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计划(精选8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改革,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校长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关注什么?应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如何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是校长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学校发展计划校长支持性环境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则是一套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联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履行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责,为新课程改革营造一个适宜的管理环境,去统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软肋——新课程改革需要寻求一个支持性的管理环境
较之以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当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了一定深度,触及到学校的文化、制度、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的时候,教师们就会感觉到无奈和无助。教师们迫切需要一个为他们提供开放的、自由的,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的管理环境。然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软肋就是一个从制度层面、从学校整体出发的管理良性环境没有先期建立起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也能够对原有的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做局部的改革,但显然这样的做法是被动的和辅助性的。解决这一软肋的关键人物在于学校校长。校长必须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支持性管理环境,这对校长来说是一个新挑战。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关注点在哪里?何为校长应为之事?这些问题应引起校长足够的重视、思考和正确定位。校长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动者,去统领全局,去寻觅和建立一个能从学校整体上,从制度层面上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可供校长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选项。
二、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
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适合并能够支持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在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同背景,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底蕴和渊源是一致的。
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显然,前者对于后者是一种根本性的支持,能为后者提供一个适宜的良性的管理平台,一种安全背景,一种自由氛围,一个制度支撑,一种生长的“土壤”。这正是前期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所缺失的,是许多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寻觅和建立的一个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在学校发展计划的技术及理念引领下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
三、新课程改革应成为学校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关注点。
校长要制定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总体上说,旧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管理层面引入了学校发展计划。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热点来关注,从而制定出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一)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过程中,校长必须明确和处理好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从学校管理学角度来考查这两者关系的话,学校发展计划引发的学校管理改革必须承担起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管理环境的历史使命,即在学校发展计划下学校能形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通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工作平台、文化背景,去正面服务新课程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统领和倡导新课程改革,使校内形成一种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将新课程改革纳入视野。一方面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全过程中必须深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能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割裂开来,学校发展计划不应是充当一个被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角色,而应该做新课程改革的主角,将新课程改革主动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去,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规划和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既然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发展计划就可以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行动纳入到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使这两者同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学校发展计划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上,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任务加以体现,并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得以落实。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目标体系去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比如,第一步可以是建立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二步是围绕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抓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三步回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要在学校发展计划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宜于新课程改革的自主管理机制——校本管理机制。所谓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是学校组织有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并根据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校本管理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的管理是否立足于学校的根本,从学校的本色出发,进行自我管理;二是学校是否有能力、有权力、有责任进行自我管理。学校发展计划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等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时也对第二个问题提出了匹配性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学校能从学校的本源出发,从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从学校的条件、问题和特色出发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学校的本源是什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学校的发展条件和问题在哪里?学校需要如何定位?学校需要配备怎样的教师?培养怎样的学生?诸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过程很好地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修,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
(四)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植民主、开放、参与、充分尊重人性的学校文化氛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一个适宜的“土壤”,在这样一个适宜的“土壤”里,新课程改革才能充分地、自由地、健康地“生长”。在一个禁锢、封闭、没有参与、只见物不见人的环境里实施新课程改革,会让人们感觉到突兀、别扭,会使新课程改革变形,甚至于窒息。
