长。通过有目的地对员工进行长期各种业务知识、技能技术的培训,大面积提高职员综合素质,不断满足职员自我素质提升的高层次需求,从而焕发出无穷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这种动态的人才组合中,使企业拥有不断发展壮大的推动力和坚实的人才基础。
海尔的张瑞敏对“用人也疑”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张瑞敏认为:市场在变,你今天强,未必永远强;我用你,同时也怀疑你、监督你,这才是对人才的爱护。海尔有个著名的“8号会”,就是在每月8号,海尔都要召开干部考核例会。考评结果全部用分数体现,并在职工餐厅门口公布。一年内,所有的分数加减相抵,如果达到-6分者,该干部将被淘汰。海尔正是通过这种用人新理念来提升海尔员工的素质,同时也达到加强海尔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
3、保持与下属的友好关系
领导者保持与下属的友好关系至关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对内外部环境做出快速反应,企业目标的实现也更大程度地依赖于员工的支持与努力,这种支持与努力应该是发自员工内心的,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敷衍。所以,领导者的工作要更多地注意领导者与员工建立友好的关系,特别是与下属交往的水平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领导者管理效能的发挥。这很恰当地解释了为什么有的领导者能顺利地实现预定的目标,而有的领导者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却遇到来自下属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在与下属交往中,低水平的交往常常是单纯靠权力、地位和行政命令。这种交往不但不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气氛,反而会使下属感到不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将大大降低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效应,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必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而高水平的交往则伴随着情感交流,这种交往使人心情愉快,充满着信任、支持和谅解,因而信息传递和反馈效应也就会大大提高,领导者与下属在融洽的氛围中可以更顺利地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所以,保持友好关系是
用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领导,作为一个单位、组织、团体或者说一个系统的最高决策者,是服务、责任、职权三位一体的科学活动,也就是说,决策的实施,必须团结一批人才,并科学合理使用人才,发挥领导用人艺术成为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是领导工作成败的关健,它事关人才流向,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所谓的领导用人,主要是指领导者或领导集团在实施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职权,按照一定的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对下属加以选拔、使用和培养等组织行为过程。选才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之一。领导者能否做到知人善任是领导工作成败和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信息化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关键是需要抓住优秀人才。如何用慧眼识别人才、挑选人才;如何用制度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且健康成长;如何用感情赢的人才、留住人才,这些都对现代领导者的“用人之道”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在领导的用人、驭人之道中,激励有着其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励就是领导者在领导实践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不断地为被领导者灌注新的动力使被领导者甘于为领导者所用,主动、自觉、积极,尽其所能地为领导者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激励就是一种刺激和发掘积极性以有效实施领导的领导手段和领导活动本身,是领导用人和驭人的方法核心、艺术核心和价值核心所在,其可以运用于整个领导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事实上,这些激励既是运用有效的领导方法,也是实施领导过程本身。
下面引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领导激励的作用:
联想集团前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出席“2002年美国管理学年会”时,谈到联想集团的管理情况,指出联想集团学会了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学会制定战略,第二件事是学会带队伍,第三件事是建班子。
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易行难”,能制定战略为什么做不到呢?主要的原因是“带队伍”没做好。怎样让你的兵爱打仗;怎样让你的兵会打仗;怎样让你的兵组织有序,也就是有最好的队型,作战最有效率——是带好队伍的三个要点。而要带好队伍,对于员工的激励缺少不了。
