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教育叙事低年级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减负教育叙事低年级(精选9篇)

减负教育叙事低年级 篇1

这几天,我家的那盆大芦荟旁蹿出了六七株小芦荟,长得密密的,无数肉质茎叶到处伸展。可是,用来装它的大花盆却有些“吃不消”了,拥挤的.根系令许多茎叶顶端发紫、变软,有部分甚至已完全成了暗紫偏棕的颜色,耷拉在上面。看来,这花盆的内部空间严重不足,需要好好地“减负”。

说干就干。首先,我找来一张大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来保持卫生;再拿来一把螺丝刀,把芦荟挖出来。

取出了芦荟,我赫然发现,芦荟的根系庞大又密集,将全部土壤都“抓”住了,形成了一个根球,不时发现外层上出现淡黄的根须,显得错落有致。接下来,我仔细地取下小芦荟,挨个放在旁边。

最后,找来小花盆,小心翼翼地种好小芦荟,泥土倒下的沙沙声如一首小令,唱着小芦荟的欢喜。

减负教育叙事低年级 篇2

一、读题从预读、阅读开始

在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板块中, 从阅读开始关注读题的方法, 有计划地开展训练学生怎样读题可以将题读得通顺, 读得简洁明了, 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读题方法。在读题前, 教会学生预读是会读题的必备环节。预读是指在开始读题前, 不管题目是以图画或者以图文参半或者以纯文字呈现, 都要从整体上纵观问题的大意, 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简短的短句概括整道题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核心问题。这样的预读准备, 恰恰让学生在预读中浏览题意, 大概意会核心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支点, 让思考有依托, 盘活数学思维, 避免解题伊始就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 使学生体验到预读可以找到数学思考的切入点, 为后面顺畅的解决问题埋下伏笔。读题的过程有大概预读作伏笔, 有细节阅读作延伸, 这样的读题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就形成了细心读题, 通过鲜活事例帮助领悟题意的审题意识。

二、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式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一步一脚印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五步骤, 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这个思考模式是有别于机械的解题步骤的。这个思考模式是学生在细心读题后, 在理解了题意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程序, 这个过程中的五步骤不是机械固定的, 而是在客观的数学问题前, 进行数学思维的一个秩序。体现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逻辑思维的严谨性。这个五步骤的思考模式分别是一读题, 二找信息, 三写算式, 四答题, 五对了吗。其中的第五个步骤“对了吗”, 我敢于创新, 敢于打破传统程序, 在学生解决完问题后, 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质疑, 相互解疑, 不仅留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还在学生的交流中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介入, 培养学生敢说、会说的学习能力, 真正的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由于比较注重检验, 反思这一环节得到很好的深化提升, 现阶段并没有出现传统教学中学生见题分类, 找出类别后对号入座机械解题的现象。反而是学生在检验中养成了学会思考、判断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品质。

三、数图

在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学生的审题意识得到了培养, 并形成了问题解决的有序思考模式。因此, 到了在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我把如何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设定为本阶段的训练目标, 数图的训练便是提高理解题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一、二年级, 由于学生只学习了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因此解决问题的类型有一年级的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和二年级的用乘法解决问题, 都比较简单, 而在一年级的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中, 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少, 教材中都用画图的方式呈现题目, 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是通过直观看图、数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目意思。从一年级的一个一个的点数到二年级的一个几、2个几这样一份一份的数, 这个数图方法的转变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训练细节, 在数图训练前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用乘法解决问题与用加减法解决问题这两种题型的直观图特点。例如, 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直观图特点是分为两部分, 再由两部分合成一部分, 这样的图需要点数的方法去数图中数量。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直观图特点是由若干个每份数整齐规律的排列, 数图中数量时可以整行地数或者整列地数。只要数出图中有几个几, 便可列出相关的乘法算式进行解答。

四、画图

“画图”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直观手段, 学生在阅读完文字题后, 用画图的方式, 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这种重要的替换数学思想, 在画图中潜移默化的进行了渗透, 帮助学生体验替换策略的重要价值。例如:有6条小船, 每条小船坐了4个人, 一共坐了多少个人?去情景后, 引导学生用有序排列的一行行小圆点或其他图形呈现题意, 突出了符号化的思想, 并让学生主动用图描述出文字中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6条小船, 每条小船坐了4个人, ) 将题意画成直观图的过程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逐步使数学建模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尝试在用乘法解决问题中体现“建构”—“解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审题的意识和理解题意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从一年级的加减法问题到二年级的用乘法解决问题, 题型多了, 一道题的内容容量大了, 用图的方式呈现题目就有了局限性。因此, 二年级的教材中, 一些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也逐步由直观图转变成了文字。那么从会看图到会看懂文字, 对于学生来说, 这是一个坎, 学生由看懂图到脱离直观的图去理解文字的意思, 这种变化是需要我们老师搭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平台的。因此, 在教学中, 注重从细节入手, 为学生搭建理解题意的阶梯, 从怎样数图到怎样说图再到怎样画图, 都要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走好每一步。

