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数据入库保密协议(精选4篇)
为加强涉密资料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保密,防止发生丢失泄密事件,防范非法使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协议书。
一、本协议书所述“使用方”为:
二、本协议所述“保密资料”是:
三、使用方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文件的要求,对保密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四、使用方为保密资料的安全管理者。使用只用于*****************工作;不得以商业目的使用该数据或者开发和生产其他产品;使用方可根据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但未经许可,不得将修改、转换后的数据对外发布和提供;使用方不得将监测成果在计算机互联网上传输、登载。
五、保密资料在使用方存放设施与条件应符合国家保密、消防及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料保密内部管理制度;经批准复制的载体要进行编号与登记,按同等密级进行管理;涉密计算机系统应按相关规定办理批准使用手续,严防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六、使用方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和检查,落实各项保密措施,使所属人员知悉与其工作有关的保密范围和各项保密制度。
七、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八、本责任书一式贰份,分别*******************单位、使用方存档备查。
使用方单位(签章):
负责人(签字):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信息机房作为各企业、政府机构等各类信息系统运行的场地,信息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温湿度要求。此外由于机房设备密度大,机房处于防尘密闭状态,一旦机房精密空调出现故障停机、运行异常等问题,将会迅速导致机房温度的升高以致各种计算机系统宕机。
2 技术要点
Modbus通信协议是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通信协议。通过此通信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使用RS232、RS485/422、Modem加电话线、甚至TCP/IP来联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实现通信。应用Modbus通信协议,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标准的Modbus是使用RS-232C兼容串行接口,RS-232C规定了连接器针脚、接线、信号电平、波特率、奇偶校验等信息,Modbus的ASCII, RTU协议则在此基础上规定了消息、数据的结构、命令和应答的方式。Modbus控制器的数据通信采用Master/Slave方式(主/从),即Master端发出数据请求消息,Slave端接收到正确消息后就可以发送数据到Master端以响应请求。Master端也可以直接发消息修改Slave端的数据。当在网络上通信时,Modbus通信协议规定每个控制器必须设置设备地址,消息接收方通过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判断设备的发送方,根据消息包含的功能码从而决定要产生何种操作。如果是查询操作需要回应相应的设备状态信息,接收方控制器将生成应答消息,使用Modbus协议发送给询问方。
Modbus协议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串行协议中除有奇偶校验外,ASCII模式采用LRC校验,RTU模式采用16位CRC校验。另外,Modbus采用主从方式定时收发数据,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某Slave站点断开后(如故障或关机),Master端可以诊断出来,而当故障修复后,网络又可自动接通。
Modbus协议包括ASCII、RTU、TCP等通信模式,在这里仅介绍一下Modbus协议的RTU模式(如表1所示)。在RTU通信模式中,消息的每个8Bit字节包含两个4Bit的十六进制字符。该模式下消息发送至少要以3.5个字符时间的停顿间隔开始。传输过程中,网络设备不断侦测网络总线,在停顿间隔时间内,当第一个地址域接收到数据,相应的设备就对接下来的传输字符进行解码,一旦有至少3.5个字符时间的停顿就表示该消息的结束。
在RTU模式中整个消息帧必须作为一个连续的流转输,如果在帧完成之前有超过1.5个字符时间的停顿时间,接收设备将刷新不完整的消息并假定下一字节是一个新消息的地址域。同样地,如果一个新消息在小于3.5个字符时间内接着前个消息开始,接收的设备将认为它是前一消息的延续。如果在传输过程中有以上两种情况发生的话,必然会导致CRC校验产生一个错误消息,反馈给发送方设备。
3 数据采集程序实现
机房的环境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支持Modbus通信协议的各类专用传感器、支撑Modbus的控制器等实现温度、湿度等数据的采集,如温湿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机房精密空调等等。文中所阐述的编程方法主要采集设备为北京昆仑温湿度传感器和梅兰机房精密空调,控制器的通信模式为RTU模式。采集设备接线如图1所示。
3.1 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程序实现
(1)计算机发送查询温湿度消息给传感器,
如表2所示。
代码实现:
(2)传感器返回温度、湿度数据,
如表3所示。
其中CRCH为CRC16校验的高位字节,CRCL为CRC16校验的低位字节。温度H为返回当前温度的高位字节,温度L为返回当前温度的低位字节。
