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法院文化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探法院文化(共8篇)

初探法院文化 篇1

最近各行各业文化建设可谓如火如荼,各界人士都在绞尽脑汁的“创建”、“构建”、“打 造”、“重构”所属领域的所谓“文化”

谈及文化一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它下一个严格精准的定义确非易事。古今中外,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试图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界定文化一词的概念,但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其实,文化一词之所以无法定义,是人类活动的广泛性所决定的,因为,文化其实质就是人类的生存方式,由于人类生存方式所涉领域包罗万象,所以,试图从一个领域来界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只能是盲人摸象。

那么什么是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与人,具有统一性,是社会发展相依相存的结合体。

人一出生不可避免的会面临着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联系,人处理上述关系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形成的过程,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只要有人存在,必然有文化存在,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个人,均是有文化的国家、有文化的民族、有文化的人。当个人的生存方式被他所在的群体所接受,就成为这个群体的文化,当群体文化通过历史的积淀被传承下来,就形成了群体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当这个群体的某种传统被多个群体所认同和接受,就形成了某种普世的文化,这就是 1

文化的由来及转换形式。

文化一词其本身应为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会说这个人没有文化,这就好比明明有好多人在房间里呆着,来者却说这个房间没有人一样,这是人们在面对不是同一文化群体时所表现出来的本能排他反应。人们相互指责对方没有文化,其实质是由于个体生存方式的差别,导致的人们在思想、认知、行为层面上的异化,这就是文化差异,因此,我们不能指责一个半文不识的人没有文化,因为文化不能等同于渊博的知识、文化不能等同于良好的修养,尽管知识、修养均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其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接受与不接受、认同与不认同的差别。人们常将文化人为的划分为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其实是人们对一种文化接受与否,认同与否的直接体现。

法院文化,是文化域苑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反映文化载体的鲜明个性。综观法院文化的各种特征,人同样是法院文化中的决定因素。所谓法院文化,当然也就是法院的“人化”了。法院文化是以法院工作为着点、以法官为主体和代表的法院队伍所共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其在物质上的体现,包括信仰、理念、价值、制度、行为以及穿戴、谈吐、社交、生活等。法院文化一般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三者之间,精神文化是灵魂是基础,行为文化是主体是内质表现,物质文化是辅助是表层载体。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源泉和“根”,决定着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法院文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 2

机关,代表党和人民行使审判权。法院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其工作思路的确定、工作方案的拟定、工作措施的落实都应朝着追求进步、力争上游、争创一流的目标努力。二是公正效率的价值观念。”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主要工作,这是一个法治化的科学命题,其基本内涵是:人民法院的全部司法活动,要做到审判公开,程序合法,审限严格,裁判公正,依法执行。人民法院要把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作为新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人民法官应当树立起“公正、效率”的价值观念,把锲而不舍地追求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作为新世纪人民法官最崇高最光荣的职责。三是公正清廉的职业道德。要求做到:忠于职守,精通业务;清正廉洁,克己奉公;谨言慎行,保守秘密;刚直不阿,实事求是;严肃执 法,举止文明。人民法院要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上下功夫,把“执法如山,清廉似水”作为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体现,牢固树立公正清廉的职业道德观念。四是科学严谨的管理规范。法院的自身管理主要包括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而行政管理又包含队伍管理。整个管理结构集中体现了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制度是保证、激励机制是创新的意义、目的和作用,并由此构成了制约机制的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的、严谨的流程管理模式,通过制度的滚动运行,规范工作形式,加快工作节奏,突出工作效果,实现制度建院。管理规范应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严格有序,在奖惩机制的调节作用下,使人受制于有形的制度,遵循于无形的规范。

法院发展目标是法院行动的旗帜,文化的提升是实现目标的必然要件。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和队伍素质能不能上一个新层次,首先在于是否具备现代化的司法意识和理念,说到底就是能否铸造一种先进的文化。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共同意识,是法院群体成员共同参与审判与管理实践的结果,它必须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和期待。公正与效率 3

是司法永恒的主题,也应当是法院文化建设永恒的主题。

人本思想是营造法院文化的重要准则,法院精神是法院文化的灵魂,它具有继承民族文化精华、吸纳世界优秀文化、追求共同远大目标、体现科学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法律至上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公平公正精神、开拓务实精神、超强竞争精神、廉洁勤政精神、一心为民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物质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外化、直观和感觉形象,对于社会公众有着无以替代的感知、影响和接纳作用。美国最高法院仿希腊神庙式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前有两尊著名雕塑,名称分别是“正义的沉思”和“法律的捍卫”,寓意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权威至上”。雕塑蕴含着一种很强的法文化底蕴。我国法院进行的“两庭”建设及现在的法袍,使用的法锤营造的气氛凸显了法院及法官地位、角色的极端重要性。威严的法庭、黑色的法袍与沉静内敛、庄严肃穆、充满思索的司法气质浑然一体,正如“思想只在缄默中孕育,美德只在幽居中产生”。近几年来,物质建设和司法礼仪的重要性日趋得到法院内外部乃至全社会的认同和重视。

法院文化建设的“根”,深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指针与核心要求之中。培育法院队伍牢固树立和真诚实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法院文化建设的首要战略任务,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精神核心,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孕育法院文化的土壤,是法院队伍精神、法官灵魂素养的“核动力”。

文化之能在于化人,化人之功在于潜移默化之中。审判管理、职业道德、司法作风、4

司法礼仪、司法廉洁建设、业外自律等,是法院文化的内外表现形式,是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基本保障。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坚持司法公开,坚持人民司法群众路线,坚持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法院文化属性特色,是人民审判事业发展的方向。树立和宣传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是传扬法院文化展现人民法官的良好精神面貌,增进社会各界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理解和认同的文化引领。法院文化建设只有着力于这些方面,才能准确地找到法院文化的植根之处。

法院文化要植于根,更要付诸实践。法院文化的立足之根应当是服务于队伍、服务于审判、服务于法治。我们知道,法院文化也是理性的,这种理性是法官在对审判活动认识、实践的长期积淀,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相关联的物质载体。这种理性的法院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般性和法律文化的特殊性。法院精神文化、司法行为文化、法院物质文化、司法制度文化等等都是其的丰富内涵。文化是一种精神的集合,精神文化是核心,是精髓,是灵魂,是法院文化建设立足的“根”。推进和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就必须突出精神文化这个核心,抓好了人民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就抓住了法院文化立足的“根”,抓住了这个“根”,不但可以激发法院队伍守住共同精神家园的昂扬斗志,而且必然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迎来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局面。法院文化建设要植根和内化于“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之中,更要将将这一核心价值观付诸于真诚的实践,不仅根植牢固,而且法院文化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旨在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和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最终是要实现提升司法公信力,用先进的司法文化引领全社会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崇尚法治。法 5

院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和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文化建设载体,教育引导法院队伍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伟大建设洪流之中,既做建设者,又当捍卫者;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使“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成为法院队伍坚定不移的思想准则和实践指南;要大力弘扬和真诚实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和载体,不断强化对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始终做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初探法院文化 篇2

1 当前体育教学状况分析

教育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决定了整个体育教学的具体开展方式, 同时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考核方式提出了相应要求。当前我们对开展普通教育目的一致认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四个层面得到全面提升。因此, 整个教育机制中涵盖了体育教学在内的教育要求。通过明确体育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有效推动了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

1.1 将体育学科与文化学科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只有平等看待各个学科的作用和价值, 才有可能确保各个学科, 尤其是体育学科得到有效开展。随着新课程机制的构建, 无论是相关教育制度, 还是教学政策, 都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门课程, 其考核成绩与其他科目相同, 同时也应该按照普通学科的管理方法来看待, 要将体育学科与文化学科放在同样的位置来开展。同等学科地位的确定, 为体育学科的价值发挥奠定了重要基础。

1.2 制定了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体系

在体育教学活动不断完善的同时, 统一的体育教学计划和相关标准也陆续出台, 而在大纲的出台之后, 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有了统一的依据、标准, 这对于我们体育教学体系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随着统一教学大纲不断完善, 结合体育教学标准的有效构建, 为体育教学活动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关键前提。通过体系化开展, 有效的发挥了体育教学的作用, 同时也为我们后来改革体育教学, 创新发展体育教学活动奠定了充足基础。

1.3 教学元素单一, 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

当前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考试时, 更多只是开展球类项目教学等, 整个教学过程中元素单一, 因此在成绩导向影响下, 很多地区的体育教学不仅未能给与足够重视, 更有些学校忽略了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很多学生忽略了体育锻炼, 学生体质出现下降趋势, 结合这一问题, 有效改革整个教学过程中, 文化内涵不足这一客观状况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将茶文化融入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尝试, 正是从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入手, 同时也是结合时代教育对人才标准的新要求, 所提出的体育教学试点改革。

2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变化及特点认知

随着我们教育制度不断完善, 如今体育教学思路日趋成熟。教育是我们培养人才的重要思路和途径, 而课堂也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 通过对我们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 我们不仅能看到教学理念的不断成熟, 同时也能看到学生体质的变化趋势以及我们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要求的不断变化。

2.1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考试发展变化分析

首先, 考试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以往开展体育课程考试, 其目的在于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其更多在于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进行了解。而随着应试教育发展不断成熟, 如今体育课程考试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要求, 尤其是在高中招生考试中, 全国都实施了中招体育考试, 其成绩就作为整个考试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体育课程考试已经发展成为选拔性考试, 考试性质的变化, 不仅是我们教学发展成熟的表现, 更是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因此随着体育考试不断成熟, 如今体育课程也有了一定的定位, 成为学生们积极关注的学科内容。

