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进校园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5月28日,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领导为塔北小学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将法律大餐送进校园。
为让我校的学生们从小就具有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法院副庭长为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什么是法,什么是犯罪。为同学们列举了近年来常见的青少年盗窃、抢劫、故意伤害三类犯罪。以典型案件和违法行为为教材,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从事发原因、造成的后果到应从中吸取的教训,给我校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副庭长凭借丰富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语言、以案说法、以情感人,使学校师生对如何警惕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少年犯罪给各方面造成的危害,以及家长和学校如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让国学教育走进课堂, 是学校进行国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是开展国学教育的关键。要求教师对学科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 结合学科特点, 把握学科性质, 从教材实际出发, 紧扣教材, 将国学教育寓于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之中, 有机渗透国学教育, 努力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课文内容或教材特点,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国学经典融合到对课文的学习巩固、拓展迁移等环节中。学习古诗, 可以与相同题材的诗词进行链接, 与相同意境的诗句链接, 也可以与相同风格的诗人链接。如学习《瀑布》一文, 就可把它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对比进行教学, 让学生了解两者在描写瀑布时的相似之处, 也让学生发现两者描写侧重点的不同。同时, 在比赛的形式上, 让学生交流读过的有关水的诗词歌赋, 在交流的同时, 学生巩固了以前学过的诗词, 也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总之, 我们的国学教育不是孤立的, 要以这种不着痕迹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 乐于学习。我国数学源远流长, 自成体系, 有其特色, 具有世界意义。教师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 以具体事实说明中国历来是数学大国。这样做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大有好处。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科要结合教材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内容搜集国学中精粹部分和典型案例。励志怡情, 明理启智, 激发民族情感。
艺术学科主要着眼于通过演奏、绘画、欣赏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歌 (乐) 曲和国画等教育手段来进行。美术课, 教师让学生欣赏古代名画;在音乐课, 让学生聆听古典音乐, 体育课上则让学生领悟中国功夫的神奇。科学课堂上常常出现以诗词设立情景导入, 诗词中的科学等。
二、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一) 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道德、情操、气质等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靠陶冶、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来的。因此, 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文化内涵,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让其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传统教育。充分利用黑板报、专栏、墙壁、甬路、走廊等, 让传统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无处不在。拓宽书香园地。教学楼中庭, 建有阅读角, 方便学生课余阅读, 校园四周, 国学诗文宣传, 开启学生心智;象棋角落, 陶冶师生情操;宣传橱窗, 国学语句振奋人心, 画面开阔师生想象空间;在课间休息时, 能听到配有国学的音乐诗朗诵……校园里处处洋溢的和谐的书香氛围, 使得国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可以在树荫下, 小草丛中, 漫步弯弯曲曲的石头小径, 围坐在石桌旁边的石凳上, 四周的墙壁上绘有古人勤奋读书的典故;种植园有各中队的劳动成果, 豆角、茄子、韭菜……墙壁上画了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的古诗文, 享受劳动成果喜悦的同时, 又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
(二)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要从增强和培养爱国情感做起, 并着重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从我做起,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 如:讲故事比赛、征文和格言创作比赛、“颂美德、明荣辱”主题班会、编写校内拍手歌, 为特困生、残疾儿童献爱心等。
三、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心灵
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让学生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加深对优秀传统精髓的感悟, 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 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
(一) 将国学教育日常化, 将国学教育行动化, 使经典诵读成为学校的时尚
让学生诵读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 使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 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诵读吟咏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播种国学文化的种子, 培养健全人格, 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为学生的人格发育奠基。
(二) 国学伴我成长手抄报活动
学生手抄报作品内容丰富, 雅俗共赏, 形式新颖, 每份手抄报均由学生自编自绘。这些作品, 虽笔墨稚嫩, 但构思精巧, 色彩鲜艳, 充分地展现学生在国学教育活动中的泪水和收获。
