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思考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思考(共11篇)

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思考 篇1

常常会问:现在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什么食品才安全?

肉食品生产能否有安全保障,不仅关系到畜牧产业的发展,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进步。所以,肉食品的安全管理毫无疑问是政府行为,应由各级政府来组织监管。

造成食品不安全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包括无意的和人为的),加之缺乏监测和规范管理,不能及时地处理而使其流入了市场。特别是在肉食品生产过程中,污染源复杂,感染途径多。尽管我们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养殖场和加工企业,却因肉食品的加工原料被污染而使企业承受极大风险。因此,要解决肉食品的安全问题,还得从源头抓起,从生产环节抓起,从原料基地抓起。

在肉食品生产过程中受有害物质污染致使质量下降的因素很多,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动物疫病。包括在养殖过程中因畜禽疫病带来的细菌和病毒以及在治疗后留下的兽药残留。二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带来的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硫磺类、四环素等兽药残留超标。三是人为非法添加有害物质。生产者在饲料中人为地非法添加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四是环境污染。即从废水、废气和废渣(粉尘)“三废”中带来的氟、砷、镉、铅、汞、锰等有害物质。五是人畜互传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因此,对畜禽安全生产的监管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养殖、屠宰、储运、加工等,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由这个体系来规范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生产措施及安全体系建设。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由生产、监管体系构成,主要包括健康养殖技术标准体系、肉品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可追溯的技术监测体系、市场准入管理体系以及安全教育体系等。

健康养殖技术标准体系

优质、安全的肉食加工产品必须有优质的原料作保证,而优质的原料必须依靠安全、清洁和科学管理的畜禽养殖基地提供。所谓安全、科学,就是要求各个生产环节都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规范饲养。从养殖场的选址和建设抓起,养殖场应建在远离水源、城镇、医院、学校和交通要道,建设布局应有防疫隔离设施、生产区、生活区和缓冲区。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应符合养殖业环境质量要求,即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评价要求》、《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食品畜禽饮水用水标准》等规定。养殖生产过程中,要执行一系列的国家畜禽养殖卫生标准,如养猪场,就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实施清洁生产,并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和《云南省无公害生猪饲养标准》。

在养猪生产中所用的饲料及原料也必须执行国家《饲料卫生标准》、《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所使用的添加剂产品必须是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目录》。药物添加剂的使用还要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药物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兽药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饲料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和《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标准》等。生猪养殖中的品种改良、兽医防疫、产地检疫和重大疫病的防控有一系列的技术规程和法律法规,都必须严格执行。

对屠宰场和肉品加工厂的标准和要求正在建立和完善。屠宰场的选址和建设都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法》。建场地点不仅要远离城镇和水源,还要远离养殖场,位于居民区主要季风下风处和水源的下游。屠宰场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其工艺和排污必须执行《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品质应按《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进行检验。肉品检疫检验合格后,须加盖检验合格讫印章、饲养基地编号印章等,并符合《猪肉安全卫生要求》的规定。

肉食品生产的各种产品,特别是终端产品,都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与养殖场相匹配的饲料原料种植基地都要达标。大型加工企业还应达到与国际接轨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质量控制体系。

肉食品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思考 篇2

一、我国食品安全背景

1.主要食品问题。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 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较高[2]。食品安全问题中, 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1号问题。化学性污染 (农残、兽残、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物污染) 是2号问题。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是3号问题。1987年上海毛蚶导致31万人患甲肝, 人数之多至今还是世界记录。2011年,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传染病在德国爆发, 导致50人死亡。美国估计每年约有4800万例食源性疾病患者, 3000人死亡。2号问题很吸引眼球, 常引起媒体注意。而1号问题刚好相反。

2.农村食品安全状况堪忧。当前, 我国农村仍存在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国家统计局曾做过统计, 农村劳动力资源中, 文盲占6.8%, 小学文化程度占32.7%, 初中文化程度占49.5%, 高中文化程度占3.8%,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5%[3]。一方面农民作为农产品生产者往往提供不安全的食品。另一方面农民作为消费者深受不安全食品的危害。我国农民数量庞大, 部分农民法律意识不强, 食品安全意识缺乏;大量的假冒伪劣食品在大中城市失去市场后转而销往安全卫生意识不强的农村, 而农民对假冒伪劣食品的维权意识薄弱。

3.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识的误区。常见认识误区:①将掺杂使假等同于不安全食品, 不符合安全标准等于健康损害, 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混淆;②以讹传讹, 2010年奶粉反式脂肪酸事件是典型以讹传讹。将反式脂肪酸夸大危害, 认为是餐桌的农药而拒绝;③绝大多数中国居民并不了解转基因食品, 而是一味抵制, 美国转基因食品是不需强制标记, 因此许多消费者误以为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极少;④对食品添加剂存在严重误解, “本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往往误导消费者, 实际上, 不含添加剂的食品不一定是安全的食品, 如农村自制的盐浓度低的酱菜容易感染肉毒梭菌, 使用了添加剂的食品不一定是不安全的食品, 如几千年来传统食品豆腐使用凝固剂石膏、Mg Cl2等, 天然的不一定是健康的, 如发芽的马铃薯, 人工合成的也不一定是有毒有害的, 如谷氨酸钠;⑤对标准的认识不客观, 标准的制定是有国情的, 标准的未必是健康的, 不符合标准的未必有损消费者健康, 我国的大米Cd限量严于国际标准, 为0.2mg/kg, 国际标准为0.4mg/kg。

4.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薄弱。风险交流是我国当前实施风险分析框架的薄弱环节。人们接受新东西大多来自于茶余饭后谈话、互联网信息、电视报导等, 而一些专业文件、科学杂志、政府报告等进入茶余饭后存在真空。

