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语文一模卷(精选4篇)
一、文言诗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4.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5.,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6.回看射雕处。(《观猎》)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梦断”与“梦回吹角连营”中“梦回”的意思不相同。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描述自己不受重用的现状。C.“胡”,本为古代对对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D.“梁州”、“关河”、“天山”、“沧州”等,均代指抗金前线。
8.词中与“身老”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3分)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主要交代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与缘由。B.第②段意在引出下文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C.本文的写作意图是歌颂滕子京贬谪期间的政绩。D.作者描写洞庭湖景色,表达想归隐山林的愿望。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②不足,甚可虑也。”公犹豫不决,事又寝。
(《新百喻经》)
注释:①颠踬(diān zhì):跌倒、摔跤。②下房:仆人住的房子。③寝:息,止。12.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公善之()(2)下房不足()..13.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路径直通向山,安放栏杆保护他们,又有什么担忧呢? B.修路让他们通过,设计栅栏护住山,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C.开辟一条小路来通行,设置栅栏来保护,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D.开辟一条通人的小路,建设护人的栅栏,又有什么担忧的呢?
14.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2分)
。(3分)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1分)
①钓鱼诸岛由11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钓鱼诸岛位于台湾东北部,总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钓鱼岛本岛东西长3.5千米,南北宽1.5千米,周长13.7千米,面积约3.8平方千米,是钓鱼诸岛中面积最大者。
②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bian的主权,这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③据历史记载。南宋乾隆七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元代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明洪武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出使琉球,诏告即位建元,并册封察度琉球王,而钓鱼岛就位于中国大陆和琉球之间,是册封使赴琉球必经之地。明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岛屿就已经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编绘的《皇朝统一舆图》上就已经用中文地名标出了钓鱼岛屿、黄伟岛屿、赤尾岛屿等岛屿。
④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诸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70亿吨。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还有其他丰富的资源。
⑤这里是我国东海靖渔场。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自古以来我国浙江、福15.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是相同的,即
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就在这一代捕鱼。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这个海峡港湾中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靠此渔区生存。
⑥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层基薄,缺乏淡水。山茶、棕榈、马齿苋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这些植物显然为了适应海上强风的自然环境,都长得又矮又粗壮,其中很多便是名贵药材。有一种叫海芙蓉的海草,生长在沿岸的岩石缝中,是防治风湿症和高血压的良药。我国沿海采药者有不少人祖辈在钓鱼台诸岛采摘中草药。
⑦位于钓鱼岛东北的黄尾屿,陡岩峭壁,屹立于海中,成千上万的海鸟栖居在这里,每年4-5月间,成群的海鸟几乎遮住了黄尾屿的天空。海鸟在黄尾屿产卵,数量极为惊人,登岸捡拾鸟蛋者,俯拾即得。海鸟因甚少与人接近,人亦少在此狩猎,故鸟不怕人,捕捉极为容易。黄尾屿因鸟多,又称为“鸟岛”。
⑧北小岛和南小岛孤悬于海中,与钓鱼岛组成一个天然的“蛇岛海峡”。北小岛以鸟著名,南小岛则以蛇多著称,因为蛇多,又称“蛇岛”。从远处海面望去,平坦的沙滩延绵100多余米,与另一处高达300米的陡峭山坡相接,组成一个气势宏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16.看拼音写汉字。(2分)
无可争biàn 17.第3段采用(说明顺序),说明了。(4分)18.根据文章内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资源,可以概括为、、以及鸟类、蛇类等物种资源。(6分)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
A.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一向是我国渔民捕鱼作业、采药和避风的场所。B.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壤肥沃,淡水缺乏。C.黄尾屿和北小岛因为鸟多,故都称为“鸟岛”
D.钓鱼岛呈现出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20.参照图表信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填在第一段横线处。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7分)
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故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 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谨严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随她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⑥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 的碧草,的流水 的睡莲,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
⑦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⑧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链接]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曾参与国徽设计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为民族及国家作出了莫大贡献。
21.第⑥段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是(3分)A.潺潺奔涌 无边青青 明艳灿烂 窈窕玲珑 B.无边青青 窈窕玲珑 明艳灿烂 潺潺奔涌 C.无边青青 潺潺奔涌 窈窕玲珑 明艳灿烂
D.潺潺奔涌 窈窕玲珑 无边青青 明艳灿烂
22.第②段划线句“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气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4分)
;(2)。(4分)24.阅读第⑦段,完成题目(5分)
(1)根据上文,“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句中“这样的眼光”具体指的是(2分)(2)用“这样的眼光”看苏州园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字数不限;3分)25.下列结尾划线句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徽因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B.林徽因领悟了建筑学的真谛,从而立下成为建筑学家的愿望。C.林徽因立志成为建筑学家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也有一定的关系。D.林徽因的立志源于她顿悟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欧洲建筑艺术的共性。
26.结合本文内容和相关链接,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读书,帮助初到欧洲的林徽因驱散“孤独和无所适从”。读书,使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你的读书经历。
浦东: 五十弦翻塞外声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 断肠人在天涯 4 在乎山水之间也 5 月上柳梢头 6 千里暮云平7(2 分)D 8(2 分)鬓先秋(多写任何内容扣1 分;错别字一个扣1 分)9(2 分,各1 分)北宋(宋)范仲淹 23.第③段中,提到的“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的感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3 分)在它上面(楼上)雕刻唐代和当代名人的诗赋。11(3 分)B 12(4 分,各2 分)(1)以 „ 为善(认为 „ 很好/对)(2)足够,充足 13(3 分)C 14(2 分)犹豫不决
