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规定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规定(精选9篇)

公司规定 篇1

公司纪律规定

员工行为如不符合适当的规范,或触犯下列任何一种规定,一经查出,将受到纪律处分

1.伪造或涂改公司的任何报告或记录; 2.接受任何种类的贿赂;

3.未经公司书面允许,擅取公司任何财务、记录或其它物品; 4.擅取或干扰公司的财务;

5.在公司楼房、车辆、轮船或工地内向同事鼓吹任何政治理论,赌博或使用侮辱语言; 6.企图强迫同事加入任何组织,社团或工会;

7.违犯任何安全条件或从事任何是以危害安全的行为; 8.未获准许而缺勤或迟到、早退; 9.无故旷工;

10.在任何时间内,出借工作证;

11.故意疏忽或拒绝主管人员的合理合法命令或分配工作; 12.拒绝保安人员的合理、合法制命令或检查; 13.未经总经理允许而为其它机构、公司或私人工作; 14.在工作时间内干私活;

15.从事与公司利益冲突的任何行为;

总经理认为可采取纪律处分的其它情况。标准人事文档,标准人事文档,标准人事文档,标准人事文档。

公司规定 篇2

有限责任制度是20世纪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作为有限责任制度的载体公司已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深入人心。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公司内部责权机构的构建则对于整个公司治理亦是举足轻重。

一、成文法的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 第16条共有3款, 全文为:“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 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 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 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 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 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第1款明确规定了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程序要件是由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 同时如章程对于限额有规定不得超过其限额。首先, 该款明确公司对外提供担保需由法定的公司机关作出决议, 即有且仅有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可以作为有权机关决定公司的对外担保, 其他任何法人机关诸如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等均无权作出。而公司章程则有权在法定的公司机关范围内择一作为担保决议的决定机构。同时公司章程可以对担保限额作出规定。

第2款、第3款则规定公司对于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 则必须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 且对于决议的程序也作出了具体规定。

二、公司法第16条规定对于担保权人的效力

依据公司法第16条所规定有关担保的程序性规定, 如果担保权人在未满足有关的程序性规定时, 而和作为担保人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等签署了有关担保协议, 或者进一步加盖了公司的公章, 在此时如何判断担保协议之效力?

首先, 公司法第16条之规定, 属于程序性的规定, 但其规定为法定, 其是作为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公布的法律, 推定在国家范围内被每个主体所知悉。此法律规定区别于公司自理所确定的章程中的规定, 简单言之, 法律得拘束所有主体, 但公司章程依据公司法第11条之规定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正因为此, 现在公司法对于公司对外担保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区别于公司通过其法人自治在章程中形成的规定, 所以作为担保权人应当知悉法律对于公司担保的限制规定。

其次, “法人之本体, 则为社会的组织, 故具有法律的固有之机关, 由此而活动……法人之机关, 则非自然的存在, 须以法律、法人设立行为, 规定其组织及权限。”[1]公司属于法人, 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规定公司可以设立,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 执行董事或董事会, 监事或监事会, 同时中国的法人制度中有设立有法定代表人这一法人机关。其中股东会和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关, 执行董事或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关, 监事或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关。而法定代表人依据民法通则第38条的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 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所以依据公司法之规定, 对于公司对外担保事项有权作出决定的机关是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 其他任何机关无权作为代理机关对外作出代理行为。

第三, 从利益分析来看, 对于该条款的适应问题, 事实上是对于担保权人与公司股东、公司其他不特定债权人之间的利益衡平问题。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 公司分为两种, 一种有限责任公司, 另一种股份有限公司, 前者在资合的基础上存在较大人合性, 而后者原则上是比较偏重于资合, 尤其是在上市公司更能体现这样的资合性质。在有限责任公司, 由于存在一定的人合性且公司规模等一般相比较股份有限公司较小, 但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东人数可能较多, 企业规模一般较大, 其企业经营往往涉及众多债权人利益等。所以在衡平两者利益时应当有一定的考虑。

结合上述因素, 担保人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等签署了有关担保协议, 或者进一步加盖了公司的公章, 此时该担保协议不具有拘束担保人的效力。理由如下:

第一, 在此时可以认定高级管理人员代理权滥用。因为法律已经明确了公司对外担保的要件, 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其未在要件满足时即签署担保协议, 显然是存在过错, 故认定其存在代理权滥用。此种情况同样并不符合表见代理之规定, 亦不得据此而主张维护交易之稳定。“有人认为第三人必须积极地知道了代理权的滥用, 才能认为第三人不应受法律保护。另一些人则认为, 只要第三人应当知道代理权的滥用即可认为第三人不应受法律保护。第一种观点的不足在于, 积极的知道几乎是无法证明的。而第二种观点则会给法律交易增加过重的负担, 因为他给第三人设定了调查内部关系或者甚至探究被代理人真实利益的义务。这即是说代理权的滥用对第三人而言必须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人根据其知悉的一切情形, 只要不是熟视无睹, 就不可能不知这种滥用。”[2]