5.媒体报导鱼龙混杂。许多食品安全事件报导的方式:信息多, 转载多, 表象多;调查少, 求证少, 科学分析少;采用吸引公众眼球的修辞描述事件;用选择性的观点评论事件;夸大事实, 以偏概全, 以讹传讹, 混淆概念。如某种有害物质“含有就说致癌”是不对的, 北京烤鸭皮100%含有3, 4-苯并芘, 但并不能说北京烤鸭致癌。评论时的观点:个案质疑行业, 局部风险解读为系统风险, 微观的真实性推论为宏观的真实性, 农产品中检出有害物质等于有毒农产品。在食品安全知识缺乏的情况下, 往往出现一些妥协的产物。

二、国内外食品安全教育体系

在国外高校中, 没有设置专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而是在相关的学科或专业中设置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课程, 如动物科学、食品科学、微生物学、饭店餐饮等, 学生根据专业方向被要求选修一定的课程如食品安全研讨、食品化学等来获取学分。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教育大体包括: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职业资格教育、公众教育等。高校专业教学和课程内容体现了食品安全等内容, 但课程设计与食品企业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专业对接市场、课堂对接岗位仍然没有实现。食品安全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2011年5月8日,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2011—2015年) 》 (下文简称《纲要》) , 确定每年6月份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李克强总理强调:有针对性地普及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识, 十分必要。由此可见, 国家已经意识到食品安全教育的针对性问题, 并在逐步改正和完善。

三、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思考

1.食品安全教育的参与者。王仕平[1]等研究认为食品教育参与者包括:①食品生产加工者;②食品经营者;③食品安全监管者;④食品安全宣传者;⑤食品消费者。值得说明的是2013年新成立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整合了食药局+质监+食安办+工商。因此上述食品安全监管者实际上为食药总局+农业部+卫生计生委。

2.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内容。一是食品安全专业知识。以食品监督检测为例, 食品监管检测仪器投入了许多资金却有许多闲置, 人员跨专业、无食品检测背景的现象比较普遍。而食品生产企业以家族式的传统企业为多, 还有大量的黑作坊等,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无专业背景、跨专业、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职业素养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食品安全法律知识[1]。据相关资料显示, 西方社会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由大工业化生产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或一些不可预知因素所引起的, 而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事故大多数是由不法之徒为赚取不义之财而人为造成的。在食品安全教育中,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 但食品安全法律意识的培养于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现状来说更加重要。三是食品安全道德知识。纵观近几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生产者与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是最主要的原因。2011年毒血燕事件中经营人员用鸟粪浸泡普通燕窝而制作真血燕的假象, 导致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历年来公安机关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 各类注水肉、假牛羊肉、病死肉、“黑作坊”、“黑工厂”等层出不穷, 有极少数是出于无知, 大部分是明知故犯, 甚至不敢食用自己生产的食品。四是公众食品安全教育知识[4]。首先, 食品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如食品标志的识别、转基因食品的判断与选择等。食品储存与烹饪的基本常识等, 如三全水饺曾因为在超市未及时冷藏而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而消费者却往往归咎为生产厂家的质量问题。食物的相生相克、天然毒素、生熟食物混搭等引起的问题都应该是消费者需要掌握的常识。其次, 伪劣食品鉴别知识。再次, 食品安全的维权意识。以往消费者发生食物中毒较为轻微的往往会选择沉默, 近年来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逐渐上涨, 各个省份也相继公布了各种监督举报途径。最后, 食品安全危机处理知识。如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处理方式。公众食品安全教育是杜绝各种“回锅油”、“口水肉”的有效方法。

3.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层次。李书国等研究认为我国食品安全营养教育体系应包括:公众食品安全营养常识的普及教育, 农产品生产及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为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教育、研究提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本科教育和食品安全技术创新研究型人才 (硕士、博士教育) 。目前以下几个方面仍需加强。

一是发挥专业教育的根本作用。我国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专业众多, 所培养的人才逐渐在各个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但高校的食品安全人才教育要真正适应市场需求, 课堂要真正适合岗位需求仍然需要不断探索, 真正培养能进行食品过程监管的人才。二是加强对非专业学历教育的食品安全意识渗透。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课程众多, 化学、微生物学、原料学等, 往往高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在其他专业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意识是必要的。三是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职业素质培养。应落到实处, 彻底杜绝应付式的培训教育。如食品检验员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应更严格。四是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政府应该为公共义务教育“买单”。社区的教育培训就是很好的辅助手段。目前许多社区采取张贴海报、举办讲座等方式向群众介绍食品安全知识。五是加强农产品生产者的食品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仕平, 杜波, 张睿梅.对我国食品安全教育的探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 (3) :17-20.

[2]陈晓华.“十二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任务及近期工作重点[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1, (1) :5-10.

[3]方玉媚.基于农民科技道德素质的食品安全保障[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5) :121-125.

分析构建食品安全体系的路径 篇3

共青城市现有从事食品行业相关的企业共计469家,个体工商户达457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12家。其中,从事批发企业40家,零售企业有417家。上规模的屠宰场1家。另外还有49家食品生产性企业。这些企业中,通过质监局领取生产许可证的仅9家,其余均为无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由此可见,共青城市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不容乐观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也是共青城市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当前经济现状决定,可以看出,共青城市大中型食品企业只是少数;二是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确实解决了不少的就业问题,如果要关闭怕影响社会稳定;三是现有居民素质问题,没良心的不法商家虽大有人在,而具备鉴别常识或能知情举报的老百姓实在太少,使得不法分子仍然能存活;四是绝大多数商家不愿意联小做大,实现资源整合。

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从目前的“市场抽检、媒体曝光、事后打击”的事后管理模式,尽快转变为“全程控制、产品追溯、诚信保障、风险评价、危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事前管理模式。其次应出台旨在全方位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地方性法规,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之需;再次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制定与健全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让各级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有法可依。最后要推行食品生产企业集中经营模式,以整合和优化食品资源;并切实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行业自律,不断践行“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理念。只有社会各级部门团结合作,才能从源头上真正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此,应从整体上把握质量管理的共性,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提高食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使人民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保障。

