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春期教育(精选8篇)

青春期教育 篇1

班会时间:2011年11月21日 班会主题:青春期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班会目的:

1、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明确异性交往的需要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

2、引导学生树立前党的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并用以知道自己的异性交往行为。

3、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4、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5、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班会形式:讲述、讨论、交流 过程设计:

第一部分 青春期教育

一、班主任老师讲故事

1、通过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一则故事,引入话题“青春期需要异性交往”。

小结: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10、12岁~~~16、17岁)是青少年社会的重要时期,要经历躯体和身体的心理上的急剧变化。

2、影响生长的物质主要是人的脑垂体前叶的五种激素(即五种荷尔蒙),其中的两种---促黄体酮生长激素(LH)和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产生性腺,他们可使男女产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而激素产生的效应显而易见-----异性相吸。

3、歌德有诗“青年男子谁个不钟情,妙龄女子哪个不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某中学组织同学外出野餐。第一天,老师让女男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嬉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第二天,老师让同学男女合席而食,则出现了另一番风情:男生个个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韵。

小结:男、女同学表现出想与异性交往的行为是一种自然而然正常的现象,适当的异性交往是必要的,大可不必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心理剧表演

“收到一封烫手的信”

情景一:一男同学收到信,在同伴中炫耀。

情景二:一女同学收到信(写信的男生她看不起),在教室中当场把信撕了。

情景三:一女同学收到信以后,对写信人不做任何答复。讨论:如果你收到这样一封信,你将会怎么办? 小结:异性交往的原则 原则

一、注意交往的方式:青少年男女以集体交往为宜,在异性的集体交往中,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免除了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一些喜欢交际的同学,则满足了与人交往的需要。每个人都融入了浓浓的集体氛围中,在集体中的异性交往,每人所面对的是一群异性同学,他们各有所长,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乐观大度,或稳重干练,„„使我们在吸收众人的优点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异性而发展“一对一” 的恋爱关系。

原则

二、把握交往的尺度:在公开场合的交往,女同学应端庄、坦荡,不使对方产生误解、非分之想;男同学应庄重、沉稳,尊重对方。如果我也收到一封烫手的信,我们应遵循的原则是,态度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或不可置否,引起对方的误解、猜测)方式要委婉(不能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三、男女同学通过正常的交往活动可以增加相互间的了解,认识到男女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这不仅可以消除神秘感。而且可以使男女同学对异性的好奇心和向往转变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相互关心、帮助和体贴,从而提高他们对性道德价值的认识,建立起健康向上的异性友谊。第二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A.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镜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老师指导

四、写感受 班会小结:

正如:“青春多美好,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以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明天的太阳,那将是老师最大的欣慰!”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春期教育 篇2

一、研究的原因

在传统教育中, 我国儿童小学适龄阶段一般定在6周岁到12周岁之间, 这个年龄层正是孩子获取知识、高速发育的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 孩子的心理、生理开始自然成长变化, 再加上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物质水平空前提高, 孩子的第二“性”征开始纷纷提前呈现, 如男学生出现阴毛、腋毛、声音低沉和胡须等成年男性体态特征, 女学生乳房发育长大、阴毛长出、并有月经来潮等,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性早熟或者提早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必经阶段, 是我们从儿童期逐步迈向成年期的重要阶段, 一般我们将从初一到高中这段时期, 即9周岁到19周岁之间, 称为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活跃时期, 对于处在当中的孩子来说, 受到身体内部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的影响, 身体结构快速发生巨变, 男女的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由于身体部位、形状、功能的快速变化, 男女迅速得以辨认和区分, 而生殖系统的快速发育, 再加上现代食品添加剂随意滥用, 到小学六年级, 大部分女生开始出现月经来潮症状, 男生开始出现遗精现象。在性激素的作用下, 孩子的身体结构不仅发生了变化, 而且心灵、情绪、日常行为同样受到了影响。而这些影响同时会因人而异, 个体之间差别比较明显。就好像同一年级的两名男孩, 当中一个看起来比另一个高大威猛, 体态粗壮, 声音粗哑, 十足十是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另一个就逊色很多, 体态外形好像没有很大改变, 就是一个小男孩, 这常常是孩子烦恼的原因。受传统保守教育的影响, “性”作为教育的禁区, 学生平常难以接触到, 因此在男女身体发育方面, 尤其在其影响下出现的正常男女生理变化, 常常让孩子感到焦虑、疑惑。就好像遗精这种男性正常的本能生理现象, 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 男生往往对其进行种种猜想, 难以释除心中疑虑, 更有甚者将这种男性特有的本能现象看做一种疾病, 终日闷闷不乐、疑神疑鬼。由于生理上的种种变化, 孩子对“性”知识的热切渴求就不足为奇, 好奇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 但是如果缺乏家长与老师正确的指引, 心中的疑虑得不到确切的解答, 同伴之间又羞于发问, 那么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类淫秽书籍、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正由于“性”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老师、家长三方必须及时开展教育, 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和教育, 务求令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我们在吸取西方国家优秀文化的同时, 其糟粕思想也悄无声息地渗入实际生活当中。“性开放”、“性解放”等思潮严重冲击着我国5000多年的传统性观念。对传统中国文化来讲, 性是一个神秘的禁地, 国人对“性”的态度一直是敬而远之, 尤其对孩子来讲, 更不能触碰。长期的禁欲思想造成国民对“性”的歪曲心态, 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灵。而对于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的人群来讲, 生理的提前与滞后发育严重扰乱其正常行为, 再加上社会上不良信息的相互作用, 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现象屡见不鲜。未婚妈妈, 也见怪不怪。对于初接触“性”的学生来讲, 所有知识与现象都是新颖的, 再加上对生殖与健康知识的严重不了解, 对性疾病及避孕知识同样知之甚少, 这样孩子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走向歧途。有关文献表明, 1988年6月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召开现场会, 并发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通知》, 当中明确提出如何开展中学生青春期“性”知识传授, 而1978年的“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研究”的课题更被教科研划定为重点研究工程。而国家教委也对青春期教育给予相当重视, 在1987年7月, 1990年10月及1992年8月, 分别召开三次关于青春期教育理论的全国性研讨会,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我国国情的青春期教育理论体系, 奠定科学基础。但是, 我国小学青春期教育课程的开展基本上还处在起点状态。受长期我国传统“性”观念影响, 对于教育者来说, 青春期教育等于“性”教育, 对学生讲授“性”知识是难以启齿的、羞耻的。再加上我国传统的错误“性”教育观念, 如“无师自通论”、“应急论”等, 以及家长对青春期教育的认识不足, 都大大地制约我国小学青春期教育的正常开展。自本世纪80年代,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 传统现代文化相互交融, 价值观念相互碰撞, 现代学生的“性”观念、“性”思想和“性”行为已从保守走向开放, 近年来“性”犯罪越来越少年化。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 从小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的意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以及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发育出现提前现象, 如部分小学五六年级男生开始出现遗精现象, 女生开始月经初潮, 还伴随出现青春期冲动等现象。孩子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 开始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现象。如不及时对提前发育的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那么学生将就如何对待这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等问题变得不知所措。适时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使其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面临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这对于促进青春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及防止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时消除有关青春期的神秘感。

