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和谐社会建设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与和谐社会建设(精选8篇)

大学生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没有民族之间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体人民的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

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以平等的民族互利和广泛的民族共识为内涵的民族团结,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彼此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逐步形成一种民族团结的社会气氛。对于这个气氛,有的地方做了很好的概括: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民族团结还表现为:努力消除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化、散居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实施《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服务与管理,重点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满足他们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中,中国政府还多次开展全国范围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推动民族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所有这些都是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很显然,这样的民族团结其实就是民族和谐,就是社会和谐在民族关系上的体现,因此构成我国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民族团结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41%,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蕴藏着支撑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文资源。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3000万,形成中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同时,我们现在还面临一种新的形势,即影响民族团结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将长期存在,这使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出现这种新形势的大背景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分化加剧,市场经济下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格局呈现,不能不给民族团结,从而也给社会和谐,带来或积极、正向的影响,或消极、负向的影响。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到这两种因素:

一方面,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享有政治平等和当家作主地位,另一方面,历史上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所遗留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在一定情况下还会表现出来;

一方面,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磨擦;

一方面,各民族相互关爱、情同手足,共同性不断增多,另一方面,由于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地区、城乡、民族之间人员流动加快,误会和纠纷不时出现;

一方面,民族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由于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执行政策片面偏颇等原因,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情时有发生;

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另一方面,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民族问题的特点是,它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一出现就不是小问题。

由此可见,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非常艰巨,不能有丝毫放松。

三、用科学发展来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和突出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民族地区的各种问题,包括差距拉大、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等,都与贫困问题相联系。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

到解决,就很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一是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二是容易引发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可能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利用。

对此,我们必须站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一最高利益、核心利益的高度,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在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中,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位置上来。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他们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他们发展各 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的对口支持工作。切实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充分调动民族聚居地区内外两个积极性,使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要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加快民族聚居地区发展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本,投资于民,造福于民,切实加快少数民族的自身发展。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中,努力缩小民族间发展差距,促进各地区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

大学生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2

一、公证法律服务是解决矛盾的有利武器

和谐社会, 单从字面上讲,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也叫社会形态”。因此, 所谓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所谓和谐社会, 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地说, 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形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的同时, 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也日趋明显, 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多, 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大。换言之, 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 更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并首次把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 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 充满了现代社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 既是开阔政治视野下的理性选择, 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公证的价值追求就是公平与正义, 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公平、正义与公证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要依靠包括公证制度在内的法律制度来推动、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 引导全社会的公民遵守法律、维护和谐的气氛。

二、构建和谐社会客观需要公证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法律制度, 具有预防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功能, 是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法律制度。第一,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需要公证工作。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法律制度, 公证工作具有服务、证明、沟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保障民商事活动的交易安全, 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促进经济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同时, 公证工作作为社会诚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能够根据市场主体的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信用服务, 进一步增强公民个人和企业法人等信誉, 促进社会诚信, 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第二,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需要公证工作。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矛盾的凸显期, 许多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而且大都涉及法律问题, 通过法律手段防止和解决社会矛盾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工作方式。公证工作具有重事前防范, 而且方便群众、贴近基层和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和优势, 可以有效地调控和预防经济社会矛盾纠纷, 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三,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需要公证工作。按照国际惯例, 许多与涉外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文件都需要办理公证。同时, 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 我国公民出国数量不断增长, 需要办理大量的公证事项。公证活动已经成为当今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第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需要公证工作。大力发展包括法律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是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公证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公证属于市场经济范畴, 它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 它的理论根基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失灵, 资源配置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 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充分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前提下, 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种种弊端, 为此,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公证机构也就应时而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旗帜鲜明地明确了我国和谐社会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定位,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适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形势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政府的职能从计划经济时期统包统揽逐步转向政府社会管理, 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了条件。从根本上说,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有商品经济就会有民事纠纷, 这是必然的。而公证是预防和解决民事纠纷的一道防护线,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产物, 也是市场经济自我完善的表现。公证工作必须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和战略部署,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 充分发挥公证的职能作用, 协调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做出积极贡献。许多大陆法系国家, 为了充分发挥公证的预防作用, 他们从实体法上规定了许多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务必须办理公证, 否则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如对公司的章程、股东大会的记录和决议、股份的转让、公司资产变更的重要合同等都规定了必须或应当公证。一些国家还规定了公司章程的修改、对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与抛弃、不动产的使用、转让、买卖、赠与、抵押等都规定必须或应当公证。许多国家在民法中还规定某些法律行为 (契约、合同、买卖、让与、债权及其他无形权利的转让、租赁、合伙、委托) 必须经过公证或由当事人协商选择公证。在这种情况下, 公证就成为法律行为成立的必备条件之一。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采用公证程序进行调整, 可以最大限度地使之成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通过这一程序可以减少出现矛盾和纠纷, 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尽管我国实体法律中有关公证的规定相对地欠缺, 但我国公证机构通过公证活动对公民、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一些法律行为进行引导, 对预防社会纠纷的发生已经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在实践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许多公民不仅熟悉了公证项目, 而且在接触到新鲜事物需要法律保护时, 常常把公证作为一项重要的选择, 公证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社会角度看, 公证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前进发展的, 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和谐社会也是一样, 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制定与它相关的法律, 来保证和谐社会。公证机构公证原则就是最强有利的保证, 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四、小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并不等于社会没有矛盾了, 而是说这个社会有着比较完善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 能够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社会矛盾有事后解决和事前预防两种方式, 事前预防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公证工作的一大职能特点就是对矛盾、纠纷的事先预防。公证工作这种独特的职能优势, 决定了它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能够大有作为, 应该成为预防矛盾纠纷产生的一道重要防线。公证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 引导当事人借助公证手段调节经济关系和民事关系, 积极预防矛盾纠纷, 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将各类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 避免和减少司法诉讼,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公共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3

[关键词] 矫正点 关键点 着力点 瞄准点 和谐社会

一、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的矫正点

1.大背景下的公共文明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公民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我们仰望苍穹,拷问良知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在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公共文明在一些方面丧失了其拥有的活力和热情,可谓:官德失廉、公德失心、业德失范、人德失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给社会带来了五个削弱:削弱了政府的威望和凝聚力,削弱了社会配置资源的效力,削弱了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削弱了社会财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削弱了人心向善的亲和力。

2.公共文明下的大背景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格局可以用两个“化”和两个“安全”来概括。所谓两个“化”,一是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明显;二是政治与文化发展多元化。在地球村这个家园里,一元化与多元化并存。所谓两个“安全”,一是传统安全,二是非传统安全。两者相互交织,增大了世界的动荡性和不稳定性。面对两个“化”和两个“安全”以及公共空间的扩大,在走向未来的漫漫征途上,“人类需要探究一些具有当代意义的、由社会发展和公共生活所引发的重大问题。”[1](P001)

我国所处的社会大背景,是四个“化”和四个“深刻”。所谓四个“化”,就是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所谓四个“深刻”,就是我们面对的是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关系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2]

3.时代呼唤公共文明

“在以上的社会背景下,新世纪新阶段公民道德面临三个非常深刻的转变:一是从小生产的观念向近代大工业观念的转变;二是从 ‘质而少文’向‘文质彬彬’的转变;三是从自私利己的思想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转变。”[2]

现时期,全国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一个多元的社会,一个宽容的社会,一个善治的社会,一个有序的社会,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诚信的社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3]现代社会所需的高层次、高质量、高要求的公共生活,呼唤着与时代相适应的理性的文明素养和情怀来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

二、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

1.公共文明的内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以及公众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4]这就表明:文明是人类摆脱愚昧无知、任意妄为的社会历史进程,是社会自我调控能力增强的表现。公共文明是人们在社会共同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一种最简单、最起码的美德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思想道德基础。