一、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的目的
1. 清晰学校阶段发展脉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课程计划与配套实施的学校阶段发展规划相联系,形成跨学年的课程方案。这是因为,尽管从一所学校办学的理念与培养目标来看有其延续性和长期性,但学校依据办学实际在不同发展阶段会提出不同的行动目标与内容。由此,校本课程计划无论目标、内容还是实施、管理,都会既体现继承性又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也就意味着,到了一定阶段学校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是必须的,但在某一阶段保持课程计划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事实上,学校阶段发展目标需要依托课程来实现。因此,编制学校课程计划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课程行为,也是一种具体化规划目标,进一步清晰学校阶段发展脉络的研究行为。
2. 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质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课程转化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创造性实践,它至少包括了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编制学校课程计划,就是学校借以“课程”把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融入校本课程体系中,从而实现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的有效整合与个性化实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仅仅把省市层面的统一的学年课程计划简单地照搬及实施,就不能被称为课程的校本化。
3.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学校课程计划明确了不同岗位教师的工作目标、内容、要求和工作量,它有助于教师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与实践方向;同时,课程计划所提出的实施要求又促使教师反思以往的实践内容与行为,针对目标与要求进行研究与改进。此外,课程计划的编制不仅仅有校长的领导,更有各层面管理人员乃至教师作为课程领导者共同的研究、实践与反思,所有这些都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专业能力的提升。
4. 提高课程实施品质
编制学校课程计划无论是作为课程领导行为还是学校管理行为,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三方面的共同提高,即学生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方面的专业提升、学校方面的持续改进。事实上,在一份课程计划中必然包含着课程实施的内容,也就是学校对实施该计划有着明确的实践要求乃至标准。它也清晰地体现着校长以及整个课程领导团队以提高课程实施品质为目标,对某个学校阶段课程教学的总体改革思路与操作构想。
二、学校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
通常,一份学校课程计划或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学校背景分析
学校背景分析通常采用的是SWOT分析法,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 ty)、威胁(Threat)。借助SWOT分析法,把学校内外部资源与办学环境进行系统思考,从而找准问题,再结合国家课程确定切合办学实际的课程目标与建设构想。
2. 课程目标
通常,学校课程目标包括三个方面: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是依据上海二期课改所提出的课程类型划分及其操作目标与要求,阐述校本课程体系或模块中不同课程实施后期待达成的目标或是解决的问题;学生培养目标是不同阶段不同课程实施后期待学生产生的行为表现;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是指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开发、建设、实施、管理或评价后期待产生的专业表现。
3.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内容、时间、人员上的统筹协调与安排。这部分主要包括三类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学校活动安排、课程表,教师工作量等方面的思考与设计等。学校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不能违反市课程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与课时数要求,同时,学校对调整的课程、课时必须加以说明。
4. 课程实施与管理要求
课程实施、评价与管理是保证学校各项目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凸显学校基于提高课程实施品质,在具体操作上的独特思考,因此,这部分的陈述应该具体而明确。事实上,通过这部分的陈述,我们应该能够清楚地看出,该计划方案的实施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并且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哪里。
三、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步骤
1. 做好调研,凝聚共识
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一样,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应该是一个自下而上、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因为,首先,无论是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还是课程的“两次转化”都需要建立在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和条件之上,也就是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其次,在课程计划的实施中,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更需要全校师生凝聚共识,形成既基于学科差异又体现学校整体思路的步调一致的操作内容;最后,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特色创建等具体化为课程内容,也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以集中民智、紧扣目标、完善结构、体现特色。因此,编制学校课程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广泛调研,从而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的目标与行动要求。
2. 整合资源,形成体系
实现课程整合的前提与基础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包括了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等。一份好的课程计划体现的不仅仅是学校管理层面的思考,还体现了学生、教师与社会的需求。学校课程的研制需要达到基于问题、面向未来、紧扣目标、结构合理、强调操作、体现特色等要求。此外,课程管理方式的转变也为基层学校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充裕的操作空间。学校应该依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基础、特点和条件提出与建构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既能体现国家课程方案的内容与要求,又能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或是努力的方向,从而把三类课程从目标、内容、实施到评价都有机地整合在校本层面,融入学校独特的思考。
3. 明确目标,具体内容
在充分统整学校教育资源,形成框架性的课程体系之后,第三步就是明确目标,计划具体化。无论是学年的还是阶段的课程计划,其目标都应该与具体的课程密切联系在一起,以增强不同课程目标达成的可检测度。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计划目标应该与学校阶段发展目标实现有机统一。首先,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实现学校课程计划的动态调整,有利于校本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与校本课程体系的持续完善;其次,有利于学校办学理念与阶段办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最后,有利于课程实施与学校行政管理的深入融合与相互促进。我们在达成课程具体化目标时也需要注意,首先,必须贯彻执行政策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国家课程方案;其次,必须基于学校的基础,不能不切实际地开发、建设和实施所谓的特色课程。
4. 规范文本,凸显校本
一份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与实践过程,它遵循着教育科研的一般规律,体现为对教育实践的逻辑思考。一份完整的课程计划在结构上是逻辑化的,在表述上是准确严谨的。课程计划在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和充分分析背景,还应该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管理与评价上凸显校本的思考,也就是说从问题到评价应该像系统化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一致性”要求那样,体现出校情的真实性、方案计划的可操作性以及目标的可达成度。
