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精选8篇)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 篇1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落实好中央各项民生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就应抓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机制,规范资金监管流程,把监管乡镇财政资金工作放在首位。

关键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现状;监管措施

前言:乡镇财政是维系我国基层的政府财政体系,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是我国城乡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国财政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窗口。在新形势的推动下只有加大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才能更好的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本文以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现状作为出发点,找出问题根源所在,提出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合理化建议。

一、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现状

(一)监管主体执行力度仍有不足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改革不断深入,促使乡镇财政资金结构发生改变。乡镇财政管理直接管理资金增加了多项财政资金,不再是过去本级资金、财政部门资金、少数县级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改革后的乡镇财政管理资金包括补助性资金、项目资金、村级资金等[6]。

乡镇财政直接管理资金的增多,虽然扩大了乡镇原有资金数量的规模,但也加剧财政收支状况的平衡。这是由于多方面人为因素导致的,虽然人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但由于乡镇财政资金并未按照事先规定好的预算落实到实处,使县镇财政收支不平衡这一矛盾更加突显出来,这一问题不解决,必会造成乡镇财政资金出现漏洞,造成严重后果。

我国农村改革体制的不断发展健全,也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落实情况和惠民政策的落实受到关注,中央领导不断反复强调要加强整改和落实。中央领导多次会议上谈到落实情况,也到实际中走访群众,视察工作。在中央领导高度的关注下,也加大了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建设实施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监管

制度。迫使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政策逐步落实,重点加强了乡镇补助性资金的落实工作。因此,各方领导和部门的关注,也使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乡镇农民也对这次政策的颁布给予很大期望,都希望自己的切身利益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所以,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也成改革的关键所在[2]。

(二)乡镇财务管理政策与现行体制相矛盾

我国对乡镇的改革虽然不断加强,但是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不断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并未对乡镇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也未推动乡镇经济发展。乡镇的管理,无论是人、财、物的管理都与县级行政和财政管理各不相谋,大部分地区将乡镇管理划分到县级进行管理,但都实行垂直管理的方法,因而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乡镇在财政上的支出,仅剩下部分人员经费和少数公用支出,导致现行我国乡镇财政可使用资金不足[1]。

(三)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欠缺

1、预算管理不规范

乡镇财政资金在使用中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因为乡镇预算并未有按照规范进行严格管理,主要是预算编制在制定时简化、笼统、一带而过,没有对收入和支出进行全面精细的编制。乡镇财政监管部门如同摆设,法律约束未曾起到作用。预算的编制和调整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批报,执行时随意性很强,并未径乡镇人代会批准。乡镇财政预算仅仅是形式上进行编制,而未有实际作用,因此乡镇财政资金在监管中很难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3]。

2、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欠缺

专项资金在发放上并未实现全面覆盖发送,尤其是补助性资金。会计在核算资金时,明细分类不全面,每户每项资金没有很好的核对标准和管理手段。补助性资金在发放时,身份信息没有进行准确核对,出现很多不文明现象,更有甚者冒领资金或者再次领取。乡镇财政也因权力不够不能进行资金管理和项目实施。导致在信息核对时并未建立准确无误的信息体系,出现信息不完整和不真实问题。而一卡通也未发放到每个乡镇需要补助资金的村民手中[4]。

3、从业人员欠佳对业务熟练程度

乡镇政府机关和财会人员存在无证上岗现象,虽然对财会人员近年来加大了培训力度,可由于自身整体素质和文化素养较弱,对专业知识和业务掌握情况不充分,致使县镇财务不曾有个专员负责,变动较大。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权责分布不明确,分工不具体。没有统一准确的核算程序。会计账簿设置也有缺陷,核算科目并不准确,结算时逃避银行和有关制度的规定,超额度进行现金结算,滋生公款挪用现象的发生[8]。

4、财政内部体制不健全

乡镇财政在监督管理中,内部体制不健全,对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控制制度不严密,不能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和财产清查制度。没有达到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权力和权限划分不标准,财务管理人员分工混乱,并未建立良好的问责机制,执行力度不够。

二、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资金监管的信息机制

信息机制的完善是维护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前提,各个财政部门要根据多种办法,及时的让乡镇政府掌握到资金下发情况和资金下发的有关政策文件。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监督工作,掌握监管要求。同时,调动人民群众协助进行监管,利用抽查和巡查的手段,对各级财政制度进行抽查,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监督。还要提高乡镇财政信息化水平,做到全面、无误。将乡镇财政资金信息化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力争健全信息数据库,实现县级、区级可以联网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监管动作,做全信息化动态管理。还要建立反馈渠道,这样才能对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进行了解,最早想到解决措施。这有利于完善有关政策,规范资金管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协助财政部门开展监督工作。公开公示也是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基础,对上层和下层的公开公示制度做到全面、可行、有效。