第二, 就担保权人而言, 其亦存在过错, 盖因法律已明确规定了公司对外担保的要件, 担保权人未核实要件, 而与明显无代理权的高级管理人员签署协议, 显然不得认定其为善意。同时考虑实际利益者, 原则上担保行为与实际经营并无关系, 担保人在担保行为中并不得益, 即便获得债务人提供反担保亦不过是获得相应的可能的补偿对价而已,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签署协议显然是使公司陷入不利益之虞。而担保权人则通过担保行为, 获得的债的保全或是取得担保物权, 对于债的清偿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其获得之利益是明显的。由此从利益价值衡平而言, 对于加强担保权人的注意义务是恰当的。

第三, 如前述, 公司作为微观经济的主要组成, 其社会意义重大, 作为第三人的担保权人其本身确有利益存在, 而作为公司的股东以及其他债权人而言亦存在利益。“法律直接所规定对于代表权之限制, 以应保护的法人之利益较善意第三人交易安全上之利益更为重大, 此时不复保护善意第三人。”[1]事实上法律所定之限制, 应当推定所有主体知悉, 故违反该限制不应认为善意。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0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 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 该代表行为有效。”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担保合同, 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 该代表行为有效。”

三、违反公司法第16条的法律后果

(一) 认定其为效力待定

依据法理以及公司法之规定, 有权对公司对外担保作出表示意思的是依法依章程确立的有关机关, 其意思表示原则上应当以有关机关的决议形式作为载体。依据合同法第51条之规定,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作为管理人员违反法律明确规定的担保权限而签订担保协议的显然是一种无权处分。在这种无权处分状态下, 依据合同法以及中国法律理论的理解可以认定为是一种效力待定的合同。

那么这种无权处分是否可以构成表见代理而认定合同有效呢?依据表见代理之要件, 即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 而依法行使该权力的是公司法人的某个机关, 而非高级管理人员。此外对于代理权限制所生之表见代理需要代理人之相对人为善意并无过失。“须相对人之善意, 与代理人就其他事项亦有代理权之间, 有因果关系之存在……须并无过失, 即虽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 而仍可信其为代理权限内之行为。”[1]由此可以, 此时并不符合表见代理之要件。

如果认定为效力待定, 那么原则上在争议发生时, 担保单位一般不会予以追认, 由此便导致该担保协议未生法律上之效力。但对于效力待定者, 原则上没有期限之限制, 对于平衡交易便利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利益未必能够妥当。

(二) 无效

直接依据合同法以及公司法之规定, 而认定该协议因无公司法人相关机关的决议程序而认定其无效。

认定合同无效, 是公权力对于私权的一种强制的司法干涉, 其条件应当是苛刻的。公司法之规定原则上仍旧不失为一种程序性的规范, 如果认定为无效, 虽然从现行的法律规则中, 担保权人有要求担保人承担赔偿责任之权利, 但事实上对于交易便利和公司治理之间却无法形成有效制衡。

(三) 可撤销

准用意思表示瑕疵或程序性规范之违反的撤销制度来进行救济, 以维护利益平衡。在未撤销前仍认定该担保协议有效, 以维护交易之便利;设立撤销权, 以维护公司治理之利益, 同时设定撤销权的除斥期间, 以限制公司撤销权的滥用, 并以维护交易稳定。

总结

综上, 对于法律明确规范的公司治理中的限制, 其效力应当优先。随着经济的发展, 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种公司主体越来越多, 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于公司治理的维护应当予以肯定, 但此种维护, 应当亦可以考虑各种公司性质之不同而在具体规范中体现出差别, 进而更好地平衡公司治理所涉及之利益与涉及公司的交易便利之间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171-547.

编辑部故事之公司规定 篇3

几乎每个上班族都会面临上下班打卡这件事,大家常常苦恼的是不能按时打卡上下班,思扬也是常常为上班打卡而苦恼,但他担心的不是迟到,而是打卡“刷脸”。自从公司打卡机换成了刷脸和刷指纹一体机后,员工上下班都需要刷脸或者刷指纹。而公司规定,为体现部门的形象,作为颜值担当的负责人,都需要刷脸验证。

思扬因为自己是部门的颜值担当而被选作刷脸验证的人,对此,他非常高兴。当办公室考勤录用的工作人员来给思扬录脸时,思扬一直高兴得合不拢嘴。

而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后来每次打卡,思扬必须强迫自己笑得跟花儿一样,不然就无法验证成功。为此,他经常要对着镜子练习,而这样,看起来特别的傻,他为此很苦恼。

万万没想到,年底评优秀员工时,思扬被领导高票选了出来,原因是上班都这么高兴的员工,应该值得所有员工学习。

事后,思扬常常感叹,长得帅有时是一种烦恼,但也是一种幸福。

那些年公司的奇葩规定

1.上厕所不能带手机,违者手机上交一个星期。

2.办公室恋情必须看工龄,超过5年的员工才能谈办公室恋情。

3.空调冷暖不能自控:夏天超过30度才能开空调,不得低于26度;冬天低于15度才能开空调,不得高于26度。

公司员工考勤规定 篇4

第一条 为加强员工考勤工作,使其有章可循,依据本公司员工服务手册及有关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公司员工考勤,除员工服务手册及有关办法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定办理。

