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祝福教案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课祝福教案(共8篇)

语文课祝福教案 篇1

祝 福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理解《祝福》的主题。

2、通过分析人物体会其性格的复杂多样性。

学习重点

小说的主题(包括小说标题的含义、小说的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等)

学习难点

祥林嫂性格的探究、造成悲剧的原因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预习指导

(1)应注意的正确读音

祝福 暂寓 享用 悚然 照例 胆怯 即刻 谬种 负疚 形骸

两颊 窥探 荸荠 讪讪 窈陷 洞穴 歆享 牲醴 朱拓 监生

蹙缩 剥豆 炮烙 陈抟 间或 捺上 不更事

(2)应掌握的词语

书上的:

朱拓 形骸 讪讪 窈陷 歆享 牲醴 不更事 间或一轮 沸反盈天

补充的:

暂寓 本家 鄙薄 大抵 聘礼

(3)要注意的字型

寒暄(喧) 烟霭(蔼) 走投无路(头) 形骸(骇) 惴惴(揣湍)

(4)要知道的常识

康有为 四书 送灶 祝福 国子监(监生)

(5)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

投机:谈话总是不投机。(见解相同)

语文课祝福教案 篇2

合作探究是颇为有效的课堂形式, 但如何找到一个“点”, 一个能达到引发有效讨论的激活点, 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分析《祝福》这一课时, 无意间发现教材第23页中, 范曾大师的一幅插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 我决定用这个“点”来打开这一课时的合作探究之门。

一、一石激起千重浪

在布置学生预习时, 我要求同学们必须认真阅读课文, 找出范大师的错误。

同学们经过课前认真地准备, 课堂探究气氛异常活跃。有的说人物站的位置不对, 有的说物品摆放不对, 有的干脆说站在最后的那个男人是阿牛……

我让同学们经过了数分钟的辩驳, 最后有一组同学找出了错误:站在最后的老男人是鲁四老爷, 他应该没有留胡子。理由:小说第一段介绍鲁四老爷时说“单是老了些, 但也还未留胡子”。至此, 同学们探究的胃口大开, 个个意犹未尽, 人人跃跃欲试。接下来我这个“编剧”设置的几个有些创意的问题便成了这堂合作探究课的层层“波涛”, 颇有一浪高过一浪之势。

二、乘长风破万里浪

趁热打铁, 把握时机, 我把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的几个探究性问题一一抛出。

1.谁杀死了祥林嫂?主犯是谁?从犯是谁?

同学们抢着回答:“主犯是封建礼教, 从犯是鲁镇所有的人。”

我又问:“导致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还有其他因素吗?”

探究结果:愚昧、麻木、自私的社会环境。

我接着说:“请同学们比较探究祥林嫂与我们学过的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能得出什么结论?”同学们兴致勃勃, 从《氓》中女子谈到刘兰芝, 又从杜十娘论及林黛玉, 通过跨越时空的比较, 得出一个结论:封建礼教一步步地使中国妇女沦为玩物, 沦为商品。

2.祥林嫂有怎样的春天故事?

同学们迅速筛选、整理得出:

(1) 丽春之日, 丈夫去世;

(2) 孟春之日, 被卖再婚;

(3) 暮春之日, 痛失爱子;

(4) 迎春之日, 寂然死去。

我又问:“小说为什么这么安排?”

探究结果:让悲惨的命运更加悲惨, 表明像祥林嫂这样的妇女注定没有春天, 没有希望, 进而告诉读者, 祥林嫂的悲剧不是偶然的, 而是必然的。

3.如此悲惨的祥林嫂, 她曾与命运抗争过吗?学生讨论整理得出:有过三次抗争

(1) 逃到鲁镇;

(2) 以死抗拒再婚;

(3) 花巨资捐门槛。

我又问:“她为什么要抗争?”

探究结果:为了逃避再婚, 为了“赎了这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了去受苦”。表明她自觉维护封建道德, 她既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同时又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奉者。

我接着联系前几天组织同学们看过的电影《祝福》,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电影的结尾让祥林嫂‘怒砍门槛’这个情节的改动好不好?”

经过合作探究, 同学们把一个遥远的祥林嫂读在了眼前, 从一个祥林嫂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受苦难、受宰割、受歧视、受唾弃的妇女形象。

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篇3

【设计目的】

生活大看台,处处是语文。语文课程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语文教育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语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们一方面应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另一方面要根据现实生活,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实行开放教学,使语文教育充满生气与活力。本着以上原则和教育思想,笔者设计了这份综合性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以泪为线索,将相关的故事、歌曲、诗文联系起来,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探讨;从而更深刻地挖掘泪的人生意蕴。并通过此次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截取电视剧《红楼梦》中《枉凝眉》片段,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带入情景中。歌曲完毕后只保留音乐。“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在音乐中教师讲述宝黛爱情中木石之盟这段故事。

二、实践活动

(1)请学生讲述与泪有关的故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其思路;故事可以来自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者所见所闻。)

