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汝城县文化局 何建华
近几年来,我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国扶县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我县文化工作跃居省市先进行列,连续七年被评为郴州市文化工作目标管理优胜单位,文化产业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文化工作得到社会普遍重视,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呈现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但是,全面审视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亟待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我县文化事业、产业现状
(一)群众文化工作。一是群文活动高潮迭起。近几年全县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1120场(次),开展送戏剧、送电影、送图书下乡300余场(次);举办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近千次,展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2670余幅(张),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900余场,数十余万人次共享了“文化大餐”。文艺节目多次参加省市展演获得大奖。小说、散文、诗歌创作进入了“复兴时期”,群众业余作家不断涌现,《柳溪村》、《真爱无声》、《草尖上的阳光》等文学作品陆续集结出版。边境文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由湖南汝城县、广东仁化县、江西崇义县联合举办的“三省三县”文艺汇演及书法、美术、摄影作品联展,每2年一届现已成功举办9届。创办了边界三县文艺刊物《南岭风》,加强和促进了边界三县人民群众的文化交流和友谊。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土桥镇足田村农民继承传统祁剧,自筹资金恢复业余祁剧团,为农村群众演出传统祁剧,2002年获省文化厅“百佳民间剧团”荣誉称号。城郊乡云善村组建农民腰鼓队代表郴州市参加全省比赛,获舞蹈大赛第三名,是唯一的一支来自农民的代表队。全县业余文艺队、秧歌队、腰鼓队、彩旗队、歌咏队、武术队、管乐队成为了城乡文化活动的生力军。故事会、抬花轿、香火龙、龙灯、龙船、舞狮、唱山歌等地方特色鲜明的汝城乡土文化活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06年,“汝城香火龙”民俗活动列入了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图书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推动硬件升级。图书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现馆藏图书近10万册,年新增图书10000余册,达到了年接纳读者11万人次,实现流通图书12万册次。同时,在全省率先实行计算机现代化管理,开展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2008年争取省拨68万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已到位安装,我县成为全省首批信息资源共享县级分中心。另一方面,大力开发馆藏资源,优化软件服务。全面整合服务窗口,健全内部管理,热心服务读者,满足了读者需求。积极联办主题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县级图书馆建设,评为国家二级馆,成为了全省图书事业的一面红旗。三是基层文化阵地得到巩固。制定了基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文化建设“四个纳入”,有力地保障农村文化阵地的改善和文化队伍的稳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笼子,用五年时间分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2005年,县政府投入130万元,对县影剧院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几年来,先后有土桥、文明、暖水、热水、延寿等5个乡镇被授予省“百强文化站”、“百佳民间艺术之乡”和市“先进文化乡镇”等称号。
(二)文化市场。近几年来,文化市场通过依法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文化市场监管稽查有力。按照《文化市场稽查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文化局切实加强领导,配强文化市场稽查执法队伍,并经常组织执法培训,坚持做到勤查处、严执法、重打击。将“扫黄打非”列入文化工作目标责任,定期开展集中整治和明查暗访行动。收缴非法书刊8300余册,卡通“口袋书”600余本,非法音像制品6200余张(盒),取缔无证经营书报刊8家。二是网络市场逐步规范。文化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与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对于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予以明令禁止,寄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2863份,开展千名学生远离网吧签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课余文化活动。自2004年来,全县没有新审批网吧经营场所。对原有批准的网吧经营场所,在管理环节始终坚持“三个一律”的治网方针,即对距学校200米内的网吧及其他娱乐场所,一律责令搬迁或取缔;对取得网吧经营资格的业主,一律依规查处,直至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常抓不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查处违规行为。三是市场监管扎实有效。健全完善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制度,对执法的范围、内容、程序和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为延长监管链条,在全县聘请了7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乡镇文化站及社区工作人员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公布了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认真采纳对文化市场管理的意见建议。同时,安装计算机监督平台,对所有网吧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查处网吧违规经营行为。我县文化稽查行政执法工作2007、2008年获省先进单位称号。
(三)文化产业。一是强化市场动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项目。以电影公司改制为契机,积极盘活利用国有资产,大胆引进中宇公司民间投资。以濂溪书院为龙头,积极推动濂溪文化区综合开发,催生了我县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最大手笔。整个项目围绕修复濂溪书院,相继带动濂溪文化广场、沿江大道、汽车南站搬迁、步行街、商住楼及别墅群等项目。该项目成为了全市电影企业改制、招商引资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二是强化综合开发,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事业。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县政府出台了加强文物保护文件,切实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利用。几年来,先后争取将濂溪书院、绣衣坊、太保第、金山古祠堂群、广安所李氏宗祠等7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城经省政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塔等7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楼、仙人桥等40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省市文物专家到汝城调查、考察,成功举办了“汝城文物新发现”专家座谈会暨新闻发布会,郴州市“湘南起义旧址群保护利用研讨会”2008年11月在汝城召开,极大地提升了我县历史文物的知名度,拓展了文物旅游的附加值。争取资金配套建设濂溪书院附属设施和陈列物品,深挖濂溪文化底蕴,带动了文化广场、白石书院、土桥八角楼、福泉山庄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文化招商、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汝城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巩固传统文化产业。紧紧抓住娱乐业、演出业、音像业和艺术培训等传统文化产业项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生活质量。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文化观念落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文化事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社会中对文化工作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文化工作对引导解决观念转变、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农村文化事业已相对滞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农民群众对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通过调查,许多偏远的贫困山区的农民文化生活仍然十分贫乏,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多年来,农村文化成了“新三难”,送戏下乡经费一年只够巡回演出3—4个乡镇,只能像征性的送戏下乡。全县大部分乡村没有建立图书室,6个乡镇图书馆添臵新书也是省里赠书。2008年建立的32家农家书屋配套设备、经费不完善。早几年农民看电影不到,有的农村少年儿童不知电影为何物。国家近年实施农村公益电影工程,目前农村群众看的仍是传统的老电影、旧设备。数字化电影未能普及。农村封建迷信活动仍然存在。打牌赌博、“六合彩”、婚丧喜事大操大办风气盛行,“黄、赌、毒”问题没有根治,“三个月插田、三个扯谈、三个月赌钱、三个月过年”的现状反映了农村有益文化活动少的现实。
(二)文化经费投入不足。中央、省市各级对文化的投入提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县近几年得到了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资助,经费投入历年增加。但与周边地区比较,我县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江西省从2005年始,由省财政每年安排6000万元文化专项资金,安排每个乡镇3万元保底经费。相对而言,我县文化事业经费仍然捉襟见肘,一是基层文化单位事业经费不足。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经费短缺,日有行动,月有整治,执法费用明显增加,办案经费和稽查设备配臵存在薄弱环节。文物保护经费短缺,保护费、维护费、征集费等不足,文物保护力不从心,普遍存在缺少保护和保护不完整现象。购书经费未列入乡级财政预算,乡村图书馆建设根本没有保障。其原因主要是乡镇政府投入少,目前的基层政府基本上是维持运转,大多无钱投入。前几年甚至有个别乡镇将省、市投入的文化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干部发工资。其次是社会投入少,由于乡村文化资源分散,农民文化消费少,乡镇文化难以形成气候或形成产业,故社会投入乡村文化的少。
(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老化。我县乡镇文化站建站初期,绝大多数乡镇文化站建立了以影剧院为主体,配套了其他附属文化设施。近几年来,由于乡镇财力较紧,对年久失修的影剧院和其他文化设施设备无力翻修和更新,致使全县农村集镇电影院和其他文化生活设施关停并转,相当一部分文化设施和阵地被挪作它用,有的乡镇出租改为米厂、粉厂,有的闲臵成为破烂仓库等,目前,有的乡镇文化站只保留一块牌子,有的连牌子都没有了。不少文化设施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财物损失严重。县文化馆改建于1990年,目前办公及活动用房只有820平方米,按照县级馆建筑面积不得少于3000平方米的规定还相差甚远,使文艺活动开展受到制约。县图书馆建于1986年,20多年来馆舍日渐风化,房屋屋顶渗漏严重,馆舍大厅、大门变形,地面凹陷,危在旦夕。
(四)乡镇文化专干待遇尚未落实。根据中办发[2005]27号、湘办发[2001]29号和郴办发[2002]19号文件精神,乡镇文化专干应列入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但我县乡镇文化站经费仍然是差额拨款的方式,每年只有2000元的经费,影响文化专干队伍的稳定。虽然目前全县23个乡镇均配设了文化专干,但绝大多数乡镇文化专干是身兼多职,没有将主要精力用于文化工作,“会议专干”、“临时专干”,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五)文化人才不足。县文化馆文化骨干人才2008年以前一度出现“断层”,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图书馆仅1人取得馆员职称资格,初级职称人数为零。管理全县文物事业的文物管理所只1人为文博大专学历,文化行政执法机构法律大专目前只有1人。党政干部多,专业干部少,文化人才缺乏,不同程度影响全县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六)文化行政执法难以到位。一是编制“按兵不动”。我县文化行政执法机构人员编制由1990年2人,1996年增至4人,此后十余年间文化市场稽查编制不变。现实情况与中央、国务院“加强和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不相适应。二是文化执法“势单力薄”。我县虽然按照省、市精神已建立了文化稽查大队,目前且与文化局政事合一,不利于执法队伍的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实施。同时,虽然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许多专项或联合行动,但长效监控机制没有很好落实,没有形成齐心协力综合治理的运作格局。作为管理文化市场的行政执法机构,应以其特有的合法的行政执法职能机构单列。三是农村文化监管“鞭长莫及”。根据中办发[2005]27号文件“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的精神,乡镇文化站应切实担负起本乡镇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体系。然而,由于我县乡镇文化站队伍不稳、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对农村文化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黑网吧”“草台班子”、电游赌博等现象得不到有效遏止。