在启动仪式上,传达了《南乐县检察院“送法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与会民政局长、财政局长、卫生局长等与会单位负责人就积极配合开展好“送法进机关”活动进行了表态发言,检察机关向与会人员分发法制宣传书籍、材料500余册(份),并结合近年来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为与会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据悉,该院“送法进机关”活动历时5个月,采取法制报告、播放廉政宣传片、法制展板进机关、发放法制宣传资料、服刑罪犯现身说法等形式,深入机关、走进单位。以国家工作人员为主要对象,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重点,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一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法制宣传,将法律知识送进机关单位,送到国家工作人员身边,教育引导广大国家公职人员,筑牢防线,严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敬畏党纪国法,远离职务犯罪,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自觉性,着力推进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文/刘亚江 付建政)
一、指导思想
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以平安建设为契机,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提高广大教师依法执教、依法治校意识为重点,结合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实际,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全县青少年学生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为打造“平安校园”,构建“法治习水、和谐习水”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时间:
二o一一年四月一日至十月二十日。
三、活动内容:
(一)充分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普法骨干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的职责任务和管理,充分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作用,通过讲授法制课、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和协助学校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全县各中小学的兼职法制副校长在5月10日前必须到所兼职的学校上一次法制课,法制课的主要内容为青少年法制教育法律法规、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严打整治”斗争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安全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将上法制课的相关图片资料和信息简报专题报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公检法司和教育等部门抽人组建法制巡回宣讲组,深入到县属中学和部分乡镇中学开展以与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道德等密切相关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巡回宣讲,并对提出的疑问进行现场解答。
(三)开展法制课堂教育。各学校要继续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继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四落实”,做到“四保证”即保证教材、保证师资、保证课时、保证质量。同时各中小学要征订或编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典型案例选编》,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与法律相关的书籍,关注与法律相关的事情、案例。通过开展法制故事征文、法制故事演讲比赛、办法制宣传专栏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要将法制教育、品德教育、行为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法制教育在中小学校系统规范深入地开展。
(四)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围绕创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活动,以班为单位,以组织法律知识讨论会、开展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演讲、创办普法小报、法律知识竞赛、创作法制小品,升旗仪式、爱祖国、讲科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的热情,以调动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五)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各中小学校要积极配合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网吧、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进行集中整治,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净化社会教育氛围。
(六)青少年法制教育要进一步拓展。学校法制教育要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创办家长法制学校,利用社区建立法制学校、法制教育园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格局。通过黑板报、宣传画、册、图书等,开展与法律相关的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四、活动要求
今年4月以来,我区开展了“大学生村官送法进万家”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积极参与,走村入社,将3月参加“大学生村官送法进万家”培训中所学得的法律法规和基层工作方式运用其中,向我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惠农政策,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听取和收集村民对村社干部及乡镇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此次“送法进万家”活动,我颇有收获,现将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知民情,解民意。由于许多大学生村官多是抽借在乡镇政府工作,大都对村社百姓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通过此次送法入万家的活动,让大学生村官对村情民意有了更深的认知,面对面的交流中与本村的百姓也彼此渐渐熟悉,对以后村社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也让大学生村官们对百姓的辛劳和需求有了更深的了解,促生了村官们为村民多干些实事的责任感与决心。
二、宣传了法律,教育了群众。此前,村民法制观念淡薄,多数都是法盲,遇事只讲个“理”。通过进村入户,向村民宣讲劳动法、婚姻法、土地法、民诉法等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并采用案释法向村民讲解了有关土地承包、婚姻家庭、产权权利等方面的法制案例,使老百姓知道了什么是法律保护的、什么是法律所禁止的,法 1 律意识进一步增强,遇到山林、土地、劳务及家庭纠纷等实际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懂得拿起“法律武器”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法律进万家”,为深化农村依法治理奠定了基础。
三、融洽了干群关系,减轻了政府压力。将法律知识送到老百姓家中,让老百姓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政府是为民办实事的好政府,干部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并为之服务的好公仆,拉近了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距离。许多在村社的小矛盾、小问题通过村两委和法律明白人的工作,得到及时化解,减轻了乡镇政府工作压力。
