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主要内容教案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概括主要内容教案

概括主要内容教案 篇1

复习目标:

1、初步掌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复习重点:学会概括无明显关键词句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复习难点: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概括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节不同寻常的课,它没有具体课文,更别说题目了,题目都是老师自己编的。其实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是一节复习课,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读课题)

2、我们学了6年的语文了,我们平时用什么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

3、真了不起,你们学了很多方法,其实概括主要内容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这么几种。(课件)读一读

4、其实今天这堂课学习的概括就是一两个词语或一句话去总结,包含一段甚至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立足思维展开,学习概括方法

1、有明显关键词句的概括 A、出示:《詹天佑》片段

(1)、先来看这段话,你认为这段话主要讲什么?你为什么选这句来概括?

(2)、你用总起句概括段意这个方法很好,你为什么把这句话看做中心句?(下面的句子都围绕这句话来讲)都围绕这句话哪个词语来讲?请你再读读下面的句子。(3)、围绕“勘测线路”,逐句交流意思。

(4)、师: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还举例子,这些句子都紧紧扣着勘测线路,都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说这是中心句,所以我们选择这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B、出示课题《山中访友》

刚才这段话中我们抓住中心句我们知道了主要内容,其实我们书上有很多题目都直接告诉我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你看,像课题《山中访友》你知道了什么?(1)、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也可以直接用课题来概括主要内容?我们来钩一钩。出示练习单:牛刀小试,我来钩一钩(3)、交流,并引导说说理由

师:我们不要忽视课文题目,有时课文的题目往往是最概括,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过渡:当文章中没有直接的现成的句子可以摘录的,我们可以抓住重要词语来概括,也是个好办法。

C、出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段:

这篇课文是写人记事的,我们就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来概括?(我们可以找到四要素来帮我们找到重要词语。)

(1)指名读,其他同学找找这段话四大要素。

(2)根据四大要素,我们试着把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说说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师:虽然这段没有现成词句,但是我们可以把句子中的词语,连成一段话,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3)出示练习:

D、出示《少年闰土》(节选)(1)闰土给“我”讲了一件什么事?(2)选择交流答案,并说说理由。

师:概括文章主要努力用一两词或句子既能够说清楚,也能说完整,最好做到简洁,那是最恰当的概括。板:清楚

完整

简洁

2、无明显关键词句的概括 A、出示《老人与海鸥》片段

师:rr往往在阅读文章时,很多时候是没有现成的词字可以摘录,这才是很苦恼的!怎么办?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挑战难度。有没有信心?(1)指名读,并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随机圈出关键词(2)读关键词,想象画面。

(3)这个画面讲得就是:在人少的地方,老人在干什么?海鸥在干什么?他们配合的很默契。

(4)把这句话连起来就是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谁来试试?(要求说清楚、完整、简洁)师:刚才,把四句话就是这样读成了一句话,一句话把这段话都总结、包含。

三、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1、在没有现成词句,我们可以分三步来概括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概括三步曲

2、请你用这种方法去概括《名碑荟萃》主要内容。(1)引导校对第1、2步,并订正。

(2)交流、评价第3步(围绕概括得清楚、完整、简洁)

师:今天我们就是学会了一种本领,无论文章中有现成词句的,还是没有现成词句的,我们都会概括。老师要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掌握本领了。

3、大显身手

出示练习《我的母亲》

——选自莫言获奖演讲《讲故事的人》(1)用简洁的话概括有关母亲的事情。(2)练习、交流

四、课堂小结

练习单

牛刀小试:

一、我们来钩一钩

下面哪些课文可以直接用课题来概括主要内容?