“减负”呼唤艺术教育 篇3

如何在对学生实施“减负”、减压的同时,有效、及时地充实“减负”之后的求知空间,使减负成为引导学生探索、探知、追求真理的动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学生的课外(及校外)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活动,是具有生动丰富特点的、适合中小学生情感教育需求特征的可行方案之一。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状况。这种薄弱状况既由于办学部门对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而导致,也同学生文化课负担、压力过重相关。这种状况客观上使得中小学生失去大量得到艺术教育、艺术实践的机会,主观上则促使学生艺术体验的欲望,使未来的社会人才在人生早期教育中就埋下了对艺术的盲知种子,无从领受艺术教育对学生在人格、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认为,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的本质,首先是培养人,这是具普遍意义的本质。其次才是培养专家,这只具少数、个别的意义。一位著名科学家曾经谈到,科学和艺术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互辅相成,缺一不可。艺术教育对人生的影响,作用的长久、持续性,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难以完成,不能替代的。

“减负”工作,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学生学业过重的负担,这是一个方面。而借此东风,在不改变课时结构的前提下,配合学生的思相教育工作,将课外、校外艺术教育、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地开展起来,充分发挥学校艺术师资,学生团体,社会艺术活动机构乃至学生家长的作用,充分体现社会与家庭在艺术教育方面对学生的共同关心、爱护、寓教于乐,使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成为教育系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这不仅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契机,也是时代与教育呼唤艺术、呼唤艺术教育的合理内核的必然。

一年级教育叙事 篇4

来班上两天,我就注意到他了。他在课堂上不是一般的调皮,一会儿拿别人的东西;一会儿掉过头去和别人讲话;一会儿躲到位子下面„„我刚开始真的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有“少儿多动症”。从班主任申老师那里得知:尹湛翔脑子很灵活,反应也特别快,但是就是太调皮了,很喜欢上课讲话。我想这可能是老师把他的位子安排在讲台边上的原因吧!

虽然在我的课堂上他也不怎么安分,但是我打心眼里还是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同时也思考着我该怎么教育他。我想答案就是一个字:爱!他每次在课堂上讲话,我就会点他的名,可以说那段时间他被点名的频率是最高的。第一次点到他的名字,他很惊讶,被震住了!看来记住学生的名字真的很重要!每次点到他名字,他会收敛一下,等一下又管不住自己了。尽管这样,我从来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放弃他。我想:突然让他习惯上有大的转变那是不可能的,何况他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这样的孩子,在老师的眼里一定不是他们心中的“乖乖听话的好孩子”。一旦不听话,他就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我想正面鼓励和肯定可能对他的作用更大。我要求他们练习写字的时候要认真,一笔一画写工整。他写完就迫不及待地送给我看。我看了一下,他写的字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便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他听完笑得很开心,可能他很久没被表扬了吧!从此,我觉得他和我亲近了很多。

有一次,他因为被老师罚站,轮到他吃饭的时候,已经没什么菜了。他顿时觉得很委屈,哭着脸躲到教室后面的位子下面不出来。任何一个小朋友拉他、劝他出来,他都不听,只是不停地重复着说:“我想不吃饭!”班主任有点发火了,大喊道:“尹湛翔快出来吃饭!”他仍然装作没听见。我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说:“尹湛翔原来你在这里啊!老师刚刚找了你半天没找到,原来是在和老师玩捉迷藏的游戏啊!”他停止了哭泣,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但是还是不肯出来。我接着说:“老师一直认为你是个好孩子,也很喜欢你!可你已经被老师发现了,就要出来哦!再不出来的话,就不是好孩子了!”然后,我又把手伸过去,他最后终于愿意把手给我。出来后,他不怎么讲话,我带他到自己的位子吃饭。饭已经叫学生打了一份。我看他碗里的菜很少,我就把自己的菜分给他一些。他还是一言不发,可我相信他还是能够感觉到我的爱!

在后面的日子里,他慢慢地变得认真起来。上课偶尔会讲话,但和以前相比,真的进步很大!以前的作业只能得“良”,现在能得“优”。我还发现他很喜欢画画。根据他的爱好,我又抽空教他画画,他更加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喜欢我。就这样,我用爱去感化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不要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当然,这需要你的时间和耐心。

六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篇5

(一)只是在平时工作中的一点感受,希望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工作是种事业

有人常常说:“开始上班把工作当事业,随着时间推移变成了职业,最后变成了副业,工作没有热情。”虽然我从1989年毕业上班至今也已22年了,但我始终守着这份信念,把它作为实现自己价值的体现,努力呵护,让它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对待,努力保持自己的那份热情。

二、工作是种技巧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我来说是最拿手的绝活:

1、六年级《混合运算》课上我增设了“数学门诊部”,把本班学生所出现的计算差错一一列举出来,让全班学生都来当“医生”,寻找“病因”,进行“小组会诊”,然后“对症下药”,效果很好。

2、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把学生熟识的生活用品搬进课堂,如:中国剪纸、各国国旗、京剧脸谱、一至六年级所学的图形、字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无处不在;

3、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提前一个月安排学生对天气预报中的气温进行记录,学习新课时根据变化绘出统计图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情感,同时使知识的掌握过程积极主动、切合实际,还增强了学生积极入世的社会情感。

4、在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他利用萝卜、莴笋等食物给学生演示,拆分,让每位学生都掌握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及实际运用。尤其是计算半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时,用萝卜做成圆柱体进行拆分和演示,在计算压路机压过的面积和前进的路程时,我用学生带的竹筒进行演示,这样既直观又方便,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