(二)加强基础业务

专项资金进行核算时,要加强会计核算和具体操作能力。定期进行会计培训,杜绝无证上岗现象。要使用统一的核算软件进行核算,项目资金和补助性资金,不能拨入乡镇政府机关账户中,必须做到每户每项资金专门的管理和有专门账目核算。为了防止挪用公款现象,杜绝使用超标准的现金结账。对建设性较高的项[5]

目,要完善主体信息和项目施工资料。还要使乡镇各项支出完全符合财政财务规定标准,要有合法的原始凭证、合理的支出理由、经手人、单位负责人、审批人也要进行签字。对财政的票据也要有专人进行管理,明确其责任要求[7]。

(三)规范乡镇财务管理方法、加大财政监督

把本省和乡镇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办法,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乡镇财务管理方法。要重点解决各个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相互协作不到位的问题,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进行财政资金监管。还要在此基础上出台具体的管理规定,联系实际情况和整改的要求制定一套较完善的管理规程,要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和职责,明确乡镇在专项资金发放的具体流程,明确资金管理核算要使用统一标准。另一方面,改变以往县级财政监督模式,加大权力监督范围。不仅要抓好财务人员业务上的基本工作,做好乡镇预算的编制,还要完善本级乡镇监管体制,完善乡镇财政机构及队伍建设。结束语:综上所述,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合作。只有把乡镇财政监管完善好才能进一步贯彻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才能更好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从而更优质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不仅要健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要积极做好对专项资金的发放和监管工作,要想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社会和谐,就必须要实施科学化、准确化的乡镇政策资金监管制度,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 篇2

一般而言, 乡镇财政资金的主要包括三类资金:1) 乡 (镇) 、村基本支出经费类资金, 是指乡 (镇) 、村级集体组织为了保证正常运转所发生的资金。2) 项目建设类资金, 是指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医疗、文化条件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财政补助资金。3) 财政补助性资金, 是指以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 (只) 数、购买行为等作为分配依据, 直接或间接补助到农民的财政资金。包括保障和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运转方面的财政补助资金。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必要性

一方面,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是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 贯彻落实财政“三农”政策,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迫切需求, 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公共财政的建立, 财政涉农投入逐年大幅增加。然而这类笔资金的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各种各样的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现象五花八门, 乡镇财政参与监管的程度严重不够。现实要求乡镇财政必须发挥职能作用, 发挥就近、就地优势,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 特别是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管。

二、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 工作职能上的缺位

乡镇财政所定性不明确, 在资金监管过程中说话分量不大, 特别是在上划资金和协作监管资金上, 乡镇财政所不能拿出具体的监管措施, 仅靠向上级反馈意见,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资金监管, 监管工作过于形式化。

(二) 监管能力上的缺位

一是乡镇财政人员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 财政干部业务技能、培训学习逐渐被淡化, 与新形势下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不相适应。二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专项经费没有纳入乡镇财政预算, 现行体制下, 乡镇财政所只有人员经费, 在实际工作中仅靠上级财政部门的专项补助是远远不够的。三是资金监管平台需要上下各个部门联合建立。

(三) 管理体制上的虚位

农村税费改革后, 财政所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 乡镇财政所陷入了“都管都不管”的两难境地, 乡镇财政干部与行政干部一样包村驻点抓中心工作, 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财政干部的人员和精力, 给资金监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

(一) 明确资金监管目标

一方面, 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管范围。乡镇财政要将上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 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 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 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资金, 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另一方面,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做好预算执行工作, 加快预算支出进度, 促进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提高资金项目的安全性, 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推进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 不断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二) 强化项目资金监管

细化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 细化预算编制。乡镇财政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 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报, 严格审核有关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 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年度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 要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并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完成后要组织评审验收和绩效考核。同时, 完善“乡财县管”制度, 县级相关财政部门要做好对乡镇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进行审核把关工作, 组织好资金拨付和跟踪监控工作。

(三) 规范乡镇及村级资金与财务的监管

一方面, 要逐步完善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 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要及时报送预算, 按规定程序报送人大批复, 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要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改革, 完善有关制度措施, 严格乡镇财政支出和会计核算管理, 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 健全乡村财务管理。要逐步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 及时、全面地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 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债工作规章制度。要加强对乡村资产的管理, 建立健全乡村资产购建、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 做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统一。同时需要加强相关乡镇财政监管人员系统的培训, 增强其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

(四) 健全信息通报和反馈机制

上级财政在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的文件中要明确规定乡镇财政的监管责任。要明确信息通报制度, 将下达的资金管理办法和拨款文件等逐级抄送传达到乡镇财政, 使其掌握开展监管工作所必需的信息。对于乡镇财政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 要建立反馈渠道, 逐级上报至负责资金和项目分配、管理的财政部门, 以利于完善有关政策, 规范财政管理。

四、结语

我们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 不仅关系到党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 同时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我们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以来, 工作中也映射出了不少的困难于问题, 有碍于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明确资金监管目标、强化项目资金监管、规范乡镇及村级资金与财务的监管、健全信息通报和反馈机制等应对措施来不断地完善我们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预算司.加强乡镇财政监管构筑基层资金“防火墙”[J].中国财政, 2010 (17) .

