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精选10篇)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 篇1

1.现代投资管理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旨在向学生讲授项目决策、筹资、建设和后评价等一系列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2.现代投资管理学内容比较抽象,计算公式多,教学大纲中要求有大量的案例与习题帮助理解与消化

3.本教学大纲讲授内容按68学时编写,每周4学时,共17周。

4.选用教材:郎荣炎、刘荔娟主编.现代项目管理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现代项目管理学概论(2学时)

第一节 现代项目管理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现代项目及其特征

2、现代项目的分类

3、现代项目管理

4、现代项目管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5、现代项目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对象

第二节 项目发展周期理论

1、项目发展周期及其特点

2、项目发展周期运行

第三节 我国项目管理体制与管理原则

1、我国项目管理体制的沿革

2、项目管理体制的新思路

3、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6学时)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理论与计算方法

1、货币时间价值的涵义

2、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制约因素

3、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影子价格的理论与确定方法

1、影子价格的特定涵义

2、影子价格的确定方法

第三节 不确定性理论与分析方法

1、不确定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

2、盈亏平衡分析及计算方法

3、敏感性分析及分析步骤

4、概率分析及其一般步骤

第三章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2学时)

第一节 可行性研究及其作用

1、可行性研究的涵义

2、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3、我国可行性研究的应用与发展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程序和机构

1、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2、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

3、可行性研究的机构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

1、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和要求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规范

第四章

项目的财务评价(10学时)

第一节 项目财务评价概述

1、项目经济评价的含义、意义和特点

2、项目财务评价与日常财务分析的区别

3、项目财务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第二节 项目财务评价基本数据的预测与分析

1、基本数据的涉及面

2、项目总投资预测

3、产品成本估算

4、市场供求趋势预测

5、借款利息与偿还期估算

6、项目投产后年收入与收益净现值的估算

第三节 项目财务评价基本报表的编制

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2、财务内部收益率估算表的编制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第五章

项目的经济评价(12学时)

第一节 经济评价概述

1、经济评价的含义和必要性

2、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

3、经济评价的应用范围

4、财务评价与经济评价的最终处理

第二节 经济评价中的费用、效益和基本报表

1、项目社会成本(费用)分析

2、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3、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报表

第三节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建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2、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投资项目决策与规划

第一节 投资项目决策的要素与过程

1、投资项目决策概念

2、投资项目决策的程序

3、投资项目决策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理想的投资项目决策必须具备的条件

1、决策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决策能力、动力和压力

2、建立项目投资使用责任制

3、加强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投资计划对投资项目决策的宏观调控

4、完善项目经济评价促进投资项目决策科学化

5、改进决策分析技术和方法

第三节 建立有序的投资项目决策系统

1、投资项目决策的信息系统

2、投资项目决策的规划系统

3、投资项目决策的咨询系统

4、投资项目决策的决定系统

5、投资项目决策的监督和反馈系统

第四节 投资项目规划

1、投资项目建设计划与管理

2、投资项目资金规划

3、投资项目物资规划

4、投资项目用地规划

第七章

项目的招标投标(4学时)

第一节 招投标概述

1、招标投标的概念与特征

2、招标的方式

3、招标投标的一般程序

4、我国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及任务

第二节 招标的程序与工作内容

1、招标程序框架图

2、招标项目的条件与招标工作班子的组建

3、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

4、发布招标公告

5、投标者资格审查

6、现场踏勘和文件答疑

7、开标、询标和评标

8、决标、授标和签约

第三节 投标的程序与工作内容

1、投标程序框架图

2、投标项目的选择和跟踪

3、投标申请与购买投标文件

4、现场踏勘

5、投标文件的编制

6、询标答辩

第四节 美国公司Bechtel招标评标的做法和要求

1、评标的原则

2、评标过程

3、评标的组织形式

4、评标的标准

第八章

项目合同管理(8学时)

第一节 项目合同的特点、分类与作用

1、合同的基本概念与法律特征

2、项目合同的特点与作用

3、项目合同的分类

4、合同的内容

5、合同的特殊条件

6、合同的组成文件

第二节 项目合同的签约与履行

1、项目合同的签定

2、项目合同的谈判

3、项目合同的担保与审批

4、项目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责任

5、项目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

第三节 项目合同纠纷的处理

1、处置合同纠纷的主要方式

2、处置延误工期的主要方式

3、索赔

第九章

项目投资总目标控制(8学时)

第一节 项目投资控制

1、项目投资控制的基本原理

2、项目投资失控的原因分析

3、建设单位控制项目投资的措施

第二节 项目实施的进度控制

1、项目实施进度的内容及进度控制的重要性

2、项目进度控制周期

3、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

4、项目进度的实施

5、项目进度实施中的监督

6、项目进度计划的分析总结

第三节 项目的质量控制

1、项目质量控制及其意义

2、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项目的成本控制

1、项目成本与影响成本的因素

2、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第十章

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价(4学时)

第一节 项目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概述

2、竣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3、项目竣工验收

第二节

项目的竣工决算

1、竣工决算的内容

2、项目竣工决算报表

第三节

投资项目后评价

1、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含义、内容和方法

2、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后评价

3、投资项目效益后评价

第十一章

项目管理组织(6学时)

第一节

现代项目管理组织制度与项目组织机构

1、现代项目管理组织制度—项目业主责任制

2、项目组织机构的特征

3、设置项目组织机构的原则

4、项目组织机构的类型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组织形式

1、平行发包

2、总承包

3、施工联合体

4、合作施工体

5、全包

6、全包负责

第三节

现代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的设置

2、项目经理的职责

3、现代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

4、现代项目经理的管理技巧

第十二章

资产评估项目(6学时)

