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总结(精选13篇)
一、领导重视,全面部署
年初我办招开动员大会,传达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来做好创建工作,要求以城管科牵头,各科室全力配合,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中。同时,要求各社区,物业小区,切实履行好职责。
二、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开展“资源回收日”专项活动x场次,现场回收玻璃x吨,金属x吨,塑料x吨,纸类x吨。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更新老旧分类垃圾桶x个。栋楼标识标贴x张,垃圾分类专题培训x场(集中大型培训x场),入户宣传x户,更换老旧标贴x张,培养垃圾分类志愿者x名,特色垃圾分类活动x场。张贴户外大型宣传栏x处。发放《xx市家庭垃圾分类指引》x份。
三、创新举措,破解难题
改变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此我办创新性提出了“三期十步法”三期分别为“导入期”“执行期”“维持期”,其中导入期中又有更具“沙河模式”的“志愿者监督员”。
在各小区招集志愿者,统一培训,教会方法,熟练应用社区垃圾方类操作指南。依靠这些志原者在日常垃圾分类中起到监督,引导居民的作用。x阿姨是一位退休教师,自从担任志愿者监督员工作以来,和同小区的其它志愿者一道,每天在投放点巡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着整个小区的居民。
四、展望未来,制度建设
这些城市病在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 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些城市病中, 垃圾分类问题尤其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他是垃圾分类的实践者。只有充分调动每个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让社区居民具备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 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才具备实现的可能。
1 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内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针对城市社区垃圾分类,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及法规, 如1992年《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5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固废法》、2007年《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 这些法律的出台对于规范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发达国家在不断工业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 在这个过程中, 许多发达国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2]。如, 英国泰晤士河经过百年治理才有了今天的清澈的河水, 这期间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可小觑。
也正是由于这个过程, 这些发达国家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 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 逐渐形成由早期的单纯收集、处置转变为废弃物减量、回收循环再利用, 强调与环境相融合的发展模式[1]。当前,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 虽然一直以来都在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但实质上, 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因此, 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污染, 垃圾分类作为冰山一角也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行为, 旨在调动城市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的意识, 引发自觉的垃圾分类行为, 让每一个城市居民成为完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推手。
2 社区垃圾分类缘何难于上青天
2.1 居民缺乏垃圾分类的思想意识, 导致缺乏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自觉性
相关调查显示, 近八成的居民表示, 平日扔垃圾时没有分类的意识和想法, 居民对于可回收, 不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的概念仍然比较模糊[3]。
现实当中存在较多的现象是, 一些年纪比较大老人, 将家中的垃圾分为可以用来卖钱的垃圾、还可以继续使用不舍得扔掉的垃圾以及不能用来卖钱切不能继续使用的应该丢弃的垃圾。而相对年轻的一些人, 则统一将家中的垃圾视为应该丢弃的垃圾。此外, 很多社区居民在扔垃圾时也不会或者很少关注垃圾桶的分类标识, 从而导致即使垃圾桶有分类, 但仍然是混装的局面。
2.2 社区重视不够
第一, 当前, 社区宣传栏的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身体健康等方面, 有些甚至还加入了广告, 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还不够到位。同时, 也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 调动不了社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 缺乏监督机制, 这对于社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约束机制, 尤其是在当前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足的情况下, 监督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可能, 个别先进社区会举办一些宣传性质的活动, 但是, 由于这些活动缺乏持续性, 从而导致难以起到长久的社会影响。
第二, 垃圾分类设备不够齐全
当前城市社区中, 不难看到还是有部分社区采用单一的垃圾桶收集垃圾。受此影响, 即使居民具备垃圾分类的意识、并拥有做好垃圾分类的愿景, 而现实却让他们将所有的垃圾统一放进垃圾桶。之所以会存在垃圾分类设备不够齐全, 主要是由于投入垃圾分类的资金不足或者将资金挪为他用。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体现了对于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不重视[4]。
3 社区垃圾分类何以实现
3.1 对社区居民进行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
居民是垃圾分类的主体, 只有居民做好这一行为, 后续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才有可能顺利的完成。因此, 对社区居民进行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意识是行为的先导, 只有让居民具备相关知识的理论基础, 并且意识到该行为的重要性, 居民才会自觉自愿的进行实践。而这些实践则是在潜移默化中顺利进行。具体可以这样做:
第一, 让居民具备垃圾分类的意识。在小区内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讲座的形式, 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期间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 比如有奖问答的方式, 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进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观念, 帮助居民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
此外, 要进一步强调, 此类宣传活动不是走过场、更不是形式主义, 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 并且要以创新性的不同的方式开展。这也向居民传递出“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是需要每天都要坚持做到的行为。是垃圾分类工作不仅仅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是需要长久坚持的行为。
第二, 让居民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标准。199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 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6大类[5,6]。
当前, 生活垃圾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可回收垃圾”, 第二类是“不可回收垃圾”[7]。其中, “可回收垃圾”又可以细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三种, 第一种是“厨房垃圾”, 它易于在自然条件下分解, 第二种是“有害垃圾”, 它对环境有害, 需要经过一些特殊的处理, 第三种是包含砖瓦陶瓷、渣土、纸巾等在内的其他垃圾[8]。政府及社区居委会需要将这一类专业的知识通过报纸、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居民[9]。让居民在具备垃圾分类意识之后, 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3.2 加大财政投入, 完善相应设施