[2]杨鸿彬.以绩效评价为核心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J].齐鲁珠坛, 2010 (05) .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 篇3

一、目前实行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与成效

按照上级的有关安排和统一部署,目前毛李镇的财政管理模式:一是本级预算资金“乡财县管”,即“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二是“以钱养事”专项资金合同管理,即日常服务费的人头经费及保险按劳务合同兑现,重点项目资金按项目合同管理。三是惠农补贴资金专户管理,即据实申报,专项办理,专款专用,“一卡通”直达个人账户。四是农村财务资金村财镇代理,即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五是其他资金归口管理,即隶属关系属乡镇的乡镇财政管理,属县直的县直部门垂直管理,乡镇财政就地、就近监管。所有资金,县财政国库集中统一收付。

以上财政管理模式的实行,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为抓手,加强了预算管理,理顺了县乡分配关系,提高了财政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是以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为手段,通过严格票据管理,实行“以票管收”,从源头上规范了收入行为,遏制了乱收费,为农民负担不反弹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务管理机制保证。三是以资金管理为载体,实现了镇、村干部工资直达个人账户,惠农资金直达农户“一卡通”,日常经费按月均衡拨付,社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项目资金直达商品或劳务供应商,偿债资金直达债权人,有效避免了镇、村违规使用资金,确保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与镇、村机构正常运转。四是以债务锁定为红线,遏制了镇、村及单位的新增债务发生,从根本上控制了举债,防范和化解了债务风险。五是以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不断完善了财政资金监管体系,为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二、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尽管从上到下都很重视财政资金监管,各项措施也很得力有效,但具体到乡镇一级来讲,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涉及乡镇财政监管的财政专项资金门类较多,工作复杂,监管很难到位,作用难以发挥。其主要表现:

一是事前监管缺失。目前,尽管乡镇本级财政资金有规范的预算管理与“乡财县管”,但从财力来讲是处于保运转、保稳定状态,也就是说用自有预算资金安排专项支出很少,因此,乡镇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当前除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由镇、村申报外,其他各项财政专项资金从什么渠道来、金额多少等,乡镇毫不知晓,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客观上导致了乡镇财政在财政专项资金事前监管上的先天性不足。

二是资金效益不高。目前,除关系民本民生的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外,其他项目资金基本是靠镇、村申报项目争取而来,虽项目有严格的审批与监管,跑项目养人、靠项目度日的现象还是存在。即是好多资金都是用于项目建设,但也有由于管理水平与配套资金等原因而形成的“半拉子”与“豆腐渣”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十分低下。

三是监督技能有限。有的项目资金监管需要招投标或政府采购,从施工合同的签定、项目施工的监管等,对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很高,这对乡镇财政来讲是一个新课题。加之财政所人员本身又少,派不出专人跟班工作与学习。

四是监管约束力差。当前,乡镇财政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不具有处罚权,缺乏约束力。比如,项目竣工后,乡镇财政要对项目工程的基建财务决算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等进行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处理却又不具有处罚权。同样,在处理个人虚报冒领财政专项资金的过程中乡镇同样面临尴尬境地。

五是动态监管缺乏。这点主要表现在到人、到户的补贴资金发放方面,由于该项资金类别多、涉及面广、季节性强,加之财政所人手少,客观上给动态监管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每当忙季,总是只能满足于上新数据,对于审核、更正,更新、纠偏总是应接不暇,反应迟钝,导致有的新数据上了,旧的网络原样,进而发生人头经费人死了钱照领不误,与补贴同名、同号(身份证号、存折账号)的重领现象。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与资金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乡财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当前的乡镇财政资金,门类较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势在必行。但从实际改革与工作来看,权力在上收,人员在调用,这势必有点影响乡镇财政的作用发挥。因此,首先要调整管理办法,加强乡镇重心。其次,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管理,是当前财政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管理的难点、重点。尤其是有的项目涉及上下监管、行业与部门监管,加之技术性等问题的交织,很难割清监管主体责任。为此,建议实行“划分类别、分层监管”办法管理。具体来讲:一是按项目建设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项目,像镇、村项目就可为直接管理项目,卫生院、学校项目就可为间接管理项目。直接管理项目,乡镇财政应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间接管理项目,应由县财政牵头,乡镇财政参与或受托监管。二是按项目内容的技术含量要求划分技术性项目和非技术性项目,技术性项目县财政要牵头,乡镇财政参与,非技术性项目,乡镇财政可全权监管。

