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党建纪录片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央视党建纪录片

央视党建纪录片 篇1

《国魂》填补了具体、形象、直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有图有真相”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3集电视专题片《国魂》在央视播出。该片填补了具体、形象、直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有图有真相”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何用电视手段解读这12个词24个字,让观众在短短3集的篇幅内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的确很难。不过,看过《国魂》,笔者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没有想到该片能够拍得如此生动、鲜活、接地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称为“国魂”,这个比喻非常精确。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灵魂,人民不可能没有信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国魂和信仰。看《国魂》,找回信仰,找回价值观,找回生活的意义。《国魂》不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读本,不愧为人民群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指南。该片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一看再看。

一是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该片分为上中下3集,分别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解读和阐释。

二是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基层一些有血有肉的故事高度凝练12个词,让观众在欣赏中获得启迪,感受价值观的力量。该片基本没有采用传统的专家解读的方式,而是让老百姓唱主角,让老百姓说真话,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深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老百姓的密切关系,增强了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三是用故事架构灵魂,拍成了一部由大量故事构建起来的有情感、接地气的片子,每一集又有各自的基调。上篇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阐述,叙事风格主要以“振奋”为基调;中篇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阐述,叙事风格主要以“温暖”为基调;下篇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阐述,叙事风格主要以“感动”为基调。这样有分有合,既贴近所要阐述的内容,又在多样化中体现统一,避免了单调乏味和说教意味。

四是解说词言简意赅,有力量,又富有极强的哲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24个字,表面看起来不难理解,但实际上要说清楚也没有那么容易。该片有许多解说词感染力极强,往往能够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尤其是寥寥几句,就能把复杂的问题概括得简单而有内涵,堪称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典范。

央视纪录片《国魂》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最近经济频道播出了《国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视专题片,虽然我只观看了下篇,但是感触颇深。《国魂》从百姓视角出发,用身边事百姓事,生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我们从书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的一个很好补充。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件难事吗?《国魂》在片中都作了解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词在《国魂》中,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具有很强实践特色。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我们国家、对整个社会、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都具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每一个词在《国魂》中都会有几个主人公的事迹来加以展开介绍。

爱国在当代就是要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如今,我们的祖国面貌日新月异,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每个公民都感到骄傲自豪。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阿尔山卧冰踏雪的戍边战士,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为了祖国的海军事业,隐姓埋名三十年研究核潜艇……,他们都在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同时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女,2011年利比亚局势动荡,我们的伟大的祖国动用各种方式把在利比亚的所有同胞安全撤离回国,儿女们回国后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至今还在我的脑海回荡。

敬业奉献、勤勉做事。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数十年如一日下来,每个人即便在自己最为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北京85后的女环卫工、武警新疆总医院庄仕华医生、中国探月工程年轻的航天人……,他们的工作有高精尖的新科技,也有很平常的打扫卫生,但他们都同样认认真真把自己本职的工作做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的必备条件。诚信的社会品质,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动力源泉。从“战友为国尽,我为战友尽孝”的李元成,到张瑞敏砸烂有质量问题的冰箱,从个人到企业都在讲诚信,高尚诚信品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魅力所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走向强大的理由。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人有好报。友善,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做人、做事,以及走上成功的重要法宝。友善给人以关爱,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把每个人的“善小”汇聚起来,必将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国魂》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价值观的力量。《国魂》榜样人物的故事中其实就有你有我,有我们这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身影!

央视纪录片《国魂》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在建国67周年之际,建政党工委组织全体党员观望了纪实片《国魂》,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理想主义教育。

《国魂》讲述了半个多世纪在中华大地上,共产党人欲血奋战,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抗争的故事。

影片抒情、感人的叙述了方志敏、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赵一曼、周文雍、陈铁军、龙华监狱烈士、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土等感天动地的故事。讲述了从“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文天祥,到共产党毛主席创立井冈山和红军;从共赴国难的十九路军,到人民解放军威名赫赫的临汾旅;从淮海战役到湘西剿匪;从抗美援朝到和平时期;从雷锋、焦裕禄到李向群和抗非典英雄邓练贤、叶欣等。他(她)们的英雄气慨感天动地,荡气回肠。

看了电影《国魂》,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是靠许许多多的英模和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创造的。

看了电影《国魂》,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国魂》—就是时刻把祖国放在心中,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斗争;就是为了改变她的面貌,踏踏实实的劳动和工作。

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国魂》将激励党员同志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央视纪录片《国魂》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什么是国魂在《辞海》里找不到这个词。但我们相信国魂是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是一种民族气节。几千年过去了,我国经历了多少朝代。纵观历史,每个时代几乎都有一些贤臣忠良被无辜杀害。这是历史的杯具。然而,他们留给我们后代的决不是悲伤,也不仅仅是教训,而是那种为国家为民族甘洒热血、不畏牺牲的浩然正气。这正是几千年来我们民族、我们国家赖以生存的民族之魂!

