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英语翻译(精选8篇)
会计准则的一系列步骤经常被称为会计循环,它始于分析业务和登记业务,结束于过账、结账、试算平衡,会计循环最重要的表现出来的是财务报表。
作为进一步研究会计准则和运用会计数据的基础,管理者熟悉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最重要的,下面是会计循环阶段的要点总结:
1)分析业务
2)把交易登记入账并把其过到分类账上
3)准备试算平衡
4)调整集合而成的财产数据
5)事先写好工作表
6)做好财务报表
7)把调整分录登记入账并其过到分类账上
8)把结账分录登记入账并其过到分类账上
9)准备过账-结账、试算平衡
3.1 日记账和分类账
交易是第一个被记入日记账的,因为会计人员在日记账中写业务分析之前,会在这个账目上做一些记录,日记账有事也被称为原始记录,一本日记账包含一个企业按时间顺序(一天一天)的记录,每个分录提供一个业务分析,显示这个账目应计入借方还是贷方和应计入的金额。会计分录的说明应当包括原始资料数额,为了建立查账索引,即一连串的证明使得通过会计处理追踪交易信息成为可能,查账索引帮助会计人员找出系统中的错误,它有助于阻止虚假信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检查数据的方法,公司财务中的记录与经济业务在原始资料中的原始数据对照,在日记账中,记录数据的过程称为登记日记账,在登记日记账之前,会计人员知道一些交易忘记的交易细节的所有信息被记录在一个地方,所有账户一起作为分类账参考,从会计分录的借贷双方转账到分类账的过程称为过账,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基础分类即为总分类账,分类账对于会计来说是一个必要的参考资料,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永久的,包含企业营业额的每一个财务要素分类的记录,过账参考分类账从分类账形式中查账索引的其他部分与它们为参考服务,以及尽可能的追踪和再检查公司会计分录中的任何交易。在分析业务效果中,复式记账系统是强有力的工具,用这个系统分析业务有如下总结:
1)确定这笔业务是否影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2)确定被业务影响的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每个增加或减少应该记入借方还是贷方。
管理者必须确保他们公司能有效的记录业务,一个运转良好的会计系统,应迅速的精确地把所有业务记入日记账,它也应及时准确的把所有的数据登入分类账中,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来自于总分类账,因此每个周期含有正确数据的报表能够迅速的被提供给管理者,用这些信息作出决策。快捷和准确的报表依赖于记录业务的效率。
本单元以讨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而展开学习, 在不断深入讨论过程中又学习了表示同意和不同意的表达方法以及由情态动词should构成的被动语态。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 第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创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情景, 如谈论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校规、家规等。围绕着教学目标, 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辩论一些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在使用所学目标语言进行辩论时, 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 同时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周围世界进行比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中学过关于规章制度的讨论, 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中学过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本单元谈论的是学生非常熟悉又和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话题——家规、校规及其他规章制度,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 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 掌握“be (not) allowed to d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谈论各种规章制度, 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家规、校规进行修改, 并为一些组织机构制定新的规章, 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新课程理念。
(二) 学生情况分析
笔者教学的对象是初三学生 (以中等生为主) , 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所以对英语学习的模仿力很强, 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 害怕表现, 但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有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有一些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 对完成某些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可采取小组奖励的办法,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 鼓励小组中的优秀成员主动帮助困难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语言知识目标
1. 掌握语言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 学会表达 agree 和 disagree。
2. 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
(二)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了解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 正确看待“家规”“班规”“校规”等, 并能认真遵守;理解父母、教师的合理建议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1. 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get earspierced
(二) 教学难点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步骤 1:导入 (5 分钟)
T: An exchange student comes to our classtoday. He wants to know some rules about ourschool.
通过投影展示以下活动名称, 学生以四人一组活动, 各自谈论在学校里能做哪些, 不能做哪些。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our school?
We should sweep the floor every day.
We should not arrive school late.
We should not take mobile phones .
……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lackboard, fightw it hothers , arrive school late , take mobil ephones等等。
多媒体呈现表格, 小组讨论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新知。
( 二 ) 步骤 2:呈现 (25 分钟)
1.Introduce the new structure: allow sb. to dosth. / don’t allow sb. to do sth.
多媒体呈现 :
Teachers allow us to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Teachers don’t allow us to eat in the classroom.