四、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维护了基层稳定。“送法下乡”以来,解答了许多百姓疑难问题,其中大多数为土地、山林使用权纠纷,由于解答及时、恰当,化解了许多矛盾。同时,广大群众耳闻目睹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有效地维护了基层的稳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为弘扬推广太极文化, 丰富校园文化体育生活, 2014年5月6日上午, 宁波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全体师生在优雅的伴奏声中缓缓练起杨氏六式太极拳。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 全体师生都参与到学习太极拳的行列中。在练习过程中, 大家享受到了抛开烦恼、融入集体、融入自然的乐趣。不少老师、学生纷纷表示太极拳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学校通过太极拳进校园活动, 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 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使每一个参加太极拳练习的老师和同学, 不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汇报
“>“送法进万家,建设新农村”工作总结汇报2007-02-06 09:52:
“送法进万家,建设新农村”工作总结汇报
为深入贯彻中央号文件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为“三农服务”,县司法局从月日开始,发动百名司法干警、法律服务人员,组成“送法入户”小组,深入到个村,近万户农户家庭,开展“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经过为期一个月扎实工作,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的法律意识大为增强,实现了由尚未涉法—初步涉法—积极学法的转变,现大多数农民敢
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广大农民、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
(一)适应农村特点,贴近农民生活,在活动形式上求新。
一是多种宣传方式交叉使用。我们采取了标语、横幅、墙报、电台现场直播,家庭法律咨询、村民代表、村干部座谈会、法律讲座等多种手段,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的广泛发动宣传,让农民眼里看得到、耳里听得到、脑里想得到。
二是实行“三个结合”,围绕一个“送”字,借助一个“谈”字,着力一个“引”字。针对农村村民居住分散,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各自为阵”、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送法入户”小组人员按照“便民、近民、利民”的方针登门到户宣讲,一个月下来,他们走遍了个村、个自然村,为近万户农民送去一本“乡土普法教材”(农民学法一百问),每深入一户农
家,与农民朋友坐下来谈心交心,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民增收创效需要哪些方面的法律知识;过去、现在有无涉法问题,如何解决;对农村弱势群体,需要哪些方面的法律援助;对目前法制建设和“四五”普法教育方面有何想法和建议。在一问一答中,引导农民学习了与农民经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第一,涉及农民费用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第二,涉及正常生活的婚姻法、继承法、教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第三,涉及农民之间交流的民法通则、民诉法等。通过与农民朋友零距离的调查走访、交流,搭准了农村干部群众需求的脉搏,找到了普法与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普法“空对空”、农民不想学、用不上、效果差的问题,使“四五”普法工作更具生命力。
随着活动的广泛深入,广大农民法律素质、民主与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我
县农村涌现出爷孙同学、母子互教,夫妻竞学的喜人局面,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民主与法治建设,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活动本身。
⒈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心贴近了。以往,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民搞“法律政策封锁”,实行愚民政策,怕农民懂法,特别是对一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如减负、税费)的政策法律,加紧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我县通过送法下乡活动,把涉及农村方方面面的法律政策亲手送到农民手中,又不收一分钱,还登门到户宣讲,使农村干部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使农民消除了以往的不满甚至对立情绪,无形中拉近了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距离。
⒉深化了农村普法依法治理。送法下乡活动的开展,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为深化农村依法治理奠定了基础。以前,各村均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议事只讲个“理”。自活动开展以来,农民对照法律
读本进行修改、完善,现在村民议事先要看看是否合法。东屏镇搞卧龙水库开发,涉及征地拆迁农户多户,该村农民通过学习《土地法》,能够按照法律程序,与镇政府办理了拆迁补偿公证协议,并根据《土地法》有关规定领取了征地拆迁补偿费,在整个拆迁过程中未发生一起重大矛盾和纠纷。
⒊提高了广大农民的依法维权意识。通过“送法入户”活动,使广大农民进一步增强了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石湫镇明觉村村民张某与薛某因相邻权发生纠纷,张某将薛某一家三口打伤,要求张某赔偿,张某不同意,薛某准备召集家族人员几十人采取报复行动,向张某讨回公道。在“送法进农户”活动中,通过宣传教育,使薛某知法、懂法,并打消了这一念头,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一纠纷。
⒋增强了基层干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村里遇到重大的
事情,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⒌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把法律交给农民,农民掌握了法律,将之变成生产力,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变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强大武器。“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共为全县近万户农民送去了法律读本,开展了多场法制讲座,采用了以案释法方式向村民讲解了有关土地承包、婚姻家庭、财产权利等方面的法制案例,村民们深受启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现在,农村中赌博、打架斗殴等违法现象大幅度减少,遵纪守法“文明户、光荣户”在提升,涌现出各种经济类型的专业户、重点户等一大批新型农民。
(二)经过一个多月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农民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但也暴露出农村普法存