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实质内容的公共文明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体现为公民的诚信谦恭、礼貌待人、服务大众的思想和意识;其次,它体现为公民的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气吞山河的胸襟和态度;其三,它体现为公民的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甘于奉献的状态和气质;其四,它体现为公民的认真负责、平等相处、合作共事的导向和行为。

2.公共文明的功能

公共文明是公民对公民角色的公共性本质及其责任和价值诉求的体认、理解、认同与把握,是公民对其自身狭隘的超越,是公民个人在智能和情感上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5]公共文明具有广泛性、直接性、现实性的特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首先, “窗口”功能。公民是整个社会联系之网中的重要一环。公民对社会的接触和感受,往往首先来源于公共领域,通过公共领域道德状况的直接体会和感染,公民就会了解社会及其机关组织的精神文明的状况。可以说,公共文明是社会精神风貌的显示器,是透视人类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窗口,是文明状况本身的晴雨表。

其次,辐射功能。公共文明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辐射到相当宽泛的社会领域,给人以活的表率,给广大群众以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第三,互动功能。公共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极为紧密,公共文明搞好了,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反之,会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在时代和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公共文明内涵特质有了深刻的变化,其内容也应相应加以调整,而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应着力加强的地方。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乃阴而抱阳,冲气为和”(《道德经》第42章)。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主张天人合一。“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6]P36这天、地、人三气应相互协调,“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6]P148方能“并力同心,共生万物”。[7]P148这些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地位平等,并无贵贱之分,具有同等价值;人类不应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主人,而对自然妄加作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万物是人类的朋友,自然是人类之母,栖身之所,故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为道德的关系。人应尊重自然,关爱自然。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我们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树立整体意识、平安意识、保护意识和节俭意识,反对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追求“道法自然”,报答大地母亲的养育之恩。

2.泛爱万物的人道观

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论语·学而》)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把对自己父母的亲情之爱,步步推广出去,以至于爱天下人民,达到“泛爱众”的目的。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仁民而爱物”,即不但要爱人,而且还要爱物(物即有生之类,主要是动物)。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却不用仁德对待它;对于百姓,用仁德对待他,却不亲爱他。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3.持续有序的安全观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传统的军事威胁和大规模的核战争危险性进一步下降,但民族宗教冲突、恐怖主义、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匮乏、人口增长过快、金融动荡、粮食安全、传染疾病流行、毒品泛滥、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上升,传统军事威胁与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呈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趋势。“在安全主体方面,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安全主体,各类组织、个人及人类整体也被纳入安全主体的范围。”[7]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补、平等、协作”,体现了一种相互的安全观。[8]P67—76个人作为安全主体之一,在公共安全领域也应有良好的文明精神气度和行为取向。一要有传统的忠义观,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孔子说:“忠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左传·文公二年》说:“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二要有现代的安全观,安全文明,从我做起。自觉遵守安全道德,是当代社会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当今社会,一个人的行为不仅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而且很可能危及到他人的安危甚至子孙万代的幸福,对人类的整个安全造成伤害。

4.以人为本的善治观

政府不可能是万能的,无所不管的,不可能把社会的方方面面管理得井井有条。任何政府都是“有限的政府”。政府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在一个水平或连结的平台上,与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政府间组织等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实行公共治理。法治和善治是公共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治包括两个基本面向:一方面,法治强调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至上性。政府组织和行政人员应当在法定职能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物,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而行,实行政府行为的法治化。另一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关注民众和社会的需要,并对此予以积极回应和满足,政府行政管理必须以保障和促进民众利益为依归。这是法治行政的基本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9]P69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10]P8-9

四、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瞄准点

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又是公共文明的客体。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培养具有公共文明品格的人。公共文明具有超越于“私”之上的特质,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自发生成于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公共文明的途径有:

1.外在的道德教育

公共文明是理性化的情操,它的培养更依赖于教育,其方法有:环境熏陶法、言传身教法、因材施教法、音乐感化法、个人示范和典范诱导的方法,以及集体和社会影响的方法等。

2.内在的道德修养

为广大公民提供实践的机会、条件和平台,鼓励公民积极投身于公共生活领域,在社会关系中体验感受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行为范式,从而产生感性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整体意识,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整合和提升为公民公共文明理念,内化为公民的公共良知,形成为指导公民文明行为取向和生活态度的公共情感、公共意志和公共信念。

参考文献:

[1]江涛.公共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陈瑛.如何看待当今公民道德状况[N].光明日报,2007-09-13.

[3]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龙兴海.大力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N].光明日报,2007-08-28.

[6]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肖兴利.国家安全观的重构——可持续安全观[J].云南社会科学,2007(1):15-19.

[8]苏浩.亚太合作安全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9]万俊人.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作风建设与和谐社会党课讲稿 篇4

今年1月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今天,我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员要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三个部分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个部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这是陈云同志在1980年做出的重要论断。

党风即党的作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作风问题,是大至一个党、小至一个党员,在自己的思维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风格特点,包括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等。它反映的是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学习理论、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从事工作、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付诸实施,以及向外部世界展示什么样的形象和特点等问题。

分析理解“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法宝”;二是“从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三是“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永立不败之地、永受人民拥护的关键所在”。

第一个要点: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就一直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在28年浴血奋战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

毛泽东曾自豪地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我们党之所以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功伟绩,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更加重视作风建设,把党的作风问题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予以加强。

邓小平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

江泽民同志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带头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200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建立良好的党风,专门召开了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针对当前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纠正措施。其基本内容是: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闭幕后不久,就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重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要求全党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光荣传统,牢记“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领导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临行前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毛主席向同行的战友们提出了这样一道题:“我们是共产党进北京,还是李自成进北京呢?你们把这一道题讨论好就可以了。”

讨论中有的说:“李自成进了北京,以为革命成功,天下太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完全松懈了斗志。结果很快被吴三桂引清兵打败。”也有的说:“李自成进北京,以为革命有功,应当坐享其成。三天一节,五天一年,贪图享乐,腐化堕落,只坐了48天的皇帝,就把天下丢了。我们共产党人要牢记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永远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被糖衣裹着的炮弹打倒。”通过认识大家到,现在面前是一片新天地,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好好学习,争取答好共产党人进北平这张考试卷。

遥想当年,毛主席提出的“进京赶考”这一历史命题,虽然已经过去58年了。然而,这场“进京赶考”实质上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我们党8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证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政治优势和鲜明特征,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第二个要点:从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需要我们付出艰巨努力,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予以贯彻落实。

如果作风不实、不正,就会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就会干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例如,党内有人已经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改为“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和自我表扬”这新的三大作风,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另一方面,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这既给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又给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的干部队伍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在增加,一些领导干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铺张浪费、奢靡之风盛行,等等。

以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为例,就存在许多问题。一次,一名要求补交养老金的失业人员找到某市劳动局请求支持。经办人员先后6次教他回70多里外的乡镇去补办补充材料。使这位失业人员整整跑了6趟乡下。为什么经办人员不一次性教他补充齐材料呢?至今他也没有想明白。

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损害党的执政能力,势必损害党的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改正错误,提高办事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三个要点: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永立不败之地、永受人民拥护的关键所在。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端正作风就是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做人民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红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充分说明了我党我军对群众关系的重视。

“六项注意”的第一项注意“上门板”

现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早叫“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那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亲自为工农红军制订的。“六项注意”包括“上门板,捆禾草,买卖公平,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其中第一项注意就是“上门板”。红军打的是游击战、运动战,居无定所,官兵们只能天当房,地当床,风餐露宿。于是,老乡家的门板常被他们借来当铺板。当时,一块门板别说对老百姓,就是对红军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因此,毛泽东制定纪律:借用老百姓的门板后,出发前一定要及时归还。后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期间,又在“六项注意”后边加了两项:“大便找厕所,洗澡避女人。”红军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人民群众一看就知道红军是真正为穷苦人闹翻身的军队,于是积极参军参战,帮助红军打胜仗。