(2)请写出含有“泪”字的成语。

泪流满面 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泪眼汪汪(在学生回答后,可用幻灯片显示答案。也可根据课堂时间作进一步的工作:可用这些词语分别来造句,或者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全部或部分涵盖其中。)

(3)请找出含有“泪”字的诗文。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下列句子。

①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代李商隐《锦瑟》)

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

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宋代苏轼《水龙吟》)

⑦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北周庾信《寄王琳》)

⑧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代贾岛《题诗后》)

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1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代李开先《宝剑记》)

{1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2}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明代夏完淳《别云间》)

{1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三、探讨“泪”字的丰富意蕴

简简单单一个泪字,却蕴涵无穷的意蕴。泪为国家为人民而流,那是爱国爱民的泪,伟大的泪。泪为自己流,那是真实的泪,小我的泪。无论何种泪,只要它真切,入情入理,我们就愿意走进这闪闪泪光中,愿意同他们同哭同笑,同悲同乐。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品味这无垠的泪光世界。(以实践活动中诗文里典型句子为例,剖析“泪”字的情感意蕴。)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此诗中所谓“英雄”,诸葛孔明是,杜子美更是。流着泪的不仅仅是孔明,还有杜甫。那湿透衣襟的泪光不正是对英雄的怀念和赞美吗?诸葛亮功败垂成,抱憾而终。此时的杜甫目睹着社会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在颠沛流离中缅怀着英雄,渴盼着能有诸葛先生那般的英雄安邦定国,救民于水火中。这样的泪满襟如何不让我们感动流涕呢?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

前句绵绵情意,到死方休;后句滴滴沉沉,有生难已。为谁流泪到天明?为谁成灰在所不惜?点点蜡泪,痴情苦意;惊天地,泣鬼神。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代柳咏《雨霖铃》)

“执手”写其柔情蜜意,依依难舍;“泪眼”写其悲清苦意,欲哭不能。“执手相看泪眼”,以白描的手法,极为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幅难舍难分的离别场景;这泪正是两个痴情的灵魂的写照。

说明:诗文中含有泪字的句子很多,在这里我们只分析了三处。希望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对这个课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四、迁移训练

泪或是悲伤情感的流露,或是快乐情绪的表达。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你的“悲伤的泪”和“高兴的泪”分别用两段不同的话写出来,力争写得有文采而动人。(文段里必须有泪字,要看得出是悲伤还是高兴。在学生写好后可选出优秀的文段让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五、结束语

播放歌曲《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闪闪的泪光鲁冰花。”一滴泪珠,就是浪花一朵。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在大千世界里去体味泪的含义;让我们在歌、诗、词、曲中寻觅泪的踪迹,品鉴它无穷的意蕴和独特的魅力。

高三年级语文《祝福》教案 篇4

知识和能力:理清课文各部分所写内容及祥林嫂的不幸经历,分析祥林嫂之死的 原因,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写作特色。

过程和方法:通过作者重回故乡观察的“变”与“不变”串联课文。

分析鲁镇的“不变”

分析祥林嫂的“变”,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因素促使她的变化?

通过人物对话分析“我”,四叔四婶,柳妈等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作品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中的“变”与“不变”

难点: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分析“反复”手法

【教学层次设计】三课时

课前预习:读准课文,给课文各部分加上小标题—理清祥林嫂的一生不幸经历

第一课时:故事导入—“不变”的环境及习俗—三次肖像分析“变化”的祥林嫂—个人不幸经历造成的变化—周围接触的人加速了变化(部分若讲不完留在第二课时讲)

第二课时:活动课,学生讨论自主赏析课文第四部分(第二次做工到变为乞丐)

第三课时:课文写作手法总结——标题分析

也可以把全部的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三”:祥林嫂命运的三起三落,三次肖像描写,三次反抗。

也可以片段:为《祝福》中的“我”写日记

12月23日,回到鲁镇,住在鲁四老爷家。

12月24日,午饭后,防朋友回来在河边见到祥林嫂,她问我三个问题。回来觉得心里不安。

12月25日,午饭后还是看朋友。鲁镇人都忙着准备“祝福”。傍晚,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晚饭后,回想祥林嫂的一生。

12月26日,五更被爆竹惊醒。天亮,离开鲁镇。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据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那么,这个年轻的老夫人到底是谁呢,在他身上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又是谁是这桩命案的始作俑者呢?而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展现这个故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起去深入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知人论世 (8分钟)PPT

1、作者介绍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20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背景介绍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也是中学阶段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3、鲁迅谈《祝福》

“喜剧”、“悲剧”、“惨剧”这种名称,也可以用到有些小说上来:比如《祝福》。祥林嫂到后来,弄得活既不成,死也死不得。如果有鬼,她将被锯开身子来;如果无鬼,将永远见不到惟一亲爱的阿毛了,悲惨到了极点。但这种痛苦,并不是她自己找寻出来的。祥林嫂并非被害死,再嫁本非她所愿,阿毛是狼拖去的,都出于无可奈何,所以是惨剧。

4.小说集《彷徨》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8月初版。收入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ll篇,《祝福》是第一篇,展示了当时旧中国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了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不仅反映他们长期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造成的肉体上的痛苦,而且着重描绘了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束缚与毒害下的精神状态,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另一方面是讽刺封建余孽,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在个人反抗失败后的不同表现及其空虚、动摇的弱点。

三、“变”与“不变”(30分钟)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重回故乡所观察到的“变”与“不变”之处?