2.2 考试的形式与内涵逐渐发展成熟

随着整个教育体系不断发展成熟, 如今体育教学理论不断成熟, 已经形成了体系化、制度化的教学思路。从考试的形式上看, 如今整个教学体系中, 都涵盖了体育考试, 尤其是在大学体育考试中, 纳入了选修课考试, 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实现了体育学科的价值和作用。而从考试的层级上看, 如今已经不在是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的体育考试标准, 随着全国类标准的陆续出台, 如今体育考试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已经达到了空前高度。可以说, 无论是从考试形式, 还是从考试层级上看, 体育课程考试都走向了成熟。

2.3 多数师生已经形成了体育课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的观念

事实上, 只有像文化课那样, 将体育课同样纳入考试机制之中, 才能从根本上起到重视体育教学, 发挥体育课程价值与作用的目的。在体育教育开展初期, 选拔类考试中没有体育课程, 而随着当前一些教育部门在升学考试中融入了体育教学考试的内容, 从而让很多师生对体育学科学习充满了相应的积极性。如今整个教育体系中, 实施培养全面素养的人才, 学生的体育素养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将体育学习、考试纳入整个人才培养机制之中, 通过考试活动开展, 实现对学生学习体育的有效激励和导向作用。而师生对体育课的重视, 也是实现体育课教学价值的重要原因。

3 体育教学融入茶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分析

通过对当前体育教学状况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缺乏对文化内涵的融入, 教学元素过于单一,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是教学实效性, 都与学生培养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也是能够有效丰富学生人文内涵的知识内容。因此通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融入茶文化知识, 能够发挥以下价值和内涵。首先, 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以往体育教学最大的问题和不足就是教学元素单一, 学生缺乏乐趣。而通过融入茶文化知识, 能够有效丰富体育教学的元素和内涵, 让整个体育课堂更加有趣, 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 提升和改善体育教学效果。

此外, 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茶文化, 也是适应综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将茶文化教育与体育文化进行深度融合, 能让学生察觉和感悟到自身不足, 从而优化自身教学活动, 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其次, 茶文化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理念和规范, 通过有效将茶文化融入其中, 能够给与学生直接的行为引领和感悟, 让学生明白如何规范、科学的处理自身行为, 实现学生的有效成长。

最后, 融入茶文化的过程, 也是对当前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的过程, 茶文化教育与体育文化紧密结合, 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把握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方向。同时也能对现阶段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 学生人文素养不足、价值理念培养不到位等问题的体系化补充。在茶文化内容融入过程中, 开展体育教学, 从而有效弥补以往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和短板, 实现学生全面成长。

4 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实施思路分析

经过丰富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茶文化具有独有的价值和内涵, 如果将其与体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不仅能有效丰富教学内容, 也能让我们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教学活动发展不断成熟, 我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内核驱动力, 因此将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 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其发展方向和趋势。

4.1 积极开展茶文化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

如今学生其表现自立能力的同时, 也存在自私的一面。因此需要我们充分结合茶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向学生展现文明的礼仪规范。从根本意义上, 帮助学生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茶文化中倡导人要互相分享、平等对人, 这恰恰是现阶段很多学生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新的体育教学体系中, 可以将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紧密融合起来, 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既能充分感悟到茶文化的规范, 也能感悟到体育文化的拼搏精神, 通过两种文化的深度融合, 从而确保体育教学的质量, 实现体育文化价值的最大程度挖掘。

4.2 推广茶文化教学, 融入体育文化精神, 为学生塑造全面文化素养环境

针对当前一些学生存在的消极心理和认知不足问题, 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 必须积极推广茶文化教学, 丰富推广茶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让学生们可以深度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典范, 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文化素养。此外我们也要认识到体育文化有着自身的精神内核, 其中所包含的拼搏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毅力, 值得学生掌握这些内容。通过适当补充一些茶文化知识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案例, 增加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和思考, 实现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深度融合, 而这一过程也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5 结语

随着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成熟, 在未来, 整个体育课程考试将继续围绕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发展变化。首先, 继续坚持以体育教育与文化教学协调发展的教学模式。此外体育课程考试的规模和内涵将进一步扩大, 并且逐渐涵盖整个教学体系。通过将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紧密融合, 能够让我们的体育教学理念更加成熟, 同时让人才标准日趋完善、全面。

参考文献

[1]李孟林.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思路研究[J].教学时空, 2013 (8) :119-123.

[2]宋保.适应教育融合背景下学生体育文化教育研究[J].教学论坛, 2014 (6) :51-54.

[3]孙东.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思路[J].体育科技, 2015 (15) :27-32.

[4]卢喜.基于茶文化的体育教学融合思路[J].体育世界, 2015 (19) :96-99.

门匾文化初探 篇3

门匾的特征与历史

从建筑的角度讲,门匾既没有稳固基础的功能,又没有衔接结构的作用,只是一种美化门面的装饰,这种装饰效应,就是文化的表现。

门匾多为青砖雕磨而成,也有少数是木刻或石雕的,多呈长方形,横嵌于门楼的门楣之上,使门楼顿生灵美之感。其规格根据院门而定,门阔匾就大,门狭匾则小,普通者长约100厘米,高(宽)30厘米左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建筑材料的换代和工艺的更新,门匾的用料逐步由水泥和洗砂取代了青砖,及至90年代大部分已改为瓷砖组合了。

门匾文化主要表现在它的雕刻艺术、装饰艺术和文字艺术上。门匾一般都雕有纹饰边框,有云纹、龙纹、花草纹、竹节纹、富贵牡丹纹等多种式样,讲究者还雕有"暗八仙"、"四季图"、"百寿图"、"富贵迭不断"等。也有的不雕刻花纹,只是把砖框磨琢得极光滑极细腻,给人一种朴素大方之感。框内由青方砖拼合组成,都雕刻有文字。一匾刻四字者居多,如"耕读相传"、"福寿康宁"等;三字匾也多见,如"居之安"、"和为贵"等;一匾二字五字者较少,但也有见,二字者如"敦厚"、"凝瑞"等,五字者如"鸿光照千秋"、"家和万事兴"等。无论是四字匾还是三字、二字、五字匾,多为吉祥语言,有的借用现成的典故成语,有的是根据院主人意愿而编,其内容十分广泛。字多为阳雕,也有少数为阴刻的。字体多见楷书和行书,篆书、隶书也有见,但数量极少。

门匾的出现可谓历史久远。最初多表现于城楼、衙署、寺庙、园林等公共场所或官宦显贵之门,比如河南省开封市的"大相国寺"匾即是北宋初年扩建该寺时京城的一位书法名家题写的。后来好多商铺店家也把门匾的形式借用来做为对自己的广告宣传,比如北京的"六必居"、"全聚德",太原的"认一力"、"清和元"等等。

在定襄境内,笔者见到的历史最久的门匾是芳兰村清顺治、康熙年间宣威将军薄迁富故居的院门门匾。此门匾系青砖雕刻而成,长约120厘米,宽约40厘米,磨砖滚边为框,四角雕有祥云,阴刻四个很难辩认的篆字,算起来此匾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可惜在70年代末新院主翻修宅院时,将门楼和门匾一起毁掉了。现在保存较完整的院门门楼及门匾最早的多是清代中晚期的遗物,如北社东洪福寺门匾即为清道光年间所置,镇安寨杜天文宅院门楼及门匾,芳兰村李祥禄、刘维亭宅院门楼及门匾等都为清末遗物。

门匾语的文化内涵

定襄的门匾都雕刻有文字,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或院主人的身份与好恶,因此这个词语便成了门匾的核心和灵魂。我们暂把这类词语叫作"门匾语"。

门匾语以最简练的方式,言简意赅地体现了人们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处世哲学,以雅俗共赏、寓意深刻的风貌召唤着真善美,晓喻着是与非,激荡着人的心魄,铸造着人的灵魂。它题旨广泛,内容纷繁,深入浅出,意义深远,一个门匾就是解读一个家庭的卷首导言,阐释一个门第的点睛之笔,无不闪现着极其亮丽的文明之光,无不蕴藏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门匾语的文化内涵主要通过门匾这一独特的形式,揭示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们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就是我们常讲的精神寄托。向往美好、追求圆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门匾语也正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而竞相生发,纷呈异彩的。

其一,趋吉求安心理的表现

趋吉求安是人类共有的心理。定襄县内的门匾语绝大部分就反映了这种心理,表现了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美好与平安、幸福与和睦的渴求。"凝瑞宅"、"幸福居"、"福寿康宁"、"吉祥如意"、"迎喜接福"、"五福临门"、"乐在其中"、"紫阁生辉"等,即是对这一心理直截了当的表白,而"向阳第"、"松竹梅"、"寿山福海"、"紫气东来"、"桂子兰英"、"六合同春"等则是人们向往吉祥幸福心理的情深意远的反映。

趋吉求祥心理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的长期落后、生活的极度艰苦是构成这一心理的重要因素。定襄地处黄土高原的半坡丘陵,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历史和自然留给人们一个落后的生产条件和贫穷的经济基础,人们穷怕了,就祈盼着"风调雨顺"、"福临门"、"五谷丰登"、"喜满院"、"人寿年丰"、"福禄长"、"招财进宝"、"家兴财源旺"。于是就把这些美丽的词语刻在门匾上,形成了又一广泛而深刻的门匾语内容,充分反映了人们为趋吉求祥以及在与自然、与命运抗争中的精神寄托和希望所在。

人们在趋吉的同时,都渴望平安,在某种程度上把平安看得比吉祥富有更重要。俗话说"万贯家产顶不上一个平安","万两金,值不住一祸生"。因此,祈求平安就成了亿万老百姓的一个共同心声,但愿全家平安,出门平安,好人一生平安。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人们就把有关平安的词语用在各自的门匾上,如"居之安"、"安而吉"、"竹报平安"、"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安定团结"、"福寿安康"等,成了与趋吉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门匾语内容的组成部分。