第三条 工作时间

1.员工应按规定时间上(下)班,并打盖考勤卡,漏打者不论其原因如何,均以迟到或早退论。

2.员工超过规定时间到工时:

(1)超过 3分钟至 15分钟为迟到;

(2)超过 15分钟至 1小时以内按旷工 1小时论;

(3)超过 1小时按旷工半日论。3.员工未到规定时间提前下工时:

(1)提前 15分钟以内下工者为早退。

(2)超过 15分钟提前下工者按旷工半日论。

有下列两种需特殊处理:

①迟到早退累计 3次按旷工半日论;

②因偶发事故迟到超过 15分钟以上,经主管查明属实者,可准予补办请假。4.白班员工除因工作特殊需要,经各部处主管事先安排者外,不得任意提早或推后上下班时间。

第四条 给假

1.员工每周中给予 2 天的休息,连续 1 周不上班工作,该星期或例假日,应作请假论。2.员工全年国家及政府指定假日如下:

(1)元月 1日 1天;

(2)3月 8日妇女节(限女性)半天;

(3)5月 1日劳动节 7天;

(4)国庆节 7天;

(5)农历春节 7天。3.员工请假规定:(1)事假:

①如因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前一日下午 5 时前申请,经主管查实认可,并核准后,方为有效,一次不得超过 5天。

②全年累计事假不得超过 14天,超过时为旷工。

③事后申请视为旷工;但遇偶发事故,应于两日内检具证明,提出申请,经主管查明属实后准予补假。

④凡请事假当月累计 4小时以内,计扣半天工资;超过 4小时至 8小时以内按 1天计扣。

(2)病假:

①因病请假 1天者,最迟应于请假的翌日提出申请,经主管签核后将请假卡送交人力资源部登记(大夜班可延后 1天)。

②请病假 1天以内者免附医师证明,但当月连续请病假 1天以上或累计逾 1天者必须检具当日就医的劳保或公立医院证明(私人医院无效)。

③全年病假累计不得超过 30天,届满时因病情严重经公立或劳保医院医师诊断必须继续疗养者,可酌情给予特别病假,但以 3 个月为限;现住院者,以一年为限。

④当月请病假 1天者,本薪照给。⑤若不按上列规定请假者,均以旷工论。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

(1)1天由总领班核准;

(2)2~ 3天由主管核准;

(3)4~ 6天由经理(主任)核准;

(4)7天以上由副总经理核准;

(5)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5.各单位员工于工作中,因故外出,如:

(1)公差派遣。

(2)因病或紧急事故。以上必须外出应先请准给假,并依规定填具请假卡,由主管核准签具出公司放行条后,打卡出公司(外出逾 3分钟至 1小时内,为 1小时假,以此类推)。其上中夜班者或单位主管不在公司内时(加工部并须先经总务科),则向值班工程师,请准给假。

(3)其他零星事务,不予准假,擅自出公司者,依公司规定论处。

6.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公差或开会,应先经事务处签证后提经主管核批,在不影响工作的原则下核给公假。

7.公司内各项团体活动可由主办单位专案签准,在前条规定原则下酌情给予公假,到工会、福利会等会务接洽,除因时限或临时需要外,以下午 3时以后联系协调为原则,并应向主管报备,必要时申请打卡外出。(1)代(调)班必须于前一日下午 5 点钟前提出申请,已核准的代(调)班者,不得临时更换,如有任意更换或不报到者,代理人应作请假论,事后申请者不准。

(2)代(调)班员工必须填具申请卡送由当班班长转请主管核准后,方为有效。

(3)代(调)班在当月份内 1人以 3次为限,1次为 1天以内;春节前后 3个月内以 5次为限。

(4)代理人必须与申请人属同一单位,且工作性质相同,经主管审核认为确实可以代理其职务方为有效,已申请特休人员,不得替人代班;如有任意替代者,申请人应作旷工论,代理人特休照算。

(5)为顾及员工健康,凡任何一方值大夜班者,不准代(调)班。

(6)代班以下列班次为限:

①本人早班可连中班(不得再连续加班)。

②本人中班可代早班(不得再连续加班)。

③休息日可代中班。

8.代班工资发给申请人(如欲代还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第五条 加班

1.白班员工如逢星期例假加班,必须在前一日下午 5 点钟前申请填具加班卡,经由主管核签后,送交人事科审核登记。

2.平常工作时间以外的加班,其加班卡经主管核签至迟于翌日送人力资源部审核登记(如逢星期例假可延后一日送交人力资源部)。3.各单位加班卡不能按前条规定时限检送者,不予计给或补发加班费。