《国魂》这部电影讲述了从文天祥、黄继光、方志敏、林则徐到刘胡兰、邓世昌、董荐瑞、雷锋;从烽火连天的东北抗日年代的杨靖宇将军到和平盛世年的勇斗歹徒、壮烈牺牲的我市英雄杨靖宇。是革命烈士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这天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苦的是,我痛恨帝国主义差点让中国遭到亡国之耻;甜的是,用许许多多青春和热血换回了此刻美丽、可爱的中国。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战,为拯救苦难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拼杀在战火纷飞的战场。是啊,正因为中国革命有这些英雄的先辈,祖国才走向繁荣富强;正因为革命先辈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祖国才走向繁荣昌盛。革命先辈们,虽然你们的生命终止了,但你们那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发扬光大;你们那不可磨灭的英雄形象,必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同样的时代,却另外有一些人,他们所追求的是金钱、权势,迷恋于吃喝玩乐,甚至为了满足自己所谓的幸福生活而不择手段地进行着害国害民、损人利己的勾当。他们散发出的臭气污染着新时代的空气。

我们必须要以先烈为榜样,从小认真学习,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完美,而拼搏、奋斗。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投身到四个现代化中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做出贡献。

央视纪录片《国魂》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在建国67周年之际,建政党工委组织全体党员观望了纪实片《国魂》,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理想主义教育。

《国魂》讲述了半个多世纪在中华大地上,共产党人欲血奋战,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抗争的故事。

影片抒情、感人的叙述了方志敏、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赵一曼、周文雍、陈铁军、龙华监狱烈士、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土等感天动地的故事。讲述了从“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文天祥,到共产党毛主席创立井冈山和红军;从共赴国难的十九路军,到人民解放军威名赫赫的临汾旅;从淮海战役到湘西剿匪;从抗美援朝到和平时期;从雷锋、焦裕禄到李向群和抗非典英雄邓练贤、叶欣等。他(她)们的英雄气慨感天动地,荡气回肠。

看了电影《国魂》,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是靠许许多多的英模和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创造的。

看了电影《国魂》,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国魂》—就是时刻把祖国放在心中,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斗争;就是为了改变她的面貌,踏踏实实的劳动和工作。

央视党建纪录片 篇2

本刊讯12月12日, 大型文献纪录片《渭华起义》首映新闻发布会在华州区高塘镇渭华起义纪念馆举行。这部反映1928年5月发生在渭华地区工农武装暴动的纪录片, 12月16日至18日在央视纪录频《真相》栏目播出。

该纪录片由渭南市、华州区、曲江影视集团联合拍摄, 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精神为主题, 通过艺术手法再现了渭华起义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峥嵘岁月。纪录片史料翔实, 场面宏大, 情节生动, 被认为是一部准确还原了88年前那场艰苦卓绝、撼天动地的英雄壮举的革命史诗。

渭华起义发生于1928年5月, 由唐澍、刘志丹等领导, 以当时华县高塘、渭南崇凝为中心, 是中国北方地区起义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久的工农武装暴动, 也是大革命失败后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最具有全国影响的起义之一。

央视党建纪录片 篇3

纪录频道“委托制作”又结硕果

曼妙的飞天乘祥云散花施香,天宫伎乐执琵琶翩翩起舞。4月27日上午,8集高清纪录片《敦煌伎乐天》首映式在兰州举行,现场播放的片花,把来宾带进了美轮美奂的敦煌佛国音乐舞蹈殿堂。这部纪录片由央视纪录频道全额投资,委托甘肃酒泉电视台拍摄制作。

《敦煌伎乐天》是国内第一部集中展示敦煌古代音乐舞蹈遗存及演变发展的纪录片。该片系统挖掘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数量惊人的古代音乐舞蹈图像和文献资料,解读了敦煌藏经洞文献中保存的、令国际音乐界为之震惊的中国最古老乐谱和舞谱,全面展示了中古时期上下1000多年间中原和西域的音乐舞蹈发展历程,生动再现了佛国世界和世俗乐舞的壮丽景象。该片以莫高窟壁画为原型,以寻访的方式,通过舞蹈家、音乐家、理论学者的点评解释,加上舞蹈演员的肢体形象展示,让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

首映式上,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表示,央视纪录频道成立以来推出了多部精品纪录片,引领了社会文化风尚,在海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影响力。“纪录片《敦煌伎乐天》能够在纪录频道播出是对甘肃广电系统的巨大鼓舞。”他说,甘肃是华夏文明的最初的发祥地之一,积淀了中国文化中最精髓、最具价值的宝贵财富,拥有丰富的纪录片创作题材,甘肃省希望以此次《敦煌伎乐天》制作、播出为契机和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与央视纪录频道的合作,打造甘肃华夏文明精品纪录片集群,将甘肃打造成为全国纪录片大省。

“这部纪录片,是纪录频道与地方台合作中,投资规模最大、节目体量最大的一个项目。它的摄制与播出,将为央视纪录频道与全国兄弟电视台之间的纪录片合作确立一个成功的案例。”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目前“委托制作”是纪录频道在纪录片行业推行的重要纪录片生产与合作模式,即由央视纪录频道全额投资,对与承制方(各省市电视台或社会制作机构等)共同确定的纪录片选题,由承制方具体承制的一种全新纪录片合作模式。

刘文表示,纪录频道对委托制作的节目正逐步形成标准和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好选题、好故事、好品质。”他说,《敦煌伎乐天》所展现的内容,富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能让海内外观众感受敦煌艺术的文化魅力,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融合的厚重内涵,这是央视纪录频道最初在众多选题中,选择重点立项并全额投资《敦煌伎乐天》的初衷。在该片拍摄制作过程中,纪录频道进行了全程监理,使之具備了更高的专业品质。