1、《最后一头战象》

2、《怀念母亲》

3、《伯牙绝弦》

4、《穷人》

5、《 金色的脚印》

6、《 桥 》

7、《草船借箭》

8、《钓鱼的启示》

二、请你用所学的本领来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唐初的书法家,首推欧阳询。他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自成一家,人称“欧体”。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相传有一次,他外出看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石。初看印象不深;后来他又去看,才觉出妙处。于是,他在碑石下整整待了三天,仔细观摩学习。欧阳询晚年的字笔力更加刚劲。西安碑林中的《皇甫诞碑》就是他的作品。

——————————————————

——————————————————。

大显身手:

我的母亲

——选自莫言获奖演讲《讲故事的人》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

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流泪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1、用简洁的话概括有关母亲的事情。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

———————————————————————————。

我记得最后悔的一件事:

概括主要内容教案 篇2

同一类型的课文, 其写作的大体框架是一致的。像写景类文, 一般是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各种组成部分或不同性质状态, 突出其特点,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感情;写人类文, 通常通过一件或两三件事的具体描述表现人物精神品质;记事类文, 侧重记述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说明某种道理或彰显一种精神;说明类文, 从不同侧面介绍事物, 突出特点, 表达情意;活动类文, 通过活动过程中的几个场面描写表情达意。

只要遵循不同类型课文的一般表达思路,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有了不同的思维结构:写景类文, 讲了什么景物的什么特点;写人类文, 记叙什么人的什么事情或哪些事情;记事类文, 四要素是什么, 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 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说明类文, 介绍了某种事物的哪些方面, 分别有什么特点;活动类文, 描写活动前后的内容及状态。以课文实例来说明。写景类课文如《泉城》, 介绍了济南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重点写了其中著名的四个泉:美丽的珍珠泉、壮观的五龙潭、喧腾的黑虎泉、生气勃勃的趵突泉。写人类文如《李时珍夜宿古寺》, 记叙了我国古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 在察访药材过程中错过客店, 住破庙、吃干粮、谈吃苦、记寻访所得、尝草药的事迹。记事类文如《我给江主席献花》, 记叙了香港回归前 (时间) , “我” (人物) 随着欢迎队伍在启德机场 (地点) 等待江主席的到来, 并给江主席献花 (事件) 。

我们在指导学生明晰不同类型课文主要内容的结构的基础上, 还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一些基本方法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笔者梳理出六种具体方法:

1.填充题目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 通常是写人、记事类文。对其稍加扩展充实, 就可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将《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被外国学生嘲笑, 励志勤奋学画, 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要素提炼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 并合理组织它们, 就得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我给江主席献花》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97年6月30日 (香港回归前) ;地点是启德机场;人物是“我”;事件是等待江主席的到来, 并给江主席献花。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香港回归前 (时间) , “我” (人物) 随着欢迎队伍在启德机场 (地点) 等待江主席的到来, 并给江主席献花 (事件) 。这种方法对于叙事类的文体比较适用。

3.段意串联法。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 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以《我给江主席献花》一课为例。课文可分为三段, 段意分别是: (1) “我”随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2) “我”给江主席献花, 感到非常幸福。 (3) “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根据段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为:香港回归前, “我”随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并给江主席献花, 感到幸福难忘。归纳段意是中段语文教学的一个教学目标, 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就是段篇教学的一个衔接和延展, 这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4.摘录词句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或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 便可得出主要内容。如《田园诗情》, 可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春联》一文每段的开头都是中心句, 把这几个句子串起来, 稍作修整也是课文主要内容。

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 先分清事件的主次, 然后根据主要事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 写了在古寺里喝水、啃干粮、谈吃苦、记所得、尝草药几个情节。从文章中看, “喝水”写得简略, 是次要的;“谈吃苦”“记所得”写得详细, 是主要的。这种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有作用, 因为学生在习作中常常出现记流水账、详略不当、主次不分的情况。通过学习这种方法, 学生可以逐步学会分清主次、安排详略。

6.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 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针对《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 提出下面的问题:淤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于他夜宿的古寺是什么样的?盂李时珍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 问题要有价值, 要有针对性, 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使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关键词句,概括主要内容 篇3