2. 小组活动:
全班50人分成12组, 每组4人
游戏规则:
(1) 用纸片做成12个签, (其中有2个签画有小红旗) , 由组长抽签, 抽到带有小红旗的签的两个组进行比赛。
(2) 第一轮用am/is/are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比赛小组每人2次机会, 但是不能重复出现句子, 否则为失败。第二轮用am/is/are not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规则同第一轮。获胜小组会得到一面红旗并在全班中挥舞以示胜利。
(3) 在重新抽签 (不含已参加过的小组) , 规则同2.
参考短语:sweep the floor, fight with others,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eat in class, take mobilephones等, 可以自己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由熟悉的结构引入新的结构, 并采用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熟练短语和句子结构, 达到开口说的目的, 有助于学生理解下一环节, 从而使新授课的内容达到高潮。
3. 被动语态:
(1) 定义 : 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
(2) 构成 : 助动词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助动词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3)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 用法: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没有必要指出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只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 要用被动语态。
4.复习过去分词的构成 :
(1) 规则变化
watch---watched practice---practiced
study---studied stop---stopped
(2)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
am/is /are---been have/has---had
write---written do---done go---gone
5. 教学1a
(1) 教师明确任务要求, 给出一定的指导。强调重点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让—位学 生大声朗 读1a中的句子。 确定学生理解了每个句子之后,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agree or disagree。
(3) 在学生掌握了结构be allowed to的基础上, 进—步介绍带有主观态度的新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告诉学生这—结构增加了情感态度, 表示应该被允许和不应该被允许。
(4) 学生完成1a之后, 让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agree or disagree. Why?
6. 投影展示练习
我会做: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抢答做4个转换句子, 将allow sb.to do变成be allowed to do并用投影展示答案。
1.They should allow us to have part-time job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e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eacher should allow Anna to finish thepic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ents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We should be allowed to have part-time jobs.
2.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nd timewith their friends.
3. Anna should be allowed to finish the picture.
4.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la中的句子, 投影展示练习这个环节巩固了学生allow的用法。
7. 教学 Section A - lb, 2a, 2b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Section A - 1b, 2a , 2b进行听力练习。
(1) 认识新词汇:teenager, earring, get their earpierced, do homework with friends
do part-time jobs, too wild / young / silly …, not serious / calm / old…enough
(2) 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要求, 并且给出—定的指导。
(3) 让学生朗读其中的句子, 问题。
(4) 播放录音, 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听录音能提高学生听的质量和信心。
8. 练习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 telephone _____ (invent) by Bell in 1876.
The trees may _____ (plant) in spring.
Teenagers should not _____ (allow) to drive.
English _____ (speak) in Canada.
Math must _____ (study) well.
答案:
was invented , be planted , be allowed , is spoken, be studied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被动语态。
(三) 步骤 3:巩固和拓展
1. 学生列出青少年应该被允许做的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 列表之后进行 free talk。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重点结合Section A -1c和Section A - 2c的内容进行小组活动, 以便能更自然, 更正确地使用所学的语言。
通过投影展示语言结构和交际中要用到的词组: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 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 真实而富有趣味,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巩固了本课的新知。
(四) 步骤 4. 小结
1.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内容复习Grammar Focus.