业内人士指出,纪录频道是一个产业引擎,一年2000多小时的纪录片首播量必然会释放空前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对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纪录片团队及社会制作公司,纪录频道每年投入超过一亿元的资金,扶持各省市电视台和社会制作机构的纪录片创作发展。两年来,纪录频道通过举办“活力中国”、“传奇中国”两大纪录片征集活动,成功激发了全国各省市电视台和社会制作机构的纪录片创作热情,推动了中国纪录片行业标准的建立。2012年9月和12月,纪录频道先后举办了面对全国省、市电视台的“中国纪录片发展年会”和面对社会制作机构的“中国纪录片制作行业年会”。在这两个会议中,纪录频道倡导成立的两个联盟——“中国纪录片发展联盟”和“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获得了与会全国省市电视台和社会制作机构的强烈回应,今年这两个联盟将会正式成立。

据了解,2013年纪录频道还将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联合组建“中国纪录片联合播出网”,该网络将在全国100个地面频道开播每天30分钟的纪录片栏目。纪录片节目的市场需求量又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增长,这也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文/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李艳峰)

纪录片《来自弗吉尼亚的故事》

谁的故乡,谁的他乡

它拥有大西洋最优美的海岸线,它拥有辽阔而繁茂的森林,它拥有一望无际的种植园。它是美国历史的发祥地,曾经建立起欧洲移民在北美大陆的第一个定居点;它是美国的“总统之乡”,至今已有8位总统从这里走出。它就是美国弗吉尼亚州,您了解美国的必经之处。5月9日,三集高清纪录片《来自弗吉尼亚的故事》将登陆CCTV-9纪录频道,这部由中央电视台与美国弗吉尼亚州政府合作,由央视纪录频道与弗吉尼亚州旅游局承制的作品,将为您呈现弗吉尼亚的迷人风貌和历史深蕴。

追寻美国往事

想要了解美国历史,就得从弗吉尼亚开始。1607年,由150名英国人组成的船队在弗吉尼亚州东南部的一个半岛登陆,建立了欧洲人在北美的首个永久居留地——詹姆斯敦,之后他们就把北美东部从北纬38°到45°的这块区域,命名为弗吉尼亚(Virginia),意为“处女地”。

为使中国观众了解当地的人文积淀,纪录片《来自弗吉尼亚的故事》剧组精心选取了雪莉庄园、詹姆斯敦国家历史公园、杰弗逊总统故居、弗吉尼亚大学等场所,通过种植园主、考古学家、大学校长等人的讲述,将弗吉尼亚的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跟随镜头,您可以看到弗吉尼亚最古老的家族——卡特家族,他们在弗吉尼亚存在的历史比美国建国的历史还要长,300多年间,11代人一直坚守着家族的雪莉庄园,这在美国堪称奇迹;您可以看到杰弗逊总统在蒙蒂塞洛留下的印迹,在那里他起草了著名的《独立宣言》;您可以看到他卸任总统后亲自设计的弗吉尼亚大学的风貌,它是美国排名第二的公立大学,以其在美国首创建筑、天文和哲学等学术领域而著称,两个世纪后,一个美国建筑师把这个样板搬到了中国的清华大学……弗吉尼亚见证了美国早期移民的奋斗史,也见证了这个国家思想启蒙的渊源,深刻影响着后来人,在美国人心目中,它是故乡,也是心灵之乡。

展示南方风情

弗吉尼亚地处美国南方,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风,密林环绕的山脉,呈现出一派秀美风光。在詹姆斯河两岸,大片的葡萄园为酿造上好的美酒提供着原料。在这里,也集聚了弗吉尼亚人的梦想和希望。中国观众熟悉的《魂断蓝桥》、《阿甘正传》等电影佳作,都是以美国南方文化为基调创作的,而它们总是和弗吉尼亚密切相关。

“纪录频道创作的以‘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为创作理念的高品质纪录片,正在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与欢迎。”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之所以要推出纪录片《园林》,正是因为它承载了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它是一个古老而极具现实意义的“中国梦”。他说:“通过国际化的品质和市场化的路径,央视纪录频道的原创纪录片正在快速进入世界各国的主流播出渠道,成为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徑。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纪录片《园林》将成为2014年引发国内外关注的又一文化创新亮点。”

揭开“赤道翡翠”的神秘面纱

纪录片《魅力印度尼西亚》亮相央视纪录频道

它是世界上最辽阔的群岛国家,赤道横穿它的中部,太平洋、印度洋环绕其南北,18,000多座千差万别的岛屿坐落其间,令它享有“镶嵌在赤道线上的一串翡翠”之美誉。它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孕育了100多个风情各异的民族,拥有最多的穆斯林人口,和谐的文化交融氛围,使它成为亚洲文化的万花筒。来到这里,你既可以感受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气息,也能体验宁静安详的乡村生活,更能去往闻名遐迩的度假胜地,享受海的浪漫与喜悦……四集高清纪录片《魅力印度尼西亚》,将为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4月26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四集高清纪录片《魅力印度尼西亚》首映式上,该片展现出的印度尼西亚旖旎风光、热情朴实宽容的人文情怀,深深震撼和打动了每一位现场观众。

纪录频道“魅力世界”系列又一力作

纪录片《魅力印度尼西亚》是央视纪录频道继《魅力肯尼亚》、《魅力斯洛文尼亚》之后,第三部“魅力世界”系列纪录片,也是央视纪录频道第一部以亚洲邻国为题材的纪录片。“魅力世界”系列纪录片一直是用中国人的视角,来讲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故事,该片遵循此创作原则,寻找中国与印尼共通情感共鸣的宗旨,以极具震撼力的纪录影像诠释印度尼西亚的自然风光、文化传统、历史人文以及现代都市生活,通过16组人物质朴而又生动的故事,将向中国电视观众展现出印度尼西亚的独特魅力。

