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残疾大学生的励志求职故事(推荐10篇)
现场 残疾大学生电视求职,成功获得一份工作
在1月4日晚天津卫视播出的求职真人秀《非你莫属》中,一位来自洛阳理工学院的24岁大三学生韩赵华凭借着谦逊的表现,顺利找到了工作。
韩赵华因童年时一次事故失去了右手的大半个手掌,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现在正在自考本科,正常人双手完成的工作,他都能靠左手完成。他还摆摊、发传单、做助教等工作来挣生活费,更将自己的励志故事拍成了视频《青竹擎雪》,在网络上获得2万多的点击量。
求职现场,韩赵华身穿西服,戴着眼镜,显得很斯文。他右手戴着假肢,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整场的表现都非常谦逊。“我是一个执着的菜鸟,但我有一颗执着的心。”韩赵华说,从小到大,他习惯一个人用一只手去生活。家在农村的他,干起农活也毫不含糊,大学期间不仅获得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还担任学校的书画协会副会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证明他和普通人没有区别。
当晚,有6家企业的老总给他提供了岗位,有管培生、销售专员、行政助理等,工作地点有北京、深圳、郑州,最终,韩赵华选择了一份工作地点在郑州的管培生工作。节目播出后,韩赵华身旁的同学都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他敢于上台展现自己的勇气,也鼓励了很多身旁同学。
探访 身患残疾求职屡遭拒,抱着尝试心态电视求职
昨日下午,大河报记者在洛阳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找到了韩赵华,他是该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
他说,其实节目是在20多天前录制的。11月25日,接到《非你莫属》栏目组的通知让他去参加节目。他独自搭乘火车赶去北京进行初试,其间还进行了复试。12月8日彩排录制,当晚便回洛阳了。“没敢在北京多呆,住一晚上太贵了,就直接买了张站票回洛阳了。”韩赵华说。
韩赵华是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人,谈及参加电视求职节目初衷,韩赵华说,大三开学后多数同学都找到了工作。“我自己感觉还蛮好的,但没想到我找工作会遇到这么大的问题,身体的残疾确实对找工作产生了影响,那时我有点着急了。”他说,经历多次招聘会和网上投简历,始终没有一家公司愿意给他提供机会。
韩赵华说,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他谎称在洛阳已找到工作,可在学校的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去年11月下旬,韩赵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非你莫属》的网站投去了简历。“以前关注过这个节目,感觉是个非常好的求职平台。”一周后,他就接到了初试的通知。“当时真的很激动,太高兴了,终于有人愿意给我机会了。”韩赵华告诉记者。
刘贝是韩赵华的室友,他见证了韩赵华找工作的历程。“赵华从去年9月开始参加招聘会,并在网上投简历,但一直没有收到任何公司的回复。”刘贝说,那一段时间里,他在舍友面前,偶尔也会透漏出些许困惑。
“但我们完全不担心他找不到工作,赵华是一个非常坚韧的人,他对一切事情都充满了乐观,在他面前从来没有困难。”刘贝说,自从上大学以来,他从未见过韩赵华因为遇到困难退缩过,韩赵华一直在努力拼搏。他相信,韩赵华可以胜任很多种类型的工作。
短暂准备后,韩赵华赶到北京录制节目。尽管最后顺利找到工作,但他坦言,当晚表现并不太好,因为在台上紧张了,一些话和特长并没有展现出来,但非常感谢在场的各位老板,他们给了他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
坚韧 靠一只手将直径3厘米铁块磨成1厘米
韩赵华1岁多的时候,家中失火,他的右手手掌因此受伤。原本可以治疗,但因父亲也受了伤,家中积蓄早已花光,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失去了大半个右手掌。
如今,韩赵华早已习惯靠一只手生活,“身体的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残缺的心灵。我的左手可以写字、可以运动、可以洗脸。”因常年使用左手,他的左手显得非常粗糙。
大二那年的暑假,韩赵华还萌生了骑自行车回商丘老家的想法,最终花费了10个小时从洛阳骑行到郑州,在家人的阻拦下,这才作罢。“家人担心我一只手骑车不安全。”他说,最后还是放弃了,改乘火车回家。
“他非常能吃苦,性格里有股韧劲。”室友刘贝回忆,大一上学时,他们曾进行过一次金工实习。实习时,有一项工作是需要将一根直径约3厘米的圆柱形实体铁块,用双手磨成约1厘米的方形铁块产品。“正常的同学每天磨5个小时,大概5天的时间可以完成,韩赵华靠一只左手用了6天就完成了,所以,他啥事都能干成,我们非常看好他。”
“虽然有残疾,但他与正常人没啥差别,甚至比正常人做得更好。”宿舍长王帅如此评价韩赵华。
自强 主动放弃助学金,靠兼职赚取生活费
刘贝说,韩赵华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个残疾人去看待,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按时上课、洗漱,与同学的关系也很好。
在室友王帅眼里,韩赵华是一个勤奋的人。“电话营销、家教、发传单、销售、摆地摊等兼职他都做过,只要有时间他就出去挣点生活费。”王帅说,他记得在大一暑假时,韩赵华放假没有回家,在洛阳打工挣学费,他曾一天中做过三份工作,但从来没见他喊过累。