当学生进入青春期后, 随着第二性性征的出现, 他们对自身及对异性的生理变化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个时候, 教育者需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 传授正确的青春期知识, 一味地禁锢与阻止, 只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只有主动地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 才会逐渐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

(二) 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预防青春期疾病, 培养正确的行为道德观。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开始以自我为中心, 不乐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我行我素, 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青春期叛逆期”。如这时学生得不到适时的引导, 那么对其今后发展将产生严重影响。由于青春期学生正处在生理走向成熟但心理还处于幼嫩阶段, 再加上社会上大量充斥各类文化, 不良影视作品、网络信息, 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对青春期知识的正确判断。这时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 不仅促进青春期知识的传递, 而且更有效抵御社会上错误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潮对青春期学生的腐蚀, 有利于引导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遵守社会道德。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疏导平台

(一) 学校是青春期学生获取青春期知识的主要场所。

教师可根据教育部门的明文规定及教学大纲和专用教科用书, 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青春期教育, 但必须掌握合理的标准。如2011年, 北京朝阳区第二小学首次使用关于青春期“性”知识的读本《跟上孩子的成长的脚步》, 它的出现标志着北京市实施《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的历史性成果, 是我国针对小学生传授“性”知识的教育读本和试点教材。该读本由香港家庭计划指导委员会合作编写,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保守思想, 主要针对4岁~7岁儿童设计, 全书配有通俗明了的彩色插图, 内容简洁, 如书中提到“妈妈的卵巢制造卵子。卵子的形状圆圆的, 像个荷包蛋”、“爸爸的睾丸用来制造精子。精子的形状像蝌蚪, 脑袋尖尖, 尾巴长长”。其中书本里的知识还令有些成年人回想起童年的趣事。如一位成年人说:“妈妈, 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位妈妈说:“你是孙悟空, 石头蹦出来的。”相信大家都曾听过这个“神话”。《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按照我国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 大致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即三个学习模块。第一模块课程知识主要内容有“我的身体”、“我是从哪里来的”、“可爱的男孩、女孩”、“你会保护自己吗”;第二模块课程知识包括“青春期身体的变化”、“青春美少女”、“小小男子汉”、“学习与父母交流的技巧”;第三模块课程知识“悦纳自我”、“同学交往”、“预防艾滋病”、“做个健康小网民”。该书本跟我们过往使用的试点教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原因是该读本涵括的内容打破, 以往传统教育固守的界限。如书中第四章节“我们是从哪里来”, 大胆加入了有关“性交”的内容, 这都是父母难以启齿的内容, 本书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进行了解析。如原文引述:“人类繁衍后代是靠男、女两性共同完成的……爸爸阴囊里的睾丸可以产生精子, 他们的样子像个小蝌蚪, 活动能力特别强, 像游泳健将, 他们都想找到卵子做新娘, 形成一个新生命……为了让淘气的精子尽快找到卵子, 爸爸用阴茎插入妈妈的阴道里, 用力把精子射入妈妈的阴道内……”每一章节都配有大量富有色彩又形象生动的图画。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总结:“这本看上去相当前卫的教材, 吸收了国外性教育精华, 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相关的性教育知识、价值判断和行为指导。”