2. 总结并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重点知识。
(五) 步骤 5:作业
1. 用结构 be (not) allowed to do 列出课堂上介绍的—些事情;
2. 用 should, must, may 等情态动词各写出 5 个被动语态的句子。
(六) 步骤 6: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本节课通过展示练习, 巩固与拓展这两个环节, 如果全班80℅的学生能够按要求学习或完成句子, 那么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课的教学难点即得到突破。这是评价本课是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标准。
(二) 评价方法
小组活动汇报, 基本全体学生都能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即可符合标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shān(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蓦( )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
(3)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 )来做,所以很忙。
(4)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pò( )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5)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 )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
(6)他衣衫lán( )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B.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C.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3.根据下面的情境,设计一段独白,要求配以适当的表情、身姿、手势、目光(任选其中两种),增强表达效果。(3分)
你在公园里散步,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竹木上刻字,你要劝阻他。
4.名著阅读。(7分)
(1)下面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情节,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保尔告诉冬妮娅,他最喜欢看的书是《牛虻》。
B.朱赫来把保尔、谢廖沙等小伙伴们领上了革命的道路。
C.保尔从一个老乡那里得知,瓦莉亚视死如归,被敌人绞死了。
D.保尔救出朱赫来后,贵族的儿子维克托将他出卖,他被白匪关押起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第一次冲突。保尔问 A ,为什么要这样打扮? A 生气了,说:“我从来就不喜欢跟别人一个样子;要是你不便带我去,我就不去好了。”
那天,在俱乐部里,大家都穿着褪色的旧衣服,唯独 A 打扮得花枝招展。保尔看在眼里,觉得很不痛快。同志们都把 A 看做外人, A也觉察到了,就用轻蔑的、挑衅的目光看着大家。
选文中的A是谁?这次冲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5.观看漫画《一人升学,全家迁移》,回答问题。(6分)
(1)用一段连贯的话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3分)
(2)对这则漫画反映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3分)
二、阅读精品屋(3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8题。(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 ,儿女共沾巾。
6.请写出A处空缺的诗句。(1分)
7.诗人送别朋友的地点在 ,“五津”指代 。(2分)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9~12题。(12分)
《世说新语》二则
(南朝宋)刘义庆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①而出。
【注】①执孝子手:吊丧临走时,礼节上应与主人握手,表示慰问。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2)敬素好琴( )
(3)及丧( ) (4)遂径上床鼓琴(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语时了不悲。
(2)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
11.乙文中,张季鹰的哪个举动表明他内心很悲痛?请具体分析。(2分)
12.王子猷和张季鹰悼念逝者的方式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6分)
父母的心(节选)
[日本]川端康成
①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②“怎么啦?”财主夫人赶忙问道。
③“实在是太难为情了。”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④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13.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14.“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中的“一齐”表现了什么?(2分)
15.从第④段看,“财主夫人”是个怎样的人?(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2分)
胭 脂
龙应台
每次到屏东去看妈妈,还没到时先给她电话:“你知道我是谁吗?”
她愉快的声音传来:“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
“猜对了,”我说,“我是你的女儿,我是小晶。”
“小晶啊,”她说,带着很浓的浙江乡音,“你在哪里?”
带她去做脚底按摩,带她去美容院洗头,带她到菜市场买菜,带她到田野上去看鹭鸶,带她到药房去买营养品,带她去买棉质内衣,宽大但肩带又不会滑下来的那一种,带她去买鞋子买乳液买最大号的指甲刀。我牵着她的手在马路上并肩同行的景象,在这黄狗当街懒睡的安静小镇上就成为人们记得的本村风景。不认识的人,看到我们又经过他的店铺,一边切槟榔一边用眼睛目送我们走过,有时候说一句,轻得几乎听不见:“伊查某仔转来喽!”
见时容易别时难,离开她,是个复杂的工程。离开前二十四小时,就得先启动心理辅导。我轻快地说:“妈,明天就要走啦。”
她也许正用空洞的眼神看着窗外的天,这时马上把脸转过来,慌张地看着我:“要走了?怎么要走呢?”
我保持声音的愉悦:“要上班,不然老板不要我啦。”
她垂下眼睛,是那种被打败的神情,两手交握,放在膝上,像个听话的小学生。跟“上班”,是不能对抗的,她也知道。她低声自言自语:“喔,要上班。”
“来,”我拉起她的手,“坐下,我帮你擦指甲油。”
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专门用来跟她消磨卧房里的时光。她坐在床沿,顺从地伸出手来,我开始给她的指甲上色,一片一片慢慢上,每一片指甲上两层。她手背上的皮,抓起来一大把,是一层极薄的皮,满是皱纹,像蛇蜕掉弃置的干皮。我把从新西兰带回来的绵羊油倒在手心上,轻轻揉搓这双曾经劳碌不堪,而今青筋暴露、灯尽油枯的手。
涂完手指甲,开始涂脚指甲。脚指甲有点灰指甲症状,硬厚得像岩石。我把她的脚放进热水盆里,她缩起脚,说:“烫。”我说:“一点也不,慢慢来。”浸泡五分钟后,脚指甲稍微松软了,再涂色。我选了艳丽的桃红,小心翼翼地点在她石灰般的脚指甲上。
我认真而细致地“摆布”她,她静静地任我“摆布”。我们没法交谈,但是,我已经认识到,谁说交谈是唯一的相处方式呢?还有什么比这胭脂阵的“摆布”更适合母女来玩?只要我在,她脸上就有一种安心的平静。更何况,胭脂阵是有配乐的。我放上周璇的老歌,我们从《夜上海》一直听到《凤凰于飞》《星心相印》和《永远的微笑》。
涂完她所有的手指甲和脚趾甲,轮到我自己涂了。黄昏了,淡淡的阳光把窗帘的轮廓投射在地板上。“你看!”我拿出十种颜色,每一个指甲涂一种颜色,从绯红到紫黑。她不说话,就坐在那床沿上,看着我涂自己的指甲,从一个指头到另一个指头。
每次从屏东回到台北,朋友总是惊讶:“你涂指甲油?”