二要加强计划管理,实行超前控管。这主要侧重于乡镇范围内财政项目资金的管理及与上级的沟通问题。要强化项目资金的前期控管,就要加强计划管理,就要加强与项目主管上级的沟通与联系,要建立完善的项目库,增强计划性,促进可控性。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县乡互动。一方面,乡镇财政在信息平台了解到上级财政投资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信息后,要主动与县财政项目管理的相关职能股室相联系。另一方面,县级财政在明确各乡镇财政专项后或拨付财政专项资金时,要及时通知资金项目所属乡镇,并告知需乡镇财政直接监管或参与监管的内容或事项,以便乡镇及时、有效地对项目资金实施监管。

三要加强日常管理,做实动态监管。要加强日常管理,严格专管员制度,加强到人、到户专项资金的控管,要定期全面开展乡镇范围内到人、到户专项资金的清理检查工作,确保人员、面积、金额、账号等信息与实际相符。要强化部门配合,充分发挥村级、站所的作用,实施全员、全天候控管,确保随时掌握动态,及时变更信息,确保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准确无误落实到位。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控能力。一要保证足够的人员编制与在编人员在岗,确保队伍力量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匹配(当前的财政所承担了全镇的财政农经工作,真可谓人少事多);二要多途径、多渠道广纳专业人才,充实财政队伍,不进关系人,不进门外汉;三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根据现实需要,开办各类培训班培训人才,力争通过3到5年时间的努力,把乡镇财政打造成一支业务过硬、技术精良的财管队伍。

五要配套监督权力,强化监管约束。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乡镇财政充分发挥作用。一要适度放开管理权,对乡镇直接管理的专项资金,其管理权可全部放到乡镇财政,县级财政只抽查督导。二要适度放开监督权,对间接管理的项目,可按投资规模的大小和项目内容的技术含量,选择性地放开监督权,即把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项目由县财政委托乡镇财政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三要适度放开处罚权,对乡镇财政职权范围内的事,乡镇财政要有处罚权,对受托监管事项,乡镇财政也要有处罚建议权。只有这样,乡镇财政的监管才会有力,作用发挥才能有效。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洋县毛李镇财政所)

责任编辑:袁中良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 篇4

我县共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我县接到文件后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项目资金和补贴资金监管自查工作。

一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领导。

成立由财政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基层局业务科长、各乡镇财政所所长为成员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且根据文件精神整理有关财政资金监管文件,按照文件的、主题归类,分别统计以“政府”、“财政部门”和“财政部门股室”名义下发的文件。

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范围。

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在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实施监管。

三是加强财政预算资金监管。

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对乡镇负责征收的财政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全面清理预算外收入,按照“乡财县管”相关规定办理收支业务。日常支出按照定额、定项、专项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各类支出标准。对临时性、突发性和大额支出或调整,要经集体研究后方可安排支出。

四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加大对纳入乡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乡财政从项目申报、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资金报账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管,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公示,对工程项目做到及时验收决算,并就项目运行效果定期或不定期向县财政局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

五是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

明确涉农资金监管工作重点,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各项涉农资金要做到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各项惠农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以电脑为平台建好各项补助的分类台帐,及时对变更信息进行补充、更新,确保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六是加强乡村财务管理。

完善“村财村用乡镇代管”制度,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全面推进财政资金的正常运转。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自查,发现有很多的资金虽然用于我县农民补贴和项目建设,但是分散在县直各职能科局,监管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不利于统计,原因为县财政拨付其他部门后,其他部门用于基层的补贴和项目建设,有很多资金没有经过乡级财政,乡级无法监管。

针对近几年首次在我县乡镇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我县建议:

第一、建立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第二、针对近几年财政资金项目较多,对每一个项目的公示、信息传递、巡视巡查在正常的工作中注意收集材料。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 篇5

各市财政局:

为切实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扎实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根据《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预〔2010〕3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目标

1.监管范围。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的资金以及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

2.监管目标。乡镇财政对纳入监管范围的资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实施监管优势,严格财政预算执行,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的发生;推进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安全、规范、有效,保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强补助性资金监管

补助性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部门以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只)数、购买行为等为分配依据,直接或间接补助给农民的所有财政资金。包括农业、流通、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民政)、村组等所有涉及农民的财政补助性资金。

1.认真核实补助性资金信息。乡镇财政要对补助性资金 涉及的相关基础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对农村低保救助人数等动态性较强的基础数据,在向县级财政或主管部门汇总上报补贴名册前,乡镇财政要进行实地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报告。经乡镇财政确认的基础信息数据,方可作为资金发放依据。乡镇财政要会同有关站所做好补助性资金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基础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及时登记造册、分类归档、补充更新,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2.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乡镇财政要会同有关站所建立健全补助性资金事前公开、事中公示和事后告知制度。要公开各种补助政策信息,把有关《公开信》和“一折(卡)通”等及时发放到农户,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补助资金申报前,要将经核实的补贴对象、依据、项目、标准、金额等信息,按规范格式进行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并将公示情况和结果报县级财政和主管部门备案。对公示中群众有反映、有举报的问题要派人到实地核实真伪。资金拨付后还要向社会公告,便于社会监督。