针对普遍存在的小区内是单一的垃圾桶收集垃圾的现象, 需要加大财政投入, 增加社区垃圾桶的数量, 同时要在每个垃圾桶上标注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当居民具备完善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专业知识, 与垃圾分类相匹配的垃圾桶则是将这一行为落到实处。具体可以这样做:
第一, 政府部分需要加大对这一块的资金投入, 同时对自己资金的使用情况加以监督, 做到财务公开, 专款专用。第二, 城市社区可以通过办企业、拉赞助或者募捐的方式积累资金。这对于调动城市社区活动,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有非常大的帮助。
3.3 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监督工作
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保证制度顺利运转不可或缺的条件, 因为, 在城市社区内, 要想实现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离不开社区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
众所周知, 日本作为岛国, 资源有限, 因为非常注重垃圾分类工作。如, 对于不按规定处理垃圾的人, 政府会派人士上门拜访、说服。日本TBS电视台还开辟一个栏目, 专门在全国寻找不处理垃圾的人, 然后由节目主持人与他们接触, 帮助他们一同处理垃圾[10]。
因此, 作为城镇居民的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或者业主委员会, 也可以借鉴日本政府的行为。如, 对于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在社区宣传栏里进行公示,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垃圾分类做的不好的家庭在宣传栏里进行批评;也可以通过登门拜访的方式, 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方式, 告诉居民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以此督促居民做好垃圾分类这项完成这一行为。
4 小结
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而实现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性工作。要真正做好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则需要多个环节齐心合力共同努力完成。要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 居民要做到从自我做起, 同时, 城镇居民的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也要发挥相应的宣传教育、监督的作用。
资金来源: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HAS2014033
参考文献
[1]彭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治理[J].理论界, 2014.
[2]张百灵, 范娟."血铅"之痛, 谁来买单?[J].环境保护, 2009.
[3]王申.我国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内涵, 问题及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赵锋.浅谈城市垃圾分类的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5]陈玉婵.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法律制度的完善[D].广州:暨南大学, 2010.
[6]黄瑾, 刘阳, 卢海威.城市小区垃圾综合处理技术探讨—以湖南省长沙市某小区为例[J].环境卫生工程, 2012.
[7]刘通.我国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政策评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8]毛子瑞.话说垃圾分类回收[J].科学24小时, 2011.
[9]关于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J].中国环境科学, 2011.
一、日常检查考评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发展
2011年4月,市市政市容委印发了《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试行)》(京政容发〔2011〕21号),正式开始对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2012年8月,市市政市容委进行了修订,形成《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京政容函〔2012〕597号)。2015年3月,市市政市容委再次进行了修订,形成目前执行的《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的通知》(京政容函〔2015〕119号)。
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检查考评的对象为各区县及地区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检查考评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处理作业体系和管理体系。作业体系指各区县及地区垃圾分类达标单位(包括居住小区、社会单位)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运行情况;管理体系指各区县及地区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管理措施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检查考评工作采取“日检查、月考核、季评价”的形式。
日常检查考评对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通过日常检查发现、梳理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巩固提升垃圾分类成果,促进运行水平逐步提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有效量化全市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水平,考评结果引起市区街各级领导的重视,推动各区县(地区)在工作组织、资金投入、政策管理、作业体系等方面不断提高力度,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三是通过指标和权重的设定,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起到引导、指导、服务的作用,促进北京市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二、垃圾分类日常指导服务工作增强基层意识
市渣土处倡导并开展的垃圾分类指导服务工作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引导活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同时增进与街道(乡镇)、居委会、小区物业等基层单位的沟通、交流与协作。二是通过进行各层级的培训指导,提高垃圾分类管理、作业等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三是通过活动建立与基层群众交流的平台,了解和掌握可以推广的经验做法,以及日常管理运行体系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供一手资料。四是通过培育垃圾分类绿色宣讲员、绿袖标指导员等骨干,建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巩固垃圾分类工作的群众基础。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效率
由上述可知,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社会化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更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那么如何引导市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垃圾分类呢?宣传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的宣传形式,新兴的互联网具有更广的传播范围、更快的传播速度、更丰富的传播内容和更强的互动性。在这种背景下,综合考虑网络宣传的重要作用和实际工作需要,为服务公众,市渣土处建立了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网;为方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
(一)生活垃圾分类网实时展现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网设有“资讯平台、分类宣传、信息公开、小区查询、他山之石、检查通报”等栏目。栏目设置充分体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全面展示全市垃圾分类各方面工作。紧贴市民需求,彰显服务本质。
市渣土处将垃圾分类每天检查情况形成日报并在检查通报栏目向社会公示,反馈问题,督促整改。截至目前,网站已刊登检查日报800多期,公示问题40000余次。市民还可通过分类小区查询功能了解分类小区的数量、状况、地址和管理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加强信息公开、社会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