[摘 要]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我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根据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改革探索。打破原有教材的传统框架,精简教学内容,减少过多理论学时,侧重实践训练,重在体现实用性和时代性;建立以基础制图教学为理论、设计制图为主、计算机绘图为重要手段,并将三者有机融合的课程结构,合理安排各种制图课程的开设时间,保证制图学习不间断;建立“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综合型教师队伍,增加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另外,在新的要求下,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卓越计划;机械制图;改革;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47-02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标主要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作为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大学,创造性地开始研究和实践产学研合作的本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1年正式启动“卓越计划”,迄今已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共计5个本科专业试点了“卓越计划”,并开设了卓越工程师试点班。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在广泛调研国内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国内其他石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凝练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因我校刚刚启动此计划,缺少具体的专业培养标准,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的机械制图教学缺乏应用性和时代性,过于侧重“画图”和“读图”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难与企业接轨。为实现卓越计划的目标,必须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改革
在制图教材的选用上,“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仍选用以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写的《机械制图》(第六版)(2007年7月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机械制图》编写组编写的《机械制图》(第六版)(2010年7月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主体的制图教材,教材基本上反映了教学大纲知识系统的逻辑性、学科体系的基本原理,有固定的结构框架。这些教材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主要宗旨是培养学生画图与读图能力,各章节内容详细,知识点清晰。但理论性的内容偏多,实际应用性的内容不足,缺乏制图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融合,缺少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打破原有教材传统框架,注重实用性和时代性,力求简单、紧凑、精炼。减少对理论知识的阐述,加强其与工程实际即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等知识的融合和关联。例如,减少画法几何部分内容,在零件图部分增加制图测绘学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使教学与企业接轨,可采用企业中现有图纸及机械产品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尽量采用简单易读的图例,重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国家标准规定的表达方法。突破单纯地教会学生“画图”与“读图”的思想,培养学生设计制图的指导思想。另外,随着CAD / CAM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与制造的理论和加工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制造企业已实现无纸化生产,直接进行三维造型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体现这一特点,在增加计算机绘图学时,尤其是计算机三维绘图学时,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机械绘图软件,如Solidworks、UG、Pro / E等。
在结构上,可以参照现有教材做适当的调整。减少基础知识章节,增加实用型章节的扩展。例如,将计算机绘图课程(二维、三维)安排在组合体、机件表达等章节后,针对具体例题或者绘图作业讲解;将零件图章节分散安排在机件的图样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章节中介绍;装配图多引用机械设计中的图样做讲解,这样便于与后续课程的衔接。
二、课程设置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制图课的设置仅仅是将它作为一门课程,大多开设在第1或第2学期,对于“卓越计划”试点班而言,机械制图的多数授课内容与同专业的普通班基本相同,并未体现出工程特色。因此,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掌握能力出发,在课程设置上,将培养制图、设计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在整个教学体系下,可将机械制图课程分为基础制图、计算机绘图和设计制图三部分。并且,在制图课程之前应先进行金工实习、机械工程入门课程的学习,这样能使学生对机械加工方法、工艺结构等实际应用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以加深对制图中图例的理解。
在总的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制图课程的开设时间,将制图课程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使之与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很好地衔接,从而保证学生的绘图训练不间断,绘图技能不断得以提高。在这期间,侧重于计算机二维、三维绘图软件的不间断应用。
三、教师队伍建设
虽然现有制图教师队伍不断向年轻化、高学历化方向发展,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实践经验缺乏,起不到很好的启发作用。所以,围绕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一目标,为满足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性质,机械制图教师可由同时讲授机械设计、机械制造、金属工艺等专业课的教师担任。同时,增加机械制图教师去企业学习及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建立教师轮训制度,培养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既能使制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制图教学有效地与设计知识、实际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单纯孤立地讲授制图知识,还能增加制图教师的科研能力,能适时地将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企业合作开发成果等内容穿插在教学中。
四、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有效的改善教学效果。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同时,可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动态的教学、直观的立体模型,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可帮助学生验证想象的结果,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产实际采用案例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减少单纯板书、多媒体讲解。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启发、正确诱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模式。在制图测绘环节,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全程参与进来,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增加在绘图室的零件测绘练习和计算机训练中心的上机练习,增加徒手图、轴测图的训练,使学生在技能、素质上得到真正的提高。
五、结语
“卓越计划”下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对于学生、教师、学校都有重要意义。
(一)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成为“卓越工程师”的驱动下,学生会自然地由被动的“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求知”,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另外,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因材施教。
(二)可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教师运用典型工程案例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并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积极性,这既能保证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的自我效能,同时还能增强他们选择工程职业的信心。另外,通过运用现实或模拟的工程项目作为案例来训练学生,可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识以及动手能力。
(三)可为机械制图教师提供去企业学习、培训的平台,丰富了教师的设计经验和科研工作经历,扩展、更新了教师的知识面
对于教师来说,这解决了科研压力,改变了制图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现象。通过改革,制图教师能进一步适应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这为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卓越计划”下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增强了学校和教师的竞争力,能做到高校和企业的真正接轨,使学生的就业不再是难题,还能提高学校的生源。
