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启停管理制度

2025-0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设备启停管理制度(精选2篇)

设备启停管理制度 篇1

1总则

1.1为规范机组启停规范,特此指定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机组启停报告制度》。2制度引用依据

2.1《辽宁电网调度运行规程》相关条文。3机组正常启动报告制度

3.1机组启动前72小时应向省调提请机组并网计划,正确填写并网操作票后并汇报部门领导。当班值长关注并网操作票审批流程。操作票终审结束后汇报部门相关领导。

3.2机组并网时间确定后,汇报公司有关领导,协调检修单位及公司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并网时间安排机组启动相关事宜。通知各相关单位作好机组启动准备 3.3通知运行人员做好机组启动的各顶工作。

3.4机组具备锅炉点火条件,由当班值长向省调值班员申请锅炉点火,在省调值班员核对机组启动操作票无误后并得到网调同意后,向我厂下发同意锅炉点火的命令,锅炉方可进行点火操作。

3.5机组具备并网条件,汇报省调值班员,省调值班员发出可以并网的命令后,方可进行机组并网的操作。

3.6机组并网后,汇报省调机组并网的时间,并汇报公司相关领导及集团公司调度值班员。

3.7机组并网后,按照省调相关指令机组升负荷,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投入一次调频、AGC、AVC等。3.8机组正常带负荷后及时终结省调相关机组启动操作票及实验操作票。4机组停运报告制度 4.1机组计划停运

4.1.1机组计划停运前72小时应向省调提请机组解列停机计划操作票,当班值长关注停机操作票审批流程。操作票终审结束后汇报部门相关领导。

4.1.2 机组停运时间确定后,汇报公司有关领导,协调检修单位及公司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停机时间安排机组停机相关事宜,通知各相关单位作好机组停机准备。

4.1.3机组计划停运前48小时通知输煤运行部做好机组停运前煤斗上煤工作,尽量烧光原煤仓内存煤。

4.1.4机组具备停止条件时,汇报省调值班员,申请机组解列停机,得到省调值班员发出可以停机的操作指令后,方可进行停机操作。

4.1.5机组解列后,向省调汇报机组解列时间,并汇报机组转检修。4.1.6机组解列后,汇报公司有关领导及集团公司调度值班员。4.2机组非计划停机

4.2.1机组因事故需要停机,汇报公司有关领导、省调,说明机组的实际情况及需要停机的原因。在得到机组解列指令后方可执行停机操作。

4.2.2机组停运后汇报省调机组停运时间,必要时需按照省调要求填写机组事故汇报单。

4.2.3机组因事故跳闸时,第一时间汇报省调,并说明机组跳闸的原因、时间及影响范围(如供热等)。汇报公司相关领导机组跳闸情况。

设备启停管理制度 篇2

工作面通信控制系统可实现破碎机、转载机、前部刮板输送机和后部刮板输送机的集中控制、沿线保护、语音通信和远程启停等功能[1],由控制主机、沿线急停设备、远程启停设备等组成。控制主机一般放在设备列车上[2],距离控制对象较远,远程启停设备的作用是在控制对象旁边实现对控制对象的启停[3],操作员可以直观地看到设备的状况。远程启停的概念是相对于控制主机来说的,远程启停设备位于控制主机的远端,所以称为远程启停[4]。

传统的远程启停设备可以实现控制对象的急停和启停,但设备面板上显示的信息较少,如果操作员需要了解更多的系统信息,则需要到控制主机查看,或通过远程启停设备上自带的对讲系统联系控制主机旁边的操作员代为查看,这带来了操作上的不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智能远程启停设备,不仅可以实现控制对象的远程启停,而且可以在远程启停设备上改变系统工作模式和查看各种系统信息,帮助操作员快速、准确定位系统故障,提高了工作面通信控制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1 现状分析

工作面通信控制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控制主机为系统的控制核心,采用PLC技术和嵌入式技术设计。沿线急停设备用于控制对象的沿线急停保护,远程I/O设备用于接入远端输入输出设备。