第一节

资产评估概述

1、资产评估的定义和要素内容

2、资产评估的范围和作用

3、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

4、资产评估的一般程序

5、资产评估的人员和机构

第二节

有形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重置成本法

2、收益现值法

3、市场比较法

4、清算价格法

第三节

无形资产评估

1、无形资产的界定及评估的必要性

2、评估无形资产应考虑的问题

3、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第四节

企业综合评估

1、企业综合评估的必要性

2、企业综合评估的方法

3、企业综合评估案例

第十三章

基本建设项目(2学时)

第一节

基本建设项目概述

1、基本建设概念、特点

2、基本建设项目分类

3、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内容

4、基本建设项目的工作程序

第二节 基本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1、基本建设承发包方式与施工企业管理

2、施工顺序

3、施工组织与管理

4、技术档案管理

第三节

建设监理

1、建设监理概念、范围和内容

2、工程建设监理的实施

第十四章

技术改造项目(2学时)

第一节

技术改造项目概述

1、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

2、技术改造项目的目标

第二节

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

1、技术改造项目评价的特点

2、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

3、技术改造项目财务评价的内容和顺序

4、技术改造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内容和程序

第三节

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价案例分析

1、案例介绍

2、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

贷款项目管理(2学时)

第一节

贷款概述

1、贷款的分类和作用

2、贷款的范围和条件

3、贷款项目的特点

第二节 贷款项目管理的程序

1、借贷双方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对照

2、国内贷款项目管理程序

3、国外贷款项目管理程序

第三节

贷款项目案例

1、贷款项目案例概况

2、贷款项目案例分析

第十六章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项目(2学时)

第一节

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类型和特点

1、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类型

2、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特点

3、我国中外合资经营项目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程序

1、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前期工作

2、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章程的签定

第三节

中外合作经营项目

1、中外合作经营的特点

2、中外合作经营的方式

3、中外合作经营项目审批程序

参考书目

1.刘荔娟.项目管理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关恒林.投资项目管理实用手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 3.许鸿仪.投资经济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年 4.叶毅.项目发施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5.陈光健.中国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大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 篇2

一、《现代项目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现代项目管理学》是在传统项目管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 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包含了一般管理知识与实践, 项目管理特有的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于1986年提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其知识范畴限定在项目管理的共性知识, 包含了一般管理知识与实践、项目管理特有的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三部分, 因此具有很强的知识综合性。传统的项目管理知识主要针对工程领域当中的成本、质量和进度的管理。而《现代项目管理学》则把项目的含义扩展到任何一项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活动, 其关注的领域从传统的工程领域扩展到整个社会活动, 知识体系涵盖了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时间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等九个方面。

二、《现代项目管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

1. 教学内容繁多, 理论性较强, 讲授难度大。

《现代项目管理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 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其中, 自然科学包含了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模糊数学、工程学等, 社会科学则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门类。现代项目管理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整体管理等, 各项管理都有各自的理论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众多且复杂, 理论性很强, 讲授难度较大。管理学本科生的教育背景往往侧重于文科教育, 项目管理应用的方法则具有很浓厚的理科特征, 这对教师授课带来很大挑战, 如何能够浅显易懂地把项目管理的精华奉献给学生, 让学生易于掌握, 是所有讲授《现代项目管理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2. 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现代项目管理学》理论性很强, 教师往往采取直接课堂讲授的方式, 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一言堂”, 这样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可以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讲得明了,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理论体系, 但是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而, 这样的授课方式通常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在课程刚开始, 教师授课激情很高, 学生上课也听得认真, 但是, 由于授课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感, 进而对该课程失去学习兴趣, 很可能放弃该课程的学习, 不能做到善始善终。

3. 考查内容不全面, 考核方式单一。

现代项目管理课程的考试内容往往局限于教科书, 考试内容比较重视知识记忆, 忽视考察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 现代项目管理课程的考核, 往往采用任课教师出试卷闭卷考试的形式, 这种考核方式的目标和方法过于单一, 不仅内容枯燥呆板, 缺乏实用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学过的理论知识, 因而无法真实考核学生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创新型教育的需要。

现代项目管理课程内容庞杂且理论性较强, 目前国内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往往采取教师根据教材不停讲解的模式, 这样无法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与良性互动, 不能适应创新型教育的需要。

5. 学生缺少实践机会, 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实际工作中需要更多的创新应用型的人才, 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 同时在生产、生活中创新理论知识和技术。但是, 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不牢;考试形式也过于单一, 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现代项目管理课程理论性很强, 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缺少实践机会, 学生很难顺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代项目管理学》教学应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 然而却事与愿违, 其偏重点存在严重的错误。

三、《现代项目管理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现代项目管理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应着眼于从“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课堂授课”向“多元化的交互式教学”转变, 教学氛围由“考试所迫”向“兴趣引导”转变[2]。

1.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现代项目管理学》涵盖内容复杂且理论性较强, 因此, 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传统的《现代项目管理学》教学是老师负责自己所授班级的课程, 很少与其他老师交流, 导致教师水平参次不齐,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我们成立了《现代项目管理学》课题组, 课题组的老师每周都要在固定的时间交流上课心得、讲授经验等。课题组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 也会到其他学校交流学习, 提高课题组的整体业务水平。

2.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讲授。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注意力、接受能力等直接关乎老师授课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的思维受到教师上课所教授内容的束缚, 局限性很强, 致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在基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讲授形式下, 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讨论, 引导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必要的课本知识的学习和课外内容的扩展。

