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推荐8篇)

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篇1

摘要

一、指导思想

二、创建目标

三、申报条件

四、评定标准

五、申报程序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三)健全创建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四)加强督查,奖惩分明

第 1 页

共 7 页 ××县“无毒乡(镇)”创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无毒乡(镇)”创建工作,巩固和扩大“无毒”创建成果,有效遏制毒品危害,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控工作,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建设,根据国家禁毒办关于开展创建“无毒社区”的工作要求和《××省“无毒害县”创建工作方案》,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和《××省禁毒条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的禁毒工作方针,坚持党委、ZF 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为建设平安××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创建目标

根据“有毒治毒创无毒,无毒防毒保净土”的原则,全面深化“无毒乡(镇)”、“无毒社区(村)”、“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无毒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把无毒害创建活动与平安创建、精神文明创建、生态文明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基本实现无种毒、无制毒、无贩毒的目标,新增吸毒人数得到有效控制,吸毒人员管控率、就业安置率、阶段性戒断三年巩固率达到要求,“无毒”创建率、禁毒宣传预防教育普及率、禁毒工作满意率达到标准,复吸率、违法犯罪率大幅度下降。

第 2 页

共 7 页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无毒乡(镇)”的条件。

1、领导重视、措施具体、工作到位、保障有力、本行政区域内基本无种毒、无制毒、无贩毒、无外流贩毒。

2、辖区内阶段性戒断三年以上巩固率、年新增吸毒人员比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出所人员管控率、就业安置率、戒毒康复人员列管率达到或超过标准。

3、吸毒人员得到有效管控,因毒品问题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

4、人民群众对毒品危害的知晓率、对禁毒工作的满意率和群众安全感测评符合要求。

依程序申请,按照《××县创建“无毒乡(镇)”评估细则》检查验收,分值达到 95 分以上的,方可授予“无毒乡镇”称号;分值达到 90 分以上的,可评为“创建‘无毒乡(镇)’先进单位”;已获得“无毒乡(镇)”称号的乡(镇)应当按照评估细则继续保持和提高。

(二)已经授予“无毒乡(镇)”称号后又出现新增吸毒人员大幅上升或发生较为严重的制毒、贩毒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的地方,情节较轻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由原批准机关撤销其“无毒乡(镇)”称号。

四、评定标准

(一)当地党政领导对禁毒工作高度重视,纳入重要日程,责任落实。禁毒工作领导机构健全,保障有力。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及其成第 3 页

共 7 页 员单位认真履行禁毒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建立全民禁毒宣传预防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春节、“6.1”、“6.26”等特殊时期为契机,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认真履行禁毒工作职责,积极配合抓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全民禁毒意识增强,营造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人民群众对毒品危害的知晓率、对禁毒工作的满意率达到 95%以上,在群众安全感测评中排名全县前十位。

(三)加强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科学戒毒。实行综合矫治、关怀救助,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强力推进以就业安置为核心、集“生理脱毒、身心健康、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的“阳光工程”新模式,以集中安置为载体,以分散安置和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为补充,实现符合就业条件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100%安置,其中集中安置率达 65%以上。

(四)“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技能培训、服务管理”功能兼备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辖区内阶段性戒断三年以上巩固率不低于 60%,年新增吸毒人员比例不超过 1%,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出所人员管控率不低于 90%、就业安置率不低于 65%,戒毒康复人员列管率达到 100%。各类禁毒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实现信息共享、联网比对和拓展应用,情报信息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的核心和主导作用。

(五)强制隔离戒毒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收戒,依法管理,做好戒毒人员的治疗、康复、教育工作,针对“阳光企业”生产需要

第 4 页

共 7 页 开展技能培训,与决定机关形成合力,开展好“无缝衔接”工作。

(六)依法严厉打击、惩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打击跨区域外流贩毒团伙、贩毒分销网络和“零包贩毒”,遏制毒品交易,萎缩毒品市场。社区维持治疗和综合帮教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减少Heroin 等 opium 类药品的滥用,萎缩毒品市场,减少违法犯罪,因毒品问题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不超过 10%。

(七)对国家管 zhi 药品、易制毒化学品强化管控措施,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不发生流入非法渠道。对毒品原植物实现“零种植”、“零产量”。

(八)无毒害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无毒害面不断扩大。“无毒社区(村)”、“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的创建率成功率不低于90%,已创建成功的巩固率为 100%。

具体评定内容以《××县创建“无毒乡(镇)考核评估标准》为准。

五、申报程序

“无毒乡(镇)”的申报工作,由当地人民 ZF 向县禁毒办写出报告,由县禁毒办组织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结果经县禁毒委员会审议同意后,向市禁毒办申报;市禁毒办组织检查组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提交市禁毒委员会审议,由市禁毒委员会授予“无毒乡(镇)”和“创建‘无毒乡(镇)’先进单位”称号。