三、文化发展对策与思路
(一)强化意识,增强战略观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建设文化强县,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都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要充分地认识到文化事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要形成汝城经济文化化、汝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共识。要以汝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丰厚的自然资源为依托,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以建设现代化文明为方向,建立全县县域各种经济文化为主体的“大文化”网络文化,努力创建良好的文化经济发展环境,才能达到文化富民强县之功能。
(二)深化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根据文化事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文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我县原电影公司作为文化企业已在全市率先进行了改革。县文化馆、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主要是增加投入,增强活力,转换机制,改善服务。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影剧院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应根据市场发展要求,实行内部机制改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县文化稽查大队是我县文化行政执法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全县文化市场实施稽查、监管、执法,确保文化安全,为繁荣全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在改革中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职能。将文化行政执法机构单列,参照公务员管理,改变目前政事合一,编制不足,力度不够的现状。要健全和完善执法机构网络,形成以县稽查大队为主,乡镇文化站为辅,各有关部门相互联动的文化市场执法网络。形成统一行动、统一检查、统一公布检查结果的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和完善信息网络,及时交流执法经验和信息,要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和重大案件备案制度,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推行政务公开,公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举报电话,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对文物管理所的改革,应与省市文物部门配套改革,才能扭转“上动下不动”的现状。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更好地管理全县文物和发挥文物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特殊作用。当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要着眼于汝城文化事业发展实际,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我县的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故事会、香火龙、抬花轿、龙灯会、山歌会、地方祈剧、民间管乐等。广泛地开展民俗民间文艺活动,深入地挖掘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二是坚持广泛开展农村“三项文化”下乡活动。组建一支由政府支持,自主经营,民间民营的文艺演出团体,政府应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应按国办发[2002]7号、湘办发[2001]29号、国发[2000]41号、湘政发[2001]2号、湘建规[2002]453号、郴办发[2002]19号等文件执行。并加强引导和管理,实现演出团体以政府为主,民营为辅、适时组建专业剧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国家农村公益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由于原电影公司改制,将农村电影放映职能交县影剧院承担后,要积极配合上级贯彻落实国家农村电影“2131工程”,确保国家电影工程计划的实施。可考虑设立县农村电影事业管理机构,争取上级列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综合管理全县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事业。乡镇文化站按照“五个一工程”要恢复建立农村电影放映队(院),保证每月使农民看到一场电影。三是要建立文化“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县文化馆要多下基层指导、辅导、收集整理民间文化,多扶持几个富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乡、村,建立科学有效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实施农村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乡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
(三)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根据中办发[2005]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湘办发[2001]29号、郴办发[2002]19号及汝发[2003]号等文件精神,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要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十一五”期间,我县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要加大财政投入,构建我县农村文化服务网络。针对我县情况,县城要建设宣传文化中心,改变目前群文大楼“上不顶天,下不着地”的窘况。县文化馆、图书馆可考虑重建,确保有3000平方米的馆舍面积与文化活动场所。要恢复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每年要有5—6个乡镇新建集“五个一工程”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宣传文化中心)。每年要有相当数量的行政村建立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开展图书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学培训、文体活动等。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要加强“五个一”文化阵地建设。乡镇文化站要建立图书室、宣教室、文体活动室、宣传橱窗、影剧院。乡镇文化站(宣传文化中心)的建设,由县文化局和乡镇制定具体可行的规划和方案,抓好落实。乡镇要抓好村级文化陈地的建设,制定可行性方案,分期分批抓好落实。目前我县参加全国、全省创建文化先进县、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还是空白,过去所取得的全省艺术之乡、百强文化站、市先进文化乡镇是否继续保持了先进标准,需要加以考核。总之,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纳入各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干部晋升考核;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才能确保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市场运作,壮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撑。在知识和信息时代,文化知识、人力资本和智力投入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宰和先导作用。而科技推动力、文化创造力、商业运作力就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三大动力机制。这三大要素的有机组合就会产生惊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因此,当前我县综合竞争能力不够强,文化事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滞后的情形下,扩大文化产业经营规模,打造知名品牌。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发展。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县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通过“横挖潜力铸品牌,纵掘底蕴兴产业”,促进和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向前发展。各文化基层单位积极发展娱乐业、电影业、音像业、艺术培训等传统文化产业及招商引资开发新型文化产业,取得了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县也成为了全市文化系统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典型。但与周边县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全面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观念,周边县区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一是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要大力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我县是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在汝城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文物、旧址,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要加强红色文化建设,恢复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百佳民间艺术剧团”等。全县每个乡镇都要有“一乡一品”,如“故事会艺术之乡”,“香火龙艺术之乡”“民居古祠之乡”、“民间祁剧之村”,“民歌山歌之乡”、“温泉之乡”,“民族文化园”,“生态公园”等。还可建立乡镇之间的“文化艺术长廊”,“书画影艺术之乡”“管乐之乡”。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建立自己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体系,达到“自发、自娱、自乐”。三是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物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如“濂溪书院”、“八角楼”、“绣衣坊”、“金山古祠堂群”、“仙人桥”、“白石书院”等,吸引文人墨客驻足观光。四是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产业。挖掘生态文化内涵,打造“绿色”品牌,推动山区县绿色文化产业发展。我县境内自然景观秀美、独特,四季如春、风光秀丽,集山、水、石、洞、林、泉于一身,溶特、奇、险、幽、秀于一体,“四大景观”、“汝城八景”以及新发现的众多山林幽谷河道奇观,都可成为绿色文化旅游的好去处。
一、丰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工作取得的成绩
从老年人自身方面来看, 有28.1%的农村老年人在受到城市老年人或者是政府宣传的影响下注意到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83.3%的农村老年人选择比较简单常规的娱乐方式, 比如打麻将、村口聊天、做家务、看电视、听广播等娱乐方式度过闲暇时间, 整体可以说大部分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意愿下度过晚年。
从家庭角度来看, 子女的思想正在从只注重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向同时重视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过渡。在虞城县的农村中, 71.5%的年轻人选择出去打工, 所以老年人在家留守的较多。在以前, 子女外出务工时为了多挣钱都是几年不回家, 只留下老年人独自看家, 多数老年人得不到子女在情感方面的慰藉。现在一些子女在解决自身经济问题后会把老年人带在身边以期能够经常照顾老年人;还会在逢年过节时回家看望老人, 陪老年人在家过节。
从政府方面来看, 一是最近几年虞城县政府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 如宣传栏、广播、电视台等来宣传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使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人人了解。二是兴建了木兰文化公园、人民公园、森林公园、两河口公园四大公园供百姓娱乐, 还兴办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丰富人民的娱乐生活。调查中还发现在城中村及临近县城和集镇的农村, 多数都配置了简单的老年人活动室。三是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虞城县的部分农村都有下乡放电影、唱大戏的活动, 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个别村庄组织过一些专门性老年人娱乐活动, 比如:虞城县城郊乡孙尧村老年秧歌队。
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农村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低质需求。