中国和印尼同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两国不仅地理相近,而且文化上都体现出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胸襟和融多元于一体的魅力,和平友好深深地熔铸于两国历史文化之中,深深地植根于两国人民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之中,这些既是两国共同倡导历久弥新的“万隆精神”的良好基础,又是该精神的最佳体现。首映式上,印度尼西共和国驻华大使易慕龙真诚希望:“通过观看纪录片《魅力印度尼西亚》,能够加深中国广大人民对印尼巨大的旅游市场和文化潜力的了解。通过纪录片跨文化的交流方式,能够加强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双边合作,特别是社会文化和民间的合作交往。”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寄语道:“我相信,随着这部纪录片在中国的播出,必将成为两国民众之间相互了解、加深友谊的桥梁,对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产生积极的作用。”

精英团队 高效制作

纪录片《魅力印度尼西亚》的创作团队,由央视纪录频道的精英创作人员组成,曾经拍摄过“魅力系列”第一部作品《魅力肯尼亚》等多部优秀纪录片。丰富的创作经历与国外拍摄经验的积累,使该团队在创作此片时,较以往更为成熟。因赴印度尼西亚进行拍摄的时间不到20天,如何这有限且紧张的拍摄期内,向观众展示出印度尼西亚的独特魅力?该片创作团队采取了比过去更为有效的创作模式。

央视纪录片《幕后》心得体会 篇4

这是一届团结合作的冰雪盛会。奥运会是运动员的主场、全人类的盛会,承载着人类共同梦想,寄托着和平进步的追求。从“Welcome to China”到“Thank you Beijing”,从中外运动员的相互激励到多国选手赛后互送礼物,从各国网友的点赞致敬到志愿者的寄语祝福……北京冬奥会期间,不断上演团结友爱的故事,为身处疫情寒冬的各国人民带来了温暖与希望,让奥林匹克精神更加熠熠生辉。通过一段段视频和文字,这些代表人类团结友谊的温暖故事,也传送到世界各个角落,搭建起更多相知相交桥梁,让世界各国如同朵朵小雪花共同构建成一朵大雪花,紧密团结在一起。

在这16天里,我们看到了一位位老将的优雅谢幕,也见证了一个个冰雪新星的崛起。他们在给普通观众带来激情与尖叫的同时,也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何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观后感 篇5

随着城镇化大潮滚滚袭来,这些美丽的乡村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渐渐化为乌有,暂时留存下的乡村也有不少被割裂了历史的脉络,失去了灵魂和底蕴,沦为失去记忆的躯壳。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纷纷建言热议,愿更多的“乡愁”被守望和传承。

乡愁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乡村以宽广的胸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乡愁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故乡在哪里,中国人的根就在哪里,精神就在哪里。”冯玉璞代表说。

冯玉璞是隆德县主管文化、旅游的副县长,隆德县是中国书法之乡、绘画之乡,也是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冯玉璞说:“隆德县自公元1142年传承至今,是很多隆德游子的故乡,也是他们的魂之所依,心之所托。腊月初八那天,我们启动了‘在隆德过大年’活动,通过社火、舞狮、民俗体验、元宵晚会等传统节目,共同守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冯玉璞说,现在很多农村都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布局,毫无特色、千篇 一律,老百姓戏称“家家户户一个样,人还能看个门牌号码,狗干脆找不到家了”,他建议在大规划的拆迁和“造城”运动中应该将“乡愁”留住。

冯玉璞说,如今,随着大批移民离开故土融入新生活,一些传统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而新的文化理念尚未形成,导致很多现代人没有信仰,都很茫然,希望通过城镇化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将“乡愁”找回来,将一些传统文化找回来。

既要坚定传承又能勇敢放弃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表现,如何能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又能让农民生活有大的改善,要走的路还很长。”布青沪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天蓝水绿是宁夏最大的资源优势,面对稀缺的碧水蓝天,我们需要坚守,但也要付出代价,比如放缓经济发展的速度,比如规划好城镇化的特色,比如该破则破该立则立。

布青沪说,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人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安稳下来,一靠优于过往的居住生存环境,二靠内心深处的安分,青山绿水的消失让现代人忧郁,精神家园无处安放。因此,才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重回农村生活,这不光是精神的感受,还有村庄里淳朴民风的融化。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文化并不全是好的,就怕在各种文化的交汇中,糟粕不舍,精华不留,失去判断的方向。我们要擦亮双眼,做到既能坚定传承,又要勇敢放弃。

布青沪建议,城市规划并非要移山填海、改头换面,千城一面“乡愁”只会越离越远。如果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实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望,那么,我们的“乡愁”就不在远方。

诗意的栖居并非梦想

看得见的青山绿水,看不见的诗意情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么一方碧水蓝天,那是家的颜色!