指甲油涂完了,空气里全是指甲油的气味。我说:“明天,明天我要走了,要上班。”
她有点茫然地说:“要走了?怎么要走了?那——我怎么办?我也要走啊。”
把她拉到梳妆镜前,拿出口红:“你跟哥哥住啊,你走了他要伤心的。来,我帮你化妆。”她一瞬间就忘了我要走的事,对着镜子做出矜持的姿态:“我啊,老太婆了,化什么妆哩。”
可是她开始看着镜中的自己,拿起梳子,梳自己的头发。
我帮她擦了口红,说:“来,抿一抿。”她抿了抿唇。
我帮她上了腮红。在她文过的眉上,又画上一道弯弯的淡眉。
“你看,”我搂着她,面对着大镜子,“冬英多漂亮啊。”
她惊讶:“咦,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我是你的女儿嘛。”我环抱着她瘦弱的肩膀,对着镜子里的人说,“妈,你看你多漂亮。我明天要走了,要上班,不能不去的,但马上会回来看你。”
(选自《目送》,龙应台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6.在卧房里,“我”为妈妈做了哪些事情?(3分)
17.“她手背上的皮,抓起来一大把,是一层极薄的皮,满是皱纹,像蛇蜕掉弃置的干皮”,加点的文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2分)
18.下面的句子表现了“我”对妈妈怎样的情感?(3分)
“你看,”我搂着她,面对着大镜子,“冬英多漂亮啊。”
19.题目“胭脂”包含了哪些意思?(4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20.微笑是美好的。亲人的微笑,是疼爱,是赞许,是鼓舞,是宽容……其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当你访问外国的时,知道如何礼貌地寻求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洗手间在哪里?”或者“请问你能告诉我洗手间在哪里吗?”都是询问地点的请求,这两种请求都是正确的,但是第一个听起来则没那么礼貌,因为它是个非常直接的问题。仅仅正确地提问是不够的,在寻求帮助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不那么直接或者说是间接的方式,来表现得有礼貌。
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说话时,好的英语使用者会改变说话的方式。他们的语言表达可能取决于他们在和谁交谈,以及双方的了解程度。在某些时候,直接地提问是可以的,比如说和同学说话时。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老师说:“学校的郊游是在什么时候?”,这听起来可能就不太礼貌了。但是,如果你说:“打扰一下,韦斯特先生,你知道学校的郊游是在什么时候吗?”,这听起来就礼貌得多。
通常来说,礼貌的提问更长,并含有像“请问你能„„?”或者“我能问下„„”之类的表达。“彼得,请问能告诉我你的邮箱地址吗?”比“彼得,告诉我你的邮箱地址。”听上去更有礼貌。有时,我们甚至需要花些时间来引出请求。比如,当你在向一个街上的陌生人请求帮助时,你可能首先会说:“打扰一下,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帮帮我。”,或者“很抱歉打扰你„„”。
一、单项选择。
()1.What____you____whenshecamein?
A.did,doB.are,doingC.do,doD.were,doing
()2.Thegirlisill.She’s______.
A.inhospitalB.inthehospitalC.athospitalD.atthehospital
()3.Thepatients(病人)arewaiting___.
A.atthedoctorB.atthedoctor’sC.inthedoctorD.indoctor’s
()4.WherewasDavy______Lindawaslookingforhim?
A.thatB.whileC.atD.where
()5.Theyarethinkingabout_______thepoorchildren.
A.helpB.tohelpC.helpingD.helps
()6.Thewomancouldn’tseeherson________.She’sveryworried.
A.anywhereB.somewhereC.nowhereD.where
()7.Theyaretalkingaboutsomething______thetelephone.A.inB.onC.atD.for
()8.Wewerevery____thatJimdidn’tpasstheexam.
A.surpriseB.surprisingC.surprisedD.surprises
()9.Justnowshesawtheman________intotheroom.
A.goB.wentC.goesD.togo
()10.There’sabigtree_____thebuilding.