精神文化生活能够陶冶情操、调适心情、锻炼身体, 是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 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老年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较低。高达56.1%的老年人认为文化娱乐生活对生活质量有轻微影响, 甚至有15.8%的老年人认为没有影响, 决定生活质量的仅仅是物质条件。在有关精神文化爱好方面, 64.5%的老年人没有自己的爱好可以打发时间, 有19.7%的老人没有爱好, 也不想有这种爱好。总的来说, 农村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不太关注, 要求很低, 目光还停留在物质生活方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不难得出:第一, 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 对精神文化生活这一概念认识不足。随着年龄的增加,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 以及和后辈的代沟, 农村老年人会感到孤独, 然而他们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缘故意识不到是精神生活的空虚造成的。部分老人对于电视、报纸或广播上的老年娱乐活动一知半解, 甚至会有老人认为“那只是城里老年人的生活”。第二, 经济水平有限, 不足以长期支持老年人除物质生活外的花销。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自于子女赡养和继续劳动, 而且收入不高。马克思说,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受经济条件的束缚, 加之老年人的勤俭节约品德的影响, 农村老年人必然不会花费“多余的钱”去享受。第三, 农村传统的自我养老模式的影响。城市老年人一到六十岁就会退休在家养老, 而作为农村人则没有退休的说法, 即“活到老干到老”, 只要没有丧失劳动能力, 一般老人都会选择继续劳动, 补贴家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农村老年人会很忙碌, 不会考虑到自己的精神享受。虽然现在部分农村老年人的见识多了, 尤其是城中村和临近集镇的农村老年人, 子女也考虑父母的精神生活, 但是长期的这种自我养老模式的惯性依然存在。
(二) 情感慰藉不足, 精神状态欠佳。
夫妻情感和代际情感是老年人的精神支持。特别是代际情感, 即子女的孝顺和关爱, 对老年人尤为重要。由于各种原因, 老年人的心理脆弱, 缺乏安全感, 情感需求也随之增强。而子女正处在壮年, 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理上都可以给老人以安全感。但是在调查时, 当问及“子女是否经常陪你谈心聊天”时, 回答“经常”的只占17.1%, 回答“偶尔”、“很少”和“从不”的共占82.9%。在问题“您最常倾诉的对象”中, 回答“老伴”和“邻居”的分别占了58.2%、35.8%, 回答“子女”的仅占7.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子女与老人的交流沟通很少。所以, 当问及“您是否有孤独感”时, 只有28.9%的老人认为从不孤独, 也可以说71.1%的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而在丧偶的老人中, 高达57.1%的老人认为经常孤独。由此可见, 子女对老年人的情感慰藉不足, 导致了老年人情绪低落, 精神状态欠佳, 孤独感增强。而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 两代人的观念不同, 共同话题较少。由于两代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接触的人不同等, 所以很多看法并不一致, 共同话题自然不多。第二, 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 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相对忽视。虽然一些子女打电话给老人, 但是由于距离等原因无法使老人的情感得到满足。
(三) 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单调, 层次低。
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单调、层次低。表现在:第一, 兴趣爱好较少。调查发现, 在问及“您有关于精神文化方面的爱好吗”, 回答“没有”的高达64.5%, 由此可见, 受文化水平、经济、设施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限制, 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没有自己的“所乐”, 没有兴趣爱好自然缺少了一种生活的动力, 也很难做到老有所乐。第二, 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娱乐休闲活动种类少, 而且层次低。人际关系密切是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的一个突出特点, 所以在调查“您平时通过什么方式度过闲暇时间”时, 回答“串门聊天”、“打牌打麻将”的分别占72.4%、31.6%;“看电视听广播”、“照看孙辈”分别占69.7%、36.8%;而“读书看报、体育锻炼”稍高级的活动形式仅占13.2%、7.9%。有学者把闲暇活动划分为消遣型的娱乐活动和提高型的学习创造活动。[2]还有学者进一步细分为一般消遣型、娱乐充实型、学习提高型、自我发展型。[3]从上述数据中, 我们可以看出,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多是一般消遣型娱乐活动, 学习提高型和自我发展型的活动很少, 总体来说层次较低。另外, 也正是由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 精神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6.6%的老年人在宗教活动中寻找精神寄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老年人自身文化水平、身体状况的限制外, 文化设施短缺、文化活动缺少组织领导也是重要原因。
(四) 文化设施短缺, 文化活动缺少领导、组织。
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也是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但是调查中显示, 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不足, 尤其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设施较少。因此, 老年人外出活动多是在村口走动, 村口聚集聊天等。只有部分村庄有老年人简单的老年活动室、戏台、阅报栏等。文化活动设施分布的特点是在数量上由城中村向偏远农村递减, 即距离城镇越近, 文化活动设施越多;距离城镇越远, 文化活动设施越少。此外, 在问及“您所在的村庄是否组织过老年人文化活动”时, 89.2%老人表示没有组织过, 只有极少的村庄组织过文化活动, 比如听大戏、看电影这些被动活动等。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呈现自发性, 缺少领导。由于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 文化活动如果没有科学的组织和领导就只能停留在低质水平, 这将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提高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作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 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而农村老年人数量巨大, 在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时, 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具有时代性, 意义非凡。所以以老年人自身为基础, 以家庭为核心, 以政府和社会组织为领导依托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必要。
(一) 以老年人自身为基础, 提升自我。
1. 加强一种认识, 即重视精神文化生活。
生活质量是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一个概念, 它涵盖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的内容。[4]也就是说, 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同等重要。而从调查的现状而言, 农村老年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 农村老年人必须在观念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 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文化信息,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
2. 树立一种态度:
终身学习。农村老年人知识水平较低, 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知识水平密切相关。所以, 农村老年人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 在空闲时间及时为自己“充电”, 提高生活品味。当然, 这里的学习不仅包括文化知识, 也包括各种兴趣爱好的培养。
3. 拥有一种信念:
服务他人, 充实自己。老年人精神的充实不仅在于享受, 还在于奉献。俗话说:“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老年人只有拥有这种信念, 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完全体现, 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 农村老年人应该主动参与有益于社会的活动。比如参加到村庄的管理中, 为村庄建设建言献策;也可以自发组成“关爱下一代”组织, 共同关注村里的留守儿童;或者组成村容村貌整理监督队, 监督毁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或是成立老年人协会组织, 为当地农村老年人排忧解难;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帮助更多需要的人等等。农村老年人参与这些活动, 不仅有益于新农村建设, 也真正实现了老年人的“老有所为”。
(二) 以家庭为核心, 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家庭始终是农村老年人生活的中心, 完美的家庭生活是老年人最大的精神享受。[5]在家庭因素中, 起着最关键、最直接、最贴切作用的就是子女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检验子女是否孝顺的一把尺子。满足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 不仅是中华民族尊老孝老传统美德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赋予子女的任务。
1. 要给予老年父母情感慰藉。
子女在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 同样要关注老年人的内心世界, 经常与之沟通交谈, 了解父母心中所想, 尊重老人的意愿, 排解老年人的内心忧愁。外出务工不在老人身边的子女要经常打电话慰问, 让老人感受到子女的关心。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 比如说春节、母亲节、老人的生日等, 要及时表达关爱和孝敬, 不在于形式怎样。
2. 要给予父母精神文化活动方面的支持, 包括精神上、物力上、财力上的支持。
比如要经常鼓励老年人出去锻炼, 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对于消极的老年人活动方式要给予指导;必要时, 子女要陪同老年人一起参与老年人文化活动, 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在物质上, 子女要转变观念, 在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 给予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开支, 使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具备一定的资金基础。
(三) 以政府和社会为领导依托, 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
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机构, 应在充分了解老年人精神文化现状的情况下, 依据中央文件精神, 更有针对性地实施与完善与老年人有关的各种服务。[6]
1. 加强舆论道德宣传力度, 继续优化农村老人的养老环境。
农村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被重视。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广播、电视、宣传单等大力宣传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并加强对其子女及社会各年龄阶段人口的尊老敬老的道德教育。一是村政府可以起表率作用, 重视失独老人、失能老人、留守老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常去看望和慰问。二是对特别孝顺家庭给予表扬和奖励, 树立全村的楷模。总之,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村里都要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敬老和关心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氛围, 积极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 为老年人提供义务法律援助, 不断优化家庭与社会养老环境。
2.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老年人文化活动设施。
舒适心仪的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是提升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各级政府在行动上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视, 首先应该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 特别是专门的老年人活动场所设施。比如每个自然村应该至少设有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 内可设棋牌室, 小型图书室, 休息室等, 作为老年人活动的基本场所。此外, 可修建老年人体育锻炼广场, 增设老年人活动器材, 并对广场环境进行公园式优化, 达到“既能健身, 又可陶冶情操”的标准。
3. 有效地组织老年人集体活动, 包括学习性活动和娱乐性活动。
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呈现低质性、自发性, 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政府应以基础设施为依托, 有效地开展老年人活动。一是创办老年人学习班, 组织社会力量担任老师或管理员, 对老年人进行知识教育和爱好培养, 提高老年人的文化水平, 为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乐”奠定基础。二是以村委会为领导开展主动型有益的老年人集体娱乐活动, 比如:某项体育活动的比赛或在某个节日进行节目表演等。三是可组织文化活动下乡, 比如:定期为老年人播放电影, 或组织某剧团下乡演出等。
4. 从社会角度来讲, 社会组织可提供资金辅助和义工服务。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力量, 对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现状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可以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捐助各类活动器材、或者提供周转资金。当地的各类社会组织 (如:中小学、工厂、医院等) 亦可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为老年人提供义务服务, 比如:陪老年人谈心聊天, 为老年人义务诊疗等。