“无毒社区(村)”的申报工作,由社区(村)居委会(村委会)

第 5 页

共 7 页 向乡(镇)禁毒办申请,经乡(镇)禁毒办检查合格后,报县禁毒办检查复核,合格后提交县禁毒委审议,由县禁毒委授予“无毒社区(村)”、“创建‘无毒社区(村)’先进单位”称号,同时报市禁毒办备案。

县级“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的申报工作,由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向县禁毒办申请,经县禁毒办检查合格后,报县禁毒委审议,由县禁毒委授予“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和“创建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先进单位称号。

乡(镇)级“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的申报工作,由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向乡(镇)禁毒办申请,经乡(镇)禁毒办检查验收合格后,报县禁毒办检查复核,合格后提交县禁毒委审议,由县禁毒委授予“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和创建“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先进单位称号。

各乡(镇)禁毒办和县级禁毒委成员单位的评定,由县禁毒办考核,报县禁毒委员会批准,授予“禁毒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毒品危害严重地区在创建工作中,党政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措施落实、成效显著的,经县禁毒办检查验收认可,经县禁毒委员会同意后,向市禁毒办申报;经市禁毒办验收合格,由市禁毒委可以授予“创建‘无毒乡(镇)’先进单位”称号。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无毒”创建工作是由党委、ZF 牵头、“一把手”负总责、各部

第 6 页

共 7 页 门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加强“无毒”创建的组织、协调、指导,提升创建“无毒乡(镇)”的工作理念,树立抓创建就是抓社会和谐的理念,将“无毒”创建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相结合,与“平安创建”工作相结合,与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扎实推进“无毒”工作创建。各乡(镇)、××矿区社区服务管理局、县直各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本乡(镇)、本部门“无毒”创建工作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真正使“无毒”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健全创建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动员人民群众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变为创建工作的重点。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及时报道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加强舆论监督,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存在问题进行曝光,推动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三)健全创建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按照“无毒”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逐一分解目标任务,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创建问责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党委、ZF 和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督查创建工作制度。将“无毒”创建工作抓死抓牢,确保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四)加强督查,奖惩分明

创建期间,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无毒”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

第 7 页

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篇2

1 高产创建工作目标

建水县面甸镇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产量目标为:百亩核心区主攻11.25 t/hm2;千亩展示区创建10.50 t/hm2;万亩示范区实现9.75 t/hm2。其技术目标为:推广优质高产品种2~3个;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100%;科技培训覆盖达95%, 入户率达95%。

2 具体措施

在玉米高产创建核心区和展示区, 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的“六统一”要求, 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2.1 选用良种

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3,4]。如大天6号、佛单5号、云瑞8号、云瑞88等, 全部使用包衣种子, 可有效防治病虫鼠害。

2.2 科学配方施肥

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 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 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充分运用建水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数据资料, 百亩核心区和千亩展示区采用的施肥建议是, 基肥施农家肥15 t/hm2, 配方肥施普钙750 kg/hm2、尿素6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锌30 kg/hm2[5], 做到底肥一道清。

2.3 实施化学除草

除草剂选用山水乙莠, 该除草剂为芽前除草剂, 对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逾90%。核心区、展示区统一在播种后用山水乙莠3 kg/hm2对水675 kg, 均匀喷雾于墒面上, 以提高除草效果。

2.4 合理密植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水平等确定玉米种植密度。实行规格化种植, 中等肥力水平的田块一般栽植5.7万~6.0万株/hm2, 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植6.00万~6.75万株/hm2。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 1.2 m开墒, 沟宽20 cm, 大行80 cm, 小行40 cm, 株距22~25 cm, 双粒播种, 单株留苗。

2.5 抓住时机、抢墒播种

2011年面甸镇冬春降雨少, 农户在雨水来临前提前做好备耕工作, 地块进行两犁两耙, 第1次降雨过程多以阵雨降下, 所以播种期为4月底。

2.6 适时间苗、定苗

百亩核心区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在播种后7~10 d, 及时引苗出膜, 防止膜内高温发生烧苗。当幼苗长出4~5片可见叶时, 及时间出弱小苗, 尽量保留长势中等一致的壮苗, 做到单株留苗。通过间苗定苗, 使群体最大化, 单株个体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千粒重高。

2.7 综合防治病虫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做好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科学制定防控预案, 做到准确预报、专业防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统防统治, 群防群控, 从根本上控制项目区各种病虫的危害, 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确保群众增产增收。在核心区、展示区统一用98%巴丹可湿性粉剂1.5 kg/hm2, 加3%啶虫脒乳油750 mL/hm2喷雾防治蚜虫、玉米螟。