明确:不变的是鲁镇人及风俗习惯。见文章前两段“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改变,单是老了些”“他们也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也就是说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透过不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没有封闭封建的鲁镇。变化的的是祥林嫂,见文章第三段“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

2、再浏览课文,找出祥林嫂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三次肖像描写)

明确:

(1)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A、提问:“脸色青黄“这个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生活条件不好,遭遇丈夫去世,打击比较重。

B、“顺着眼“是顺从的样子,二十六七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年轻女性,很活泼、开朗、率性,但是祥林嫂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却是顺着眼,这应当是长期受到一些无形的规则规矩的限制所致。

C 、“两颊还是红的“以及来了之后,在劳动中“有了笑影,白胖了“。第一次来鲁镇,让我们看到了经历了一次丈夫去世的人生打击以后,祥林嫂有了人生的希望,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欣慰。

(2) 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1. 第一次来鲁镇,脸颊是红的,这一次“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生命的活力已经没有了

2. 第二次来到鲁镇,“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生命中已经多了许多悲哀。

(3)最后来到鲁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A、“脸上瘦削不堪“表示祥林嫂流浪了四五年,生活没有着落,人瘦削不堪是自然的。

B、“黄中带黑“强化了这几年所受的苦。原来是“青黄“,现在是“黄中带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肤色。

C、“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可以看到,第二次来鲁镇的时候的神色是悲哀的,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神态上的变化。行尸走肉。

D、“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祥林嫂站在那里像一个木雕,只有眼珠动一动,才知道原来是个活人。

3、为什么短短几年,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她经历了什么?(预习的任务)

明确:丧夫——出逃——被迫改嫁——又丧夫——丧子——被歧视——沦为乞丐。

祥林嫂最后带着绝望和恐惧死去了,除了个人的不幸经历外,还有什么使一个活生生的人变得不复存在?她真的是穷死的吗?谁是幕后真凶?(重点)

明确:首先要从死者生前接触的人入手调查。

最后目睹人——“我”。分析“我”和死者的对话。

祥林嫂对我的三问是什么?

明确:有无魂灵,有无地狱,死后的一家人能否见面。

她希望得到怎样的回答?理由是?

明确:她“希望其有,有希望其无”。她对死亡的态度本身就是矛盾的。一方面对死亡充满了向往,因为死亡意味着解脱和团圆;另一方面又害怕和恐惧死亡,因为死亡意味着惩罚和被据为两半。

我对祥林嫂的三答是什么?

明确:“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

我在回答的时候心理活动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悚然,踌躇,支吾,胆怯。因为我不知道实情,不愿意说假话更不愿意承担责任。由此看出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又软弱逃避的知识分子。

5、思考“我” 对祥林嫂的死有没有责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

明确:加速了她的死亡,但不是真凶。

祝福教案 原创精品教案 篇5

(第三课时)导入: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是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述,借此来表达他对当时的国人一种无奈,同情和愤怒的感情。这种感情,在《祝福》这篇小说中,有着更加深刻的体现,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从大致上把握了课文内容,了解了祥林嫂的人生遭遇,并梳理了情节结构(投影展示)。这节课呢,我们就重点来分析祥林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二十页,我们具体从课文的高潮部分,也就是从“但有一年的秋季”到“那我可不知道”这一部分来分析。(等同学们翻书)都找到地方没有?

(投影展示)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讨论这样几个话题:

1、从肖像描写看祥林嫂的命运。

2、四次“我真傻”中的无比辛酸。

3、三次“你放着罢”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向第一个话题:肖像。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时的部分,其中也有一部分外貌描写,大家还记得吗?现在我来给大家分一下工,第一小组翻到课本十七页,找出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时,肖像描写的句子;第二小组留在我们今天要分析的部分,找出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后,描写她肖像的句子。

(学生找时,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大家都找到了没有?现在各组派一个代表来告诉老师你们找到的答案,你们自己推选代表把。明确:

刚来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再来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脸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提问:同学们找一找,她两次到鲁镇,从外貌上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或者换个问法,大家找找相同的地方。

明确: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顺着眼。

提问:那么剩下的很明显,就是不同的地方了哦。我们先来分析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她的装扮上哦,从打扮来看,白头绳、乌裙,也就是黑色的裙子,蓝色夹袄,月白背心,月白是白中带一些淡蓝的颜色,(投影放图片)这是后人根据描述绘出的祥林嫂,大家对着图片看会直观一些。请大家直观地告诉老师,这样的祥林嫂给你怎样的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朴实、勤劳、本分、耐劳)