四、结语
北京大学教授穆光宗说, “一个健康的、幸福的和成功的老龄化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积极的老年文化的发展和支持”。因此, 政府、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农村老年文化,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摘要:精神文化生活是老年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 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并不高, 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低质需求、情感慰藉不足、活动内容单调层次低。其原因包括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子女外出务工、老年人文化娱乐设施不足及老年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等。本文在分析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足的同时, 从老年人自身、家庭、政府与社会多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从而希望能够提高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老年文化
参考文献
[1] .养老大堤能否抵挡银发潮[DB/OL].山西新闻网.http://www.daynews.com.cn/sxrb/bban/B2/1642, 2012-10-23
[2] .王雅琳.生活方式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28~29
[3] .沈康荣.城市居民闲暇生活探略[J].社会学, 2000, 9
[4] .周绍斌, 李建平.提高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政策选择[J].统计与决策, 2006, 4
[5] .杨明佳, 林英峰.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与新农村建设[J].学习月刊, 2006, 5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团体;民间艺术;存在的问题;建议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西南部,面积1031万平方公里,是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大县。柘城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物华开宝,人才地灵。有着丰厚的人文背景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数千年来,勤劳智慧的柘城人民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发拓展,留下了一处处很有价值的名胜古迹,传下了无数个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一、柘城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柘城县实施了文化强县战略,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使文化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到目前,我县共有国营艺术团体3个,民营艺术团体9个,特色文化产业村1个,网吧48家,书报刊经营户50家,歌舞娱乐场所8家,婚纱影楼21家,艺术装潢装修公司22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队伍。下面,我将柘城县一些知名文化品牌作一下简要的介绍。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庄遗址
李庄遗址位于柘城县申桥乡李庄村,又叫山台寺遗址。遗址上有一高台,高约1.5米,方园约300米。原土台上建有寺院,住有高僧数十名,曾是柘城县西部的一处有名的名胜。1995年至199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证明了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中发现九牛祭坑一座,坑内埋有完整和不完整的牛骨架九具、鹿下骸骨一付。清理水井一座,灰坑68座,而且这些灰坑形状各异,有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最为珍贵的是发现一座残窑,出土了鼎、甗、甑、深腹罐、盆、瓮、缽、盉等265件陶器。陶器颜色又有好几种,有灰色、黑色、橙红色等几种,尤以灰陶为主。发掘者认为,该遗址九牛祭坑与殷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可能这就是殷商文明的前身。2006年6月,该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为2.18万平方米,这是我县迄今为止所发现年代最早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二)河南省第一批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仵民舞和“泥人李”
1.大仵民舞是柘城县大仵乡民众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是一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队,以自编自演的喜剧故事和以翻、打、滚、斗等高难度动作见长。如今民舞已发展到周边十余个村庄,参与人数多达200多人。表演项目有龙灯、狮子舞、竹马、旱船、高跷等20余个。表演队表演时阵势长达200余米,锣鼓喧天,唢呐高奏,场面热闹壮观。2006年10月被河南省批准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柘城“泥人李”真名叫李延芳,他12岁开始拜师学艺,如今已是八旬老人了,他与天津“泥人张”实属一脉相承,同们师弟,张、李两家作品同工异曲,各有特色。李延芳创作的作品,无论造型、神态、着色、肢体语言都达到形神兼备,多彩多姿、栩栩如生的境界。解放初期他创作的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在当时曾引起强烈的反响。1970年,参加了商丘市中心广场毛泽东高大塑像的设计与制作。2005年10月其作品《订婚》、〈〈打柴〉〉荣获商丘文化温州行工艺品展金奖。2007,《炎黄二帝结盟》荣获第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有专家评价,李延芳的泥塑作品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骨骼之有力,形态之逼真,传神之微秒,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三)柘城县杂技团
县杂技团始建于1975年,多年来对传统魔术进行继承和发扬,同时引进一批国外大型魔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以魔术为主,滑稽、杂技等门类齐全的演出实体。从2000年以来,该团以郑州市为大本营,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曾2次出国演出。2003年全国“金象奖”魔术大赛比赛中魔术《人体两分》、〈〈刀切人头〉〉荣获2项银奖;2006年在首届“宝丰杯”魔术邀请赛中演出的〈〈魔术变脸〉〉再夺银奖;2003、2006年两次被省文化厅评为“百佳文明文化经营先进单位”。
(四)马庄(唢呐)特色文化专业村
该村为洪恩乡白桥村所属自然村,全村现有人口528人,人均耕地1.4亩。该村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顽童,都可以把唢呐等乐器信手拈来,高奏一曲。马庄人的唢呐演奏在当地已负有盛名,常年在外演出的人至少占全村人口的40%,全村可组成上规模的演奏队40多个,在生意忙时,可临时组成80-90个演奏队外出演出,还有一部分常年在数个省、市、县。他们演奏唢呐的足迹踏遍豫、鲁、苏、皖的各县市,教出的徒弟遍布附近各省。马庄人用唢呐吹富了村民,也吹出了全村人身体健康,精神焕发。2006年11月该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第一批(唢呐)特色文化专业村。2007年7月又被命名为首届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
(五)孟氏仿古工艺品
孟昭生是一位民间仿古艺人,他所精心仿造的“金缕玉衣”、“九龙玉杯”、“四养方尊”等国宝,以巧夺天工、外观逼真的艺术魅力,达到让许多珠宝鉴别专家难已辩别真假的地步。孟昭生研制的仿古工艺品青铜、玉雕、石雕三个系列,共计260多个品种。其作品件件匠心独运、巧夺开工,样式设计精巧逼真、造型优美。2005年9月,孟昭生的仿古工艺项目在中国—郑州先进适用技术交易会上荣获了金奖;同年10月份“九龙玉杯”参加了“商丘文化温州行”活动,获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2006年11月“九龙玉杯”在中国—商丘2006国际华商文化节旅游商品博览会中被评为优秀旅游商品。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柘城县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意识淡薄
现阶段,我县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设施旧、功能差等问题,特别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认识不够,在基层,尤其是农村“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志认为文化工作是软指标,不能体现政绩,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宣传工作,忽视基层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忽视文化的独立性、物质性、多样性和娱乐性,不能很好地顺应基层广大群众求富、求乐、求知、求变的心愿。
(二)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近几年来,从事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从业人员学历较低,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提高。目前,全县文化产业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存在高学历人员少,低学历人员多,专业技术人员少,工勤人员多的现象,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匮乏,而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和人才引进渠道没能建立,极大地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虽然我县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加大了投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演出的增加,一些必要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比如我县三个演出团体都是事业单位,随着各种演出的大量增加,所要求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但地方财政所拨付的事业费极其有限,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演员工资都不能保证。而且还有许多演出设备需要更新换代,这些都无法完成。由于舞台、服装、道具等设备简陋沉旧,严重影响了舞台艺术的整体美,演出效果也大打拆扣。
(四)民间工艺品市场狭小
民间工艺品不但具有远古之神韵,更具有现代之美感;既有传统工艺的特色,更显现代艺术的活力,应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才对,然而现实却不理想,销售也不尽人意。这主要是一些美术工艺作者存在很强的保守意识和小农意识,不敢大胆地走出家门,走向市场;缺乏现代销售理念,也不会运用互联网等现代销售手段展示、宣传自己的作品。
三、整改思路
(一)大力培训和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大批懂专业、会管理的人才(包括文化经纪人和文化中介组织者)。一方面,要积极发现和保护民间文化艺人,加大对本土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他们在传承民间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作用;要培养和引进文艺名家、文化研发人员,鼓励他们多出原创性作品,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打破用人机制和管理体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招聘省内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大力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员、文化企业家、传媒家等各类文化人才,促进文化产品的传播,为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对我县现在的体制内演出团体,实行岗位责任制,提倡文化创收,多捞多得。鼓励演员敢于闯市场,走上市场。注重文化创收,在具体工作中实行股份制,艺术团每个演员都可以入股,谁投资,谁收益,投资多,收获也多,按劳取酬,多劳多得。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全体演出人员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通过这些办法的实施,不但可以解决演出经费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广大演出人员的积极性和演出质量。
(三)加大文化品牌扶持力度
继续加强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除了以上列举的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还有对许多文化传统技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力度,使更多的民间传统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还要加大非物质文化开发和利用,吸引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来柘城开发文化资源,形成科学、有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开放的文化生产体系,从而促进柘城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对文化产业人员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充分放开文化准入制度,引导文化产业积极走向市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举办多种文化产业博览会,加大我县民间工艺品在民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艺术产品的生产、销售。鼓励他们大胆地走向市场,开拓市场,创建自己的文化品牌。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进一步提高我县艺术团体知名度,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下到乡村,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一批体现代风貌和地方特色的艺术水平文艺作品。建立文化产品交流市场,集中销售民间艺术品,使其能够引导民众文化消费观念,不断拓宽多元化的文化消费渠道,实现文化消费快速增长。要充分利用媒体向社会宣传和介绍现代社会的“文化消费”概念,让城乡消费者逐步树立起文化消费的观念和意识;还要继续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以品牌产品和品牌经营提升文化消费市场的品质。从现实看,无论是乐器、视听设备、工艺品、影视图书出版等文化产品,文化教育、体育休闲活动、演艺娱乐等文化服务,只有依赖于品牌化的生产和经营,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关注,才能得以繁荣发展。还应创造多元化的消费环境,开发丰富多元化的文化生产线,生产不同档次、不同规格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柘城县志.中国古籍出版社[M].1991.