4.大夜班临时叫人加班,工作在 7 小时以上,不满 8 小时者,夜班津贴照给;不满 7小时者,无夜班津贴。

5.中班加班员工,由公司供给加班饭,不得外出用膳,中班津贴不给。

6.轮班工作单位上班后发现缺员临时找人加班,限半小时内到工,其半小时加班照计,超过时应扣除。

7.事先指定时间加班者,应准时到工,不得援用前项的末段规定,如有延后报到者,超过 3分钟至 30分钟以内,计扣半小时工资,超过 30分钟至 1小时以内者,计扣 1小时工资。

公司考勤规定(暂行) 篇5

考勤规定(暂行)

为规范公司筹备期间员工出勤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一、打卡

1、员工每天自行打卡记录上下班时间,时间为上午8:30--下午5:30.2、上班时间内因公或因私离厂的,要在《员工上班离开时间登记表》上注明离开时间和事由,并由部门主管签名同意。

3、因公外出或其它特殊情况未打卡的,可由部门主管核实报财办室补签。

二、休假

各员工休假须提前一天到财办室、车间办公室填写请假条,得到部门主管批准后方可请假;如因特殊情况未能按时请假,可电话向部门主管请假,正常上班后到财办室、车间办公室补办请假手续。

三、迟到、早退、旷工、自动离职。

(1)无故超过考勤规定上岗时间30分钟内到岗视为迟到,30分钟以上视为旷 工。

(2)上岗时间前5分钟到岗,保证到点能准时投入工作。

(3)连续旷工三次将视为自动离职。

财办室

公司职工处分规定 篇6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依法规范职工行为,保障管理局、分公司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根据《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管理局、分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职工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应承担责任的,除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外,依据本规定给予处分。

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政策、制度对职工处分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制度只对违规和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规定最相类似的条款处分幅度的规定。

第三条 给予职工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处分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四条 职工因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管理局、分公司各单位以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

第二章 处分的种类及适用原则

第六条 处分种类(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职(降级);(五)撤职;(六)留用察看;(七)辞退。第(四)项、第(五)项只适用于管理、技术人员。职工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在给予处分的同时,可根据造成损失的情况赔偿经济损失。

第七条 处分期限(一)警告,三个月;(二)记过,六个月;(三)记大过,九个月;(四)降职、撤职,十二个月;(五)留用察看,十二个月。

第八条 职工在受处分期限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不享受效益工资。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或提高基薪。职工受辞退以外的处分,在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解除处分;表现优秀或有立功表现的,可提前解除处分。解除降职(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职务(级别)。

第九条 职工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行为的,应分别确定其处分,按照最重的处分执行。应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按照高一种类给予处分,并在一个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决定处分期。职工受留用察看处分,无悔改表现需延长留用察看期限的,可延长六至十二个月,仍无悔改表现的,予以辞退。职工在受处分期间又受到新的处分的,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合并计算。处分期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第十条 处分期超过劳动合同未履行期限,合同期满续订的,剩余处分期续延;合同期满不续订的,处分期与劳动合同同时终止。

第十一条 职工二人以上共同违规违纪,需要给予处分的, 根据各自承担的责任,分别给予处分。

第十二条 职工受到辞退处分的,自处分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企业的劳动关系。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从重处分:(一)有二人以上共同违规违纪中起主要作用的;(二)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三)监守自盗、设臵障碍、妨碍调查的;(四)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五)包庇违规违纪人员的。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处分:(一)主动交代违规违纪行为的;(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三)检举他人违规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

第十五条 职工违规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免予处分。

第十六条 因单位原因隐瞒、隐匿违规违纪行为或者知情不报等给职工造成伤害或者给企业造成损失,需要追究违规违纪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第三章 违规违纪行为及适用的处分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用察看或者辞退处分:(一)负有领导责任的职工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造成不良后果的;(二)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依规作出的决定、命令的;(三)违反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后果 的;(四)离任、退休、辞职或者企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拒不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或者拒不接受审计的;(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六)迟到、早退或脱岗、睡岗,屡教不改或者造成不良后果的;(七)打架斗殴、无理取闹,扰乱和破坏企业正常生产工作秩序的;(八)其他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

有第(五)项规定的行为,连续旷工十五天或者十二个月内累计旷工三十天的,给予辞退处分。职工私自找人顶替工作的,视为旷工。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用察看或者辞退处分:(一)不依法依规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二)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不按规定报告、处理的;(三)对企业财产、公共基金疏于管理,致使款物被贪污、挪用,或者毁损、灭失的;(四)其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用察看或者辞退处分:(一)以殴打、体罚、非法拘禁等方式侵犯职工人身权利的;(二)打击报复,扣压、销毁举报信件,或者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情况的;(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强迫命令、违章指挥,造成不良后果的;(四)妨碍执行公务或者违反规定干预执行公务 的;(五)滥用职权,侵害职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

有第(三)项规定行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安全生产禁令》有具体规定的,按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弄虚作假,误导、欺骗组织和职工,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用察看或者辞退处分。