反之,如果一个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置人民和国家利益于不顾,群众就不会支持它、拥护它。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之所以相继失去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关系,导致严重脱离群众,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苏联解体前不久,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苏共是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是代表党内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调查结果揭示了一个无情的现实:绝大多数苏联人并不认为苏联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这是导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有人总结说:布尔什维克党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20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近2000万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政权。

苏共的悲剧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要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果党放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然会脱离人民群众。党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必然会丧失执政地位。于是,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全党:“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人心向党,政党必然生机勃勃;人心背党,政党必然凋零败落。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执政时间越长,越要从严治党,越要加强作风建设,这已成为共产党执政的一条铁的规律。

第二个部分:党员要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重点讲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夯实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努力实践,取得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依靠群众,实现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和“完善制度,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一个方面:加强学习,夯实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胡锦涛同志把“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作为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第一条,充分体现了加强学习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只有把加强学习当作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作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方式,用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各方面的有益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才会有好的作风。

但是,当前有些党员不是在学习健康向上的理论,而是学一些封建糟粕的东西。例如,有的人就热衷于学习李宗吾撰写的《厚黑学》和现在由“厚黑学”派生出来的《商场厚黑学》、《官场厚黑学》等等。“厚黑学”宣扬的是“性恶论”,反对“性善论”。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三字经》中,第一句话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传。”意思是说,人出生之初,秉性本来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对孩子不严加教育,孩子的善良秉性就会改变。人性健康发展的方法是重在教导。教导人专心致志,始终不懈地向真、善、美发展。《三字经》的这个开场白,讲的是人性向善的表现。而李宗吾的《厚黑学》则宣扬“性恶论”,认为“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

李宗吾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的重庆写下《厚黑学》的。其目的就是揭露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黑暗。历史发展到社会主义时代,而少数人还用《厚黑学》的“性恶论”观点来解释世界,未免太悲观了。如果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人手捧《厚黑学》,时时谈论厚黑论,夜夜想做厚黑人,这样的社会将会变成一个怎么样的社会?

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强才能作风正。因此,要善于把加强学习与增强党性、升华思想、陶冶情操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衡量自己、检验自己,认真查找思想上的不足、作风上的差距,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树立良好风气的模范。

第二个方面:努力实践,取得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

作风建设重在实践。实践是检验党员作风的根本标准,也是锤炼党员作风的关键环节。

党员的优良作风,首先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上。广大党员应当用踏踏实实的实践锻炼来磨练自己、提高自己,养成优良作风。提出思路、制定政策、作出决策,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贯彻中央精神和上级指示,落实工作思路和决策,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民排难解忧。

党内生活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方面,加强作风建设离不开积极健康的党内生活锻炼。广大党员应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从一定意义上说,日常生活也是一种实践。广大党员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良好作风,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努力培养优良的生活作风和高尚的生活情趣,在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第三个方面:依靠群众,实现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

相信和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改进党员作风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揭示的一个真理性结论。

毛泽东、邓小平、陈毅在回忆淮海战役胜利时,多次讲过:“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的确,在淮海战役中,老百姓的口号是“最后一把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

实践已经证明:没有人民群众就不可能有我们党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领导地位,关键在于她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将自身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统一,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近几年来,少数党员干部,尤其是赋有执法职能的公务员,脱离群众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不及时纠正,任其蔓延发展下去,后果是十分危险的。

现在,执法人员的理念是:“执法为主,服务为附”。被执法对象绝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些被执法对象的理念是:“服务为主,执法为附”。两者理念不能一致,导致了一方说:“执法难”。另一方则说:“‘公仆’来到群众中,转眼变为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演变为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有群众反映,现在少数执法者是为人民币而执法的。

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员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到群众中去,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批评和呼声,善于从实践中、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以群众的反映和意见为镜照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努力加以改进。

党员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衡量作风建设的成效,人民群众满意的作风就努力坚持,不满意的就坚决克服;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坚持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提高权力运用的透明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在群众的支持和监督下不断提高作风建设水平。

第四个方面:完善制度,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要靠制度保证,着重从完善党的建设的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

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写的《犯人船》一书记载,1770年,英国政府宣布澳洲为它的领地。谁来开发这个不毛之地呢?当地的土著居民人数不多,且尚未开化,只有靠移民。当时英国人主要向美国移民。于是,政府就把判了刑的罪犯向澳洲运送,既解决了英国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又给澳洲送去了丰富的劳动力。运送罪犯的工作由私人船主承包,这种移民活动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

开始时英国私人船主向澳洲运送罪犯的条件和美国从非洲运送黑人差不多。船上拥挤不堪,营养与卫生条件极差,死亡率高。

1790年到1792年间,私人船主送运犯人到澳洲的26艘船共4082名犯人,死亡为498人,平均死亡率为12%。其中一艘名为海神号的船,424个犯人中,死了158个,死亡率高达37%。这么高的死亡率不仅经济上损失巨大,而且在道义上引起社会强烈的谴责。

第一种做法是进行道德说教,让私人船主良心发现,改恶从善,不图私利,为罪犯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一句话,依靠人性的改善。其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种做法是由政府进行干预,强迫私人船主富有人性地做事。这就是由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饮食和医疗标准,并由政府派官员到船上负责监督实施这些规定。官员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与船主同流合污,分享利润;一种是坚决执法,自己或亲人的生命受威胁。在无法无天的海上把那些不识相的官员干掉,扔到海里。其结果又以失败而告终。

此后,通过探索,英国政府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制度:政府不按上船时运送的罪犯人数付费,而按下船时实际到达澳洲的罪犯人数付费。罪犯成了船主的“摇钱树”,当然不能虐待了。这种按到澳洲人数的制度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1793年,三艘船到达澳洲,这是第一次按从船上走下来的人数支付运费。在422个犯人中,只有1个死于途中。以后这种制度普遍实施,按到澳洲的人数和这些人的健康状况支付费用,甚至还有奖金。这样,运往澳洲罪犯的死亡率下降到1%至1.5%。

很显然制度的选择对事物最终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要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合理、完整严密、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保障。同时,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保证做到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第三个部分: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去年10月8日至11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党的作风建设也将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讲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二是“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三是“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一个方面: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搞不好,必然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个别地方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人民群众看社会是否和谐,不仅看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更直观的是看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端正,是否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改革涉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必然会带来一些矛盾,这要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把握和解决。

实践证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方面: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党的作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

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

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通过深化改革、发展民主、强化监督,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发展。

从发展先进文化的角度看,党风政风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水平和廉洁从政意识,才能促进全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第三个方面: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人民群众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执政党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反之,社会就会缺乏活力,矛盾丛生,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特别是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全党全国在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原则问题上高度一致,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政治保障。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作风保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同志们,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促进力量。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必须坚持、发扬和光大。

党员干部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党课讲稿

古人云:“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只躺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的成果上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只图享乐,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企业,是注定要走向衰败的。同样的道理,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如果痴迷于贪图享乐,热衷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是早晚要腐而败之的。

一、新时期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其字面意思为:“不畏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英勇顽强的斗争”。艰苦奋斗精神的科学内涵就是指“为实现伟大的或既定的目标而勇于克服艰难困苦,顽强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精神和行动。艰苦奋斗是远大理想和顽强意志有机统一的精神,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必经之路。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我们战胜敌人,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困苦的有力武器;也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郑重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上任不久就带领中央领导成员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回顾党的历史,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极其困难的年代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壮举,正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红其拉甫海关的关员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死亡之谷”,战天斗地,用忠诚履行神圣的职责,用信念挑战生命的禁区,靠的都是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近些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部分党员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脑海里被淡忘了。有的不求进取,关心生活胜过关心工作,过分在意票子、车子、房子;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淡薄。大量事实表明,贪图享乐和奢侈浪费是政治瘟疫,它不但消磨人的意志,使我们的干部沉沦,而且具有传染性,败坏党风民风。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是对每个党员干部最现实的考验。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甚至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不同时代、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的精神实质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我们在倡导这一精神时,应认真弄清艰苦奋斗精神的科学涵义。我认为,在当今时代,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居安思危,永不止步