其二,兴家立业心理的表现

吉祥与平安固然重要,但兴家立业更是关键。不管吉祥如意,还是兴家立业,都必须要有人创造,有人享受。人是第一宝贵的,因此我们的民族把人类的繁衍、门第香火的延续推向了人生意义的最高理想。众所周知,生殖崇拜是我们民族生存意识的核心,传宗接代更是核心的核心,它牢固地占领着人们的思想阵地。民谚讲:"门前车马非为贵,家有儿孙不算穷。"因此人们就把这一心理自然地甚至说是迫不急待地反映在了门匾语上。这类门匾语在定襄境内属"大家族",比如"子硕居"、"子兴宅"、"愿三多"、"后益劲"、"本固枝荣"、"源远流长"、"祖豆千秋"、"瓜瓞绵长"、"光前裕后"、"庇荫万世"、"后来居上"、"大有人在"等,可谓乡乡可见,村村皆有。这些看似朴素简练却又情深意长的匾语都凝聚着生命的内容,闪耀着生命的火花,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人们祈求子孙兴旺、家业昌盛的心理。

一个幸福的家庭,离不开每一个家庭成员同心协力的艰苦奋斗,其中包括勤奋读书、勤奋耕耘、勤俭持家、勤劳俭朴、家庭和睦、谦谨处事等等。围绕这一系列治家方略,人们便把有关的词语题刻在门匾上,或成为家风传以万代,或当作家训教以后人。如"藏书宅"、"耕读第"、"耕读传家"、"敦诗笃礼"、"书声琴韵"、"诗书继世"等,是教导子孙们要勤奋读书以"耀祖光宗"、"光大门楣";而"躬耕乐道"、"勤能补拙"、"俭可养廉"、"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克勤克俭"、"克振家声"等,则是告诫人们勿忘勤俭之本,牢记"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的古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春华秋实",才能"福曜常临"而"金玉满堂"、"碧宇生辉"。

其三,喻理劝世心理的表现

喻理劝世心理的表现是定襄门匾语的又一重要内容。我们常讲教育是根本,宣传是导向。门匾语作为一种文化,同样发挥着教育与宣传的作用。

喻理劝世类的门匾语,有的循循善诱如润物细雨,有的大声疾呼似惊世鸣钟,有的晓之以理,劝世而为善;有的明之以义,以德而养性。使人们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办事的原则。如"孝为先"、"和为贵"、"平为福"、"笃礼崇义"、"尚德崇礼"、"仁义为本"、"枕善而居"、"进德修业"、"存诚守朴"、"端本正源"、"富在知足"、"知乐仁寿"、"公高于第"、"民大于天"、"清风正气"、"大公无私"、"宁静致远"、"砥砺清节"、"退一步想"等等。尽管这类匾语中有很大一部分弥漫着封建的儒家思想色彩,但透过其表面的现象,我们不难看到这每一条匾语都充满了赤诚的心愿和殷切的期望,它在教导人们如何做人、怎样办事。它在感性上作用着人生,在理性上端正着人生,为人们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价值尺度与做人标准,产生了强大的构造力量,使人们从中得到积极向上的启示,从而塑造高贵的道德品质,修养正确的处世哲学。

其四,壮怀明志心理的表现

人是具有感情、理想的高级动物。大有大的感情世界,抱负志向,小有小的感情色彩,希望所在,不论大还是小,人们都有一种壮怀明志的心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阐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白自己的理想抱负。定襄境内有很大一部分门匾即是这种心理的表露。如"大展鸿图"、"壮志凌云"、"鸿鹄壮志"、"鹏程万里"、"甲秀乡梓"、"步步登高"、"革故鼎新"、"补地柱天"、"穷则思变"、"发奋图强"等。它们既表明了主人的情感与志向,同时也沟通了家人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合力与定向作用,让人们朝着既定方向去努力奋斗。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门匾语反映了人们含而不露的心理,或以物寄情,或以景壮志,或以虚喻实,或以此及彼。像"适山居"、"听涛宅"、"鸢飞鱼跃"、"松风竹雨"、"春兰秋菊"、"钟灵毓秀"、"山清水秀"、"风花雪月"、"藏春育秀"等,都是以比喻的手法抒发了人们向往美好的思想感情。尽管这类门匾语看似咏物言景,但却都达到了寓意深刻、内蕴深厚的效果,使人们不仅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得到理的深化。而"栖身小舍"、"等闲人家"、"寒门白屋"、"略避风雨"、"蜗居吾庐"等门匾语,则是直接表明了院主人财大不炫耀、家富不张扬的谦虚慎行、含而不露的心理。

门匾语的时代特色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光大都与其当时的时代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不深深地打铸着时代的烙印。

定襄门匾文化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些门匾语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时代的产物。"德乃荣"、"孝廉至上"、"尚德崇义"、"爱人以德"、"礼让谦和"等,词间字中涂抹着封建儒教的色彩,记录着旧时人们的思想追求和当时的社会风气。而"新中国好"、"万象更新"、"发愤图强"、"勤俭建国"、"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反映的则是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和团结一致努力恢复国民经济的精神风貌。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定襄传统的门匾语遭受劫难的时期,也是所谓的"革命的"门匾语滋生蔓长的时期。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门匾语也发生了畸性的变化。尽管当时建房立院者极少,但"红小将"们却把过去的门匾及门匾语当作"四旧"拆的拆、毁的毁、凿的凿,不拆不毁的就在匾上抹以泥灰,写上"最最革命"的内容,像"大学毛著"、"毛主席万岁"等门匾语几天之间遍及全县各村各寨。有的还拿来毛泽东诗词和文章中的现成词语作为门匾语,如"起宏图"、"换新天"、"莺歌燕舞"、"风华正茂"、"万山红遍"、"为人民服务"等,把对毛泽东的崇拜推向了"顶峰"。与学《毛选》同步,当时在中国大地上还掀起了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走资派"、批判"牛鬼蛇神"的滚滚浪潮,于是什么"革命门"、"斗私批修"、"反帝反修"、"兴无灭资"、"破旧立新"、"忆苦思甜"、"不忘阶级苦"等带着浓浓火药味和喊杀声的门匾语也就应运而生。至今有个别村庄还遗存有这类门匾语,成了那个时代的见证。类此,像"气壮山河"、"改天换地"、"战天斗地"、"战山治水"等豪言壮语式的门匾现在仍偶有所见,它们记录和反映了当时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攻方向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定襄县内的火爆景象。

1978年后,是定襄县有史以来建房立院最兴盛的时期,新宅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门匾除了其建筑材料的变化之外,其匾语的内容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发家致富"、"招财进宝"、"财源茂盛"等门匾语的大量出现,反映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谈富色变的心理被一扫而光,改革开放、思富致富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丰衣足食"、"紫气东来"、"满院生辉"、"万事如意"、"家兴财源旺"等门匾语的兴盛,则是对新时期祖国的日益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的真实写照。像"雅而静"、"清雅贤居"、"春花秋月"、"临河听涛"、"舒雅庭院"等匾语,都体现了新时期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及日益增长的休闲情趣。

纵观定襄门匾语,我们可以看到,其文化现象不仅仅是对门面的装饰与美化,而是人们心理结构深层意识的表现;它不是单纯的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继承,而是对优秀文化真缔的认识与弘扬。时代的、历史的、社会的多层因素不断使门匾文化的内容、寓意发生着深刻的转化,因此,这种文化必将被现代文明所承认,所接受。我们相信,门匾文化与祖国的其它优秀传统文化一样,也必将汇聚于现代文明的长河之中,继续不断地发挥其激励人们奋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泉州五中精神文化初探 篇4

沈墨彻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创建于清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称“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历经泉州中学校、福建省立第十一中学、福建省立晋江初级中学、福建省立晋江中学、晋江第一中学、泉州第五中学、泉州高级中学、泉州向阳中学、泉州第五中学,九易其名,四迁其址,迄今一百一十年。

泉州五中建校之初,就是一所办学思想先进、风纪严肃、质量优良、令无数学子汲汲以求的学府。随着学校的发展,校誉日隆。学校于1953年即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办好的14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首批办好的17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成为全省首批通过的第四所一级达标中学,2003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首批示范性高中,2006年被确立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级样本校,曾被誉为“闽南教苑的常青树”。

为什么泉州五中自创办以来就成为学子景仰的学府、培育人才的渊薮,历百年而不衰,且愈益生机盎然?这是一直引起许多人关注、思索和探求的问题。我们认为,泉州五中在悠长的办学历史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这种湛深丰赡的精神文化正是泉州五中百十年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影响学校生存和引领学校发展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总和,是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个性和灵魂,它彰显了学校特殊的气质和品格,营造了师生守望相助的价值平台和有强 烈归宿感的精神家园。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精神。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品格。它的存在有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从它的生成到传承和发扬,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不断衍化、丰富和发展而成。它是一种长期的积淀,不可催生或重建,不可模仿和复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无声无形,却又无时无处不在。这种强烈的文化场弥散充溢于每个人的周遭,其势能概莫能外地相互作用于学校里的每一个成员。五中的精神文化是一代代五中人共同呵护、守望和珍爱的最宝贵的财富。