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塑造健康和谐的共青城

食品行业经营者只有具备良好道德才能讲诚信,这样的现状决定难免要用强制手段来培育诚信。据说,新加坡的社会文明就是靠“罚”出来的;共青城要想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有所作为,也应建立一套严格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并加以强制落实方能凑效。

诚信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规,更需要作为生产主体的食品企业诚信经营。因此,加快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刻不容缓。我们认为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发挥市政府在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制定贯彻全面覆盖的食品安全治理法规,包括食品安全生产、销售源头的技术设备准入标准;营造食品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顿,营造安全诚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氛围。

以诚信强化对食品企业的第一责任。维护食品安全既是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每个企业以诚信严格自律,才能保证市场有序健康运行,让人民放心消费。

以诚信为理念,形成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格局。《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行业协会应该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依法经营,促进行业诚信上充分发挥作用。

打造流通与食品安全市场诚信体系。流通联系生产和消费,提高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对于加强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切实提高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放心肉、放心菜、农超对接”等措施,大力发展流通环节食品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以提高食品物流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切实提高食包括农产品的配送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大力推进重点行业的标准化经营。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连锁超市、餐饮企业,尤其是禽畜屠宰为重点,严格规定食品经营规范和标准,建立市场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协议准入、经营者档案等管理制度,完善酒类流通附加的销售管理。

全面推动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认真学习借鉴商务部行业信用建设的规范指导意见,做好食品行业信用的评价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支持各商会协会开展行业的信用评价。

抓好食品安全各微观层面的管理工作,将各环节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要抓紧完善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实施法规,如《共青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并认真加以落实;对与群众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小作坊、小摊贩的管理有人、有据、有责。

整合资源,充实力量,保障经费,建立较为完备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要积极整合共青城市分散于各职能管理部门的相关资源,构建较为完备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

强化行业自律,加大惩处力度,从源头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坚持人民群众广泛监督与职能部门严格管理相结合,逐步形成“市政府领导、职能部门监管、群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督网络。

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是一项复杂而全新的系统工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只要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认真监管,全市人民通力合作,才能造就安全可靠的食品安全体系。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思考 篇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漂亮的口号,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食品安全同样是个综合性概念,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上的考量。它首先客观反映的是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作为社会学概念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治理。作为政治概念的食品安全,是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作为法律概念的食品安全,国际上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正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的趋势。《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并将此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政府食品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撑系统。

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我省食品安全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能根本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现实生活中个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欲熏心,不按标准生产甚至在食品生产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尤其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问题非常突出。从实际情况看,这些问题主要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所造成的,而是少数生产经营者丧尽天良,见利忘义,造假售假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建设抓起。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运行系统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实现褒奖守信、惩戒失信,从而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是十分丰富的,体现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但无论是社会本身的发展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共安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内容和保障,而食品安全是我国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就是尊重人、关爱人,是和谐社会本质的生动体现。反思引起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阜阳劣质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给公众带来的消费恐慌,可以看出食品安全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凝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

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命健康需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我们连这一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那根本就谈不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建立起新型的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实现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构建和谐社会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为基础。研究和谐社会构建的信用基础,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设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为保障之一,以和谐社会为社会状态内核的社会主义社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一个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作为保障。通过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法律法规,可以用国家的意志强制赋予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相应的法律地位、确认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中各项制度的普遍法律效力、明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作用。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诚信原则、确立信用机制的法律法规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食品行业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二)加强道德教育

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中,道德约束和法律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道德和法律相比较,在食品安全的覆盖领域方面要比后者广泛得多,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不足。政府应在食品行业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主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社会、企业本身的重要性。精心组织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社会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和食品放心工程等的培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信用知识水平,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三)加强公平氛围的建设

政府在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时,越注重营造公平氛围,就越能够为信用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对食品企业的责任追究以及信用权益保障上,政府应当一视同仁;信用信息的收集、记录和使用单位应当遵循公正、规范的原则,客观中立;奖优惩劣,在政策扶持、权利义务分配上不搞平均主义;要避免在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发生食品企业间以大欺小、相互贬损的事件。

(四)建立统一的信用控制体系

加快制定统一的信用统计指标和评价规范,按照规范要求对部门信用信息资源进行整

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思考 篇5

在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剧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当下,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督促特殊教育不仅做到“量”的增加,扩大“面”的覆盖,更注重“质”的提升,是当前特殊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借助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省际区域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设计研究》的实施,开展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目标、要点两个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思考。

一、目前特殊教育质量评价的常见认识和做法

目前,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概而言之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现象。

(一)特校普教化,把普校评价思路和方法直接运用到特校

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考试指标来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甚至组织特教学校统一参加当地中小学考试。因此,特教学校便注重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教师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同样将其列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这一行为,本质上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殊教育管理简单化的思维,忽略了特殊教育中最主要的学生本位。让特校教师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检查,无力去开发和研究适应学生特殊需要的课程,个别化教育也大都无暇实施。

(二)普特隔离,特校闭门造车

与前述相反,这一认识和做法是把特殊教育视为与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类别,忽略教育的内在联系和共性。有意或无意地将特殊教育作为一种独立于基础教育的教育形式,特教学校各项工作均不纳入当地教育督导和评估。兼之一般情况下一地仅有一所特教学校,因此特教学校作为质量评价的主体,既负责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又开展自我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基本不闻不问。教育质量如何,多由学校自行评价,学生与家长既无法选择,也无法参与。教育质量如何提高,既无外在参照对象,也缺乏自我认识的内驱力。这种情形下,很容易会把特殊教育质量低下归咎到当地经济水平落后等外在因素上。

(三)缺乏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观

除上述两种观念和认识外,在新建特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建特校,普遍缺乏特殊教育质量意识,或对如何开展有质量的特殊教育无从着手。至,笔者连续5年对云南省特殊教育新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在参训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中,约70%毕业于非特殊教育专业。在培训中,60%以上的转岗人员简单地把特殊教育理解为政府对残障人群的优抚和安置。转岗人员中,约40%系从普通学校转岗至特教学校。这些人员在认识上缺乏主动性,主观上认为自己到特教学校是一种失败和挫折,对自我发展尚处于茫然阶段,遑论主动思考学校定位、特殊教育效应和质量等问题。