回顾中国共产党业已走过的艰难历程,我们经过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事实充分证明,我们完全有理由为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而骄傲与自豪。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千万不能忽视甚至漠视目前及今后摆在面前的巨大考验。从国际环境看,中国经济的弱势还相当明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例如,1949年中美人均国民生产值之比为1:19,而1997年则扩大为1:43。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人均资源要素占有率低,生态环境恶化仍在延续,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加之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和超大型社会,在实现社会形态的转换过程中必然带来的诸如社会失序、道德失衡、政治动荡等一系列尖锐问题,都时刻提醒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不能居安思危,不断前进,后果将不堪设想。

2、励精图治,知难而进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是一项前人未曾走过因而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的事业,加之整个国家尚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任务重,时间紧,阻力大,种种不稳定的因素和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将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时代重任,兢兢业业,善于摆正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大家的位置,必要的时候,要勇于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增强驾驭形势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勇气和能力,以一种迎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恒心去面对一切困难,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时,适时而动,勇于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和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这样,就一定能够完成我们应该且必须完成的伟大事业。

3、勤俭节约,清正廉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勤俭办事,清正为人,不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干事业的重要经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坚持这一点。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是绝对事实,离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尚有相当距离。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从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的挤压中突出重围,就必须坚持和发扬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首先要带头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奢侈挥霍和以权谋私,真正心系祖国和人民群众,自觉与人民群众一道艰苦创业、同甘共苦。

(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迫切需要

1、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历来以不畏艰难困苦而著称于世。也正是凭借着这种宝贵的精神,造就了整个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辉煌地位。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领导的事业的成败与兴衰,无不与艰苦奋斗精神的扬弃休戚相关。8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在不断地努力前进。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现在看来,80多年的奋斗史尤其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的正反经验均表明,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应当而且必须告诫人民尤其是广大共产党员保持和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

2、当前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更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首先,从全局和整体看,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即意味着在今后一段长期内,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会很高,加上改革缺乏经验,遇到的阻力又大,困难又多,任务又重,对此,邓小平强调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其次,已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越困难的时期,也将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越容易发生嬗变的时期。我们正处在体制大变革的关键阶段,市场经济固有的负面效应必然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导向,直接表现就是利已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疯狂滋长。而现实的要求是,越是健全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就越需要利用道德和精神的矫正功能,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以矫正那些不良倾向。第三,就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共产党而言,其自身所面临的执政考验也离不开艰苦奋斗。我党经历了86年发展,已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人民信任和拥护的领导核心,但目前正面临着前未有的考验,当然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的大力弘扬。

3、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确保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认真研究和解决生产力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开放,自觉调整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为生产力的发展指明方向、开辟道路、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要大胆扫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要勇于正视党在新形势下自身建设的种种问题,以改革的精神解决那些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体制、习惯和做法。

我们国家还很贫穷,经济还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刚刚开始。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党员和党的干部若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贪图享乐,就会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甚至走上邪路。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改善人民生活并不矛盾。

只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移风易俗,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只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才不会腐化堕落。艰苦奋斗不是贫穷落后,不是不要物质利益,而是要为群众谋更大的物质利益。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但生活的改善只能是逐步的,不能脱离生产这个基础。所以,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倡为革命的牺牲精神,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二、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争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

(一)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正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树立忧患意识

0 0 2年12月,胡锦涛同志率领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的“两个务必”,并做了重要讲话:“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四个牢记:第一,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第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第三,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第四,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

(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以身作则,清政廉洁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自身素质如何,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艰苦奋斗精神发挥的状况与效果。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廉洁勤政、艰苦创业的模范。在新的征途上,以新时期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先进代表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到:一是坚持牢记使命、励精图治,反对意志衰退、精神萎靡;二是坚持奋发有为、艰苦创业,反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三是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四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反对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立足岗位做贡献

(1)紧跟时代、不断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兴起,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形式下,我国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沙上建塔,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创新的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第一要义,取得工作权利靠学习,工作做出成绩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而不被时代抛弃。创新意味着走在时代前列,要创新,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打开广阔空间,提供永不枯竭的资源。

(2)艰苦奋斗要靠党员,党员干部要带头

我们党建党86周年,执政5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综合国力提升,国民经济迅猛增长,可谓国富民强。时代不同了,生活条件好了,那么时下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不是要求人们再去“住茅屋,饿肚皮,穿破衣”,更不是让人们去当“苦行僧”。而是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美德,做到居安思危,奋发进取。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昂扬向上,奋发有为,不怕艰难困苦,不贪安逸享受;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图空名,扎实工作,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大吃大喝,讲排场,比阔气,比办公条件,比交通工具,比豪华气派等等)。坚决反对骄奢淫逸,要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等小事做起。

北宋司马光曾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慎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因为简朴,一个人就不会有过多的欲求,君子没有过多的欲望,就不会被物质所奴役,就能秉公办事,正道直行;普通人没有过多的欲望,就能小心谨慎,节省开支,远离犯罪,使家境富裕。这番话言简意赅,很值得我们记取。

入党讲座-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教学要求: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员明确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深刻理解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端正入党动机的方法和途径,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决好思想上入党,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争取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其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上的具体表现。入党积极分子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非常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以解决好这些问题,使自己在政治上逐渐成熟,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一节 端正入党动机

端正入党动机,是党组织对申请入党同志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一位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首先面临的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

一、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愿望和目的,通俗地说,就是他为什么要求入党的内心想法。

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的同志其内心想法是受到各自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如:有些同志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要求入党;有的则认为入了党全家光荣,面子上也好看;有的认为现在党的政策好,给自己及家庭带来了发展机遇,为了报答党的恩情而要求入党;有的认为“党票”是一种政治资本,入党后受重用、提拔快,或者在大学毕业后加重择业筹码,等等。这些想法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要求入党的同志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动机申请入党的。

正确的入党动机:只有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一切献身于党的事业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

二、树立正确入党动机的重要意义

1、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坚定自己争取入党的信心。每一位要求入党的同志,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需要作出许多努力,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自始至终把自己的理想与共产主义事业紧密地连在一起,并把这种理想和追求化作实际行动,以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始终不愈的决心,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2、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战胜各种困难,产生正确的争取入党的行动。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要求入党的强烈愿望和迫切心情是不够的,还必须付诸实际行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困难,勤奋工作,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逐步培养和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践共产党员的标准,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3、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党组织考验,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目前新的历史时期,党组织对每一位要求入党同志的考验没有变。这种考验在战争年代主要是生与死的考验,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主要是公与私的考验。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党组织的任何考验,永远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树立正确入党动机的重要环节

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并要以实际行动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努力学习理论。要求入党的同志应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较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从而加深对党的认识,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增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打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功底。

2、勇于社会实践。要求入党的同志在努力实践党员标准的过程中,要勇于投身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强化自己的入党动机,培养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发扬党的光荣传统,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

3、发扬奉献精神。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无私奉献、不惜牺牲,这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有无数先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自觉奉献,对党员而言意味着责任、义务、使命,它是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要求入党的同志,要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自觉奉献的精神,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树立远大理想。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胸怀共产主义理想,若忘记了这一远大目标,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求入党的同志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前进的,虽然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还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满必胜的信心,这是对每一个要求入党同志信念基础的检验。