代码实现:
3.2 梅兰空调数据采集的程序实现
(1)梅兰空调通信协议
如表4所示。
由于机房精密空调控制器所具备的可采集参数包括空调内的各种运行信息和设备信息,以读取空调时间为例进行机房空调内部各种信息的读取方法阐述。
(2)计算机发送消息查询空调当前年份
如表5所示。
对于不同的数据类型,梅兰空调的数据长度是不同的,如年份的存储,在空调中使用4个BYTE进行数据的存储。而告警信息只需要一个字节进行存储。
(3)传感器返回温度、湿度数据
如表6所示。
对数据的读取,需要引用单精度浮点类型进行数据的转换。
4 注意事项
理论上可以将相同协议模式(RTU、ASCII)、相同通信速率下各种类型的支持Modbus通信协议等的传感器设备、工业控制器设备等通过同一根485总线进行连接,但是由于生产设备厂家制造水平千差万别,常常会互相干扰。可以通过在计算机采集控制端增加多串口卡的方式,将相同的设备进行归类接入同一串口以减小干扰。在较大数据量采集通信过程中,Modbus通信协议可以一次查询得到多各控制器寄存器地址内的数据,但为了提高通信的成功率,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采用一次查询较少的数据,采用多次查询的方式,来进行寄存器的大数据量采集。
5 结语
Modbus通信协议具有开放性高、用户应用范围广、易实现、扩展性好、可靠性强等优点。采用Modbus协议结合串口硬件设备就可以简单实现监控数据的采集或与机房网管系统的集成,达到机房环境监测的目标。
参考文献
数字化地形图数据入库的质量控制
本文从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特点着手,简要介绍了数字化地形图入库前后的质量控制、入库流程及数据转换,对GIS数据的.采集、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作 者:董景玲 李安群 严志新 Dong Jingling Li Anqun Yan Zhixin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刊 名:广西城镇建设英文刊名: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年,卷(期):2009“”(9)分类号:P231.5关键词:数字化地形图 地理信息系统 质量控制
关键词:地籍测绘,数据入库,分析
在现代地籍信息化建设中,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地籍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为我国新时期地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针对地籍测绘数据管理的需求, 相关企业开发了地籍测绘信息数据库系统, 以此满足地籍测绘及管理工作的需求。但是, 在这一过程中, 地籍测绘信息入库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有效管理地籍测绘信息、强化测绘数据入库管理是目前地籍测绘单位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地籍测绘中现代测绘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现状, 测绘单位应加快数据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借助GIS系统、CAD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论, 科学的开展地籍测绘数据入库管理工作。以健全的管理体系为基础, 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中心, 规范并指导相关作业人员的数据管理工作, 为提高地籍测绘质量、提高测绘信息管理与应用能力奠定基础。
1 地籍测绘数据入库管理工作重要性分析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 地籍测绘工作是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 是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科学性的基础, 在现代卫星技术及GPS、GIS系统广泛应用的今天, 地籍测绘工作难度得到了释放。但是如何科学收集、整理并分析地籍测绘信息成为了地籍测量单位的首要难题, 如何对信息进行管理成为了制约地籍测绘数据信息应用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地籍测绘单位的难题。利用数据库技术将地籍测绘信息进行分类与整理, 并按照相关要求及使用需求进行归档存储, 以此为基础保障测绘信息的有效利用。在我国地籍测绘工作开展中,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是制约地籍测绘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利用数据库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地籍测绘数据信息整理工作量, 并以自动化计算等方式提高地籍测绘数据整理与存储质量。在现代地籍测绘中, 信息数据的入库与管理在地籍测绘工作中占有重要比重, 是影响测绘信息使用与利用的关键点。因此, 地籍测绘管理中应强化数据入库及数据分析整理能力的构建, 为地籍信息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2 地籍测绘数据入库方案的具体分析
2.1 建立完善的地籍测绘数据入库管理体系, 保障数据信息准确性
针对地籍测绘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现代地籍测绘单位应加强对地籍测绘数据入库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针对地籍测绘数据管理的特点, 结合企业的组织架构对相关数据入库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以此为基础, 规范地籍测绘数据入库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 企业还应针对勘测测绘设备数据准确性问题对入库信息进行校核, 确保入库信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2 建立地籍测绘数据共享平台, 校核地籍测绘数据信息