[ 参 考 文 献 ]
[1] 董国耀,李莉.关于图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7-69.
[2] 舒宏,胡清泥,高菲.中日机械制图教材的比较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工程图学学报,2010(4):166-171.
[3] 张晓报.我国“985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J].高等教育管理,2013(6):24-30.
[4] 熊平原,朱立学,袁晓征.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1(23):35-36.
[5] 何波,李思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机械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89-90.
(2014—2015)
经过几个学期的理论培训表面上看教师的观念已经起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从平时的听课中发现仍有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生机活力,所以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采用观看录像,“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尤其要求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通过各教研组的学习让老师人人牢牢把握其精髓使其更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
一、本学期要开展以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运用、课改理论再认识、课程标准再学习、课堂教学大改革和教育教学行为再反思为主题的学习培训活动。结合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教师计算机培训,坚持每周不少于半小时的学习时间,加大课后反思的检查通报力度,促使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深化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校参加课程改革的老师和学生的数量大规模扩大了,同时也使课程改革的深化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显得尤其重要,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1、加强教研组建设。期初各教研组要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按计划开展好每次活动,要提高活动的实效。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组内的课题研究活动,采用分工合作分期展示形式。同时教研组还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指导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组织好教研组的公开教学活动,活动要记录完整。同时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抓住平时的教学效率,不盲目追求教学上的花俏,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走进新课程”教研活动。在上学期活动的基础上,本学期将每周各组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要在三维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选择一项内容作为学科教研活动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负责人,每次活动组长都要做好考勤登记和活动的详细记录,并交教务处检查。教研活动要针对各组实际情况,以听课、评课、说课以及业务学习(学习课程标准、课改最新信息、教改方法等)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
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阵地。
3、定期反思总结制度。通过自我反思,形成反思习惯,倡导对教学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反思,同时及时写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及教育故事,分析课改中的成败得失,及时反映课改实验情况。以反思提高课改成效。
4、做好课改研讨和经验交流。
三、方法措施
抓好活动,深化课改培训学习。结合学校校本培训计划、教研活动安排表、课改工作计划等工作安排,加大课改理论再认识、课程标准再学习、教育教学行为再反思为主题的学习培训活动。本学期,要组织开展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教师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把理论学习、教学研究、案例分析、实际运用、阶段反思有机地统一起来。
曙光中学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教育理念为基点,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上。
三、目标任务
(一)深化课改培训学习。
经过近几年的理论培训,表面上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起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从平时的听课中发现仍有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生机活力,所以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采用观看录像,“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尤其要求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入每位教师 的心中,通过各教研组的学习让老师人人牢牢把握其精髓使其更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
本学期要开展以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运用、课改理论再认识、课程标准再学习和教育教学行为再反思为主题的学习培训活动,促使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选派教师外出听课,组织教师观看直播课堂等方式,充分借鉴各种先进教学方法,拿来与创新并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在师生平等互动中,师生共同发展,努力探索一条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新路子,促进教学方式改革。
(三)尝试新课程下评价制度的改革,强调注重过程,促进发展,强调多元。
1、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一堂好课,在课堂的生成上是即兴的,要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上,从注重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上来。我们将严格要求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
2、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互动过程。例如除了评价学生课堂状况,还要评价学生课前、课后的表现;除了评价学生在学校的状况,还要评价学生在家庭、社会的表现,力争实现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关键在领导。要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纲要》上来,突出课改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长、主任要加强学习,率先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抓紧抓好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实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抓好活动,深化课改培训学习。结合学校校本培训计划、教研活动安排表、课改工作计划等工作安排,加大课改理论再认识、课程标准再学习、教育教学行为再反思为主题的学习培训活动。把理论学习、教学研究、案例分析、实际运用、阶段反思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培训学习效果在教学中的运用和体现纳入教师考核。
3、建立机制,全面推进评价改革。树立“发展为本”的评价新理念,立足本村、校实际,灵活设立评价项目,恰当确定评价内容,细化评价办法。制定出台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改革方案。要坚决落实自评和它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基本要求,规范评价程序和过程。
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院自2014年升本以来,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构建“三平台+二模块”的课程体系。2015年,学院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三大平台和集中性实践教学与素质能力拓展活动等两大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又分为基础课和素质课两个小模块,学科基础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大类基础,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职业素质课。集中性实践教学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发展能力的培养递进式安排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应用、工程训练和创新实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素质能力拓展活动统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至少10个学分。