第二节 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一、正确理解党员标准,努力找出自己的差距

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过程就是按照党员标准努力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时时刻刻按照党员标准努力实践,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去,按照党员标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入党。另一方面,要时时刻刻对照党员标准找出差距,明确方向,坚定信念,执着追求,愉快地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和考察。

二、正确对待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1.党组织考察的主要内容

(一)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对待重大政治问题的态度和在关键历史时期的表现,考察他们是否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态度。

(二)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对待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关系的态度,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

(三)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在艰苦环境和繁重工作中的态度和表现,考察他们的入党动机。

(四)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考察他们的本人历史、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历史情况。

2.怎样正确对待党组织的考察

(一)主动靠拢党组织,经常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这是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了解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严密的组织观念和对党忠诚老实的重要途径。

(二)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动接受党组织的培训。这是对入党积极分子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入党积极分子能否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要求入党的同志应积极参加党组织以不同形式组织的理论培训,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三)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入党积极分子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可以参加讨论新党员发展的支部大会、新党员宣誓大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表彰大会等党内活动,接受党的生活锻炼,激发自己为党工作的热情,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努力从思想上入党,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所谓思想上入党,就是从思想上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并在行动上付诸实践。

要求入党的同志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解决好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不仅仅是入党前的努力,更是终身的要求,它需要一辈子的奋斗和付出。因此,入党积极分子必须重视从思想上首先入党的问题。具体应该做到:第一,相信党,热爱党,从思想上接受党,矢志不渝地追求党。第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端正入党动机,实践党员标准。第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第四,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为党的事业努力奉献,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节 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

入党手续,是党组织在接受新党员时必须履行的程序,每个申请入党的同志都必须了解和熟悉入党手续,并应该认真对待和准备严格履行。

入党的基本手续是:本人向所在单位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考察;公示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有两名正式党员做入党介绍人;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举行入党宣誓;经过预备期的继续教育和考察,办理转正手续;经过上级党组织批准方可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一、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自愿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递交入党申请书。这是因为,要求入党就意味着你决心承担起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志愿按照党章的要求去终身实践。

入党申请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什么要参加中国共产党,即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二是本人的经历、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三是本人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后,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教育和考察。

在这一阶段中要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积极争取党组织的帮助教育,参加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经受党组织的考验。

三、确定并公示发展对象

确定发展对象时,要进行共青团组织“推优”、政治审查、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计算学习成绩等等。在办理入党手续以前要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发展对象的姓名、班级或工作单位、年龄等。发展对象公示时间一般为一周。

四、填写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记载着申请人入党时的主要情况和全部审批过程。《入党志愿书》是由申请人、介绍人、上级党组织谈话人、和各级党组织分别按规定和要求填写的。申请人填写的内容主要为自然情况、入党志愿、本人经历、奖惩情况、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等情况。填写中要严肃认真,对党忠诚老实,实事求是。通过填写《入党志愿书》,使申请人受到一次实际的深刻的党性教育。

五、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介绍

入党介绍人可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也可由党组织指定,一般由党组织指定,由培养联系人担任。按照《党章》规定,入党介绍人必须由正式党员担任。因此,预备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党员不能担任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要在《入党志愿书》相应的栏目中填写介绍人意见。

六、必须经过党支部大会通过

党支部要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讨论发展党员。申请入党的同志要在党支部大会上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主要经历、家庭情况、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主要优缺点以及向支部大会要说明的问题。

党支部要将大会形成的决议内容填写在《入党志愿书》相应的栏目中,落款时间为党支部大会通过之日。待上级党组织最终批准后,党支部大会通过的时间就是其入党时间。

七、上级党组织审批

党支部大会通过吸收申请人入党后,要将其《入党志愿书》,连同入党申请书、政审材料、培养教育和考察材料报上级党委审批。在上级党组织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要指派专人同其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帮助其提高对党的认识,并将谈话内容填写在《入党志愿书》相应的栏目中。

对申请人来说,党组织在批准入党之前所进行的谈话,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谈话内容:一是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二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或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三是对待入党审批的态度;四是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八、举行入党宣誓

预备党员要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进行入党宣誓,这表现了入党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入党宣誓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教育形式。

《党章》规定的入党誓词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九、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在预备期要继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考察,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经受考验。预备期满,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讨论其转正问题。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要办理下列手续:(1)本人提出转正申请;(2)所在党支部大会讨论,并作出决定:(3)报上级党组织审批。上级党组织经过审查,如批准该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即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党龄从预备期满按时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析社会保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5

——城乡统筹

摘要:实现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与追求目标,而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基础与必要条件,它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它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促进共享国民财富的基本制度安排。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城乡统筹

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相关关系,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通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现实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国近二十多年来总体上是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阶级斗争年代逐步向和谐社会迈进的进程的同时,还必须承认现阶段确实存在着差距、矛盾、冲突,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格局日益显现,部分社会矛盾甚至在日益尖锐化。中国进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既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分化加剧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得以化解的敏感、复杂时期。

一、问题提出背景

在中国现阶段面临的诸多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中,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劳动关系的失衡,流动人口与固定户籍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等,都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着直接的负面影响。而在这些差距、矛盾与问题中,又几乎都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残缺不全、有效性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

农业弱质、农村落后、农民弱势、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不时还有扩大的趋势,使得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

二、城乡和谐发展的策略

(一)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必须认真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之间差距的持续扩大,也与国家福利资源分配的不公直接相关。如国家财政中的公共福利资源(包括教育资源、公共卫生资源、住房福利资源等)主要用于城市居民,占总人口40%的城市居民至少占有70%以上的国家公共福利资源,而占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只占有不足30%的国家公共福利资源,这种长期畸形的公共福利资源分配体制,进一步弱势化了农村居民的经济社会地位。教育福利资源、公共卫生资源、住房福利资源等配置的失衡,揭示了这些基本福利制度的非公平性,它已经成为拉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和重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所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居民的两种身份、两种教育体制、两种就业制度、两种财政税收体系等不平等的制度,导致了中国城乡之间的隔阂,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农民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是能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大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平稳,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大问题。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六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因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城乡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的重点。要把节水灌溉、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通讯通电、医疗卫生设施、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备、农民培训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作为投资重点。国家应该改革目前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政策,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农民投资建设为主变成以国家财政投资建设为主,让农民在公共产品享用上能够获得“市民待遇”。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始终坚持农民自愿、政府支持、项目支撑的原则,采取农民出工出力、社会扶智扶资、市场方式运作的办法,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

与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差距相比,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更为突出。促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抓紧解决农村教育和卫生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如果不加快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但不能解决农村现在的贫困,注定将来还会贫困。加快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除增加对农村社会公共产品的投入外,还要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改革的力度,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增加投入与改革并举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加大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把增加公共卫生资源和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到农村,引导农村建立医疗保障;加快构建最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基础工程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现代化事业的一个伟大创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大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加速推进中,让农业生产兴旺发达起来,让农村经济繁荣进步起来,让农民生活文明富裕起来,让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起来,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村社会建设的现代化,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要把新农村建设变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村民自治,加强民主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现代化事业的一个伟大创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大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加速推进中,让农业生产兴旺发达起来,让农村经济繁荣进步起来,让农民生活文明富裕起来,让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起来,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村社会建设的现代化,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要把新农村建设变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村民自治,加强民主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总结 实事求是地讲,能够适应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还未真正形成。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漏洞很大,大多数城乡居民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等事实,社会保障制度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适应城镇化步伐加快的需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维护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改变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使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实现城乡利益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大学生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6

李红芹1

(黔西南州委党校兴义562400)