在的难点:⒈一些农民自身的思想惰性、事事求稳不求革新,宁愿吃亏只求平安的处世态度,⒉一些基层执法者素质不高,执法违法、越权执法、滥用执法权现象突出,对农民理解法律精神和内容形成错误引导,使农民对法律功能和法律价值形成错误评价。从而导致农民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农村,农民发展经济更需要法律作保障,农民呼唤法律进农家。当前有必要把“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向我县各镇、村、各部门全面推行,趁热打铁,巩固前阶段取得的成效,整合全县司法、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力量,形成覆盖全县农村的普法活动网络,并结合我县农村工作、生活实际,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该项活动有序进行和顺利开展提高保障能力。
一、建立领导机制。“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是我县一项社会性系统过程,必须按照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开展工作,做到领导到位、制定措施、精心组织、严格检查,依法积极推行。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有了目标才有了工作方向,“送法下乡”活动的全面推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必须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书的各项指标要科学量化,明确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单位、个人的经济利益、政治荣誉挂钩。
湖南省岳阳县友爱中学陈胜标 “诗言志,歌永言。”自人类文明产生,在生产劳动中,就孕育了诗歌这一独特的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文学体裁,中国传统诗歌更是以言简意深、音韵和谐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在封建社会,吟诗作对是读书人必学的基本课程,而现在社会,随便找一个五岁的幼儿,也能诵出几首古诗,可见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之深。但让我们难于理解的是,再找一个在校的初中、高中学生,一般也还是只能背出几首诗词,只是数量稍多而已,且还是迫于老师要检测的压力,却难找几个对传统诗词感兴趣的同学,更别提创作传统诗词了。再过一些年,只怕连读诗的学生都不多了,唐诗宋词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将会随现代文明的进步而逐渐走向淹没。
虽然我们的语文教材由低到高年级逐年增加了文言文和传统诗歌的教学内容,但初中文言文和诗歌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感觉比较吃力。所以,怎样搞好传统诗歌的教和学,培养学生学习传统诗歌的浓厚兴趣,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友爱中学语文老师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以学生诗社为工作主体,借巴陵诗社、诗词楹联学会之力,内建平台,外搭舞台,实施“中华诗词进校园、进课堂”工程,着力提高学生诗词文化素养,培养更多热爱中华诗词的传人,逐步探索出一条诗词教学之路。
一、高度重视大力投入
学校领导对“诗词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育局李响球局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到我校指导工作,还多次以诗作来勉励全校师生,他的《磨》,“磨诗灵动在多磨,磨格循规日夜磨。磨熟春夏秋冬味,磨趋高雅会心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勤》,“吟诗作对在于勤,平仄民生贵有心。待到文思泉涌处,成章脱口自传神。”给全校师生一勉励。二是组织保证,全员参与。学校成立了以陈校长牵头,语文教研组长赵四兵等成员组成的诗教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具体可行的方案,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三是财力支持,大力投入,今年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又投入6000多元创设了诗墙。四是突出其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整合诗词教育资源,将“中华诗词进校园、进课堂”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规划,纳入学校工作要点,实施“中华诗词进校园、进课堂”系统工程,确立“三个一”的工作思路,即:实现一个目标(传承诗词文化,服务和谐校园建设)、抓住一个核心(人本核心)、搭建一个平台(依托巴陵诗社、诗词楹联学会和学生诗社开展的系列活动)。
二、依托社会塑造品牌
我校“中华诗词进校园、进课堂”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体,兼及现代白话诗,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诗词学习、吟诵、创作活动,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其一是讲座吟诵,聚升人气。积极发挥诗词专家学者的作用,学校邀请了市诗词协会汪德辉、赵石磷先生、巴陵诗社周麦秋、彭双生、李石甫等知名学者,采取举办定期诗词讲座、办诗词爱好者培训班、举办诗词吟诵比赛等形式,让诗人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近诗人,让诗词文化充满和谐校园。几年来,先后举办了诗词讲座和诗词研讨会20余场,有格律诗词曲联写作知识传授,有古典诗词赏析,有古代山水田园诗词品鉴。这些诗教活动或启智、或怡情,激发了广大师生对我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其二是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活动开展以来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师生诗词创作提供舞台,2008年起我校宣传窗开辟专栏介绍“诗词进校园”活动,报道活动照片,刊登师生作品。县书画名家彭碧如,刘波书写的诗词作品装饰到两个教师办公室和学校接待室,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2009年,在诗教小组办公室创设了教师作品园地“诗词小苑”,教师或发表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或出上联征下联,每日更新,形式多样,教师踊跃参加,极大地调动了老师参与诗教活动的兴趣与热情。2010年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入6000千多元,创设了诗墙,精选历代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让学生熟读成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词教育。
语文课堂更是诗教的主要阵地,利用每日的课前五分钟给学生开展诗词诵读或赏析活动。认真上好诗词课。诗词教学以诵读为主,以必背篇目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诵读中全面领悟意境,领会意义,理解内容,体味艺术。还适当增加一部分优秀诗词作为学生补充阅读篇目。
其三是依托学生,重点扶持学生诗词兴趣小组。学校在实施“中华诗词进校园、进课堂”工程中,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正确
处理中华诗词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立足于时代精神、先进思想、真挚感情与艺术魅力的高度统一,推出诗词精品力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兴趣小组活动。每周一次,由语文组组织学生报名参加。认真开展诗词吟诵比赛、诗词创作比赛、诗词书写比赛、诗词知识讲座及楹联创作等。学校先后组织了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诗词朗诵活动、弘扬5.12地震、玉树地震抗震救灾精神等主题诗教活动、歌颂青春五四诗词征集活动等,几年来参与这些活动的学校师生达3000余人次。学生诗社先后收到师生大量投稿,精选近百首,编辑了两个作品集:《教师作品集 》,《学生作品集》。在学生中涌起了读诗、学诗、写诗的热潮。
三、辐射交流扩大影响