(二) 家庭是孩子成长、吸收知识的内环境。

孩子最早关于青春期知识和“性”方面的认知来源于父母。但因为男生与女生的青春期成熟度有所差别, 家长在早期的青春期生理知识教育方面更注重女生一些, 所以在十二三岁时, 家长们对女生月经来潮已习以为常, 而男孩子的生理变化及个人卫生则不太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孩子第一次经历生理变化时, 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往往出现紧张、烦操的情绪, 不知所措。此时直接、有效地帮助孩子消除心理上的障碍的重任自然落到家长身上, 因此家长这时必须特别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 以及他们心理、生理的变化, 聆听孩子的需要, 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时期。预防胜于治疗, 要消除青春期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给孩子讲解与青春期相关的生理知识, 以及应对方法, 才能使孩子在青春期到来之际, 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 社会作为孩子成长的外环境, 它的纯洁度无时无

刻不影响孩子的成长, 但时至今日, 我国还未正式出台关于青春期教育的法律法规。因此, 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并没有获得很好的保障。青春期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有效开展青春期教育, 国家有关部门必须给予大力支持, 因为处在青春期的小学生正是青春期知识严重缺乏的阶段, 如果得不到适当的疏导和指引, 必然误入歧途。再加 (下转第144页) (上接第118页) 上青春期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性道德理论知识欠缺, 心智还未发育成熟, 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种种不良信息的影响, 这无疑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 我国教育部门必须加大对青春期教育的宣传力度, 转变社会对青春期教育的错误观念, 净化社会的不良风气, 打击社会上各种违法现象。过往人们对青春期教育采取可避免则避免的消极态度, 其实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知识极其渴望, 再加上心理控制能力差, 往往出现逆反心理, 使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正面的疏导, 开展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 如体育、美术、音乐等, 尤其是体育、舞蹈等活动效果更佳, 既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又能激发学生的活力, 使其旺盛的精力得以释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兴趣转移, 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从而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总而言之, 青春期是学生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兴趣最广泛, 同时对人生充满美好向往的阶段, 青春期的到来是成熟的标志, 是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开始, 只有适时地、正确地引导, 开展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并且积极鼓励和引导男生、女生共同参与、成长, 才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不要陷于自身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情绪中。这样做的目的, 一方面可以使青春期学生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培养健康的兴趣、发展特长爱好, 使其过剩的“青春期能量”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男女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 使其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 如何尊重异性, 使学生的青春期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文明。

参考文献

[1]姚佩宽.当代青春期教育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2]李鸿生.关于性教育的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07.

[3]李鹰.关于青春期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 1999, (5) .

[4]肖扬.青春期教育:全球青年发展的重要议题[J].中国青年研究, 2000.

[5]姚云.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1996.4.

[6]苏红, 任永梅.对我国性教育的历史追溯、比较分析及其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青春期教育 篇3

晚饭看电视,凤凰中文台“戈辉梦工厂”,我先是看许戈辉,几年不见胖了不少,俨然妇人,于是低头闷吃。耳朵不闲,听听原来是一谈话节目,嘉宾是男的,铁岭口音,说我写这个博客,做这个性家教……我不吃了,转头看,然后坐沙发上了,边看边乐。

铁岭口音的林艺老师,四十来岁吧,长的波澜不惊,相貌端正朴实忠厚。这两年在新浪博客写了个性家教的专栏,眼全国各地有着这样那样性困扰的少男少女们点对点互动,传道授业解惑。托互联网的福,林老师不用为人师表无须耳提面命,省下多少世俗麻烦赢来无数美名。成功案例被他写成参考资料公之于众,殷殷爱心日月可鉴,全国网民那更是喜闻乐见呀。于是点击率过了百万,凤凰台也特特地邀了去,现场采访当面请教。

演播室里坐满男女孩子,个个营养过剩发育良好,大睁着求知的双眼含羞带笑。互动环节嘛,许戈辉问孩子们,要是你们遇到了性困扰,会求助林老师吗?通过网络的途径?

一个戴BB镜的姑娘攥了话筒斩钉截铁:“绝不!我有事儿指定先问我妈,网络性家教?不靠谱,我知他谁呀。博客我看了,直说吧,我怀疑他的专业水平,我觉得吧哈,他就跟写黄色小说似的。”林老师立马急了,可自己确实专业不对口,解释半天没能说服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许戈辉火上浇油,说林老师要是有个什么性学教授之类的头衔就好了吧。眼镜小姑良义蚁正辞严:那我就相信!看着小姑娘跟演话剧似的,林老师眼演悲剧似的,许戈辉眼卖门票似的,我彻底乐翻。

切完广告,继续戈辉梦工厂。大屏幕放了一短片。说一男孩,长期从事“打飞机”这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单体人文活动,而且借助家中的高科技设备,每每在无人时使用电视、影碟机、大容量光盘等道具进行情趣营造,待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时,男孩便精神抖擞倾力而为。此时的短片画面构图有力暗喻清晰:一只急速抖动的穿着运动鞋的脚。