2.8 及时收获

当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时, 选晴天及时抢收, 收后及时晾晒。

3 成效

3.1 实现高产创建目标

在庄户村委会庄户三组建立百亩核心区, 在庄户村委会建立千亩展示区。按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 (试行) 》进行了理论测产和实产验收。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如下:百亩核心区实施范围包括1个村委会、1个小组、涉及78户农户, 完成面积8.13 hm2, 实测产量11 326.5 kg/hm2。千亩展示区实施范围包括1个村委会, 14个小组, 涉及546户农户, 完成面积74.60 hm2, 实测产量达10 537.5 kg/hm2;万亩示范区实施范围包括10个村委会, 102个小组, 涉及9 727户农户, 完成面积834.80 hm2, 实测产量9 901.5 kg/hm2。面甸镇2011年玉米万亩示范区实施面积834.80 hm2, 辐射带动全镇1 252 hm2, 产量为9 901.5 kg/hm2, 较计划任务9 750 kg/hm2, 增产1.55%;千亩展示区平均产量10 537.5 kg/hm2;百亩核心区平均产量11 326.5 kg/hm2, 均达到了高产创建的目标产量 (表1) 。万亩示范区比2010年平均增产114.0 kg/hm2。

3.2 实现技术推广目标

共推广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3个:云瑞8号、大天6号、云瑞88;充分利用和整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开展统一测土配方施肥, 印发《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9 500份;做好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统防统治, 防治率达100%, 有效地控制了项目区各种病虫的危害;开展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等科技培训45场次, 13 521人, 覆盖率达96.5%;开展现场观摩和技术交流各一场215人次。

3.3 实现社会效益

该项目主要是在面甸镇水田改旱地和海拔1 400 m以上的山区和半山区实施, 这些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难, 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玉米生产中资金、物资投入不足, 耕作粗放, 科技含量低, 导致玉米产量低而不稳[1,2]。通过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 让广大农户亲眼目睹了在科技含量提高的条件下, 面对严重的干旱, 玉米产量也可以大幅度提高, 从而为今后面甸镇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4 农户获得实惠

项目财政资金投入, 用于补助示范区农户的种子、农化物资;技术培训及观摩;测产验收及总结;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 使农户减少了投资, 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现场培训和实际操作, 农户取得和积累了玉米高产栽培管理的成功经验, 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 同时也锻炼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

摘要:介绍了建水县面甸镇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目标, 总结了其具体措施, 并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 以期为该镇玉米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创建,措施,成效,云南建水,面甸镇

参考文献

[1]王忠孝, 牛玉贞, 王庆成, 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8.

[2]王正国, 王顺寿, 周玉刚.柴达木盆地都兰县油菜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9) :138-139.

[3]李长权.集成技术在玉米高产创建活中的应用效果[J].云南农业, 2011 (8) :8.

[4]杨英.玉米高产创建措施及经验启示[J].云南农业, 2011 (1) :9-10.

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篇3

热心公益、主动而为,努力打造“慈善商会”

慈善事业一马当先。十年来,高行镇一年一度的“慈善公益联合捐”活动已经成为了高行慈善工作的品牌。镇商会作为高行慈善事业的主力军,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参与慈善活动,为慈善公益领域捐款、捐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统计,“慈善公益联合捐”活动自2006年以来,累计募集4500万元,成为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最大的乡镇慈善基金,其中商会企业捐款达4320万元,占基金总数的96%。

赈灾帮扶不遗余力。无情的灾难总是牵动着高行镇企业干部职工的心,为帮助灾区群众抗击灾害、共渡难关,镇商会总是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积极动员会员单位的广大职工为灾区捐款。会员单位的企业家更是带头捐款,慷慨解囊,体现了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高行镇商会企业捐款510万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商会企业捐款40多万元。这些善款坚定了灾区同胞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为他们重建家园提供了物质保障。

日常捐赠络绎不绝。自高行镇东沟社区和高行社区两大慈善超市成立后,就收到了一批批来自商会会员单位的捐赠物资,他们的举动也感染了企业的职工,一些公司员工把自家的衣物捐到慈善超市。2009年,镇商会会员单位横浦西服厂负责人把300件崭新的西服捐献给了新区慈善基金会。通过新区慈善基金会把企业的慈善之举,传递给了分布在各街镇需要帮助的人们。

牢记责任、树立形象,努力打造“爱心商会”

高行镇商会始终关心高行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鼓励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镇商会会员单位通过开展定向捐赠、困难帮扶、结对共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和谐高行的建设之中。