3.切实将补助性资金落实到户。县乡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与“一折(卡)通”相结合等有效的资金发放制度,有条件的地区,要试行各项补助性资金“一折(卡)通”发放,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安全、便捷地分发到农户。严禁挤占挪用、滞留拖延或超标准超范围发放,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农民补助资金。

三、严格专项资金监管

专项资金是指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

1.严格项目预算管理。乡镇财政要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制,严格审核项目预算的真实性、可行性。对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安排以及乡镇本级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要对申报项目经实地察看、审核评估后,签署审核意见。对于申报项目不实的,要及时向县级财政部门报告。乡镇财政要根据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项目库,做好项目的遴选、论证、审核和排序,完善入库项目的论证、评审和公示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要建立项目信息数据库,包括项目内容、建设性质、实施单位和责任人基本情况、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开工完工时间及预期目标效益等。已开工的项目要登记台账,项目资料收集完整,归档管理。

2.规范管理程序。年初对纳入预算安排的项目和未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上级补助项目,县乡财政要敦促项目主管单位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制、项目监理制以及公示制等。对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安排的项目资金以及在上级财政列决的项目资金,在项目立项环节须经乡镇财政审核同意并签字盖章,否则上级财政部门应建议项目主管部门不得立项,财政部门不予拨款,正式立项后,要将项目指标文件抄送县级财政并分解告知乡镇财政。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的实施地点、范围、期限、责任人、受益人、预期效益和资金额度等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鼓励农民参与,加强群众监督,避免虚假立项和套取财政资金行为的发生。

3.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县级财政要对乡镇各项专项资金进行梳理,建立乡镇财政专项资金抽查巡查制度。乡镇财政要密切跟踪检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地察看、检查、评估项目运行效果,定期向县级财政部门报告;要做好项目支出审核,按进度及时拨付资金;项目完成后,要进行评估验收、档案管理和绩效考评,并向县级财政部门报告验收和考评结果,提出项目运行与维护管理建议。乡镇财政要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强化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及时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效果等信息上报县级财政部门,发现项目不实、资金使用违规、效果不良等情况,及时报告。

4.建立资金监管信息畅通机制。要建立健全上级财政与乡镇财政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乡镇财政全面掌握有关专项资金的政策、额度、投向等情况。便于乡镇财政全过程参与并实施监管。对上级财政与主管部门直接下达到乡镇的资金,乡镇财政要建立与各站所、村委会的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掌握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到各站所、村组、农场、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的项目资金信息,建立项目档案,及时纳入监管范围。

四、规范乡镇本级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监管

1.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县级财政要按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要求,将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全部纳入县级财政管理监管范围。对乡镇财政支出按预算和进度,实行网上申请、审核、批准、下达。要严格收入管理,确保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专户。严禁截留、坐支、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要逐步完善乡镇本级支出管理,制定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要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对乡镇财政预决算和财力追加等严格按程序报批。

2.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县级财政要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将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与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结合起来,不断完善“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制度,健全业务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乡镇支出范围、顺序、标准和财务审批程序。要对乡镇财政支出申报、审批、拨付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规范支出行为。2010年县(市)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要实现全覆盖。

3.完善村级财务监管方式。乡镇财政要加强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监督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乡镇财政要会同有关站所代理村级财务会计核算,帮助完善村级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村级资金和财务监管。

4.加强乡村债务管理。要按《辽宁省政府债务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19号)规定,加强乡村债务管理,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解制度。乡镇财政要及时向县级财政部门报告新发生的债务,严格控制乡村债务发生。县级财政部门要督促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积极化解旧债。每年末乡镇财政要对乡镇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并登记《乡镇债务台账》。要积极主动协助有关站所对村级组织债务进行清理。加强乡村债权管理,积极运用经济、必要的法律、行政等手段,清收乡村债权。

5.严格乡村资产、资源管理。要建立健全乡村资产购建、验收、使用、保管、处置等管理制度,实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要建立资产台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资产盘点;加强乡镇政府财力资源管理,提高财力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积极配合有关站所参与村级组织资产、资源监督管理。

五、统筹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指导和督促乡镇财政有效开展监管工作合力。省财政厅成立由主管厅领导任组长,厅内相关单位为成员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省县区财源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和指导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研究解决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市、县(市)区、乡镇财政部门也要组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机构,共同推进监管工作。

2.明确职责分工。省级财政主要负责制度建设,解决乡镇财政履行职能的依据,统筹安排和部署监管工作开展;市级财政主要负责加强上下政策信息、资金等沟通、协调,指导并负责县乡因地制宜开展监管工作;县级财政主要负责指导、协调、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乡镇财政具体承担监管职责,建立资金监管台账,规范资金监管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对所有财政资金实行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工作机制。