除了勤奋,在王帅眼里,韩赵华对自己特别小气。上大学三年来,他从未用洗衣机洗过衣物,不管水的温度有多低,他总是用一只手一件一件搓洗衣物。“我们都劝他用洗衣机,毕竟他靠一只手也不方便,但他总说用一次洗衣机要3块钱,既然自己能做,为啥还要花这个冤枉钱。”
在韩赵华的辅导员付俊强看来,他非常慷慨大方。
付俊强说,大一时,学校考虑韩赵华情况特殊,为其申请了助学金。大二时,他却主动找到院系老师,要求取消自己的助学金。“他说自己可以靠做兼职挣生活费,他想将助学金留给更需要的同学。”
据洛阳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建寿介绍,韩赵华每次上课时总会坐在第一排,经常与老师、同学探讨课堂问题,他对学习非常用心,成绩也十分优秀。大三的时候,他凭借自己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
据称,12岁,小学刚毕业,丁仕源在业余时间里学了新闻、营销、心理学等课程。
15岁闯入选美行业,成为一家服饰专业的报社招聘记者。最后,他通过自己积累的模特和企业资源,在18岁时就开办了自己的公司。而他自己说,注册资金100万元都是自己积累的。
丁仕源说,希望30岁之前身家能过亿元。
这个创造财富奇迹的个案,对于今年号称“史上大学毕业最难就业年”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标杆……
一个标准的90后,即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即不是“海归”,也非重点高校毕业,仅是个普普通通的职高学校的大专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千万财富。这个创造财富奇迹的个案,对于今年号称“史上大学毕业最难就业年”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标杆;对于当下的教育体制而言,也无疑是值得探讨和思索。
这个标准的90年后叫丁仕源,1990年2月出生,广东梅州人。丁仕源在他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了深圳龙岗,因为他父亲在这里开了一家小医院。由于家里经济条件还比较好,所以父母都希望他能够过上一种平静安稳的生活,根本没想过要他去打拚赚大钱。
然而,丁仕源从小就与同龄人相比就要成熟很多,显得颇为另类。他喜欢冒险,喜欢挑战,敢于去“冲杀闯荡”。 小学时,班上很多的同学都喜欢跟着他去玩。虽说从小爱贪玩,但是学习成绩却并不差。12岁小学刚毕业的丁仕源,竟然自己跑到龙岗区成人培训中心报名参加新闻、营销等课程的学习和培训。
12岁就学这些东西,多少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就是这不可思议的举动,让他在两年后读初中时,竟然就有了用武之地。14岁那年,他看到有家服饰专业的报纸在招聘记者,他竟然报名前去尝试。招聘单位见他年龄太小,自然是不予通过。可是,准备充分的丁仕源拿出了深圳300多家服装企业的相关资料,并大谈各企业的风格特色,顺便表达了自己对服饰行业的看法。这家招聘单位的领导非常吃惊,当场决定聘用他。于是,丁仕源闯出了自己的第一项事业。他不仅当记者,而且还代理客户广告,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跑客户。在这家报社干了一年多之后,丁仕源就去了另一家服装类报纸做兼职工作。在为这家报社工作中,丁仕源结识了一大批女模特,并积累了这些模特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丁仕源是个有心人,他知道这些资料以后可以成为自己干一番事业的资本。
果然,在时,16岁的丁仕源就开始介入了一些企业和机构的选美比赛。由于他在几大服饰专业报纸做过客户外联工作,对模特、企业等情况都比较熟悉,因此一些选美比赛机构看中了他,让他负责组织策划、统筹、招商等事务。丁仕源工作非常卖力,到处联络,甚至不惜自己倒贴交通费、通讯费等。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参与了200多场模特大赛、酒会、晚会等活动。还好这些活动的主办单位在活动结束后,都会给他一些提成和奖励。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丁仕源可谓是一举三得,赚了钱,积累了人脉资源,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后来,由于各项选美比赛太多太滥,招商比较难到位,收益难以确定,故丁仕源便放弃了参与这些活动。他开始把模特介绍给客户拍平面广告或广告片,他从中赚取一点介绍费。所以,在读书的日子里,丁仕源经常是下午一放学,就马上回到家换上西服直奔市内,去赴约商谈、签约,或参加各发布会、开幕式等。学校和老师对丁仕源经常早退和缺课很有意见,但是,丁仕源都让父母给忽悠过去了。
丁仕源是边读书边赚钱,他的目标就是要在上大学前,创立自己的公司。尽管许多的商业活动影响了他的学习,但是他最终还是班上少数几个考上高中的。17岁上高中后,丁仕源还利用业务时间在一家娱乐公司当总经理;此外,还负责一个模特网站的推广活动。当丁仕源感觉自己的资本已积累到足够开一家公司了,于是便决定开一家公司,让自己为自己打工。,丁仕源筹备创办了“深圳互动文化传播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全是自己几年来辛辛苦苦赚来的,未拿家里一分钱。后来,又成立了“松雷文化集团娱乐部”,还参股多家文化传播公司。
2009年,丁仕源参加高考,成绩很一般,只考了400来分,一本二本读不到,他只好选择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他一边读书,一边经营着自己的两个公司。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他竟然有着双重身份,一个是大学生身份,而另一个则是两家公司的总经理。
