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共8篇)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篇1

一个心理学家说过的另一件事:他说,一个歹徒,在一个偏僻地方,看到一个妇人,想打劫,但刚好看到不远处,有个人,他不敢下手。这个歹徒就跟随着这个妇人,准备下手时,看到旁边窗子有个人在那看着,那里估计只有一户人家。但他还是没有下手,当妇人来到住处,在上楼时,那里各家各户都亮着灯,而且那时人们大多还没有休息,因那时还比较早。谁不知,歹徒在此时下手。妇人大喊,但没人出来帮忙。这样的社会现象是什么原因呢?

学者分析:那是人的责任感和依赖感在作怪。歹徒看见有一个人时,他不下手,因为他知道,当妇人叫喊时,那个人很有可能会上来帮忙,因他不帮,没其他人,他会觉得,这是他的责任。经过那户人家时,那只有一户人,他们也会认为那也是他们家的责任。很有可能出来帮忙。但当经过到万家灯火时,他反而不怕了,因他认为,不一定有人来帮,因为,他们觉得大家都有责任,有种依赖和责任分摊。

社会的这种“大呼救命无人理睬”的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是人的本身素质差,又还是社会本身存在问题呢?难道真的只是责任感在作怪呢?要是是这样的话,那么,人们的这种责任感的依赖思想和分摊思想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是法律对歹徒的判罪轻,还是对这些自卫行为,或是出来帮助的人的有关制度不完善呢?当出来帮助的人,要是不小心打死打伤歹徒有罚吗?我想造成大家责任心的,不是一时造成的,俗语说: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前社会道德出现的冷漠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也与一些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娇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

那该如何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现象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感化道德冷漠,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公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见义勇为这样的公德意识的培养与对道德冷漠的消除,不仅需要个体内在的体验与觉悟,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舆论的热情支持,需要社会有关奖惩制度的保障。用积极的群体氛围来感化个体的道德冷漠,用制度保障遵守公德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德意识,使社会公德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并达到良性循环。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需要我们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作为社会,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让见义勇为成为社会称颂、赞美和人们崇敬、效仿的行为。

(二)倡导见义勇为,正确处理“勇”为与“智”为关系。倡导见义勇为,并不是说要大家不看条件、不计成本、不顾后果、盲目蛮干。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出人意料,进行不法侵害的歹徒往往是有备而来,而我们却往往处于没有足够心理准备和行为防范状态的不利情况下。因此,当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除了要有正气和勇气之外,还需要理智与计谋。“勇”为和“智”为同等重要。一方面,在有可能降低危害的情况下,如果只有“勇”而缺乏“智”,不但会影响见义勇为行为的效果,见义勇为者自身也很有可能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作为公民,如果缺乏“勇”为,则可能成为缺乏勇气与不法分子、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旁观者。而这种旁观,客观上造成对恶行的放任,甚至是对犯罪的纵容,将使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观念发生扭曲,并可能因为置之不理的态度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既要正确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又要防止借口“智”为而不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主持社会正义,降低社会危机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见义勇为。

(三)矫正道德冷漠、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爱会浇灌一切,爱会滋养一切,爱更会繁荣一切。爱能让麻木的道德复苏,使泯灭的良知苏醒。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现象,全社会应重视爱心培育工作,使每个公民都有一颗滚烫的爱心。培育爱心,要做好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首先,要从“小爱”做起。一个有血性有道德良知的社会公民应具有以自我为核心的“小爱”的品性。“小爱”先须从爱自己做起,包括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名誉,爱护自己的财物,爱护自己的所有;再者要爱自己的家庭,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让子女健康茁壮成长。

其次,要从身边爱起,爱我们周围的一切。爱花草,保护环境;爱诚信,办事公道;爱岗位,敬业奉献;爱祖国,遵纪守法;爱人民,服务大众,等等。有了爱,人们就懂得“慎独”;有了爱,社会上就不会有光天化日下拦路抢劫;有了爱,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就会发扬光大··一爱,就需要从自我做起,爱我们周围的一切。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篇2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与特点

我国人口基数大, 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 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6.95%, 到目前已接近1.32亿。而且持续增长势头强劲, 预计2025年60岁老年人口可达2.8亿, 占总人口的18.4%左右;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 占总人口的1/4以上。老龄人口中, 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 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00万, 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个人口大国,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人口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在发达国家, 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而生, 呈渐进步伐, 当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 人均GN 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成为老龄化国家时, 人均GN P仅为800美元。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和大规模高速度的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而言是一次挑战, 经济压力不言而喻。

1.2 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愈益突出

我国城乡差别与人口流动使农村人口老龄化更加突出。就静态而言, 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 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就动态而言, 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携带子女流入城镇, 城乡老龄化的程度正在接近, 因此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益突出。

1.3 女性老年人负荷沉重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 老年妇女容易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双重歧视, 老年妇女比低龄妇女以及男性老人在生活上面临更多的困难, 并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2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正在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高龄化的老年人口导致社会救助的需求增加