3. 基于实际生活的案例教学[3]。

教学的目标应该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不仅仅是回答问题。授课教师不应满足于仅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成果展示与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内的成员可以进行具体明确的分工, 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进来, 查找相关资料, 运用《现代项目管理学》和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 概括并提炼小组的观点, 然后派出小组代表进行课堂发言。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解决具体的问题, 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 基于实训教学的能力提升。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效率高, 适合理论类课程的教学;企业实训是把学生直接安排到工作岗位上, 在工作中学习, 适合以动手操作为主的职业训练。而实训则结合了两者的优势, 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 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 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 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团队合作、实践经验等方面显著提高。在实训教学中, 学生要提前分组, 教师按照分组情况分配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通过小组所有成员的共同讨论、调查研究, 制定一套理想的实施方案并上机提交, 最后教师完成评价, 并根据每个小组出现的具体问题讲解, 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实训教学学有所获。

5. 基于全方位的学生考核体系。

学生考核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通过建立“课堂表现—案例考核—考试—实训”四位一体的考核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 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等计入“课堂表现”维度;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案例展示情况等计入“案例考核”维度;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计入“考试”维度;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积极性、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最终实训成绩等计入“实训”维度。

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改变以前只学习针对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能够学习和掌握针对现代项目这种一次性、独特性创新活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使之成为学生在未来职场竞争中安身立命之本。由于《现代项目管理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既不同于日常运营管理, 也不同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 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因此, 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也与现有各种职能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现代项目管理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们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教学内容繁多, 理论性较强, 讲授难度大;授课形式过于单一;考查内容不全面, 考核方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创新型教育的需要;学生缺少实践机会, 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阻碍了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经过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改革,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通过改进课堂讲授方式, 引入案例教学和实训教学等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形式、学生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弊端, 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案例的参与者、实际问题的解决者,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现代项目管理学的学习, 真正能够全面了解和熟悉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彩茹, 宋景华, 徐永赞.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体系构建[J].科学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4) :183-185.

[2]谢琦.《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32) :58-60.

[3]李拉.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研究述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8, (4) :63-67.

论教学管理与智力投资回报 篇3

一、教学管理、智力投资回报的内涵与关系

教学管理是指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的管理工作,包括学籍、考勤、考试、成绩、实习等。要结合各个管理环节,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智力投资是家庭及社会在培养具有智慧和能力的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不包括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生活消费支出。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智力投资是一种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是用于提高人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而发生的用于人的教育方面的各项开支。人才智力投资回报包括对国家社会投资的回报和对个人投资的回报(家庭投资回报加上放弃就业收入的补偿)两个方面。前者通过受教育者就业后以“社会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的形式提供,后者以“必要劳动”(劳动工资)的形式获取。无论是对国家社会投资的回报还是对个人投资的回报,都是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获得的知识技能,来为国家社会作贡献体现出来的。

通过教学管理和智力投资回报的内涵可以看出,智力投资回报与教学管理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大学生在校要做的不外乎就是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修炼,而围绕这几方面展开的各环节工作又有哪一项能少了教学管理这一环节呢?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和教学管理部门打交道,办理学籍、注册、进行选课,到日常的上课、考试以及与学习相关所有信息的获得,直到毕业审核、发放毕业证、寄发成绩档案等一系列的环节都是教学管理部门在为之进行管理,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从而影响到智力投资的回报。那么如何做好教学管理,才能使智力投资取得更好的回报呢?

二、充分利用教学管理与学生接触的窗口,以身示范,努力营造智力投资高回报的育人环境

教学管理是一项事务性强、涉及面广、繁杂性强、重复性大且准确度要求极高的工作,又是一个被大家认为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岗位,即便这样,这个岗位的窗口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当代大学生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充满青春朝气,但是在一部分学生中也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甚至出现旷课、逃学、考试作弊等不良风气。针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不能无动于衷,不能把这些问题全部推给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去管,同样应该发挥和学生能够多接触的窗口作用,和学生沟通,有针对性的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共同分析问题的症结,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杜绝。在和学生频繁接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的言谈举止无不时刻在影响着来来往往的大学生,而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工作的教师是给学生树立了一种踏踏实实做事的榜样,教会学生学会始终用一种平常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从习惯养成的角度去鼓励学生,立志修身,一切从平凡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走弯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从教学管理这个侧面为学生的智力投资努力营造高回报的良好育人环境。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知识能力投资高回报

培养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文件,培养计划里要体现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培养计划中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其中的一些课程能不能起到有效的育人作用?有没有因人设课的问题和因没有人而不设课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在集体工作中进行严格把关控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知识构架,为学生打下宽厚基础,有了一个好的知识结构,以后就业工作就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从而有更好的回报。

四、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加大教学模式改革力度,进而提高课堂投资高回报

朱学义教授在中国矿业大学开展的智力投资教育活动中,学生计算大学阶段每节课的成本大约为50元,那么对于这一节课50元的课堂投资,如何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让学生从中获得高的回报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安排教学名师、用优秀教材、讲精品课程

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采用择优上岗的方式,首先让教学名师、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上课,教学效果差的教师不予安排上课任务;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学管理部门严格把关,一些出版年限较早,内容更新不及时、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一律不予进入课堂,学院鼓励教师多出精品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年时间里听到更多的精品课程,从中收获更多的贴近社会需要的知识。

2.大力提倡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管理部门积极鼓励和倡导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紧紧围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课堂投资回报”这个主题,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过程、考核、主体和案例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构建以“导学、探究、精讲、精练、拓展、创新”六个要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对于教师有创意的改革,给予大力政策支持。