A.infrontofB.inthefrontofC.infrontD.atthefrontof
二、根据对话内容填入单词,使对话通顺、完整(每空一词)。
Father:What1youdoing2noontoday?
LiLei:I3makingmykiteinthegarden.
Father:What4LiHongdoing5thattime?
LiLei:Shewas6somehorsesfortheartlesson.Itwas7anicepicture.
Father:Canyouaskhertoshowmethepicture?
LiLei:Of8.LiHong,bringyourpicturehere,please.Dadwantstohavealook.
LiHong:OK!Butit’supstairs.Letmegoand9it.Waita10,please.
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内容。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第二学期英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所学物品的图片。
学生:英语点金教练及相关的学习用具
Teachingprocedures(教学步骤):
Step1Leadingin(导入话题,激活背景知识)
1.Greetingsandfree-talk.
2.ChecktheHomework(家庭作业).
Step2Pre-task(任务前活动)SBPage24,Groupwork.
1.ArrangetheSsinsmallgroups.Askthemtolookatthepicturesandtalkabouttheevents.Encouragestudentstosayhowhistoricaleventsaffectedtheirlives.
2.TelltheSstohelpeachotherwithvocabularytheymightneedanddon’tknow.
Step3While-task(任务中活动)
1.Readingstrategy:Thetitlecanbehelpfulforyoutounderstandatext.Itisalsoagoodideatoreadthefirstsentenceofeachparagraphbeforereading.
2.Readthetitle,whichgivesanindicationofthecontentofthereading.Thinkofonequestiontheythinkmightbeansweredinthereading.
3.Playtherecording,Sslisten.4.AskSstoreadthestoryouttotheclass.
5.AskSstocommentonwhethertheirquestionsinthepreviewingstagewereanswered.
Step4Post-task(任务后活动)SBPage25,3a.
Readthefoureventsandmatchthemtothecorrectdates.Whenfinished,askSstoswaptheirbookwithapartnerforcorrection.
Homework(家庭作业):
Writeaboutaneventthatyourememberwell.Givedatesandsaywhyyourememberit,andwhatyouweredoingatthetimewhenyouheardthenews.
教学后记:
这篇八年级第二学期英语教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Father_____still______(sleep)whenI______(get)upyesterdaymorning.
2.Grandma______(cook)breakfastwhileI______(wash)myfacethismorning.
3.Mother______(sweep)thefloorwhenI______(leave)home.
4.Thestudents______(have)abiologyclasswhenthevisitors______(come).
5.Thedriver______(drive)homewhenit______(rain)lastnight.
6.SomestudentsfromClassFour______(play)basketballwhenI______(see)
themontheplayground.
7.DoctorLiuwasondutylastnight.He______still______(work)inthehospitalat10p.m.
8.Thestreetseller______(sell)clotheswhenhe______(find)apurseontheground.
9.MrWangspendsalotoftimewritinghisnoveleveryday.He______still______(work)
atmidnightlastnight.
10.I______(read)ahistorybookwhensomeone______(knock)atthedoor.
11.Masha______(cook)whenthedoorbell______(ring).
五.翻译下列句子:
1.老师走进教室时,吉姆正在黑板上画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回家时爷爷正在看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上午下雨时,我们正在家看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妈妈正在做饭时,电话铃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昨天晚上八点钟在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初一第三单元作文
★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 初一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 高二英语第三单元
★ 初三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river [‘riv] 河流
flower [‘flau] 花
grass [gr:s] 草
lake [gr:s] 湖泊
forest [‘frist] 森林
path [p:θ]路
park [p:k] 公园
picture [‘pikt] 照片
house [haus] 房子
bridge [brid] 桥
tree [tri:] 树
road [rud] 公路
building [‘bildi] 建筑物
clean [kli:n] 干净的
Isthereaforestinthepark? 公园理由森林吗?
A:Yes,thereis. 是的,这有。
Isthereariver? 这有一条小河吗?
A:No,thereisn’t. 不,这没有。
Arethereanypandasinthemountanins? 山里有熊猫吗?