网站自2011年11月建成运行以来,内容不断充实,功能日益完善,点击率不断攀升,成为通过互联网实时展现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窗口,普及了垃圾分类实用方法及法律法规,建立了与市民沟通互动的纽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范围逐步扩大,内容越来越庞杂,急需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工作效率,为此市渣土处建设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定位为全市垃圾分类信息化网络工作平台,是供市、区(县)、街(乡镇)各级管理部门新增、收录、查询、报送、管理垃圾分类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同时拥有任务管理、信息报送及数据统计等功能,方便使用单位进行内部管理操作。系统自2011年启用至今,收录了2010年至2014年全市3000多个分类小区的基础台账信息及年度达标考核成绩,为全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建立了一本电子台账,为加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三)垃圾分类信息化建设展望
1.近期展望:建立垃圾分类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网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中前进。市渣土处申报的网站完善项目已于近日获批。项目内容主要是建立垃圾分类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将网站现有静态表格类的分类小区查询展现形式升级为动态、立体、综合的地图查询展示形式,即在北京市标准地图上展示全市2400个分类小区的具体位置,市民可通过多个属性进行查询,并可查看分类小区的实景图片、管理单位、垃圾去向、日常运行情况等内容。通过全新的展现形式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开内容。
2.中期展望: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监督检查系统
中期我们计划构建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监督检查系统。检查系统将在GIS系统基础上,通过开发手持终端和配套软件,实现基础台账及标准查询、任务派发与接收、定位和导航、检查报告制作、远程指挥调度等功能。运用该系统将大大简化工作步骤,提升检查工作效率,缩短问题反馈与解决时间。
3.远期展望:打造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GIS平台
远期我们将打造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GIS平台。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业务系统资源,建立集中管理模式,展示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各环节的重要内容,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及监管。同时,垃圾分类作为贯穿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一条主线,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必将有效地支撑并强化北京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
(责任编辑:赵静)
“垃圾请分类投放,厨房垃圾进绿筒,其它垃圾进黑筒……”,11月11日浙江大学理工学院的志愿者队伍走进正大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为了让大家能了解到更详尽的垃圾分类知识,社区围绕“分类培训、层层推进”战略,志愿者队伍向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册,为在场的居民认真讲解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并走进正大路沿街店面,耐心为店主讲解垃圾分类现状,如何分类生活垃圾以及怎样配合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去。宣讲员就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怎么分类?分类后如何处理?的相关问题一一做了详细的讲解,同时还向社区居民发放了小礼品。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从而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垃圾分类工作渐渐的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居民的心里。
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11月4日,八里庄街道在双紫园社区正式启动了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工作。街道城管科长杨淑兰参加了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利用板报、横幅、宣传展板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就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什么是厨余垃圾,什么是其它垃圾,垃圾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垃圾分类的标志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宣传。
小区物业公司组织人员将19组新型240L分类垃圾桶全部摆放到位,并在街道、居委会人员的配合下,向小区每户居民发放一组10L分类垃圾桶以及配套可降解垃圾袋。在发放过程中,工作人员向居民详细讲解垃圾分类投放方法,并分发了《垃圾分类 利国利民》宣传信。发放工作在热烈、有序的氛围下进行。参加活动的居民纷纷表示要响应北京市政府号召,从自家做起,做好垃圾分类收集、投放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作出贡献。
1. 走过我的窗前,留下您不要的东西。
2. 呵护我们的环境,与万物共享尊荣。
3. 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4. 给电池一个安全的归宿,给自己一个清洁的世界。
5. 谢谢您的配合,我为您的风度而赞美。
6. 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创优美社区环境。
7. 环境美=(您+我)*努力。
8. 文明餐饮,洁净家园。
9. 治理“白色污染”建设绿色家园。
10. 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利用。
11. 请不要乱扔我,我会污染环境!
12. 参与垃圾分类,保护地球家园,共创美好世界。
13. 积极参与废电池回收。
14. 要是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
15.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16. 未来人类的文明,将是绿色文明。
17. 世界变成大花园,垃圾分类是关键。
18. 清新的空气是多么的芳香,绿色的呼吸是我的梦想。
19. 提高社区的品味,从垃圾分类开始。
20. 垃圾儿女要分家,安居乐业靠大家。
21. 适量点菜,餐后打包,倡导绿色消费。
22. 分类收集人人有责,男女老幼齐参与。
23. 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容呵护绿色家园。
24.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
25. 仍掉,成为“白色污染”回收,变成“白色资源”。
26. 众人一条分类心,垃圾也能变成金。
27. 举手之劳,资源永续的源泉。
28. 请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
29. 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
30. 垃圾要分类,生活变美好。
31. 众人一条分类心,垃圾也能变成金。
32. 治理“白色污染”建设绿色家园。
33. 要是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
34. 养成文明餐饮习惯,减少餐厨垃圾。
35. 文明餐饮,洁净家园。
36. 未来人类的文明,将是绿色文明。
37. 提高社区的品味,从垃圾分类开始。
38. 适量点菜,餐后打包,倡导绿色消费。
39. 世界变成大花园,垃圾分类是关键。
40. 请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
41. 配合垃圾分类,争做文明市民。
42. 你需要优美的环境,我需要你的电池。
43. 能卖拿去卖,有毒单独放,干湿要分开。
44. 垃圾要分类,生活变美好。
45.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46. 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47. 垃圾分类要记清,红色是那害人精,黄色代表无人要,绿色可是再生料。
48. 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
49.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
50.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
51. 垃圾儿女要分家,安居乐业靠大家。
52. 举手之劳,资源永续的源泉。
53. 积极参与废电池回收。
54. 回收废弃电池,创造美好家园。
55. 给电池一个安全的归宿,给自己一个清洁的世界。
56. 参与垃圾分类,保护地球家园,共创美好世界。
57. 爱环保,爱清洁,更爱垃圾分类!