第二十一条 利用工作之便内外勾结,盗卖原油或油田物资的,给予记大过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用察看或者辞退处分。

第二十二条 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企业资财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职或者撤职处分。

第二十三条 泄露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用察看或者辞退处分。

第二十四条 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或在改制企业、其他营利性组织中未经组织批准兼任职务、影响在本企业公正履行职责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用察看或者辞退处分。

第二十五条 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根据程度不同,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处分。

第二十六条 有贪污、索贿、受贿、行贿、介绍贿赂、挪用公款、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用察看或者辞退处分。

第二十七条 参与、组织迷信活动,参与赌博,吸食、注射毒品,参与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等给企业造成影响和损害的,或者聚众闹事、聚众上访等给企业造成影响和损害的,给予记大过处分;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害的,给予辞退处分。

第二十八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含缓刑)、或者劳动教养的,给予辞退处分。

第四章 处分的权限和程序

第二十九条 处分职工的权限:(一)对管理局、分公司管理的处级管理人员给予处分,由管理局、分公司监察处主管,管理局、分公司决定。(二)对其他人员给予处分,由二级单位监察和劳资(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二级单位决定。报监察处或劳资处(人力资源处)备案。

第三十条 对违纪职工的调查、处分,按下列程序办理:(一)职工所在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职工违规违纪情况,主管部门根据基层的报告和所掌握的信息,对需要调查的人员和事项进行调查,包括收集、查证有关证据材料,听取基层及相关单位意见, 并形成书面调查材料。(二)主管部门将调查认定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人本人,听取陈述和申辩,并对其所提出的理由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被调查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采信。(三)按照管理权限,经管理局、分公司或二级单位行政办公会集体讨论,作出对该职工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其中给予辞退处分的,应征求同级工会的意见。(四)管理局、分公司或二级单位将处分决定以书面形式送达受处分的职工,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五)主管部门应将处分决定归入受处分职工本人档案,同时汇集有关材料形成该处分决定的工作档案。

受处分职工处分期满解除处分的程序,参照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一条 对职工违规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接受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情况。

第三十二条 参与违规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回避:(一)与被调查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二)与被调查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三)与被调查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三十三条 确定审批职工处分的时间,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三个月。职工在等待处理期间,不得调离。

第三十四条 处分决定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被处分人员的姓名、职务(工种)、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二)经查证的违规违纪 事实;(三)处分的种类和依据;(四)不服处分的申诉途径和期限;(五)处分决定机关的名称、印章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解除处分的决定除包括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五)项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原处分的种类和解除处分的依据,以及职工受处分期间的表现情况。

第三十五条 处分决定、解除处分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六条 处分送达后,要取得本人收到的回证,送达方式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 职工受到辞退处分后,有新工作单位的,其本人档案转由新工作单位;没有新工作单位的,暂由原管理单位妥善管理。第三十八条 职工对所受处分或处理不服的,可在接到处分决定十五日内,向监察处或劳动工资处(人力资源处)提出复议,监察处、劳动工资处(人力资源处)应在十五日内做出答复。对答复不服且事件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适用范围的,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未做出改变原处分或处理决定前,仍按原处分或处理决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逮捕的,暂停劳动合同的履行,停发工资,停交社会保险、公积金、住房补贴等费用。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停劳动合同期间的损失,可依据《国家赔偿法》要求责任部门赔偿。

第四十条 有违规违纪行为应当受处分的职工,在处分决定 作出之前已经退休的,不再给予处分。但是,应当给予辞退处分的,取消其享受的企业补贴。

第五章 附

第四十一条 管理局、分公司及各单位以前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本规定未尽事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有规定或者管理局、分公司其他制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 对劳务派遣工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分的,参照本规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进行,由用工单位提出意见,建议劳务派遣单位行文处理并送达劳务派遣工本人。

第四十三条 各单位可根据本规定制订实施细则,经同级职代会协商确定并报管理局、分公司审核同意后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通过职代会集体协商进行补充完善。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劳动工资处(人力资源处)负责解释。

公司规定 篇7

可见, 学术界对于盈余管理的界定分歧主要集中于盈余管理是否在会计准则或者公认会计原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本文界定的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上市公司因特定目的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规定对盈余管理有何影响?现行会计准则下, 高科技上市公司进行利润调节的空间是否增大了?应采取何种措施防止高科技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任意调节利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客观地讲,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显然对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不利, 对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也不利, 对制约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不利。基于此, 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特点

判定一家上市公司是否为高科技企业, 可以依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的相关规定。依照此标准, 笔者在沪深两市披露的2006年高科技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制造业以及生物制药业四种行业,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了25家公司 (共100家公司) , 同时随机抽取了100家一般企业作为对比。通过对它们的年度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笔者发现在现行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规定下, 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说, 有如下特点:

1. 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有形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小。