3.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应该以课堂教学监控为龙头,规范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形成以教学督导监控、教学管理监控与教学信息监控为一体的完整监控体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上工作的开展,目的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50分钟内,能高效率地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信息,从而使课堂投资获得最高的回报。

五、有步骤的实行导师制,做到因材施教,加速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进程

现代企业管理复习大纲 篇4

1、企业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沟通。

2、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3、管理的层次

4、组织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

5、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6、SWOT分析

7、市场营销的观念、理念

8、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 篇5

一、现代管理变革对管理类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当今社会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陆续出现并接受实践的考验。这些管理变革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思想、组织结构、管理技术、管理策略等方面。

从管理思想上现代企业强调成为一种学习型的组织(LearningOr-ganizatioi},从组织机构上主要体现于企业的扁平化和网络化管理结构,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有效利用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带来明显的效果,从管理策略上现代企业趋于建立组织间协调发展的新机制。现代企业更强调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与创新。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创新型管理,是为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的管理模式,是将创新作为企业经常性的管理职责。

这种创新型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企业的管理者已从繁杂的机械工作中脱离出来,管理工作效率成百倍地提高,管理者将有大部分时间用于创造性劳动,研究新问题、新动向、新思路,成为企业创新管理者。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承压能力以及其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企业十分看重的个人素质,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也是现代企业所需要专业素养。而现在的高校所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的需求差距甚大,我们将从应用型本科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与“学”两个角度探讨问题所在,并探求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适应管理变革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国内外的许多高等教学机构都有开设。作为一门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前沿学科,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专业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重课堂轻实践。在专业教学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教学活动脱离社会实际,采用封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学以书本为主,缺乏知识的更新与应用,实践程度较弱。虽然学校提供了专业实验室,但实践教学活动单一,仅为一些管理软件的模拟,与真实的企业运作相距甚远。现有的培养方案中虽有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时间短、资源少,难免流于形式,结果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是重教师轻学生。专业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支配的时间太少,课堂上照本宣科,不能旁征博引,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在学习专业过程中较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潜能的挖掘力度不够。

三是重考试轻考评。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仍是以考导学,进行应试教育。考核以闭卷考试的单一形式较多,很少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进行评价。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生自学能力不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独立摄取新知识,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充实的能力。在管理变革下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更新知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增强学生个体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二是学生创新精神不强。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管理变革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开放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激发学生大胆地探索问题,发表己见,学生的创造潜能便会极大地迸发出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封闭性,教师以教学权威的角色向学生讲授现成的结论,学生缺少创新的激情和冲动,在新问题面前要么囿于成说、墨守成规,要么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学应该体现“教”与“学”两个方面,学生应是主体,教师是导入者,教师和学生如果错位,学生就无法发挥其主体角色的作用。

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本着“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为指导,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学习的作用,充分体现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拓展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关专业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与能力,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与思考的环境,挖掘个体的学习潜能,增长学生的信息量,并促使学生在合作中互补促进共同提高。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样式,而是由教师引导,规划设计相应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活动中。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应当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通过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良性互动方式的探讨,使每一名学生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悟,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目的。

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实施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规划设计探究主题

教师设计问题或任务时应该注重真实性。教师设计真实性的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专业课程规划设计相应的问题或案例,采用讨论或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或思考问题的方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思考中来。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常常是以某一门课程为基础进行试验,但该门课程必然受教学大纲的限制,要求将有限的时间大部分用于本课程知识的学习,自主探究法以设计与该课程相关的问题或任务为中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所有相关的多学科的知识,并将其有机地整合起来。

教师设计问题或任务时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既自主学习本课程的知识重点,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主动探究涉及相关其他学科的必要知识。这种问题或任务能够作为学生学习最初的挑战和动机;能够作为概念结构的整体支架;能够吸引和激发学生持续地对问题进行探究;能够将所学与所用联系起来,所学为所用服务,所用促进所学;能够联系不同学科领域。如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企业经营模拟训练》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对某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模拟训练,对同一起点的企业分不同组进行经营体验,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财务、销售、产品开发及日常处理等问题,正是因为问题的真实性,决定了这个问题解决时的复杂性,包含了许多有关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企业营销、财务分析中的大量的`概念,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与基本能力(如知识综合与实践能力等就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要解决它就必须把当前的知识同其他课程的概念联系起来。

教师在设计规划问题与任务时须考虑知识范围。为了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范围应该是多大合适,如果范围太窄,仅限于本学科之内,学生将难以把多学科的各种知识融合起来去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教学看重能力培养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范围太宽,又势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影响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掌握。这种学习范围上存在的矛盾,其实质就是传统教学与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本门课程的知识为中心,而自主探究教学是以任务或问题为中心的。

(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设计,学生领悟到了自主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与途径,为他们自觉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作好了准备。在这阶段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了解前沿、团队讨论等方法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学生通过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将课堂中要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现实结合,在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积累了经验。

管理变革下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单是指组织个人的自我学习和集体的共同学习,更是组织中的成员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分享经验、改善自身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使企业成为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组织。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若千小组,自主式、探究式、团队式完成主题学习任务,在探究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个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挖掘学生潜能,主题任务完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这就需要各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及时沟通。它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应变、创新、表达等综合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了集体归属感,培养了团队精神,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增强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探究的反馈与评价

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生期待将自己所探究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并参与学生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熟知他人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与心得,进一步对问题进行研究、思考。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在知识反馈过程中,发现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他们的精彩发言,成功的操作过程等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不断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评价应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侧重于过程评价;将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结合起来,侧重于团队评价。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以及深入探究,学习情况到底如何,教师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因为学生专业知识面不是很宽,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仍然弄不清楚的问题,学生肯定产生一种强烈的想弄明白的愿望,教师必须在这关键时候给予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消除学生心头的迷雾,这个过程可在学生与教师互动式讨论中实现。