58. 垃圾分类人人动手,干湿分离家家行动。
59. 垃圾要回家,请您帮助它。
60. 请不要乱扔我,我会污染环境。
61.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和谐港城因你美丽。
62. 世界变成大花园,垃圾分类是关键!
63. 千家万户垃圾分类,文明港城更加洁美。
64. 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利用。
65. 回收废弃电池,创造美好家园。
66. 垃圾分类扔,节约环保又卫生。
67. 举手之劳,资源永续的源泉。
68. 就算是扔垃圾,也能小窥操行之高低。
69. 养成文明餐饮习惯,减少餐厨垃圾。
70. 垃圾分类一小步,低碳生活一大步。
71. 垃圾也有家,不要走错门。
72. 分类投放垃圾,关系你我。
73. 要是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
74. 提高社区的品味,从垃圾分类开始。
75. 垃圾要分类,生活更美好。
76. 仍掉,成为“白色污染”回收,变成“白色资源”。
77. 想要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
78. 众人一条分类心,垃圾也能变成金。
79. 公德竞赛,今天正式开赛。
20世纪中期,日本经济进入成长期,经济快速发展,而日本国内固有的“高生产、高消费、多废弃”生活模式没有变化,使得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用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难以满足处理需求。随着大量的垃圾填埋场所容量饱和,需要拓展新的垃圾填埋场来处理更多的生活垃圾。而垃圾填埋场所引发的臭气和虫害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新拓展的垃圾填埋场所受到本土居民的强烈反对,在日本国内出现了大面积的反对声音。
由于焚烧处理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较传统的直接填埋法可减少80%~90%的填埋量,且能有效消除臭气和虫害等问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20世纪后半期,为解决上述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处理出现的填埋场容量不足和相关环境污染问题,日本开始从国外引进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并不断消化发展,日本国内出现大范围建设焚烧设备的浪潮。目前,日本全国80%的一般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理,直接填埋仅占1.3%,其它部分通过破碎、分选等中间处理方式处理。
90年代,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被发现产生二噁英污染等新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通过提高焚烧设备技术标准,优化炉结构,加强飞灰、烟气等污染的控制,制订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很好地控制垃圾焚烧的环境污染。
步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在“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首次提出“3R”概念,即“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再生循环(Recycle)”,促进资源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循环型社会。自此项倡议实施以后,日本国内为减少垃圾排放、促进资源再生利用制订并实施了各种政策和活动,取得一定的成绩。
2 日本垃圾减量分类的具体做法
2.1 垃圾分类标准。
日本各地对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因处置方式不同而因地而异,但总体上大同小异,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
(1)可燃垃圾。如菜叶垃圾、纸类、灰尘等。
(2)不可燃垃圾。如平菜刀、剪刀、底锅、锅、吹风机、熨斗、伞碎、盘子、茶杯等。
(3)资源垃圾。如饮料瓶(铝罐、铁罐)、无色透明瓶、茶色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类。
(4)大件垃圾。如废弃的家电、家具等较大的物品。
2.2 投放及收集模式
如分类标准一样,日本各区生活垃圾投放及收集模式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综合考虑各区垃圾产生量、产生种类和季节性变换等因素,制订详细的收集计划。对于不同种类的垃圾,各区会安排不同日期收集,要求居民在指定日期投放对应种类的生活垃圾。
2.3 终端处理方式
日本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以焚烧为主,终端产物最终以填埋的方式处理。10年来生活垃圾直接焚烧率一直在77%以上。2006年焚烧生活垃圾量约4000万t,直接焚烧处理比例达76.7%,而直接填埋处理仅有4.6%,堆肥处理约为0.1%,其余为回收资源化处理。
3 日本垃圾减量分类顺利实施的原因分析
3.1 危机意识强
日本地域狭窄,资源有限,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危机意识非常强。日本的教材中就明确指出:日本国生存不易,处境危险,可能随时被各种灾害袭击。20世纪中期,因日本国内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导致土地紧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引入并消化了焚烧处理技术。90年代,对于焚烧技术产生新的污染问题,攻坚克难,通过提高标准和优化结构,使得日本垃圾处理技术领先在前。经过半个多世纪环保意识的培养,自动自觉分类垃圾在日本市民心中已成为理所当然之事。通过严格的分类标准,全面准确地把垃圾进行按类投放处理,增加资源量,是日本市民危机意识的最直接体现。
3.2 个人素质高
经过20世纪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国内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市民接受教育水平非常高。日本社会有一个共识: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这正是从小受此教育的熏陶,日本市民整体素质非常高。对于垃圾分类,日本人从小就被进行宣传教育,对此了然于胸,自觉地开展垃圾分类投放。
3.3 法律齐全、可操作性强