紧凑的前戏后,高潮来了。男孩的老爸因故非正常归家,开门后大惊,即而大怒。“差点把那个男孩打死”。

片子放完,演播室里居然掌声一片。而且这掌声是惯性的,就像无数类似的节目中,当某事告一段落时照例会响起的一样。我乐不可支,觉得生活真可爱,世界好精彩。

林老师用铁岭口音沉着地继续叙述,说这个男孩事后如何痛苦,向他求助,经过他的努力,这个男孩扫清了心里的阴霾,重新在人生旅程上扬起了理想的风帆……许戈辉笑眯眯地说:“那么这个男孩呢,他今就来到了我们演播现场。”镜头一转,出现了一个青年微笑的脸。

男孩大大方方地说起来:“如今呢,我没事了,我很好,林老师告我了,说我这是正常的,是健康的,要我放下包袱,呵呵,我得感谢林老师啊。当初我苦闷,我心里有没处说啊!要说咱们青少年啊,想知道点性知识,只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没有途径,一条是不正当途径……”掌声响起,林老师不失时机地又说了些态度要端正,思想要健康,有了问题要敢于面对之类的套词儿。但眼镜小姑娘再度发难:“那我们青少年有了性需求怎么办?我们要发泄,可又没有途径发泄,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林老师无力了,对此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不是专家,官腔打不得,跟这个少女相比,他也没有话语权,实话谁都知道,可他说不得啊,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打官腔。小姑娘当然不满意,其实所人人都不满意,但很多事情就像喝酒,七分醉刚刚好,再多就该高了。导演那是相当会见好就收物,既然官腔已经打了,不宜久留,呼哨—声,节目回味无穷地就散场了。

我没去看林老师的博客,不用看我也知道那是些什么内容。我吃饱了饭开始玩游戏,一边回忆自己的青春。

我看到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心里便高兴。看到男女结为夫妻,就觉得这是圆满了人间。便是那露水情缘,一晌贪欢,又何尝不是红尘万丈里随处可以开出来的花朵呢?

只是人间不如意事十八九,可予人言只二三。唉,我也做过网上性家教啊,那会儿在某文化论坛做斑竹,有那么几个少女粉丝,其中一个曾经被我在线支招儿治好了肚子疼,QQ上说哥哥你真好,你什么都懂。我说多看点书,书中自有花红片。但她问我为什么自己没办法跟男朋友那个呢?我说你呀还小,不能乱想了啦……结果照片发来了,我咽了口唾沫心说花开堪折当须折啊,于是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妹妹若有所悟道谢下线。

过了半年,有天她忽然跟我说,成了!我说恭喜恭喜,好好恋爱吧。

那以后不再当性家教了。要当,非言传身教不可。就说戈辉梦工厂那小娘娘吧,换了我是林老师,她要是叫嚣欲望来了没地儿泻火,我一定会这么办:

灯光,把大灯关了,就留我眼前前这点儿亮。哎对,就这样,贼浪漫。那谁,戴眼睛那姑娘,你,过来,过来嘛,到我这儿来,嗯,乖,再靠近点儿。看着我,看着我的眼睛。你问在你这个年纪,有了性需求怎么办对吗?那我告诉你呀——

青春期教育计划 篇4

青春期教育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青春期是一个人的生理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逐渐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它是人生中最美好最活跃而心理上最困惑的时期,因而,容易困惑烦恼、潜伏危机,对自我、社会没有成熟的认识,还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和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开展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基本原则:

1、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不同年龄的学生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生理、心理、性道德及性保健的问题,教师必须针对学生所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和困惑的问题实施针对性教育。

2、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向小学生传输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来对待人口问题和自身所遇到和各种有关青春期健康问题。

3、教育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式,通过交流和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从而达到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途径

1、以主题(队)班会开展教育

组织好高年级开展主题班会。如“迈好青春第一步”,“让友谊在我们心中”,“怎样与异性交往”,“怎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主题班会,让同学了解这一时期是生命个体性格叛逆时期,要不断地用理智约束自己,遵守道德规范,能顺利地为进入中学打好良好的心理基础。

2、充分的利用远程教育,加强教育

通过我校电子化教学,主要内容是通过看电教片了解青春期生理这部分。让学生们消除神秘感,揭开人体奥秘,同学们不再有好奇心理,通过正确渠道获得了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

三、教育环节

教育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面的,只有三方面统一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教育好学生,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校教育

对学生来说,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集体之中,学校是一个大集体,班级是一个小集体,充分利用集体舆论和活动进行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进入班级常规教育中;另一方面也应该与学科相结合,在不经意间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净化他们的思想。因此,我们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教育。

2、班级教育

班主任在学校中不仅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她们与学生的接触机会和时间最多,对学生的了解也最深。学生如有异常,可以及时的发现。因此,班主任在青春期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和发挥的空间,为了更好的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我们将对班主任进行集中培训,掌握青春期知识和辅导技巧,使他们真正成为联系学生与心理辅导室、学校之间的纽带。班主任可以通过个别谈话、主题班会、家庭联系等形式开展青春期教育,心理老师则在青春期教育过程中起指导作用。良好的青春期教育可以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班集体的建设。

3、家庭教育

我们认为青春期教育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必须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否则学校孤掌难鸣。要搞好青春期教育,家长的教育作用是学校无法替代的。学校——学生——家长应该建立成为一条完整的教育锁链,家长是学生最亲密的人,也应成为学生的第一任青春期教育老师。为了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指导,我们将对家长进行生理健康知识的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的预防、青少年的性教育的必要性等做一定的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包括与子女的沟通技巧、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兴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入“做家长的技巧”、“如何做合格的父母”、怎样注意孩子的营养“等内容,并根据孩子年龄及其他具体情况决定向家长宣传的侧重点。同时可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举行分班级家长小型座谈会。

青春期教育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作为学校教育者为了孩子能在青春期这一

特殊的人生阶段健康、平稳的成长,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使学生愉快的度过一个充满困惑的青春期。

提克阿热克小学

2009年8月5日

提克阿热克乡提克阿热克小学

青春期教育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提克阿热克小学

青春期教育调查问卷 篇5

1.你是几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1.你是几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

2.你出现喉结了么?2.你出现喉结了么?