好,我们从装扮总结出,祥林嫂是一个看上去很朴实、很勤劳的劳动妇女。再看她的脸色:青黄。这是一种怎样的脸色啊?对,营养不良,看大家的脸蛋都白白嫩嫩的,一看就是日子过得挺滋润,每天有好菜好饭吃,可祥林嫂就没我们这么好运了,前面我们知道,她在婆婆家饱受虐待,丈夫死了,她先是出来做工,又被她婆婆卖掉。那么她在来鲁镇之前,在婆婆家一定没吃好也没过好,所以是青黄色的不健康的脸色。可见,她是一个有着不幸遭遇的、贫苦的劳动妇女 再看“顺着眼”,下面注释有说,垂着眼,显出顺从的样子。就是让人看了很顺眼啊,所以四婶才会坚持将她留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良又温顺的女人。(红字部分做投影)我们再来分析两次肖像描写的不同之处。

原先脸颊还是红的,后来,脸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原先只是顺着眼,后来呢,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与第一次来鲁镇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脸颊是消失了血色,大家想想,什么情况下,人的脸会失去血色?

明确:害怕、悲伤、不健康

再看眼睛,眼角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进一步说明,她一定遭遇了很大的不幸,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整个人处于一种很沉痛、很消极的状态。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打击呢?在接下来两段作者做了一个集中的说明,其中一段,是领祥林嫂来的卫老婆子叙述的,还有一段呢,是祥林嫂自述的。下面我请两位同学来角色扮演,为我们读一下这两段。XXX饰演卫老婆子。XXX饰演祥林嫂。读完后,教师点评。

我们从这两段了解到,祥林嫂再嫁之后,原本过上了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沉痛语调)她先是丧夫,接着又丧子。这样的痛,使她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所以脸上失去了血色。还有眼睛,眼角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是因为人生路上遭遇了如此惨重的打击,内心痛苦,这种痛苦,就外化在她的表情上。大家回到这两次外貌描写,看一下,鲁迅在两次外貌描写中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白描、对比。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从肖像描写中,显示祥林嫂悲苦的、不幸的命运。

好,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点,大家注意到没有,祥林嫂在自叙的开端,没有直接开门见山讲述遭遇,而是用一句“我真傻”来开头,而这句“我真傻”,在文中出现了四次,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这四句“我真傻”。

明确:第一个“我真傻”——为什么傻?但是人们对她的态度是怎样的?大家同情,却仍叫她祥林嫂。

鲁迅在这里特别单独列出一段: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为什么要单独列这一段呢?大家本来就知道她叫祥林嫂,这一段是不是废话啊?

其实,这句话的用意非常深刻,她原先为什么叫祥林嫂?因为她老公叫祥林,而她自己姓什么,叫什么,谁都不知道,老公叫祥林,她就叫祥林嫂,但是问题来了,嫁了第二个老公,此人名曰贺老六,她再回到鲁镇来,这就不得不有个问题需要探讨了,大家是该叫她祥林嫂还是老六嫂比较妥当呢?或者为了全面起见,干脆叫她祥林老六嫂?

这么复杂的文化问题,当时竟然连碰头会都没有开,大家就自动地、不约而同地“仍然叫她祥林嫂”,这里有一个自动化的思维套路,那就是只有第一个丈夫算数,“好马不配二鞍,烈女不侍二夫”,嫁第二个丈夫是罪恶的、不应该的,这样的思想在当时人们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了。

说到这里,我必须把西方的类似事件拿来比较一下,在西方,女人嫁了丈夫之后,也是要改姓的,就说大家比较熟悉的泰坦尼克号吧,Jack死后,Rose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Rose道森,道森是杰克的姓。又比如说,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她嫁给克林顿以后,把名字也改为希拉里 克林顿。这里我要说到的类似事件是美国有一任总统叫肯尼迪,他的夫人杰奎琳,在嫁给他以后,把名字改成杰奎琳 肯尼迪,后来肯尼迪死了,杰奎琳改嫁船王奥纳西斯,于是他的名字后面又加上奥纳西斯。后来杰奎琳死了,大家猜猜,她墓碑上刻的名字是什么? 杰奎琳 肯尼迪 奥纳西斯

你看,人家也是嫁了两个丈夫,在墓碑上,堂而皇之。但中国人观念不一样,要叫她祥林老六嫂,不仅别人接受不了,祥林嫂本人都会接受不了。但是叫她祥林老六嫂是很符合逻辑的呀。“仍然叫她祥林嫂”才是不讲理的、荒谬的、不合逻辑的。但是大家都习惯于荒谬,都荒谬到麻木,察觉不到荒谬了。这是一种被旧思想洗脑的麻木,是封建礼教野蛮性、荒谬性的深刻体现。

第二个“我真傻”——老女人:“特意”、“满足”的心理分析。

第三个“我真傻”——大家“咀嚼鉴赏”祥林嫂的悲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四个“我真傻”——引出和柳妈的对话,柳妈是“善女人”赏析,以及为什么“善女人”柳妈认为祥林嫂应该“撞一个死”?