2.规范课程建设管理。制订了课程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了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教案等教学文件的撰写、教师课程教学工作考核,制定了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建设标准,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双语课程6门,对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进行了规范。
3.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在“卓越计划专业”开发了校企合作课程,组织开设《中西文化十二讲》,引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方面,以课堂教学为重点,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研讨式等教学法,立项支持探究式示范建设课程6门,启动了基于互联网络的以翻转课堂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全面实施了通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进行了分层分级教学,大学体育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在教学手段方面,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目前,学院本科课程建设仍处于初期,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规范管理、课程教学及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展缓慢。
二、指导思想
2014-2020年,学院课程建设以学院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文件要求为出发点,以“规范管理、优化体系、加快改革、强化实践”为基本方针,进一步规划课程建设管理,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快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改革,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建设好一批国、省、院三级精品开放课程和院级优质课程、示范课程;加大“双语”课程、探究式课程、项目驱动式课程等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课程中心资源库建设,使学院课程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总体目标
2014-2020年,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点来抓,根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三平台+两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规范课程管理,严格课程准入,稳步推进课程整合;开展课程评估,开设三轮以上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建成一批优质课程、示范课程;加快推进“双语”课程、探究式课程、项目驱动式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进程;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大力开展素质能力拓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建设一批人文科技素质教育精品课程;以课程中心为平台,加快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构建基于网络的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到2020年,建成100门左右院级优质课程、40门左右院级示范课程;推进学院网络视频精品课程建设,建成1-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以上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形成国家、省、院三级精品开放课程体系。以示范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为引领,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使全院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四、主要任务
1.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科学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及考核大纲,完善课程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对课程质量进行全覆盖评价,建立不合格课程退出机制,重点建设一批优质和示范课程。加强严格对新开课和教师上新课的管理。加强教研室对课程的管理,完善课程组,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加强对教学日志、教学进度、教案、试卷及分析、课程总结等教学文件档案管理。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及管理,建设一批科技人文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大力开展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素质教育活动,并确保这些课程的实效性。推进课程建设“质量工程”,加强双语课程、探究式示范课程建设与管理,确保其示范性。2.加强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加强课程组及课程负责人队伍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课程建设工作,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通过引进、顶岗挂职锻炼等方式,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增加具有行业背景和行业经验教师数量;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和教学团队,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
3.优化“三平台二模块”课程体系。在加强通识基础课程的同时,加大人文科技通识素质课程建设力度,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夯实专业基础课程,精炼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延伸职业素养课程,突出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按照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设置实践环节,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继续将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广泛开展素质能力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深化通识基础课程改革。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嵌入式”实践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实效性;继续推行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的分类分级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大学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大学英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
5.注重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课程教学大纲及考核大纲的制(修)订要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积极选用获国家规划教材或省部级优秀教材,提高近三年出版的优秀教材使用率,支持教师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自编教材(讲义)、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和习题集,结合“卓越计划”实施,开发一批校企合作课程。
6.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力推行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案例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加大“双语”课程教学力度,鼓励以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加强精品开放课程教学,加大课程中心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和电子等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积极构建与新型教育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推动我院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7.强化实践课程教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包含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内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确保实验开出率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验实训教师、技术管理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广泛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推进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将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引入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工程技术实际,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开发实施校企合作课程,促进校企协同育人。