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老年人口自身的高龄化, 即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向高龄化发展, 可以称之为人口高龄化。我国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量相对于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9.2%上升到2010年的10.9%后, 会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然后回升到2030年的10.9%, 随后到2050年快速上升到21.3%, 是2000年的2.3倍。高龄老人由于年纪增大导致健康水平明显下降, 生活的自理能力也随之下降, 成为病残的高发人群。他们需要更多的经济扶持、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 从而对老年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提出新的要求。

2.2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造成巨大压力

在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过程中, 退休人口增加的速度一般要快于总人口的增加速度。根据我国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和《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计算, 在近十几年, 我国老年人口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长, 离退休人口则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养老金给付方式是以现收现付为主, 缺乏足够的历史积累, 因此退休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养老保险金的供给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甚至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和拖欠的现象, 并有逐渐蔓延和加重的趋势。为解决这种收不抵支的矛盾, 一些地区不得不将储存在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用于当期的统筹资金支付, 由此导致个人账户空转, 或出现拖欠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从整体上看, 这种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的状况才刚刚开始,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 形势将更加严峻。

2.3 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扶养比加重了赡养负担

老年人口扶养比是从经济学角度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后果的动态指标, 即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我国人口扶养比在未来50年中变化比较明显。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扶养比从2000年的15.7%上升到2050年的56.8%, 将上升41.1%。少儿人口的扶养比则从2000年的37.2%下降到2050年的28.3%, 下降8.9%。即便是少儿人口扶养比下降, 但由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扶养比上升的幅度较大, 也将导致总人口扶养比从2000年的52.9%上升到2050年的85.1%, 将上升32.2%。大幅度升高的老年人口扶养比例加重了劳动人口的赡养负担, 这是我国养老保障必将面对的一个严峻考验, 它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2.4 对社会保障需求加大, 制约经济的发展

老年人保障支出加大, 制约社会扩大再生产。一是基本养老金支出加大。2006年, 各级财政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75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补助504亿元。二是医疗保障费用支出增多。按照人的生理演变, 人的一生80%的医疗费用在60岁以后, 但目前大部分老龄人存在看病难的问题。三是其他老年福利保障支出, 如老年公寓、老年服务设施建设等。这些支出的急剧增加, 会减少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投入。

3 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3.1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基本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我们应进一步做实个人账户, 改变过去现收现付状况, 实行“统账”结合的积累制。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最初只覆盖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2000年, 我国把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2002年, 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这样使无论在何种性质企业退休的老年人无后顾之忧, 做到老有所养。

3.2 开辟多渠道投资, 建立可持续性的保险金体制

做好政府对老年社会保障事业投入的结构调整, 建立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力争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老年文化教育、老龄科学研究、老年活动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市场机制, 激活老年保障的资金供给, 对于既有市场前景又符合老龄事业发展的产业, 国家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逐步建立老龄事业投入的增长机制。除国家投资外, 设立养老生活保障福利彩票, 发挥社会各级养老基金会的作用, 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国外资金投入老龄事业的发展, 逐步形成多元化养老资金的投入机制。

3.3 倡导个人储蓄养老,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养老储蓄

基本养老保险应坚持低水平、广覆盖、量力而行、分类指导、逐步发展的原则。保障水平低也就意味着扩大覆盖面具有可能性, 但同时也使保障的风险过于集中, 这样也为其他的保障项目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在发展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 要建立个人养老储蓄制度, 保护和鼓励养老储蓄。应建立养老优惠储蓄账户, 对存款数额设定最低的储蓄限额, 子女也应定期将部分收入存入该账户, 所有权归其父母, 当其达到退休年龄才可以支取使用。这样, 既可以减轻子女的赡养压力, 也可以缓解由于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保障支出逐年增长而带来的经济压力。

3.4 依托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

老有所养是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的人类生存标准, 这种思想发展到近代已演变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组织目标, 进而上升为国家责任。就我国而言, 为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 应加强社区建设, 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老龄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在此方面, 笔者认为一应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建设, 如可兴办不同档次、不同形式的老年福利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健身等多方面的服务;二应在城市医疗制度改革中适当向老年人口倾斜, 并逐步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健全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通过发展家庭病床, 采取定点、巡回、上门服务等方式, 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心理咨询等服务;三应通过创作各种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开办老年大学,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而把对老年人的思想工作与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

摘要: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正迅速、大规模、高龄化地到来, 而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很难适应这种人口老龄化的形势。针对人口变迁趋势, 我国应在老龄人高峰期到来之前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建立可持续性的社会保障体制。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老年人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的增加, 一方面给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 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存在, 对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保障,挑战

参考文献

[1]杨团.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反思[J].社会保障制度, 2001 (1) :78-79.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篇3