二、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点分析

(一)特殊教育的主要任务

论及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然要先讨论特殊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别,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什么,并围绕目的和任务来设计和思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其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可以看出,特殊教育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人的社会属性和个体发展需要两大方面。换言之,特殊教育的质量评价,应着眼于其是否满足了残障人群的社会化发展和个体发展需要。前者最直接的表现和载体,可以归纳为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这是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首先要明确的两个任务点,对残障学生尤为关键。而在满足残障人群个体发展需要方面,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个框架要求下,包含了发展潜能、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四个任务点,并最终通过这些任务点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

(二)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需落实的要点

构建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重点应是在特殊教育主要任务的前提下,从满足学生社会化发展需求和个人潜能发展需求出发,针对学校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交流合作渠道、内外环境建设等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探索,完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满足社会化发展需求

这是特殊教育质量要求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基于这一要求的课程体系已经在三类残障儿童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分别得到不同层次的体现。可是,由于前述原因,课程的有效性和质量仍待商榷。困难的是,特教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是否以开放和多元化的办学思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较难在短期内作出评价。这就必然要求要把学生置于社会实际环境中观察其效应。对此我们认为,对这一要素进行评价,应引入家长和社会这两个评价主体。同时,还要引入学生就业(升学)单位评价环节,了解与残障人群合作的有效性。前者可采用年度评价或者阶段评价的方式,直接评价学校教育在学生交流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后者可采用追踪评价方式,由就业(升学)单位对学生在新岗位的适应性与合作性进行评价和反思。

2.满足个体发展需要

对特殊教育进行质量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校教育是否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需求。这需要学校在特殊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基础上,推进个别化教育,并根据学生需求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本土化课程体系。

(1)发展潜能

医学康复理论认为,面对残障人群,首要任务是阻止已有缺陷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其次是寻找和开发替代功能来补偿缺陷。同时,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也告诉我们,0―3岁和3―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的两个关键期,残障儿童也不例外。如果在这两个关键期得到有效的早期干预,其补偿性教育与训练措施的效果会更显著。据此我们认为,构建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学生发展潜能需求方面,要关注两个方面的要点。一是早期干预,预防缺陷。体现在办学结构上,是学前教育是否作为特殊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并得到有效实施;体现在课程体系上,注重评价学校是否具备科学、系统的早期干预课程体系与康复训练技术力量;体现在效应上,注重评价教育活动中是否有完备、合理、科学的学生个别化教育和成长记录,以分析教育效果和质量。二是补偿康复,潜能开发,补偿训练。这一要点,注重评价特教学校在关键期之后,对不同年龄层次具备补偿康复可能性的学生,是否有针对性的系统康复教育、潜能开发计划和补偿训练措施。这一质量要点,体现在课程体系上是否具有系统规划的补偿康复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体现在学生个体上,注重评价学生个别化教育效应。

(2)增长知识

对这一要点进行质量评价,可借鉴普通学校评价机制中较为成熟的思路和方法,适当采用知识点考核等评价手段。但要把握这一评价结果在整个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既不能将此作为总体评价,也不能舍弃这一要点。

(3)获得技能

在特殊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中,获得有效技能和相应职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学校办学方面,这一要点体现为是否根据学生需要设置相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和中高职衔接的渠道。对这一要点的评价应包含两个层次:由教育行政部门基于职业教育属性开展的评价,学生就业(升学)单位的评价。

(4)完善人格

不管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还是自然属性,健全的人格、符合社会道德的情感价值观,都是特教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任务,也应是质量评价体系的重点之一。对人格和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历来比较困难。我们认为,可适时借助互联网等渠道,采用社会调查等形式,邀请社会人士参与评价。由此,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引领学生融入社会,增加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与了解,同时要加强德育、美育、体育、艺术教育等,引导学生发展健全人格和情感价值观。

三、一些思考

可以看出,围绕特殊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构建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需要从两个大模块、五个要点来实施综合动态的评价。其评价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多个层面。其评价要素,至少应包括特殊教育政策落实、学校服务、教育结构与体系、知识获得的有效性、个别化教育、教育效果、职业能力、学生发展、学生社会能力和学生情感价值观等。在推进这一开放、立体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时,还有一些问题应当重视。

(一)明确主体,循序渐进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作为构建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和推动者,将特殊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纳入教育管理、考核、督导和评估体系,循序渐进推动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二)正视区域差异

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切忌一刀切。既不能忽视差异,以经济发达地区的质量评价体系来对欠发达地区特教学校进行评价;也不能过于看重差距,一味地降低评价标准。对此,我们认为以省为区域来构建相对灵活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能降低差异性的影响,又能以质量评价来促进不同层次特教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评价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篇6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搞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治本之策,我局对此十分重视。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期间,我局积极倡导食品经营企业开展了《诚信宣言》的承诺签名活动,并将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做为一项重要的监管措施,先后与60余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加工户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我县还结合食品安全准入工程的实施,为企业建立了诚信档案,积极推进粮油、肉制品等行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的应用,建立和规范了各食品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档案。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市场运作和社会监督等措施,加大了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推进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检测预警、企业信用、法制保障和宣传教育“七大”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生产加工体系建设。主要是:一推动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监管体系和完善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二推动以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健全安全卫生监管责任制和强化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加工食品生产体系建设;三推动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制水供水管理、强化饮用水安全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饮水安全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一推动以严格食品上市准入和退出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经营责任、完善食品监督抽查制度、注重儿童食品及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和加强餐饮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食品流通监管体系建设;二推动以加强现代食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连锁经营和品牌经营、加快“绿色通道”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食品流通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一推动以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社会信用建设意见和加快制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相关配套制度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建设;二推动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运行机制,抓好厦门市试点工作,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实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推动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工作、建立监管协作机制和建设农村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执法体系建设。

在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体系、教育体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篇7

多年以来, 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的水平以上, 而内销食品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国外认为我国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有关部门却回应未超国家标准。专家指出, 我国的食品需要“摸高”才能进入国外市场, 导致“一流产品出口, 二流产品内销”。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内外有别”的食品安全标准呢?