我校诗教小组成员多次参加巴陵诗社组织的采风活动,参观了南方水泥厂等大型项目工地,参观了常德诗墙,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也利用了我们的优势对农村诗联爱好者进行讲座,培训或者交流,诗教活动正发挥着其积极的社会影响。“中华诗词进校园、进课堂”实施几年来,为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和谐校园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
诗词进校园活动在学生身上也正发挥着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和谐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加强民族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情趣,满足学生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从中体验快乐、幸福,得到精神享受。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让学生读诗、背诗、赏诗和作诗,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结合我校实际,努力营造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的良好氛围,形成“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今的友爱中学校园,学诗、写诗、吟诗的氛围浓郁,高雅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风、校风。我们正品尝着诗教所带来的丰收成果,学生学习积极了,文明礼仪程度提高了,都在争做一名“德才兼修,文明静雅”的友爱中学的优秀学子。
一、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建设,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从外在向融合转变
“高雅艺术进校园”已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一个重要的举措,但很显然,仅仅依靠外在的每年两三场音乐剧或艺术作品欣赏,是远远不够的。 高校要“深化对艺术教育本质和价值的认识”[1],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建设。要从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出发,创建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的教育教学体系。抓好落实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首先要提升公共艺术课的地位,成立大学生艺术部,确立其为类似于公共体育课之类的公共必修课而非选修课, 规划课程系统而非零散碎片化课程,设置艺术实践学分而非看作是简单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辅之以经费、制度、机制等配套措施,确保高雅艺术常驻校园,高雅艺术教育持续长久地滋养学生的人文内涵。
“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不仅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技术技能的教育,也不只是艺术概论类知识的基本普及的教育,而是以艺术的学习为载体,通过对艺术及其相关文化的认识,对艺术的感悟,使学生能够体验人生、感受生活、开阔视野、 增强文化底蕴。”[2]因此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要注重美的呈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而非单纯的艺术技巧。 高校要将公共艺术教育贯穿、融入到大学整个的教育体系中,将基础理论、实践技法与美学原理、艺术品析有序、有机地糅合起来,并形成层次丰富、内容科学、形式多元的艺术教育体系。这不仅能让学生深入地接触、了解高雅艺术,满足学生的文化艺术需求,更重要的是能从中体味到高雅艺术的真、善、 美,从而激发主动学习、欣赏艺术的兴趣爱好,实现感官上美的体验和思维上理性的评鉴,进而提升艺术修养和优雅内涵、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二、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实现大学生从观众客体向创造主体转变
高雅艺术进校园深化的根本要义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众的普遍参与。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如何参与艺术实践和创作活动,从观众客体向创造主体转变,学生艺术社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艺术类学生社团作为校园高雅文化集中展现的重要窗口,是大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和提高艺术品位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自由舞台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3]艺术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发自觉成立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亲身参与艺术活动,可以主动地接近高雅艺术,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提升其参与艺术创作和实践的积极性;只有创作、实践,大学生才能以主体性的身份对艺术进行一种最直接和最直观的体验,“无论哪一个领域,都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 把学生亲身参与作为获得艺术体验、形成审美能力、鉴赏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最佳方式。”[4]据调查, 有超过一半的中国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艺术社团或艺术参演、参展机会。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普遍不重视艺术社团的建设和推广,校艺术团以竞赛获奖为目的开展活动,偏离了普及艺术教育的目的;高校艺术社团品种虽多,但规模较小,入社门槛较高,一般要求有艺术基础的同学才能进入到社团中参与活动,把没有艺术基础却想接触、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大部分人排除在社团之外。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努力促进大学生从观众客体向创造主体转变。这包括:第一,学校要充分意识到学生艺术社团在素质教育上所起到的作用,高度重视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为艺术社团提供场地、师资、设备、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出台相关措施保障学生艺术社团的良性发展。第二,扩大学生艺术团的种类、数量和规模,降低入社的标准和门槛,惠及更多没有基础但对艺术有兴趣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中。 第三,派设艺术专业老师,加强对艺术社团的建设引领以及艺术技法和艺术鉴赏的指导。这是建设高水平、有影响力、有实效的艺术社团的关键所在。 第四,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并促进实践活动的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精品化。第五,加强与校外专业艺术团体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社团艺术的质量和创新性。
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少数人的狂欢向全体参与的转变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大学生们接触到了什么是高雅艺术,感受到了高雅艺术的魅力所在。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无论从数量上、品种上还是规模上,都远远没有惠及更多的人,无法满足更多人的需要,没有摆脱“高雅艺术是少数人的狂欢”的局面。如何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少数人的狂欢向全体参与的转变?