在反馈和点拨中,学生的疑问逐步得到解决,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进行自结,并通过自结来进一步的检验学生是否对规律性的知识真正进行了消化和吸收。教师在评价中应善于看以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闪光点,积极给予肯定,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

四、自主探究的课外学习模式

自主探究方法不但可以体现于专业课堂教学还可以应用于学生课外学习。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企业生产经营模拟、营销大赛、财务知识竞赛等,让学生自主组织、自主探究与学习,相关学院或系部教师予以专业指导,给予专业点评。让学生成立工商管理类专业相关协会,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培养专业兴趣与专业素养。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结合引导发现式、讨论交流式、自学辅导式、讲解传授式等各种教学模式,兼容并蓄,综合运用,实施以自主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学习形式上注重合作学习,学习内容上注重问题学习,体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 篇6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我承担了电气08501班级的《现代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每周6学时,共64学时,较好的完成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五年制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基础、又懂得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必要的管理技能、了解中国企业实情、具有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这一形势,许多高校工科类各专业越来越多在其课程体系中把企业管理学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来设置,因此课程要求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在企业管理学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认为有效的举措之一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合理有效地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创造出适合学生实情的案例教学模式,发挥它应有的实效。

为了保证案例教学法取得成功,我按照学生的状况设计了一整套科学程序进行规范操作。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课前案例准备。在讲课之前,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案例的主题(如新产品研发管理)和相关理论。并考虑何时讲授概念和怎样讲授概念?这个案例可能产生什么作用? 案例提出了什么问题?什么才是关键性的问题? 用那些思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很可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析过程中不同的步骤需要多少时间?最终形成什么样的结果和答案。

(二)组织准备。在上课前仔细阅读材料,了解案例。并对本小组讨论、分析、提问以及建议采取的措施准备好可行性方案。教师在这一过程负责监督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理论讲解和案例初步分析。学生在经过认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把自己分析的结论、观点及其理由形成初步案例分析报告,带着问题进课堂听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案例初步分析。教师要针对某一专题的重点切入案例事例,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把握。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手段,或者指出实现公司目标的可能方法和途径。

(四)组织课堂案例讨论。学生在听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案例初步分析后,结合小组初步案例分析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讨主题,提出若干思考问题,可以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讨论,推举主发言人,其他同学做补充。也可课堂全体讨论。还可以采用一些灵活形式,如设置角色,安排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通过相互演示,讨论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案例讨论前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民主发言的气氛和环境,在讨论过程中不宜过多干预。坚持学生主体,要求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发言时不要有顾虑,但要限制思考和讨论的范围,漫无边际的争论不利于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在必要时作启发性的诱导和提示,引导学生针对案例从多角度进行讨论、探索,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

(五)案例讨论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位同学的发言作好记录,加以归纳、总结。讨论达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针对案例及时进行分析,讲解,梳理思维过程,评价学生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比较各小组的表现。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是否热烈、踊跃,争论有否展开、深入,问题分析是否透彻,是否引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为学生课后进一步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指明方向。

(六)课外案例作业。案例讨论总结,教师应按小组或个人布置案例作业,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在小组内部继续讨论分析,依据有关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写出最终案例分析报告书。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也能提高他们的总结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七)进行案例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的卷面考试中,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一般占总分的30%左右)考查学生对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全面评价每个学生的案例学习的效果和分析问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 篇7

1 原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总结多年的教学与教学管理经验, 笔者认为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1 评价内容缺乏理论支撑

随着卫生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 教学评价面临许多新问题, 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不适之处, 需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之所以教学评价不尽如人意, 除教学管理工作过于繁重、不能及时进行总结与矫正外, 更重要的是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理论支撑。因此, 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评价指标可测性较差

原教学评价指标多数都是定性标准, 多用好、中、差划分等级, 没有将其转化为定量评价, 模糊程度较大, 无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因此, 不便于进行各阶段教学评价结果的相互比较, 教学质量评价的科研价值较低。

1.3 评价结果综合性不强

教学管理部门针对教学质量评价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总体来看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授课, 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于考试, 对教务管理的评价侧重于安排教学任务, 缺乏全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 与当今卫生职业教育理念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1.4 评价过程灵活性过大

受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及教学管理实际工作状况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 包括教师授课任务、教学计划及课程表的临时调整, 教师授课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的调整, 实施性教学计划的频繁调整等。

1.5 评价方式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 许多教学资料, 尤其是教师工作绩效资料仍停留在纸质文件水平。教学反馈的调控作用也较弱, 突出表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缺乏整体性、及时性;教学管理部门收集教学评价资料的渠道也不畅通。原因是学校网络覆盖面较小、教务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均说明教学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1], 与当下教学规模不断扩大, 教学管理内容宽泛不相适应。

2 建立综合教学评价体系

美国著名教育家费朗德认为, 没有评价就没有教育;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有成效的教育;没有先进技术参加的评价, 就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建立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就是要规范教学评价, 使其科学化、现代化, 实现有成效的教育。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评定, 更重要的是发挥其导向、激励、反馈、改进和提高的功能, 促使教、学、管、研和谐发展, 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1 综合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本综合教学评价体系是以层次分析和平衡记分卡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层次分析是美国运筹学家汤姆斯·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它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 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判断—综合, 使人们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决策过程得以系统化、数量化[2~3]。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分解成若干层次指标项, 再对各层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 形成判断矩阵, 经过一致性检验, 确定指标权重, 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而综合评价教学质量。平衡记分卡业绩评价体系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它将财务目标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 强调平衡财务目标、市场经营、内部管理和企业成长4个因素对企业最终收益的影响。这一思想值得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吸取和借鉴。我们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卫生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通过平衡教师工作绩效、学生学业绩效、教务管理绩效及教学科研绩效对教学总目标的影响, 最终达成教学总目标。