四次我真傻,不禁是祥林嫂语气的辛酸,更是面对周遭冷漠人群的辛酸,更是被封建礼教压迫下的辛酸。

我们来讨论最后一个点,三次“你放着罢”。老规矩,同学们先在文中自行找出三次:你放着罢。明确:

第一、二个“你放着罢”,将她在四叔家做工的表现与之前表现对比,找出差异巨大原因。以及为何四婶慌忙阻止祥林嫂参与祭祀的原因。第三个“你放着罢”,在表达上与第一、二个的不同,以及祥林嫂两次反应的大不相同。分析原因,找出深层次的含义——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和压迫。试想,放在现在,如果各位是祥林嫂,你们面对柳妈荒谬的说法,会相信吗?你们会为了参加一个祭祀把一年工钱捐门槛吗?会把不允许参加祭祀这样的事情看得这样重吗?不会,因为我们不是被封建礼教洗脑的人,我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是新思想。(以己推人)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点进行分析:

1、“阿毛的故事”的表达作用。

2、说说故事情节的巨大转折。

3、说说本节文字中的“看”客、“听”客和“问”客。

《祝福》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全文,能够具体说出故事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能说出文章所采用的的倒叙的叙事手法,并能分析并说出这种手法的作用。

3、能概括出祥林嫂一生所发生的事情。

4、能能体会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并能初步感知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

二、教学内容:

1、故事六大情节(重点)

2、倒叙的作用(重点、难点)

3、祥林嫂的人生阶段(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独立自学

在了解作者、作品及创作背景的前期下

1、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内容)。并且思考: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序幕:鲁镇准备祝福

结局:祝福之夜惨死

开端:逃避初到鲁镇

发展:被逼卖到贺家

高潮:再寡再到鲁镇

尾声:鲁镇正在祝福

(二)合作共学

分小组讨论、了解祥林嫂的一生:

1、倒叙在本文中作用

2、从“我”的叙述当中找出祥林嫂每个人生阶段的故事。

(三)交流展示

(1)请学生回答倒叙在本文中的作用?

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2)快速浏览。(扫描式阅读,关注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词汇和句子)

学生合作探究,通过阅读文本,查找关键信息,探寻出祥林嫂“二十六七之前;二十六七;二十七八;二十八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岁;三十七八岁”这几个重要的时间点以及祥林嫂所经历的事件。

(四)训练反馈 《导学案》上基础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对祥林嫂三次到鲁镇的外貌描写进行赏析

2、能找出文章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并分析出其心理特点。

3、能说出题目“祝福”的妙用

4、能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重点)

2、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重点)

3、“祝福”的作用(重点、难点)

4、三次祝福时对雪的描写及作用(重点)

三、教学过程

(一)训练反馈

听写课本上生字词、解释重难点词义

(二)独立自学

查找资料明确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主要分为哪几种?分别找出在本文中的位置并分析其作用

(三)合作共学

1、肖像描写

提问:分别找出祥林嫂三次来到鲁镇的不同的肖像描写,对比中分析其生命状态的变化。

2、第三次来到鲁镇的动作描写。

3、同学找出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然后分析其作用。

4、题目“祝福”的用意,分析环境描写

(四)交流展示

1、分别找出祥林嫂三次来到鲁镇的不同的肖像描写,对比中分析其生命状态的变化。(1)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需要明确几点:

A、提问:“脸色青黄”这个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生活条件不好,遭遇丈夫去世,打击比较重。

B、“手脚都壮大”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典型特征。

C、“顺着眼”是顺从的样子,二十六七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年轻女性,很活泼、开朗、率性,但是祥林嫂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却是顺着眼,这应当是长期受到一些无形的规则规矩的限制所致。

D、“两颊还是红的”以及来了之后,在劳动中“有了笑影,白胖了”。第一次来鲁镇,让我们看到了经历了一次丈夫去世的人生打击以后,祥林嫂有了人生的希望,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欣慰。

总体明确:祥林嫂那时候忠厚老实,年轻,生命力和生命状态还是比较正常。

(2)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第一次进行对比:

1.第一次来鲁镇,脸颊是红的,这一次“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生命的活力已经没有了

2.第二次来到鲁镇,“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命中已经多了许多悲哀。

总体明确:被迫改嫁,丧父失子,精神备受打击,内心极度悲伤又诉说不出。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

(3)最后来到鲁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A、“脸上瘦削不堪”表示祥林嫂流浪了四五年,生活没有着落,人瘦削不堪是自然的。

B、“黄中带黑”强化了这几年所受的苦。原来是“青黄”,现在是“黄中带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肤色。

C、“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可以看到,第二次来鲁镇的时候的神色是悲哀的,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神态上的变化。

D、“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祥林嫂站在那里像一个木雕,只有眼珠动一动,才知道原来是个活人。

总体明确:守命不成(赎身行乞)、人生尽头、垂死之相。

2、第三次来到鲁镇的动作描写。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对比以上两个句子,哪个更好?