15(3 分)看问题片面(或者: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不全面;出于本位主义考虑问题)16(2 分)辩(4 分)时间顺序(1 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1 分);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2 分)。(若答“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扣1 分)18(6 分 各2 分)石油资源 渔业资源 中草药资源 19(3 分)A 20(6 分)答题要点:提取地图信息准确(2 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 分);语言表述准确、通顺(2 分)。
答题举隅:距基隆港约190 千米,距日本冲绳岛西南端约420 千米。21(3 分)C 22(4 分)比喻(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欧洲历史悠久风光绮丽的特点(2 分),表达出林徽因初到欧洲时新奇与喜悦的感受(1 分)。(意到即可)(4 分,各2 分)(1)眼前的新世界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2)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5 分)(1)(2 分)建筑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C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魅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9、对选文划线句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山愚公九十多岁了,面对大山居住。
B.(二山挖平后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岸,好吗? C.纷纷地表示赞同。
D.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10、多年前,有一场大学生电视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如 果请你参与辩论,你持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列子•汤问》战国
9、D 10评分标准:观点1分,理由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愚公应该移山。因为“移山”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进步发展。示例二:愚公应该搬家。因为“搬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人与自 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
徐汇区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A.苛政猛于虎也。B.出淤泥而不染。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答案 8.(2分)庞然大物/黔驴技穷 9.(3分)(虎)躲在树林间偷看它,渐渐地出来靠近它 10.(3分)D
松江区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10.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B.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D.《卖炭翁》也是欧阳修的作品。
答案
8.D 9.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关键词:晦、明、间、之、朝、暮)10.山中早晚、四季景色的优美 2分 滁州百姓、太守与宾客们游山的情形 2分
崇明县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文)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_________(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_________背景有关。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6.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B.乙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情怀。C.甲乙两文都精心构思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乐”。D.甲乙两文的作者最终都实现了“乐”的理想。答案
4.(1).北宋
(2).被贬(贬谪)5.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
6.D
青浦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本文选自_____家的经典著作《_________》。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恒过,然后能改 6.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用六位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B.第②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C.第③段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 D.第④段的结论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 答案
4.(1).儒
(2).孟子
5.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6.D
杨浦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选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4分)答案
普陀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本文作者是,选自短篇文言小说集《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0、对本文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精练的语言十分传神地描写了狼的动作、神态。B、本段文字详细地表现了屠户由畏惧到拼死自卫的过程。C、故事启发我们:不论怎样狡诈的恶人终归是要失败的。D、屠户的表现让我们懂得遇到邪恶势力一定要勇于斗争。答案
8、蒲松龄聊斋志异
9、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10、B
浦东新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岳阳楼记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选文作者是(朝代)的。(2分)
9、选文①、②段凑够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3分)
10、“或异二者之为”中“异”的内涵是(4分)答案
宝山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8、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范仲淹,他是 家、文学家。(2分)
9、下列对选段中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藤子京主政岳州政绩出色。B、藤子京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C、藤子京决定扩大岳阳楼建筑规模。D、唐贤今人的诗赋被刻在岳阳楼上。
10、围绕题目,本段既写了,也交代了。(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8、北宋、政治家
9、B
10、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本文写作原由
奉贤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本文选自,相传作者是 时期的(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曹刿认为战前要做到取信于民。
B、曹刿认为选择“辙乱旗靡”之时追击是本次战争取胜的原因之一。C、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主要表现了鲁庄公的浅陋无知。D、本文主要运用对话形式,展现了曹刿论战的过程。答案:
8、《左传》春秋左丘明
9、第一次击败(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败)(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衰弱了,第三次(击败)(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3分,关键词:作、再、竭)
10、C
虹口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黄生借书说
(1)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8、选文的作者是(朝代)(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0、第③段作者将与对比,进而对黄生提出希望。(4分)答案:
8、清朝、袁枚(各1分)
9、我到他家借书,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3分,前两句要求补充主语,少一个扣一分;“归”“形”翻译错扣1分,状语后置没有体现出来不扣分)
10、我的不幸(遇到张氏)与黄生的幸运(遇到我)或者“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2分)读书要专心,还书要快(2分)
黄埔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4分)
【材料】“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一句,参考资料一般译作: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这样译似乎有点不太确切。首先,岳阳楼当时所处的位置,一面濒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另一面紧靠着“百废俱兴”的巴陵郡城,以洞庭湖面积之宽广及岳阳楼与湖对岸山岳距离之遥远,即使那远山的老虎、猿猴的嗓门再大,也是不可能传入“迁客骚人”的耳鼓,当然,“虎啸猿啼”也不可能来自巴陵郡城内。
请问:上述材料的作者认为“虎啸猿啼”应该如何解释呢?
