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术作品展

2024-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美术作品展(通用12篇)

学校美术作品展 篇1

一、制定方案的意义

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组织课外美术展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它作为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培养全校和班级的美术骨干,推动全校的美术学习、美术活动以及为培养美术人才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欣赏、评述能力,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作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等,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1. 全面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 兴趣,通过美术展览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和审美情操,能更有效地形成学生学习美术的氛围。

2. 通过美术展览活动,提高学生创造美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感 受到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就能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3.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展示学校

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三、组织机构

组 长:李校长

副组长:赵学荣(副校长)范彩花(教导主任)高会军(政教主任)岳小平(总务主任)成 员:年级主任、班主任、美术教师

四、工作分工

组 长:安排部署美术展览活动

副组长:依安排部署协调组织开展美术展览活动

成 员:具体组织开展各自所在年级和班级学生作品的收交及参评

五、参赛对象:全校学生

六、展出时间: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

七、组织形式:

班主任将本班作品收齐后交给美术教师,先由美术教师从参赛对 象中选取优秀作品,初选通过的作品在学校橱窗展出,供全校师生观 赏,再经过评委的审核,选取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

八、评委老师:张正升、苟登雄、王海华、赵登亮

九、参赛要求:

1.符合相应尺寸规格的作品,素描作品可以是8开纸;壁报要求 4开纸。

2.壁报设计要求版面整体统一,主题突出,材料运用得当。

十、奖励办法:

1、团体奖: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一起评比,奖励第 一名;七年级和八年级一起评比,奖励第一名。

2、个人奖:三年级至八年级每班奖励三名同学。

杨家庙学校学生美术展作品评比标准

1、内容积极健康,个人真实作品。

2、画面结构比例恰当准确。

3、主题明确,画面中心内容突出。

4、勾线自然,不粗糙,技巧熟练,线条流畅而有韵味。

5、色彩丰富,鲜明,明暗及色彩关系明确。

6、画面整洁,上色均匀,有层次感,能表现出质感、空间感、体积感。

7、内容新颖,富有个性。

8、构图复杂程度较高,虚实得当。

9、原创作品。

10、纸张大小符合标准:画面不混乱不存在脏、花、腻现象,给人以舒适感。

杨家庙学校学生美术作品获奖名单

一、团体奖

1、小学部:六年级第一名 五年级第三名

四年级第四名 三年级第二名

2、初中部:八年级(1)班第一名

八年级(2)班第二名

七年级第三名

二、个人奖

三年级:陈文希 罗 娜 刘佳鹤

四年级:罗圆圆 任宏立 刘红晶

五年级:刘喜桃 王文玉 陈丽娜

六年级:杨小玉 蒲彦桃 陈文静

七年级:李 菲 罗 琴 赵 倩

八年级(1)班:骆小莉 蒲苗苗 何新芹

八年级(2)班:刘 涛 王调娟 李宏星

学生美术作品

学生美术作品

学生美术作品

学生美术作品

获奖学生

获奖学生

获奖学生

学校美术作品展 篇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共通理念在中等这也教学中的受到认可, 在以职业需要为第一要务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使其成为有独到见解的社会工作者成为中职教育中的一大课题。美术课堂中就要在具体教授基本画法的基础上, 也要讲审美性的作品欣赏融入到美术课堂中。以此来打开学生眼界, 使其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上成为终身学习者。在学前教育这一所属教育类型的的专业课程中, 简笔画使其有关美术教学的主要意象。在这样一类需要实践操作, 且不许太多理论教学的课程中, 对特定艺术流派的鉴赏同样至关重要。对于身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大部分为女性学生。通过对女性艺术作品的鉴赏可以从中发现自己身上的特质, 从更深层的角度挖掘自身的更多创作可能性, 这种创新意识同样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在儿童的启蒙教育中, 教师的嫩里范围储备, 审美特质直接对孩子的早期学习接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十世纪初和六十年代, 西方的女权主义分别形成两次高潮, 自谋求政治权利到从文化、价值观角度对“男权”的批判, 女性自觉意识逐步提高。在艺术方面, 自20世纪70年代初一批美国的女性主义艺术家、评论者及艺术史学者, 在反越战及争取男女平权的妇女解放运动诉求的浪潮下, 携手合作, 有组织地推动女性主义艺术作品的创作, 争取女性艺术家的权益及地位, 形成所谓的女性主义艺术运动。这种来自西方的艺术思潮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女性艺术创作, 在中国出现“女性艺术作家”这一明显的提法是在当代。199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了中央美术学院青年女教师“女画家的世界”展, 自此中国美术界开始有性别的观念, 女性艺术家的提法明确起来。国内对于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的研究, 如贾方舟、陶咏白、徐虹、廖雯、李建群等都有过较为详细和深入的探索和阐释。从目前学术界对于女性绘画的研究状况来看, 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女性主义绘画批评, 多是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去分析和评价中国的女性绘画作品, 挖掘历史上未被认可的女性画家, 评介当代女性艺术家;二是对女性绘画史的研究, 主要是对中国艺术史上的女性画家及其作品进行梳理, 力图整理一部更为全面的艺术史。另外, 有些学位论文, 特别是绘画专业的学位论文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某些问题。