8.稳步推进课程考核改革。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编制科学的课程考核大纲;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实现课程考核形式多元化;强化课程过程性考核,做好过程考核记录,严格命题、审题、考核方式、组卷、评分、试卷分析与总结等考核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建立试题库(试卷库),推行教考分离。9.加快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鼓励教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自己制作和使用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快推进课程资源建设,搭建更多的网上教学平台,吸引更多地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到2020年,我院现有的精品视频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全部进入学院课程中心。在此基础上,录播30门左右的院级示范课程,重点引进东西部课程联盟等网站的优质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80-100门。
五、保障措施
1.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认真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形势与任务要求,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和我院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大讨论,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
2.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课程建设工作有效开展。课程建设涉及教师队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切实解决课程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课程建设实施院、教学单位、教研室等三级负责制,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指导学院课程建设,并协助学院制订课程建设规划,研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检查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情况。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小组负责指导本教学单位制订课程建设规范,并组织课程建设检查与评估,各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课程的建设工作,课程建设采取分期、分批、分级、分层次方法进行,成熟一批建设一批验收一批。3.重视课程建设教研教改,不断更新课程建设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的动力,是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的源泉。为保证课程建设内容的不断更新,学院将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以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为内容的研究项目,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中,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4.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课程建设顺利进行。为保证课程建设质量,实现课程建设目标,学院设立课程建设的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精品开放课程与多媒体课件、优质和示范课程、“双语”课程等建设,改进课程教学条件,实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要求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 它的目标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其基本思路是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引导, 通过加强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 重点提升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为各行业培养不同类型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 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二、北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按照目前执行的最新修改2013版北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分配如下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学校工管专业对学科专业基础教育课的学时进行了加大, 而削弱了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的理论课时。这虽然满足了学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指导思想, 但也使得学校的培养计划中没有突出的特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开设工程管理专业较早的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及同济大学专业方向课程的理论课时都比较高, 相比之下, 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中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就显得薄弱了许多。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依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中的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 通识教育课改革。
学校现有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修课和通选课两大部分, 现有通修课比较重视政治教育及自然科学基础教育, 但“缺乏个人的基本素养教育”, 结合工管专业的特点, 建议在通识课程部分, 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开设商务写作、公开演讲、心理学概论等课程, 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在智力教育之余, 提高大学生的情商, 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适当压缩思修课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建议思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概课合并, 计算机课程结合不同专业的需要来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应重在AUTOCAD、PKPM软件、广联达软件等专业相关软件的学习, 可适度减少编程类课程, 重在软件应用。
(二)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在我国, 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均具有全寿命周期的特征, 而完整的建设项目寿命周期包括了项目的前期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修乃至拆除各个阶段。实施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Life Cycle Project Management, 简称LCPM) 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趋势。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虽然工作后大多从事建设项目的某个阶段, 如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查设计阶段、施工阶段, 但其必须具备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整体认识, 才能提高其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 同时也与“卓越计划”中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特点相吻合。
1. 基础课 (本学科和跨学科) 课程体系改革。
基础课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 而且覆盖面非常广泛, 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 此类课程的设置对专业面的宽窄和学生将来自我发展的能力起绝对性作用。工程管理专业基础课 (本学科和跨学科) 设置要体现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综合能力, 主要以土木工程为依托, 使管理类与工程技术类课程紧密衔接、相互渗透, 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横向结构进行拓宽。由于本专业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所以基础课在设置时土木类基础课程的比例相对来说要高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选择工程设计类工作, 或满足考工学方向研究生需要, 拓宽就业渠道。
2. 专业课课程体系改革。