强烈的民族、社会、历史责任感是泉州五中精神文化的内核 泉州五中的前身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创办于清朝末年戊戌维新运动之后,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维新派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的主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唤起民众的民主意识和爱国热情,“废科举,兴学堂”的呼声遍及全国,学子们正是怀着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救亡图存、振兴国家民族的思想进入这所完全不同于私塾的倡导新学的新式中学堂的。其时在中学堂任教的教师都是思想先进、教学认真的知识分子。学生在他们的思想影响下,自订《申报》、《民主报》、《国粹学报》等刊物,民主思想逐渐形成。1905年间,美国歧视旅美华工,学生激起义愤,发起了抵制美货的爱国行动。1908年,同盟会会员、教师江大疆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发动吴堃等学生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中山),革命热潮随之传入府中学堂。学堂里组织了以杨仲儒为队长的泉州府中学生队,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2 迨至辛亥泉州光复,本校学生配合各地学生队成立“泉州学生军”,到附近各县进行宣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省立第十一中学学生联系各校上街进行反封建、反日本侵略宣传,焚毁日货,爱国情绪十分高涨。比至革命大高潮席卷全国,当时的省立晋江初级中学的学生不少人加入了地下革命组织,校方经常在学生的抽屉里找到地下党的油印传单。

省立晋江初中的学生以“拯生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为己任,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革命斗争。于1928年就学于省立晋江初中2组的李子芳就是学生中活跃的领袖人物之一。他与朱汉膺等团结有正义感的同学谈论时事,抨击时弊,痛斥腐败吏治,在校内出墙报、发传单、反督学、闹**。李子芳的进步活动触犯当局,被当作“过激分子”而“劝退”出校。后来,他几经辗转,于1932年5月到漳州石码参加红军,于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政治部青年部部长、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34年10月,李子芳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他先后被擢升为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子芳奉调出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李子芳不幸被俘,与叶挺军长及其他新四军高级干部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在狱中,李子芳教育和鼓励狱友坚持斗争,并着手建立秘密党支部,被一致推选为支部书记。他们经受了敌人种种非人的折磨,挫败了敌特一次又一次的诱降、逼降阴谋,组织抗工、绝食、暴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不断取得狱中斗争的胜利。1942 3 年春夏之交,年仅32岁的李子芳被灭绝人性的国民党特务毒杀于囚室,壮烈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革命“正气歌”。

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泉州五中校友还有1920年秋季入读福建省立第十一中学的中共泉州特委组织部长、工农红军福建独立一师二团团长蓝飞鹤烈士,1936年9月至1937年7月就读于晋江初级中学二年级的中共闽中特委惠安特派员、闽中游击队干部陈忠烜烈士等。他们与其他革命志士“铁肩担道义”,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毁家纾难,出生入死,英勇献身。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也是五中的光荣。虽然李子芳等革命英烈在五中(晋中)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的革命精神在学校早已如星星之火点燃了熊熊的革命烈焰,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五中人,革命传统代代相传;他们强烈的民族、社会、历史责任感为五中人树立了人生核心价值的坐标,已然成为了五中精神建构的核心而影响深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晋中学生组织“救国义勇军”。十九路军入闽后,反对学校限制学生参加爱国救亡活动,从1934年至1936年春连续三位校长被**冲击被迫下台。1937年抗战开始,学生积极组织宣传队宣传抗日,并参加地下党领导下的救亡歌曲大合唱,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等;在日机轰炸时,还组织“抢救队”救护伤员。

1938年学校内迁德化县孔庙,晋中师生仍在山区艰苦的条件下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萨兆琛老师自编多种抗日剧本,并亲自编歌配曲,组织学生马宝琴、吴奄顺、方天灶、高敏生等排练演出,既唤醒民众的思想觉悟,又培养不少戏剧音乐人才。1946年,高五组学生组织“方生社”配合地下党宣传进步思想。1947年秋,早在三十年代就加入地下党的晋中学生陈家蘩在母校任教,她组织初40、41、42组部分学生成立了“拓艺文艺研究社”,学习革命文化,注意研究时局,联系进步学生,成为当时学校的一支进步力量。有部分学生由她介绍加入地下党,参加了地下斗争。

1948年间,学生会代表庄铭泉、张章炉等组织学生参加“泉州市中等以上学校反美扶日(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编者按)示威大游行”,激发起各阶层人民反帝的爱国热潮。1948年夏,国民党总崩溃的局面已经形成。5月间,闽中泉州中心县委派许东汉同志来晋中发展组织,并成立晋中地下党小组,由柯友根任书记。1949年夏,地下党员陈家蘩担任中共泉州工委会委员分工担任妇女工作后,即组织大部分晋中女党员参加支前和宣传工作。

1949年解放前,晋中革命学生庄为本、林尧星、蔡长寿、蔡渊泉等几十位同学下乡到晋南一带游击区开展“反三征”运动,配合解放军南下,为泉州人民迎来解放的曙光。

1949年9月1日,泉州解放,陈家蘩任晋江中学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代校长接管学校。1950年春,学校即成立团总支委员会和生指会,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土改、镇反和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许多学生积极报名参军,参加军干校,形成一股革命热潮。以后,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抗美援朝捐款,购买国家建设公债,参加和平签名,开展勤工俭学。许多学生胸怀革命大志,争取入团入党,在各条战线上,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作出巨大贡献,在光荣革命传统的熏陶下,不少人成为先进分子和英雄人物。

校运与国运息息相关。泉州五中和全国的学校一样,都经历过波折坎坷、浩劫沉沦。但是,“不废长江万古流”,她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越过礁滩渚崖,浪卷涛涌,激荡迂回,还是浩浩荡荡地奔向浩瀚的大海,这种强烈的民族、社会、历史责任感就是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和动力,让她始终立在时代的潮头。

坚毅顽强的集体品格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泉州五中自建校以来就历经坎坷,学校的变迁、时局的动荡、条件的艰苦,种种挫折和磨难却砥砺了五中人顽强的性格,成就了五中长盛不衰的辉煌。坚毅顽强成了泉州五中的集体品格,成了她战胜各种困难,化险境为顺境、化危机为机遇的法宝。周览同类学校中,因遭遇挫折而大伤元气、一蹶不振、甚至出现滑坡的例子并不鲜见;而五中却能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纵横决荡,勇往直前,云搏九万,水击三千,益发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焕发着勃勃的生机。究其原因,就是五中文化的精神结构里含有坚毅顽强的意志的因子。而这一集体品格的形成,又源于对民族、社会和历史的高度责任感。

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创办之始没有独立的校舍,是租赁新府口左侯祠及石栋府第碧梧轩的一部分为校舍的,其后又四迁其址。时局动荡不安,办学之艰难可想而知。自1922年至1926年间,北洋军阀和地方自治军战火频仍,校舍被驻军占用,学生时常被迫停课,有时一年只能读二三个月。1925年,北军孔昭棠部进驻址在打锡巷贡院的省立第十一中学,学校停课半年,癸班学生的毕业考试只好在英文老师吴大璜家里举行。1926年校舍又被驻军占用,学校只好暂迁至镇雅宫(今玉犀巷内)上课。抗战时期沿海局势紧张,当时省立晋江初级中学的校歌就是师生精神品格的写照:

国难重重,勉哉晋中,努力造成苦干风; 敌寇汹汹,国力待充,责任别放松。更生只有靠自力,救亡学术要勤攻。干上学,学上干,埋头苦干,贯彻始终。

不怕劳,不怕甚,要勇敢,要公忠,永远为我民族急先锋。

德化山区办学条件困难,生活艰苦,师生在林葭蕃校长的带领下,发扬自强不息的“苦干”学风,自己种菜,到三十五公里外的赤水镇挑米。当时的伙食是一碗稀饭加几根咸菜或几粒黄豆;山岚瘴气,水土不服,又值疟疾流行,师生不少人感染罹病,仍精神焕发,走进社会,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继任的林宗熹和苏克惠二位校长秉承林葭蕃办学的作风,坚持在山区德化办学,创办高中,开展各种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校内教学认真,要求严格,各种活动十分活跃,学校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晋中学生多次荣获全省毕业会考第一名,校誉日隆,成为学校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1946年春,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之后的晋中,校舍破损,设备散失。且此时内战频起,社会混乱。学校师生投入重建校园和争取社会民主、进步之中。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学校调进不少优秀教师,增添教学设备,同时整顿校园,新建二层教学楼。1951年秋季,为了防空备战,学校曾一度内迁南安官园。虽然困难不少,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学校扩大招生,附设夜中,还要做防空护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但师生工作学习情绪高昂。学校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后,原来校舍已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省、地决定在桂坛巷原工 农速成中学处按高标准建新校园,边拆边建,到1957年学校从打锡巷泉州府贡院迁至桂坛巷伯府埕新址。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遭受空前浩劫,师资队伍受到冲击,教学秩序被打乱。由于学校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仍然影响着师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全校师生努力工作和学习,坚毅顽强地支撑局面。这一时期,学校还是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这种不惧艰难、埋头苦干、坚毅顽强的学风一旦生成,并成为五中的集体品格,就必然地代代传承,影响陶铸着一代代学子。泉州五中校友中有不少以创造丰厚物质财富而著称的实业家,他们都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历经磨难,备尝艰辛。吴长榆初到菲律宾时当过学徒、记账员,挑过货郎担,卖过油条糕饼,替人送过货物,做过豆芽菜、小五金;庄启明在鱼脯店、轧钢厂、纸箱厂打过工;邱季端当过铁矿工人,赴港后做过杂工、搬运工、汽车修理工、推销员;徐伟福则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赴港创业初期每日早起带着面包和矿泉水搭火车过境办理报关„„就是这种坚毅顽强的精神使他们战胜逆境,走出人生的低谷,终成叱咤风云的商界巨擘。当他们事业有成后,就都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报效祖国,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捐资兴学,回馈母校。