首先, 从出口食品合格率高于内销食品合格率来讲, 我国虽然是一个出口大国, 但是并非食品出口大国, 食品出口额远远小于食品的生产量, 生产的食品大部分为内销产品。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内销和外销采用的是同样的标准和同样的监管手段, 基数大的那一方其不合格率也自然会更大。此外, 我国国土庞大, 各地情况差异很大, 基层检验检测部门力量薄弱, 这些都导致食品内销的管理检测工作比食品出口的管理检测工作要更加复杂。

其次, 出口食品的安全监管相比较而言要简单一些。出口产品在经过海关时需要检验检疫合格。海关针对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工作, 有自己的专门基地并实行直接监督管理, 出口食品在报关后, 由检验检疫部门检测, 并由进出境检验检疫部分延伸到产地直接监管, 而内销食品则需要由工商、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农业部和质检部门等共同监管各部门互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出现责任互相推诿等现象影响了食品检验的工作效率。

再次, 即便出口食品与内销食品都采用同样的标准, 而内销食品的数量庞大, 检测力量却相对不足, 机制不顺畅等问题也会暴露出来。出口食品的检测力量相比较强, 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我国设立办事处参与监督检测。当食品更加集中的时候, 出口食品则更容易监管, 可实现有效管理。

最后, 全世界的食品安全标准都基于现有科学认识的水平, 因此差异并不是很大。但是,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各国的膳食结构是不一样的, 所以各国的人群对某一物质的摄入总量有共识, 但是究竟能够从哪种食品中获得, 却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因此, 当人们吃的食物构成不一样的时候, 就会体现在食品标准上的限量数值不同。这也是全世界食品标准和监管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公布由国家粮食局归口管理的粮油标准有441项, 其中国家标准257项, 行业标准184项, 基本形成了与维护粮食质量安全需要相适应的粮油标准体系。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发展,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07年底, 我国现行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农业国家标准已有近3000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积极同农业部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加工技术规范、产地环境要求等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与此同时,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的精神, 陆续对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清理和整顿, 以不断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目前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各级标准互相配合

主要表现在: (1) 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 (2)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相配合。通过这两个层级的标准体系配合,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

2.满足安全和管理目标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基本能够满足和实现对整个食品链的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类型较为齐全, 涵盖了主要食品种类、食品链中各环节及有毒有害污染物危害因子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不断发展,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也在不断完善,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国的食品卫生合格率目前已提升至80%, 相比较20年前60%的食品卫生合格率有较大的改进。为确保食品安全, 我国建立了不同类别的监管制度, 包括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食品强制检验制度、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和食品及餐饮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3.与国际标准接轨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结构及组成、主要标准指标与技术要求等方面均与CAC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协同一致, 我国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时也考虑到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制度环境等因素的特殊要求, 以“适当的健康保护水平”为目标和原则制定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三、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 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科学性与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差距。

1.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国已经制定的许多有关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大多是零散的, 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从而导致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工作缺乏宏观层面的有效协调性。现有的标准存在的不足: (1) 已有标准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需要调整、修订和废止; (2) 亟需制定新的食品安全标准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 (3) 部分标准之间不协调, 存在交叉甚至矛盾的现象。

2.管理体制分散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 《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都涉及奶产品, 农业、工商、质检、药监等都有监管职责。但在追踪时却发现, 三聚氰胺添加过程发生在供奶站, 而奶站在地方上竟然没有一个对应的监管部门, 之后才确立农业部监管供奶站。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涉及到农业、卫生、质检、环保、经贸和工商等多部门, 由于政府实行分段管理, 最终造成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上的重复和空白现象, 尤其是食品安全标准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复和矛盾的现象。在行业标准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不同的部门立项、起草、审查、批准和发布, 由此造成了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境的衔接出现问题, 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

3.覆盖面不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要标准短缺。某些重要领域并没有制定系统的国家标准, 而更多的时候是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补制的相关标准。“瘦肉精、塑化剂、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 卫生部于2011年4月20日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1) , 于6月20日正式实施; (2) 标准不健全。如在蔬菜中, 我国大宗出口的蔬菜品种有24种, 多数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4.前瞻性较差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前期研究工作较为薄弱, 很多食品安全标准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例如, 对诸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的物质的限量标准仍然根据风险评估的原则制定标准, 而缺乏基础性研究。

四、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构建

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国家的一项系统性战略工程, 需要从战略目标、战略原则以及战略手段等多个层面进行构建。

1.战略目标

标准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这一标准系统的组成单元是标准, 通常是通过标准体系表进行表达。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是依据现有、应有标准和标准立项的全面蓝图和指导性技术文件。由此得出的战略目标如下: (1)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民生命健康以及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 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但能够有效地促进食品标准化的改革与发展, 同时能够在保护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2)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 在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秩序时能够减少标准之间的重复和矛盾; (3) 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接轨。在构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过程中, 能够系统地了解国际标准, 从而为采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提供全面的信息。

2.战略原则

(1) 国际化原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我国在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时候要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系统接轨, 要有利于推进食品安全领域标准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从而有利于标准工作的科学管理。

(2) 技术推广原则。

食品安全标准的建立是为了规范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等环节, 但是, 在构建标准体系的时候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考虑食品安全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尤其是高新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充分发挥标准化体系的桥梁作用, 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控制作用。

(3) 结构优化原则。

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要以科学合理的方法为指导, 应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同时结合数量模型等方法, 以实现层次清楚、协调配套的科学性、开放性有机统一, 只有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才能真正建立起与国际接轨并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4) 资源整合原则。

我国每年都为食品安全问题投入大量的资金与资源, 标准数量的多少与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密切相关。在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时应该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标准化效果为目标和指导, 同时也要考虑食品安全的标准现状以及后期的技术发展需要, 以合理的标准数量覆盖最大的范围。