【摘 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及其价值观念的最高体现。传统文传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中国统文传化在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包含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和谐”元素与智慧。因此,充分汲取和运用中华民族创造的智慧,以社会总体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树立和谐思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球化为背景,融合各民族文化;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创新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和谐社会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文化,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就是建设一个富足祥和的社会。而且,中西方的不同论著中也皆含有“和谐”的思想诉求:在古代中国,《周礼》中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精神倡导,儒学中有“中和位育”、“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与建立“大同社会”的基本夙愿等,在西方,古有柏拉图“公正即和谐”的政治学论断,近代有空想社会主义“和谐制度”的理想追求等„„时至当今,社会的和谐依然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与创新性的“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构建的提出则断然昭示出“和谐”的精神诉求是我们党与国家在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上,以及处理国际间关系交往中不断追求的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更推进一步,将其纳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说,古之传统思想与今之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巨大思想宝库,“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天人和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的理想追求,是其价值观的最高体现。

(一)“天人合一”思想——-构成中国哲人天人观的主旋律。

“天人合一”思想追求天、地、人整体和谐、交融、协调与按自然规律办事。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各有不同地论述过“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构成中国哲人天人观的主旋律:如老子主张“顺天说”,荀子倡导“制天说”,《易传》提出天人调谐说等,但总的来说,“天人合一”论强调规律与行动的和谐性,认为人的行为以实现天道之求为已任,应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认为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才能不断维持和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与自然共生繁荣与协调发展,才能适时、适地满足代内需求,实现代际公平。“天人合一”思想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方向上的意义与思考。

(二)“中和”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流。

《易传》中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厚德载物”就含具有“和”的内涵与理念。儒学强调“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其间包含有中和协调的核心思想理念,如孟1作者简介:李红芹(1973-)女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 专业方向:政治学

子有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孔子的学生有若斯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和”思想成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流。2500 年前西周太史史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它强调的“和”乃是事物的对立统一,是一种“和而不同”,言即,不同的事物按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方可产生新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则不能够长期持续地发展下去。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为构建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借鉴。

(三)“大同社会”——-古近代中国执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形式。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大同和平等的理想。儒家重要经典《礼记?礼运》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社会”强调选贤任能,社会秩序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团结诚信和睦,人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生活富足,社会供养有力,成为中华民族执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形式。不仅古代如此,近代以来,康有为追求的是大同,孙中山的理想也是“天下大同”。“大同社会”为构建怎么样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基本架构。

(四)“王道思想”——-传统文化人文关怀的思想重心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继承周公以来的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王道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王道思想,荀子则将其提到了更高一种境界。这一思想强调以民为本,认为君臣关系乃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关心平民疾苦,以不忍之心爱民,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思想包含有重要的人文关怀之意,认为“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仁政”说的立足点。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宗旨上的意义和思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赋予这一思想以时代价值,将对于党和国家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真正实践爱民、利民、为民和富民的宗旨,仍具有可供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毕竟是中华民族连绵发展的文化命脉,造就了中华古老文明的经久不衰。而且,在与其他文化的接触、碰撞中,也日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与超越民族界限的世界价值取向。近几百年来,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与人际关系失衡等人类生存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社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因受其影响而出现诸多的社会不和谐因素。这越来越使人们日益认识到,对立、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和谐共处、相容发展、协调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为此,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掀起了一股股的“新东方文化”研究热潮,期许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积淀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也开始逐渐萌生。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力图改变和扭转传统文化式微与社会关系失衡局面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文化式微与社会关系失衡要求做出“和谐”发展战略选择

(一)传统文化式微

中华民族繁衍了几千年,其间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化终究是最深层的决定力量。但是在近代,传统文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够与时俱进,传统思想文化的地位被削弱。

而且,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也悄然登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由于西方文化倡导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与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掠夺。尽管这种科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科技发展,但由于其在本质上的反自然剥夺了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权,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不断融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发展式微。试想一个没有价值观与文化支撑的社会,秩序与稳定能否维持也是个大问题。诺贝尔奖得主1988 年在巴黎发表的一个宣言也不能不令人重新来审视与思考传统文化,他们这样说道: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因此,要围绕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这是实现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需要,也是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社会关系失衡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随着我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也必然发生分化,产生新的利益群体,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不断涌现。在这个政治、经济、思想急剧变革的时期,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趋于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不再盲目崇拜和畏惧权威,不再屈从或被动服从政府机构输出的政策、条令,而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现实、理性地去思考和判别自己的利益,有的甚至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道德沦丧也相伴随行,这些都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影响。可以说,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是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冲突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如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贫困、失业等社会病症和社会裂痕诸种矛盾问题,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关系失衡,不和谐的因素空前加大。面对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上述诸多问题以及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危机,让人不得不进行深深思索:怎样处理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消除上述不和谐因素与问题?这还需要照顾到各阶层群众的特殊利益,需要主张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针对西方的经济发展涵盖社会发展的现代模式弊端而提出的。它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由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以及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也就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是一个历史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离不开中国的特殊国情与文化传统,就此种意义上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脱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底蕴。为此,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深入研究、发展和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批判继承中外思想文化遗产,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

三、以整合创新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开放与博大的容纳情怀,它哺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文化大繁荣与交流,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些制度的建设,都源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传统文化的有益成果应该而且必须用来为我们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服务。尽管其不可能给我们提供解决现在及未来种种问题的现成答案,但其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所蕴含的“和谐”思想,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予人”,“修己而不责人”,“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对于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协调关系、促进发展意义很大。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为此,有必要在广泛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第一、创新传统“和谐”思想,以和谐思维为导向促进社会总体协调发展。和谐思维并不排斥矛盾,和乃不同事物之和,即多样性的统一与平衡。只有达到多样性的平衡才能实现“和实生物”。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协调、平衡的方式稳步推进,以求得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和而不同”的社会,其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为此,要充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思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突破单一文化思维模式,树立和谐的思维观念,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谋合作,从而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促使社会总体统一协调与和谐发展。

第二、适应形势的发展,变革传统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竭力倡导“新东方文化”,这说明“东方文化”在现时代有巨大的价值,但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变革。现代意义的“天人和谐”已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它强调人对自然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却忽视了对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而后者恰是西方文化注重的,也是西方文化价值所在。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需要整合和包容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以求人类全面和谐发展和世界共赢。由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无视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而要在正确认识和看待文化多样性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汲取营养、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为此,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并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中汲取营养,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今世界所发生的空前剧烈的变化,如山洪、地震、海啸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性失业、战争、贫困、疾病等问题和现象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归根到一点,就是一种文化信仰危机使然,是文化观念的偏差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的失调。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则可以在弥合协调自然与人、社会与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上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人类,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协调各种矛盾、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超越。由于社会的和谐取决于人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发展又是以个体为本位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办事情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更好、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才能达成真正的社会和谐。

第四、树立共赢观念,营造合作的互惠网络。现代社会是分工与合作、多样化与一体化

统一的社会,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都深刻感受到国际交流、合作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合作互补的必要性、重要性。因为,中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不仅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胜意识,为此,要收到合作互补的良好效果,需要从独赢朝向多方面合作的共赢观念转变,意即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营造合作的互惠网络。这些理念的达成需要我们在汲取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以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不懈努力。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节好收入分配关系,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够得以长治久安,才能为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甲明.和谐思维探析[J]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

[2]晏绍祥.人类之知——-史学启示录[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论文集[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3]。路日亮.对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辩证思考[J] .教学与研究,2005(8)。

联系方式:

手机:***

大学生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7

汤斌 (1627—1687) , 字孔伯, 号潜庵, 河南睢县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七年 (1627) 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 享年61岁。史载汤斌“少不好弄, 稍长益以学自奋, 于书无所不读, 而尤好习宋诸大儒书。”[1]良好的教育为汤斌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顺治九年 (1652) 汤斌考中进士, 历任潼关道副使等职。后因父病, 疏请归家奉养, 时年33岁。不久, 因仰慕孙奇逢先生才学, 入其门下受业。