定向捐助老年事业,爱心献晚晴。长期以来,镇商会积极支持养老机构的发展,出真心、动真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高行老年综合服务中心是一家占地14200平方米、共有500张床位的镇办养老机构,也是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拥有床位数最多、设施最为先进的养老机构。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企业寒冬天,高行镇商会发动会员单位主动认捐高行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内的各类家具家电,会员单位踊跃响应,一举捐款高达227万元。中心里小到一个热水瓶、一副窗帘,大到护理床、电视机,老人用的生活设施、康复设施和娱乐设施,全部都由商会企业出资购买。考虑到老人上了年纪出行不便,一家商会企业主动出资捐赠了一辆车辆,专门用于接送老人。今年3月,高行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二期正式揭牌,商会企业又纷纷为中心捐款,添置设备。

开展阳光助学活动,爱心助学子。镇商会心系困难家庭的学生,启动了商会企业家“阳光助学”活动,镇商会会员单位纷纷加入到爱心助学行列中,捐助和捐建了青海西宁、安徽六安、贵州湄潭等3所希望小学,长期捐助本镇困难家庭子女。镇商会会员单位——上海浦东高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巴燕乡上胡丹村捐资20万元,建造了一所名为“高行小学”的希望小学。当年11月,公司董事长印公良回访了这所希望小学,又捐款21500元,之后每年他都给予资助。印公良自己家住80年代的老式公房,身上没有一件名牌服装,生活简朴,但他每年为苦难学生带头捐款不少于20万元,从2005年开始从不间断。在身患重病之时,仍心系慈善,去年儿子从他手中接过了爱心接力棒,在建筑行业遭遇寒流的困难时期,仍带头捐赠了30万元,父子两代人用行动完成了爱的接力。此外,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长期和贵州省湄潭地区申湄希望小学结对援建,出资建设该校校舍、图书馆和电脑学习室,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去该校慰问,送上职工所捐款物,企业连续八年邀请该校师生暑期到上海访问,用实际行动,支援当地开发建设。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爱心报社区。镇商会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企业与所在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共建共享和谐社区。一大批会员单位与所在居民区、村结成了共建对子,凝聚企业的力量共同来建设好家园。如:商会会员单位——上海高南轧钢厂有限公司与高行镇高西村结成共建单位,每年重阳节,公司董事长陈建桃都会带领员工为高西村老人送上每人300元的慰问金。每年夏季,公司还会为村里的高龄、独居、孤寡老人送上防暑降温用品。

创新载体、注重实效,努力打造“文明商会”

蓬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履行企业责任,是企业展示自身形象、建设责任企业的重要途径。镇商会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将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努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早在2006年,商会会员单位——上海永久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就建立了一支由公司党员、业务骨干、团员青年等为主的志愿者队伍,目前队员已有119人。2011年,公司认领了位于高行镇佳南路航津路上的一块市民休闲绿地。每周二下班后,公司志愿者都会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绿地捡拾垃圾、擦拭休闲椅等公共设施。商会企业——上海弗列加滤清器有限公司,将高行市民休闲广场及周边区域作为公司志愿服务主阵地,每天早上7:30-8:30都会安排4名志愿者在此捡拾垃圾。

全面实施职工关爱行动。“思想关爱行动”:每季度,镇商会都会依托新区、镇、商会等各类资源,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各类专题报告会;每个月,镇商会都会组织会员单位参加“道德讲堂”活动。“健康关爱行动”:每年,镇商会都会组织来沪务工人员免费体检,这项工作已持续了八年。“文化关爱行动”:每年夏季,镇商会都会开展“文化進企业”巡演活动。200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20余场巡演。“返乡关爱行动”:每年春节前夕,镇商会与镇妇联、镇团委等部门为来沪农民工举办“高行一家人”迎春联欢活动。会员单位——上海高南制衣有限公司,每年都会包车送公司外来员工返乡过年,镇党委主要领导、镇商会领导亲临发车仪式,为即将回家的外来员工送上春节大礼包,这项活动已连续了4年。

积极打造企业文化品牌。镇商会企业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并从文化团队培育入手,精心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2006年,为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商会会员企业——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筹建了“中华情”农民工合唱团。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训练,2007年5月1日,“中华情”合唱团作为上海第一支农民工合唱团走进了上海大剧院,代表全上海4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了上海市“五一”晚会的演出。经过公司的培养和锤炼,“中华情”合唱团已成为了一支颇具声誉的农民工合唱团。

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篇4

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城市和综合实力强县建设,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目标,全面参与全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城市管理月度考评,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城区范围内市容市貌、基础建设、环境卫生等方面问题开展彻底的排查清理、整改提高,不断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打造环境优美、规范有序、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大排查、大整改”为抓手,推进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文明城市考核验收和卫生城市复查,着力提升2021县域文明指数测评、城市管理月度考评成绩,争取早日实现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目标。