5、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和学生们进行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转化,分数约分、通分、小数和分数的互化等知识的比赛,师生互相出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6、在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

7、在教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时,我结合讲解法,画线段图和运用“单位

1、实际数量、分率”三者的关系式,根据不同的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特别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我就直接教他们用“单位

1、实际数量、分率”三者的关系式来解答,同时是为了判断准单位1,我便总结“是、占、相当于后面的量,分率和的字前面的量”。

8、在教学解方程时我采取了用两边配平和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来解答,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自己选择;

9、在教学鸡兔同笼知识时,我选择了列表法、假设法、用方程解答,但我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我发现学生喜欢用方程来解答,我便向学生介绍通常情况下设“脚”多的为X,把两种量中数量多的归为“兔”,这样自然而然就好列方程和解答了;应用生活现实,学有用的数学,我上课时要讲求实效性,教学中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教学要注意反思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是一个普通的人,干着平凡的事,没做什么值得称赞的事,更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业绩。但我想:作为老师,只要我的学生因为有我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作为同事,只要我的同事因为有我感觉真好;作为自己,只要觉得无愧于心就可以了。我虽不年轻,在教育的岗位上还须不懈的努力!

六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二)何小玲

教育变革的真正“秘密”正隐藏在日常教育经验之中,并且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实践也在不断地赋予变革以真实的意义。

20世纪后期特别是80年代以来,西方的叙事学理论对中国人文社会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开阔研究视野和拓展研究方法方面,对许多学科都具有一种推动的作用。叙事在国内学界已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

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集刊(丁钢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自创办以来,即把教育叙事研究作为其特色之一。三年多来,集刊注重叙事理论和本土教育实践相结合,在教育叙事研究方面起到了先导和推动作用,并陆续推出了立足本土知识创新的一批教育叙事研究的力作,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就研究旨趣而言,我们尝试教育叙事研究和之所以提出“教育叙事”,并不是为了勾勒一种教育学批评,乃是为了接近在中国教育时空里发生的各种“真相”。因为在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声音与经验,它们会聚在一起,构成了等待我们去考察的教育事件,而这些事件的流动性及其复杂意义常常只有通过叙事方式才能表达出来,尤其是事件中的个人“生命颤动”的揭示。教育这门学科和哲学、文学不同,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用恰当的方式去呈现它,寻找符合教育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自己的话语和理论方式,也许教育叙事是更为合适的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的考察对象是教育经验和现象。正如康纳利所言:“为什么叙事?因为经验。”我们通常期望的理论构造努力能否解读众多且零散的日常教育经验和运作形式?反过来,众多且零散的日常教育经验和运作形式是否一定会遵循着某种理论的规则而进行?如果不是,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众多且零散的日常教育和运作形式?比如,当实践者和研究者争论什么是合适之时,争论就可能意味着实践者独立于研究者并参与实践群体的实践。因此,重要的不仅是教育理论的努力如何在塑造或不塑造实践和经验,而应该着力关注教育实践者以经验方式对教育的主动参与。

我们还需要区分两种类型的教育理论。第一种教育理论与“宏大叙事”相关,这种理论当然会去关注教育实践,但更关注的乃是教育实践如何服从它的构想,或者说,教育实践本身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实践必须按它的设想进行。第二种教育理论与“经验诠释”相关,当然它并不想去解释全部的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于,应该如何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我们看似已经非常熟悉的日常教育经验,从中寻找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可能。

当然,除了理论上的考虑,引入教育叙事还承载着实践方面的价值期待。近一个时期以来教育界似乎对教育叙事研究情有独钟,许多教师很热衷于“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这当然是件好事。当初酝酿教育叙事时,并没有想到它会在实践领域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响,以至于原本“沉默”的教师在理论界面前发出了“讲自己的故事”的呼吁。“让教师的声音被人们听到”,这一点正是教育叙事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主动表达自己的声音,显然是对教育叙事实验的积极支持与响应,并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料与素材。

但是,教师的讲故事与我们所说的教育叙事还不是一回事。从教师讲的故事来看,它们多是些简短的教育“记叙文”、“日记(志)”等,这意味着“讲故事”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间存在一段距离,要想实现向后者的转变,从现场、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还需要接受一定的理论与方法训练。

其一,叙事者应该了解国内外人文学科的前沿进展,从而可以拥有丰富、深刻的理论洞察能力,能够从自己所研究的教育经验中“解读”出内在的学术和理论“意义”。

其二,叙事者应明了经验的呈现不等于叙事研究,尽管叙事本身是经验呈现的最佳方式。叙事研究对于经验的表述是别有匠心的。因此,需要善于把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以及其他研究(它们已经在描述日常生活相互作用程序方面做出了另人瞩目的成果)的研究方法,以及在这些研究方法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具有描述性的叙事研究方法引入教育研究,具体来说,是引入到对教育经验的关注从而进一步对日常教育实践的观察上来。我们需要通过研究那些作为教育使用者或实践者的个体和群体,探索塑造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把握教育实践中的弹性和细节,使日常教育经验获得重新的理解,从而建设教育叙事研究自身的方法。