3.创造监管工作条件。各级财政部门要定岗定人定责,明确专人负责,主动及时向乡镇财政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文件;下达相关财政资金指标文件,要抄送同级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对各级主管部门管理拨付的资金文件,要抄送同级财政部门,并由乡镇财政主管部门逐级传递到乡镇财政;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将乡镇财政发现的监管问题,逐级上报至省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县级财政要发挥就近监管作用,将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下发的资金和政策文件,及时印发至乡镇财政;新出台政策资金和管理办法时,要对乡镇财政提出具体监管要求;发挥县区财政职能作用,统筹推进和完善乡镇财政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等各项财政改革,为加强资金监管服务,提高监管工作效能;县级财政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监管实施方案、措施和办法,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和责任,量化和细化监管目标和任务;市、县级财政要定期检查、考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4.加强乡镇财政监管能力建设。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发的《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辽委办发〔2010〕27号)要求,完善乡镇财政机构职能,保持乡镇财政机构的独立性、完整性以及人员的稳定性,协调机构编制部门充实乡镇财政干部;要严把乡镇财政干部“入口关”,遴选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确保乡镇财政履行监管职能需要;各级财政要切实保障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经费,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和农村财会人员培训,为乡镇财政履行监管职能提供有力组织、人才和资金保障。要加快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将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纳入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运用“乡财县管”网络平台,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管理系统和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乡镇财政资金动态监管。

5.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省、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日常考核评价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省财政各项专项资金分配要与各地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绩效挂钩;建立乡镇财政联系点制度,明确联系点工作职责。省在各市、市在各县要分别选择一个县和一个乡镇作为直接联系点,指导和帮助县和乡镇制定监管目标和办法,在全省率先实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非联系点的县区和乡镇要本着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2010年全面实行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2011年要在全省全面推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6.细化实施办法。各市财政部门要依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省财政厅备案。

辽宁省财政厅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 篇6

(广元)

一是将财政资金监管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相结合。加快预算执行,各类惠民资金坚持随到随拨随支付,项目资金做到按预算拨款、按工程进度支付。在资金监管中,特别注重对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完成、项目效果等实施绩效进行监管,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是将财政资金监管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相结合。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从会计基础工作入手,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建设,彻底改变制度执行不严、随意性大的现状。相继建立健全了《苍溪县乡镇财务管理办法》、《苍溪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关于村财民理乡代管实施意见》等各类财政财政管理制度,将财政监管职能贯穿于各项制度执行过程中。

三是将财政资金监管与经常性工作检查相结合。乡镇财会所在对乡镇资金的监管中,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转变监管方式,由过去的常规财务监管转变为根据财政管理和改革的要求开展经常性监管,由过去单一的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前移监管关口,将监管工作融于日常工作之中。

四是将财政资金监管与责任追究相结合。在财政资金运行的每一环节均设置风险点,明确了财政资金分配、拨付、结算等重点环节的风险等级,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各环节的岗位责任,改进考核办法,严格责任追究。

五是将财政资金监管与强化财政职能相结合。乡镇财会所根据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监管职能,确保各项惠民资金、专项资金及时到位。

蓬溪县财政局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检查工作

(遂宁)

为加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力度,提升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财政部和全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检查工作会议精神,蓬溪县财政局决定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县开展一次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检查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检查工作的领导,该县财政局成立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乡财、预算、综改、社保、农业、经建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在乡财股设立办公室,负责检查的组织协调工作。各中心财政所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检查工作。

二是制定检查方案。全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检查工作会召开后,蓬溪县财政局及时召开了党组会议,传达全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检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检查工作。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整个检查工作分为乡镇自查整改、县级重点检查、迎接中省检查、建立健全制度四个阶段,时间一个月。

三是明确检查重点。明确检查内容为该县2010全年在财政资金监管的组织领导、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工作督促和保障等环节的工作情况。检查对象为县、乡两级财政部门,采取乡镇自查自纠、县级重点检查和迎接中省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并与乡镇财政资金清查工作同步进行。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 篇7

专项资金是国家或者上级政府领导机关对专门用途设定的资金, 专项资金一般情况下是特殊用途的。乡镇财政专项资金一般情况下是专门用于乡镇的基础建设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国家惠农资金的类别、规模不断扩大, 有征地拆迁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粮食直补等。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专项资金的管理者——乡镇财政机构, 必须要对自身的职责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明晰, 确保专项资金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二、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现状

(一) 监管意识不强

财政资金监管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来明确相应的工作要求, 使财政监管流于形式。乡镇财政所对村级的监管力度不够, 权威性不高。上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的监管业务指导没有统一的模式, 仍未有效建立适用于乡镇财政的一整套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人员的业务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 乡镇财政所机构设置、人员管理不统一、规范。