三、工作任务

根据我镇城区具体实际情况,我镇2021年文明卫生城市创建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1.集贸市场改造整治。进一步优化XX农贸市场、金鑫农贸市场、玉立水果市场的环境秩序。标准如下:①消防通道畅通,无出店、占道经营、乱停乱放;②行业规范要上墙,要亮证经营;③不能在规定场所宰杀活禽、出售野味;④环境卫生整洁,地面无积水,无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设有垃圾分类箱,垃圾箱外面干净;⑤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公厕干净无异味;⑥设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⑦干货区三无包装食品要符合抽检要求;⑧有核心价值观24字,有文明健康、行业规范,拒售野诚信经营等公益广告宣传;⑨设有价格公示标识,有公平秤;⑩设有意见箱。

2.菜地荒地清理改造。对城区内的街边菜地、屋顶菜园、花坛种菜、小区菜地和荒地、杂草地等开展全面清理,并对清理后的菜地、荒地、杂草地立即配套硬化、绿化。

3.窗口单位形象提升。对社区“牛皮癣”开展清理整治,无乱张贴乱刻画现象;对脏烂墙壁修补刷白,增设公益广告栏,加大公益广告覆盖力度;窗口单位张贴文明、卫生、禁烟、疫情防控等标识,提升文明礼仪、公共卫生、疫情防控意识。

4.垃圾设施规范完善。推进“全民洁城”活动,强化“门前四包”、“路段包保”工作职责,加大背街小巷保洁力度,强化洁城工作效果。

5.网格小区物业覆盖。对城区XX个小区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入驻三个全覆盖,强化党建引领;结合正在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小区进行提档升级。

6.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分餐公筷、拒食野味等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7.公路街道维修改造。协助相关单位对城区断头路、泥土路面、破损路面(含人行道)进行修复,开展背街小巷、居民小区违章搭建清理整治,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和居民公共用地。

四、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

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实行目标管理,积极组织文明卫生检查评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卫生创建活动。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和老大难的问题,主要领导亲自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二)广泛宣传、全民动员

加大创卫公益宣传范围,使创卫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进市场、进工厂、进机关、进家庭”,形成全民皆知、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

五、奖惩措施

(一)经济挂钩

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与城市月度考评,被通报的单位与年终千分制考核工作挂钩。

(二)荣誉挂钩

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推动xx镇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市、区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以农村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主要任务,通过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xx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思想保障。

二、创建目标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坚持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新时代新农村为目标,以创建文明户为基础,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四有新型农民,力争文明村镇创建成功。

三、创建评选标准

(一)创建文明村标准

1.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创建活动规范活跃。村级党组织健全,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模范作用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务公开,村两委成员务实清廉、作风正派、干群关系融洽。

2.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事业日趋完善。贯彻执行《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持续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依法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寨社会稳定,治安良好;交通、水利、通讯、电力、医疗、环卫等基础设施完备;适龄儿童完成义务教育,杜绝早婚早育现象;贫困人口发生率不高于1%。

3.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村风民风健康向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开展新时代讲习所宣讲活动;开展“宜居乡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诚信农民等创建评选活动,礼遇道德模范,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整治陈规陋习;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乡村自我管理组织;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养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保护野生动植物,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文化建设力度加大,积极营造文明乡风。建好用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有一支以上群众性文艺队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组织村民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5.环境建设力度加大,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开展“美丽农家”创建,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环境整洁优美;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二)创建文明镇标准

1.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务实清廉、作风正派,各种便民利民政策落地,干群关系融洽;每年有一定经费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经济质量稳步提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抓好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教育、交通、水利、通讯、电力、医疗、环卫等基础设施完备;贯彻执行《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持续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辖区内社会稳定,治安良好;适龄儿童完成义务教育,杜绝早婚早育现象。

3.道德实践载体丰富,人的素质显著提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益广告宣传,组织开展新时代讲习所宣讲活动;组织开展“宜居乡村”、“美丽农家”、“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文明餐桌”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80%以上行政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组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集市、星级文明户等创建评选活动,礼遇道德模范,组织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企业等诚信创建活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农村地区干部群众的“精神短板”;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整治陈规陋习。辖区所有行政村建立完善“一约四会”;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保护野生动植物,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4.科教文体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功能完善。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等设施完善;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组建群众性文艺队伍,开展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地方特色,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5.乡镇环境建设有序,镇容镇貌温馨优美。开展“美丽农家”创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自然环境整洁优美;实施“厕所革命”,人居环境卫生健康;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四、创建工作重点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

发挥好镇文化站、农民文化家园、道德讲堂等阵地作用,充分利用积德榜、宣传栏等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凝聚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组织协调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利用座谈会、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制展览、影碟光盘等方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干部依法行政,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风尚。