其三,教育叙事研究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研究我们自己。研究自己,就必须认真地对待和研究我们教师和学生自身教与学的经验。一方面,需要把教育变革建立在日常教与学的经验基础上;()另一方面,亟需关注我们自己日常教育经验的文化处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只有从我们自身的经验和实践出发,才能变革我们自己的教育。

对于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正如布鲁纳所言:“你既然是个地道的教育理论家,而你正企图引进一些改革,那么你所需竞争、取代或以任何方式修正的对象,正是那些已经在引导着教师们和学生们的民间教学方式。”

对于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正如杜威所言:“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在学校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过程。

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教育叙事探究的本质在于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

教育变革的真正“秘密”正隐藏在日常教育经验之中,并且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实践也在不断地赋予教育变革以真实的意义。更多地关注日常教育经验和实践方式,通过有关教育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经验和实践本身,那么,教育叙事研究就将使日常教育经验的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式。

六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三)数学是美的,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由于它的结构完整、图形对称、布局合理、语言表达简洁,无不体现其美的因素。就连数学家罗素也认为:“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因此,我觉得数学教学应当激起学生对数学美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数学中不是不存在美,恰恰是缺少发现。在复杂的数量关系、代数式、几何图形之间,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寻求数学的“形态美”。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地使用好教材,维护神秘的数学美对学生产生的感染力是巨大,当学生引起对某一数学现象突发奇想时,要积极鼓励,不要简单地认为那是想入非非,或许他有着独特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再是那样抽象难懂,枯燥无味了。

一直以来,我总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何使他们能够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尽可能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尤其对于我们六年级学生来说,要始终认认真真地集中注意力学习,再加上教学设施不够丰富,只能靠黑板、粉笔、多媒体来开展教学的环境,这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然而最近我的一次连续性实验,却取得了我意料之外的效果。那天在学习《比的应用》时,我尝试着在班里展开竞赛,学习解题方法、解题步骤、解题格式、解题思想等各方面,只要做得出色,都可以得分,类似现在流行的益智互动类电视节目,最后算出总分,宣布赢得比赛的小组,胜出的小组可以得到老师用的五角星。第一次比赛后,我觉得效果不错,随口说了下一课我们继续比赛,谁知孩子们兴致勃勃,没有赢的小组争相说下一次一定要获胜。于是我在学习后面的3节内容时,都采用了这样的办法,说实话,我也没有偏向于哪个组,巧的是,四节课下来,正好每个组都胜出了一次。我曾担心哪个组实力太强,会连续赢,这样会使得别的小组失去信心,那我的“好方法”也就落空了。可喜的是,不需要我的“暗箱操作”,孩子们居然能够打成平手,我也为他们高兴。

四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篇6

教四年级学生,孩子天真,有的不懂事,班里有个男生叫席佳豪,经常不做作业,开始我以为他没听懂课,不会做,叫到办公室问他,他保持沉默,我也似乎束手无策。后来我抽星期天到他家去了一趟,才知这孩子家里比较困难,他爸爸因病已去逝,妈妈在家种地,平时在村附近打工,因此家长也没时间督促孩子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竟然养成了厌学的陋习,我找到他问原因,小男孩怯怯地说:“我笨,学不会,我不想做作业。”听后,我非常震惊,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认为自己笨,如此自卑,这将影响到他今后的漫长人生!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办?一种强烈的教师责任感驱使着我,让我决定好好“救救”这个孩子!

第二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和颜悦色地谈了一番话,从此这个孩子成了我特殊关注的对象,上课我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不时捕着他的表情。慢慢找出他不爱学习,不爱做作业的原因,找到原因后,我有了如何辅导他的措施,决定做好这项后进生转化工作。

我采用的措施如下:

1、首先对他进行基础方面的训练。我找了一些口算题,让该生进行口算训练,并教他口算的方法,结果他越算越有兴趣,越算越带劲。他也及时给他鼓励:“你真聪明,真棒!”结果他对数学有了兴趣,也不认为自己笨了。

2、以优带差,让他感觉班集体的温暖。为了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乐趣,我发动班上的优生去帮助他,不仅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而且和他一起玩耍,一起游戏……经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不仅学习有了进步,而且性格也变开朗了,也乐于上学,乐于听课了。

3、老师要多关心理解,尊重他让他感到被重视的幸福。经过以上两条措施的实施,我发现这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要真正清除他内心的阴影,我觉得要让他发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在老师心中的地位。于是我不时找他谈心,有时和他拉家常,给他讲一些幽默的,有启发性的笑话,不仅如此,有时我还用亲昵动作表达师爱,例如用手摸摸他的头,拉拉他的手,这种慈母般的爱让他深深感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分量,让他感到被重视的幸福,在师爱的影响下,他的自卑心理消除了,上课能大胆举手回答问题了!

4、老师对他的爱要有责任,而不是纵容、泛滥。虽然师爱对他的个性很有好处,能帮他驱走心中的自卑阴影,但如果一味地纵容,他有缺点,有错误也不指出,那或许他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骄横任性,我行我素。于是我告诫自己,一定要把握尺度,千万别演变成纵容的爱,当他做错事时,我会及时给他指出,给他讲道理,让他自觉地改正,如果他不改正,我也会严厉地批评他,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培养他从小的责任感以及为他人着想的美德!