关键词句指对文章表达情意最重要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词句。关键句的类型有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阅读要“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抓住了文章的关键词句,有助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一次能抓得准的,需要反复读,思考每一句是什么意思,再考虑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找出那些句子是围绕哪句写的,或是哪个词展开的,这就是关键词句,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反复地读文章,梳理关键词句,这是最通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在学生了解课文整体内容以后,我作了如下设计:问题入手,抓出重点词引出重点句质疑。师:文中,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评价这对父子,你认为是哪一个词语?生(异口同声):了不起。这样学生再概括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容易了。有的文章只有一个重点词句,而有的文章则有好几个,这时我们就需要把关键词句的意思加以综合整理,再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文章往往结构上比较清晰、明了,有总的部分。对于小学高段学生课标要求他们要能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句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会让学生默读课文,先找自己喜欢的句子串课文内容,然后分段讲,再让学生默读,并在段中找让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这往往离关键词句就比较近了,学生做批注,会思考,进一步会找到关键词句。这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常常也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会。关键词句具有概括性、引领性,在文章中找具有概括性的词句直接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每个段落都有比较概括性的句子或词语:第一自然段有关键词“不可估量”,第二自然段的“众星拱月”是关键词语,第三自然段有关联词“有……还有……”,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子是“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第五自然段的关键词“灰烬”。这些具有概括性的词句起着关键作用,也道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文章主题和中心的提炼,我们看题目去找关键词句会更明显。如《难忘的一课》中,我们看到题目后会想这一课到底上了什么让人难忘?在文章中我们重点找他们上课的内容,找到了一句关键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它出现了三次,构成了文章的框架,我们再用通顺的话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关键词句我们平常叫做重点词句,从小学中段起就开始训练学生找重点词句,也是从最简单的训练开始的。我们让学生填“的、地、得”的空,明确谁是修饰部分,谁是中心部分。进一步有句子的训练,如缩句、扩句,更是让学生明白了句子的主干。这些基础的训练让学生对词句有一定的敏感性,能判断文段是围绕什么展开的,或是哪些词、句起关键性作用,这些对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抓关键词句来概括主要内容,跟我们平时的说话、倾听、习作都有关联。我们做什么事都得明白我们要干什么,其实这就是主要内容。我们的听、说、读、写中的表示动作的词起着重要作用,它将调动什么动起来,这往往是概括主要内容“谁干了什么”这样的句子核心部分,再找出主语即可。动词的出现提示着关键词句,进而可以概括出主要内容。抓关键词句来概括主要内容,对字词的理解是基础的基础,明白了字词的意思,才能了解句段的意义,更是构成文章篇段的要点。日积月累,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会形成一定的语感,整体素养得到提高,这样找关键词句有自己的理解,也能用自己衍变过来的词句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句,概括主要内容,这个问题对本人而言还需再探究,这也是我们教学中抓主干,提高效率的一个分支,让我要多留心、多反思。我们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朗读、自主理解、自主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狼王梦》主要内容概括 篇4

★ 《狼王梦》读后感

★ 狼王梦读后感

★ 狼王梦读后感

★ 狼王梦读后感

★ 狼王梦心得体会

★ 《狼王梦》读书笔记

★ 狼王梦读书笔记

★ 狼王梦150字读后感

★ 狼王梦读后感100字

如何概括叙事文章的主要内容 篇5

同学们,当我们升入高年级后,是不是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概括地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其实这就是老师在训练大家的语言概括能力,这也是我们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你是不是一听到这个问题就会感到头疼痛,甚至吓得不敢举手了。

其实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像同学想得那么复杂。这里我就以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几篇课文为例给大家简单地介绍几种准确、快速地概括记事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大多数的记事我们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例如《船长》一文就很典型。事情的起因是诺曼底号轮船被玛丽号轮船撞开了一个大口子,即将下沉。经过是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地带领船员们成功自救。结果是船长以身殉职,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把这三个部分通顺地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自己一下说出来太难,可以先说出事情的起因,再说出经过、结果,最后再慢慢地连起来说一说就行了。

有一类记事的文章,人物较少,事件主要围绕这几个人物展开。那么我们可以抓住人物之间的关系来说。如《爱之链》就是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先找出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再说说谁帮助谁做了什么?(乔依帮老妇人修车,女店主招待老妇人,老妇人给了女店主钱)最后连起来说就是课文主要内容。《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还有一类记事的没有明显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可以根据段意来概括。如《郑成功》一课,大家都会按郑成功做的事分成两大部分,一是收复台湾,一是建设台湾,抓住这两个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不难了。