[关键词]癔症父亲缺位父亲的律

茨威格在他的自传《昨天的世界》中说“我写作最大的乐趣就是从心理的角度来展现人们的性格和人生”,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女主角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细心照顾和关爱,表面上这似乎与她的个性形成无甚深关系,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她的心理构成就会发现“父性丧失”的经历已经在她的无意识中形成了极大的创伤。她的害羞,胆怯,自我封闭都体现了心理学上偏执狂和强迫症的症状,这些都与父亲心理上的缺位有着一定的关系。为了更好的阐释这个问题,我将主要讨论以下的两个问题:女性性格发展中父亲的功能以及女主角性格中父亲缺位是如何导致她的人生悲剧。

一、女性性格发展中父亲的功能

父亲在孩子的性格形成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性格构建和欲望引导上。对女孩而言,恋母情结在此处转化为恋父情结——希望自己能代替母亲的角色,而对父亲有一种性的欲望,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渴求自己所没有的父亲石祖的欲望。根据雅克·拉康,著名的法国精神分析家的理论,随着后来父亲的介入,女孩们发现了性别的不同,并且怀疑是母亲剥夺了她们的石祖而不是事实上的父亲从而使她们进入了恋父情结中最重要的阶段:阉割情结,开始了她们寻求石祖的欲望和过程。通过阉割。女性有了选择正确的对象能力。拉康认为父亲在这里并不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个能指即一种构建象征界的规则称之为“父亲的律”是进八象征界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意识到“父亲的律”,女性才能认同自我去建立象征界——用语言很好的诠释自身,否则她们就无法战胜阉割的威胁以及恋父阶段的混乱,而这个阶段正好是形成性格的关键时刻。通过父亲的功能,女性能通过父亲的超我获得一种可以打破与母亲乱伦关系的能量从而帮助她们成功渡过恋父阶段,更顺利的去发展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超我,即弗洛伊德说过的“意识的声音”。

父亲缺位极大的影响着女性发展自身性格的过程,有时甚至可能形成潜在的癔症。拉康曾指出在癔症患者的心理机制中,根本没有建立起“父亲的律”。大多数父亲缺位的女性就在心理体系中建立“父亲的律”这一概念上有很大的困难,她们沉溺在想象界中对父亲的欲望,尤其是对父亲石祖的欲望里面,希望以此来弥补打开潜伏期和压制超我形成的阉割焦虑。通常她们的恋父情结中包藏了一种隐忍的欲望,希望生一个父亲的孩子作为自己的礼物来弥补自己阉割不完全的遗憾。因此父亲缺位的女性都有个共同特征:她们易于爱上有成熟感和安全感的男人,这事实上可以看作是对缺少父亲参与早年生活的补偿。弗雷克,弗勒,马琳,米勒等人做的研究表明心理上父亲缺位的女性更容易早孕,在约会中产生焦虑,也有更多的倾向成为同性恋。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父亲在女性形成健康性格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父亲缺位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角性格之影响

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塑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女主角,由于父亲缺位的影响,她的性格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她心甘情愿吞下了命运的苦果,坚信这是唯一的出路:同时她也诅咒并试图去改变命运,虽然最终仍是失败。她的性格在那些在恋父阶段中父亲缺位的女性中极有代表性,显出了妄想和强迫症的综合症状。

1因父亲缺位产生的强迫症如何影响她的命运

强迫症对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角来说是她坎坷命运的催化剂,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强迫症是脑中两种相反欲望的妥协物。强迫症有多种形式,此处主要表现为女主角性格上的强迫封闭。当她搬去因斯布鲁克与母亲和继父同住的两年中,她完全的封闭了自己过着一种囚犯和流放的生活。每个人对她都很好,但她却拒绝了所有的善意而选择关闭自己的心:

“我不愿过幸福的舒适生活,我把自己埋进一个自我折磨、寂寞孤独的阴暗世界。我拒绝参加音乐会或者快乐地结伴郊游。我差不多连门都不出。”

我们发现她的自我封闭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一种欲望的妥协,对父亲替代品的渴求与现实的诱惑之间的妥协。这种强迫症同对父亲缺位的遗憾也有着极深的关系。为了填补这种遗憾,她把所有的爱投射在新邻居身上将其视为父亲的替代品。一旦她离开他,自我封闭就成了维护想象界中爱的对象的唯一武器。强迫性自我封闭让她更深的陷在想象界中,但她的强迫症中混有着妄想症的特品,二者共同决定着她的命运。

2、分析父亲缺位导致的妄想如何影响她的性格而产生的人生选择

妄想症影响了女主角人生选择,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并最终导致毁灭。一般妄想分为两种,一是慢性的精神疾病,伴有一定的抑郁但无损智力。患有这种妄想的人在性格上多表现为害羞,紧张,冷漠且沉溺与幻想。另一种是偏执,坚定自己认同的东西尤其是爱的对象。妄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恋父或恋母情结的衍生物,因为妄想主要多发于想象界阶段。针对父亲缺位的女性,拉康曾指出她们没有建立起“父亲的律”的概念,更不要说借此打破想象界的束缚而进入象征界最终达到实在界的范围。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女主角身上有着这两种妄想的迹象。