将“空的”单独进行强调,说明在祝福的时候祥林嫂并没有乞讨到什么东西,突出人情的冷漠,祥林嫂的悲哀。“下端开了裂”将全部的重量压在了竹竿上,已经没有力气了。

明确:变式句描写的功能,让强调的部分得以强化和渲染,给写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3、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可是花了大功夫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初到鲁镇:顺着眼 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受打击,内心痛苦

将阿毛故事:直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窈陷 再受打击 绝望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

问魂灵有无: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4、题目“祝福”的用意,分析环境描写

1、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最先感到痛苦, 最多地承受了痛苦———因为要解决痛苦而最多地思考了痛苦最后也为此痛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 《祝福》的主题, 应该是鲁迅先生对所有那些先知先觉者(也包括他自己)的深深祝福———这正好也是鲁迅先生这篇小说篇名“祝福”二字的真义。

2、对祝福的描写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环境的描写,比如社会环境:祝福时的场景的描写;自然环境:雪花的飞舞。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

《祝福》的环境描写很多,其中关于“祝福”的三次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说一开头,描绘了一幅“买得起福礼和爆竹”的人家准备祝福的景象: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段描写属自然环境,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绘出一幅阴暗、低沉的景象,为悲剧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背景,衬托出祥林嫂的悲苦命运。准备“福礼”的基本上是女人,她们“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但是“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是社会环境描写,为祥林嫂悲惨命运伏下了一笔。“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也是社会环境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阶级关系、风俗习惯、人们的思想意识没有变化,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仍然统治着中国的农村。作者通过这些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人物,而且还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是为了“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因此,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插手。为了争得能够参加准备福礼的活动,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门槛,以为如愿以偿了,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四婶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的喝令,彻底打碎了她的一切幻想,精神受到了莫大的打击,从此变成了一个木偶人。鲁四老爷为了“将来的好运气”,把祥林嫂一步步地逼上了死亡的道路。这一次环境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而且清楚地告诉我们,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小说的结尾写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作者由近及远,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五更将近时候祝福的场景,在结构上和开头照应,更重要的是,作者从感受的角度描写祝福的景象,四叔家“极响的爆竹声”和远处“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显然,这些描写具有了象征意义,这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封建礼教的大网,是残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我”“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是愤激的反语,表现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之情。最后用“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与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告诉读者,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封建礼教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源,“祝福”是封建社会吃人的大典,作者借助环境描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自然环境:

小说中四处写到雪,看似轻轻点染,实则颇具意蕴。第一处出现于序幕,祝福的社会环境与飞雪的自然环境结合,为祥林嫂悲惨的结局和人间的冷酷渲染了气氛。第二处在结局处,祥林嫂已百无聊赖地死去。这时着色,表面写雪的有声,实写世人的冷漠,还表现了“我”的无奈和愤懑。第三处写雪,是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时。一方面过去的短暂美好与现实的冷酷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暗示柳妈的言语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处。雪花的团团飞舞,铺天盖地,愈显世界的冷,含蓄地表达了

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无法抗拒。

(五)训练反馈 布置作业:

祥林嫂就这样在祝福之夜死去了,那么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呢?里面出现的人物都有可能,下一节课我们就模拟法庭的形式,对鲁四老爷、婆婆和大伯、柳妈、鲁镇的人们还有“我”进行道德审判。(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同学担任原告祥林嫂和她的辩护律师,向上述五个群体提起控诉,要求:有理有据。一组同学担任被告及其辩护律师,说出不是凶手的理由。再在全班选出四个同学担任审判长,根据同学的陈述理由给予审判结果)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具体语句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能了解鲁迅作品的意义和思想,能对其作品感兴趣。

二、教学内容

1、文中人物形象分析(重点)

2、各类人物对祥林嫂的死的影响(重点、难点)

3、鲁迅作品内容介绍

三、教学过程

(一)训练反馈

《固学案》上基础知识

(二)合作共学

小组内模拟法庭:谁是杀人凶手

(由同学展开辩论,形成统一意见,)鲁四老爷:

大骂新党(迂腐保守)

书房摆设:脱落的对联,未必完全的字典,理学入门书(虚伪)

皱眉,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可恶!然而……” 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祝福时沾手。死后骂她是个“谬种”(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的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可以用两次“可恶”和“然而”来概括: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第一部分有一部分鲁四老爷的大骂新党及书房的描写。这一切都能可看出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婆婆和大伯:

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人身自由,丈夫死了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出格反抗也不可能改变她的命运。从中我们还可看到一个矛盾:婆婆卖媳妇是应该的,甚至人们还夸她精明,祥林嫂的反抗是不应该的。在这个角度上,封建思想是支持她婆婆的,婆婆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但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也是唯一的罪名。在这个方面,封建思想又不可能原谅祥林嫂的“罪”。在这个矛盾中,我们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