3.战略内容

本文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战略内容总结为“四分类六模块”, 具体而言,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应该包括种植业 (粮食) 、果蔬业、水产业和畜牧业 (畜禽) 四个分类内容。根据“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思想, 针对每一个分类应该从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全过程监管, 具体包括:产地环境要求、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工业加工技术规程、包装贮运技术标准、商品质量标准和卫生安全要求六个模块。由于四个分类都有其各自的行业和产品特点, 因此在六模块的具体监管方面是不同的。对于种植业、果蔬业、水产业和畜牧业在六个模块中设计食品安全标准规范时, 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规范和卫生安全要求根据四个分类是不相同的, 其他的模块, 工业加工技术规范、包装贮运技术标准和商品质量标准根据行业特点存在差异。

4.对策与建议

(1) 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前期战略研究工作。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各国都在加紧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 西方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标准化制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例如, 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就是以联邦和州的法律为基础的。因此, 我国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工作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并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促进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工作, 而不可盲目地制定。要多做基础研究工作, 从实际出发, 取得标准的第一手资料。以前的好多国标、部标及大部分企标, 缺乏甚至没有前期基础研究资料和试验, 没有经过多批次的、长时间的、反复的验证而得出有规律的科学数据来支撑技术安全指标, 盲目性较大, 不易实施。

(2) 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美国、日本、欧盟等在食品标准制定的开始就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普遍实行了“良好生产操作规范 (GMP) ”、“良好农业规定 (GA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 ”等体系, 并以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标准作为最重要的参照。日本和欧盟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高, 标准制定的规则相对而言比较严, 尤其对食品生产环境要求高, 如欧盟对肉制食品, 不但要检农残, 还要检查出口国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 有的还对生产车间的温度、肉制品配料、包装和容器等都有严格规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标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充分发挥高校、各类食品学会、科研单位的作用, 多研究国际先进标准,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采用, 提高国际标准的采标率, 提高我国的标准水平。

(3) 设立食品安全标准的释疑机构。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国内食品种类繁多, 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于每种食品的限量要求并没有完全编制在内, 导致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交叉和重复的现象, 在检测过程中, 检测机构与企业常会因为一些交叉的食品种类限量要求有争议。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应设立专门的释疑机构,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并向国际标准过渡。

(4)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 各国都建立了比较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 覆盖所有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链条。我国也制定并颁布了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食品安全法》。我国已有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与《食品安全法》之间存在矛盾, 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因此, 客观上需要将法律法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要依靠立法机构以外, 还要依靠社会力量, 通过社会力量参与执法以实现食品安全标准法律法规的制定。

(5) 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动态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近期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原有的食品安全标准相关体系规定不能涵盖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说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应该时刻保持动态管理。标准的陈旧会阻碍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 相关部门不应该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再制定新的标准, 而应对标准体系进行定期的修改与完善, 从而防止标准体系不能适应客观需要的问题。

(6) 编制各行业的标准体系表和标准明细表。

种植业、果蔬业、水产业和畜牧业在工业加工技术规范、包装贮运技术标准和商品质量标准等方面根据行业特点存在差异, 因此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标准体系和标准明细表。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是标准化的一项基础性科研工作, 是建立和健全标准体系的开端。有计划和积极地制订、贯彻企业标准体系表内全部项目并取得实效, 真正建立起标准体系是编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表的目的。

(7) 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的可追溯制度。

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需要通过溯源体系的构建, 也就是说必须通过法律规范进行利益导向, 使得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诚实地把整个生产过程所使用过农兽药、肥料、添加剂的数量和时间加以记录, 并备案保留这些信息。与此同时, 在食品的加工和流通环节, 相关企业也必须保留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操作信息。每一个环节都要对食品生产等信息进行记录, 从而使消费者在必要时能够了解产品的所有信息, 以便他们做出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吴永宁, 贾鹤鹏.食品安全的幻境与现实[J].财经, 2011 (15) :88-89.

[2]李江华, 赵苏.对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探讨[J].食品科学, 2004 (15) :88-89.

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思考 篇8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体系的价值涵义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温饱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然而,在我国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后,随之而来的食品问题给广大食品安全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食品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它的安全决定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市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因素。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趋势下,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出具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115年,由食源性疾病造成的医疗成本已经占到了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在增加医疗费用的同时,影响了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形象,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在农村地区,因为相关监管措施的失衡和食品检验技术的低下,安全系数较之于中小城市要低的多,潜在的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种类也更多。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食品监管措施不到位。在食品监管这个问题上,农村地区因其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隔离性”。因为地域面积较为狭窄,一些食品监督执法人员执法不严,对于缺少食品安全防疫证件的营业者,给予了默许和纵容。导致很多无良商家无证经营,严重扰乱了食品行业的纪律。同时,在监管工作的开展中,受到农村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食品检测体系的硬软件设置上都不到位,很多食品监管人员的监测工作甚至“名存实亡”,不能推行科学的监测,也未能达成严格的监管,这些原因都是导致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素质较低。农村地区信息闭塞、消费水平不高,很多食品经营者都是当地的农民。无论是在经营素质、文化水平还是思想观念上,都十分保守。这些现象导致一些经营者成为了“不法商家”,为了谋求利益不惜贩售假冒伪劣产品,或是通过一些营销策略,变相销售过期、变质,甚至没有经营许可的产品。特别是一些非法的食品加工厂,为了缩减开支,掩藏非法行为,在农村地区设立非法加工窝点,利用消费者保护意识不强等心理,销售不健康的产品。同时,对于农村地区的一些商贩来说,因为商家资产游侠,所以在进货、出货的渠道上并不规范,无形中给“三无产品”提供了便利。

如何解决完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体系

各司其职,加大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法规,以《食品安全法》为发展核心,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法制化监管渠道,从而推行一系列可行性强、实施效果好的监管策略。