沉溺于妄想也许是女主角性格中最基本的特征。正是在这种幻想之中她爱上了邻居作家开始了无尽的等待,在信中,她回忆:

“我在脑海里想象你的形象:你是位戴着眼睛、留着长长白胡子的老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就肯定你是漂亮的,应为我把你想象成为一位老人。”

可以看到这时她期待的是一位知识渊博,举止幽雅的老人。但是为什么她不由自主地想象他是位老人呢?其实她对老人的幻想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她试图弥补早年丧父的遗憾。精神分析家现在已经注意到父亲缺位的女性有一种倾向去找一个就像父亲一样成熟肯定的男子做伴侣。在女主角的身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恋父情结的影子。因为这种父亲的丧失,她在无意识中有种强烈的欲望去抓住一切可以代替父亲以及他的石祖的东西。这样,从一开始她讲邻居当作了爱的对象,赋予其父亲的角色。尽管最后发现想象锚了——新邻居是位只有25岁的年轻人——但这种幻想可以满足她追寻像父亲那样的爱的对象的欲望,自然地她将爱转移到这个年轻邻居的身上,希望以此找回没有父亲的悲哀。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篇4

摘 要 心理因素在排球运动和比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排球运动中心理训练的目的、意义、作用及方法入手开始研究,来阐述运动中心理训练的重要性,然后再通过文献资料法来论述排球竞技中心理状态和心理训练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来进一步阐释心理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排球运动 排球运动员 心理训练 心理状态

一、前言

(一)研究依据

伴随着排球运动与比赛逐步向着快速多变、全面准确、高灵活以及高对抗的方面发展,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仅要具备较为全面而且良好的身体素质及掌握高超全面的运动技战术和集体配合的能力,另外还应该具备坚韧不拔的思想品格。排球运动中心理训练并不会是孤立的,它与运动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状况、集体配合甚至与外部情况(如场地、气候、对方、观众)等都是有着相互联系的。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排球运动中心理训练的目的是让运动员的心理品质有良好的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运动员排球技术的提高,也有助于比赛中运动员状态的良好。而排球运动中心理训练的意义在于: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个人技术的发展,从而促使运动员能够更好的完全掌握、完成运动活动所需要的心理能力,进而就能够在训练与比赛这些艰苦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保证能够有稳定发挥的参加比赛及其心理活动能力处于正常平状态。

二、结果与分析

(一)排球运动中心理训练的作用

1.排球运动中心理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心理活动水平

在通过运动训练的实践证明:非常好的成绩的获得和紧张激烈的比赛取胜心理因素起着关键性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素质是让运动员能够承受大运动量的物质基础,然而技术水平、战术运用、能够充分发挥的内部动力就是心理素质。因此,进行心理训练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适量心理训练强度能够更好地适应训练和比赛强度。

2.排球运动中心理训练能够使运动员更好的控制心理活动水平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要付出很大的体力消耗,也会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因此,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该把心理训练重视起来,进而尽可能的提高和控制运动员适宜的心理活动水平,并能够保持非常好的身心力量平衡,以减少失误,从而使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得到很好的发挥,并最终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二)排球运动中心理训练的方法

1.赛中的自我暗示训练

在比赛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学会自我暗示,就会很容易在比赛过程中思想开小差,造成个人与集体的配合失败,因此,不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无论是处于优势还是相持阶段,或者处于劣势,都要去克制自己,使自己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发挥原来的技战术的配合,并能够灵活运用甚至超水平发挥。

2.增强自信心

在排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自信心是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取胜队的队员在比赛中充满信心,失利的队的队员则往往是信心不足,先在心理上输给了对方,然后自然而然精神不振,行为消极被动,反应迟缓。运动员在比赛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自信心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它与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都很好,一旦到比赛场就精神紧张,对平时掌握得较好技术动作也感到没有信心,因而导致失败。

(三)教练员良好心理情绪对运动员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赛场教练员的杰出情感对运动员的影响。教练员在赛场上对运动员的生理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讲,教练员杰出生理状况所表现出的行动和说话提醒,可以增添运动员的决定信念和战斗力。因此,在比赛场上对于教练员应有更高的要求,但凡是要求运动员做到的教练员应该首先做到。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心理训练对排球运动和比赛影响非常大的

心理训练在排球运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让运动员发挥出正常水平的关键。心理状态的稳定也是排球运动与比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排球运动员在本身技术、战术和配合都非常好,则是增加自信心保持心理状态良好发挥稳定前提。

2.心理训练现在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方面多学科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随着排球的发展排球运动竞技对抗性增强了,运动员心理压力也增大,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排球运动中的心理问题,队员和教练也在不断的学习创新心理训练的方法,使运动员心理素质更高,而国家也在不断的加大研究力度,结合各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研究心理能力。由此可见心理训练在排球运动中向全面多学科相结合的发展趋势走的。