“移民从一个故乡搬入另一个家乡,他们人下山了,可文化的根不能断了,在新家园他们能否觅到更多老家的味道?”马红代表说,生态移民是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大批人的“下山”将不仅仅是一种住房转移,更会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搬下山来的移民,绝大多数都会外出务工,寻求新的发展,怎么让房子真正变成“家”?光靠产业,似乎还不够。

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观后感 篇6

影片中芙蓉镇从古至今不管是彭士愁和五代十国楚王的斗争、彭翼南抗击倭寇、大壮士开凿猛洞河溶洞栈桥、曾小玲洗衣还是彭长辉对环境检测等,都是“吃得苦,霸得蛮”精神内涵的体现,反映他们刚强、勇猛和宁折不屈的性格,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担当。芙蓉镇人民是坚持“吃的苦,霸得蛮”精神贯穿日常工作始终,才使千年古镇永保辉煌。观看影片后深受启发,使我明白一个道理,以后在工作中就要“吃得苦,霸的蛮”。

在日常维修中,就要多吃苦,要有蛮劲。拿维修来说,简单的维修谁都可以完成,但是碰到难维修的东西就要多吃苦,要有蛮劲,这样才能解决。比如马桶堵塞,疏通机等通不开,就要想办法,拆掉马桶,清理下面污物,就要不怕脏,甚至用手去掏,想尽各种办法,用尽各种办法,这样才能疏通。如果不想吃苦,通不开就不通了,甚至怕脏,没有蛮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就要坚持“吃得苦,霸的蛮”,工作中困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会取得成绩。否则就解决不了问题,工作就不会取得成绩。

央视党建纪录片 篇7

【关键词】纪录片《货币》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

教师将安排纪录片播放的形式引进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特别是在高一政治教学的《经济生活》阶段,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安排播放记录片,能够拉近学生与经济生活的距离,更好的阐明教材思想。笔者认为,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播放合适的纪录片来作为教育资源的运用。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不断推陈出新。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在学习上不能够适应九门科目同时进行的节奏,明显出现对政治课不重视的情况。而高中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教学深度是逐步由浅入深,如果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没有结合相关实际生活真实案例,课堂教学容易出现枯燥、沉闷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会出现集体性对政治课失去兴趣,甚至厌学的情绪。所以采取在教学上运用新的教学技术,播放适当的纪录片,就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与现实的生活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学习效率提高,事半功倍。

纪录片的创作以呈现现实的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纪录片不能等同与电影,它更多的是以展示生活的真实性为表现特色。纪录片有它的特点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带领学生进入观看——思考——教学相结合的空间。首先,纪录片的专业性能够让学生信服。由于拍摄者是从专业角度来讲解某一方面的故事或者事件,当然是非常专业的。所以记录片是真实的引导学生思考。其次,纪录片的直观性能够让学生学会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条理的分析。纪录片所反映的故事或者事件,不仅有专业的文字表述,更是配有真实的画面,显得非常直观。再次,记录片的深刻性能够引发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自我的再次学习,特别是在学习中的小组讨论有重要意义。真实的故事通过直观的反映,让人们在欣赏中,得到思考得到进步。正是由于纪录片的这些特点,也赋予了纪录片教育的功能。

高中政治的教学,目前来看,老师的讲授是主要的方法,但是单纯的依靠教师讲授过于单调,教与学的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能力降低。引入纪录片的播放进课堂,能够拉近教师讲授教材与学生理解教材的距离,能够做到使课堂教学生动具体,由于纪录片的这些教育功能,把合适的纪录片作为教育资源,是教师一个好的选择。

高一的政治课,就是介绍“经济常识”,在教学中,让学生集中观看了纪录片“货币”,这种教学手段的改变,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纪录片《货币》是中央电视台特别制作的十集纪录片,将以每集45分钟的容量在黄金时间隆重推出。纪录片《货币》的主创团队包括具备专业金融知识的业内人士,他们汇聚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在华尔街等世界金融中心工作生活多年的业内人士。

纪录片《货币》以一种开放、通俗、生动的方式来解读货币,纪录片《货币》由货币的起源开始,到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崛起,货币的灾难和货币的未来,对货币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运行秩序之间的关系进行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以一种开放、通俗、生动的方式来解读货币。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曾这样描述货币:“货币化是市场化深化发展的前提或基础;同时,货币化的发展也是个人自由的前提。”货币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根本的要素,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她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疑惑。因此,研究和分析货币,既是对财富的探讨,也是对人性的探讨。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货币,本片将带领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历史,进入货币的世界。

纪录片《货币》是一部金融类的纪录片,共分为十集,第一集有价星球,讲述货币究竟以何种方式影响了整个地球的转动,货币让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和丰富,同时也让人类的生活变得寒冷和冷酷。纪录片开篇以南非某个小村落,村民组成舞蹈队通过向游客展示舞蹈获取报酬为引入,向同学们抛出一个观点,原本自娱自乐的舞蹈为什么能够变成供养家庭的来源,从而引出货币的神奇作用,它与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很好的结合。在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中,教材正是通过展示什么是商品、什么的一般等价物、什么是货币,向学生传授货币及货币的独特的作用。记录片《货币》向师生展示了美妙的音乐、激情的舞蹈、独特的异域风情,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做到的,生动而又真实的故事情节把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对教材问题的自主思考。