[2]杨飞龙.柘城民间文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
袁鑫方
为推进农村科学发展,笔者对汝城县近几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总结如下管窥之见供决策参考。
基 本 情 况
汝城县地处湘南边陲,与粤、赣两省交界,是一个“老、少、边、穷、库”山区县。全县辖23个乡镇、309个行政村,总面积2424.96平方公里,总人口37.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44万人。近年来,汝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农村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寻求科学发展途径,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上升
通过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业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上升,农林牧副渔业稳定发展。去年以来投资300余万元,修建排灌水渠1.5万米,农用道路5000米,种子晒坪1500平方米,建起了千亩两系杂交稻父系母种生产基地和5千亩两系制种基地。2008年尽管受冰雪,洪涝灾害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县优质稻、优质水果、商品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依然扩大,全县种植业产业结构仍在优化。今年结合扶贫开发,动工新建通村 公路10条36公里,维修村组公路46公里;新修水渠5700米,维修24500余米,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930亩;扶持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面积19227亩。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撑下,农业迅速恢复上涨,春夏收粮食产量2449吨,同比增长16.6 %;生猪规模养殖增长42.11%。上半年实现
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现行价)40008万元,同比增长1.36%(可比价)。
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是基地优势日益明显。近年相继建成10万亩小水果基地、4万亩商品蔬菜基地、15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3万亩朝天椒生产基地以及万亩茶叶生产基地和万亩杂交制种基地。今年成功申报为全国绿色食品(朝天椒)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技术20万亩,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个。田庄乡25个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种蔬菜11.2万亩,每天逾40吨旺季时鲜蔬菜“下山”,促菜农人均增收340元。二是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先后引进、培植了龙丰生态、三江源公司、双友果菜公司、深圳海运通实业公司等14家蔬菜生产营销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有农业企业14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4家,县级11家;有林业加工企业87家,其中省级3家。繁华、双友、康华等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带动,发展蔬菜面积达2万多亩。龙丰生态公司发展优质稻订单1万余亩,吸收劳动力就业265人,年产“龙丰”牌系列米粉3000多吨、创利税702万元,实现了企业增效、林农增收、财政增税。三是协会带动订单生产。组建了田庄乡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马桥花豆协会、三星大蒜协会、岭秀生姜协会等12个蔬菜协会组织,吸纳农户2万多户。通过“协会+基地+农户”模式瞄准沿海市场,巧打菜市“青黄不接”的时间差,引进订单科学种菜,抢占上市“优先权”,从根本上解决了蔬菜销路和价格问题。在协会带动下,全县23个乡镇100多个村签订“订单蔬菜”7.6万亩,2万多户菜农通过种植高山蔬菜走上了致富路。据统计,今年我县农民从出售农产品中得到的人平收入80.9元,同比增长16.72%。
三、农民收入与消费需求同步增长
2008年我县克服年初严重冰灾的影响,全县农业收入同比增长13.24%,其中第一产业人均收入1234元,比上年增长3.85%,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3.06%;非农产业收入同比增长25.24%。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安置
或自主创业,县域农村劳务经济稳步发展,较好地弥补了金融危机对我县农民外出劳务收入的影响。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18.46元,同比增加77.23元,增长9.18%;其中二、三产业同比增长11.0%,农民本地劳务收入同比增长33.71%,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5%,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数2个百分点。另据调查统计,08年全县农民人均总支出2010元,比上年增加44元,增长2.24%;其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6元,比上年增加99元,增长7.08%。今年一季度在家电下乡等促进农村消费政策的拉动下,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97万元,同比增长13.3%;农民人均现金支出为644元,同比增长11.7%;其中生产费用支出增长6.5%,生活消费支出增长9.4%。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县家庭经营生产费用人平支出198.7元,同比增长0.44%;生活费用人平支出724.35元,同比增长13.29%,高于同期收入增长水平,其中食品消费同比增长4.21%。这些数据说明,农民住宅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增速迅猛,转移性支出快速增长。
四、农村社区环境进一步优化
截止今年5月止,财政对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教育、交通运输、工商金融等事务支出分别比2000年增长89.09%、18.27%、41.27%、8.44%、204.68%。整合资源新建了城郊中学(县六中),新建了职业中学实训楼一栋;投资1594.6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校15所学校27个建设项目的维修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卫生基本建设全面加强。6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全面动工,建筑面积3229.23平方米,投入资金316万元;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0.563万人,参合率为91.82%。今年9月份,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的政策机遇,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年内投资1292万元改造1534户5369间76700M2农村危房,成为全市危改规模最大、启动最早、进度最快的县(市、区)之一。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启动了联江村、宽量村、涧布村等8个示范村的“空心村”改造,完成改厨改厕1260户,入组入户道路硬
化1.02万平方米,墙壁亮化100栋,庭院绿化2400平方米,建立信息服务点11个。农村环境设施日新月异,文、教、卫事业繁荣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链条短,利益联结机制仍显松散,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依然不强,产业经营活动盲目性依旧较大,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农业龙头企业从事精深和高附加值加工者少,经营管理水平和层次尚须提高,辐射带动作用仍需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等一系列工作没有跟上,产品市场拓展能力不强,规模效益有待提升,品牌尚待进一步打响。
(二)科技兴农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少,带头人少。农民掌握市场信息相对封闭和滞后。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设备陈旧落后,职能弱化,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三)乡村集体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乡村集体债务繁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突出,不仅影响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也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甚至农村基层政权巩固的一大隐患。
(四)生产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农业抗御自然灾害、适应现代产业化发展要求的能力依然相当薄弱,近几年洪灾、冰灾造成农业损失巨大就是印证。
(五)农民增收有待进一步均衡。农作物产量不稳,增收幅度徘徊;农户收入不够均衡,收入差距拉大。偏僻地区农民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仍旧比较突出。
(六)农资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不稳,管理欠规范。农资价
格每年约以8%的幅度不断攀升,国家各项支农、利农、惠农政策被抵消不少。
几点思考与对策
(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调动运用各种力量解决农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培训、推广、检验检测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加快农产品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农民搞好政策、信息、科技、加工、流通渠道等方面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发展能力。
(二)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程度。把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和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产品作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扩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农业,提高经济作物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和畜牧养殖业,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型企业,依托企业壮大基地,做强优势产业和品牌农业,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三)强化科技兴农,提高农民素质。采取村组推荐、政府出资等方式,按计划、分批次,加大力度培养引进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乡村致富能手。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和农村“两新”组织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力量,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有利条件。依靠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四)加快劳动力转移,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务工技能培训,规范有序输出劳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保护农民利益,使农村土地向种植能手有序集中,提高
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和整体效益。
(五)完善公共事业,促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继续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侧重向教育、卫生、交通、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基础领域倾斜。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村级卫生室覆盖率,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创造优良环镜。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通称“陇中”。这里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全市辖1区6县、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3.51万人。境内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史前文化,有甘肃四大文化之一的陇西李氏文化。同时,还有风景秀丽的生态旅游胜地国家4A级景区漳县贵清山、遮阳山和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和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等旅游文化资源。近年来,全市上下立足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做法与成效