(二)建议

“伪娘”现象心理分析 篇5

网友称刘著为“伪娘”,“伪娘”一词来自日本,指的是本是男儿身,但容貌、穿着、动作、声音等各方面都像极了女孩。伪娘是一种心理疾病吗?伪娘是不是同性恋?针对网上铺天盖地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新乡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陈佐明教授。

“著姐”是易性癖

刘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生理上是男孩,但心理上完全是一个女孩。刘著的爸爸也承认:“著著从小就很像女孩子,这个我们也担心过。”对于刘著一直女装打扮这件事情,他一点也不避讳,“还记得他很小的时候,我们带他去剪头发他就会不开心好长一段时间,

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有那种倾向了吧。”到初中的时候,刘著已经开始刻意留长发了。

陈佐明教授告诉记者,按照媒体描述的情况,刘著应该是一种易性癖。这种人群在心理上是女性,而在生理上是男性,这就是心理与生理性别刚好相反的情况。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不认同,打扮成异性的装束,有改变性别的要求。刘著就是如此,他穿女生的衣服觉得很舒服,穿男生的服装却不自在。记者注意到,刘著虽然表示自己不希望做变性手术,但实际上是担心手术带来的风险,他内心还是希望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女性的。有数据显示,易性癖的发病率为1/14万~1/10万。

有网友提出刘著需要看心理医生。那么,刘著患有心理疾病吗?陈佐明教授说:“在我国,易性癖目前暂时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而在西方国家,易性癖被认为是正常现象,或者称之为特殊群体。”今年2月,法国卫生部发布消息表示,易性癖在法国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法国正式将易性癖从精神疾病的名单上剔除。据介绍,易性癖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显示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属于性别身份识别障碍。男女都有,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一般来说,易性癖不算是患了心理疾病,这一群体也很少求助心理医生。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篇6

论文导读:考试已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机制,是在校大学生所不可避免的学习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考试作弊现象也由来已久,它伴随着考试制度的出现而出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类考试的增加,考试作弊现象在各高等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新的状况,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校风学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作弊,心理分析,对策

现代学校教育中,考试已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机制,是在校大学生所不可避免的学习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考试作弊现象也由来已久,它伴随着考试制度的出现而出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类考试的增加,考试作弊现象在各高等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新的状况,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特点、新状况

新时期下,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呈现出新特点、新状况,具体分析,主要归纳如下三个方面:

1.考试作弊范围面广。相对于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高规格高质量的国家级考试而言,高校内部的考试在作弊性质上不具有违法性,处理的结果也不具有严厉性。考试作弊的风险低、代价小,刺激着许多大学生在考试中抱着博弈的心态去实施作弊。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中,包括像北大、清华等这样的名校也不例外。作弊大学生的数量多,内容的深度大,而且有不少大学生几乎是门门作弊、科科作弊。

2.考试作弊隐蔽性强。在当代大学校园里,夹带、交头接耳、抄卷等传统的作弊手段已很少见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和方法也日趋现代化,“科技含量”得到充分体现。例如手机、无线耳机等,因为它们自身小巧、携带方便、存储量大且方便作弊,使它们在大学校园充分显露出附加功能和价值,成为了大学生作弊的新宠。

3.作弊成功率高。经过对大学生作弊的分析,不难发现宽松的考试纪律、温和的处罚管理学论文,是驱使大学生作弊的动力之一。一般情况监考老师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发现有作弊的情况,一般也是先给予警告一次,并不会立即对学生按作弊处理。这样一来,往往纵容了大部分学生,作弊现象有禁无消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分析

从处分作弊学生的实践来看,几乎所有大学生都知道考试作弊是违纪行为,各高校对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处罚都很严厉,但仍有部分学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惜以身试“法”。大学生作弊日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学生自身问题、学校方面的问题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下面主要从学生自身问题方面入手,侧重分析影响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试图寻找防止、减少甚至杜绝学生作弊的相应对策。

1.从众与习惯心理。对于部分学生来将,作弊不作弊他们都能考的不错的成绩,平时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得态度是端正的,认真听讲、认真笔记。如果说大学生作弊从心理态度及主观动机可分为积极主动的心理因素和消极被动的心理因素的话,对于这部分“跟风”、“随大流”作弊的学生,在主观上他们的作弊应是属消极被动的心理因素。对于这一部分考试作弊的学生来说,作弊往往还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不良习惯。遇到考试,习惯性作弊,逢考必作弊,大考大作弊,小考小作弊。

2.侥幸与过关心理心理。实际上,作弊就是一种赌博性质的博弈现象。在作弊之前,许多大学生会把作弊的难度系数、风险系数及学校处罚后果的严厉性及成功的概率综合的分析起来,当作弊的失败概率较高、得不偿失时会让一部分人不敢铤而走险,进而只能老老实实的考试。再加上部分监考教师不愿意对作弊的学生一棒子打死,往往只是提醒一下,重的也不过是让学生提前交卷。有些学生就利用教师的这种同情心,没有羞恶感,大着胆子作弊。也许正是尝到了弄虚作假的“甜头”,一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更加凸显,相信自己能够遇到好的监考老师自己也会碰上好运气,导致作弊风盛行。