3.你有没有出现遗精?3.你有没有出现遗精?

(回答“有”或“没有”)(回答“有”或“没有”)

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

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

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女生?6

你为什么会喜欢她呢?

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7.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女孩:

1.你是几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1

2.你的乳房开始发育了吗?2

(回答“是”或“不是”)

3.你有没有出现月经?3

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么?

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4

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5

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男生?6

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呢?

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7

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青春期教育案例3 篇6

案例导读:

这天上课铃响过,我像往常一样去上课,刚到门口,就见几个学生似乎在神秘地传递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张纸条。“拿来!”我伸出手去,一个学生乖乖地把它交给了我。我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玲玲:

你好!

我这次写信给你,是想告诉你,我自开学来,第一眼就看上了你,你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个女孩,我爱你。

贝贝写

信虽简短,却情意绵绵,即使是成年人写情书也没有写得如此直露、大胆,而这些孩子才十一二岁,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位因帮人传递纸条而被抓获的同学惊慌失措地看着我,其他学生见我脸色铁青,都不敢出声。大家似乎感到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我真想当着全班学生大声斥责贝贝,但转念一想:这能达到教育效果吗?我走进教室,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尽量使自己脸色和悦些,只说了一句:“下课后请贝贝到我那儿去一下!”

下课了,贝贝低着头忐忑不安地走进办公室。“坐,贝贝”。我温和地让他坐下。“老师,我错了!”没等我开口问,贝贝就主动承认错误。“不,贝贝,喜欢一个人没错,何况这女孩既漂亮,学习成绩又好,老师也很喜欢她啊!”学生听我这么一说,眼睛瞪得大的,似乎感到非常意外,“老师不但没批评我,还跟我说„„”。我看出了他心中的疑惑,接着说:“不过,老师喜欢他是出于师生之情,而你却超出了同学之间友谊的界线„„”。我知道响鼓不用重敲,学生会懂得我的意思的。“老师,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学生沉思了一会儿,问我。“把信拿回去吧,可千万别耽误了学习呀!”我语重心长地说。“对不起,老师„„”。

送走贝贝,我陷入了深思:如今的孩子,正如许多报道所说,因社会及家庭等环境的影响,成熟得早。而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萌芽阶段,容易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否该早些开设青春期教育这一课呢?

经过几天的思索,我决定利用班会课时间,尝试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教育。我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同学们,有时候爸爸妈妈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他们真烦人,什么都管。而爸爸妈妈却说我们越大越不听话了,是吗?”同学们一听,都瞪大了眼睛,惊奇地看着我。我知道,他们不明白,这些他们深藏在心里的“秘密”,老师怎么会知道?随后,我从他们的孩提时代讲到了现在,让学生们懂得了,为什么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许多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有时觉得自己是对的,爸爸妈妈却说他们错了。更重要的是,这一堂课让他们放下了包袱,学生们弄明白了:原来在青春期到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保持一份纯真的心灵,同学之间的友谊才不会“变质”。下课时,我说了一句:“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想弄懂,可以来问我”。教室里一片欢呼,我们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了。

之后,学生的“悄悄话”“少男少女心理交流”“青春期生理现象”等问题都在我们师生

之间讨论开来。许多他们以前看来非常神秘的问题不再神秘,异性同学的交往也更加纯洁无瑕,班上很快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班级学习气氛更为浓厚了。童心传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觉得自己喜欢上了班上的玲玲同学。有一次,我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给玲玲写了一封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并没有狠狠地批评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经过老师的教育,我才明白:现在我们正处在青春期,喜欢别人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关键是要保持一份纯真的心灵,才能与女同学正常交往。

心理探源:

青春前期,男孩女孩性别意识尚未完全开启,男女之间界限还不十分明显。这时候的男女学生,在一起学习、游戏,相互之间没有猜疑和顾虑,尽管有时学生会对经常在一起的异性同学进行嘲笑、起哄等,但他们心里对于两性爱恋的概念还是十分模糊的,男女同学之间的好感是十分纯洁的。

青春期初始,由于男女性征的出现,学生的心理上有了较为清晰的男女界限,男孩和女孩之间开始有意识地相互排斥,事实上,这时候学生对于性的差别是十分敏感的,他们对于异性的秘密开始关注,但还不好意思公开表现,因此表现一种下意识的尴尬和拘束,采取对异性故意疏远的方法来掩饰心理上的向往和好奇。