一是增加活动场次和展演种类,确保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能惠及更多的人。高校应认真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定期组织开展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把好质量关的同时,注重活动数量的增加以及内容形式的多元化,让大师和经典不仅能走进校园,还能常驻校园。在邀请大师和经典走进校园的同时,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外的艺术资源,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观赏校外的高雅艺术,让校外优秀资源为高校所用。
二是培育、扶持学生艺术社团的高雅艺术项目巡演,实现“自给自足”。学生艺术社团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引领和推进离不开学生艺术社团。高雅艺术从“走进校园”到“扎根校园”必须依赖学生艺术社团这一载体。因此,高校必须大力培育、扶持学生艺术社团,不仅使其成为高雅艺术传播的先锋,更成为高雅艺术创作的重要团队。
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线上演出和展演展示。高校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虚拟的美术馆、录制相关的表演项目等等,以减轻线下演出或展演的压力, 突破其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门类、更多选择的艺术活动。同时,在线上每一场活动中,配以专家的讲解和点评,设置讨论版供同学观后发表感想,评判研讨,以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促进高雅艺术深入学生心中。
四、完善高雅艺术进校园相关机制,将节点式的活动向弥散性渗透转变
艺术教育与熏习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从培养人才的战略高度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除了思想上的重视、经费的保障、课程的设置外,还需要建立高雅艺术育人的长效机制,从而“营造全校高雅艺术文化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喜欢高雅艺术、人人欣赏高雅艺术、人人实践高雅艺术的局面”[5]。
一是项目活动内容系统化 。 这包括 :( 1 ) 内容选择系统化 。 高校要根据现有资源和学生的需求 , 有计划地制定年度 “ 高雅艺术进校园 ” 的主题 、 活动的内容形式 、 演出的场次等 。( 2 ) 内容形式多样化 。 高雅艺术包含的种类非常多 , 涉及大类的就有美术 、 音乐 、 戏曲 、 话剧 、 文学等 。 高校要重点选取传播面广 、 可行性高 、 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展演 , 让高雅艺术真正起到 “ 陶冶情操 , 提高修养 ” 的美育作用 。( 3 ) 本土文化特色化 。 高校应因地制宜 , 充分发掘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艺术活动 , 把本土特色艺术融入高雅艺术中 。
二是高雅艺术进校园常态化 。 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常态化 , 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方面 :( 1 ) 营造校园高雅艺术的氛围 , 实现环境育人 。 ( 2 ) 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优质艺术资源 。 要确保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常态化 , 不仅要依靠校内资源 , 还要加强与校外的合作 , 谋求多方参与 。 只有多资源 、 多渠道 、 多方式的开展活动 , 高雅艺术进校园常态化才能得以实现 。
三是高雅艺术进校园长期化。深化高雅艺术进校园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理念、制度、操作上下功夫。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艺术教育可有可无”的观念,从上至下制定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相关政策,把高雅艺术进校园纳入培养人的重要体系中。制度上,建立健全包括组织领导制度、考核反馈制度、场地经费保障制度等等,确保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取得长效性和实效性。操作上, 要积极树立普及高雅艺术、提升主流文化的舆论导向,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单位,建立艺术实践基地,形成内融外合的机制,全方位推广、深化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事。我们探究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深化路径,首先期待艺术教育从初始阶段便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制度设计、课程建设、实践参与等。 唯其如此,高校艺术教育才会有坚实的基础,高雅艺术教育的深化才能日臻佳境。
摘要:高雅艺术对于提升大学生审美素质、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高雅艺术进校园路径包括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建设,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从外在向融合转变;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实现大学生从观众客体向创造主体转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少数人的狂欢向全体参与的转变;完善高雅艺术进校园相关机制,将节点式的活动向弥散性渗透转变。
关键词:高雅艺术,校园,路径
参考文献
[1]吉钰梅.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2,(6).
[2]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4).
[3]程永生.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
[4]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重点,以学生“感恩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开展“三进”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诵读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汉语言、传统艺术和中华经典的魅力,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品味;引导学校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校文化和特色建设,着力营造一校一品、一地一景的教育文化,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学生达成目标: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学生能展现一项才艺,能经常做好事,能诵读一定量的经典美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培养目标:通过“三进”工作的步步深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能胜任“三进”工作的专兼职教师,使他们成为教学工作中的“能手”“高手”“多面手”。学校发展目标:能够以“三进”工作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形成学校文化中的艺术特色和诵读特色。
三、具体要求 感恩教育
第一步:学会说“谢谢”
在学校,接受老师递送的物品、奖状奖品或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教育,和得到同学、家长的帮助时,会说声“谢谢”。在食堂就餐、到图书馆借书,会说声“谢谢”。听报告、看演出,会热情鼓掌致谢。享受学校助学金的同学,懂得向校长、老师和学校有关部门表示感谢。