经过半世纪摸索,日本制订完善了垃圾分类相关法律体系,从而保障垃圾分类的顺利开展:基础层,由2000年制订实施《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构成;中间层是两部综合性法律,2001年实施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上层是根据具体法律法规,如:《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汽车再循环法》、《废弃物处理法》以及《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置法》第25条14款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3万元);如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00万元)。《家用电器回收法》中既要求生产企业对产品承担回收义务,又要求消费者支付循环回收处理废旧家电的费用。
3.4 宣传力度大
日本部门行政区每年都会给市民发放次年的年历,年历上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种类垃圾,注明各类垃圾投放的时间,时刻提醒市民按期投放垃圾。租房子的时候,房主也会第一时间送给租客一本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提醒租客按要求做好垃圾分类事宜。生产企业在生产商品时,被要求在生产商品外包装上标明此类包装物属于哪一类可回收物,以便于市民按类投放。在学校,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日本小孩从小就被进行宣传教育,回到家里,自觉监督父母垃圾分类行为。种种现象表明,日本人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灌输环保思想,让市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
4 对深圳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的启示
4.1 紧抓基础教育,从根本上培养一代人垃圾减量分类意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表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历史继承性等特性。从日本一个世纪人与垃圾相互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日本人的环保理念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认识垃圾、了解垃圾、再到分类处理垃圾,逐步在人们脑海中灌输环保思想,明确人与垃圾的关系。深圳市市民对垃圾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仅认识到垃圾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废弃物,而未能深入认识怎样减少产生垃圾、怎么回收利用垃圾中资源化成分、如何无害化处理垃圾及垃圾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缺乏对垃圾系统化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在幼儿园学校普及垃圾减量分类环保知识,从娃娃抓起,普及一代人的垃圾减量分类环保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垃圾投放行为。
4.2 加大危机宣传,切身体验垃圾围城困境
2015年,深圳市每天将产生1.5万t垃圾,预计到2020年,将达1.8万t/d;新规划垃圾处理设施无法建成,深圳市将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局,随时可能产生生态“灾难”(老虎坑、平湖、下坪为例)。而市民对深圳市垃圾产生量、处理设施、处理技术、处理能力等有关问题似乎一无所知,对深圳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采取阻挠态度(围堵下坪场、东部垃圾焚烧厂选址难问题),垃圾问题在市民心中仅是政府一家之事,与己无关。因此,必须转变市民此种态度,让市民深入垃圾处理设施一线,了解深圳市垃圾处理现状,切身体会垃圾围城困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市民垃圾投放行为,推行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才能如鱼得水。
4.3 从终端处理技术反推垃圾分类标准
纵观国内外,每个国家地区,甚至每个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都不一样。日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大件垃圾四类,台湾地区分为一般废弃物、事业废弃物两大类,其中细分厨余垃圾,并细分为生厨余和熟厨余。北京市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三类,深圳市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从日本和台湾地区垃圾分类经验看出,垃圾分类标准服从于垃圾处理技术。日本主要以垃圾可燃性为标准,因其垃圾处理技术以焚烧为主;台湾之所以将厨余垃圾细分为生厨余和熟厨余,因其熟厨余可用于喂猪,生厨余用于堆肥,市场需求不同而已。反观深圳市,2006年已制订《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生活垃圾处理从“以填埋为主,焚烧和其他处理方式为辅”调整为“以焚烧和综合利用为主,填埋和其他处理方式为辅”,则垃圾分类标准应服从于焚烧大战略。
4.4 健全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细化服务指引
目前,《深圳市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管理办法》已出台差不多一年时间,但是相关配套性文件及具体指引性文件未完善。借鉴日本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经验,应建议国家出台生产者生产减量、废旧产品回收等相关法律法规,市级出台销售者建立出售产品回收平台,实行大件垃圾生产厂商回收处理。制定完善并推广宣传《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居民小区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学校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公园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医院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等指引文件,引导市民开展垃圾减量分类。
参考文献
[1]徐海云.日本垃圾处理概况[J].城市垃圾处理技术,2009(3).
[2]张瑞娜,陈金华,王娟.日本垃圾焚烧处理发展趋势[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9(11).
[3]张嫄.日本垃圾分类和焚烧发电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3(6).
[4]深圳市规划局.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R].深圳:深圳市城管局,2006.