(三)深化文明户创建。

文明户的创建是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的细胞工程,通过家庭自评、群众评议、组织申报、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家庭中形成讲文明、讲诚信、讲环保、树新风的良好风气,不断提升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四)培育新乡贤文化。

把乡贤文化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资源,深入挖掘当地乡贤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乡贤遗产保护、乡贤家规家训整理等活动,组织推荐评选传统文化传承人、村里的文化人、好村干部、爱心人士等新乡贤,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乡风,用乡贤文化凝聚道德力量,传播主流价值,有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五)开展农村志愿服务。

建立农村志愿服务队伍,全面推进乡镇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逐步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奖励机制。

(六)加大“送文化”力度。

宣传、文化、卫生、科技、司法等部门要着力抓好送文化下基层扶贫行动,积极开展“三下乡”、“送欢乐到基层”、“文化进万家”、“双百公益演出计划”、“双百艺术帮扶计划”等活动,把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群众身边。让农村群众从文化惠民工程中真正受到文化之惠。

(七)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切实将“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工作纵伸到农村,突出抓好农村的环境整治,建立健全村庄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推行“户集、村收、乡镇运”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完善环卫设施,成立保洁队伍,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村庄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逐步达到村庄环境整洁,乡风文明,提升形象的目标。

(八)开展农村社会不良风气专项治理。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开展,培育文明乡风,严厉打击地方黑恶势力、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大力整治农村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滥办酒席等突出问题。

五、创建工作要求

(一)加强氛围营造,确保全民参与。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整体文明程度,广泛宣传文明创建的意义,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加强内容创新,确保抓出成效。

要在创建内容和方式上常抓常新,务求实效。以农村“乡风文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奋斗目标,坚持创建标准。

(三)多方联动、齐抓共管。

创建文明村镇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一致、文抓共建、综合推进村镇组织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科技文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等系统工程。真正使我镇的整体面貌和文明程度有一个全方位的提高。

(四)依靠群众,以民为本。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文明村镇工程的受益者,又应是文明村镇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创建文明村镇应体现群众性。要在创建活动中,吸引和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活动。开展以文明细胞工程为主题的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诚信农民(诚信市民)等创建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自我受到教育,在科技、法律、文化、卫生“四进门”活动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技文化教育中素质得到提高,在美化村容村貌活动中文明程度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真正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人受到教育”的良好局面。

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篇6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好的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教育群众,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届全会精神及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镇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精神力量,提升群众精神风貌,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二、工作目标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讲好xx故事、xx故事、xx故事,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文明实践、福泽xx”为指引,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基层治理水平,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党(总)支部作用,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坚持服务群众导向。

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入手,真心服务群众、教育群众,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三)坚持突出志愿服务。

突出党建引领和文明创建带动,把志愿者培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广泛调动、有效调动镇村各方面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

(四)坚持贴近生活实际。

结合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抓住农闲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价值引领、文化惠民、移风易俗、文明引导等活动,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五)坚持鼓励探索创新。

结合镇村现有资源,鼓励各村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可持续、更富活力。

四、工作内容

(一)学习实践科学理论。

结合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统筹利用会议、微信、乡村大喇叭、宣传资料等形式,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特别是强化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引导党员群众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紧紧围绕坚决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不断创新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的工作内容、方法、手段,动员全镇上下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展现新时代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二)宣传宣讲党的政策。

坚持集中与流动、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让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宣传阐释中央和省、市、区方针政策、发展思路和各项惠农政策,把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农村改革、民生保障、村庄清洁行动、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遍千家万户,讲清党的“好声音”。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民族的梦想、国家的发展和xx的建设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

各村实践站要结合农村德治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当前一些“法律够不着、道德管不了”的具体问题。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十大创建行动”和“十个我”“十个微”主题实践活动和小戏小曲传唱、专题讲座、主题演讲、书画展览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认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创业致富带头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创建、优秀子女光荣榜、优秀“红榜”

“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继续举办敲锣打鼓送荣誉活动。积极开展“婆媳、邻里、妯娌互夸会”“暮年老人生日会”“孝善宴”“小积分撬动大道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

践、“金银婚纪念”等活动,建立孝善基金、道德银行、道德超市,规范善行义举薄登记,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广泛开展群众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促进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党员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四)丰富活跃文化生活。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协调上级文化部门给予项目及资金支持,强化镇村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无线广播、村级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建设。深化开展文化“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文化志愿服务、农村电影放映、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推进农村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户户通升级工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大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力度,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公益性服务和宣传活动,扩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知晓率,吸引广大群众走进文化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功能作用。支持发展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打造富有xx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民间文化社团,按照大村100人、中村80人、小村50人标准组建秧歌、广场舞等文化队伍,利用重点节日常态

化开展文化汇演,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常态化组织举办“xx吃头”