5、肯定他的优点,正视他的缺点,充分信任学生。信任是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会让学生受到鼓舞,从而喜欢老师并喜欢他的课。因此,他做得好,我相信他的棒;他做得差,我相信他不会永远如此。正因为我对他的信任,让他变得自信、活泼,学习也积极主动。

我想,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问题,也许还有很多的途经和方法,但“耐心”和“爱心”是永恒的主题,我将围绕这一主题坚持不懈,不断探索!把学困的学生转化为优秀的学生。

减负教育叙事低年级 篇7

高扬教育理想

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时代, 教育有了遵循自身规律运行的可能, 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更好地发挥引导功能, 引导社会更好地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和支持教育。教育不是功利主义和浮躁舆论的附庸, 教育者不应当低眉顺眼地迎合庸俗教育的观念, 而应当高扬教育理想的旗帜, 坚定不移地探索育人的本真规律。即使教育者不能改变世俗的教育价值观, 也依然可以改变自己,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民族基业的昌盛而进行探索。所以, 解决学生负担重的问题, 就是要从学校教育自身的改变开始, 让学校小环境影响并逐步改变社会大环境, 从而为教育创造更加优越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思维方式对于人们认识事物和指导行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教育的思维方式就是改变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重新建构破解教育难题的新的思维模式和坐标系。打破或者创新思维方式, 确立理解教育的思维模式, 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重要基础。

跳出教育看教育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发展受到社会运行的影响。同时, 教育的运行有其自我轨道和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教育者不能只是在自我封闭的系统内循环, 必须跳出教育来旁观教育或者俯视教育。如此以来, 才能对教育运行方式有清晰的价值判断。

站在世界发展的视角看, 国际教育已经汹涌澎湃地进行着变革, 并且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潜质的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

站在中国富强和民主发展的视角看, 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追求变成现实, 就必须探求创新型人才培养之真谛, 充分实现学校教育的变革与转轨。

站在社会现实的视角看, 当更多的人不是因为自己的优异学习成绩———如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翰·格登———而取得成功甚至是伟大成就时, 教育者就不应极度崇拜和畸形地追求学习成绩。

站在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视角看, 社会用人机制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才观, 不唯成绩与学历, 更加注重人的能力与素质。对此, 教育者就需要有真正意义上的觉醒。

不管什么样的视角, 都能够深深地刺痛教育, 都应当引起教育者去彻底反思:教育应当怎样走下去?

跳出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 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 是指沿着一定的线型或类线型的轨迹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几千年的人类教育史上, 教育者运用线性思维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 正因为这种思维在解决某些简单问题上有效, 却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解决。

比如, 认为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高, 因而为了提高成绩, 就必须用增加学习时间的方式, 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被极端地延长到极限, 甚至必要的休息时间都被压缩和侵占。认为练习越多, 学习效果越好, 因而为了提高学习效果, 每一学科都布置大量的习题训练。认为学习压力可以完全转化为学习动力, 从而取得好成绩, 因此教师可以用周考、月考和数不清的小考来训练学生, 让学生毫无学习上的安全感。与高考无直接相关的科目不是被完全减掉, 就是被大大压缩……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教育的直线思维:只要耗费足够的时间, 只要强化训练, 只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本知识的学习上, 学生就会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减负则必须跳出这种直线思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依靠兴趣激发、依靠思维提升、依靠学科价值引领、依靠习惯支撑的过程, 学习成绩也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多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者不仅要努力改善学生的智力水平, 而且要创造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环境, 使每个学生达到持续学习和高水平学习的状态。因此, 非线性思维就能够多视角、多因素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有益的支持。

站在学生发展角度看教育

纵览几千年的中国教育, 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第一, 学校本位, 即教育者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设计教育, 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教育设计者的主观愿望取代了学生对于教育的需要和追求,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存在价值, 正如厨师根据自己的口味做好了菜, 却全然不顾顾客的要求。

第二, 社会本位, 即学校培养的人总是按照社会的需要, 而没有从人自身的角度确定教育目标。由此, 教育者只会按照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育人, 而往往忽视了“人是目的”。

第三, 知识本位, 即以知识作为主要内容, 忽视学生更多素质发展内容。“文革”后, 国家恢复了中断10多年的高考制度, 回到学校、回到书本、回到课堂, 让更多的人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但是, 这段时间的教育只是一个否定“知识无用论”而归位的过程,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责任与使命的承担。而且, 这个回归过程, 大大强化了社会对于教育价值的狭隘性认识, 以至于这么多年来, 人们只是用知识的多寡来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 用分数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单一的人才评价标准, 必然导致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

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 教育者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 把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把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设计的出发点;回归为了人的教育, 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存在, 让学校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转向以人的素质发展为追求的教育, 用素质发展的标准来评判学生, 不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支持, 而且让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宽广平台, 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最佳环境。

“减负”:教育到底能做什么 篇8

[编者按]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俨然就是一种历史顽疾。早在2004年7月,教育部专门为此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之后,每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中都可以找到“减负”的字眼。即便如此,学生的实际课业负担依然沉重。“减负”为何如此艰难?值得深思的是,现有过重课业负担中,有没有教育的责任?在这一历史顽疾的治理中,大家是否已被惯性思维裹足不前?教育能否有新的作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减负”,无非两个办法,一个,掐时间,比如放学清场、按时下课、控制作业量、禁止补课等;一个,宽心理,譬如,广泛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心理辅导,严禁考试排名,严禁举办快慢班,等等。