孙奇逢, 世称夏峰先生, 是与黄宗羲齐名的理学家, 性格豪爽, 有侠义之风。《明儒学案》中云:“ (夏峰) 初尚节侠, ……燕赵悲歌慷慨之风久湮, 人谓自先生而再见。”[2]对清初理学影响很大, 许多理学名臣为其门下弟子。汤斌成为奇逢弟子后, 思想深受其影响。这从汤斌对恩师的态度上可以看出:“独肩斯道者四十载, 年愈高德愈邵, 真积力久笃实光辉, 四方学者不谋而合曰:‘夏峰今之河东姚江也。’”河东指的是薛暄, 姚江指的是王阳明, 他们都是著名的“心”学家。“今天下理学蒸蒸而起, 彼行淫词之习渐以消磨, 谓非先生倡率鼓舞而然欤?”[3]

康熙十七年 (1678) , 汤斌应诏, 举博学鸿儒。康熙二十一年 (1682) , 任《明史》总裁官;二十三年 (1684) , 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任《大清会典》副总裁官;不久改任江宁巡抚, 后复入朝任礼部尚书, 旋又任工部尚书, 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卒。乾隆元年 (1736) 溢“文正”。著有《洛学篇》、《潜庵语录》、《汤子遗书》等书。

汤斌一生孜孜奋进, 自幼勤学, 壮老不辍, 学有所成, 业有所就。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廿四史、资治通鉴、程朱陆王著述、性理大全等, 无所不学, 无所不通, 终成一位学富五车、名满天下的理学名家。

汤斌的理学思想继承了乃师孙奇逢的主张, 所以《清儒学案》上说:“潜庵为夏峰弟子。夏峰之学, 以陆王为宗;潜庵承师法, 而兼宗程朱。”[4]由此可知汤斌的理学思想最终是将程朱和陆王归于一体, 试图做一个调和论者, 这也是汤斌一生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

1.“道本于心”的哲学观。

孙奇逢的理学思想是以陆王为核心, 间而有程朱, 汤斌继承师法, 并将其发扬光大。他说:“道学之传, 自镰、洛、关、闽诸大师之后, 莫盛于明之河东、姚江先生。”他又说:“夏峰, 今之河东、姚江也。”[5]由此可知, 从内心来讲汤斌是崇尚陆王的“心”学的, 所以他才说:“道本于心, 先后若一。”“道”发之于“心”, “理”亦发之“心”, “心”是万物的出发点和根源。这就明确了汤斌的理学思想渊源于“心”学, 与陆王是同出一辙的。

然而, 汤斌毕竟不同于孙奇峰, 孙是一个出世者, 他情愿终老于山林而不愿出任清朝的官职。而汤斌是一个入世者, 一个官场中人, 这就决定了他无法免于主流思想的冲击。于是, 在经过了痛苦的思索与煎熬后汤斌终于选择了离开夏峰之学而倒向程朱。

2.“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格物致知”一直以来就是宋明理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汤斌也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并将其与知和行、渐修和顿悟的关系阐明自己的看法。汤斌认为, “格物致知”的精髓就是要践行礼仪, 因此他说:“格物也, 非礼视、听、言、动与夫非礼之礼, 非义之义, 大人不谓格物也。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各有差等。不同‘兼爱’格物也。即至演易系辞, 穷神尽性, 礼仪威仪三千三百, 无非格物也, 故曰:‘道外无物。物外无道。’”[5]也就是说要按照儒家思想的规定去规范人们的言行就是格物致知。所以, 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就是做到了格物致知。同时汤斌又说:“定静安虑, 总由知止, 知止工夫, 在格物致知。”从中可以看出汤斌对认识论的观点又回归到程朱理学那里, 即人的认识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通过人的自觉修身, 就达到了格物致知的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知, 汤斌所谓的“格物致知”, 讲的就是一套修身的过程, 而不是对世界的根本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他把“格物致知”仅仅局限在躬行礼仪上, 实际上是对格物致知认识论的庸俗化, 是试图用那套儒家的礼仪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言行, 进而达到维护纲常统治的目的。

3.“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汤斌认为:“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本固邦宁, 食足民安, 理势然也。”[5]他清醒地认识到, 统治者只有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疾苦, 才能使得天下稳定, 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 他竭力劝导统治者, 要体恤民力, 关心百姓疾苦, 特别是在清朝建立之初, 百废待兴, 朝廷更应该以礼仪作为治国的法宝, 大力推崇理学思想, 这样才会国富民安。同时, 汤斌也继承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合理的成分, 他认为, 统治者应该近贤臣远小人, 这样才会天下大治, 反之就会天下大乱。

由此可知, 汤斌的思想体系从总体上讲还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其思想有以下特点:第一, 笃守程朱, 亦不薄陆王。对理学的两派不褒不贬、不赞不责, 吸收其各自所长, 兼蓄并包。第二, 主张研经致用, 讲论践履为一事。做到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 学以修身, 学以治政。第三, 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 对统治者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倡导以德服人, 以礼制人, 这对于稳定社会政治统治, 建立和谐的社会氛围,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汤斌是一位躬行践履的实践家, 为官期间, 他廉洁奉公、忠君爱民、刚正不阿、政绩卓著, 是一位深得百姓爱戴的理学名臣。

1. 廉洁奉公、洁己率属。

作为一名官员, 汤斌深知洁己率属, 首先从自己做起。对下对己要求清正廉洁, 秉公办事, 不贪污受贿, 不馈赠上司。自己首先清廉绝馈、屏绝苞苴, 从不收取他人一钱一物, 公私往来皆本礼义行事。他治地的官员, 无人敢贪污, 吏风十分清肃。在江宁巡抚任上, 有位常州知府祖氏, 因故朝廷欲罢其官, 汤斌知其有冤情, 力奏保其留任, 祖十分感激, 常常想怎样感谢汤斌, 并购买衣靴一套准备送给他, 然而终因畏惧汤斌的严厉与清正而作罢。

2. 刚正不阿、不畏强权。

汤斌为官, 一心以国事为重, 奉公守法, 对上从不谄媚权贵, 馈送巴结王公大臣, 凡有利于社稷民众者坚决拥护之, 凡有损于国家黎庶者勇于谏止之。不为个人得失所虑, 不思固权保位而交游权要人物。在江宁巡抚任上, 汤斌经考察得知郭琇是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官员, 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 后郭琇由县令而升任御史, 并官至湖广总督。正是这个郭琇冒着生命危险上奏明珠、余国柱等人贪赃枉法, 最后使明珠罢相, 止死不复起用, 余国柱逐回原籍。一时郭被誉为“铁面御史”。

3. 爱民如子、体恤百姓。

汤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对治下的民众甚为体恤。在任潼关道副使期间, 汤斌体察民情, 打击豪强, 招募农民开垦荒地, 并免除他们三年赋税, 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一时间, “汤青天”的美名家喻户晓。在江宁巡抚期间, 汤斌更是处处为百姓着想, 上奏朝廷免除了吴地积欠的赋税。后来汤斌调离和去世时, 三吴百姓人人焚香祷告, 为汤斌送行, 并家家户户绘画以示纪念。

4. 教化民众、移风易俗。

汤斌在江宁巡抚任上最为人称道者就是革除淫风、广施教化。当时的江苏“地号繁盛”, “士人文章藻丽为天下冠”, 然豪民服食奢华, 赌博卖淫之风猖獗、淫词斜调之气盛行, 为了使民祛除浮华, 返归淳朴, 汤斌毁淫祠, 挽颓风, 兴社学, 勤课艺, 广施教化, 励精图治,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在经过调查的基础上, 汤斌拆毁了苏州五通神祠 (一座淫祠) , 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淳风俗, 端士习, 精艺业, 汤斌要求本城内外及乡区村镇大约二十家以上者设立一处社学, 招收年八岁至二十岁的本乡子弟为生徒。学习《孝经》、《小学》, 教授歌诗, 然后再讲解“四书五经, 以程朱传注为主”, 以收“养蒙育德”之效。汤斌革除淫风、教化民众的效果是明显的,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以为, 当时“吴俗自是大变, 虽穷乡僻壤, 莫不感颂其政, 里巷因公之姓至以谚语呼公‘清汤’。”