直到11月,“第2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在深圳信息学院举行时,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才知道,这次大赛的助理导演和国际总决赛赛务统筹的丁叮,就是自己学院的新生丁仕源。
学校知道丁仕源的双重身份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他才华的平台。学院鼓励他参加职业规划大赛,他不但是积极参加,而且一举获奖。在大学的三年中,他上课的时间不多,经常是开着自己的奔驰车往返于公司和学校之间。
大学毕业之后,丁仕源便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公司经营上了。现在他的两个公司经营得都还非常不错,资产达到了1200万元。他把最初创办公司时加盟的亲朋好友都设法让他们退出去了,他深知,如果公司的员工和管理层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那根本就不便于公司抓好内部管理,所以,他宁愿花钱请职业经理人来给自己干。
没有失败,就别怕失败后的耻辱,因为失败并不丢人。就像是我们每个人不用去因为别人的死而幸灾乐祸一样,因为每个人都会最终走向死亡,而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别人笑话我们的失败,那是无知的表现,自己对自己的失败感到耻辱,这是懦弱的表现。
他貌不惊人,毕业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而且只有大专学历,可是在满满一屋子来自各名牌大学、有着硕士博士头衔的应聘者中,他的表现却与众不同。尽管他很自信,可是面试官还是很快掂出了他的分量:他在专业能力方面并不能胜任这个职位,他的求职申请被拒绝了。这位应聘者在得知自己已被淘汰出局后,脸上露出了一点儿失望和尴尬的神情。可是他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起身对面试官说:“请问你能否给我一张名片?”
面试官冷冷地看着他,从心底里对这种死缠烂打的求职者缺乏好感。
“虽然我无法成为贵公司的员工,但我们也许能够成为朋友口”他说。
“哦?你这么想?”
“任何朋友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如果有一天你找不到打网球的搭档,可以找我。“
面试官看了他一会儿后,掏出了名片。
面试官确实经常为找不到伴儿打网球而烦恼,后来他俩成了朋友,他也被录用了。
有一天,面试官问他:“你不觉得你当时所提出的要求有点过分吗?要知道,你只是一个来找工作的人,你凭什么会那样说?如果我根本不理会你,那么你怎么下台?”
“其实人最怕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失败以后的尴尬。很多人不敢去做一些本来也许可以做成的事,就是害怕丢脸。可是真正丢脸的不是失败,而是不敢想象失败,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从尴尬开始的,包括交朋友。”
怯懦的心理总会使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主观原因而得不到实现,从而也会使自己和成功擦肩而过。所以,不要害怕任何的失败和尴尬。
励志故事2:认清自己的优势
有一天,动物们在森林里联欢。突然间一只猴子跑出来跳舞,动物们看到它的舞姿都赞不绝口。
一只坐在角落里的骆驼,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非常羡慕。骆驼心想:“我也想个办法,让大家称赞我一番。”
于是.骆驼就站起来大声说:“各位,请安静一下,我要跳一曲骆驼舞给大家着。”动物听了都很兴奋,张大眼睛看着。
骆驼鞠躬之后,开始摇摆身体,它滑稽、丑陋的舞姿,不仅没有获得动物的赞美,反而引来大家哄堂大笑。
骆驼觉得很难为情,就偷偷地溜出森林躲起来了。
刻意地模仿别人,只会让你失去原本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的模仿没有突破自我,而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只会如笨拙的骆驼一样,招来别人的嘲笑。我们在职场上要不断地学习,利用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在工作中利于不败之地。
励志故事3: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法国作家勒农说:“你不要着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许多弯,兜许多圈子,时常我们觉得好似背向着目标,其实,我们总是越来越接近目标。”
光劳利是纽约一家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他多年与那些冷酷无情的木材审察员打交道,常常发生口舌,虽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赢,但公司却总是赔钱。为此,他改变策略,不再同别人发生口角。结果呢?下面是他讲的一段经历:
有天早上他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一个人急躁不安地在电话里通知他说,光劳利给他的工厂运去的一车木材都不合格,他们已停止卸货,要求光劳利立即把货从他们的货场运回去。原来在木材卸下四分之一时,他们的木材审察员报告说这批木材低于标准50%,鉴于这种情况,他们拒绝接受木材。光劳利立刻动身向那家工厂赶去,一路上想着怎样才能最妥当地应付这种局面。
通常,在这情况下他一定会找来判别木材档次的标准规格据理力争,根据自己作了多年木材审察员的经验与知识,力图使对方相信这些木材达到了标准,错的是对方。然 而这次他决定改变做法,打算用新近学会的“说话”原则去处理问题。光劳利赶到场地,看见对方的采购员和审察员一副揶揄神态,摆开架势准备吵架。光劳利陪他们一起走到卸了一部分的货车旁,询问他们是否可以继续卸货,这样光劳利可以看一下情况到底怎样。光劳利还让审察员像刚才那样把要退的木材堆在一边,把好的堆在另一边。