政府各监管部门要根据具体的责任分工,通过等级、评定、报告等一系列的手段,加大对地方食品安全卫生执法人员的沟通、检查。要本着责任到人、监督到户的原则,避免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监管失责。在政府监管部门,要树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行为规章,不断加强对农村食品监管问题的执法力度。

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在农村村委会出设立食品安全举报信箱,对于举报非法食品商家、经营业主的居民给予“匿名奖金”。一旦发现举报的情况属实,要加大对该网点的查处力度,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又或是丰富监护手法,将常态性检查和抽查、巡查结合在一起。彻底清除农村地区的“三无食品”的发生概率。

严格审批,实现严格的制度化经营管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了食药监、卫生、质检等多个部门。追根溯源,最终的源头是食品经营的确立和审批。因此,各基层审批单位要进一步规范依法审判、依法登记的工作行为。对不合格的食品经营者,卫生部门不发放许可、工商部门不登记、质检部门不核验。这样一来,才能在农村地区形成齐抓共管的发展局面。

同时,在制度化的经营模式上,要加大对着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培养和对食品消费者的道德意识宣传,通过发放传单、悬挂条幅、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促使大家形成对“绿色食品”的关注理念。在市场卫生安全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农村地区食品的进出厂秩序。在行政执法人员的队伍建设上,除了为他们配备转业的执法设备,还要将一些年轻、能力、有水平的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投入到食品监管队伍中,确保形成科学的制度化经营管理。

综上所述,我国食品安全部门已经出台了专项治理政策,对农村地区的食品行业进行了定期、不定期的监管抽查。特别是在我国部分偏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和监管体系上需要从经济、制度、宣传等多方面共同发展。广大食品经营者和监督者要形成合力,一方遵纪守法、一方严格执法,从而为消费者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绿色的食品环境。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思考 篇9

核心提示:1月20日-1月22日,“首届中国(北京)食品追溯技术全产业链高峰论坛暨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20日,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产品质量追溯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仕杰在高峰论坛上宣读质量追溯倡议书。

一、全国食品加工企业共同担负起构建诚信社会的责任,严于律己,严把生产各个环节,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二、建议由第三方权威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为全国食品行业提供统一、实用、高科技含量的`追溯体系和追溯技术,使食品业的产品质量追溯得到普及和应用。

三、食品生产加工的规模型企业有责任带头示范,互通信息,强强联手,最终促成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业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公共平台的建立,形成资源共享、技术卓越、使用成本低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关于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体系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高校 教学质量 监控 评价

“教学质量”,也即教育水平,衡量的标准一般会从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上体现出来。高质量的教学和优秀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的以及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分两个层次:其一,从宏观意义上,高校规定学生的培养计划和质量要求,是实现教育的基本目的;其二,从微观意义上,具体规定受培养者的质量要求,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

本文中的高校质量之保障是广义的意思,从主体角度来说,其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外部质量保障指政府、社会等校外为主体而确保教学质量并采取的各种保障措施;内部质量保障指主体是高校自己的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活动。外部保障只是外在动力,而内部保障才是确保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因此,探索以高校为主体构成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才更具有本质意义。

一、高校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一)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缺乏,监控不平衡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取向于大众化,而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已满足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要求,在制度层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也没有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专业部门和人员。这会导致在实施教学行为的过程出现诸多问题,不仅使日常的教学活动无章可循,也会导致教学行为随意性较大,后期也不能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在教学监控中,首先,从监控内容上看,高校更偏重于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的监督,而忽视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的评价。其次,从监控对象上看,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监控得较为严格,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则监控程度不够。最后,高校一般只考查学生对课内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没有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能力考核的相关标准。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本校的定位,即要结合所有资源和现实情况进行科学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校的办学类别和教学规模,从而找到一条符合本校特色的发展道路。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在这一点上做得有所欠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些高校盲目跟风,追求教学的大规模、高层次和多学科,而没有正视本校的实际情形,使得办学宗旨与目标和现实相差甚远;其二,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没有充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不科学、不合理,也没有考虑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造成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落差。

(三)教学基础设施较薄弱,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单一

有的高校忽视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善,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也有的高校在设置课程方面,将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安排在专业课的训练上,而在一些专业性不强却对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的课程上有所忽视,这种重专业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质量体系之运行策略

(一)完善质量监控组织体系之构建

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可以运用“系统科学工程”理论,把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从三方面入手:教学的管理体系,教学的信息体系,教学的督导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保证工作,须在教务处设立专门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管理分支机构,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工作日常事务,有关条例的制定,教学评价的组织,评价数据的分析、处理,并向领导反馈有关信息等。

(二)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推进教学改革的制度

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南。首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应具有一定前瞻性、系统性和灵活性,从而使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其次,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做到以下两点:其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一方面使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够与教学进度和目标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将来能为社会提供专业对口的人才。其二,要在保证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也要重视学生道德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三)设置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评价机构是属于教务处的下属组织,其行驶权限的有限性不可能督促其他平行部门配合并尽快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所以,可以在学校高层上建立一个由校长直接领导、高于一般职能部门并专门从事全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职能机构。如果纯粹是事务性工作,那么教学质量评价机构则没有根本作用,而它应该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组织机构,所以在选拔教学评价专业人员上应充实到教学评价机构上来。在队伍建设上,同时建立两支教学质量评价队伍,一支是专家组织,专家则可以是教授、研究员等组成;另一支则是“生评教”组织,由各院系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的委员组成,定期或不定期地以问卷、网络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评议,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相长。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立教学质量反馈系统,这样才能有利于教育教学,才能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安兰.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淄博师专学报,2013(4).

[2]陈宇晖,熊新山等.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1998(10).

[3]孙彦彬.高校教学质量体系概述与评价[J].华章,2014(7).

[4]宋志坚.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信息.