怎么样,找到方法之后你是不是发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其实也很容易呢?是的,许多看上去很困难的事,只要找到方法就会迎刃而解了。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1、合并段意,概括主要内容。运用这种方法,先要理解文章意思,弄清文章各段段意,再将各段的段意连起来,经过修改加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区分详略,概括主要内容。一篇文章往往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主要内容就是详写部分,即是重点段。我们可以抓住重点段,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有些文章的重点段不止一个,可以把它们连起来概括,或用“……的经过、……的几件事”等形式概括。

3、抓住要素,概括主要内容。文章类型的不同,要素也不同。我们只要明确文章的要素,把它们综合归纳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状物文章的要素是:所写事物的特征、结构、性质(性能)、用途(意义)。

写景文章的要素是:观景的时间、地点、人物、景色。

4、扩展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显示或点明了主要内容,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可以将标题进行扩展。

5、以主要事件来概括主要内容。根据记叙文的主要事件,理解意思,采用一两句话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

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清明节的传说主要内容概括 篇6

祭祀

“清明”从何而来?《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清明扫墓祀祖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扶老携幼来到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亲人墓前,然后焚化纸钱进行祭拜。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诗:“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情景。而高翥《清明》一诗,对哀思逝者悲痛心情描绘则最为凄恻,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这句商场流行语在时下清明祭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鲜花等传统祭祀用品,“洗衣机”“冰箱”“彩电”,个个不少,“名表”“豪车”“别墅”样样都有。火舞烟飞中,一件件外观精美的纸质祭品化为灰烬。一辆做工精致的“豪车”以及电器,少则售价数十元,多则上百元;而“别墅”更为昂贵,价格最高可达千元以上。

祭奠活动成了摆谱比阔的“名利场”,活人物质条件提高,死人也跟着大大“享福”。这究竟是炫富还是求得心理安慰我们暂且不论,但老一辈刚死去的人和祖先若是在“地下相见”,彼此祭品差别如此之大,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

踏青

踏青是古人过清明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足以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里的城里人羡慕不已。欧阳修在《踏青词》里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向今人展现出那时人们踏青所见到的春光。

阳春三月风光无限好,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厌倦了城市里千篇 一律的高楼大厦,开着小车道郊外踏青,想想是很惬意。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真实情况会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被堵在路中间”!高速路上堵着的车队望呀望不到边,折腾了几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后,仍会是“欢迎到郊外来看人”而后折返。

放风筝

放风筝是古人在清明节的传统娱乐项目,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间放风筝时会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称为“神灯”。古人放风筝有讲究,为的是放走晦气,消灾解难。古人会把自己害怕的各种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到风筝升到空中,立刻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而逝,这样晦气也被带走了,这就是古人清明节的“断鸢去晦”。这种习俗流行了很长时间,“断鸢去晦”给了老祖宗们精神上的慰藉,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

有歌唱到:“又是一年三月叁,风筝飞满天”。东风不来,叁月的柳絮不飞,而一旦春光明媚,广场上会聚着老老少少,空中一片“好风凭借力,送风筝让青云”的景象,大大小小、花样繁多,欲与天公试比高。但这些风筝价格大都不菲,可不能像老祖宗那样随意地为“去晦”剪了去,得一一收回来下次接着用。若是断了不知飞到哪里,还会最终变成垃圾,如此看来这倒是件好事。

禁火寒食

由于清明节要禁火寒食,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为了防止身体虚弱的人耐不住寒冷伤身,古人在清明提倡进行体育活动。清明节荡秋千是传统习俗,不仅黄口小儿荡秋千,弱冠之年的青年、耳顺之年的老人也荡秋千。唐朝有诗《长安清明》:“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就描绘了清明荡秋千的情景。

概括主要内容教案 篇7

一、教学方法

1. 综合段意, 过渡润色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让学生把文章划分好段落, 然后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 再把每段的大意综合起来, 加以概括, 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而综合组织各段的意思, 不等于各段意思的简单相加, 要恰当使用过渡句或关联词语, 使组合起来的句子通顺连贯。