从学生的身心发育来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心理也还十分幼稚,社会经历少,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还较幼稚、片面,难以深入了解和把握异性同学的为人和性格特点,他们的爱慕更多的是在于同学的外貌特征,停留在一种朦胧的感情上,有的人表现为单相思,既没有勇气开口,又没有决心摆脱,因此一天到晚心神不定,甚至茶饭不思,有的人突破了羞涩的束缚,递纸条,写情书等。

辅导对策:

1.切实加强必要的性知识教育。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重视孩子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人类性发育的自然规律及其本质,克服在性问题上存在的神秘感和模糊观念,正确认识自身的性心理、性意识的各种不同表现,消除青春发育所带来的恐惧感和不安感。在加强性生理、性心理教育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培养学生对待异性的正确态度和男女交往的基本礼节,划清正常的异性交往与早恋的界限。

⒉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并积极引导和鼓励男女同学共同参与。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培养健康情趣,发展爱好特长,过剩的“青春能量”也能得到有益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异性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学会如何尊重异性,懂得与异性相处的基本礼节,提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有些教师担心,男女学生的交往很可能超出友谊的界限,反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客观地讲,异性朋友之间也确实存在着一个友谊与爱情的界限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老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度”,使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取长补短,健康发展。

结尾:当然,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中,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和对各种事物的神秘感,可能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好引导和看护工作。使他们在积极、健康、阳光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青春期教育案例4

春节,在高中读书的晓红给我拜年,送我一个小巧的蓝白相间的丝麻挎包,并告诉我此包在成都的年轻女士中非常流行。看着她朝气勃勃的样子,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不由得想起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学生晓红来到办公室,说头痛欲裂,不能坚持上课。当时,我正忙着批改试卷,便让她自己去对面的校医室。

过了一会,我去教室看自习。只见年轻的数学老师将一包药放在晓红的课桌前,晓红羞赧不安,也并不起身表示感谢。我暗暗责备自己工作不细致,还烦劳任科老师操心,于是连忙走过去提醒晓红要懂礼貌(原来,她看我忙,托数学老师去拿药)。

第二天早上,数学课代表晓明当着全班的面,提出辞职。我感到很突然,连忙追问原因,他支支吾吾地说因测验成绩差,不好意思再当下去。我转身征求大家意见,没想到同学们异口同声:由晓红担任课代表!最近晓红学数学劲头十足,成绩有明显进步,数学老师在班上已经表扬多次了。

有同学证明:晓红为了弄明白一道题,在办公室门外等候数学老师两小时。有同学表示:晓红特别崇拜数学老师,把短发削得接近数学老师的发型。„„。

“哦,既然大家一致推举,那就这样定了吧。”我当即拍板,由晓红来担任数学课代表

接着,我将这一决定告诉了数学老师。没想到这位北师大的高材生已是孩子父亲的年轻同事,顿时窘迫不安,坚决表示不同意。并且告诉我,学生选举纯粹是瞎起哄,并不是发自内心。让我不要受蒙蔽。

看我仍然疑惑不解,万般无奈的他只好拿出一个信封让我看:原来是晓红写给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几分敬慕,几分哀怨。“老师:您这几天对我特冷漠,我没有学习的动力了,没有心情学下去了,我感到特别的痛苦和迷茫 „„”。“怎么办?”年轻的同事苦恼地挠头。

“我想想吧,不是你的问题”。我安慰他说。

我思忖:晓红从普通中学考进来,成绩比较差,有些同学瞧不起她。她有着独生子女的孤独、内向,性格倔强,不愿服输。数学老师年轻英俊、温文尔雅,耐心细致,使进入了青春期的她对异性产生了朦朦胧胧的感情,而且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了。

放学之后,我留下了晓红,我俩面对面地坐在校园的花廊下谈心。我并不提那封信,只询问担任课代表的事情。当听到我不同意她担任课代表时,她急了,一再表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我严肃地点醒她:难道你没有感觉到部分同学选你是不严肃的吗?难道你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开这种玩笑吗?

她沉默了。

接着我又慢慢开导她:有一种感情很美好,但是虚幻不定。如今学习才是你的首要任务,应该把学习当作乐趣。十七岁了,应该动脑筋思考,清醒认识自己与现实的关系,不要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夜幕降临了,我拍拍她的肩,让她回家去,仔细想一想。

以后,她活泼开朗了,名次一跃成为班级前二十名。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基本情况:张xx,男,8岁,三年级学生。

家庭情况:

父母是本地人,在镇上开一家照相馆,兼卖体育彩票。经济条件较好。父母比较要强,对孩子要求很高。但其父脾气较差,达不到要求就会打骂。此生聪明,努力,学习成绩好。酷爱画画,而且极有美术天分。作品曾在本校艺术节获奖。其父母为培养孩子,特意请家教他学美术。

个性特征:该生虽然聪明、要强,学习成绩好。但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1、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形象较猥琐。

2、自信心严重缺乏,不爱参加集体活动,遇事总采取逃避态度;

3、人际关系紧张,总是和周围同学闹矛盾,总以弱者形象出现,稍有不顺,就哭鼻子,班干部无法管理,说的严重了,不论场合,便双膝跪地,向人求饶。

4、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举手的习惯。

原因分析:

1、从其父母处了解到,其从小一个人跟爷爷(年纪已经很大)在老家生活,缺少家庭温暖,渐渐形成了怪性格,不愿与他人交流。

2、父母工作忙,对其照顾较少,父亲对其要求较高,但教育简单粗暴,若做得不够好,轻则骂,重则打。

3、上学以后,老师对其行为引导不够,以至于性情怪僻,与同学关系紧张,学习习惯不好。

具体措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老师主动和他亲近,和他做朋友,“亲其师,信其道”。经常在课间找他谈话,谈学习,谈家庭,谈画画。

2、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了解该生的情况后,与孩子的父母分别进行多次交谈,交换看法。让其父母改变粗暴的教育方法,要求不要太高。并花精力培养孩子特长。

3、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

动员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其父母配合教育。让他在集体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集体温暖。

4、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自信,提高威信。家访时,提醒其父母,给他请老师辅导绘画。其父母也听取了老师意见。

初步结果: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该生已经有些进步,与同学关系改善,行为习惯不再怪异,上课能积极发言,但举手现象不够。自信心有大大提高,绘画水平提高,其画被推荐参加少儿书画大赛,获三等奖。也能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劝告,期望他有更大进步。(2002年12月)

跟踪结果:该生经过一年多的心理辅导,自信心大增,学习很努力,如今已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在班里组织的多次活动中,都积极参加,并取得好成绩。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人们都喜爱百花争妍的春天。可是,就在初春的一天下午,我学校的路上,无意中听到一个少女的叹息:“多么恼人的春天呀!”出于职业性的敏感,我立刻意识到这当中有文章,就友好地问她:“春天百花盛开,这么美丽,怎么恼人呢?”她坦率地回答我:“因为鲜花对我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她说得那么认真,使我马上想到她可能患了一种恐怖症。于是我关心地向她建议:改日请她和她的家长一起到我们的心理咨询来谈谈,可能对她有益处。

几天后,她果然和她母亲一起来了,她母亲向我介绍道:她叫叶X,十三岁,父母是农民。

她母亲本人就自幼怕棉花,不敢碰棉花,还怕别人把棉花扔到她身上,甚至见到别人拿棉花也紧张得惊慌、出汗,必须躲得远远的。每年深秋棉花收获时,她就惊恐万状,从来不敢下地帮助大人摘棉花。有一次家里人把收回的棉桃堆在院中,吓得她跑到她姥姥家住了好几天,直到家里的棉桃处理完了才敢回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棉花的 恐惧慢减轻,逐渐消失了。

小叶七个月时,她母亲抱着她去亲威家参加婚礼,刚进新房,院里响起了鞭炮声,一只小花猫窜上桌子,把插着花的花瓶碰倒并摔到地上。小叶见此情景非常害怕,大哭起来。十个月时,她奶奶抱她在院子里玩,一走近院里种的牡丹花她就大哭起来,怎么哄也不行,抱她离开花,就不哭了。一岁时,又带她去串门,发现她一看见别人家床单上的花卉图案和花瓶里插的花就放声大哭。家里人这才意识到小叶怕花。但并未引起重视,认为她怕花与她母亲怕棉花一样,长大会好的。

但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花的惧怕程度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重了。

四岁时,她和村里的一群孩子跟在出殡的队伍后面看热闹,当她发现棺材上的大白花和人们佩戴的小白花时,立刻转身没命地往家里跑,跑到家里已经面无血色了。她奶奶焦急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惊恐异常地答道:”花追我来了!花张着嘴追我来了!“逗得全家人哄然大笑。

六岁时,她上了学前预备班,刚一去就赶上欢度国庆节,排演文艺节目。她们班女同学的节目是手持纸花跳舞,这下可触犯了她的忌讳,说什么也不肯参加排演。

以后渐渐发展到只是是花她就害怕,无论是布上、纸上的花卉图案,还是纸花、塑料花、鲜花,她都怕得不得了

近几年,城市绿化有了进展,很多街旁绿地上栽种了各种鲜花,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这对叶X来说却是件可怕的事,在她上学的路上,为了躲开那些”可怕“的鲜花,竟不得不绕道走未种花的僻路。时间一长,同学们都知道她怕花,常跟她开玩笑,故意往她身上扔花,吓得她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甚至上课时她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总要东张西望,唯恐窗外有人把花扔进来掉在她身上。在她的心里,花是那么可怕,使得她生活不宁,成绩下降

听了她母亲的诉述后,我问她“冷静时,你认为花值得怕吗?”“当然不值得。”她干脆地回答。于是我试探性地鼓励她到隔壁诊室去看窗台上的几盆鲜花,她胆怯地答应了。可是刚一进门看见那几盆花,就吓得双腿哆嗦,面色苍白,再也不敢往前迈一步了,不一会儿,我见她汗流满面,一数脉搏,已跳到每分钟120次了。只好带她回到我的诊室

告诉她,这实际上是上种病的症状。这种病叫恐怖性神经症,简称恐怖症。

对付这种病,企图用”这些害怕是没有道理的“这一类话去克服害怕的情绪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接受心理治疗,例如系统性脱敏疗法。