2.2 构建综合教学评价模型

综合教学评价模型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开放的评价体系。

2.2.1 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

本综合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构建: (1) 参照原有教学评价标准; (2) 运用层次分析和平衡记分卡理论设计评价模型的维度及分层; (3) 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教学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反复调研; (4) 大量查阅相关资料, 参考比较有意义的评价标准[1,2,4,5]。

2.2.2 综合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为达到综合教学评价的总目标, 经过运用以上方法, 形成了由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共同构成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 (见图1) 。

2.3 综合教学评价权重的确立

通过对各种绩效评价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校验, 得到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表 (见表1) 。

3 现代管理理论支撑综合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势分析

阐述原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不足的目的是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及平衡记分卡理论支撑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其理论性、可测性、综合性与指导性。

3.1 运用层次分析及平衡记分卡的基本思想指导综合量化教学评价

全面、量化的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渴望解决而又感到不易把握的难题。运用层次分析及平衡记分卡理论有利于将复杂的教学评价问题层次化;将模糊的定性评价转换为定量评价[6];将过程绩效评价与结果绩效评价相结合, 从不同角度达成总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教学评价, 综合性较强、理论性较高、可测性较好, 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推广性。便于教学评价水平的不断提高。

3.2 运用层次分析及平衡记分卡的评价方法切实提高教学管理能力

通过层次分析得到精确的指标权重, 获得不同阶段影响教学水平较大的指标项。通过平衡记分卡观察教师工作绩效、学生学业绩效、教务管理绩效及教学科研绩效对达成教学评价总目标的影响程度, 有利于克服教学评价过程灵活性过大的弊端, 增强与实施性计划的吻合性和与教师工作及学生学习的适应性, 使教学计划实施的阶段相对稳定, 便于切实提高教学管理能力[4]。

3.3 运用层次分析及平衡记分卡理论设计评价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从表面上看本综合教学评价体系似乎仅对教师、教务及教研部门提出了高要求, 但深入剖析会发现综合教学评价体系还牵涉到学生管理、后勤服务、行政保障等部门的工作。因此, 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对这些部门工作的开展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只有将过程与结果、环节与结果紧密联系, 才能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3.4 运用层次分析及平衡记分卡理论进行综合评价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建立综合教学评价模型对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以往的低信息化水平状况远不能满足综合教学评价的需求。因此, 促使信息化办公条件的全面改善, 扩大学校局域网的覆盖范围, 开发综合教学评价软件, 培训教学人员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与管理, 已是迫在眉睫。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可以保证大量的教学信息掌握在教学管理者手中, 便于其进行统计、鉴别和筛选, 为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教学评价、提出决策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

综合教学评价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教学管理工程, 在卫生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 其意义尤显重要。本综合教学评价体系, 旨在通过实施综合性教学评价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总目标。

摘要:目的 全面提高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方法 在分析当下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参照原有教学评价标准, 运用层次分析和平衡记分卡理论设计教学评价的纬度及分层, 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教学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反复调研, 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参考比较有意义的评价标准。结果 完成多层次、多指标综合教学评价体系的制订。结论 本综合教学评价体系能克服原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 提高其理论性、可测性、综合性、指导性, 以期为教学管理部门进行自我评价提供依据, 发挥绩效评价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使教学评价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现代管理理论,综合教学评价,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卢锴锋, 董雅洁.建设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 26 (1) :111~113.

[2]张喜爱.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225~227.

[3]徐绪堪, 段振中, 郝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模型构建[J].情报杂志, 2009, 2:11~13.

[4]章增安, 李玉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课程综合评价[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9, 23 (1) :63~65.

[5]丁小容, 邓小梅, 黄薇, 等.护理绩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7) :63~65.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9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55-01

从进入本世纪开始,《临床检验》实验教学研究在国内蓬勃发展起来,从最初的手工实验教学到现在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加以管理越来越多,在一些领域已经同国际接轨,并涉及到网络实验教学,电教等。而我校由于转变较晚,再加上历史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在《临床检验》实验教学管理方面却显得十分滞后,其中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临床检验》实验室的仪器不足,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限制了《临床检验》教学管理的发展。

目前,我校《临床检验》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设备不全,陈旧,购置的一些设备也是几年前医院检验科所淘汰的检验设备,而一些设备又再闲置,存在使用率低,运行机制僵化,流动不畅等弊端。因此从我校《临床检验》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临床检验》实验自身发展规律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就必须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实验室和实训室的投入,推动《临床检验》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

1 建立网络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1.1 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了生活和办公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和实验课相结合反复练习加深记忆,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学生可通过点击鼠标,自由的在不同实验点之间相互转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实验知识,使学生实验课的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验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加强学生通过网络实验上的兴趣,使他们对网络实验教学有一种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探索。

1.2 根据我校近几年检验班调查显示,90%的学生认为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能大大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85%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掌握实验操作步骤;领会操作要点;87%的学生认为能完成实验操作内容,减轻反复的实验报告,多媒体实验教学符合现代教学内容要求;84.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实验教学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并能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实验指导老师按国家教学大纲进度合理,多媒体实验教学总体效果非常显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00.0%的学生希望今后继续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以上结果说明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检验》实验教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2 提高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素质

