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聚会晚宴上的致辞稿(精选4篇)
尊敬的:,各位师兄、师姐,以及17期深圳班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晚上好!
金秋十月是深圳最为舒适、美丽的季节。在这个美好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各位师兄、师姐和深圳班的兄弟姐妹们,大家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把酒言欢,实在是一大喜事!借用杜甫的一句诗句“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首先,受17期红箭队深圳同学的委托,我代表红箭队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
我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从小生长在江南小城—江苏连云港。1980年,我17岁那年参了军,之后随着部队来到了深圳。一眨眼,在深圳整整30年了。30年来,和大家一样,也是一路打拼,饱经风雨。大江南北都走遍了,“工农商学兵”都干过了;家庭有了、子女有了,在社会中的位置也有了。按理说,我的人生也算是可以了。但是,我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
直到去年,我顺利通过了学院的筛选和考试,非常荣幸地来到了长江商学院这所追梦的学府,加入了17期深圳班这个幸福的大家庭,认识了在座的各位兄弟姐妹,在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回归了“长江”。在这里,我有缘、有幸与大家一起,重新审视自己、宽广胸怀,增长智慧、增进视野,规划未来、收获快乐。就像深圳校友会刘鸣宇会长所说:“优术、明道、取势、圆梦”。这个时候,我发现,我的那点缺憾被弥补了!人生圆满、无憾了!可以说,长江之水哺育了我;长江商学院和在座的兄弟姐妹们让我的人生更加智慧、精彩和快乐!
同学们、朋友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说“同一个梦想”;今年深圳大运会,我们说“不一样的精彩”。为了同一个梦想,我们一起走进了长江;通过长江对我们的凝聚、重整和传承,我们必将走得更宽、更远,实现不一样的精彩!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举起酒杯!欢乐今宵!
十七年前,壶梯山下,长宁河畔,塔塚村旁,打谷场上。
矮矮的土墙,空旷的操场,高大的柳树,匆忙的人群,最高的建筑是一座斑驳的水塔,这应该就是xx中学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我们将要从这里启程去奔赴充满未知的未来,不曾想却成了数年来心中那不灭的灯塔。
在这个普通甚至有些简陋的学校里,老师用摇曳的烛光点亮了我懵懂的心灵:我似乎读懂了红楼梦,领悟到了人生的淡泊与从容;我深深迷上了函数,遨游在数形合一的神秘旅程;我开始高谈哲学,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有规律的,甚至梦中到过天人合一的共产主义天堂;我回望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庆幸自己又生活在中国第三个太平盛世;我手中有了一本新概念英语,掌握了方言版的第二门语言;我拿起毛笔临摹着兰亭序,畅想过王羲之饮酒放歌行云流水的豪迈;我不用望眼镜看到了高悬在头顶的日月星晨,并准确记住了它们的位置大小,因为头上还悬着一把不会落下但有威慑力的教鞭;我惊叹于物理化学的无所不能,任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用科学来解释;我陶醉在声情并茂的演讲中,志存高远、胸怀理想的抱负经常让我热血沸腾。
在这个经常被调皮的学生鱼跃而过的高墙内,知识让我达到忘我甚至癫狂,乒乓球台、足球场、篮球场能让我们经常获得胜利的渴望。那段难忘的岁月啊,它所积淀的酸甜苦辣,所浓缩的人生精华,却成了我们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团结协作的品质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精神来自于生存的需要,当时的食堂很小很破旧,开饭的铃声就像嘹亮的集结号,蓄谋已久的饥民从学校的各个角落蜂拥而出,迟了就没饭了,很多人的体育没什么特长,就是百米惊人。至今都想不通然然面、杠子馍、辣子白菜汤有多么的美味让人如此玩命。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协作意识,馒头、稀饭、炒菜都不在一个窗口,必须明确分工排长队,不一会就可以看到一个壮观的场面,像蚂蚁搬家一样四五个人成群分布在饭堂的周围,男生领饭、女生提水洗碗,吃饭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别提有多自在。当时的学校管理很传统,老师经常强调,男女生不能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能把白菜吃成肉片呀!殊不知这打不破的不仅仅是异性相吸的自然法则,还有令人尴尬的生存法则。协作精神不是依赖,而是独立准则下的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浓浓的兄弟情义在此种下火种,淡淡的爱情也在遮遮掩掩中拉开了注定没有结局的序幕(现场有一对,xx和xx)。