“采摘节”

“芍药散文节”等节会活动,引导农村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五)持续推动移风易俗。

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按照《xx镇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针对高价彩礼、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和群众失德行为提醒约谈,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切实加强反邪教和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六)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巩固提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成果,积极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活动,力争全镇xx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区级以上文明村。组织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工作,鼓励群众自己动手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社会交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

(二)注重统筹结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与全镇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等结合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一体实施,做到资源统筹、设施整合、共建共享。要综合考虑各村实际和群众需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三)严格考核督查。

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日常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表扬先进,督促后进,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推进。同时,把此项工作纳入各村年底综合考核,纳入意识形态考核内容,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加大权重,严格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四)营造良好氛围。

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党员群众齐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

泸县潮河镇水稻高创建产成效显著 篇7

潮河镇承担了泸县县委、县政府2011年整县制粮食高产创建项目, 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任务2 000亩, 组织实施在伏鱼村500亩、潮河村500亩、五谷寺村500亩、王庄村500亩, 涉及农户752户。其中, 建设1个三角形栽培核心区300亩, 目标产量750kg;建设1个700亩的等行距栽培区, 目标产量为700kg;建设1个1 000亩的宽窄行栽培区, 目标产量为650kg。项目区采取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水肥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再生稻施肥、统一机械收割。

二、主要措施。

1. 领导重视, 措施有力

一是以镇长为组长, 分管领导为副组长, 农技站职工, 各项目村村主任为成员, 成立了水稻高产创建领导小组;二是县上成立项目专家组和技术指导组, 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镇政府对相关村签订了目标考核责任书;四是抓现场指导、抓示范带动;五是抓旱育秧生产技术培训。

2. 细化方案, 狠抓落实

为了保证水稻高产创建有序推进, 明确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绩效考核、任务要求, 制定了示范区农户的技术实施方案和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从2012年元月份开始到村社宣传、规划、落实面积、了解农户心里, 做到了早规划、早落实、早行动。

3. 搞好培训, 注重宣传为了提

高水稻种植水平, 从2012年2月中旬开始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发放了10 000余份的技术资料, 聘请了县项目专家组指导和培训, 3~7月份加强了田间管理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 切实把高产技术传授到人、落实到田, 水稻高产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推广优质高产品种

根据高产创建要求, 结合潮河镇自然气候特点, 统一采用Ⅱ优航二号、Ⅱ优498高产品种, 确保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5. 集成高产栽培技术, 创新高产栽

培技术体系,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按照良种良法、农技农艺有机结合的要求, 项目区推广了旱育秧、测土配方肥、病虫统防、再生稻统施、机械统收、三角形栽培、等行距栽培、宽窄行栽培。

三、项目实施效果

1. 创建目标任务完成2000亩

三角形栽培亩产达到773kg, 等行距栽培亩产达到了743kg, 宽窄行栽培达到了682kg, 创历史最高产量。

2. 提高了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

由于实施了配套技术, 突出抓旱育秧, 早栽促早发, 提早了齐穗期和成熟期, 有效地避过了高温伏旱对水稻结实率的危害, 项目区农户全面掌握了水稻生产综合组装技术。

3. 提高了项目区农户重视水稻生产的思想理念

通过培训、教育、参观、学习, 项目区农户从理论上认识到水稻高产创建的重大意义。

四、存在问题

虽然水稻高产创建比往年增产显著, 但在创建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难题。

1. 农田水利基础条件较差, 中低产田比重较大

有效面积灌溉小, 尤其是抗干旱能力不强, 严重影响中稻和再生稻的生产。

2. 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在工作开展上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 一是镇、村、社干部宣传力度不够, 上下齐动不力;二是思想上把高产创建等同于传统的丰产示范片, 村社干部、农户主动谋划意识不强, 责任落实较差。

五、对策与建议。

1. 争取补助政策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关键是稳住种粮的人, 要稳定种粮人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和项目的补助。

2. 及早谋划下年工作

在认真总结水稻高产创建经验的基础上, 及早制定下年水稻高产创建计划, 做到实时地点早落实、技术人员早做手, 村社干部签订责任书, 政府给予资金补助。

3. 加强科技培训育宣传

一是利用三级干部会议培训、新闻媒体宣传、张贴标语、发放技术资料等加大对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与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树立典型, 以典带片辐射带动全镇水稻创高产, 使水稻生产在上新台阶, 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篇8

关键词:新农村;遮放镇;乡风文明

一、遮放镇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我国素有农业大国之称,农村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民在中国历史的跌宕起伏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三农问题一直都被党和政府视为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农业丰则根基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稳”。