考虑到本校工程管理专业招生人数的限制, 目前按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两个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以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活动过程为主线形成各课程间的紧密联系, 可以促进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有效掌握相关知识, 对培养学生的LCPM能力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专业课设置应有效地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思想。考虑本专业毕业生工作后大多服务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某一阶段, 如项目前期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等, 应根据学生将来的毕业取向突出有关前期策划、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估价、工程监理等能力的训练,
3. 实践类教学环节一体化改革。
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实践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实践类教学环节是体现“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 应该培养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能力, 以获得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实践经验, 这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为此可以将全寿命周期所对应的相关课程设计锁定为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内容, 如以同一大型项目为背景, 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做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课程设计;在项目设计阶段做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在项目招标阶段做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课程设计;在项目施工阶段做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在项目运营阶段做物业管理课程设计。
四、结语
“卓越计划”是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也是各个高校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起点。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 进行有效的课程体系改革, 探索出富有北华大学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 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过程。本文结合北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从通识教育课、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两大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也只是改革的初步设计阶段, 具体的实施效果有待实践进行检验, 希望能为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尽微薄之力。
摘要:卓越计划是我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合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北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依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中的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 从通识教育课、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两大方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LCP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征求意见稿) [Z].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申报工作研讨会材料, 2010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3]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体量快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无不得益于改革的深入。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问题倒逼改革,不进则退;改革如若不成,危机相继而至。
中国当代改革历史进程其实质,就是不断用改革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唯有时刻以改革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广大人民提出的问题,国家才能够不断前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金融体制、财税体制、资本市场、户籍制度、教育医疗等等的改革,无一不是回应人民所呼。
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挑战不可谓不大,经济下行持续、房地产市场疲软、金融系统坏账上升、地方债务风险加剧,一系列问题伴随着新常态不期而至。如何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当下来看,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改革上。要从改革要动力、从制度要红利。
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在哪里?很简单,人民的吁求就是问题所在,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就是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正如习近平所说,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简政放权、政府负面清单管理等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万众创新”“草根创业”之局面蓬蓬勃勃,无不彰显中国改革的动力在民间。
习近平之所以强调改革思维,之所以强调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就是要破除陈旧的计划思维。一直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计划思维左右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忽视甚至蔑视个人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继而设置各种制度约束个人的选择。破除计划思维,就是要破除各种阻碍个人选择自由实现的障碍;强调改革思维,就是要强调为保障个人选择自由创造条件。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关于个人选择的自由问题, 20世纪20年代曾有过争论。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米塞斯认为,一旦废除了私有制和市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为它缺乏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货币价格”这一最基本的计算尺度。反对者认为,社会主义中央计划机关可以通过“试错法”找到正确的均衡价格,从而实现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还有反对者认为,计划经济正是通过理性的社会计划创造出一种秩序,来取代市场的无政府状态,从而显示出其优越性的。
后来的历史发展(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悲剧及后来计划经济的崩溃、国家的分崩离析,中国由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证明,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必然后面则是经济学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就是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个人的选择为基础,个人需有选择的自由。
没有个人的选择就不会有准确反映资源稀缺性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的本质在于发现、传递和储存关于资源稀缺性的信息。无数经济主体创造的信息是海量的,是不断变化甚至是瞬时变化的,只能通过市场价格去发现这种信息的变化,从而引导市场主体顺应这种变化,满足个体的不同需求。不管是功能如何超级强大的计算机,还是以此为基础的中央计划机关,都不可能具备如此功能。这就是为什么计划经济在产生极度稀缺的同时还存在着极大的浪费,而通过市场的手段,可以达致资源的最优配置,进而创造最大的产出,从而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充分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必然会出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不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甚至剥夺个人选择的自由,万马齐喑的局面将不期而至。经济自由是个人选择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至少包括拥有不受歧视自由迁徙自由投资的自由、拥有个人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的自由。经济自由是其他一切自由的基础。
中国改革的成功得益于赋予个人更多的选择自由,特别是对个人经济自由的尊重和保护,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必将依托于个人选择自由的进一步拓展。这就要求必须破除计划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