在美国, 有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产的60%。而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和技术的投入, 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比例增加, 无形资产确认的比例也会逐步提高。笔者通过对高科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发现,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大部分为2%左右, 虽然远没有达到国外的水平, 但是相比一般企业的1%以下来说, 高科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比重更大,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也更大。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科学发展愈加重视, 高科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

2. 高科技上市公司对研发活动的投入越来越多。

高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并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新产品与技术的研发, 其研发强度 (研发费用/营业收入) 比一般企业要大。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一般集中在2%~5%区间内, 有9%的企业甚至达到了10%以上, 与国际水平接近。选作样本的100家高科技上市公司2002~2006年这五年的研发强度平均值一直保持在3.9%左右, 并略有上升的趋势, 比作为对比的100家一般企业的研发强度2.1%左右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而且有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 比如批发、零售业企业, 基本上没有研发投入。

高科技上市公司所具有的上述特征使得现行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规定给其进行盈余管理留有很大的空间。

二、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规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我国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 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而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将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处理。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 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 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研究阶段的支出, 应当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 在满足规定条件时, 应当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1. 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会计确认和计量规定的改变及对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产生的影响。原会计准则规定, 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研发支出只有在无形资产得到认定时才能按照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也就是说它给确认为费用还是资产划分了明显的、客观的界限。而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 开发阶段支出可以有条件地资本化, 即要具备五个条件: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 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 应当证明其有用性;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 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 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些条件是否得到满足都是由会计人员主观认定的, 所以如何划分资产与费用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容易被人为操纵。

2. 现行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规定为高科技上市公司通过调节研发支出的费用化与资本化界限来调节利润、实施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①直接增加资产价值和当期收益。由于高科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比例较高, 无形资产比例的提高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会比较大;由于高科技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多, 研发费用确定的多少对利润表的影响也会比较大。对于研发投入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来说, 以上的处理对企业当期的资产和利润会产生更大的影响。②税收方面享有相当大的优惠。我国目前对研发费用逐年递增的企业实行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若按照原会计准则的规定, 将内部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则在企业营业收入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因研发费用增长过快, 利润常常会出现负值, 企业难以享受税收优惠。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只要合理地分配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比例, 使当期的期间费用相应减少, 利润相应增加, 就能在盈利的情况下得到节税的好处。③利用无形资产的摊销, 可以使得各期利润波动不至于太大。而且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仅仅局限于直线法, 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 因此企业还可以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方法进行盈余管理。要实现以上盈余管理只需要合理地确定费用化和资本化的金额即可, 这完全掌控在企业管理层手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在研发投入大且会计利润与股价直接相关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对研发费用的处理是否得当,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及是否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作用。那么, 防止高科技上市公司利用巨额的研发费用进行盈余管理, 就成了现行会计准则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防止利用研发费用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1. 现行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管理当局提供了太大的个人判断空间, 所以笔者建议尽量减少会计准则 (制度) 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 以缩小会计选择的空间, 减少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种选择性而造成的利润操纵问题。具体做法可以是约束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支出的划分。根据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性质, 由有关部门统一为每一家企业制定较为具体的定量指标。比如:借助完工百分比法, 确定开发计划在期末的完成进度, 开发阶段的支出仅允许在完成范围内资本化;或者规定将允许资本化的开发阶段支出限定在营业额的一定比例之内, 等等。这些指标由于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机构制定的, 所以具有一定的公允性、客观性。每年对指标进行一次审核,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灵活运用会计准则的能力, 但是它能够避免由于初次实施现行会计准则而带来的大量违规行为。

2. 实行无形资产成本核算, 应设立“研发成本”科目, 用于记录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中的各项支出, 其借方记录研发项目实际耗费的原材料金额、支付的人员工资金额等, 贷方记录项目成功后转入“无形资产”科目的金额或项目失败后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的金额, 另设置“研发准备”作为“研发成本”的备抵科目。若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 发现已记入“研发成本”科目的某项金额不再归属于该科目, 应及时将其从研发成本转入管理费用。同时根据研发项目的名称、实际耗用的资源分别在“研发成本”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 那么研发费用中资本化的部分并没有直接计入无形资产中, 费用化的部分也没有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中, 而是在研发准备中核算。以下为具体的核算方法:

(1) 投入原材料、研发人员工资等进行研发, 假如为100万元。借:研发成本100万元;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100万元。

(2) 由于研发失败的风险非常大, 根据谨慎性原则, 期末应该按照当期发生额的一定比例 (由有关部门公允地确定, 假定为20%) 计提研发准备, 计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20万元;贷:研发准备20万元。

(3) 当研发项目未来经济利益由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后, 按评估报告上确定的金额资本化, 若研发成本减去研发准备不够则转回研发准备, 有剩余则计入管理费用。