5. 生活俭朴、两袖清风。

汤斌贵为朝廷大员, 生活十分朴素, 其家人也皆从之。夫人及诸公子皆穿布衣, 每天以青菜豆腐为食, 以至民间呼其为“豆腐汤”。汤斌素有“三汤”巡抚之称:为官清正如豆腐汤, 除弊去害如黄连汤, 益属民、复元气如人参汤。康熙二十五年, 汤斌擢升礼部尚书辞行时, “吴人空一城痛哭, 叩辕门, 留公不得, 则塞城阻公行, 又不得, 则遮道焚香以送者……千里不绝。”[1]汤斌在临死之前, 竹箱内仅遗俸银八两, 靠别人资助才得成殓。

综上所述, 集政治家与活动家、思想家与实践家于一身的汤斌, 不仅著书立说, 而且躬身践履, 为维护清初统治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无愧于“理学名臣”的称呼。他廉洁奉公, 忠君爱民, 励精图治, 为清初吏治的清明作出了表率, 为社会的和谐树立了榜样。但是, 毋庸置疑, 汤斌做出的这一切依然是从“忠君”思想出发的, 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所以, 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 他的思想并不具有进步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钟翰.清史列传.汤斌传[M].中华书局, 1987.

[2]王钟翰.清史列传.孙奇峰传[M].中华书局, 1987.

[3]赵尔巽.清史稿.列传五十二[M].中华书局, 1975.

[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试论丛八, 清儒学案[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高校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和谐社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65-03

一、高校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念。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文化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本身,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的能动作用,也是通过对人的影响来实现的。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由此看来,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2.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提高全民素质

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高校图书馆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学习型社会具有持续、整体、全面的特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的基本职能十分重要,因为高校图书馆全面系统地收藏了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源,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学历、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的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年龄的限制,这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相比的。

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以信息教育为基础,让读者知晓信息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寻找和利用信息;培养读者将信息技能应用到专业学科中去,使读者掌握受益终生的信息驾御能力;培养读者将新信息结合到知识体系中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1]

3.高校图书馆通过保障人的平等的读书权利和获得知识的机会,形成和谐的文化生态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成员之间追求的公平和正义,既包括经济生活的需求,也包括文化生活的需求。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在经济生活上出现贫富悬殊,反映在文化生活上也呈现明显的不公平。高校图书馆由于始终如一地坚持“平等服务”的原则,无偿地、公平地为人民服务,尤其是为“弱势群体”服务,加上高校图书馆的公益事业性质日益凸显,能对保证公众阅读、获取知识机会的平等权利产生一定作用。

4.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化枢纽,增强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和谐发展

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推进文化建设,信息化是重要的发展导向。经济社会文化的信息化,图书馆是枢纽,高校图书馆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对网上信息的有序组织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一个热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

二、和谐社会建设中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总的来看,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由于长期以来延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一些旧观念、旧思想和旧体制都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观念落后

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图书馆历史发展中由诸因素积聚起来的。目前普遍存在着“重藏轻用”、“等客上门”的“看堆现象”。只要不失火、不失窃、卫生合格、借阅有人接待就可以了。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很难使图书馆向前发展。高校图书馆一贯靠学校拨款来维持正常运行,上级拨了多少钱就能买多少书,办多少事的“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根本没有危机感,严重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

同时,高校图书馆由于传统的校内教学活动范围的限制,视野较为狭窄,对社会上激烈的竞争的关注程度比其它图书馆差,所以就形成了高校图书馆人员习惯于按部就班,不越雷池,严重缺乏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的现象。

2.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落后

当前我国图书馆系统从属于行政管理系统,长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图书馆的整体效应没有充分发挥,缺乏生机和活力。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也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现象,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心安理得地吃“皇粮”。本来是一个有利于发展高等教育、进而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由于管理体制落后,往往被忽视,对其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良影响。

我国图书馆普遍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实行了定员、定额管理,制订了不少规章制度。这些社会图书馆的管理措施对高校图书馆的人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规章制度是为人而制定。管理的目的是调动人的各方面的积极性,有许多业务不能量化。如:分类编目、参考咨询和借阅服务。所以人为制定的指标就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对高校图书馆人员的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资源潜力是巨大的,其人员的潜能也是巨大的,要调动高校图书馆人员的积极性,就要从管理制度上进行改革。

nlc202309010645

3.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一直在困扰图书馆的发展。由于图书价格不断上涨,原有的经费标准跟不上书价上涨的幅度。在原有的经费指标下只能少买书,这样发展下去很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特别是目前随着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图书馆不仅要做到图书不断更新,而且要做到设备更新,要开辟音像阅览室,建立光盘库,整个图书编目要实行微机管理,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还要联网,这就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无论各级政府部门的图书馆,还是各高校的图书馆,这笔费用很难支付,从客观上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自身建设,服务和谐社会

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新时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拓展服务职能,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1.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机遇,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其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与其所起的社会作用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来源呈多样化的趋势,图书馆不再是获取信息的惟一渠道。知识更新和深加工对图书馆及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和馆员的角色转换势在必行,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增强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抓住发展机遇,明确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利用新时期赋予高校图书馆的新内涵,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实现观念、体制、功能、服务、管理、技术等的创新和超越,使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内部、更成为全民终身学习和文化娱乐的中心,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职能

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与国际图联标准和西方国家发展状况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国际图联规定,图书馆图书应达人均3册,我国仅为0.254册;美国2643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波兰和加拿大分别为1093人、9866人,我国则40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购书经费达120美元,我国仅为7元。[2]如此大的差距,怎能满足学习化社会及终身教育的需求?而且,绝大多数图书馆及其知识资源都集中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集中于高校,广大农村尤其是老、少、边地区的农民,其知识资源的拥有量更可想而知了。同样,我国整体教育事业也很不发达,每年有一千万初中生不能升入高中,有四百万高中生不能升入大学,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占了12%。[3]许多社会学者呼吁:大多数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最堪忧的是科学知识贫乏。要消除贫困,最根本的是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鉴于社会教育机构的只能,高校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任重而道远。

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认识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政府部门和社会成员都来关注和支持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大对高校图书馆投资的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加快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步伐,提升服务职能,为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和谐社会打造优良的文化环境。

3.更新服务理念,延伸服务范围

和谐社会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图书馆要立足社会、服务全民,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积极引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从而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积蓄能量。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馆舍再大,藏书再多,往往只能满足校内一部分读者的需求。因此,扩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半径,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显得尤为重要,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从而满足社会各阶层公民的需求。文化部近年把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在社区、乡镇建立图书流动站,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全民学习教育中的作用。为此,高校图书馆也责无旁贷。

4.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教育职能

馆员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因此,在新时期加强馆员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的全面发展,而馆员是实施服务的使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质、开发信息的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境界和奉献精神。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人性化的读者教育活动,发挥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教育主阵地作用。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学习是决定文化指数的重要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应把自己融入到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中,努力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确立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导地位,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焕成.终身学习时代公共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拓展[J].图书与情报,2001,(3).

[2]刘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图书馆理念的更新[J].中学,2004,(3).

[3]桑晓东.图书馆教育功能再认识[J].福建科技情报,2004,(3).

上一篇:创意中国设计大赛下一篇:东乡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