在家里,接受父母兄弟姐妹长辈递送的物品,或父母兄弟姐妹长辈为我们做了事情时,或得到家庭成员的帮助和爱护时,会说声“谢谢”。在我们生日时,应该谢谢父母给了我生命。
在社会上和公共场合,得到朋友和他人的帮助和资助,或别人给予方便时,会说声“谢谢”。经常给资助我们的好心人打个电话、寄张贺卡或写封信以表示衷心的感谢,逢年过节更要如此。听报告、看演出,会热情鼓掌致谢。
学生应该懂得向教过自己的老师说声“谢谢”,道声“再见”。曾经受学校资助的同学,应该给学校写封感谢信。
第二步:学会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在学校,应主动去关心辛勤工作的老师,关心老师的身体和生活,应主动去关心同学,特别是身体较差、学习困难、家庭特殊等同学,爱护同学特别是小同学。在家里,应主动去关心辛勤工作抚养子女的父母和年老体弱的长辈,关心父母和长辈的身体和生活(但不要干涉父母和长辈的生活),主动问候。利用节假日经常去看望长辈。记住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和母亲节、父亲节时献上诚挚的祝福。
在社会上和公共场合,应主动去关心需要关心的朋友和他人,特别是老弱病残者。
第三步:学会帮助他人、报答他人、学校、和社会
在学校,应主动为老师和同学帮忙,帮助学习困难和家庭困难、身体较差等的同学。教师节不仅要主动向自己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也要向以前的老师和全校老师送上节日的问候。享受学校助学金的同学,应该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如每月主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遵纪守法,尽力而为,努力学习是对父母、老师和资助人的最好报答。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和花草树木,保持校园的环境卫生(不随手乱扔)也是对学校老师以及辛勤劳动同学的报答。
在家里,应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一些家务劳动,以减轻父母的负担。生日蛋糕的第一块应该切给父母和长辈,父母和长辈生病或行动不便时,应主动端茶送水等。
在社会上和公共场合,应主动去帮助朋友特别是落难的朋友;自觉保护好公共设施和保持公共卫生。坐车、坐船应该主动给老弱病残和孕妇让座,给老师和家长让座。如果条件许可,受资助的同学应该利用节假日登门拜访资助我们的好心人,如果需要也可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后自己条件改善了更不能忘记曾经资助过我们的好心人,应该懂得以适当方式来报答他们;如果条件许可,应该主动“施恩”去资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报答社会。
中华诗文诵读
一要抓好教材建设。注重学科教学的渗透,特别是在语文、品德、德育类课程中融入并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诵读教材可组织编印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可以规定必须掌握的篇目,也可以由教师推荐篇目,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挑选。
二要经常开展活动。学校要经常组织诵读比赛、诗歌朗诵会、“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评选诵读之星等活动,激发师生诵读兴趣,提高师生诵读水平。
三要注意营造氛围。学校可在公共活动场所,如专用教室、宣传橱窗、走廊等展示经典佳句,每个班级也可创设富有特色的诵读环境,如“我阅读我快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典伴我成长”等,让校园内到处文墨飘香、书声琅琅,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文化。
才艺培养
教师要更新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使艺术课堂更有效更精彩。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围绕教学目标,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有效”的探索。努力寻找和总结“有效提问”、“有效活动”、“有效合作”、“有效探究”等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组织好学生课堂的艺术实践活动;重视艺术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提高艺术素养;通过艺术课堂的评价,激励学生自信,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掌握艺术知识,提高艺术表演技能的同时,感受过程,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1、以学校现有的艺术教育为基础,提高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定期开展校级教研活动,注重教师的自身修养,让教师能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有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意识。加强艺术教师自身专业技能,落实艺术教育工作。
2、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让其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服务,如:学校的专用教室,各科的专职教师等。让物尽其能,人尽其力,让艺术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
3、领会落实课改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农村小学艺术课的开展,并开展适合本校特点的艺术实践活动。认真做好学校兴趣课艺术类课程的组建工作,在固定的活动时间里,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4、积极参加市、镇的各项活动,结合市、镇级的艺术活动进行筹备,认真做好组织工作,积极排练,保证节目的质量。
四、工作原则
(一)持之以恒原则。“三进”是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设计,要长计划、短安排。我们既要有两年规划,又要有年度目标;既要有季度考核,又要有月度检查;既要有三项工作的部署,又要有单项工作的细化。关键是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贵在积累,贵在蔚然成风。
(二)讲究实效原则。一切以效果为目标,围绕目标进行设计,开展活动,讲求实效,关键是要体现四个字——融合、渗透。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进”活动组委会,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必要的师资培训经费和活动推进经费,保障“三进”活动的有效推进。
组委会人员安排如下: 组 长:葛瑞先
副组长:黄孝文 郭和振 董计峰
成 员:孙 浩 程佃功 包代娣 仲亚菊
孙 艳 葛春红 王令新 王 磊 郑东霞 田庆忠 冯芝荣
(二)制定活动方案。我们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根据“三进”工作要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思路、机制、措施和方法,在相关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活动开展、培养目标等方面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明确工作的时间进度和保障措施等。在全面开展“三进”活动时,我校选择经典诵读进行重点突破,以形成本校特色。
(三)纳入课外活动。从本学期起,我校将才艺课和诵读课纳入课外活动项目,并成立相应的兴趣小组.(四)抓好教材建设。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和校本教材《古诗文诵读》,加上经典诵读的内容和容量。编写校本诵读教材,诵读内容以现行语文教材中规定的背诵篇目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古诗词为基础,同时自选各种经典美文。