纪录片的语言是专业且浅显易懂的,作为政治课的教师要学习语言在教学中的转换和运用。在纪录片《货币》中,所采用的经济学概念是专业的,例如:汇率、货币的本质、价格、通货膨胀、股票等。这些正是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的教学重点难点。这些概念是晦涩并且不易理解的,对于刚刚进入高中政治课学习的学生来说这些是完全不同于初中政治课的内容的,跨度大、学习深度大。所以要结合纪录片的播放,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生活中理解和掌握专业名词,即课堂知识的重难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的改良,可以提高学生的从生活中找知识点的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在纪录片向学生展示通货膨胀的危害的时候,用镜头对准了当今世界的津巴布韦的真实生活情况,津巴布韦政府发行的津元是目前世界上发行最大面额的纸币,100万亿津元只相当10美元的购买能力。十年前,100万亿津元可以购买十栋豪华别墅,而现在只是购买三个鸡蛋的购买力度。这样真实而又生动形象的事例能够像学生完整的展示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的危害,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进而引发学生更好的探寻通货膨胀的其他相关知识点。这样的事例很多,纪录片能够帮助教师将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最新、最真实的事例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教学。

央视纪录片《货币》是一部优秀的经济学专业纪录片,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恰当合理的运用它,将简单的传授性教学积极地变成互动性教学,能够为课堂增添色彩,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1]纪录片《货币》 总导演:李成才 2012年11月

[2]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生活》 2008年人教版

央视党建纪录片 篇8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6日来源:人民网

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5月中旬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首播。该片根据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同名著作改编,由国防大学、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联合摄制。

纪录片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从1911年到1936年的历史演进,共12集,每集45分钟。纪录片主创团队在两年多时间里,多次重走红军长征主要路线,还远赴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寻访重大历史事件的线索踪迹,全片尊重但不照搬原著,以大量新发现的史料和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再现历史场景,勾画历史人物,有准确的史实、精当的评论、全新的构思,是一部与原作相匹配的佳作。

该片总监制、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表示:“我们不是为了写历史而写历史,而是为了今天写历史,为了明天写历史。看上去我们是写历史,但处处都是为了今天。”

中央电视台5月13日首播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

2013年05月11日09:

54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近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防大学、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

辉煌》,在北京举行首映式。中央电视台将从(今晚起5月13日)在一套综合频道晚间“魅力纪录”隆重推出这部历史文献纪录片。央视一套首播之后,央视七套军事节目、九套纪录频道也将在5月下旬的晚间节目时间编排播映这部纪录片。

纪录片《苦难辉煌》根据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原著改编而成,共12集,每集45分钟,是一部成功再现党的历史的精品力作。该片多维度、宽视野、全景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征程和革命精神;重点刻画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两次历史性转变。虽然只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历史的一个阶段,但“看似写历史,实则写今天,看似问过去,实则问未来”。回答了1840年以来,救亡与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紧迫历史使命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种方法试过了,各条道路走过了,都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重大问题。它让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党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倍尝艰辛而愈加成熟的高贵品格;看到的是这个党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砥砺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智慧,积聚自己的力量,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坚强意志。高扬的是共产党为广大人民群利益而奋斗的精神旗帜,鼓荡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央视《同心战疫》纪录片观后感 篇9

一月中旬,当人们还沉浸在回乡过年的喜悦之中时,殊不知,一场灾难正悄无声息地来到人们的身边。从疫情开始到武汉封城,仅仅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口罩脱销,飞机停运,火车站全国寻找有确诊患者的同车乘客......霎时间,谣言四起,不安与恐怖笼罩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乎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命运。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危急时刻,白衣战士们挺身而出,一位医生在请战书中写道:“如果有人需要,我自愿报名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治疗病毒性的肺炎的治疗活动,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专家不断奔赴湖北,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耋耄之年请战一线的钟南山,被誉为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针”,大国重器,与世无双!汗水从他们佩戴的6层口罩中渗了出来。因长期佩戴口罩,脸上被压出了深深的印子,甚至不少人员因劳累过度,永远的倒了下去......是的,这个世界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点点萤火汇成星河灿灿。

有人留在了家里,而有人却永远的留在了20。李文亮医生的离世,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作为最早一批预言这场灾难的人之一,却因散布谣言而被处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弃,面对质疑,他依然恪尽职守,站在了抗病最前线,正所谓“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抱以之歌”。鲁迅曾言:世间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警钟不是为谁而鸣,警钟是为每一个人而鸣。从李文亮故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医生的伟大,更看到了轻率处理无主观恶意言论的后果,可能比虚假信息本身带来的危害要巨大得多。他用良知为国拉响警报,用肉身为黎明苍生敲响警钟,一纸训诫书让人潸然泪下。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尖锐地指出:一旦堕入笑骂由人的尘世,纵有威猛的羽翼也寸步难行。此话不假,舆论胁迫,谣言杀人。“病毒可能是由武汉某实验室放出的”等话原本出自一篇印度论文,早日专家学者已经辟谣,证实其为谬论,竟还被不法分子信手拈来,断章取义,不实言论在各大媒体界疯转。以致人们竟然失口痛骂武汉科研人员,让他们平添羞辱。

央视纪录频道 电视原色之魅 篇10

《美丽中国》历时4年拍摄,曾获“艾美奖”3项大奖,在全球60多个国家播出,被视作以纪录片传播中国形象的范例。选择这样一部享誉海外的国际合拍片开场,显示出央视纪录频道“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中国价值、国际表达”的雄心。

2011年,纪录频道通过一批经典节目的播出和频道整体的大板块编排,进一步建构起中国电视国际传播多频道、多语种、多形态、多渠道的新格局,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品牌、建构中国国际形象、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纪录频道在推动建立中国纪录片行业标准,带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方面担当起引擎作用,为实现纪录片产业价值最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扩大了国产纪录片的国际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表示,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今天,真正能够“立台”的是新闻与纪录片这样凝聚媒体思考、灵魂的内容载体,“大度、从容、冷静、理性”是央视纪录频道的气质,这种气质的存在,使得纪录频道能够卓然而立。