但是,上城区有自己独特的思路。这条思路,还曾掀起轩然大波。

事情是这样的。2008年10月,一篇赫然写着“减轻学生第三种负担”的报道,在《浙江教育信息报》显著位置刊出。文章的“主角”是上城区建兰中学。

“第三种负担”?真是闻所未闻啊,各种议论冒了出来。有人毫不客气地质疑:“两种负担(指物理负担和心理负担)我们老百姓还没弄清楚,你们怎么又来了个第三种负担?”还有人干脆认为,纯属新闻炒作。

上城区教育局局长蒋莉对此付之一笑。“第三种负担,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产生的负担。进一步说,是由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产生的。”蒋莉是学心理学出身的,又在学校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她坚定地认为,这才是“过”重负担的来源。

但凡当过老师的,对此其实并不难理解。譬如,作文应该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最复杂、最头疼的一个内容了。如果老师能够在课堂上设计好的活动,给孩子进行思路点拨,让他们获得表达的冲动,那么,孩子们就能在两节课上非常兴奋地写下来。最怕的是,直到离开学校,他都想不起来要写什么,回家才痛苦呢,或许几个小时都完不成。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仔细想想,“重负”的一大部分就来自“炒回锅饭”。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课后只好以“量”来弥补。蒋莉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知识点可以出现在17张试卷上。学生课业负担能轻得了吗?

面对争议,蒋莉心里并不慌。原来,他们此前专门召开了“第三种负担”论证会。省里、市里的权威教育教学专家,畅所欲言,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但是,至少有两个人的观点让它站住了脚:

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教授刘力说:“在心理学中,存在对第一的事物的‘印刻现象。人类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兴趣并有着极强的记忆能力。如果学生能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轻松掌握了需要掌握的知识,那就很容易一步到位,印象深刻,否则就会带给学生本不该有的课外负担。”

王健敏,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研究所所长。她经过仔细研究和思考,兴奋地认为:“减负减负,看起来是减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课业负担这个东西很难去改变。所以我们只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这个学习结构中,学习方式是最关键的要素。对学习方式的突破,其实是在间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生的学习认知量。”她形象地把学习方式比喻成“消化能力”。学习机制存在问题,学生就会“消化不良”,长此以往,就会“积食”,丧失胃口,自然也就不堪重负了。

“其实,要不要叫‘第三种负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思路: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的第一时间解决学生负担。”蒋莉实话实说。

在学术视野之外,她还看到了两种“额外”的价值:

“它非常清晰地建立了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老师的一种责任。以往总说,社会大趋势不改我有什么办法,高考指挥棒不改我能怎么样,家长的观念不改我老师也没辙,推得一干二净。这个口号则明确了,你作为教育工作者,你的责任在于把每节课都上好。第二个概念是,减轻过重课业负担,重在教学设计、教学研究。”

蒋莉的理论,并不是“象牙塔”里的空想,她手里就有一个“活标本”——建兰中学。

这所1995年才创建的学校,如今算得上上城乃至杭州最好的初中。好在什么地方呢?不光是升学率100%,优质高中录取率80%。与其他“好”学校比,作业量最少,下午5点准时放学,节假日不补课,学生幸福度达到80%。说是“轻负高质”,一点也不过分。2008年,建兰中学成了杭州市“最难进”的学校(指摇号录取比例最低)。

要说秘诀,没别的,就是这十多年来,该校死盯着做了一件事——关注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教育的生产力,也就有了‘减负的真底气。”说这话的时候,蒋莉的声调突然提高了许多,仿佛已经握住了教育的胜券。

课堂教学是复杂的。一个教师一个样,一个学科一个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第一时间,会产生什么负担呢?是怎么产生的?教学方式到底应该怎么改革?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减负”是不是照这个模式做一做就行了,还不尽然。在上城区看来,由“减负”引发的“课堂革命”比这个范围大得多。他们从2003年就开始有意识地加大了对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这次,一个“第三种负担”,像是做豆腐的盐卤,把五六年来沉淀下来的课堂“减负”经验整个给“析”了出来。归结到一点,就是教与学关系的沟通,教必须与学合拍。用建兰中学校长袁明元的话来说,这里面讲究的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这样的科学。用王健敏的话说,就是让课堂教学变得精致。从哪些地方去合这个拍?建兰中学创始人、老校长龚金根深有感触:无非是思维和情感。

还是“坐”到课堂里来看看,他们都“析”出了哪些具体的减负高招吧。

1.精神状态是学习之“门”

就要期中考试了,进教室前,孔晓玲老师已经想好了,今天开始语文的第一节复习课。按照程序,先是课代表报告交上次作业的情况。又有几个学生没完成。孔老师心里一阵不快,得“教育教育”学生了。于是请每一个没有交作业的同学说明原因,大家再讨论讨论解决办法。过了两分钟,门口跑来几个满头大汗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因为贪玩迟到了。孔老师气不打一处来,真想发火,但最终还是压了下来,批评了两句,开始上课。5分钟过去了。

老师憋着一股劲,学生心里都很清楚。大家低着头,谁也不敢吱声,时不时窥视一下,老师的脸有没有阴转晴,或者互相使个眼色,偷偷找乐子。在弥漫着硝烟的教室里,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飞走了,就是收缩了,哪里还品得到语文课的味道啊。郁郁寡欢中,一节课终于结束了。这样的场景,对教师和当过学生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哪个老师不需要整顿整顿学纪呢?