这种新式的农村发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和景象,笔者想从农村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谈起。农村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性概念,它与社会发展成现今生活形态的城市这一概念是相对的,是指由城市以外的地域(不包括海洋、太空等一般人能够接触的地区)内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组成的复合体。在人类发展初期和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农村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宗法制度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单位和组织单元。建国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是由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耕地,政治上有了主人翁的角色,农村的文化氛围也开始活跃起来。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触动了农村古老的神经和僵老的体态,农村成为我国改革的先行区、实验田,以及最难攻克的堡垒,以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红手印”为里程碑,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开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中的“大锅饭”,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激起了投资开发的热情。改革开放后的部分农民开始摒弃农业,面向市场,走出农村,进厂务工,进城经商,强烈冲击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同时也促进了城镇二元分化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农村的新式发展必然是我国实现社会发展和稳定和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题中之义。新农村这一概念又是相对于传统农村、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以及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农村而言的,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新内涵和新风貌的农村。新农村与其他历史阶段的农村内涵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具有新的居住环境。有学者将新的居住环境界定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农村域内和农户的房屋前屋后院内的环境整治”。而笔者则认为,新的居住环境是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良好服务,提高人们对生活状态的幸福感的环境。(2)新的技术环境。现今的农村技术环境一般包括通讯技术环境,交通技术环境以及农业技术生产技术环境等。(3)新的体制环境。这个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乡户籍分割体制、城乡统一的教育、就业、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等。(4)新的分工环境。这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立足于促进农业生产,而必须参与到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当中去。在现今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环境下,新的分工环境将会导致农民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5)新的居民主体。新农村的整体建设格局要得以实现,农民应当具备时代的新观点、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新型“居民”。新农村的居民主体,也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同时应当具有流动性,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只有在上面的四大新环境中,培育出新的主体(居民主体),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其四大新环境和一个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下图①所示:

同时,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还在扩大,农村建设仍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部分农村乡风和社会秩序较差,农村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较大,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恶劣,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生态呈现恶性循环,大部分地区农民小农意识重,主人翁观念不强,民主法制工作开展不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要确立一个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有部分人赞同用中央的“20字方针”作为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而美国学者罗吉期等人认为美国乡村社会变迁主要受7个方面的影响,即“人均农业生产能力,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联系,农业生产专业水平,乡村价值观的转变,农民社会关系的开放程度,乡村制度的集权化趋势以及乡村社会组织的变迁。”② Inayatullah,把乡村的发展着眼于三方面:传播适当及改进农场技术的过程;产生新技术与新态度的过程;包含技术、社会、文化与政治等因素的過程。林毅夫认为生态县可以作为建设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子系统层次由五个方面组成,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从不同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分析和上图的五个要素以及五个要素的内容论述中,我们可以做如下归纳:首先是四个环境都是为了发展新居民主体,强调这个主题的意义在于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出发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其次,既然新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培养新居民,其实质是人的发展和培育,而人的培育又是关于其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培育。

二、遮放镇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对策

(一)正确疏导,破除陋习。从“遮放镇2014年移风易俗树新风民意调查报告③”中发现,从婚丧喜庆事宜这一项中就能发现漏风陋俗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有很多,如铺张浪费问题、封建迷信问题、攀比严重问题、和礼金过高问题比较严重。而这些行为会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移风易俗的建设,同时也会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对这些陋俗加以引导,才能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培育。

(二)发展本地文化特色。可以发展当地的民族特色以及有利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积极的风俗习惯,这样既有利于人们分散对原来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陋习的注意力,也可以促进当地健康的风俗上面来。从长期来看,还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可能性发展提供铺垫。当地的旅游业一旦发展起来,就可以促进当地与外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样就必然会使得当地人们的观念得到改变,从而又缓和了城乡差距,实现新农村建设指标的完成和人的发展。(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校2012级研究生德宏州教学班)

注解:

① 吴艳.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西为例[D].厦门大学,2009.

② 罗吉期等.乡村社会变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1一12.

③ 该问卷调查及其中关于婚丧喜庆事宜调查报告内容如下:调查组向全镇13个村委会120个村民小组共发放“遮放镇2014年移风易俗树新风民意调查表”500份,收回500份。关于婚丧喜庆事宜调查结果如下:“婚丧喜庆事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铺张浪费,208份,占41.8 %;封建迷信,174份,占34.8 %;攀比严重,253份,占 50.6%;影响交通,3份,占0.6 %;深夜扰民,2份,占0.4 %;礼金过高,398份,占79.6 %;借机敛财,96份,占19.2 %;污染环境,5份,占1%;其他,4份,占0.8 %。”

参考文献:

[1] 过建春,刘艳.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J].发展,2006:59—60.

[2] 李忠富,邹心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田建设管理现代化2006:5—7.

[3] 罗吉期等.乡村社会变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1-12.

上一篇:牛虻读后感作文1000字下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