联想集团对员工,尤其是对骨干员工有很好的激励方式。联想集团花了8年时间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员工持股会,使得创业者和骨干员工有了35%的股份。虽然这在美国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在中国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这对联想集团创业者和公司的骨干员工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在中国,没胆经过改造的国企是很难办好,股份制改造对创业者、骨干员工是最重要的物质激励。
而精神激励是多方面的。联想集团为有能力的骨干员工提供舞台,给他们充分表演的机会,保证他们在工作时责、权、利的一致。他们明白自己所管辖的这部分工作和全局的工作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责任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权利。联想的很多方法都是在第一线工作的人提出的建议,立刻被采纳。而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办的企业,它们的一些规定、条文都是在总部制定好的,在中国的分公司要照章执行,当本地工作人员发现不合乎实际情况时要一层层地上报,直到国外的总部批准。这不但效率降低了很多,而且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联想集团要求各层的骨干员工能成为发动机,而不是齿轮。CEO是一个大发动机,各部门的经理是同步的小发动机。他们不是被动地运转,而是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
有联想集团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领导激励是一门用人的艺术,在领导用人、驭人的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必不可少。从含义上来说,领导激励是指领导者激发、鼓励和调动人的热情和动机,使人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和组织目标的过程。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的、物质的需要。领导激励的实质,就是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激励中,领导者要正确认识人、鼓励人、尊重人、爱护人,必须以人本理论为指导。把握人的各种行为与人的需要和发展的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领导激励,科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正激励以引导、表扬、鼓励、奖励、晋职、涨工资等为主要形式,负激励以批评、警示、罚薪酬、降职等形式为主。作为领导,要学习掌握领导艺术和领导科学,对部属要时常运用激励,以调动部属的工作热情。实际运用中宜多用正激励,少用负激励,将负激励作为辅助手段使用。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岗位、进一步改进工作。
领导激励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几种可用于借鉴:
1)目标激励。领导者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可以有效诱发、导向和激励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榜样激励。在任何一个组织里,领导者都是下属的镜子,要为员工树立一根行为标杆,做个优秀榜样。
3)授权激励。有效地授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巧,有重任在肩的人会更有工作积极性。4)沟通激励。领导者应与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调动下属的热情,激励他们为企业积极工作有着特别的作用。
5)尊重激励。尊重是一种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以尊重、重视自己的员工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其效果远比物质上的激励要来得更持久、更有效。
6)信任激励。领导与员工之间应该要肝胆相照,你在哪个方面信任他,实际上也就是在哪个方面为他勾画了其意志行为的方向和轨迹。因而,信任也就成为了激励诱导他人意志行为的一种重要途径。
7)宽容激励。宽容是一种管理艺术,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有效方式。领导者的宽容品质能化为启动员工积极性的钥匙,激励员工自省、自律、自强,让他们在感动之中甘心情愿地为企业效力。
8)赞美激励。赞美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它能赋予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极大地激发人对事物的热情。用赞美的方式激励员工,管理者所能得到的将会远远地大于付出。
9)竞争激励。在企业内部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引导和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争先创优意识,全面地提高组织活力。
10)文化激励。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改善员工的精神状态,熏陶出更多的具有自豪感和荣誉感的优秀员工。
一、领导就要正向思维,首先要看人而分配工作是没错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工作活动起来,产生竞争。
二、相信你安排的工作你的下属可以完成,给下属一个表现的机会。(前提,你自己有能力,控制意外发生和补救措施)。
三、先不要把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想法传送到下属,这样他们会开动自己的脑子拓展,来解决问题。
四、在问题落实,和完成之前,不要去表态和否定下属的意见,尽量迎合,给他们信心。
五、无论任务完成好,坏都要表扬,但是也要严肃指出问题的实质,和他们在处理中的错误。表扬的是精神,批评的是问题。
对紧急事件:
一、找有经验的人办理,管理人员要督促。
二、要精选员工
三、要有时限,而且还有给自己留出去更正他们错误的时间。合理配置。
关键词:企业领导,用人之道,误区