看了一会儿光劳利就发现,对方审察得过分严格,判错了标准。因为这种木材是白松。而审察员对硬木很内行,却不懂白松木。白松木恰好是光劳利的专长。不过光劳利一点也没有表示反对他的木材分类方式。光劳利一边观察,一边问几个问题。光劳利提问时显得非常友好、合作,并告诉他说他们完全有权把不合格的木材挑出来。这样一来审察员变得热情起来,他们之间的紧张开始消除。渐渐地把审察员整个态度变了,他终于承认自己对白松毫无经验,开始对每一块木料重新审察并虚心征求光劳利的看法。 结果是他们接受了全部木材,光劳利拿到了全价的支票。
朋友们,即使我们自己很优秀,也千万记得给别人留些面子,这样我们才会被人所尊敬。
励志故事4:真正的营销高手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甲、乙和丙。
负责人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10日期到。
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答:“1把。”“怎么卖的?”甲讲述了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10把。”“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十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
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买下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
励志故事5:成功是细节的体现
偶尔到朋友办公室玩,发现在他的案头上,所有的办公用品:曲别针、红蓝铅笔、胶水……都是两盒以上。见我好奇,朋友微微一笑,说起了一盒钉书钉的故事。
他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家省级机关。当时他胸中豪情万丈,一心只想鹏程万里。不料上班以后才发现,每日无非干些琐碎的事务,既不需要太多的智慧,也看不出什么成果,热情便不知不觉中冷却下来。
一次系统开大会,处里彻夜准备文件,分配给他的工作是装订和封套。处长切切叮嘱:“一定要做好准备,别到时措手不及。”
他听了心里更是不快,心想:初中生也会的事,还用得着这样嘱咐?于是根本没理会。同事忙忙碌碌,他也懒得帮忙,只在旁边看报纸。
文件终于完成,交到他手里。他开始一件件装订,没想到只订了十几份,钉书机“咔”地发出空响,书钉用完了。他漫不经心抽开钉书钉的纸盒,脑海里嗡地一声:里面是空的。
所有人都发动起来,到处翻箱倒柜,不知怎地,平时仿佛满坑满谷的小东西,此刻竟连一根都找不到。
此时已是深夜11点半,而文件必须在明早8点大会召开之前发到代表手中。处长咆哮:“不是叫你做好准备的吗?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好,大学生有个屁用啊!”他只能俯首,无言以对,脸上却像挨了一巴掌似的滚烫刺痛。
几经周折,才在凌晨4点时,在一家通宵商务中心找到钉书钉。事后,他灰头灰脑地等着训斥,平时被他认为是严厉而不近人情的处长却只说了一句话:“记住,工作面前,人人平等。”
他说那是一生受用不尽的一句话,让他深深地领悟到:以十分的准备迎接三分的工作并非浪费,而以三分的精神态度面临十分的工作,却注定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恶果。
“我刚刚放弃了在银监局工作的机会,因为觉得工作单调,而且不符合自己的兴趣。”1991年出生的丁可是湖南商学院销售管理专业一名大四学生,她说,“找工作更看重会不会做得开心,工作有没有挑战性,还有能学到什么。”
今年,“90后”大学毕业生成为中国求职大军的主力。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薪酬高低与工作稳定与否并非首要考虑因素,而是更看重工作是否满足自己的兴趣。
湖南大学新闻系研二学生程宇说:“起薪多少并不重要,用人单位能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同时,能够学到东西才会让我工作得充实、幸福。”
对于不少“90后”求职者来说,一份工作能否满足兴趣爱好、提供发展空间、工作地点远近、是否要加班等都成为其衡量工作幸福与否的标准。
在上海念书的大四毕业生李晴说:“出国深造曾是我的.第一选择,因为一些原因推迟了出国计划,所以才找工作。作为女孩子,我目前没有经济方面的压力,所以相对于高薪,更希望公司正规,有双休日。”
然而,梦想与现实也难免有差距,一些就读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毕业生认为,在大城市找工作不容易,对于非重点高校毕业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难度更大。
“如果毕业了还没找到理想的工作,我就回到家乡工作。”在上海读书的“90后”毕业生熊玄是湖南人,“逃离大城市,回到家乡也没什么不好,离家近不说,工作压力也没那么大。”
最近,关于90后职场表现的话题太多了,有对90后通病提出批评的,也有对这个年轻群里表示理解支持的。不管是褒是贬,人总要一分为二来看不是。不管怎么说,90后也是刚走上社会的“职场菜鸟”,不能总以成熟员工的标准来要求。下面,就盘点几个有关90后的职场故事。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各位看官看完帖子再来评价一下你眼中的90后吧。
故事一:用iPhone,求职竟险些被拒录用
目前,iPhone手机深受年轻人的青睐。但对于小李来说,iPhone手机却成了她甜蜜的烦恼。原来她在面试时携带iPhone手机,用人单位感觉她的家庭条件太好,不能吃苦,面试差点就被“搅黄”了。