假如评估金额为90万元。借:无形资产90万元, 研发准备10万元;贷:研发成本100万元。借:研发准备10万元;贷:管理费用10万元。

假如评估金额为70万元。借:无形资产70万元, 管理费用10万元, 研发准备20万元;贷:研发成本100万元。

(4) 如果研发失败, 应立即将“研发成本”科目余额转入当期损益。借:管理费用80万元, 研发准备20万元;贷:研发成本100万元。

期末进行信息披露时, 在资产负债表上, 无形资产的列项表示为 (以分录进行到第 (2) 阶段为例) :

通过以上处理, 在资产负债表中即能清楚地看到当期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金额分别为多少, 自然也就让报表使用者很明确地知道, 研发费用的确认对企业当期资产和当期收益的影响分别有多大, 最重要的是确认比例是由有关机构客观评定的, 具有客观性, 不易被用来进行盈余管理。

3. 在切实做好前面所提到的两点事前防范后, 还应该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事后监督作用。①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首先,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 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其次, 采取措施使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保持真正的独立性, 防止出现政府干预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干预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和发表审计意见的问题。②完善《注册会计师法》,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颁布已近十年, 注册会计师行业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应对这一法规作适当的修订。完善独立审计准则, 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③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 净化其执业环境。应尽快制定有关注册会计师监管的工作规则及惩戒办法, 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此外, 在当前审计市场上, 竞相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存在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 必须重新制定审计市场的准入制度。为抑制审计市场因恶性竞争而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应通过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办法, 促进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兼并行为, 达到净化执业环境、提高执业质量之目的。

四、结论

在现行会计准则初步实施的背景下, 在高科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日益增多、研发投入与日俱增的情况下, 为了切实保证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防止高科技上市公司利用研发费用进行过度、不当的盈余管理, 笔者在分析高科技上市公司利用现行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规定进行盈余管理的便利条件以及实现途径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对策, 即在完善会计准则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划分的客观标准以及设置合理的会计科目, 全面、详尽地披露研发费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 配以严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事后监督。

摘要:本文揭示了高科技上市公司利用现行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规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并对如何防止高科技上市公司利用研发费用进行盈余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研发费用,高科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丁志强.高科技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科技咨询导报, 2007;17

公司规定 篇8

关键词:股权转让;意思自治;限制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90-01

《公司法》第71条规定了股权转让的一般情形,包括对内和对外转让两种情况,另外还规定了股权转让有效性的条件、视为同意的情形、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等,但第四款中同时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样疑问就出现了:公司章程能在多大范围内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若章程规定同该条前款内容相矛盾时如何取舍?

一方面,从公司章程的定性方面来说,它是由全体原始股东共同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司章程“另有规定”之规范的引入,改变了原有公司法的规范结构,从强制性规范转变为可排除适用的任意性规范,是股东意思自治的体现。另一方面,其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方面规定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从而排除公司法条款的适用,把公司自治或者说股东意思自治的领域扩展到了股东固有权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公司法中如股权平等、由资本决定表决权等刚性原则。

一、股权转让中“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现状

(一)理论层面。

从理论层面来看,理论界对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界定不清晰以及法条规定不细致。理论界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公司章程无论作出何种限制均是公司、股东自由意志的体现,只要公司章程本身符合法律规定,对公司、股东均具有约束力。二是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要受到限制,必须为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划定一个底线,而这个底线即是《公司法》的法定限制条件,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分为:严于公司法的规定、宽于公司法的规定、对公司法规定的细化。第一种观点显然以 71 条文义出发,但没有不受限制的自由,章程自治也不例外。据此,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但对其以法定限制为标准,又存在疑惑:法定限制是章程自治的必然前提吗?显然不是,通过分析域外法经验,在实行股权转让章程自治的国家并不必然规定法定限制。况且严于、宽于本身属于形容词,以此为尺度也不利于实践。在法条规定上,第四款表明:可以通过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相对于法定限制优先适用,但制定公司章程的程序合法并不能解决公司章程内容合法问题,第四款并没有给出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范围,法条的不清晰,又使问题回到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界限争议上。

(二)实践层面。

在司法实践中,《公司法》第 71 条的规定给法院的审判带来很大挑战,章程限制股权转让内容多样,特别是对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但不利于公司法上利益平衡的情况,法官审判的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某些法院对涉及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案件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叛决。

二、对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界限的思考

(一)必须贯彻股权的自由转让原则。

理论界对股权性质的认识一直存有争议,但不管何种学说都肯定了股权具有财产属性,股权转让关系到股东财产权的实现。若股东投资公司的期待利益得不到保障,就不能吸引股东投资公司,最终影响公司的发展。但有限責任公司的“闭锁性”特征,股东与股东之间的信赖关系非常重要,允许自由转让股权,不利于股东之间“人合性”的维护。笔者认为:这一矛盾应在设立公司的初衷下加以思考,应坚持在股权自由转让限制中实现股权自由转让,股权自由转让即是股权转让限制的底线,那能否借鉴德国、意大利规定公司章程可以禁止(变相禁止)股权转让。笔者认为不能,《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规定可以通过公司合同为出资额的让与规定其他要件。同时规定如果股东继续留在公司已成为不合理的强求时,则股东有退出的权利。《意大利民法典》规定参股不得转让,可以行使退出权。由此可以看到:德国、意大利规定通过公司章程完全禁止股权的转让,是以股东享有退出权利作为救济途径,股东的财产权利最终都是可以实现的,而我国《公司法》第74条规定的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针对的情形中不包括禁止或变相禁止股权转让的内容。因此,如若允许公司章程中约定禁止(变相禁止)股权转让,需要为股东提供退出通道。