(二) 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1. 村级专项资金的使用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专项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是目前村级专项资金管理最为混乱的地方。村级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使得村级财力逐步减少, 但是却带来了村级事权的增加, 这样的现象使得村级支出逐步增加, 很多的村出现挪用专项资金以弥补日常的支出。在村级组织, 很多的资金支出是必要的, 例如村干部工资、补贴等, 这些支出呈现出刚性增长的现象, 但是, 上级配套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与村干部报酬收入并不能支撑这些支出, 这样的环境下, 村级开始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并开始挤占、挪用这些资金。而且在专项资金使用时, 出现挪用甚至改变项目资金用途的现象, 致使项目不能按期完工。因此, 使得村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仅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工, 为当地村民带来生活的便利, 还可以规范村级的日常支出行为, 促使项目资金走向流程规范化。

2. 村级专项资金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出现不规范的现象。

在乡镇财政专项资金下拨到村级时, 很多的资金都没有按项目的要求执行。如项目预决算的编制不符合要求, 有的由本村委会自已编制, 而不是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中介机构编制;工程决算价格大多未执行价审, 只凭没有资质的单位或机构出具的决算书支付工程款, 甚至还存在决算与价审是同一单位的现象;工程质量保证金大部份未按规定扣留;完工项目结算不及时造成资金不能及时结转资产。这样的现象使得项目资金的会计核算不够完整、准确。

(三) 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同级以及上级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

在目前的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 监管部门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对专项资金审批材料的查阅以及流程的完善等前期工作中去, 而没有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予以足够的关注度, 也没有完善健全的监督机制以保证专项资金的合理用途, 所有的专项资金管控工作都缺少项目的制度支持, 致使很多的管控工作都只能停留在表面, 在这样的环境下, 专项资金就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 专项基金核算人员和基层村干部业务水平限制

由于村干部的业务知识缺乏, 对项目资金不理解导致有钱就用, 用完就成。不分资金的性质, 不按项目规定的用途使用。虽说是实行村账托管, 也无法做到每项资金无误。在专项资金没有被清理之前, 有些乡镇甚至出现了设立的专项资金项目达到几百个, 这使得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严重不规范。而且, 由于会计核算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的高低使得很多的暂存款无法在会计核算账面上予以反映, 从而使得专项资金无法及时的发挥自身的效益,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改进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

(一) 提升专项资金的监管意识

一方面, 财政、乡镇的主要领导要正确认识专项资金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奖惩、宣传等手段提高各级干部职工的资金管理素养, 规范其行为以及意识, 自觉遵守管理制度, 为专项资金的健康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 各级从业人员和项目实施人员要树立依法合规意识, 要按相关财经纪律加强专项相关工作, 同时做到不越级、不越位、不越项目使用专项资金。

(二) 加强管理, 提高监管水平

1. 建立资金监管台账。

按照资金监管的要求, 对所有财政性资金进行清理, 分类整理, 分别建立资金监管台账, 对每项资金的“收、拨、用”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施行事前、前中、前后的监管。

2. 规范公开公示形式。

公开公示是资金监管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收到上级项目批复后, 要对项目名称、实施范围、资金来源、受益人、项目责任人、施工单位等情况进行公示, 鼓励农民群众参与监督, 加强社会监督。把监管资金按不同的主体进行分类公示, 项目类、补助类。二是细化公示内容, 主要包括各项资金的项目招投标情况、补助政策、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资金监督电话、资金查询的方式等, 每下发一笔资金公开一次, 公开时间至少不少于7天;三是规范公示形式, 以行政村、小组公开栏为固定场所常年公开, 切实提高乡镇财政资金透明度和知晓率, 以实现村民的监督。

3. 强化监督检查。

为了把各项资金的监管落到实处, 适时开展抽检督办。基础数据核实查、使用情况问卷查、项目进度跟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

(三) 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

各级财政局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能力建设、保障乡镇财政实施监管工作必要的人力、经费和工作条件。在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应当对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进行严格的审核, 在进行原材料的购买时做到政府采购。在项目结束的时候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进行项目资金使用严格的审计, 确定该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全部用于该项目, 是否存在挪用、挤占等现象,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专项资金是否是按照“专人、专账、专户”的要求进行管理。县级财政部门要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纳入对乡镇财政绩效考评范围, 对乡镇财政资金操作程序、运行质量、使用效益等进行全面考评。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成交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 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 并责令整改。

(四) 努力提高基层资金管理人员和村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方面, 要对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使用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讲解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与相关法规, 要求他们严格执业, 并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另一方面, 对于基层村干部, 除了常规的教育之外, 还必须结合资金使用进度考核项目自身进度, 结合“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使专项资金的流向、效用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感受到, 并欢迎群众的举报与监督。财政部门要与时俱进, 定期完善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审批流程, 对于拨付之后的财务核算工作予以严格的监督, 确保专项资金是在合理范围内予以应用的, 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也要予以时刻关注。

四、结语

做好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非一朝一夕能做好, 要结合当前的政策与制度规定, 从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 人员的管理方面下功夫, 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寻求力点, 把资金监管的关键措施融汇到财政业务工作中, 推动资金监管的日常化。

参考文献

[1]牟延春.论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5 (22) .