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思考 篇11

1 食品安全问题

1.1 食品安全监管

所谓的食品安全监管就是指国家相关部门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制度、行业标准等对食品生产加工以及食品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工作保证下述几个部分。第一, 是进行日常监管, 主要监督和管理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第二, 是对食品质量进行检验, 只有符合相关标准的食品才能进入市场;第三, 惩处违法行为。如果发现相关企业在进行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 则应依照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惩处。

1.2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目前,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多, 曝光频率比较高。但总体而言,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下述几种情况。第一, 就是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从而使得部分食品的原材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 日本在海啸过后, 海洋受到核污染, 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各项指标也会不符合相关要求;第二, 就是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存在使用农药或兽药的情况。现在, 大家都比较提倡食用绿色无公害食物, 但是很多农户或者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会在种植的过程中或者养殖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或兽药。从而使得食品中残留下农药或兽药;第三, 滥用非实用食用性的添加剂。商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 在食品中添加添加剂以提高相关的指标。例如, 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中, 商家为了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达标添加了三聚氰胺;第四, 就是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使用劣质的原材料。例如, 很多街边小餐馆都会使用地沟油;第五, 就是以次充好,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在正品中掺入次品, 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次品代替正品。例如, 使用某些知名品牌的酱油瓶子装掺兑酱油;第六, 就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第七, 就是随意更改食品生产日期, 从而使得过期的食品仍可以在市场上销售。

1.3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但可以将其归为下述几种类型。

第一, 国家有关食品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有《食品安全法》, 但其中对具体食品安全问题的规定比较笼统, 操作性不强, 从而增加了执法人员工作难度。而且我国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 无法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此外, 我国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也不到位, 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 食品原料安全得不到保障。食品原料安全问题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 很多食品原料本身就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用其生产加工出的食品自然也就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我国食品原料供给中, 散户的比例是非常高, 很多散户为了增加收入, 就会选择使用非法的手段, 从而影响了食品原料的安全性[1]。而且这种以散户为主的生产食品原料的方式也增加了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难度, 不可能对散户进行全面的食品安全监管;

第三, 我国食品生产加工管理不规范。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很多企业都是小型的民营企业, 这种类型的企业生产规模比较小、技术含量比较低、管理比较落后。在进行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难以保证生产环境的卫生, 也难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第四, 食品仓储运输管理效率比较低。虽然, 近些年来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速度比较快,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说, 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在食品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 不知道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从而使得食品出现过期、变质现象的概率比较高。

2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现状

2.1 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念

(1) 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也是一种信息网络, 这种网络连接的对象是物。现阶段, 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等,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将实物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从而利用互联网对实物进行追踪管理[2]。

(2) 射频识别技术。该种技术在物联网领域中应用的范围比较广, 同时也是该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也可以被称之为电子标签。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无线电讯号进行目标识别和追踪。通过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在识别系统和实物不接触的条件下对实物进行识别、追踪。

(3)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主要是用来收集信息的。物联网对实物进行追踪、定位、识别等操作都是以信息采集为基础的, 如果信息采集出现问题, 则物联网也就无法实现将实物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目的。

2.2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应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介绍。

首先, 介绍国外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欧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早, 可以说是物联网技术研究的鼻祖。早在2002年, 欧盟就要求所有在欧盟流通的食品必须要具有可追溯性, 即可以查到食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厂家、销售商等。美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也逐渐趋于成熟, 但在美国采用的自愿性原则, 即不强制性要求企业建立追溯系统。日本在亚洲地区可以说是研究食品追溯系统的领头羊。在日本, 为了保证追溯系统的有效性, 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 还要求很多大超市必须要建立追溯系统。不过日本关于食品追溯系统的建立是分步进行的。例如, 在2001年规定了要对牛肉建立追溯系统, 在2005年又规定了要对大米建立追溯系统。

其次, 介绍我国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我国是在最近这几年才开始兴起物联网技术的, 但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在物联网一些特定领域中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并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了显著的成效。但总体而言, 我国对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还是要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的。由此可见, 我国在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现阶段,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食品标签。但是, 建立食品标签的初衷并不是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而是为了便于进行食品销售管理。如果我们能以信息网络为平台, 将和食品有关的所有环节中涉及到的所有信息全部储存在网络系统中, 我们就可以直接对食品进行追溯管理, 这样对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3 构建基于物联网的食品“身份证”体系

第一, 充分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对食品的“身份”进行识别, 并且这种识别是相当于是对人类的“身份证”的识别, 即识别是唯一的。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上都需要使用到射频识别技术, 该种技术可以将食品供应链上的所有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而且, 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对食品供应链整个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实时监控食品的状态, 这对于降低食品安全隐患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第二, 构建完整的网络系统。要将和食品有关的所用信息全部输入到中央数据库内, 这个中央数据库就相当于是储存食品“身份证”的一个资料库。然后再利用传感技术将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传感器节点联系在一起, 利用相关的技术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3]。这个网络系统可以对食品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编辑、管理, 进而实现对食品进行动态监控的目的, 人们可以随时查询关于食品的信息,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第三, 利用GPS定位技术对食品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在食品运输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定位技术, 利用全球同步卫星与地面接收装置, 对食品运输情况进行跟踪。这样可以有效对运输过程进行管理, 避免出现因运输而导致食品过期、变质的现象。

4 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食品“身份证”体系对于食品安全管理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食品“身份证”体系可以为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提供一个平台, 这样既有利于提高食品信息的透明性, 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了解, 同时还可以增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更加有利于进行食品销售。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 这样对于食品诚信建设以及社会和谐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其次, 将物联网技术用于构建食品“身份证”对于物联网技术的研究而言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物联网技术本身就是连接实物与互联网的一种技术, 将食品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食品进行识别、追踪, 既满足了食品安全管理的需要, 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物联网技术的作用。

未来,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成熟。虽然, 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需要较大的投入, 会增加经济成本, 但是却可以保证食品安全性。鉴于此, 该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5 总结

总之, 鉴于当前我国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经过实践已经证明, 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 我们应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中普及物联网技术, 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梦寻, 刘宏志.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监理模型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02:54-58.

[2]鄂旭, 王欣铨.物联网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上一篇:白蛇的故事下一篇: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