小李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因为学校已经结课了,所以她们都开始找工作。几天前,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给小李打来电话约她面试。可是还没几分钟,面试官就说,他们公司不能录用她。让小李难以接受的是,拒绝她的原因竟是她用的是iPhone手机。面试的人说,她现在还没有工作经历,手机也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购买的,感觉她是个不能吃苦的“富家女”。
眼看这次面试要以失败而告终,小李急中生智向面试官展示了自己的美团账户,以此来表示自己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富家女”。小李说,她详细地向面试官展示了自己一年多以来的在美团网的消费记录,“我打开美团网的手机客户端,把我一年多以来消费的记录都给面试官看了。”最终以自己“团购达人”的身份实现逆袭,改变了面试官对自己的偏见。
故事二:有问题,他们想到的是“百度”
吴正军在一家房地产评估公司做执行经理,公司找来两个“90后”大学毕业生做现场执行。两人干了还不到一个月,吴正军就连连说他们的工作方式让自己头疼。
原来,吴正军曾指派这两个“90后”去负责一项业务并要求他们两天后交一份报告给。可拿到报告之后,吴正军哭笑不得,报告里的内容与他此前发表的一篇调研报告有80%的雷同,而针对委托公司的一些实际情况却是寥寥几笔带过。事后,两人承认,报告是根据百度上搜来的文章进行改编加工的。不巧的是,他们搜到的这篇文章正是吴正军之前写的那篇。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汤展中——美术学院研究生
汤展中,男,汉族,1981年生,肢体残疾,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人,现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在读,系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天性无双臂,以足代手,生活、书法、作画,1993年荣获首届“中国十佳残疾少年成才奖”,199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颁发书画作品优秀奖,1997年着有《双脚与人生》一书,引起全国的关注。1999年,他如愿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4年后,又顺利考上了该校国画专业的研究生。
一出生就被认为是“怪物”,因为他的双臂只有十多厘米长,并且软弱无力,上面连着两只各长了3根手指的小手掌。然而他在成长中凭借毅力用口和脚作画,竟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并成为该省第一位残疾研究生。其口书、足书作品获省、国家级大小奖项20余次、国际奖2次;他还是中国百名好儿童好少年奖与全国残疾少年儿童成才奖获得者。1997年着的《双脚与人生》一书轰动全国。他,就是无臂书画家汤展中。
汤展中与书法结缘,缘于一次偶然。一天,哥哥放学回家后,用毛笔写描红作业。他觉得很好奇,跑到厨房,用脚夹了块小木炭,在地上学哥哥写字。这一幕,让刚干完农活回来的父亲看到了,父亲想:乡下人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都喜欢写对联,何不训练儿子练好书法,以后靠卖这换口饭吃。
转眼间,汤展中到了上学年龄,父亲带着他去小学报名,学校却委婉地拒绝了。父亲并没有放弃,第二天又去找校长说情,一个星期后,他终于进了学校。二年级暑假时,汤展中被推荐进县城的暑假书画学习班。报名时,他当场用脚夹着毛笔写了一首诗,把接待的老师看得目瞪口呆。此后,老师开始教他用右脚练习书法。汤展中先是用脚趾夹笔,从夹不住到夹得脚趾都红肿;上课的时候,不管天多冷,一双脚都露在外面;写字时一直弯着腰,背部的酸痛是家常便饭„„半年后,他硬是用脚写出一笔工整漂亮的字。
27日,级应届毕业生双选会在九龙坡区陈家坪会展中心举行。260家企业提供近10000个就业岗位,共有约5000名求职者参会,一半以上求职者获得了初次面试机会。
在昨日双选会上,青涩面孔的90后大学生初上职场舞台。他们展现出哪些个性化的求职特点和需求,对于这些,80后人力资源专家会怎么看,企业怎么应对。
拥有双休
在一家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前,一名女生咨询面试官:“入职之后员工是否有双休?”面试官有些惊讶:“很多同学最看重工资,你为什么最关心双休问题?”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只关注工资高低而忽视了健康,得不偿失。”这名女生叫杨琳琳,来自南方翻译学院对外汉语系。她说,很多人刚出校门努力工作,甚至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周末双休权利,本来有副好身板,结果工作几年就把身体搞垮了。“适当的加班我可以接受,但不会为了工作放弃健康,我会利用双休出门爬山、骑车,让自己劳逸结合。”
除了双休,不少90后求职者关心单位是否有旅游等福利。
重庆汇博人才网人力资源专家谭贤梅是个80后,她说自己毕业找工作也在乎双休,看到别人耍自己不舒服。现在,90后找工作对公司的福利保障比较看重,这说明他们的法律意识较强。其次,大多数90后希望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想在节假日和亲友集聚游玩,为下周工作调整最佳状态。
在处理加班和休息的关系上,企业也要注意平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单位还是希望员工让一步以使工作正常运转。
男女比例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会计专业的居辉告诉记者,他没谈过恋爱。“到了单位看到没几位女同事,岂不是很恼火?”