2. 摘取重点, 综合整理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 或内容上有中心句, 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这些概括性的语句, 直接明了地揭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一定要留心。比如《秦兵马俑》一文有一过渡句“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这表明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二是秦兵马俑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如遇到有好几个重点句或重点段的文章, 就需要把几个重点句或重点段的意思加以综合整理, 概括出主要内容。

3. 由题入手, 延展扩充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透过课题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本身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于这类文章, 我们以课题为中心, 将相关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再将概括后的意思综合组织串联起来。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文章, 如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 如《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 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4. 提炼要素, 巧妙串联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 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 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 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但是, 串联要素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相加, 而是进行综合整理, 即先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 再加上一些结构性的词语使语言更通顺。

方法固然重要, 但还需给各类层次的孩子提供运用与提升的机会, 那就离不开有素的训练了, 通过尝试探索, 我认为训练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二、训练中坚持的原则

1. 层次性

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与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一定会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三年级与五六年级的学生相比, 班里的待优生和优等生相比, 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这就对我们的训练提出了层次化的要求。从三年级开始, 我一般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 也就是将主要内容的框架设计出来, 重要信息处留空, 让孩子自己在文中查找合适的信息, 来完善主要内容。随着一学期又一学期周而复始的训练, 我将框架的内容设计得更短, 需要学生从文中抓信息完善的空就越长。对于待优生, 我也常常利用幻灯片为他们“开小灶”, 提醒他们可以借助填空去概括主要内容。有了这种感性概括的基础, 再引导其发现“填空题”背后作为支撑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进入四年级尝试自己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概括, 如此有层次地进行训练, 孩子们的概括能力定会步步提升。

2. 覆盖性

教学是双边活动, 师生之间完美配合与默契常常令师者满心欢喜。那些能精准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孩子是使课堂顺畅推进的使者,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投以他们更多的表达机会, 于是, 优者更优;而概括水平差的学生因其发言容易阻滞教学的节奏, 多被忽略, 于是, 差者更差。为了真正面向全体, 我觉得必须注重训练的覆盖性。课文的内容简单易概括的多让程度差的回答, 点燃它们“跳一跳, 摘桃吃”的向往, 避免因为畏难、因为受冷落而思维死寂。即便难以概括的, 也让程度差的先来, 再逐级过渡到优等生, 这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会让所有孩子享受到动态提升的满足。

3. 巩固性

自主练说、指名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还不足以把训练的价值扩大化。我认为, 要提高孩子参与训练的广度和深度, 还必须注重巩固和强化。我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融入课堂作业, 把课上的练习说和作业时的归纳整理联系起来, 先说后写, 相互配合, 知行统一, 融会贯通, 效果显著。

4. 长期性

能力的提升是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我们每册的语文书都精选了二三十篇课文, 如果我们借助每篇课文, 毫不放松地对学生进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训练, 教他们概括的方法, 鼓励他们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运用, 他们每迈出一步, 尽管蹒跚踉跄, 我们都予以鼓励, 并提出完善的方向, 相信“滴水穿石”。

概括主要内容教案 篇8

关键词:问题扩展;段意串联;情节铺展;词句扩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28-01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当前课堂中教师懂得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重要性,并进行了适当的训练。但是,往往在教学中只是走过场,而且不够得法,造成学生概括能力依然低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下面举例谈谈。

一、文题扩展法

文题是课文的高度浓缩,文章的内容、时间、人物、事件,包括重点、主旨,都能从文章的题目上看出端倪。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通过对题目的审视、质疑,然后围绕题目适当展开,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简单很直观的方式。

比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师:由这个题目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课文主要是写李时珍的。

生:我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夜里。

生:我知道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古寺。

师:这个题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那么,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目的是什么?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

生:李时珍是为了修订《本草纲目》这本书。

师:你能不能结合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生:课文主要写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风餐渴饮、晓行夜宿记录下了很多药方,为民造福的事。

二、段意串联法

所谓“段意串联法”就是引导学生逐段地概括出课文的每段的段意,然后再把段意连接起来。一篇文章的意思总是体现在具体的文字中,分散在每一段落中,如果概括出了每一段的段意,课文的大体内容也就显现了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段意串联法,让学生逐段阅读,逐段概括,归纳出课文主要内容。