17年前,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冥冥之中似曾相识,共同语言很多,3年的同窗我们都成了朋友还可以问候。有人说,同学之间是靠利益调节关系,我不是一个理性的人,我认为师生、同学是一种情怀。当我们背着文化的束缚走上社会后,整日围在酒桌、牌桌之中,淹没在社会的纷纷扰扰之中,但xx中学老师的敬业执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甘于清贫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前行。
高中毕业后,继续上学的上学,参加工作的参加工作,打工的打工,创业的创业,我们不可避免的结婚生子,忍受过举世皆浊唯我独醒的寂寞,忍受过领导的咆哮,同事的嘲笑,应对着依附权贵的尴尬,经常加班的苦恼,倾听过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付出过父母生病全程陪护的辛劳。在通讯还不发达的情况下,热心的xx、xx等同学创建了我们现在的校友录,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我们烙上了一个共同的名字:1994年入学的高三(1-8)班,这个班级以200人的恢宏气势始终位列xx中学校友录第1名,在这里可以诉说近况、彼此问候、戏谑调侃。十多年来,我参加过xx、xx、xx等同学的婚礼,激动的好像我结婚一样醉的一塌糊涂。在xx基层工作碰到过xx等同学,坚持原则,收过xx父亲的税款,在西安街头偶遇过xx、xx等同学。很多同学一直要求搞一次同学聚会,07年受个别同学的指派我在同学录上发布了国庆聚会策划书,很多同学不断建议询问,但在关键时刻我的小宝宝要出生了,生日是10月4日,我提前将计划呈交给同学录管委会,但因计划太庞杂一直未付诸实施。
09年,一直认为能活99的我掉了一颗牙,让我突生感想,生命竟然是如此的脆弱,自己正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变老。14年里,发生的事情太多,911,非典,海啸,地震,都是生离死别,眼泪差点流干,加之2012世界末日的终极魔咒始终笼罩在我们心头,和哪个同学能够再次重逢似乎已成未知。
一个偶然的机会,2009年10月4日,xx、xx等20多位同学在新纪元酒店小聚。宴会中,爽朗的笑声,热烈的拥抱,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纯真的学生时代。“酒不醉人人自醉!”我醉了,被这浓浓的同窗之谊所陶醉!我们都醉了,为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所陶醉!
十多年来,我们在QQ里建了两个群,xx、xx等同学建了一个xx中学九四级同学会,现在是123人,xx、xx等同学建了一个xx一家人,现在是82人,从此,两个QQ群里住着近200多人,虽然有些人光知道睡觉不干活,不发帖,但集体的温暖已经到达每个人的内心。
如何将十多年前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变成现实,成了摆在澄城在家同学面前的一个课题。常听人说,聚会不好聚,没人愿意组织,这个来那个不来的,这些都像一块石头压在我们心头。但我们也常常问自己,这14年中,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你热血沸腾,敞开心胸,互诉衷肠,我想就只能是聚会了。我认为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小团体、某一个班能把聚会搞起来,这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9月29日晚发布策划书,10月1日xx、xx、xx、xx和我紧急集结,召开9人组筹备会议,准备工作的琐碎事太多,此处省略100万字。在此期间,让我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有位女同学孩子尚小,一听说聚会,二话没说,直接包车从太原赶来,在回来的车上我用手机QQ陪她聊到凌晨3点,以化解路途的劳累,其实我和她以前就太没说过话。还有xx、xx、xx等同学,虽然因客观原因不能参加聚会,但对通过各种途径发来贺电贺信,对他们的高度关注表示敬意。我们的服务理念是:只有你们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我们的口号是:同学聚会,来了后悔一阵子,不来遗憾一辈子。我们的目标是,要将此次聚会打造成一个驿站,让大家歇息一下,喘口气,调整一下目标和方向,继续开创新的生活。
今天是个好日子,10月5日,农历9月初9,重阳佳节,俗话说:“九月九,雨打头”,但是今天天公作美,艳阳高照,耳畔突然响起《九月九月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4年了,我们终于相见,执子之手,欲语,竟无语凝噎。执手之时,冷暖两知,执手之时,悲喜两忘。我们互相问候,谁胖了瘦了,忆当年的典故,话如今的生活,叙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熟悉但又不完全了解,忙乱却又不失礼节。在这里,我们心头总会泛起岁月的尘土风霜,辛酸在额头密布,欣慰也在心头荡漾。
我们衷心地希望:随着财富的增长,能找到安顿自己心灵的地方;随着见识的增长,不要在生命的意义上彷徨;无论贫富与否,我们都过着有尊严的生活;无论获得与否,我们的心底依然坦荡;无论艰难与否,我们总能找到前行的方向。让我们共祝愿xx中学越办越好,祝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祝愿我们的同学一切顺利。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我们在这里共聚一堂,共同怀念我们曾经在这里度过的大学美好时光,我感到异常激动,它仿佛又使我们回到了十几前的昨天,又回到了各位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和我们在教室里、在图书馆中孜孜以求、学习知识的日子。这份感觉分外亲切,倍觉珍惜。今天,我在这里说“四个感”。