在地籍测绘中, 设备因素、人员操作及现场自然条件等因素对测绘数据的准确性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造成了测绘数据的误差的存在。建立地籍测绘数据共享平台能够使相关单位在平台数据分享基础上, 对测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测绘数据误差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理, 保障数据测绘信息准确性。同时, 地籍测绘数据共享平台还能够利用网络技术, 实现多企业的数据共享与评测, 及时发现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测绘单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奠定基础。
2.3 强化入库信息的校验, 保障地籍测绘数据库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地籍测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地籍测绘数据入库前应对相关信息进行检验与复核, 以此保障地籍测绘数据库的准确性。设置专职部门对地籍测绘数据进行校验与复合, 必要时重新开赴现场进行数据测绘, 确保测绘信息的准确性。另外, 地籍测绘单位还应加强相关刚位职责的建设, 以岗位职责、岗位操作SOP等管理体系规范并指导一线测绘人员的实际工作, 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为数据利用与分析奠定基础。
2.4 强化数据收集质量监控, 保障地籍测绘数据入库质量
为了保障地籍测绘数据入库质量, 保障数据准确性及可用性, 现代地籍测绘单位应建立基础数据收集质量监控系统。通过现场设备操作监控, 数据整理与存储监控、现场测量监控等工作的开展, 确保地籍测绘数据收集信息质量, 为入库信息的控制奠定基础。根据数据管理工作的要求, 严格控制地籍测绘一线人员的设备操作及测绘工序, 确保地籍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保证入库信息质量。
2.5 以模拟技术为基础, 校验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保障地籍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测绘企业应建立模拟校验体系。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测绘数据进行模拟分析, 校验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避免数据误差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借助计算机软件模拟技术, 对采集的数据信息的进行模拟分析, 对于不合理的数据及时进行复测与校验, 避免数据准确性对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工作的影响, 保障地籍测量技术的有效利用。
3 注重人员专业技术培养, 提高地籍测绘数据质量
在现代测绘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地籍测绘中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日益增加。为了保证新设备、新技术应用效果, 保障地籍测量数据质量, 地籍测绘单位必须加快相关人员技术的培训工作。以新设备、新技术引进为切入点, 开展人员专业技术及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 以此为基础保障测绘数据准确性、避免数据误差对数据应用的影响。根据测绘单位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情况, 结合新设备及新技术引进进度, 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将新设备、新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与方法落实到一线员工的岗位职责中, 为保障地籍测绘数据质量奠定基础。
4 结论
在我国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 地籍测绘工作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现代测绘技术发展现状, 地籍测绘单位应加快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与应用。针对新设备、新技术对一线测绘人员的需求, 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同时强化数据管理与复核, 为保障地籍测绘数据入库质量奠定基础, 为确保地籍测绘信息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军.地籍测绘数据质量管理分析[J].地籍信息与管理, 2013, 9.
【监测数据入库保密协议】推荐阅读:
系统信息数据集中监测06-06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软件07-05
数据保密协议书范本01-17
数据安全保密措施07-06
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器协议11-11
环保局监测中心站与监测站工作通知06-24
水库监测方案06-13
水文监测范文07-02
用电检查监测07-20
舆情监测制度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