3.逆反心理。大学生正处在热血沸腾的年华,他们有自己的行为方式。社会的进步,让他们已不绝对迷信老师的言教和权威管理学论文,相反,在大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和跟老师辩驳的景象,甚至有时学生说的有理有据,让老师哑言失色。特别是我们所说的90后。在社会、家庭重重压力下,他们探索自我,喜欢张扬个性。有了挑战老师权威的经验后,这种叛逆的心理也扩张到了考试,他们把平时对学校考试制度、任课教师的不满,发泄在考试过程中,享受这种叛逆行为给自己心理器官带来的刺激和快感。

4.浮躁心理。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传统的怀疑、批判,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念、意识系统崩溃,以“利”为目的逐渐主导了人们的行为和观念。社会、高校充满着浮躁的氛围,上至教授、下至一般教师人浮于事不安心做学问,行走于名利场上,完全丢失了社会赋予知识分子这个特殊集体的历史责任。这样的氛围也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引导,我们的大学生为了能够争排名,拿奖学金、获荣誉等个人利益,也很自然的躁动起来,一心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任何事都想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对于考试作弊大多存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心理,视作弊为达到成功的最快最佳的方法和途径。

三、对策研究

考试作弊不论是从学生道德素质的角度,还是从学风校风的角度而言,其负面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要想从根本上治疗、预防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顽症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大学生的思想入手,分析最为微观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动机,从各个方面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进而标本兼治,不给考试作弊留生存的死角。

1. 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成因后,应根

据不同心理状态来对学生的心理矫正和思想引导:身体力行帮助大学生在心理上构建、培养健康的思想品质。最重要的是树立良好的竞争心理;必须要让同学知道诚实信用是做人做事的最为根本的底线

2.全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我国高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仍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未完善起来。而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缺必须有一定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作保障。

3.创新考试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校和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考试方法进行调整,让大学生在快乐中实践中学到知识领会知识。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和个性的不同,实行弹性学制,由学生根据学分要求自主选择课程;改革考试制度,可以采取改变考试形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创新学生评价体系,改传统卷面成绩占主导的模式为重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挥的形式,从而控制学生浮躁心理,变“被”考试为一种衡量自我的快乐之事,这样考试风气自然将得到有效提高。

4.完善考试作弊惩罚机制。当大学生把作弊的价值看得越高,有目标激发的动机越大。因此,只有加强处罚力度,提高学生作弊风险,严格执行现有的惩罚制度,甚至可以通过立法形式规范考试管理,让考试作弊者不仅承担学业上的后果,而且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

果,才能从制度上来遏制各类作弊的心理动因,消除作弊动机,预防考试作弊。

[参考文献]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篇7

一刻意追求“热闹”场面, 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按照新课标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 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然而, 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把新课标倡导的“主体活动式教学”误解为热闹就等于有效, 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起来, 变着花样地追求课堂的热闹场面, 而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如个别教师为了更能突出课堂场面的“热闹”, 把更多时间花在学生讲故事、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 把一堂品德课变成“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 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 把课堂变成图片展、动画课, 一节课下来, 课堂热热闹闹, 学生被图文并茂的画面弄得眼花缭乱, 兴奋异常, 哪还有工夫去冷静地质疑和思考。笔者认为:一堂优质的品德课不是热闹就等于有效, 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效地调控活动的节奏, 在动中保留静的空间, 动中有静, 动静结合。静的实质就是在活动中留足时间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高水平认知, 放飞学生的思想, 实现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 教学方法生搬硬套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然而, 个别教师照本宣科,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实际, 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依据教材内容来设定, 表现为格式化和僵化,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出现教师讲得累, 学生听得烦, 教师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如今,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 课程资源共享为教师切磋技能、经验交流搭建起平台。然而, 个别教师却原封不动地把别人的优秀课件搬到自己的课堂上, 教学内容完全脱离学生所处的地区、环境特点, 脱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教学方法生搬硬套, 课堂教学失去原来特有的风趣与活力, 教师也失去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学生上课表现为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等, 有的甚至故意捣乱课堂纪律, 使预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笔者认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钻研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新和开发出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 并依据教学内容、目标、教师素养以及学生实际, 优化选取教学方法, 把教学内容转化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去, 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三刻意营造“宽松氛围”, 忽视课堂纪律的有效管理