居辉身边的同学表示赞同。“我们不是把单位男女比例作为自己找工作的标准,只是想在工作前有个简单的了解,自己心里有个数。”居辉的同学杨鑫说,在单位上班,工作还是最重要的,只要把工作搞好,爱情面包也会有的。
谭贤梅说,自己当初找工作不得看这些,工作最重要。如今,90后员工有较为前卫的思想和想法,心态比较乐观。从目前来看,多数企业不提倡办公室恋情,尤其是外资企业。当然,对于想留住人才的企业来说,也不乏希望员工在企业内部组成家庭。比如生产一线,夫妻双方都在同一家企业上班,员工更具有稳定性,不轻易跳槽。
喜欢出差
我市一家铝业生产企业,员工都有可能长期出差。负责招聘的韩女士说,因为公司在成都、常州、湖北等地都有分公司,需要经常出差,一般四五天,最长可能有一个多月。因此他们在招聘中特别注明了一个条件:“能适应长期出差”。
结果,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没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对出差这件事反感,反而非常乐意,询问着能去哪些地方出差。
正在应聘的学生小陈说:“出差很好啊,可以到全国各地走走,就算不能去景点观光,也能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景和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华威人才市场总经理李舒雯表示,90后大学生这种心态比较好,有利于工作。以前求职者大多抱怨出差,认为这太累,不能与家人团聚。现在大学生性格更加外向,对出差也不以为苦。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完成工作,不能因为贪玩而耽误了。
不拼酒量
重庆工商大学的小王,应聘我市一家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职员岗位,招聘负责人问她专业知识,小王都对答如流。
突然,招聘人员问了一句:“酒量如何?”小王一下子懵了,露出一脸尴尬:“只能喝一点点,没有喝过,大约能喝一瓶啤酒。”招聘人员说,因为他们在全国有20多家分公司,出去工作时常常会有酒局。
应聘结束之后,她对记者说,自己确实从小到大都没有喝过酒,不知道一次能喝多少。“我也不想去尝试自己的酒量有多大,这种要看酒量的工作我宁肯不要。”
李舒雯说,一些销售类的岗位要求员工有一定酒量。为了工作,多适应一下社会也并非坏事。毕业生在就业时,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个人意愿来选择工作是对的,滴酒不能沾的人一定不要强迫自己去从事需要酒量的工种,可以换个工作试试。
免费住宿
在一家重庆人力资源公司的展台前,免费住宿福利吸引了求职者排队。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中文系陈曦说,他来自黔江,毕业后想在主城打拼。“毕竟大城市机会要多一些,如果能找到提供免费住宿的单位,会省去一大部分开销。”
谭贤梅说,这部分毕业生的家大多不在本地,所以他们都有很强的节约意识,独立意识较强。“提供宿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服务及销售岗位。”谭贤梅说,能提供免费住宿的企业有限,建议求职者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不妨与同学合租,以节省开支。
不想打杂
在我市一家铝业生产企业的展台前,求职者仔细看着岗位:总经理助理、销售总监助理、人力资源总监助理……
“助理是做什么的?是不是就是跟班打杂的?”不少大学生向负责招聘的韩女士咨询,韩女士回答:“初期工作是帮总监做一些闲活,例如整理份文件,跑个腿儿什么的。”一听这话,很多大学生打起了退堂鼓:“这个岗位跟实习生差不多,学不到东西,反而浪费了青春。”
李舒雯认为,70后、80后,95%以上都是从跟班打杂开始进入职业生涯的,哪有单位一开始就交给你重要工作。所以,不想打杂的心态不对。别小看助理跟班打杂,它反倒是最适合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岗位。
专业对口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系的杨艺如说,她学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希望去一家软件公司发展,这样会比较得心应手。“刚开始时工资低点没关系,毕竟是应届毕业生,姿态先放低,要求别太多,以后肯定有机会晋升。”
谭贤梅说,专业对口也是兴趣对口,那么工作不仅可以得心应手,更容易取得突破。90后爱学习,接受知识面广,应该利用这一优势,适当给予自己一定的拓展空间,只有给自己充好电,才能随时面对各类困难。
国外出差
重庆师范大学英语系的孙澳说,英语是自己在大学里学得最有用的技能,上班之后如果没有用武之地,就会慢慢被荒废,几年的学习就被浪费了。“希望找一家有机会出国出差的用人单位,让自己更加有存在感。”
谭贤梅说,很多单位只要求本科生有大学英语4级证书,那些有更高英语文凭的大学生往往体现不出优势来,建议想获得出国机会的求职者不妨把目光转向外贸公司。
在渝工作
昨天双选会上,永川一家机械制造企业招聘销售人员,工作地点分布在重庆、贵阳、西安等地,结果重庆地区3名员工很快就招齐了,应聘外地的寥寥无几。一名学生说:“除非是工资和其他待遇很好,否则还是想留在重庆城里上班。”
李舒雯表示,刚刚从学校毕业,还没有成家,对于工作地点应该宽一点。到一个地方去工作,并不是说永远留在那里,个人机会和公司发展才是考虑的重点。
不愿加班
“旺季会有加班,加班工资翻倍。”一家民营食品企业在招聘销售人员时说,但一上午只收到六份简历。重庆师范大学的小邹看了半天,最终放弃了应聘。她说:“我还是喜欢工作有规律的单位,钱少一点没关系,怕加班会把自己搞疯掉。”
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2、杨佩——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3、黄宇——赢得美好生活的“玻璃娃娃”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4、李智华——“足艺”大学生