(二)章程强制股权转让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实践中的章程强制股权转让约定大多与退休、辞职、离休、工作调动等有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股权毕竟具有财产性质,基于对私有财产的保护,非经股东同意或法律上的原因,不得对其股权进行处分,对强制转让股权必须进行严格限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域外法经验考查章程强制股权转让的正当性,一是区分初始章程与变更章程。初始章程的通过实行一致通过原则,反映小股东的意思自治,约定章程强制股权转让,视为在自身财产上设立的负担行为,按照契约精神,应视为有效,但变更章程遵循的是大股东规则,按照这一表决程序,容易形成大股东欺诈、压迫、排斥小股东的情形,因此通过变更章程增加股东义务,必须得到相关股东的同意,否则应视为无效。二是章程强制股权转让基于公司整体利益的考虑有效,而基于股东个人利益或作为股东谋取利益的手段,则应视为无效。三是章程强制股权转让剥夺了转让股东的股东资格,应将其作为最后的手段,如有其他对股东损害较小的替代办法,则应视为无效。四是股东应获得合理的对价,否则不符合公平正义原则,应视为无效。

(三)正确适用《公司法》71 条的规定。

不论是法定限制还是章程限制,都肯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要受限制,只是设定限制的方式不同,根据第四款的规定,章程限制优先适用,无章程规定时适用法定限制,清楚的表明了章程限制与法定限制的关系。章程限制使公司、股东拥有了通过公司章程约定股权转让的自治权,但通过对我国股权转让法律规定的回顾,立法规定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时间不长,公司、股东的自治能力不足,立法者保留法定限制,原因在于法定限制的同意权、优先购买权,本身体现了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作为补充性规定,发挥着示范作用、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良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4:22-35.

[2]杨学芹.论章程限制股权转让——以《公司法》第71条第四款“另有规定”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4,(11):94-95.

[3]钱玉林.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检讨[J].法学研究,2009,(2):71-80.

公司内部用车规定 篇9

第一条:为了节约公司公务用车费用开支,提高公务用车的效率,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公务车辆为公司现有的所有车辆。

第三条:公司车辆应用于公司处理公务事宜,驾驶员不得将自己保管的车辆随交给他人驾驶或练习驾驶;严禁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驾驶;任何人不得利用公司车辆练习驾车。

第四条:司机应爱惜爱驾车辆,由于驾驶不当或其它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除保险赔付外的一切费用由驾驶者承担。

第五条:公司所有车辆没有公务用车时,任何时候应将车辆停在公司内过夜,并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严禁公车私用或酒后驾驶。

第六条:严兵任公司车队队长,负责公司所有车辆的统一维修、保养、年审、保险以及公务用车油卡的充值。未经允许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将车辆送到修理厂修理,否则费用自付。

第七条:公司南厂、北厂区铲车由曹峰副总负责调度使用,东厂区车辆由刘国柱负责调度使用。现有采购部两辆车由刘燕部长负责调度使用,目前公司其他车辆在各人手中使用的由其责任人负责妥善保管使用(屈工的车辆由屈工负责,李瑛的车辆由李瑛负责,陈俊的车辆由陈俊负责,王爱军的车辆由王爱军负责)。

第八条:公司现有车辆苏M19119,苏M17119由办公室负责调度使用,无车辆的相关部门公务用车由部门负责人向办公室申请用车,说明用车事由、地点、时间,填写派车单,办公室根据需要统筹安排

车辆,用车完毕后,及时归还车辆钥匙并消单。

第九条:车辆加油卡由办公室尤方九统一发放登记(除董事长外),建立车辆的用油台账,每月核算一次,每次加油前,办公室派人登记车辆里程数,严格按行车里程与百公里耗油标准核发油料,并做到每月核对无误。(可以使用油卡的车辆为苏M19119,苏M17119,苏M31225,苏M36539),其他车辆因公外出可申请经批准后使用油卡,建议公司对因公外出较多,使用自己车辆人员每月给予100-150元左右补贴(如财务黄琴、毛娟、叶敏等)。此外,除董事长车辆外,凡公司的车辆统一安装行车记录仪,以便跟踪管理。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违法交通规则或事故的经济损失及责任由驾驶员负担。一是无照驾驶,二是为经许可将车辆借与他人使用,三是违法交通规则引起的交通肇事,四是违法交通规则,其罚款由驾驶员承担。

第十一条:管理规定自2014年5月10日起开始执行,有关未尽事宜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上一篇:所得税练习题及答案下一篇:在网络布线中如何选择网络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