对于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艺术概念, 对于中职学校中的学生来说, 若对其理论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未免高出学生的能力, 也并不是其课业的主攻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 这类对现代世界美术界都有十分重大意义和影响的女性创作不能给予学生适用的美学熏陶。开展这类课程, 就应从丰富的时间入手。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基点, 进而使学生对相应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有更为鲜活的认识。这种以具体作品为切入点的教学方式, 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也能让学生在艺术的思想深度进一步提升。在美术领域内的女性艺术艺术, 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艺术视角, 不同的创作主体上获得更不同寻常的艺术体会。女性艺术是女性对自己本身的一种探索, 是对自己情感、思想的挖掘和表述, 是对自己潜意识的怜悯和鼓励。女性与男性完全不同的本体及观察角度决定了创作出来艺术的差异性, 这不是在作艺术上的对立, 而恰恰相反, 是希望在艺术上的交流与探求。这种“女性艺术”打破了过去垄断整个艺术圈的男性视角为主的所谓表现女性的艺术, 对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概念作出了积极的反抗, 这是一种全新而且独特的视角。这种艺术视角无疑为中职学校中的美术教学由打开了一扇窗。

为了体现中职教育特色的女性艺术作品鉴赏课, 具体的课堂实施就应以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为例。从具体例子出发, 不强制灌输理论概念, 才能使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这一艺术理念。例如以民国时期的女性画家潘玉良为例。在中国, 从清末开始, 女性艺术家的数量开始出现了增长, 尤其是在清末民国这段时间, 中国画坛出现不少的女性艺术家。其中潘玉良的生活创作轨迹, 大概是那个年代最为传奇的了。被陶咏白称之为“中国印象主义画派第一人”的潘玉良出身卑微, 后嫁作人妇, 之后留学法国、意大利, 归国后进入大学教学, 参与西画社团, 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她的不平凡的经历注定了她看到了更多的世界、接触到了更进步的思想。她的绘画艺术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中萌生发展的。这正切合了她“中西合于一治”及“同古人中求我, 非一从古人而忘我之”的艺术主张。潘玉良的人体作品是早期女性画家用身体来表达女性独立个体的情感和人生的杰出之作, 这些作品也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位敢于正视自己身体的女性画家。潘玉良向世俗挑战的勇气和个人的才情, 使她成为那一段美术史不可忽视的人物。法国东方美术研究家叶赛夫对她的作品评价道:“她的作品融中西画之长, 又赋于自己的个性色彩。她的素描具又中国书法的笔致, 以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与自在, 这是潘夫人的风格。……她的油画含有中国水墨画技法, 用清雅的色凋点染画面, 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条相互依存, 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 色韵生动……她用中国的书法和笔法来描绘万物, 对现代艺术已作出了丰富的贡献。”她也成为中国女性艺术的启蒙阶段。

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使得女性被从封建附属的状况下被解救出来。这个时候女性的艺术就变成了革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个时期女性艺术家创作的主题是以对英雄以及对劳动的崇拜以及赞美为主的。被评论家徐虹称之为那个时期女画家作品中将女性男性化最极端的代表作品《海岛姑娘》, 是女画家王霞的作品。改革开放之后, 女性艺术家们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得以站在和男性艺术家同样的起跑线上, 一起思考西方带来的冲击和当代艺术的发展。尽管女性艺术家们依旧大部分还在进行被大家所认可的形式和观念的艺术创作, 但是毕竟已经开始出现诸如李爽之类的敢于创新和探索的大胆女性艺术家, 这种情况的出现, 已经预示了女性艺术家们开始意识到了自身的重要性和对艺术更进一步追求探索的渴望。进入到九十年代, 这个时候的女性艺术追求的就是艺术家本身的个性以及意愿, 而不再出现其他外在的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女性艺术家们开始真正的为艺术献身和服务。这其中就以闫平、申玲、夏俊娜为代表的一批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深深打动人心。例如闫平的代表作《母与子》、《如花》, 实现了自己的突破, 又表达了自己个人经验。在她的作品中看不到完全意义上的学院派的影响, 即使她是在学院内接受了最正统的训练, 受训的时间也是在中国当代绘画观念刚起步的时候, 但是在这种刚起步到阶段所受到的关于表现主义的冲击在一开始就显露在闫平的观念和创作中, 她的作品里已经蕴藏着中国式的“表现主义”。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加入这些带有很强理论意义的概念讲解无疑是超出学生的理解接受范围的。但如果在教学方式上选用鉴赏作品的教学方法就会是这种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 使学生拓宽了美术艺术欣赏的眼界, 无论对其今后的艺术审美品味的提升还是对其继续学习的能力发展都打下了稳固的基石。在众多艺术鉴赏角度中选取女性艺术作品为切入口作为教学点, 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从更小的艺术鉴赏范围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在金和的艺术鉴赏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高毅清.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美术研究, 1999年.

[2]郭秋惠.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的语境.山花, 2003年.