大伯收房子也是应该的。原因很简单,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是没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成了贺家的外人,房子是不能给她的。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们: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这个矛盾中,我们也看不见祥林嫂的生存空间。

柳妈:

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

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嫂听,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就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

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柳妈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可是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祥林嫂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终,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

鲁镇的人们:

家中一律忙,都在准备着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祝福”大典。

祥林嫂再到鲁镇时,人们“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笑容也冷冷的了”

对于她的故事,开始是同情,很快就感到厌烦,常打断她的话,走开去,后来还故意用别的孩子去逗引她,戳她的痛处,对她进行嘲弄。

祥林嫂死后,短工“简捷地说”“我说不清”“淡然地回答”,漠不关心

——被封建思想支配,不觉悟。群众之间隔膜、冷漠。

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一开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剧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的态度,他们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统治了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鄙视祥林嫂,他们的态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和鲁四老爷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

“我”: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

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祥林嫂自己:

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

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三)交流展示

(结合小组讨论结果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同学的论辩内容进行总结)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原因

祥林嫂自己:

1、贞节观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萎靡,心怀恐惧。

2、迷信思想

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人的社会了。

社会原因:

1、封建礼教

2、封建迷信思想

人性的弱点:

冷漠,自私、虚伪

语文课祝福教案 篇7

一、关于教案模式问题

走进许多学校, 我们通常发现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用的教案都有统一的模式, 但是“文无定法”, 教学也一样, 要从实际出发。教学上的每一个具体内容或每一具体情况都表现为不同的个体。同时, 教材内容不同, 特点不同, 难易不同, 教法当然也不相同。一名合格的教师, 只要他深谙教学之道, 对不同教材的处理当然会富于变化, 而不会囿于某种固定的框框。同时, 同一教材, 教师不同, 知识结构与擅长不同, 教学也自会有别, 而反映不同的教案设计也必会各不相同。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 而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教学方案相同有时是必要的, 有时不同也是必要的。因为教学本身应允许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创造, 有所创新。这不仅不会妨碍教学, 反而能有效刺激和促进教学。

当然, 这并非是对教案怎么写不需要提出规范要求, 而是说这种要求应该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 而不是包教一切的具体模式。我们的目的是卓有成效地进行教学, 因此, 教案采取何种形式应不拘一格。那种把复杂的教学程式化的思想是一种只承认一般, 不承认个别;只承认共性, 不承认个性的僵化思想的反映。而教学设计恰恰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生制宜, 因材设计, 灵活施教。正如吕淑湘先生所言:“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所以, 那些以模式作为评价教案, 尤其是评价教学水平的做法是不妥的。

二、关于教案的详略问题

教案的详略同样也要依具体情况而定, 即当详则详, 当略则略, 而非越详越好。当详而略, 则略中流于疏漏;当略而详, 则详中不免繁琐。所谓“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在同样能说明问题的前提下, 总是以扼要为好。因为同是一定的内容, 当其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以后, 从结果看, 学生总是很难记住缺乏概括的苛细的分析, 倒是那些精要而醒目的东西才会让学生经久难忘。如有的老师讲鲁迅的《药》, 最后围绕“药”这一贯穿全文四部分的线索概括为四个字:“买”“吃”“谈”“果”;将 《项链》 一课的情节总结为“借”“失”“还”三个字等。此类教案在反映对教材的分析上虽寥寥数字, 却能以简驭繁, 将复杂的课文揭示得一清二楚, 谁能说这样的教案不是好教案呢?试想如果换成大量的文字说明, 结果必会是另一番情景。何况对教材分析扼要的教案, 不仅有利于理解与记忆, 也能为学生活动 (动手、动脑、动口) 赢得足够的时间, 使“少讲多练”变为现实。而那种对教材不分轻重、逐层解析的教案只能导致“满堂灌”, 使学生置于被听讲的地位, 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从教案的设计方面, 精要远胜于详尽, 从这个意义上说, 盲目地提倡和称道分析苛细的教案也是不妥的。

当然, 这需要建立在对课文作全面、透彻的分析基础上, 需要教师对课文有高度的认识与概括能力, 并不是随便可以做到的。教学贵在胸有成竹, 当一个老师对教材的研究达到一定程度后, 即使他的构思不以文字的形式出现, 同样可以在教学中稳操胜券, 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教师教学中都可以完全不要教案, 而是说有无文字教案, 特别是分析偏细的教案远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熟悉教材和教法, 提升自身的功底。如果不是这样, 即使再详尽的教案也难以在教学中达到预期效果。据此, 那种以文字多寡来判定教案和教学态度优劣的做法是不符合语文教学实际的, 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语文教案编写的一般性原则 篇8