一、用人理念的几个误区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而人才资源则是生产力的核心。只有通过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组合, 才能同时发挥其他资源的最大效用。因此,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为人才的竞争。目前在企业领导者眼中, 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 盲目注重高学历
随着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 人才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许多企业在选拔人才时随波逐流, 形成了明显的追求高学历的倾向。在有些领导者眼中, 高学历、高职称就等于高能力。从目前的公司招聘情况可明显看出, 大大小小的性质不同的公司, 都有相同的倾向:对应聘者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公司甚至不惜成本, 招聘高学历人员参与机械的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劳动。
(二) 不重视人才合理配置
不少企业领导者在招聘人才时费尽心机, 用尽一切办法, 采取各种措施, 不惜四处挖墙脚, 但一旦人才到岗以后往往就以为功业圆满了。有些领导者要么长期将人才积压在繁琐的日常小事当中, 大材小用, “高射炮打蚊子”;要么没有发挥专长, 驴唇不对马嘴, 在人才配置出现较大的问题, 造成很多人才资源浪费。
(三) 过分注重物质激励
“经济人”假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 物质激励也是用好人才资源的有效手段, 但现阶段相当多的企业领导者在人才激励活动中过分追求物质奖励, 不了解部分高层次人才的真正需求, 既付出了超高的报酬,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四) 不重视人才培养开发
相当多的企业领导者认为, 花大力气招聘进来的人才就应当具有满足企业需要的能力和经验, 应该拿来就能上手, 怎么还需要培养开发呢?人才能力的提升与开发应当是人才自己的事。其实, 随着知识和技能更新的加快, 和企业发展, 很多人才长期在某一类岗位上, 自身的知识深度和广度都在慢慢退化, 就渐渐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正常需要。
二、领导者的用人之道
(一) 要慧眼识才
选拔人才不能单单看什么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学历高低等等粗浅的个人资料。更重要的是他本人的性格、才能、见识、道德等, 通过人才所在的岗位的工作实绩来考证。一般来说, 都希望招聘反应敏捷的人才, 反应敏捷意味着善于接受新事物, 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适应环境和变革的能力强。高素质的人才除了个体的综合苏浙较强, 能迅速与工作相适应之外, 员工的个性还能与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组织目标等相匹配。真正有才华, 有能力, 道德素质高, 责任心强的人都有比较良好的个人特质, 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务实高效的完成认为, 完成良好的业绩, 为企业创造出超额利润。
(二) 要爱惜人才
企业的事业不是私人财产, 而是千百名职工的共同福祉, 需要全体职工不遗余力地付出。对待不同的人才, 必须把握不同人才的优缺点, 取长补短, 知人善任。要爱惜人才, 以诚相待, 始终给人才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另外,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 人才也不例外。对待人才身上的缺点, 要宽容、理解、体谅, 及时的指出来, 帮助改正, 以免缺点越来越放大。企业领导者, 一定要爱才, 礼贤下士, 才能将众多的人才凝聚在身边为己所用。
(三) 要善于用才
作为一个领导者, 应当了解每一个下属的工作能力和特长, 在安排工作时扬长避短, 合理配置。在使用人才上, 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选用自己直接管理的干将, 明确分配工作任务并进行监控指导。哪一层的人员应该履行哪种职责, 承担哪种责任, 都应明确告知。员工就做员工的事, 经理就做经理的工作, 不能鸠占鹊巢。比如总经理主持大局, 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副总和部门经理树立榜样, 公司各类事务涉及不同的领域, 总经理必定不能事必躬亲, 否则就陷入了因小失大的误区。部门主管对于不同的下属, 根据其性格和工作能力, 放置于不停的工作岗位, 发挥人才最大的效用。
(四) 要容忍人才
人无完人, 不论哪类人才都有长处, 也必有其缺点。企业领导者就应抛弃生活工作中的私心杂念和个人恩怨, 先公后私, 营造一个宽松的用人、容人环境。当然, 容忍人才不是对他的缺点不批评, 不帮助, 而是要讲究方式,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解决缺点于无形之中。胡适说过,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 容易养成过于自信, 眼高手低的毛病。让不同专业的人才发挥不同的作用, 让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内做出自己的贡献。容忍是工作中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
(五) 要培育人才