一是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成立了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统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制定了《定西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定西市旅游产业实现“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计划”的意见》。组建了定西市文化产业协会,发展会员单位100多个。以书画产业协会、剪纸艺术协会、洮砚研究会、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以及陇中文化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批社团组织异军突起,有力地带动了全市文化产业开发。与兰州、天水、白银、临夏、甘南等市州签订了“甘肃中部旅游城市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甘肃中部地区旅游一体化进程。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齐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的良好局面。
二是产业开发体系初步形成。坚持以节会、活动为载体,不断扩大定西文化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了“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定西农民书画作品晋京展、定西市赴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书画展、中国•定西临洮马家窑文化研讨会以及老子文化节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书画营销、彩陶复仿、洮砚加工和剪纸艺术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全市各类画廊发展到600多家,其中仅通渭县就有320家,该县已成为西北书画作品的集散地。马家窑彩陶复制工艺日渐成熟,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洮砚开发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甘肃洮砚开发总公司制作的“辉煌砚”、“东方醒狮砚”等巨型洮砚,极大地提升了洮砚的知名度。商业演出比较活跃,全市7家专业文艺院团和一批民营演出团体常年活跃城乡,年演出2000多场次,由市秦剧团创排的大型现代秦剧《百合花开》荣膺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剪纸艺术发展较快,成功举办了“西风烈”中国剪纸艺术大赛,我市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与此同时,奇石收藏人数也日渐增多,仅临洮县就有奇石馆30多家。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书画营销、彩陶复制、洮砚加工、商业演出、文化娱乐以及剪纸艺术等为重点的产业链条。2009年,全市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单位发展到1650家,从业人员达7300多人,年营业额达6500多万元。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0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49.5%。
三是项目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总投资13.5亿元的陇西李氏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启动。总投资近5亿元的临洮国家亚高原体育训练建设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1086万元的“陇中文化城”建成并投入使用。漳县对贵清山旅游风景区经营权进行了拍卖,融资1.68亿元用于景区开发建设。通渭县引进资金1.5亿元用于温泉城开发建设。红军长征通渭“榜罗会议”和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已分别完成投资690万元和180万元。有3个文化产业基地被命名为首批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争取省委宣传部文
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贴息和以奖代补项目5个。建成了漳县遮阳山天华度假村等一批旅游服务设施,全市A级景区、星级饭店分别达到11处和24家。全市“农家乐”旅游示范户累计达到75家,“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达到22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达1560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稳步推进,一个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成立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市广播电影电视部门实行了局台分设。市电影院、影剧院进行了改制。定西日报社对广告业务实行了承包经营,引进和开发了DM广告、重大节庆活动特刊等广告新载体,广告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长。市秦剧团由财政差额供给转为全额供给,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16名演职人员。市、县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工作有序推进。各县区也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五是民族民间文化大放异彩。制定了《定西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举办了全市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演等活动。挖掘、整理、提炼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编辑出版了《陇中小曲》、《通渭小曲》、《岷县民俗文化丛书》等一批民俗文化专著。通渭、岷县、临洮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花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包括“洮岷花儿”在内的甘肃“花儿”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市被列入国家、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分别达2项、17项和119项,为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困难和问题
一是规划滞后。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统筹不够。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尚未制定,一些县区亦未制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缺失,导致对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清晰,也导致一些景区景点规划缺乏明显个性。在景区景点规划中还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规划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规划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二是品牌不精。产业发展需要品牌支撑,而在我市,真正打得出、叫得响的产品和服务品牌还比较少。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包装和推介不够,文化产品与旅游脱节,许多产品仅限于家庭作坊式的制作,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和水平,文化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极少。景区景点基本上是观光游览性项目,游客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项目很少,难以留住客人。
三是投入不足。全市文化旅游建设投资滞后于经济建设投资,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市、县均未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民间资金还没有被充分引导到产业建设中来,融资渠道不畅,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量还很薄弱,没有形成强有力拉动和促进作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尚处在创业和原始积累阶段,存在着产品少、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贡献率低的问题。旅游经营单位普遍比较困难,仅靠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四是人才匮乏。文化旅游单位市场意识淡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落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在产品研发、宣传促销等方面,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使文化资源优势和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竞争力不强。旅游、文化部门编制紧缺,与担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三、对策及建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抓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具体概括为五抓:一是抓规划。抓紧做好《定西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定西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和《定西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引导各县区有序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点景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抓储备。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精心筛选、论证、储备一批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产业开发项目,充实和完善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库,为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是抓争取。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把研究政策、谋划项目作为重中之重,主动出击,科学运筹,争取更多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落户定西。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四是抓实施。加快陇西李氏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通渭温泉城等重点骨干项目建设。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做好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基础设施建设和陈展工作,尽快向社会开放。着手论证、规划综合性文化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尽快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五是抓保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关系,坚决防止竭泽而渔,确保资源永续利用。
二是通过抓重点增强产业整体实力。要发挥优势,抓主抓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培育主导产业:一是文化旅游。抓住国家节假日调整带来的中短途游急剧上升的机遇,联手构建定西、兰州、天水一体化的旅游运作机制,着力打造“兰州-临洮-渭源-漳县-岷县绿色生态旅游线”,“兰州-安定-陇西-通渭黄土文化风情旅游线”,“四川-岷县-漳县-陇西-通渭-陕北红色旅游线”。二是书画产业。充分发挥国有文化单位特别是各级文化馆、书画院的人才、创作优势,不断增强其在书画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定西书画对外宣传和交流活动。加强与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等的联系与合作,依托有一定经济实力、有相对稳定市场的画商和经纪人经营定西书画。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我市建立西北教育培训基地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书画组织在我市建立采风、创作和交易基地,进一步提升定西书画创作水平和知名度,使我市书画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三是洮砚产业。切实加大洮砚石材保护力度,坚决杜绝无序采挖。以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为主,对小型加工企业和民间分散的加工点进行整合,组建“甘肃省洮砚开发集团公司”。以“甘肃省洮砚研究会”为基础,申请注册“中国洮砚研究会”,以行业协会规范洮砚加工、经营行为。积极申请洮砚原产地保护,制定规范的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文化品味,切实把这一特色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四是彩陶复仿。以“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为基础,申请注册“中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加强马家窑文化研究和文物资源保护。扶持马家窑彩陶规模化复仿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定西文化的一张“名片”。五是民间工艺品。要突出地方特色,以剪纸、刺绣、奇石、根雕等为主,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上大作文章。民间工艺品开发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注重创新,要认真研究产品开发方案和制作流程,注意处理好量与价的关系,特别是剪纸等要在高端产品研发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其艺术性和实用性,逐步打入省内各旅游景点。六是文娱演出。加大对国有文艺院团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创办各种类型的民间演艺团体。以中国音乐学院在我市建立科研教学实践采风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做好洮岷花儿、陇中小曲等民间音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积极做好《百合花开》宣传包装工作,争取晋京参加汇报演出,使之成为一台享誉全国的舞台艺术精品。