高端,自然生成

央视纪录频道中文国内版通过中星6A和中星6B卫星覆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与中央电视台3套、5套、6套、8套、新闻、少儿加扰卫星频道捆绑播出,可接收人数超过9亿。截至10月底,纪录频道在全国31个省市区(除港台地区和由于设备或模拟转数字问题的个别地市)全部实现了落地、入网、入户,在省市级网络的数字网入网率为92.3%。

央视纪录频道英文国际版对海外覆盖播出,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英语新闻频道等同,卫星信号全球覆盖,进入中国电视长城平台。目前已在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入户,用户总数达到960万户,其中卫星信号已经覆盖美洲,欧洲超过730万户,亚太地区超过50万用户,非洲超过150万用户。上半年,频道还新进入港澳台地区和海外18个国家的84家酒店,共32645个房间。

央视纪录频道不断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专业化的高端电视频道。目前纪录频道的主体内容包括自然探索、历史人文、社会纪录、文献档案四大类,分八大主题时段,全天24小时播出。中文国内版每日首播量6小时,英文国际版每日首播量4小时。

开播至今,收视最高的纪录片类型是自然类、动物类、科技类、战争类;每天18:00—20:00、22:00—24:00收视最高。观众主体具有“高学历、高职业、高收入”的特征,其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观众比例位居央视各频道首位,且观众呈现出“高忠诚度、高美誉度、高关注度”的收视特征。

央视纪录频道下设节目管理部和项目运营部两个部门,分别负责节目策划、播出、中英文版的制作、频道运作和项目生产规划。开播初期团队成员有40多人,主要来自央视各频道曾经参与过大型纪录片创作的精英骨干。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随着频道开播,我们这些人也从一个项目或纪录片创作人向纪录频道管理者角色转变。”刘文原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副总监,曾任《再说长江》《香港十年》《澳门十年》等纪录片的总编导、总制片人。对他来说,现在频道管理、产业发展,以及频道本身的责任和使命更让他关注。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纪录频道以其“高端的媒体属性、高质的频道受众、高度的传播覆盖”,迅速成长为中央电视台极具标志性的品牌频道之一,开播仅半年即在中国11个主要纪实类、科教类频道品牌健康指数和观众满意度排名中名列首位。

改版,满足多样化收视需求

2011年9月19日,纪录频道自开播以来首次改版。主要从三方面做了调整:增加首播时段、改变编排策略、完善频道包装。

首播增加2个小时。纪录频道中文版在日首播节目4小时的基础上,再增加《寰宇万象》和《精彩放送》2小时时段,将原有20:00至00:00的首播节目时段提前到18:00。新增节目中,涵盖《断刀》《新电影传奇》《西湖》《开国纪事》《岩中花树》等一大批首播的国内精品纪录片;一些国际引进的优秀纪录片也出现在此时段,如《当我们离开地球》《冰冻星球》《揭示大自然的力量》《远古大發现》等。同时,还遴选了一批收视好、影响力大、观众再次欣赏需求强烈的节目进行重新编排。新增2小时加上当日首播4小时和重播前日的6小时节目,使每天的播出内容做到12小时各不相同。并且,就每日首播量而言,CCTV-9纪录频道已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相等同,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收视需求。

纪录频道通过委托调查发现,每天的18:00至20:00是纪录频道中文版的第二收视高峰时段,同时段各地方卫视以播出生活服务类和新闻类节目为主,对于喜爱纪实科教类节目的观众来说,该时段是一片尚待开拓的沃土。为此,从9月19日起,纪录频道把最受观众欢迎的《精彩放送》和《寰宇万象》节目放在此时段播出,扬长避短、差异竞争。

海外播出的英文版(CCTV Documentary)则将每日节目首播量由3小时增加到4小时,并按照亚、欧、美三大时区不同黄金时段和收视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编排。例如,亚洲区“次黄金时段”是北京时间19:00至20:00,安排重播新增一小时的“人文地理”及“时代写真”,并联通亚洲区的20:00至23:00“黄金时段”,为亚洲区的海外观众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此外,纪录频道中文版以“周”“月”“季”为单位设计主题,以系列化、规模化的播出方式,将单集纪录片的收视吸引力叠加,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对同类纪录片的收视需求。纪录频道英文版则通过设计“地域文化周”“中国文化月”等主题化编排,集中播出同类题材,传播中国形象,提升纪录频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为体现频道“高品质、高标准、高水平”的形象,频道专门邀请了国际顶尖制作团队,推出了新的包装和宣传片。曾服务于BBC的英国Brand Energies公司,曾为半岛电视台制作整体包装的台湾JL公司,曾获得国际广告界顶级金奖——莫比奖的导演谭晓刚,都参与了频道整体包装。国际化、时尚化的新包装,赋予纪录频道清新活泼的气质,凸显频道的现代性。未来纪录频道包装导视的升级优化将成为常态,还会持续推出频道理念宣传片,不断设计推出频道LOGO演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表示,与以往纪录片栏目不重视包装,常年同一包装的样态不同,央视纪录频道花大力气进行包装调整,加强国际合作、制播分离、专业化分工,大胆创新和尝试,这些都显示了纪录频道做出品牌化的决心,对行业有启发意义。