不过,孔老师接着在另一个程度差不多的班上了同一节课。她取消了课始的这个“检查”环节,自然也就没有了“惩罚”的基调。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目标被凸显。课后,她比较了两次课的课后作业情况,优秀人数:第一节课,29人;第二节课,43人。

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居然对课堂效果有这么大的影响。孔老师自己也吓了一大跳,从此开始关注细节,尤其是与学生情绪有关的细节。情绪与认知就存在这样奇妙的关系。《学习的革命》一书说得好:“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而那‘门是一种情绪性的东西——学习的‘门卫。”

建兰中学把它写进了“减负”策略,但是没有用“情绪”二字,而是用了一个更大的概念:精神状态。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的“门卫”还包括一些别的内容,比如安全感。课堂还能有什么不安全?当然有。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既不优秀,也从不出格,实在引不起老师的注意,心理却十分敏感。

安全感是人的第一需要。很难想象,一个时刻处于恐惧状态的人,怎么谈得上思考如何列方程、如何证明三角形相似?这就好比一个饥饿难耐的人,你不给他面包,非要给他漂亮衣服一样。后果不用说,功课肯定是越落越多,学习是越学越累,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2.教师对课要有结构化思维

课堂学习中,最大的负担来自“认知”负担。这一负担不仅是显性的,而且对学生的身心都具有超强的辐射力,几乎主导了学生的学校幸福感。

而在认知发展中,标志性的指标是思维品质。数学、物理、化学、科学等“理科”科目自不必说,即便语文、历史这样的社会性科目,最终决定水平高下的,也还是思维。所以,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上城区课堂“减负”的一个关键点。

怎么提高思维发展的有效性?这里面大有学问。上城区一个吸引眼球的提法,就是老师上课要有“结构化思维”。这个结构不单是学科的内在结构,也是教学的结构,换句话说,要把学科结构与学生的思维结构整合起来,成为一堂有结构的课。

还是来看个例子吧。比如教学“物体的沉浮”(小学科学课)时,必然涉及实验,做实验,就得有材料。别小看了这个材料,它的结构,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

从科学课程的角度,大的泡沫塑料和小的回形针、重的铁块和轻的木块,都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一般教师喜欢用它们“直奔”主题,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影响沉浮的因素是大小和轻重。

可是,崇文实验学校的李家绪老师另有想法。那样做,看起来是“效率”高,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历练,反而被这种单一的材料给限制住了。真要换上个稍微复杂的情境,很可能就傻眼了。

他对材料进行了改造,把它们换成:大小、轻重不一的泡沫塑料、胡萝卜、螺帽、橡皮、回形针、蜡烛、纽扣、牙签。这组材料当然具有“科学”课学科上的特征,不同的是,融人了学生真实的认知状态。这时候,学生看到的就不只是轻重、大小了,还有材质、是否空心,由此引发开去,学生想到的因素就更多了。他们不得不做更多的思考、比较和判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一下子打开了。再抵达“轻重和大小”这个结论时,已是自身“阅历”的结果了,思维水平大不一样。

在建兰中学,结构化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随便举个例子,教学“机械运动”里的“参照物与相对运动”时,陈红老师就设计了一个情境——播放录像片段:两列火车的窗口面对面,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对面的火车向后(向右)运动。然后请学生讨论:假如我们坐在火车上,对面那辆火车是否开动了?只这一个讨论,就把“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等若干重要的物理规律,都有机地整合进去了。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又是聚焦的。这样去教学,效率能不高吗?认知负担在这个坐标系里,只能取最小值。

3.课后的力气课前去花

第三种负担”在清泰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清泰”),完全是另一种诠释。

“学生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科学教研组组长姚国鹰感叹道,“上课,孩子们也不闹腾。可是,听着听着就犯傻。问他们有没有问题,都说没有。随便考他们一个,哪怕是刚刚讲过的,都不知道。”这种状态,哪里还能谈得上效率?

清泰的孩子,50%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50%来自本地社会最底层家庭。别的学校的学生回到家,是家长陪着做作业。清泰的学生,回到家得帮家里干活。姚国鹰清楚地记得:“一次,我批评一个学生,为什么不做作业,他就眼泪哗哗地流,一边哭一边说,昨天妈妈让我照顾小弟弟,我两点才睡觉。”

这样的基础,这样的家庭,学生的学业似乎已经无可救药了。学习负担无穷大的时候,和负担为零没什么区别。教育还能做什么呢

姚国鹰率先在科学学科扛起了改革的大旗。她仔细分析了一番,问题出在学生上课听不懂,自然也就没有兴趣。课上都没兴趣,还能指望课后自己去学?家里又缺少学习的氛围,一回家,心早野了。再说了,这些孩子学习习惯很差,也没有自学的能力。

作为教师,只能在课堂教学上做文章。怎么让学生听懂呢?