学校美术作品展 篇3

1957和1 980年,第一和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成功举办,涌现出了黄胄、张钦若、罗中立、何家英等大批优秀的青年美术家,成为我国美术创作队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聚焦于发现和培养青年美术人才之目的,2008年,中国美协重启“全国青年美展”项目,旨在推出当代优秀青年美术人才,推进具有深刻价值的美术创作,并明确了每三年举办一次,使之常态化、制度化,营造有利于青年美术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更好地发掘、培养美术新人,为广大青年美术爱好者施展才华、展示技艺搭建平台,提供机遇。

2011年,“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十七届六中全会隆重召开,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为中国美术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推出精品力作、持续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站在学术前沿,响应时代召唤,201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为培养和扶持青年美术家,反映青年美术创作现状,倡导艺术创新的多样化,主办方共同携手,精心策划了本届“全国青年美展”。在策划过程中加大力度,拓展深度,广泛团结包括美术院校、创作机构、自由职业美术家等在内的青年美术工作者,积极发动全国各族青年美术家踊跃参与,力争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推出一批表现伟大时代精神的高水平作品。

中国美协历来重视青年美术工作,组织专家课题组对80后、体制外青年美术家创作队伍进行专项调研,了解其生存、创作现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积极推行“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举办“全国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级研修班”,针对本次展览选拔青年美术骨干举办专题研修班,组织青年美术家赴各地写生创作。通过明确的主旨导向,大力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培养青年美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鼓励青年美术家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艺术营养,鼓励他们追求艺术创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次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作品9127件,经过评委们披沙炼金的严格评审,精选出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漆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各类美术作品526件,其中优秀作品128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中既有青年美术家从生活中提取出的现实主题,贴近时代风尚,也有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深化,充分表现出新世纪、新时代背景下美术家对革命历程、革命成就的深刻理解;既有对田园风光、自然景物的抒情性表达,歌颂当代美好生活,也有紧随时代,对当代城市生活、都市景观的贴切描绘,通过视觉艺术展现了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既有对个人感情、自我感受的激昂抒发,显示出当代青年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有对人文情怀的持续关注、不断挖掘,将个人的切身体验与社会责任、时代召唤彼此贯穿、融聚一体:既有对传统艺术形式、风格的继承发扬,彰显民族审美品格的动人气魄,也有对新形式、新材料、新课题的不懈探索,前赴后继地不断开创中国当代美术新的可能。这些作品较为全面、深入地展现了青年美术家在创作中敢于创新的勇气、敏捷活跃的思维、丰富多样的形式,反映了当代青年美术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特点。他们如同一缕清风,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围绕全国青年美展,我们坚持“二为”方向,以“双百”方针为指导,尊重艺术发展规律,把握时代性、学术性、多元性、创新性原则,全力以赴搭建属于青年美术家自己的艺术舞台,形成三年一次的常态化精品展览;力争培养一批、成熟一批,发现一批、带动一批,以此引领全国青年美术家乃至整个美术界总体学术水平的提升,切实为中国美术事业的持续发展积蓄力量,为精品力作的涌现打好基础,最终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青年是中国美术的未来,是美术事业的希望

美术作品展 通讯 篇4

——金牛区新徽学校开展“我是小画家”美术作品展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校的艺术学习、交流。在我校领导和师生的支持下,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筹备。于本月24日和25日在运动场举行了“我是小画家”绘画作品成果展。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采。

此次活动的作品分为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老师们积极参与,纷纷制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足以体现出老师们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校学生也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用丰富的色彩、巧妙的构图、不同的绘画风格描绘出了优美的风光、雄伟的建筑以及勤劳可爱的各族人民。大赛评委对学生作品评出了一等奖四名,二等奖八名,三等奖十六名,优秀奖若干名。旨在鼓励大家能够在绘画这方面多加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现出自己的才能。此次活动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他们纷纷表示,以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多举办,多培养孩子艺体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孩子能全面发展。许多同学在看了作品展以后也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加油,争取在下次的美术作品展上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交流了学习经验,而且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领导及老师们对大家寄予的厚望,更进一步坚定了大家追求成功的信心与学好知识的决心。

我校学生正在观看优秀绘画作品

书法美术作品展活动方案 篇5

一组织机构:

主管: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责任人:杨光

一、黃平安、彭进雄、唐文

组织实施:杨忠诚、胡楠芬、王足霞、各班班主任

二时间、地点安排

时间:二0一一年四月廿五至廿九日

地点:综合楼一楼大厅

三活动主题:

我爱艺术 快乐成长

四组织形式:

本次活动,学生作品以各班为单位,各年级美术老师组织,班主任协助执行并初步筛选。每班交5件美术作品,于4月20日前连同作品登记表交各年级美术老师,教师作品以备课组为单位由组长交杨忠诚老师处,过期不候。

五作品形式:

1、绘画作品:画种不限:儿童画、素描、水彩、水粉画、漫画、卡通、中国画。

2、书法作品:软硬笔书法体式不限:楷书、行书、草书。

3、手工制作 :力求新颖、别致,要求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六、奖励办法

学校组织评委,活动结束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根据各班及老师作品获奖情况设奖。

肖港初中

2011-4-13

欢庆六一 美术作品展 方案 篇6

为进一步活跃广大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根据校办关于举办;“欢庆六一”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拟定其中美术大赛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本次美术作品大赛以弘扬先进文化为目标,展现我院广大师生的精神风貌,讴歌美好生活,激发爱国爱校爱系热情,营造昂扬向上、欢乐祥和、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组织领导: 负责人:齐俊