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快, 节奏变化快, 特别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开发的力度。企业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顺应转变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人员的培养。企业既要重视高文化、高素质人才培养, 更应重视提高员工整体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 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在实现转变过程中, 员工不仅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更需要通过不断更新观念, 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事实证明, 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 形成独具特色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 落实到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上来, 对企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 作为企业领导者, 必须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深谙现代企业管理之道, 深入研究识人用人之道, 引领团队成员的思想动态、工作状况和日常表现, 以一颗宽容心、平常心地对待下属的职业生涯发展,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用人环境和团结协作的干事氛围, 为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鲁英,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对策, 施工企业管理, 2002年第3期
本文从领导用人问题的实质入手,分析了领导用人与组织人员配置的关系;通过对动态情景领导论、管理方格理论、纵向配对关联论的对比分析,总结出领导应遵守的用人原则。
[关键词] 领导 领导者 领导用人 用人原则
一、领导用人问题的实质
领导用人问题实际上是与组织人员配置问题紧密相关的,领导用人是为组织配置人员,使组织系统更好的运行,是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基本手段;一个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要靠少数高层管理人员,多数中层人员,大量基层人员协调、有机的共同工作来完成,因此,领导的用人实际是为组织配置各层和各级管理人员、执行人员、操作人员。组织在进行人员配置时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要素有用原则
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遵循一个宗旨,即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换言之,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而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所有人员找到和创造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2.能位对应原则
能位对应原理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特点上的不同,而且在能力水平上也有不同的。这是因为,领导用人的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率。
3.互补增值原则
这个原理强调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以已之长补他人之短,从而使每个人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避免短处对工作的影响,领导者要善于使用人才,通过人才个体之间取长补短而形成整体优势,实现组织目标最优化的目标。
4.动态适应原则
动态适应原理指的是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随着事业的发展,适应又会变为不适应,只有不断调整人与事的关系,才能达到重新适应,这正是动态适应原理的体现。
5.弹性冗余原则
弹性冗余原理要求在人与事的配置过程中,既要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人力资源的生理心理要求,不能超越身心的极限,保证对人对事的安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既要帶给人力资源一定的压力和不安感,又要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二、领导用人理论对比分析
1.动态情景领导论分析
动态情景领导论又叫“生命周期领导论”,是赫西(P.Her—sey)与布兰查德(K.Blanchard)两人提出来的。与其他应变型领导理论不同的是,此理论注意到时间或下级所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对适当领导风格的影响,并为此引进了“下级成熟度”的概念。动态情景论把下级成熟度的概念与“重任务”和“重关系”两维矩阵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出如下结论。
(1)当一名员工还处于其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如见习生或学徒期,他年轻无经验,知识也很贫乏,初上岗位,不知所措;这时更谈不上取得成就和负起更大责任的抱负了。此刻于他最有用的是提供指导、培训、方便与援助的任务型的“指导型”领导方式。
(2)当他渐窥门径,初知业务,步入职业生涯早中阶段时,他信心与自尊渐增,跃跃欲试,急于测验潜力,纯粹指导型的领导当然不能再令他满意。此刻最适合他的是“宣传型”领导,任务与关怀并重,不仅布置工作还需向他解释说明任务的意义与指示的依据。
(3)待他进入职业生涯的中期时,他已是人到中年,成了领导倚重的业务骨干,经验甚丰,情绪稳定,积极自觉,工作中足可已独当一面,自撑门户了。这时领导自然已不需对他再多予监控与指导,反而应多征询和尊重他的意见,领导方式宜转为重关系的“参与型”。
(4)最后,此人已到职业生涯晚期,不久即将退休,成了识途老马,无论在业务上、修养上都已近于炉火纯青,一切都可自律自主,领导便应转为基本撒手的“放权型”了。这理论强调了领导行为的真正情景性与灵活性,特别强调下级条件的动态性,是最关键的情景因素,因此深受管理实践工作者的欢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对于年轻的新员工,领导者应积极培养,使之成为后备力量。对于中、青年员工,理论业务较成熟的员工应大胆起用,发挥他们年富力强的优势,并在工作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尊重。对于职业生涯晚期的员工,应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一是放心使用,二是安排顾问角色。