例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文,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分段读文,在读段时,让学生说出这段写的是什么,然后再把每一段的意思连接起来。当然,教师还需让学生进行取舍,保证语言的精炼。第一段意思是是:小红马说小骆驼长的难看,小骆驼很委屈。第二段写的是:小骆驼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它到沙漠中走一趟。第三、四段写的是:骆驼妈妈在沙漠中告诉小骆驼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第五段写的是:小骆驼知道身体部位的用处,认为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三、情节铺展法

所谓“情节铺展法”就是引导学生顺着文章的情节,进行铺展,瞻前顾后,理出文章的脉络层次及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可以用在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中,比如小说、童话、神话等。

例如,在教学《九色鹿》一文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九色鹿是个神话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写了哪几个人物?

生:有九色鹿、调达、国王、王妃。

师:最主要的是哪两个人物?

生:九色鹿和调达。

师:这个神话故事就是围绕九色鹿和调达这两个人物铺展情节的。故事写了他们的两次相遇,找一找,是哪两次相遇?

生:第一次相遇是调达掉入河中,九色鹿救了他。第二次相遇是调达为国王的军队带路去捉九色鹿。

师:课文哪些段落分别写了他们的两次相遇?

生:第一次相遇是第二段到第五段,第二次相遇是第六段到第九段。

师:第一次相遇写的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吗?

生:调达掉入河中,高声喊救命,九色鹿奋不顾身救了他,調达郑重发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师:第二次呢?

生:调达看了皇榜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带着国王的军队去捉九色鹿。九色气愤地揭穿了他,调达受到国王重重的惩罚。

师:谁能结合两次相遇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呢?

生:故事写的是调达掉入河中,高声喊救命,九色鹿路过,奋不顾身地救了他,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可是他为了发财恩将仇报,带着国王的军队去捉九色鹿。九色揭穿了他,使他受到国王的惩罚。

师:抓住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词句扩充法

所谓“词句扩充法”就是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词句,由词句展开、扩充,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有中心词或者中心句,这些词句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从中能折射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说说海底“景色奇异” “奇异”在哪里,学生可以根据第二段,从海底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等,感受到景色的奇异。然后再说说“物产丰富”在哪里,学生就会抓住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从动物、植物、矿物的描写中,感受到物产的丰富。这样,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学生就很清楚了。

学生在问题的追问下,就会把阅读的眼光聚焦到课文的语言上来,并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从而便能有效地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当然,还有很多好的概括方法,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好好摸索。

参考文献:

[1]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王勇军,小学语文教学, 2011-09-10,期刊。

红楼梦主要内容概括200字作文 篇9

红楼梦主要内容概括200字作文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顶峰。

全书贾、史、王、薛四个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贾政、王夫人、尤三姐、刘姥姥、晴雯、鸳鸯等近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了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诸多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与矛盾冲突,真实、典型地反应封建贵族的没落生活,展现广阔社会画面,因此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概括主要内容教案 篇10