组织成员:杨文珠、胡梦晗 宣传设计制作:杨文珠 金费管理:校办 组织协调:各班班主任

三、启动计划: 1.活动宣传:2015.5 各班班主任向学生宣传活动事宜,鼓励大家踊跃投稿参加。2.征稿时间:2015.5.18—5.22 各班班主任收集学生作品汇总后送至音体美办公室。3.初评时间:2015.5.25—6.27 由美术组组委会组织评选,确定进入复评的作品。4.复评时间:2015.2.28

由美术组组委会组织评选,在初评的基础上确定最终入围的作品。5.布展时间:2015.5.29 由学生会干部组织学生按照作品类别布置展区展位。6.展览时间:2015.5.29——6.5 展览及公开投票评选获奖作品。

四、评审委员会:

杨文珠、胡梦晗

五、征稿要求:

要求主题健康、向上、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画种不限、材料不限。

绘画类作品16k或者8k规格,设计类作品规格统一为4开或对开。每张作品反面写上作者姓名、班级及年龄。

各班要求不少于5幅作品。

① 绘画类:素描、水粉、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② 设计类: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 ③ 制作类:粘贴画、剪纸、泥塑、木刻、装置等。

六、参赛对象:

全校师生

七、作品征集方式:

由各班班主任将本班作品送交音体美公室,教师作品直接交到音体美办公室。

八、评选方式:

作品评选由美术组组委会组织评选,分为初评和复评两个阶段,最终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获奖作品由校办颁发获奖奖品。

九、装裱规格:

参加初评的作品无需装裱,进入复赛的作品以班级为单位装裱。绘画、设计类作品装裱规格统一为吹塑底板、表面压膜、镶塑料黑边。

十、美术大赛奖项设置

学校组织评委,于6月1日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

学校美术作品展 篇7

展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力争创作出更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时代、展现当代美术家艺术才华的优秀作品,向建党95周年献礼为举办好展览,主办方高度重视、精心筹划,以此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中国美协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组织、调研和筹备工作,召开策展委员工作会进行策划研究。2015年底,中国美协在多家美术权威媒体上刊登了征稿通知,取得热烈的反响,全国美术家积极响应,踊跃投稿。至截稿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作品61 66件,由中国美协邀请专家组成评委会,经过严格评审,共选出入选作品133件。与此同时,中国美术家协会还专门组织美术家赴全国多个革命老区搜集素材、写生创作,并通过特邀、展览和研讨等方式,催生了一批精品力作。在本次展览中,还有一批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的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将为本次展览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次展览将展出作品三百余件。展览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以时间为序,回顾和展示了9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程和建立的不朽历史丰碑。

这些作品当中,汇聚了一大批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经典作品,是中国革命历史画创作的一次宏大集结,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革命历史画创作的风貌与特点譬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一批革命历史画,它们是老一代美术家饱含激情创作的一批精品佳作,如195 1年周令钊创作的油画《五四运动》,1961年侯一民创作的油画《刘少奇和安源矿工》,方增先1959年创作的国画《围攻北站》,罗工柳、全山石1960年创作的油画《前赴后继》,詹建俊1959年创作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等,全面回顾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上半叶的重大历史转折和重要历史事件。

展览中大部分作品是近35年来,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的新题材、新内容的具体呈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表现在党的文艺方向指引下,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艺术作品。美术家自觉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反映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的人物与景象,受到美术家的格外关注与积极表现。而一些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人物与劳动模范、各行业的普通党员和劳动者形象,他们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成为整个展览当中的重要部分,他们与革命时代的英雄群体所展现的英雄精神一脉相承,是承载当代精神和当代价值的当代英雄。

展览作品将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将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精神与个体人性的真善美的价值观融合为一体,铭刻成中华民族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印记与民族精神的记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神州大地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东方民族之林,只有伟大的党才能率领伟大的人民写出最伟大的辉煌篇章,天翻地覆慨而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无限光明的前景

学校美术作品展 篇8

保罗·克利(PaulKlee1879-1940)是20世纪的重要艺术家。他曾在包豪斯设计学院任教,随后又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任教至1933年。其作品具有抽象性和有机感,极富音乐感染力,并能令人产生精神共鸣。他对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马克·罗斯科、肯尼斯·诺兰德、理查德·迪尔本康与胡安·米罗等艺术家。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正在为克利筹备名为“Paul Klee: Making visible”的展览(2013年10月16日至2014年3月9日),届时将展出博物馆与个人藏家在30年间收藏的克利的作品。虽然克利是一位多产艺术家(作品超过10,000件),但其进入拍卖市场的重要作品却十分罕见。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展览有可能刺激买家的需求,但高端作品的供应却有可能跟不上需求的增长。由于其市场严重受到供应不稳定的影响,克利的拍卖年收入少则440万美元,多则2,300万美元,波动幅度很大(分别为2011年与2012年的拍卖业绩)。此外,藏家的要求也十分苛刻:他们宁愿掏出100,000美元去购买一幅优质的纸上画作,也不会选择平庸或估价过于乐观的作品。如仅在2013年6月,克利的素描作品就有44%惨遭流拍。如果说藏家的要求高是造成流拍的原因之一,拍卖会的举办地点也是另外一个原因:克利作品在巴黎、伦敦和纽约的拍卖状况要优于伯尔尼和苏黎世。因此,艺术爱好者可以关注瑞士和德国的拍卖会消息,以增加购得其作品的机会。(来源: Artprice)