三是通过抓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互动。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要积极探索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的有效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健全产业体系,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共同提升的良性发展机制,要在旅游纪念品开发、历史故事再现、歌舞晚会打造、娱乐项目开发等方面大作文章,努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要进一步加大对定西特色文化的开发力度,不断推出能够满足消费者求新、求知、求异、求乐的文化旅游产品,继续做好马铃薯、中药材以及漳盐等土特产开发工作,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大力挖掘以创业、创先、创新、创优为核心的定西马铃薯、中药材文化,推出一批以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为题材的文化产品,提升“中国薯都”、“中国药都”软实力。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武装文化旅游产业,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开发走上以科技为先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是通过抓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进一步整合领导力量,完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好政府在文化旅游政策研究、产业规划、市场监管、宣传促销、环境营造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发挥好行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推动行业良性竞争。要从市场准入、土地征用、证照办理、税费收缴、信贷投放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积极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其不断发展壮大。要积极开展A级景区、星级饭店、星级厕所等国家质量标准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工作,突出强调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普遍开展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细微服务等质量建设活动,提升全行业文明程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精细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强力培育定西旅游服务品牌。
五是通过抓宣传扩大定西对外影响。要牢固树立大文化、大旅游理念,以“文化定西、多彩陇中”为主题,不断加大对定西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组织编绘介绍定西文化旅游的书籍、刊物、画册、地图,制作介绍定西文化旅游的光盘、影碟等,在主要公路沿线再建一批旅游宣传广告牌。邀请文化界、旅游界、影视界的名家、名人、名导指导参与我市文化旅游项目策划和制作,拍摄一批以定西风光、定西传说以及民间故事为素材的影视作品,创作和演唱一批歌唱定西的歌曲,打造一台具有定西特色的文化旅游舞台剧,进一步提高定西文化旅游产业在外界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是通过抓人才加强队伍建设。要加快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不仅要培养人才特别是文化名人,而且要引进产业开发方面的专门人才,让他们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振兴的创业者、组织者。突出抓好文化旅游系统干部职工教育培育工作,着力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素质,努力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专家组的智囊作用,由专家组各成员牵头,组建专门的文化旅游产品研发队伍,做好重大决策的参谋、咨询工作,努力把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新的增长点。并先后荣获全省、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等称号。我们的作法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即:出台一项好政策,找到一条好途径,培育一个好市场,建立一套好机制。一项好政策:政府“点火”,群众“添柴”事业也好,产业也罢,最大困难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几年前,在各类文艺团体、文化事业单位捉襟见肘、求助无门,政府又不愿投入或无力投入的情况下,我县直面困难,积极应对,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的决定》,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建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并明确规定各乡镇财政也必须设立2至3万元文化专项资金。别小看这小小的20万元,它实际是县委、县政府为繁荣全县文化事业,而抛出的一个“火种”。有了这个“火种”,我们就开始了精打细算的运作,用它搭建了一个又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繁荣的舞台,把蕴藏在群众中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聚效应,一下子就让##的文化市场变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起来。2003年春,我们仅仅动用了专项基金中的5万元,推出了“爱我##、兴我##”系列文化活动。参加精品文艺节目调演和民间艺术大展演的单位多达82家,创作编排的节目达312个,直接参与演出的群众8000余人,汇演24场次。汇演中推出的##采茶戏《梆儿声声》,被市文化部门选送参加首届国际博兴小戏艺术节,囊括了剧目银奖、组织奖、编剧奖和演员表演奖等四项大奖,先后公演20多场,并在首届江西小戏小品大赛中获得特别奖,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靠着这种政府“点火”、群众“添柴”的运作思路,2004年一年,我们先后举办了各类群体性文艺演出40多场,送戏下乡70场,放映电影1068场,不仅极大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让##的文化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展示了新的魅力,找到了新的舞台,为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一条好途径:筑巢引凤,借鸡生蛋靠着政府“点火”、群众“添柴”,##的文化活动开始热闹起来,但仅仅是热闹起来,离产业化和高效益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光靠政府的20万元,很难做大做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如何融入大量新鲜的血液,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市场,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一手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近几年来,我县多方筹资2500多万元,新建了全省一流的县级艺术中心、广播电视大楼等重要设施。引进外资2400万元,兴建高达15层的影都大厦。配合国家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采取与企业联姻等多种方式,组织流动电影队下乡巡回放映,逐步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2004年实现创收23万多元。组建了##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下设19个分公司。公司组建后,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维护,统一管理,全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去年收入达到500多万元,提高了全县电视收视覆盖率,夯实了文化产业经济基础,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发展演出、娱乐、电影、电视等项目的同时,我们还把目光投向了网络文化和旅游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全县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优势,与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合作,投入500万元,首次在全市县级同行业中开拓了电话、互联网等电信业务,目前已发展用户1500余户。采取多种合作、合资的形式,精心包装推出的杨洲(佛教文化)、太平山(道教文化)、九宫山、柳山、豫宁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五大风景区,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促成了旅游与文化建设的完美结合。今年到目前为止,接待游客万人次,收入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和。一个好市场:花钱看戏,成为时尚投入这么大,收益如何来?在这一点上,我们同样花了大量的精力,引导广大市民群众转变观念,着力倡导“文化消费不可少”、“精神需求更重要”的社会理念,从一点一滴做起,精心培育出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消费市场。为了让老百姓有文化消费的需求、有花钱消费的愿望,我们一方面利用文化发展的专项基金,组织各种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让广大市民群众关注文化、热爱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已经建成的好平台,发挥名人、名节目的效应,大胆地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把一批知名歌星、影星和外地演出团体请进了##。先后邀请了香港影视明星万梓良、内地歌星李琼、白雪等一批名人到##演出,创收18万多元,收到了“市场搞活、产业受益、群众满意”的“三赢”效应。万梓良来演出的时候,最高的票价卖到了140元一张,当时有人
提出来,恐怕老百姓接受不了,但事实上却正好相反,上千张票,一个下午就抢售一空。不仅老百姓舍得花钱看戏,一些团体和单位也对文化投入开始热心起来。2003年,我们同样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先后举办了“昂泰杯”首届青年卡拉OK大奖赛、戏曲山歌专场晚会和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拍摄制作个人专辑、单位部门专题片、技术讲座等,仅此一项就实现全年创收6万
一、上蔡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上蔡县地处豫东南中心地位, 悠久的历史, 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伏羲文化、漆雕氏儒派文化、李斯文化、蔡氏文化、重阳文化为代表的伏羲画卦亭、孔子问津处、厄台、漆雕开墓、李斯墓、蔡明园、蔡侯陵园、蔡侯望河楼等人文旅游资源独树一帜, 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其中蔡侯望河楼、伏羲画卦亭一并入选省批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兼之上蔡县是荆、楚文化的交汇处, 民间民俗文化底蕴丰厚, 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茱萸绛囊、东岸桃核雕花工艺, 省首批百年“老字号”“白云翁”毛笔以及担经舞、扁担轿、菊花酒、王氏麦草画、东岸木版年画、苏氏节孝坊、伏羲祠传统庙会等在河南省广大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开发的景区、景点和文化旅游资源众多, 有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和基础条件。
近几年来, 为进一步实施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变的战略方针, 上蔡县在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产业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思路明晰, 方向正确。通过努力, 该县于2005年12月1日被中国民协评为重阳文化之乡, 2006年4月被省人民广播电台评为河南省十大古城, 2007年8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命名为“千年古县”;2008年1月重阳节入围文化部命名的“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 201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于2003年开始, 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二是决策科学, 措施得力。成立了县文化局旅游开发管理办公室及县、乡民俗文化资源保护领导小组, 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 细化了五年保护计划, 形成了聚全县之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氛围。三是突出重点, 精心规划。为提升上蔡文化旅游品位, 县委、县政府把文化产业的发展融人旅游产业发展之中, 突出抓好文化旅游的协调发展, 为上蔡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上蔡的文化旅游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其仍处于初始阶段, 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投资开发资金短缺, 旅游“六要素”不够完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二是景点缺乏文化包装, 缺少特色文化品位, 总体不尽人意。三是文化旅游基础建设滞后。一些景点匮乏文化内涵。基础设施不健全, 四是景区餐饮、娱乐业档次较低。建筑风格、人文环境、经营条件等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要求;五是保护利用措施不力。上蔡的文化旅游景点较多, 但相对分散, 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致使景区景点资源配置不相协调,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三、对策与建议