坚毅顽强的集体品格,使五中的师生无论是在风雨如晦、兵燹连年的时期,抑或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盛世,都能直面现实,接受挑战,顽强生存;都能勤勉刻苦,不折不挠,攻坚克难;都能感知时代的脉搏,回应时代的召唤,踏准时代的鼓点,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治学精神 从治学的维度来看,求真务实、探索创新是五中人的治学精神。

泉州五中自草创之始就以学风严谨闻名于八闽。从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开始到以后的各个办学时期,都严格控制新生录取条件和毕业条件,制订严格的升留级制度。学堂首届招生报名约有500人,只录取80名;有一年毕业生经省提学使举行复试,最后只毕业5人。1938年晋江初级中学第25组招生44人,报考的就有1200人;1954年初中招收新生,其中一个班就有来自21个学校的优秀生。无怪乎早年泉州就有“晋中筛斗”的说法。学校管理和教学十分严格,校长亲自巡视夜自修,不仅严抓教学工作,对体操集会的纪律也不放松,甚至看到学生在信封上的邮票贴歪,也必要求重新贴正。新中国成立后,在这种严谨学风的熏陶下,学生更是胸怀革命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勤奋学习。1956年毕业生高考录取率达97%以上;1960年理科两班104名学生考入大学就有103人,录取率高达99%。1964年,时任教育部长叶圣陶亲临学校视察时与教师和学校领导举行教学革命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学校的教改成绩和经验。许多校友至今仍自豪地回顾说:“我们晋中(五中)学生多数是品学兼优者,他们的成就是与谨严的学风分不开的。”

在泉州五中,学生从皓首穷经、孜孜矻矻的老师前辈的言谈举止中受到了熏陶,注重进德修业,求是务实。学校崇尚忠厚诚实勤奋,鄙弃乡愿虚伪惰性;崇尚求真务实、厚积薄发的优良学风,摒弃弄虚作假、浅尝辄止的浮躁学风。而这些优良学风,正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瑰宝。当他们进入高校深造或融入社会,便能鲲化鹏游,得时则驾。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范文澜)五中的学生能“十年磨一剑”,耐得住寂寞。晋中51级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郭沫若纪念馆原副馆长、郭沫若研究专家黄侯兴在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提出了治学者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就是“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枯坐冷板凳”。晋中53届校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领军全国的茅盾文学研究、主编《茅盾文集》的茅盾研究专家叶子铭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就是个风云人物,南大中文系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诗必盛唐,言必叶黄。”(“黄”指黄景欣)。他的本科毕业论文《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作为最早一部全面研究和分析茅盾创作道路的著作,更是征服了当时的文学理论界。经著名文艺评论家叶以群建议,论文扩充成书,成为茅盾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以群亲自为之作序,称“像这样的著作能出自一个大学刚毕业的青年之手,确是值得注目的”。可见中学时代的学风对学生的影响之深。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如果说求真务实是五中个性中沉稳厚重的一面,那么,探索创新则是其精进超拔的另一面。要求是求真就必须探索,才能去伪存真。“智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好奇心、纯粹的兴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享受智性快乐的能力,这是智力教育的本义”,(周国平)泉州五中的教育正是如此。学生学到的不只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科学的精神理念和获取新知的能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理论和观点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承认事实,面对事实,宣告事实,敢于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这样的真话;为了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刻苦钻研,一定要找寻出事实的究竟,弄清楚子丑寅卯;对于未知未解的现象,不囿于成说定论,不迷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运用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考,敢于质疑,敢为天下先,敢于独创新说、特立独行。历览泉州五中的各个办学时期、历届学校领导,有的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而没有因循守旧、萧规曹随的,这正是五中能够始终充满活力的原因。近两年来,学校创办了中美高中课程实验班,与澳大利亚教育基金会联合在台商投资区共建国际教育园区,与华侨大学联合创建“泉州市青少年创新能力开发实验基地”,在探索创新的办学路上又跨出了簇新的一大步,开创了五中历史的新纪元。

在求真务实、探索创新这种科学精神的壅培和濡养下,从泉州五中走出了五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以及一大批建树卓著的科学家。

2010年10月,泉州五中高中60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郭光灿回母校开设讲座,在座谈会上他深情地回顾了在五中的学习生活,逐一回忆起中学时那一批功底深厚、教学艺术精湛的名师,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一个人一生的志向在中学时就有了苗头。所以,中学的老师非常伟大”。当被问及他为什么大学本科学的是无线电,却从无线电系转到物理系,迷上了当时热门的激光;又为何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量子信息研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在国内仍是一片处女地时,他又决定把研究方向转向量子光学,进而研究量子信息技术时,他的回答很朴素很简单:“是出于爱好,从好奇开始。我对科学的好奇心正是在中学阶段培养起来的。”像郭光灿这样的五中学生举不胜举,他们十年淬砺,研精覃思,探幽索秘,勇于创新,终得颖脱遂囊,为科学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庄长恭,1916年毕业于泉州中学校,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对有机合成特别是有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 内外化学界享有盛誉。吴新涛,1955年就读于泉州五中,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结构化学和簇化学研究;基于对簇化学的贡献,他被美国发行的《簇科学杂志》称为该领域的“国际带头学者”,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福建省科协主席。郭光灿,1955年—1960年在泉州五中学习,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系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北京大学超快光科学和激光联合中心双聘院士;华南师范大学双聘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龙土,高中53届校友,清华大学材料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李幼平,初中50届校友,电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专家委员会成员,曾担任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教授,曾连任两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核武器研究。

省立晋江初级中学33届校友卢浩然,留学印度孟买大学,1946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副教授、福建农学院教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知名的黄麻遗传育种专家,在国内麻类界享有很高的威望。高中54届校友蒋亚丝,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教授、研究员,他参与研究的LF12激光装置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事国防科技事业30年,于1988年荣获国防科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高中60届校友王为林,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微电子分部副研究员,从事微电子研究,其“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获国家科委创造发明一等奖,905工程系列电路获 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参与“两弹一星”研究,荣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高中60届校友苏志明,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副校长,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参加完成多项火箭导弹科研课题,其探究成果曾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三届国际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银质奖。高中60届校友黄禄萍,北大方正集团的三位创办人之一,方正集团副总裁,他负责的科研项目《1485抗爆激波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中国高校高科技产业和“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第一代创业者和开拓者。高中60届校友许荣焜,著名生理学家、世界知名生物医学专家,生理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研究课题18项、澳大利亚国际合作研究1项、香港长江集团合作研究3项,其学术成果荣获国家科学大会一等奖等奖项。高中62届校友杨廷阔,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董事长兼总经理、总工程师,歼十飞机现场总指挥、枭龙飞机现场总指挥。高中64届校友魏文博主持完成三项“863”研究课题,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这项先进探测技术的国家之一。

在社会科学领域,泉州五中的校友同样大匠如林。他们博考经籍,采摭羣言,著作等身;他们学深养到,淹贯中西,才华品学,卓尔不群。泉州五中在文史类方面似乎得天独厚。有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级的杰出作家鲁郭茅的著名专家都出自泉州五中。除了上文提及的郭沫若研究专家黄侯兴、茅盾研究专家叶子铭,还有一位就是51届校友庄钟庆,他是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进步会副会长、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鲁迅、茅盾、丁玲等作家的作品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论,荣获国务院颁发的 政府特殊津贴,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授予“国际二十世纪成就奖”。此外,还有泉州府官立中学堂首届毕业生、近代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史学家吴藻汀,高中53届校友、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前所长、系主任、教授蔡灿津,高中53届校友、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著名语言学家、闽南语研究专家李如龙,初中52届校友、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研究所闽学研究室主任、中华朱子学会秘书长何乃川,高中57届校友、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国际经济系教授、福建省政治经济学分会副会长何志成,高中62届校友著名作家陈志泽、陆昭环等等。与这种教育文化现象相映成趣的是,从1999年至2012年,泉州五中出了苏琳、王微微、黄兆英、吴诗士、张翔雁5个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这其中是不是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泉州五中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今年高考,五中更是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学生张翔雁、吴灈杭分别夺得福建省文科、理科原始分及投档分状元,五中成为福建省同年获得高考原始分和投档分文、理科双状元的唯一的一所中学。在入学时定向生占50%的生源条件下,文、理科本一上线率竟然高达83.33%!

包容万物、民主自由的精神空间

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意思是说,教育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人性中固有的能力正常地生长。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价值,学校文化构建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多元发展的平台。泉州五中的成功还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最适合他们能力个性生长的包容万物、民主自由的精神空间。

泉州五中原校长洪立强就提出了“让灵性在五中创造,让人格在校园升华”的办学理想。五中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尊严,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并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个性往 良好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思维,发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的智力得到健康生长。这就是今天我们所提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五中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习条件,泉州五中像一位宽厚慈爱的母亲接纳了他们,把他们抚育成人成才。她以大地一般博大涵容的胸怀载育万物,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惟其博大涵容,方能不拘一格、兼容并包,方能不以一眚掩大德。校长刘殊芳提出,要“着力营造强大的校园文化场,营造这样一种长期沉淀而成的特色文化、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发展理念和行为准则的共同的文化氛围”,“ 用人格力量代替权威力量,用关怀代替训斥,用情感代替手腕”。五中素来以治校严谨闻名,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当这些制度规范已经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准则、“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时候,它也就仅仅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当全校师生都自觉恪守制度规范的时候,到了能够不言而喻、不振自鸣的境界,就会形成相应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形成闳约深美的学术境界,使所有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自由和充实。也正是她的包容海纳百川,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汇聚和民主自由的空间,使五中成了一方适合于各种人才培养的沃土。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省立晋中的学生闹**,编印进步刊物,演唱进步歌曲,自编自导自演话剧,既宣传了抗日救国道理和民主进步思想,也培养了不少文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更是培养出一大批文艺体育人才。学校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先后向国家队输送55名优秀体育人才。有荣获世界新兴运动会羽毛球双打冠军、省羽毛球女一队、国家女队教练、国家级运动健将林建成,有荣获世界青年运 动会体操个人全能冠军的蔡焕宗,还有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的国际级运动健将翁康强、黄云龙、杨山峰。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曾亲临学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体育工作。