[5]苏沛沛.浅析日本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及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启示[J].中国外资,2011(7).
首先,可以准备四个不同的垃圾桶,用来分类家庭制造的各种垃圾。
蓝色:可回收垃圾桶
绿色:厨余垃圾桶
红色:有害垃圾桶
黄色:其它垃圾桶
★剩余零食
先用垃圾袋把这些剩余食物装好,然后绑紧口袋扔进绿色垃圾桶。此外,如果是有汤水的剩余食物,则要尽可能地先去除水分,袋装后再丢进绿色垃圾桶。
★宠物粪便
养宠物的人很多,不少人把宠物粪便扔进装“其它垃圾”的灰色垃圾桶里,这是错的,把它倒进马桶冲掉,也是错的。应该单独袋装后,再扔进绿色垃圾桶。
★书报、包装纸等纸类
扔纸类物品前应尽量将其叠放整齐,捆扎好,避免揉团,再扔进蓝色可回收垃圾桶。
★喝剩一半的饮料瓶
先把饮料倒掉,把瓶子内部冲洗干净,再扔进蓝色垃圾桶。
★易拉罐、饮料盒
先进行压实处理,减小占用空间,再扔进装可回收垃圾的蓝色垃圾桶里。这样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有利于进一步处理。
★瓶装水的瓶子
大部分的瓶装水都是塑料装或玻璃装的,在丢弃前,先尽可能地将容器内部清理干净,防止细菌滋生,再扔进处理可回收垃圾的蓝色垃圾桶里。
★化妆品
化妆品不是危险药品,不用专门回收,很多化妆品都是玻璃瓶的,可以归为“可回收垃圾”,连同包装扔到蓝色垃圾桶里。
★不要的旧衣物
不要的旧衣物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清洗晾干、折叠整齐,装到垃圾袋里后,丢进蓝色垃圾桶里。
★荧光灯管及节能灯
荧光灯管、节能灯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所以应投放到盛放有害垃圾的红色垃圾桶里。此外,要注意的是要轻轻放在桶里,不要让它碎裂。
★电池
电池因含有有害物质,所以不能随便乱扔,腐烂后的电池会腐蚀土地,造成更大污染。在扔电池前,要把电池扔到装有害垃圾的红色垃圾桶里,或废电池专项回收容器。
★过期药品
过期药品也是丢弃得比较多的垃圾,很多人觉得药品的包装大多是玻璃瓶或塑料瓶,应该丢进蓝色垃圾桶,但这是错的,正确的做法是连瓶子一起丢进红色垃圾桶。
★口香糖
不要将口香糖随意吐在地上或下水道里,而应该将口香糖吐在纸上,包好,再扔进收其它垃圾的黄色垃圾桶里。
★碎陶瓷
碎玻璃属“可回收垃圾”,要扔进蓝色垃圾桶,但碎陶瓷却是属于“其它垃圾”,一般要用垃圾袋包好后,再丢弃到黄色垃圾桶里。
★烹饪废油
可以浸入废纸或废布把油粘住,或者用凝固剂定型后,再把它扔进回收“其它垃圾”的黄色垃圾桶里。
★卫生巾
卫生巾属于卫厕垃圾,属于可以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其它垃圾”,但在扔之前,应用垃圾袋装好后再丢到黄色垃圾桶里。
★用过的餐巾纸
报纸、杂志、纸箱、纸盒都属于“可回收垃圾”,但用过的餐巾纸虽然也是纸,却因为是水溶性的纸而属于“其它垃圾”,可以直接扔进黄色垃圾桶里。
这些地方如何处理垃圾
1中国杭州
今年4月起,杭州湖滨街道涌金门小区、青年路小区的96户居民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丢垃圾者需要在所丢的垃圾塑料袋外粘贴上一张标签,并写上家庭住址,并根据其投放的准确度进行现场评分。这在杭州市乃至全国还是首次。
2新加坡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今年6月,公布最新标语为“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展开反乱丢垃圾运动,将透过严厉取缔、加强公众教育及改善设施的措施,盼5年内能把公共场所垃圾减量20%。
3美国
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创造了5100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这3个城市只是很小的一个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而且创造了5亿美元的财富。 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
4日本
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5韩国
在韩国装垃圾,必须购买政府统一监制的垃圾袋,尺寸规格都有限制。韩国人都很注意垃圾分类,因为垃圾没有正确分类,一经发现会被罚款。放在袋中的垃圾不能含有水分,垃圾车来的时候,用铁钩从袋子的两个下角钩开,如果有液体流出的话,就要重罚。这可苦了餐厅,为了不被罚款只有先将食物垃圾装在蛇皮袋中,将水尽量挤干,然后再放入垃圾袋中。
6瑞典
生活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产量、促进资源回收、缓解环境压力、改管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共创绿色成阳,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做垃级分类的参与者。从自我做起,树立担当意识,积极响应生活垃级分类的号召,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投放,保证物尽其用、安全处置。
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从家庭做起,弘扬榜样力量,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践行垃圾分类、分享分类知识,带动家人、邻居、朋友共同参与。
做垃圾分类的维护者。从身边做起,发扬主人翁精神,主动巩固咸阳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维护环境卫生、爱护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对损坏环境卫生设施的行为进行劝导。
做垃圾分类的监督者。从日常做起,发挥引领作用,在自己做好垃圾分类的同时,当好义务监督员,主动劝导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及时告知正确的方式方法。
广大的市民朋友,让我们共同支持和参与垃级分类,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贡献力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共同努力!