传统的远程启停设备面板如图2所示。总急停按钮可以急停系统中所有的控制对象,左右2个旋钮实现对单个控制对象的控制。

2 设备硬件设计

2.1 面板设计

智能远程启停设备的面板如图3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增加了液晶显示屏和键盘。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信息包括系统工作模式、当前控制对象的启停状态、急停状态、传感器报警信息和控制对象所接入的模拟量数值。操作员可以通过面板上的按键实现液晶显示屏的相关操作。

与传统远程启停设备相比,智能远程启停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1) 可快速更改系统工作模式。使用传统远程启停设备时,需要通过对讲系统通知控制主机修改工作模式,而采用智能远程启停设备可以直接修改工作模式。

(2) 可快速准确定位系统故障。传统远程启停设备只显示本身的一些信息,当控制对象不具备启动条件时,需要通过控制主机来查看故障信息,而智能远程启停设备可以在液晶显示屏上直接查看系统信息和控制对象本身的信息,当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定位。

2.2 硬件电路设计

智能远程启停设备硬件电路分为急停模块和语音模块,急停模块完成沿线急停保护和远程启停,语音模块完成语音通话。智能远程启停设备重点改进了急停模块。急停模块总体上分为状态采集、显示、对外通信3个部分。状态采集部分的功能是采集急停按钮、旋钮和键盘的信号。显示部分包括指示灯和液晶显示屏:指示灯用于指示急停按钮和旋钮的状态;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系统信息和当前控制对象的信息,选用128×64的图形点阵显示模块,内置液晶显示控制器,8位并行数据接口,LED背光[5]。对外通信部分实现远程启停设备与控制主机的通信,包括地址编码通信、急停线检测和现场总线通信,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系统信息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取得。

3 设备软件设计

智能远程启停设备软件流程如图4所示。初始化的作用是对单片机的硬件资源、端口状态、现场总线参数等设置初值。输入端口滤波即对键盘、按钮等端口的状态进行采集并滤波。急停线在设备正常工作时传输一个特定频率的方波信号,当检测到有急停按钮按下时,单片机将通过相应的端口将急停线的电平拉到供电GND,从而保证控制主机能够快速检测到系统的急停状态,设置急停线是保证系统实时性的一个重要措施。地址编码线上传输脉冲信号,控制主机根据接收到的脉冲个数的不同来区别每个沿线急停设备和远程启停设备的地址,控制主机轮流向地址编码线上发出查询脉冲,每个沿线急停设备和远程启停设备根据查询脉冲个数的不同做出回应,告知控制主机各自的急停按钮状态。地址编码处理部分的工作是检测地址编码线上的脉冲个数,并依据系统协议判断控制主机是否在查询急停按钮状态,如果是,则向地址编码线发送回应脉冲,如果不是则不回应。现场总线的数据收发主要依靠中断实现,当接收到新数据帧时,进入接收中断,相应的函数将数据取出并放在相应的缓冲区。发送中断的原理是当上一帧发送成功后,置中断标志,函数检测到中断标志后,将正在等待发送的下一帧数据放到总线的缓冲区,由总线控制器完成发送。

4结语

智能远程启停设备不仅可以实现控制对象的远程启停,而且可以在设备上改变系统工作模式和查看各种系统信息。实践证明,该设备可以保证操作员在控制主机远端快速地对系统进行相关操作、定位系统故障,大大提高了工作面通信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友好性。

参考文献

[1]孔维社.矿用PLC控制程序组态技术[J].工矿自动化,2012,38(12):27-29.

[2]席庆祥,雷志鹏.综采面刮板输送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设计[J].煤炭科学技术,2011,39(10):72-76.

[3]雷志鹏,宋建成.综采工作面输送设备工况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0,36(7):1-5.

[4]李建民,章之燕.回采工作面生产运输系统集中控制的应用实践[J].煤矿机电,2010(1):77-79,84.

上一篇:网页制作与设计教案下一篇:我那一件难忘的事四年级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