在艺术教育方面五中同样有着优良的传统,培养了大批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著名美术家李硕卿、陈大业、蔡展龙、林英仪,书法家丁明镜等都曾在五中任教。李硕卿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分会主席、华侨大学艺术系主任,他擅长巨幅山水,其构图大胆,意境深旷,骨法扎实。他的代表作《移山填谷》入选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美术展览,著名艺术评论家王朝闻评论该画是“中国画的新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评论该画作是“第一幅反映现实革新的国画”,“是中国画新生的标志”。丁明镜是五中语文特级教师,曾任福建省书协副主席、泉州书协主席。在这些艺术名家的培养下,泉州五中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有国画家黄紫霞、蒋少强、林时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台湾诗书画协会副理事长龚书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川,油画家彭传芳,工艺美术家吴嘉诠,书法家林汉宗、林坚璋,摄影家胡国钦等。

高中55届校友、著名影视评论家、剧作家陈剑雨,曾任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由他根据莫言的小说执笔编剧、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1988年获得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我国首次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而享誉国际影坛。此外,还有梨园戏作曲家王爱群,著名剧作家、高甲戏《连升三级》的编剧王冬青,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导演吴捷秋,动画电影艺术家、我国当代唯一纸偶片专家李荣中,国家一级编剧、“文华剧作奖”获得者吴永艺,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林立君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五育”并举,在“三优一全”(优良校风、优质教学、优化个性、全面育人)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中一项就是以丰富的校园文化,营造愉快学习的氛围,走出一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进艺术教育,以艺术教育养心启智,优化学生素质,促进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现在的泉州五中,校园生活多姿多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参与其中。学校寓教于乐,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热点,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崇尚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追求向上多彩的课余生活,从而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浸润心灵,提高素养。在五中,你既可以长歌浩叹、激浊扬清,也可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既可以有黄钟大吕的雍容典雅和气势恢宏的交响,也不排斥瓦釜之鸣、洞箫牧笛和低吟浅唱;可以是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可以是关西大汉操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一任龙翔凤舞,鸢飞鱼跃。学生获得了民主自由的精神空间,他们的独立个性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他们的精神禀赋获得了充分的体认。所谓“学校搭台,学生唱戏”,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和读书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而且这种文艺体育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学生自主运作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五中的“麦田电视台”荣获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称号,电视台拍摄的校园短剧《那年边城》在第六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在泉州音乐厅举办学生音乐会、话剧展演等大型表演活动;学生自主编辑出版《风华》校报;还有常年举办的“校园吉尼斯”、“动感地带杯”校园中国文化知识竞赛、校园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校园辩论赛、学生会换届竞选演讲比赛、模拟联合国大会、课本短剧比赛、校园“十佳歌手”评选活动。近几年来,校团委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生社团活动尤为活跃。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联 合会”,建立了“模拟联合国”组织,致力于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活动,创设个性化的发展舞台。有吉他社、民乐社、舞蹈社、海报社、口才社、话剧社、电影社、动漫社、合唱团,有羽毛球社、乒乓球社、足球社、篮球社、台球社、武术社、棋社、电子竞技社,还有模联社、跫音文学社、心晴心理社、天文社、竞赛联盟、推理社、英语角„„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学生谑称其为“百团大战”。学生社团活动既弘扬了校园主旋律,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各方面才华,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今年1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隆重举行“全国中小学生春节联欢晚会暨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活动开幕式,刘殊芳作为前往联合国总部参加展演的优秀中学的校长代表发言。2月2日,作为全国受邀的三所中学之一的泉州五中70名学生在刘殊芳校长的率领下登上了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舞台,出色地表演了富有泉州地方特色的节目《南音闹元宵》,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以前有人以为五中只能培养文化学科的优等生、尖子生,这是缘于对五中的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觉。当“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御前清曲”南音优雅曼妙的乐音在联合国总部响起的时候,当轻盈婀娜的舞姿组成泉州正月闹元宵的热闹场景的时候,当帷幕落下掌声雷动的时候,有些人应该会对自己原来所持的偏见进行修正,对泉州五中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作出重新考量。

泉州五中优秀的精神文化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是学校的精气神,使学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对于已经孕育成熟的精神文化必须认真地提炼、总结、培育和发扬,还必须进一步探索深层精神文化,不断融入时代的精神,使之逐渐升华。我们坚信,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将引领泉州 五中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实现新时期的新的跨越。

2012年2月28日初稿

2012年8月22日第二稿

附记:本文初稿形成后,承蒙洪立强、刘殊芳、邹雄、骆瑞金、许谋炳等同志认真批阅,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作者经几度增删后定稿。

乡镇文化站建设初探 篇5

砀山县周寨镇综合文化站侯伟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乡镇文化站却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其生存窘境日益凸现。

要想搞好文化站的工作,我认为必须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做工作。

1、要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文化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文化站的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文化站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领导好、抓好,确实抓出实效来。

2、要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必须明确新时期党对文化站工作提出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建设和谐文化,要突出抓好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各级政府要建立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于一体的机构,各级政府必须在领导好乡镇文化站这八个方面的工作上狠下功夫。

3、要领导好文化站,必须调整理顺管理体制问题。当前,一些乡镇对文化站到底属谁领导不够明确,结果影响了文化站的工作。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关于当前农村文化站问题的请示”中指出:“文化站是乡(镇)政府领导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业务上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办好文化站是乡(镇)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这个指示中就十分明确了,文化站属于乡镇领导,上级文化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对文化站的业务指导工作。

4、要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必须选好文化站站长和文化站管理员。

乡镇文化站工作是一项业务性相对较强的工作,加上文化站工作的“多不靠”,致使文化站的站长和管理员就比较难选。怎样选用好文化站站长和管理员,这是关系到文化站工作成败的关键,乡镇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站站长和管理员道德境界;要考虑一专多能的业务水平、文化修养和政治素质。

5、要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必须解决好文化站的经费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的要求,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经费投入。另外根据市场经济规则探索实施以文养商,以商促文的策

略。

6、要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必须组织实施好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

乡镇文化站建设需要有“五个一”。一幢房屋,这是农村文化站最需要的基础设施,房屋内设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一块场地可供篮球比赛和广场文化演出活动以及大型集会等;一班人马,能够负责组织好培训和指导开展好各项文化活动的专业人才;一套音响及灯光设备,它是举办文化演出及活动必不可少的器材;一交通工具,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这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所必需的交通工具。有了以上“五个一”硬件,乡镇文化站面貌肯定会有大的改观。、要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必须强化县区级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指导。

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的隶属关系是指导,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指导得不够好。很多年来是不指导,近几年来是指导少。对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各地党委和政府要抓住当前国务院建设乡镇文化站的契机,争取资金,密切与教、科、广电、体育等部门综合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把乡镇文化站的工作搞好。

8、要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必须强化对乡镇文化站工作的辅导。

随着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的展开,对乡镇文化站辅

导要求必然会变得更全、更快、更新、更高。因此,县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围绕这个新变化、新要求,集中优势人力,深入基层调研、实践,探索新的辅导方法,培养骨干、抓好典型,促进乡镇群众文化工作有新的突破。

9、要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必须变文化站自我行为为政府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是主要的,但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工作,文化站不仅有娱乐、审美、求知和教育功能,而且有着明显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乡镇文化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所以需要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有关政策上给予倾斜,要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相关政策,确保文化站建设和运转。

基层法院防治腐败工作初探 篇6

人主义的支使,迷恋金钱和美色;有的基层法官法制观念淡薄,利欲薰心,唯利是图,以法谋私,违法乱纪,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有的基层法院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或擅自扩大司法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公开截留、挪用执行款,或通过暗箱操作,在执行中向当事人或企业拉赞助、乱摊派,甚至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基层法院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腐败防治工作。

一、切实抓好基层法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公正司法意识。要运用各种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常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基层法院领导和法官公正司法意识,增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同时,要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不断增强基层法院领导和法官的纪律观念、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执纪水平。基层法院领导和法官要加强思想修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长城,严于律已,廉洁自重,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永葆公正司法的本色。

基层法院纪检组和政工科是行使纪检监察和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政工干部是做好法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目前,纪检组的管理体制和政工科的工作职能存在诸多弊端,很难适应基层法院开展党内监督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改革基层法院纪检组的管理体制,理顺政工科工作职能刻不容缓。一是要将纪检组派驻机构的人员编制(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全部收归原派出机关纪检委,与被派驻基层法院脱勾,其工资奖金由派出机关发放;二是纪检组主要负责人不能从派驻的基层法院产生,而应从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产生;三是基层法院纪检组长应参加法院党组会和院长办公会,列席审判委员会,对地方纪检委负责并报告工作,独立行使纪检监察权;四是基层法院领导要克服以往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政工科和政工干部“副业”来对待的偏向,将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基层法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选拨工作责任心强、公道正派、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从事政工工作,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标准,构建政工工作考核体系,以保证纪检监察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和有效性。