倡议人:
沿山河新村作为杭州市首批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区,是不折不扣的“垃圾分类先行者”,经过近两年的宣传推广,很多居民已经逐渐养成了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习惯,还涌现了一些“环保达人”,其中,家住沿山河3幢的沈美珍阿姨,就是一位“垃圾分类达人”。
沈阿姨介绍,一年多来,她在家里一直坚持将垃圾分成四类,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厨房里准备两只垃圾桶,其中一只使用政府免费配发的厨房垃圾袋,每天清理。这样剔除了厨房垃圾的其他垃圾,也不用担心腐烂有味,无需每天清理。家里备一个纸箱子,可回收垃圾一般都放在里面,每周再把垃圾做统一处理。而有毒有害垃圾,因为很少,可以每次直接带下楼投放入桶。这样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家中处理垃圾的工作量反而变轻了。沈阿姨家平时就她一个人,周末节假日子女会带着小孩回来陪她,年轻人忙于工作,对垃圾分类,之前并没有太过重视,习惯也没有那么好,沈阿姨便在家里的垃圾桶上都贴上各种标签,什么样的垃圾可以扔在哪个分类垃圾桶中,一目了然,子女都说,看到老人家做的这么细致,自己如果不做好,就太过意不去了,时间长了,潜移默化中,也就养成了分类的习惯,后来便将这习惯带回了自己的小家,一切都是在自然而然中做到。
通过几天的参观访问,笔者深深体验到,台湾在做这篇大文章中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尤其台北市的一些做法,效果极佳,很值得借鉴。比如,他们大力推进实施的“垃圾不落地”和“资源回收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使回收、运输和处理整个渠道畅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圈。由于这些措施、办法的综合实施,大大促进了垃圾逐年减量。据统计,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65%,到2011年计划实现垃圾资源全部回收,垃圾零填埋的目标。
垃圾不落地
在台北市考察中,笔者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商业街路旁,在旅游景点的一些地方,有垃圾桶摆放,3只桶上的标识分别显示为:“资源回收”、“一般垃圾”、“塑胶”,以方便分类投放;而在居民社区,却见不到任何样式的垃圾桶、垃圾箱,也寻不见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或中转设施。
那么,居民区里产生的生活垃圾放到哪儿?怎样收集运输?
经过一番访问,才找到了答案。这是实施“垃圾不落地”的成果。
“垃圾不落地”,就是居民将产生的垃圾直接投放进收集运输车里,运输车将收集起来的垃圾直接送去处理,改变了过去那种将垃圾放置在街道两侧,收运者再把这些“落地”的垃圾装进车里的工序。
要实现“垃圾不落地”,最关键的是两个步骤,即分类和运输。
分类,主要是居民将产生的垃圾在投放之前就要在家中进行粗分类,分成“一般垃圾”、“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即可。将分了类的垃圾按类别装进袋子,待专业收集运输车到来时,分类直接投放进车里。
运输,就是专业收集运输队伍,在规定的时间——下午6:45到晚上10:00,进行定点收集。对于居民送来投放的垃圾,如发现未分类的,拒收或罚款。
自1997年实施“垃圾不落地”以来,经过十几年运转,越来越顺畅,已成为了居民的自觉行动,充分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实现垃圾源头分类的好做法。
垃圾费随袋征收
对于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中的“一般垃圾”采取购买专用垃圾袋方式收费,对于“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则不收费。
然而,开始收费时,并不是按照垃圾分类情况和垃圾的实际产生量收费,而是按户家水表显示的用水量收取。这样容易产生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有的户家用水多,但未必产生的垃圾就多,而用水少的户家倒可能产生的垃圾多。还有一件事更暴露出不合理性,一户人家的水管爆裂,水哗啦啦地流了一天,按照用水量缴纳垃圾费,就要多缴百倍甚至千倍。
这些问题反映出来之后,相关部门对收费形式进行了改革,改为将费用加入垃圾收集专用袋中,当居民购买这种专用袋时,就支付了垃圾费。
垃圾收费专用塑料袋按容积大小共分为6个规格,其中最小的容积为5公升,2.5元台币;最大的容积92公升,46元台币。各种规格的专用垃圾塑料袋都印有标章,有防伪标识,以防假冒。在台北市大部分便利店、超市以及有专用垃圾袋销售标示的商店均备有专用垃圾袋,居民购买很方便。
为了鼓励分类,规定收费专用塑料袋只装“一般垃圾”类,而“回收垃圾”类和“厨余垃圾”类可以用非收费专用塑料袋。还规定应使用专用袋而未使用的,每次罚款1200—6000元台币;对使用伪造垃圾袋的,罚款3万—10万元台币。同时,还鼓励举报违规者,并以罚款的两成作为奖金,奖励举报者。
实行垃圾收费以来,有力地推进了垃圾分类和垃圾源头减量。据统计,10年来,由实行收费前的每人每日平均产生生活垃圾1.12千克,到去年已减至0.39千克,减少量达65%。由于垃圾产生量的减少,从2005年5月起,由每天收运改为了每周5天收运。
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台湾对于可回收垃圾——塑料瓶子、玻璃瓶罐、纸质饮料盒子、铝铁和泡沫塑料、家用电器、纸类、衣物等,是怎样回收处理的呢?笔者通过参观访问一家资源回收站——台北市中山八德环保教育站咨询中心,得到了回答。