nlc202309020600

广东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新闻资料 篇9

由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广东省工艺美珍品馆联合举办的《广东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从2009年6月3日至21日在太原市展出。展出来自广东工美行业6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5项品种共150件作品。这是广东工美行业在山西第一次品种最广泛,参展大师作品最多的专业展览,其中有以的广东陶艺泰斗庄稼(已故)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为代表,饮誉中外、以刻划人物传神著称的石湾陶塑;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的制作精美的骨雕及猛马牙河马牙雕;有用裸眼书写、观者须用放大镜、被誉为华夏一绝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芝文的陶瓷微书;有300多年历史中西艺术合壁而在当代频临失传的广州彩瓷;有砚刻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和新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庆明的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有中国四大木雕之一的潮州金木雕;中国四大名绣的粤绣;有潮州彩瓷和瓷塑。有玉雕界称作“船王”的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高刚烈的玉雕精品;资深望重的老大师吴泽长的金银鼻烟壶;参展作者中还有已故石湾陶艺省大师刘桂乐的遗作;既有古稀之年的老艺人作品;也有中年省级大师的成就之作。

广东是工艺美术大省,其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生产和出口总值均位居国内前列,在我国工艺美术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这次赴鲁展出的品种,相当部分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广州牙雕、石湾美术陶塑、肇庆端砚、潮州金木雕、粤绣。还有省市第一批非遗项目如广彩、广州木雕、广州玉雕。这些早以闻名于世的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牙雕,广绣曾在上世纪初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英国伦敦国际赛会上获得金奖。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现在,是广东工艺美术的持续发展期。这时期的广东工艺美术,品种丰富,技艺全面,名家辈出,不少著名产品在国内外获奖,有几十个产品获得国家工艺美术最高奖,涌现出三十一位国家级、二百余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全行业为国家出口创汇,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十年来,有近千件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优秀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所收藏。这次展览的特点是:大师作品云集,品种花色异彩纷呈,反映了广东工艺美术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成绩。

被誉为“石湾公仔” 石湾陶塑始于唐朝,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因其风格独特,历来受社会百姓珍爱,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石湾公仔”陶塑主要有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等五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艺术形神兼备,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使其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善于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形成鲜明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但对岭南文化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推动我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上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庄稼是新世纪初的石湾陶艺泰斗,当代中国最杰出的陶塑艺术家之一,从艺五十三年,德艺并进,为石湾陶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庄稼的作品根植于人民大众这片土壤,在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同时,追求艺术的雅俗共赏。其作品寓意深邃、思想性强。在石湾陶艺界,他是较早地把西方雕塑艺术与我国民族的各个姊妹艺术融汇在石湾陶塑中,使民族艺术走向世界性。庄稼作品主题突出,结构严谨,人物传神、讲求意蕴,形态洒脱。其中《三乐女》被美国博物馆收藏;《唐太宗》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诗圣杜甫》、《弃官寻母》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88年国家轻工业部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拍摄了《东方之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庄稼专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是石湾陶艺界中年艺术家的代表,早年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品多以井市风情为特色,以反映平民百姓平常的普通生活,走出一条以民间风情为题材的新路向,从而成为近年来石湾陶艺的新派代表。他的作品成为新一代参考、借鉴的资料,如《回娘家》、《喜临门》、《恩爱夫妻》、《童趣》,潘柏林的作品富有生活情趣,内涵幽默,人物塑造注重面部表情,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收到生动传神的效果,如《托珠佛》、《笑傲江湖》等。种釉有强烈色彩对比,增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在塑造工艺上,潘柏林大胆尝试用真布泥代替手工塑服饰的新工艺,衣纹真切,真实感强。潘柏林的作品釉色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潘柏林的作品曾获得多个奖项。其中在1990年英国柏明翰国际室内陈设品展览会上,作品《刘备》获银牌奖和三等奖;2002年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作品《达摩静坐像》获金奖,潘柏林还被邀请到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西里苏学院、南安宝顿学院授课,他的作品多次在美国、英国及香港等地展览,广东卫视台、香港电视台、曾为他作名人专访;潘柏林的作品先后在美国《星岛曰报》、《世界曰报》、香港《文汇报》、《东方曰报》、《澳门曰报》以及《南方曰报》、《广州曰报》、《羊城曰报》、等多家报纸发表。领南画派大师杨善深先生赞誉其为“陶艺界中不可多得之奇才”。