鲁智深逃到了一所败落的瓦罐寺,却在寺院中上了假扮成道士和尚的崔道成(生铁佛)和丘小乙(飞天夜叉)的当,他俩早将寺中众僧赶到一边,欲捣毁寺院。鲁智深因饥饿劳累不知,被二贼打败。跑到赤松林,在林中遇见史进,吃饱东西后俩人同返寺院,合力打死了崔、丘二贼,见寺中几个和尚已上吊而死,掳来的女人也投井而死,便烧了瓦罐寺。之后,两人分道扬镳,鲁智深带着其师书信投东京大相国寺,寺内长老安排其管菜园。谁知,菜园周围有众多泼皮,常来偷盗蔬菜,得知鲁智深来管菜园,便围攻要给其来个下马威。却不知鲁智深功夫精通,反被打败,众泼皮落败而走。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花和尚终用武力制服了众波皮。泼皮们便买来酒牵来猪请鲁智深饮酒,酒后鲁智深将院中直垂杨柳连根拨起,众泼皮惊服后每日请智深饮酒演武。智深便作东还席,席间给众泼皮使禅杖,林冲在墙外看见喝采,相只为即结为兄弟。此时,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却在调戏林冲之妻。林冲被女使叫回,见是高衙内,虽然恼怒,但忍了。智深来助,林冲忍让。高衙内惦念林妻,富安和林冲好友陆虞候陆谦出卖朋友,请林冲去吃酒。高衙内却哄林妻到陆虞候家调戏,林冲闻讯赶到,衙内逾窗而逃。老都管引陆谦、富安见高太尉,定下陷害林冲的计策。林冲中计被骗入军机大事处白虎节堂被擒。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高太尉命将林冲押至开封府,交由腾府尹审理。当值的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无奈只得将林冲刺配沧州,林冲被逼写下休妻书。陆虞候使钱买通两个防送公人董超、薛霸,指使两人在监押林冲至沧州的二千里途中了结林冲,两人应下。发配途中,时遇六月天气,正值炎暑,薛霸、董超两人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行至一处险峻恶林野猪林,薛、董二人将林冲紧绑于树,言明乃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并受命不得不杀死林冲。言罢两人提起水火棍便要打死林冲。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鲁智深摁捺不住从松树背后窜出,提起禅杖便要打杀薛董二人,林冲连忙制止。智深只得略训二人,厉命两个公人好生对待,不得再起歹意。两个公人见智深暴戾,一路再不敢惹他发作。行了十七八日,离沧州已

不远,智深取出些银两交与林冲后便作别,不日,一行三人来到柴进庄上投奔小旋风,受到柴进厚待。柴进邀林冲与其伴教头比武,林冲胜过洪教头。柴进赠予银两后,二位公人押送林冲至沧州。用钱买通差拨管营,又得柴大官人书信照看,免挨了一百杀威棒,还开了枷锁,派去天王堂当看守,只需在牢营做些烧香扫地的活计。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合同概括承受内容概括 篇11

-----------以买卖合同为例

内容摘要:当事人以程序订立合同,意思表示一致,便形成合同条款,构成作为法律行为的合同内容。合同条款固定了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成为法律关系意义上的合同内容。合同的内容,从合同关系的角度讲,是指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它们主要由合同条款加以确定,有些则由法律规定而产生,如附随义务。买卖合同的内容主要由当事人约定,除了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旅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以外,买卖合同的当事人还可以就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以及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内容进行约定。

关键词:合同的主要内容 合同的条款 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 买卖合同的内容

引言:合同也称为契约。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在我国,“合同”一词早在前即已存在,但一直未被广泛采用。①新中国建立以前,著述中都使用“契约”而不使用“合同”一词。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现在,除我国台湾地区之外,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主要采用了合同而不是契约的概念。

合同是反映交易的法律形式。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买卖合同的内容

(一)标的

标的是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买卖合同不规定标的,就会失去目的,失去意义,因此,标的是买卖合同的必要条款。标的条款必须清楚地写明标的物的名称。

(二)数量

标的物的数量是确定买卖合同标的物的具体条件之一。标的物的数量要确切,应选择双方共同接受的计量单位。一般应采用通用的计量单位,也可以采用行业或者交易习惯认可的计量单位。要确认双方认可的计量方法。同时应允许规定合理的磅差或尾差。

标的物的数量属于买卖合同成立应当具备的必要条款。

(三)质量

标的物的质量是确定买卖合同标的物的具体条件。标的物的质量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标的物的品种和规格,通常指标物的型号、批号、尺码、级别等;二是标的物的内在品质,通常指标的物应达到其应有的功效,并且不含有隐蔽瑕疵、缺陷等。标的物的质量需订得详细具体。

但在一般情形下,欠缺质量条款,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成立。当事人没有约定质量条款或者约定不明确,可以依照《合同法》第61条以及第62条的第1项补充确定。

(四)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履行期限直接关系到买卖合同义务完成的时间,涉及当事人的期限利益,也是确定违约与否的因素之一。履行期限可以规定为即时履行,也可以规定为定时履行,还可以规定为一定期限内履行。如果是分期履行,还应写明每期的准确时间。