走进这个面积五六百平方米的环保咨询中心,迎面堆放着足有二三卡车的可回收垃圾,有七八位60岁以上的老人对这些垃圾分类整理,他们将塑料瓶的盖子拧下来,与瓶分开单放;将纸箱板整齐地叠好分类;将无油墨的白纸与其它纸张分开,如此细的再分类,为这些资源循环再利用各归其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往里走,堆放的是废旧家用电器,工作人员对它们逐件进行分拆,将不同材料的零器件分类存放,对于可用的器件进行拼装利用,这里使用的电风扇、收音机等,就是他们利用废旧材料拼装而成的。
接下来是创意区,这里的创意成果颇丰,令人大开眼界,巧手加工制作的各种款式的衣服,虽然不是成批成套,但件件漂亮,更看不出以废变宝的痕迹。那摆满架子的一件件手工艺品,也是让人爱不释手……
在现场工作的人,有一位双腿残疾的中年人,他坐在地上正认真地分拆一台收录机,对其中不同材料进行分类。这里的负责人介绍,他开了一家家用电器维修店,为了环保事业,他总要抽出一定时间到这里做义工。
在他旁边工作的是一位70多岁旅居巴西的老人,老人是回台北探亲的,在探亲期间的二三个月里,老人成了这里的常客,他觉得在这里做义工,能为环保事业做点事,与探亲戚一样愉快。
原来,到这里工作的人员,全部都是不取报酬的义工或志工。所不同的是,义工有时间时可以随时到站里工作,而志工则不那么随意,要服从站里根据需要所做出的排班计划,这样既可避免“冷场”,又可防止“爆场”。
7月10日上午,钟灵街社区联合玄武区钟笑文化服务团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引领环保新时尚”讲座活动,辖区内15组家庭约30人参加。
活动现场,钟笑文化服务团的王雷老师从播放垃圾分类卡通动画开始,详细讲解了“垃圾围城”、生活垃圾“四分类法”、常见可回收物等相关内容,并就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垃圾减量、分类垃圾、变废为宝等进行专业指导。随后,王雷老师展示了垃圾分类四色垃圾桶的模型,进行了家庭厨房、公共影院、购物广场等场景的垃圾投放小测试,并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及干垃圾的四类投放进行实践模拟。
此次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辖区青少年环保意识,实现对垃圾投放常见误区的纠正。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从自我做起,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后期,社区还将通过举办评选“垃圾分类达人”“绿色家庭”“环保小卫士”等形式,带动越来越多的居民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际行动中来,形成节约资源、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文明新风尚。
垃圾是城市的一大污染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一场“革命”,在高度文明的现代,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有多少呢?为此,在本人居住的小区作了一个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掌握社区居民对垃圾处理了解和看法,了解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1 了解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2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自己的调查能力
二、调查对象:
社区居民、保安、清洁工阿姨
三、调查方式 1 查阅书籍 采访身边的人 3 上网查询 4 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 2014年7月——8月
五、调查内容
1.社区垃圾投放的地点 2.清理垃圾的时间
3.家庭垃圾分类的情况
六、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有40%人对垃圾的投放地点、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比较满意。2.有10%人对垃圾投放地点不满意,认为阻碍了车辆的停放。
3有15%人对垃圾处理的时间不满意,因为在早晨上班时间影响了车辆的通行。4有5%人对垃圾装卸车不满意,认为水槽太小,导致垃圾水肆意横流,污染环境。5.有60%的人知道生活垃圾如何分类;30%的人不知道垃圾如何分类。10%的人对此一些了解
七、调查体会及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往往对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分不清楚,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在垃圾桶上标明可回收垃圾或者不可回收垃圾的标识。配备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可以分成三种: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垃圾回收)2物业管理的社区准备一些垃圾分类专用袋,方便居民领用,分类袋上可印上垃圾分类宣传
【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社区垃圾分类汇报材料06-16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06-01
环保垃圾分类宣传标语 垃圾分类创意口号05-26
垃圾分类工作总结及处理05-31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06-05
垃圾分类试题09-24
生活中的垃圾垃圾的分类及处理09-07
垃圾分类实施措施06-10
垃圾分类问题分析07-14
浅析我国垃圾分类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