端砚位居我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始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7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绽放在岭南传统民间艺术的一朵灿烂的奇葩,其石质细腻、娇嫩、致密、坚实,且石色丰富多彩,有绚丽多姿的石品花纹,有润如玉,扣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不损毫的美誉。从晚唐以后端砚就被列为贡品。关于端砚曾有这样的传说:唐朝某年在京城长安举行全国会考。那年遇上严寒,考生们的墨砚都结了冰,无法动笔,只有广东一个姓梁的举人用端砚磨出来的墨依然油润生辉。监考官像发现奇迹似的,立即向皇帝报告。自此以后,端砚开始闻名于世,1300多年来,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墨客雅士,下至黎民百姓,凡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人民,如日本和韩国,都把端砚视为珍宝。端砚是融历史文化、雕刻文化、书画艺术、造型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品。唐代李贺写了《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端砚文化主要体现在:一是砚魂。也即是砚人的精神、品格。采砚人在几百米下的坑道采砚,危险、艰苦。砚工在砚石上精雕细刻,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加工成为艺术精品。二是端砚为载体的文学艺术作品,主要是砚诗、砚铭、砚联。端砚已成为诗词歌赋的一个载体,历代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为端砚赋诗。三端砚是雕刻造型艺术。精雕细刻。四端砚是石质的天然艺术。端砚的石眼、金线、火捺、青花等,都是一种天然的艺术,具有欣赏价值。古代砚学家颂扬端砚有八德:历寒不冰,贮水不耗、研墨无泡、发墨无声、停墨浮艳、护毫加秀、起满不滞、经久不泛。这主要与石质有关,从古至今,采端砚的砚坑不下十个,而只有老坑麻子坑坑仔最佳,砚的石品繁多,主要有:青花、蕉叶百、鱼脑冻、火捺、天青、金线、银线、冰纹、金星点、翡翠、眼、鹧鸪斑等。一方石质好石品多的端砚价值很高,往往几万元。端砚的品格造就了一代名师巨匠,站在这个行业的领头人是一代端砚大家黎铿先生,黎铿是首位端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艺43年,在端砚的雕刻创作及其研究上有深厚的造诣。他作品技艺超群,有着强烈的时代印记。1972年创作的《百鸟鸣春》被日本文化界称作端砚史上的里程碑,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978年创作的《星湖春晓砚》获国家科技一等奖,开创了当代山水题材端砚的先河;1989年创作的《七星岩古今名刻砚》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现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1999年创作的《中华九龙宝砚》由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黎铿曾任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全国劳模称号,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以端砚雕刻神手为题专访黎铿。

张庆明 广东肇庆市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一位擅长将书法、绘画、历史传记融入端砚创作的艺术家。突出了文人砚的艺术内函同文化品位。作品集历史文学、美术、书法、篆刻、雕刻等文化艺术综合于砚中,雕刻技艺精湛,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名作品--《三希堂法帖》砚、《端砚集粹图》套砚(七件),《端石砚赋》砚(获国家级金奖)由肇庆市博物馆收藏,《日月》砚由中山大学收藏,《石窟》砚由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创作的其他作品曾多次获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2002年,他创作的《花圆月好》砚送往杭州参加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2003年,《文房四宝》砚、《洞天福地》砚在北京第三届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大赛上分别获得金奖;2004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套》砚在深圳获得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张庆明大师应邀先后前往新加坡参加端砚艺术展、香港作现场雕刻表演。2000年由中国文联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2004年由肇庆市人民政府授予“肇庆市端砚事业贡献奖”荣誉称号。2002年中央电视7台《文化与生活》到肇庆作个人专访,2004年中央电视4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肇庆》摄制组作个人专访,2007年广东电视台《盛世话收藏》、肇庆电视台《文旅寻踪》专题个人专访。2008年1月广州日报《岭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足迹寻》专栏(第一篇)作专题报道。

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是分布于广州与潮州地区的刺绣品。据传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国内以故宫藏品最多。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饱满,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自清中期以来,分为绒绣、线绣、钉金绣、金绒绣等四种类型,金绒绣以潮州最有名,以金碧、粗纩、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为特色而标异于其他绣种。题材有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卉等,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热烈喜庆的色彩和气氛鲜明地表现题材,使粤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

广州地区的象牙雕刻工艺早在秦代就已经开始,至晋代还出现了象牙编织的精湛工艺,多以牙质莹润,精镂细刻见长,玲珑精巧,华丽美观。

而在当前世界性禁止象牙贸易的环境下,如何让这枝奇葩在新时代开放得更艳丽,是一个令艺人们孜孜不倦研究和探索的课题。艺人们经过多年探索研究,使用牛骨、猛玛牙和河马牙替代材料,并沿用牙雕技艺,同样收到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广州骨雕是以牛骨经选料,除脂漂白,裁剪,雕刻,组装而成,广州骨雕以龙舟和山水人物见长;它玲珑剔透,气宇非凡,不但保留了牙雕精工细作的传统工艺,还能制作比牙雕体积更大的作品, 张民辉,1953年出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他以一把出神入化的刻刀,创造了牙雕艺术新视觉。作品包括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楼台、宫灯、龙船、牙球等各类形式和题材。并且在运用象牙雕刻技艺与多种材料载体(如牛骨、河马牙、猛犸象牙、贵金属等)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中,善将现代美学知识与传统工艺美术理念相融合,创作出一大批造型新颖、意境深刻,具有独特视觉和风格的牙(骨)雕新作品。在国家及省市评比中,共获得金奖二十五项之多。作品深受海内外客商欢迎。

牙雕艺术在2003年3月,由张民辉担任主体设计和技术监制的大型骨雕《越秀新晖》,在广州市首届旅游工艺品创作大赛中荣获金奖。起初多数评委误以为该作品是牙雕,投以很高的票数。后经解释,明白它是一件以牛骨为材料的骨雕时,评委们都感到惊讶,认为它仿制牙雕太逼真,太成功了,《越秀新晖》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探索了牙雕艺术新的表现手法,为牙雕艺术的新发展找到了方向。经过张民辉的努力研制,这件作品在构图造型、雕刻技艺、色泽质感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均与象牙相同,甚至连外观的轮廓亦仿如一支完整的象牙,几可乱真。骨雕艺术在这里和牙雕艺术实现了一次完美融合。在具体制作中,张民辉还突出了两个创新:一是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作为羊城新八景之一的“越秀新晖”,其景观虽有起伏的山峦,但不是华山的险峻,黄山的雄奇,而是园林丘陵与都市建筑交汇成一景,构成柔美和谐的娇姿。张民辉和他的同伴们坚信,骨雕也是继承和发扬牙雕技艺的一种形式和途径。从商业角度看,它再现了牙雕艺术的视觉,又极大地提高了牙雕产品的欣赏品位和经济价值,这条路是可行的!