第一个“感”,是“感谢”。我首先要感谢我们文学院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毕业十年”一聚的优良传统,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聚会的机会,今天我们传承这个优良的传统,能够在这里共叙师生之情、同学之情。同时,感谢王长华校长、郑振峰院长、及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能够参加今天我们这个聚会,感谢你们对我们成长的关心、感谢你们对我们这次聚会的重视和支持(注:参加这次聚会的有牛炳文、赵伯义、张连武、唐健雄、王春景等老师及我不大熟悉的一些老师,当然这些老师易卫华认识,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第二个“感”,是“感激”。今天我深切地感激我们同学之情的深厚,既使远在千里,也来到这里参加聚会。参加今天聚会的有一百多人,大大超过我们以前的预想。有一位同学说,今年我们组织得非常好,组织工作做的非常细致、周到,半年前已经着手开展这项工作。诚然,我们组织者在这方面都做了非常多工作,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我要说的是“我们只是个支点,对学校的感情、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才是撬动这次成功聚会的杠杆,是关键所在”。
第三个“感”,是“感想”。这十多年来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校训的意义一一“德高为师、学博为范”。参加我们聚会的大多数人在中学里任教,有的同学在大学里任教。教师是一个非常光荣的职业,在学校里我们辛勤地工作着,收获着学生的尊敬,但我也体会到“人不能学问恒博,所以不能恒为人师”一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所以为人师不是因为学问恒博。而恰恰是因为道德水平恒高,才能永远受人尊敬。从这点出发,我想到一句话:为人师,首先要为己师。我们为己师首先要“日三省吾身”,首先要见贤思齐,首先要不断地“修身养性”,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这些感受是我们在这所学校里学到的最深刻的道理。我想这胜过我在这里学到的所有知识。
第四个“感”,是“感怀”。也就是请我们珍惜我们在这种场合所拥有的“感受”一一感谢、感激、感动。十余年来,我们经历了不同的沟坎,遭受了不同的挫折。但我们依然坚强地走过来,收获成功、感受喜悦,使我们能够在这里共谈经历、共话感情。所以我曾在我的博客里写到“这十年,是心灵身影攒成的珠,疲惫但不乏精气之凝炼、辛酸但充满甘甜之回味、灰涩却折射着理性之灵光”。这次聚会我们又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明天我们将依然步履倔强地走下去,去迎接一次又一次出升的太阳,去接受一次又一次人生的挑战。我想我们依然会收获成功。
最后,我代表中文系96级祝王校长、郑院长及谭老师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时光荏苒,岁月回眸。
三十年过尽,师生再聚首。
思念的心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久愈醇厚, 欢乐的时光总是跨越时空在记忆中永恒存留。?
昔年,我们相遇在校园,告别在人生路口;今朝,我们跨越千山在这里相聚话旧。我们没有忘记,那是彼此对缘分的珍惜与守候。
三十年风雨人生,我们淡忘了应该淡忘的,放弃了需要放弃的,珍惜着值得珍惜的,享受着可以享受的?.在奋斗的`年龄,我们没选择安逸;能快乐的时候,我们不选择忧愁。不嫉妒,不攀比,不气馁,不停留,认真、执着,让我们的生活健康、充实、快乐、悠游。
经过岁月的洗礼,遍尝人生百味、苦辣酸咸。悄然间,皱纹已爬上额头,白发已点染鬓边。我们有的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有的历尽波劫,几度难关。不知觉间,我们经历了童年的天真、少年的青涩,度过了青春的躁动不安。如今已步入中年?,青涩的生命之果已变得成熟圆满,喧嚣的人生已获得沉淀悠然。步入中年,男人更成熟,仰止如山,女人更雅致,似水潺缓;步入中年,男人多了份责任,更加坚实,会成为家人、朋友疲惫时可以依靠的港湾;女人多了份魅力,经过时间的打磨,自内而外散发着优雅美丽,气质悠然。步入中年,男人更稳重、内敛、潇洒、坦然,于深沉中多了份旷达,女人更优雅、大方、淡定、从容,于矜持中多了份恬淡。中年是一本智慧之书,它耐读、耐品、耐看,中年是一艘独特的航船,沿途风光无限。?
往事如烟,经岁迁延;人生事业,一切随缘;成败得失,都付笑谈;繁华过尽,总会淡然。呵护好健康的身体,守护好美丽的心情,活出自己那份独有的风采,就是人生成功。正所谓“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在同学聚会晚宴上的致辞稿】推荐阅读:
在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上的致辞09-21
在同学20年聚会上的讲话稿07-21
班长在同学聚会上的精彩发言稿03-21
同学聚会致辞简短06-17
高中同学聚会简单致辞06-12
同学聚会致辞:魂牵梦萦同学情03-26
46年高中同学聚会致辞01-01
十年同学聚会主持稿07-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