从2011年1月1日开播到10月31日,纪录频道平均收视份额为0.267%。9月19日频道优化升级后,收视份额翻了两番,由年初的0.25%增长到超过0.5%,全天收视份额增长52%,18:00-24:00黄金时段增长高达71%。其中9月19日改版当天,纪录频道的收视份额达到0.448%,19日到22日的四天内,平均收视份额达到0.55%,不久前平均收视份额连续超过0.7%。

整合优质资源,推动纪录片产业化发展

首播的扩容对于纪录频道的内容储备提出了更多要求。“命题作文、委托定制”,寻求纪录片生产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丰富片源,是纪录频道在纪录片产业之路上的新探索。开播近一年来,纪录频道通过购买、赠播、委托制作、联合摄制等多种方式,合作播出了诸多地方电视台、社会机构、海外制作机构制作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2011年7月15日,纪录频道举办了“活力中国”面向社会邀请招标活动,本次招标以“社会现实类题材”为选题范畴,提供了六大选题方向:社会现实、生活服务、生活时尚、科学普及、经济社会和文娱体育。共有50余家电视制作单位参加了招标,经过初选,有28家公司入围作提案阐述和答辩,专家评审团打分后,最终有13家社会制作机构中标。他们获得由纪录频道提供的制作经费,并在纪录频道的全程督导下进行相关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制作完毕的纪录片都将会在纪录频道播出。

这是纪录频道第一次面向全社会进行节目制作招标,也是中央电视台首次大规模面向社会进行纪录片制作的招标。目前国内的纪录片产业尚不成熟,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相当的差距,尤其在纪录片制作的项目流程管理方面,不少制作机构缺乏应有的经验,此次招标活动是一次对纪录片新形态、新手法、新视角的探索。

刘文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招标,催生一批关注中国当下社会现实、承接地气、具有鲜活生活质感的纪录片作品,展示当下中国最具活力的社会内容,同时发掘高水准纪录片的制作力量,整合国内纪录片生产的优质资源,从而建立纪录频道与社会制作机构进行长效合作的机制,初步形成纪录片产业合作联盟,共同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繁荣发展。

这次招标只是一个开始,展开多种方式的合作是纪录频道的长期工作。9月,纪录频道启动了“青春中国”大学生纪录短片征集计划,该活动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展开,旨在寻找和培养优秀的大学生纪录片新锐,由纪录频道联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共同举办。“青春中国”项目计划将是一项长期的行动,刘文表示:“希望在五年时间内,联合全国一百所高校、发现并培养1000位纪录片新秀,以此营造‘百校千人’的规模和影响力,真正为中国纪录片事业建立起强大的后备军。”

11月12日四川电视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传奇中国”纪录片征集计划正式对外发布。本次启动的《传奇中国·文化篇》项目以博物馆、戏曲、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古代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拍摄内容,聚焦中國文化,关注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在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重点突出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所具有的生命活力。

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表示,希望通过这次选题征集活动,使一批有实力的地方台和社会机构成为纪录频道长期合作伙伴,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节目样态。为了保证选题方案的科学性,纪录频道将联合国家文物局、文化部非遗司、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部门,对各制作机构申报的选题方案进行专业化遴选,在确定入选选题方案后,由纪录频道出资委托制作并全程监理。

目前,纪录频道正通过体制创新,搭建纪录片生产和营销主体,形成纪录片创意、生产、销售、传播为一体的产业链,并通过纪录片购买、委托制作和联合制作等多种方式,创新纪录片运营模式,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纪录片市场。“纪录频道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高端文化产品的传播平台,更力求成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和行业标准,为中国纪录片产业繁荣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刘文说。

打造对外合作平台

11月12日,央视纪录频道和国际制作机构在成都签署合作备忘录。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英国广播公司(环球)、英国独立电视台环球娱乐公司成为央视纪录频道的国际合作伙伴。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亚洲及福克斯国际频道(亚洲)首席运营总裁简树贤表示,国家地理频道与中央电视台一直有着很深的缘分,双方早在2002年就合作过埃及金字塔探密的现场直播,其后至今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在海外落地的纪录频道英文版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通过这个频道,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更为真实、更为丰富、更为精彩的中国。”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双方将一步深层合作。

与电视剧不同,纪录片更能为海外主流媒体接受。海外传播,树立国家形象和传播中华文化是纪录频道的使命之一。纪录频道英文版节目根据国际观众收视习惯和需求,以“针对性、贴近性、国际化”为节目遴选标准,力求既代表中国主流价值观,又能够取得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目前基本确定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与英国ITV合作的《秘境中国之天坑》、与德国MAT-TV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与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合作《利玛窦》、与韩国KBS合作“中韩建交20年”系列项目、与日本NHK合作“中日建交40年”系列项目。

11月12日,纪录频道举行了聘任仪式,国际纪录片大师伊夫·让诺、史蒂夫·伯恩斯等八人受聘成为央视纪录频道的国际顾问,刘文为大师们颁发了国际顾问聘书并赠送了专门制作的纪念牌。刘文说:“纪念牌的质地,是将中国传统民居常用的青砖和现代建筑常用的不锈钢相结合,象征着我们将用共通的人文情怀承载历史与现实;纪念牌的正面是两个同心圆,寓意我们将用东西方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将用最新的3D技术来纪录影像。”

上一篇:中国家具市场调研下一篇:修理修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