李智华,女,汉族,1984年生,肢体残疾,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在读。一场大火失去了双臂,她没上过高中,通过顽强学习,考上了大专又专升本,现备考20书法系的硕士研究生。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1984年2月14日,李智华出生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伊和背乡赵家堡村的一户农家。爸爸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患有精神病的妈妈硬是由人按着才生下了她,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亲李国林外出寻找疯癫的妻子,出生没几个月的李智华一觉醒来将煤油灯碰倒,瞬间炕席、被子相继燃烧起来……无情的大火改变了她的一生。经过抢救,李智华保住了生命,却永远失去了双手。
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又偏偏失去了双手。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抗争,她选择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让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渐渐地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么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起,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1990年9月,赵家堡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李智华却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没有课本,她牢牢记住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在老师的帮助下,李智华终于走进了课堂。
19夏天,小智华如愿以偿考取了旗重点中学——鲁北一中,也就是在这时,妈妈的病情却加重了,于是小智华产生了一个想法:牺牲学业,照顾妈妈。鲁北一中的领导知道她的情况后,决定收她为函授生,每周派老师为小华授课。从此,她一边做家务照顾妈妈,一边坚持学习。2003年6月7日,她走进了普通高考的考场。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欧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终于用一双小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许许多多的单位和个人都在关爱着她的学习生活。对于社会给予自己的资助,李智华也努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回报社会。209月,她和姐姐在包头市学习,姐妹俩每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当得知同学申怀宝面临失学时,她们每月向申家寄20元钱;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哥哥给李智华邮寄来300元卖牛粪的钱,可李智华却把这笔钱给同学们购买成防护用品;年,她被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评为“十佳学习之星”,同年,她又在陕西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中一举夺冠;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年7月,大专毕业的李智华被一家单位聘用,单位发给她1000元的月工资。在得知13岁少女马依曼患白血病时,李智华将自己首月工资,全部打入医院账户,作为马依曼的治疗费用。多年来,李智华还一直给农民工子女做书画辅导。《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李智华奋斗的经历,李智华没有双手,如同没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对人生,靠驾驭一双脚,照样在生活中飞翔。
5、高志鹏——暗黑中捕捉闪亮音符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
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
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基本资料
姓 名: XXX 求职类型:全职
性 别: 男 年 龄:
身 高: 婚姻状况: 未婚
籍 贯: 月薪要求: 5000-8000
学 历: 大专 工作经验: 2年
毕业院校: 北京电子大学 主 修:家用电器(热水器)售后安装与维修
电脑水平: 一般 英语水平:
现居住地: 北京
・求职意向
希望工作地点: 北京市,深圳市
希望工作岗位: 家用电器,小家电,客户服务类
补充说明:
发展方向:
1、家用电器售后服务行业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职业,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正好符合我性格中能够不断地从实际经验中学习,挑战自我、发挥自己灵活的判断力和操作方法,能够为自己的技术提高,而奠定基础,用最精湛的技术为更多的用户快速解决问题!