2.管理方格理论分析
布莱克(R.Biake)和莫顿(J.Mauton)把俄亥俄大学的双维模型发展为一整套诊断的改进领导效能的实用性技术。他们的双维分别是“关心生产”与“关心人”,相应于俄亥俄大学的“结构”与“关怀”。他们把每一维度划为9等份,组成了81个单元。两个维度不能叠加,应视相互关联的。
布氏与莫氏认为,领导者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种两维度不同组合的领导风格。他们找出了五种典型风格并分别命名以显示它们的特征。
(1)9.1组合称为“权威服从”型风格,特征是领导者通过权力与控制的运用,着重抓生产。
(2)1.9组合,称为“乡村俱乐部”型风格,领导者着重保持与同事及下级间的良好感情而不惜使生产受损。
(3)1.1组合,称为“贫乏管理”型风格,特征是领导人几乎放弃其职责,既不管生产,也不关心人。称为“组织人”型风格,是中庸之道。
(4)9.9称为“团队管理”型风格,特征是让群体成员广泛参与为所设目标而奋斗的活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团队管理既重视人、又重视生产是最有效的风格。
3.纵向配对关联论分析
由丹瑟鲁(F.Dansereau)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实质是,领导与下级个人间的关系各不相同,这造成了领导风格的差异;换言之,领导将视与每一下级的关系的亲疏和印象的好恶而施以不同风格的领导。
所谓一项“纵向配对关联”是指一位领导与一位下级组成的一对人之间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圈内”的自己人的关系。领导者对这种下级会给予责任较重的任务,较多的帮助、支持和信任,对其需要较为敏感,提供较多影响决策的机会;而下级则报之以超过需要的干劲和时间,承担更大责任的意愿和对整个组织成功的责任感。双方的行为依靠的是这种人际交换而不是正式岗位职权的运用,因而这种关系较非正式且有较多参与。
第二类则是“圈外”的非自己人的关系。双方之间是那种雇佣性的、以接受上级的正式职权来换取付给的工资福利的交换性关系,没有密切的私人交谊,但正式的就合同却提供了有保障的生活。
“圈内”性的上、下级间关系能使职工获得较大工作满意感、较低缺勤与离职率。就下级绩效而言,由其上级所评定的绩效是较高的。因为对此“自己人”总是格外青睐;但若用客观手段来评定,则无论是生产率还是质量,都未见得比“圈外人”一定要高些。这种“圈内”或“圈外”关系的认识,往往在上、下级接触的早期便会形成,而一旦建立,轻易难改。
三、领导用人时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上文领导用人理论的分析,可以将领导的用人原则概括如下:
1.对人才的遴选阶段的用人原则——德才兼备、惟贤是举原则
德才兼备原则是唯一一条贯穿用人活动始终,在遴选、使用、评估和激励阶段都必须坚持的原则。
2.人才使用阶段的用人原则
人才选拔上来了,能不能产生效益,关键就在于使用的怎么样,大才小用,小才大用都不是理想的用人原则,唯有适才专用,才能使人发挥他的最大能量,因此,尤要注意下列用人原则:
(1)量才任用,扬长避短原则。
(2)信任授权、放手用人原则。
(3)就事论人、因事用人原则。指在用人行为中,领导者必须根据领导管理活动的需要,有什么事要办,就用什么人,决不能有什么人,就去办什么事。
(4)组建团队应长短搭配原则。组织是由众多员工结合而成的,是人的结合体,人的意志性决定了人的组合不同于物的机械结合,由于目标的多样性和个体特征的差异性,聚集智慧相等的人,不一定能使工作顺利进行,往往只有长短搭配、分工合作,依靠整体的力量才能有辉煌的成果。
(5)“用”、“养”并重原则。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不仅要善于选拔和使用人才,而且要求坚持“用”、“养”并重,重视培养和造就人才。
3.人才评估阶段的用人原则——德、能、勤、绩原则
(1)德才兼备原则是一条贯穿用人活动始终,在遴选、使用、评估和激励阶段都必须坚持的原则,在遴选阶段已有论述。考察德的方法可以采用群众评议和事例观察,即所谓听其言观其行,看其群众中的威信高不高,职业操守好不好。
(2)考核“勤、绩”。勤指勤奋敬业的精神。主要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纪律性和出勤率。不能把勤简单地理解为出勤率。真正的勤,不仅出勤率高,更重要的是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的体力和智力,并且投入全部的情感。应将形式的(表面的)考勤与实质的(内在的)考勤结合起来,重点考核其敬业精神。绩指人员的工作绩效和实际业绩,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激励阶段的用人原则——严格要求、赏罚分明原则
领导者在激励阶段必须坚持——严格要求、赏罚分明的原则。领导者要根据领导机关确定的目标、任务,经常检查督促下属工作人员的工作。要随着监督检查的结果加以适当的奖惩,该表扬表扬,该批评批评,该受奖受奖,该处罚处罚,以工作表现和政绩晋升。
参考文献:
[1]邱霈恩:《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叶宇伟:《领导六艺》.海天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3]王元瑞:《现代用人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
[4]安鸿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10月
【略论领导者的用人艺术】推荐阅读:
略论初中语文教学的互动阅读模式06-19
领导者的用人素质11-13
略论草原文化特色10-16
略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11-20
略论建设企业安全文化09-30
略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01-10
略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10-21
论领导用人10-11
领导干部怎样用人10-23
基层管理者的领导艺术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