受东庐中学的启发,姚国鹰想了个办法:每次上课头一天发给学生一份导学稿,把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过的有关知识、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等按照上课流程,以填空、选择、问答题等形式全部编进去,让学生提前做完,一般只要15分钟。上课前,把它们都收上来,迅速浏览一遍,这样一来,到底哪些知识学生是可以自己看懂的,哪些问题是有困难的,哪些能力上有缺陷,一清二楚。上课的时候,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容地给他们搭梯子。说白了,就是把课堂教学的时间用在刀刃上。

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怎么能让学生完成你的导学稿呢?他们回家是做不了作业的。

清泰放学早,姚国鹰想,这教室的环境,比他们家里的环境强多了,不如建议他们在学校写完作业再回去。不少学生都非常愿意留下来,回家可能一个小时都做不完的作业,这里十几分钟就收工了。哪天要回家早了,学生们还会问老师,今天怎么没作业啊?

因为有了“有目的的预习”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有兴趣听课了。有的时候,姚国鹰干脆让学生自己站到讲台上来讲,或者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大家的兴致就更浓了。以前的课后作业,因为提前做了,也往往一并在课上集体订正,下了课,学生不再有作业。课后的力气课前花,效果大不一样。

课堂“减负”其实很难。过重的课业负担有一个强大的保护伞:应试。“为了考好”成了老师和学生加班加点的理由。更何况,课堂教学专业性强,一般人是不好议论的。

蒋莉自己在学校呆过,知道教育圈里有一种可怕的惯性思维:课上没有教好、学好,可以课后补。潜在的观念就是:质的损失,可以用量来弥补。扭转这种惯性,得靠刚性制度。

蒋莉为此定了个“减负”方针:“减”字当头,“立”在其中。“减”什么?减时间,减作业量。教育局明令禁止节假日补课和拖堂,严格控制作业量;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出发,禁止考试排名、举办快慢班等,“逼”着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升学竞争激烈的杭城,大家都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把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都用上,你上城敢这么减,非得减出问题来不可。”有人这么告诫蒋莉。

“所以,要‘立,立在课堂上,立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立在学生学习的第一时间里,立在教师的教学底气上。”蒋莉把脑子动在了教育局的“智囊”机构上。

2007年,教育局对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机构改革,把校名改为“上城区教育学院”,将原来的教研室拆成了学科研究部和教学评价部两个部门。这就从机制上铲除了原先教研室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弊端,强化了每个部门的职能。

学科研究部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区域“减负”提供专业制度的支持。

上城区有30所中小学。实事求是地说,在“减负增效”方面,各校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校,学生负担比较重,学业成绩还不好;有的学校,虽然成绩比较好,可是付出了很大的时间代价。“新课程实施了好几年,过去的一些理念和教学行为被推翻,可是新的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教学效率大受影响。”分管教学的副局长周常生,一有空就往学校跑,他认定了重建教学规范对日常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教学规范,是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制度,又是针对教学这门行为艺术的框框,不能靠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也不能靠查资料查出来,而只能在实际教学中研究、提炼出来。

2008年3月,学科研究部特意组织了有关新课程绩效与问题的大规模调研。108员“干将”,花了两个月,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了解教师基本教学素养;另一件,深入课堂随堂听课,并与教师座谈,了解备课、听课学习、辅导、作业等情况。单是课就听了2 681节。事后总结时,获得案例128个,各种学科报告27万字。整个上城区的课堂教学被翻了个底朝天。

调研的结果,问题发现了不少,经验也跟着冒了出来。

像天长小学、崇文实验学校,老师的备课计划里,第一部分写的不是这学期教什么,而是研究什么,然后再确定这学期教什么。研究意识先行,明显高人一筹。学科研究部写规范的时候,把这一点也吸纳进去了。在饮马井巷小学,教师们在备课时,对学生的分析不是笼统地估计,而是具体到人的,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这一条也被写进了规范。(摘自《人民教育》2009年第5期)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篇9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我班有个学生李青霞,不少学习活动好象与她无关,她经常不做作业,上课也常常开小差。我不断提醒她专心听课,让她能对上课更有兴趣,少做小动作。中午我经常让她做几道数学题。我随手给她出了5道加减法:15-4,10-6,12-2,8-5,8+9。第一题她就卡壳了,看着说我不会。我告诉她就做会做的。过了近20秒,她做出了第二题,而且做对了。我马上表扬了她:“第一题就做对了,真棒!”还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她高兴地继续往下做,接着又做对了2题(12-2,8-5),第五题花了一分钟多才问我:“是16,对吗?”我说:“错,你做了4题,就对了3题,真不错。”然后给她讲怎么算8+9,讲了多次,她才弄懂。有一次,中午,竟然碰上李青霞拿着本子来找我:“老师我又做了2题,对吗?”我一看,都做对了!想不到她中午没玩,竟然在教室里认真地做题目,我真为她感动,于是高兴地说:“真厉害,又做对了2题!”原来她也好学,原来学困生也爱学习,原来学困生也能认真学习!今天,李青霞的表现让我对学困生有了重新的认识,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即使她总是没法完成作业,即使她每次考试都不合格。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多去关心这些学生,其实,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更需要教师的鼓励,相信教师的关注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采!关

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上一篇:学生讲课竞赛策划书下一篇:姜子牙观后感心得体会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