履行地点是确定验收地点的依据,是确定运输费用由谁负担、风险由谁承受的依据;有时是确定标的物所有权是否转移、何时转移的依据;还是确定诉讼管辖的依据之一;对于涉外买卖合同纠纷,它是确定法律适用的一项依据。因而它十分重要,应在合同中写明。

履行方式,例如是一次交付还是分批交付,是交付实物还是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证,是铁路运输还是空运、水运等,同样事关当事人的物质利益,因此,应在合同中写明。

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履行方式未在买卖合同中作出明确约定,一般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成立。当事人未约定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履行方式条款或者约定不明确,可以依照《合同法》第61条、第62条第4项、第3项、第5项以及第141条第2款、第160条、第161条补充确定。

(五)价款

价款是买受人取得标的物所应支付的代价,买卖合同应当对价款的数额作出明确的约定,同时对价款的币种作出约定,对不同币种之间的汇率作出约定。

价款通常指标的物本身的价款,但因商业上的大宗买卖一般是异地交货,便产生了运费、保险费、装卸费、报关费等一系列额外费用。这些费用由谁支付,需在买卖合同的价款条款中写明。

该项条款未在合同中作出明确约定,一般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成立。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价款条款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合同法》第159条补充确定。

(六)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促使当事人履行债务,使非违约方免受或少受损失的法律措施,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影响重大,合同对此应予明确规定。例如对违约所致损害的计算方法、赔偿范围等予以明确规定,对于将来即时地解决违约问题意义重大。当然,违约责任是法律责任,即时买卖合同中没有违约责任条款,只要未依法或依约免除,违约方就应承担责任。

对该条款未作出约定的,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成立。买卖合同的当事人违约的,依照《合同法》第九章关于买卖合同当事人违约责任承担的特别规定以及第七章关于违约责任的一般规定处理。

(七)包装方式

标的物的包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盛标的物的容器,通常称为包装用品或者包装物;二是包装标的物的操作过程。因此,包装方式既可以指包装物的材料,又可以指包装的操作方式。包装对标的物起保护和装饰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包装还能反映标的物的质量。因此,在买卖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包装的方式,包括包装材料、装潢,包装物的交付,包装费用承担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专业(部)标准执行;没有上述标准的,可按承运、托运双方商定并在合同中写明的标准进行包装。有特殊要求或采用包装代用品的,应征得运输部门的同意,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产品包装时必须附有装箱清单。除国家规定由买受人提供的以外,包装物由出卖人提供,运输包装上的标记由出卖人印刷。可以多次使用的包装物,应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包装物回收办法执行;没有规定的,由买卖双方商定包装物回收协议,作为买卖合同的附件。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包装费用由出卖人负担,不得向买受人另外收取。如果买受人有特殊要求的,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其包装费超过原定标准的,超过部分由买受人负担;其包装费低于原定标准的,其应降低产品价格。

对该项条款未作约定的,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成立。当事人未约定包装方式条款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合同法》第156条补充确定。

(八)检验标准和方法

合同应对检验标准、检验期限、凭封单检验还是凭现状检验以及对标的物质量和数量提出异议和答复的期限作出明确规定。

对该项条款未作约定的,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成立。当事人未约定检验标准和方法条款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合同法》第61条、第157条、第158条补充确定。

(九)结算方式

结算方式是指出卖人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后,买受人向出卖人支付标的物价款、运杂费和其他费用的方式。买卖合同的结算方式应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必须用人民币计算和支付。同时,除国家允许使用现金履行义务的以外,必须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票据结算,当事人对结算方式应当明确规定。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合同中应明确是验单付款或验货付款。为便于结算,合同中应注明双方当事人的开户银行、账户名称、账号和结算单位。

对该项条款未作约定的,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成立。当事人未约定结算方式条款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合同法》第61条补充确定。

(十)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

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是涉外买卖合同及跨民族买卖合同的重要条款。在涉外买卖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应就合同所使用的文字作出明确约定,当事人应当使用约定的文字订立合同。

对该项条款未作约定的,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成立。当事人未约定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条款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合同法》第61条补充确定。

根据《商品房买卖》司法解释第3条的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

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

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上一篇: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下一篇:应聘保险代理人英语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