潮州木雕始于唐宋,发展于明代,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各种木雕风格争妍斗奇、竞相媲美,是潮州木雕的“黄金时代”,潮州木雕主要有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四大类,往往经精雕细琢后贴上纯金箔,显得金碧辉煌,所以又叫潮州金漆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并誉于世。潮州木雕继承了我国传统木雕的雕刻技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潮剧等各种不同的民间艺术的某些长处,融汇成独特风格,是我国雕塑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流派。李得浓,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1973年进入潮州木雕厂,1977年进广州美术学院进修。1980年起先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州开元镇国禅寺和潮州韩文公祠,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档案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南越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马来西亚创价学会艺术馆等作了大量收藏品,也有部份作品为省、市领导及海外侨领作为礼品赠送政要人物及嘉宾。在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展览会上多次获金奖和银奖,作品在传统技法上注入现代雕塑的体积关系和绘画的构图关系,融会时代意识,形成独特风格。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潮州木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广彩全称广州织金彩瓷,是广州著名的传统工艺美术,起源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的一种釉上彩工艺,有300年历史。最早用大红、黄绿三色绘制,清初西方珐琅彩传入中国,绘瓷艺人开始大量用其施艺于白胎瓷器上,创造了后来著名的广彩。19世纪,广彩还大量采用乳金作地色,这种仿中国锦缎纹样的装饰手法成为广州独特的织金彩瓷。其工序包括设计、描线、填色、积填、封边、斗彩、烧制等。它具有构图饱满,纹饰丰富、精工重彩,金碧辉煌,图案中西合璧的特点,历来被中外宫廷视作玩物来收藏。产品常见于西欧皇家宫殿与博物馆,造型、纹饰多以西方所需的定式制作,具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艺术色彩。但装饰内容极富华夏特色,喜饰花卉锦簇、山水、写实庭院景色,乃至清装人物等。一件好的广彩,首先在选好瓷胎的基础上,要经过反复的构思(很多艺人只是腹稿)才以工笔描绘。笔触细腻、线条稳健、清晰流畅、内容丰富、构图合理、色彩协调的为上品。

本次展出的还有广东最早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年届七十至今仍在第一线设计制作的吴泽长的广东金银器,广东在晋朝已出现金银工艺,历经一千五百多年,是我国传统金属工艺的名产地。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府博物馆里的一套清皇室赏赐孔府的银质食具,是清代潮汕作坊所产。宣统二年(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潮汕银锡观音及大花瓶获得很高的评价。广东潮州金银技艺种类多且工细,居国内同业前茅。吴泽长将平錾、浮雕、花丝、镶嵌等技艺于一炉,组成各种新颖和谐的艺术品,其中《金九龙宝鼎》在省工艺美术艺人、设计创作人员代表会上被评为一等奖,并送伦敦、巴黎展出。《寿星翁》于1980年在新加坡展出时获得很高评价,以65万新加坡币为一富豪所收藏,足见该行业曾经的辉煌。可惜如今金银工艺在潮州所剩无几,正与许多传统工艺美术走向式微。但在此行从艺五十余年的吴泽长不忍手艺失传,在鹤发之年仍在这个行当执着地走自己的艺术人生。近年来他陆续创作了银器与玛瑙、翡翠、白玉相结合的鼻烟壶,颇受收藏界瞩目;使传统工艺重焕生机,这次展出还有广东资深望重、有中国玉雕船王之称的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高光烈的作品。其创作的精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被港澳、东南亚、日本及欧美等广泛地区人士收藏。1980年,他设计制作的“双龙戏珠”在全国玉雕质量鉴定会上被评为一等品。1982年,他设计制作由96盏宫灯组成宫灯群的大型玉雕“龙凤子母灯”,被誉为宫灯之最,作品照片被用于日本一著名杂志封面。1983年创作的“九龙壁”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出引起轰动,被羊城晚报誉为玉雕之王。1997年,他设计的“一帆风顺迎回归大龙船”荣获香港国际博览会金奖。2001年,他创作的“喜回归大龙船”获得国内工艺美术界最高奖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3年,创作的“双体龙船”和“佛手好运球”在中国国际礼品展览会上分别获《首届中国礼品设计大赛》金奖和银奖。2007年,“喜上眉梢”南玉座屏风在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荣获金奖。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曾多次向港、澳及海外华文报刊专题报道他的作品。八十年代初,广东及中央广播电台、电视台多次专题介绍他的创作业绩,业绩并已载入2002年《广东年鉴》。