(五)抓好结合渗透。充分利用社团、兴趣小组、课外实践活动等载体,将“三进”工作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中华诵”、诵读节、艺术节、文化节、中华传统节日和学校开放日等活动载体,与艺术特长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紧密结合。学校在各科教学和教育的相关环节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如在音乐和美术课上,我们积极引导,巧妙设计,让学生给经典配上音乐,为诗词作画题字,或诵读或吟唱或书写,“三进”工作的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它们既是不同的要求,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六)加强师资培训。“三进”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师资。我们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择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加强培训,重点在语文、美术、音乐教师中培养艺术、诵读师资骨干。
(七)组织活动推进。根据“三进”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推进活动,正常开展才艺比赛、演讲比赛、诵读比赛等活动,促进师生艺术、诵读能力的提高。
(八)强化舆论宣传。重视加强“三进”工作的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营造浓烈的宣传氛围。宣传橱窗开辟“三进”活动专栏,红领巾广播站报道学校“三进”活动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及时做好“三进”活动信息向上报送工作。
六、具体安排。3月份: 1.成立领导小组,做好规划。
2.召开“三进”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及指导老师会议,布置宣传阶段工作内容。
3.“三进”工作阶段总结会。4月份:
1.举办学校诵读节活动。2.“三进”工作汇报活动。3.学校“三进”工作年度评估。5月份:
1.教师诵读指导课课堂竞赛。3.校师生书法作品展。
4.“三进”工作阶段经验交流会。6月份:
1.“三进”工作汇报会。2.师生经典诵读比赛。3.“三进”工作总结汇报。
唐村镇唐兴小学
九年(2)班 郑廷灶
一、班会目的:
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学生(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利用法律自我保护
二、班会准备:
1、确定主持人,选定剧情扮演者并进行排练。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法律方面的资料。
3、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法律伴我成长”六个美术字。
三、活动地点: 九年(2)班教室
四、活动时间: 2011年月9月8日
五、班会过程: 1)开场白 2)案例分析
两名初中生为何犯了抢劫罪? 法律知识:
《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件经过:有关几个中学生对三名学生实施殴打,胁迫,强行动取三名学生的人民币。案件评析:
《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从客观方面看,犯罪分子必须实施了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抢劫财物或者迫使其交出财物的行为。“暴力”,包括犯罪分子对被害人的身体实施打击或者强制,如杀伤、殴打、捆绑和禁闭等。“胁迫”,是指犯罪分子以语言相威胁,迫使受害人不敢反抗,从而顺利劫走财物的行为。被胁迫的对象可能是受害人,也可能是受害人的亲属、朋友或者同事等。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另外依据刑法第17条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也可以成为抢劫罪的主体。根据本条规定,构成抢劫罪,主要是看是否使用暴力或语言威胁,而不是看抢劫数额大小,也不是分赃多少,即是没有分到钱,只要参与了实施抢劫行为就构成犯罪。本案中,卢坚、朱金、侯图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共同对三名学生实施了殴打,胁迫等行为,强行劫取三名学生的人民币共125元,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
两名初中学生参与抢劫的主要原因是不懂法。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尤为重要。3)中学生法律竞赛
1.什么年龄的公民称未成年人? A、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 B、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C、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什么权益不受侵犯? A、未成年人的人身、B、财产
C、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职责和义务是什么? 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B、监护职责 C、抚养义务。
4.在校适龄未成年人,按什么规定不得辍学?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义务教育法》 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几周岁的未成年人? A、未满二十周岁的未成年人 B、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C、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6.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哪些部门和单位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A、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 B、国家、社会 C、家庭和学校
7.司法部门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实行什么方针和什么教育原则? A、教育、感化的方针,挽救的原则,B、坚持教育为主方针、惩罚为辅的原则。
C、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8.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怎样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要依法从重处罚? A、淫秽图书 B、武打图书 C、违法图书 9.未成年人可以单独居住吗? A、可以 B、不可以
10.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有哪些?
A、营业性歌舞厅、酒吧、夜总会、通宵影剧院; B、带有赌博性的娱乐室、游戏场 C、营业性台球室
D、卡拉ok机和电子游戏机在学校上课期间不能向中小学开放 E、审定为“少年儿童不宜”的影片、录像、录音等播放场所 11.衡量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A、必须是违反了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法律规范 B、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尚不够刑事处罚
13.矫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A、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B、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C、依法收容教养
14.未成年人发现有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非法行为时,应如何处理?A、必须进行有效地自我保护
B、应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报告 C、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