新课标强调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 学生的身心容易得到舒展, 此时的学生思想开放, 思维活跃, 容易发现问题, 大胆地提出问题, 积极去探究问题, 从而获得智力和德育的双丰收。然而, 个别教师对新课标强调的师生民主理念在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误区, 表现为片面地营造“宽松氛围”, 忽视课堂纪律的有效管理。课堂上有的学生各行其是, 自由过头, 坐没坐相, 站没站相, 想说就说。有的学生抢着被问同学回答问题, 或者在探究、讨论问题时故意发出怪声, 引起同学哄堂大笑……然而, 个别教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视而不见, 唯恐批评学生会影响课堂宽松的氛围, 影响师生的和谐, 扼杀学生的灵感。笔者认为: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与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并不矛盾, 相反两者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 那么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民主下的规则约束, 那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秩序将被搅乱, 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如果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约束, 那么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就无从谈起。

四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表现为“重形式、轻实质”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良好的学习状态、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念, 已得到教师们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这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认真反思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教学, 发现学习方式转变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中, 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 自主学习成为简单的自学

新课程提出:有效的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由“我学会”变为“我会学”。然而, 个别教师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当做学生简单地自学, 上课时把学习目标、学习问题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教材, 独立探究问题的答案, 然后, 教师再根据学习目标以问代讲, 课堂完全按照“一问一答”来展开, 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 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机械重复, 心灵未能受到启迪。

从表面上看似乎师生互动频繁, 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 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为止, 师生并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这样的学习实际是重形式、轻实质的一种有名无实的自主学习。

2. 合作与探究成为华而不实的学习

个别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 把合作与探究学习变成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 不管是否需要, 是否合适, 每节课都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每到老师宣布“现在开始讨论”, 前桌、后桌的学生就马上围成一组, 热烈地讨论起来, 似乎大家都在说, 几分钟后, 老师喊“停”, 学生就立即安静下来, 然后老师点名汇报意见……其实这种看似热闹的合作学习, 却让人看不到合作的必要, 合作对象没有进行优化组合, 合作过程设计简单, 时机把握不准, 有表现欲望的学生想发言却得不到满足, 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明确,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 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 是“重形式、轻实质”华而不实的低效合作学习。

五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

新课程下的课堂, 学生评价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 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评价。然而, 个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带有随意性, 喜欢问谁就问谁, 目光对着固定的几个学生来回转, 这与教育“为了一切学生”是相悖的。另外, 个别教师在评价中常使用概括性评价, 缺乏评价的针对性。如学生表现好或回答问题正确时, 常用“棒棒, 你真棒!”“你真是个乖孩子”“对!”“不错!”“棒极了!”进行概括性表扬。学生表现不好或回答问题错误时, 就用“你表现不乖”“你答错啦”等进行概括性责备、批评。至于学生哪方面表现棒或不棒、哪方面错, 都没有进行具体地表述, 造成评价的模糊, 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不到正面引导或纠正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实施课堂评价时要有针对性, 如学生回答问题很好, 评价时用“你回答得很全面, 声音很甜美”等具体性评价语言。这样的即时口头评价具有针对性, 既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又能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

摘要: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反思, 目的是把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篇8

关键词:

社会学;社会转型;试婚

收稿日期:2010-01-25

作者简介:王闯(1982-),男,湖北武汉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焦树国(1983-),男,河南焦作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刚(1978-),男,河南光山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目前,在我国大城市中,“试婚”作为一种时尚,正在普遍而悄然的流行着。“试婚”,顾名思义,是进行一种尝试性的婚姻,“男女双方不受法律约束,带有一定试验性质的婚前同居行为”。[1]“试婚”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当西方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性开放”的洗礼之后,婚前同居现象就非常普遍了。而在我国,直到改革开放后二十年,这种现象才出现并日益成为时尚潮流,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分不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观念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综合作用在当代人的婚恋层面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离婚率的上升、恋爱的低龄化、性开放、未婚同居等现象。本文试图用社会学的视角,从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民主化,社会城市化,文化世俗化,交换利润最大化四个层面对“试婚”现象做解释研究。

一、性解放思潮影响下的“试婚”

(一)政治上的日益民主化、透明化促使思想上的日益民主化、平等化

在当今都市人特别是青年群体中,“男女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被封建桎梏压迫了几千年的女性在今天已开始追求政治平等,经济独立,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她们眼中如同一堆草芥,不名一文。在婚恋问题上,他们也不再顾忌父母及社会的看法,把爱情婚姻完全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因此,“试婚”在他们观念里只是一种通过爱情达到婚姻的途径及生活方式罢了。

(二)整个社会多以历史优先的原则对“试婚”现象抱以宽容理解的态度

“以行为规范为准则,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道德价值观向以非道德的价值为中心,以功利行为为规则,具有不稳定性,相对性的道德观转化”。[1]在这一点上,沿海开放地区比内陆地区明显,城市社区比农村社区要明显。上海曾对十八所高校2063名大学生作过调查,对于“未婚同居”的看法,认为“只要是缘于爱情,可以理解宽容”和“不应当过问别人的私事”的两种人共占89.5%,而认为是“道德上的堕落”的仅占9.2%,以上资料表明上海地区的青年人已基本认可和接受了同居及“试婚”这种生活方式。另外,《家庭》杂志社家庭研究中心与有关机构合作,于1998年上半年对广州地区的100名婚前同居者的调查显示,只有28%和22%的同居者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或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而来自单位的压力仅有12%的人感受到,这表明了社会舆论环境已经相当“宽松”,这就提供了试婚行为良好发育的温床。