学校美术作品展 篇10

“试验田”一个农业概念,这次作为一个展览名称,这会有怎样的新意?不觉让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试验田:第二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于2月28日在元典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团委、研究生会主办,作品征集从600多件投稿作品选出150余件作品,并且这些作品都是研究生、博士生在读研期间的作品,有些甚至是多次参加展览的优秀作品。此次展览还得到了元典美术馆、远洋地产海南公司等单位的鼎力支持与配合,故而从本届展览的规模和质量较之上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本次展览共划分为三个单元“艰难的孕育”,“我们是一样的吗?”,“新世界”分别对应2月22日(原定展览开幕的时间)历史上这一天发生的三件重大事情: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诞生;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出世;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看完整个展览,给人一种“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感觉。研究生们运用生活中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绘画语言,但是他们都旨在用自己真切的社会感悟及个体经验,去表达自己对于这个让人怀疑的时代的各种心声。展览作为“第二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论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为在校的研究生、博士生提供了一个允许大家使用任何媒材、植入任何观念、表达任何感情的“实验田”,在这里研究生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长在“试验田”上培植各种可能性,尔后发芽、开花、结果就足够了。希望会有更多的院校提供这种项目,为在校生提供一次对外展示自己心声的机会。(张瑜洋)

nlc202309031357

学校美术作品展 篇11

此次展览展出约一百幅中国画学院全体在职教师的新近作品,以弘扬岭南画派的创新精神和凸显当代岭南中国画之学院体制的价值取向为展览策划思想,是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大型艺术活动。开幕式上,顾作义、黎明、马新林、罗一平等分别致辞,中国画学院院长王大鹏致感谢辞,他们回顾了中国画学院“薪火相传、文脉不断”的历史,并且指出中国画学院对于广东美术史和中国美术教育的重大影响。

2010年11月,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正式升格为中国画学院,设有造型基础工作室、人物画工作室、山水画工作室、花鸟画工作室、壁画工作室、书法篆刻工作室、中国古典绘画临摹实验室、岭南画派研究室。各工作室根据教学实践,本着立足传统、吸收借鉴、融汇古今、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开展教学研究,以科研创作促进教学质量和体系建设的提升,凸显特色,协调发展。中国画学院在保持前辈艺术家开创的局面的基础上,坚持以中国千年艺术传统为宗旨,百年中国画变革的经验为参照,继承发扬中国画传统文化精神及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全面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开阔文化视野,有选择性地借鉴现当代外来艺术之优长为我所用,成为推动中国画学院教学、创作、研究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

教师的艺术探索、创作水平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指标。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具有艺术理想、独特个性的艺术家。在当今生活宽松包容,文化思潮跌宕起伏,中西文化冲突、融合此消彼长,不同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社会条件下,各种文化现象的影响大都会在教师的创作中有所放映。同时,文化语境的改变也不断地给中国画创作提出新的问题。作为教学群体,中国画学院坚持传承中国古典美术精华,参照百年来现代美术教育经验和发扬岭南画学艺术特色的指导思想,严谨规范开展教学。在艺术创作上主张“和而不同”,尊重个人的选择,以开放的心态、宽广的文化视野理解包容个人的艺术追求和价值取向。既鼓励传承传统,“借古开今”获“中西融合”的努力,同时也肯定基于当代艺术理念进行观念诠释与新视觉形式表达的探索。教师们以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不同方式关注现实,感悟人生。与时俱进的个性化选择,反映出中国画学院教师在艺术创作上多样化、多元化的时代诉求和群体特征。

学校美术作品展 篇12

今天,由商洛市文联、商洛市美术家协会、商洛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由商洛学院艺术学院承办的2016“秦岭画派”新年美术作品展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商洛市美协以及所有参展艺术家向莅临书画展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秦岭最美是商洛”,这句话越来越深入人心,它已经成为宣传商洛最响亮的口号。商洛市美术家协会联合商洛学院艺术学院共同打造的“秦岭画派”也逐渐成为人们所认可的艺术团体和文化符号,成为了商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了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今天的展览是新一届美协成立后的第一次大型展览,这既是我们打造商洛地域文化、推介“秦岭画派”品牌的重要载体,也是为2016新年奉献的一份祝福与祈愿!

商洛地处秦楚交汇地,文化积淀深厚,是秦楚文化的艺术走廊,在美术事业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画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孜孜以求,做出了骄人的业绩。画家群体意识的自觉使得他们不懈努力,开拓创新,用画笔描绘秦岭山、秦岭人,尽情描绘商山洛水、风土人情。商洛的画家将“秦岭文化”很好的与艺术创作有机地融合、深度发掘,推动商洛美术创作在母题、素材、人文性、历史性等方面的进一步挖掘,美术创作呈现出一个更加完整与全面的“山水秦岭、人文秦岭”。

现如今,商洛的艺术家们在以习近平全国文艺座谈会精神为指引,紧跟时代,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着力打造自己的艺术品牌。树立起精品意识,已开始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商洛市的美术家们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以“秦岭画派”的发展壮大为己任,以秦岭画派画家村为基地,以海誓商盟、官方微信等网络为平台,讴歌秦岭、赞美秦岭,这是生活和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画家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对滋润了我们的秦岭最好的宣传,也是当下最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活动。

上一篇:《斑羚飞渡》读书心得个人领悟下一篇:迎新晚会主题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