2.我立志做一名出色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和他人在一起积极地工作,虚心的向他人求取知识,喜欢不断地从实际经验中学习,发挥自己灵活的判断力,寻找解决用户和产品之间问题的方法。
3.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我制定了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为自己的技术提供一个新的台阶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也同时寻找新的挑战目标,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教育培训
1.本人从小父母离异家庭经济来源薄弱,初中毕业后在家后跟随亲人学习家用电器售后服务工作,并没有经过职业院校和高等教育.如果贵公司注重学历证书完全可视而不见这份简历。
・技能专长
1.我能够熟练地对家用电热水器、家用全自动洗衣机、家用平板电视机、家用分体式空调、家用吸油烟机、家庭卫浴产品等常用家用电器进行专业的安装、
2.本人最精通的产品当属家用电热水器并对售前设计售后安装(PPR-PVC-铝塑管)维修维护了解透彻并操作熟练。
3.还能对其他产品(除电视)进行简单维修维护清洗。
4.对家用分体家用空调安装更是熟练精通(吊篮吊车)室外高空作业等危险项目,先后参加过多次海尔公司组织的培训,技术研讨和技能等级考核,
5、四年多的经验已经把我锻炼成了一名能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处事稳重,乐于沟通,对工作兢兢业业,严格要求的合格家电服务高级技工。在此期间通过各种培训和工作实践,使我掌握了先进的家电相关知识和保养维修技术,每年员工考核本人都能将用户回访满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6、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是对客户和公司重要承诺。我相信如果能够加入贵公司,必定能加快工作效率为公司提高业绩从而提高公司利润。
・工作经验
至今有4年工作经验曾在两家公司工作过。
时 间:7月至今
公司名称:中型家用电器 卫浴 综合商场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担任职位:售后服务-工程监督 施工
工作描述:1、主要负责商场售出所有商品进行售后设计-安装-维护.对电热水器、家用全自动洗衣机、家用平板电视机、家用分体式空调、家用吸油烟机、家庭卫浴产品等所有品牌家用电器进行专业的安装、本人最精通的产品就是电热水器并对售前设计售后安装维修维护了解透彻、对(PPR-PVC-铝塑管)焊接并操作熟练。
2、还能对其他产品(除电视)进行简单维修维护清洗。
3、对家用分体式空调安装熟练并能进行高空作业等项目。先后参加过多次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技术研讨和技能等级考核,对公司数十次的大中小工程项目能够按期交工完成验收,并且回访满意。
4、此外,本人还有1年的家电售后服务学徒人员日常管理的工作经历。
离职原因: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空间。
时 间:6月至207月
公司名称:星级服务中心(世界品牌500强企业)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担任职位:空调电热部门组长工作描述:
1、主要负责庞大市区内所有商场售出的海尔商品进行些安装、对海尔电热水器、家用分体式空调安装和洗衣机、平板电视机、吸油烟机、等海尔家用电器进行专业的安装、维护、清洗,等常规项目。
离职原因;对公司发展定位有歧义,寻求更适合自身的发展机会。
・自我评价
1、我是一个很直爽的人,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所以我以下所说的都是事实没有夸张的成分,也没有夸张华丽的词藻、
2、本人从小父母离异;从而养成了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和良好的个人素质。
3、喜欢挑战自我,勇于开拓创新,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有着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待公共设施和工具都爱护有加。
4、我要在新的起点、新的层次、以新的姿态、展现新的风貌,书写新的记录,创造新的成绩,我的自信,来自我的能力,您的鼓励!
5、我的希望寄托于您的慧眼,如果您把信任和希望给我,那么我的自信、我的能力,我的激情,我的执着将是您最满意的答案。
6、因为年轻,本人身上昂扬着热情,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为做好工作全力以赴。7.管理培训和积极的思考让我在以往的工作中取得了让企业和自己满意的成就。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移动手机: 邮政编码:
个人主页:
【90后残疾大学生的励志求职故事】推荐阅读:
残疾女性励志故事06-02
残疾大学生09-15
送给残疾人的励志祝福句子说说10-25
残疾男孩小学生作文09-17
残疾学生班主任总结09-23
中国残疾人主题励志电影09-12
90后大学生特点09-27
90后大学生职业观调查问卷07-16
90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11-13
给在校学生的励志故事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