(三)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试婚”

“试婚”是法律中的一个盲点,大多数关于家庭、婚姻与性的法律和制度,都是在某种既有社会形态进入转型时期后,首当其冲地被怀疑,被批判。新中国颁布的第一个法律就是《婚姻法》,以后于1980年、2001年对其作了两次修改和补充。但这三部《婚姻法》中都没有对“同居”的处罚措施,更没有定罪量刑。另外,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组织层面日益呈现出科层化特征,其表现之一就是私人问题与公务相分离。组织只追求目标的实现及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于组织成员的私人问题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这样一来对组织成员的约束作用就弱化了。

二、生活方式多元化更加包容“试婚”行为

1.城市的异质性使城市具有匿名性和包容性,开放性。在农村社区,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个由私人关系构成的社区基层结构,农村社区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区,社区讲究“礼治”,社区居民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农村社区不具备匿名性,人们生活于中有一种被严重束缚的感觉;而在城市社区,个体意识强烈,建立在业缘关系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冷漠,“个人自扫门前学,不管他人瓦上霜”,使得试婚者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心安理得的进行同居行为。同样,城市异质性强,使得城市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容纳各种行为和文化的存在,城市居民能够认同不同的观念,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且受西方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居民更加开放,更加“前卫”,因而,即使城市居民没有身体力行这种“试婚”行为,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对这种行为表示宽容和理解。

2.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人们在享受城市的各种便利与舒适的同时,也同时吞噬着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重负,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异常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大。这一切使得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功利性经济关系,而人情味和爱的缺失让现代的城市人感到异常的寂寞和孤单。生活的压力和人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求,共同促使人们,特别是其中的青年人通过试婚这样一种方式建立一个“准家庭”,以排解孤单,寂寞,无聊,紧张,恐惧,为自己在无助的城市空间寻找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

三、社会体制转型必然带来文化的变迁和世俗化

在性观念方面,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破除了中国人的“性神秘”,使人们日常在谈论相关话题时不用再遮遮掩掩,畏畏缩缩。性观念的开化对实现男女平等的性权利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性道德观,性哲学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导致了“肉欲主义”的泛滥。在现代年轻人看来,爱情不仅是精神的,物质的,而且也是肉体的,“柏拉图”式的纯粹精神恋爱在他们眼里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他们认为,性生活理应是爱情的一部分,性爱是促进爱情的积极因素。另外,他们也觉得试婚是理性的,男女只要彼此真心相爱,就可以在一起过性生活,通过一段时期的同居,如果双方感到满意,那么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结为夫妻;如果双方并不满意,那么就赶快“散伙”,这样可以保证今后的正式婚姻和家庭的稳定。

文化的世俗化改变了人们的家庭婚姻观念。现代人完全把同居当作一种个人选择,情感上的性关系无须经过正式婚姻登记证明为合法就可获得社会的承认,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婚恋的“传种接代”“养儿育女”的观念。“试婚”是文化世俗化的必然产物之一。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在从事任何交往行为时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霍曼斯把一切社会活动都看成是交换行为,人们作为自由市场的理性单位,拥有获取所有必须信息的渠道,并权衡所有可行的选择,在这些考虑的基础之上,理性的选择那些将使物质利益最大化的途径。这种理性思考就是计算各种选择的代价,权衡代价的大小与物质利益的优劣,以确定哪一种选择将产生最大的报酬或利润而付出较小的代价。[2](P.254-255)试婚赞同者认为,婚姻伴侣的选择应该更加富有理性,而对理性的理解,专指男女双方在这一阶段中各自的交换代价或交换成本。进入一桩尝试婚姻是期待着报偿,是一个尽可能的寻求最好交易的过程,通过这种社会交换,进行试婚的男女大多期望得到的“社会报酬”或“社会利润”是找到一个自认为能与自己共创美好明天的终生伴侣,在尝试的过程中,男女双方要对对方的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爱好、生活方式、为人处世方式及性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价,最后才能确定是否把对方作为终生伴侣。尝试婚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男女双方就要对“社会代价”与“社会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如果这个比值认为是不利的,伴侣双方就不可能承担起共同生活的法律责任,不可能走进婚姻的殿堂;如果伴侣双方都认为利润是令人满意的,他们就可以走进婚姻的礼堂,共同承担起婚姻生活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因此,“试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互动方式是一种“利润最大化”的交换行为。

总之,“试婚”现象在我国发生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我们应建立对“试婚”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在法律规定和道德约束上尽快制定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得到正确合理的解决,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许传新,王平.试论“试婚”产生的社会机制[J].青年研究,2002,(4).

[2]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重阳节的感恩祝福语下一篇:请示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