她听了我的话后很高兴,表示愿意接受治疗。几个月后,叶X已经自由自在地傍花而走,不再怕了。

在治疗过程中,我先让她进行深部肌肉放松的练习。开始时,她总是做不到完全放松,但她很认真努力,放学回家后有空就练。经过二周多的勤练,她终于学会了深部肌肉放松。然后开始正式治疗,让她安静地躺在躺椅上进行肌肉放松,15-30秒后专心想象她所害怕而程度最轻的情境,例如用手摸纸上或布上的花卉图案。由于这种想象而出现害怕情绪时,马上叫她停止想象。再放松15-30秒钟,然后仍想象上述情境。这样重复两次后,再开始想象害怕程度稍重的情境,例如手持纸花或塑料花。放松、想象重复两次。再回到想象第一种情境。这样交替进行,直到连续两次想象第一种情境不再引起害怕情绪时,放弃第一种情境的想象。再开始想象害怕程度最重的情境,例如站在鲜花面前。重复想象两次,再与第二种情境交替想象,直到这些想象都不再引起害怕情绪为止。

就这样,她积极配合治疗,放松反应逐渐抵消了那些情景引起的害怕情绪。为了验证疗效如何,我又把她带到隔壁诊室,站在花盆前面,她的恐惧反应比以前减轻了,但还是不敢用手去摸鲜花。

于是我们又开始进行接近实物的练习。让她坐在离纸或布上的花卉图案五米远的地方,用眼睛看着图案,同时全身肌肉放松,这样多次练习后,待无恐惧体验出现以后,就将距离逐渐缩短,直到用手去触摸也不恐惧为止。再进行面对纸花和塑料的练习,重复以上步骤。最后进行接近鲜花的脱敏训练,重复上述由远至近的过程,终于她可以手持鲜花而不感惧怕了。练习中,虽然她经常感到恐惧难忍,不愿再“自找苦吃”了,但是在我和她母亲的鼓励下,她支持下来了,胜利了

论中学青春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7

人的成长就像一棵树, 小的时候长弯了, 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就把它扶直, 让它笔直的成长, 成为有用之材。如果它长大以后我们发现它弯了, 我们很难把它直过来。我们应该重视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时期。“身体形态的发育常常导致青少年心理上的重大变化。”处在青春期的学生, 最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也最容易产生抵触思想。这段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不好, 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所以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

一、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一) 逆反心理

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学生, 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排斥态度, 对理论学习厌烦, 对党团组织活动心不在焉;对正面报道不假思索, 一概否认, 对揭露社会黑暗面的小道消息则抱有极大的兴趣;对学校政工教师在感情上疏远, 并故意违反思想政治课的课堂纪律。

(二) 困惑心理

具有困惑心理的中学生, 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策法规不甚了解, 无法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 政治意识不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感到迷茫和困惑, 无法正确理解, 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 中学生自身的特点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思想极不稳定。由于开始步入“青春期”, 身体发育迅速并趋向成熟, 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 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 这是人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特别是辨别是非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 社会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 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显著, 这些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利于中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然而, 社会环境中的一些消极因素, 如政府官员腐败、党风不正, 商业恶性竞争、金钱至上等观念与行为也给中学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致使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三)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原因

长期以来, 虽然我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就目前状况看来, 并不尽如人意。就学校而言,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仍然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依据, 使教师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 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

三、解决方法

(一) 加强和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水平

思想道德修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是政治课教师首要的基本素质。它又是政治课教师的其他素质要求的前提。“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过程, 就是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只有做到思想政治合格, 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认真学习、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像雷锋同志那样,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加强文化知识修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与变化,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所为教育者先受教育, 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 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政治课教师必须认真学习, 把握教育科学。

(二)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突出抓好德育工作

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 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 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远大计划。因此, 我们要重视和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纠正以往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软、虚、松”的问题, 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从而引导教育学生。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 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方针是根据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提出来的, 是教育、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惟一宗旨, 是每个从事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德育主要是培养青少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智育主要是培养青少年具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真本领。当前, 我国“四化”建设正处在改革、开放、调整、完善的过程。因此, 党和国家对适龄儿童提出“九年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德.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篇8

知识点拨 学校开设生理卫生课程,开展讲座、讨论、咨询等活动,向学生介绍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生理发育知识,青春期心理知识,与异性交往的礼仪与方式,卫生保健知识等,使学生从青春期的朦胧、神秘、困惑中解脱出来。

理念揭示 用说服、引导、理论教育揭示事物的本质,使学生对青春期形成科学理念,弥补其心理幼稚、认识不足和经验匮乏。通过谈话、咨询、书信、热线、网络等途径,向学生介绍名人对青春期的理性思考,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用正确的理念疏导学生。

事实穿透 客观事实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穿透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虽然目光敏锐,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摄取信息能力强,但其可塑性大,自律性不强,思想单纯,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因此,通过有说服力的青春期学生性失误、性犯罪等真实的事例,可以使学生消解青春期困惑,排除心路羁绊,缓解心理焦虑,引导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学会自律,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健康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行为砥砺 青春期教育不能停留在课堂中、书本上,也不能仅靠口头说教,要给学生发挥才智、施展才华的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校园,融人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身的创造性,培植积极的情感体验,锻炼心智,砥砺自身的行为意志,提高透视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上一篇:溧河乡王堂小学体育达标总结下一篇:警察给警察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