二、切实抓好基层法院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治腐败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斗争,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基层法院领导干部和法官手中都握有一定的司法权力,而司法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容易产生司法腐败。因此,要把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当作基层法院反腐败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基层法院领导干部和法官建立起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有效监督制约机制,做到以制度规范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切实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产生。要从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制度的漏洞入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和廉政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执行款的管理和委托拍卖、鉴定程序的监督。基层法院对执行款管理要设置执行款专用账户,印制执行款专用收据,并由办公室专人管理。任何一笔执行款都必须走账,禁止任何一案和任何一个执行人员自行向当事人承兑执行款,废除以往自行承兑即所谓即时清结和执行法官承兑执行款的做法,真正做到凡已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案件,执行局(员)只负责收款,并开出一式四联的执行款收据(一联交款人,一联随款交办公室,一联存执行卷,一联为存根),执行款统一由办公室承兑。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执行款,严禁私设“小金库”,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从根本上防患和堵塞执行工作中的漏洞。同时,除中央统一保障的司法经费之外,法院审判人员的福利费与诉讼费要断开,严禁截留诉讼费,一切收费全部上缴国库,从源头上阻止司法行政化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

三、严格查处司法腐败行为,维护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对发生在基层法院的司法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予以严惩。要把查处基层法官严重违法违纪、影响恶劣的案件作为基层法院防治腐败的重点,着重查处基层法官玩忽职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贪污受贿、索拿卡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重大典型案件,私分、截留执行款,严重侵犯当事人利益的案件。要通过对基层司法腐败案件的查处,使腐败分子曝光,使民心大快,民 心大顺,同时,也向广大群众昭示人民法院自身惩治司法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建筑文化理论初探 篇7

一、现状

建筑与文化的关联, 从实践层面来看是不言而喻的, 正如那些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世界七大奇迹1都是建筑和文化的双重范畴——尤其是埃及吉萨金字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 既是建筑历史的标杆, 又是古国文明的象征, 建筑属性和文化属性有机的统一于上述案例;然而, 建筑与文化的关联, 从理论层面来看却是莫衷一是——目前尚无权威的理论得以有效解释两者的关系, 一般所谓的“建筑文化理论”, 常常被理解为“建筑历史理论”或是“建筑评论”。

二、困扰

那么“建筑历史理论”或“建筑评论”的发展状况如何呢?“当前建筑史书或建筑评论的一般惯例, 总是以抨击外行人来开头的。本书所列参考书目中的各书, 二十本里就有十九本是以类似下列抱怨或辩解作开场白的……”2意大利有机建筑学派理论家布鲁诺·赛维 (Bruno Zevi) 的《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 (Architecture As Space:How to Look At Architecture) 一书就是这样起笔的——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 赛维表面上抨击的, 是“外行人”对建筑不感兴趣——这种淡漠无助于将建筑“扩展成为完整的文化体系”;他实际上是在呼吁“内行人”或“同行人”——“必须重新确立一种文化秩序”——某种关于建筑和城市的文化秩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文化理论。

在赛维发表 (本文所见中译本是根据1974年纽约出版的英译本转译) 上述言论近30多年后的今天, 社会文化的理论发展有何进展?建筑和城市的文化体系是否得以扩展完整?文化秩序又是否得以确立?现实似乎并不乐观, 如詹明信 (F.Jameson) 指出的, “遍及社会领域的惊人的文化扩张, 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可以说都已变成了‘文化’”3。这种文化扩张不仅在社会学领域泛滥, 而且波及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领域, 尤其在理论研究中甚至有被进一步扩张的趋势。今天在我们的专业领域, “文化”标签的粘贴, 甚至堪比“后现代”标签的使用。那些从前毫不起眼的体验, 现在却有可能简单地贴上“后现代” (或“文化”) 的标签, 变成最抢眼的东西4。难道“曾一度被用来指内衣、冰激凌以及哲学”5的“后现代”标签, “在持续20年的攻击后没有人再相信它”6的困境之下, 又转而贴上了“文化”的标签?不止如此, “文化”标签的泛滥相对于“后现代”标签而言,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还谈什么“文化体系”或“文化秩序”?——“文化”本身的头绪就混沌难理。

三、症结

谁人之过?——此语一出, 似乎注定本文也要承袭赛维所说的“惯例”, 进行“抨击”。咎由“外行人”当然有推托责任之嫌, 若是比赛维更进一步——以抨击“同行人”来开头, 是要冒相当“风险”的。但是目前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 又的确面临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为规避“风险”, 还是直接引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著名教授阿摩斯·拉普卜特 (Amos Rapoport) 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 (Cultur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中的一段话——“无论普遍来讲还是特定而言文化何等重要, 也不管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与日俱增, 论述日新月异, ‘文化’对设计的作用却微乎其微。我喜欢借用马克·吐温的一句话:‘文化’在设计中就像天气一般, ‘人人都在谈论它, 却都对它无能为力。’”6为什么“人人都在谈论”文化, 却又对它“无能为力”呢?

从消极的一面来看“人人都在谈论”文化, 或许因为文化的概念太过宽泛——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所以稍加浮夸的理论要和“文化”扯上边轻而易举, 贴上“文化”的标签比贴上“后现代”标签还要容易得多。就好比, 当我们说任何一个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的思想、理念、甚至方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时, 等于在说它是“由人类创造”的一种物质或精神产品, 自然不会犯逻辑错误, 但说了等于白说, 从而“无能为力”。8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人人都在谈论”文化, 说明理论研究已经开始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单位, 其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五大类基本要素。城市、建筑、景观的问题, 都离不开这五大类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过去传统的理论, 一般认为这五类基本要素对于城市景观空间形成和演变所起的作用 (或者说影响力的大小) 不同, 并且有着相对明确的次序:以自然和人口因素最为主要, 经济因素次之, 政治因素再次之, 文化因素则最为次要。因此在城市社会学的某些理论中, 顺理成章地将“文化”因素视为其它更为“重要”因素 (最常见的是自然和经济) 的衍生产品, 一度出现了“环境决定论”、“人口决定论”等等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上的偏见, 导致文化自身的规律没有得到深刻的揭示, 故而显得“无能为力”。如今, 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各个学科的普遍关注, 正象迈克·费瑟斯通 (Mike Featherstone) 指出的那样, “文化, 曾经处在社会科学 (尤其是社会学领域) 的学科边缘, 而现在, 它已急速地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中心学科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一些学科障碍也正处在消解融化的过程中。”

四、突破

无论说抨击也好, 自嘲也罢, 再来理解拉普卜特上面的那段话, 需要强调两点:其一, 对于“文化”的问题, 即便“无能为力”, 我们却也无以回避——似乎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这个“工具完善与目标混乱” (爱因斯坦语) 时代的, 唯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我们别无选择, 必须要“谈论”文化, 还要深入地“谈论”建筑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其二, 在理论研究层面, 建筑文化理论体系如何建立?

至今为止的建筑文化理论研究, 关注重心始终是建筑或城市——专业使然;倘若我们将重心转向文化, 换个视角能否有所突破?文化人类学9作为文化研究的权威是毫无争议的, 同时由于其基础性、反思性和抽象性的学科特征, 也决定了该理论可以在建筑学专业领域直接和广泛地应用。

首先, 来看文化人类学的“基础性”。现代社会人类学界普遍认为, 人类学通过不同社会和文化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 概括出的一般性规律均适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准则, 可以帮助解决现代社会的文化问题。由于人类学是对于文化本质的探讨, 所涉及的是全人类普遍性的问题, 因此有一种看法认为:人类学是社会科学的数学10。数学是没有地域和时代差异的, 正如从来就没有听说过, 毕达哥拉斯定理会在某些国家或某些时候不适用, 或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不符合西方国情等等。所以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跨越时空的基础性。

其次, 来看文化人类学的“反思性”。人类学不仅解读本文化, 也解读异文化, 尤其强调通过对异文化的探讨, 获得对本文化以至全人类的理解;不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他者”, 更用“他者的眼光”看待自己, 用“他山之石”以攻玉。所以人类学的这一重要特征——反思性, 通过文化沟通和反省, 在表达深切人文关怀的同时, 更确定了学科本身对于文化问题深刻剖析的学术地位。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Kenneth Frampton, 1930-) 的经典之作,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 1980, 1985, 1992) 第三版所增加的那一章“世界建筑与反思性实践”, 也足以见得反思在当代文化—空间研究的重要性。显然“反思”并非文化人类学的“专利”, 而是文化自身的某种内在规律。

最后, 来看文化人类学的“抽象性”。马克思主义认为, 只有具体的社会, 没有抽象的社会。文化亦然, 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 没有抽象的文化。同时,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是在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在探求事物普遍规律时, 必须要进行理论概括, 这种概括却带有抽象性。文化研究的核心理论——文化人类学也不例外, 其关注的文化一般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但是从抽象意义上讲文化, 完全不同于讲抽象的文化, 是讲分离了时空背景的具体文化。如果文化不从其时空背景中分离出来, 而是作为某一时空 (具体而言就是某一社会) 的衍生物而研究, 就不能分析和概括文化自身的规律, 也不能进行文化和文化的比较, 那么文化的特征和地域性更无从揭示;只有将文化从其时空背景中分离出来, 我们才可以考察文化的要素与要素, 要素与背景, 乃至要素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而比较也方可展开。这样才更能深刻把握文化的特征。

五、比较

若本文仅仅从卷帙浩繁的文化人类学成果中, 选取适合的理论和观点来运用, 无疑有断章取义之嫌——也和本文的初衷相违背——即规避对于文化片面的的认识和“无能为力”的谈论, 而是要寻求某种全面的、完整的“文化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无视”这些“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本身, 而是着眼于它们发展的过程;即先抛开理论具体的观点和认识, 去寻求不同的理论发展阶段中, “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关注的重点和内在联系。比较详见表1。