答案:
嘉定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⑤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人名)。(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先描写“岳阳楼之大观”,再过渡到开始讨论“览物之情”。B、文章以“览物之情”贯穿全文,写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不同的“情”。C、第③④两段传达出景与情互相交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D、第⑤段侧面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答案
静安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8、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 》、《 》。(2分)
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10、以下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蒋氏认为赋敛之不幸远甚于捕蛇之不幸。B、乡邻们非死则徙的惨境是赋敛所造成。C、蒋氏多次直接表明不愿恢复赋税。D、蒋氏对于捕蛇无怨是假,无奈是真。答案:
8、小石潭记黔之驴
9、你将同情我,使我活不下来吗?
10、C
闵行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岳阳楼记(节选)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山岳潜形 归而形诸梦 B、属予作文以寄之 作亭者谁 ....C、尝求古仁人之心 忽啼求之 C、居庙堂之高 佛印居右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一、选择题:C D A C B C
二、填空题:
7.8.9.(a-3)(a-b)10.-2
11.y=2(x+2)-1
12.> 13.18
14.a-3/4b(a,b向量符号标上)
15.60 16.2/3
17.y=6/x,y=x2-3
18.y=1/2x+3/2
三、解答题:
19.4√2+2√3-7
20.(1)m=3;B(-1,0)
(2)6
21.12-4√3;48√3-60
22.(1)AC/BC=CD/BD(角ACB=90度,CD垂直AB)(2)角EDF=90度
23.(1)证明题省略;(2)BC=12
24.(1)Q=20-P
(2)16元,最大利润
(3)不能
25.(1)直线=3/2
(2)y=1/2x2-3/2x
(3)D(3/2,9/8)
(4)设点E横坐标为a,则S=3/2a2EF=3√1+a2S=(EF2-9)/6
26.(1)过P作PF垂直于AO,PG垂直于OB,因为OM平分角AOB,所以PF=PG,易证三角形PFC全等于三角形PGD,所以PC=PD;
(2)y=(1/2m)x2
(3)1.OD=m ;2.OD=√3 m
当别的女子穿针引线做女红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吟词作赋了。当别的女字柴米油盐的时候,李清照已经牵着丈夫的手行走在金石古玩的巷尾街边了。所以,李清照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女词人,而其他“浅碧深红”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人和人是相同的,但是又是不同的。在众生当中自然有大多数认可夸赞的地方,但是你是否要和它们一样呢?李清照的回答是——不要!
而要有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和自信!
希腊神庙镌刻的铭文就是:认识你自己。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被外在世界所迷惑,要反求诸自己的内心,不断认识和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只有独特的自我才是无人能匹敌的,这与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异曲而同工。
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可以不畏惧流俗,就像李清照一样。更可以成就一番伟业。比如说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当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绝对领导地位的时候,他写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抒发的正是自己在这纷乱的时代中独特的自信!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有才学,但是还是不如我辈啊!这是何等的自我肯定!坚信凭借自己独特卓越的才能,定能开拓出一个崭新的时代!
但是有这样的自信,不是凭空中来,自然需要有获取它的途径。《周易》里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就是君子的不断进取!伤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那么聪明的孩子泯然众人矣,实在可惜!个中原因,不外乎是恃才而不努力!
每个肯定独特自我的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就事业的君子,当是自强不息,坚贞而后才能自信的。李清照的“不须浅碧深红色”,凭借自己的是内在的浓郁的诗书的芬芳,毛泽东的“还看今朝”凭借的是对中国形势长期的深思熟虑,深谋远虑。所以,能自称第一流也不是任性而言的事情。
【上海初三语文一模卷】推荐阅读:
上海初三语文模拟试卷09-17
上海中考一模语文卷子09-21
上海市中考语文一模01-26
上海初三数学练习册答案10-26
上海市初三化学知识点02-25
2022初三语文一模作文题汇总09-30
上海各区高三一模汇编09-16
上海中考一模英语解析03-08
初三一模总结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