一、要符合教学大纲精神和大纲规定的教学体系要求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同时它还是一门具有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一篇范文,教师只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文章内容,学到一些语文知识,并不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范文,有目的、有重点的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通过读写听说和创造性思维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使智力得到发展,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要达到这些目的就不能把语文教案写成讲稿,要克服编写教案时只考虑教师如何讲,不考虑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和思维实践练习的传统倾向。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教案就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教师的“讲”也应该侧重于启发和指导学生,而不应该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和思考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备课所得硬灌输给学生,这样就难免会使学生囫囵吞枣,得不偿失,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的工作不是代替学生学习,而是要设法让学生去学会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语文教案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

是否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是衡量一篇语文教案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精神的明显标志。教学大纲规定的大中专各层次各阶段对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语文教学系统。编写各个年级的教案,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时尽量不要偏高或偏低。使用通用教材时,还要认真领会各册课本和各单元的编辑意图,掌握其系统性、连贯性和阶段性,弄清各册课本、各单元及各篇课文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地位与作甩。这样才能在统观全局的基础上,明确教学任务,进而确定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做到瞻前顾后,使教学设计周密合理,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在备课和编写教案时,还要充分考虑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文道统一,听说读写训练相辅相成,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以及课内外语文学习相配合等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其它的如精读指导和略读指导,作文指导和作文评改,以及语文知识课等,都各有特点,值得教师注意。

总之,语文课教案要符合教学大纲精神,体现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和任务,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逐步摸索和掌握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原则。

二、要正确理解教材,符合教材的客观实际,符合科学性的要求

对教材正确透彻的理解,是备课的首要工作,也是写好教案的前提。教师对字、词、句、章要做到准确掌握: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包括文章的思路、线索、主旨、体裁、结构以及章法、技法、语言运用各方面的特点,做到正确深入理解。不能养成只注重参考资料,甚至依赖参考资料写教案而不去独立钻研教材的习惯。如果以别人现成的东西来代替自己的独立钻研,必然给教学造成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言不由衷等不良后果,不但学生难以理解知识,教师自身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因此要提倡在借助工具书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再用参考资料的做法。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真正做到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符合教材的客观实际。

备课和编写教案时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教案要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无论是字的读音、词语的解释、句子的辨析,还是对课文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理解,都要准确周密,合乎科学,合乎客观实际。教案中的各种提法,各种表述都要经得起推敲,力争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要多查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多费些时间反复斟酌,决不可马虎大意,信笔写来,出现失误。对于课文的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不可乱贴标签,任意拔高。提问或讨论问题之后,教师应进行评价、补充或订正。对于难以回答的疑问或学生提出的有见地的新思想、新观念,教师切不可义气用事,一棒子打死,而应本着关心爱护的原则来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对待问题本身。

三、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整个教案中得到落实

教学目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向。它一般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审美性以及思想性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篇课文的教学目的,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应该写得具体明确,详略得当。既不要写得过于笼统,大而无用,也不要写得过于琐碎,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起不到指导教学的作用。目标不能定得过高,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不能定得太低,距离大纲要求太远。教师要重视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这些题往往体现了课文的主要特点和课本编辑的意图,在确定教学目的、内容、重点时要认真加以研究,而不能抛开它们不管。

教案里,在对教学目的的要求上,要求用词准确,要提得有分寸,有层次:“了解”“体会”“认识”“初步学习”是一个层次,“理解”“领会”“懂得”“学习”又是一个层次,“掌握”“熟悉”“深入领会”“初步学会”是较高层次,“熟练掌握”“透彻领会”“学会”“养成习惯”是高层次。教学目的要在教案里得到具体的体现,在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和重点的确定,以及教学步骤、方法、板书和时间安排中得到落实。使教学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不可单一呆板,要讲求灵活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读、问、议、练、讲五大类,它们各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教学中几者可以分开来用,亦可合而为一、穿插使用,其目的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进行读写说听和思考训练的能力,用以提高语文能力。近些年来,随着电化教学的普及和发展,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可以提供大量丰富的知识信息,还可以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给学生营造出一个直观生动和充满审美情调的学习空间。目前它正以其巨大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为老师和学生所钟爱。

四、课时分配要得当,教学重点、教学步骤安排要合理

一篇课文,一个单元,要用多少课时,各课时要安排哪些内容,既要考虑它们的难度以及在本册课本中的地位,又要考虑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把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地分散在各课时中,并用简洁的词句概括出来,使人一看就知道主要进行了哪些教学活动。各课时的教学步骤要井井有条,清楚醒目,既体现教学的阶段性,又体现完整性。教师要精心设计如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各个教学步骤互相衔接,前后照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五、要有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简洁的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醒目,布局合理。它能加深印象,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条理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结晶,是教师讲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案反映出教师各方面专业知识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上讲,教案有简案和详案两种。一般来说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写得简要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宜于写得详细些;精读课文的教案要写得详细些,略读或自读课文可以写得简略些。至于采取什么形式编写,是表格式、提纲式,还是笔记式,可以灵活多样。但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教案都要求文字简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正确地使用教学术语。写教案并不是把教师在课堂上说的每句话都记下来,而是写教学实施方案,写教学要点。

上一篇:《蘑菇该奖给谁》教学教案下一篇:音乐国培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