由表1可见,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大致经历了历史构建、整体分析、意义探求三个阶段。简而化之, 亦可划分为早期 (1930年代以前) 、中期 (1930年代—1970年代) 和晚期 (1970年代以后) ;建筑、城市学科的理论发展历程, 从“文化关注”的角度来对照, 早期和中期相对于文化人类学略有滞后, 晚期则已基本同步, 也大致划分为早期 (1950年代以前) 、中期 (1950年代—1970年代) 和晚期 (1970年代以后) 。

早期的文化理论, 是文化的历史构建理论时期, 开始认识“文化是什么”。研究内容相对来说是基础性的。比如, 学科专注于“原始文化”, 或者寻求文化的单位 (如文化特质) , 以将文化分解 (如文化的内容) , 从而获得对文化一般模式的概括, 等等。可以说此时文化人类学最关心文化的基本构成元素, 并且是在对异文化的解读中了解这些元素。早期的空间理论则研究“空间是怎样”, 致力于如具体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研究和归纳, 也就是进行某种物质形态的城市模式概括, 并且开始在城市研究中对环境行为、生活方式等“文化”投以最基础的关照。尽管早期的两学科都对模式、模型 (文化模式或空间模型) 存在兴趣, 但是就文化和空间而言, 看不出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和理论对应。个中原因也并不复杂——两门学科关注的是各自的元素。

中期的文化理论, 是文化的整体分析理论时期, 开始在整体论的基础之上认识“文化做什么”, 从文化的功能、文化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思维结构方面进行了探讨。之所以说“是文化的整体分析”, 是因为此时的文化人类学已经将文化看作一个整体的功能单位, 比如提出了“文化的单位是制度”而不像早期认为的那样“文化的单位是特质或特质综合体”, 即更关注文化的结构而非文化的元素了。当然结构和功能也同时成为空间理论的关注重点, 即对空间进行整体功能分析, 如空间形态的价值标准, 城市文化的容器、磁体功能等等, 以探求“空间应当怎样”。文化的整体分析和空间的整体分析, 使得中期的两门学科理论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交流互动——其根源或许正是它们共同的、宏大的社会、人文学科背景。也可以说, 此时的“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已基本趋于同构。

晚期的文化理论, 是文化的意义探求理论时期, 探求文化的符号、意义、解释——就是在于“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此时空间理论几乎在同一时期切入场所及空间意义探求——“空间的本质是什么”。对于“文化关注”, “空间理论”不再滞后于“文化理论”, 因此在文化研究方面, 文化人类学和建筑、城市学科殊途同归地走到了一起, 并“即时互动”。由文化的符号及文化的意义, 由空间的符号及空间的意义——统一两者的正是解释, 文化解释。这种统一就标志着文化—空间关系的某种深刻的内在关联, 这种关联——借用列维-斯特劳斯 (Claude LeviStrauss, 1908-) 的概念——就是对于文化—空间关系的某种“深层结构”的揭示。

六、结论

以早期、中期和晚期的阶段划分, 简要梳理、比较了近现代文化人类学和建筑、城市学科的发展过程——且不说这些“皮毛”对于两门学科体系而言不啻于管中窥豹, 就是对本文产生重大影响的很多理论观点也还根本没有介绍。但是正是源于这种浏览, 文化理论早、中、晚期的关注中心十分明确:文化是什么——文化做什么——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同时可以看到, 与文化理论的发展相对应, 空间理论早、中、晚期的关注中心:空间是怎样——空间应当怎样——空间的本质是什么。空间理论从沉迷于对文化几无关照的空间模型, 到文化—空间的整体功能分析, 再到文化—空间的意义探求的过程, 也充分体现了学科对于空间、文化—空间认识的层层递进。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发展, 后人都是在前人基础之上的深入和完善, 但是后期的理论并不能完全取代早期的理论, 因为它们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讨论。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其关注中心的变化, 也就体现了该学科对于“文化”认识层次的不断深入。纵向上, 我们只有将这些不同层面的讨论、不同层次的认识整体地纳入视野, 才能获得对于“文化”的“相对完整”的认识, 因而才可称得上是“体系化”的;横向上, 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分属“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人为划分,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文化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2].布鲁诺赛维[意]著.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1

[3].詹明信著.后现代主义, 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Post-modernism: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Capitalism) 转引自迈克费瑟斯通[英]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2

[4].迈克费瑟斯通[英]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5

[5].M J迪尔[美]著.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7

[6].詹克斯[美], 克罗普夫[美]编著.周玉鹏, 雄一, 张鹏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49

[7].拉普卜特[美]著.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70阿摩斯拉普卜特是建筑与人类学研究方面的专家, 是环境与行为学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主要专注于研究文化的多样性原则、交叉文化理论, 以及理论的发展与综合。

[8].迈克费瑟斯通[英]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7

现代文化建设初探 篇8

[摘 要]:文化建设是一个新颖的研究课题,过去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这对文化素养提高、业务水平提升、社会地位界定、事业发展都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如何规范文化的行为方式,文化研究的意义,以及文化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改革措施等进行了初步研讨。

[关键词]:文化建设 研究意义 文化素养

人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的存在,其生活与职业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社会文化模式作为外在的规约力量塑造了社会层次普遍接受的行为和人格规范,但这种外在的文化力对个人行为的役使无法脱离个人的内心世界而单独起作用。为了探明文化对于外在观念的内化与抵制的机理,必须将人类文化的存在特征从生态环境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必须在对文化理想状态预期的基础上对于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清晰的界定。

一、文化的规范行为方式

文化作为蕴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价值、态度、信仰、思维方式等精神因素,是解读生活的意义和专业发展的深层内涵的表意象征系统。从文化角度分析人类日常的工作行为和观念系统,可以看出人们在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状态。

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即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规约,又具有人们特定生活方式所体现的文化要素。社会文化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为外部的约束力,而人类文化的影响是一种内部的整合力,它以缄默的形态为人类群体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设定了空间。它包含有一些非正式的却普遍有效的行为规范,包含一些未言明的约定俗成的思维运行规则,也包含一些群体成员普遍接受且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系统,受到社会文化精致化发展趋向的规约,所以,文化是规范人们外在行为和思想内涵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文化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合作的文化和硬造的合作文化。在这四种文化中,“个人主义文化”和“派别主义文化”是一般最为常见的文化类型,人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维护自己建立在专业能力之上的自尊心,把自己的工作看作一个人相对封闭且自足的领域,习惯于靠个人的力量解决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而真正的合作文化是以人们之间开放、信任且相互支持的心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对于人们的专业发展最为理想的一种文化。为了持久地保持自己在工作中某一方面的优势地位,一般不愿意将自己摸索出来的成功的经验平白地奉送给他人。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特点越来越多地融合在一起,因为他们的工作特点、工作性质越来越一体化。人们都固守着自己的学术王国和心理空间,对于他人的工作奉行基本的不干涉主义,一来可以为同事留足面子,二来也不愿意为了他人的发展而劳心费神。

二、文化研究的意义

文化的存在对人们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人类教育和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观念会显得过于陈旧而亟待更新。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为了人们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为了各方面素质的不断发展,经常不断的学习提高是必需的。现在对于人们的从业要求和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做出种种界定,对于应有的学术水准与生活方式展开研究讨论,其思想可谓深邃,其观点可谓先进。但是,如果缺乏对于自在的文化的存在状态的关照,文化的传统特质往往会从根本上抵制外来的影响因素。因此,人们的专业发展要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文化的重塑。

外部的观念与制度如果缺乏对于主体的生活情景和意识形态的考察,忽视了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的有机融合,嫁接到主体精神之本上也未必能够健康存活。要知道,行为的转变并非是由他人的集体性行为所定义和决定的,文化的革新和对于服务行为理性化的自觉追求才使行为转变的深层次支撑因素。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转变那种“外围作战”而不触及内隐的行为规则与理念的教育观,使教育和管理的落脚点直接切入到精神层面。

人们的服务行为的转变,关系到事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改进,却是以人们的思想理念与价值体系等精神性因素的转变为契机。我们经常说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无非就是强调精神性因素对行为模式的支配作用。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倾向等精神性因素支配下的行为方式对于服务水平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即便以具体的物质刺激引诱和制度规约的强制方式改变的行为,其结果也往往是换汤不换药的形式的文化掩盖下的观念的固着。如果不考虑文化的提升,先进的改革方案历年充其量只能是表面的或部分地得到落实。具有稳定性的文化的存在总是试图将服务创新扭曲成人们熟悉的行为方式,正是由于忽视了以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等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的特征,才使得一定的改革的先进的理念落得被漠视甚至被扭曲的地位。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发展人类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以往的发展研究大多是对人们职业的想当然式的发展方向的界定,或者从应具备的知识装备及道德水准的角度界定人们的从业资格,或者从社会职责及教育功能的角度来阐释人们的责任与义务,这种近似于“白描”的研究缺乏对于人们生活的实践基础的切实关照,而不是把人们看作是活生生的、独特的个人及具有独特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群体,忽略了对赖以行动的文化精神背景的考察,使人类文化研究无法深入,研究成果不多。

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人的发展的研究过多地强调人的行为和观念的可塑性,试图通过机械的操练建立起意念及反射的连接来改变人的行为方式。于是,我们一提到人们的专业发展,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通过培训等方式向其灌输先进的教育观念,服务模式,并通过物质的刺激与制度的规约确保新观念的践行。这似乎是屡试不爽的教育管理模式,但恰恰是最缺乏实效的发展方式。我们需要时刻谨记的是,人并不是一只硕大的白鼠,也不是有待涂鸦的白板,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人类永远生活在自己的思想和信仰的世界中,文化的建设必须关照人类在其生物基础上建立的习尚和意义的框架,因为这些精神性的因素设定了人类行为的基本格调,并建立起对外部观念的主体性的改造与加工机制。

四、结语

上一篇:英语外出学习总结下一篇:企务公开工作汇报材料