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得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老师,不仅要有普通教育老师的所有水平,还应具备工程师或技师的动手能力,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还要有吃苦耐劳创业的实干精神,掌握市场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教学中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利于今后教学中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要抓好这些教师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在管理中不同于普教管理模式,条件应当放宽,可采取教学与第二第三产相结合(原则上加强有关管理,必须搞好教学,满足实习)。在元专业上课时,抓紧时间,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师技术实力,变技术为财富,让专业课教师去实践去建设实习基地,去创业。才能使《临床检验》实验教学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3 健全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和考核机制

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在《临床检验》学科中不断出现。要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教师在进修学习中,不仅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接受现代教育思想,及时吸收现代教育科学信息,大胆进行教学创造,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完成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到产动地学习的转变,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增长才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为教师创造越来越好的再学习环境和条件我们广大老师要在这大好时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永远是创造型的教师,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创新不断发展。教师必须白领一切时机,坚持不懈地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才能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开开展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4 提高《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校和一些科研单位重教学而忽略实验管理,形成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学习进修难,职称晋升慢,待遇低于教学,使部分实验教学管理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造成实验教学管理人员严重缺乏,是大量的实验教学管理人员流失,因此,从学校领导到实验教师应更新观念,强化职业技术学校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不应处于从属地位。切实赋予《临床检验》实验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相对独立的地位,改变仅将其视为教铺人员的做法。要切实解决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的实际问题,稳定实验管理人员的队伍,吸引知识面广实践操作强的人才充实到实验队伍中来,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实验室管理人员合理的分配方案,使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的经济收入不低于一线教师的待遇,充分调动实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快速发展而努力。

加强实验室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保障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作为《临床检验》实验教学管理的相对滞后的我校,面对新形势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局面,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科学,合理而又完善的现代《临床检验》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向秋,王建红,黄岚珍等.医药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

[2] 赵书平,席先成,时利民等.军队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管理模式[J].前卫医药杂志,2000,17;321--322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 篇9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空中交通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范围

空管机构及职能,空域,飞行高度与飞行高度层,飞行规则。

无线电信号基础,民航通信系统,民航导航系统,民航监视系统。

大气的状态及运动,云和降水,能见度与视程障碍,地面天气图和空中等压面图,雷暴及山地背**。

飞行签派工作介绍,航空公司组织结构,航班计划管理,航空器管理,机组管理,航空器重量及性能限制。

考查要点详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空中交通管理、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航空气象和飞行签派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综合考查运用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理论解决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并能针对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运行环境的突出问题的开展综合分析。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答题时间: 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比例(满分为150分)

第一环节:空中交通管理基础(45分)

空管机构及职能: 约 15分; 空域: 约 10分; 飞行高度与飞行高度层: 约 10分; 飞行规则: 约 10分;

第二环节:通信导航监视设施(30分)

系统结构及基本概念: 约 6分; 无线电信号基础: 约 6分; 民航通信系统: 约 6分; 民航导航系统: 约 6分; 民航监视系统: 约 6分。

第三环节:航空气象基础理论(45分)

大气的成分及结构: 约 7分; 云和降水: 约 8分; 能见度: 约10分;

常规天气分析: 约10分; 雷暴及其他对流性天气: 约10分。

第四环节:签派程序与方法(30分)

飞行签派机构及职能: 约 5 分; 航班计划管理: 约 5 分; 航空器和机组管理: 约 5 分; 航空通讯: 约 5 分; 签派放行规则: 约 5 分; 签派组织与实施: 约 5 分。

(四)题型比例(满分为150分)

选择或填空题: 45分(约30%)问答题: 60分(约40%)综合应用题: 45分(约30%)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第一环节:空中交通管理基础 1.1 空中交通管理概论

了解空中交通管制的发展历史;熟悉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空域管理,空中交通管制的概念;理解我国空管现状及发展方向;理解空管与飞行安全的关系。1.2 空管机构的设置

了解我国民航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熟悉塔台、进近、区域各管制室的职责和管制范围;熟悉报告室的职责,以及它与各管制单位的关系。1.3 空域结构

掌握民航空域的种类、划分原则和命名方法;熟悉我国现行的空域结构的特点;熟悉我国飞行情报区的职责及具体范围。1.4 气压和气压高度

熟悉各种气压高度的概念;熟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含义;有关高度表拨正的规定。1.5 飞行高度层

熟练掌握高度表拨正程序,牢记在不同飞行位置的气压参考面;熟悉航空站范围内、航线飞行、RVSM巡航高度层的规定。1.6 飞行规则

熟悉目视飞行的定义和条件;掌握目视飞行的气象条件和携带燃料的要求;熟练掌握航空器空中避让的规定;理解按VFR、IFR飞行对飞行高度的要求;了解仪表飞行无线电通信联络的规定。

第二环节:通信导航监视设施 2.1 系统的结构及基本概念 了解空中交通服务系统的结构及服务区域;了解现有航行系统的情况及其缺陷;熟悉新航行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各部分的发展情况。2.2 无线电信号基础

了解无线电波的形成与传播;熟悉无线电发送设备;掌握调制的概念和幅度调制;了解无线电波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及其传播规律;掌握不同频段无线电波传播的方式和传播的特点;熟悉无线电接收设备各级功用及简单工作原理;了解对无线电接收设备的要求;掌握解调理论。2.3 民航通信系统

了解通信系统的分类,构成;掌握通信系统的容量;了解主要指标;熟悉民航通信系统的基本情况。2.4 无方向性信标系统(NDB)熟悉无方向性信标(NDB)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无方向性信标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机上无线电自动定向系统的作用及其导航原理。