A:No,therearen’t. 不,没有。
课题一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二、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
1. 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 (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故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时, 过氧化氢分子分解, 生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 故为化学变化)
2.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以再分, 而原子不能再分。
3.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分子裂变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 形成新物质的分子。
课题二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构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 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 (质子数) 决定。
2.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关系
在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 电性相反, 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含有很多电子的原子里, 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 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 就像分了层一样。这样的运动, 我们称为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
现在发现的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 最多的有7层。
规律: (1)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 第二层排满才能排第三层。
(2)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n为层序数, 第一层n=1, 第二层n=2) 。
(3)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第一层为最外层时, 不超过2个) 。
4. 原子结构示意图:一个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5. 元素的种类:
(1)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 (是不稳定结构) , 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而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 形成稳定结构。这种性质叫做金属性。
(2)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 (是不稳定结构) , 在化学变化中易获得电子, 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这种性质叫做非金属性。
(3)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 (He为2个) , 为相对稳定结构。
6. 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 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得到电子, 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互相吸引, 结合形成稳定的、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7. 离子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是8 (氢是0)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回原子。
8. 离子符号:
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 (数字在前, 符号在后) , 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 1可以不写。如Na+ (钠离子) 、Ca2+ (钙离子) 、H+ (氢离子) 、Cl- (氯离子) 、O2- (氧离子) 、OH- (氢氧根离子) 等。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Mg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O2-表示2个氧离子。
离子符号只有微观含义, 没有宏观含义。
9. 一定带正电的粒子: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一定带负电的粒子:电子、阴离子
不带电的粒子有:中子、原子、分子
1 0.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1) 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如汞、金刚石直接由原子构成。
(2) 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分别失、得电子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阴、阳离子通过相反电荷引力结合形成氯化钠。
(3) 非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各提供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结合成分子。如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1 1. 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元素就是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之最
1.地壳中含量 (质量分数) 排在前五位的元素:氧、硅、铝、铁、钙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氧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2.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3.元素符号: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是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的, 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 则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
4.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 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果物质由原子构成, 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如果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 就只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只具有微观意义。
如: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2H表示2个氢原子。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金属铜。
5.描述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1) 宏观组成 (描述物质的组成时用元素叙述)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 微观构成 (描述物质的构成时用分子、原子、离子叙述)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描述分子的构成时用原子叙述) 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6.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共7个周期;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 共16个族。
周期的变化规律:从左到右, 原子序数由少变多。除第一周期以外, 每一周期都是以金属元素开始, 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 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一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 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H2O) ,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 人均不足。
4.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 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 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
a)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b) 使用新技术, 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
c) 污水处理之后, 循环利用。
d) “一水多用”, 如使用“中水” (生活污水处理后, 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 洗车、使用淘米水浇花等。
2.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
a)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b) 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c)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 以预防为主, 治理为辅。
课题二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方法
1.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
2.吸附沉降: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吸附而沉降。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 它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对悬浮杂质吸附沉降, 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也可以吸附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但需要注意的是, 活性炭不能吸附钙、镁化合物, 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活性炭净水器的入水口在净水器的下面, 可以使净水效果更好。
3.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净化程度相对较高, 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物。
4.杀菌: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物进行杀菌、消毒。如漂白粉、氯气 (Cl2) 、二氧化氯 (Cl O2) 等。
5.自来水厂净水时, 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的步骤, 但是没有蒸馏和煮沸的步骤。在净化水的方法中, 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 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
二、过滤
【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注意事项】
1.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保证过滤效率) 。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直接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到漏斗下的接受器中, 使滤液浑浊) 。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防止滴下的液滴四处迸溅) 。
过滤时先过滤上层清液, 后过滤下层浊液。若先过滤下层浊液, 滤纸上将会残留着大量不溶性杂质, 再过滤上层清液时, 不溶物会阻碍清液的通过, 影响过滤速度。
2.如果两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 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三、硬水的软化
1.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2.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分别取少量的软水和硬水于试管中, 滴加等量的肥皂水, 振荡。有较多泡沫产生的水是软水;泡沫很少, 产生浮渣的水是硬水。
3. 硬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会有水垢生成。
4. 硬水的危害: (1) 用硬水洗涤衣物, 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物, 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2) 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 因为锅炉内结垢之后不仅浪费燃料, 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 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 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3) 长时间饮用硬水有害健康。
5. 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和蒸馏。注意:
(1) 在烧瓶底部要加几粒沸石 (或碎瓷片) 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
(2) 加热前连接好装置, 使各连接部分严密不透气。
(3) 加热烧瓶时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 以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
(4) 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收集到10m L左右蒸馏水时, 停止加热。
课题三水的组成
一、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 并有水珠产生。
在点燃氢气前, 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如果气体较纯, 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 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 会发出尖锐爆鸣声。如果验纯时发现气体不纯, 需要再收集再检验时, 必须对试管进行处理 (用拇指在试管口堵住一会或更换试管) , 以免发生爆炸。检验: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够安静地燃烧, 并发出“噗”声, 产生淡蓝色火焰;而不纯的氢气在点燃时, 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二、水的组成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 Pa时, 水的凝固点是0℃, 沸点是100℃, 4℃时密度最大, 为1g/l。
二、电解水实验
【实验现象】
(1) 通电后, 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 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 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 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 体积比约为1:2, 质量比约为8:1。
(2) 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 气体能够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
(1)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 发生了分解反应, 生成氢气和氧气。
(2)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反应前后, 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
(3) 化学反应中, 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项】
(1) 通电时, 必须使用直流电。
(2) 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3)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三、物质的分类
课题四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 (如H2O) 的意义:
表示一种物质 (宏观意义)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一个分子 (微观意义) ———表示1个水分子;
表示某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宏观意义) ———表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表示某物质是由什么粒子构成 (微观意义) ———表示水由水分子构成;
表示某物质的分子由什么粒子构成 (微观意义) ———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式的写法:
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 首先要弄清以下两点:
(1) 这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2)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二、化合价
元素化合价是一个原子在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 “+”、“-”写在前, 数字写在后。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 金属元素显正价, 非金属元素显负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 氢元素通常显+1价。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一、基础练兵场 (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蒙山的钟灵毓秀,不在于秀丽的景观,而在于山川灵气所yùn育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蒙山是bó大精深的晋文化的发xiáng地,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摇lán。
yùn( )育 bó( )大精深 发xiáng( )地 摇lán(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于园假山的堆砌,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C.青年学生应该胸怀大志,好高骛远,为中华再一次腾飞而努力。
D.各商家在图书展会上推出了许多作家新作,展会大厅里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C.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D.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反映学校生活的电视剧。
4.默写。(6分)
(1) ,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 。
(2)吴楚东南坼, 。戎马关山北, 。
(3)三年以来, 。
(4)日初出沧沧凉凉,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5.假如你是“江南旅行社”的一名导游,你如何向游客介绍黄鹤楼?(要求:语言形象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6.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漫画的内容。(60字左右,3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今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
请探究下面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探究的结果。(3分)
张女士的工作主要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2)趣解汉字
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3分)
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着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出、愧、海、您、协
( )——
二、阅读精品屋(34分)
(一)阅读诗歌《孤雁》,完成8~9题。(6分)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8.有人评这首诗是“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的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3分)
9.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3题。(12分)
黄鹤楼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选自《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年)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1)州城西南隅 ( ) (2)遂以名楼( )
(3)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 (4)上倚河汉(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3分)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2.两段材料都提到“仙人乘鹤”这个美丽的传说,但抒发的情结却不同。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3分)
13.根据材料的描写,请至少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黄鹤楼的主要特点。(不可直接用原文词语,2分)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智慧的美丽
董建文
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了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儿,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男人啊。
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的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是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因为要答12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机关重重,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答到第6题时他显得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的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答: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会这道题而他不会。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这是何等冷静而自信的一个人啊。
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道题时,我手心里的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关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
最后一题出来了,居然是六选一,而且是有关水资源的。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
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加拿大的妹妹。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你快说啊,要不来不及了,因为只有30秒时间。
王小丫也着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妹妹说,当然想。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天哪,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儿女情长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圆满吗?我几乎都要生气了,怎么有这样冷静的人啊?怎么还说这些没边没际的话!
他又说,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然后时间到,电话断了。
天哪,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道题他根本就会,答案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
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
果然,他轻轻地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和难言,王小丫说,从来没有像你这样的选手。
是的,从来没有,像他一样的冷静和智慧,在最后的关头,在久久沉默之后,给大家带来了满怀的喜悦。而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地湿润了。
我从来以为只有“情”是美丽的,比如爱情、亲情、友情,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机智的晚上,轻舞飞扬。
(选自《语文世界·初中版》2005年第2期)
14.文章开头说“我流了泪”,却又解释说“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这样写的用意何在?(2分)
15.阅读全文,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我”在观看“他”答题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4分)
16.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此处“圆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4分)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那个答题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8.文中“智慧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19.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 我拥有
(2) 我有一个这样的朋友
【第三单元英语翻译】推荐阅读:
四下英语第三单元教案02-21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03-14
陕西旅游出版社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2-06
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六课时)01-26
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02-24
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03-28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