[2]张燕娟.如何加强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J].全国商情, 2014 (18) .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 篇8

关键词:铁岭市;乡镇财政;监管

一、资金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机构配置合理。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以来,各级财政部门按资金监管工作的要求相应的成立了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资金监管工作机构,全面地推进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但是,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规定,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项目也发生了增减变化。并且,乡镇领导和财政所人员也在发生着变化,资金监管工作变化和人员调整,使原有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分工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新形式要求,对资金监管工作机构和人员分工及实地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保证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有序进行。

(二)强化资金监管平台建设。2007年全市实行的以“业务上划、国库代管、集中核算、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财县管乡用”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规范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账户统设、专项资金管理等财政管理工作;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乡镇延伸,充分发挥了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作用,推进了惠民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西丰县、清河区乡镇预算编制改革试点工作,提高了预算执行力,强化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为推进全市乡镇预算编制改革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逐步推进农村“三资“纳入乡镇财政管理,划分了乡镇财政和经管的职能,使“村财乡代理”工作由乡镇财政间接管理变为直接管理,规范了村级资金管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平台的建设,加大了惠农政策的落实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力度,监督检查融入到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

(三)实行资金监管工作的考核评价。2013年出台《铁岭市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暂行办法》(铁市财发[2013]243号),将考核评价结果与以奖代补资金挂钩,有效地推进了县乡资金监管考核评价工作。各县将资金监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制定了考核评分标准,打分排名,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政风行风建设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乡镇资金监管工作水平有了一定提升。通过2015年7月开展的全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检查可以看出,资金监管工作有所提升,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西丰县工作更加扎实,清河区提升加快,涌现出像金星乡、陶然镇、房木镇、金钩子镇、兴开街道、老城街道、新台子镇、横道河子镇、大明镇、张相镇等一批工作扎实的乡镇,也涌现出了像钓鱼镇、柏榆镇、明德乡、中固镇、庆云镇、阿吉镇、白旗寨乡、调兵山街道、红旗街道、向阳街道等一批进步较快的乡镇。

(四)制度建设得到了加强。各乡镇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制定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方案,方案内容基本上做到了监管组织健全、范围内容全面,措施办法具体,目标任务明确,权限责任清晰;根据方案要求制定了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办法及工作流程;完善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账户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村财乡代理等业务操作规程和业务管理制度;实现了资金监管工作步调统一、规范、完善。

(五)监管台账逐步完善。通过近几年来乡镇财政干部培训,以及各级财政部门的督促检查,乡镇财政人员不仅加强了认识,而且清楚台账的设置和处理,补助性和项目性资金台账设置趋于完善,记录内容基本全面,登记时间及时。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信息通达不全面。信息通达到乡镇财政所的只有相关政策及部分指标文,在主管部门管理的其他补助性资金的基本信息和资金还没有到财政所。因此,要按照“指标到乡、决算到乡”的原则,将各级财政、部门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及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预算指标管理范围,建立和完善预算指标管理台账。

(二)监管工作底稿不健全。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过程中,由乡镇财政管理的工作底稿比较全,由其他各站办所管理的大部分工作底稿乡镇财政没收集。因此,乡镇财政在监管工作中要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及时收集各项监管材料,并积极向乡镇领导汇报,以利于工作协调;通过“一卡通”工作的开展,彻底理顺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方面工作程序,以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

(三)监管信息反馈工作滞后。部分乡镇财政没有这方面工作认识,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也存在工作指导不力的问题。因此,要把此项工作列入对县、乡财政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中,加强工作指导,提高反馈信息的质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强化资金监管制度建设。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必须以制度为依据,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资金监管职责,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明确财政所在每个监管环节的监管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财政所在加强资金监管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制度上强化资金监管工作。

(二)确保财政信息传递告知制度更加通畅。县(市)区财政局要做到专人负责,确保将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下发的资金文件、制度办法、监管重点和具体要求等及时下发给乡镇财政,使其掌握开展监管工作所必需的信息;县财政要加强与财政所信息的沟通工作,保持上下信息资料统一口径。

(三)完善抽查巡查考核工作制度。各县(市)区主管部门每年至少要组织3次以上到乡镇抽查资金监管工作,以现场抽查为主,检查财政所各项监管制度是否健全,监管措施是否到位,提供的基础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数据库资料是否齐全,岗位责任制是否落实,监管是否有效。

上一篇:河水污染的建议书下一篇:西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