2.5 甚高频全向信标系统(VOR)掌握VOR系统的特点及其作用和主要性能指标;掌握VOR台站的种类及其作用;熟悉VOR系统提供磁方位角的比相原理;了解机上甚高频导航系统的组成及VOR方位角的指示。2.6 测距机系统和仪表着陆系统

了解测距机的作用及测距系统的组成;熟悉频闪测距原理;了解机上测距显示功能;掌握ILS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在机场的安装位置;了解LOC系统的性能及其航向道指示原理;了解GS系统的性能及其下滑道指示原理。2.7 INS/IRS 系统

掌握惯性导航系统的作用及特点;了解惯性导航的一般原理;熟悉惯性导航系统的一般应用;掌握IRS的组成个在飞行中的应用。2.8 雷达概述

了解影响雷达的概念,发展;掌握雷达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熟悉雷达的主要技术参数对探测距离和分辨率的影响;熟悉一次雷达最大距离方程的推导;熟悉最小探测距离;了解雷达信号的检测和雷达的虚警;掌握雷达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第三环节:航空气象基础理论 3.1 大气的成分及结构

大气中气温、气压、空气湿度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气象要素的变化对飞行的影响;风压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3.2 云和降水

各种云的名称及符号,低云的外貌特征及它们对飞行的影响;积状云、层状云和波状云的形成和降水对飞行的影响。3.3 能见度

不同能见度的定义,影响能见度的因素;造成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的形成条件及特征。3.4 常规天气分析

地面天气图和空中等压面图的填图格式和分析内容;各种天气系统的定义、气流结构和一般天气。3.5 雷暴

雷暴形成的条件;普通雷暴和强烈雷暴的结构和天气;热雷暴、地形雷暴的特征;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3.6 下击暴流

下击暴流与微下击暴流的概念,特征及对飞行的影响 3.7 山地背**

山地背**的定义和形成条件,背**对飞行的影响及判定。

第四环节:签派程序与方法 4.1 签派工作概述

掌握飞行签派员的基本职责;理解飞行签派的重要性;熟悉运行控制开展的背景和要求;掌握运行控制的功能。4.2 航空公司运行合格审定

熟悉航空公司运行合格审定的内容;掌握运行手册和运行规范的内容和区别;理解CCAR121的内容和重要性。4.3 航空公司组织结构

熟悉航空公司的组织结构;掌握各个部门与飞行签派的关系。4.4 运行控制中心的介绍

熟悉AOC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掌握飞行监控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掌握动态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掌握载重与平衡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掌握机组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4.5 航班计划管理

理解航线选择的影响因素;熟练掌握配航线结构的特点;熟练掌握航班计划的要素;熟练掌握航班计划的申请程序;掌握航班计划的制作方法;掌握优化航班计划的方法。4.6 航空器管理

熟悉航空器的分类方法;掌握航空器的国籍登记方法;掌握保留故障放行的程序;熟悉航空器的适航管理要求;能理解航空器的定检;熟悉飞机的排班程序;掌握非正常情况下的飞机的调配原则。4.7 机组成员管理

熟悉机组成员的组成;掌握机组成员的职责要求;掌握机组成员的资格要求;熟悉机组成员的训练要求;掌握机组成员的运行经历要求;掌握空勤体检规定;掌握机组成员的值勤时限规定;掌握机组排班原则;掌握机组排班的方法。4.8 签派组织与实施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 篇10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一、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既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要到企业接受专业培训,因此学生要和企业签订一份合同,各自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企业还要指派师傅指导学生接受生产环节的上岗培训,学生培训合格以后必须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学生在培训期间能够享受到学徒工资。具体地说,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招生就等于招工,凡是具有学习职业技术愿望的初中毕业生,都可以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职业技术。中职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按照订单培养和协议就业模式进行培养,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自然成为企业的学徒工人。

2、招工就等于招生,企业新招收的工人,在进入企业之前,根据工人意愿,一律安排到中职学校进行学习和上岗前的培训,培训合格后中职学校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

3、上课就等于上岗,学校实行学分制度,进入中职学校的企业工人,学习时间不固定,啥时到就啥时学,修满学分就为合格。建立课堂教学、实训车间实习和企业上岗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半工半读。

4、毕业就等于就业,学生在企业做学徒期间,如果学生和企业彼此都满意,就可直接签订用工合同,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成为企业的工人。

二、中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方法

(一)确立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为了突出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办学优势,坚持学校、企业互通、互学、互进步的原则,围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理念,根据企业与学校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制定出符合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1、现代学徒制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

(2)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实习与实验结合,让学生得到规范的训练。

(3)设置项目教学,学生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和应用,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生通过实习培训,获得职业道德素养,具备合作、创新、守纪能力。

2、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计划:

(1)培养目标:培养各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独当一面,并能吃苦耐劳具有创业精神和较强适应能力的技术工人。

(2)培养要求:掌握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各专业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相关产品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资料;具备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自学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本专业机器维修及操作基本技能,并考取相关工种等级证。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的日常管理制度

1、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确立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革新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把学生平时的工作情况与师傅的评价纳入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中。在教师与师傅共同努力下,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和需求来设置课程,设立以“公共课程+核心专业课程+教学项目”为特征的课程体系。其中,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增加或减少,每一个教学项目则完全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共同商讨下,制定出适合企业需要的项目课程,并由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2、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校全程跟踪,密切关注学生的实训生活,学校和企业设立各种奖学金,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企业参与班级的教学与管理,并委派技术师傅做兼职教师。学生实习期间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建立以能力为目标,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采取学生互评、自我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为企业储备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如何发新闻稿下一篇:淡淡忧伤的情侣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