(一) 明确思路, 营造古蔡文化旅游氛围。
坚持以资源为依
质, 共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在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下, 如何保持这一文化的朴实特质而又与时俱进, 既使之保留传统文化, 又符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叶涛韩国祥总主编《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系列丛书》广西师范大学
托, 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营造以人文观光休闲度假为主题, 遵循生态文化资源相融合, 实现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移, 从一般接待型向文化旅游产业型的跨越式发展, 努力把上蔡建成特色鲜明、传统地方文化浓郁、人与自然和谐的“千年古城”。
(二) 准确定位, 完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围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这一文化旅游主题, 进一步修编全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逐渐改善旅游景区景点功能,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改善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 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集点、线、带于一体的上蔡文化旅游格局。
(三) 突出重点, 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
要下大力气抓好县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加强环境治理, 提高接待水平, 真正使上蔡的旅游品位靓起来。要把谢夫子祠堂、孔辙坊、上蔡植物园、桓景登高处、烽火台、凤凰桥、忠良桥、李斯井、李斯故宅、白云观、升仙桥、奎星楼及蔡河源为中心的古蔡都城等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纳入“一日游”开发重点。做好规划, 筹集资金, 科学开发, 逐步改变旅游景点单一的局面。
(四) 紧扣主题, 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项目。
紧扣旅游文化主题, 突出古蔡文化特色, 坚持地域性、厚重性和传承性相统一的原则, 挖掘一批如担经舞、扁担轿、腰鼓、舞狮、龙灯等独具上蔡特色的民间音乐、戏曲、歌舞节目;开发菊花酒、菊花茶、重阳糕等一批饮食文化项目;整理一批与上蔡风物相关的古今诗词曲赋及名人题辞, 出版一套上蔡名人诗词纪念册;精心包装, 推向市场, 使文化旅游成为上蔡旅游业获得生机与发展的新领域。
(五) 加强保护, 实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保护第一, 合理利用”的原则, 大力整合与重组文化旅游资源, 使其发展由点而线、由线而面, 形成有整体优势、品牌效益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六) 制定政策, 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投人。
要把文化旅游产业纳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实行产业扶持政策, 保证必要的财政投人, 保障文化旅游事业单位高效运转。要制定配套优惠政策, 减免税费, 鼓励企业、民间社团和个人兴办产业实体, 吸引各种资本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 彻底改变由政府单一投人的局面。建议成立旅游文化创作室, 组建上蔡县民间艺术团, 以加快文化旅游的项目研发、转化和提高。
(七) 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领导, 努力形成决策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定, 资金围绕文化旅游产业投, 部门围绕文化旅游产业转, 领导围绕文化旅游产业抓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创新机制。赋予涉游部门和企业更多的权力, 使他们放手放胆去干。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制定《上蔡县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总体方案》,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拓展上蔡文化旅游市场的宣传活动。四是要搞好人才培养引进工作, 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人新的活力。
出版社2008.7
[2]潘鲁生主编《中国民艺采风录, 剪窗花》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12[3]郭俊红《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叙事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牛郎官庄为例》.山东大学.2008.
李长春说,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要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把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化产品,更好地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要抓住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的契机,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激励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新闻出版总署将加强五方面工作
3月7日下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来到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组委员驻地北京建银大厦,列席小组会议,听取委员们对新闻出版和外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聂震宁等委员在创新能力、数字出版、“走出去”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蒋建国表示,下一步新闻出版总署将加强五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下一步转制后的新闻出版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搞活微观体制,进一步激发活力,同时政府也将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加强对新闻出版企业的服务;二、进一步鼓励创新。创新是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根本。对出版行业来说,编、印、发的生产环节不会消失,但编、印、发的生产方式需要不断创新,要走数字化的路子,要支持出版单位积极发展数字出版,同时支持印刷、发行单位加大投入;三、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针对当前存在的文化生产能力强、而群众消费能力不够的现状,新闻出版总署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四、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要在推动更多出版物“走出去”的基础上,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特别是要学会用海外读者习惯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五、进一步抓好市场管理。针对盗版依旧猖獗,假报、假刊、假记者仍然存在等问题,将进一步加强对出版物市场和新闻采编秩序的监管,重拳整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李东东等委员提案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工程
目前,我国在期刊出版数量上已成为世界学术期刊出版大国,但并非学术期刊出版强国。针对这一现状,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关于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的提案》,得到其他20名委员的联名相应,呼吁通过实施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加大政策引导和经费资助,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李东东等委员建议,通过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完善学术期刊的出版保障机制,加大对学术期刊出版扶持力度。在具体工作举措上,提案提出五点建议: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遴选与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建设重点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推进重点学术期刊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重点学术期刊出版效率建设;全面提升重点学术期刊专业人才建设水平。
新闻出版总署推进百种重点出版物主题出版工作
3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种重点出版物”出版工作座谈会,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与来自全国各地54家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就如何更好、更扎实、更有效果地推进主题出版工作进行了广泛研讨和交流。
2010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抓紧制定和实施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出版物选题计划的通知》下发后,经过专家评审论证,确定了百种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其中,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选题80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出版物20种。一些选题已列入国家重点选题“十二五”规划,今年国家出版基金也将重点支持有关出版工作,确保90%的重点出版物在7月1日前出版发行。
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对百种重点出版物的发行宣传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已制定了相关方案。3月底将启动对这些出版物的宣传推广工作。5月底在全国书博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将力推百种重点出版物,已经出版的重点出版物将设展台展示推广。
两国际印刷巨头作全球战略结盟
日前,世界上最大的传统胶印设备生产商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数字印刷供货商日本理光公司宣布结成全球战略合作关系。两家公司将首先在全球共享销售网络,销售理光全系列生产型数字印刷产品。双方合作内容还包括理光公司的服务与支持体系,合作生效时间为2011年4月。双方合作将首先在英国和德国适用,之后向其它市场扩展,预计在2012年德鲁巴展会时覆盖全球市场。
据专家指出,海德堡此次实现了从一家产品研发驱动型公司到市场驱动型公司的角色转变,更为重要的是,海德堡和理光的合作体现了胶印和数字印刷的合作,胶印在行业未来发展中还会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
文化产业是服务型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一定要加大投入、加大资源的占有、加大人才培养。政府要集中精力扶持一批龙头文化企业,为其配置资源,如跨行业资源的融合、重大出版工程等。同时可借鉴其他行业经验,建立文化产业银行,重点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和重大项目的集中投资,建立中小型文化企业风险投资基金。要想让文化产品有强大、持续的产出,数字产品在内容上能有更大的挖掘,必须具有强大的资本实力。有了资本,就可以占有更多的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
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传统书业,是文化繁荣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亟需得到政府的关注和政策扶持。走出目前困局的方法,除行业自身的积极努力之外,政府应给予国有和民营书店同等待遇,推
行多种鼓励政策,使不同性质的传统书店共同得到发展。
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并重视传统图书渠道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未来的城市化建设中,把书店的连锁化、网络化建设列入规划,出台对传统出版产业减免税赋的政策,鼓励在大城市建设连锁书店,便于书店上门服务普通读者;在二三线城市建设有一定规模的书城、文化城,便于品种规模销售的集散;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鼓励农家书屋和新华连锁书店并行建设和管理。同时,鼓励作者积极开发原创作品,进一步降低图书、影视、网络等跨媒体内容创作收入的税率,制定奖励标准,鼓励出版机构和作者积极向国外输出原创内容作品,鼓励跨境传播。此外,还要规范产品的零售、批发折扣,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规范和处理产业中的各种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山东省委原主委张承芬:
【汝城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推荐阅读:
汝城县范文庭07-01
关于加快拜城县煤炭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05-31
谷城县小型灌溉泵站现状调查报告06-17
方城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07-01
拜城县维吾尔医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保密法规10-12
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07-12
宁城县简介06-28
蒲城县尧山中学07-05
舒城县分类考核10-23
宁城县农村面源污染情况的调研报告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